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精选10篇 乡镇企业专业毕业论文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精选10篇 乡镇企业专业毕业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27 04:56:35 点击: 来源:yutu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里是人美心善的小编为大伙儿收集的10篇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篇一

论文关键词:农村户籍,五年制大专,乡镇企业,吸引力

毕业生顺利就业,取得合适的报酬,占据满意的岗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职业教育增强吸引力的深层法则。农村户籍五年制大专生由于学历、能力、素养的特殊性,在当前就业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调的情况下,依靠自己本领在城市谋得一份体面、合适的工作实在不易,回乡谋发展应是他们不错的选择。五年制大专生回乡发展有两条出路:一,自我创业(从事现代农业、兴办各类企业);二、进入乡镇企业工作。据调查自我创业寥寥无几,进入乡企是回乡五年制大专生的普遍选择。本调查报告,拟以宝应县曹甸镇乡镇企业2005—2009所录职教毕业员工和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为调查对象,了解五年制大专生回乡入企的现实状况,对比中专生、高中后大专生,研究乡镇企业对五年制大专生的用工兴趣、态度和看法,探求五年制大专生之于乡镇企业的实际吸引力,以为将来五年制高职学校农村招生、专业设置、校企合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一、调查背景

1、曹甸镇工业经济简介

宝应县曹甸镇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是江苏省重点中心镇。进入新世纪,基本形成了以文体教玩具、精细化工、玻璃水晶、超硬材料、电缆辅料、石化管件、机电制造、塑料制品、食品加工、木器加工、印刷包装等行业为主的工业格局。企业众多、用工量大,截止2009年12月底,在册企业499家,其中规模以上(年开票销售500万元以上)24家,从业人员12876人(女性5358人)。

2、2005—2009全镇企业录用职教毕业员工

图一:录用职教毕业员工人数(单位:人)

表一:职教毕业员工来源(单位:人)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本镇

76

81

108

86

97

占招录职教毕业员工比例

73.8%

69.8%

68.8%

70.5%

60.6%

本县外镇

25

28

31

21

44

占招录职教毕业员工比例

24.3%

24.1%

19.7%

17.2%

27.5%

外县

2

7

18

15

19

占招录职教毕业员工比例

1.9%

6.0%

11.5%

12.3%

11.9%

二、样本与调查说明

1、调查样本

以宝应县曹甸镇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化工、电缆、玩具、教具等20个企业,2005——2009所录员工和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为调查对象;共调查员工240人(男150人,女90人),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40人(男30人,女10人);发放问卷一240份(中专80份,男50份,女30份;五年制大专80份,男50份,女30份;高中后大专80份,男50份,女30份),回收240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224份(中专73份,五年制大专75份,高中后大专76份),占问卷一总数的92.9%;发放问卷二40份,回收40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37份,占问卷二总数的92.5%。

2、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和个别座谈相结合。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说明

1、问卷一:员工调查

表二:从事的岗位(单位:人)

操作工

文员

销售

技术

管理

中专

65

5

7

2

1

大专(五年制)

52

11

9

5

3

大专(高中后)

23

15

12

17

13

“表二”调查显示,中专员工有65人(占总数的81.3%)从事一线操作,而从事技术、文员等白领工种的寥寥无几;高中后大专57人(占总数的71.3%)从事技术、文员等相对轻松的脑力劳动,只有少部分人做了一线操作工人;五年制大专员工,52人(占总数的65%)从事一线体力劳动,又有多人胜任了其他各种富有挑战性的白领工种。可见五年制大专自身定位底,愿意、能够从事一线工作,同时适应能力较强,可以胜任一些技术和管理岗。

图二:月平均薪水(单位:元·人)

“图二”调查显示,中专员工的平均月薪主要集中在1000—1500区域(34人),低薪人数较多(7人);五年制大专和高中后大专的平均月薪主要集中在1500—2000区域(五年制37人,高中后39人),无论是高新还是低薪,二者人数大致相当。可见,在乡企五年制大专在收入方面有了较大提升,不仅和高中后大专基本持平,而且与留城的毕业生也相差无几。

图三:签订劳动合同情况(单位:人)

“图三”调查显示,乡企用工更加规范和理性:中专员工主要签订的是1年左右的短期劳动合同,3年以上的人数很少;五年制大专和高中后大专情况大体相近,主要签订是三年左右的劳动合同。可见,五年制大专是乡企的重要人才部分,企业愿意与其签订长期的用工合同,维持人才员工的稳定性。

图四:享受保险、住房公积金情况(单位:人)

“图四”调查显示,乡企普遍注意到了工伤和养老保险,其他各种保障措施有待完善。相比于中专员工,五年制大专在享受医疗、失业、生育保险等方面,有明显优势;而与高中后大专相比,略有劣势,主要原因是从事的工种以一线操作为主,展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少,企业负责人对其了解不多。

表三:工作现状满意度

不满意

基本满意

满意

很满意

非常满意

中专

0.21

0.34

0.23

0.15

0.07

大专(五年制)

0.14

0.26

0.33

0.14

0.13

大专(高中后)

0.34

0.32

0.17

0.11

0.06

“表三”调查显示,对工作现状满意度最高的是五年制大专员工,满意、很满意、非常满意三者相加高达60%,主要原因是与自己的各项预期比较接近;不满意度最高的是高中后大专,达到34%,原因有三:自视甚高、收入较低、乡下就业;中专介于二者之间,表明他们既认清了自己的身份,同时又不满足于当前的工作现状。

表四:岗位发展前景预测

堪忧

迷茫

不好说

有希望

充满信心

中专

0.24

0.27

0.22

0.15

0.12

大专(五年制)

0.14

0.18

0.24

0.27

0.17

大专(高中后)

0.31

0.29

0.21

0.13

0.06

“表四”调查显示,对自身岗位发展前景最有信心的是五年制大专员工,有希望、充满信心相加达到了44%,主要原因在于相比于留城的同学,自己的专业、特长得以发展,价值得以认可;最没有信心的仍是高中后大专,“堪忧”和“迷茫”相加达到了50%,可见高中后大专乡企工作勉为其难,离自身预期较远;介于二者之中的是中专员工,“迷茫”和“不好说”达到了49%,可见中专生既认清了事实,又不甘命运的安排。

2、问卷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调查

图五:员工平均在岗时间(单位:年)

“图五”调查显示,五年制大专员工平均在岗时间最长,达到3.3年;高中后大专为2.8年;中专最短仅为2.5年。可见,五年制大专与高中后大专、中专相比,在本地乡企中从事的工作,较为适合自身发展,愿意通过较长时间的坚持在某一岗位上做出一定成绩。中专与高中后大专平均在岗时间较短,前者是因为工作艰辛而收入较低,后者则是预期和现实落差过大,希望通过变换工作得到提升。

图六:对员工满意率:

“图六”调查显示,相比较而言企业最满意的员工是五年制大专毕业生,满意率高达73%,根本原因在于性价比最优,能力较全面,可胜任多种岗位,定位却实事求是;中专生企业满意率最低,仅为53%,原因在于专业技能虽基本胜任岗位要求,不过一旦转岗却难以适应,文化素养也亟待提高;高中后大专企业满意率低于五年制大专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高中后大专自视甚高,不愿从事“机械性”劳动,难以管理。

图七:职教毕业员工能力比较

“图七”调查显示,如果以本科生为评价基准,五年制大专员工的各项能力明显优于中专员工,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关键能力分别高出20%、15%、20%;但与高中后大专相比各项能力却也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关键能力明显欠缺。可见,五年制大专专业技能基本赢得了企业认可,但在人文素养、职业精神、意志品质、决策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图八:影响乡企招录五年制大专毕业生的因素

“图八”调查显示,乡企招录五年制大专毕业生的最大障碍是毕业生数量不足,本地户籍、愿意回乡、符合要求的更是少之又少;其次是人们传统观念的束缚,达到30%,城里大专毕业,本地乡企就业,众多群众依然认为这是不光彩的事实;乡镇基础设施的落后以及企业用工的相对不规范也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在乡企的顺利就业;而城市企业普遍顾忌的用工成本提高,乡企却考虑的很少,只占8%,可见乡镇企业对高层次员工的渴望与需求。

四、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的问卷调查与个别座谈以及对我校近三年顶岗实习学生和近三年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1、随着我国经济的加速转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乡镇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稀缺依然是制约乡镇企业发展的瓶颈。乡镇企业由于自身的特色和农村经济的特点,对人才需求比较特别,本科及以上的高层次人才需求量相对较小;乡企最需要的是接受过高等教育,能力全面,态度端正、吃苦耐劳、扎根农村,愿意从事一线操作,又能通过适当的培养和训练胜任管理、技术等更高要求岗位的人才。相比于高中后大专,五年制大专生更符合这一要求。农村户籍的五年制大专生是当地乡镇企业最需要、最愿意接受的实用人才。

2、农村户籍五年制大专员工在当地乡镇企业,无论在收入水平、福利待遇方面,还是劳动保障、社会保险方面都具备相当的水准,完全可以同自己的留城同学或高中后大专员工相媲美;无论是自己主观的工作现状评价、发展前景预测,还是企业领导客观的能力分析、忠诚度调查,相对指数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可见,农村户籍五年制大专毕业生在当地乡镇企业得到了普遍的优待,自身的价值得以实现,自己的专业和技能得到了发展;只要回乡在企业谋得一份职业,很多人对现状较满意,对前景有信心,愿意长期坚持。

3、五年制大专员工在专业技能方面基本得到了企业认可,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文化素养不高、职业精神有待提升、意志品质尚需磨练、决策管理能力短板、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磨练。乡镇企业招录本地户籍五年制大专员工也存在许多障碍和制约因素,最大的制约因素是受传统观念束缚,人们不愿上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导致可供招录的员工数量稀少,更不愿意大专毕业后,回乡入乡镇企业就业;乡企用工不规范、乡镇基础设施落后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顺利就业。要想改变现状,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五、建议和对策

依据上面的调查结论和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尝试提出以下几点不成熟的建议和对策,供相关部门参考。

1、巩固扩大五年制高职学校的农村招生。鉴于乡镇企业对本地户籍五年制高职毕业生的真诚和巨大需求,巩固和扩大五年制高职学校在农村的招生是当务之急。事实上,在生源持续降低、就业愈加艰难的今天,江苏高等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正在于真正、深度地服务“三农”,只有如此,才能稳妥地把握农村这片广阔的生源地带。让农村学生接受五年制高职,学校自身建设也是关键,学校必须帮助学生消除未上普高的遗憾感,来上职校的自卑感,管理模式与中专相区别,增强高校特征,加强规范化建设、提高入学门槛,保持适当的淘汰率是必由选择。

