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敬老院管理制度优秀6篇(敬老院管理制度 细则)

敬老院管理制度优秀6篇(敬老院管理制度 细则)

更新时间:2024-02-15 18:09:33 点击: 来源:yutu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制度,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上的或从事某一项工作的人员有约束作用,是他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敬老院管理制度优秀6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敬老院管理制度 篇一

一、明确敬老院、托老所管理职责。

街道分管领导是敬老安全管理服务工作的等一责任人,院长为直接责任人。街道要与敬老院、托老所签定《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人,具体抓好敬老院、托老所安全管理服务工作。同时聘请管理人员,监督落实服务人员的岗位职责任制。

二、严格遵循入住程序。

按照《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2010〕第37号)的规定,街道、敬老院、托老所应根据五保对象申请,与所在村(居)委员会及本人签订《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供养协议》、《敬老院、托老所入住协议书》,安排五保、托老对象入住。建立个人基本信息档案。敬老院组织五保对象认真学习《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院规以及上级业务部门的相关文件,增强法治观念。

三、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敬老院、托老所要建立健全《敬老院管理服务公约》、《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安全保卫制度》、《会议学习制度》、《请销假制度》、《卫生保洁制度》、《经济与则务制度》、《供养人员分级护理制度》、《院民公约》等内部管理制度;制定《敬老院、托老所管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细化责任、落实到人。工作人员佩证上岗,外出老人戴证出行。

四、切实履行职责。

督促敬老院、托老所工作人员切实履行岗位职责,不得擅自脱、离岗,未经同意,在院老人不得外出。确需外出的要严格履行出入登记手续,以防老人走失;随时掌握老人的思想动态,及时调解之间的矛盾,杜绝意外事件发生。

五、确保安全防范到位。

加强敬老院工作人员、在院老人的安全教育,采取切实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及时查找各类安全事故隐患,重点做好防火、防盗、防煤气中毒等工作。严禁在室内外堆放柴火、烟花爆竹、汽油、煤油等易燃易爆物品;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灯头,确保用电安全;严禁在室内吸烟和擅自用火用电取暖;严禁食用霉变、过期食品。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及时整改安全隐患,确保无意外伤害、无非正常死亡、无院民走失、无重大火灾和房屋倒塌等事件发生。一旦发生险情或事故及时组织力量妥善处理,并按程序及时上报,不得漏报、瞒报、迟报。

六、建立每日巡查制度。

重点关注五保户托老老人衣食起居和身体状况,确保饮食饮水卫生无污染。室内外环境干净整洁。加强用电管理,对损害的线路及时修复,避免竞外事故的发生。

七、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

敬老院、托老所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期间做到安全隐患排查到位、点名查房到位、夜间巡查到位、设施设备检查到位、应急处置及时到位,防患于未然。

八、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

因院、所领导不重视、防范措施不力、制度不建健全、执行不到位等原因造成敬老院、托老所安全管理服务事故的,实行责任追究制。并视其情节轻重提请区政府对直接责任人和相关实行问责。

敬老院管理制度 篇二

*县是一个贫困农业人口大县,现辖3镇16乡,306个行政村,4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1万人。行政区划调整前全县共有敬老院18所,五保老人1600多名,其中: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26名,占五保老人总数的7.8%。我县的农村敬老院全部建于90年代初,由于建设时间较早,在建设规模、设施配套、安居环境上,都已不适应当前农村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需要。为改变我县农村敬老院管理混乱,服务水平低等问题,我县结合实施“星光计划”,加强对敬老院建设,按照“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多方筹资,建管并举”的原则,充分利用撤乡并镇后的闲置资源,对部分乡(镇)农村敬老院进行撤并调整,合并为现在的6所。扎实地推进“敬老院改造工程”的建设进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版权所有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敬老院建设

农村敬老院基础设施落后现状直接影响到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质量,保障和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近年来,我县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民政工作宗旨,把实施“敬老院改造工程”,作为全县“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列入县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敬老院改造领导小组,民政局成立了业务办公室,实行局长全面抓,分管局长具体抓,业务人员盯着抓,各乡(镇)成立由乡(镇)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五保服务网络,为开展五保供养和“敬老院改造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统筹规划,全面提升敬老院档次和规模

根据自治区民政厅的统一要求,我县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各乡(镇)全面调查敬老院的现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分类实施、统筹规划,制定了总体建设方案,分三年时间,完成全县6所敬老院的新建、扩建和改建任务。今年已完成2所(新建1所、改扩建1所),新增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床位100张,投入资金约100万元,五保户集中供养率首次突破14%;计划利用2-3年时间完成剩余4所敬老院改扩建工程,新增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床位200张,投入资金约200万元,争取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25%以上。

