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古代文学试题及答案3篇 古代文学2期末试题

古代文学试题及答案3篇 古代文学2期末试题

更新时间:2023-03-22 09:08:01 点击: 来源:yutu

古代文学试题及答案1

  1、建安文坛的领袖人物是 ,其最负盛名的作品是《 》。

  2、*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是 的《 》。

  3、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是 ,[南朝梁]钟嵘《诗品》称之为“ ”。

  4、曹植的生活与创作以 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的代表诗作是《 》,后期的代表诗作是《 》。

  5、被[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称为“七子之冠冕”的作家是 。他的代表诗作是《 》。

  6、建安时期,著名的女诗人是 ,其代表作是五言体的《 》。

  7、继建安之后的正始诗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 和 。

  8、阮籍,字 。曾为步兵校尉,故世称 。他的代表作是《 》。

  9、西晋太康、元康时期,诗坛出现了一些诗人, “二陆”即 和 ,“两潘”即 和 ,“一左”即 。

  10、陆机的《拟古诗》12首,是模仿《 》写成的。

  11、后人写哀念亡妻的诗以“悼亡”为题,是受了 的《 》影响。

  12、西晋诗坛以写游仙诗而闻名的诗人是 。他的游仙诗是借游仙以 。

  13、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人物是 和 。

  14、现存南朝民歌的内容比较狭窄,绝大多数是 。

  15、最为杰出的北朝民歌是长篇叙事诗《 》。

  16、北朝民歌中有一首反映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描绘北国草原的辽阔壮美的诗篇是《 》。

  17、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是 。他的代表作是《 》。

  18、在南朝诗坛上,并称“颜谢”的诗人是 和 ,并称“大小谢”的诗人是 和 。

  19、谢灵运诗歌创作的结构多半用“ —— —— ”这种章法。

  20、鲍照的代表作是《 》。

  21、庾信的生活与文学创作以 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22、庾信的代表作是《 》。

  23、*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是 。

  24、受散文骈体化的影响而产生的辞赋叫 。

  25、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的“山巨源”即 。

  26、诸葛亮的散文名作是《 》。

  27、王羲之的散文名作是《 》。

  28、《颜氏家训》的作者是 。

  29、曹植的《 》在构思与手法上受到宋玉《神女赋》的影响。

  30、代表庾信骈体文学最高成就的作品是《 》。

古代文学试题及答案2

  1、 标志着*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的专著是

  A、[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 B、[南朝梁]钟嵘的《诗品》

  C、[魏]曹丕的《典论•论文》 D、[西晋]陆机的《文赋》

  2、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是

  A、[南朝梁]萧统的《文逊 B、[魏]曹丕的《典论•论文》

  C、[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 D、[南朝陈]徐陵的《玉台新咏》

  3、曹操诗歌创作的风格是

  A、古直悲凉 B、便娟婉约 C、文采气骨兼备 D、以上都对

  4、*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是

  A、曹植 B、曹丕 C、曹操 D、阮籍

  5、阮籍的诗歌创作的主要体制是

  A、五言诗 B、七言诗 C、四言诗 D、杂言诗

  6、嵇康的诗歌创作成就较高的是

  A、四言诗 B、五言诗 C、七言诗 D、杂言诗

  7、开创*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新路的诗人是

  A、左思 B、陆机 C、潘岳 D、刘琨

  8、现存南北朝民歌的大部分保存在

  A、[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 B、[南朝梁]沈约的《宋书乐志》

  C、[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 D、[南朝陈]徐陵的《玉台新咏》

  9、*诗歌史上,真正大力创作山水诗,并在当时及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诗人是

  A、谢灵运 B、曹操 C、陶渊明 D、谢朓

  10、在世称“元嘉三大家”的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位诗人是

  A、鲍照 B、谢灵运 C、颜延之


古代文学试题及答案3篇扩展阅读


古代文学试题及答案3篇(扩展1)