2、加快五年制高职学校课程设置、校企合作诸方面的改革步伐。部分专业的部分课程设置不仅要面向企业、面向实践、面向就业,甚至要直接面向乡镇企业的实践和就业;校企合作的企业一方也应包括各类乡镇企业。为了能够向乡镇企业输送合格、合适的劳动者,职业学校必须关注乡企,研究乡企,以乡企为师,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贴近乡企的实际需求;校企合作应该向广度、深度发展,鉴于乡镇企业浓厚的地域性特征,订单式培养、“地招班”模式、校企联动、基地共建等等,都不失为有效形式。

3、加强农村户籍学生的乡土观念教育和“三农”问题教育。对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强化乡土观念教育,是培养学生爱土爱乡情节的有效路径;认识、了解“三农”问题,是学生珍视农业、同情农民、建设农村的前提。农村户籍五年制高职毕业生有了浓厚的乡土观念,对“三农”有了深刻的理解,自然会摆脱毕业回乡工作的羞耻感,自然会认为能够在乡企实现自身价值,自然会愿意回到家乡企业服务。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篇二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创业

中图分类号:G40-05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09-0039-02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模式转向大众化教育模式,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加快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大力扶持中小企业,推进西部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来支撑,从人才供求关系总量和基本格局来看,高校毕业生远没有达到“过剩”程度,当前面临的不是就业难而是择业难,是观念的错位,结构的失调,渠道的不畅通,其实广大高校毕业生在基层有着非常广阔的就业创业空间。

基层指多种组织中最下层的一级。周济部长在“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基层”既包括广大农村,也包括城市街道社区;既涵盖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也包括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既包含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也包括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大学生是国家人才资源中最宝贵的一部分,是促进社会发展最珍贵的人力资本。随着大学生就业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引导、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有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加速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引进,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的人才结构,加快中小企业发展;有利于解决基层人才匮乏的问题,提高基层的管理领导水平,从而更好地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一、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调查及分析

1国家政策对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扶持

中组部等14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积极探索实施引导高校毕业生进村、进社区工作的地方项目。有关部门还出台了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灵活就业的扶持政策,主要包括小额担保贷款和收费优惠政策,创业培训、开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和跟踪服务等“一条龙”服务,以及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或临时救助等政策措施。各地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如对毕业生到乡镇服务期间实行生活交通补贴、人身意外伤害和住院医疗保险,毕业生两年服务期满后,在公务员考试、报考研究生方面优先录用等。有的地方政府拿出一定经费用于扶持基层就业项目,如甘肃省择优选拔了数百名特困生和“长线专业”毕业生到乡镇工作,湖北省实施的“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江苏省实施的支援苏北计划,等等。

2高校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实践

近几年高校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就业创业教育,积极鼓励大学生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据统计,全国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的比例明显增加,已经占到毕业生就业总数的48%。以江苏为例,几年来江苏高校毕业生到民营及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情况呈逐年上升趋势(见下表)。

同时,高校毕业生择业的地域性仍然较强,据新华网2004年2月份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50%的高校毕业生将大城市作为理想的选择地,只有3%的人选择投身西部。高校毕业生普遍认为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就业机会也少,因而普遍不愿到贫困地区及县乡镇村就业。

3中小企业接受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顾虑

随着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但许多中小企业认为,高校毕业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需要一个培训、实习、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安心工作,刚培养好就跳槽,很多中小企业不愿为此付出时间和代价,宁愿到人才市场寻找有工作经验的人才。这无形中给高校毕业生就业设置了许多不必要的复杂环节,导致就业渠道更加不畅通。

4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态度

高校毕业生对民营中小企业虽已有一定的认同,但态度并不坚决,更热衷于到机关事业单位、大企业或民营大企业,而把中小企业作为择业的第二选择或到大企业的跳板。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认为,一些中小企业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和发展前景不乐观等薄弱环节,影响和制约个人价值的实现。从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高校毕业生流失较多的主要集中在中小型民营企业。在与学生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即使是从农村考进大城市的学生也不愿返乡就业,认为寒窗苦读就是为了能够摆脱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享受现代城市的文明生活,同时又由于在创业中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即使在返乡创业中也极有可能再次面临失业。

5就业渠道对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影响

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积极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也制定出台了优惠的政策,但在执行层面上仍然存在机制、体制上的障碍,人为地限制了人才的合理流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即使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接受专科毕业生,也不予办理相关就业手续,难以落实人事关系;部分乡镇基层经费紧张,中小企业发展水平低,对大学生需求动力不足;贫困地区高校毕业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差,自主创业的资金条件无法满足;等等。这些都表现出市场配置毕业生机制的失灵,社会基层就业渠道的不通畅,灵活就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不同程度地阻碍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

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了地区间人才需求的不平衡和高校毕业生流向的不平衡。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合理配置,加快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应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这是今后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主要渠道。

1加大调控力度,畅通基层就业渠道

切实消除障碍。各级政府要加大劳动人事制度,户籍、档案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等相关制度的改革,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应当放弃地区流动的户籍、档案划转等种种限制,废除所有限制高校毕业生流动、不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地方保护政策,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切实推行“无障碍”就业,减少就业歧视,提倡公平的就业竞争,真正打通大学生到经济欠发达地区、民营中小企业、县乡镇村等基层就业的渠道,为基层吸纳高校毕业生创造制度保证。

(1)加大扶持力度。一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专项资金等手段,安置部分毕业生,缓解贫困地区急需高校毕业生但地方财政又无力负担、“用不起”毕业生的矛盾。二是积极鼓励中小企业聘用高校毕业生,将中小企业聘用高校毕业生数额与其扶持政策挂钩,如优先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贴息等。三是进一步完善市场的运作机制,发展无形就业市场,强化人才市场的配置功能,建立基层高校毕业生需求信息定期制度,形成覆盖城乡的就业网络,畅通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信息通道。

(2)完善激励机制。在贫困生资助方面,奖学金、助学金方面,向自愿到基层就业创业的大学生倾斜,如,对贫困生适当减免学费,用适当比例的奖学金奖励那些自愿到基层就业并服务一定年限的大学生。鼓励高校有针对性地转让科研成果,政府适当给予必要的扶持和帮助,让高校毕业生带着科研成果下基层,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到基层有用武之地,促进个人能力的提升,而且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积极创造有利条件。

2.加强就业指导,树立多元化就业理念

加强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创业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正确处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正确把握人才成长规律,彻底摈弃重地位、重名利的观念,树立多渠道就业、多渠道回报社会的意识。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在基层的工作岗位上积累经验,不断完善自己,逐步实现人生的理想目标。

3.完善保障体制,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用工体制、社会保障体制、劳动合同制度和住房公积金等制度。通过法律、经济和行政的手段进行调控,规范劳动合同管理,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加大监督和检查力度,制止为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用人单位不签合同、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不按规定支付工资报酬、临时性大量使用实习生等问题的存在。对到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就业、跨地区就业等灵活形式就业的毕业生,要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或《劳动合同》;对到贫困地区就业的大学生给予适当的工资补贴,解除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和创业的后顾之忧。

4.加强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以往我们只强调大学生如何调整就业心态,实际上社会、家庭、舆论对大学生就业都产生一定影响。因此,用人单位要调整用人心态,减少用人的高消费,减少人才的浪费;社会大众要调整认识心态,既然我们的高等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那么我们培养的毕业生就应更多的是“有知识的普通劳动者”,我们就应当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去当服务员、营销员、操作员,去乡村当种养植能人、农民经纪人、乡镇企业技术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各类媒体就应当调整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在基层、在西部就业创业的大学生的工作生活情况、奉献精神和先进事迹,通过正确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篇三

