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氧化硫化学式化学知识点 四氧化硫离子化学式

氧化硫化学式化学知识点 四氧化硫离子化学式

更新时间:2023-03-22 22:36:34 点击: 来源:yutu

氧化硫化学式化学知识点

  随着温室效应的影响,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的化学式及知识点,二氧化硫与很多化学物质都会发生反应,今天小编就来介绍一下氧化硫化学式化学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什么是氧化硫

  四氧化硫(SO4),硫的一种氧化物,硫元素显+6价。其中两个氧原子显-2价;另外两个氧原子分别与硫原子形成单键,且两个氧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

  四氧化硫是偏二甲肼C2H8N2(火箭燃料)的氧化剂。是由三氧化硫和臭氧,经光解作用产生。

  一氧化硫一氧化硫是一种无机化合物,无色气体,有特殊的、类似于硫化氢的臭味,不稳定,很容易发生聚合作用。化学式为SO。它只能以低浓度存在于气相中。当浓缩或进入凝聚相,它双聚成SO(有时称作二氧化二硫、过氧化硫)。

  二、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1、表示一种物质(宏观)

  2、表示物质的.组成(宏观)

  3、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微观)

  4、表示分子的构成(微观)

  5、表示该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量)

  6、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比(量)


氧化硫化学式化学知识点扩展阅读


氧化硫化学式化学知识点(扩展1)

——二氧化硫化学教案3篇

二氧化硫化学教案1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难点: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知道硫在氧族中燃烧能够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二氧化硫。

  播放视频:硫在氧气中燃烧。

  引言:我们以硫为代表物,认识了氧族元素的主要化学性质,现在我们要学习硫的重要氧化物之一二氧化硫的性质、用途和危害。

  讲述:物理性质

  展示:闻气体气味正确方法的图片

  演示实验:二氧化硫溶于水(此处若无演示条件,也可以播放视频文件)

  讨论:根据二氧化硫的物质分类判断它是酸性氧化物,因此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分析: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既说明它能溶于水,又说明它和水反应生成了酸。在此可以复习可逆反应的概念。

  讨论:二氧化硫溶于水的实验中为什么开始水面没有顺利上升?振荡后水面很快上升?(在液面上形成饱和亚硫酸溶液,阻止SO2的吸收。)

  要求:学生写出证明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简介:亚硫酸

  讨论:根据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推断它应具有的化学性质。

  讲述:当二氧化硫遇到强还原剂时,表现出氧化性。例如: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反应可以生成硫和水。

  过渡:二氧化硫主要表现出还原性。

  讲述:二氧化硫和氧气的反应

  增加演示实验:二氧化硫使碘水褪色。

  分析:此实验说明了什么?由此推断二氧化硫能否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使氯水、溴水褪色?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演示实验: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

  分析: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并与氯气等作对比,小结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讨论:根据二氧化硫的性质推断它的用途。

  过渡:二氧化硫在工业上可以作漂白剂,还能杀灭霉菌和细菌,作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但是也有不法之徒利用二氧化硫的性质,让馒头、银耳变得更白,只顾个人利益,不管他人的身体健康。请同学们今后要注意。此外,二氧化硫还是污染大气的主要有害物质之一。

  讲述:二氧化硫的污染。酸雨的概念和危害。

  展示图片、播放有关酸雨的录像。

  小结:

  作业:写出鉴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二氧化硫

  一、二氧化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有毒、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液化、易溶于水(1 :40)

  2.化学性质

  (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可逆反应);

  ( 过量)

  (2)二氧化硫的氧化还原反应

  ①弱氧化性:

  ②较强的还原性:

  如 能使氯水、溴水、 溶液褪色。

  (与 有类似反应)

  * (此方程式不要求学生掌握)

  (3)漂白性

  3.用途

  二、二氧化硫的污染

  酸雨

  教案点评:

  二氧化硫是一种比较重要的化合物,它发生的化学反应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元素化合价不发生变化——遵循酸碱反应规律,一种是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遵循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本节课抓住了这两条规律来展开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及正确的思维习惯。并在教学借助于媒体手段从而使教学过程较为生动活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氧化硫化学式化学知识点(扩展2)

——初中化学的化学式知识点3篇

初中化学的化学式知识点1

  一、与氧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Mg+O2==2MgO

  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

  S+O2==SO2

  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O2==CO2

  现象:生成能够让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2C+O2==2CO现象:燃烧

  4P+5O2==2P2O5 现象::生成白烟

  3Fe+2O2==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2H2+O2==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2H2O2==MnO2==2H2O+O2↑

  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

  2HgO==△==2Hg+O2↑

  现象:生成银白色的液体金属

  2KClO3==MnO2==2KCl+3O2↑

  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2KMnO4==△==K2MnO4+MnO2+O2↑

  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二、与氢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H2+O2 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Zn+H2SO4==ZnSO4+H2↑

  现象:有可燃烧的气体生成

  Mg+H2SO4==MgSO4+H2↑

  现象:同上

  Fe+H2SO4 ====FeSO4+H2↑

  现象:变成浅绿色的溶液,同时放出气体

  2Al+3H2SO4 ====Al2(SO4)3+3H2↑

  现象:有气体生成

  Zn+2HCl====ZnCl2+H2↑

  现象:同上

  Mg+2HCl====MgCl2+H2↑

  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

  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l+6HCl====2AlCl3+3H2↑

  现象:有气体生成

  H2+CuO==△==Cu+H2O

  现象:由黑色的固体变成红色的,同时有水珠生成

  2Fe2O3+3H2 ==高温==2Fe+3H2O

  现象:有水珠生成,固体颜色由红色变成银白色

  三、与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O2 CO2(氧气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生成能让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C+O2 2CO(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不明显

  C+2CuO==高温==2Cu+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并减少,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3C+2Fe2O3==高温==4Fe+3CO2↑

  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黑色的固体减少,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3C+2H2O=CH4+2CO

  现象:生成的混和气体叫水煤气,都是可以燃烧的气体

初中化学的化学式知识点2

  一.溶 液

  1.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特征

  (1)均一性:是制溶液各部分组成、性质完全相同。

  (2)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等),溶剂的量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气体。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概念: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溶解某种绒织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意义在于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且可以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不饱和溶液

  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曲线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解里的溶解度。

  2.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1)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

  (2)温度

  3.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①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②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溶液必定是饱和溶液。

  ③两条曲线的交叉点表示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在该温度下,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④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是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⑤在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是该物质的过饱和溶液,也就是说,在溶液中存在未溶解的溶质。

