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保险知识基础知识归纳3篇 保险知识

保险知识基础知识归纳3篇 保险知识

更新时间:2023-03-10 22:18:21 点击: 来源:yutu

保险知识基础知识归纳1

  保险人

  根据*《保险法》规定,保险人又称“承保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

  保险人是法人,公民个人不能作为保险人。例: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其实这个并不是真正的‘人’,保险人指的是保险公司)

  保险代理人

  保险代理人是指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并依法向保险人收取代理手续费的单位或者个人。

  (保险代理人就是指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推销员/卖保险的)

  投保人

  投保人是指跟保险公司签定保险合同,有保单处置权,并缴纳保费的单位或个人。

  (投保人就是交钱买保险的人)

  被保险人

  被保险人是指根据保险合同,其财产利益或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在保险事故发生后,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被保险人就是享受保险保障的人)

  受益人

  又称为“保险金领取人”,是指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在保险事故发生或者约定的保险期限届满时,依照保险合同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受益人就是出险后,能拿赔付金的那个人)

  保险期间

  保险期限也称“保险期间”,指保险合同的有效期限,即保险合同双方当事履行权利和义务的起讫时间。

  (也就是说这份保险能保你到什么时候、你的保障能享受多长时间)

  保险责任

  指保险公司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项目。

  (就是说保险公司具体给你什么样的保障,保的是哪些方面)

  责任免除

  责任免除是对保险人承担责任的限制,即指保险人不负责赔偿或给付责任的范围。

  (责任免除就是保险公司不进行赔付的范围,哪些行为是不予理赔的)

  犹豫期

  投投保人在犹豫期内(以前是10天到15天,保监会近期文件规定要求犹豫期变为20天),可以申请撤消全同并退还己收全部保费。

  (在投保人签字并投保之后,允许他有一段时间来思考或作出反悔的决定,这段期间就叫犹豫期,也可以说是‘反悔期’。)

  宽限期

  指自首次缴付保险费以后,缴费到期日起约60天内为宽限期。宽限期缴清不计收利息。

  (比如保险1月1日到期了,其实还可以有2个月的宽限时间,但绝对不能超过3月1日,否则保障会受影响)

  等待期

  又称观察期,或免责期(30天到180天不等),是指合同在生效的指定时期内,即使发生保险事故,受益人也不能获得保险赔偿。

  (有些意外和疾病险,不会马上能享受保障,需要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等待期,等待期过后马上即享受合同约定的保障)

  退保

  退还保单的现金价值(参考保险合同中的现金价值表),会带来一定损失。

  (客户不想再继续与保险公司续签合同,想要保险终止其功能的行为)

  免赔额

  指合同规定中的损失额在约定数额之内,被保险人自行承担损失,保险人不负责赔偿的额度。

  (通常在医疗或意外保险中,有一些额度是不予赔付的,超过这个额度的,会给予赔付)

保险知识基础知识归纳2

  如何规划保险──保险作为特殊的商品是有他一定规律的,让你正确认识各类保险的`作用:

  1.意外险──────────以小博大,保费低廉,保意外

  2.重疾险──────────小支出,保大病,且确诊即付,无需发票

  3.人寿险──────────保身价,对家庭的责任和关

  4.养老险──────────年轻为年老的自己规划的一笔钱

  5.子女教育婚嫁金───子女年幼时做年长时的准备

  6.投资理财险───────资产传承,避税避债,筑起企业和家庭之间一道安全的防火墙

  7.投资联接保险─────分享保险公司成长受益,同时有一定风险

  【重大疾病保险投保率飞速上升】

  1,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今年多次载文"*癌症呈逐年高发态势!每6分钟就有1人被确诊,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每七到八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

  2,民众已认识到保险重要性,CCTV2由王小丫主持播出的2012央视经济生活大调查关于什么商品会热销?商业保险排第3位。2010年商业保险排名第九,2011年第七,老百姓越来越关注通过商业保险让生活有保障。

  3,医疗费用是生命过程中不得不计算的成本,每个人都在办保险,只不过是向自己买?是向社保局买?还是向保险公司买。每个人都应拥有社保,但不能局限于社保,因为社保是最低的保障,商业保险相当于木门外多加了防盗门。

  4,无人因买了保险而倾家荡产,但的确有很多家庭因为未买足够保险而倾家荡产……

  5.重疾险创始人南非医生马利尤斯·巴纳德博士曾说:“医生只能解决一个人的生理疾病,但不能解决疾病背后的家庭经济生命。"

  6,生前对家庭同样关爱,人走了,留给家人几千万保险金。傅彪走了,留给家人上百万债务!!保险宁可千日不用,不可一日不备。

  7,择偶时应看的标准:一个人买了保险,至少说明:责任感;经济能力;身体健康,否则保险公司不会为他承保。

  8,一般有四种人不买保险:

  自认为无钱的人;责任心及爱心不足的人;

  已出问题保险公司拒保的人;对保险缺乏了解认知的人。你是因为什么呢?

  9,不买重疾险的好处是:省了一笔钱。

  不足是:在这个充满意外和疾病风险的“工地”上,您连一顶最基本的“安全帽”都没有戴!结论是:赢得了一笔小钱,赌注是您的生命安全和家人的幸福!

  10,有保险的人有福气。有保险就保障了家庭基本生活,保障子女成长及家庭资本,拿走担忧,完成心愿!

  11,保险不是储蓄,是保护与锁住您的储蓄;

  保险不是投资,是让您投资更放心;保险不是花钱,是让您守住钱。保险是一切投资活动的前提,一定要与您的资产和现金流相匹配,有专业工具为您测算。

  12,央视调查显示:59.6%的癌症患者的子女会放弃治疗。但如果儿女患了癌症,100%的父母选择:永不放弃。

  保险也许改变不了你的生活,但却可以预防你的生活被改变!

保险知识基础知识归纳3

  保险人

  根据*《保险法》规定,保险人又称“承保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

  保险人是法人,公民个人不能作为保险人。例: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其实这个并不是真正的‘人’,保险人指的是保险公司)

  保险代理人

  保险代理人是指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并依法向保险人收取代理手续费的单位或者个人。

  (保险代理人就是指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推销员/卖保险的)

  投保人

  投保人是指跟保险公司签定保险合同,有保单处置权,并缴纳保费的单位或个人。

  (投保人就是交钱买保险的人)

  被保险人

  被保险人是指根据保险合同,其财产利益或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在保险事故发生后,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被保险人就是享受保险保障的人)

  受益人

  又称为“保险金领取人”,是指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在保险事故发生或者约定的保险期限届满时,依照保险合同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受益人就是出险后,能拿赔付金的那个人)

  保险期间

  保险期限也称“保险期间”,指保险合同的有效期限,即保险合同双方当事履行权利和义务的起讫时间。

  (也就是说这份保险能保你到什么时候、你的保障能享受多长时间)

  保险责任

  指保险公司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项目。

  (就是说保险公司具体给你什么样的保障,保的是哪些方面)

  责任免除

  责任免除是对保险人承担责任的限制,即指保险人不负责赔偿或给付责任的范围。

  (责任免除就是保险公司不进行赔付的范围,哪些行为是不予理赔的)

  犹豫期

  投投保人在犹豫期内(以前是10天到15天,保监会近期文件规定要求犹豫期变为20天),可以申请撤消全同并退还己收全部保费。

  (在投保人签字并投保之后,允许他有一段时间来思考或作出反悔的决定,这段期间就叫犹豫期,也可以说是‘反悔期’。)

  宽限期

  指自首次缴付保险费以后,缴费到期日起约60天内为宽限期。宽限期缴清不计收利息。

  (比如保险1月1日到期了,其实还可以有2个月的宽限时间,但绝对不能超过3月1日,否则保障会受影响)

  等待期

  又称观察期,或免责期(30天到180天不等),是指合同在生效的指定时期内,即使发生保险事故,受益人也不能获得保险赔偿。

  (有些意外和疾病险,不会马上能享受保障,需要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等待期,等待期过后马上即享受合同约定的保障)

  退保

  退还保单的现金价值(参考保险合同中的现金价值表),会带来一定损失。

  (客户不想再继续与保险公司续签合同,想要保险终止其功能的行为)

  免赔额

  指合同规定中的损失额在约定数额之内,被保险人自行承担损失,保险人不负责赔偿的额度。

  (通常在医疗或意外保险中,有一些额度是不予赔付的,超过这个额度的,会给予赔付)


保险知识基础知识归纳3篇扩展阅读


保险知识基础知识归纳3篇(扩展1)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3篇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1

  1、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 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 内部、未来信息)

  3、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 ,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 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 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 人) 、持续经营(核算基础) 、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 润六大会计要素。

  7、 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 益同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 表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 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 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2

  1、 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 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 等。

  2、 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 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 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 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 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 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3

  1、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 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 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 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 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 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6、 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济业务摘要、增 减金额、余额等。

