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生活常识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德生平简介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德生平简介

更新时间:2022-02-23 14:04:29 点击: 来源:yutu

  吴德,河北丰润人。1932年参加反帝大同盟。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历任燃料工业部副部长、吉林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处书记。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德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德生平简介

  吴德生平简介

  吴德生于公元1913年,原名李春华,也曾用过李若夫、李子实这两个名字,祖籍在河北省丰润,于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此后吴德简历上便丰富起来,吴德简历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建国前、建国后、和文革时期。

  建国前,吴德自从1933年加入共产党后到1937年都在北平的弘达中学学习,在这期间参加了反帝大联盟,并在全国总工会华北办事处驻唐山市工会担任工会的特派员还兼任唐山市工联党团、华北铁路总工会党团、中共北平市委、华北铁路工委的书记。在抗日时期,即1937年到19040年这段时间,吴德在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冀热察区党委组织部担任部长兼冀东分委的书记,1940年到1945年,吴德到延安参加整风工作,并在中共中央敌后城市委员会担任秘书长,在中共中央情报部第四室担任副主任。在中国解放战争时期,吴德在中共冀热辽分局的组织部担任部长,同时还是晋察冀边区正负交通局的局长兼平绥铁路局的局长,党委书记,中共晋察冀中央局的局长,冀东区的党委书记,冀东军区的政治委员和唐山市的市委书记,可谓是身兼多职、要职。

  建国后,吴德担任燃料工业部的副局长,在1950年到1952年这段时间,吴德担任中共平原省的省委书记,1952年到1955年,吴德是中天津市委的副书记、副市长、代理市长,还担任过一段时间的中共中央华北局的委员、华北行政委员会的委员,1955年到1956年吴德在吉林省任第一书记。1960年到1966年吴德在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处做书记,次年任北京市的代理市长。

  文革时期及问个后吴德一直在北京中共中央做事,也是身兼要职,为人民作出巨大贡献,总之,吴德简历相当丰富,1995年11月29日吴德在北京去世。

  吴德有德

  吴德1913年生于河北省的丰润县,原名是李春华,从1933年加入共产党后,就一直在中共中央担任要职,如中央及地方市委的书记、局长、部长、市长等,吴德之所以得到中央如此重视,因为吴德是靠着工人运动起家并且长期在地区做工作还有他本身的多重身份。

  吴德有德是毛泽东对吴德的赞扬,在中央工作的吴德以圆滑著称,但是在1976年的四五运动中,吴德表现的却十分强硬和直接,他的出色表现和一些举措深得毛泽东的欢喜,虽然当时很多人骂吴德没有品德,但是毛泽东却称赞他“吴德有德,吴衷有衷”。

  吴德在政治上的嗅觉灵敏度非常高,他在中央任职多年,所以形成一套自己的处事理论和在自己仕途上的处事方式。吴德非常会揣摩上级的心思和意图,而且还非常准确,当时毛泽东计划在军队内部展开一个大规模的变动,当时的吴德还在地方工作,他就能读懂毛泽东的意思,这让毛泽东对吴德十分刮目相看,而在九一三事件中,毛泽东对吴德的建议给予高度评价,吴德可谓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后来毛泽东便很留意吴德,对吴德的工作也是赞赏有加。所以后来吴德成为了开国十大元帅之首的朱德的接班人,在中央拿下很多重要职位,如北京军区一把手、人大中共党组书记等。不过晚年的吴德因为在文化大革命中犯错,所以被免去很多官职,随后自己也相应主动辞去很多重要职位,并在1995年在北京逝世。

  吴德的事迹

  学生时代就追求进步思想,投身革命活动。1932年参加中华民族反帝大同盟,193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至1937年,主要从事工人运动,历任全总华北办事处驻唐山市工会特派员,唐山市 工联党团书记,华北铁路总工会党团书记,北平市委副书记、职工部部长,华北铁路工委书记。他曾代表河北省委参与领导唐山开滦煤矿大罢工和唐山市总同盟罢工,在我国工人运动中有较大影响。1937年4月,赴延安参加了苏区党代表会议和白区工作会议。1937年抗战爆发后,先后担任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部长、冀热察区党委组织部部长兼冀东分委书记,代表河北省委参与组织冀东武装起义,直接领导发动开滦煤矿工人起义,为建立、壮大冀东抗日联军,坚持和发展冀东抗日游击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1940年,任中央敌后城市工作委员会秘书长。1945年,出席了中共七大。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担任冀热辽分局组织部部长,晋察冀边区政府交通局局长兼平绥铁路局局长、党委书记,晋察冀中央局秘书长,冀东区党委书记,冀东军区政委兼唐山市委书记、市总工会主席。

  新中国成立后,任燃料工业部副部长。1950年3月,受中央派遣协助平原省工作,同年7月任平原省委书记。1952年任天津市委副书记兼市长。1955年至1966年,任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兼吉林省军区政治委员、东北局书记处书记。1956年在中共八大会议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补选为中央委员)。1966年至1978年,历任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兼市长,北京市革委会副主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市革委会主任,北京卫戍区第一政委,北京军区政委。是中共九届、十届、十一届中央委员,曾当选为中共十届、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78年12月,因“文化大革命”中所犯错误,被免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市革命委员会主任职务。1980年2月被免去中央政治局委员职务。同年4月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1982年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5年11月29日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