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文最新5篇 哲学理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文最新5篇 哲学理论论文

更新时间:2023-01-24 10:26:58 点击: 来源:yutu

马克思主义哲学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其发展历程具体可以分为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和发展阶段等三个阶段。为了让您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给大家分享了5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文,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文 篇一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探析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其发展历程具体可以分为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和发展阶段等三个阶段。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主要内容是对人与自然定位的反思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新时期研究思考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能够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为人类的永恒持续发展提供哲学基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回顾历史,如果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起算,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光辉历程,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重要成就。2012年,党的吹响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号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意义重大。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发展历程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萌芽阶段

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萌芽于其学生时代和青年时期,并且受到了当时社会经济环境和哲学研究思潮的影响。在早年时期,由于加入黑格尔派,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具有唯心主义的倾向,认为人类与自然界的动物不同,人类能够主动地去面对自然、改造自然,改变自身命运。当时的马克思特别强调人类的自由,认为人类不能被自然所束缚。不久,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转向唯物主义,反对人与自然背道而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马克思不同,青年时期的恩格斯主要是通过揭露无产阶级的悲惨生活,抨击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来表达其初步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形成阶段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在这一时期,马克思在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等著作中辩证分析了生态保护等问题,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正式形成。在上述著作中,马克思着重分析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重要关系,强烈批判了资本主义异化人与自然的生产生活方式,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强调要时刻注重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恩格斯的生态哲学主要体现在与马克思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整体,主张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发展阶段

在晚年时期,随着对人类社会等各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也逐渐走向了成熟定型。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内容全面、意蕴丰富、逻辑缜密、系统科学,具体涵盖了人与自然的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源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内容。这一思想为我们重新认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主要内容

(一)对人与自然定位的反思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内容之一就是对人与自然定位的深刻反思。恩格斯在其所著《反社林论》一书中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离不开自然,人类只有依靠自然才能生存发展下去。此外还要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不是毫不相关的独立体,二者有着共生共荣的联系。人类要发挥主动能动性去改造自然,这样才能改造自己。但是,这种改造的过程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前提和基础的,人类无权支配自然界、掠夺自然界。

(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

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产生以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高度推崇“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理念,把人类与自然对立起来,认为人类才是宇宙的主宰。长期以来,在这种错误理念的影响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自然界进行了疯狂的掠夺和破坏,最终导致了人类的生存危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强烈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方式,开创性地提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主张人类要节制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满足自我需要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保护自然、保护环境,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永续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当代价值

(一)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理论指导实践,伟大的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党的指明的全面建设生态文明道路上阔步前行。站在这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思想,在全社会树立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价值理念,从而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为此,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要求,在全社会树立绿色消费观,倡导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领域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等行为的惩罚力度,把保护环境的各项举措纳入到法治轨道上来。

(二)为人类的永恒持续发展提供哲学基础

人类共用一个地球,共有一个家园。显而易见,没有哪个人喜欢自然灾害,没有哪个人不畏惧恐怖和死亡,人类追求的是永恒持续发展。为此,人类就要达成共识、统一行动,彻底抛弃原初的“人类中心主义”落后理念,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就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从根本上讲,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念,主动维护生态平衡,构建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这是人类实现永恒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

参考文献

[1] 韩哲。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与中国环境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34).

[2] 李小倩。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探讨[J].金田,2014(6).

