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儿童绘画教案优秀10篇(儿童绘画教案优秀10篇)

儿童绘画教案优秀10篇(儿童绘画教案优秀10篇)

更新时间:2023-03-21 13:52:30 点击: 来源:yutu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10篇《儿童绘画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t7t8美文号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儿童绘画教案 篇一

活动内容:

创意写生《》(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在写生的基础上,提高幼儿想象创作的能力。

2、继续培养幼儿自信,大胆的。作画。

活动准备:

1、记号笔,油画棒。

2、的写生画范画一张。

活动过程:

一、自由玩

师:这是什么?(出示)像什么?

师:我们一起来玩一玩,想一想,像什么?

二、集中交流

师:刚才你把当成了什么?“船”(出示范画)怎样让鞋变得像船?(幼儿示范)船上还缺了什么?(幼儿再次添画)船开到了哪里?发生了什么故事?

师:还可以变成什么?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变一变?看谁的本领大变得不一样,画的故事最丰富。

三、幼儿作画,师巡回指导

1.提醒或帮助幼儿添画上想象物的特征与故事情节。

2.鼓励幼儿大胆选择颜色进行涂色。

3.提示幼儿添画不下时,可以躲在画好的东西的后面。

四、幼儿互相交流

1、介绍一下的细节部分。

2、我的变成了什么?

3、我画了一个什么故事?

儿童绘画教案 篇二

设计思路

进入大班以后,孩子们特别喜欢看漫画。一有空闲时间,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漫画书来看,常常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漫画也以它独特的艺术形式感染着孩子们,它夸张的手法、幽默大胆的想像、简洁的图文、出乎意料的结局,正符合孩子们阅读和欣赏的特点。因此。我选择了漫画欣赏这一新的教育内容,将美术欣赏与语言讲述活动有机地整合起来,引导幼儿从艺术的领域去欣赏漫画.从语言的领域去读懂漫画。使幼儿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想像。

重点难点

1.欣赏和感知理解漫画作品.需要幼儿集中注意观察,这也是能否达到目标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从活动开始便设置了一个个悬念,直到结尾也就是高潮部分,我没有直接揭晓答案,而是留给幼儿一个充分的想像空间。这样,使幼儿的注意得以长久保持。 2.了解漫画特点对幼儿是有一定难度的,当然也不是一次活动所能完成的。因此,在活动中,我们不能空洞地将一些抽象的词汇灌输给孩子们听,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和让幼儿欣赏一些有代表性的漫画作品,有机渗透在活动中。我还设置了漫画墙作为准备和延伸活动,长期贴在教室里,使幼儿自己从中慢慢体会,不断深入地了解漫画。

活动目标

1.理解漫画作品内容,尝试运用语言和图画刨编故事结尾。

2.通过漫画欣赏、初步了解漫画的基本特点,更加喜欢漫画这一艺术形式。

3.养成细致观察和大胆想像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漫画书《父与子》一本,完整的4幅漫画作品、不加背景的图4一幅。

2.供幼儿续编添画的作业纸每人一张、黑色水笔每人一根。

3.布置一个漫画墙,上面贴有许多有代表性的漫画作品(单幅的、连环的、黑白的、彩色的、有趣可笑的、充满幻想的、讽刺褒贬的)。

活动过程

1.幼儿在漫画墙前面自由欣赏漫画。 2.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看漫画吗?为什么喜欢?(可根据幼儿回答…t7t8美文号 …归纳漫画的部分特点:幽默,夸张;文字很少,小朋友、外国人不识字也能看懂;有彩色,有黑白:简单,一目了然……) 3.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再次感知漫画的特点。

介绍漫画书《父与子》及作者,为幼儿理解作品做铺垫。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漫画书。作者是德国著名漫画家卜劳恩,卜劳恩很爱自己的儿子,常常把父子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画下来。

介绍漫画作品名称《假日的第一天》,出示图片1~3幅,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讲述参考

第一幅:假日的第一天早晨,儿子还在唾梦中,爸爸和一个叔叔轻手轻脚地走进儿子的房间,要给儿子一个惊喜。

提问: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们是“轻手轻脚”?还可以用什么词?

第二幅:他们轻轻地把儿子抬上了汽车。

第三幅:儿子睡得可真香,还没有醒。汽车开在马路上,马路上的`人都奇怪地看着他们。父亲把手指放在嘴上示意大家别吵醒儿子,指挥交通的警察也让大家保持安静。

师:猜一猜,爸爸究竟要把儿子抬到哪儿呢?

