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3的倍数的特征》导学案最新9篇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人教版ppt

《3的倍数的特征》导学案最新9篇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人教版ppt

更新时间:2023-06-25 00:12:01 点击: 来源:yutu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篇一

一、设疑引入新课。

1、复习。

(1)判断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那些数是5的倍数?

18754653

1153242760

(2)2和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小结: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或5的倍数,都是看这个数的个位就可以了。

2、设疑引入课题。

师:请同学们随意说出一个数,老师能很快判断出它是否是3的倍数。

(1)学生说出一些100以内的数:51、83。

(2)学生说出一些更大的数,有三位数的、四位数的、五位数的:377、

5319、23624。

(师很快判断出它们是否是3的倍数,全体学生用好奇的眼光看着老师)

师:老师为什么能很快判断出这些数是否是3的倍数,究竟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我们已经知道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呢?谁能猜想一下?

学生根据找2、5的倍数的特征的经验,猜想: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2、观察验证:

(1)比赛活动,看谁最快写出8个3的倍数?(指名板演)

36912

15182124

(2)观察这些3的倍数,刚才的同学猜对了吗?为什么?

学生发现:

①3、6、9是3的倍数,但是12、15、18也是3的倍数,而这些数的个位不是3、6、9。

②13、16、19这些数的个位是3、6、9,但是这些数却不是3的倍数。

学生小结: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只看这个数的个位是不行的。

3、用老方法不能得出3的倍数的特征,怎么办呢?请同学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

提示:同学们把这些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观察研究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合作探究。

(3)汇报交流:

数12中,1+2=3,3是3的倍数;

数15中,1+5=6,6是3的倍数;

数18中,1+8=9,9是3的倍数;

……

4、有了这些发现,你能猜想到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

生:把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相加,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5、举例验证猜想。

师:这个结论是否成立,请同学们任意举例出4个较大的数(学生举例的数有的是3的倍数,有的不是3的倍数):

375565138898640

学生利用这一结论来验证,并分组列竖式计算验证:

①数375中,3+7+5=15,15是3的倍数,而375÷3得到整数的商,所以,它是3的倍数。

②数565中,5+6+5=16,16不是3的倍数,而565÷3得不到整数的商,所以,它不是3的倍数。

③数1388中,1+3+8+8=20,20不是3的倍数,而1388÷3得不到整数的商,所以,它不是3的倍数。

④数98640中,9+8+6+4+0=27,27是3的倍数,而98640÷3得到整数的商,所以,它是3的倍数。

6、得出结论。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板书3的倍数的特征)

三、练习提高。(略)

教学反思

在2009学年第一学期,我市就先后组织教师对《评价标准》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学习,积极推动了《评价标准》试行工作的全面铺开。《评价标准》对进一步推动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实施,在教学领域深化素质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特别是对课堂教学的引领作用更是深入教师们的心中。

一、引领教师沟通知识间的前后联系。

《评价标准》包括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共18册人教版的数学书相应教学内容的评价要求,明确了各知识点在本册教材、乃至整个义务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让我们更好地沟通知识间的前后联系,清晰地看到哪些知识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起到怎样的作用。

学习内容

知识点

对应教材

评价方式

及示例

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

1.因数与倍数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与合数

4.分数的意义

5.真分数和假分数

6.分数的基本性质

7.约分和通分

8.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

p12~p26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p60~p100

纸笔测试:

示例1~6

纸笔测试:

示例7~20

数的运算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五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加法

p104~p121

纸笔测试:

示例21~25

探究规律

找次品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p134~p137

纸笔测试:

示例26

由《评价标准》第133页这个表可以看出,3的倍数的特征安排在2、5的倍数的特征后面进行教学。学生也许会对本课的学习有一定负面影响,容易从数的末尾数字(个位)进行判断这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所以在教学本课时要注重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究相结合,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理解掌握判断3的倍数的方法。此外,这节课和2、5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内容一样,都是在前面因数、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后面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从而也是学习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约分和通分是否熟练直接影响学生后面对分数运算的熟练程度,而约分和通分是否熟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根据分子、分母数的特征很快看出它们有什么公因数,能否很快求出几个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因此,在这节课中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将直接影响本册教材的所有后续内容,教学好这部分知识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引领教师把握好教学的尺度。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节第19页的教学内容。