  7、 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哪方增加,哪方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和记录的经济业务,账户余额一般在 增加方。

  8、会计科目和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 名称、开设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载体和具体运用。无科目,账户无依据,无自由式户,科 目无作用;科目无结构,账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实际工作中,科目和账户不加以严格区分, 相互通用。


保险知识基础知识归纳3篇(扩展2)

——初中政治基础知识归纳3篇

初中政治基础知识归纳1

  1、中华文明能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 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之中

  2、中华文化的表现: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充满智慧的*哲学 完备而深刻的道德理论

  中华文化的特点: 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3、民族精神的作用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伟大民族精神

  以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5. 民族精神在不懂时期的丰富和发展

  民族精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新*成立后:大庆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 抗洪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自立意识 竞争意识效率意识 求知精神科学精神 服务精神 民主法制意识 开拓创新精神。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6、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7、青少年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立足于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④做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和传播者,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培育者和建设者

初中政治基础知识归纳2

  一、我知我家

  1.家庭关系的建立

  (1)家庭的含义: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P5第二段

  (3)家庭结构的类型:过去的家庭常常是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大家族。现在一般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和联合家庭。

  ⑷家庭的功能

  2.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

  (1)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我们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2)我们要认识自己的家,特别是了解自己的父母。要了解、继承家庭的良好传统,学习家人的优秀品质,立志为家庭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我爱我家

  3.大人讲我小时候

  (1)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教师。

  (2)父母视我们为掌上明珠,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我们,使我们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

  4.无私的奉献

  (1)母爱是最无私的。父爱如山,深沉严格。

  (2)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亲情的自然流露,是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又是当今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5.感受家庭温暖

  (1)家,是我们的情感栖息地,是我们的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还是我们的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

  (2)我们在家中享受亲情和温暖,我们热爱自己的家。

  三、难报三春晖

  6.为什么孝敬父母?

  (1)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要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许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2)我国有孝的传统,孝敬父母的人历来被人们称道、尊敬,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

  (3)孝敬父母是我们的法律义务、道德义务。

  7.怎样孝敬父母?

  (1)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2)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要正确区分孝敬在不同场合的具体要求,并按这些要求去做。

  (3)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表现在各个方面。爱父母,心中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等等。

  8、孝敬父母需要付出,即要付出代价。

  9、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顺从,而是在*等基础上对父母的尊重和侍奉,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的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

  10、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孝敬父母的长辈。

初中政治基础知识归纳3

  做情绪的主人

  1.情绪的含义

  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它产生于人的内心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人的情绪在某种程度上,还反映了人对外界事物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情绪是人的内心世界的“窗口”。

  2.不同的情绪对个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或:情绪有什么作用)?

  (1)情绪犹如双刃剑。

  (2)积极的情绪可以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提高个人的活动效率和能力,促使人健康成长。

  (3)消极的情绪会使人感到难受,抑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作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甚至违法的事情。

  3.情绪是否可以调适?

  可以。情绪与个人的态度、看问题的角度有密切关系。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转换看问题的角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4.为什么说情绪需要调控?

  情绪会带给我们勇气、信心和力量,也会使我们冲动、消极、无所事事,甚至作出一些违背道德与法律规范的事情。因此,情绪需要调控。

  5.调节情绪都有哪些具体的方法?(教材P66-67相关链接)

  (1)注意转移法,如可以改变注意焦点或者环境。

  (2)合理发泄法,如做运动、向他人倾诉等。

  (3)理智控制法,如进行自我暗示、自我激励、心理换位、学会升华等。

  6.情绪表达完全是个人的事情吗?

  不是。(1)人的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很容易影响到周围的人。(2)我们要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3)我们应在生活中对别人的情绪给予更多的关心,尝试去共享彼此的各种情绪,增加喜悦,加深感情。

  7.情绪与态度有什么关系?

  情绪与个人的态度是紧密相联的。一个有积极乐观态度的人,往往会有更多的积极健康的情绪表现。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8.青少年的情绪具有多变的特点

  (1)半外露、半隐蔽性。 (2)高度的兴奋性、激动性、紧张性及冲动性。

  (3)情绪、情感体验不*衡,往往出现矛盾的状态。

  9.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1)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①情绪是和需要能否获得满足相联系的体验,而情感则是更多地和社会性需要、社会认知等相联系。

  ②情绪具有情境性,一旦情境改变,情绪就会很快消失,情感则因它基于对主观和客观关系的概括而深入的认知和一贯的.态度,它不仅具有情境性,而且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

  ③情绪通常具有较明显的冲动『生与外部表现,而情感则较深沉和内隐,而且经常以内隐的形式存在或以微妙的方式流露出来。

  (2)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①情绪要受情感的制约和调节。

  ②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又在各种变化着的情绪中表现出来。


保险知识基础知识归纳3篇(扩展3)

——化学基础知识归纳3篇

化学基础知识归纳1

  1、科学。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性等。

  5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

  6过巨大贡献。

  (空气)

  1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CO、NO,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占人体质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4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5,质

  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稀H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的是直流电。

  (O2、H2、CO2、CO、C)

  1 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最小,难溶于水。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干冰是CO2固体。(碳酸气)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甲烷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俗名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

  2、金刚石(CC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的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3、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

  CO2、HCl、NH3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CO、N2、(NO)只能用排水法

  4、①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方程式) KClO3—4— 工业上制制O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原理:利用N2、 O2的沸点不同,N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

  ②实验室制H2的方法是:常用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 铜,因为不反应)Zn+H2SO4—

  Zn+HCl—

  工业上制H2的原料:水、水煤气(H、CO)、天然气(主要成分CH) ③实验室制CO2的方法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产生的气体不纯含有HCl),不能用稀硫酸(生成的CaSO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 CaCO3+ HCl—CO2的方法是:煅烧石灰石 CaCO3— 5 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 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

  ③(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用于发令枪)

  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氧化镁。(用于照明弹等)

  ⑤(银白色)Fe和O2

  ⑥H2和O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⑦CO和O2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⑧CH4和O2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酒精燃烧 C2H5OH+ O2—甲醇燃烧 CH3OH+ O2—

  6、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 ① 可燃性 H2+ O2—

  CO+ O2—2的爆炸极限为4——74.2%

  C+ O2—(氧气充足) C+ O2—

  ②还原性 H2+CuO—黑色变成红色,同时有水珠出现

  C+ CuO—

  CO+CuO—

  7、CO2 ①与水反应: CO2+H2O—(紫色石蕊变红色)

  ②与碱反应: CO2+Ca(OH)2—CO2的方程式)

  ③与灼热的碳反应:CO2+C—(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

  ①除杂:CO[CO2] 2+Ca(OH)2— CO2[CO] CO+CuO—

  CaO[CaCO3] CaCO3— ②检验:CaO[CaCO3]加盐酸 CaCO3+ HCl—

  2O2、CO),(CO、CO)]用石灰水

  8、酒精 无水醋酸又称冰醋酸。

  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其中气体矿物燃料是:天然气,固体矿物燃料是煤,氢气是理想燃料(来源广,放热多,无污染)。

  (铁)

  1导体。

  2Fe2O3(红棕色)。全世界每年因生绣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1/4。

  3面涂上一层保护膜。具体操作是:①在其表面刷油漆,②在其表面涂油,③金属制品表面镀上其它金属,④通过化学反应使铁制品的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4 Cu、Zn、Al

  5

  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铁的合金有:生铁和钢(混合物)

  生铁的含碳量在2%—4.3%之间,钢的含碳量在0.03%—2%之间。

  6、炼铁的主要设备是高炉,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还原剂一氧化碳从铁的氧化物中将铁还原出来。(不是置换反应)

  7、低碳钢和中碳钢用来制造机械零件,钢管。高碳钢用来制刀具、量具和模具。

  8蚀性好;硅钢中合金元素为硅,导磁性好;钨钢中合金元素为钨,耐高温,硬度大。

  9止进一步氧化。铜生锈是铜和水、氧气、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钛耐腐蚀性好。

  (溶液)

  1、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①加水②升温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熟石灰对温度例外

  ①增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

  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①加水②降温

  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2、20的溶解度为0.01g—1g,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

  3、分离:KCl和MnO2方法为过滤,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NaCl和KNO3方法为结晶,步骤:溶解、冷却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NaCl)。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比较大的物质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KNO3、CuSO4)

  冷却饱和CuSO4溶液析出晶体的化学式为

  4、盐酸中溶质是石灰水中溶质为食盐水中溶质为NaCl,氧化钙溶于水溶质为为H,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溶质为

  1、分子是保持物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例如: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D(氯分子)(A、Cl B、Cl- C、2Cl D、Cl2)。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氢原子和氧原子。 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一般的氢原子无中子)。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的