  (2)溶解度曲线变化的规律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一般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表现在曲线的“坡度”比较“*缓”,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的“坡度”下降,如熟石灰。

  四.结晶的方法:

  (1)蒸发结晶(蒸发溶剂法):将固体溶质的溶液加热(或日晒,或在风力的作用下)使溶剂蒸发,使溶液又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再继续蒸发溶剂,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

  (2)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如氯酸钾。


氧化硫化学式化学知识点(扩展3)

——化学化学式知识点总结 (菁选3篇)

化学化学式知识点总结1

  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氧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氧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氧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 点燃 2P2O5

  7.硫在氧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氧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氧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氧气的

  13.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加热 2Hg+ O2 ↑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15.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2KClO3 =加热 MnO2= 2KCl+3O2 ↑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16.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2H2O2 =MnO2= 2H2O+ 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3)

  植物的光合作用:6CO2+6H2O 阳光/叶绿素 6O2+C6H12O6

  配*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A、找出原子个数较多,且在反应式两边是一单一双的原子,求它的最小公倍数。

  B、推出各分子的系数。回家

  例如:

  第一步:CuSO4+NaOH=Cu(OH)2+Na2SO4

  第二步:CuSO4+2NaOH=Cu(OH)2+Na2SO4(配*氢氧根)

  第三步:CuSO4+2NaOH=Cu(OH)2↓+Na2SO4(注明生成物物态)

  2、观察法

  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算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该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直至配*。

  例如: 第一步 H20(g)+Fe=Fe3O4+H2

  第二步 4H20(g)+3Fe=Fe3O4+H2

  第三步 4H20(g)+3Fe=Fe3O4+4H2 (反应条件:加热)团圆

  3、奇偶配*法

  看哪种元素在反应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最多;从该元素个数为奇数的化学式入手,将其配成偶数(即化学计量数为2);由它求得的化学计量数配*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使两边原子个数相等。

  例:配*

  H2O(g)+Fe=Fe3O4+H2

  第一步:配*氧原子

  4H2O(g)+Fe=Fe3O4+H2

  第二步:配*氢原子、铁原子

  4H2O(g)+3Fe=Fe3O4+4H2

  第三步:配*后的化学方程式:

  4H2O(g)+3Fe====Fe3O4+4H2↑(反应条件:加热)

  4、待定化学计量数法

  以不同的未知数代表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不变、各原子的数目相等,列出数学方程组;解方程组,并令其中任一未知数为1,求出其他未知数的值;最后将未知数的数值代入原化学方程式。

  例如:NH3+Cl2=NH4Cl+N2

  设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依次为a、b、c、d。

  aNH3+bCl2=cNH4Cl+dN2

  列方程组 a=c+2d (满足氮原子数相等)

  3a=4c (满足氢原子数相等)

  2b=c (满足氯原子数相等)

  令b=1,解得:a=8/3,c=2,d=1/3

  8NH3+3Cl2====6NH4Cl+N2(由于系数不能为小数,所以a,b,c,d均扩大3倍得出)

  5 、化合价升降法

  一、配*原则由于在氧化还原反应里存在着电子的转移,因此元素的化合价必然有升有降,我们把化合价能升高的元素或含该元素的物质称还原剂;反之称为氧化剂。由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我们不难得出配*原则: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即还原剂(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总价数=氧化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总价数。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1、一般方法:从左向右配。

  2、步骤:标变价、找变化、求总数、配系数。

  即:⑴ 标出变化元素化合价的始态和终态;

  ⑵ 始态 终态 变化的总价数 = 变化 × 系数

  注:假设以上变化均以正价表示,其中(b-a)×(d-c) 为最小公倍数。

  ⑶ 将 上的系数,分别填在还原剂和氧化剂化学式的前面作为系数;

  ⑷ 用观察法配*其它元素;

  ⑸ 检查配*后的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离子方程式还要看是否符合电荷守恒)

  6、得氧失氧法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先观察得出氧化剂失氧的数目,再观察得出还原剂得氧的数目,然后配*

  比如:3CO+Fe2O3====2Fe+3CO2

  氧化剂氧化铁反应前后失掉三个氧,还原剂一氧化碳反应前后得到一个氧,所以需要三个一氧化碳才能夺去氧化铁中的`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配3,铁配2。

  反应物状态

  热化学

  加热化学方程式需要标出每一个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可分g (气体)、l (液体)、s (固体)、aq (溶液)四大类。字母外需要打括号,例如H?O (l)、Na?CO? (aq)、CaCO?(S)。

  普通方程式则不是很严格,一般不用g、l、s、aq的标记。生成物方面,当反应物中不含气体时,气体生成物要用“↑”标记;只有在溶液中,反应物中不含固体时,难溶或固体生成物一律用“↓”标记(如电解池反应CuCl2=电解=Cu+Cl?↑,由于生成Cu吸附在电极上,故不写“↓”)。

  水蒸气

  水蒸气一般不打箭头,但偶有例外(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反应物状态的不同

  反应物若以特殊状态参加反应,例如浓硫酸、熔融氧化铝,过量,少量,一律在相应的反应物后打括号注明状态

  <1>反应物的浓度不同,产物不同

  2NaOH + CO?(少量) = Na?CO? + H?O

  NaOH + CO?(过量) = NaHCO?

  <3>反应物的物态不同,产物不同

  2NaCl + 2H?O =电解= 2NaOH + H?↑ + Cl?↑

  2NaCl(熔融) =电解= 2Na + Cl↑

化学化学式知识点总结2

  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氧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氧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氧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 点燃 2P2O5

  7.硫在氧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氧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氧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氧气的

  13.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加热 2Hg+ O2 ↑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15.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2KClO3 =加热 MnO2= 2KCl+3O2 ↑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16.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2H2O2 =MnO2= 2H2O+ 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3)

  植物的光合作用:6CO2+6H2O 阳光/叶绿素 6O2+C6H12O6

  配*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A、找出原子个数较多,且在反应式两边是一单一双的原子,求它的最小公倍数。

  B、推出各分子的系数。回家

  例如:

  第一步:CuSO4+NaOH=Cu(OH)2+Na2SO4

  第二步:CuSO4+2NaOH=Cu(OH)2+Na2SO4(配*氢氧根)

  第三步:CuSO4+2NaOH=Cu(OH)2↓+Na2SO4(注明生成物物态)

  2、观察法

  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算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该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直至配*。