【设计理念】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本课时教学设计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使学生在观察——猜想——推翻猜想——再观察——再猜想——验证的过程中,概括出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目标】1. 在具体的数学活动情境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提高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初步认识和概括出3的倍数的的特征。2. 通过观察、猜想、比较、验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特征。3. 根据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4.通过学习,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探索发现和归纳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准备】计算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设疑引入。1.请同学们根据2和5的倍数的特征,看谁能用0、1、2、3、4、5、6这几个数字来组成是2或者5的倍数的两位或三位数?(学生根据教师要求组数。教师根据学生组数的情况,提出: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这样组数呢?你们是怎样想的呢?复习2和5的倍数的特征。)生1:因为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生2:因为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2.小游戏。(请你当回小老师,看谁能把老师难住?)请同学们利用0、1、2、3、4、5、6这几个数字来组成不同的两位或三位数(最好是3的倍数),然后在黑板上些出来(先不让老师看见),然后看老师是否能快速的判断这些数是不是3的倍数?最后同学们用计算器计算检验老师是否做对了。3.小结导入:为什么老师做得那么快呢?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有些什么规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学习3的倍数,揭开3的倍数的特征。【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既复习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又为下面学习新的内容3的倍数特征埋下伏笔,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二、探究新知。(一)根据情境自然引入1.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小游戏》中判断的3的倍数,大胆猜想3的倍数特征可能是什么? 请同学们试一试。 学生可能说:个位上是0、3、6、9的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引导学生大胆猜想) 2. 验证、质疑根据同学们的猜想个位上是3的倍数(也就是说个位上是0、3、6、9的数)……的特征,那么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吗? ⑴请举例验证说明。举例:36、123、60⑵能举反例推翻猜想吗?举例:16、23、56 师:从上面这几个数个位上的数字,个位的数字都是3的倍数,但它们的结果有的是3的倍数,但有的数却不是3的倍数,那么我们能从个位上找出是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吗? 生:不能。(推翻猜想)3.得出结论:无论个位是什么数都可能是3的倍数;3的倍数与个位好象没有关系。【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学习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在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时,会很自然地想到看个位上的数或其它数位上的数。这里是把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作为教学资源,巧妙地通过对比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二)活动中发现规律1.活动一。分三组内容,每组三个数字:第一组用1、2、3;第二组用4、5、6;第三组用7、8、9这几个数字来组成不同的三位数,进一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⑴要求同桌之间互相合作完成。⑵借助表格探索(可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组成的数 不是3的倍数 3的倍数 各位上数的和 ⑶思考:你们写了哪些数?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吗?对3的倍数有些什么发现?请根据你们的进一步观察、研究,再次猜想3的倍数的特征。⑷小组汇报交流。(根据填表回答)猜想得出结论:一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是6、18、24,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⑸验证、质疑。这三组数字中,你能组成一个不是3的倍数的三位数吗?……2.活动二。用0、1、2、3…9这十个数字来组成不同的两位或三位数,更进一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⑴要求同桌之间互相合作完成。比一比看那个小组最先找到3的倍数的特征。⑵借助表格探索(可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组成的数 不是3的倍数 各位上数的和 3的倍数 各位上数的和 ⑶思考:你们写了哪些数?对3的倍数有些什么新发现?请根据你们更进一步的观察、研究,总结3的倍数的特征。⑷小组汇报交流。(根据填表回答)如果是3的倍数,各位上数的和就一定是3的倍数;如果不是3的倍数,各位上数的和就不是3的倍数。……⑸通过验证得出结论:一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设计意图】通过两个有层次的数学活动来进行探索,让学生自主地观察、比较、交流,进一步猜想、验证、质疑从而得出结论,促使学生主动地发现规律,更好地经历了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3.看书质疑。通过活动总结了结论,再让学生看书,加深学生对新知的认识。三、巩固练习。1.判断下面各数中,哪个是3的倍数。(简单说说理由) 68 129 72 364 960 176 2051 20122.在下面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 它们各有几种不同的填法?   □4 2□7 □52 92□ 3.你能否很快判断这些数是3倍数吗?182754、13639695、309636369,…(优化3的倍数的特征)4. 玩座位号小游戏。【设计意图】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应用,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作业设计。1.练习三的第7题。2. 解决问题。一个三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同时又是3的倍数。你知道这个数最小是( ),最大是( )。※3. 探究作业:用今天所学的的研究方法去研究 “9的倍数的特征”。【设计意图】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五、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请你谈一谈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满意吗?或有什么感觉遗憾的地方?【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对这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始终沉浸在一种浓厚的数学学习探索氛围之中。【教学反思】。“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我是以学生原有认知为基础,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利用学生刚学完“2、5的倍数的特征”,直接抛出问题,激活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将“2、5的倍数的特征”迁移到“3的倍数的特征”的问题中,由此产生认知冲突,产生疑问,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在“观察——猜想——推翻猜想——再观察——再猜想—— 验证讨论交流” 新知探究中,产生认知的冲突,使得学生渐渐进入了探究者的角色。接着我以问题为中心设置两个有层次性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紧紧围绕“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这个问题来开展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活动,逐步发现、归纳规律,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分析、概括、验证、判断等能力。形成了一个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一个知识构建的过程。整个课堂孩子们在充分地体验着、感悟着、发展着。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掌握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的判断方法。

2、培养分析、比较及综合概括能力。

3、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掌握归纳的方法,获取一定的学习经验。

教学重点:

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难点:

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3分钟)

(一)创设情景,反馈预习

1、师:课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导学案自主预习部分,我们已经知道了2、5的倍数特征,下面的数你能判断出下面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哪些即是2的又是5的倍数呢?

