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计划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第二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第二课时

更新时间:2023-03-09 12:16:32 点击: 来源:yutu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本节为高中化学必修一(鲁科技版)第二章第三节内容。 【教材依据】

【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这样的培养目的,教学设计中要体现出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本节课堂教学模式是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通过课堂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进行活动探究,总结得出结论。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实验,得出结论。 设计理念

本节课通过分析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是否有变化,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然后探讨氧化还原的本质。

教材分析

在中学阶段的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中学涉及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正确探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许多化学反应,并能根据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但是,没有从得氧失氧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更没有形成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由于得氧失氧并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本节课引导学生直接从化合价的层面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认识化学中常用的元素的化合价,有能力分析清楚物质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也初步了解了电子转移对元素化合价的影响。为课堂上讨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奠定了知识基础。学生来自各个初中,讨论问题能力参差不齐,但是经过这一个多月的前期培养,分析,讨论的能力有提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就是发生了电子转移。

②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掌握探究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使学生体会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普遍存在,并能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②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教学重点】

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1

【教学难点】

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及其中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复习初中化学中常用的元素的化合价,预习氧化剂还原剂知识。 教师准备 教学媒体、课件;锌-石墨-硫酸铜原电池装置。

2

3

4

5

6

【课后反思】

从对学生的调查来看,学生初中从得氧失氧角度认识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是这个观点并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所以在这里没有必要再去强化这种认识。教师直接从实验室如何得到氯化钠引入,学生举出了一些反应,挑了两个代表性的反应进行分析,找出两个反应微观上的不同点:HCl + NaOH =NaCl + H2O 2Na + Cl2 = 2NaCl

7

这个引入有以下优点:

(1)避开对学生思维发展没有实质性帮助的原有概念(即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使学生更容易建立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的认识。

(2)站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化学反应及分类方法的角度入手,找到学习新知识的突破口。如NaOH与HCl的反应,是典型的复分解反应,是典型的离子反应,在第二节离子反应中学生对此认识已经比较清楚,学生能从微观的角度——离子的角度认识这个反应。对于Na与氯气的反应,学生是很熟悉的,所以学生很容易找到这两个反应在微观粒子上的差别。为后面更深入的研究氧化还原反应提供了理论依据。

(3)是对分类方法的灵活应用:既然是要得到氯化钠,其组成元素就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则寻找的反应物就应该是含有钠元素和氯元素的物质,然后才是物质发生反应的类型,这样学生就已经在不自觉的应用分类方法认识物质和反应了,也使得本节课建立一个新的认识物质及其反应的新视角的教学活动变得很自然,因为人的认识总是要发展的,要更加揭示事物的本质。

(4)是可以区分出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是整体的还是零散的,是结构化的还是无体系,例如,按类思考的学生就优于单个反应考虑的学生。了解学生思维的情况,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例如引导学生用分类的思想按类思考,可以使学生学会思考。

8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2016-09-06 9:50 | #2楼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的:

1、在复习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以及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种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2、使学生会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及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并会利用“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3、使学生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

4、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巩固初中化学反应分类的知识和主要反应类型的知识,并加深认识。

2、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3、培养学生“讨论式”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在初中历史课中我们学习过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与火有密切的联系,火是木柴等可燃物燃烧时所产生的,对于燃烧的探究是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课题,过去、现在和将来都研究它。研究燃烧中的反应、能量变化、燃烧效率及产物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与本章知识有密切关系。 (板书)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的变化

(讲述)初中学习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现在我们来进一步研究。

(板书)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

(讲述)我们学习过,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C + O2 点燃=== CO2

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可见对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这样更有利于了解各类化学反应的本质。

(板书)一、化学反应的类型

(讲述)初中主要学习了两种不同的化学反应分类方法:基本类型反应和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板书)1、基本类型反应

(讲述)主要有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四种,这种分类的依据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

(板书) 反应类型 表达式

化合反应 A + B = AB

分解反应 AB = A + B

置换反应 A + BC = AC + B

复分解反应 AB + CD = AD + CB

(学生活动)回忆各反应概念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练习讲评)各类反应各举一例,写出化学方程式。要求:均生成CO2

