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子夜四时歌:春歌原文、译文及赏析3篇 子夜四时歌春歌南朝民歌

子夜四时歌:春歌原文、译文及赏析3篇 子夜四时歌春歌南朝民歌

更新时间:2023-03-23 01:13:57 点击: 来源:yutu

子夜四时歌:春歌原文、译文及赏析1

  原文: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译文

  秦地有位叫罗敷的女子,在绿水边上采摘桑叶。

  白皙的'纤纤手指攀在青枝上,嫩红的面容在阳光下特别鲜亮。

  蚕儿已经饿了,我该赶快回去了,达官贵人莫在此耽搁您宝贵的时间了。

  注释

  子夜吴歌:《子夜歌》属乐府的吴声曲辞,又名《子夜四时歌》,分为“春歌”、“夏歌”、“秋歌”、“冬歌”。

  《唐书·乐志》说:“《子夜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因起于吴地,所以又名《子夜吴歌》。

  “秦地”句:秦地,指今陕西省关中地区。

  罗敷女,乐府诗《陌上桑》有“日出东南隅,归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的诗句。

  素:白色。

  “红妆”句:指女子盛妆后非常艳丽。

  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五马”句:意思是,贵人莫要在此留连。五马,《汉官仪》记载:“四马载车,此常礼也,惟太守出,则增一马。”故称五马。这里指达官贵人。

  赏析:

  《汉官仪》:四马载车,此常礼也,惟太守出,则增一马,故称五马。

子夜四时歌:春歌原文、译文及赏析2

  【原作】

  子夜四时歌·春歌——《南北朝乐府民歌》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

  【注释】

  春心:欣赏春色的心情。

  流目:意为转动目光,即放眼随意观看。

  瞩:有“注视”之意。

  采:此处当通“彩”。

  阳鸟:此处泛指阳春三月的鸟,指候鸟。

  【古诗今译】

  春风和煦,百花盛开,令人胸中涌起浓浓的春意,流转的目光,凝望着远处色彩绚烂的山林,久久不忍离去。在那色彩绚烂的山林深处,从南方飞回的小鸟,在明媚的阳光下欢快地鸣啭啼叫,清脆,明快,悦耳,悠扬。

  【简析】

  这首诗出自于《南北朝乐府民歌》之《子夜四时歌》,属南朝民歌。南朝民歌是由乐府机关采集而存的,现大部分收入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清商曲辞》类。其语言清新秀丽,基调婉约缠绵,表现出南方人细腻微妙的情感。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细腻的笔法,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百花盛开,山林色彩绚烂,从南方飞回的候鸟,在阳光下欢快地鸣叫的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象,流露了诗人喜爱春天,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可谓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诗人首先从感官入手,从春风着笔,渲染充溢于心中陶然的情怀。诗人漫步于万象更新的春山上,沐浴着融融的煦暖的春风,情涌动了,心陶醉了,不知不觉之中,目光被多彩的山林吸引了,于是一种难以抑制的欣赏春天的情怀。

  “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在这两句中,作品承接上文,首先从视觉的角度写其“流目瞩山林”所看到的奇光异彩,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山花烂漫,芳香四溢的神奇的空山幽谷之中;继而又从听觉落笔,描绘了一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佳境,诗人就此收笔,令读者不胜追寻与向往。

  这首小诗,咋读起来似乎觉得很*淡,然而反复读之,便觉其中别有洞天。它能流传至今,不在于词句的华丽,也不在于格律的严整,更不在于艺术手法的高超,而在于它独有的韵味,在于它的*淡无奇。整首诗读来如行云流水一般,朴素,自然,浑厚,清新,同时又不乏幽远。

子夜四时歌:春歌原文、译文及赏析3

  原文: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译文

  秦地有位叫罗敷的女子,在绿水边上采摘桑叶。

  白皙的纤纤手指攀在青枝上,嫩红的面容在阳光下特别鲜亮。

  蚕儿已经饿了,我该赶快回去了,达官贵人莫在此耽搁您宝贵的时间了。

  注释

  子夜吴歌:《子夜歌》属乐府的吴声曲辞,又名《子夜四时歌》,分为“春歌”、“夏歌”、“秋歌”、“冬歌”。

  《唐书·乐志》说:“《子夜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因起于吴地,所以又名《子夜吴歌》。

  “秦地”句:秦地,指今陕西省关中地区。

  罗敷女,乐府诗《陌上桑》有“日出东南隅,归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的诗句。

  素:白色。

  “红妆”句:指女子盛妆后非常艳丽。

  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五马”句:意思是,贵人莫要在此留连。五马,《汉官仪》记载:“四马载车,此常礼也,惟太守出,则增一马。”故称五马。这里指达官贵人。

  赏析:

  《汉官仪》:四马载车,此常礼也,惟太守出,则增一马,故称五马。


子夜四时歌:春歌原文、译文及赏析3篇扩展阅读


子夜四时歌:春歌原文、译文及赏析3篇(扩展1)

——《四时》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四时》原文翻译及赏析1

  诗词作者:

  陶渊明(东晋)

  原文: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寒松。

  《神情诗》是晋代艺术家顾恺之(一说陶渊明)创作的一首短诗。此诗描绘四季风光,每个句子都呈现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通过画面上富有典型意义的景物,展示了春夏秋冬四季的生机和精神,给人以积极的启示。全诗虽仅仅二十字,却以诗当画,用形象鲜明的文字勾勒出一组真实传神的四时风光画,创造出“诗中有画”的艺术境界,充分体现了诗人描摹自然的手段以及洞达幽微的观察力。

  翻译:

  隆冬过去,一泓春水溢满了田野和水泽;夏天的云彩变幻莫测,大多如奇峰骤起,千姿万态。秋月朗照,一切景物都蒙上了一层迷离的色彩;冬日严寒的高岭上一棵青松展现出勃勃生机。

  赏析:

  这首诗实写自然景色,四句写四季,四季有四景,四句诗可以相互独立,每句又都是一幅画,画面朴素、清新、自然,诗情画意尽在其中。

  诗中首先展示的是春天的水泽风光。“春来江水绿如蓝”,当春风吹开了隆冬的冰雪,一泓春水给人带来了大地回春的讯息,所以古人有“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和“一陂春水绕花月”(王安石)的名句,特别是江南水乡,春雨如酥的时候,四野的沟渠都涨满了水,田野和水泽显得滋润辽阔,而诗人画家的彩笔自然注意到了这充满生机和象征智慧的水在南国春景中的地位了。

  诗人接着描绘夏日的景观。夏天是酷热的,夏天景物的色彩浓重单调,然而诗人却将目光投向了天上变幻莫测的云气。夏日的云时而颓然凝聚,时而奔走飘散,如奇峰骤起,千姿万态,那光与影、色与线、形与态,无时不在变化,令人眼花缭乱、目醉神迷。据说唐代大书法家怀素曾说过:“吾观夏日多奇峰,辄常师之。”并由此而悟通了书法的奥秘,可见夏云的魅力。

  第三句写秋天的物象。秋天自然是个令人难忘的季节,然而最令人销魂的是那秋月朗照的夜晚,凉风自远而至,在月色笼罩下,一切景物都蒙上了一层迷离惝恍的色彩,画家的笔难以描摹,而诗人却以“秋月扬明辉”五字将此情此景和盘托出。

  最后诗人展现冬天的画面。冬天是严冷肃杀的,然而高岭上的一枝青松,给银装素裹的天地间增添了些许生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给人以无限遐想的余地。

  诗人就像是善于摄取典型物象的摄影家,只要轻轻按动一下快门,便将四时景物容入尺幅之中。这里只用了寥寥二十个字,便勾勒出了四幅生动的画面,创造出“诗中有画”艺术境界,使诗歌很大程度上具有了绘画艺术的特点。

  顾恺之论画最重神韵,然也不脱离形态的逼真和形象。他曾提出过“以形写神”的论断(《历代名画记》卷五),以为传神离不开写形的基础。《世说新语·巧艺》中曾说他善画人物,然数年不点睛,有人问其缘故,他回答说:“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见他以为绘画的极诣在乎“传神写照”,即要求形神俱备。这首小诗,正是“以形写神”的典型。四句所写,无一不是形象的、真实的景物,然而,正是通过这些富有典型意义的景物,展示出了春夏秋冬四季的精神。诗人笔下的景物都充满着生机并给人以积极的启示,如夏和冬,就节候来说往往并不能引起人的快感,然“夏云多奇峰”一句给人无限广阔的想象余地,且不说那瞬息万变的夏云给人以变幻莫测的美感,就是由此而产生的人生如苍狗白云的联想,也能令人顿生忘机息心的意绪。又如冬日山岭上的青松,傲霜斗雪,耸然挺立,象征着积极进取、不畏艰险的`精神。至如“秋月扬明辉”的“扬”字,“冬岭秀寒松”的“秀”字,也都能十分传神地化静为动,给自然景物赋予了生命和韵味。

  总之,这四幅风景画,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的精神和诗人的精神,所以此诗虽然纯为写景之作,却冠以“神情”二字作为题目,其中便有更多的美学含义。

  注释

  孤松:一作“寒松”。

  作者介绍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四时》原文翻译及赏析2

  诗词作者:

  陶渊明(东晋)

  原文: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寒松。

  《神情诗》是晋代艺术家顾恺之(一说陶渊明)创作的一首短诗。此诗描绘四季风光,每个句子都呈现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通过画面上富有典型意义的景物,展示了春夏秋冬四季的生机和精神,给人以积极的启示。全诗虽仅仅二十字,却以诗当画,用形象鲜明的文字勾勒出一组真实传神的四时风光画,创造出“诗中有画”的艺术境界,充分体现了诗人描摹自然的手段以及洞达幽微的观察力。

  翻译:

  隆冬过去,一泓春水溢满了田野和水泽;夏天的云彩变幻莫测,大多如奇峰骤起,千姿万态。秋月朗照,一切景物都蒙上了一层迷离的色彩;冬日严寒的高岭上一棵青松展现出勃勃生机。

  赏析:

  这首诗实写自然景色,四句写四季,四季有四景,四句诗可以相互独立,每句又都是一幅画,画面朴素、清新、自然,诗情画意尽在其中。

  诗中首先展示的是春天的水泽风光。“春来江水绿如蓝”,当春风吹开了隆冬的冰雪,一泓春水给人带来了大地回春的讯息,所以古人有“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和“一陂春水绕花月”(王安石)的名句,特别是江南水乡,春雨如酥的时候,四野的沟渠都涨满了水,田野和水泽显得滋润辽阔,而诗人画家的彩笔自然注意到了这充满生机和象征智慧的水在南国春景中的地位了。

  诗人接着描绘夏日的景观。夏天是酷热的,夏天景物的色彩浓重单调,然而诗人却将目光投向了天上变幻莫测的云气。夏日的云时而颓然凝聚,时而奔走飘散,如奇峰骤起,千姿万态,那光与影、色与线、形与态,无时不在变化,令人眼花缭乱、目醉神迷。据说唐代大书法家怀素曾说过:“吾观夏日多奇峰,辄常师之。”并由此而悟通了书法的奥秘,可见夏云的魅力。

  第三句写秋天的物象。秋天自然是个令人难忘的季节,然而最令人销魂的是那秋月朗照的夜晚,凉风自远而至,在月色笼罩下,一切景物都蒙上了一层迷离惝恍的色彩,画家的笔难以描摹,而诗人却以“秋月扬明辉”五字将此情此景和盘托出。

  最后诗人展现冬天的画面。冬天是严冷肃杀的,然而高岭上的一枝青松,给银装素裹的天地间增添了些许生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给人以无限遐想的余地。

  诗人就像是善于摄取典型物象的摄影家,只要轻轻按动一下快门,便将四时景物容入尺幅之中。这里只用了寥寥二十个字,便勾勒出了四幅生动的画面,创造出“诗中有画”艺术境界,使诗歌很大程度上具有了绘画艺术的特点。

  顾恺之论画最重神韵,然也不脱离形态的逼真和形象。他曾提出过“以形写神”的论断(《历代名画记》卷五),以为传神离不开写形的基础。《世说新语·巧艺》中曾说他善画人物,然数年不点睛,有人问其缘故,他回答说:“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见他以为绘画的极诣在乎“传神写照”,即要求形神俱备。这首小诗,正是“以形写神”的典型。四句所写,无一不是形象的、真实的景物,然而,正是通过这些富有典型意义的景物,展示出了春夏秋冬四季的精神。诗人笔下的景物都充满着生机并给人以积极的启示,如夏和冬,就节候来说往往并不能引起人的快感,然“夏云多奇峰”一句给人无限广阔的想象余地,且不说那瞬息万变的夏云给人以变幻莫测的美感,就是由此而产生的人生如苍狗白云的联想,也能令人顿生忘机息心的意绪。又如冬日山岭上的青松,傲霜斗雪,耸然挺立,象征着积极进取、不畏艰险的`精神。至如“秋月扬明辉”的“扬”字,“冬岭秀寒松”的“秀”字,也都能十分传神地化静为动,给自然景物赋予了生命和韵味。

  总之,这四幅风景画,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的精神和诗人的精神,所以此诗虽然纯为写景之作,却冠以“神情”二字作为题目,其中便有更多的美学含义。

  注释

  孤松:一作“寒松”。

  作者介绍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四时》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子夜四时歌·秋歌——《南北朝民歌》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飏。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注释】

  子夜四时歌·秋歌:这首诗出自于《南北朝乐府民歌》,属南朝民歌。

  罗帐:闺房一中卧榻前挂着的绸缎幔帐,这里指的是窗帘。

  寄情千里光:让皎洁的月光把相思之情奇给远在千里之外的人。

  【翻译】

  秋风从窗子吹进屋子来,窗帘随着风飘了起来,皎洁的月光洒满闺房,唤一起了思妇柔柔的情怀。仰头看着当头的浩然明月,想起了出征在外的亲人,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忧伤,多么希望这皎洁的月光能把心中融融的相思之情寄给远在他乡的亲人。

  【赏析】

  现存南朝民歌的内容比较狭窄,绝大多数是情歌,以《子夜歌》《子夜四时歌》为代表。本篇所选是《子夜四时歌》之三,是一首秋歌,它以清新浅近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了思妇对出征丈夫的思念之情,风格哀怨而又缠一绵。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飏”两句从表面上看实在写秋风,而是则借助于写秋风以渲染一种气氛。凄凉的秋夜,孤独的留守思妇,飒飒秋将将窗前的“罗帐”吹得高高地飘起来,使寒冷皎洁的皓月将幽幽的银光倾洒满屋,这怎能不换气她忧伤哀怨的情怀呢?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这两句是借助于明月直接写思妇的情怀,意境高远,令人遐想。“仰头”,写思妇看到月光之时的动作行为,由月光洒满床榻而引起思妇“仰头看明月”,看着明月,自然想起远在千里之外亲人,思念之情愈加难以*复,无奈之中不得不寄希望于千里月光。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句诗,十个字,竟然将思妇的行为举止和心理活动描述得鲜活而又明晰。

  全篇虽无一句写女子的泪眼与叹息,但由于把女主人公的感情与秋风、明月等自然景物融汇在一起,借助于“秋风”、“罗帐”创造了凄清的环境气氛,然后又借明月的千里清辉传达深婉的情思,勾画了一幅悲凉的画面,渲染了一种哀婉的气氛,很好地体现了古乐府民歌那种清新浅近风格,也表现出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谓是情景交一融的佳作。


子夜四时歌:春歌原文、译文及赏析3篇(扩展2)

——子夜四时歌:秋歌原文及赏析3篇

子夜四时歌:秋歌原文及赏析1

  原文: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

  译文: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声。

  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亲人。

  何时才能*息边境战争,夫君就可以结束漫长征途。

  注释:

  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

  万户:千家万户。捣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捶击,去浑水,再清洗。

  吹不尽:吹不散。

  玉关: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此处代指良人戍边之地。

  *胡虏:*定侵扰边境的敌人。

  良人:古时妇女对丈夫的称呼。《诗·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罢:结束。

  赏析:

  子夜吴歌:《子夜歌》系六朝乐府中的吴声歌曲。相传是晋代一名叫子夜的女子创制,多写哀怨眷恋之情,分春、夏、秋、冬四季。李白依格了四首,此首属秋歌。

  1、捣衣: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捣去碱质。这里指人们准备寒衣。

  2、玉关:即玉门关。

  3、虏:对敌方的蔑称。

  4、良人:丈夫。

  简析:

  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A SONG OF AN AUTUMN MIDNIGHT

  A slip of the moon hangs over the capital;

  Ten thousand washing—mallets are pounding;

  And the autumn wind is blowing my heart

  For ever and ever toward the Jade Pass......

  Oh,when will the Tartar troops be conquered,

  And my husband come back from the long campaign!

  题一作《子夜四时歌》,共四首,写春夏秋冬四时。这里所选是第三、四首。六朝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曲》即有《子夜四时歌》,为作者所承,因属吴声曲,故又称《子夜吴歌》。此体向作四句,内容多写女子思念情人的哀怨,作六句是诗人的创造,而用以写思念征夫的情绪更具有时代之新意。

  先说《秋歌》。笼统而言,它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月怀人乃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故写月亦有兴义。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月光,对思妇是何等一种挑拨呵!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何等一种挑拨呵!“一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语天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便是对思妇第三重挑拨。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著“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俨在,“玉关情”自浓。无怪王夫之说:“前四句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唐诗评选》)此情之浓,不可遏止,遂有末二句直表思妇心声:“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过分偏爱“含蓄”的读者责难道:“余窃谓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田同之《西圃诗说》)其实未必然。“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不必故作吞吐语。而从内容上看,正如沈德潜指出:“本闺情语而忽冀罢征”(《说诗晬语》),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过和*生活的善良愿望。全诗手法如同电影,有画面,有“画外音”。月照长安万户。风送砧声。化入玉门关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多么有意味的诗境呵!须知这俨然女声合唱的“插曲”决不多余,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画外亦在画中,它回肠荡气,激动人心。因此可以说,《秋歌》正面写到思情,而有不尽之情。


子夜四时歌:春歌原文、译文及赏析3篇(扩展3)

——子夜四时歌·春林花多赏析3篇

子夜四时歌·春林花多赏析1

  子夜四时歌·春林花多媚原文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

  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翻译

  春暖花开时节,野外林中花木争奇斗艳,明媚可爱。在如此美妙的环境中,鸟儿的鸣叫声显得孤哀凄绝。

  拂面的春风令人醉,多情的它似乎善解人意,轻轻撩起游春少女的衣衫。

  注释

  春林:春天的树林。

  多媚:多妩媚。

  春鸟:春天的鸟。青鸟。

  意:鸣叫之意。

  多哀:多孤哀。

  复:又。再。

  春风:春天的风。

  多情:富于感情,常指对情人感情深挚。

  罗裳: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制作的下裳。犹罗裙。

  赏析

  诗的开篇,描写的是百花盛开、阳光明媚的春天景象:树木、小草披绿叶翠,郁郁葱葱;重重地垂挂在枝头的花朵,在微风的轻吻下摇摆不停;小蜜蜂贪婪地采集花蜜;婀娜多姿的鸟儿抖着美丽的衣裙,成双成对地在花丛中尽情飞舞,杜鹃鸟的歌声清凉动听,在树林里盘旋回荡。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春天里,人们领略到了鸟语花香的盎然春意。诗人在这里描绘的是斑斓多姿、美丽动人的春景,但细细品位不难发现这其中还用了两个比喻,一是用林以花暗喻“女人以色媚人”,一是用鸟以意哀来暗喻“男以情动人”。这里用的是暗喻的修辞手法,明写花香鸟语,暗写男女之情。