P:16、24、85、102、138、170、

2 的倍数:16、24、102、138、170

5的倍数:85、170

即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170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个位上是02468就是2的倍数。个位是上0或者5的数就是5的倍数。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它的个位上一定是0.

2、看来要想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或者5的倍数,只需要看这个数个位上的数。可是,为什么只需要观察个位上的数呢?为什么其他位上的数就不用观察呢?

生:2的倍数的个位数是0、2、4、6、8;5的倍数个位上是0、5。

师: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是不是还看个位数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3、教师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二)明确目标,引领方法

1、出示学习目标(见学案),生自读目标。

2、同伴说说自己的理解,谈谈如何实现目标。

【设计意图】交流预习内容,解决预习中的问题;明确学习目标,带着目标进行合作学习。

二、【自主学习,同伴合作】(15分钟)

(一)自主学习,自我感知

1、小棒游戏,探究规律

师: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怎么玩呢?(拿6根小棒)找一个同学在这张数位表上随意用小棒摆出一个数,我能马上猜出它是不是3的倍数。信不信?

师:你来!

师:为了验证我猜得对不对,再请一个同学到前面的展台上用计算器来算一算,跟我比比速度。

学生摆出:51

师:51是3的倍数。我算的比计算器快吧?

师:能摆一个三位数吗?

学生摆出:312

师:312是3的倍数。

师:再来一个难点的。

学生摆出:1123

师:1123不是3的倍数。

师:想知道老师为什么判断的这么快吗?相信通过下面的操作你能发现其中的秘诀。

2、小组合作探究

(1)用3根小棒摆一个数,这些都是3的倍数吗?

师:我们一起来看探究要求:用相应根数的小棒在数位表上各摆出3个数。

小组内合理分工,请大家看一下导学案的合作要求

①根据要求每人用3根小棒摆一个数,并思考是不是3的倍数,3人摆数,1人记录。

②用计算器算一算,将3的倍数圈出来。

③仔细观察表格,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2)用4根再摆出一些数,这些都是3的倍数吗?

(3)用6根再摆出一些数,这些都是3的倍数吗?

(4)摆出3的倍数与所需的小棒的根数有什么联系?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预设

第一组:用3根小棒摆:2、12、102,都分别是3的倍数。

第二组:用4根小棒摆:22、1111、1102,都不是3的倍数。

第三族,用6根小棒摆:都是3的倍数。

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发现了3根、6根小棒摆出来的数都是3的倍数。

师评价:关键要看小棒的根数,了不起的发现。

生:只要小棒的根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师:你们认为除了3根、6根,还有其它情况是吗?具体解释一下。

生: 9根、12根、15根……都行——

(5)真的是这么回事吗?以9为例摆摆看。

师:来,说说你们小组摆出了哪个数,它是不是3的倍数?

生:我用9根小棒摆出了36,36是3的倍数。

师:哪个小组还想出三位数、四位数或是更大的数?

生:我用9根小棒摆出了216,216是3的倍数。

生:我用9根小棒摆出了3015,3015是3的倍数。

师:说得完吗?

生:说不完。

师:大家用九根小棒摆出来的数都是3的倍数吗?那你认为他们小组的结论合理吗?

生:很合理。

师:大家说着,我把它记录下来(板书):只要小棒的根数是3的倍数,摆出来的数就是3的倍数。

师:由摆数所用小棒的根数我们就能快速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3、总结提升

师:通过摆小棒,我们能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现在不摆了,也不拨了,通过上面的两次操作,能不能说说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

师:小组内交流一下。

小组活动。

师:谁来说说?

生1:各个数位上的数加起来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生2: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生3:只要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师:无论是小棒的根数还是各个数位上珠子的颗数,实际上也就是各个数位上数的和。只要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4、探究原因,区别理解

(1)要想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或者5的倍数,只需要看这个数个位上的数。可是,为什么只需要观察个位上的数呢?为什么其他位上的数就不用观察呢?

研究16

师:上节课我们讲过,16是2的倍数,它是由一个十和六个一组成的,那么想想把一个十,两个两个的分,会出现什么结果?(也就是说如果把16两个两个地分,正好可以分完,没有余数)

但既然十位上没有剩余,那十位上的数还需要观察吗?(我们只需要观察个位上的6根小棒就可以,把它两个两个地分能正好分完)

用刚才的方法判断5的倍数为什么也只观察个位?(因为一个百被5分完没有余数)

看来判断2、5不受百位和十位的影响,只需要观察个位上的数就可以。

通过刚才地研究,我们更加熟练了判断2、5倍数的方法,还知道了为什么只需要观察个位上的数就可以了。

(2)问:为什么3的倍数特征要看各个数位相加的和呢?

举例24是不是3的倍数,但是个位4是吗?这是为什么?自己分一分,画一画,看看24为什么是3的倍数?

