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生活常识 >锦字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 锦是形容美好的事物的 锦字的寓意和象征

锦字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 锦是形容美好的事物的 锦字的寓意和象征

更新时间:2023-03-18 18:20:02 点击: 来源:yutu

那香屏牌价嫁了周庸祐,早卸了孝服,换得浑身如花似锦。”——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回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唐·杜甫《清明二首》

“锦衣玉食,可颐其形。” ——《魏书·常景传》

“自余是什么亲拟,将有限身心向无限中用......饶你攒花簇锦,亦无用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

不论在古人的文字里,还是在我们现在人的词汇里,当赞美绚丽的风景,预祝某人前程的美好,亦或者是形容豪华、富贵、奢侈的生活时,总是离不开一个“锦”字,如前程似锦、如花似锦、花团锦簇、锦上添花、衣锦还乡、锦衣玉食、奇锦珍贝、锦绣江山、锦囊妙计等等。

那么,何为“锦”?“锦”这一汉字因何而来?在形容好的东西时,古人为啥都要用一个锦字呢?

何为“锦”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

“锦,襄邑织文。从帛,金声。”

宋代的戴侗所著的《六书说》曰:

“织素为文曰绮,织彩为文曰锦。”

由此可见,“锦”这一汉字,是形声字,是由“金”和“帛”组合而成的,它的品种特征就是织花和织彩,值得注意的是,锦丝织物是先将丝染色后再织造,颜色一般都在3种以上,可以说是丝织物的一个类称。

清代织锦 冬装龙袍

根据文献记载,在上古唐尧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锦”这一丝织物,如中国工艺美术家——朱启钤,在其所著的《丝绣笔记.记闻》中说:

“唐尧之时,海人织锦以献,后代效之,染五色丝,织以为锦”。

又如晋代的王嘉《拾遗记》卷十中载:

“有冰蚕长七寸,黑色有角有鳞,以霜雪覆之,然后作茧,长一尺。其色五彩,织为文锦,入水不濡,以之投火,经宿不燎。唐尧之世,海人献之,尧以为黼黻。”

1970年在辽宁省朝阳市魏营子西周早期墓葬中出土的经二重组织的“经锦”丝织物,是目前可见的最早实物。

辽宁朝阳市魏营子西周 墓葬出土的经二重织锦

但是在汉代以前,丝织品起初并不是被称作“锦”,而是被称为缯或帛,如彩色的丝织物被称为彩帛,织有花纹的丝织物称为文缯。“锦”这一称谓的正式出现是在汉代。

了解了“锦”,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在形容好的东西时,古人为啥都要用一个锦字?

“锦”和黄金等价,是贵重的丝织物,是富贵的象征

远在六七千年以前,中华祖先就已开始养蚕、制丝,如1927年在陕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发现有一个半切割的蚕茧,又如1958年在浙江吴兴钱三漾新石器遗址发现了一批4700年前的放在竹筐中的丝织品,包括未碳化的黄褐色绢片、丝带和丝线等。这些考古发现的丝绸实物,都说明了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先人们就已经认识了蚕,并开始有了丝织品的衣着服饰。

钱三漾遗址 出土的丝织品残片

尽管中国有着悠久的丝绸文化,但高雅、华贵、柔软舒适的丝织品,特别是高档的锦,在古代是娇贵、稀有的物品,是和黄金等价的,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使用,如汉代刘熙著《释名·采帛》载:

“锦......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惟尊者得服。”

那“锦”到底有多娇贵呢?这在汉代刘歆著《西京杂记》中有写:

“霍光妻遗淳于衍蒲桃锦二十四匹、散花绫二十五匹,绫出巨鹿陈宝光家,宝光妻传其法。霍显召入其第,使作之。机用一百二十镊,六十日成一匹,匹值万钱。”

这里“匹值万钱”的意思就是,1匹锦的价钱价值10000文钱。可以说,这个价钱比汉代的黄金还贵,根据出土的汉代的《居延汉简》“口期会,皆坐辨其官事不辨论,罚金各四两,直二千五百”的记载可知,汉代的黄金4两值2500文钱,换算下来1斤黄金的价钱就是6250文钱。

锦之所以这么贵,一是因为织造工序复杂,由上可知,陈宝光家的织机,每台有120组经线,需要120个踏板;二是因为费时,60天才能织出来一匹锦,那一匹锦有多大呢?

