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工程硕士论文提纲 菁选2篇 工程硕士论文怎么写

工程硕士论文提纲 菁选2篇 工程硕士论文怎么写

更新时间:2023-03-16 09:49:26 点击: 来源:yutu

工程硕士论文提纲1

  论文题目:H制药公司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目 录

  摘 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一、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管理过程理论

  (二)目标管理理论

  (三)动态控制理论

  二、H制药公司工程项目管理概况

  (一)H 制药公司简介.

  (二)H 制药公司工程项目管理现状.

  三、H制药公司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项目立项评价不充分

  (二)项目供应商匹配度不高

  (三)项目进度计划不科学

  (四)项目管理人员分工不明确

  (五)项目成本偏离目标

  (六)项目 GMP 管理目标不明确

  四、H制药公司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缺乏立项风险管控

  (二)对合作伙伴的选择与管理不合理

  (三)缺少项目进度管控措施

  (四)缺少项目管理专业人员

  (五)缺少成本管理控制

  (六)GMP 管理体系不健全

  五、H制药公司工程项目管理的提升对策

  (一)强化立项的全面风险管控

  (二)加强合作伙伴的选择与管理

  (三)健全进度控制措施

  (四)提升人员组织管理

  (五)强化全过程成本管理控制

  (六)健全 GMP 管理体系

  结 语

  参考文献

工程硕士论文提纲2

  论文题目:城市景观连拱桥梁设计方法

  论文语种:中文

  您的`研究方向:工程设计

  是否有数据处理要求:是

  您的国家:上海

  您的学校背景:同济大学

  要求字数: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是否需要盲审(博士或硕士生有这个需要):否

  补充要求和说明:1.需要建模并做实证研究 2.在职硕士毕业论文,导师是博士生导师

  摘要

  Abstract

  1 桥线*面设计

  1.1 *面设计技术标准的确定

  1.2 *曲线计算

  1.3 论文结构

  2 纵断面设计

  2.1 纵断面设计技术指标的确定

  2.2 竖曲线计算

  3 横断面设计

  3.1横断面框架设计

  3.1.1桥面基础设计

  3.1.2桥基模式设计

  3.2强梁设计

  3.3桥边景观设计

  4 路基设计

  4.1 路基设计原则

  4.2 土石方计算和调配

  5 城市景观连拱桥梁结构设计和计算

  5.1设计原则

  5.2 城市景观连拱桥梁类型确定

  5.3 城市景观连拱桥梁结构计算

  6 挡土墙设计

  6.1 挡土墙设计原则

  6.2 挡土墙计算示例

  7 工程概预算编制

  7.1 概预算的作用

  7.2 该预算的编制依据

  7.3 概预算的主要内容

  7.4 概预算的编制步骤

  参考文献

  致谢


工程硕士论文提纲 (菁选2篇)扩展阅读


工程硕士论文提纲 (菁选2篇)(扩展1)

——工程硕士论文评审意见 (菁选2篇)

工程硕士论文评审意见1

  ______系统在_______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目前_____系统存在_____,并________。如何根据____的具体情况,选择_____方案,以_______实现_______,并保证系统______的先进性,是一项有重要意义并有一定难度的工作。

  论文首先通过对不同_______进行比较,选定以_______为主________。并提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重点强调______的实现,并兼顾____________等_______,确定了_________。在此基础上论文完成了__________;并________。

  论文反映作者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对本专业基础理论和课题方面的'知识掌握深入、牢固,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课题中的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论文条理清楚、图表规范、数据可信,已达到硕士论文水*,同意该同学按期参加答辩。

工程硕士论文评审意见2

  随着_________技术的迅猛发展,建设________已经成为可能。目前,_______已经_______,如何建设_______系统,保证_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技术难度很大,是一项有挑战性但又势在必行的研究。

  论文通过对____________的深入分析和比较,选择了__________体制。并提出___________,基于____________建设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功能的_______建设方案。该方案________,_______。论文还组织实施了________的建设、调试和测试工作。

  论文具体工程方案设计思路新颖,采用的技术路线先进,工程难度高,工作量大,说明作者在本学科已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和通过阅读文献解决具体的工程问题,具有较强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论文思路清晰,文笔通顺,图文规范。

  论文达到了硕士论文水*,同意该生按期参加答辩。


工程硕士论文提纲 (菁选2篇)(扩展2)

——物流工程硕士论文提纲 (菁选2篇)

物流工程硕士论文提纲1

  摘要 4-6

  ABSTRACT 6-8

  第一章 绪论 11-18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5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15-18

  第二章 集中型供应链 18-26

  2.1 模型假设与表述 18-20

  2.2 供应链最优决策 20-24

  2.2.1 非RFID环境下的供应链最优决策 20-22

  2.2.2 RFID环境下的供应链最优决策 22-24

  2.3 研究现象及解释 24-26

  2.3.1 非RFID环境下的现象说明 24

  2.3.2 RFID环境下的现象说明 24-26

  第三章 单一供应链契约下的分散型供应链 26-40

  3.1 保险契约 26-29

  3.1.1 非RFID环境下的保险契约模型 27-28

  3.1.2 RFID环境下的保险契约模型 28-29

  3.2 收益共享契约 29-33

  3.2.1 非RFID环境下的收益共享契约模型 30-31

  3.2.2 RFID环境下的收益共享契约模型 31-33

  3.3 销售回扣契约 33-36

  3.3.1 非RFID环境下的销售回扣契约模型 33-35

  3.3.2 RFID环境下的销售回扣契约模型 35-36

  3.4 SRP契约 36-40

  3.4.1 非RFID环境下的SRP契约模型 37-38

  3.4.2 RFID环境下的SRP契约模型 38-40

  第四章 组合契约下的分散型供应链 40-63

  4.1 保险契约与收益共享契约组合 40-43

  4.1.1 非RFID环境下的情况 40-42

  4.1.2 RFID环境下的情况 42-43

  4.2 保险契约与销售回扣契约组合 43-51

  4.2.1 非RFID环境下的情况 44-47

  4.2.2 RFID环境下的情况 47-51

  4.3 保险契约与SRP契约组合 51-57

  4.3.1 非RFID环境下的情况 51-54

  4.3.2 RFID环境下的情况 54-57

  4.4 协调的效率 57-63

  4.4.1 非RFID环境下的情况 58-60

  4.4.2 RFID环境下的情况 60-63

  第五章 数值分析 63-71

  5.1 协调型组合契约对零售商最优决策的影响 63-66

  5.1.1 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 63-65

  5.1.2 零售商的最优销售努力水* 65-66

  5.2 RFID技术对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 66-68

  5.2.1 供应链的'最优生产量 66-67

  5.2.2 供应链的最优销售努力水* 67-68

  5.3 RFID技术对利润的影响 68-71

  5.3.1 RFID技术对零售商利润的影响 68-69

  5.3.2 RFID技术对供应商利润的影响 69

  5.3.3 RFID技术对供应链利润的影响 69-71

  第六章 结论 71-73

  参考文献 73-75

  致谢 75-76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6

物流工程硕士论文提纲2

  致谢 5-6

  摘要 6-7

  ABSTRACT 7

  1 绪论 11-20

  1.1 研究背景 11-1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6

  1.2.1 需求预测研究现状 12-13

  1.2.2 库存分类研究现状 13-14

  1.2.3 库存控制研究现状 14-16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16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16-17