C + O2 点燃=== CO2

1

唐晶晶教案系列

CaCO3 高温=== CaO + CO2↑

高温C + 2CuO === 2Cu + CO2↑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讲述)化学反应还有其他分类方法。例如,从得失氧的角度去分类,我们还学习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板书)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讲述)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板书) 反应类型 得失氧的情况

氧化反应 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被氧化)

还原反应 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被还原)

(练习讲评)各举两例

(设问)以上是从不同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是不是所有化学反应都可以从上述角度分类呢?

(讨论)P8讨论题(结合图1-2)

(设问)1属于哪种反应类型?为什么?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分析)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它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中的任何一种。可见,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只能从形式上划分,不能反映化学反应的本质,也不能包括所有化学反应。

(设问)2分别从氢气和氧化铜的角度分析反应类型,再从整个反应分析反应类型,你有什么体会?

(分析)氧化铜的反应是失去氧的反应,属于还原反应,而氢气的反应是得到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也就是说,在该反应中,不仅仅包括还原反应,还包括氧化反应,若单纯说它仅属于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都是不全面的,它把一个反应中同时发生的两个过程人为的分割开了,也不能反映该类反应的本质。

由上可知,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既是两种性质相反的反应,又是互为条件而存在且同时进行的两种反应,即它们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过渡)通过对这两个化学反应的分析,大家已认识到以前我们学习的化学反应分类方法是不完善的,没有体现其本质,那么,它的本质究竟 是什么呢?也就是我们下面所要探究的。 (板书)二、氧化还原反应

(阅读)P8以CuO + H2 Δ= Cu + H2O 为例

H2夺取CuO中的O而发生氧化反应 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所以我们象这样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 被还原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说明)“氧化”与“还原”尽管表现不同,彼此对立,但它们相伴而生,同时进行,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讨论)P9

2、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设问)能否从化合价的变化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从上面的化学方程式可看出,CuO中Cu的化

合价由+2价变成了Cu单质中的0价,Cu的化合价降低了,我们说Cu被还原了;同时H元素化合价升高了,我们说H被氧化了。 2

唐晶晶教案系列

高温(学生活动)同理请分析:2CuO + C == 2Cu + CO2↑

H2O + C 高温== H2 + CO

(结论)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 反应。有化合价升高就必有化合价降低,有氧化反应就必有还原反应。

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这也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其中含化合价升高元素的物质是还原剂,含化合价降低元素的物质是氧化剂。

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巩固练习)判断下列反应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哪些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哪个元素被氧化,哪 个元素被还原?

1、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通电2、 2H2O == 2H2↑ + O2↑

Δ3、 CO + CuO == Cu + CO2

4、 2H2 + O2 点燃== 2H2O

5、 NaOH + HCl == NaCl + H2O

(巩固练习2)在3Cu2S + 22HNO3 = 6Cu(NO3)2 + 10NO↑+ 3H2SO4 + 8H2O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

是( C ) A、Cu B、N C、Cu和S D、O和S

(作业)1、复习和预习本节内容,试做课后练习

2、复习初三已学过的化合价的概念

3、P12 二、1

第二课时

(复习)判断下列反应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并指出哪个元素被氧化?哪个元素被还原?

1、3H2 + Fe2O3 Δ= 2Fe + 3H2O

2、C + H2O Δ= CO + H2

3、CO2 + H2O = H2CO3

4、4P + 5O2 点燃== 2P2O5

MnO2Δ 5、2KClO3 == 2KCl + 3O2↑

6、AgNO3 + HCl = AgCl↓ + HNO3

7、NaOH + FeCl3 = Fe(OH)3↓+ 3NaCl

(判断依据)是否有化合价的升降

(小结)分析、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要抓住两个关键:一是准确判断各反应物、生成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及其变化;二是牢记“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引入)上节课,我们先从得氧、失氧,进而又从化合价升降角度认识了氧化还原反应,但二者都未能揭示出氧化还原的本质。那么,氧化还原的本质是什么呢?这是本节课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分析) 钠从0价升高到+1价,钠元素被氧化了 氯从0价降低到-1价,氯元素被还原了。 可见,用化合价变化的观点不仅能分析有氧 元素得失的反应,还能分析无氧得失的反应。