[3] 朱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6200字 篇二

标题:论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着力点

摘 要:新形势下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努力做到: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把内容讲准讲对,突显理论魅力,忌附加;达及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理论深度,把道理讲通讲透,突显其理论特质,忌肤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新情况新变化提出管用的新东西,把理论讲活讲实,突显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当代生命力,忌教条;精选教学材料,讲究教学艺术,把理论有效贯彻下去,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忌粗糙。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教学效果;授课着力点

新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在编写内容上呈现出五个特点:辩证处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关联,致力于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涉及范畴多,观点集中,理论视野宽,理论境界高;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观点的引用和阐述;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的当代生命力得以彰显;选材组材贴近现实,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得到适度回应。鉴于新修订“原理”教科书在内容上所呈现出的特点,为了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讲授“原理”要在“准”、“深”、“新”、“精”上下工夫。

一、讲授“原理”力求讲“准”

所谓讲准,就是要面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文本,在授课内容上力求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把理论讲真讲对,突显其理论魅力,忌附加。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讲不讲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四个分清”的要害在于把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区分开来。

1.认真钻研教学材料,把认识统一到新编教科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上。备课的基本依据就是教科书,备课中教师需要深刻领会和研究新编教科书的精神和内容。《原理》课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就是教科书,否则就会出现内容失当甚至错误,也不会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原理》这本教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和针对性,需要与相关的教育教学材料区分开来,吃准吃透其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在此基础上,再联系当代大学生所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等思想实际,才能精心编写出富有针对性的授课提纲和讲义。

2.自觉研读经典着作,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是对包括从事“原理”课教学的所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要求,达到这一要求的最好办法就是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研读经典着作是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的,可以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较为系统地研读,这需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二是带着问题读、把基本原理与当代现实问题相结合,这需要高屋建瓴,实现经典与现实的对话;三是把握经典着作的思想精髓、领会其精神实质,这需要深入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内容和理论体系。只有自觉研读经典着作,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3.关注学术争鸣,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辨别力。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接受马克思主义还是拒绝马克思主义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在国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争论异常激烈。应该说,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主流。如在哲学方面,“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追寻马克思”、“为马克思辩护”始终是主流意识;在理论经济学界,通过世纪末以来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持久、激烈争论,教科书还是扞卫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但同时,否定马克思主义、拒绝马克思主义的杂音也不容忽视。就拿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来说,经过1956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以来的四次争论,论辩主题由主要围绕价值规律与计划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划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等问题,发展到物化劳动、科技劳动、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问题,甚至有学者从劳动价值论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及适用范围到理论内核与分析逻辑,进行了所谓反思,全面质疑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合理性与合法性。

如果对学术论坛不闻不问,对学术争鸣一无所知,就不可能提高理论敏感度,也不可能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学术争论中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鉴别力,对非马克思主义就不具有必要的免疫力。如此,要在课堂上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就是一句空话,更不要说突显其理论魅力、把理论讲准讲对了!讲授“原理”,离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文本不行,但对文本的理解一知半解、浅尝辄止也不行,而是要达到其应有的理论深度,领会其精神实质。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1]

二、讲授“原理”力求讲“深”

所谓讲深,就是要面向历史纵深和当代西方理论思潮,在比较中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硬核”,在授课内容上力求达到经典作家的理论高度,把道理讲通讲透,突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忌肤浅。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1.完善知识结构,开拓理论视野。中宣部、教育部5号文件明确规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必修课“新方案体现了综合性、整体性的要求,特点是有史、有论、有应用,有利于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从历史与现实应用的有机结合中,全面地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较宽的理论史知识,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哲学史、经济思想史、政治思想史、科学技术发展史,等等。没有理论史的支撑,讲课就会缺乏历史感、纵深感和立体感。

此外,教师还应具备诸如科学哲学、经济哲学等相关专业方面的知识。金吾伦教授在其论着《生成哲学》中,以当代科学实验中出现的“夸克幽禁”为例,提出了“物质不是无限可分的”论断,并以此质疑“物质可以无限可分”的哲学论断。对此,如果缺乏科学哲学方面的常识,就不可能对这一问题做出合理解释。不仅如此,不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不可能很好地理解时空的二重性原理;不了解量子力学关于微观粒子运动的状况和规律,就不能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动观;不了解系统论,就不能把黑格尔的矛盾观加以深化;不了解现代科学对近代经典科学的超越,就不可能使机械决定论推进到辩证决定论的高度,等等。同样,缺乏必要的经济哲学常识,就不能有效地借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概念之网把握经济理论、通过理论体系呈现其理论意义。相反,就可能陷入个别范畴的无谓纠缠、甚至陷于应用层面的非基本概念的解释,不能自拔。这样,就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成了技术层面的应用经济学,不仅时间不够用,更谈不上达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硬核”,突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了。