  1.3.1 研究内容 16-17

  1.3.2 研究意义 17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7-20

  1.4.1 研究方法 17-18

  1.4.2 技术路线 18-20

  2 理论基础 20-27

  2.1 需求预测相关理论 20-23

  2.1.1 物流需求预测概念 20-21

  2.1.2 预测误差的度量 21-22

  2.1.3 温特季节指数*滑预测法 22-23

  2.2 两种库存控制方法 23-25

  2.2.1 多品种分组统一订购的库存控制模型 23-25

  2.2.2 基本经济订购批量参照法 25

  2.3 考虑需求特性的ABC分类法 25-26

  2.4 本章小结 26-27

  3 D公司北京作业中心包装物料库存控制现状与问题分析 27-38

  3.1 D公司北京作业中心概况 27-30

  3.1.1 D公司概况 27

  3.1.2 D公司北京作业中心主要产品和服务 27-28

  3.1.3 D公司北京作业中心的日常运作 28-30

  3.2 D公司北京作业中心包装物料库存控制现状 30-35

  3.2.1 包装物料的基本概况 30-32

  3.2.2 需求预测现状 32-33

  3.2.3 订购策略现状 33

  3.2.4 库存水*和服务水*现状 33-35

  3.3 D公司北京作业中心包装物料库存控制问题分析 35

  3.4 D公司北京作业中心包装物料库存控制要求和影响因素分析 35-37

  3.4.1 包装物料库存控制要求 35-36

  3.4.2 包装物料库存控制影响因素 36-37

  3.5 本章小结 37-38

  4 D公司北京作业中心包装物料库存控制方案 38-57

  4.1 D公司北京作业中心包装物料分类 38-42

  4.1.1 分类方法的选择 38

  4.1.2 作业中心包装物料分类 38-42

  4.2 基于分类的库存控制方法选择 42-45

  4.2.1 需求波动较小的包装物料库存控制方法选择 42-43

  4.2.2 需求波动较大的包装物料库存控制方法选择 43-45

  4.2.3 C类包装物料库存控制方法选择 45

  4.3 D公司北京作业中心包装物料需求预测 45-49

  4.3.1 需求预测方法选择 45-46

  4.3.2 预测效果评价 46-48

  4.3.3 预测结果 48-49

  4.4 库存控制方法的应用 49-56

  4.4.1 需求波动较小的包装物料的库存控制 49-52

  4.4.2 需求波动较大的包装物料的库存控制 52-55

  4.4.3 C类包装物料的库存控制 55-56

  4.5 本章小结 56-57

  5 方案实施效果评价 57-65

  5.1 需求波动较小的包装物料库存控制效果评价 57-61

  5.1.1 库存水*控制效果评价 57-61

  5.1.2 服务水*控制效果评价 61

  5.2 需求波动较大的包装物料库存控制效果评价 61-64

  5.2.1 库存水*控制效果评价 61-63

  5.2.2 服务水*控制效果评价 63-64

  5.3 C类包装物料库存控制效果评价 64

  5.4 本章小结 64-65

  6 结论与展望 65-66

  6.1 结论 65

  6.2 展望 65-66

  参考文献 66-69

  附录A 69-77

  附录B 77-80

  附录C 80-83

  附录D 83-87

  附录E 87-91

  学位论文数据集 91


工程硕士论文提纲 (菁选2篇)(扩展3)

——心理健康教育硕士及机械工程硕士论文提纲

心理健康教育硕士及机械工程硕士论文提纲1

  中文摘要 3-4

  1. 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8-26

  1.1 引言 8-9

  1.2 文献综述 9-20

  1.2.1 自信心研究概述 9-17

  1.2.2 父母教养方式研究概述 17-20

  1.3 问题的提出 20-26

  1.3.1 关于农民工问题的研究综述 20-23

  1.3.2 本校农民工子女概述 23-25

  1.3.3 问题的提出 25-26

  2. 实证研究 26-29

  2.1 研究目的 26

  2.2 研究假设 26

  2.3 研究方法 26-29

  2.3.1 被试 26-27

  2.3.2 测验工具 27-28

  2.3.3 施测程序 28-29

  3. 调查结果 29-32

  3.1 农民工子女自信心现状 29-30

  3.2 父母教养方式的特征 30-31

  3.3 农民工子女自信心现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31-32

  4. 讨论与分析 32-34

  4.1 农民工子女自信心现状的分析 32

  4.2 父母教养方式的特征分析 32-33

  4.3 农民工子女自信心现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33-34

  5 农民工子女自信心相对较差的成因分析 34-38

  5.1 儿童自信心心理发展的'理论依据 34-35

  5.2 农民工的家庭教养方式 35-36

  5.3 农民工的特殊角色 36-37

  5.4 学校教育 37

  5.5 社会环境 37-38

  6. 对策 38-42

  6.1 家庭方面 38

  6.2 学校方面 38-40

  6.3 社会方面 40-42

  7. 结论与今后研究方向 42-43

  7.1 结论 42

  7.2 不足与今后的研究方向 42-43

  参考文献 43-46

  附录 46-51

  致谢 51


工程硕士论文提纲 (菁选2篇)(扩展4)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致谢词 (菁选3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致谢词1

  长春工程学院两年半的求学时光转瞬即逝,在这里,我学习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也认识了更多的同学朋友,还领悟了许多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在即将告别校园生涯的时候,要感谢许多在这两年半时间中教育过我、帮助过我、陪伴过我的老师和同学们。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校内导师孙维东副教授两年半来对我的悉心培养和谆谆教诲。生活中和蔼可亲,*易近人,无论是学术上还是为人处事上的高贵情操都是我终生学习的榜样。同时我也要感谢我的校外导师马青龙研究员,马老师在我的一年多的实习期里,面面俱到地传授了我许多关于工程设计的知识,为我以后的工作提供了很多的帮助。感谢两位老师对我的教导,学生感激之情,此后人生路长,定当铭记教诲。

  其次,感谢研究生部的各位老师,是你们给了我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特别感谢长春工程学院设计研究院,感谢设计院总工韩芳高工,以及设计院二所所有的同事们,是你们给我提供了宝贵的实习机会,让我在实习期间丰富了自己书本以外的工程设计知识,感谢他们在我将近一年多的实习期里对我的指导和照顾,我想在这里经历的一年多的时间将会成为我人生中最难忘、最受益的一段时间。

  特别感谢我的师弟孙亚洲、师妹周会洁,在我试验期间对我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感谢我的学弟及同仁对我的试验的指导与帮助。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几十年来,他们为了把儿子培养*,任劳任怨,含辛茹苦,默默地为我奉献了一切。

  最后,非常感谢我的论文评阅老师和答辩委员会的诸位委员,感谢你们百忙之中抽空参加我的答辩,我为你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致敬!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致谢词2

  光阴似箭,时光荏苒,两年过去了,意味着自己的学生时代已经结束,回首这一路走来,收获很多,感悟很多。感谢母校以“明德致远,笃行务实”的学风育我*,让我不断吸取新知,充实自己。

  首先要感谢我的校内导师靖向党教授,本论文是在您悉心指导之下完成的。

  一路以来,您以渊博的专业知识,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朴实无华、*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导师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会我很多道理。本论文多次易稿,倾注了您大量的精力和宝贵的时间,在此向您表达深切的谢意与祝福!

  还要感谢我的企业导师何世鸣教授,感谢您在研究生阶段所有企业实践环节中给与的指导与帮助,毫无保留的教授专业知识,不论是在工程生产中,还是在学习的态度上,都能够身正为范、倾囊相助,并且在论文开题、初稿、预答辩期间所提出的宝贵意见,在此由衷的感谢!

  感谢彭第老师亦师亦友的指导,从论文的开题、初稿、终稿对论文的批阅给出合理的意见,对论文的语病也认真纠正,衷心的祝福老师您工作顺利、生活美满!感谢张佳兴和师弟于天野在科研实验过程中给我的帮助,在此由衷的感谢!

  同时,我要感谢所有教导过我、关心过我的老师。特别是潘殿琦教授、吴景华教授、吴银柱教授、王彪老师、杜兆成老师、黄非老师以及研究生部的所有老师。你们为我的学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你们为人师表的风范令我敬仰,在此由衷的感谢!

  感谢中冶勘察院程良奎教授在论文的试验部分给与指导,感谢工程试验中许多工友们(赵喜元工长、潘向东、何素晓等)的帮助,在此由衷的感谢!