3

唐晶晶教案系列

(小结)可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要有氧参加。

(思考)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为何发生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以Na和Cl2的反应为例。

(分析)在离子化合物里,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是这种元素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由于电子带负电荷,失去电子的原子就带有正电,这种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价;得到电子的原子带负电,这种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价。

对于钠和氯气的反应,Na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

反应中Na失去这1个电子,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

Cl最外层有7个电子,反应中得到1个电子,化合价从

0价降到-1价。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

元素化合价的升或降是由于它们的原子失去或得到

电子的缘故。

化合价升高的价数就是失去的电子数,化合价降低

的价数就是得到的电子数。 点燃(例如)Mg + Cl2 == MgCl2

(分析)Mg化合价升高2价,因为失去2个电子,

Cl化合价降低1价,因为得到1个电子,又因有2个Cl,所以共得到2×e-

(追问)有些反应如H2与Cl2的`反应并无电子的真正得失,为何元素化合价也有升有降?

(分析)对于氢气和氯气的反应,H和Cl通过共用一对电子形成HCl分子。由于Cl吸引电子能力强,共用电子对偏向与Cl,氯元素化合价从0价降到-1价;共用电子对偏离于H ,氢元素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所以共用电子对的偏移也会导致化合价的升降,也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我们应透过化合价变化这一特征现象,看到其本质原因是电子得失或偏移。

这样,我们就可以从电子转移的角度重新给氧化还原反应下一个更为本质的定义。 (板书)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物质失去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的反应就是氧化反应;

物质得到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的反应就是还原反应。

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说明)没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就是非氧化还原反应。综上所述,我们可知

(板书)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说明)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和化合价升降的关系:P11 图1-6

―――――→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 ←―――――

(总结)两条线 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 化合价升高 → 被氧化 → 氧化反应 → 氧化产物 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 化合价降低 → 被还原 → 还原反应 → 还原产物

本质 特征

(口诀)升失氧,降得还

(引导)请同学们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特征总结出判断某一化学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标化合价 → 观察 → 结论

(随堂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是的话标出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1) 2KMnO4 Δ K2MnO4 + MnO2 + O2↑ ==

Δ(2) 2H2O2 == 2H2O + O2↑

(3) 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

4

唐晶晶教案系列

(4) 2FeCl2 + Cl2 = 2FeCl3

Δ(5) Cu + 2H2SO4(浓)== CuSO4 + SO2↑+ 2H2O

(过渡)我们知道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特征是化合价的升降,如何在化学方程式上简要清楚地表示氧化还原的过程呢?

(板书)4、“双线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以3H2 + Fe2O3 高温== 2Fe + 3H2O为例

2232O

(讲解)同学们答得都有道理,但由于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无论是那一种变化,其本质都是因电子的转移,下面我们在线上用简要的文字说明其变化的过程。

化合价升高的价数就是失去的电子数目。 其中,得到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失去电子

2232O 的物质是还原剂;被氧化后得到的物质是氧化

产物;被还原后得到的物质是还原产物。 得2×

这样,就很清楚地表示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同一元素在反应前后的价态变化及氧化还原的情况和结果。这种方法即为“双线桥”法。

(说明)用“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书写时注意:

(1)首先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两个线桥一个在上,一个在下分布,线桥的方向是从反应物一方指向生成物一方,首尾必须对应于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同种元素。

(2)桥上标明电子得失、化合价升降、被氧化被还原等内容。

(3)“×”号前是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子数目,和方程式前面系数不一定一致。

“×”号后是每一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子得到或失去的电子数目,和化合价的改变量相等。

(4)对表示电子的符号勿漏掉“e”字右上面的“-”

(5)电子转移总数的计算:如例题中电子转移总数为6e-,不是12e-

(设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总数是什么关系?化合价升降总数又如何?