要能够正确而恰当地选题,首先要明确选题的原则,明确了选题原则,就能比较容易地选定一个既有一定学术价值,又符合自己志趣,适合个人研究能力,因而较有成功把握的题目。一般来说,选择毕业论文题目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一、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现实意义毕业论文的题材十分广泛,社会生活、经济建设、科学文化事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论文的题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为实践服务。因此科学研究的选题首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第一,注意选题的实用价值,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所谓论文的实用价值,就是指我们选的题目,应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为干百万人所关心的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类问题反映着一定历史时期和阶段社会生活的重点和热点,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的。我们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其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很有意义的。这不仅能使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得到一次实际的运用,而且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现实意义的题目大致有三个来源: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急需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抑制通货膨胀,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廉政建设等等。二是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如从事农业工作的同志就会遇到诸如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农村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乡镇企业的技术改造问题,等等。三是作者本人在工作实践中提出来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如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问题,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问题,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等等。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与党和国家或与国计民生有关的重大问题。这类问题关系国家发展方向、速度,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因而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吸收外国的经验和技术,引进外资,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等问题。在当前贯彻十四大和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中,要注意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加强法制建设,反腐倡廉,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等等。二是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这类问题虽不是全局性的,却是人们关注的、或期待解决、或有疑虑需要进行理论探讨和解答的问题。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些具体政策,像工资改革、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物价的调整、住房制度改革、城镇建设、社会治安、法制教育等等。还有各行各业的经验总结、改革预测、研究决策等。另外,有些题材看似具体小事,却关系着干家万户,也可作为选题。如城市居民的菜篮子问题,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勤俭持家问题等。三是虽属具体又未引起社会重视,却代表一定倾向的问题。一种是意义尚未被认识,作者用理论观点分析、预见到它的生命力。如农村土地向种田能手转移,选送农村村级干部上大学,为农村培养致富带头人等;或预测到危害、恶果,及时提出问题,引起社会重视。如农村盖房、修坟挤占破坏耕地,小城镇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基础设施不配套,农户引种、引养外地产品不经市场调查,一哄而上,等等。另一种是群众议论纷纷,反映很大的,要作出理论分析,引导正确对待。如在分配问题上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后富,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等等。第二,要注意选题的理论价值。我们强调选题的实用价值,并不等于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也绝非提倡选题必须有直接的效益作用。作为论文,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和工作总结、调查报告有着区别。一般说来,它由论点、论据、论证三大要素构成,文章要以逻辑思维的方式为展开的依据,在事实的基础上展开严谨的推理过程,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它着重探讨和研究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阐述自己对这些规律的了解与认识,给人以认识上的启迪。因此,选择现实性较强的题目,还要考虑其有无理论和认识上的价值,即有无普遍性的意义,能否能进行理论的分析和综合,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从具体上升为抽象。有些题目也并不一定直接与现实挂钩或有直接的实际用途,如对历史问题、典籍问题、外国问题的研究等。但从发展的眼光看,这些题材能够表示某种趋势,或对现实有借鉴的作用,因而也就具有理论价值,这样的题目当然也是可以选的。我们所要反对的只是那种脱离现实、咬文嚼字、繁琐考证、追求时髦等毫无意义的东西。二、勤于思索,刻意求新毕业论文成功与否、质量高低、价值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章是否有新意。所谓新意,即论文中表现自己的新看法、新见解、新观点。有了较新颖的观点(即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点上能给人以启迪),文章就有了灵魂,有了存在的价值。对文章的新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第一,从观点、题目到材料直至论证方法全是新的。这类论文写好了,价值较高,社会影响也大,但写作难度大。选择这一类题目,作者须对某些问题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且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写作经验。对于毕业论文来讲,限于条件,选择这类题目要十分慎重。第二,以新的材料论证旧的课题,从而提出新的或部分新的观点、新的看法。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这个题材,是前些年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已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老题材了。可有的人敏锐地抓住了企业实行股份制后,职工思想出现的波动和变化,收集了大量新的第一手材料,写出了《股份制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及方法》一文,读后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第三,以新的角度或新的研究方法重做已有的课题,从而得出全部或部分新观点。如同样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这个题材,有的学员针对近几年来纺织行业大量使用农民合同工,职工队伍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况,从自然半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从小生产者向产业工人的转化,从农村向城市的转化等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证了农民合同工的思想特征以及对整个职工队伍思想的影响,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措施,这样的文章同样具有新意。 第四,对已有的观点、材料、研究方法提出质疑,虽然没有提出自己新的看法,但能够启发人们重新思考问题。以上四个方面并不是对“新意”的全部概括,但只要能做到其中一点,就可以认为文章的选题有了新意。要发现有新意的题目,首先要善于观察。社会生活就像一个变化无穷的“万花筒”,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事物及其矛盾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着,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我们面临新旧体制转换、市场经济的发展、党风和社会风气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仅原有的理论要再认识、再发展,而且需要创立许多新的理论。我们要善于观察,勤于思索,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在事物的运动、发展中寻找适合自己撰写的具有新意的毕业论题。其次,要善于积累和分析资料。歌德曾经说过,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过去已经形成的理论,包括教科书上的一些观点,随着实践的发展,研究的深入,还可以进行再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收集资料、积累资料、分析资料。对有关方面的问题要弄清楚别人写过什么东西,有些什么论点,有何争论及分歧的焦点是什么,目前国内外对这个问题研究的进展情况以及发展趋势如何,等等。在深入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将收集到的材料作一番加工整理的工作,把别人认识的成果作为自己的起点,在前人和他人认识的基础上写出有自己见解的论文。三、知己知彼,轻易适中(一)知己知被,量力而行毕业论文是对学员学习知识相成果的综合性考核,选题的方向、大小、难易都应与自己的知识积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写作经验相适应,要做到“知已知彼”。所谓“知己”,首先,要充分估计到自已的知识储备情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为知识和能力的积累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靠一次毕业论文的写作就来个突飞猛进。所以选题时要量力而行,客观地分桥和估计自己的能力。如果理论基础比较好,又有较强的分析概括能力,那就可以选择难度大一些、内容复杂一些的题目,对自己定下的标准高一些,这样有利于锻炼自己,增长才干;如果自己觉得综合分析一个大问题比较吃力,那么题目就应定得小一些,便于集中力量抓住重点,把某一问题说深说透。其次,要充分考虑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应当看到,大学生的学识水平是有差距的。有的可能在面上广博些,有的可能在某一方面有较深的钻研,有的可能在这一方面高人一筹,而在另一方面则较为逊色。在选题时,要尽可能选择那些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学有所得、学有所感的题材。同时还要考虑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兴趣深厚,研究的欲望就强烈,内在的动力和写作情绪就高,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谓“知彼”,一是要考虑到是否有资料或资料来源。资料是论文写作的基础,没有资料或资料不足就写不成论文,即使勉强写出来,也缺乏说服力。资料又可分为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第一手资料是指作者亲自考查获得的,包括各种观察数据、调查所得等。第二手资料的主要来源是图书馆和资料室的文献资料。二是要了解所选课题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大致掌握写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以避免盲目性和无效劳动。要注意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寻找薄弱环节,即他人研究中存在的疑点、漏洞或不足。有疑点、漏洞的问题,不少是重要的学术论题,以此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在理论上修正、补充或丰富已有的结论。只要做到了知己知彼,就能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毕业论文题目。譬如,政治专业中从事党政工作的学员,写“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题目;党史、党建学得好的,写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建设、党的领导、反腐倡廉和党纪党风等问题,就容易写好。学经济专业的,在经济部门或企业工作,写“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方面的题目,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等,在流通部门工作的写市场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流通体制改革、价格体系、清理三角债等,在外贸系统工作的写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等,也易奏效。在农村工作的,写小城镇建设、土地问题、乡镇企业问题、加强村级组织建设问题等,也容易写到点子上。(二)难易适中,大小适度要选好毕业论文的题目,把握“适中”的原则是很重要的。首先,题目的难易要适中。选题既要有“知难而进”的勇气和信心,又要做到“量力而行”。许多人在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时,跃跃欲试,想通过论文的写作,将自己几年来的学习所得充分地反映出来,因此着眼于一些学术价值较高、角度较新、内容较奇的题目,这种敢想敢做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难度过大,超过了自己所能承担的范围,一旦盲目动笔,很可能陷入中途写不下去的被动境地,到头来迫使自己另起炉灶、更换题目,这样不仅造成了时间、精力的浪费,而且也容易使自己失去写作的自信心。反之,自己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和条件,却将论文题目选得过于容易,这样也不能反映出自己真实的水平,而且也达不到通过撰写毕业论文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目的。其次,题目的大小要适度。一般来说宜小不宜大,宜窄不宜宽。题目太大把握不住,考虑难以深入细致,容易泛泛而论。因为大题目需要掌握大量的材料,不仅要有局部的,还要有全局性的,不仅要有某一方面的,还要有综合性的。而写作毕业论文的时间有限,业余学习的学员还要受到工作、家务等牵累,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资料收集工作是比较困难的。另外,大学的几年学习,对学生来讲还只是掌握了一些基本理论,而要独立地研究和分析一些大问题,还显得理论准备不足。再加上缺乏写作经验,对大量的材料的处理也往往驾驭不了,容易造成材料堆积或过于散乱,写得一般化。选定小题目,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选个小题目,二是在大题目中选定小的论证角度。比如,有这样三个题目:《论妇女权益的保障》、《论妇女经济权益的保障》、《论妇女财产继承权的保障》,第一个题目显然太大,因为妇女权益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有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益、劳动权益、财产权益、人身权益、婚姻家庭权益,等等。一篇文章如果要涉及这么多的内容,是不容易写好的。第二个题目比起第一个来要小一些,但经济权益包含的内容仍较复杂,作为毕业论文写起来还嫌太大。第三个题目抓住了妇女经济权益中的财产继承权这一侧面,显得角度小,针对性强,容易深入研究。当然题目大点好还是小点好,每个人情况不同,难以一概而论。有的理论素养好,情况了解多,写作水平较高,也可以写大一点的题目。但一般来说,题目还是小一点、具体一点为好。小题目容易驾驭,只要写得丰满深入,同样很有价值。此外,题目大小的区分也是相对的,并无绝对的、一成不变的界限。大题可以小作,小题也可以大作,这要根据作者的实际来加以确定。毕业论文的题目要具体些小些,但也要注意不能把范围限得太小太具体,以致失去典型意义或使理论水平发挥不出来。如《××厂行政科岗位责任制刍议》,这样的题材写个意见书就足够了,如硬要写论文,意义也不大。再次,选题还应注意千万不能随大流或者赶时笔,写自己并没有弄懂或没有条件研究的问题。如有的一鳞半爪地接触到一点国外的材料,收集到几个新名词、新概念,为了“求新”,为了一鸣谅人,就把别人的东西照搬过来,囫囵吞枣,东拼西凑,这样的论文当然是写不好的,选题时要引以为戒。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篇四

大家好!我感谢领导和同志们给我这次展示自我的机会,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我有勇气接受领导和同志们的考查,我愿意为新的人事制度呐喊助威。

下面我分三点讲如何面对竞争。

一、我参加竞争的条件

我生于年月,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四级法官,现任经济庭审判员。

我是年从河北司法学校毕业分配到法院的,曾在位伯法庭、办公室、政工科、经济庭工作,历任书记员、助审员、审判员职务。回顾十二年的工作,可以说随着改革的大潮,我的进步也不小。在办公室时,完成了打字油印的更新换代,我成为咱们法院第一任电脑打字员。在政工科工作时,较好地完成了人事任免、调动、工资调整的报批手续工作。到经济二庭至经一、经二合并至今,我审结百余起案件,均无过错。乡镇企业破产,在法院是一个新课题。为了完成领导交给的这项任务,我反复自学了《破产法》、《民诉法》、《乡镇企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乡镇企业这个支离破碎、民冤四起的破产单位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十多年的努力,十多年的工作,领导和同志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给了我很高的评价,我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

有人说法官不学习,等于国家没有法律,这话一点也不假。因为每部新法规的颁布实施,都要看法官的掌握程度。如果法官不掌握,等于立法机关白忙活。鉴于学习的重要,我工作之余,自学了计算机、英语、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年我考取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本科,系统学习了《合同法》、《国际经济法》等门课程,完成了题为《论有担保的债权在破产案件中的法律适用》毕业论文,今年七月份领取了法学本科学位证和毕业证书。我还参加了最高法院、省法院、中院组织的《证券法》、《合同法》、《担保法》、《公司法》《票据法》等专项法律审判业务的培训。通过以上学习,使我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为这次竞争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我参加竞争的意识

竞争不是争权夺利,竞争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自省,竞争是改变旧的人事制度的催化剂,竞争是我国政治体制与世界接轨的桥梁竞争是一种责任,竞争是一种奉献,竞争是当代青年对社会的承诺。我们有幸处于竞争的年代,应感到无此自豪。想过去,一纸委任状耽误多少人,多少能人志士在旧的人事制度压抑下不能一展雄才,误了人,误了事业,阻止了国家前进的步伐。看现在,我院年第一次竞争上岗,就争出了法院一个能者上、庸者下的新气象,就创出了一个规范、高效、公正的新局面。铁的事实告诉我们,岗位不要怕争,就怕争得不当,就怕争得不公平。只要能者上,庸者下,法院的工作还能更上一层。至于我个人,我相信领导,相信同志们,结果并不重要,重在参与,重在我有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