  感谢同学们和朋友们的关心与帮助。感谢马书杰、张敏、周明洋、温梓薇、刘兆、杨捷、赵远、蒋治业、郑莲婧、单春雪、田野、丁欢、王达威、苑云、鲍宇、温暖、李春红等同学在生活上的支持照顾,感谢研究生群“东区十二人组”

  在生活和学习的帮助,感谢12级同窗在研究生生活中的陪伴。

  需要特别感谢的是我的父母。感谢这26年来,他们无私的爱,让我可以在成长的路上无所畏惧、披荆斩棘!

  感谢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评阅本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致谢词3

  转眼两年半的硕士研究生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作为长春工程学院的第一届研究生,我感到十分荣幸,在这里的校园生活给我留下了美好体验和深刻的回忆。

  在此,我要感谢我的'研究生导师,王丽颖教授和赵晖副教授,他们严谨的工作态度、学术精神和专业素养都对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我受益终生。在校学习期间,导师不仅毫无保留的指点我学习工作,使我的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生活上也给予了很大的关心和照顾。同时,感谢我的校外导师王琦和各个实习阶段的指导教师对我的悉心教导和热情帮助,让我拓宽了眼界,提高了专业技能。

  感谢在撰写论文阶段对我进行指导的各位老师,特别是秦迪老师,李梅老师,董峻岩老师和齐柠老师,他们对我的论文提出的修改意见,使我的论文内容不断充实、规范化。同时,还要特别感谢吉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四*分局公主岭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工作人员,在我们对试点工程改造设计一系列工作时的积极配合和帮助,使我更好的完成了我学位论文中的工作内容。

  此外,我也要感谢陪伴我度过研究生生涯的同学们:王琳琳,李斌,王要锋,周红梅,许洪亮,感谢师姐张圣心和师兄郭宏远,师弟王智宇,我们在生活中互相关照,在学习和工作中互相督促,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深深的希望在毕业之后我们还能维系这份情谊。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这么多年来对我的培养与爱护,你们的支持是我进步最大的动力!


工程硕士论文提纲 (菁选2篇)(扩展5)

——工程硕士论文字数要求 (菁选2篇)

工程硕士论文字数要求1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成果的主要表现,它集中表明了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获得的新的发明、理论或见解,是研究生申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重要依据,也是科研领域中的重要文献资料和社会的宝贵财富。

  为了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质量,使学位论文在内容和格式上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按照国家标准《学位论文的编写规则》,特作如下规定:

  一、论文内容要求

  研究生学位论文应用中文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字数一般为4~5万,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一般为2~5万;博士学位论文字数一般为8~10万(医学院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字数要求参见其它规定)。学位论文内容要求完整、准确,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简化汉字和法定的计量单位。文中采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全文必须统一,并符合规范化的要求。如果文中使用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习惯用语,应加以注释。国外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必须在译文后用圆括号注明原文。学位论文的插图、照片必须确保能复制或缩微。论文的页码须从“绪论”数起(包括绪论、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用*数字编连续码;文摘页、目次页、插图和附表清单、符号和缩略词的说明等,用*数字单独编连续码。

  论文内容一般应由十五个主要部分组成,依次为:

  1.封面(包括扉页);

  2.题名页;

  3.论文原创性声明;

  4.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5.论文答辩委员会名单及答辩决议;

  6.中文摘要;

  7.英文摘要;

  8.目录;

  9.符号说明;

  10.论文正文;

  11.参考文献;

  12.注释;

  13.附录;

  14.致谢;

  15.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1.封面(包括扉页)

  采用研究生院下发的统一封面,封页上填写论文题目(不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学科(专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填写)、答辩日期(或论文提交日期)等内容。上述内容也应在扉页上填写清楚,并增加填写研究生学号,专业学位研究生须注明申请专业学位的名称。

  论文题目应避免使用不常用缩略语、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题目用词必须考虑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文摘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用的特定实用信息。在学位论文中出现的题目都应完全相同。如果学位论文是基金资助项目,应将基金注释在题目所在页下“页脚”位置。

  2.题名页

  题名页应置于封二,是对学位论文进行著录的依据。除包括封面上的全部内容外,题名页还应增加关键词、资助基金项目、研究方向、申请学位级别(博士或硕士)、培养单位等内容。

  3.论文原创性声明

  该《声明》全文可以从网上的信息服务栏目中下载,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后生效。

  4.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该《授权书》全文可以从网上的信息服务栏目中下载,经学位论文作者和指导教师共同签名后生效。

  5.论文答辩委员会名单及答辩决议

  论文答辩委员会名单及答辩决议书须经全体答辩委员、答辩委员会*签名,可以用复印件附于论文中。

  6.中文摘要(包括关键词)

  中文摘要应该将学位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简短明了地陈述出来,它包含论文中的基本信息,体现科研工作的核心思想,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可以引用。摘要内容一般应说明本项科研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实验方法、研究成果、结果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果和结论,应注意突出学位论文中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和新见解的部分。摘要内容应包含与报告、论文等同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可供二次文献(文摘等)采用。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500字(硕士论文)或800字(博士论文),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以略多。

  7.英文摘要(包括关键词)

  英文摘要内容(含论文题目)应与中文摘要基本相对应,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文字流畅。英文摘要的字数以实词计,一般不宜超过300(硕士论文)或500(博士论文)个实词,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以略多。

  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8.目录

  目录应将文内的章节标题依次排列,标题应该简明扼要。目录页中每行均由标题名称和页码组成,包括引言(或前言),主要内容的篇、章、条、款、项序号和标题,小结,(引文)参考文献、注释、附录,可供参考的文献题录、索引等。

  论文中如图表较多,可以分别列出清单置于目录页之后。图的清单应有序

  号、图题和页码。表的清单应有序号、表题和页码。

  9.符号说明

  论文中所用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及单位(或量纲)。

  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计量单位、名词、术语等注释说明,如需汇集,可集中置于图表清单之后。

  10.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是主体,是学位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一般由标题、文字叙述、图、表格和公式等五个部分构成。写作形式可因科研项目的性质不同而变化,一般可包括调查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的差异,对正文内容不能作统一的规定。但是,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11.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文中引用的有具体文字来源的文献集合,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出,可以列在各章末尾,也可以列在正文的末尾。按照GB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执行。

  在引用别人的科研成果时,应特别注意在引用处加以说明,避免论文抄袭现象的发生。

  12.注释

  注释可作为脚注在页下分散著录,但切忌在文中注释。

  13.附录

  附录是作为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并不是必须的。附录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为了整篇论文材料的完整,但编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和逻辑性,这一材料包括比正文更为详尽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建议可以阅读的参考文献题录,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

  (2)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

  (3)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珍贵资料。

  (4)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5)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14.致谢

  一般在正文之后,包括内容如下:

  (1)对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或

  个人。

  (2)对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

  (3)对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

  (4)对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

  (5)对其他应感谢的组织和个人。

  致谢应实事求是,切忌浮夸与庸俗之词。

  15.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按学术论文发表的时间顺序,列出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清单(发表刊物名称、卷册号、页码、年月及论文署名)。其中应对发表刊物类别作具体说明,如:是否属于本校规定的学术刊物;论文署名单位是否为上海交通大学及作者排列顺序。

  二、论文撰写规范

  1.封页上的内容一律按统一格式和要求打印,必须正确无误。论文题目不得超过20个汉字。

  2.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字数为500字左右。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为800字左右。

  (1)论文题目为三号黑体字,可以分成1或2行居中打印。

  (2)论文题目下空一行居中打印“摘要”二字(三号黑体),字间空一格。

  (3)“摘要”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四号宋体)。每段开头空二格,标点符号占一格。

  (4)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四号宋体)。关键词数量为4~6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3.论文英文题目全部采用大写字母,可分成1~3行居中打印。每行左右两边至少留五个字符空格。