(答)均为相等关系

(6)得失电子总数应相等。(可检查)

点燃(例)C + O2 == CO2 分析

(巩固练习)用“双线桥”法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

(1) Cl2 + 2KI = 2KCl + I2

(2) MnO2 + 4HCl(浓) Δ MnCl2 + Cl2↑ + 2H2O ==

(3) Fe + CuSO4 = Cu + FeSO4

(4) 3NO2 + H2O = 2HNO3 + NO

(作业)用“双线桥”法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

点燃(1) Mg + Cl2 == MgCl2

Δ (2) 2KClO3 MnO2KCl + 3O2↑ == 2

(3)

(4)

(5)

(6)

2Al + 3H2SO4(稀) = Al2(SO4)3 + 3H2↑ 2H2S + SO2 = 3S↓+2H2O 2FeCl2 + Cl2 =2FeCl3 Cu + 2H2SO4(浓) Δ== CuSO4 + SO2↑+ 2H2O 5

第三课时

(复习提问)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电子转移的结果致使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2、两条线?(升失氧,降得还)

3、在下列各式中,当左边物质能生成右边物质时,划有横线的元素是被氧化还是被还原?

(1) KI → I2 (2) NO2 →HNO3

(3) FeCl3 → FeCl2

(4) Na2SO3 → Na2SO4 4、“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注意事项。

(反映了这个反应的实质和参加反应的各物质间的氧化还原关系) 以CuO + H2 Δ= Cu + H2O为例 用“双线桥”法表示 (过渡)至此我们已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化合价的升降,其本质是有电子转移。那么,氧化还原反应与我们初中所学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思考1)为什么置换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据其特点:A+BC=AC+B反应中,既有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正(负)价,又有元素化合价由正(负)价变为0价,即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一定发生了变化,即说一定有电子的转移,所以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2)为什么复分解反应都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据其特点:AB+CD=AD+CB,两种化合物只是相互交换成分,并无电子的转移,表现为化合价不变,所以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3)有何特点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因为有单质参 加,就必定存在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小结)见P11图1-7

回想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认识过程:得失氧的角度→化合价升降角度→电子转移角度,其概念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规律,对于学好化学和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分析)被还原 在这个反应中H2失电子被氧化,被什么物质氧化? 。CuO起了氧化作用,所以称CuO为氧化剂;氧化

Δ2O 别人的物质;而CuO中Cu得电子,被H2还原,H2起了 还原作用,所以称H2为还原剂,还原别人的物质。

失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书写时注意2e-和2×e-的区别

(说明)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作为反应物共同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电子从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

(板书)三、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 还原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

(说明)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了还原反应;还原剂失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了氧化反应。显然,电子转移方向是由还原剂到氧化剂,H2失电子给了CuO,电子转移之后产生了生成物。所以氧化剂和还原剂均是反应物。 氧化剂得电子后得到的物质即为还原产物;还原剂失电子后得到的物质即为氧化产物,所以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均是生成物。

(注意)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均是指的某一种物质。 (设问)那么,氧化剂还原剂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 (板书)氧化性:物质得电子的性质 还原性:物质失电子的性质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说明)得电子能力越强(越容易),物质的氧化性就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越容易),物质的还原性就越强。

至此,围绕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转移,我们介绍了多组概念,可小结如下: (板书)两条关系:

本质 特征 本身 反应 产物 物质 性质 得电子 → 化合价下降 → 被还原 → 还原反应 → 还原产物 → 氧化剂 → 氧化性 失电子 → 化合价升高 → 被氧化 → 氧化反应 → 氧化产物 → 还原剂 → 还原性 (口诀)升失氧作还原剂显还原性,降得还作氧化剂显氧化性 (随堂记忆)理解记忆两条关系

(作业)课后习题P13三、1同时指出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第四课时

(复习)两条关系

氧化剂和还原剂是相互依存的,两者共同作用才能完成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氢分析下列变化过程是氧化还是还原,填空:

(1) Fe → FeCl2,需加氧化剂,如Cl2

(2) CuO → Cu ,需加还原剂,如H2、C、CO等 (3) HCl → Cl2 ,是氧化反应,HCl是还原剂 (4) HCl → H2 ,是还原反应,HCl是氧化剂 (5) Fe3+ → Fe,需加还原剂,Fe3+具有氧化性 (6) KI → I2,需加氧化剂 (归纳)1、氧化剂和还原剂均指反应物

2、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 3、氧化剂本身被还原;还原剂本身被氧化 4、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小结)通过以上练习,应进一步明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剂失电子价升高被氧化。

(设问)在学过的物质中,哪些常作为氧化剂,哪些常作为还原剂?

(分析)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所以非金属单质一般可作氧化剂,如O2、Cl2等;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所以金属单质可做还原剂,如Fe、Mg、Al等;

另外,有些非金属单质也可作还原剂,如C、H2等。

从电子得失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考虑,含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化合价能降低,易得到

电子,常作为氧化剂,如浓H2SO4、KMnO4等;含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易失去电子,常作为还原剂,如NH3、H2S等

(板书)三、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有: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O2、Cl2、F2

含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浓H2SO4、KMnO4、HNO3、FeCl3、CuCl2 (2)常见的还原剂有:

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K、Na、Mg、Al、Zn等 某些非金属单质:H2、C、Si、P

含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FeCl2、HCl、H2S、KI、NH3、CO、SO2、Na2SO3等 (练习)1、“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三价铁离子变成二价铁离子”,这句话说明,维生素C在这一反应中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2、请指出下列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剂 还原剂

Δ

(1)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 2H2O MnO2 HCl (2) Zn + 2HCl = ZnCl2 + H2↑ HCl Zn (3) Cl2 + H2O = HCl + HClO Cl2 Cl2 (小结)1、判断氧化剂、还原剂应抓住化合价变化这一特征。

2、同一物质在不同反应中,不同条件下,可以作氧化剂,也可以作还原剂。 3、有些物质在同一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过渡)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在工农业生产、科研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阅读)P12最后两段

(讲解)课后习题三、1 小结 由(1)(2)可知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同一物质

由(3)(4)可知氧化剂还原剂可以是同一物质。

第五课时(补充)

(复习)两条关系

(过渡)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总数必然相等,表现为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此乃氧化还原反应最本质的规律。 (板书)四、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规律 1、电子守恒规律

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 氧化剂得电子总数

(讲解)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恒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从化合价的方面来说,氧化剂中元素化合价降低总数,恒等于还原剂中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把握这一规律,可作定量计算,以后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会用到。

2-2+3+2+-+

(过渡例题)试从化合价的角度去分析:在S、Fe、Fe、Mg、S、I、H中,只有氧化性的是:Fe3+、Mg2+、H+ ;只有还原性的是:S2-、I-;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Fe2+ 、S 。 (分析)从元素化合价角度看,当离子中元素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时,只能得电子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表现氧化性;当处于最低价时,只能失电子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表现还原性。显然,若处中间价,则既能得电子又能失电子,化合价既能降又能升,因此兼有氧化性和还原

性。 这是根据元素化合价推断离子性质的规律,可称为价态利用规律。 (板书)2、价态利用规律

最高价时——只具氧化性

同种元素

最低价时——只具还原性

中间价时——兼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过渡)Fe + CuSO4 = FeSO4 + Cu

还原剂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分析)从该反应可知,Fe能将+2价Cu还原为0价Cu,说明Fe的还原性强于Cu,即在此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反之,亦然。

推而广之,对于氧化还原反应,从性质角度看从左往右是一个由强变弱的过程,归纳如下: (板书)3

氧化剂 +

氧化性:氧化剂 >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 还原产物

(小结)利用此传递规律,可判断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相对强弱。

具体作法是:先在反应物中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之后在生成物中找出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最后下结论。

如上例:氧化性:CuSO4 > FeSO4 还原性:Fe > Cu

(巩固练习1)已知①2FeCl3 + 2KI = 2FeCl2 + 2KCl + I2 ②2FeCl2 + Cl2 = 2FeCl3 判断下列物质氧化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