2.进行比较对话,彰显理论特质。这里的“比较”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把马克思的理论与其以前的理论(含同时代人的理论)进行比较,看它是在何种意义、何种层次上超越了旧理论;二是把马克思的理论与现代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看它是在何种意义上、何种层次上不可超越而必须加以坚持和发展。

关于第一点,教学过程中可以深入思考和着重理清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超越了旧哲学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意识观、辩证法、认识观和社会历史观?其二,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超越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从而破解了“李嘉图之谜”,把剥削论推进到科学的剩余价值论的理论高度?其三,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超越了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关于第二点,我们认为,把马克思()的理论与现代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只有进行二者之间的比较才能够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呈现其理论特质,划清二者的理论界限,突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度推进的过程中,要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话语主导权,这一点显得更为必要和紧迫。另一方面,进行二者之间的比较又是可能的。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实现第一次产业革命和经济繁荣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创立的,本质上属于现代思想和话语体系,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虽然一个半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变化和新特点,但现时代仍然属于资本主导的历史时代。

例如,通过把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进行比较,能更好地认识到效用价值论、特别是边际效用价值论鼓吹者的辩护本质。西方学者出于辩护的需要,可以随意捏造数据,如[美]庸俗经济学家凯里为了鼓吹收入均等化思想,不惜捏造出分别用石斧、铜斧、铁斧、钢斧从事生产时,工人和资本家的收入份额之比分别是1:3、2.66:5.33、8:8、19.20:12.80;可以编造社会福利函数,如伯格森、萨缪尔森编制的社会福利函数公式是:W=F(Z1,Z2,……);可以不顾事实,信口雌黄,如加尔布雷思断言美国已经消除贫富悬殊现象,认为现在美国已经富裕到了“死于实物太多的人比饿死的还多”,富裕到“特别是男人,有时故意把衣着穿得破烂一些”[3]。如此等等。很具伪装性、隐蔽性、欺骗性和虚伪性。研究表明,现代西方效用价值论在理论旨趣上,反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对抗社会主义运动;维护“财富所有主”的利益,以巩固资产阶级统治。以推行平均主义为名,行功利主义之实。在基本观点上,坚持社会本态论、消费主导论和阶级调和论,以科学为名,行辩护之实。在方法路径上,窄化研究对象,简约经济现实,悬置假设前提,以科学实证为名,行操作主义之实。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准讲深的基础上,也要出新,以突显马克思理论的现实感,展示其当代生命力。

三、讲授“原理”力求出“新”

所谓讲新,就是要面向新时代、新实践和新实际,运用新的知识背景和视野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经典理论,在授课内容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新情况新变化提出管用的新东西,把理论讲活讲实,突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生命力,忌教条。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创造性地讲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1.关注学术动态,把握学科前沿。学科前沿问题,往往就是实践中现实问题的理论折射。关注学术动态,把握学科前沿,是捕作现实问题的特有方式,为理论联系实际所必须,不仅需要一定的学术积淀,具有必要的理论激情,更要有面向实践的理论勇气、服务现实的理论旨趣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在创作《资本论》过程中,一方面高度关注工人阶级的革命实践和无产阶级的生存状况,另一方面,始终关注学术动向、跟踪学术前沿,悉心搜集创作素材,哪怕是手头有一本自认为重要的书还没有看,就不会动笔写作,并以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不断修改文稿。马克思说:“要是隔一个月重看自己所写的一些东西,就会感到不满意,于是又得全部改写。”[4]为的是使它们成为“一个艺术的整体”[5],以向资产者的脑袋发射最严厉的炮弹。正是因为这些,马克思自豪地说:“工人阶级永远可以把我当做一个忠诚的先锋战士”[6]。讲授“原理”需要把握的学术前沿问题较多,但可以集中跟踪研究和把握诸如实践唯物主义、经济价值论等一些基础性理论问题。

