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观后感 >《〈离骚〉与苏轼词中“自我形象”的比较》阅读答案-李菲、韩伟 离骚中与韩愈相似境遇

《〈离骚〉与苏轼词中“自我形象”的比较》阅读答案-李菲、韩伟 离骚中与韩愈相似境遇

更新时间:2022-12-30 20:24:02 点击: 来源:yutu
屈原的《离骚》与苏轼的词,都展现出了鲜明的“自我形象”,这种“自我形象”的塑造无疑带有生活的真实印记,但更多融入了诗人的人生理想与追求,是其人格精神与艺术精神的外化。两人作品中的“自我形象”有诸多相通共鸣之处,但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格品性的陶塑,二者又存在诸多差异。
屈原作为楚国贵族,一心想振兴楚国,无奈的是,怀王并非知人善任之君,后来听信一些奸佞之臣的谗言,弃屈原而不用。到了顷襄王,则干脆把屈原放逐到江南。屈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因此,政治上的失意对他来说,就不仅仅是地位与名利的丧失,而是整个人生理想、人生信念的崩塌,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心灵创伤,这种创伤弥漫在《离骚》整个作品中。
苏轼因诗获罪,被贬黄州之后便不在诗歌中放纵自我,这在他与朋友的往来书信中多有提及。而在当时多“绮罗香泽之态”与“闺门淫媟之语”的小词,恰好成了他寄寓情感、抒发自我的不二选择。苏词中也常常弥漫着失意的伤感、无助的寂寥,比如《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对于这首词的主旨,众人说法不一,但总体来看,诗中应有政治寄托,只是这种孤寂之情表达得更为含蓄蕴藉、空灵飞动。苏词中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也颇多感慨,但又希望在更深的根基处化解一切对立与冲突,将一切愁苦化作淡淡的轻烟随风而逝,从而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澄明之境,而不似屈原那样苦苦挣扎和自我煎熬。
《离骚》中的“自我形象”除了悲苦失意,更突出的是怨愤、不屈,乃至迷狂。刘小枫在《拯救与逍遥》中说:“屈原的伟大恰恰就在于他始终以社会的命运和历史的命运为自己的命运,就在他的价值自居的人格精神。”所谓价值自居就是把某种超越个体的更高的价值追求内化为自身的感性生命,把无限寓于有限,在这种价值担当中,个体完成了对自身的超越。所以屈原对楚王和奸臣充满了怨愤的情绪,这种怨愤不是个人政治失意的发泄,而是对人生价值的坚守,诗人与巫卜沟通,与神灵对话,几乎陷入了迷狂之境。
苏轼满怀治世理想,入仕后却屡遭小人排挤,多次被贬。他词作中的“自我形象”也时时流露出隐隐的怨愤之气。但与屈原不同的是,苏轼没有选择剑拔弩张式的抗争,而是于当下的生活中寻求生命本真的意义,个人的宠辱、政治的得失全都在烟霞雾霭、清风明月的审美境界中化解于无形。苏词中的“自我形象”更多的其实是洒脱旷达,是面对风雨来袭的坦然淡定,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词人借冒雨徐行,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旷达胸怀。有此胸怀,自然“觉从前皆非今是”“我今忘我兼忘世”,在物我两忘中达到更高的境界。
作为豪放词的开拓者,苏词中的“自我形象”自然也有一些雄豪的气息在,“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一个“浑”字将悲愤之情化为磊落之气。苏轼之狂,更多的是一种意气风发。这种狂放不是纠结焦虑不知出路所在的迷狂,而是超越个人境遇的偃蹇困顿,跳出生活之外反观生活的淡定洒脱,这也正是宋王朝知识分子所热衷追求的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摘编自李菲、韩伟《〈离骚〉与苏轼词中“自我形象”的比较》)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屈原的《离骚》与苏轼词中塑造的“自我形象”并非源自真实的生活,而是他们各自人生理想与美好追求的化身。
B. 与屈原相比,苏轼的词也常常弥漫着伤感与寂寥,但却能摆脱一切烦扰羁绊,从而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澄明之境。
C. 屈原之迷狂源自以“价值自居”,完成了对自我的超越;苏轼之狂放则是一种意气风发,一种跳出生活外的淡定洒脱。
D. 苏轼与屈原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不同,宋人所推崇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直接影响了苏轼的性格。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先总后分的论证结构,主体部分又分别从两个方面比较二者塑造的“自我形象”的同与异。
B. 文章善用举例论证,如举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说明苏轼抒写孤寂之情含蓄灵动。
C. 文章引用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中的话,意在说明屈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的价值自居的人格精神。
D. 《离骚》中的“自我形象”与苏词中“自我形象”同中有异,怨愤之中,前者不屈、迷狂,后者洒脱、旷达。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屈原强烈的“自我意识”导致其心灵上遭受了巨大的创伤,而这种巨大的心灵创伤也弥漫在《离骚》的整个作品之中。
B. 屈原把社会的命运和历史的命运当作自己的命运,苏轼将政治得失化解于无形,两相比较作者并未厚此薄彼。
C. 苏轼因诗获罪,被贬黄州后便多以小词寄寓情感、抒发自我,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苏词的内容,拓展了意境。
D. 面对相似的人生际遇,屈原大胆的批判、严厉的斥责,怨愤不屈;苏轼虽然没有放弃抗争,但却能够胸怀旷达。

