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高二数学必修五知识点归纳大全优秀7篇(高二必修5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二数学必修五知识点归纳大全优秀7篇(高二必修5数学知识点总结)

更新时间:2023-03-16 23:04:58 点击: 来源:yutu

说到高二数学,很多同学都会说难很难,的确,相对而言,高二数学是高中数学中最难的一部分,但我们一定要把知识点给吃透。t7t8美文号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7篇《高二数学必修五知识点归纳大全》,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t7t8美文号给您的好友哦。

高二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篇一

数列

1、数列的定义及数列的通项公式:

①。 anf(n),数列是定义域为N

的函数f(n),当n依次取1,2,时的一列函数值 ② i.归纳法

若S00,则an不分段;若S00,则an分段iii. 若an1panq,则可设an1mp(anm)解得m,得等比数列anm

Snf(an)

iv. 若Snf(an),先求a

1得到关于an1和an的递推关系式

Sf(a)n1n1Sn2an1

例如:Sn2an1先求a1,再构造方程组:(下减上)an12an12an

Sn12an11

2、等差数列:

① 定义:a

n1an=d(常数),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的重要工具。 ② 通项d0时,an为关于n的一次函数;

d>0时,an为单调递增数列;d<0时,a

n为单调递减数列。

n(n1)2

③ 前nna1

d,

d0时,Sn是关于n的不含常数项的一元二次函数,反之也成立。

④ 性质: ii. 若an为等差数列,则am,amk,am2k,…仍为等差数列。 iii. 若an为等差数列,则Sn,S2nSn,S3nS2n,…仍为等差数列。 iv 若A为a,b的等差中项,则有A3.等比数列:

① 定义:

an1an

q(常数),是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的重要工具。

ab2

② 通项时为常数列)。

③。前n项和

需特别注意,公比为字母时要讨论。

高二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篇二

排列P------和顺序有关

组合C-------不牵涉到顺序的问题

排列分顺序,组合不分

例如把5本不同的书分给3个人,有几种分法。"排列"

把5本书分给3个人,有几种分法"组合"

1、排列及计算公式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p(n,m)表示。

p(n,m)=n(n-1)(n-2)……(n-m+1)=n!/(n-m)!(规定0!=1)。

2、组合及计算公式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

c(n,m)表示。

c(n,m)=p(n,m)/m!=n!/((n-m)!_!);c(n,m)=c(n,n-m);

3、其他排列与组合公式

从n个元素中取出r个元素的循环排列数=p(n,r)/r=n!/r(n-r)!。

n个元素被分成k类,每类的个数分别是n1,n2,。.。nk这n个元素的全排列数为

n!/(n1!_2!_.。_k!)。

k类元素,每类的个数无限,从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为c(m+k-1,m)。

排列(Pnm(n为下标,m为上标))

Pnm=n×(n-1)。.。.(n-m+1);Pnm=n!/(n-m)!(注:!是阶乘符号);Pnn(两个n分别为上标和下标)=n!;0!=1;Pn1(n为下标1为上标)=n

组合(Cnm(n为下标,m为上标))

Cnm=Pnm/Pmm;Cnm=n!/m!(n-m)!;Cnn(两个n分别为上标和下标)=1;Cn1(n为下标1为上标)=n;Cnm=Cnn-m

2008-07-0813:30

公式P是指排列,从N个元素取R个进行排列。公式C是指组合,从N个元素取R个,不进行排列。N-元素的总个数R参与选择的元素个数!-阶乘,如9!=9________

从N倒数r个,表达式应该为n_n-1)_n-2)。.(n-r+1);

因为从n到(n-r+1)个数为n-(n-r+1)=r

高二数学必修五教学知识点 篇三

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

单调性:定义:注意定义是相对与某个具体的区间而言。

判定方法有:定义法(作差比较和作商比较)

导数法(适用于多项式函数)

复合函数法和图像法。

应用:比较大小,证明不等式,解不等式。

奇偶性:

定义:注意区间是否关于原点对称,比较f(_)与f(-_)的关系。f(_)-f(-_)=0f(_)=f(-_)f(_)为偶函数;

f(_)+f(-_)=0f(_)=-f(-_)f(_)为奇函数。

判别方法:定义法,图像法,复合函数法

应用:把函数值进行转化求解。

周期性:定义:若函数f(_)对定义域内的任意_满足:f(_+T)=f(_),则T为函数f(_)的周期。

其他:若函数f(_)对定义域内的任意_满足:f(_+a)=f(_-a),则2a为函数f(_)的周期。

应用:求函数值和某个区间上的函数解析式。

四、图形变换:函数图像变换:(重点)要求掌握常见基本函数的图像,掌握函数图像变换的一般规律。

常见图像变化规律:(注意平移变化能够用向量的语言解释,和按向量平移联系起来思考)

平移变换y=f(_)→y=f(_+a),y=f(_)+b

注意:(ⅰ)有系数,要先提取系数。如:把函数y=f(2_)经过平移得到函数y=f(2_+4)的图象。

(ⅱ)会结合向量的平移,理解按照向量(m,n)平移的意义。

对称变换y=f(_)→y=f(-_),关于y轴对称

y=f(_)→y=-f(_),关于_轴对称

y=f(_)→y=f|_|,把_轴上方的图象保留,_轴下方的图象关于_轴对称

y=f(_)→y=|f(_)|把y轴右边的图象保留,然后将y轴右边部分关于y轴对称。(注意:它是一个偶函数)

伸缩变换:y=f(_)→y=f(ω_),

y=f(_)→y=Af(ω_+φ)具体参照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

一个重要结论:若f(a-_)=f(a+_),则函数y=f(_)的图像关于直线_=a对称;

高二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篇四

●解三角形

1、 ?

2、解三角形中的基本策略:角 边或边 角。如 ,则三角形的形状?

3、三角形面积公式 ,如三角形的三边是 ,面积是?

4、求角的几种问题: ,求

△面积是 ,求 。 ,求cosc

5、一些术语名词:仰角(俯角),方位角,视角分别是什么?

6、三角形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则 三角形的三边a,b,c成等差数列,则

三角形的三边a,b,c成等比数列,则 ,你会证明这三个结论么?

数列

1.一个重要的关系 注意验证 与 等不等?如已知

2、 为等差

为等比

注:等比数列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所有的奇(偶)数项 。如{an}是等比数列,且

3.等差数列常用的性质:

①下标和相等的两项和相等,如 是方程 的两根,则

②在等差数列中, ……成等差数列,如在等差数列中,

③若一个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则 , ------

4、数列的项问题一定是要研究该数列是怎么变化的?(数列的单调性)——研究 的大小。

数列的(小)和问题,

如:等差数列中, ,则 时的n= 。等差数列中, ,则 时的n=

5、数列求和的方法:

①公式法:等差数列的前5项和为15,后5项和为25,且 ②分组求和法:

③裂项求和法——两种情况的数列用:

④错位相减法——等差比数列(如 )——如何错位?相减要注意什么?最后不要忘记什么?

6、求通项的方法

①运用关系式 ②累加(如 )

③累乘(如

④构造新数列——如 ,a1=1,求an=?

高二数学必修五教学知识点 篇五

考点一:求导公式。

例1.f(_)是f(_)13_2_1的导函数,则f(1)的值是3

考点二:导数的几何意义。

例2.已知函数yf(_)的图象在点M(1,f(1))处的切线方程是y

1_2,则f(1)f(1)2

,3)处的切线方程是例3.曲线y_32_24_2在点(1

点评:以上两小题均是对导数的几何意义的考查。

考点三:导数的几何意义的应用。

例4.已知曲线C:y_33_22_,直线l:yk_,且直线l与曲线C相切于点_0,y0_00,求直线l的方程及切点坐标。

点评:本小题考查导数几何意义的应用。解决此类问题时应注意“切点既在曲线上又在切线上”这个条件的应用。函数在某点可导是相应曲线上过该点存在切线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

考点四:函数的单调性。

例5.已知f_a_3__1在R上是减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32

点评:本题考查导数在函数单调性中的应用。对于高次函数单调性问题,要有求导意识。

考点五:函数的极值。

例6.设函数f(_)2_33a_23b_8c在_1及_2时取得极值。

(1)求a、b的值;

(2)若对于任意的_[0,3],都有f(_)c2成立,求c的取值范围。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值。求可导函数f_的极值步骤:

①求导数f'_;

②求f'_0的根;③将f'_0的根在数轴上标出,得出单调区间,由f'_在各区间上取值的正负可确定并求出函数f_的极值。

考点六:函数的最值。

例7.已知a为实数,f__24_a。求导数f'_;(2)若f'10,求f_在区间2,2上的值和最小值。

点评:本题考查可导函数最值的求法。求可导函数f_在区间a,b上的最值,要先求出函数f_在区间a,b上的极值,然后与fa和fb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函数的最小值。

考点七:导数的综合性问题。

例8.设函数f(_)a_3b_c(a0)为奇函数,其图象在点(1,f(1))处的切线与直线_6y70垂直,导函数

(1)求a,b,c的值;f'(_)的最小值为12。

(2)求函数f(_)的单调递增区间,并求函数f(_)在[1,3]上的值和最小值。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二次函数的最值、导数的应用等基础知识,以及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

高二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篇六

解三角形

1、三角形三角关系:A+B+C=180°;C=180°-(A+B);

2、三角形三边关系:a+b>c; a-b3、三角形中的基本关系:sin(AB)sinC,cos(AB)cosC,tan(AB)tanC, ABCABCABCcos,cossin,tancot 222222

4、正弦定理:在C中,a、b、c分别为角、、C的对边,R为C的外abc2R. 接圆的半径,则有sinsinsinCsin

5、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

①化角为边:a2Rsin,b2Rsin,c2RsinC; abc,sin,sinC; 2R2R2R

abcabc③a:b:csin:sin:sinC;④。 sinsinsinCsinsinsinC②化边为角:sin6、两类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

①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的两边及一角。

②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边角。(对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的题型要注意解的情况(一解、两解、三解))

7、余弦定理:在C中,有abc2bccos,bac2accos, 222222c2a2b22abcosC.

b2c2a2a2c2b2a2b2c2

8、余弦定理的推论:cos,cos,cosC。 2bc2ac2ab(余弦定理主要解决的问题:1.已知两边和夹角,求其余的量。2.已知三边求角)

9、余弦定理主要解决的问题:①已知两边和夹角,求其余的量。②已知三边求角)

10、如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判定三角形形状时,可利用正余弦定理实现边角转化,统一成边的形式或角的形式设a、b、c是C的角、、C

的对边,则:

①若abc,则C90;②若abc,则C90;

③若abc,则C90.

高二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篇七

高二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总结1

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an=a1+(n-1)d

n=1时a1=S1

n≥2时an=Sn-Sn-1

an=kn+b(k,b为常数)推导过程:an=dn+a1-d令d=k,a1-d=b则得到an=kn+b

2、等差中项

由三个数a,A,b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堪称最简单的等差数列。这时,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arithmeticmean)。

有关系:A=(a+b)÷2

3、前n项和

倒序相加法推导前n项和公式:

Sn=a1+a2+a3+·····+an

=a1+(a1+d)+(a1+2d)+······+[a1+(n-1)d]①

Sn=an+an-1+an-2+······+a1

=an+(an-d)+(an-2d)+······+[an-(n-1)d]②

由①+②得2Sn=(a1+an)+(a1+an)+······+(a1+an)(n个)=n(a1+an)

∴Sn=n(a1+an)÷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于首末两项的和与项数乘积的一半:

Sn=n(a1+an)÷2=na1+n(n-1)d÷2

Sn=dn2÷2+n(a1-d÷2)

亦可得

a1=2sn÷n-an=[sn-n(n-1)d÷2]÷n

an=2sn÷n-a1

有趣的是S2n-1=(2n-1)an,S2n+1=(2n+1)an+1

4、等差数列性质

一、任意两项am,an的关系为:

an=am+(n-m)d

它可以看作等差数列广义的通项公式。

二、从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还可推出:

a1+an=a2+an-1=a3+an-2=…=ak+an-k+1,k∈N

_

、若m,n,p,q∈N_且m+n=p+q,则有am+an=ap+aq

四、对任意的k∈N_有

Sk,S2k-Sk,S3k-S2k,…,Snk-S(n-1)k…成等差数列。

以上就是t7t8美文号为大家整理的7篇《高二数学必修五知识点归纳大全》,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t7t8美文号。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646519.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646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