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形容春风的成语 形容春风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春风的成语 形容春风的成语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3-22 21:05:30 点击: 来源:yutu

形容春风的成语1

  1、春风夏雨:春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

  2、春风满面:春风:指笑容。比喻人喜悦舒畅的表情。形容和霭愉快的面容。

  3、东风入律:春风和煦,律韵协调。常用以称赞太*盛世。

  4、春风和气: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5、春风化雨: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6、笔底春风:形容绘画、诗文生动,如春风来到笔下。

  7、如坐春风:象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8、笔下春风:形容绘画、作文栩栩如生,如同春风来到笔底下。也比喻能使人受惠的文字。

  9、尧风舜雨:尧、舜:古代传说中的两位贤君。传说尧、舜行德政,像春风夏雨一样,沐浴着百姓,使百姓受到恩泽。比喻太*盛世。

  10、柔风甘雨:柔:温和。和煦的春风和及时的春雨。泛指和风细雨。

  11、春风中坐:像置身于春风中一样。比喻良师的教诲。比喻受到良好的教育。

  12、春风得意:得意:扬扬自得的样子。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13、东风浩荡:东风:春风。指吹着强劲的春风。形容春风吹拂大地,大地即将万象更新,面貌焕然。

  14、春风浩荡:春风吹拂大地。多用来形容一个新的面貌或景象已开始呈现。

  15、沂水春风: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来自沂水的春风。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16、过耳春风:经过耳边的春风。比喻听话的人不重视,或认为不值得听。

  17、满袖春风:衣袖飘曳生风。形容十分得意。

  18、春风风人:风人:吹拂人。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教益和帮助。

  19、东风人面:指一年一度的春风依旧,而当年邂逅含情之人却不得重见。


形容春风的成语扩展阅读


形容春风的成语(扩展1)

——形容春风的四字成语 (菁选2篇)

形容春风的四字成语1

  【成语】:秋月春风

  【拼音】:qiū yuè chūn fēng

  【简拼】:qycf

  【解释】: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

  【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示例】: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 明·杨慎《临江仙》词

  【近义词】:春分秋月

  【语法】:作宾语、定语;泛指美好的时光

  【顺接】:风不鸣条 风丝不透 风中之烛 风中秉烛 风举云摇 风举云飞 风云万变 风云不测

  【顺接】:八面威风 八面驶风 败俗伤风 败化伤风 毕雨箕风 笔下春风 笔底春风 拨草瞻风

  【逆接】:百岁千秋 不知春秋 独有千秋 多事之秋 多故之秋 富于春秋 各有千秋 黑不溜秋

  【逆接】:秋去冬来 秋后算帐 秋后算账 秋娘老去 秋实春华 秋扇见捐 秋收东藏 秋收冬藏

形容春风的四字成语2

  【春蚕自缚】

  缚:缠束,捆绑。像春天的蚕作茧那样,自己把自己缠束起来。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

  春风:春天的和风;风:吹人。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夏天的雨水滋养人。比喻帮助了别人,人家也会给予回报。

  【春风和气】

  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春风雨露】

  像春天的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旧常用以比喻恩泽。

  【春光明媚】

  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形容春风的成语(扩展2)

——形容春风美景的诗句

形容春风美景的诗句1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舟》

  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3、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袁枚《春风》

  4、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风.——蒋锡震《梅花》

  5、连夜深山雨,春风应未多.——恽格《晓起》

  6、紫恨红愁千万种,春风吹入此中来.——沈固《折花仕女》

  7、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于谦《除夜宿太原寒甚》

  8、相看莫厌秋情薄,若在春风怨更多.——徐贲《雨后慰池上芙蓉》

  9、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10、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形容春风的成语(扩展3)

——形容春风暖的诗句

形容春风暖的诗句1

  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晓》

  3、镜前飘落粉,琴上响余声。《咏春风》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5、春风几日落红堆,明镜明朝白发摧。《春风》

  6、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春思》

  7、春风恰似解相欺,缭乱缤纷也满蹊。《春风》

  8、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探春》

  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

  10、惟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杨巨源《和练袖才杨柳》


形容春风的成语(扩展4)

——形容建筑的成语

形容建筑的成语1

  1.飞阁流丹——飞阁:架空建造的阁道;流丹:彩饰的漆鲜艳欲流。凌空建造的阁道涂有鲜艳欲流的丹漆。形容建筑物的精巧美丽。

  2.勾心斗角——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3.歌楼舞榭——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为歌舞娱乐而设立的堂或楼台。泛指歌舞场所。