  例如: 第一步 H20(g)+Fe=Fe3O4+H2

  第二步 4H20(g)+3Fe=Fe3O4+H2

  第三步 4H20(g)+3Fe=Fe3O4+4H2 (反应条件:加热)团圆

  3、奇偶配*法

  看哪种元素在反应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最多;从该元素个数为奇数的化学式入手,将其配成偶数(即化学计量数为2);由它求得的化学计量数配*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使两边原子个数相等。

  例:配*

  H2O(g)+Fe=Fe3O4+H2

  第一步:配*氧原子

  4H2O(g)+Fe=Fe3O4+H2

  第二步:配*氢原子、铁原子

  4H2O(g)+3Fe=Fe3O4+4H2

  第三步:配*后的化学方程式:

  4H2O(g)+3Fe====Fe3O4+4H2↑(反应条件:加热)

  4、待定化学计量数法

  以不同的未知数代表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不变、各原子的.数目相等,列出数学方程组;解方程组,并令其中任一未知数为1,求出其他未知数的值;最后将未知数的数值代入原化学方程式。

  例如:NH3+Cl2=NH4Cl+N2

  设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依次为a、b、c、d。

  aNH3+bCl2=cNH4Cl+dN2

  列方程组 a=c+2d (满足氮原子数相等)

  3a=4c (满足氢原子数相等)

  2b=c (满足氯原子数相等)

  令b=1,解得:a=8/3,c=2,d=1/3

  8NH3+3Cl2====6NH4Cl+N2(由于系数不能为小数,所以a,b,c,d均扩大3倍得出)

  5 、化合价升降法

  一、配*原则由于在氧化还原反应里存在着电子的转移,因此元素的化合价必然有升有降,我们把化合价能升高的元素或含该元素的物质称还原剂;反之称为氧化剂。由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我们不难得出配*原则: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即还原剂(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总价数=氧化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总价数。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1、一般方法:从左向右配。

  2、步骤:标变价、找变化、求总数、配系数。

  即:⑴ 标出变化元素化合价的始态和终态;

  ⑵ 始态 终态 变化的总价数 = 变化 × 系数

  注:假设以上变化均以正价表示,其中(b-a)×(d-c) 为最小公倍数。

  ⑶ 将 上的系数,分别填在还原剂和氧化剂化学式的前面作为系数;

  ⑷ 用观察法配*其它元素;

  ⑸ 检查配*后的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离子方程式还要看是否符合电荷守恒)

  6、得氧失氧法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先观察得出氧化剂失氧的数目,再观察得出还原剂得氧的数目,然后配*

  比如:3CO+Fe2O3====2Fe+3CO2

  氧化剂氧化铁反应前后失掉三个氧,还原剂一氧化碳反应前后得到一个氧,所以需要三个一氧化碳才能夺去氧化铁中的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配3,铁配2。

  反应物状态

  热化学

  加热化学方程式需要标出每一个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可分g (气体)、l (液体)、s (固体)、aq (溶液)四大类。字母外需要打括号,例如H?O (l)、Na?CO? (aq)、CaCO?(S)。

  普通方程式则不是很严格,一般不用g、l、s、aq的标记。生成物方面,当反应物中不含气体时,气体生成物要用“↑”标记;只有在溶液中,反应物中不含固体时,难溶或固体生成物一律用“↓”标记(如电解池反应CuCl2=电解=Cu+Cl?↑,由于生成Cu吸附在电极上,故不写“↓”)。

  水蒸气

  水蒸气一般不打箭头,但偶有例外(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反应物状态的不同

  反应物若以特殊状态参加反应,例如浓硫酸、熔融氧化铝,过量,少量,一律在相应的反应物后打括号注明状态

  <1>反应物的浓度不同,产物不同

  2NaOH + CO?(少量) = Na?CO? + H?O

  NaOH + CO?(过量) = NaHCO?

  <3>反应物的物态不同,产物不同

  2NaCl + 2H?O =电解= 2NaOH + H?↑ + Cl?↑

  2NaCl(熔融) =电解= 2Na + Cl↑

化学化学式知识点总结3

  本节包括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化合价的应用。知识的特点是抽象,是化学语言的基础,对于他的掌握情况关系到化学语言——化学式的学习,因此一定要加以重视。

  元素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用来表示原子之间化合的数目。具体知识如下:

  1.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用化合价口诀记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一价氟氯溴碘氢,还有金属钾钠银;二价镁氧钙钡锌,铝三硅四都固定;氯氮变价要注意,一二铜汞一三金;二四碳铅二三铁,二四六硫三五磷。)

  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通常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作为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的正上方用+n或—n表示。

  3.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1)在化合物中氢元素通常显+1价;氧元素通常显-2价;在氧化物中氧元素显-2价,其他元素显正价;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4)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5)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4.化合价的应用:依据(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1)检验化学式的正误。

  (2)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3)根据化合价,推求实际存在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推求化学式的一般步骤是:①排列元素符号(一般正价在前,负价在后);

  ②确定原子个数(依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

  ③写出化学式;

  ④检查化学式。


氧化硫化学式化学知识点(扩展4)

——碱的化学式知识点 (菁选2篇)

碱的化学式知识点1

  跟碱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NaOH+HCl(或HNO3、H2SO4)==NaCl+H2O 现象:酸碱中和反应,现象不明显

  CaO+H2O==Ca(OH)2  现象:放出大量的热

  NaOH(KOH)+FeCl3(Fe(NO3)3、Fe2(SO4)3)==Fe(OH)3↓+NaCl

  现象:生成红棕色絮状沉淀,括号里面的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2NaOH(KOH)+FeCl2(Fe(NO3)2、FeSO4)==Fe(OH)2↓+2NaCl 现象: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括号

  里面的反映过

  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2NaOH(KOH)+CuCl2(Cu(NO3)2、CuSO4)==Cu(OH)2↓+2NaCl

  现象:生成蓝色絮状沉淀,括号

  里面的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NH4Cl(NH4NO3

  (NH4)2SO4)+NaOH(KOH)==NH3

  ↑

  +H2O+NaCl 现象:有可以使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

  MgCl2(Mg(NO3)2、MgSO4)+NaOH(KOH)==Mg(OH)2↓+NaCl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括号里面的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NaHCO3+NaOH==Na2CO3+H2O 现象:不明显 此反应的Na

  换成K是一样的

  Ca(HCO3)2+2NaOH==CaCO3↓+Na2CO3+2H2O 现象:生成白

  色沉淀,此反应把Na换成K是一样的

  2NaOH+CO2==Na2CO3+H2O 现象:无明显现象 此反应的

  Na换成K是一样的

  Ca(OH)2+CO2==CaCO3↓+H2O 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NaHSO4+NaOH==Na2SO4+H2O 现象:无明显现象