根据《说文解字》中1匹=4丈的记载,我们通过1丈=10尺、1米=3尺换算出的结果为,1匹=40尺,也就是说2个月才只能织出13.3米长的锦(古代布匹的宽度不超过1.4米),所以啊,在古代“锦”非常稀少且娇贵。

因此古人常常用“锦衣玉食”、“锦衣纨绔”等词语来形容富贵、豪华、奢侈的生活。

“锦”是绚丽、美好的象征

在中国,“锦”丝织物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技术先进、制作精良。

众所周知,中国的丝绸文化源远流长,发展出了很多的丝绸种类,如纺、绉、绸、缎、绢、绫、罗、绡、呢、纱、绮、绒、葛、绨和锦等,但是,锦不仅是众多丝绸产品中非常高档的一类,而且像绸、缎绫等也都属于“锦”丝织物的类目。

狮凤圆纹蜀江锦 蜀锦织绣博物馆藏

在色彩上,“锦”作为传统的高级多彩提花织物,锦的用色有五色锦、六色锦、八色锦等,它的色彩基本由青、白、朱、玄、黄、绿、褐、紫八色构成。由于在众色之间,古人又十分注意冷暖色的配合,有的还借助退晕和彩条的方法形成五彩斑斓的色彩风格,织造出来的锦丝织物可谓是雍容华贵、金彩辉映。

如新疆尼雅出土的东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有红、黄、蓝、绿、白五色经线,而这五种颜色分别对应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金、木、水、火、土这五星。让人吃惊的是,这块长18.5cm、宽12.5cm的“五星锦”,虽然在地下深埋了1600年,但看起来就像是刚刚新织出来的一样,色彩花纹非常瑰丽,这在国内出土文物中是非常罕见。

在纹样上,锦丝织物上的图案题材非常丰富,纹样的要素有山水、人物鸟兽、亭台楼阁等元素,造型质朴大方,富有装饰美感,对纹样的描绘趋于写实,整体画面绚丽奔放、活色生香。如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唐代的花鸟纹锦:花形肥亮、色调高雅、质地丰厚、结构紧密。又如唐代的团窠联珠对鹿纹锦:在连珠纹内,两头鹿相对而立,中间以树纹隔开,看起来就像两头鹿站在树下,构成了一幅小景致,这可以说是丝绸类风景纹样的鼻祖。

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纹样变得非常繁复、风格更加自然真实,在形式上模仿了当时的绘画题材,有些还加入了金线,看起来光彩夺目、富丽堂皇,而且还寓形达意,营造出一种吉祥、和谐、雅致、富贵之美。可以说一幅幅优美的画面中饱含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图景。

清代 锦丝织品

在工艺上,虽然织锦的形成过程,就是经线、纬线在织机各机构相互配合下交织的过程,但由于织锦织物的表面是由2组或2组以上的经线分别显花,因此需要增加密度,否则织纹会显得稀疏,影响花纹的丰满度和色彩效果,所以在织造织锦时,加大经线密度是要素之一、工序相当复杂。如江西靖安东周墓出土的经锦,经线密度高达200根/1cm,假如要制造50cm门幅的锦缎,每一根纬线就要和上千,甚至上万根经线打交道,工艺的复杂可想而知。

江西靖安东周墓 出土的经锦

我们可以做个比较,如现在男士的斜纹绸真丝领带,它的经线密度是80根/1cm;现在人们穿的素绉缎真丝睡衣,它的经线密度是130根/1cm。关键是我们现在的丝绸都是机器织造的,而古代靠的全是手工,而且密度还远远高于我们今天常用丝绸的密度,可以想象一下,这片片织锦需要凝聚古代匠人多少时间、心血和智慧才能完成!

因此,锦,不论是从织物组织、工艺,还是外观上,都比其他种类的丝绸要高级、精巧、复杂和绚丽。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锦常常被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如锦绣河山、前程似锦、繁花似锦、奇锦珍贝等等词语。

结语

织锦虽是丝绸工艺品,但它也属于工艺美术品的范畴,在它的背后,是精心的设计,是一丝一缕的纺织,是美心、耐心、细心、心血和智慧共同造就的。

因此在丝织品中,锦作为丝绸中最华贵、最美丽和最精巧品种的代表,宛如天上的彩霞、春天的百花,只要一提起“锦”,就会让人情不自禁的产生很多富有诗意的遐想........

清代织锦 花鸟挂屏

然而世上所有美好的事物,又都是人们所喜爱和深切期盼的,因此,所有美好的事物就都与锦联系在了一起,锦也因此就成为了富贵、绚丽、美好和远大前程的象征。

总之,无论是前程似锦、如花似锦、花团锦簇、锦上添花,还是衣锦还乡、锦衣玉食、奇锦珍贝、锦绣江山、锦囊妙计等等,其实这些都源于人们对“锦”的崇尚、对“锦”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