  4.歌台舞榭——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演奏乐曲、表演歌舞的场所。

  5.桂殿兰宫——建筑气派,设备华美的宫殿。

  6.华屋秋墟——壮丽的建筑化为土丘。比喻兴亡盛衰的迅速。

  7.华屋山丘——壮丽的'建筑化为土丘。比喻兴亡盛衰的迅速。

  8.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9.楼台亭阁——楼:多层建筑物;台:高而*,可供眺望的建筑物;亭:有顶无墙供游息建筑物;阁:楼房一种。统指多种供休息、游赏的建筑物。

  10.琼楼玉宇——琼:美玉;宇:房屋。指月中宫殿,仙界楼台。也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物。

  11.耸入云霄——形容山或建筑物很高,都进了云端。

  12.一览无余——览:看;余:剩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淡,没有回味。

  13.玉砌雕阑——形容富丽的建筑物。

  14.层台累榭——层:重复,接连不断;累:重叠;榭:建在台上的房屋。形容建筑物错落有致

  15.雕栏玉砌——雕:雕绘;栏:栏杆;砌:石阶。形容富丽的建筑物

  16.高楼大厦——指高大豪华的房屋建筑

  17.钩心斗角——心:宫室的中心;角:檐角。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18.楼阁台榭——楼:高楼;阁:架空的楼;台:土筑的高坛;榭:台上的房屋。泛指高大华丽的建筑群

  19.尺椽片瓦——指建筑物遭受破坏后所剩无几的砖瓦木料。

  20.大兴土木——兴:创办;土木:指建筑工程。大规模地盖房子。

  21.丹楹刻桷——楹:房屋的柱子;桷:方形的椽子。柱子漆成红色,椽子雕着花纹。形容建筑精巧华丽。

  22.雕阑玉砌——形容富丽的建筑物。

  23.殿堂楼阁——楼阁:两层以上的房屋。指各种建筑物。殿堂:高大的房屋。

  24.钉头磷磷——建筑物上一颗颗的钉头光彩耀眼。

  25.高耸入云——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26.鸿图华构——宏大华美的建筑景观。

  27.辉煌金碧——形容建筑物等非常华丽灿烂。

  28.金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非常华丽灿烂。

  29.楼阁亭台——泛指高大富丽的建筑群。亭,有顶无墙的建筑物。

  30.破瓦颓垣——破屋断墙。形容残破废弃的建筑。

  31.神工天巧——形容建筑、布置的奇妙,非人力所能为。

  32.神工意匠——形容建筑、绘画等构思精妙,非人力所能为。

  33.碎瓦颓垣——形容残破、毁废的建筑。

  34.亭台楼阁——泛指建造在园林庭院中供游憩欣赏的建筑。

  35.瑶台琼室——玉砌的楼台宫室。泛指华丽的宫廷建筑物。

  36.朱甍碧瓦——红色屋脊,青绿色的琉璃瓦。借指华丽的建筑。

  37.画栋飞甍——〖解释〗有彩绘装饰的屋梁,高耸的屋脊。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

  38.华屋丘墟——〖解释〗壮丽的建筑化为土丘。比喻兴亡盛衰的迅速。

  39.身在江湖,心悬魏阙——〖解释〗魏阙: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用作朝廷的代称。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

  40.朱阁青楼——〖解释〗指华美精致的建筑。


形容春风的成语(扩展5)

——形容爸爸的成语

形容爸爸的成语1

  1、凤毛济美:旧时比喻父亲做官,儿子能继承父业。

  2、过庭之训:用以指父亲的教诲。

  3、父为子隐:父亲为儿子隐藏劣迹。

  4、父严子孝: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5、子为父隐:儿子为父亲隐瞒劣迹。

  6、知子莫若父:没有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了。

  7、鸡不及凤:鸡赶不上凤凰。比喻儿子不如父亲。

  8、诗礼之训: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

  9、肯堂肯构:堂:立堂基;构:盖屋。原意是儿子连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里还谈得上肯盖房子。后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儿子能继承父亲的事业。