  2NaOH+SO2==Na2SO3+H2O 现象:无明显现象

碱的化学式知识点2

  1、 酸使指示剂变色;

  2、 酸 + 碱 ===== 盐 + 水

  3HCI+ AI(OH)3 ==== AICI3+3H2O (用胃舒*治疗胃酸过多)

  H2SO4 +2 NaOH==== Na2SO4 + H2O

  3、 酸 + 某些盐 ===== 新盐 + 新酸

  2HCI + CaCO3====CaCI2 + H2O + CO2 (实验室制取CO2 )

  HCI + AgNO3 ==== AgCI + HNO3 (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盐酸)

  H2SO4 + BaCI2 ==== BaSO4 + 2HCI (用BaCI2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硫酸)

  4、 酸 + 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6HCI + Fe2O3 ====2 FeCI3 +3 H2O (用稀盐酸清除铁锈,铁锈溶解,形成黄色溶液) H2SO4 + CuO ==== CuSO4 + H2O (氧化铜黑色粉末溶解,形成兰色溶液)

  5、 酸 + 某些金属 ==== 盐 + 氢气

  Fe + 2HCI ==== FeCI2 + H2

  Zn + H2SO4==== Zn SO4 + H2 (实验室用于制H2)

  (二)酸的个性

  1、盐酸HCI:

  盐酸是HCI气体的水溶液,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I气体在瓶口遇水蒸汽形成盐酸的小液滴而出现白雾。浓盐酸敞口放置会使质量减轻,浓度变小。工业盐酸因常含Fe而显黄色。

  2、硫酸H2SO4:

  (1) 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皮肤不慎沾上浓硫酸后,应立即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最后用小苏打溶液冲洗。

  (2) 浓硫酸的.稀释: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漫漫流进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失。极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3) 浓硫酸的脱水性:使纸上字迹变黑。

  (4) 浓硫酸的吸水性: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浓硫酸敞口放置使质量增加,浓度变小。 碱的通性

  1、碱使指示剂变色;

  2、碱 + 酸 ===== 盐 + 水

  Ca(OH)2 +2 HCI ===== CaCI2 + 2H2O

  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实验时用酸碱指示剂指示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3、碱 +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Ca(OH)2 + CO2==== CaCO3 + H2O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以此检验CO2 ) 2NaOH + SO2 ==== Na2SO3 + H2O (工业上用碱溶液

  吸收SO2等有害气体)

  4、碱 + 某些盐 ===== 新碱 + 新盐

  3NaOH + FeCI3 ==== Fe(OH)3 + 3NaCI (生成红褐色沉淀)

  2NaOH + CuSO4 ====Cu(OH)2 + Na2SO4 (生成兰色沉淀)

  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工业上制取NaOH )

  (二)碱的个性

  1、氢氧化钠NaOH :

  (1) 俗称:烧碱、苛性钠。

  (2) 易潮解,易和空气中CO2反应而变质,故应密封保存。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 极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2、氢氧化钙Ca(OH)2 :

  (1) 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2) 区分NaOH和Ca(OH)2两种溶液的方法:

  方法一:分别通入CO2,变浑浊的是Ca(OH)2溶液;

  Ca(OH)2 + CO2==== CaCO3 + H2O

  方法二:分别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Ca(OH)2溶液。

  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1、 锌跟稀盐酸反应: Zn + 2HCl = ZnCl2 + H2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2、 锌跟稀硫酸反应: Zn + H2SO4 = ZnSO4 + H2 ↑

  3、 铁跟稀盐酸反应: Fe + 2HCl = FeCl2 + H2 ↑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

  4、 铁跟稀硫酸反应: Fe + H2SO4 =FeSO4 + H2 ↑ 溶液变成浅绿色。

  5、 铁锈跟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

  6、 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溶液变成黄色  7、 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

  8、 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溶液变成蓝色。

  1、 硫酸铜溶液跟铁反应:CuSO4 + Fe = ZnSO4 +Fe 铁表面覆盖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

  2、 碳酸钠跟盐酸反应:Na2CO3 + 2HCl = 2NaCl +H2O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3、 碳酸氢钠跟盐酸反应:NaHCO3 + HCl = NaCl +H2O +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4、 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H2O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5、 硝酸银跟稀盐酸反应:AgNO3 + HCl = AgCl↓ +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6、 氯化钡跟稀硫酸反应: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有白色沉淀产生

  7、 氢氧化钙根碳酸钠溶液反应:Ca(OH)2 + Na2CO3 = 2NaOH + CaC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8、 硝酸银溶液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gNO3 + NaCl = AgCl↓ + Na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1、 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2NaOH + CO2 = Na2CO3 + H2O

  2、 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硫反应:2NaOH + SO2 = Na2SO3 + H2O

  3、 氢氧化钠跟三氧化硫反应: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 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反应:Ca(OH)2 + CO2 = CaCO3↓ + H2O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 氢氧化钠跟稀硫酸反应: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6、 氢氧化钠跟稀盐酸反应:NaOH + HCl = NaCl + H2O

  7、 生石灰跟水反应:CaO + H2O =Ca(OH)2


氧化硫化学式化学知识点(扩展5)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5篇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1

  一、物理性质

  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熔沸点、状态:

  ①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

  ③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④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⑤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⑥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x。

  ⑦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

  ⑧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如:*>二硫化碳>干冰。

  ⑨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

  ⑩易液化的气体:NH3、Cl2,NH3可用作致冷剂。

  4、溶解性

  ①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②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苯酚微溶。

  ③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④硫与*皆易溶于二硫化碳。

  ⑤苯酚微溶于水(大于65℃易溶),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⑥硫酸盐三种不溶(钙银钡),氯化物一种不溶(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⑦固体溶解度大多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如。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随压强增大而变大。

  5、密度

  ①同族元素单质一般密度从上到下增大。

  ②气体密度大小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决定。

  ③含C、H、O的有机物一般密度小于水(苯酚大于水),含溴、碘、硝基、多个氯的有机物密度大于水。

  ④钠的密度小于水,大于酒精、苯。

  6、一般,具有金属光泽并能导电的单质一定都是金属?不一定:石墨有此性质,但它却是非金属?

