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励志 >  励志作文 >写一篇文章,用于“乐学·有为”的主题班会课上发言

写一篇文章,用于“乐学·有为”的主题班会课上发言

更新时间:2022-12-31 10:18:46 点击: 来源:yutu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材料二:
钟扬15岁考入中科大无线电专业,之后他对植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转向用计算机技术研究植物学问题,毕业后他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成为著名植物学家,取得了诸多突破性的科研成果。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用于“乐学·有为”的主题班会课上发言。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是孔子对于“知行合一”理论的阐述,这句话的意思是: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这句话阐述了学习的三境界:知、好、乐。“知之”“好之”再到“乐之”,三者境界上有高下。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才能够灵活地运用。
材料二以钟扬为例,具体阐述“乐学”的价值,正是因为对植物学感兴趣,钟扬才能够长期从事此项研究,并取得诸多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可见“乐学”更易“有为”。
写作任务要求写一篇发言稿谈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并参加“乐学·有为”的主题班会。除了注意发言稿的格式,语言表达特点之外,更要注意主题是“乐学·有为”。这是一个关系型话题,考生要阐述二者的关系,即分析为何“乐学”更容易“有为”。
写作时可以从两则材料出发,提出自己的观点。比如可以比较“知之”“好之”与“乐之”的不同境界,论述“乐学”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然后谈何为“乐之”,论述无论学习还是做事,“乐之”才能够持之以恒,面对困境才能不懈怠不放弃,面对诱惑才能坚守初心……;然后分析“乐之”者多“有为”,可以以颜回、季羡林、袁隆平等人为例阐述“乐之”与“有为”的关系;最后告诫青年,以兴趣为老师,寻找自己喜欢的领域,并“乐学”然后努力在此领域“有为”。
参考立意:
1.学有所乐,学有所成。
2.乐学而后有为。
3.乐学以获真知,乐学方能有为。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lizhizuowen/452595.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lizhizuowen/452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