  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2、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⑤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⑥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⑦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如H2、O2、N2、Cl2等、共价化合物、一些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磷、硫等。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共价化合物是由组成,如CO2、H2O、SO3、HCl、H2SO4。

  NaCl、CaCl2、MgS、NaF、ZnSO4。构成氯酸钾的微粒是K+、ClO3-。

  3、决定元素的种类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者核电荷数不同);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Fe、Fe2+、Fe3+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铁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Ne、HF、H2O、NH3、CH4。 已知RO32-有32个电子,则R的质子数为:R+8×3+2=32

  (质量守恒定律)

  1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小结:在化学反应中: 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②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④原子的种类⑤原子的数目⑥原子的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②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酸、碱、盐)

  1、KNO3、NaOH、Mg(NO3)2等不能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所以酸碱盐溶液能导电,但有机物溶液不导电。

化学基础知识归纳2

  一、常见仪器及基本操作

  1、常用仪器的分类

  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细口瓶、滴瓶、集气瓶 取用仪器:药匙、镊子、胶头滴管 加热仪器:酒精灯

  反应容器:可直接加热的试管 燃烧匙等,能间接加热的烧杯 烧瓶等 称量仪器:托盘天*,量筒 分离仪器:漏斗

  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坩埚钳

  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等

  2、药品取用原则

  “三不”原则:不用手摸药品,不凑近闻味,不尝药品

  节约原则:没有说明用量时,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处理原则:一般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既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也不能随意丢掉

  3、酒精灯的使用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加热时应用外焰部分进行加热。

  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用完酒精,必须用灯帽盖灭。

  二、配制溶液

  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主要步骤有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释、装瓶贴标签。

  2、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

  三、过滤及蒸发

  1、过滤是除去液体中难溶固体的一种方法,过滤操作中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等。

  2、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蒸发操作需用到的仪器有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铁架台。 4、在蒸发溶液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即停止加热。热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 重难点:过滤操作,粗盐提纯的步骤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一、物质的检验

  离子的检验:

  1、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常用紫色石蕊溶液来检验,若石蕊溶液变红,则溶液中含有氢离子,若石蕊溶液变蓝,则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2、氯离子: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3、硫酸根离子: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4、碳酸根离子:稀盐酸,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铜离子为蓝色,铁离子为黄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分别生成蓝色絮状沉淀和红褐色沉淀。

  推断题寻找突破口:

  作为突破口的一般是物质的状态、溶解性、特征颜色或特征反应等。如蓝色沉淀一般是氢氧化铜;红褐色沉淀一般是氢氧化铁。

  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物质的分离: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各组分物质彼此分开,并且恢复到各种物质的原来状态,分别得到纯净物。

  2、物质的提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入某物质里的少量杂质除去,以便获得相对纯净的物质,又称除杂。

  3、若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可用适量的稀盐酸或氯化钙溶液除去;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可用适量的稀硫酸除去;不能用稀盐酸除去的原因是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的氯化钠是新杂质。

  4、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可用适量的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除去,不能选用稀盐酸除去的原因是盐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5、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又称降温结晶)法提纯;粗盐中含有少量泥沙时,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法提纯。

化学基础知识归纳3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11、能与活泼金金属反应置换出氢气的物质:醇、酚、羧酸。

  112、能发生缩聚反应的物质:苯酚(C6H5OH)与醛(RCHO)、

  二元羧酸(COOH—COOH)与二元醇(HOCH2CH2OH)、二元羧酸与二元胺(H2NCH2CH2NH2)、羟基酸(HOCH2COOH)、氨基酸(NH2CH2COOH)等。

  13、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制硝基苯(—NO2,60℃)、制苯磺酸

  (—SO3H,80℃)制酚醛树脂(沸水浴)、银镜反应、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热水浴)、酯的水解、二糖水解(如蔗糖水解)、淀粉水解(沸水浴)。

  14、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的:烷烃与卤素的取代反应、苯与氯气加成反应(紫外光)、—CH3+Cl2—CH2Cl(注意在铁催化下取代到苯环上)。

  15、常用有机鉴别试剂:新制Cu(OH)2、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银氨溶液、NaOH溶液、FeCl3溶液。

  16、最简式为CH的有机物:乙炔、苯、苯乙烯(—CH=CH2);最简式为CH2O的有机物:甲醛、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

  17、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或与新制的Cu(OH)2共热产生红色沉淀的):醛类(RCHO)、葡萄糖、麦芽糖、甲酸(HCOOH)、甲酸盐(HCOONa)、甲酸酯(HCOOCH3)等。

  18、常见的官能团及名称:—X(卤原子:氯原子等)、—OH(羟基)、—CHO(醛基)、—COOH(羧基)、—COO—(酯基)、—CO—(羰基)、—O—(醚键)、C=C(碳碳双键)、—C≡C—(碳碳叁键)、—NH2(氨基)、

  —NH—CO—(肽键)、—NO2(硝基)

  19、常见有机物的通式:烷烃:CnH2n+2;烯烃与环烷烃:CnH2n;炔烃与二烯烃:CnH2n-2;苯的同系物:CnH2n-6;饱和一元卤代

  烃:CnH2n+1X;饱和一元醇:CnH2n+2O或CnH2n+1OH;苯酚及同系物:CnH2n-6O或CnH2n-7OH;醛:CnH2nO或

  CnH2n+1CHO;酸:CnH2nO2或CnH2n+1COOH;酯:CnH2nO2或CnH2n+1COOCmH2m+1

  20、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用无水CuSO4——变蓝

  21、发生加聚反应的:含C=C双键的有机物(如烯)

  21、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乙醇(浓硫酸,170℃);卤代烃(如CH3CH2Br)

  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C—C—OH、卤代烃发生消去的条件:C—C—XHH

  23、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醇和酸

  24、燃烧产生大量黑烟的是:C2H2、C6H6

  25、属于天然高分子的是: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油脂、麦芽糖、蔗糖不是)

  26、属于三大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27、常用来造纸的原料:纤维素

  28、常用来制葡萄糖的是:淀粉

  29、能发生皂化反应的是:油脂

  30、水解生成氨基酸的是:蛋白质

  31、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的是:淀粉、纤维素、麦芽糖

  32、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的有机物是:含有—COOH:如乙酸

  33、能与Na2CO3反应而不能跟NaHCO3反应的有机物是:苯酚

  34、有毒的物质是:甲醇(含在工业酒精中);NaNO2(亚硝酸钠,工业用盐)

  35、能与Na反应产生H2的是:含羟基的物质(如乙醇、苯酚)、与含羧基的物质(如乙酸)

  36、能还原成醇的是:醛或酮

  37、能氧化成醛的醇是:R—CH2OH

  38、能作植物生长调节剂、水果催熟剂的是:乙烯

  39、能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的标志的是:乙烯的产量

  40、通入过量的CO2溶液变浑浊的是:C6H5ONa溶液

  41、不能水解的糖:单糖(如葡萄糖)

  42、可用于环境消毒的:苯酚

  43、皮肤上沾上苯酚用什么清洗:酒精;沾有油脂是试管用热碱液清洗;沾有银镜的试管用稀硝酸洗涤

  44、医用酒精的浓度是:75%

  45、写出下列有机反应类型:(1)甲烷与氯气光照反应(2)从乙烯制聚乙烯(3)乙烯使溴水褪色(4)从乙醇制乙烯(5)从乙醛制乙醇(6)从乙酸制乙酸乙酯(7)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共热(8)油脂的硬化(9)从乙烯制乙醇(10)从乙醛制乙酸

  46、加入浓溴水产生白色沉淀的是:苯酚

  47、加入FeCl3溶液显紫色的:苯酚

  48、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的两种盐:Na2SO4、(NH4)2SO4

  49、写出下列通式:(1)烷;(2)烯;(3)炔

  俗名总结:

  序号物质俗名序号物质俗名

  1甲烷: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11Na2CO3纯碱、苏打

  2乙炔:电石气12NaHCO3小苏打

  3乙醇:酒精13CuSO4?5H2O胆矾、蓝矾

  4丙三醇:甘油14SiO2石英、硅石

  5苯酚:石炭酸15CaO生石灰

  6甲醛:蚁醛16Ca(OH)2熟石灰、消石灰

  7乙酸:醋酸17CaCO3石灰石、大理石

  8三氯甲烷:氯仿18Na2SiO3水溶液水玻璃

  9NaCl:食盐19KAl(SO4)2?12H2O明矾

  10NaOH:烧碱、火碱、苛性钠20CO2固体干冰

  实验部分: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

  (2)蒸馏

  (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

  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

  (3)含醛基物质(氧化)

  (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

  (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www.Ks5u.com

  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

  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质有:

  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

  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燃烧都是被氧气氧化。

  14.显酸性的有机物有: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苯酚、强氧化剂、浓的酒精、双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

  1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有机物:具有酸、碱双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等)

  17.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1)酚:

  (2)羧酸:

  (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

  (5)蛋白质(水解)

  18、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有机反应:

  1.苯酚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紫色;

  2.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

  3.溴水的褪色;

  4.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

  5.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颜色反应)


保险知识基础知识归纳3篇(扩展4)

——世界历史基础知识归纳总结3篇

世界历史基础知识归纳总结1

  一、伟大的十月革命

  (一) 十月革命

  1、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在彼得格勒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2、 历史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二) 战时*政策

  1、目的:十月革命胜利后,为抗击国内外*势力的进攻和武装干涉,苏维埃*实行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即“战时*政策”。

  2、结果: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和奋斗,苏维埃*镇压了国内的*叛乱,粉碎了外国势力的武装干涉和进攻,保卫了十月革命的伟大成果。

  二、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一)新经济政策

  1、目的: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缓和政治危机

  2、时间: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

  3、内容:①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②除重要工矿企业由国家经营外,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③废除*均主义的配给制,商品通过市场用货币自由交换等。

  4、影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热烈欢迎,它使苏俄的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苏联的成立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人:*

  2、建设成就:(1)提前完成两个“五年计划”。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前两个“五年计划”都只用了4年零3个月的时间便提前完成。

  (2)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1932年,苏联已由农业国转变成了工业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方面的差距大大缩小,并为以后粉碎德国*的侵略奠定了物质基础。

  (四)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1、形成的背景:它是面临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和包围,国内经济和文化条件还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

  2、特点: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体制。

  3、表现:(1)经济方面 ①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常常用行政命令,甚至强制手段管理经济;②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③片面发展重工业,致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政治方面 ① 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开展全国性的“大清洗”运动;②党政不分,管理权利过于集中,最后形成高度集权以及*的个人独裁。 4、后果:这些弊端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世界历史基础知识归纳总结2

  一、伟大的十月革命

  (一) 十月革命

  1、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在彼得格勒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2、 历史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二) 战时*政策

  1、目的:十月革命胜利后,为抗击国内外*势力的进攻和武装干涉,苏维埃*实行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即“战时*政策”。

  2、结果: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和奋斗,苏维埃*镇压了国内的*叛乱,粉碎了外国势力的武装干涉和进攻,保卫了十月革命的伟大成果。

  二、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一)新经济政策

  1、目的: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缓和政治危机

  2、时间: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

  3、内容:①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②除重要工矿企业由国家经营外,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③废除*均主义的配给制,商品通过市场用货币自由交换等。

  4、影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热烈欢迎,它使苏俄的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苏联的成立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人:*

  2、建设成就:(1)提前完成两个“五年计划”。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前两个“五年计划”都只用了4年零3个月的时间便提前完成。

  (2)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1932年,苏联已由农业国转变成了工业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方面的差距大大缩小,并为以后粉碎德国*的侵略奠定了物质基础。

  (四)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1、形成的背景:它是面临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和包围,国内经济和文化条件还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

  2、特点: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体制。

  3、表现:(1)经济方面 ①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常常用行政命令,甚至强制手段管理经济;②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③片面发展重工业,致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政治方面 ① 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开展全国性的“大清洗”运动;②党政不分,管理权利过于集中,最后形成高度集权以及*的个人独裁。 4、后果:这些弊端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世界历史基础知识归纳总结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一)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

  1、 巴黎和会(1) 时间:1919年1月——6月

  (2) 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国,美、英、法操纵了这次会议。

  (3) 中心议题: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

  2、《凡尔赛和约》

  (1)时间和签订方:1919年6月,协约国同德国签订

  (2)主要内容:①领土方面: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②政治方面: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捷克的独立;③赔款方面:德国应进行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赔款的总数;④殖民地方面:德国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瓜分,将战前德国在山东攥取的一切权利,转交给日本。

  (3)评价:《凡尔赛和约》是战胜国列强任意瓜分战败国的产物,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它与随后同德国的盟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形成了所谓“凡尔赛体系”,建立起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

  (二)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

  1、华盛顿会议

  (1)背景:巴黎和会只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西方的利益和关系,但是,美、英、日等列强在远东和太*洋地区的利益和关系还没有依据实力对簿的变化进行调整。大战期间及战后,日本在*和太*洋地区的扩张同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发生了严重冲突,也直接威胁到英国在东亚的利益。

  (2)时间:1921年11月——1922年2月

  (3)国家:由美国发起,美、英、日、法、意、荷、比、葡及*等九国代表参加。起主要作用的国家是:美国。

  (4)中心议题:限制海军军备以及远东和太*洋地区问题。

  2、《九国公约》1922年2月6 日,华盛顿会议的与会国签订了关于*问题的《九国公约》。公约名义上尊重*的独立和领土的完整,但同时又宣布在*实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公约的规定实质上是保证帝国主义列强对*的控制,使*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华盛顿会议的影响: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这次会上制定的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建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洋地区的“新秩序”。


保险知识基础知识归纳3篇(扩展5)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小结3篇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小结1

  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 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 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 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 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 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 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 物质的组成

  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 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

  ② 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

  ③ 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

  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

  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可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

  盐: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4. 化学用语

  (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原子运动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 某一种元素。

  ② 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 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则组成该物质的元素也可表示这种单质,例如: 、S、P等。

  (3)化合价: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决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价。

  (4)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5)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注意书写原则、步骤、配*、反应条件、箭头的正确使用。

  (6)化学反应类型

  (7)质量守恒定律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小结2

  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小结3

  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

  16、*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

  17、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

  18、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

  19、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保险知识基础知识归纳3篇(扩展6)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3篇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1

  第一部分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 贬义、 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 论据、 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 连贯、 得体。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 诗歌、 戏剧、 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 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 倒叙、 插叙、 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 ②表讽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称谓 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说明、 抒情、 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 ②表插说 ③表声音中断、延续 ④表话题转换 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字、 分类别、 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 ②现象←→本质 ③原因←→ 结果④慨括←→具体 ⑤部分←→整体 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 ②搭配不当 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④前后矛盾 ⑤语序不当 ⑥误用 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 ②表语言断续 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 ④表心情矛盾 ⑤表思维跳跃 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 扬抑。

  第六部分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 偏正短语、 主谓短语、 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七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 ②转折复句 ③条件复句 ④递进复句 ⑤选择复句 ⑥因果复句 ⑦假设复句

  第七部分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2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绛唇归纳

  点绛唇,此调因梁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取名。四十一字。上阕四句,从第二句起用三仄韵;下阕五句,亦从第二句起用四仄韵。

  点绛唇

  [清] 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因南北朝时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来。明·杨慎《升庵词品》曰:“《点绛唇》取梁江淹诗‘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以为名。”

  闺:过去年轻女子居住的内室。

  柔:一作“愁”。

  崔花雨:这里指崔花调落的雨。

  无情绪:心怀抑郁惆怅,没有兴趣。

  人何处:所思念的人在哪里?此处的“人”,当与《凤凰台上忆吹箫》的“武陵人”及《满庭芳》的“无人到”中的两个“人”字同意,皆喻指作者的丈夫赵明诚。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意,以表达亟待良人归来之望。望断,即望尽,以极多次数凝望,一直望到看不见。

  【古诗今译】

  一个人独处深院闺房,心中总是积郁着千丝万缕的愁绪。怜惜春天,可春天已经匆匆离去了,就在这原本令人落寞难捱的暮春时节偏偏又下起了几点令人懊恼的雨。

  倚着栏杆,眺望远方,无论怎样也无法排解心中的忧烦愁苦。心上的人儿,你现在何方?在这枯草连天的季节,望断天涯,何处才是你回家的路啊!