  10、有其父必有其子:有什么样的父亲一定会有什么样的儿子。

  11、大杖则走:杖:木棍;走:逃跑。舜的父亲用大棍子打他时,他就逃走躲避,免陷父亲于不义。旧时宣扬的封建孝道。

  12、干父之蛊:干:承担,从事;蛊:事、事业。继承并能胜任父亲曾从事的事业。

  13、纪群之交:纪、群:人名,陈纪是陈群的父亲。比喻累世之交情。

  14、认贼作父:把仇敌当作父亲。比喻甘心卖身投靠敌人。

  15、父债子还:父亲生前的债务,由子女负责偿还。也指父辈的过错累及子女。


形容春风的成语(扩展6)

——形容真实的成语

形容真实的成语1

  一、跳跃纸上:生动形象地呈现在纸上。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写真实生动。

  二、实话实说:用直捷了当的方法讲出真实情况。

  三、真真实实:指十分真实可靠。

  四、底里深情:事情的真实情况与缘由。

  五、跃然纸上:活跃地呈现在纸上。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写真实生动。

  六、名不虚行:虚:不真实。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不是虚假的。

  七、信而有证:真实而有根据。

  八、诸法实相:佛家语。指各种现象的真实面目。

  九、脩辞立诚: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十、的的确确:指真实的,毫无疑问。

  十一、倾吐衷肠:完全吐露出内心的真实思想或心理状态。

  十二、明码实价:明码:指标明的价格。指公开标明的真实价格或处事不折不扣。

  十三、认妄为真:佛教用语。把虚妄当成真实。

  十四、人言凿凿:凿:明确真实。指人们议论确有其事。

  十五、确切不移:形容真实可靠,不容怀疑。

  十六、真心诚意: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十七、修辞立诚:原指君子要注重文化修养,做到立身诚实。后多指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

  十八、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亲眼看到才算是真实的,听来的传闻是靠不住的。

  十九、信誓旦旦: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二十、麒麟皮下:麒麒:传说中的一种代表吉祥的神兽;麒麒皮:喻指伪装。形容伪装之下的真实面目。


形容春风的成语(扩展7)

——形容权力的成语

形容权力的成语1

  大权独揽:揽:把持。一个人把持着权力,独断专行。

  招权纳贿:招权:弄权,揽权;纳贿:接贿赂赂。抓权力,贿赂赂。

  裂土分茅:古代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

  冒名顶替: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假冒别人的姓名,代他去干事或窃取他的权力、地位。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益:更加;势:权势。道德越高尚,为人处事好,就越安全;权势越大,更容易滥用权力,刚愎自用,就越危险。

  宗庙社稷:宗庙:祭祀祖先的场所;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表封建统治者掌握的最高权

  代拆代行:拆:拆开,指拆阅来电来文;行:发出。一般指首长不在时由专人负责代理拆阅和审批、处理公文。形容权力极大。

  授人以柄:把剑柄交给别人。比喻将权力交给别人或让人抓住缺点、失误,使自己被动。

  *起*坐:比喻彼此地位或权力*等。

  权重秩卑:指权力大官品低。

  争权攘利:争夺权力和利益。同“争权夺利”。

  大权在握:手中掌握有很大权力。

  攘权夺利:犹言争权夺利。争夺权力和利益。

  独揽大权:揽:把持。一个人把持着权力,独断专行。

  弱本强末:指中央权力削弱而地方势力强大。

  作威作福:原意是只有君王才能独揽权威,行赏行罚。后泛指凭借职位,滥用权力。力。也借指国家。

  大权旁落:处理重大事情的权力落到旁人手里(多指领导人被架空)。

  比权量力:比较衡量两方面的权力和力量。也用来指衡量两方面的轻重。

  权重望崇:指权力大而威望高。

  政出多门:原意是政令出自几个卿大夫的门下。指*软弱,国家权力分散。

  天高皇帝远:原指偏僻的地方,中央的权力达不到。现泛指机构离开领导机关远,遇事自作主张,不受约束。

  人微权轻:微:低下。指人的资历浅,威望低,权力不能使大家信服。

  强本弱支:比喻削减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同“强本弱枝”。

  明升暗降:指表面上升官,而实际上被削去权力。

  逾越职权:指过分地或非法地行使自己掌握的权力。

  列土分茅:指受封为诸侯。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

  权豪势要:有权力的豪门;有势力的要人。

  争权夺利:争夺权力和利益。


形容春风的成语(扩展8)

——形容长江的成语

形容长江的成语1

  江汉朝宗:江汉:指长江和汉水;朝宗:诸侯朝见天子,借喻百川入海。指江河奔流入海。也比喻魇、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出处:《尚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