在规划建设中,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工作思路,严格“三个标准”和“一个目标”:即在建设档次上,立足上区一、二级院的等级;在建设规模上,要求可容纳本乡(镇)25%以上的五保户集中供养;在功能配套上,着眼形成多功能、综合型的农村社会福利中心;确保敬老院建设水平10年不落后的目标要求。为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要求新建敬老院的规划及设计方案,都要经过政府审定后,方可进行建设,从而保证了发展规划不变、建设标准不降。版权所有

三、典型引路,整体推进敬老院规范化管理版权所有

为推动工程项目的实施,县上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兴隆镇和偏城乡中心敬老院,作为全县“敬老院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的试点。通过典型引路、点面结合的做法,加快全县“敬老院改造工程”的建设步伐。兴隆镇敬老院严格按区一级敬老院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在兴隆镇单家集工业园区征地10亩,新建房屋40间800平方米,配备了活动室、医疗室、餐厅和卫生间等辅助设施,院内实行花园式修建,达到了绿化美化环境的效果,现已投入使用。同时,还制订了一套敬老院管理制度,规范了敬老院的管理。偏城乡敬老院是利用撤乡并镇后,利用原乡政府驻地的闲置资源进行改扩建而成,交通方便,环境优美,占地面积12亩,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现有成套居住房50间,活动室、餐厅一并齐全,我县已于2004年底将五保老人搬迁新居。兴隆镇、偏城乡“敬老院改造工程”项目的建设,为全面促进全县敬老院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目前,我县“敬老院改造工程”建设正朝着既定的计划和目标迈进,可望能按期保质保量完成。

四、多方筹资,确保敬老院改建工程顺利实施

实施“敬老院改造工程”,资金是重点,工程质量是关键。为确保建设资金及时到位,我县在积极争取当地财政增加投入的同时,采取多渠道筹措的方式,落实敬老院建设资金。主要采取“四个一点”的做法:一是在县级财政和福利资金统筹安排一点;二是争取区级财政和福利资金配套一点;三是乡镇自筹并发动社会捐助一点;四是争取上级民政部门支持一点。经过上下的共同努力,2004年全县筹积资金50多万元,从而保障了“敬老院改造工程”建设方案按计划实施。

为确保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加强督查力度,要求各乡(镇)落实责任,加强监管。一是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既要按时交付使用,更要保证建设质量;二是建立工程质量责任制,乡(镇)的主要负责人为工程的第一责任人,民政局主要负责人为工程的直接责任人,同时与建设部门共同承担工程的指导和监管责任;三是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做到专款专用。财政和审计部门加大对敬老院的建设资金的监督和审查力度,确保敬老院建设资金落实到位。

五、建管齐抓,全面提高敬老院服务质量

加强管理,强化服务是办好敬老院的关键,我县在加大敬老院建设力度的同时,着力健全敬老院管理制度和提高供养对象的生活水平,做到硬件、软件两手抓。一是加强敬老院管理制度建设。要求各敬老院要达到“四个一”:即选配一名有文化、善管理、热心为老人服务的院长;组织一支适应老年人服务的志愿者队伍;制定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建立一个完整的档案册。目前,各敬老院都已统一制订一套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敬老院的管理。二是发挥敬老院综合功能作用,努力提高整体效应。要求把敬老院发展成为集五保供养、托养寄养、健康娱乐、康复治疗为一体的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真正发挥敬老院综合型、多功能的作用。三是出台五保供养政策,全力保障供养水平。为确保五保供养工作的落实,出台了《关于西吉县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意见(试行)》,明确规定五保供养经费由县财政负责,集中供养标准人每人每月不低于200元,散居供养每人每月不低于150元,从而有效地保障了五保户的基本生活权益。为能够使五保供养工作保障有力,管理有度,措施到位,我县将全县6所敬老院统一实行由县民政局管理,成立全县敬老院管理办公室,设院长1名,副院长6名,建立专户,对各种费用实行局务会议研究,专人审批制度,使敬老院管理经费开支情况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敬老院管理制度 篇三

一、指导思想

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省委、省政府将农村敬老院改扩建纳入到为民办实事的契机,以农村敬老院基本建设和提高供养水平为重点,到“十二五”期末,在我乡基本建成以乡镇敬老院为骨干,村级“五保之家”为补充,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农村敬老院网络,基本满足我乡五保供养对象的供养要求。

二、组织领导

乡政府成立敬老院改扩建工程建设领导小组。

顾问: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1.周边环境协调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工程进度及安全监管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工作任务和时间安排