  总结:夫妻之间如此深厚、默契、美好的生活却因丈夫赴职在外而长期分别,其内心的感受是可想而知的。这种滋味,她在《凤凰台上忆吹箫》之“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这一词句中也曾有所流露。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3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

  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

  相信上面对议论文结构知识的讲解内容,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的学习是很好的哦。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之选好材

  前人常用“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来形容作文的选材范围之广泛。选材,可以说是你想选什么就选什么,有极大的自由度,无论什么样的材料,只要你的立意好,都应该说可以写成好文章。

  选好材

  同学们在作文的时候,往往正是因为选材的范围太广,反而失去了方向,不知道选什么样的材料才能打动人,才能获得高分。更何况现在是千人万人地同作一个作文题,所选的材料没有吸引力,在阅卷教师面前那可是要大打折扣的。所以,选材,在考场作文中就变得重要起来了。

  1、抓住感情的触发点

  人都是有感情的,真挚的感情最容易打动人,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相通的,这也正是文学作品、现代流行歌曲流行的主要原因。而现实生活中,有时,那怕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让我们感动。这时候,只要我们抓住它,叙述出它的前因后果,描绘出它令你感动的具体细节,让自己感动了,它也就一定能打动别人,引起别人的共鸣,这时就是一篇好文章。这样的文章,对于你自己来说也一定是一种财富,而爱不释手,久久珍藏。

  如我们所学的课文《往事依依》、《散步》、《麦琪的礼物》、《藤野先生》

  2、抓住事理的感悟点

  我们说,生活中的一些偶然都是有其内在的必然,所以,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有其内在的事理所在,只要我们去认真仔细地思考,一定会给我们以感悟、以启迪。这样的东西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财富。抓住这样的感悟点,用文学的语言描述,然后画龙点睛地议论几句,一定是一篇极富哲理的好文章。这样的文章同样能使自己感动,让别人也受益。

  如我们所学的课文《敬畏生命》《紫藤萝瀑布》。

  3、抓住生活的情趣点

  每个人的生活并不仅仅每天就是刻板的工作与学习,天天的柴米油盐,许多时候我们的生活正是一些情趣让我们沉醉其中,乐此不疲。这些情趣正是我们生活中的调料,让我们生活得有滋有味,所以,人们都希望在生活之中多一点这样的东西,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更滋润一些。正如此,作为我们的作文这种表情达意的载体如果能抓住这样的情趣点,也一定是能让喜爱的。

  如我们所学的课文《变色龙》、《范进中举》

  4、向历史和文学作品中挖掘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典型的形象以及一些经典的情感寄托与描写,它们大都是流传很广的,选中它们,换一个角度,把它们用文学的语言表述,再加上自己的感情倾向,只要合乎情理,一定能打动很多的读者,并且,选取这样的材料会大提高你的见识品位和你的文章品位。这样的文章虽然在我们所学过的课本中比较少,但在现实的文学作品中还是很多的。如高考(微博)作文《赤兔之死》

  5、关注时事、社会热点以及各行各业的风云人物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交流非常畅达的社会,这也正是因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关注度,并且,我们每一个人生在这样的社会中,有很多的东西是我们所必须关注的。所以,当这样的热点、交点出现,会吸引很多人的眼球,也会有很多的人希望听到或者读到更多的见解或者是感情的寄托,这时,我们选中它们,用我们自己的理性思维,思考它们、挖掘它们,提炼出我们自己独特的东西,寄托我们自己*的感情,也同样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作文。

  这样的文章虽然在课本中没有什么见到,但在学生作文中却是大量存在的。如很多同学写的有关环境问题的作文,“非典”中有关对白衣天使赞美的文章,对当前****问题讽刺的文章等等。

  那么,从去年到今年又有什么可写呢?

  可写的材料有: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十大人物”,赠台大熊猫,神六飞天等等。

  当然,这些东西需要我们去收集材料,并尽量用文学的语言表达,千万不能写成新闻或者是一种无关痛痒的记叙。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之布好局

  布局,也就是文章的结构。它是在作者掌握了材料,明确了主题后,对整个文章的构架作一个整体上的安排。

  布好局

  对于中考(微博)作文,以往出现过很多新颖的结构形式,如日记、对话体、剧本、童话,还有高考(微博)作文中的处方等等,这些东西有些很不好把握,对初中生来说难度比较大,比如剧本,不是一般的初中生都能写的,虽然初中课本中有过一点训练,但,要达到一个比较优秀的水*是很难的,一旦写得不怎么样,那就很容易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再者,那些容易掌握的,别人作过了,你再作,新颖度也就不是太大了。当然常规性作文形式的生命性还是要强得多。重要的还是要把内容与形式结合得完美一些,才是真正的作文之道。

  1、片断组合式

  片断组合式就是选择几个不同的材料内容,对它们进行片断叙写,然后组合在一起,来共同表现一个主题。

  片断组合式在形式上几个片断各自独立,可用小标题、序号等形式隔开,前面最好还要有开头语,如题记之类,后面要有一定的结束语或者尾声什么的。

  这种形式的注意点是:要找到材料的共同点,要统一于一个中心之下。另外,片断不能选得太多,两三个便好。这种形式的不足之点是对材料的处理只能是简单的,很难挖得深,但如果语言的把握好,还是可以解决这个不足的。

  2、诗文组合式

  诗文组合式就是在文章前或者后加上行数不要太多的诗歌,行成一种诗与文的完美结合的文章。

  这种形式的注意点是:诗的行数不要太多,最好是十行以内的。另外,诗的内容要与文章的内容统一,要为文章表现主题服务。当然,诗,还要写得像诗。如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引用了一首诗,结尾也可以几句诗来照应开头。

  3、精美图画式

  精美图画式就是在文章的开头部分用精美的语言描绘出一幅能够打动人吸引的精美图画,然后再依托图画展开文章。

  这种形式的好处是能很快地吸引读者或者评卷教师,给人以良好的印象。注意点是:开头的这幅图画要精心打造,后面的发展要自然流畅。如我们初中课文《故乡》中对少年闰土月夜海边刺猹的描写,那就是一幅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图画。

  4、人物对话式

  人物对话式就是大量使用人物的语言描写来展开文章的情节。这种在以往的作文中大量存在,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形式。但,如果这种形式运用得好,的确能给人以条理清楚、结构明晰的感觉。

  这种形式的注意点是:语言的选择要有精练性和生动性,要统一于一个主题之下。中间也还可以适当的穿插一些其它描写或者记叙性的语言,使文章显得更明确一些、更完整一些。如初中课本中的《曹刿论战》、《变色龙》等。

  5、对照烘托式

  对照烘托式就是在文章中把两件相关或者相对的事通过描写的手段放在一起,起到一种比照烘托或者对比的作用,达到更好表现主题的效果。这也就是古诗里的比兴手法和现代文章技法里的对比手法的运用。

  布好局,这种安排不是随心所欲的,它必须遵循客观事物固有的逻辑、条理、秩序,也可以通过作者观察、认识和表现客观事物的独特思路而进行合理的调整。所以,文章的布局既有客观的规律性,又有主观的灵活性、多变性的特点。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之美好言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无论是文章的`主题还是作者的情感,最终都要靠语言来完成表达。

  美好言

  语言除了基本的要求准确、通顺之外,其表现力和感染力也直接决定着文章的质量。语言是人类千百年来后天的造化,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要掌握一门语言是需要花大力气的,而作文的语言更是经过锤炼的精华,那就更需要我们努力去学习它掌握它。

  就初中学生的记叙文语言而言,首先应做到准确、明了、通顺,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达到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对于初三中考(微博)总复习的作文训练,我们重点需要训练的是语言的生动、形象和感染力。语言的表达是多角度的,词语的组合也是极富变化的,你选择的表达角度不同或者说你选择的词语组合不同其表达效果就大不相同。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如文言文《满井游记》,课下有一些对文句的注释,其中有一句“山峦为睛雪所洗”的翻译。课本上是这样的:“山峦被融化的雪洗干净。”这的确是翻译得很清楚,学生都能理解,可是,却没有一点美感。

  如果我们要加强一下这句的节奏感应该是: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得干干净净。

  如果我们要强调一下这句的意象美应该是:山峦被温暖的阳光所融化的晶莹雪水擦洗得清新动人。

  这里就是我们中考作文要追求的语言方向。一句话,要有美感。那么,怎样才能使你的语言具备一定的美感呢?

  下面就文章语言的美感提五点建议:

  1、让你的语言有一种整齐的美。

  在我们的视觉美感里,有一种美就是通过整齐来表达的。*古典建筑里的对称性就是一种整齐,军队的阅兵也讲究的是一种整齐,它会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力,达到一种美的效果。反映到文章里也如此,*古典文章里有一种骈文,也就是一种整齐的句式,虽然现在已经不讲究这种整篇整篇的整齐了,但,如果能在文章中适当地用上一点,也会达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例如,有一位学生的作文里有这样一段话:“阳光依旧灿烂,它不会因为我的心情暗淡而失去它的光泽,天空依旧湛蓝,突然想到,我不能这么悲观,我要向前看。”

  分析一下这段语言,它的确不失美感。但,当我们读过之后总是会觉得有一些美中不足的。是什么呢?就是语言的一种均衡性、对称性。前面的“阳光依旧灿烂,它不会因为我的心情暗淡而失去它的光泽”与后面的“天空依旧蓝”很不对称,总让人觉得缺少一点,显得很不整齐。

  我们可以修改一下再读:阳光依旧灿烂,它不会因为我的心情沮丧而失去光茫;天空依旧湛蓝,它也不会因为我的情绪暗淡而去黯然神伤。突然想到,我不应该这么悲观,我要向前看。

  这样再读,我们就可以感觉到这段文字均衡得多,节奏感也强了。也就是让其中的文字有一定的对称性。

  2、让你的语言有一种错落的美。

  语言的错落就是在文章中你的语言要尽量富于变化,长句、短句、骈句、散句交错使用,使你的文章有较强的节奏感,令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摇曳多姿,极富美感。