  一位游春的少女在野外尽兴地玩耍,温柔的春风轻轻地撩开了少女的罗裙。这本是自然现象,但诗人却赋予春风以生命,仿佛它也有了人的感情。春风尚且多情,有情的男子又在哪里呢?这美丽景色倘有意中人相伴,那该别有一番情趣。诗人在这里表现了少女对爱情生活的热烈追求和无限向往,而这一切由明白晓畅的语言娓娓到来,犹如涓涓细流,润人心田,好似一支优美的乐曲,清新悦耳,回味无穷,使人得到美的享受。

  这首诗的显著特点,便是写活了一个“春”字。前三句都以“春”字开头,又用“春林”、“春鸟”、“春风”将三句紧密钩连在一起,这种手法在古诗中称为“钩句”,从另一个角度看,三句诗反复使用一个相同的字“春”,这种现象叫做“重字”。在唐以前的古诗中,特别是南朝民歌中,“重字”是发挥强调、反复、回环作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反复使用“春”字,起到了点题的作用,浓化了诗歌的意境,尽情地讴歌了春天。

  这首诗写法含蓄,明写春景,实喻男欢女爱。全诗无一个描写爱情生活的词语,但却蕴寓着浓厚的爱情生活气息。诗人以鸟喻人,同时赋予春鸟、春风以多情恋人的.性格特征,写来巧妙、委婉,富有极为动人的艺术感染力量。四句二十字,把一个少女春情萌动,热烈企盼恋爱的心理表现得精妙绝伦,淋漓尽致。


子夜四时歌:春歌原文、译文及赏析3篇(扩展4)

——易水歌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易水歌原文翻译及赏析1

  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还一作:复反)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此句疑为后人补作)

  古诗简介

  《易水歌》一作《渡易水歌》,是战国时期荆轲将为燕太子丹去秦国刺杀秦王在易水饯别之际所作的一首楚辞。这首辞前句通过描写秋风萧瑟、易水寒冽,一上一下极天地愁惨之状,渲染了苍凉悲壮的肃杀气氛,渗透出歌者激越澎湃的感情。后句表现主人公大义凛然、义无反顾、抱定必死决心深入虎穴的献身精神。全辞语言简洁、直白,情景交融。

  翻译/译文

  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荆轲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

  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

  注释

  萧萧:指风声。易水:指水名,源出河北省易县,是当时燕国的南界。

  兮:语气助词。

  壮士:在这里指荆轲。

  创作背景

  战国后期,秦国发动了兼并六国的战争,自公元前230年始,相继攻韩,克赵,击魏,破楚,弱小的燕国危在旦夕。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失去故国的荆轲(小小的卫国早已被兼并),正在燕国作太子丹的门客。为阻止秦国的进攻,燕太子丹请荆轲谋刺秦王赢政。为报国仇,亦为了答谢太子丹的知遇之恩,荆轲慨然应允,准备以秦叛将樊於期的首级和献燕督亢地图为由,接近秦王而刺之。出发时,燕太子丹同众宾客送荆轲至易水河畔,荆轲的好友高渐离击筑(一种形状似筝的古代乐器),荆轲高声地吟唱出这首短歌。

  赏析/鉴赏

  这首辞仅两句,乍一看,浅近易懂,直白如话;细细品味,却意蕴深长,正气凛凛,而且颇具艺术功力。

  全辞仿拟《诗经》“兴”的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首先以西风易水起兴,进而引出勇士的壮志情怀,一气贯通,颇有气势。

  首句交待了出征的时间、地点。萧萧秋风,寒冽易水,皆自然景物,本无情感可言,而荆轲在此寄心中之情志于眼前之景物,情满于风,意溢于水,使其带上浓郁的感情色彩。象声词“萧萧”和形容词“寒”的选用,十分独到精彩。前者诉诸听觉,后者诉诸触觉,营造出一片肃杀、愁惨、悲壮的自然氛围和社会氛围,为下句主旨的出现作好了艺术铺垫。

  末句紧承首句。点明本诗主旨。因前句蓄势充足,故此句直抒胸臆,高唱出壮士舍身取义,视死如归的豪迈而凝重的情怀。荆轲深知,以自身微薄之力,去与执掌千军万马,自幼熟习剑术的秦王对阵,无异乎以卵击石,生还的希望几乎为零。大敌当前,国运未卜,悲哉;以弱敌强,胜负难测,愁哉;知难生还,慷慨赴死,壮哉!荆轲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之举,倘若没有非凡的勇气和胆魄,怎能做到。因此,虽然他“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句唱出便嘎然而止,无复他言,却仍使送行者“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见《史记》)。

  这首不假修饰,质朴无比的歌辞,“能写出天地愁惨之状,极壮士赴死如归之情“(《岁寒堂诗话》)正是因为荆轲情动於中而行於言,使之具有了感秋风,动易水,惊天地,泣鬼神,慷慨激越,呈现出回肠荡气的巨大魅力。

  这首辞语言十分*易、简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对风声萧萧、易水寒凉的外界景物的渲染烘托,表现了荆轲去刺杀秦王时的悲壮情怀和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的坚定意志。

易水歌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荆轲歌,渡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还 一作:复反)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此句疑为后人补作)

  译文:

  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荆轲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史书上说,高渐离击筑,荆轲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唱得太悲壮了,以至于听者嗔目,发尽上指。

  一段唱毕,只听见荆轲仰头长叹一声,天空中居然出现一道七彩虹。高渐离趁势变了一个调,乐音显得更为激昂,荆轲继而唱道: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太子丹最后被彻底地感动了,跪在地上向荆轲敬了一杯酒。

  注释:

  萧萧:指风声。易水:指水名,源出河北省易县,是当时燕国的`南界。

  兮:语气助词。

  壮士:在这里指荆轲。

  赏析:

  这首短歌,通过对风声萧萧、易水寒凉的外界景物的渲染烘托,表现了荆轲去刺杀秦王时的悲壮情怀和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的坚定意志。有人把意思翻新,用以表现革命者以身赴敌的英雄气概。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曾引用这句诗,激励革命战士对敌斗争的勇气,渲染为人民而战斗的一种慷慨悲壮气氛。

  这个历史被编写成了一个美丽的故事,就是《秦时明月——荆轲外传》这本书,其中写了荆轲与丽姬的美丽故事,语言生动优美,值得一览。

易水歌原文翻译及赏析3

  易水歌

  赵北燕南之古道,水流汤汤沙浩浩。

  送君迢遥西入秦,天风萧条吹白草。

  车骑衣冠满路旁,骊驹一唱心茫茫。

  手持玉觞不能饮,羽声飒沓飞清霜。

  白虹照天光未灭,七尺屏风袖将绝。

  督亢图中不*,咸阳殿上空流血。

  可怜*归一家,美人钟鼓如云霞。

  庆卿成尘渐离死,异日还逢博浪沙。

  翻译

  苍凉古道延伸在燕赵大地上,奔腾千年的流水仍是汹涌澎湃,尘沙飞舞。

  走不尽的路啊,我们送别西去复仇的荆卿;枯瘦的白草在萧瑟的风中抖动。

  送行的车马挤满路旁,告别的歌声缓缓而起,壮士的心中一片苍茫。

  手拿精美的酒杯久久不愿饮尽,离歌的旋律慷慨激昂飞越在凛冽的荒原上。

  白虹贯日,喷射出耀眼光芒,那是上苍被壮士的精诚感动;暴君秦王面临短兵相接的处境,他仓皇奋甩衣袖越过屏风。

  督亢图穷而未能报仇雪恨,咸阳殿上洒下一腔热血,可叹一片精诚。

  上下四方何等广大,美人钟鼓多如云霞,只可惜,到后来尽为秦王独霸。

  荆轲壮烈牺牲,渐离已死,但过些时日,还会有勇猛的力士与秦王相遇在博浪沙!

  注释

  易水:古河流,在今河北省西部。荆轲曾西刺秦王,出发时与燕太子丹诸人于此告别,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其情景十分悲壮。

  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

  骊驹:送别之歌。

  羽声:五音之一,其声激昂慷慨。

  飒沓:盛大的样子。

  七尺屏风袖将绝:指秦王被荆轲抓住,奋袖越过屏风才得以逃脱。

  督亢图中不*:太子丹派荆轲入秦,以献督亢之地及秦亡将樊於期之头为名,藏匕首于地图中,谋刺秦王,未遂。督亢,地名。

  *:指上下四方。

  庆卿:即荆轲。

  赏析

  此诗拓展古意而成哀悼诗声,先写送荆轲的时间和地点,再写送别时壮观的场面,然后写刺秦王的经过,最后写秦王一匡诸侯统一*后天下宝物都集秦宫且美女钟鼓繁若云霞。

  开头四句为第一层,写送荆轲的时间和地点。易水河畔原为古老航道,背燕面赵,襟带二邦,河水浩荡,*白沙无垠,足为送别开拓寥廓宏大背景。又时值天风萧瑟、草木零落暮秋季节,北国天空尤为高远幽旷,浩浩江水,茫茫白沙,飒飒天风,萧萧草木,这些大自然奇特景观为全诗铺垫了慷慨悲壮基调。“送君迢遥西入秦”一句点明送谁去何处。其中,“迢递”一词既写征途之遥,复含任重而道远深意。