出示第四幅没有背景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儿子的表情,想像、讲述。

分组讨论:每组一名幼儿将自己小组讨论中最“惊奇、大胆、浪漫”的情景,讲给大家听。

出示漫画原稿,感受漫画带来的惊喜与幽默。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景色怎么样?

讲述参考:父亲把儿子抬到了森林里(或公园里、牧场)。太阳出来了,儿子醒来一看吃惊极了:“咦,我是在梦中吗?”他看到了…….以为在做梦呢。爸爸躲在树后悄悄地笑了。 4.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假期到森林里玩正是儿子的心愿,这幅漫画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5.幼儿完整讲述漫画作品。

延伸活动

幼儿尝试用漫画的手法创作故事结尾。

教师:今天,小朋友通过自己的想像,编出了和画家不一样的故事,非常了不起!我们也来做个小画家,把你们编的故事画下来,好吗?

给每个幼儿一张缺少背景的作业纸.幼儿创作漫画结尾。

大班美术活动:正面人和侧面人(黑白画)

美术活动:正面人和侧面人(大班黑白画)

目标:

1、在学画正面人和侧面人的基础上,表现出人物的动态。

2、进一步学习运用黑白、疏密的方法。

准备:

1、人物剪纸的各种动态图片

2、记号笔、八开纸。

过程:

1、请幼儿观察台上幼儿的正面与侧面的区别。

2、台上幼儿做出各种动作:如:走,跑,跳,弯腰等,并请其他幼儿根据台上幼儿的动作摆弄人物剪纸的图片。

3、出示幼儿优秀作品,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分析讲解绘画方法提出要求。

(1)要画出正面或侧面的人物脸部特点。

(2)画出人物的动态。

(3)主体加密,背景要疏。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5、展示评价作品。

目标:

1、在学画正面人和侧面人的基础上,表现出人物的动态。

2、进一步学习运用黑白、疏密的方法。

准备:

1、人物剪纸的各种动态图片

2、记号笔、八开纸。

过程:

1、请幼儿观察台上幼儿的正面与侧面的区别。

2、台上幼儿做出各种动作:如:走,跑,跳,弯腰等,并请其他幼儿根据台上幼儿的动作摆弄人物剪纸的图片。

3、出示幼儿优秀作品,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分析讲解绘画方法提出要求。

(1)要画出正面或侧面的人物脸部特点。

(2)画出人物的动态。

(3)主体加密,背景要疏。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5、展示评价作品。

儿童绘画教案 篇三

为加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教育,丰富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绘画兴趣,发挥特长,张扬个性,吐尔根乡牧业中学美术组将进行“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中小学生绘画比赛活动,希望全体学生踊跃参加。

一、活动指导思想

为丰富校园生活,为更好的迎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体参赛学生以一种深情,以一种豪迈,以一种庄严,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共同庆祝新年,共同祝福我们亲爱的祖国国泰民安,前程似锦。只有我们心心相连、手手相牵,五十六个民族才会融为一个直正的大家庭,如果我们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创和谐,我们一定能建设好我们的祖国,因此他举办此次活动,同时本活动也是为了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的渗透,提高学生装的技能素养,使自己的艺术才能得一有效的发挥空间,提供发挥场所,特举办了本次的`校园艺术书画展。

二、活动要求

以班级为单位,每班参赛选手和作品各限于3个。

1、作品要求:绘画纸张4开纸。

2、形式要求:体裁不限、只须具有民族与团结特色。

3、内容要求:具有艺术气息的,体现设计理念的内容健康向上,民族团结即可。

4、星期一上午课间休息之前,各位班主任把参赛选手名单交到美术室的古丽努尔老师处;否则取消参赛资格同时班级工作评比时扣分。

三、比赛时间:

20xx年4月30日。

四、作品比赛地点:

多媒体教室,现场绘画,绘画材料参赛学生自己准备。

五、评选办法

初中部,小学4—6年级,全校评出班级前两名。个人奖初中、小学部评出特等奖两名,一等奖各一名;二等奖各两名;三等奖各三名,创意奖四名。

六、评委成员:

校领导、音体美全体成员。

七、展出地点:

学校办公室墙面和美术专用教室。

儿童画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让幼儿学习轮廓进行撕纸,发展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增强手指的控制力。

2、通过让幼儿大胆的撕贴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以及对美的感受。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习轮廓进行撕纸,发展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增强手指的控制力。

教学难点:通过让幼儿大胆的撕贴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已掌握了撕纸的基本方法、手指操、鼓励语:小手小手搓一搓,你的表现真不错。

物质准备:

1、两幅示范撕贴画

2、固体胶、笔一支/人

3、彩纸若干、托盘四个、素描纸4张

4、轻音乐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导入:手指操

导语:小朋友们好,首先让我们做一个手指操来活动下我们的小手吧。

(二)教师出示彩纸与幼儿讨论引出内容。

导语: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好多好看的彩纸,你们知道它们可以做什么吗?