三、我参加竞争的承诺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以上我曾说过,竞争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使命,一旦我竞岗成功,我绝不辱使命,我将协助正职,致力于本庭,做到三点:

、让执法主体知识化。未来的时代,是知识的时代,资格、经验在知识面前,将变得微不足道。我们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可,就必须增长知识。所以我向本庭同仁提出的第一条建议就是,长知识,就能胜任自已的工作长知识,就能执掌自己的命运。

、让执法环境纯净化。究以往执法过错,多都因执法环境污染而生。试问一位法官如长期生活在吃喝玩乐的腐败环境中,很难养成一身正气。所以我向本庭同仁提出的第二条建议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职业使命健康长寿,远离那些不义之道吧。

、让执法责任具体化。一个庭就是一个家庭,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与人之间只能因分工不同而得到不同行为的认可,不能因职务不同而允许歪风邪气的放肆。同志们之间遇事不推,遇利不抢,让每一位同志在不同的岗位上各尽其责,各司其职,这是我向本庭同仁说的第三点。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篇五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创业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模式转向大众化教育模式,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加快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大力扶持中小企业,推进西部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来支撑,从人才供求关系总量和基本格局来看,高校毕业生远没有达到“过剩”程度,当前面临的不是就业难而是择业难,是观念的错位,结构的失调,渠道的不畅通,其实广大高校毕业生在基层有着非常广阔的就业创业空间。

基层指多种组织中最下层的一级。周济部长在“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基层”既包括广大农村,也包括城市街道社区;既涵盖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也包括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既包含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也包括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大学生是国家人才资源中最宝贵的一部分,是促进社会发展最珍贵的人力资本。随着大学生就业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引导、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有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加速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引进,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的人才结构,加快中小企业发展;有利于解决基层人才匮乏的问题,提高基层的管理领导水平,从而更好地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一、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调查及分析

1国家政策对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扶持

中组部等14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积极探索实施引导高校毕业生进村、进社区工作的地方项目。有关部门还出台了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灵活就业的扶持政策,主要包括小额担保贷款和收费优惠政策,创业培训、开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和跟踪服务等“一条龙”服务,以及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或临时救助等政策措施。各地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如对毕业生到乡镇服务期间实行生活交通补贴、人身意外伤害和住院医疗保险,毕业生两年服务期满后,在公务员考试、报考研究生方面优先录用等。有的地方政府拿出一定经费用于扶持基层就业项目,如甘肃省择优选拔了数百名特困生和“长线专业”毕业生到乡镇工作,湖北省实施的“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江苏省实施的支援苏北计划,等等。

2高校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实践

近几年高校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就业创业教育,积极鼓励大学生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据统计,全国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的比例明显增加,已经占到毕业生就业总数的48%。以江苏为例,几年来江苏高校毕业生到民营及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情况呈逐年上升趋势(见下表)。

同时,高校毕业生择业的地域性仍然较强,据新华网2004年2月份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50%的高校毕业生将大城市作为理想的选择地,只有3%的人选择投身西部。高校毕业生普遍认为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就业机会也少,因而普遍不愿到贫困地区及县乡镇村就业。

3中小企业接受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顾虑

随着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但许多中小企业认为,高校毕业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需要一个培训、实习、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安心工作,刚培养好就跳槽,很多中小企业不愿为此付出时间和代价,宁愿到人才市场寻找有工作经验的人才。这无形中给高校毕业生就业设置了许多不必要的复杂环节,导致就业渠道更加不畅通。

转贴于

4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态度

高校毕业生对民营中小企业虽已有一定的认同,但态度并不坚决,更热衷于到机关事业单位、大企业或民营大企业,而把中小企业作为择业的第二选择或到大企业的跳板。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认为,一些中小企业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和发展前景不乐观等薄弱环节,影响和制约个人价值的实现。从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高校毕业生流失较多的主要集中在中小型民营企业。在与学生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即使是从农村考进大城市的学生也不愿返乡就业,认为寒窗苦读就是为了能够摆脱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享受现代城市的文明生活,同时又由于在创业中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即使在返乡创业中也极有可能再次面临失业。

5就业渠道对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影响

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积极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也制定出台了优惠的政策,但在执行层面上仍然存在机制、体制上的障碍,人为地限制了人才的合理流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即使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接受专科毕业生,也不予办理相关就业手续,难以落实人事关系;部分乡镇基层经费紧张,中小企业发展水平低,对大学生需求动力不足;贫困地区高校毕业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差,自主创业的资金条件无法满足;等等。这些都表现出市场配置毕业生机制的失灵,社会基层就业渠道的不通畅,灵活就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不同程度地阻碍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

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了地区间人才需求的不平衡和高校毕业生流向的不平衡。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合理配置,加快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应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这是今后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主要渠道。

1加大调控力度,畅通基层就业渠道

切实消除障碍。各级政府要加大劳动人事制度,户籍、档案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等相关制度的改革,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应当放弃地区流动的户籍、档案划转等种种限制,废除所有限制高校毕业生流动、不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地方保护政策,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切实推行“无障碍”就业,减少就业歧视,提倡公平的就业竞争,真正打通大学生到经济欠发达地区、民营中小企业、县乡镇村等基层就业的渠道,为基层吸纳高校毕业生创造制度保证。

(1)加大扶持力度。一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专项资金等手段,安置部分毕业生,缓解贫困地区急需高校毕业生但地方财政又无力负担、“用不起”毕业生的矛盾。二是积极鼓励中小企业聘用高校毕业生,将中小企业聘用高校毕业生数额与其扶持政策挂钩,如优先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贴息等。三是进一步完善市场的运作机制,发展无形就业市场,强化人才市场的配置功能,建立基层高校毕业生需求信息定期制度,形成覆盖城乡的就业网络,畅通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信息通道。

(2)完善激励机制。在贫困生资助方面,奖学金、助学金方面,向自愿到基层就业创业的大学生倾斜,如,对贫困生适当减免学费,用适当比例的奖学金奖励那些自愿到基层就业并服务一定年限的大学生。鼓励高校有针对性地转让科研成果,政府适当给予必要的扶持和帮助,让高校毕业生带着科研成果下基层,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到基层有用武之地,促进个人能力的提升,而且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积极创造有利条件。

2.加强就业指导,树立多元化就业理念

加强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创业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正确处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正确把握人才成长规律,彻底摈弃重地位、重名利的观念,树立多渠道就业、多渠道回报社会的意识。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在基层的工作岗位上积累经验,不断完善自己,逐步实现人生的理想目标。

3.完善保障体制,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用工体制、社会保障体制、劳动合同制度和住房公积金等制度。通过法律、经济和行政的手段进行调控,规范劳动合同管理,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加大监督和检查力度,制止为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用人单位不签合同、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不按规定支付工资报酬、临时性大量使用实习生等问题的存在。对到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就业、跨地区就业等灵活形式就业的毕业生,要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或《劳动合同》;对到贫困地区就业的大学生给予适当的工资补贴,解除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和创业的后顾之忧。

4.加强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以往我们只强调大学生如何调整就业心态,实际上社会、家庭、舆论对大学生就业都产生一定影响。因此,用人单位要调整用人心态,减少用人的高消费,减少人才的浪费;社会大众要调整认识心态,既然我们的高等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那么我们培养的毕业生就应更多的是“有知识的普通劳动者”,我们就应当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去当服务员、营销员、操作员,去乡村当种养植能人、农民经纪人、乡镇企业技术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各类媒体就应当调整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在基层、在西部就业创业的大学生的工作生活情况、奉献精神和先进事迹,通过正确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篇六

[关键词]农经本科 社会实践 服务 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2-0131-04

一、引言

农林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是农、经、管多学科相结合的学科专业类,存在较强的实践性特征,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是农林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社会实践体系的设计和实施对培养学生专业兴趣,提高学生动手技能和服务“三农”的能力,并最终实现农业经营管理类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国内高校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1],在教学计划中的教学实践、实习等环节往往因实践基地不足、经费不够、供需不匹配等原因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基于此,农林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大学生普遍存在实践训练不足,实际动手能力差,缺乏独立解决农村经济问题的能力,高校在教学设计以及毕业生就业上均存在明显的非农化趋势。

现代农业的发展必将促使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开始更多的关注农商(Agribusiness)问题的研究和人才培养。[2]然而各相关高校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表现出了与现代农业发展越来越强的不适应性,如:农经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学生对农经专业认同感不高;农经专业的毕业生不适应区域农业发展的需求;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较弱;毕业生竞争力不强,不愿意从事涉农行业,就业率和质量相对较差等。[1] [3]为了更好的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农经人才需求,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并探索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形式。多数高校专门建设了一些校外实习基地,满足各类实习、实践需要,但不同高校其组织方式和实践效果有很大差异[4],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不能实现农经专业毕业生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培养目标。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各种形式的现代农业发展迅速,自给自足的小规模农业经营正在面临转型升级,基于土地流转和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的适度规模经营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形式。长期的工业化进程转移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务工的同时,也直接导致农村地区的乡镇农业管理部门、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严重缺失,广大农村地区急需一批懂得现代农场管理、市场营销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人才。懂得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的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巨大人才市场需求。因此,围绕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服务农村经济的人才培养目标,把教学、科研及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凸显服务农村经济的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特色实践教学体系,将是实现学生能力培养、涉农就业、缓解农村人才缺失的重要举措。

二、服务农村经济的社会实践体系设计主体思路

农林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服务农村经济的社会实践体系是以农商管理知识为基础,与现代农业发展实际相结合,通过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培养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实现农林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涉农就业、服务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它的内涵主要包括:

(一)基于农商(Agribusiness)人才培养的目标

农商(Agribusiness)概念的提出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美国出现,伴随着美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农商包含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销售、农场经营管理、农产品贮藏加工、市场营销和物流配送等农业全产业链的商事活动,是农产品生产、营销及相关活动的总称。[5] [6]进入20世纪90年代,农商(Agribusiness)本科层次的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并成为美国各大学农业经济系最重要的专业方向。[7]一直以来,受我国农村细碎的小规模农业的影响,我国的农林经济管理类的教学和研究还很少从农业的全产业链考虑。而随着土地流转和农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不断涌现,无论是在生产环节还是在农产品的流通销售环节,均需要一大批能够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农场管理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因此,农林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向农商(Agribusiness)人才培养方向调整,以满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人才需求。应建立基于农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增加农业企业管理类的课程和研究,开展专业和实践教学,逐步形成以农商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实践体系和教学体系。

