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生活常识 >秦朝与战国时期的长城有哪些变化 秦朝与战国时期的长城有哪些变化原因

秦朝与战国时期的长城有哪些变化 秦朝与战国时期的长城有哪些变化原因

更新时间:2023-02-21 08:40:45 点击: 来源:yutu

战国时期的长城是各诸侯国为了相互防御,便在各自管辖的境内筑起了防卫墙,为分段长城;而秦朝为抵御游牧民族的侵略,将原来各诸侯国修建的长城连接在一起,成了一条规模宏大的长城,史称秦长城。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为了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边境上修筑起长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方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了诸侯互防长城,用以自卫。

其中,秦、赵、燕三国和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毗邻,在修筑诸侯互防长城同时,又在北部修筑了拒胡长城,以后历代君主几乎都加固增修。这时长城的特点是东、南、西、北方向各不相同,长度较短、从几百千米到1000-2000千米不等。

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

从修筑长城的统治民族看,除汉族之外,许多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也修长城,而且比汉族统治的朝代要多。清康熙时期,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修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