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观后感 >材料一:自然万物不仅为人类的生息繁衍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也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心灵

材料一:自然万物不仅为人类的生息繁衍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也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心灵

更新时间:2023-04-16 14:08:01 点击: 来源:yutu
材料一:
自然万物不仅为人类的生息繁衍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也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心灵慰藉。有形有色的自然很容易引起人类的关注,同时,也使得我们开始进一步欣赏自然,将其描摹图绘,或是为了形象记录,或是为了美学欣赏。世界各地一直都保留着图绘自然的传统,我们可以把这一类绘画统称为“博物绘画”。既然称其为“博物”,那么这类绘画一定要反映画者对自然的观察,呈现出自然物的显著特征,换言之,博物绘画不一定描绘得最为逼真,但一定要将其最鲜明的特征表现出来。这种以真实观察为基础的绘画,传统上主要用于图像化的记录自然物,或是艺术化的捕捉自然美。随着科学的兴起,博物绘画分化出新的功能,用以辅助自然科学研究,最常见的便是生物科学绘图。
博物绘画在中国古已有之,我们的祖先很早便以绘画的形式记录着这片土地上的动植物。例如,五代宫廷画家黄签所绘《写生珍禽图》颇具艺术表现力,画家在尺幅不大的绢素上描绘了大自然中的众多生灵。清代蒋延锡所给《塞外花卉图》中,记录下他在塞外观塞到的66种野生花卉。在传世的大量绘画作品中仍不乏博物绘画,它们还有待于人们深入发掘。
中国博物绘画在二十世纪初才真正走向独立发展,伴随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科学性的博物绘画逐渐为国人所熟知。这类服务于科学研究的绘画被应用于我国自然科学等研究领域,其中创始性的代表画家是冯澄如。他在二十世纪前期绘制了中国最早一批生物科学绘图,并创新性地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与西方科学绘图形式相融合。新中国成立后,这类博物绘画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从中央到地方的生物资源普查以及动植物志书的编纂推动了生物科学绘图的发展,这类博物绘画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代表性的成果便是历经半个多世纪陆续出版的《中国植物志》和《中国动物志》,两套丛书汇集了众多画家的数万幅作品,由此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生物科学绘画风格。进入21世纪,随着大型动植物志书编纂工作的完成,服务于科学的博物绘画创作进入低潮阶段,但全社会对自然生态的持续关注,赋予了博物绘画新的使命:逐渐从单一服务于科学研究转变为对公众的科学普及和艺术熏陶。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之前从事专业科学绘图的画家逐渐使自己的创作风格更贴近大众审美需求,以达到科学与艺术宣传并举的效果。
现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积极参与到图绘自然的活动之中。与之前经过培训的专业科学绘图画家不同,他们有着各自的艺术背景,并巧妙地将自身具备的艺术技能融入创作当中,使得现阶段博物绘画展现的主题和艺术风格有了极大的拓展。这两个博物绘画的主要创作群体不断融合交流,是当前博物绘画发展的好兆头。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也为博物绘画的发展带来全新的契机。这门描绘自然的艺术将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补充,人们将在科学与艺术融合的视觉图景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重断审视自然,保护我们的绿水青山。
(摘编自王钊《图绘自然博物绘画在中国》)
材料二:
摄影,能够把植物植株的形状、色彩等非常真实地呈现出来。但也恰恰是这种真实的还原,画面中的信息就非常多,导致我们对这种植物特征的把握受到影响。但是手绘就不同了。手绘可以清晰地画出一株植物的特征,尤其是植物叶片的形状、纹路等,手绘可以画得非常清晰,而我们都知道,叶片的形状和纹路,往往是辨认植物的重要依据。这里面其实涉及手绘与摄影不同的技术特点。摄影要突出一个叶片的形状和纹路,主要靠光线明暗等来勾勒,而手绘的基本手段是线条,有比线条表现纹路更直接、更有优势的吗?