(二)以现代农业微观经营主体为实践载体

随着农业生产分工的不断深化,各地按照中央的要求,将培育现代农业微观经营主体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动了新型农业微观经营主体的发展。前期的调研发现,无论是发达的沿海省份,还是欠发达的西部地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据农业部统计,截止2014年12月,目前符合统计标准的从事种养业的家庭农场已经超过100万家,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28万户,农业化龙头企业12万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不仅为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实习岗位,也向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人才需求渴望。因而,以现代农业微观经营主体为实践教学的载体,可以较好的实现在农业实践中培养学生、学生在农业经营主体中就业的良性循环。

(三)搭建“产学研”合作的实践教学平台

搭建“产学研”合作的实践教学平台是农林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社会实践体系的需要,也是最终完成农商人才培养和实现服务农村经济的重要保障。在我国农业向适度规模的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无疑存在大量的农业生产经营问题需要开展研究。转型期的家庭农场、合作组织和农业小微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必须不断开发新的品种,使用新的技术,开拓新的市场,进行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而农业经营主体短时期内还不具备研发的资金和人力条件,急需通过政府和科研院所来实现农业技术与管理的研发,即通过“产学研”的方式展开农业研究,实现合作收益。基于此,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与相关家庭农场、合作组织和小微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既可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需要,也能满足农林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培养的需要。

(四)以项目和团队的方式展开社会实践内容

开展社会实践的形式有多种,其中以项目和团队的形式开展社会实践可以较好的完成相关实践内容,并实现学生的能力培养和项目执行单位的经济效益。农业微观经营主体根据自身生产经营实际,提出人才需求计划和实践项目计划,学校根据各经营主体的实际需求提炼出多个社会实践项目或产学研项目,拟开展实践的农林经济管理类学生向学校和项目单位提出申请,经过双向选择,实现项目和团队的构建。项目团队成员由相关专业的老师及学生根据个人兴趣、专业素质等进行综合搭配,力争让项目团队都能发挥其所长并进行高效率的实践工作。学校和用人单位,在能力范围内,提供项目实施的相关条件和资金支持,在实践项目实施结束后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考核,并根据项目完成的效果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给予经济奖励。运用项目团队来完成企业经营任务是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各种农业经营主体已经开始具备企业的性质,通过项目和团队的方式展开农林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实现教学实践、产学研合作、现代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创新、服务农村经济的多赢局面。

三、服务农村经济的社会实践体系构建

面对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新型农商(Agribusiness)人才需求,急需培养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现代农业经营管理能力,以实现面向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人才输出。通过设计多维一体的服务农村经济的社会实践体系,在农业生产经营的实际人才需求中提炼实践项目,以项目和团队的形式实施专业社会实践,从而增加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重要专业知识的锻炼机会,培养学生的现代农业经营管理能力,如图1所示。

图1 农经类本科专业服务农村经济的社会实践体系设计逻辑图

(一)建立面向村庄乡镇政府服务的社会实践体系

在中国农村社会中,村庄、乡镇一级政府一直就是影响农村治理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多年来中央政府通过实施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制度实行对农村社会的干预,以期达到向农村基层组织注入人才力量,推动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的目的。然而,由于农村社会逻辑的存在,大学生村官往往难以真正发挥其专业技能,甚至难以获得农民的认同,使得他们不能真正地在农村社会发挥作用。[8]因此通过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活动,从村庄治理、乡镇经济发展领域中提炼各地区的实际工作项目,以项目的形式构建以专业教师带动的学生实践团队,开展实践、实习工作,可以较好的缓解大学生到村镇任职时的茫然,提升农经类大学毕业生服务基层乡镇政府的能力。

建立面向村庄、乡、镇政府服务的社会实践体系是指通过选派社会实践项目团队,以项目建设的方式到村镇一级的农村基层政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直接对当地的主要农村经济问题、村镇治理等方面开展实践攻关,以提升大学生服务乡镇政府的能力,为推动大学生村官、选派选调生等中央政策的更好实施提供前期基础和智力支持。具体包括:根据区位和各地农村经济发展特色差异,通过与基层乡镇政府或县域政府部门的合作,面向村庄和乡镇征集社会实践项目,根据项目实际组建由专业教师、农业技术专家和学生参加的项目团队,对项目进行攻关实施;另外也可以通过选派学生到村镇及村镇主要职能部门挂职,担任村长助理、镇长助理等方式,直接参与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实践探索,并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项目化管理;积极争取自治区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相关大学生村官扶持政策,探索大学生支持、服务农村的实践与就业通道。

(二)建立面向农业企业的社会实践体系

农业企业尤其是农业龙头企业在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各地实现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因农业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偏远,从事的工作都是与农民、土地打交道,农林经济管理类毕业生往往不愿意到农业企业工作。而一直以来农业企业仍然存在严重的人才缺乏问题,一些在边远农村的农业企业更是缺乏懂得现代企业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农林经济管理类毕业生到农业企业工作是大势所趋,大有可为。为了扭转农业企业人才缺乏,调整农经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提升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服务农业企业的能力,重构面向农业企业的社会实践体系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构建面向农业企业的社会实践体系就是通过与区域内的农业企业合作,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以项目的形式提炼社会实践课题和产学研项目,组建项目团队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并开展产学研的研究和实践探索。项目团队组建过程中可以吸纳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派遣老师和学生到企业担任实际职务,或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运销项目。在项目实践的整个过程中对实践项目进行完整的项目管理和绩效考核,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在企业第二课堂中的生产、教学、研究、就业的一条龙实践体系。通过构建面向农业企业的社会实践体系,让学生学习现代农业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培养能运营现代农业的农业企业管理人才,实现部分学生到农业企业工作、服务农村经济的发展路径。另外,教师参与企业实践也可以进一步发挥教师从企业发现创新的能力,为提升并改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理论体系、教学内容和修订课程标准提供依据,增加了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帮助教师提炼科学问题,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三)建立面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社会实践体系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技术进步、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大多数合作社仍然缺乏专职工作人员,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人才更是非常缺乏。[9]合作社是否具备一个结构合理的工作团队,是否拥有一定数量的专职工作人员或职业经理人,对合作社的持续经营和发展壮大影响较大。因此积极引导社会各类人才、特别是农林经济管理类人才到农村合作社创业、立业将对合作社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建立面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社会实践体系就是通过与区域内从事种植、养殖、运输、销售等不同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合作,从合作社人才需求的角度提炼社会实践项目课题,如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合作社财务管理、进出口贸易等实践项目,组建项目团队,派遣学生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每年不定期的向农民合作组织征集人才需求计划和实践项目,根据各合作组织的运行现状,以项目工作组的方式派遣学生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经营管理制度,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业经营实力。另外,也可以直接派遣学生和学生团队到合作社担任职业经理人,或者担任理事长助理,深入合作组织开展实践实习,在共同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实现农林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社会实践内容。

(四)建立面向家庭农场的社会实践体系

家庭农场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是农民以家庭为基础开展适度规模经营的产物。家庭农场是我国农业组织体系的基础,为我国农户家庭经营开拓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生的农业经营主体,在我国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家庭农场的生产方式、管理制度、政策支持等均还在不断完善和探索中,这就使得家庭农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更多的智力支持。在培养职业农民,发展家庭农场的过程中,建立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面向家庭农场的社会实践体系,可以帮助家庭农场快速成长,实现实践教学和家庭农场成长的共赢。

通过与区域内不同类型的家庭农场合作,从家庭农场发展的角度,以家庭农场的农场管理、技术创新、市场营销为主要内容,提炼能支持家庭农场发展壮大,完善家庭农场管理的项目课题,组建项目团队,派遣学生到家庭农场开展社会实践。通过对不同区域的家庭农场发展现状的调研,根据各家庭农场的生产管理实际,以项目课题的形式,派遣专业教师和学生到家庭农场开展实践活动,为家庭农场直接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家庭农场的生产项目相对单一,组织结构相对简单,学生在参与农场管理和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参与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各环节,家庭农场将成为农林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实现农商人才培养和输出的微平台。

四、服务农村经济的社会实践体系实施措施

(一)适当增加农商类理论基础课程

农商(Agribusiness)课程在国内是一个较新的概念,但在国外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国际上已经具备较系统的课程体系。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可借鉴国际上的发展经验,结合中国农业发展实际,引进部分国际上的农商课程,并渐进开发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相匹配的农商课程体系,以增加农林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农商类理论基础课程设置,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服务农村经济的能力。

(二)对于社会实践的各环节给予相应学分

学分制的大学培养管理方式是当前各大高校的普遍教学管理模式。为了让实践教学能更加深入,可以适当增加实践环节的学分量,并适当调高参与农村社会实践项目的学分权重,根据学生参与实践项目的具体任务量设置不同的学分级,并根据项目实施的具体成效,让学生获得相应的学分。

(三)给予一定的实践项目配套经费支持

以服务乡镇基层政府、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为主体内容的农林经济管理类社会实践项目是从现代农业发展中提炼出的产学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项目,项目执行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依靠被服务单位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和学校的支持。学校和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大学生创新项目、教师科研项目、实践实习经费、地区人才支持计划等多种途径来对实践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四)鼓励教师到农业企业、基层政府部门挂职锻炼

培养服务农村经济的农商人才的关键是拥有一支优良的农商教师队伍。教师通过到企业、下基层挂职锻炼,可以培养并提升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教师通过到企业、下基层挂职可以快速补充教师的农商经营管理实践经验,快速提升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让教师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发现科学问题,提炼产学研项目,实现教学、科研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五)搭建产学研与实践教学的交流平台

通过搭建农业企业家论坛、村官论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理事长和家庭农场主论坛等为载体的交流平台,邀请专家学者、农商企业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共同参与交流研讨,探讨现代农商管理理论与方法、人才培养、现代农业发展等问题,共同促进社会实践体系完善与服务农村经济能力的提升。

(六)优化实践项目管理的考评体系

实施新的社会实践体系后,通过知识考查、实践报告、项目验收的方法评价教学改革和社会实践的成效,听取学生、企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基层政府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对实践项目的设计、管理、绩效考核等内容进行改进,不断优化农林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社会实践体系。

[ 注 释 ]

[1] 郭翔宇,崔宁波,庞金波。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9-21.