  (1)题目下空三行居中打印“ABSTRACT”,再下空二行打印英文摘要内容。

  (2)摘要内容每段开头留四个字符空格。

  (3)摘要内容后下空二行打印“KEYWORDS”,其后关键词小写,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4.目录:“目录”两字(三号黑体),下空两行为章、节、小节及其开始页码。章、节、小节分别以1、1.1、1.1.1等数字依次标出。

  目录中章、条的编号和绪论、附录等均顶格排。章、条的标题及附录等的标题与前面的内容之间空一个字的间隙。前言、章、条等与页码之间用“”连接,页码不用括号。目录所列内容回行时顶格排。

  5.章、条、段:章、条的编号顶格排,编号与标题或文字之间一个字的间隙。章的标题占两行。段的文字空两个字起排,回行时顶格排。

  6.标题:每章标题以三号黑体居中打印;“章”下空两行为“节”以四号黑体左起打印;“节”下空一行为“小节”,以小四号或五号黑体左起打印。换行后打印论文正文。

  7.正文:采用小四号或五号宋体。

  8.图:图包括曲线图、构造图、示意图、图解、框图、流程图、纪录图、布置图、地图、照片、图版等。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图中一律采用英文标注。图文说明用中文。

  图应有编号,由“图”和从1开始的*数字组成,例如“图1”、“图2”等。图的编号应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并与章、条和表的编号无关。只有一幅图时,仍应标为“图1”。

  图宜有图题,采用中英文对照,其英文字体为五号,中文字体为五好楷体,并置于图的编号之后,图的编号和图题应置于图下方的居中位置。引用图应在图题右上角标出文献来源。

  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此三者只有在不必要标明(如无量纲等)的情况下方可省略。坐标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略词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照片图要求主题和主要显示部分的轮廓鲜明,便于制版。如用放大缩小的复制品,必须清晰,反差适中。照片上应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标度。绘图必须工整、清楚、规范。其中机械零件图按机械制图规格要求:示意图应能清楚反映图示内容。

  9.表: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读,应有自明性。表应有编号,由“表”和从1开始的*数字组成,例如“表1”、“表2”等。表的编号应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并与章、条和图的编号无关。只有一个表时,仍应标为“表1”。表宜有表题,表题即表的名称,置于表的编号之后。

  表的编号和表题应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如某个表需要转页接排,在随后的各页上应重复表的编号。编号后跟表题(可省略)和“(续)”,如所示:表1(续),续表均应重复表头和关于单位的陈述。

  10.公式:公式应另起一行居中排,较长的公式尽可能在等号处回行,或

工程硕士论文字数要求2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重要学习环节,是学生对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的毕业资格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为保证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培养和提高学生撰写论文的能力,特制定《西南石油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一、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组成

  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2.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3.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日志;

  4.毕业设计(论文)存档表(审阅意见、评阅意见、答辩及提问记录);

  5.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包括:封面、中文及外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目录、正文、谢辞、参考文献、附录);

  6.外文译文及原文复印件;

  7.工程图纸、软盘等。

  二、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填写及有关资料的装订

  毕业设计(论文)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日志、毕业设计(论文)存档表、毕业设计(论文)封面及A4幅面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按要求认真填写,字体要工整,卷面要整洁,手写一律用黑或蓝黑墨水;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经主管教学院长(主任)签字后发给学生。

  毕业设计(论文)按统一顺序装订:封面、中外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目录、正文、谢辞、参考文献、附录,然后与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日志、毕业设计(论文)存档表、译文及原文复印件、工程图纸(按国家标准装订)、软盘等一起放入填写好的资料袋内交院系存档。

  三、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论文题目字数要适当,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

  2.论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

  论文摘要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中文摘要在300字左右,外文摘要以250个左右实词为宜。

  设计总说明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中文字数要在1500~2000字以内,外文字数以1000个左右实词为宜。

  3.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1……、1.1……、1.1.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4.正文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包括绪论、正文主体与结论,其内容分别如下:

  绪论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要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说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文字量上要比摘要多。

  正文主体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和

  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讨论等。学生根据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性质,一般仅涉及上述一部分内容。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对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

  5.谢辞

  谢辞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辅导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

  6.参考文献与附录

  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可向读者提供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一般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宜过多,但应列入主要的文献在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在2篇以上。

  附录是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程序等;如果文章中引用的符号较多时,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一般附录的篇幅不宜过大,一般不要超过正文。

  四、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我校工科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类型大致有工程设计类、理论研究类、实验研究类、计算机软件设计类及综合类等,文科类专业参照执行,各类型论文的具体要求如下:

  1.工程设计类: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工程图,其中工程图至少有1张是计算机绘图;一份15000字以上的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参考文献不低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在2篇以上。

  2.理论研究类:对该类课题工科学生一般不提倡,各院系要慎重选题,除非题目确实有实际意义。该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字数要在20000字以上;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进行建模、仿真和设计计算等;参考文献不低于15篇,其中外文文献要在4篇以上。

  3.实验研究类: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实验,取得足够的实验数据,实验要有探索性,而不是简单重复已有的工作;要完成12000字以上的论文,其中包括文献综述,实验部分的讨论与结论等内容;参考文献不少于6篇,包括1篇以上外文文献。

  4.计算机软件类: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个软件或较大软件中的一个模块,要有足够的工作量;要写出8000字以上的软件说明书和论文;毕业设计(论文)中如涉及到有关电路方面的内容时,必须完成调试工作,要有完整的测试结果和给出各种参数指标;当涉及到有关计算机软件方面的内容时,要进行计算机演示程序运行和给出运行结果;参考文献不少于6篇,包括1篇以上外文文献。

  5.综合类:综合类毕业设计(论文)要求至少包括以上三类内容,如有工程设计内容时,在图纸工作量上可酌情减少,完成10000字以上的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包括2篇以上外文文献。

  每位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要求翻译2万印刷字符(或译出5000汉字)以上的有关技术资料或专业文献,内容要尽量结合课题(译文连同原文单独装订成册)。绘图是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毕业设计中鼓励学生用计算机绘图,作为绘图基本训练可要求一定量的墨线和铅笔线图。毕业设计图纸应符合相关专业学科的国家制图标准,如对图纸规格、线型、字体、符号、图例和其他表达的基本要求。

  各院系可参照以上要求根据专业特点制定自己的补充规定。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细则

  1.书写

  毕业设计(论文)要用学校规定的A4幅面纸书写或打印(手写时必须用黑或蓝墨水),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写到边框以外,文稿纸不得随意接长或截短。汉字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

  2.标点符号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

  3.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应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有争议的名称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达尔文、马克思等)可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4.量和单位

  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5.数字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数字,但在叙述不很大的数目时,一般不用*数字,如“他发现两颗小行星”、“三力作用于一点”,不宜写成“他发现2颗小行星”、“3力作用于1点”。大约的数字可以用中文数字,也可以用*数字,如“约一百五十人”,也可写成“约150人”。

  6.标题层次

  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等,但分级*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

  各层标题均单独占行书写。第一级标题居中书写;第二级标题序数顶格书写,后空一格接写标题,末尾不加标点;第三级和第四级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后空一格书写标题。第四级以下单独占行的标题顺序采用A.B.C.…和a.b.c.两层,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后空一格写标题。正文中对总项包括的分项采用⑴、⑵、⑶…单独序号,对分项中的小项采用①、②、③…的序号或数字加半括号,括号后不再加其他标点。

  7.注释

  毕业设计(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或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而不可行中注(夹在正文中的注)。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8.公式

  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

  9.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加粗,关键词内容不加粗)关键词1;关键词2;(3~8个)……

  Abstract(TimesNewRoman、10号、左右各缩进2字符、段前、段后0.5行)

  Keywords(TimesNewRoman、10号、左右各缩进2字符):Keywords1Keywords2……1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无缩进、段前、段后均0.5行)正文(宋体、10号、首行缩进2字符、1.25倍行距)文正文……

  1.1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加粗、无缩进、段前、段后均0.5行)

  正文(宋体、10号、首行缩进2字符、1.25倍行距)

  正文……

  1.1.1三级或三级以上标题(宋体、五号、加粗、无缩进、段前、段后均0.25行)正文(宋体、10号、首行缩进2字符、1.25倍行距)

  正文……

  2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无缩进、段前、段后均0.5行)

  正文(宋体、10号、首行缩进2字符、1.25倍行距)

  正文……

  参考文献(宋体、四号、加粗、无缩进、段前、段后均0.5行)

  <1>……(宋体、10号、无缩进、1.25倍行距)

  <3>……

  <2>……

  1.图书格式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宋体、10号、无缩进、1.25倍行距)

  <1>毛利锐,沈灌群.*教育通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20-22.