一个十3个3个分余1根,第二个余1根,两个各余1根,在和个位继续分,

138分一分,试一试,看看是不是3的倍数

一个百3个3个分最后剩1根,三个十3个3个分,每个余1根,所以剩三个一,个位傻上还剩一个8,合起来继续分,12个继续分。

(2)总结:梳理一下:24、138,分一遍,你发现什么?(剩余就是3的倍数。数位是几,余数就是几)无论百位上是几,3个3个分完,就剩几。

P:剩余的小棒正好是每个数位加起来的数。(因为这些数位和剩下的数相同,所以可以直接把数位上的数相加,如果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如果不是,就不是3的倍数。)

三、【巩固拓展,形成能力】(10分钟)

(一)巩固训练,夯实基础

1、口头练习:是不是3的倍数都有这个规律呢?随便写一个数:先用除法算算是不是3的倍数,再算一算各个数位上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

把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是3的倍数……

2、圈出下面是3的倍数的数:42、78、111、165、655、5988

3、□2,这是一个两位数,十位被遮盖住了,如果它是3的倍数,猜一猜,这个数可能是几?为什么?

(预设:生1:1。

师:可以吗?还有其他答案吗?

生2:1,4,7都可以。

师:理由呢?

生2:1+2=3,4+2=6,7+2=9,3,6,9都是3的倍数,所以填1、4、7都可以。

师:恭喜你,三种可能都被你们猜中了!

师:如果它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呢?

生:24。

师:为什么只有24可以呢?

生:因为只有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二)拓展训练,灵活创新

以前我们用除法来检验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今天我们又学了3的倍数特征,我们只需要求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就可以,但是如果遇到这样的题怎么办?(PPT)

、123456789

老师:如果用各个数位之和是3的倍数,比较麻烦。

但是我们用划掉3的倍数的方法求,这样即便是很复杂的数也能特别轻易的解决。比如:,从左开始,1不够,看13,是3的4倍,余1,和6组成16余1,18算完……

后面的练习我们下课完成,好,这节课不仅发现3的特征,还根据特点发现简便地判断方法,更可贵的发现了背后的道理。学习数学就是这样,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希望同学们能在快乐的数学海洋里继续愉快地畅游。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二)同伴讨论,互助共进

完成学案中“同伴合作,互助共进”内容。

重点交流学生所举的例子。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由学生自学和同伴合作,完成因数倍数的知识的学习。

四、【师生共学,交流分享】(5分钟)

(一)小组展示,彰显风采

指名小组进行汇报。

(二)师生完善,共同提高

1、学生纠正、补充、质疑

2、教师精讲、点拨、评价

在学生讨论比较充分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点拨来完善学生对比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点拨完善学生对比的认识。

五、【巩固拓展,形成能力】(10分钟)

(一)巩固训练,夯实基础

先由学生自主完成学案中相应的内容,再同桌交流,完善答案。

1、是不是3的倍数都有这个规律呢?随便写一个数:先用除法算算是不是是不是3的倍数,再算一算各个数位上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

把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是3的倍数……

2、看一看哪些是3的倍数:42、78、111、165、655、5988

原来判断是用除法,现在用加法。改革了

3、不用计算,能快速算出来那个式子有余数吗?

802、3;342、3

4、下面的数是3的倍数吗?888、555,那这样的三位数都是三的倍数吗?P:777、888,可以想成3个8相乘,像这样的三位数一定是3的倍数

5、下面都是吗?789、345、654

都是,有什么特点?相邻、连续三个自然数。

是不是所有都是呢?举例:123.为什么呢?

654,把大的给小的,把6给4,三个都是5了,把较大数给叫小叔一个,数字和不变,所以一定是3的倍数。

6、是吗?363、669、993。是。有简便的方法吗?每个数学都是3的倍数,这个数字和一定是3的倍数。

《3的倍数的特征》导学案 篇四

学习内容:3的倍数的特征

学习目标: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学习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学习难点: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

教学准备:计数器、数位表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我能行)

一、知识链接:

下面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

364、420、515、736、1028、905

我们在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都是从一个数的位上的情况来判定。

二、新知学习

(一)设疑引入: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

师:如果用3、4、5这三个数字,你们能否组成是3的倍数的数吗? 请同学们试一试。

个位上是3的数,它就一定是3的倍数吗?

(二)探索数位表

用红色笔把是3的倍数的数圈起来,观察它们的特点

温馨提示:(1)从个位看,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2)将各个数位上的数加起来,你能发现什么?

(三)用计数器:在计数器上拨一个3的倍数的数,观察所拨珠子的个数与3的关系。

小组交流

我发现: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 )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三、巩固新知

1、下面哪些数是3的倍数?

46 24 75 104 304 108 111

2、填空

在□中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

1□ 2□6 52□ 36□

3、看谁最聪明?

用你的方法判断下列数是不是3的倍数?