  二、结构

  1、半径

  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从左下方到右上方减小(稀有气体除外)。

  ②离子半径从上到下增大,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离子及非金属离子均减小,但非金属离子半径大于金属离子半径。

  ③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

  2、化合价

  ①一般金属元素无负价,但存在金属形成的阴离子。

  ②非金属元素除O、F外均有正价。且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和为8。

  ③变价金属一般是铁,变价非金属一般是C、Cl、S、N、O。

  ④任一物质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分子结构表示方法

  ①是否是8电子稳定结构,主要看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对不对。卤素单键、氧族双键、氮族叁键、碳族四键。一般硼以前的元素不能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②掌握以下分子的空间结构:CO2、H2O、NH3、CH4、C2H4、C2H2、C6H6、P4。

  4、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

  ①掌握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概念。

  ②掌握四种晶体与化学键、范德华力的关系。

  ③掌握分子极性与共价键的极性关系。

  ④两个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⑤常见的非极性分子:CO2、SO3、PCl3、CH4、CCl4、C2H4、C2H2、C6H6及大多数非金属单质。

  三、基本概念

  1.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的凝聚、渗析、布朗运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注:浓硫酸使胆矾失水是化学变化,干燥气体为物理变化)

  3.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4.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漂粉精、天然油脂、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

  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

  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6.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红磷和*、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也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同位素一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8.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9.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还原性酸(H2S、H2SO3)、x氧化物(Al2O3)、x氢氧化物[Al(OH)3]、过氧化物(Na2O2)、酸式盐(NaHCO3、NaHSO4)

  10.酸的强弱关系:(强)HClO4、HCl(HBr、HI)、H2SO4、HNO3>(中强):H2SO3、H3PO4>(弱):CH3COOH>H2CO3>H2S>HClO>C6H5OH>H2SiO3

  1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1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x氧化物或x氢氧化物,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13.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而不是COOH-

  14.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15.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16.纳米材料中超细粉末粒子的直径与胶体微粒的直径在同一数量级,均为10-100nm

  17.油脂、淀粉、蛋白质、x、苯酚钠、明矾、Al2S3、Mg3N2、CaC2等一定条件下皆能发生水解反应

  18.过氧化钠中存在Na与O-为2:1;石英中只存在Si、O原子,不存在分子。

  19.溶液的pH值越小,则其中所含的氢离子浓度就越大,数目不一定越多。

  20.单质如Cu、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1.氯化钠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氯离子有6个

  22.失电子多的金属元素,不一定比失电子少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如Na和Al。

  23.在室温(20C)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大于1克的——可溶;小于1克的——微溶;小于0.01克的——难溶。

  24.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

  25.氧化性:MnO4->Cl2>Br2>Fe3>I2>S

  26.能形成氢键的物质:H2O、NH3、HF、CH3CH2OH。

  27.雨水的PH值小于5.6时就成为了酸雨。

  28.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

  29.胶体的聚沉方法:(1)加入电解质;(2)加入电性相反的胶体;(3)加热。

  30.常见的胶体:液溶胶:Fe(OH)3、AgI、牛奶、豆浆、粥等;气溶胶:雾、云、烟等;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等。

  31.氨水的密度小于1,硫酸的密度大于1,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浓度为18.4mol/L。

  32.碳水化合物不一定是糖类,如甲醛。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2

  (1)、氯酸钾热分解(二氧化锰催化)

  (2)、高锰酸钾热分解

  (3)、过氧化氢分解(二氧化锰催化)

  (4)、电解水

  (5)、*热分解

  (6)、浓硝酸分解

  (7)、次氯酸分解(光)

  (8)、氟与水置换反应

  (9)、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10)、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11)、光合作用

  以上1~3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但一般所谓“实验室制取氧气”是指1、2两种方法。工业用氧气主要来自分离液态空气。

  有氧气生成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2H2O=通电=2H2↑+O2↑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MnO2△=2KCl+3O2↑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MnO2+O2↑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MnO2=2H2O+O2↑

  加热*:2HgO=△=2Hg+O2↑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3

  一、物理性质

  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熔沸点、状态:

  ①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

  ③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④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⑤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⑥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x。

  ⑦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

  ⑧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如:*>二硫化碳>干冰。

  ⑨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

  ⑩易液化的气体:NH3、Cl2,NH3可用作致冷剂。

  4、溶解性

  ①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②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苯酚微溶。

  ③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④硫与*皆易溶于二硫化碳。

  ⑤苯酚微溶于水(大于65℃易溶),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⑥硫酸盐三种不溶(钙银钡),氯化物一种不溶(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⑦固体溶解度大多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如。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随压强增大而变大。

  5、密度

  ①同族元素单质一般密度从上到下增大。

  ②气体密度大小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决定。

  ③含C、H、O的有机物一般密度小于水(苯酚大于水),含溴、碘、硝基、多个氯的有机物密度大于水。

  ④钠的密度小于水,大于酒精、苯。

  6、一般,具有金属光泽并能导电的单质一定都是金属?不一定:石墨有此性质,但它却是非金属?

  二、结构

  1、半径

  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从左下方到右上方减小(稀有气体除外)。

  ②离子半径从上到下增大,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离子及非金属离子均减小,但非金属离子半径大于金属离子半径。

  ③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

  2、化合价

  ①一般金属元素无负价,但存在金属形成的阴离子。

  ②非金属元素除O、F外均有正价。且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和为8。

  ③变价金属一般是铁,变价非金属一般是C、Cl、S、N、O。

  ④任一物质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分子结构表示方法

  ①是否是8电子稳定结构,主要看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对不对。卤素单键、氧族双键、氮族叁键、碳族四键。一般硼以前的元素不能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②掌握以下分子的空间结构:CO2、H2O、NH3、CH4、C2H4、C2H2、C6H6、P4。

  4、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

  ①掌握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概念。

  ②掌握四种晶体与化学键、范德华力的关系。

  ③掌握分子极性与共价键的极性关系。

  ④两个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⑤常见的非极性分子:CO2、SO3、PCl3、CH4、CCl4、C2H4、C2H2、C6H6及大多数非金属单质。

  三、基本概念

  1.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的凝聚、渗析、布朗运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注:浓硫酸使胆矾失水是化学变化,干燥气体为物理变化)

  3.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4.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漂粉精、天然油脂、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

  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

  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6.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红磷和*、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也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同位素一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8.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9.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还原性酸(H2S、H2SO3)、x氧化物(Al2O3)、x氢氧化物[Al(OH)3]、过氧化物(Na2O2)、酸式盐(NaHCO3、NaHSO4)

  10.酸的强弱关系:(强)HClO4、HCl(HBr、HI)、H2SO4、HNO3>(中强):H2SO3、H3PO4>(弱):CH3COOH>H2CO3>H2S>HClO>C6H5OH>H2SiO3

  1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1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x氧化物或x氢氧化物,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13.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而不是COOH-