  我们来看一段本班学生的作文语言:走在炎热的归家之路上,你已经大汗淋漓。但你仍须背着硕大的背包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走着。你累、你热、你烦躁……,但,突然,迎面吹来一阵凉风,你凉、你爽、你快乐……飘逸的风给你送来飘逸的快乐。

  这段话虽然写的是一件非常*淡的事,也就只不过是放学回家,背上背着一周来的一些衣物杂件,走在炎热的归家之路上。可是,读起来却是那样的富于美感。它的美就在于它的语言的长短交错,排列恰当,而在总体上又不失语言的均衡性,使语言的节奏感极强,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无穷。

  有很多的时候,就整篇文章来看整齐与错落是交叉的,就是整齐中错落,错落中有整齐,那才是一种更理想的表达效果。

  3、让你的语言有一种情感的美

  感情常常充溢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但是,要把我们心中那真挚的感情表达出来却是要在语言上多加琢磨的。

  如学生作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有句话精炼地概括了人生的三种情:友情是水,爱情是酒,亲情是血。显然,其中最珍贵、最浓厚的是亲情,在我看来,亲情是不单只发生在亲人之间,如果友情到了甘苦与共的境界便升华为亲情。

  这段话也是很常规的,当然也很清楚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它就是很*静地告诉我们友情有时也可以与亲情等同。读者读过之后,可能会颔首称同,但,很难被感动。

  如果我们换一种词语选择和语句组合方式,你会有不同的感受。下面请看:

  友情是水,爱情是酒,亲情是血。这不知是谁用如此精炼的语言概括出了人生的三种情。显然,在人们看来,这其中最珍贵、最浓厚的一定是亲情,“血浓于水”啊!然而,在我看来,这浓于水的血不一定只流淌在一脉相承的亲人间,如果友情也到了甘苦与共的境界又何尝不也是一种血的流淌啊!

  这样一改后,我们再读一读,就不仅仅只是告诉你什么,而是感染了你什么,其抒情性与感染力就大大加强了。

  4、让你的语言有一种意象的美

  所谓意象,就是我们描写时所选择的对象,也指我们在运用比喻、比兴时所选择的喻体对象。我们知道,很多写景的文章,总是选择那些具有相当美感的景物加以描写,很自然地使语言产生美感。但更多的时候,我们的描写对象很难从视觉上给人什么美感,而这时还只是直白在叙写就会显得很浅露、*实,甚至是粗俗,缺乏美感,如果我们能换一个与之有某种相似之处且有一定美感的意象加以描写,做到言此而意及彼,就会产生一种意象的美,增加语言的美感。

  5、让你的语言有一种深刻的美

  语言的深刻性主要反映一个人的思想的深刻性,所以,没有一个深刻的思想是不可能有深刻的语言的。这就要求我们*时对身边的人或事,对社会的人或事多加以思考,联系你所学过的各科知识,给出一个深刻的认识和一个较为正确的评价。当然一般这都是在自己的*时训练中进行的、积累的。

  有很多老一辈的作家都是这方面的典范。如台湾作家林清玄、刘墉、本土作家贾*凹等,他们都是从*常小事中领悟到深刻的生活道理。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当然,使语言美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多用美词,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等等。

  总之,只要我们心中想着这些方法,在写作中在适当的位置,自然地运用它们,一定会使我们作文的语言增色不少。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之点好题

  作文中点题是考场作文避免偏题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即便是内容有些偏,但只要你点题点得好,也能达到一种扶正的效果。而一篇文章有一个好的结尾点题,也的确能让读者体会到那种照应之美,同时又能品味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

  点好题

  1、点题的时机

  在一篇文章中如何点题,什么时机点题一要看作者对整篇文章的构思,还要看行文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看作者本身的语言组织能力,能否将点题与文章的内容做到有机的结合,达到一种完美的统一。也并不是想什么时候点题就什么时候点题的。点得好,相得益彰,点得不好,弄巧成拙。

  1)开头点题。如《背影》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从许许多多文章的开篇点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开篇点题既有开门见山,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你所写作的内容中,使你的文章能尽快入题,同时又有一种悬念感,吸引读者怀着迫切心情去读下文,还有一点就是能很快地表明作者写作此文的感情倾向。

  开篇点题对考场作文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入题手段。

  2)文中点题如《背影》

  3)结尾点题《背影》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济南的冬天》的结尾:“这就是济南的冬天。”

  从上面的这些结尾点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结尾点题既有点题的作用,有时也是点明文章的中心,还能达到照应开头,或者是抒发感情,表达愿望的作用,同时做到结束全文。考场作文中,一个好的结尾点题,能让阅卷老师一眼看出你的作文主题,还能产生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联想,让人感觉很有品味。特别是在考场命题作文中,有些考生的作文主题在行文中表达得不太明确突出,扣题不是太紧,有些模糊,这时结尾点题,点示中心,更有一种扶正的效果。

  2、点题的要求。

  由于点题的时机或者说位置不同,对点题语言的内容要求和作用也不同。

  1)开头点题:开头点题首先应该做到有入题和引出下文的作用,其次应该有较精练的语词点示文章的主要内容,能让读者初步了解你的文章所要写作的主要内容。

  2)文中点题:文中的点题必须是在一个部分之后,这样的点题必须有对前一个部分的小结作用,或者有启示下文的作用,如果能同时做到点示文章的主题思想更好。

  3)结尾点题:结尾点题首先必须有结束全文的作用,然后根据行文的情况或抒发感情,或表达愿望,或提出警示,或进行描写等等。结尾点题应该是最灵活的,也是最容易出新的地方。希望大家用好这个结尾点题,使自己的文章达到一个高度。

  总的来看,点题一定要找到文章的内容、主题与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再组织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达到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3、点题的方法。

  从我们初中生的中考(微博)记叙文来看,这里主要说的是结尾点题的方法。

  1)用议论警示的方式点题。如:《故乡》

  2)用抒发感情表达愿望的方式点题。如:《背影》。

  3)用描写诠释的方式点题。如:《敬业与守业》

  4)用直接点示文题的方式点题。如:《济南的冬天》。

  5)用引用的方式点题。

  结尾点题的方式是非常之多也是很灵活的,这里只是就本文所举例子的一个小结,如果我们再去翻阅一些名家文章,你会看到更多的更精彩的结尾点题形式与点题语。

  中考作文基础知识之开篇二十招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曾有诗曰:“文章看落笔,议论驰后先,破石出至宝,决高泻千川。”意思是说写文章要特别注重开篇落笔之处,如果下笔便石破天惊、涌现精华,则全篇就如高崖泻水,气势如洪。


保险知识基础知识归纳3篇(扩展7)

——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归纳 (菁选3篇)

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归纳1

  一、微生物的定义

  形体微小,肉眼看不到或很难看清它的个体的生物,只有通过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百倍或几十万倍才能看清。人们称这些微小的生物为微生物微生物的一般特性

  1、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2、分布广、种类多

  3、繁殖块

  4、易于变异

  5、易于培养

  二、细菌

  1、细菌形态

  球状

  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叠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

  杆状

  长杆菌、短杆菌、球杆菌、棒状杆菌

  螺旋状

  弧菌、螺旋菌

  2.细菌的结构

  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特殊结构

  芽孢、荚膜、鞭毛、纤毛

  细胞壁:细胞最外层。起维持菌体固有的外形、屏障、耐受压力的作用。

  化学成分主要由粘肽(共有的)、蛋白质、脂类等组成

  细胞膜:选择性渗透细菌体内外物质的交换,维持新陈代谢、参与呼吸作用。化学成分基本相同,由磷脂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组成。

  细胞浆(质):是细胞膜包围着的部分,是细菌的基础物质、内在环境,是细菌合成蛋白质、核酸的场所。基础成分是水、蛋白质、核酸、脂类

  细胞核:位于细胞浆内,控制着细胞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细菌的遗传变异信息。 荚膜:某些在细胞壁外包一层粘性物质,相对稳定的附于细胞壁外。具有保护、能源供应的作用。化学组成主要是多糖或多肽类。

  鞭毛:菌体内长出的细长丝状物 细菌的运动器官。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少量糖类、脂类。

  纤毛:比鞭毛更细、短、直、硬,数量更多的毛发状细物。功能:获得营养,由蛋白质亚单位组成。

  芽孢:某些细菌在生活的一定阶段,能在体内形成一个特殊的休眠体。

  杀灭芽孢条件:121℃ 、20分钟,160℃ 、2小时。

  判断灭菌是否彻底,一般以芽孢是否被杀灭作为标准。

  3.微生物生长周期

  1、滞留适应期(延迟期)2、对数生长期3、稳定期(最高生长期)4、衰亡期

  三、酵母菌的特征

  1.形态结构:大部分为单细胞,有典型的细胞结构(壁、膜、质、核)。基本形态有卵圆形、球形、椭圆形。菌体无鞭毛,不能游动。

  2.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其中芽殖是主要的繁殖方式,一般9-10个/代。

  3.菌落特征:菌落比细菌菌落大而厚,在固体培养基上呈乳白色,少数为红色湿润、粘性、易被挑起。

  四、霉菌的特征

  形态结构:大部分为多细胞微生物。细胞由细胞壁、膜、质、核组成。

  霉菌由菌丝和孢子构成。菌丝:有两部分,营养菌丝 、气生菌丝

  2.繁殖方式:孢子是霉菌的主要繁殖器官。分为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为主)两种。