[2] 陈风波。美国Agribusiness学科发展及对中国农经学科的借鉴[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4(4):454-460.

[3] 胡宜挺,祝宏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以石河子大学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72-74.

[4] 牟格格,任艳梅,周悦,徐凯翔。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度的调查及分析――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2(4):5-9.

[5] 陈风波。美国Agribusiness学科发展及对中国农经学科的借鉴[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4(4):454-460.

[6] King R P.Agribusiness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10(2):554-570.

[7] Heiman A.The increasing role of agribusiness in agricultural economics[J].Journal of Agribusiness,2002(1):1-30.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篇七

山东省户籍管理条例完整版全文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为目标,以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保障,进一步创新人口管理制度,放宽户口迁移政策,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实现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

(二)基本原则。坚持立足省情省力,服从服务于新型城镇化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一圈一带和蓝黄两区等区域发展战略部署;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在进城和留乡问题上的自主选择权,不得采取强迫方法使农民被落户坚持科学有序,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合理引导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预期;坚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等综合承载能力;坚持整体推进,加快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相关领域的配套改革,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二、进一步调整完善户口迁移政策

(一)县域突破。在县级市市区、县政府驻地和其他建制镇(含济南、青岛所辖县、市)范围内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或合法稳定就业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二)市域放开。设区市(不含济南、青岛)范围内的本市户籍人口,在市区内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或合法稳定就业,同时按规定参加当地社会保险1年以上的,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本市以外人员,在本市市区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和合法稳定就业,同时按规定参加当地社会保险1年以上的,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不得设置面积、金额限制。

(三)合理确定济南、青岛落户条件。济南、青岛两市全面放开普通高校毕业生(含往届毕业生)落户限制,不断提高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毕业生和技术工人等常住人口的城镇落户率。探索实施积分落户制度,科学制定具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和合法稳定就业的外来人口阶梯式落户通道和差别化落户标准。

三、创新人口管理

(一)深化居住证制度。认真贯彻《山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53号),最大限度拓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覆盖面,全面登记、准确掌握流动人口基本情况,着力提升流动人口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按照权责对等、梯度赋权、渐进发展的原则,以居住证为载体,健全完善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并作为申请登记居住地常住户口的重要依据。保障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权益和公共服务,切实解决不能或不愿在城镇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公共服务问题,使其共建共享城市改革发展成果。

(二)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加强和完善人口基础信息登记、统计调查等制度,全面掌握人口动态信息,准确反映人口规模、人员结构、人口流向、地区分布等情况。分类完善劳动就业、教育、收入、社保、房产、信用、卫生计生、税务、婚姻、民族等信息系统,逐步实现跨部门、跨地区信息整合和共享,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人口发展战略提供基础数据,为建设和完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提供信息支撑。

四、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四化同步,提质加速,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强化产业就业支撑,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区域中心城市特别是一市一区等规模偏小设区市行政区划调整,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对符合条件的县实施撤县设市,探索推进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提升县域城市自主发展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和示范镇建设,增强人口集聚和产业承接能力;稳步推进撤乡设镇、撤镇(乡)设街道,加快村改居步伐,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二)完善社区服务管理。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以特色产业和优势项目等吸引、鼓励农村人口就地就近向农村新型社区特别是城镇聚合型社区转移,将符合条件的农村社区人口纳入城镇人口统计,全面提升社区公共服务、就业支撑、人口集聚功能,提高城镇承载能力。深入推进社区六进,即消防管理、车辆管理、危爆物品管理、境外人员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物业管理进社区,完善社区服务管理功能,及时将进城落户农村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纳入社区服务管理,加快党(团)组织、群团组织全覆盖,实现个人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推进纳入城镇化管理的农村新型社区与城市社区同服务、同管理,加快城镇化进程。

五、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

(一)完善和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创业政策。深入推进创业齐鲁乐业山东建设,完善城乡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创业能力,帮助其尽快融入城市。落实扶持就业创业优惠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拓宽创业就业领域,贯彻同工同酬原则,强化权益保障,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公平、稳定、充分就业。

(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各级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落实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政策以及接受义务教育后参加升学考试的相关规定。将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纳入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提供基本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对进城落户农村人口继续保留5年的生育政策调节过渡期。

(三)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以城中村为重点的棚户区改造,把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采取多种方式有效保障其基本住房需求。

(四)健全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保险的转移接续政策,推进全民参保登记,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和水平,构筑有利于人口流动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乡一体的居民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发行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卡。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完善以低保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社会救助统筹发展。

(五)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抓紧抓实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办法和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保护成员的集体财产权和收益分配权。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进城落户农民是否有偿退出三权,应在完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适时开展试点探索,实现有序推进。现阶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六)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地位,扶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改革征地制度,确保被征地农民现有生活有提高、长远生计有保障。

(七)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逐步理顺事权关系,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省级以下各级政府按照事权划分相应承担和分担支出责任。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城镇建设用地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的机制,健全政府、企业、个人等共同参与的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财力均衡力度,保障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

六、加强组织领导

(一)抓好措施落实。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涉及千万农业转移人口的一项重大举措。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户籍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城镇化进程的客观规律,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切实落实户籍制度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各设区市政府要根据本意见,抓紧出台本地区可操作的户籍制度改革措施,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省发展改革、教育、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卫生计生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紧制定出台配套改革措施,形成协调推进改革的整体合力。

(二)做好宣传引导。全面阐释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准确解读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及相关配套改革措施,广泛宣传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的落户标准和条件,合理引导群众预期,妥善回应群众关切,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参与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山东户籍制度改革进行时山东省高校毕业生数量预计达52万人左右,就业形势不乐观。山东近日下发通知提出,将通过扶持政策鼓励小微企业招收大学毕业生、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等一系列举措,做好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了确保就业公平,严禁设置各种阻碍毕业生公平就业的限制性条件,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不得将户籍作为限制性条件。山东省提出要放开对吸收毕业生落户的限制,简化有关手续,应届毕业生凭两证一合同即可落户,非应届毕业生凭一证一合同即可落户。

其中,山东省属国有企业(含驻鲁央企及分支机构)招聘应届毕业生信息,除涉密等特殊岗位外,要在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山东省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的国有企业公开招聘专区公开,报名时间不少于7天;

对拟聘人员要在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上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并同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

招聘结束7日内,山东省属国有企业(含驻鲁央企及分支机构)应将招聘结果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

此外,山东省内各普通本科院校自20xx年起、高职(专科)院校自20xx年起建立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据此完善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经费拨款、院校设置的联动机制,促进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服务基层期满超三成可进事业单位

据了解,根据出台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新政,各县(市)区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中,要根据工作需要和岗位空缺情况,按照不低于当年服务基层期满人数30%的比例确定定向招聘岗位,专项用于招聘基层服务期满毕业生。

相关链接

山东省多市已试水户籍户籍制度改革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篇八

关键词:农村户籍 五年制大专 乡镇企业 吸引力

毕业生顺利就业,取得合适的报酬,占据满意的岗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职业教育增强吸引力的深层法则。农村户籍五年制大专生由于学历、能力、素养的特殊性,在当前就业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调的情况下,依靠自己本领在城市谋得一份体面、合适的工作实在不易,回乡谋发展应是他们不错的选择。五年制大专生回乡发展有两条出路:一、自我创业(从事现代农业、兴办各类企业);二、进入乡镇企业工作。据调查自我创业寥寥无几,进入乡企是回乡五年制大专生的普遍选择。本调查报告,拟以宝应县曹句镇乡镇企业2005-2009所录职教毕业员工和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为调查对象,了解五年制大专生回乡入企的现实状况,对比中专生、高中后大专生,研究乡镇企业对五年制大专生的用工兴趣、态度和看法,探求五年制大专生之于乡镇企业的实际吸引力,以为将来五年制高职学校农村招生、专业设置、校企合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一、调查背景

1、曹甸镇工业经济简介

宝应县曹甸镇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是江苏省重点中心镇。进入新世纪,基本形成了以文体教玩具、精细化工、玻璃水晶、超硬材料、电缆辅料、石化管件、机电制造、塑料制品、食品加工、木器加工、印刷包装等行业为主的工业格局。企业众多、用工量大,截止2009年12月底,在册企业499家,其中规模以上(年开票销售500万元以上)24家,从业人员12876人(女性5358人)。

2、2005-2009全镇企业录用职教毕业员工

二、样本与调查说明

1、调查样本

以宝应县曹旬镇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化工、电缆、玩具、教具等20个企业,2005-2009所录员工和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为调查对象;共调查员工240人(男150人,女90人),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40人(男30人,女10人);发放问卷一240份。(中专80份,男50份,女30份;五年制大专80份,男50份,女30份;高中后大专80份,男50份,女30份),回收240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224份(中专73份,五年制大专75份,高中后大专76份),占问卷一总数的92.9%:发放问卷二40份,回收40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37份,占问卷二总数的92,5%。

2、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和个别座谈相结合。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说明

1、问卷一:员工调查

“表二”调查显示,中专员工有65人(占总数的81.3%)从事一线操作,而从事技术、文员等白领工种的寥寥无几;高中后大专57人(占总数的71.3%)从事技术、文员等相对轻松的脑力劳动,只有少部分人做了一线操作工人;五年制大专员工,52人(占总数的65%)从事一线体力劳动,又有多人胜任了其他各种富有挑战性的白领工种。可见五年制大专自身定位底,愿意、能够从事一线工作,同时适应能力较强,可以胜任一些技术和管理岗。

“图二”调查显示,中专员工的平均月薪主要集中在1000-1500区域(34人),低薪人数较多(7人);五年制大专和高中后大专的平均月薪主要集中在1500-2000区域(五年制37人,高中后39人),无论是高新还是低薪,二者人数大致相当。可见,在乡企五年制大专在收入方面有了较大提升,不仅和高中后大专基本持平,而且与留城的毕业生也相差无几。

“图三”调查显示,乡企用工更加规范和理性:中专员工主要签订的是1年左右的短期劳动合同,3年以上的人数很少;五年制大专和高中后大专情况大体相近,主要签订是三年左右的劳动合同。可见,五年制大专是乡企的重要人才部分,企业愿意与其签订长期的用工合同,维持人才员工的稳定性。