  14.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15.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16.纳米材料中超细粉末粒子的直径与胶体微粒的直径在同一数量级,均为10-100nm

  17.油脂、淀粉、蛋白质、x、苯酚钠、明矾、Al2S3、Mg3N2、CaC2等一定条件下皆能发生水解反应

  18.过氧化钠中存在Na与O-为2:1;石英中只存在Si、O原子,不存在分子。

  19.溶液的pH值越小,则其中所含的氢离子浓度就越大,数目不一定越多。

  20.单质如Cu、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1.氯化钠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氯离子有6个

  22.失电子多的金属元素,不一定比失电子少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如Na和Al。

  23.在室温(20C)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大于1克的——可溶;小于1克的——微溶;小于0.01克的——难溶。

  24.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

  25.氧化性:MnO4->Cl2>Br2>Fe3>I2>S

  26.能形成氢键的物质:H2O、NH3、HF、CH3CH2OH。

  27.雨水的PH值小于5.6时就成为了酸雨。

  28.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

  29.胶体的聚沉方法:(1)加入电解质;(2)加入电性相反的胶体;(3)加热。

  30.常见的胶体:液溶胶:Fe(OH)3、AgI、牛奶、豆浆、粥等;气溶胶:雾、云、烟等;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等。

  31.氨水的密度小于1,硫酸的密度大于1,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浓度为18.4mol/L。

  32.碳水化合物不一定是糖类,如甲醛。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4

  复习备考的总体思想:注重学科内综合。而所谓的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实际上就是某一学科内的综合,学科间综合难度应该不会很大,而且一般学生都能够解决。

  一、掌握必要知识点

  落实每一个知识点,通过学生的自学,解决知识的覆盖面,尽管高考试题考查的不是所有知识点,但常见的知识点是常考不衰,而且该考的知识点都考到位了。

  高考以能力立意进行命题,但是能力的考查,必须结合具体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因此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是前提条件。以下是高考常见的考点:

  1)阿伏加德罗常数;

  2)氧化还原反应;

  3)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4)溶液、离子浓度及其转变;

  5)位一构性,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和性质,核外电子排布,电子式10电子;

  6)化学键、晶体类型及性质、特点;

  7)代表物质的重要性质元素及其化合物;

  8)化学反应速率、化学*衡要求巧解;

  9)阴、阳离子的鉴定、鉴别涉及实验评估,物质的除杂、净化、分离、确认;

  10)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关系(包括大小比较);

  11)离子共存;

  12)溶液的pH及其计算;

  13)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

  14)有机化学思想:官能团化学、官能团的确定、同分异构、同系物;

  15)有机物燃烧规律;

  16)十大反应类型有机合成;

  17)有机聚合体和单体的相互反馈及简单计算;

  18)实验仪器的洗涤;

  19)实验装置(仪器组装)、基本操作;

  20)药品的存放;

  21)原子量(相对原子质量)、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合价的计算;

  22)化学计算注意单位和解题规范;

  23)混合物的计算;

  24)化学史、环境保护、煤、石油、化工;

  25)信息、新情景题的模仿思想。

  二、培养实验能力

  重做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部分;实验复习组成三套专题: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②常见气体的实验制备;③实验设计与综合实验,包括实验评价;要注意实验与基本概念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合物知识、化学计算等方面的综合。

  三、学会处理信息题 先看问题再读题

  信息综合题特点是:信息新、阅读量大、隐蔽性强,一般提供的内容有:

  1)汇总、概括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等知识;

  2)给出某些实验现象、数据、图表等;

  3)叙述某些讨论对象的合成路线、制取方法、发展史料、应用前景等;

  4)结合最新的科技动态、社会热点问题、环保问题等与化学相关的内容。

  对于大多数信息给予题而言,有用的信息一般隐含于其中,关键在于如何摘取、重组和加工,由于所给材料冗长、陌生,从上到下逐字逐句读完不仅费时耗力、主次不分,而且常常云里雾里前看后忘。

  对于这种题目,建议先看问题后看正文,做到每题心中有数,相关信息随手画出。全力寻找突破口,由点到面扩大成果,针对题目可能会给出的或*行或阶梯形的信息,找出其中的联系。

  复习建议:

  (1)根据课本挖掘知识,总结规律。

  (2)适当给学生增加信息,使学生在解信息题时,心中有数,充满信心。

  (3)注意媒体,如:*科技的十大成就,神舟飞船,可燃冰,纳米材料,水稻基因的检验等,读懂图表、资料也是解题的关键。

  同时,掌握解答信息题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1)先看问题后看正文;

  2)针对问题,全力寻找突破口;

  3)由点到面,扩大成果,每一个信息给予题一般会提出若干问题,它们彼此间或许是*行的,或许是阶梯型的,有的可能是连环网络式的,要看清题与题的关系,逐步攻克;

  4)复检结果和信息之间的相关矛盾,表达是否符合题意及一般规范,避免低级错误。

  四、总对策

  1)注重主干知识,进行网络化归纳复习;

  2)适当降低难度,要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

  3)控制讲,加强练;

  4)将主干知识组成专题;

  5)不同层次的学生要用不同方法指导高考备考,夯实基础面向大多数同学。建议:优生采用引导的方法,教学复习中面向中等学生,对困难学生加强个别辅导和指导;

  6)研究春季高考试题,进行有目的的模拟训练,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应试技巧。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5

  复习备考的总体思想:注重学科内综合。而所谓的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实际上就是某一学科内的综合,学科间综合难度应该不会很大,而且一般学生都能够解决。

  一、掌握必要知识点

  落实每一个知识点,通过学生的自学,解决知识的覆盖面,尽管高考试题考查的不是所有知识点,但常见的知识点是常考不衰,而且该考的知识点都考到位了。

  高考以能力立意进行命题,但是能力的考查,必须结合具体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因此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是前提条件。以下是高考常见的考点:

  1)阿伏加德罗常数;

  2)氧化还原反应;

  3)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4)溶液、离子浓度及其转变;

  5)位一构性,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和性质,核外电子排布,电子式10电子;

  6)化学键、晶体类型及性质、特点;

  7)代表物质的重要性质元素及其化合物;

  8)化学反应速率、化学*衡要求巧解;

  9)阴、阳离子的鉴定、鉴别涉及实验评估,物质的除杂、净化、分离、确认;

  10)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关系(包括大小比较);

  11)离子共存;

  12)溶液的pH及其计算;

  13)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

  14)有机化学思想:官能团化学、官能团的确定、同分异构、同系物;

  15)有机物燃烧规律;