2.紧密联系实际,拓展理论空间。为了使马克思主义更加贴近现实、更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原理”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新现象、新变化和新实践进行研究,力求提出新观点和新理论。这也是这本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

四、讲授“原理”力求讲“精”

所谓讲精,就是要面向教学对象,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在授课中精心选择教学材料,讲究教学艺术,把理论有效贯彻下去,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忌粗糙。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简明扼要地讲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曾说,讲马列要精,要管用。我们在有限的公共课课堂上,更要注意这一点。

1.理清思路,着眼整体。新编教科书克服了传统教科书把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条块式地编写模式与体系安排,十分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致力于从整体上理解与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授课中,理清思路、把握整体的关键是,把握教科书的逻辑思路。对于“原理”教科书的逻辑思路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上加以把握与梳理。

从篇章结构看,绪论是引子、统领;前三章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人的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前三章所阐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应用到现实中,分析、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规律。);第四章和第五章阐明资本主义社会及其运动规律,即通过劳动价值论揭示商品经济及其发展规律、通过剩余价值论揭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第六、第七章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归宿和逻辑结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终级目标和最高任务,即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从理论视角看,客体视角上可以沿着物质及其运动、人及其实践活动以及社会及其发展加以把握;主体视角上可以沿着实践者、历史创造者、雇佣劳动者、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者、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加以把握。

2.攻克难点,把握重点。所谓攻克难点,就是要全面深入地理解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如马克思的实践观问题、商品价值的源泉问题以及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等等。我们认为,这几个问题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瓶颈,对于把握新教材、讲好“原理”至关重要。其中,对于商品价值源泉问题的理解,关键要弄清楚:劳动在何种意义上是价值的源泉?我们的理解是,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主体性活动而言,活劳动主导死劳动;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对象性活动而言,脑力劳动主导体力劳动;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创新性活动而言,创造性智力因素主导基础性智力因素;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社会性活动而言,抽象劳动统摄具体劳动;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中介性活动而言,延伸态劳动及其关系主导原生态劳动及其关系。“原理”教科书的重点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这在技术上可以结合全书所列57个教学要点和51个关键词以及所设置的53个思考题加以把握。

3.立足现实,精心选材。讲课时,要选择那些能更好地承载我们教学目的的教学材料。因为我们所从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其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在“原理”课教学中力求使青年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所以要注意选择能够体现和有效贯彻教学目的的材料。联系实际时,要把现存问题与现实问题区分开来,去芜存菁,善于舍象,紧紧扭住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发展基本趋势的现实问题,致力于解答时代课题。避免当下琐碎问题的无谓答疑。当然,所选择的材料也不能脱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到不着边际。这方面马克思曾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创作《资本论》时从分析商品开始,“好像是斤斤于一些琐事……但这是显微解剖学所要做的那种琐事”[7],所以教学组材选材中努力做到见微知着、立意深远。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93,3:382.

[2]思想理论教育导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2.

[3][美]加尔布雷思,徐世平译。丰裕社会[M].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72.

[4][5][6]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人民出版社,1976:158-159、196、18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2001,44卷: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文 篇三

试探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在中国

我们可以一般地把政治哲学理解为是对政治生活的哲学反思。这种反思可以是指向一种理想的社会生活状态的,也可以是指向一种对于现实政治生活的理解的。政治哲学 的产生与追问同在,追问的内容 围绕如何获得更 好的生活而展开,致力于对现存生活的超越。这种追问可看成是对人类社会的理想性反思,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对现实的批判性反思。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是我们关注的中心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种政治哲学,甚至马克思主义就是一种政治哲学,探究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对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具有深重意义。