369639693、13693692、121212127

四、学习小结:

闯关达标(我最棒)

轻松第一关:

1、3的倍数的特征是( );请把3的倍数圈起来: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2、.小小法官

(1)同是2、5和3的倍数的数的个位一定是0.( )

(2)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 )

(3)75既是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

跨越第二关:

1、在1——20自然数中,找出3的倍数:( ) 找出5的倍数( );找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找出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数( )

2、任意两个数字组成符合下面要求的数

6、 0、 9、 5

(1)3的倍数:( )

(2)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

(3)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

《3的倍数的特征》导学案 篇五

教学思路 (纠错栏)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探究问题,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 2、针对独立思考得出的方法,课上小组讨论,交流切磋,完善思路。 3、全班交流,分享自主学习成果,答疑解惑,并总结规律方法。 3、过关检测带*号的第4、5题选作。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5的倍数的特征。 2、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理解并能有条理的归纳出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3、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能够正确利用奇数和偶数特征进行判断。学习重点:奇数和偶数的概念。学习难点:是2 、5 倍数的数的特征。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2的倍数的特征1、说出 ①说出 20 的全部因数。 ②说出 5 个 8 的倍数。 ③ 26 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因数是几?最小的倍数是几? 2、在集合里填数 3、请观察右边圈里的数,它们的个位数是 。 4、我发现2的倍数的特征就是 。 5、练习:请把下面的数按要求填在圈内(是2的倍数,不是2的倍数) 1,3,4,11,14,20,23,24,28,31,401,826,740,1000,6431。学习任务:奇数、偶数的概念自学奇数、偶数概念,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想法。读背。 练习: 1、写出5个2的倍数。(要求:两位数。) 2、写出3个不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 3、写出 15 ~ 35 以内的偶数。 4、写50以内的偶数有多少个?奇数有多少个?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学习任务:5的倍数的特征课本18页学生自己动手填数、观察、讨论。 填空:个位上是 或者 的数,都是5的倍数 练习: 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出50以内5的倍数。 2、下面哪些数是5的倍数? 240,345,431,490,545,543,709,725,815,922,986,990。 3、从下面的数中挑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12,25,40,80,275,320,694,720,886,3100,3125,3004。 填空:个位数字是 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三 、过关检测:1 、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 )个,5的倍数数有( )个。 2 、比75小,比50大的奇数有( )。 3 、个位是( )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 4 、用 0 , 7 , 4 , 5 , 9 五个数字组成 2的倍数;5的倍数;同时是 2 和 5 的倍数的数。四、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教后反思:

《3的倍数的特征》导学案 篇六

学习内容:3的倍数的特征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学习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学习难点: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

教学准备:

小棒、数位表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我能行)

一、知识链接:

(1)个位上是( 、 、 、 、 )的数,是2的倍数。叫( )数,也叫( )数。

用3、4、5这三个数字来组成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有( )

(2)个位上是( 、 )的数,是5的倍数。用3、4、5这三个数字来组成是5的倍数的三位数有( ),

(3)个位上是( )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二、新知学习

在复习2、5的倍数的特征后,教师让学生猜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学生思考后,大胆进行猜想:

学生甲: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学生乙:个位是0、1、3、5、7、9的数是3的倍数。

学生丙:个位是0、3、6、9的数是3的倍数。

……

(一)寻找规律,展示自我

3,6,9,( ),( ),( ),( ),( ),( ),( )

48,51,54,( ),( ),( ),( ),( ),( ),( )

102,105,108,( ),( ),( ),( ),( ),( ),( )

这些数是3的倍数吗?观察这些数,你对3的倍数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这些数的个位可能是0~9中的任意一个数,所以从数的个位上无法找到3的倍数的特征。

(二)、否定自我,破茧重生。(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

123,321,132,

405,540,450

这些数是3的倍数吗?看了这两组数,你敢披荆斩棘另辟一条新的思路,来寻找3的倍数的特征吗?(利用小棒、数位表,小组分工合作进行研讨,记录员认真记录每位组员的大胆猜想及小组验证的过程。)

根据每组数字一样,猜想可能是各个数位上数字和有关。

(三)兵分两路,正反验证。

女同学验证各个数位上数字和是3的倍数的数就是3的倍数。(数例)

男同学验证各个数位上数字和是3的倍数的数不是3的倍数。(数例)

分组小组交流

得出结论我发现: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 )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三、巩固新知

练习:(1) 下面哪些数是3的倍数?

29 84 45 54 108 180 801

(2) 不计算,你能很快说出哪几题的结果有余数吗?

48÷3 57÷3 342÷3

(3) 在下面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

① 4□ ② 3□5 ③ 12□ ④ □12

小组交流得出方法:

四、学习小结:

闯关达标(我最棒)

轻松第一关:

1、3的倍数的特征是( );请把3的倍数圈起来: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2、小小法官

(1)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 ( )

(2)75既是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 )

跨越第二关:

1、 写出6个3的倍数( )

2、在1——20自然数中,找出3的倍数:( ) 找出5的倍数( );找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找出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数( )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目标:

1、掌握2、5倍数的特征以及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2、能够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

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1、是2、5倍数的数的特征。

2、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复习:根据所学的因数和倍数知识,运用自己的座号说一句完整的话。如:我的座号是5,5是30的因数或5是1的倍数。