  紧接着四句为第二层,写送别时壮观的场面,以“骊驹一唱心茫茫”渲染悲壮场面,既为赞古代英雄荆轲,更为颂现实生活左懋第北上议和壮举。

  之后四句为第三层,写刺秦王的经过,借荆轲悲剧重演以痛悼左懋第遇害。

  最后四句为第四层,写秦王一匡诸侯统一*,天下宝物都集秦宫,美女钟鼓繁若云霞。邪恶战胜正义,如同清朝灭明朝。但荆轲、高渐离虽亡,而博浪沙椎击秦王的张良终将再度出世。篇终“浩茫”之思,幽深婉曲地传达出陈子龙救亡图存的坚定决心。

  全诗构制宏伟,用思深沉,立意深沉含蓄,风格慷慨悲凉,融合写景、叙事、议论于一体而浑化无迹:写景在于创造情感氛围,叙事在于抒*感,全诗叙事都隐隐荡漾着郁勃的情思,结尾的议论又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故全诗写景、叙事、议论都统一在总体的情感节奏中。


子夜四时歌:春歌原文、译文及赏析3篇(扩展5)

——池上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3篇

池上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1

  唐·白居易《池上》原文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唐·白居易《池上》注释

  ①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②撑:撑船,用浆使船前进。

  ③艇:船。

  ④白莲:白色的莲花。

  ⑤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⑥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⑦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全草类。

  ⑧一道:一路。

  ⑨开:分开。

  唐·白居易《池上》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管怎样隐藏,

  都留下了划船的踪迹。

  唐·白居易《池上》赏析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1]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2]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池上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2

  原文: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小娃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注释

  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艇:船。

  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赏析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但极富韵味,令人读后忍俊不禁、哑然失笑。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

  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易。

池上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3

  原文: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小娃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注释

  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艇:船。

  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赏析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但极富韵味,令人读后忍俊不禁、哑然失笑。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

  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易。


子夜四时歌:春歌原文、译文及赏析3篇(扩展6)

——《子夜吴歌》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

《子夜吴歌》原文及翻译赏析1

  子夜吴歌·夏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到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苛花。

  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莲,引得来观看的人挤满了若耶溪。

  西施回家不到一个月,便被选进了宫中。

  注释

  ①子夜吴歌:六朝乐府吴声歌曲。《唐书·乐志》:“《子夜吴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乐府解题》:“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李白的《子夜吴歌》也是分咏四季,这是第三首《秋歌》。并由原来的五言四句扩展为五言六句。

  ②镜湖:一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

  ③菡(hàn)萏(dàn):荷花的别称。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④若耶: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境内。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相传西施浣纱于此,故又名“浣纱溪”。

  ⑤回舟不待月:指西施离去之速,就在回舟的时候,月亮尚未出来,就被带邀而去了。这是夸饰的修辞手法。

  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起端:“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广阔三百里的镜湖,在含着花苞的荷花吐发的时候,西施泛舟出现了,成为采莲人,但是她的艳丽和美名引起了轰动,“人看隘若耶”,人人争餐秀色,使宽阔的若耶溪变得狭隘了,这一“隘”字传神,那种人潮汹涌、人舟填溪满岸的热闹场面,犹如呈现在读者眼前,将王维的“艳色天下重”的虚写,变成了轰动当地的如实描绘。这里又戛然而止,不再在西施身上着墨,而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让读者以合理的想象来补足:勾践早已确定使用美人计来对付吴国,而西施的美艳倾倒众生,轰动当地,那么越国的君臣也不用去费力探访了,有了这位不二的美女人选之后,才“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较之王维的“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语异而意同,王维的诗多了一重曲折,略去了勾践君臣实施美人计的过程;李白的诗实施了“截割”,割去了选作吴宫妃子的结果,同样地表现了“艳色天下重”的意义。这种截割,多了一些含蓄和暗示:既然是“归向越王家”,勾践同样也能留下这个美人,但他在“报吴”、“复仇”的目标下克制住了;而西施的入吴,却成为亡吴的原因之一。这等于是提醒读者:“到底是因为吴王夫差好色之过,还是由于西施成了亡吴的关键?如果西施是灭亡吴国的关键,那么越国在后来的灭亡又是因为什么?”李白没有对后续的发展着墨,并不是他写不出,而是他有意不写。这样做,同样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西施采莲,在若耶溪里,不但有传说,而且合情理;至于泛舟三百镜湖之中,则是作者的想象了。但这一想象却有更改事实之嫌,因为如果是借镜湖湖水的清澈来表现西施“自鉴其美”,或者是借三百里的水程来表现拜倒西施的人的众多,那么下句“人看隘若耶”就显得多余了,这可能是李白百密一疏的笔误。

《子夜吴歌》原文及翻译赏析2

  子夜吴歌

  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夏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

  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古诗简介

  《子夜吴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又题《子夜四时歌四首》。这四首诗分以四时情景写了四件事。第一首写春景,是说汉乐府中的秦罗敷采桑的故事;第二首写夏景,是说春秋越国西施若耶采莲的故事;第三首写秋景,是说戍妇为征人织布捣衣之事;第四首写冬景,是说戍妇为征夫缝制绵衣之事。作品构思巧妙,层次分明,结体严谨。

  翻译/译文

  春歌

  秦地有位罗敷女,曾在绿水边采桑。素手在青条上采来采去,在阳光下其红妆显得特别鲜艳。她宛转地拒绝了太守的纠缠,说:蚕儿已饥,我该赶快回去了,太守大人,且莫在此耽搁您宝斑的时间了。

  夏歌

  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到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苛花。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莲,引得来观看的人挤满了若耶溪。西施回家不到一个月,便被选进了宫中。

  秋歌

  长安城上一片明月,干家万户都传来阵阵的捣衣之声。秋风吹不尽的是,思妇们对玉门关外的绵绵的思念之情。何日才能扫*胡虑,夫君从此不再远征。

  冬歌

  明晨驿使就要出发,思妇们连夜为远征的丈夫赶制棉衣。纤纤素手连抽针都冷得不行,更不说用那冰冷的剪刀来裁衣服了。妾将裁制好的衣物寄向远方,几时才能到达边关临洮?

  注释

  子夜吴歌:《子夜歌》属乐府的吴声曲辞,又名《子夜四时歌》,分为“春歌”、“夏歌”、“秋歌”、“冬歌”。《唐书·乐志》说:“《子夜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因起于吴地,所以又名《子夜吴歌》。

  春歌:同以下的“夏歌”等,有些诗集无这些标题,原诗亦无;有些诗集的小标题为“春”······而无“歌”字。

  “秦地”句:秦地,指今陕西省关中地区。罗敷女,乐府诗《陌上桑》有“日出东南隅,归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的诗句。

  素:白色。

  “红妆”句:指女子盛妆后非常艳丽。

  “蚕饥”句:梁武帝《子夜四时歌》:“君住马己疲,妾去蚕欲饥。”此用其句意。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五马”句:意思是,贵人莫要在此留连。五马,《汉官仪》记载:“四马载车,此常礼也,惟太守出,则增一马。”故称五马。这里指达官贵人。

  镜湖:一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

  菡萏:荷花的别称。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若耶: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境内。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相传西施浣纱于此,故又名“浣纱溪”。

  回舟不待月:指西施离去之速,就在回舟的时候,月亮尚未出来,就被带邀而去了。这是夸饰的修辞手法。

  越王:指越王勾践。

  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

  万户:千家万户。捣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捶击,去浑水,再清洗。

  吹不尽:吹不散。

  玉关: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此处代指良人戍边之地。

  *胡虏:*定侵扰边境的敌人。

  良人:古时妇女对丈夫的称呼。《诗·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罢:结束。

  驿使:古时官府传送书信和物件的使者。驿:驿馆。

  絮:在衣服里铺棉花。征袍:战士的衣裳。

  “素手”二句:指冬夜寒冷,将征夫妻子的手都冻僵了,连针剪都拿不住。素手,白净的手,形容女子的`皮肤白皙。

  裁缝:指裁缝好的征衣。

  临洮:在今甘肃省临潭县西南,此泛指边地。

  赏析/鉴赏

  李白的《子夜吴歌》共四首,分咏春、夏、秋、冬四季。六朝乐府即有《子夜四时歌》,为作者所承,此体向作四句,内容多写女子思念情人的哀怨,作六句是诗人的创造,尤具新意。这四首诗分以四时情景写了四件事。第一首写春景,秦罗敷采桑的故事;第二首写夏景,西施若耶采莲的故事;第三首写秋景,戍妇为征人织布捣衣之事;第四首写冬景,戍妇为征夫缝制绵衣之事。而连起来就是一组彩绘的春夏秋冬四扇屏美人图。

  第一首诗吟咏了秦罗敷的故事,不仅有美貌,更有美丽的心灵,赞扬她不为富贵动心,拒绝达官贵人挑逗引诱的高尚品质,而且她的勤劳的品质在“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一句中得到了很好的阐述。这是“春歌”,所以用采桑起兴。

  第二首诗以写景起端:“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广阔三百里的镜湖,在含着花苞的荷花吐发的时候,西施泛舟出现了,成为采莲人,但是她的艳丽和美名引起了轰动,“人看隘若耶”,人人争餐秀色,使宽阔的若耶溪变得狭隘了,着一“隘”字而传神,那种人潮汹涌、人舟填溪满岸的热闹场面,犹如呈现在读者眼前,将王维《西施咏》的“艳色天下重”的虚写,变成了轰动当地的如实描绘。这里又戛然而止,不再在西施身上着墨,而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勾践早已确定使用美人计来对付吴国,而西施的美艳倾倒众生,轰动当地,那么越国的君臣也不用去费力探访了,有了这位不二的美女人选之后,才“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较之王维的“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语异而意同,王维的诗多了一重曲折,略去了勾践君臣实施美人计的过程;李白的诗实施了“截割”,割去了选作吴宫妃子的结果,同样地表现了“艳色天下重”的意义。这种截割,多了一些含蓄和暗示:既然是“归向越王家”,勾践同样也能留下这个美人,但他在“报吴”、“复仇”的目标下克制住了;而西施的入吴,却成为亡吴的原因之一。