  1.25倍行距)

  <2>王英杰,高益民.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13-16.

  <3>清华大学校史编辑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


工程硕士论文提纲 (菁选2篇)(扩展6)

——最新的工程硕士论文致谢 (菁选2篇)

最新的工程硕士论文致谢1

  本论文是在我的导师张教授的指导和关怀下完成的。张老师渊博的学识以及诲人不倦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与张老师见面不多,但张老师有求必应、急人所急的风范和态度,对我影响很大,在此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此,也非常感谢我的企业导师刘博士在论文写作阶段给予我的指导。刘博士是我国交通行业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方面的专家,不仅理论水*高,而且实践经验丰富。在此,也要感谢刘博士的开发团队,在与他们的合作过程中,他们给予我信息化方面和工程管理方面许多的知识和帮助。

  同时也要对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教给我们丰富知识与治学之道的天津大学的老师表示深深感谢。感谢珠海博实的各位老师对我们学习的精心安排和帮助。谢谢!

  另外还要感谢三年来和我一起走过研究学习生涯的全体同学和朋友们,感谢他们的友情和支持。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许多东西。我还要感谢我单位的领导和同事对我参加学习的支持,给予我参与该项目建设的机会和新的工作*台,使我有了以往不同的收获和感受。最后要特别感谢我的妻子陈翠梅和家人这么多年给予我的支持、帮助和鼓励,在工作和学习的较大压力之下,是可爱小女灿烂、调皮的笑容带给我温暖,化解我的烦恼。

  三年紧张的学习生活就要告一段落了,我深知我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离不开身边的老师、同学、家人、同事和朋友的关怀和支持,再一次感谢他们、祝福他们!

最新的工程硕士论文致谢2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值此定稿之际,我的工程硕士生活也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遥想入学之时,至今仍然历历在目,恍如隔日,不免感叹光阴易逝、韶华难追。然而,艰辛而快乐的求学之路,也给我留下了很多难以忘怀的温暖和幸福。由于本人才疏学浅,视域狭窄,加之资料匮乏,思路难以理顺,论文写作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波折,我深感这份喜悦和骄傲来之不易。除了欣喜,心中更多的还是感恩,此时此刻,只能以最为朴素的感谢,感谢所有使我的今天成为可能的人们,老师、同事、同学、朋友,还有家人,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就没有论文的最终完成。

  首先我要感谢我尊敬的导师姜教授,长期以来一直得到姜教授热心地帮助和指导,他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的授业精神,对我影响深刻,使我在硕士生期间不断成长和进步,并将在以后的岁月里继续激励我。在我撰写学位论文的两年多时间里,姜教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在我对论文的选题、框架的调整、内容的增删、乃至具体格式的规范等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提出了很多极具价值的建议意见,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和帮助,让我领会到了一个真正学者所应该具有的风采以及治学为人的道理。借此机会再次表达我对姜教授最深切的尊敬、爱戴和谢意。

  感谢给我传授专业课的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的老师们,是他们授予我知识,为我的研究思路铺垫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没有他们谆谆的教导和深深的关爱,我的论文就无法完成。

  感谢吴院长和全体总院领导,感谢他们的决策,是他们鼓励大家考取工程硕士,并组织开办了地质测绘总院工程硕士班,从而使我紧紧抓住了这次宝贵机会进入武汉大学深造,没有他们或许今天的我还在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是他们鞭笞我们进步,让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找准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感谢与我同窗的同事们,感谢他们为我提供的宝贵资料和技术指导,他们兄弟姐妹般的情谊使我的两年半研究生生活充满了乐趣和生机。

  感谢我的朋友,感谢你们在我失意时给我鼓励,在失落时给我支持,感谢你们和我一路走来,让我在此过程中倍感温暖!

  最为感谢我亲爱的父母,他们最为普通,也最为伟大,是父母给予了我这二十六年的生命,让我拥有一个温馨的家。是他们给了我直面人生的勇气,给了我最大的理解和支持,分担和谅解了我所有的一切,使我能够顺利考入高等学府继续学习。

  感谢我的爱人,感谢他在精神上对我的支持,在生活中对我的照顾,那朴实而温润的爱、那无法用言语比拟的默契是使我向前的最大动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保持在武汉大学养成的良好学风,从点滴中积累,让自己全面发展,更上层楼!


工程硕士论文提纲 (菁选2篇)(扩展7)

——本科软件工程硕士论文 (菁选2篇)

本科软件工程硕士论文1

  该文根据高职院校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的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软件技术专业,探索并实践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方法、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资源建设等专业建设的各个方面。

  软件开发技术专业是高职院校广泛开设的一个传统大众化专业,所谓传统意味着历史资源的积累,大众化代表着难于创新。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如何培养符合现代IT企业需求的一线技术人员,在现代软件行业就业压力较大的前提下,寻求更大的就业竞争力,这就要从人才培养的源头抓起。广泛调研,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摸清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定位,踏实做好专业建设,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法宝。

  1形成“职业情境、项目主导、三阶段技能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软件技术专业以应用型、技能型的“软件灰领”培养模式为主线,以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模式为辅线,学历教育与岗位技术培训相结合,提出三阶段技能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阶段为职业素质养成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第二阶段为职业能力提升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第三阶段为职业岗位规划阶段,重点进行学生的就业岗位能力的提升。

  2探索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紧随市场需求的动态调整方法

  人才培养方案要随着行业、企业的发展进行调整,尤其是软件技术发展迅速,伴随着产生新的岗位及新的人才需求。项目组根据对行业企业的调研走访、对毕业生的跟踪反馈和专家的指导意见,并融合多年教学经验与对行业的了解,研究人才培养方案随行业、企业调整的方法,如图2所示。每年暑假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评价,评估毕业生就业质量,并对用人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了解企业对我专业毕业生的反馈、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了解行业最新技术、寻求校企合作机会、搜集毕业生对我专业建设的建议等。在年末召开专家专业建设研讨会,论证调研结果,听取专家意见。在第二年初调整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本次项目调研结果及专家论证意见修订了本年度人才培养方案。具体调整方案如下:

  1)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细化了就业岗位群,如表1所示。

  表1 软件技术专业就业岗位群

  [就业范围&初始岗位群

  (毕业3年内)&发展岗位群

  (毕业3年后)&软件开发

  (web应用程序、手机软件开发、网站开发、应用软件)&程序员&软件工程师&软件测试

  (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手工测试和自动化测试)&软件产品测试员&测试工程师&软件技术支持

  (软件实施、软件维护、数据库系统维护)&软件支持技术员&技术支持工程师&其它软件相关

  (软件需求调研、软件文档编写工程师、软件销售、软件售后服务及培训、软件客服)&相关业务员&相关主管&]

  2)从基础素质和专业素质两方面详细描述了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从基础素质和专业素质两方面细化了人才培养规格。基础素质包括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等。专业素质包括具有软件开发能力、软件测试能力、软件技术支持能力等 。

  3)根据职业认证的知名度,行业的认可度,选取了适合在校学生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并按照种类和级别进行分类,如表2所示,将学历教育与技能认证培训相融合。