3+

A. Fe > Cl2 > I2 B. Cl2 > Fe3+ > I2 C. I2 > Cl2 > Fe3+ D. Cl2 > I2 > Fe3+

(巩固练习2)根据反应式:①2Fe3+ + 2I- = 2Fe2+ + I2 ②Br2 + 2Fe2+ = 2Fe3+ + 2Br- 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B )

A. Br-、Fe2+、Cl- B.I-、Fe2+、Br- C. Br-、I-、Fe2+ D. Fe2+、I-、Br- (过渡)除上述性质传递可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外,还有其它规律。 (板书)*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①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 ② 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来判断

还原性: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减弱

氧化性:K+ Ca2+ Na+ Mg2+ Cu2+ Hg2+ Ag+ ――――――-→增强

(说明)易失电子的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后难于得到电子;难失电子的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后易得到电子。 (板书)③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说明)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高低来进行判断:a. 16HCl + 2KMnO4 = 2KCl + 2MnCl2 + 8H2O + 5Cl2↑

Δ

b. MnO2 + 4HCl == MnCl2 + Cl2↑ + 2H2O

CuCl450℃

c. 4HCl + O2 ========= 2H2O + 2Cl2↑

2

上述三个反应中①式不需条件,②式需加热,③式需加催化剂 所以得到结论:氧化性:KMnO4 > MnO2 > O2 (板书)④根据氧化产物价态高低判断

(说明)当变价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可根据氧化产物价态的高低

进行判断。例:2Fe + 2Cl2 Δ== 2FeCl3

Δ

Fe + S == FeS

(分析)在加热条件下Cl2把铁氧化成+3价,S只能把铁氧化成+2价。 结论:氧化性:Cl2 > S

(过渡)氧化剂的氧化性有强弱之分,还原剂的还原性也有强弱之分,当多种氧化剂与同一种还原剂或是多种还原剂与同一种氧化剂相遇时,又会怎样呢?一条原则:强者优先 (板书)4、强者优先原则

(说明)当一种氧化剂同时遇到了多种都能被氧化的还原剂时,首先被氧化的是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待最强的还原剂被全部氧化之后,多余的氧化剂再依次氧化次强的还原剂。

(例如)镁、铁都可以单独与硫酸反应,镁,铁是还原剂,而硫酸是氧化剂。但是,当把镁,铁同时投入到硫酸中,并不是两者同时与硫酸分别发生反应,而是镁铁中还原性强的优先与硫酸发生反应,即镁粉优先反应,要等镁粉反应完毕后如果还有硫酸余,铁粉才能与硫酸发生反应。即:先:H2SO4 + Mg = MgSO4 + H2↑ 后:H2SO4 + Fe = FeSO4 + H2↑

当一种还原剂同时遇到多种都能被还原的氧化剂时,反应进行的次序与上类似。 (板书)5、质量守恒定律

(说明)与其他类型的化学反应一样,氧化还原反应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在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所有生成物的总质量,换言之,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元素原子数目不变。 (板书)6、价态归中规律

(说明)同种元素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硫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有-2价、0价、+4价、+6价,其中-2价与0价、0价与+4价、+4价与+6价均属于硫元素的邻位化合价,含这种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或单质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S与SO2、SO2与H2SO4(浓)、等物质之间均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 0 +2 -2 +4 0

价态相间,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如:2FeCl3 + Fe = 3FeCl2 2H2S + SO2 = 3S + 2H2O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 “高价 + 低价 → 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错现象。即氧化剂被还原到的价态不能低于还原剂

(例如)

↑ + H2O

正确

KClO32↑ + H2O 错误

(学生活动) H22O 正确

H2SO4(浓) + H22 + S + 2H2O 错误

3 + 3H2SO4 = 3I2 + 3K2SO4 + 3H2O,其中,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物质的化学式为H2SO4;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I,被还原的元素是I,被氧化元素与被还原元素的质量比为:5∶1。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gongzuojihua/674604.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gongzuojihua/674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