(教师进行总结)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师示范沿轮廓撕纸

导语:今天,老师教小朋友怎么用这些彩纸撕出漂亮的图形,小朋友们想不想学?现在老师做示范,小朋友们仔细看老师是怎么操作的。首先,我们把图形画在纸上,要画到有颜色的一面,然后沿着画好的轮廓线慢慢地、一点一点的撕。在撕的过程中小朋友们一定要认真,不要把纸撕坏了。大家看老师撕得是什么?(小兔子)。

(二)教师出示作品,让幼儿观察

导语:小朋友们老师还用同样的方法撕了许多的图案并把这些好看的图案粘贴在一起了,组成了一幅漂亮的画,大家想不想看啊?画面都有什么?

(三)幼儿分组进行撕贴画,教师巡回指导

导语:小朋友们,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撕一幅漂亮的画呢?请听好老师的要求:我们分成四组,每组的小朋友要合作完成一幅画,小朋友要把撕好的图案粘贴到大的白纸上组成一幅画。要把撕剩的废纸放到托盘里,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现在每组的小组长来领托盘(放轻音乐,教师做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

让每个小组分别进行展示,鼓励幼儿大胆的表现美。

师:我们小朋友今天表现的真棒,不仅学会了撕纸还能把它们组合成漂亮的图画,我们一起来鼓励一下自己吧!

三、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我们也可以用爸爸妈妈看过的的旧报纸来撕一写图形,看老师用废旧的报纸撕了一个小女孩的的轮廓,我们再用彩笔或油画棒添上鼻子、眼睛,旧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小朋友们回家后河爸爸妈妈一起动手撕一个好不好。

儿童绘画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学会用一个或几个长方形画出一幢或几幢彩色高楼。能注意画面的合理安排。

2、能随意地装饰,大胆发挥想象,画出不同形状的门窗。

【活动准备】

1、课前带幼儿参观附近的高楼大厦。

2、人手一份绘画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前两天老师带你们去看过高楼大厦,你看到的高楼是怎样的?

(高高的,一幢连着一幢,有许多门窗)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知道晚上高楼里的家家户户都点亮了灯,非常好看。

今天,我们就来画这一幢幢的高楼。

二、讲解示范。

1、中间先画一个高高的长方形,旁边靠着一个大的矮长方形,再画一个很高很高的长方形。

另外一边也画上有高有低、有大有小的长方形,连成许多幢高楼。

2、用记号笔画出不同形状的门窗,并涂上漂亮的颜色。

三、幼儿练习。

1、鼓励幼儿画出有高有低的楼房,并用漂亮的颜色进行装饰。

2、启发能力强的幼儿添画云彩、太阳、大树等。

四、讲评。

幼儿互相参观。教师把幼儿的作品布置成“美丽的家乡”或“美丽的街道”的画展。

美术活动教案 篇六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墙文化(功能、类别)和艺术特点,感受不同风格的墙的艺术美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等,学习如何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将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独特的“墙”

3、感受丰富多样的墙,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并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灵活运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墙”

2、难点: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现一面独特的“墙”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纸张、泥巴和泥塑工具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五、教学设计:

1、解释课题后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感受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墙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运用关键词(材料、形状、色彩)选择一面墙进行介绍

3、教师小结:墙的种类繁多,不管用什么材料、什么形状、稳固对建造一面墙来说,非常重要。介绍墙的组成部分:墙脚、墙顶和墙身。点明墙脚的重要性

4、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各种材料的墙,小组讨论:这些不同的材料的墙带来了怎样不同的美感

5、教师启发学生创新: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表现墙?假如只用泥又该怎样创作表现墙呢?

6、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用泥巴制作零件

7、教师创作墙体图纸,让那个学生欣赏同学创作的砖块墙图纸方案,感受砖的多样性,同时强调注意墙的稳固性和趣味性

8、引导学生欣赏陶艺大师创作的墙作品和同学的泥塑墙作品

9、教师提出本课时的作业要求

(1) 运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墙

(2) 灵活运用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现一面独特的“墙”

10、 学生在进行小组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11、 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互相欣赏并进行个别评价

12、 拓展:启发学生观察、欣赏各种艺术墙

美术活动教案 篇七

活动目标:

1.通过圆形和椭圆形的不同位置组合,以及在原形的不同位置添画的鸭子嘴巴、眼睛,表现出小鸭戏水的不同形态。

2.分别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彩纸,并能沿目测方向不断移动撕出原形和椭圆形。

3.能耐心地进行撕纸活动,初步形成节约意识。

活动准备:

1.黄色、橘黄色腊光纸,双面胶(糨糊、胶水),操作纸、记号笔。

2.水粉颜料、水粉笔,每组一个空纸篓3.小鸭玩具一个。

4.幼儿用书:《小鸭戏水》。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鸭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小鸭的形态。

1.教师:嘎嘎嘎,谁来了?小鸭子的头是什么样子的?身体和头,哪一个大?嘴巴又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自由回答后,教师小结。

教师:小鸭有圆圆的脑袋,椭圆的身体,扁扁的嘴巴,游来游去真可爱。

二、教师与幼儿共同探索嘶帖小鸭子的方法。

1.探索撕纸的方法。

教师:我找到黄色、橘黄色蜡光纸,可是没有剪刀怎么变出小鸭子的头和身体呢?(分别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腊光纸,眼睛要看者要撕的地方,拇指和食指一边向前移动一边撕)

2.探索撕圆形和椭圆形的方法。

教师:怎么撕出圆形形呢?(可以直接撕出圆形,也可以将纸对折一部分撕出半圆形后,打开就是圆形。)怎么撕出大的椭圆形呢?(可以直接撕出椭圆形,也可以将纸对折撕出一个长的半圆形,打开后就是椭圆形。)

3.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操作情况调整策略,对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可要求他直接撕;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可先提供形状模具让他用铅笔描出圆形或椭圆形,再沿铅笔线撕4.探索圆形和椭圆形的不同组合方式及鸭子嘴巴、眼睛的添画位置。

教师:小鸭子在水里玩耍时会做出什么样子的动作?(将圆形和椭圆形随意性组合。)现在,小鸭子在干什么呢?你怎么看出来的?它的眼睛、嘴巴应该画在哪里呢?(可以请个别幼儿画上。)

三、讨论添画内容。

教师:如果让你在小鸭子旁边画一些其他的物体,你会画什么呢?(可具体引导:水里有什么?小鸭子会遇到谁?。。.)

四、幼儿在幼儿用书上进行撕贴添画活动,教师帮助个别幼儿。

1.教师一点一点地慢慢撕,要有耐心地进行撕纸活动。

教师:按形状的大小进行撕纸活动,小的从边上开始撕,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五、点评幼儿作品,鼓励幼儿看自己的画面创编故事。

教师:说一说,你的小鸭子在干什么?

儿童绘画教案 篇八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画一个又一个完全封闭的椭圆形,巩固对圆形的认识。

2、提高幼儿的动手本事(均匀涂色)以及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母鸡胸饰、幻灯片、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由幼儿和教师对话引出活动资料。

教师:

1、小朋友你们吃过鸡蛋吗?

2、鸡蛋是谁生的呀?

3、那里有好多鸡妈妈,(幻灯片)它们会生很多很多的鸡蛋,你们想不想看一看鸡妈妈是怎样生鸡蛋的?(操作幻灯片:鸡妈妈蹲着不动,在它的屁股底下生下了好多鸡蛋)

4、小朋友看看这些鸡蛋是什么样貌的?(明白鸡妈妈生下的是圆圆的鸡蛋)

二、引导幼儿学画鸡蛋

1、鸡妈妈教本领

(背景音乐)教师扮演鸡妈妈:今日,教师向来学鸡妈妈生鸡蛋,我生了一个圆圆的鸡蛋,我生完后找个空地方再生一个,我生了一个又一个圆圆的鸡蛋。

教师提问:鸡妈妈生个几个鸡蛋呀鸡蛋是什么样貌的?

2、提出要求

教师分发胸饰,交代要求:你们想不想学鸡妈妈生鸡蛋,我给能干的宝宝带上请你按照教师的方法,生一个又一个圆圆的鸡蛋。然后再找个空地方下一个又一个圆圆的鸡蛋我明白你们都很能干的!

3、幼儿动手操作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学习正确画圆方法,帮忙本事差的幼儿完成任务。

三、结束部分

1、展示作品:鸡妈妈们生了好多的鸡蛋,XX小朋友你今日来当鸡妈妈了,你生的鸡蛋是什么样貌的?(请58个幼儿说说)

2、游戏:

教师:教师跟你们商量个事,你们愿不愿意跟贾教师出去玩滑滑梯?先请小朋友把画好的鸡蛋送给爸爸妈妈,快快跟贾教师开火车到外面去玩喽!