马克思政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已逾百年,它不仅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进程,而且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政治观念。而至今我们多数人对于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的理解一般是指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和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开始传人中国,并迅速被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和传播。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中国的重大胜利, 也为其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直至今天我们依然坚持着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是我们在笼统的使用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来说明马克思政治哲学对我国政治体制建设的指导,弄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主要内涵是十分必要的。

学术界对马克思政治哲学一般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即广义的和狭义的。狭义的马克思政治哲学,是指马克思以哲学的方式和视角对政治现象、政治问题进行研究和处理。在马克思哲学中包涵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等等,狭义上也包含了完整的政治哲学体系。比如对如国家、法、阶级、市民社会、无产阶级专政、暴力、异化、政治解放、人类解放等等各种政治现象的哲学研究;又比如对民主、自由、平等、正义、人权等等各种基本的政治概念、范畴和理念的哲学研究,还包括各种具体政治问题的哲学研究和对各种政治思潮的哲学研究和批判。

广义的马克思政治哲学。整个马克思哲学都有理由被视为一种地地道道的政治哲学,因为他用政治的方式来处理哲学问题,正像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中所申明的,“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马克思正是从无产阶级的立场、从人类解放的立场来看待和阐释哲学的本性、使命和终极目的的。在马克思那里,政治经济学、哲学、社会学是融为一体的。人们常把他的政治经济学看作是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分析;把他的共产主义理论,当成是一种独特的,却名符其实的正义论。

但是上述所谓狭义的广义的内涵的区分只是为了方便于理论上把握马克思政治哲学,在马克思那里,它们是统一的,两者共同组成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主要内容。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进步,我们更需要理清我们政治发展的着眼点,而我们政治的发展也是深受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影响的。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关注点是人,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现今我国以人为本的方针是延承这一点的,但是实际的政治情境又十分复杂,马克思政治哲学兼具回顾性和展望性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吸收和借鉴了国外政治学的有益成果,对宏观政治系统和微观政治行为进行深入探讨,对各国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分析, 系统地论证了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了中国政治制度对于社会公众的合法性和凝聚力。但是如果我们展望未来,我们期待马克思的政治哲学能指导我们向一种幸福的生活前

进。马克思主义 哲学以理想 社会为目标对 政治生活进行反思,构想未来理想社会及其实现方式。当代中国政治生活的健康 发展急需一种健康的政治文化的培育,而一种健康的政治文化首先是离不开理论批判的维度的,更具体的是作为一种社会批判理论批判政治,现今中国的现实社会生活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对现实政治生活有一种展望性的言说,而更好的指导我们的社会发展。

每一种政治哲学都有自己的价值追求,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价值追求,从审视人类的角度来追寻共产主义、人类解放及人的自由与全 面发展。政治哲学始终关注“人”的命运,人性是西方政治哲学的经典命题,也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着眼点,他始终关注人的幸福,“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如果一个国家的政治哲学不关注自己的人民幸福,大概那不是一个负责人的国家了,“因为国家制度如果不再表现人民的意志,那它就变成有名无实的东西了。”

我期待我们的国家政治着眼点也是幸福,是让人民安居乐业,老有所依。正如姚晨在《我希望国家爱我这样的公民》中所表达的:我热爱我的国家,我希望我的祖国也爱我。希望国家能够给我们安全感,让一个公民不再惧怕另外一个公民,让他的公民有想说的话,他们也敢说这些话,他们的生存 环境也允许他们说出这些话,他们遵纪守法,对这个社会、对这个时代,对自己都负责任。我期待未来的中国,更深入的研究马克思哲学,更好的继承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着眼点,更多的关注于人民,更好的创造人民的生活和话语环境,实现人民幸福,向共产主义迈步。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2100字 篇四

马克思把批判的哲学定义为“对当代的斗争和愿望作出当代的自我阐明”,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对社会现实和思想现状的批判为支撑,因此,不理解批判精神,也就不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精神的指引下,一步步推进到个个领域,最后触动整个经济基础。批判的逐步深入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逐步深化,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往学说的批判继承态度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