  16)十大反应类型有机合成;

  17)有机聚合体和单体的相互反馈及简单计算;

  18)实验仪器的洗涤;

  19)实验装置(仪器组装)、基本操作;

  20)药品的存放;

  21)原子量(相对原子质量)、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合价的计算;

  22)化学计算注意单位和解题规范;

  23)混合物的计算;

  24)化学史、环境保护、煤、石油、化工;

  25)信息、新情景题的模仿思想。

  二、培养实验能力

  重做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部分;实验复习组成三套专题: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②常见气体的实验制备;③实验设计与综合实验,包括实验评价;要注意实验与基本概念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合物知识、化学计算等方面的综合。

  三、学会处理信息题 先看问题再读题

  信息综合题特点是:信息新、阅读量大、隐蔽性强,一般提供的内容有:

  1)汇总、概括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等知识;

  2)给出某些实验现象、数据、图表等;

  3)叙述某些讨论对象的合成路线、制取方法、发展史料、应用前景等;

  4)结合最新的科技动态、社会热点问题、环保问题等与化学相关的内容。

  对于大多数信息给予题而言,有用的信息一般隐含于其中,关键在于如何摘取、重组和加工,由于所给材料冗长、陌生,从上到下逐字逐句读完不仅费时耗力、主次不分,而且常常云里雾里前看后忘。

  对于这种题目,建议先看问题后看正文,做到每题心中有数,相关信息随手画出。全力寻找突破口,由点到面扩大成果,针对题目可能会给出的或*行或阶梯形的信息,找出其中的联系。

  复习建议:

  (1)根据课本挖掘知识,总结规律。

  (2)适当给学生增加信息,使学生在解信息题时,心中有数,充满信心。

  (3)注意媒体,如:*科技的十大成就,神舟飞船,可燃冰,纳米材料,水稻基因的检验等,读懂图表、资料也是解题的关键。

  同时,掌握解答信息题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1)先看问题后看正文;

  2)针对问题,全力寻找突破口;

  3)由点到面,扩大成果,每一个信息给予题一般会提出若干问题,它们彼此间或许是*行的,或许是阶梯型的,有的可能是连环网络式的,要看清题与题的关系,逐步攻克;

  4)复检结果和信息之间的相关矛盾,表达是否符合题意及一般规范,避免低级错误。

  四、总对策

  1)注重主干知识,进行网络化归纳复习;

  2)适当降低难度,要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

  3)控制讲,加强练;

  4)将主干知识组成专题;

  5)不同层次的学生要用不同方法指导高考备考,夯实基础面向大多数同学。建议:优生采用引导的方法,教学复习中面向中等学生,对困难学生加强个别辅导和指导;

  6)研究春季高考试题,进行有目的的模拟训练,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应试技巧。


氧化硫化学式化学知识点(扩展6)

——中考化学的知识点3篇

中考化学的知识点1

  化学反应现象

  1、镁条燃烧: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烟

  2、红磷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3、铜丝加热: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5、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产生白光、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6、硫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放热、有刺激味气体生成、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

  7、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8、*燃烧: 剧烈燃烧、大量白烟、放热斑斓

  9、甲烷燃烧: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10、铁钉放入稀硫酸:有少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溶液变成浅绿色。

  11、镁条放入稀盐酸: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迅速溶解,放出热量。

  12、CO还原氧化铁 :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3、CuSO4与NaOH溶液的反应: 蓝色沉淀生成。

  15、C和CuO高温加热:黑色逐渐变为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6、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变红

  17、加热通入CO2的红色石蕊溶液:红色变为紫色。

  18、CO2通入Ca(OH)2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9、大理石与稀盐酸: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0、 Na2CO3粉末与稀盐酸: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1、铁丝放入CuSO4溶液中: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蓝色溶液变成浅绿色。

  22、铜丝放入AgNO3溶液中: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无色溶液变成蓝色。

  23、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铁器除锈

  24、黑色CuO放入稀硫酸中: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25、BaCl2溶液中滴加硫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中考化学的知识点2

  1、化合价的定义:

  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体现出的性质

  1)化合价与各元素化合时,该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数有关

  2)纯净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

  3)原子团作为一个整体,其整体有化合价

  4)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原子团整体的化合价

  5)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是0

  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1)写法:标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的正上方,用“+n”或“-n”表示

  a)正负号在前,正号不能省略

  b)数字在后,数字为“1”时不能省略

  2)读法:某元素(某原子团)的化合价为正/负n价

  a)先读正负号,正号不能省略

  b)再读数字,数字为“1”时不能省略

  3、化合价口诀

  一价钾钠氯氢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

  单质零价要记全。

  负一硝酸氢氧根;

  负二碳酸硫酸根;

  正一价的是铵根;

  负三价的磷酸根。

  金正非负单质零;

  氢一氧二应记住;

  正负总价和为零;

  许多元素有变价;

  条件不同价不同。

  4、化合价的应用

  1) 已知纯净物的化学式,确定其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

  a)常规解法:利用纯净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计算

  b)化学式中出现原子团时,原子团整体的化合价是固定的,可利用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原子团整体的化合价计算

  2) 已知组成纯净物各元素的'化合价,确定纯净物的化学式

  a)确定化学式中元素的顺序:“金左非右氧最后”,“正前负后”

  b)确定各元素的角标:交叉法

  c)注意化成最简比

  d)出现原子团时,原子团是整体,给原子团加角标要加括号


氧化硫化学式化学知识点(扩展7)

——碳酸钠化学式的知识点归纳 (菁选3篇)

碳酸钠化学式的知识点归纳1

  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俗名纯碱,又称苏打、碱灰,一种重要的化工基本原料,纯碱工业的主产品。

  通常纯碱为白色粉末,高温下不易分解,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纯碱在潮湿的空气里会潮解,慢慢吸收二氧化碳和水,部分变为碳酸氢钠,所以包装要严,否则会吸潮结块,碳酸钠与水生成Na2CO3-10H2O,Na2CO3-7H2O,Na2CO3-H2O三种水合物,其中Na2CO3-10H2O最为稳定,且溶于水的溶解热非常小。多应用于照相行业,其商品名称为碳氧。

  Na2CO3-10H2O又称晶碱,以前,晶碱常用于家庭洗涤和洗羊毛,故又称“洗濯碱”。过去,我国民间习惯使用既能洗衣又能发面的“块碱”,那是用纯碱加大量水搅拌制成的(另加有一些小苏打(NaHCO3),其含水量在50%以上。碳酸钠溶于水时呈吸热反应,在空气中易风化。