  3.菌落特征:菌丝扩散生长、粗而长,形成的菌落比较疏松,呈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菌落比较大。

  五、微生物的生长条件

  1、水分2、温度3、酸碱度4、气体 5、营养 水分

  1、aw<0.9,大部分细菌生长受到抑制。

  2、不同种类微生物对干燥的抵抗力不同:革兰氏阳性菌抵抗力大于阴性菌,球菌大于杆菌霉菌、酵母菌的孢子和具有芽孢的细菌抵抗力强

  3、不同环境对干燥的抵抗力不同:糖、淀粉、蛋白质等物质存在时,抵抗力强。温度越低,抵抗力强。温度 影响微生物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种类 最低 最佳 最高

  嗜热菌 40—45 55—75 60—90

  嗜温菌 5—15 30—45 35—47

  嗜冷菌 -5—5 12—15 15—20

  低温菌 -5—5 25—30 30—35

  酸碱度(PH值)

  1、大部分细菌在PH=5-8生长良好,霉菌、酵母菌在PH=2-6生长良好。

  2、PH小于2时,任何微生物都不能生长。

  3、致病菌不能在 PH 低于 4.5 的条件下生长。芽孢不能在 PH 低于 4.5的条件下生长气体

  1、需氧菌:仅在有氧的环境中生长。如霉菌

  2、厌氧菌:仅在无氧的环境中生长

  3、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和无氧的环境中均能生长。如有些芽孢、酵母菌。

  营养

  1、碳2、氢3、氧4、氮5、硫6、磷7、矿物质

  微生物知识要点

  一. 细菌

  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分裂方式无性繁殖的原核微生物,分布广泛。

  1.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观察细菌最常用的仪器是光学显微镜,其大小可以用测微尺在显微镜下测量,一般以微米为单位。细菌按其形态不同,主要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三类。

  (1) 球菌 多数球菌直径在1微米左右,外观呈球形或近似球形。由于繁殖时分裂*面不同可形成不同的排列方式,分为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2) 杆菌 形态多数呈直杆状,也有的菌体稍弯,多数呈分散存在,也有的呈链状排列,分为棒状杆菌、链状杆菌、球杆菌等。

  (3) 螺形菌 菌体弯曲,呈弧形或螺旋形。如幽门螺杆菌。

  细菌虽小,仍具有一定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各种细菌都有,是细菌的基本结构。

  2. 细菌的繁殖

  二分裂繁殖是细菌最普遍、最主要的繁殖方式。在分裂前先延长菌体,染色体复制为二,然后垂直于长轴分裂,细胞赤道附近的细胞质膜凹陷生长,直至形成横隔膜,同时形成横隔壁,这样便产生两个子细胞。

  细菌生长速度很快,一般约20min分裂一次。若按此速度计算,细菌群体将庞大到难以想象的程度。但事实上由于细菌繁殖中营养物质的逐渐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逐渐积累,细菌不可能始终保持高速度的无限繁殖。经过一段时间后,细菌繁殖速度逐渐减慢,死亡菌数增多,活菌增长率随之下降并趋于停滞。

  3. 细菌的菌落

  单个或少数细菌细胞生长繁殖后,会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这就是菌落。细菌菌落常表现为湿润、粘稠、光滑、较透明、易挑取、质地均匀以及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颜色一致等。

  二. 真菌

  真菌是一类有细胞壁,无叶绿素,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少数为单细胞,多数为多细胞,能进行无性或有性繁殖的一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菌包括单细胞与多细胞两类。单细胞真菌呈圆形或卵圆形,称为酵母菌;多细胞真菌由菌丝和孢子组成,并交织成团,称丝状菌或霉菌。

  真菌生长的最适的温度为22~28℃,最适的pH值为4~6。其繁殖能力强,但生长速度比细菌慢,常需1-4周才形成菌落。真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一般加热60~70℃ 1小时即被杀死,但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和一些化学消毒剂有抵抗力,但对2.5%碘酒、10%甲醛则较敏感。

  1. 霉菌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象蘑菇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

  (1)霉菌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构成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菌丝是一种管状的细丝,把它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很像一根透明胶管,它的直径一般为3-10微米,比细菌的细胞约粗几倍到几十倍。菌丝可伸长并产生分枝,许多分枝的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就叫菌丝体。

  (2)霉菌的繁殖

  霉菌有着极强的繁殖能力,而且繁殖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自然界中,霉菌主要依靠产生形形色色的孢子进行繁殖。孢子有点像植物的种子,不过数量特别多,特别小。

  霉菌的孢子具有小、轻、干、多,以及形态色泽各异、休眠期长和抗逆性强等特点,每个个体所产生的孢子数,经常是成千上万的,有时竟达几百亿、几千亿甚至更多。这些特点有助于霉菌在自然界中随处散播和繁殖。对人类的实践来说,孢子的这些特点有利于接种、扩大培养、菌种选育、保藏和鉴定等工作,对人类的不利之处则是易于造成污染、霉变和易于传播动植物的霉菌病害。

  (3)霉菌的菌落

  由于霉菌的菌丝较粗而长,因而霉菌的菌落较大,有的霉菌的菌丝蔓延,没有局限性。菌落质地一般比较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紧或松的蛛网状、绒毛状或棉絮状;菌落与附着物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反面的颜色和边缘与中心的颜色常不一致。

  2. 酵母菌

  酵母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尤其喜欢在偏酸性且含糖较多的环境中生长,例如,在水果、蔬菜、花蜜的表面和在果园土壤中最为常见。

  (1)酵母菌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微生物。酵母菌细胞的形态通常有球形、卵圆形、腊肠形、椭圆形、柠檬形或藕节形等。比细菌的单细胞个体要大得多,一般为1-5微米×5-30微米。

  酵母菌具有典型的真核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线粒体等。

  (2)酵母菌的繁殖

  酵母菌有多种繁殖方式,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有人把只进行无性繁殖的酵母菌称作"假酵母",而把进行有性繁殖的酵母菌称作"真酵母"。

  (3)酵母菌的菌落

  大多数酵母菌的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但比细菌菌落大而厚,菌落表面光滑、湿润、粘稠,容易挑起,菌落质地均匀,正反面和边缘、中央部位的颜色都很均一,菌落多为乳白色,少数为红色,个别为黑色。

  微生物重点知识

  一.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

  1. 水

  水是各种生物细胞必需的。水是良好的溶剂,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一切生化反应都离不开水的作用。

  2. 碳源

  碳源是合成菌体成分的原料,也是微生物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整体上看来,微生物可以利用的碳源范围极广,分为有机碳源和无机碳源两大类。凡必须利用有机碳源的微生物就是异养微生物,凡能利用无机碳源的微生物就是自养微生物。糖类是最广泛利用的碳源。

  3. 氮源

  氮源主要是供给合成菌体结构的原料,很少作为能源利用。与碳源相似,微生物作为一个整体来说,能利用的碳源种类十分广泛。某些微生物(如固氮菌)能利用空气中分子态的氮或利用无机氮化物如铵盐、硝酸盐合成有机氮化物。

  4. 无机盐类

  无机盐主要可为微生物提供除碳、氮以外的各种重要元素。微生物需要的无机盐类很多,主要有P、S、K、Na、Ca、Mg、Fe等,其主要功能为构成菌体成分;调节渗透压;作为某些酶的成分,并能激活酶的活性等。

  5. 生长因子

  有些微生物虽然供给它适合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类,仍不能生长,还要供给一定量的所谓“生长因子”。其种类很多,主要是B族维生素的化合物等。生长因子可以从酵母浸出液、血液或血清中获得。

  二.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根据微生物对碳源的要求不同,可将其分为自养菌和异养菌两大营养类型。

  凡能利用无机碳合成菌体内有机碳化物的,叫自养菌;不能利用无机碳而需要有机碳才能合成菌体内有机碳化物的,为异养菌。

  根据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来源不同,可分为光能营养菌和化能营养菌。前者是从光线中获得能量,后者则从化学物质氧化中取得能量。

  因此,根据微生物所需的碳源和能源不同,可将微生物分为光能自养菌、光能异养菌、化能自养菌、化能异养菌等四类。

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归纳2

  一、微生物的定义

  形体微小,肉眼看不到或很难看清它的个体的生物,只有通过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百倍或几十万倍才能看清。人们称这些微小的生物为微生物微生物的一般特性

