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生活常识 >樟子松的种植技术是什么 樟子松的栽培技术

樟子松的种植技术是什么 樟子松的栽培技术

更新时间:2023-01-03 19:24:01 点击: 来源:yutu

樟子松的种植技术是什么

樟子松种植技术 一、技术内容及其优点造林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每项工程都需要用一定的工艺去完成。其内容包括从育苗、造林、经营直至主伐利用全过程,造林工艺的各个工序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截至目前,樟子松容器苗抗旱造林技术,是完成樟子松造林工程的最佳工艺。

它的内容概括起来说,就是集中育大(大苗),集约经营,实行“四改”,简化工序,一次成林直至主伐利用。它的主要特点是:“四改”、“五不”、“四提高”。“四改”:改春季一季造林为雨季造林为主的多季造林;改裸根小苗造林为容器大苗造林;改浅栽为深栽造林;改密植为合理稀植造林。“五不”:造林前不需全面整地,挖大穴深栽造林,幼树生长正常;非极端干旱情况下,栽植时不浇水可确保成活;不需要两年培土防护,试验研究表明:大苗抗旱力强,越冬后无生理干旱致死的现象发生;幼林地不需要铲趟抚育,树草并存,生育良好;合理稀植不需要多次间伐抚育,一次成林直至主伐利用。

实行“五不”,不但简化了育林程序,节省了用工、降低了育林成本,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在培土防护和抚育过程中幼树损伤,从而提高了保存率和成林率。“四提高”:采用容器苗抗旱造林技术与传统工艺相比较,提高成活率20%-30%;成活率都能达到95%以上;提高保存率40%-50%;一般保存率均在90%以上,免去了补植的麻烦,林相整齐完整,提高了生长率;从樟子松人工林生长进程分析可知,7年以后进入高生长速生期,用大苗造林,其缓生期已在育大苗阶段完成,从而缩短了育林周期;一般可缩短5-10年,提高了成林率;如保护得当,不遭人畜危害,可一次成林,成林率可望达100%。二、具体做法和技术要点(一)田间大苗培育及移植造林用2年生裸根苗集中育大,在田间采用大垄作业,株距1米,垄间交错配置,每公顷可栽植15000株,按保存率60%计算。

可保留9000株。造要按1次成林要求,合理密度4米x 5米或5米x 5米,每公顷需苗400株-500株,也就是说,1公顷集中育大的苗木可移植造林18公顷-22.5公顷。(二)容器大苗培育及移植造林1.容器大苗培育育苗地选择:选择通风良好,光照充足,无积水,无风蚀,有水源,便于管理的地方,周围可设保护障。

作床:苗床宽1米,长度不限,床深与装满土后的育苗袋同高,为便于管理,每两床中间应留宽50厘米以上的过道。容器规格:通常采用塑料袋,厚约0.3毫米,袋高35厘米,直径18厘米-20厘米。每平方米可育大苗25株。

育大苗时间:装袋时间与一般裸根小苗造林时间相同。容器苗装袋的操作方法:就地取土装袋,采用一铺、二盖、三提苗、四满、五墩、六靠牢的操作方法。一铺:就是把袋平放,装土1/3,使根系舒展;二盖:就是再投入1/3的土盖在苗上;三提苗:就是把袋立起稍提苗,防止窝根,使苗木处于袋的中央位置;四满:就是把土装满;五墩:双手抱袋、墩实;六靠牢:就是把装好苗的容器袋放在育苗床内,相互靠紧靠牢,以防透风。技术要点:为确保育大质量,提高成活率,必须掌握以下技术环节。

①选用顶芽饱满,须根完整的壮苗装袋,剔除弱苗、无顶芽苗和撸根苗。②容器袋下部必须打孔 4个-5个。小孔直径1厘米左右,如不打孔通气透水,苗木多会窒息死亡。③苗床容器袋间隙用土填满,防止透风,及时浇灌透水抗旱保活,及时薅草,精心培育,以利生长。

④育大前2年,由于苗小抗性差,还须培土防护,以免翌春苗木因生理干旱致死。在上冻前,把苗压倒,用土盖严,翌春苗木萌动及时撤土。撤土时间宁晚勿早。培土撤土时,注意防止损伤顶芽。

2.移植造林造林季节:采用容器苗抗旱造林技术,在整个生长季均可造林。最佳时间是3月上旬~4月下旬或7月上旬~8月下旬。这时造林成活率高而稳定,缓苗期短,长势良好。

苗木规格:苗高以30厘米-50厘米为宜,过小的容器苗,保护困难,抗逆性差。植坑规格视容器袋大小而定,一般为土体直径的2倍左右,植坑深度以容器袋上口稍低于地面为原则,适当深栽,坑壁垂直,坑口坑底大小一致,严禁锅底坑。技术要点:采用容器苗抗旱造林技术,确保造林成活率高、长势好的技术关键是保持土体完整,不散不裂,保证容器苗须根完整。

在土体内的有效根系不断裂、不撸根。为做到保持土体完整、不散不裂,在起苗、运输和造林的各道工序中应掌握以下技术环节。①装、运、卸苗和造林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严禁野蛮操作。②植苗回土时,要沿坑壁四周依次踏实,避免散坨伤根。