【答案】1. C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并非源自真实的生活,而是……”错,原文第一段信息是“这种‘自我形象’的塑造无疑带有生活的真实印记,但更多融入了诗人的人生理想与追求,是其人格精神与艺术精神的外化”,可见选项曲解文意,应该是源自了真实生活,更多融入了“人生理想与美好追求”,选项“而是”表述也绝对。
B.“但却能摆脱一切烦扰羁绊”错,第二段信息是“苏词中也常常弥漫着失意的伤感、无助的寂寥……只是这种孤寂之情表达得更为含蓄蕴藉、空灵飞动。苏词中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也颇多感慨,但又希望在更深的根基处化解一切对立与冲突,将一切愁苦化作淡淡的轻烟随风而逝”,倒数第二段说“他(苏轼)词作中的‘自我形象’也时时流露出隐隐的怨愤之气”,可见选项表述绝对,不能说“摆脱一切”。
D.“宋人所推崇的……的生活态度直接影响了苏轼的性格”错,结尾段信息是说“这种狂放不是纠结焦虑不知出路所在的迷狂,而是超越个人境遇的偃蹇困顿,跳出生活之外反观生活的淡定洒脱,这也正是宋王朝知识分子所热衷追求的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见选项曲解文意,逻辑关系错,把追求说成原因——“直接影响”。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能力。
C.“就在于他的价值自居的人格精神”错,第四段信息是“《离骚》中的‘自我形象’除了悲苦失意,更突出的是怨愤、不屈,乃至迷狂。刘小枫在《拯救与逍遥》中说:‘屈原的伟大……就在他的价值自居的人格精神。’所谓价值自居……所以屈原对楚王和奸臣充满了怨愤的情绪,这种怨愤不是个人政治失意的发泄,而是对人生价值的坚守,诗人……几乎陷入了迷狂之境”,可见引用的目的在于说明屈原的怨愤所在,即“不是个人政治失意的发泄,而是对人生价值的坚守”。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A.“‘自我意识’导致其心灵上遭受了巨大的创伤”错,原文第二段信息是“屈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因此,政治上的失意对他来说,就不仅仅是地位与名利的丧失,而是整个人生理想、人生信念的崩塌,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心灵创伤,这种创伤弥漫在《离骚》整个作品中”,可见选项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文中导致心灵创伤的是“整个人生理想、人生信念的崩塌”,选项逻辑关系混乱,应该是自我意识导致“人生理想、人生信念的崩塌”,然后心灵上遭受了巨大的创伤。
故选A。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guanhougan/453533.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guanhougan/453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