  3 构建“基于软件产品开发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依据“职业、系统、开放”的理念,按照软件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分析、整理软件企业典型职业活动工作过程,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工作任务进行重构,工作场景通过学习领域来体现,构建了“基于软件产品开发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中根据软件产品工作过程梳理三条技术主线:WEB应用程序开发、安卓系统上的应用程序开发和软件测试。整个课程结构可分为基础类课程模块、人文素质选修课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实训模块;描述了专业技能、课程体系、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并对核心课程做出描述。 4 采用LPT教学模式

  在“语言类”课程上采用“LPT”教学模式,即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将lecture(教学)、practical(实践)和tutorial(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主要通过小型案例的方式介绍基本知识点,通过案例的讲解使学生掌握该部分基础知识的使用方法。实践教学布置两类实训任务:一是与教学案例类似的实训任务,观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二是布置难度高于教学案例的实训任务,观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情况。辅导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个别辅导与易犯的错误进行归类总结,同时也提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部分知识的常用方法。

  5打造全方位教学资源

  软件技术专业课程资源多数为教学课件、教学案例、实训指导书等上课必备资源。本次项目建设过程中,按照学校课程资源包保准,完善了专业课程资源。具体有:教学资料、学习资源、特色教学资源、课外作业、课外训练、题库等。在核心技术课程与综合实训课程上,与企业工程师一起研发课程资源,引入企业的案例及相关技术文档。

  通过软件技术教学资源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开放式资源,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交互式学习。同时教学资源建设为专业教师提供了信息资源共享、相互交流的*台,通过共享教学资源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获取最新的技术、行业产业信息、专业资源、课程资源、项目资源和实训案例等,促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提高技术应用能力、教学与实践能力。通过教学资源的建设可以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软件技术专门人才。

  6总结

  行业企业对于职业岗位上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是职业教育存在的源头,也是专业定位的基础。该文依托项目,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研究了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资源包建设。根据高职高专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的宗旨,立足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以培养高素质,综合型软件人才为目的,积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优化软件技术专业课程建设,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实现职业教育专业改革发展的目标。

本科软件工程硕士论文2

  随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飞速发展,部分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软件专业开展了校企合作的研究与探索;寻求有精力致力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类专业教育事业的企业,共同建设计算机软件开发类专业,从招生到就业,全程合作,改革传统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是具有鲜明特色的校企合作方式。

  1引言

  软件产业是全球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软件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软件产业占电子信息产业比重大幅上升,我国软件产业占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份额也逐年上升;软件开发及相关企业增加到三万多家,软件行业就业人员近四百万。据*市场情报中心数据分析显示,2015年*软件从业人员将达六百万人。然而,在软件产业发展如此迅速的背景下,很多软件企业急需大量软件技术人才,而计算机软件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却很难对口就业。大量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困境,而大批软件开发企业却很难招到适合的专业人才。如何尽快解决高职院校软件专业教育与就业之间的矛盾,成为业界深入探讨的课题。

  2计算机软件类专业校企合作现状

  2.1 国外校企合作概况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逐步形成的特有的办学模式,是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在相关专业上寻求共同发展、共同利益的一种合作办学模式,是一种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人才培养。职业教育运作的基本经验是人才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它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体现,如德国是“双元制”,美国的“产学合作计划”,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培训”,日本的“职业训练制度”。虽然不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参与合作程度不同,但是,校企合作始终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2.2 我国校企合作的基本情况

  国外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职业教育必须与企业紧密合作,才能培养出适应企业实际需求的技能人才。随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飞速发展,部分以计算机软件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不断地探索校企合作模式,构建了多种形式的软件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但对于其它行业为主的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专业规模不大,师资不强,在寻求企业合作过程中遇到一些具体问题。

  (1)部分软件开发企业对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院校主动运作,企业应付了事,真正落实起来困难重重。主要原因是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脱节,毕业生到企业后不能立即上手工作,还需企业的培训。

  (2)软件开发类企业与高职高专校企合作基础薄弱,没有稳定有效的校企合作制度,这势必制约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严重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效果。

  (3)软件专业校企合作的成果令人堪忧,企业投入较大,而合作专业的毕业生没能给企业带来利润,过高的投入与过低的回报阻碍了校企合作的正常进展。

  3计算机软件专业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模式

  3.1 *当前软件企业现状及解决方案

  近年来,我国软件产业讯猛发展,但多数软件企业的规模不大,而企业数量较多。单个软件企业每年人才的需求量不大,但软件企业数量较多,各企业每年人才需求量之和还是较为可观。因此,和一两个软件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解决不了一个专业的就业和教学,而与较多软件企业共同合作建设软件专业,也不太现实。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寻求有精力致力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类专业教育事业的企业,由他们与软件企业签订用人订单,并与学校深度合作共同建设计算机软件开发类专业,从招生到就业全程合作,改革传统的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将是具有鲜明特色的校企合作方式。

  3.2 校企共建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多半是单向的,没有公*的利益共同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许多缺陷,这将制约着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的深化。通过我院与安博教育集团的校企共建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的合作模式,解决校企合作中的问题,探索计算机软件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深化高职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历经四年多的校企共建专业的偿试与探索,使我们认识到,共建软件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软件专业与企业深度、全方位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校企深度合作围范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共制定、教学内容的共同确定,教学实施过程的共同实施、实训基地的共同建设,学生就业的共同负责等全方位地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1)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四年来的软件专业共建,我们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全程合作,校企共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共同研究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项目嵌入课程体系。依据企业提供的软件人才订单确定人才培养定位与规格,完成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的教育与培养,实现校企合作与工学交替全程贯穿,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全程融合。

  (2)共同建设实训基地。2011年,安博教育集团投资30万元在校园内建成软件专业共建实训基地,该实训基地按仿真的工作环境建设,无论是区域划分、工作布局还是文化氛围均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保持一致;并按照企业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制定规章制度。营造了真实的职业环境,企业派遣项目经理带着项目案例在实训基地授课。企业本身在大连建有园区式的校外实训基地,学生第五学期的大项目实训在该基地进行。

  (3)共同建设教学团队。每年校企共同组织一次院校的师资培训,由专业的软件开发项目经理带来成熟的项目和教师们共同研讨,我院目前已派参培人员11人次,集团还不定期地进行网络在线培训。对于企业派遣到我院教学的项目经理,学院按计划进行教学培训。通过校企共建教学团队的机制,以弥补了学校教师缺乏项目经验的不足,同时也丰富了企业项目经理教学经验。打造了优势互补的教学团队。

  (4)共同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库。建立了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依托安博教育集团旗下企业安博在线科技有限公司的项目资源,共同开发了教学、实训一体的软件专业教学资源库。以学习领域课程工作任务、技能项目为内容,建设包含学习资料、试题库、视频资料、课件、动画模拟实训室等多个模块,集学习、考核、评价、服务、共享多功能的项目化专业核心课程的网络课程。

  (5)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校企共建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由校企共同完成,学校承担国家对高等教育要求的基础类课程,企业派遣项目经理承担1200学时的专业技术核心课程,第一学期开始,企业项目经理分别入住学校授课,授课地点均在校企共建的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第五学期,学生开始入驻企业软件园,由企业项目经理带领学生做全程软件项目,第六学期学生按教学计划到订单软件企业顶岗实习,实现学生从学习者到职业人的过渡,顶岗实践结束后,学生可以直接在企业就业,实现教学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4结语

  通过校企共建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校企合作方式,解决了该专业招生、就业及教学各环节的一系列的问题,对于探索相关专业的校企方法,构建出成功的校企合作机制,深化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的意义。高等职业教育探索的道路还很漫长,我们愿与各位同仁一起继续努力,使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结出更多更好的成果。


工程硕士论文提纲 (菁选2篇)(扩展8)

——电气工程硕士论文 (菁选2篇)