一、 对宗教的批判

马克思生活在宗教遭到普遍批判的时代。启蒙学者对宗教持激烈的否定态度;德国古典哲学家的批判较为温和。例如:康德把宗教限定在纯粹理性的范畴之内;谢林虽然没有对宗教持强烈批判的态度,但他的天启哲学却在事实上起到了涣散____信仰的作用;黑格尔沿用了康德宗教理性化的主张,并且做的更彻底,把上帝等同于绝对精神,用辩证法所达到的真理全体代替宗教信仰的直接性和宗教情感的直观。

青年马克思深受黑格尔左派和费尔巴哈的影响,曾提出“人的自我意识是最高神性”的观点。随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马克思认识到之前的错误立场,批判的继承前人的学说,在揭示宗教与人的意识关系时,开始和社会现实相联系。

正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的,“宗教是被压迫的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他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这里,马克思指出了宗教的积极意义,即肯定了宗教具有慰藉心灵、舒缓痛苦的作用。但是,马克思紧接着又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可见,马克思批判性的指出了宗教是人类自己创造的、用来麻醉自己的毒药。

马克思认为,对宗教的批判的根据就在于:不是宗教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宗教,即宗教是那些没有获得自我和再度丧失自我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然而,人并不是抽象在现实世界以外的东西,人的世界是国家社会,宗教的倒置不过是现实世界倒置的投射。因此,批判宗教,必须同时批判现实的人的世界,批判现实的人的世界就是批判国家社会。

二、 对政治的批判

马克思对政治的批判是对宗教批判的延续,这种是从批判黑格尔入手的。正如宗教把人的本质神化,黑格尔把国家的本质神化了。马克思指出,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而是人创造了国家制度。在某种意义上说,民主制对其他国家形式的关系,如同____对于宗教的关系,民主制作为一种特殊的国家制度是一切国家制度的本质。在民主制中,不是人为法律存在,而是法律为人存在。

马克思创造性地批判了黑格尔颠倒了国家和人的关系的方面,指出黑格尔实际上是为君主制辩护。马克思认为君主主权和人民主权是对立的两个概念,只有人民主权才是国家制度的体现者,民主制就是人民主权的体现。一切国家的现实基础是人民,因此,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说都有民主制,那么也因此可以说民主制是这些不同国家制度的类本质。马克思把民主制作为判断国家制度合理性的标准,按此标准,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只是表面上的民主、形式上的民主,只有抽象的民主制。真正的民主只能是人的自由的产物。

人作为国家的现实原则,在阶级社会里,却是不自由的人,因此,阶级社会里的国家制度并不是自由的民主制,这就是民主制的异化。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控制一切私人领域的社会生活,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相对立。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政治自由,却能在这种矛盾中得到思辨的自由,由此,民主制的异化在其自身领域内得到了否定。

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的批判,把国家的本质归为民主制,归为现实的人,而对人的考察必须通过哲学的批判。

三、 对哲学的批判

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展开了对哲学的批判。马克思指出,哲学是问什么是真理,而不是问什么被看做真理,哲学是研究一般性真理。哲学不是空洞的世界之外的遐想,它有其自身的

深重历史和时代精神的精华。同时,一定的 哲学形态与它所出现的民族形态是并存的,它与这个民族的法律制度、 社会生活、 艺术 文化等,都是并存的。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在宗教批判已经结束的情况下,哲学要承担起社会解放的任务。哲学的任务就是揭露和批判,揭露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哲学成为批判的武器。要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必须有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即哲学和无产阶级本身,二者相互依存。哲学把无产阶级作为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则把哲学作为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作为一种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成为物质的力量,只有把理论的物质力量和现实的物质力量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四、 对 经济的批判