  陆海潘江:陆:晋朝陆机;潘:晋朝潘岳。陆机的文才如大海,潘岳的文才如长江。比喻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余常言:‘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文江学海: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出处:唐·郑愔《柏梁体联句》:“文江学海恩济航。”

  吴头楚尾: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出处: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职方乘序》:‘吴头楚尾。’”

  吴下阿蒙: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饮马长江:在长江边给战马喝水。指渡江南下进行征伐。

  长江后浪推前浪: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水呵抵多少长江后浪推前浪,花呵早则一片西飞一片东,岁月匆匆。”

  天低吴楚,眼空无物:吴楚:泛指长江中下游。原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远越觉得天下垂,除见苍天之外,空无所有。现也比喻一无所见。

  出处:元·萨都刺《念奴娇·登石头城》词:“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长江天堑:堑:壕沟。长江为天然的坑堑、险要。旧时形容长江地势险要,不可逾越。

  出处:《南史·孙范传》:“隋师将济江,群官请为备防,范奏曰:‘长江天堑,古来险隔,虏军岂能飞渡?’”

  楚水吴山:楚地的水,吴地的山。指古时吴、楚两国所属地域。后用以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出处:唐·白居易《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牙书》:“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

  楚尾吴头:古豫章一带位于楚地下游,吴地上游,如首尾相衔接,故称“楚尾吴头”。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地方。

  出处:宋·朱熹《铅山立春》诗:“雪拥山腰洞口,春回楚尾吴头。”宋·王阮《秋日寄舍弟》诗:“猿惊鹤怨草三尺,楚尾吴头天一方。”

  大江东去: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后借用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

  出处:宋·苏轼《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江南北:指靠临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

  出处:清·恽敬《上曹俪笙侍郎书》:“而大江南北,以文名天下者,几于昌(猖)狂无理,排溺一世之人,其势力至今未已。”

  东南半壁:半壁:半边。指长江中下游及其以东、以南的半边江山。

  出处:元·施君美《幽闺记·虎狼扰乱》:“金朝那解番狼将,血溅东南半壁天。”

  河汉江淮:黄河、汉水、长江与淮河的合称。比喻胸怀宽广。

  出处:明·黄叔初《端正好·寿李如真明府》套曲:“生就的准绳规矩,养成的河汉江淮。”

  江东父老: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地区;父老:父兄辈人。泛指家乡的父兄长辈。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笑曰:‘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和何面目见之?’”


形容春风的成语(扩展9)

——形容风大的成语

形容风大的成语1

  1、狂风大作:刮大风,形容风很大。

  2、暴风疾雨:指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3、无风生浪:比喻*白无故地生出事来。有故意制造事端的意思。同“无风起浪”。

  4、无风扬波:犹言无风起浪。比喻无端生事。

  5、寒风凛冽:冽:寒冷。形容寒风刺骨,非常寒冷。②形容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

  6、风雨交加:1、交;相交融。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比喻几种灾难同时袭来。2、比喻不利的事碰到一起。

  7、风起云飞:秋风起,白云飞。指触景伤怀。

  8、风娇日暖:娇:柔媚。微风吹拂,阳光温暖。

  9、风和日暖:风很*静,阳光暖人。

  10、飙举电至:飙:疾风、暴风。风起云涌闪电到。形容声势猛烈。

  11、凉风习习:指微风从外面徐徐吹进来,()给人以凉爽、惬意的感受。常指夏天季节中的风一阵阵迎面吹来让人体会到清爽舒服自如的畅快感觉。

  12、飞砂走石:砂土飞扬,小石翻滚。形容风力迅猛。

  13、风起云布:布:展开,铺开。大风起来,乌云密布。

  14、风和日暄:微风和畅,阳光温暖。见“风和日暖”。

  15、斜风细雨:斜风:细细微微的小风;细雨:小雨。形容小的风雨。

  16、狂风暴雨:指大风大雨。亦比喻猛烈的声势或处境险恶。

  17、春风化雨:适宜于植物生长的风和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18、春风和气: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19、花飞蝶舞:鲜花和蝴蝶随风起舞、飘飞。比喻年轻女子的走路姿势柔美轻盈。

  20、秋风团扇:秋风起后,扇子就用不到了。旧时比喻不再受男子宠爱的女子。

  21、风和日丽: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701611.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701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