  西施采莲,在若耶溪里,不但有传说,而且合情理;至于泛舟三百镜湖之中,则是作者的想象了。但这一想象却有更改事实之嫌,因为如果是借镜湖湖水的清澈来表现西施“自鉴其美”,或者是借三百里的水程来表现拜倒西施的人的众多,那么下句“人看隘若耶”就显得多余了,这可能是李白百密一疏的笔误。

  第三首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笼统而言,诗人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了“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月怀人是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所以写月也有起兴的意义。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月光,也容易勾起思妇的相思之情。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一种难耐的挑拨。“一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辞天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便是对思妇的第三重挑拨。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用“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却好像真的在,“玉关情”也很浓。此情之浓,不可遏止,于是有了末二句直表思妇的心声:“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后世的某些人偏爱“含蓄”,认为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好,其实未必是这样。“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本不必故意使用那种吞吞吐吐的用语。而从内容上看,末二句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能过和*生活的善良愿望。全诗手法如同电影,有画面,有“画外音”。月照长安万户、风送砧声、化入玉门关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十分有意味的诗境,这种犹如女声合唱的“插曲”决不多余,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画外也在画中,它回肠荡气,激动人心。因此,这首诗从正面写到思情,而有不尽之情。

  第四首不写景而写人叙事,通过一位女子“一夜絮征袍”的情事以表现思念征夫的感情。时间是传送征衣的驿使即将出发的前夜,大大增强了此诗的情节性和戏剧性。一个“赶”字,不曾明写,但从“明朝驿使发”的消息,读者从诗中处处看到这个字,如睹那女子急切、紧张劳作的情景。关于如何“絮”、如何“裁”、如何“缝”等等具体过程,诗人有所取舍,只写抽针把剪的感觉,突出一个“冷”字。素手抽针已觉很冷,还要握那冰冷的剪刀。“冷”既切合“冬歌”,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加强情节的生动性。天气的严寒,使手指也不灵巧了,而时不我待,偏偏驿使就要出发,人物焦急情态宛如画出。“明朝驿使发”,分明有些埋怨的意思了。然而,她从自己的冷想到“临洮”(在今甘肃临潭县西南,此泛指边地)那边的更冷。因此又巴不得驿使早发、快发。这种矛盾心理亦从无字处表出。读者似乎又看见她一边呵着手一边赶裁、赶絮、赶缝。“一夜絮征袍”,言简而意足,然而随即又情急起来,她想:路是这样远,“寒到身边衣到无”呢?这回却是恐怕驿使行迟,盼望驿车加紧了。“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这迫不及待的一问包含极度的深情与牵挂。这组诗第三首是正面归结到怀思良人之意,而这一首诗却纯从侧面落笔,通过形象刻画与心理描写结合,塑造出一个活生生的思妇形象,成功表达了诗歌主题。结构上一波未*,一波又起,起势突兀,结句意远,情节生动感人。

  如果说第三首是以间接方式塑造了长安女子的群像,第三首则通过个体形象以表现出一类人——思妇形象。其语言的明转天然,形象的鲜明集中,音调的清越明亮,情感的委婉深厚,得力于民歌,真是“意愈浅愈深,词愈近愈远,篇不可以句摘,句不可以字求”的佳作。

《子夜吴歌》原文及翻译赏析3

  原文: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

  译文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

  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

  砧声任凭秋风吹,怎么也吹不尽,

  总是牵系玉关的亲人。

  什么时候才能*定敌人(胡人),

  丈夫就可以结束漫长征途?

  注释

  1子夜吴歌:六朝乐府吴声歌曲。

  2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

  3万户:千家万户。

  4吹不尽:吹不散。

  5玉关:玉门关。这两句说飒飒秋风,驱散不了内心的愁思,而是更加勾起了对远方征人的怀念。

  6*胡虏:*定侵扰边境的敌人。

  7良人:指驻守边地的老剖。罢:结束。

  8捣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捶击,去浑水,再清洗。

  赏析: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笼统而言,诗人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了“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月怀人是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所以写月也有起兴的意义。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月光,也容易勾起思妇的相思之情。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一种难耐的挑拨。“一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辞天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便是对思妇的第三重挑拨。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用“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却好像真的在,“玉关情”也很浓。王夫之评价说:“前四句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唐诗评选》)此情之浓,不可遏止,于是有了末二句直表思妇的心声:“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后世的某些人偏爱“含蓄”,如田同之就曾说:“余窃谓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西圃诗说》)其实未必是这样。“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本不必故意使用那种吞吞吐吐的用语。而从内容上看,正如沈德潜指出的“本闺情语而忽冀罢征”(《说诗晬语》),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能过和*生活的善良愿望。全诗手法如同电影,有画面,有“画外音”。月照长安万户、风送砧声、化入玉门关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十分有意味的诗境,读者须知,这种犹如女声合唱的“插曲”决不多余,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画外也在画中,它回肠荡气,激动人心。因此,《秋歌》从正面写到思情,而有不尽之情。


子夜四时歌:春歌原文、译文及赏析3篇(扩展7)

——《长恨歌》原文及译文3篇

《长恨歌》原文及译文1

  原文:

  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注解:

  1、汉皇:指唐明皇。

  2、御宇:治理天下。

  3、姊妹句:杨贵妃受宠后,其姊妹三人皆封夫人。

  4、渔阳鼙鼓:指安禄山在渔阳起兵叛乱。

  5、薄:临近、靠近。

  6、信:任凭。

  7、碧落:道家称天空为碧落。

  8、玉扃:门闩。

  9、迤逦开:一路敞开。

  10、阑干:纵横。

  译文:

  唐明皇好色,日夜想找个绝代佳人;统治全国多年,竟找不到一个称心。

  杨玄瑛有个女儿才长成,十分娇艳;养在深闺中,外人不知她美丽绝伦。

  天生就的一身丽质,很难长久弃置;有朝一日,被选在皇帝身边做妃嫔。

  她回眸一笑时,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六宫妃嫔,一个个都黯然失色万分。

  春寒料峭,皇上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温泉水润,洗涤着凝脂一般的肌身。

  侍女搀扶她,如出水芙蓉软弱娉婷;初蒙皇恩润泽时,就这般娇娆涔涔。

  鬓发如云颜脸似花,头戴着金步摇;芙蓉帐里,与皇上度着温暖的春宵。

  情深春宵恨太短,一觉睡到日高起;君王深恋儿女情,从此再也不早朝。

  承受君欢侍君饮,终日陪伴无闲时;春从春游夜专守,双双形影不分离。

  后宫妃嫔有三千,个个姿色象女神;三千美色不动心,皇上只宠她一人。

  金屋中阿娇妆成,夜夜娇侍不离分;玉楼上酒酣宴罢,醉意伴随着春心。

  姊妹封夫人兄弟封公卿,封地受奖;杨家门户生光彩,令人羡慕又向往。

  使得天下的父母,个个改变了心愿;谁都看轻生男孩,只图生个小千金。

  骊山北麓华清宫,玉宇琼楼耸入云;清风过处飘仙乐,四面八方都可闻。

  轻歌慢舞多合拍,管弦旋律尽传神;君王终日都观看,欲心难足无止境。

  忽然渔阳战鼓响,惊天动地震宫阙;惊坏跳舞的歌伎,停奏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楼与宫阙,烽火连天杂烟尘;千军万马护君王,直向西南急逃奔。

  翠华龙旗一路摇,队伍走走又停停;西出都城百来里,来到驿站马嵬亭。

  龙武军和羽林军,六军不走无奈何;缠绵委屈的美人,最终马前丧了生。

  贵妃头上装饰品,抛撒满地无人问;翠翘金雀玉搔头,珍贵头饰一根根。

  君王宠爱救不了,掩面哭成个泪人;回头再看此惨状,血泪交和涕淋淋。

  秋风萧索扫落叶,黄土尘埃已消遁;回环曲折穿栈道,队伍登上了剑门。

  峨嵋山下路险隘,蜀道艰难少人行;旌旗黯黯无光彩,日色淡淡近黄昏。

  泱泱蜀江水碧绿,巍巍蜀山郁青青;圣主伤心思贵妃,朝朝暮暮恋旧情。

  行宫之内见月色,总是伤心怀悲恨;夜雨当中闻铃声,谱下悲曲雨霖铃。

  天旋地转战乱*,君王起驾回京城;到了马嵬车踌躇,不忍离去断肠人。

  萋萋马嵬山坡下,荒凉黄土坟冢中,美人颜容再不见,地上只有她的坟。

  君看臣来臣望君,相看个个泪沾衣;东望京都心伤悲,任凭马儿去驰归。

  回到长安进宫看,荷池花苑都依旧;太液池上芙蓉花,未央宫中垂杨柳。

  芙蓉恰似她的面,柳叶好比她的眉;睹物怎能不思人,触景不免双目垂。

  春风吹开桃李花,物是人非不胜悲;秋雨滴落梧桐叶,场面寂寞更惨凄。

  兴庆宫和甘露殿,处处萧条长秋草;宫内落叶满台阶,长久不见有人扫。

  当年梨园的弟子,个个新添了白发;后妃宫中的女官,红颜退尽人衰老。

  夜间殿堂流萤飞,思想消沉心茫然;终夜思念睡不着,挑尽了孤灯心草。

  细数迟迟钟鼓声,愈数愈觉夜漫长;遥望耿耿星河天,直到东方吐曙光。

  冷冰冰的鸳鸯瓦,霜花覆盖了几重;寒刺刺的翡翠被,谁与皇上来共用?