马克思对经济的批判主要是对异化劳动的揭示和批判,从而创造性地发现余价值。马克思认为劳动异化的原因不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和压迫,恰恰相反,剥削和压迫本身是异化带来的结果。人的异化本身有着人自身意识不到的层面,这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自发产生的。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全过程,不仅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而且考察了造成人异化问题的原因和规律,寻求消除异化的路径。《资本论》不仅是经济学巨著,它还是辩证唯物主义著作,书中关于劳动和价值关系的论述,对资本主义生产全过程的分析,都是以新的唯物主义观点为前提的,哲学的批判作为一条隐性的线索贯穿于经济批判的全过程。

由此可见,马克思的批判哲学包含着宗教、 政治、哲学、经济四大层面,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不仅渗透于上层 建筑领域,更触及到经济基础领域。批判的态度是马克思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不仅要以此面对理论学说,更要以此应对现实社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3800字 篇五

首先给哲学观下一个定义,从字面来说,哲学观就是“对哲学本身的理解”。它不是哲学理论中的“一个观念”,而是构成这种理论的“核心观念”、“根本观念”、“灵魂观念”,它决定该种理论的生命力,构成该种哲学理论与其他的理论的原则区别。与其说它是托马斯·库恩的较为复杂意义上的“研究范式”,毋宁说它是伊姆雷·拉卡托斯的较为单纯意义上的“理论硬核” 。[1]这个硬核包括哲学的定义、性质、研究对象、特征和功能等。

马克思的哲学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是不一样的,必须予以区分。为了真正地理解马克思,我们必须回到马克思的文本,追本溯源。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对象,从四个方面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批判哲学,改造世界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它不仅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而且对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旧的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最后在一定的程度上还进行自我批判。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从深入人心的真理变成了束缚人的教条。哲学的目的是要解放人的思想,这种行为与哲学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有人断言,只有马克思主义是唯一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都不是科学的。我想,这种做法表面上看似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权威,实质上则损害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威严。这样做将会使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越来越封闭,越来越停滞不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是开放的理论系统,必须在批判中萌发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区别》中,引用原子的偏斜运动,阐述了倾斜运动对直线运动的脱离,表达了一种自由意识。追求一种定在中的自由。在自由民主的社会,哲学批判的功能可以得到全面的发挥。在专制社会中,人们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的控制,哲学的批判功能就被遮蔽了、弱化了。我们现在的社会以自由民主为发展目标,学术批判是是受到保护的。聂锦芳教授指出,要增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必须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而学术必须允许自由的争论和批判。这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身的反省和批判。

马克思具体地提出,向德国制度开火!一定要开火!这种制度虽然低于历史水平,低于任何批判,但依然是批判的现象。正像一个低于做人的水平的罪犯,依然是刽子手的对象一样。在同这种制度进行的斗争中,批判不是头脑的激情,它是激情的头脑。对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2]因此,马克思给哲学提出的历史任务是,锻造一种世界观武器,使之成为一种革命的、批判的思维方式,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而这种无情的批判所要达到的目的,则是实现人类自身的解放。

批判并不是在所有的时候都起作用,而且批判不只是破坏性的,也应该是建设性的、超越性的。就像你说我是错的,你必须说为什么我错了,我怎样做才是对的。这样才可以体现出一种理论自觉。哲学的社会功能就是对现实社会进行反思、批判、超越。哲学来源于生活,但必须高于生活。这是哲学安身立命的理念。

马克思的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辩证法。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在本质上,它是革命的、批判的。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发展自己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使它成为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所谓现代精神,就是人类的自我批判精神,就是人类自我反省和自我控制的主体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的主体意识,就是这种现代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标

志着人类自我意识从自我迷失进入自我批判、自我反省和自我控制的阶段。当然,批判的最终目的在于构建新世界,批判不仅仅是一种手段,而且更是一种目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活的灵魂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句话有两层含义:其一,一定的哲学是关于一定时代的精神产物;其二,哲学是各种思想文化中最高的形式,它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精粹。同时,哲学是文明活的灵魂。因为哲学具有人类性,具有超越时代的一面。因为哲学作为一种自我意识的科学,而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哲学必须把握时代最迫切的问题,及时的吸收思想精神,为迫切问题提供一个解释,进而规范和引导社会的发展。