一至四月份,制定敬老院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呈报项目审批书,省民政厅立项。

五月份对选址内进行住户搬迁和场地清理,制定基建预算书进行公开招投标,签订改扩建协议,同时正式开工。

六—八月份,敬老院进行全面改造,且落实专项资金,争取全部到位,选定好敬老院院长,配备好敬老院工作人员,确定蔬菜基地,且种好蔬菜。

九月份对敬老院检查验收,购制敬老院各项配套设施,确定好五保老人,签订老人入院协议书,办理有关入院手续。

十月份,五保老人入住敬老院,敬老院院长、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全部到岗到位,迎接省、市、县各级的验收、考核。

四、工作要求

1.场地宽敞,规划布局合理,环境优雅,交通方便,占地面积20亩以上。

2.食堂、卫生间、浴室、活动室等配套设施齐全。

3.猪栏、鸡舍、菜园等种养殖经济基础条件齐全。

4.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院内各项规章制度健全。

5.敬老院内床铺、柜子、桌子、椅子、被褥等日常生活用品配置齐全。

6.入住人员不得少于100人。敬老院五保供养对象人均居住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人均公共用房不少于4平方米。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的两层楼房,建筑设计符合当地防震标准,楼、屋面全现浇,坡面隔热,室内布局力求科学合理、功能齐全,室内地面应选用平整、防滑材料。台阶、楼梯、扶手等要考虑五保供养对象生活安全需要。公共区域设有明显标志,便于寻找和识别,应设有方便残疾五保对象使用的无障碍设施。应配备消防设施(灭火器、手抬机动泵、消防桶等简易灭火器具),储备充足水源,能迅速扑灭初火。应设有低压配电室,照明设备宜采用荧光灯及节能灯具。建筑施工单位要有三级以上资质证书。房屋建筑风格以县为单位,统一设计,统一提供设计图纸和效果图。

五、工作措施

1.认真搞好规划,落实建设类民生工程项目管理制度。敬老院改扩建由乡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按照要求进行选址、规划、设计、施工,项目实行乡人民政府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管制和合同管理制。

敬老院管理制度 篇四

一、首批入住规模:经前期调查摸底,中心敬老院首批入住五保集中供养对象为40人。(按房间排序的名单附后)。

二、入住时间:8月底至9月初期间内确定入住。

三、敬老院管理机构设置及职责

1、管理机构设置

(一)、敬老院院长:,镇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主持敬老院全面工作,加强资金、人员、物资管理,确保敬老院安全运营、健康运营。

(二)、敬老院常务副院长:,男,45岁,招聘人员。协助敬老院院长搞好全院管理工作,负责全院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三)、敬老院会计:,镇民政工作人员。负责敬老院会计业务。

(四)、敬老院出纳:,镇民政工作人员。负责敬老院出纳业务。

(五)、敬老院卫生员:由村村卫生室担负。

(六)、服务人员:二人

2、民主管理及监督机构设置

院务管理委员会:在在院五保人员中经民主选举产生5人,负责研究重大事项和监督院长及其工作人员。

四、入住人员准备:按照调查摸底——本人申请——办理审批表(村、镇审核,民政局审批)——签入住协议——搞好入住前教育几个程序进行。

五、物资准备:包括生活物资、伙房餐具、床位物资、办公物资和各室设置。

1、房间20间,床位40张,需棉被120床,被套40套,枕头40个,水瓶40个。

2、伙房炊具准备,包括餐具1套人,备有菜盘和饭碗各1个,大泡菜坛5个。

3、米、面、油准备。

4、卫生及劳动工具。

5、设施准备:食堂、娱乐室、浴室、卫生室、主副食仓库2个、院务办公室、管理人员宿舍及文字门标。

6、添置伙房、仓库、娱乐室、办公室、门卫室防盗栏。

7、敬老院挂牌一块,印章一枚。

敬老院管理制度 篇五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线,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促进全区敬老院高档次配套、高标准服务,全面提高敬老院建设管理和五保集中供养整体水平,确保五保对象有一个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

二、任务目标

我区目前共有4所敬老院,分别是镇敬老院、镇敬老院、路敬老院、敬老院。此次升级改造3所,其中敬老院在北四环绿化拆迁范围内,暂不进行升级改造。

按照《市农村敬老院管理规范》(郑民文〔〕122号)文件要求,力争3个敬老院(镇敬老院、镇敬老院、路敬老院,)达到统一标准,即:外墙粉刷涂料、室内铺防滑地板砖、内墙粉刷乳胶漆、铝合金或塑钢门窗配有纱窗、窗帘;每个房间应配有床、床头柜、衣橱、脸盆架、暖水瓶、蚊帐、被褥等生活用品;并配备供暖和降温设备;院内应配套设置:厨房、餐厅、医务室、洗浴室、活动室、室外健身活动场所等;实现动力电、自来水、硬化路、电话、有线电视“五通”,院内道路硬化,绿化面积达到60%以上;院民实行分级护理;院民和管理人员按照10:1的比例配备,配齐院长、服务员、炊事员、卫生员、会计、出纳员、保管员等管理服务人员;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三、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一)调查摸底阶段(2011年4月21日前)