电气工程硕士论文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电力能源是当代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必要能源,电能资源在实际投入使用中的使用效果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电力变压器能够通过对电压交流电进行调频转化,加强电动能势感应,变压器的运转质量情况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实际使用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采用高压电器试验能够预测出电力设备的运行是否安全,对电力设备的安全实效,性能和功能,绝缘性能和效果等的信息资料进行收集,能够有效的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进行控制和检验,是确保电力系统能够顺利运行的根本工作和内容。

  1高压电气试验的内容和理论

  高压电气试验就是对电气设备进行绝缘效果预测的一种措施和方法。高压电气试验实是基于绝缘检验对电气参数进行评价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对高压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加强对电力系统监督的总体效果,是进行电力网络分析判断与电气设备绝缘效果监控的主要组成部分。高压电气试验的主要内容有:开关监测,普通设备监测,直流漏电流试验,介质损耗,电容试验,计划参数试验与吸收比试验等。该项技术将来的发展趋势一定是越来越具有高效性,信息化和有效性,而且已被普遍的使用在电力系统工作当中。进行高压试验的理论依据是在电场的作用之下当中的电解质有一定量的能量消耗。

  2高压电气实验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1试验中的接地问题

  目前的高压电器试验过程中,实验设备与被试验的设备二者的接地质量较差,这个问题对高压电气试验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试验中的接地质量不好,就会发生电介质互相之间的消耗加大,进而致使电容性设施发生损坏。另外,在对变电站的操作过程当中,如果接线的接触不良或者是接地开关接触不良都会对电气设备的质量产生影响。

  2.2试验中电压的问题

  有关资料说明,电压对电介质的消耗情况是有一定关系和影响的,电压越高时,介质的消耗值就越小,电压越低的时候,介质消耗值反而越大。在进行试验的实际操作当中,试验人员没有明确对电容器的进行测量的结果,没有全面的对实际高压电气试验当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这就容易致使电压实际情况发生差距,导致介质消耗值提高。另外,电容器当中的介质消耗会使电容当中的电压发生不良的情况,还会是电阻增加,进而产生漏电的情况和电晕电流问题的出现。

  2.3試验当中引线的问题

  (1)避雷针的引线问题。对避雷针的引线进行处置能够有效的降低设备发生被雷击的风险,能够有效的提高整个系统设备的安全性。在实际进行避雷针引线处理的过程当中,操作人员常会忘记把引线断开的处理,如果没有将引线接头进行断开的处理形式设置,就会发生残留引线的原因所产生的电力系统总体运行的阻碍。

  (2)绝缘带的问题。试验中缺少必要的绝缘带处置,没有测量电容器电压互感器的介质,会使电容器的数据产生差异,进而导致了对电力系统监控效果的下降。

  3高压电气试验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增强TA和TV二者之间的连接效果

  试验操作人员应对实验当中设备的接触不良情况进行检验测试,对有可能发生开关接触问题,线路设备问题和线路相连等问题要进行及时的处置,减少电容性设备中的介质消耗问题。优化和完善TV和TA相互之间的连接效果,明确试验中的TA和TV它们之间的两次绕组联系,对设备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进行测量,进而提升高压电气试验的`总体评价效果。特别是对电容性的设备施行连接试验过程当中,技术人员应对介质消耗参数和电容量及等值串联电阻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确保影响电容器介质消耗的条件保持在性能要求最小的范围之内,减少介质消耗发生的可能性。

  3.2增强对引线处理的效果

  在对引线的处置上应标注出引线的作用,依据引线的操作效果和实际作用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在对避雷针引线的处理处置过程当中,操作人员应拆除冗余的引线,制约和控制可能发生的引线导流。另外,技术人员要针对引线有可能发生漏电的情况进行预测,应用微安电表来对有可能发生的差异情况施行控制,减少绝缘带产生的误差,进而提升高压电气试验的效果和质量。在试验中接地方式有正接法和反接法。在高压电气试验中采用正接法,而在实际的现场安装设置中多数采用反接法。

  3.3增强对电压的控制

  实验人员想要增强试验中对电压的控制,需要从以下介绍的方面来进行入手。

  (1)测量出电容性设备中的介质消耗值,进而分析对电压的影响情况。特别要注意电压在低压过程当中,技术人员应增强阻值限制,确保实际氧化层的氧化质量,加强电阻的效果。测量吸收比,依据时间总电阻情况的比值差来明确阻值关系。

  (2)调整直流电流对电压影响的关系。比如对双臂电桥的设计当中,就要根据电流和氧化膜情况的关系来确定电流阀值,减少氧化膜发生穿孔现象的可能性,实现阻值控制,确保电压稳定性。

  (3)检验试验之后的电压信息数据,依据实际结果与检测结果二者之间的差异,来对电压控制的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观测高压电气试验的质量。

电气工程硕士论文2

  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已逐渐发展成熟,呈现出智能化的趋势,在控制器方面由曾经的手动人工控制已经能够实现无人化操控,各种智能化技术都有所提升。自动化技术是新型的自动化控制技术,通过计算机的控制能够提高控制效率,它能够将人的想法、行为通过图像识别、语言识别、专家系统等进行分析。对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还有很大的空间。

  1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优势

  1.1可以实现无人化操控

  与传统的控制器相比智能化控制器技术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最大程度的节约人力还能够保证操作的准确性。系统的控制器是由鲁棒性变化、下降时间以及相应时间来调节的。通过对着三个因素的控制能够保证自动化控制工作。将智能化技术引入,能够通过计算机技术与监控技术对这些变化进行监控和预判,提高对着三个因素调节的效率,与过去的人力操控相比,智能化设备能够长时间不间断的工作,能够实时操作并且还能够保留数据,通过对着三者的合理调节确保了自动化控制的工作。并且在正常工作期间,操作人员无需进行长时间的操控,只需要设置好数据就能够实现无人操控。在电气工程中实现无人化操控是一项重大的技术进步,能够大大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率满足市场的需求也能使电厂工作更加安全可靠,保障企业的生命财产安全。1.2智能化控制器在处理不同数据时具备较高的一致性一致性指的是智能化控制器在处理输入的数据时能够对数据进行核对、预估、判断。在处理不同的数据上都有很强的一致性。电器工程的控制对象变更行强,各个控制对象都不相同,控制器呈现的效果也不相同。但是由于现阶段智能化控制器技术还不完善以及控制器系统较复杂,被控制对象发生变化时智能化控制器有时无法做出准确的估算,所以在具体操作时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3简化了控制步骤

  过去,被控制对象较为复杂并且是一个动态的方程,所以对传统的控制器来说无法进行精确的掌握,这样就会导致在对该对象模型进行设计时会出现较多的不稳定因素影响操作。当数据发生变化时如果没有及时的掌握就会导致制作出的数据模型不够准确,这不仅会影响生产效率还会导致工作失误,子哦对你更好控制的实际工作效率也会降低。智能化控制器减少了对被控制对象模型的设计工作,减少了工作程序也避免了不可控因素的出现,自动化控制器的精密程度能够大大提升。智能化控制器还简化了工作步骤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保证正常的生产。

  2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2.1优化设计

  电气设备设计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需要经常涉及到的环节,并且这项工作较为复杂也较为重要,如果仅仅是依靠人工设计在一些细节和计算方面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要想保证设计数据的正确无误并且能够准确度的进行设计制作就需要多环节的进行计算和核验,工作效率较低。并且这项工作对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也较高,需要员工对电力、磁力、电路等方面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还能够熟练的运用。过去,更多的是依赖技术人员的不断试验和个人经验完成。但是,依靠智能化技术就能够减少设计所需要的时间,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相关软件就能够设计出质量和使用性能都较好的方案。遗传算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先进性,能够对设备设计进行优化。