  Na2CO3-7H2O不稳定,仅在32.5~36℃范围内才能从碳酸钠饱和溶液中析出。碳酸钠是弱酸强碱盐。用化学方法制出的Na2CO3比天然碱纯净,人们因此称它为“纯碱”。纯碱广泛应用于建材、轻工、化工、冶金、纺织等工业部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堪称“化工之母”,一般都是利用它的碱性。

  在建材方面主要用于制造玻璃,如*板玻璃、瓶玻璃、光学玻璃和高级器皿;在轻工方面主要用于洗衣粉、三聚磷酸钠、保温瓶、灯泡、白糖、搪瓷、皮革、日用玻璃、造纸等;在化工方面主要用于制取钠盐、金属碳酸盐、小苏打、硝酸钠、亚硝酸钠、硅酸钠、硼砂、漂白剂、填料、洗涤剂、催化剂及染料等;冶金工业中主要用作冶炼助熔剂、脱除硫和磷、选矿、以及铜、铅、镍、锡、铀、铝等金属的制备;在陶瓷工业中制取耐火材料和釉也要用到纯碱。另外,纯碱还可用于显像管、石油、医药、国防军工等部。

  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大吨位的化工原料。纯碱生产有索尔维法①,侯氏制碱法②和天然碱加工法等,所用原料因加工方法不同而异。主要原料为原盐(包括海盐、池盐、矿盐及地下卤水)、天然碱、石灰石、氨等。中国主要纯碱厂有大连化工公司碱厂,天津碱厂,青岛碱厂,自贡鸿鹤化工总厂,湖北省化工厂。

碳酸钠化学式的知识点归纳2

  纯碱性质

  化学名称:碳酸钠

  化学式:Na2CO3分子量:105.99

  产品外观:白色粉状结晶

  性质: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并放出热量,易潮解,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盐。

  执行质量标准:工业纯碱(轻质纯碱、重质纯碱)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发的《工业碳酸钠GB210.1-2004||类》标准,产品质量均达到国际先进水*。食用纯碱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发的《食品添加剂碳酸钠GB1886-2008》标准。

  工业质量技术指标:GB210.1-2004工业纯碱(潍坊海之源化工提供)

  纯碱分类:

  1.按照性质分类:工业级纯碱和食品级纯碱,工业级纯碱又分为轻质纯碱和重质纯碱。

  轻质纯碱和重质纯碱的本质区别是粒度不同,通俗的讲轻质纯碱是粉末,重质纯碱是小颗粒,使用时不会到处飞扬。一般厂家使用轻质纯碱是因为轻质纯碱成本低,一般价格差距在50-100元/吨,浮法玻璃生产厂家都用重质纯碱,原因是重质纯碱颗粒大,在投料时不会到处飞扬,延长窑炉使用寿命。

  2.按照生产工艺分:氨碱法和联碱法

  氨碱法和联碱法基本上都是国标,但因生产工艺不同,联碱质量普遍低于氨碱。

  纯碱用途:纯碱是最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化工、玻璃、冶金、造纸、印染、合成洗涤剂、石油化工、食品医药为什等行业,用量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位置。潍坊海之源化工有限公司的主打产品纯碱系列和氯化钙系列供应出口到韩国,美国,印尼,迪拜等国家,被国外客商指定为国内综合采购商。

碳酸钠化学式的知识点归纳3

  1、碳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2、碳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3、碳还原二氧化碳C+CO2高温2COCaCO3+2HCl=CaCl2+H2O+CO2↑

  5、碳酸分解H2CO3=H2O+CO2↑

  6、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H2CO3

  7、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

  8、一氧化碳燃烧2CO+O2点燃2CO2

  9、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高温2Fe+3CO2

  10、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Cu+CO2Na2CO3+2HCl=2NaCl+H2O+CO2↑

  11、过氧化氢制氧气2H2O2MnO2H2O+O2↑24、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取CO2)

  1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13、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K2MnO4+MnO2+O2↑

  14、氯酸钾制氧气2KClO3MnO2KCl+3O2↑2?

  15、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P100)CuSO4+2NaOH=Na2SO4+Cu(OH)2?

  16、氢气还原氧化铜(P97)H2+CuOCu+H2O?


氧化硫化学式化学知识点(扩展8)

——江苏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

江苏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1

  氮及其化合物

  1、氮的氧化物:NO2和NO

  N2+O2 ========高温或放电 2NO,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稳定: 2NO+O2 == 2NO2

  一氧化氮:无色气体,有毒,能与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与CO中毒原理相同),不溶于水。是空气中的污染物。

  二氧化氮:红棕色气体(与溴蒸气颜色相同)、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3NO2+H2O=2HNO3+NO,此反应中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以上三个反应是“雷固氮”、“雷雨发庄稼”的反应。

  2、硝酸(HNO3):

  (1)硝酸物理性质:纯硝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油状液体。低沸点(83℃)、易挥发,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呈白雾状。98%以上的硝酸叫“发烟硝酸”,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为69%。

  (2)硝酸的化学性质:具有一般酸的通性,稀硝酸遇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浓硝酸遇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H+作用)后褪色(浓硝酸的强氧化性)。用此实验可证明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强。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能氧化大多数金属,但不放出氢气,通常浓硝酸产生NO2,稀硝酸产生NO,如:

  ①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②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反应①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②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3︰2。

  常温下,Fe、Al遇浓H2SO4或浓HNO3发生钝化,(说成不反应是不妥的),加热时能发生反应:

  当溶液中有H+和NO3-时,相当于溶液中含HNO3,此时,因为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使得在酸性条件下NO3-与具有强还原性的离子如S2-、Fe2+、SO32-、I-、Br-(通常是这几种)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有沉淀、气体、难电离物生成是因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3、氨气(NH3)

  (1)氨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比空气轻,易液化,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可以溶解700体积的氨气(可做红色喷泉实验)。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

  (2)氨气的化学性质:

  a. 溶于水溶液呈弱碱性:

  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种弱碱,很不稳定,受热会分解:

  氨气或液氨溶于水得氨水,氨水的密度比水小,并且氨水浓度越大密度越小,计算氨水浓度时,溶质是NH3,而不是NH3·H2O。

  氨水中的微粒:H2O、NH3、NH3·H2O、NH4+、OH—、H+(极少量,水微弱电离出来)。

  喷泉实验的原理:是利用气体极易被一种液体吸收而形成压强差,使气体容器内压强降低,外界大气压把液体压入气体容器内,在玻璃导管尖嘴处形成美丽的“喷泉”。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701665.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701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