镇(街道)对敬老院现有房屋、资金、管理人员、在院五保老人数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并将详细情况上报区民政局,由区民政局对镇(街道)上报情况进行审核。

(二)规划设计阶段(2011年4月21日-4月30日)

镇(街道)按照敬老院升级改造标准,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升级改造建设方案并上报区民政局。

[]

(三)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5月1日-10月30日)

镇(街道)根据升级改造建设方案,按照我区有关工程招投标规定,组织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区城建局要搞好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工程建设期间要妥善安置集中供养五保对象,确保安全。

(四)检查验收阶段(2011年11月1日-12月10日)

敬老院升级改造工作结束后,区政府将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集中检查验收活动,确认工程质量,审计资金使用情况。

四、相关部门职责

区民政局:负责敬老院升级改造工作的组织实施,指导相关镇(街道)具体实施敬老院升级改造工作,不定期对敬老院升级改造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区监察局:负责敬老院升级改造工作监督检查。

区财政局:负责敬老院升级改造工作区级资金的筹集及招投标组织实施。

区城建局:负责做好敬老院升级改造论证评审、质量监督、技术指导。

区审计局:负责对敬老院升级改造工作资金审计。

镇(街道):按比例承担本辖区敬老院升级改造资金,具体组织实施敬老院升级改造工作。

五、资金来源与拨付方式

敬老院升级改造工程资金由区、镇(街道)两级财政按照6:4的比例共同承担。区级承担的资金,由区民政局设立专用帐户,进行统一管理,镇(街道)承担的资金,由各镇(街道)自行筹集、管理,可作先期投入。敬老院升级改造工程竣工后,经全部验收合格,方可拨付区级奖补资金。

六、敬老院人员配备和制度管理

(一)人员配备

敬老院的工作人员,由镇(街道)根据敬老院需要和规模进行配备,原则上工作人员和供养人员比例为1:10,工作人员可以兼职,也可专职。

(二)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敬老院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工作人员岗位责任、考勤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学习制度、膳食管理制度、卫生制度、医务室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生产经营制度等规章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七、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二)精心施工,保证质量

镇(街道)对敬老院升级改造工作必须严把质量关,按工程招投标相关规定,指导选择有对应的法定资质且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购置质量过硬的建筑材料,严格遵循国家标准进行施工建设。工程施工期间,由区城建局组织技术力量,对工程进行质量检测,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否则将取消区级奖补资金。

(三)严格程序,强化监管

敬老院管理制度 篇六

一、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环境,提高整体供养水平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是最弱势的群体,各乡镇要站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高度,重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要根据《星级敬老院评审办法(试行)》的通知精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敬老院,改善院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努力创建星级敬老院。

二、积极采取措施,推进五保对象集中供养

为保持农村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构建和谐平安,不断提高五保对象的生活条件。县政府已确定我县今年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要达到80%以上,乡(镇)政府要加大投入,增加住房间数、床位数,加强管理,提升敬老院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乡(镇)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采取积极措施引导五保对象进院集中供养,确保年底各乡(镇)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80%以上。

三、切实加强农村敬老院管理队伍建设

全县敬老院院长基本上面向社会实行了公开招聘,县民政局和乡(镇)政府要共同加强对敬老院的管理,实行年度考核,对年度考核不称职的敬老院院长,应予以解聘,对考核优秀的,乡(镇)政府要参照乡(镇)事业单位干部奖励办法实行奖励。在担任敬老院院长期间,乡(镇)政府要及时为他们办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民政局要强化敬老院院长的培训,树立敬老院管理先进典型,组织他们互相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乡(镇)政府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将他们培育成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合格院长;要认真抓好敬老院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一是要建立健全敬老院日常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膳食管理制度、生活经营管理制度、文体活动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坚持以制度管人,制度管事。要完善院长、会计、出纳、护理人员、炊事人员等岗位职责,做到敬老院管理工作制度化、标准化,院容院貌干净整洁,物品摆放统一有序,住房亮堂无灰尘、无异味,文体生活丰富多彩,民主管理规章健全,无任何安全事故。

四、发展庭院经济,提高生活质量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929804.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929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