  1、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2、分布广、种类多

  3、繁殖块

  4、易于变异

  5、易于培养

  三、细菌

  1、细菌形态

  球状

  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叠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

  杆状

  长杆菌、短杆菌、球杆菌、棒状杆菌

  螺旋状

  弧菌、螺旋菌

  2.细菌的结构

  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特殊结构

  芽孢、荚膜、鞭毛 、纤毛

  细胞壁:细胞最外层。起维持菌体固有的外形、屏障、耐受压力的作用。

  化学成分主要由粘肽(共有的)、蛋白质、脂类等组成

  细胞膜:选择性渗透细菌体内外物质的交换,维持新陈代谢、参与呼吸作

  用。化学成分基本相同,由磷脂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组成。

  细胞浆(质):是细胞膜包围着的部分,是细菌的基础物质、内在环境,是

  细菌合成蛋白质、核酸的场所。基础成分是水、蛋白质、核酸、脂类

  细胞核:位于细胞浆内,控制着细胞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细菌的遗传变

  异信息。 荚膜:某些在细胞壁外包一层粘性物质,相对稳定的附于细

  胞壁外。具有保护、能源供应的作用。化学组成主要是多糖或多肽类。

  鞭毛:菌体内长出的细长丝状物 细菌的运动器官。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

  少量糖类、脂类。

  纤毛:比鞭毛更细、短、直、硬,数量更多的毛发状细物。功能:获得营

  养,由蛋白质亚单位组成。

  芽孢:某些细菌在生活的一定阶段,能在体内形成一个特殊的休眠体。

  杀灭芽孢条件:121℃ 、20分钟,160℃ 、2小时。

  判断灭菌是否彻底,一般以芽孢是否被杀灭作为标准。

  3.微生物生长周期

  1、滞留适应期(延迟期)2、对数生长期3、稳定期(最高生长期)4、衰亡期

  四、酵母菌的特征

  1.形态结构:大部分为单细胞,有典型的细胞结构(壁、膜、质、核)。基本形态有卵圆形、球形、椭圆形。菌体无鞭毛,不能游动。

  2.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其中芽殖是主要的繁殖方式,一般9-10个/代。

  3.菌落特征:菌落比细菌菌落大而厚,在固体培养基上呈乳白色,少数为红色湿润、粘性、易被挑起。

  五、霉菌的特征

  形态结构:大部分为多细胞微生物。细胞由细胞壁、膜、质、核组成。

  霉菌由菌丝和孢子构成。菌丝:有两部分,营养菌丝 、气生菌丝

  2.繁殖方式:孢子是霉菌的主要繁殖器官。分为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为主)两种。

  3.菌落特征:菌丝扩散生长、粗而长,形成的菌落比较疏松,呈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菌落比较大。

  六、微生物的生长条件

  1、水分2、温度3、酸碱度4、气体 5、营养 水分

  1、aw<0.9,大部分细菌生长受到抑制。

  2、不同种类微生物对干燥的抵抗力不同:革兰氏阳性菌抵抗力大于阴性

  菌,球菌大于杆菌霉菌、酵母菌的孢子和具有芽孢的细菌抵抗力强

  3、不同环境对干燥的抵抗力不同:糖、淀粉、蛋白质等物质存在时,抵抗力强。温度越低,抵抗力强。温度 影响微生物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种类 最低 最佳 最高

  嗜热菌 40—45 55—75 60—90

  嗜温菌 5—15 30—45 35—47

  嗜冷菌 -5—5 12—15 15—20

  低温菌 -5—5 25—30 30—35

  酸碱度(PH值)

  1、大部分细菌在PH=5-8生长良好,霉菌、酵母菌在PH=2-6生长良好。

  2、PH小于2时,任何微生物都不能生长。

  3、致病菌不能在 PH 低于 4.5 的条件下生长。芽孢不能在 PH 低于 4.5

  的条件下生长气体

  1、需氧菌:仅在有氧的环境中生长。如霉菌

  2、厌氧菌:仅在无氧的环境中生长

  3、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和无氧的环境中均能生长。如有些芽孢、酵母菌。

  营养

  1、碳2、氢3、氧4、氮5、硫6、磷7、矿物质

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归纳3

  一. 细菌

  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分裂方式无性繁殖的原核微生物,分布广泛。

  1.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观察细菌最常用的仪器是光学显微镜,其大小可以用测微尺在显微镜下测量,一般以微米为单位。细菌按其形态不同,主要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三类。

  (1) 球菌 多数球菌直径在1微米左右,外观呈球形或近似球形。由于繁殖时分裂*面不同可形成不同的排列方式,分为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2) 杆菌 形态多数呈直杆状,也有的菌体稍弯,多数呈分散存在,也有的呈链状排列,分为棒状杆菌、链状杆菌、球杆菌等。

  (3) 螺形菌 菌体弯曲,呈弧形或螺旋形。如幽门螺杆菌。

  细菌虽小,仍具有一定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各种细菌都有,是细菌的基本结构。

  2. 细菌的繁殖

  二分裂繁殖是细菌最普遍、最主要的繁殖方式。在分裂前先延长菌体,染色体复制为二,然后垂直于长轴分裂,细胞赤道附近的细胞质膜凹陷生长,直至形成横隔膜,同时形成横隔壁,这样便产生两个子细胞。

  细菌生长速度很快,一般约20min分裂一次。若按此速度计算,细菌群体将庞大到难以想象的程度。但事实上由于细菌繁殖中营养物质的逐渐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逐渐积累,细菌不可能始终保持高速度的无限繁殖。经过一段时间后,细菌繁殖速度逐渐减慢,死亡菌数增多,活菌增长率随之下降并趋于停滞。

  3. 细菌的菌落

  单个或少数细菌细胞生长繁殖后,会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这就是菌落。细菌菌落常表现为湿润、粘稠、光滑、较透明、易挑取、质地均匀以及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颜色一致等。

  二. 真菌

  真菌是一类有细胞壁,无叶绿素,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少数为单细胞,多数为多细胞,能进行无性或有性繁殖的一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菌包括单细胞与多细胞两类。单细胞真菌呈圆形或卵圆形,称为酵母菌;多细胞真菌由菌丝和孢子组成,并交织成团,称丝状菌或霉菌。

  真菌生长的最适的温度为22~28℃,最适的pH值为4~6。其繁殖能力强,但生长速度比细菌慢,常需1-4周才形成菌落。真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一般加热60~70℃ 1小时即被杀死,但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和一些化学消毒剂有抵抗力,但对2.5%碘酒、10%甲醛则较敏感。

  1. 霉菌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象蘑菇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

  (1)霉菌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构成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菌丝是一种管状的细丝,把它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很像一根透明胶管,它的直径一般为3-10微米,比细菌的细胞约粗几倍到几十倍。菌丝可伸长并产生分枝,许多分枝的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就叫菌丝体。

  (2)霉菌的繁殖

  霉菌有着极强的繁殖能力,而且繁殖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自然界中,霉菌主要依靠产生形形色色的孢子进行繁殖。孢子有点像植物的种子,不过数量特别多,特别小。

  霉菌的孢子具有小、轻、干、多,以及形态色泽各异、休眠期长和抗逆性强等特点,每个个体所产生的孢子数,经常是成千上万的,有时竟达几百亿、几千亿甚至更多。这些特点有助于霉菌在自然界中随处散播和繁殖。对人类的实践来说,孢子的这些特点有利于接种、扩大培养、菌种选育、保藏和鉴定等工作,对人类的不利之处则是易于造成污染、霉变和易于传播动植物的霉菌病害。

  (3)霉菌的菌落

  由于霉菌的菌丝较粗而长,因而霉菌的菌落较大,有的霉菌的菌丝蔓延,没有局限性。菌落质地一般比较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紧或松的蛛网状、绒毛状或棉絮状;菌落与附着物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反面的颜色和边缘与中心的颜色常不一致。

  2. 酵母菌

  酵母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尤其喜欢在偏酸性且含糖较多的环境中生长,例如,在水果、蔬菜、花蜜的表面和在果园土壤中最为常见。

  (1)酵母菌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微生物。酵母菌细胞的形态通常有球形、卵圆形、腊肠形、椭圆形、柠檬形或藕节形等。比细菌的单细胞个体要大得多,一般为1-5微米×5-30微米。

  酵母菌具有典型的真核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线粒体等。

  (2)酵母菌的繁殖

  酵母菌有多种繁殖方式,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有人把只进行无性繁殖的酵母菌称作"假酵母",而把进行有性繁殖的酵母菌称作"真酵母"。

  (3)酵母菌的菌落

  大多数酵母菌的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但比细菌菌落大而厚,菌落表面光滑、湿润、粘稠,容易挑起,菌落质地均匀,正反面和边缘、中央部位的颜色都很均一,菌落多为乳白色,少数为红色,个别为黑色。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690385.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690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