手绘可以把人眼看植物的视野画到纸面上,而摄影只能拍摄出取景框里的景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手绘图会感觉很自然、很“开阔”,而照片却容易有一种局促感。另一方面,摄影一个画面只能拍一个视角,并且遵循客观透视的规律,任何角度都会有某些位置的变形。而人在手绘时,可以把多个视角的信息画在一起,并且可以以人的“主观透视”,让任何位置都不变形。手绘植物既可以把一株植物的各个方面如叶、花、茎等不同部位任选画在一个画面上,也可以把植物不同季节的状态画在一个画面上,如把春天的叶与秋天的果画在一起。而摄影在这两方面都难以做到,只能拍多张不同的照片。尤其在时间上,手绘可以画此时的植物,也可以画彼时的植物,画出人对植物的记忆。而摄影在这方面就办法不多了。
(摘编自张连友《发现手绘的价值》)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博物绘画用以辅助科学研究是随着科学的兴起才具有的功能,传统的博物绘画不过是为了图像化的记录自然物或艺术化的捕捉自然美。
B. 我国最早的博物绘画可以追溯至五代时期,当时的宫廷画家黄签在绢素上描绘了大自然中的众多生灵,已经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C. 冯澄如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与西方科学绘图形式相融合,绘制了生物科学绘图,是将博物绘画应用于我国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创始性画家。
D. 摄影,能够逼真地表现植物形状、色彩,只要通过光线明暗的勾勒,就可以突出一株植物的特征,尤其是植物叶片的形状、纹路。
5. 下列选项,不属于博物绘画的一项是( )
A. 宋徽宗赵佶御笔彩绘的《芙蓉锦鸡图》《五色鹦鹉图》。
B. 清代宫廷洋画家郎世宁将西洋画与中国画相互融合,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绘制的《花鸟图册》。
C. 十八世纪日本汉学家冈元凤对《诗经》中动植物进行图释,用笔精细、描摹真切的《毛诗品物图考》。
D. 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包含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牲畜、车轿船只、房屋建筑的《清明上河图》。
6. 如何推动中国博物绘画更好地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4. 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才具有的功能”“不过是为了图像化的记录自然物或艺术化的捕捉自然美”错误。原文说的是“随着科学的兴起,博物绘画分化出新的功能,用以辅助自然科学研究”,“分化出”不等于“才具有”;原文说的是“传统上主要用于图像化的记录自然物,或是艺术化的捕捉自然美”,题干“不过是为了……”的说法将其功用范围缩小。
B.“我国最早……已经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错误。由原文“博物绘画在中国古已有之,我们的祖先很早便以绘画的形式记录着这片土地上的动植物。例如,五代宫廷画家黄签所绘《写生珍禽图》颇具艺术表现力,画家在尺幅不大的绢素上描绘了大自然中的众多生灵”可知,原文并没有说是“最早的”,是“颇具艺术表现力”,并不是“已经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D.“只要……,就可以……”错误,过于绝对。由原文“摄影要突出一个叶片的形状和纹路,主要靠光线明暗等来勾勒,而手绘的基本手段是线条,有比线条表现纹路更直接、更有优势的吗”可知,原文说的是“要突出一个叶片的形状和纹路,主要靠光线明暗等来勾勒”。
故选C。
5. 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结合材料“世界各地一直都保留着图绘自然的传统,我们可以把这一类绘画统称为‘博物绘画’”可知,博物绘画的内容是对“自然物”的描绘。
A.“鹦鹉”是自然物,属于博物绘画。
B.“花鸟”是自然物,属于博物绘画。
C.“动植物”是自然物,属于博物绘画。
D.“各色人物、车轿船只、房屋建筑”不是自然物,不属于博物绘画。
故选D
6. ①深入发掘传世绘画作品,传承优秀博物绘画传统。
②借鉴西方博物绘画优势,促进中西融合。
③贴近大众审美需求,辅助科研与艺术宣传并举。
④推动更多有艺术背景的青年人才与专业博物绘画参与博物绘画,拓展绘画主题及艺术风格。
⑤抓住绿色发展契机,推动博物绘画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guanhougan/744194.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guanhougan/744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