  生离死别远悠悠,至今已经过一年;美人魂魄在何方,为啥不曾来入梦?

  四川有个名道士,正到长安来做客;能用虔诚的道术,招引贵妃的魂魄。

  辗转相思好伤神,叫人对王表同情;就叫方士去努力,专意殷勤去找寻。

  驾驭云气入空中,横来直去如闪电;升天入地去寻求,天堂地府找个遍。

  找遍了整个碧空,找遍了整个黄泉;天茫茫来地苍苍,找遍天地没看见。

  忽然听说东海上,有座仙山蓬莱山;仙山耸立在云端,云来雾去缥渺间。

  玲珑剔透楼台阁,五彩祥云承托起;天仙神女多无数,个个绰约又多姿。

  万千娇美仙女中,有个芳名叫太真;肌肤如雪貌似花,仿佛是要找的人。

  方士在金阙西厢,叩开白玉的大门;他托咐侍女小玉,叫双成通报一声。

  猛然听到通报说:唐朝天子来使者;九华帐里太真仙,酣梦之中受震惊。

  推开睡枕揽外衣,匆忙起床乱徘徊;珍珠廉子金银屏,一路层层都敞开。

  乌去发髯半偏着,看来刚刚才睡醒;花冠不整都不顾,匆匆跑到堂下来。

  轻风吹拂扬衣袖,步履轻轻飘飘举;好象当年在宫中,跳起霓裳羽衣舞。

  寂寞忧愁颜面上,泪水纵横四处洒;活象春天新雨后,一枝带雨的梨花。

  含情凝视天子使,托他深深谢君王:马嵬坡上长别后,音讯颜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情,年深月久已断绝;蓬莱宫中度时日,仙境幽幽万古长。

  回头俯身向下看,滚滚黄尘罩人间;只见尘雾一层层,京都长安看不见。

  只有寄去定情物,表表我深情一往;钿盒金钗寄你去,或许能慰藉君王;

  金钗儿我留一半,钿合儿我留一扇;擘金钗来分钿盒,一人一半各收藏。

  但愿我们两颗心,有如钗钿一样坚;不管天上或人间,终有一日会相见;

  临别殷勤托方士,寄语君王表情思。寄语之中有誓词,唯有他俩心里知。

  当年七月七日夜,我俩相会长生殿;夜半无人两私语,双双对天立誓言:

  在天上,我们愿作比翼齐飞鹣鹣鸟;在地上,我们甘为永不分离连理枝。

  即使是天长地久,总会有终了之时;唯有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子夜四时歌:春歌原文、译文及赏析3篇(扩展8)

——大风歌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大风歌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注释

  ①刘邦*黥布还,过沛县,邀集故人饮酒。酒酣时刘邦击筑,同时唱了这首歌。汉朝人称这篇歌辞为《三侯之章》,后人题为《大风歌》(始于《艺文类聚》)。

  ②“海内”,四海之内,就是“天下”的意思。我国古人认为天下是一片大陆,四周大海环绕,海外则荒不可知。“兮”表示语气的词,类似现在的“啊”。

  ③安得:怎样得到。

  ④威:威力;威武。加:凌驾。

  ⑤“守四方”守卫祖国的边疆。

  译文

  大风刮起来了,

  云随着风翻腾奔涌啊!

  威武*天下,荣归故乡。

  怎样得到勇士去守卫国家的边疆啊!

  汉高祖刘邦是建立汉王朝的第一代君主,史称“匹夫崛起而有天下者,自高祖始。”他的《大风歌》激越慷慨,气势沉雄,开汉代楚辞体诗歌的先河。

  据《史记·高祖本纪》所载,刘邦在他称帝后的第十二年(即前195年)十月,*定了淮南王英布的反叛,返回时途经故乡沛县(今江苏沛县以东),在沛宫设置酒宴,邀请款待父老子弟,当酒喝得十分畅意的时候,他站起来击筑伴奏,乘兴唱出了这首历久交赞不衰,被后人称许的《大风歌》。

  第一句是起兴,也是象征,它高度地浓宿了刘邦扫除群雄,建功立业的不凡历史和他奋其智勇的风云际会,生动地描绘了目下创业初定的一片胜利气象和他又奏凯旋,衣锦还乡的愉悦心理。大风吹起来啊云彩飞扬,这局势的发展、变幻是可等的快速而尽如人意呀!

  第二句是言志,也是纪实,《高祖本纪》中曾写道:“高祖常徭咸阳,从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青年时代的刘邦就羡慕秦始皇,怀有征服天下的大志。这里的海内,即天下,古人误为*四面是海,故称*为海内。威,指威力,武力。加,强加,凌驾。威加海内的大志,如今已经实现,回想当年的斩蛇起义,西进洛阳,四年来的楚汉之争,缓和*息匈奴的侵扰,为巩固中央集权统治而断然铲除异姓王,分封同姓王,接着又*定了英布的反叛,真是威镇天下,荣归故里啊。此句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的开国君主对大业已就的踌躇满志,对回归故乡的炫饰和对未来励精图治的笃信,这一句简质雄浑,气魄博大,非同凡响。

  第三句是真实的体验,也是精心的部署。安得,怎能得到。猛士,英勇的将士。全句说,怎得英勇将士啊守卫四方!进一步表明作者并没有满足了已取得的胜利,没有一味陶醉在衣锦还乡的酣梦里,他希望所有英勇的将士能守卫住四方,以防止一切坏人的谋图不轨。创业难,守业更难,汉高祖刘邦深深懂得了夺取*的.艰辛和进一步巩固*的重要。这是他对未来的忧患思虑和对群臣、子弟的再三叮嘱,一个有能力的封建帝王的韬略和雄姿,至此全面地绘形绘声地刻画出来了。

  这首诗写得气势轩昂,笔力雄健,第一句的起兴,使诗的意境升腾向上,又在内涵上与下两句紧相绾接,他赞叹大业的荣耀,期盼贤臣良将巩固大业,将开国君主的胸襟、奋力向上的大风的意蕴相交融,构成了一首旋律高昂、节奏明快、风格独异的短歌。

  《大风歌》是汉朝刘邦所作的诗歌。刘邦在战胜项羽后,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这当然使他兴奋、欢乐、踌躇满志,但在内心深处却隐藏着深刻的恐惧和悲哀。这首《大风歌》就生动地显示出他矛盾的心情。

  赏析

  刘邦得以战胜项羽,是依靠许多支军队的协同作战。这些军队,有的是他的盟军,本无统属关系;有的虽然原是他的部属,但由于在战争中实力迅速增强,已成尾大不掉之势。项羽失败后,如果这些军队联合起来反对他,他是无法应付的。因此,在登上帝位的同时,他不得不把几支主要军队的首领封为王,让他们各自统治一片相当大的地区;然后再以各个击破的策略,把他们陆续消灭。在此过程中, 不免遇到顽强的抵抗。公元前一九六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汉;由于其英勇善战,军势甚盛,刘邦不得不亲自出征。他很快击败了英布,最后并由其部将把英布杀死。在得胜还军途中,刘邦顺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乡——沛县(今属江苏省),把昔日的朋友、尊长、晚辈都召来,共同欢饮十数日。一天酒酣,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唱着这一首自己即兴创作的《大风歌》;而且还慷慨起舞,伤怀泣下(见《汉书·高帝纪》)。

  假如说项羽的《垓下歌》表现了失败者的悲哀,那么《大风歌》就显示了胜利者的悲哀。而作为这两种悲哀的纽带的,则是对于人的渺小的感伤对第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唐代的李善曾解释说:“风起云飞,以喻群雄竞逐,而天下乱也。”(见汲古阁本李善注《文选》卷二十八)这是对的。“群雄竞逐而天下乱”,显然是指秦末群雄纷起、争夺天下的情状。“群雄竞逐”的“雄”,《文选》的有些本子作“凶”。倘原文如此,则当指汉初英布等人的反乱。但一则这些反乱乃是陆续发动的,并非同时并起,不应说“群凶竞逐”;再则那都是局部地区的反乱,并未蔓延到全国,不应说“天下乱”。故当以作“雄”为是。下句的“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则是说自己在这样的形势下夺得了帝位,因而能够衣锦荣归。所以,在这两句中,刘邦无异坦率承认:他之得以“威加海内”,首先有赖于“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局面。但是,正如风云并非人力所能支配,这种局面也不是刘邦所造成的,他只不过运道好,碰上了这种局面而已。从这一点来说,他之得以登上帝位,实属偶然。尽管他的同时代人在这方面都具有跟他同样的幸运,而他之终于获得成功乃是靠了他的努力与才智;但对于刘邦这样出身于底屋的人来说,若不是碰上如此的时代,他的努力与才智又有多少用处呢?所以,无论怎么说,他之得以当皇帝,首先是靠机运,其次才是自己的努力与才智。他以当进的人对之根本无能为力的自然界的风云变化,来比喻把他推上皇帝宝座的客观条件,至少是不自觉地显示了他的某种心理活动的吧!

  姑且不论刘邦把他的这种机运看作是上天的安排抑或是一种纯粹的偶然性,但那都不是他自己所能决定的。换言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智;但这一切到底有多大效果,还得看机运。作为皇帝,要保住天下,必须有猛士为他守卫四方,但世上有没有这样的猛士?如果有,他能否找到他们并使之为自己服务?这就并非完全取决于他自己了。所以,第三句的“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既是希冀,又是疑问。他是希望做到这一点的‘但真的做得到吗?他自己却无从回答。可以说,他对于是否找得到捍卫四方的猛士,也即自己的天下是否守得住,不但毫无把握,而且深感忧虑和不安。也正因此,这首歌的前二句虽显得踌躇满志,第三句却突然透露出前途未卜的焦灼和恐惧。假如说,作为失败者的项羽曾经悲慨于人定无法胜天,那么,在胜利者刘邦的这首歌中也响彻着类似的悲音,这就难怪他在配合着歌唱而舞蹈时,要“慷慨伤怀,泣数行下”(《汉书·高帝纪》)了。


子夜四时歌:春歌原文、译文及赏析3篇(扩展9)

——《田舍》原文及译文赏析 (菁选3篇)

《田舍》原文及译文赏析1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

  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

  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己缅。

  鸟弄欢新节,泠风送馀善。

  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

  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翻译

  往日听说南亩田,未曾躬耕甚遗憾。

  我常贫困似颜回,春耕岂能袖手观?