在科隆日报的社论上,马克思首次明确的提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3]这个命题被广泛引用,并被确认是马克思关于哲学的最简洁、最精辟的论断。马克思所赞赏和肯定的哲学是源于时代、源于人民的哲学,是把时代的问题和人民的精髓升华为理论的哲学。真正的哲学必须捕捉到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必须把自己时代的迫切问题作为哲学思考的聚焦点。

马克思认为,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一个好问题能极大的推进社会的发展。问题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问题是公开的、无所顾忌的、支配一切个人的时代之声。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正因为如此,哲学必须把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而当人们把哲学同幻想混为一谈的时候,哲学必须严肃地提出抗议。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性和超时代性的统一,既反映和表达时代精神,同时又塑造和引领时代精神。哲学是思想中的时代,更引领时代向理想社会前进!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心人、解放人的哲学

马克思提出,他的哲学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立足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而“归宿点”则是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的“一切人的自由发展”。[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立足点、归宿点显示了马克思关注人类命运的博大的人文情怀,显示了马克思主张以哲学解放全人类的意旨。马克思说,哲学所关心的是一切人的真理,而不是个别人的真理。它所参与的运动不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而是绝大数人的、为绝大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种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情怀和致力于人类解放的哲学旨趣,是马克思哲学的灵魂,是马克思哲学的普照光,是构成马克思哲学的最为根本的哲学理念。这个哲学理念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

马克思在1843年底至1844年初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序言》中。一开头就指出,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提出,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通过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德国哲学的批判,马克思明确的提出了自己的哲学的出发点,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我们这里是“从人间上升到天国”。[5]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哲学是关于人的学问,就像中国哲学里讲的道不远人,也是这个意思。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国拉回人间,正是哲学属人性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异化的分析,以及如何让消除异化,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大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哲学的人类性。

四、马克思主义 哲学是一种完整严密的世界观

世界观就是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包括对自然界、 社会、和人与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在内的根本看法。世界观是哲学的研究对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密切 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肖前、李秀林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规定: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完整、严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

从物质看世界,从精神看世界,从 实践看世界,这是哲学世界观的三种主要方式。[6]从物质看世界,世 界变成了客观世界,比如拉美特利的名言“人是机器”,这种客观性把人的主观能动性抑制了。从精神看世界,正如陆九渊所说,心外无物。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而是心在动。这种哲学把哲学变成完全脱离人世的空中楼阁,空有一个形式。它突出了人的自由和想象,但是抽象地 发展了人的能动性。从实践的观点看世界,世界的图景就是在物质世界和精神领域中间有一座桥梁,那就是实践。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的“实践转向”,从实践的方式观看世界,在两极到中找到了中介。

我们对待世界的方式还有科学和宗教,道德和 艺术。哲学的方式是独特的,也是最高的。对于哲学与宗教的区别,黑格尔说的好,哲学与宗教在内容是一样的,都是关于整个世界的学问,只是他们的形式不一样,哲学诉诸理性原则,宗教诉诸于感性原则。黑格尔对哲学与科学也有论述,他说,哲学与科学在形式上是一样的,都是理性的思维方式。但是内容不一样。哲学是关于整个世界的,而科学是关于某一个具体领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哲学是世界观的一种,并不是唯一的一种。

五、结语

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出发,用“现实的理性”批判“抽象的理性”。现实的理性指的就是实践的理性,改造世界的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哲学所追求的思维的全体自由性与人类实践的历史发展统一起来,把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起来,把哲学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统一起来。哲学无定论,从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日久日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世的智慧,它强调哲学要回归生活世界,正视生活对哲学的挑战。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也在不断的发展,我们必须在发展中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3000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大家整理的5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文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528032.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528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