同座互说

指名说。

同学们,我们先去看一场电影,座位号是多少的同学应该从双号入口进。

2、游戏

(1)座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起立。

(2)座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起立, 老师分别将2的倍数座号写在黑板左边,5的倍数座号写在黑板右边。

3、引入:2的倍数和5的倍数有哪些特征呢?今天进行研究(板书课题:2、5倍数的特征)。

【反思:设计目的是从学生熟悉的学号引入,学习的材料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到亲切,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确实兴趣浓厚,达到了既激发兴趣,又提供学习素材的目的。】

二、探究新知

(一)2的倍数的特征。

1、观察:左边集合圈里的2的倍数座号有什么特点?(个位上是0,2,4,6,8。)

2、举出几个2的倍数,看看符不符合这个特点?学生随口举例。

教师:谁能说一说是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3、奇数和偶数

出示课件:2的倍数的数, 这些数的个位上的数有什么特点?

个位上是0、2、 、 、 的数,都是2的倍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ji)数。

老师指出: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习惯上称它们单数、双数。

4、练习:完成课本做一做, 出示课件

下列数中,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

33 98 355 988 0 123

3678 8089 1000 655 5656 881

奇数有:33,355,123,8089,655,881。

偶数有:98,988,0,3678,1000,5656。

【反思:数学思维的方法一般有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归结演绎等等。设计这个片断的目的是让学生观察根据素材,通过自主学习得出2的倍数的特征,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数学思维能力。但在实际中老师提问:“2的倍数学号有什么特点?”后,学生说:“2的倍数都是偶数”。对于这种生成,是我设计中没有预设到的,于是我反问道:“你认为什么样的数是偶数呢?”学生又说“双数就是偶数”,于是我有些急了,不知所以。我只好进一步明确提问:“这些学号的个位上的数有什么特点?”学生这才说到我心中理想的答案:“个位上的数都是0、2、4、6、8等数字”,看来数学课的有些问题不能过于宽泛,要有所指向。同时设计问题时,还要多想想学生可能会怎样回答,多预设几个方案。】

【补充设计:学生完成课本练习后,我临时补充了一个知识点的自然数分类的教学。老师提问:自然数有无数个,0、1、2、3、4、5、6、7……说说这些数分别是什么数?你发现了什么?归纳得出:自然数中,不是偶数,就是奇数。】

(二)5的倍数的特征。

1、教师指右黑板上集合圈:你们能不能用与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的相同方法,找出5的倍数的特征?

2、学生自己动手在课本上找出5的倍数。

在下表中找出5的倍数,并涂上颜色。看看有什么规律。

教师: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___或___的数,是5的倍数。

板书: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练习:完成课本做一做, 出示课件

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24 35 67 90 99 15

60 75 106 130 521 280

2的倍数:24,90,60,106,130,280。

5的倍数:35,90,15,60,75,130,280,

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90,60,130,280。

做完这道题,你有什么收获?

重点指出

个位上是0的数它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为什么?(末位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同意他的说法吗?自己在百数表中找找这样的数?在哪里?

现在问题怎么解决呢?两位同学都想得到它们?

提问:2的倍数有哪些?5的倍数呢?60和90是什么数?

【反思:小学数学知识系统性较强,特级老师张兴华大力提倡“为迁移而教”很有道理。什么是迁移呢?迁移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学科教学之中,先前学习中的知识、技能、积极情感对后继学习产生促进作用的叫做正迁移,否则就是负迁移。5的倍数教学比较顺利,正是由于有前面2的倍数特征探索,学生较好地实现了学习方法的迁移。】

三、练习巩固

谈话: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什么?下面的时间,我们就围绕这些知识来练习几道题。

1、选出两张数字卡片,按要求组成一个数。

(1)组成的数是偶数;

(2)组成的数是5的倍数;

(3)组成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2、用0、2、5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

(1)。组成的数是2的倍数;

(2)。组成的数是5的倍数。

先做第一小题,同桌学生合作摆、写,再组织交流明确方法技巧,然后按照方法完成其余两小题

3、把下表中4的倍数涂上颜色。

4 的倍数是2的倍数吗?今天我们研究了2和5的倍数,4可有点不高兴了,干嘛不研究一下我的倍数的特征呢? 先让学生涂一涂,涂后老师提出:2看了一下4的倍数,可得意了,你们知道2得意什么吗?(4的倍数都是2的倍数)那么4能不能反过来说:2的倍数也都是4 的倍数呢?