  早晨备好我车马,上路我情已驰远。

  新春时节鸟欢鸣,和风不尽送亲善。

  荒芜小路覆寒草,人迹罕至地偏远。

  所以古时植杖翁,悠然躬耕不思迁。

  此理愧对通达者,所保名节岂太浅?

  先师孔子留遗训:“君子忧道不优贫”。

  仰慕高论难企及,转思立志长耕耘。

  农忙时节心欢喜,笑颜劝勉农耕人。

  远风习习来*野,秀苗茁壮日日新。

  一年收成未估量,劳作已使我开心。

  耕种之余有歇息,没有行人来问津。

  日落之时相伴归,取酒慰劳左右邻。

  掩闭柴门自吟诗,姑且躬耕做农民。

  注释

  在昔:过去,往日。与下句“当年”义同。

  南亩:指农田。

  未践:没去亲自耕种过。

  屡空:食用常缺,指贫穷。

  既有人:指颜回。诗人用以自比像颜回一样贫穷。

  春兴:指春天开始耕种。

  兴:始,作。

  夙晨:早晨。

  夙:早。

  装吾驾:整理备好我的车马。这里指准备农耕的车马和用具。

  启涂:启程,出发。涂通“途”。

  缅:遥远的样子。

  伶风:小风,和风。

  被荒蹊:覆盖着荒芜的小路。

  地为罕人远:所至之地因为人迹罕至而显得偏远。

  植杖翁:指孔子及弟子遇见的一位隐耕老人。

  植:同“置”,放置。

  杖:木杖。

  悠然:闲适的样子。

  不复返:不再回到世俗社会。

  即理:就这种事理。指隐而耕。

  通识:识见通达高明的人。这里指孔子和子路。

  所保:指保全个人的名节。讵(jǜ巨):岂。

  浅:浅陋,低劣。

  先师:对孔子的尊称。

  遗训:留下的教诲。

  忧道不忧贫:君子只忧愁治国之道不得行,不忧愁自己生活的贫困。

  瞻望:仰望。

  邈:遥远。

  逮:及。

  勤:劳。

  长勤:长期劳作。

  秉:手持。

  耒:犁柄,这里泛指农具。

  时务:及时应做的事,指农务。

  解颜:面呈笑容。

  劝:勉。

  畴:田亩。

  *畴:*旷的田野。

  交:通。

  苗:指麦苗,是“始春”的景象。

  怀新:指麦苗生意盎然。

  岁功:一年的农业收获。

  即事:指眼前的劳动和景物。

  行者:行人。

  津:渡口。

  行者问津:用长沮、桀溺的事。。

  相与:结伴。

  劳:慰劳。这两句是说黄昏时和农民结伴而归,再提一壶酒浆去慰劳近邻。

  聊:且。

  陇亩民:田野之人。

  鉴赏

  陶渊明在*诗歌发展史上,堪称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是诗人用田园风光和怀古遐想所编织成的一幅图画。诗分两首,表现则是同一题材和思想旨趣。

  第一首以“在昔闻南亩”起句,叙述了劳动经过,描绘了自然界的美景,缅怀古圣先贤,赞颂他们躬耕田亩、洁身自守的高风亮节。他早就听说过南亩,只恨自己没有尽早赶来,过这俯身躬耕的日子。这里他提到《论语》里“屡空”的颜回。陶渊明不怕贫穷。这正是他用以反抗世俗的安贫乐道。他喜欢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他从村落清新的晨曦里一路走出来,架好车马,下地干活,他的胸中饱胀着自然的情怀。鸟声婉转,风中送来弥漫的花草清香,凉爽,和善,绝不寒冷。田地上的白雪潮水般褪去,荒草覆盖了冬后大地的无数小径。这偏远的、人迹罕至的地方叫人惊喜。他可以在这里找到自由。不需要繁华、光荣和热烈的事物,以及任何一个多余的人。他甚至觉得,汲汲于功名的人类是可笑的。他理解了植杖翁的遁世选择。陶渊明觉得隐居的道理应该为人生的通识感到惭愧。隐,还是不隐,一直是个问题。这个世界的通识就是,不隐,要入世,功成名就,出人头地。陶渊明还不想归隐,时候还没到,但他的愧对只是暂时的不安。他终将心安理得地归去。

  但是,作者却意犹未尽,紧接着便以第二首的先师遗训“忧道不忧贫”之不易实践,夹叙了田间劳动的欢娱,联想到古代隐士长沮、桀溺的操行,而深感忧道之人的难得,最后以掩门长吟“聊作陇亩民”作结。陶渊明一向把孔子视为先师。孔子说过的“忧道不忧贫”,他记在心里。但他更喜欢这种“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的农耕生活。陶渊明想成为长沮、桀溺那样的隐士。他的内心有挣扎,有焦虑,本想有所作为,世界却使他望而却步。他很失望,渐渐生出一颗叛逆之心,甘愿“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这将是他生命的归宿。

  这两首诗犹如一阕长调词的上下片,内容既紧相联系,表现上又反复吟咏,回环跌宕,言深意远。可整首诗又和谐一致,*淡自然,不假雕饰,真所谓浑然天成。仿佛诗人站在读者的面前,敞开自己的心扉,既不假思虑,又不择言词,只是娓娓地将其所作、所感、所想,毫无保留地加以倾吐。这诗,不是作出来的,也不是吟出来的,而是从诗人肺腑中流泻出来的。明人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一则说:“靖节诗句法天成而语意透彻,有似《孟子》一书。谓孟子全无意为文,不可;谓孟子为文,琢之使无痕迹,又岂足以知圣贤哉!以此论靖节,尤易晓也。”再则说:“靖节诗直写己怀,自然成文。”三则说:“靖节诗不可及者,有一等直写己怀,不事雕饰,故其语圆而气足;有一等见得道理精明,世事透彻,故其语简而意尽。”这些,都道出了陶诗的独特的风格和高度的艺术成就。

  冲淡自然是一种文学风格,这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艺术境界。在这种境界里,我融于物,全忘我乃至无我;神与景接,神游于物而又神随景迁。这种境界的极致是悠远宁谧、一派天籁。因此,陶渊明的“鸟哢欢新节,泠风送余善”,“*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就成了千古不衰的绝唱。不加雕饰却又胜于雕饰,这是一种艺术的辩证法。不过,这中间确也有诗人的艰苦的艺术劳动在,那是一个弃绝雕饰,返璞归真的艺术追求过程,没有一番扎实的苦功是难以达到这种艺术创作境界的。

  这组诗写田野的美景和亲身耕耘的喜悦,也还由此抒发作者的缅怀。其遥想和赞美的是贫而好学、不事稼穑的颜回和安贫乐道的孔子,尤其是钦羡古代“耦而耕”的隐士荷蓧翁和长沮、桀溺。虽然,作者也表明颜回和孔子不可效法,偏重于向荷蓧翁和长沮、桀溺学习,似乎是乐于隐居田园的。不过,字里行间仍透露着对世道的关心和对清*盛世的向往。如果再注意一下此诗的写作时代,这一层思想的矛盾也就看得更清晰了。在写这两首诗后的两年,作者还去做过八十多天的彭泽令,正是在这时,他才终于对那个黑暗污浊的社会彻底丧失了信心,并表示了最后的决绝,满怀愤懑地“自免去职”、归隐田园了。这是陶渊明式的抗争。如果不深入体会这一点,而过多地苛责于他的逸隐,那就不但是轻易地否定了陶渊明的大半,而且去真实情况也不啻万里了。

  有人认为,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所表现的诗意与襟怀现实而完美地昭示了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境界。或者说,借用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说”,可以认为《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代表了陶渊明站在“天地境界”对自然、功利乃至道德境界的同时超越。这就是陶渊明选择返归田园过耕读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勇气与智慧的思想资源,也是陶渊明为人为诗何以超绝凡俗的根本原因。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春天。隆安五年(401年)冬,母丧返归,自此退职。元兴元年(402年),进占荆州的桓玄又进一步攻陷京师,称太尉,总揽朝政。国事无望,使陶渊明坚定了躬耕自资的决心,并付诸实际行动。这两首诗便是陶渊明亲自参加春耕之后的作品。

《田舍》原文及译文赏析2

  原文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

  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

  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

  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

  扬楫越*湖,泛随清壑回。

  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

  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

  曰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

  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

  遥谢荷蓧翁,聊得从君栖。

  翻译

  贫居糊口靠农务,尽力勤耕东林边。

  春种苦辛不必讲,常恐辜负我心愿。

  田官关注秋收获,传语同我意相连。

  长期挨饿喜一饱,早起整装待下田。

  划动船桨渡*湖,山间清溪泛舟还。

  草木茂盛荒山里,猿啼悠缓声哀怨。

  悲凉秋风夜呼啸,清晨林间鸟唱欢。

  我自归田务农来,至今已整十二年。

  华年已逝人渐老,依旧耕耘在田间。

  遥遥致意荷蓧翁,姑且隐居为君伴。

  注释

  下潠(xùn):地势低洼多水的地带,即诗中所说的“东林隈”。

  田舍:指田间简易的茅舍,可供临时休息、避雨之用。

  获:收获。

  依:依靠。

  稼穑:指农业劳动。稼是耕种,穑是收获。

  戮力:尽力。

  东林隈:指下潠田所在的地方。

  隈:山水等弯曲的地方;角落。

  春作:春耕。

  负所怀:违背自己的愿望。

  司田:管农事的官,即田官。

  眷:顾念,关注。

  有秋:指秋收,收获。《尚书·盘庚》:“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寄声:托人带口信。