③容器大苗移栽造林时,应适当深植,并在坑内撤掉容器袋。

樟子松的养殖方法 樟子松怎么养殖

第一:土壤的选择。樟子松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唯一需要注意的一点便是:保持土壤的通透性。

樟子松根系脆弱,对水的抗性差。

积水的环境,会导致樟子松烂根现象,严重是,会直接导致死亡。  第二:光照的处理。樟子松为喜阳植物,只需要保持足够的光照,一般条件下的樟子松均可以保持正常的形态。  第三:病虫的防治。

樟子松的病虫害主要包括:松苗立枯病 、油松球果螟、落叶松毛虫、松纵坑切梢小蠹虫等等,尤其是在冬季,切勿不可放松。

樟子松的生长习性是怎样的

松科松属常绿乔木,树皮下部黑褐色,上部黄褐色。幼树树冠尖塔形,老时圆顶或平顶。

一年生枝淡黄褐色,无毛。

冬芽褐色或淡黄褐色。叶2针一束,粗硬,常扭转。球果长卵形,淡褐灰色,鳞盾向后反曲,鳞脐疣状凸起,具易脱落短刺。花期5~6月,种熟期翌年9~10月。

樟子松 分布: 产于黑龙江的大兴安岭、海拉尔以西和以南沙丘地带。辽宁的章古台流动沙丘,山西雁北地区,陕西榆林地区均引种成功。 生长习性: 极喜光,适应严寒干旱的气候,能耐-40℃的低温和严重干旱地区,为我国松属中最耐寒的树种。

喜酸性土壤,在干燥瘠薄、岩石裸露、沙地、陡坡均可生长良好。不宜在盐碱土、排水不良的黏重土壤上栽植。深根性,抗风沙。

观赏价值及园林用途: 树干端直高大,枝条开展,枝叶四季常青,为优良的庭园观赏绿化树种。在沈阳以北至大兴安岭沙丘地带,以及东北、西北城市作园林绿化树种,前景可观。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树种。

繁育技术: 主要采用播种繁殖。一般在15~20年生时开始结实,60~70年生时大量结实,每隔2~4年有一个丰收年,成熟的球果可在树上留6~7月,便于长期采种。球果采回后,先用40℃的温水浸泡5分钟,然后干燥,室内温度不要超过25℃,并要注意通风。鳞片开裂后经敲打,使种子脱落,再搓去种翅,筛去杂物,即得纯种。

选择排水良好,微酸性或中性的沙壤土上育苗。如在沙土地上育苗,最好用河泥、草炭改土,并用农家肥料作基肥。播种时间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陕北在4月中、下旬。在土壤解冻后,适当提前为好。

播种用的种子,先用1.5%的福尔马林或硫酸亚铁溶液,浸泡2小时消毒,或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几分钟灭菌后,再选用以下方法进行催芽处理:①温水浸种催芽。将种子放在始温为50℃的温水中浸泡两昼夜,然后捞出铺在席上,盖上湿麻袋,每天用30℃温水喷洒一次,同时翻动种子,4~5天后,种壳大部裂口时播种。寒冷地区浸种要在生火的室内进行,每天换50℃的温水一次,浸泡7天,即可播种。②雪堆埋藏法。

在冬季,先用凉水将种子浸泡两昼夜,然后捞出,装在布袋中,埋藏在背荫处的雪堆内,开春后取出播种。将种子与沙混合,堆藏在背荫处,第二年取出播种。

④春季将干藏的种子先用温水浸泡2天,再在向阳处挖深20~25厘米的浅沟,将浸泡过的种子与湿沙混拌均匀,放入沟内,每天喷温水1~2次,并随即翻动种沙,5~7天种子裂口后播种。根据各地经验,上述方法中,以雪堆埋藏法效果较好。 为了预防立枯病,播前1~2天,可用3%的白矾溶液或1%的硫酸亚铁溶液喷洒床面,进行土壤消毒。

另据一些地方的经验,播种沟开好后,每667米用赛力散1.5~2千克与10倍(体积)的细沙混拌均匀,用手溜入沟内,防病效果较好。也可按每平方米以40~60毫升工业用硫酸,加6千克水左右,均匀灌溉床面,使土层润湿3厘米,过7天后播种。播前圃地要灌足底水。条播,行距10~15厘米,沟深2厘米,播幅6厘米。

每667米播量4~5千克左右。覆土厚度0.5~1厘米,使种子与土壤密接。再用草或锯末覆盖床面,无覆草条件时,可用洒水或小水漫灌的方法,经常保持苗床湿润,7~10天即可出苗。

出苗期间多风地区要设置风障,防止鸟类为害。苗出齐后,分次揭去覆草,及时喷洒0.5%~1%的波尔多液和1%的硫酸亚铁溶液,以防立枯病。同时,要加强施肥和松土除草工作。生产中常用除草剂灭除杂草,方法是:每平方米用除草醚2克,拌土撤于床面。

樟子松苗需留床1~2年方可出圃。留床苗木于冬季要采取防寒措施,即在土壤结冻前,先灌足冻水,一周后覆厚10~15厘米的细土盖住幼苗,并稍加镇压,翌春解冻后,再扒去覆土。为了促进根系发育,第二年可换床培育,换床密度为每平方米200~220株。

每667米产苗7万~8万株,两年生苗高可达1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