“图四”调查显示,乡企普遍注意到了工伤和养老保险,其他各种保障措施有待完善。相比于中专员工,五年制大专在享受医疗、失业、生育保险等方面,有明显优势;而与高中后大专相比,略有劣势,主要原因是从事的工种以一线操作为主,展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少,企业负责人对其了解不多。

“表三”调查显示,对工作现状满意度最高的是五年制大专员工,满意、很满意、非常满意三者相加高达60%,主要原因是与自己的各项预期比较接近;不满意度最高的是高中后大专,达到34%,原因有三:自视甚高、收入较低、乡下就业;中专介于二者之间,表明他们既认清了自己的身份,同时又不满足于当前的工作现状。

“表四”调查显示,对自身岗位发展前景最有信心的是五年制大专员工,有希望、充满信心相加达到了44%,主要原因在于相比于留城的同学,自己的专业、特长得以发展,价值得以认可;最没有信心的仍是高中后大专,“堪忧”和“迷茫”相加达到了50%,可见高中后大专乡企工作勉为其难,离自身预期较远;介于二者之中的是中专员工,“迷茫”和“不好说”达到了49%,可见中专生既认清了事实,又不甘命运的安排。

2、问卷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调查。

“图五”调查显示,五年制大专员工平均在岗时间最长,达到3.3年;高中后大专为2.8年;中专最短仅为2.5年。可见,五年制大专与高中后大专、中专相比,在本地乡企中从事的工作,较为适合自身发展,愿意通过较长时间的坚持在某一岗位上做出一定成绩。中专与高中后大专平均在岗时间较短,前者是因为工作艰辛而收入较低,后者则是预期和现实落差过大,希望通过变换工作得到提升。

“图六”调查显示,相比较而言企业最满意的员工是五年制大专毕业生,满意率高达73%,根本原因在于性价比最优,能力较全面,可胜任多种岗位,定位却实事求是;中专生企业满意率最低,仅为53%,原因在于专业技能虽基本胜任岗位要求,不过一旦转岗却难以适应,文化素养也亟待提高;高中后大专企业满意率低于五年制大专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高中后大专自视甚高,不愿从事“机械性”劳动,难以管理。

“图七”调查显示,如果以本科生为评价基准,五年制大专员工的各项能力明显优于中专员工,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关键能力分别高出20%、15%、20%;但与高中后大专相比各项能力却也存在一定差距,

特别是关键能力明显欠缺。可见,五年制大专专业技能基本赢得了企业认可,但在人文素养、职业精神、意志品质、决策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图八”调查显示,乡企招录五年制大专毕业生的最大障碍是毕业生数量不足,本地户籍、愿意回乡、符合要求的更是少之又少;其次是人们传统观念的束缚,达到30%,城里大专毕业,本地乡企就业,众多群众依然认为这是不光彩的事实;乡镇基础设施的落后以及企业用工的相对不规范也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在乡企的顺利就业;而城市企业普遍顾忌的用工成本提高,乡企却考虑的很少,只占8%,可见乡镇企业对高层次员工的渴望与需求。

四、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的问卷调查与个别座谈以及对我校近三年顶岗实习学生和近三年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1、随着我国经济的加速转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乡镇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稀缺依然是制约乡镇企业发展的瓶颈。乡镇企业由于自身的特色和农村经济的特点,对人才需求比较特别,本科及以上的高层次人才需求量相对较小;乡企最需要的是接受过高等教育,能力全面,态度端正、吃苦耐劳、扎根农村,愿意从事一线操作,又能通过适当的培养和训练胜任管理、技术等更高要求岗位的人才。相比干高中后大专,五年制大专生更符合这一要求。农村户籍的五年制大专生是当地乡镇企业最需要、最愿意接受的实用人才。

2、农村户籍五年制大专员工在当地乡镇企业,无论在收入水平、福利待遇方面,还是劳动保障、社会保险方面都具备相当的水准,完全可以同自己的留城同学或高中后大专员工相媲美;无论是自己主观的工作现状评价、发展前景预测,还是企业领导客观的能力分析、忠诚度调查,相对指数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可见,农村户籍五年制大专毕业生在当地乡镇企业得到了普遍的优待,自身的价值得以实现,自己的专业和技能得到了发展;只要回乡在企业谋得一份职业,很多人对现状较满意,对前景有信心,愿意长期坚持。

3、五年制大专员工在专业技能方面基本得到了企业认可,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文化素养不高、职业精神有待提升、意志品质尚需磨练、决策管理能力短板、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磨练。乡镇企业招录本地户籍五年制大专员工也存在许多障碍和制约因素,最大的制约因素是受传统观念束缚,人们不愿上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导致可供招录的员工数量稀少,更不愿意大专毕业后,回乡入乡镇企业就业;乡企用工不规范、乡镇基础设施落后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顺利就业。要想改变现状,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五、建议和对策

依据上面的调查结论和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尝试提出以下几点不成熟的建议和对策,供相关部门参考。

1、巩固扩大五年制高职学校的农村招生。鉴于乡镇企业对本地户籍五年制高职毕业生的真诚和巨大需求,巩固和扩大五年制高职学校在农村的招生是当务之急。事实上,在生源持续降低、就业愈加艰难的今天,江苏高等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正在于真正、深度地服务“三农”,只有如此,才能稳妥地把握农村这片广阔的生源地带。让农村学生接受五年制高职,学校自身建设也是关键,学校必须帮助学生消除未上普高的遗憾感,来上职校的自卑感,管理模式与中专相区别,增强高校特征,加强规范化建设、提高入学门槛,保持适当的淘汰率是必由选择。

2、加快五年制高职学校课程设置、校企合作诸方面的改革步伐。部分专业的部分课程设置不仅要面向企业、面向实践、面向就业,甚至要直接面向乡镇企业的实践和就业;校企合作的企业一方也应包括各类乡镇企业。为了能够向乡镇企业输送合格、合适的劳动者,职业学校必须关注乡企,研究乡企,以乡企为师,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贴近乡企的实际需求;校企合作应该向广度、深度发展,鉴于乡镇企业浓厚的地域性特征,订单式培养、“地招班”模式、校企联动、基地共建等等,都不失为有效形式。

3、加强农村户籍学生的乡土观念教育和“三农”问题教育。对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强化乡土观念教育,是培养学生爱土爱乡情节的有效路径;认识、了解“三农”问题,是学生珍视农业、同情农民、建设农村的前提。农村户籍五年制高职毕业生有了浓厚的乡土观念,对“三农”有了深刻的理解,自然会摆脱毕业回乡工作的羞耻感,自然会认为能够在乡企实现自身价值,自然会愿意回到家乡企业服务。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篇九

大家好!我感谢领导和同志们给我这次展示自我的机会,我有勇气接受领导和同志们的考查,我愿意为新的人事制度呐喊助威。

下面我分三点讲如何面对竞争。

一、我参加竞争的条件

我生于年月,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四级法官,现任经济庭审判员。

我是年从河北司法学校毕业分配到法院的,曾在位伯法庭、办公室、政工科、经济庭工作,历任书记员、助审员、审判员职务。回顾十二年的工作,可以说随着改革的大潮,我的进步也不小。在办公室时,完成了打字油印的更新换代,我成为咱们法院第一任电脑打字员。在政工科工作时,较好地完成了人事任免、调动、工资调整的报批手续工作。到经济二庭至经一、经二合并至今,我审结百余起案件,均无过错。乡镇企业破产,在法院是一个新课题。为了完成领导交给的这项任务,我反复自学了《破产法》、《民诉法》、《乡镇企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乡镇企业这个支离破碎、民冤四起的破产单位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十多年的努力,十多年的工作,领导和同志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给了我很高的评价,我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

有人说法官不学习,等于国家没有法律,这话一点也不假。因为每部新法规的颁布实施,都要看法官的掌握程度。原创:如果法官不掌握,等于立法机关白忙活。鉴于学习的重要,我工作之余,自学了计算机、英语、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年我考取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本科,系统学习了《合同法》、《国际经济法》等门课程,完成了题为《论有担保的债权在破产案件中的法律适用》毕业论文,今年七月份领取了法学本科学位证和毕业证书。我还参加了最高法院、省法院、中院组织的《证券法》、《合同法》、《担保法》、《公司法》《票据法》等专项法律审判业务的培训。通过以上学习,使我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为这次竞争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我参加竞争的意识

竞争不是争权夺利,竞争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自省,竞争是改变旧的人事制度的催化剂,竞争是我国政治体制与世界接轨的桥梁竞争是一种责任,竞争是一种奉献,竞争是当代青年对社会的承诺。我们有幸处于竞争的年代,应感到无此自豪。想过去,一纸委任状耽误多少人,多少能人志士在旧的人事制度压抑下不能一展雄才,误了人,误了事业,阻止了国家前进的步伐。看现在,我院年第一次竞争上岗,就争出了法院一个能者上、庸者下的新气象,就创出了一个规范、高效、公正的新局面。铁的事实告诉我们,岗位不要怕争,就怕争得不当,就怕争得不公平。只要能者上,庸者下,法院的工作还能更上一层。至于我个人,我相信领导,相信同志们,结果并不重要,重在参与,重在我有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

三、我参加竞争的承诺

以上我曾说过,竞争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使命,一旦我竞岗成功,我绝不辱使命,我将协助正职,致力于本庭,做到三点:

⒈让执法主体知识化。未来的时代,是知识的时代,资格、经验在知识面前,将变得微不足道。我们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可,就必须增长知识。所以我向本庭同仁提出的第一条建议就是,长知识,就能胜任自已的工作长知识,就能执掌自己的命运。

⒉让执法环境纯净化。究以往执法过错,多都因执法环境污染而生。试问一位法官如长期生活在吃喝玩乐的腐败环境中,很难养成一身正气。所以我向本庭同仁提出的第二条建议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职业使命健康长寿,远离那些不义之道吧。

⒊让执法责任具体化。原创:一个庭就是一个家庭,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与人之间只能因分工不同而得到不同行为的认可,不能因职务不同而允许歪风邪气的放肆。同志们之间遇事不推,遇利不抢,让每一位同志在不同的岗位上各尽其责,各司其职,这是我向本庭同仁说的第三点。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篇十