4、下面的判断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1)个位上是2、4、6的数,都是2的倍数。

(2)个位上是1、3、5、7、9的数都是奇数。

(3)在全部自然数里,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5、思考:奇数与偶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奇数 与奇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偶数与偶 数的和呢?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2和5的倍数特征

5的倍数: 15、30、50、65,,,, 个位上是0或5的数 (偶数)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 (奇数)不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1、3、5、7、9的数 2的 倍数 5的倍数 作业纸: 在5的倍数中画“ ”

《3的倍数的特征》导学案 篇八

学习目标:1. 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比较、验证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自主探索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2. 使学生在具体的探索活动中,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3. 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4.让学生感受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2、难点: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自主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准备:小棒、计算器、数位表教学过程:一、知识链接前面同学们已学习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下面老师就来检查一下你们能用3、4、5这三个数字来组成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吗?(学生根据教师要求组数,教师板书出学生组数的情况:354、534。)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这样组数呢?同样用这三个数字,你们能组成是5的倍数吗?(教师根据学生组数的情况板书出:345、435。)你们是怎样想的呢?(设计意图:这样采用组数的方法,既复习了2和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又可为下面学习新的内容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新知学习(一)设疑引入如果仍用这三个数字,你们能否组成是3的倍数的数吗? 请同学们试一试。(教师根据学生组数的情况板书出:543、453。 )这两个数是3的倍数吗?(学生通过试除验证,得出这两个数都是3的倍数。)从这两个是3的倍数的数来看,你想到了什么?能被3整除的数 有什么特征?(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掌握了2的倍数和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在研究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时,会很自然地想到“看个位上的数”。这里正是把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作为教学资源,巧妙地通过对比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促使学生自觉克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二)制造认知矛盾刚才同学们是从个位上去寻找3的倍数的“特征”的,那么个位上是3的数,它就一定是3的倍数吗?(我紧接着举出13、23、46、126、49等数让学生试除判断,从而由此引导学生推翻假设。)同学们,注意观察一下这几个数个位上的数字,个位的数字都是3的倍数,但它们的结果有的是3的倍数,但有的数却不是3的倍数,那么我们能从个位上找出是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吗?(三)设问激趣我们再看看刚才的那3个数字,你们还能利用3、4、5这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 然后再看看它是不是3的倍数,好吗?(学生再通过3、4、5这三个数字任意组成一个三位数,通过试除发现:所组成的三位数都是3的倍数。)通过刚才的发现,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有没有规律可循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设置这样一个教学小“陷阱”,引导学生提出3的倍数的特征的假设,然后推翻假设,引发认知矛盾,并再次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探究,这样的设计不仅有效地避免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且进一步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四)操作中发现规律下面我们来做几个小活动,要求同桌之间互相合作完成。1. 活动一: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些小棒和一张数位表,先请同学们拿出其中的3根小棒,在数位表上摆出一个两位数或三位数,然后再用计算器进行验证(例如:用3根小棒摆出两位数:个位摆1根,十位摆2根,组成21……)请把摆出的数填在下面的表中:

小棒的根数 摆出的数 3的倍数 不是3的倍数

学生完成操作并填写表格。问:你摆了哪些数啊?(根据学生回答,填表)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吗?(请在表里画“√”)追问:用3根小棒能摆出一个不是3的倍数的数来吗?(通过这样的设问,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如果有学生认为能摆出一个不是3的倍的数来,就请他自己在下面摆一摆,然后一起验证,再下结论。2. 活动二:再请同学们拿出5根小棒,按刚才的方法在数位表上摆出几个两位数或三位数,看摆出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合作操作并填写表格。)问:用5根小棒摆出的数是3的倍数吗?追问:用5根小棒能摆出一个是3的倍数吗?(学生验证后回答)(设计意图:用实验操作的方法来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改变了以往先列举几组3的倍数和不是3的倍数的数字,然后引导学生归纳特征的教法。这样做,不但提高了数学知识本身的趣味性,而且让学生更好地经历了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先让学生用3根小棒摆出3的倍数,学生非常投入地去摆数,结果成功了。再用5根小棒去摆,可就是摆不出3的倍数来,从而产生了很大的困惑。学生的困惑越大,继续研究的欲望就越强,从而为探索出结论打下坚实的基础。)3. 活动三:请同学们自己选择小棒的根数摆一摆,再按照刚才的摆法把结果填在表格里,并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从摆小棒的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合作完成活动,并在小组里交流。)问:你选择的是用几根小棒摆的啊?结果怎样呢?你发现了什么?(如果小棒的根数是3的倍数,摆出的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如果小棒的根数不是3的倍数,摆出的数就不是3的倍数……)4. 活动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3的倍数的一些特点,谁能归纳一下是3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吗?得出结论:一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任意选取小棒数量来进行实验和全班学生的汇报,让学生自主地操作、观察、比较、交流,进一步丰富前两次活动得出的结论,促使学生主动地发现规律,从而更好的获得相应的知识。)5.看书质疑(通过活动总结了结论,再让学生看书,来发现问题,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新知的认识。)三、达标检测:通过实验,我们现在已经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你能运用这一规律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吗?1、完成课本第51页的做一做的第4题。(简单说说理由)2、说一说。(同桌间合作,一问一答,1人随便说一个数让另1人猜该数是否是3的倍数。要求所说的数尽量别超过4位,然后调换角色。)3、在下面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 它们各有几种不同的填法?  □7 4□5 □44 65□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填数方法:(1)先看已知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多少;(2)如果已知数位上的数字和 是3的倍数,那么未知数位的□里最小填“0”,要填的其它数字可依次加上3;如果已知数位上的数字和不是3 的倍数,那么未知数位的方格里可先填一个最小的数,使它能与已知数位上的数字的和凑成是3的倍数,要填的其它数字可在此基础上依次加上3。4、玩学号小游戏(上课前已分工好,按顺序一个号码代表一个学生,即“学号”)同学们刚才的题目完成得很精彩,最后我们再来玩一个小游戏。同学们都知道自己的学号是多少吧?那我们就来玩一个关于学号的游戏。请听:如果你的学号是2的倍数请你站起来;如果你的学号是5的倍数请你站起来;如果你的学号是3的倍数也请你站起来。刚才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好象站起来2(3)次哦?你为什么要站起来2(3)次呢?请你用一句话说明理由。(重点突出30号、60号)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小结,得出新的结论。(设计意图:通过各种趣味性强的练习,既让学生内化了“3的倍数的特征”,又让学生能从游戏中轻松的获得知识,而且内容一层层深入,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延伸性。另外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妙和乐趣。)四、学习小结通过这节课,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啊?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满意吗?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掌握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2、技能目标:能运用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合作学习的品质。让学生感受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旧知引新