  与我谐:同我的想法相一致。

  谐:和合。

  饥者:渊明自称。

  初饱:刚刚能够吃上顿饱饭。这两句是说,经常挨饿的'我,为吃了顿饱饭而非常高兴,早早起身束好衣带,等候天亮去秋收。

  扬揖:举桨,即划船。

  泛:浮行,指泛舟。

  清壑:清澈的山间溪流。

  壑:山沟。

  郁郁:一作“嚼嚼(jiào,洁白貌)。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闲且哀:悠缓而凄凉。

  悲风:指凄厉的秋风。

  爱静夜:谓好在静夜中呼啸。

  晨开:指天明。

  曰:语助词,无意义。

  此:指农业劳动。

  三四星火颓:指经历了十二年。

  三四:即十二。

  星火:即火星。

  颓:下倾。每当夏历七月以后,火星的位置开始向西下倾。下倾十二次,即经历了十二年。

  姿年:风姿年华,指青壮年。

  事:指农耕之事。

  云:语助词,无意义。

  乖:违背,违弃。

  蓧:除草用的竹编农具。

  聊:姑且。

  栖:居住,指隐居。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年),是诗人在田舍中收获时所作,当时陶渊明五十二岁。诗人自归田以来,已经度过了十二年的躬耕生活。其劳作是勤苦的,生活是贫困的,但诗人却从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与安慰。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自己为了生活不辞辛苦“戮力东林隈”的劳动过程。当他看到丰收在望时,想起了自己已经渡过了十年艰苦的农耕生活,心情是自豪的。

  前六句是写见到下溪田丰收时的心情。“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他的愿望和司田是一致的,这使他很觉得欣慰。看来这“寄声”与诗人的司田也是他的一位朋友。诗人在这里之所以提到这位任司田的朋友,是表示自己的农耕生活并没有脱离整个社会的生产活动,并且对社会生产有积极的意义。这是陶渊明农业社会理想和务实精神的表现。接下去就写诗人怎样鸡一叫就到荒山去劳作,从而领略了山中的晨景。“饥者欢初饱”,这是多么深切的生活体验,没有亲身尝过饥饿的味道,就不知这“欢视饱"是怎么回事。正是为了求得一饱,他才天不亮就去劳动:进山是随着山势和河谷的迂伺划船前进的。山里很荒凉;听得见猿的哀啼。凄凉的夜风随着残夜逝去了,鸟儿歌唱善迎接早晨的到来。这是一个多么寂静清冷的早晨他想到自己十年的农耕生活。十二年中他始终不渝地坚持着初衷,付出了自己大好的年华这时陶渊明已五十岁了,老之将至,他怎能不感慨万分。诗的最后一句就回答了这个问题,“遥谢荷榛翁,聊得从君栖”,致意古代隐居躬耕的先哲,我也在追随着您呢。诗人心目中有理想,有信念,有榜样,这就是他固穷守节,虽老死田野也终不反悔的原因。

  这首诗比前期的田园诗更真实地反映了陶渊明农耕生活的实际情形,同时也说明,陶渊明的务农,并不只是作了个样子而已。特别是在后期,他的生活越来越艰难了,饿肚子是常有的事,只有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赖以生存。这时他的田园诗中纪实的成分就多了,而不象前期那样情趣盎然,那样富于浪漫谛克。可是他并不抱怨生活的艰辛,在述其艰苦之中仍然时时表现出对生活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田舍》原文及译文赏析3

  原文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

  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

  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

  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

  扬楫越*湖,泛随清壑回。

  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

  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

  曰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

  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

  遥谢荷蓧翁,聊得从君栖。

  翻译

  贫居糊口靠农务,尽力勤耕东林边。

  春种苦辛不必讲,常恐辜负我心愿。

  田官关注秋收获,传语同我意相连。

  长期挨饿喜一饱,早起整装待下田。

  划动船桨渡*湖,山间清溪泛舟还。

  草木茂盛荒山里,猿啼悠缓声哀怨。

  悲凉秋风夜呼啸,清晨林间鸟唱欢。

  我自归田务农来,至今已整十二年。

  华年已逝人渐老,依旧耕耘在田间。

  遥遥致意荷蓧翁,姑且隐居为君伴。

  注释

  下潠(xùn):地势低洼多水的地带,即诗中所说的“东林隈”。

  田舍:指田间简易的茅舍,可供临时休息、避雨之用。

  获:收获。

  依:依靠。

  稼穑:指农业劳动。稼是耕种,穑是收获。

  戮力:尽力。

  东林隈:指下潠田所在的地方。

  隈:山水等弯曲的地方;角落。

  春作:春耕。

  负所怀:违背自己的愿望。

  司田:管农事的官,即田官。

  眷:顾念,关注。

  有秋:指秋收,收获。《尚书·盘庚》:“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寄声:托人带口信。

  与我谐:同我的想法相一致。

  谐:和合。

  饥者:渊明自称。

  初饱:刚刚能够吃上顿饱饭。这两句是说,经常挨饿的我,为吃了顿饱饭而非常高兴,早早起身束好衣带,等候天亮去秋收。

  扬揖:举桨,即划船。

  泛:浮行,指泛舟。

  清壑:清澈的山间溪流。

  壑:山沟。

  郁郁:一作“嚼嚼(jiào,洁白貌)。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闲且哀:悠缓而凄凉。

  悲风:指凄厉的秋风。

  爱静夜:谓好在静夜中呼啸。

  晨开:指天明。

  曰:语助词,无意义。

  此:指农业劳动。

  三四星火颓:指经历了十二年。

  三四:即十二。

  星火:即火星。

  颓:下倾。每当夏历七月以后,火星的位置开始向西下倾。下倾十二次,即经历了十二年。

  姿年:风姿年华,指青壮年。

  事:指农耕之事。

  云:语助词,无意义。

  乖:违背,违弃。

  蓧:除草用的竹编农具。

  聊:姑且。

  栖:居住,指隐居。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年),是诗人在田舍中收获时所作,当时陶渊明五十二岁。诗人自归田以来,已经度过了十二年的躬耕生活。其劳作是勤苦的,生活是贫困的,但诗人却从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与安慰。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自己为了生活不辞辛苦“戮力东林隈”的劳动过程。当他看到丰收在望时,想起了自己已经渡过了十年艰苦的农耕生活,心情是自豪的。

  前六句是写见到下溪田丰收时的心情。“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他的愿望和司田是一致的,这使他很觉得欣慰。看来这“寄声”与诗人的司田也是他的一位朋友。诗人在这里之所以提到这位任司田的朋友,是表示自己的农耕生活并没有脱离整个社会的生产活动,并且对社会生产有积极的意义。这是陶渊明农业社会理想和务实精神的表现。接下去就写诗人怎样鸡一叫就到荒山去劳作,从而领略了山中的晨景。“饥者欢初饱”,这是多么深切的生活体验,没有亲身尝过饥饿的味道,就不知这“欢视饱"是怎么回事。正是为了求得一饱,他才天不亮就去劳动:进山是随着山势和河谷的迂伺划船前进的。山里很荒凉;听得见猿的哀啼。凄凉的夜风随着残夜逝去了,鸟儿歌唱善迎接早晨的到来。这是一个多么寂静清冷的早晨他想到自己十年的农耕生活。十二年中他始终不渝地坚持着初衷,付出了自己大好的年华这时陶渊明已五十岁了,老之将至,他怎能不感慨万分。诗的最后一句就回答了这个问题,“遥谢荷榛翁,聊得从君栖”,致意古代隐居躬耕的先哲,我也在追随着您呢。诗人心目中有理想,有信念,有榜样,这就是他固穷守节,虽老死田野也终不反悔的原因。

  这首诗比前期的田园诗更真实地反映了陶渊明农耕生活的实际情形,同时也说明,陶渊明的务农,并不只是作了个样子而已。特别是在后期,他的生活越来越艰难了,饿肚子是常有的事,只有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赖以生存。这时他的田园诗中纪实的成分就多了,而不象前期那样情趣盎然,那样富于浪漫谛克。可是他并不抱怨生活的艰辛,在述其艰苦之中仍然时时表现出对生活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子夜四时歌:春歌原文、译文及赏析3篇(扩展10)

——普天乐·咏世原文译文及赏析

普天乐·咏世原文译文及赏析1

  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

  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译文

  在洛阳赏花,到梁园赏月,好花应不惜钱去买,明月也应不惜钱去买。依着栏干观赏花开放得一片烂熳,举酒问明月为何如此团圆。月有圆有缺花有开有谢,想到人生最苦的事情莫过于离别。花谢了到了三春再开,月缺了到了中秋又圆,人去了什么时候能再来呢?

  赏析

  这首小令的前六句写洛阳牡丹盛开和梁园赏月的胜景,以欢乐场面为下曲曲情做形象化的铺垫.到七、八句笔锋一转,抒发感慨。“想人生最苦离别”,这大概是此曲曲题为《咏世》所要表达的本意。最后三句是进一层补充说明七、八两句的意思,用花落会再开,月缺有重圆来对比、衬托“人去了何时来也”。

  此曲前面六句以对偶形式分咏花月,中间两句和后面三句,以花、月和人作对比,不但文字新巧,而且蕴含哲理意味,耐人咀嚼。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701732.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701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