  2.2故障诊断

  电器设备发生故障时经常性的问题,技术操作的失误、设备的老化等人为原因或客观因素都会造成设备问题。但是设备发生问题之前都会有一系列的征兆。尽管在电力企业中会安排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但是一些设备问题是无法通过直观判断看出来的或者容易忽视一些细节问题。利用智能化技术就能够对设备进行全面、准确的判断。例如对于变压器,利用智能化技术能够对变压器中渗漏油分解气体进行分析,能够对设备故障进行预测并且当故障发生时也能很快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智能化技术还能够充当检测员的工作,通过对设备运行的转台进行检测,实时记录设备数据,不仅能够在设备发生故障时帮助维修工人找出故障原因还能对故障进行预测发出警报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

  2.3实现智能化控制

  将智能化技术与电气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就能够实现电气工程控制的无人化操作,减少了电气工程控制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为智能化控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水*将不断提高,智能化技术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融合度会越来越高,电器自动化的控制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3结束语

  将智能化技术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相融合能够在多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能够更好的实现自动化控制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率。智能化技术能够将体力劳动转化为脑力劳动,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符合时代发展趋势。


工程硕士论文提纲 (菁选2篇)(扩展9)

——美术硕士论文

美术硕士论文1

  一、兴趣是学好美术课程最好的老师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强扭的瓜不甜”,如果学生本身对美术没有什么兴趣,即使幸运地考取了美术院校,将来的发展也会比较困难。所以在学生的选择上,一定要着重鼓励真正爱好美术学习的同学进入美术特长班。而做为一名美术教师而言,我们常常都要面对的是出于各种学习目的的美术高考特长生,特别是对于直奔高考而来的学生,想办法提高其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并长久地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这是我们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繁重而艰巨。

  这样,我们就要尽量改变长久以来强迫、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机械、僵化的应试教学模式与纯粹适应高考的教学内容,这样一味地讲给学生听,学生很难有兴趣。所以,老师可以尽量采取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用趣味性引导学生去接受知识。如在教学中,一幅作品如果单从其比例、结构、明暗、虚实、色彩等元素出发分析美术作品,学生很快就感觉乏味,失去兴趣。这样就需要老师多动脑筋,用创新性思维来处理好枯燥的教学内容,如讲达芬奇的作品时加入达芬奇画蛋、蒙娜丽莎的迷人神秘微笑等生动精彩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力;也可以在讲解语言上下功夫,设计精彩的导入言语,幽默风趣、妙语如珠的讲解评论,始终贯穿着鼓励学生的话语,给学生“我也行”的信心,不断激发学生奋发进取的精神与乐于参与的兴趣;还可以充分利用录像、投影、幻灯等多种媒体进行更加形象化的演示说明讲解,突破课堂教学的限制,带学生去听听讲座,到参观美术作品展览,外出写生甚至就去室外的操场去让学生边观察边讲解。此外,美术专业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这就要求老师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也注意思维训练。仔细分析与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揣摩学生的个性心理来安排一些教学模块,加强师生间的教学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事物,去感受美,去鉴赏美,并勇于表达出对事物的审美感受,自己愿意去动手并敢于动手。总之,不断丰富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完善自身的整体艺术素质,这才是美术专业教学的核心与学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要求。

  二、夯实基础,循序渐进

  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美术学习中打好基础是关键。学习从无捷径,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万丈高楼*地起”这个道理不仅教师自己要明白,也要对学生讲深讲透。大多数美术教师都懂得美术专业各门课的高考要求,也知道不能揠苗助长的道理。但高中美术特长班的专业教师在巨大的高考压力下,急于在学生身上出成果,往往显得急功近利,过早的把过高的要求强加于学生的身上,造成学生手足无措、无所适从,反而不知道美术专业各门课如何协调应对学习,作品中的问题也无法全面顾及,暴露出基本功不扎实的弱点,学生往往到高考前没有信心,战战兢兢地去应对高考。这其实违背了美术教师的教学初衷。

  其实高考招生“厚基础,宽口径”的考核目标,更强*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制定阶段性教学目标,充分夯实基础。一般来说,美术专业课程的学习顺序是素描、色彩、速写、设计,尤其素描和速写是一切选型艺术的基础,首先就必须学好素描、速写两门,然后是色彩,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演示方法,边示范边讲解,特别是要注意关键点的讲解,如抓形方面要抓结构,先方后圆,先整体后局部,最后再整体的科学作画。在讲解的基础上就要强化学生作画训练,教导学生要有耐心与恒心,每天要坚持作完一幅画,才能画出整体效果,日积月累才能有所收获。在作画的方法方面,可以从临摹开始,临摹名家优秀美术作品,观看老师的示范画,学习与借鉴其较成熟的表现技法与处理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训练。

  三、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金无足赤,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美术特长生尤其如此,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来根据美术高考教学大纲及学生报考专业来制定教学计划,应要照顾好学生间的个性差异与不同兴趣爱好,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高中美术特色教育生源比较广泛,有些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比较好,但专业技能上有欠缺,初中基础就没打牢。而有些学生不但文化成绩好,而且专业知识面广,头脑灵活,有一定的艺术气质。有些学生学习兴趣很高,而有些学生的兴趣难以持久,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这都需要教师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这样教师可以在学生入学的时候,就根据学生成绩以及相应的测试摸底,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既要面向美术特长生中专业较差的这个“面”,同时也照顾到少数成绩较好的学生这个“点”, 采取集中授课,统一讲解与示范,然后逐一辅导,最后集中评价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尽量可能“吃饱,吃好”。 如在透视学与素描课程的教学上,从基础入手,稳中求进,允许有些学习落后的学生,又鼓励冒尖的学习,这才是和谐发展的教学环境。在掌握全盘的基础上,要个别加强辅导,采用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突出的画作,多表扬,可在班级与全年级将其优秀画作展览,让所有的同学都来参观、评论学习,这样可以起到先进典型的榜样带动作用,而高中学生的好胜心是比较强的,不甘落后甚至不服气的心理定会鼓励不少学生加班加点去作画,并注意反复改进自己作品中的缺点,又可以激发尖子学生更加努力向前,这样整个班级学生出现你追我赶现象,可以使学习氛围更活跃更浓厚。

  当然,特别要注意在专业课练习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的环节,这很重要,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人而异进行手把手的辅导。尤其对于专业水*不太高的学生,教师更要耐心指导,多鼓励,多表扬学生,少指责,少批评学生,教学实行同时也要坚定“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信念。因而可以这样说,作为专业教师,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 哪怕花大量的时间在这些学生身上作个别指导,修改一幅画要化去相当长的时间都是值得的,要尽量让所有的学生都感觉老师在关注重视他们,这样才能帮助其重树信心,努力向上。

  四、开放土壤,尊重个性

  长期以来由于受高考的重压,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跨过独木桥,高中美术特长生教学不避直接染上功利色彩,一切以美术院校高考评分标准为标准统一的评分依据。学生学习的目标就是如何去研究并适应不同院校的“画风”,模仿其绘画“路子”,以便获得这些高等院校的认可,教师在判断作品好坏时也就以考试要求作为惟一评价标准,简单地给出一个等级评价(或优或良或差),长此以往对学生个性自由发展是一种严重的限制,抹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艺术的生命是讲究“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与“求同存异”的,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就明确指明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会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实就是鼓励为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较好的施展*台。所以做为高中美术专业教师,我们应该明白高考固然重要,但仅仅为适应考试而学习,不是对学生最大的帮助。

  因而,美术作品要讲求“求同存异”的评价思维,努力创造一个相对宽松与愉快的学习环境,注重基础教学的相对规范性与完整性,在夯实基础,掌握一定层次的绘画基础、设计基础和表现技巧的前提下,着重培养美术特长生应具备的对形象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思维能力、表现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充分彰显学生的灵性,允许学生个性纷呈的艺术作品产生,并努力达到高校入学和适应于可待续发展的要求,这才是我们美术专业教师教学的职责。总之,立足于高考但不仅仅附属于高考,关注基础教学,并注重保护学生的艺术个性发展,才能为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695115.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695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