师出示3、4、5三个数

提问:你能用3、4、5这三个数字组成2的倍数和5的倍数三位数吗?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谈话:你是怎么想的?

二、设疑探究

(一)设置教学“陷阱”。

谈话:如果仍用这三个数字,你能否组成是3的倍数的数呢? 试一试。

学生尝试组数,并验证这两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师:从这两个能被3整除的数,你想到了什么?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生:个位上是3的倍数的数能被3整除。(引导学生提出假设①)

(二)制造认知矛盾。

师:刚才同学们是从个位上去寻找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那么个位上是3的倍数的数就一定能被3整 除吗?

教师紧接着举出16、123、449等数让学生试除判断,由此引导学生推翻假设①。

师:这几个数个位上都是3的倍数,有的数能被3整除,而有的数却不能被3整除。我们能从个位上找出能被 3整除的数的特征吗?

生:不能。

(三)设疑问激兴趣。

师:请同学们仍用3、4、5这三个数字,任意组成一个三位数, 看看它们能不能被3整除。

学生用3、4、5这三个数字任意组成一个三位数, 通过试除发现:所组成的三位数都能被3整除。

师:能被3整除的数有没有规律可循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四)引导探究新知。

师:观察用3、4、5任意组成的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虽然它们的大小不相同,但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引导学生发现:组成的三位数的三个数字相同,所不同的是这三个数字排列的顺序不同。

师:三个数字相同,那它们的什么也相同?

生:它们的和也相同。

师:和是多少?

生:这三个数字的和是12。

师:这三个数字的和与3有什么关系?

生:是3的倍数。

师:也就是说它们的和能被什么整除?

生:它们的和能被3整除。

师: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提出假设②: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 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师:通过同学们的观察,有的同学提出了能被3 整除的数特征的假设,但是同学们观察的仅是几个特殊的 数,是否能被3 整除的数都有这样的特征呢?要说明同学们的假设是正确的,我们需要怎么做?

生:进行验证。

师:怎样进行验证呢?

引导学生任意举一些能被3整除的数, 看看各位上的数的和能否被3整除。(为了便于计算和研究,可让学生任意举出100以内的自然数,然后除以3。)

根据学生举出的数,教师完成如下的板书,并让学生计算出各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进行验证。

师:通过上面的验证,说明同学们提出的能被3 整除的数特征的假设怎样?

生:是正确的。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看看书上是怎样概括出能被3 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6页的有关内容。

师:什么叫各位?它与个位有什么不同?根据这个特征,怎样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

组织学生讨论,加深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认识,掌握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

(一)判断下面各数能否被3整除,并说明理由。

54 83 114 262 837

(二)数369能被3整除吗?你是怎样判断的?有没有更简捷的判断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3、6、9这三个数字本身就能被3整除,因此它们的和自然能被3整除。判断时用不着把它们相加。

(三)数35462791能被3整除吗?(将369中插入一些数字改编而成。)

引导学生概括出迅速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的方法:(1)先去掉这个数各位上是3、6、9的数;(2)把余下数位上的数相加,并去掉相加过程中凑成3、6、9的数;(3)看剩下数位上的数能否被3整除。

(四)运用上述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的方法,迅速判断31965、732659、3946586能否被3整除。

(五)在下面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有约数3。 它们各有几种不同的填法?

□7 4□2 □44 56□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填数方法:(1 )先看已知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多少;(2)如果已知数位上的数字和 是3的倍数,那么未知数位的□里最小填“0”,要填的其它数字可依次加上3;如果已知数位上的数字和不是3 的倍数,那么未知数位的里可先填一个最小的数, 使它能与已知数位上的数字和凑成是3的倍数, 要填的其它数字可在此基础上依次加上3。

(六)从0、5、6、7四个数字中选择三个数,组成一个3的倍数,有多少种不同的数?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上面这9篇《3的倍数的特征》导学案就是为您整理的3的倍数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857245.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857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