一、办技校分校是乡镇企业的迫切要求。

横栏镇原镇委书记说得好:“农村经济发展到今天,一亩地要产出5000元,工农业产值要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靠拼体力、磨消耗显然是行不通了。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说到底是智力的竞争,人才的较量,最终是农民自身的素质决定了事业的兴衰”。要发展乡镇企业和社会主义大农业,必须培养出自己的企业家、工程技术人员。要拥有一批高级科技人员不容易,但要具备成千上万熟练的技工就更加困难。当前,乡镇企业已经逐步向高科技、高效益、高质量的集约型经济迈进,企业要发展,工人素质要提高,培养大批中、高层次的技工必须有自己的培训基地这一紧迫感、责任感已经为镇区各级领导所共识。我市乡镇职业教育已由职业中学发展为理工学校,但与技工学校相比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办学模式、设备配套上都有一定的差异。要造就一批专业思想过硬技能训练有较高层次的熟练工人,乡镇必须有自己的技工学校。于是一种由技校派生出来的技工分校就应运而生。

横栏镇90年代初就提出“教育奠基、科技兴镇”的方针。镇内某化工厂200多人,17位正副车间主任中,熟悉生产、懂得管理的仅5人。工人素质差,管理不善,办厂以来,年年亏损,几乎倒闭。实践使镇领导认识到:要科技兴镇,首先抓“育人”!他们棋分两着:一是选送部分优秀青年到省高校深造;二是实行“近水救火”。他们征求市劳动局意见,在家门口办起技校分校,直接用技校办学模式培养本镇技工,创办我市第一所农村技校分校,为即将投产的特种精密轴承厂、钢铁厂先配鞍,培养合格的机电技工。

二、广开办学门路,办有地方特色的技校分校,逐步实现“技工本地化”。

经济越发展,人才需求越显得短缺。特别是熟练的中、高级技工的“断层”已经成为阻碍我市镇区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集约型转换的主要障碍。“镇区要有自己正规的技工培训基地,技工队伍要逐步本地化”,我市镇区职业教育已经走过全面发展职业中学到每个镇办一所理工学校的历史进程。技工分校就办在理工学校内,使理工学校成为集中专、中技、成人教育于一体的农村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由镇政府统筹,多层次、多渠道、多规格地为镇区培养不同层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不同镇区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办有不同地方特色的分校,我们的认识是:

(1)要实现技工本地化。作为培养技工的分校必须地方化,由镇政府直接领导,镇教办具体管理。坦州镇几年来已经由一个传统的农业镇,“中山的粮仓”发展成一个第三产业发达,金融、商业形成网络、机电行业迅速发展的轻工城市,但就是没有自己的技术工人。镇政府深谋远虑,横下一条心,集中资金创办技工学校式的理工学校,按技校的办学要求无偿拨地百亩,集资2000多万元新建一所拥有一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一流实验室、人员达标的农村职业学校。崭新、花园式校舍;高起点、技术先进的价值30多万元的电工、电子实验室;能应付学生实习、考证需要的“电力拖动实验室”和“照明线路实习室”(价值10多万元),在镇府一声号令下,两年内就全部完成。这一切说明:只有依靠镇区办学,地方、群众大力支持,技校分校才有可能生存、发展,才能越办越好。

(2)分校专业的开设必须满足镇区经济发展的需求。

镇区分校开设的专业必须尽量与当地企业发展的类型相适应,使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企业发展同步进行甚至先走一步,为企业适时提供急需的技工。沙溪镇是我市服装出口基地,需要的不仅是一般的车工,而是掌握电脑操作的电脑车花、打钮、机械裁剪的中级和中级以上技工、指导工,甚至要懂得服装设计的高级技工和管理人员,这能文能武的角色,技校生再适合不过了。所以沙溪镇政府一改初衷,将原机械班改办为服装设计和管理的技工班,为沙溪培养新一代的服装技工和管理人员。中山已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要办成海滨式花园城市,城乡建设、企业发展急需大批园林绿化的农艺技工,我们把分校延伸到省外,借外省一些重点技校开办园林、绿化、花卉培植的园艺专业,为中山培养一批园艺技工,使技校开设专业向农业转移,为城乡经济建设服务。

(3)实行厂校挂钩,建立稳定、对口的校外实习基地。

有稳定、对口的校内、外实习基地是办好技校的先决条件。技校镇区分校,得到了镇政府鼎力相助,下面厂企给予大力支持,加上家长的积极配合,校内、外实习基地比较容易落实,是技校分校办学一大特色。横栏镇政府在申办技校分校的申请书上明确保证:“每年给分校投资设备费不少于10万元”。

(4)技工本地化,经费筹集地方化。

镇区或企业办分校,由于是企业的急需,专业对口,学生毕业后就是本企业的职工,因而办学经费易于筹集,这是地方办学一大优点。坦洲镇“杰士美电子发展公司”是一间台商独资型企业,生产显像管和电信产品,厂老板把厂房建设和技工培训同步进行,果断决定办技校分校,设电子专业班,计划拨款50万元对电子班实行三包(包吃、包住、包生活费),再拨专款建教室、实习室,单学校的运动场就捐资50万元。学生毕业后,全部留厂工作,月薪不少于1000元。这一优惠措施,使初中毕业生大受鼓舞,纷纷要求报考技工分校。

的地方化、企业化,不但实现了技校办学向农村转移,也使办学筹集经费转向地方。

(5)纵向延伸,横向联合。

我校规模小,专业窄,毕业生供不应求。市政府从几年的实践中体会到企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关键是技工不足,从而明确提出:技工培养必须逐步“本地化、高质化”。我们深刻领会了上级的意图,决定从招生开始动大手术。我市邮电事业发展迅速,急需一大批邮电机线和综合业务的技工,为即将成立的各镇区邮电分局培养熟练技工。我们得知信息后和中山市邮电局商量实行“横向”联合办学,邮电局提供实习场地、设备。学生毕业后,直接输送到各邮电分局工作,真正为企业直接服务。从去年秋季起,我们和湖北、河南、广西六所部属、省属重点技校实行“纵向”延伸、联合办学,由我市技校招生300多人送往六校代培,“借鸡生蛋”。学生毕业后,全部回中山工作。不单培养中级工,而且部分继续读大专,培养高级工。从职中和技校毕业生中推荐相当部分学生到上述六校深造,取得高级工的资格证书,多渠道,多形式和多、快、好、省地为我市培养大批量的中、高级技工。

(6)面向农村开设专业,为“三高”农业培养农村技工。

乡镇企业要发展,在职职工素质要提高。在市劳动局的领导下,我们与各镇区劳动管理所合作,在具备办学条件的26个镇区中率先成立我省首批镇区职业技术培训中心,隶属于技工学校统一管理,实行普教、职校、成教三教统筹;教育、科技、经济三者结合,依靠科技兴镇,教育奠基,为发展乡镇职业教育又开创一条新路。同时在专业的开设上向农业转移,培养农业技工、技师。横栏镇一位小学程度的农村妇女经过学“桂花鱼养殖”训练,成为养桂花鱼的专业户,年收入纯利十多万元。一位养水鱼的农民说得好:“培训班读得过,学懂了少死2条水鱼就够交费了”。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学习发展“三高”农业的新技术、新知识,要求举办各种形式、长短结合的技术培训班。我们首先在横栏、东升两镇成立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与农委一起举办诸如:桂花鱼饲养、水鸭饲养、水鱼饲养、园艺绿化等短期班,由劳动管理所牵头,技校统一管理。又从当地初中毕业生中选派一批到外省有关技校相应专业进行系统学习,成为新一代的农村技工,为社会主义的农业服务。

三、总校、分校办学实行“四统一”,充分发挥总校的组织、指导作用。

职中和技校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模式不同,既然是技校,分校必须和总校同步。几年来办分校我们实行“四统一”:统一招生;学大纲、教学计划;统一开展教研活动;统一管理。总校起领导、组织、指导作用,成为分校示范教学的大课堂;生产实习的公共基地;师资培训、考核的中心。

四、转轨办学获得初步成功,其原因如下:

1.充分发挥了劳动部门的整体优势。

劳动部门是对全社会劳动力进行综合管理、使用和给予社会保障的政府职能部门。普通工种必须进行岗位培训;技术工种必须经过技术等级考核才能上岗;专业教师必须取得高一级的技术等级证书才有资格指导学生实践;技校、职中毕业生必须通过“双证考核”才能毕业;所有这些在我市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必须执行的用工制度,约束着职业教育的所有学校和进行招工的所有企业和部门。在这个制度执行过程中,我市劳动部门享有绝对的权威,技校农村分校正是这种优势的产物。在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口号下,农委、乡镇企业管理局、教委、妇联和劳动部门互相协作,既发挥各自的优势,又团结协作为农村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三高农业”互相补充,共同前进。

2.形成一个全方位、大培训的网络。

要提高我市劳动者的素质,单靠办一、两所技校是不够的,必须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培训网络。几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大培训网络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大培训的范围必须包括第一、二、三产业。

(2)大培训地区必须覆盖城市和农村。

(3)大培训的对象不但要面对全民、集体所有制的职工,而且要包括乡镇企业、外资、合资企业的员工,还有个体劳动者。

(4)大培训必须与考核相结合,以考促培。技校既应是城乡技工的培训基地,又应是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中心,树立技校在职业教育中的权威。

(5)大培训的办学模式要多样化。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办学期限长短结合。凡能为社会创造人才效益的培训我们都要开发,按其不同的办学期限发给相应的证书。

3.办好技校农村分校必须打破行业、地区的界限,实行“联合办学”。

市政府提出逐步实现“技工本地化、高质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行业界限、部门界限、地区界限。实行纵向、横向“联合办学”,调动各部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行全社会办教育,技校农村分校办在镇区理工学校内,这就实现了劳动部门、教委和地方政府三级联合办学,使职教、普教、成教“三教统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借助外省技校校舍、设备、师资的优势,把本地生送到外省重点技校去学习,毕业后回中山工作,实现了省际联合办学,这更是大培训观念的最新发展。我们正在着手准备实行“1+2”办学模式,即在本地学一年,送外省学两年;在镇区分校学一年到一年半,送到校本部学二年或一年半这种新的“本地1+2”或“2+1”,都是大培训概念的延续。这种办学模式完全打破了地方的界限,真正做到优势互补。

4.办分校要重视“名牌效应”。

镇区在发展,技工的需求量非常大。如何选择分校?为保证分校办学成功,我们选择了在近年经济起飞发展迅速,教育有一定基础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六个镇区进行试点。在省际联合办学点的选择中,我们经过多次考察,最后确定了六所全国重点、部属重点、省属重点技校,这些名牌学校的校舍建设、设备配套、师资力量都是一流的,使我们的试验有了可靠的保证,产生了“名牌效应”,使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这种联合办学发展下去。今年我们准备扩大到十四所,送培生达1000名。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962412.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962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