儿童画教案 篇九

一、设计意图:

幼儿对于鲜艳的色彩比较敏感,美丽的烟花对于幼儿更具有吸引力,抓住幼儿的兴趣点,设计本次活动,让幼儿大胆发挥想象,动手操作,感受烟花的美。活动通过观察法、引导法、示范法、操作法等教学手段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活动目标:

1、感受烟花的美感特点,初步了解色彩、线条的表达方法。

2、尝试用多种材料表现烟花的色彩和形象,感受并发现不同材料和工具表现出来的不同美感特征。

三、活动准备:

1、ppt

2、水粉颜料、棉签、彩色皱纹纸、彩色毛线、固体胶

3、音乐《咙咚镪》

四、活动过程:

1、随音乐带入活动室

2、欣赏烟花短片,引起幼儿兴趣。

3、引导幼儿说一说烟花像什么?烟花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颜色是什么样子的?亮度上有什么变化?

4、要制作一副烟花作品,说一说自己要用什么样的材料?

5、展示教师范画

6、教师示范如何制作烟花作品

7、请幼儿动手操作

8、点评幼儿作品

9、以模特形式展示作品,带出活动室。

五、展评作品:

幼儿之间互相欣赏作品,并说明自己的烟花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六、活动延伸:

1、利用作品装饰主题墙。

2、把材料投放手工区,继续让幼儿尝试使用多种材料创作漂亮的烟花。

3、阅读幼儿用书第1册第8—9页。

小结反思:

我认为美术活动,应该多让幼儿动手,可在这次的活动中,由于我导入部分和欣赏图片过长,所以幼儿动手操作时间很短,幼儿的想象力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在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时,教师没有加上适当的引导导致幼儿选择的比较偏,我及时做出了调整,避免了部分材料不够的情况。但从幼儿的作品来看,活动还是达到了想要的效果。

七、本活动重难点分析:

重难点在活动一、二中完成,运用了情境导入法,示范法完成本次活动。

儿童绘画教案 篇十

【设计思路】

中国水墨画,是我们一种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民族间美术,在幼儿园开展水墨画教学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具有简练、概括的特色,用毛笔蘸墨画画。可大可小,可粗可细,可干可温,挥洒自如,变化无穷,痛快淋漓,中班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观察事物的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小鸡是小朋友喜欢,又熟悉的小动物,教他们画小鸡,比较容易,幼儿学得快、学得牢,也学得轻松。很适合幼儿作画大胆,构思夸张的特点。

【活动目标】

1、学习水墨画的握笔和用笔方法。用毛笔的侧锋画椭圆、中锋勾线和画圆点,表现小鸡的外形特征和不同姿态。

2、能大胆下笔、激发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

3、培养幼儿喜爱民间美术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群鸡”,带领幼儿观察小鸡的外形特征及动态。

2、带领幼儿欣赏内容简单的水墨画若干幅。

3、操作材料“小鸡”,活动贴绒小鸡、宣纸。墨汁、毛笔、洗笔瓶、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小鸡,激起幼儿兴趣。

1、教师从盒子时拿出三只小鸡,让小朋友观察,并讲述鸡妈妈孵出了一群可爱的小鸡,请小朋友帮鸡妈妈看看小鸡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长得怎么样。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小鸡长得很可爱、圆圆的头、圆圆的身体、还有尖尖的嘴,肚子底下长着两条细细的腿。

2、引导幼儿欣赏“群鸡”图。

出示图画“群鸡”:提问:你们看这幅画家爷爷画的一群鸡是什么样子的?它们在做什么?

教师鼓励幼儿结合自已平时对小鸡的了解,理解国画中各小鸡的动态,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力。

3、出示动贴绒小鸡,变化小鸡的各种不同姿态,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提醒幼儿可画出各种神态的小鸡。

二、引导幼儿学习水墨画笔锋的基本用法

1、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用水墨画方法来画小鸡。它是用毛笔和墨汁来画的。

2、教师示范:先用毛笔蘸上水墨,让毛笔躺下来,稍稍用力画出小鸡的头和翅膀,翅膀比头画得大一点,再用笔尖像走路一样勾出小鸡的嘴巴,胸,肚子和爪子,最后用笔尖(像跳一样)点出鸡的眼睛。

三、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鸡妈妈现在要请小朋友给小鸡画像,它还想问问小朋友画的小鸡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幼儿先观察操作材料,后在其空白处作画,教师以鸡妈妈的口吻指导幼儿掌握用笔方法

四、总结评价

教师以鸡妈妈的口吻感谢小朋友为它的小鸡画像。游戏:“小鸡小鸡在哪里”。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t7t8美文号为大家整理的10篇《儿童绘画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657909.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657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