——*的古代文学有哪些-*古代文学常识3篇

*的古代文学有哪些-*古代文学常识1

  上古神话

  *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刘安《淮南子》等。

*的古代文学有哪些-*古代文学常识2

  A、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乐》)

  B、历史散文。《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国语》(国别体)

  “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

  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季氏》《荷》)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继承者。《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庖丁解牛》)

  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

  ⑦韩非子,法家。著《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古代文学试题及答案3篇(扩展2)

——古代文学试题3篇

古代文学试题1

  一、填空题

  1、《王风·黍离》中反复咏叹诗人的忧思不能被人理解时而痛苦不堪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夙兴夜寐”、“信誓旦旦”出自《诗经》中的《卫风·      》篇。

  3、7、《天问》是*文学史上一首罕见而奇特的诗歌,它的作者是________。

  4、《_______》代表了先秦诸子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誉为“晚周诸子,莫能先也”,代表性篇目有《逍遥游》。

  5、成语“刻舟求剑”出自先秦《              》一书,它是秦相国吕不韦召集手下门客集体编辑而成,自诩有能改动其中一字者即赏赐千金。

  6、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他修史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__________________”。

  7、贾谊的《_____________》表现出对屈原的深切同情和尊敬,揭露了造成诗人不幸的社会现实。

  8、《_______________》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南朝著名文论家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

  9、《孔雀东南飞》原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古代杰出的长篇叙事诗, 叙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神话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原始人自觉的文学创作         B、原始人类迷信的产物

  C、原始人类幻想和想象的产物     D、神话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产生

  2、《豳风·七月》是一首___     诗。                              (    )

  A、祭祀诗         B、农事诗     C、徭役诗     D、史诗

  3、“过秦论”的意思是                                         (    )

  A、论说业已成为过去的秦朝       B、谈论秦的过失

  C、论说秦朝的过失               D、对错误评说秦朝的纠正

  4、下列属于反映婚姻爱情的诗篇是     。                         (    )

  A、《伐檀》      B、《无衣》     C、《卷耳》       D、《芣苢》

  5、屈原代表作抒情长诗《离骚》,其题目“离骚”二字的涵义是_____。  (    )

  A、离别忧愁     B、遭受忧愁      C、古乐曲名     D、告别忧愁

  6、汉赋早期为骚体赋,代表人物是                                (    )

  A、司马相如     B、枚乘    C、贾谊    D、张衡

  7、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出了著名的_____。                    (    )

  A、以意逆志说     B、发愤著书说    C、发愤抒情说    D、不*则鸣说

  8、下列作家中不属于“汉赋四大家”的是_____。                     (    )

  A、司马相如     B、班固    C、张衡    D、赵壹

  9、汉代文人五言诗成就最高的是_____。                           (    )

  A、《羽林郎》  B、《四愁诗》  C、《陌上桑》  D、《古诗十九首》

  10、罗敷是汉乐府民歌___     中的人物,她大胆地嘲笑了使君,鞭挞了上层人物的荒淫,维护了自己的爱情和尊严。                             (    )

  A、《上山采蘼芜》   B、《陌上桑》  C、《妇病行》  D、《羽林郎》

  三、名词解释

  1、诗经,2、香草美人,3、互现法,4、汉赋

  四、默写题

  1、诗经 蒹葭,2、《离骚》片断:“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哀众芳之芜秽。”

  3、迢迢牵牛星

  五、简答题

  1、简要说明《离骚》中种类繁多的香草有什么象征意义。

  2、《孟子》一书都有哪些艺术特色?

  3、简述《战国策》的艺术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4、简要说出汉乐府民歌都有哪些思想内容?

  六、论述题

  1、举例分析《史记》写人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2、《诗经》具有什么样的艺术魅力?

  七、作品赏析题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1、这段文字出自的《》。(2分)

  2、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1分)

  3、这段文字运用了的论证方式,加强了说服力。(1分)

  4、这段文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2分)

  5、这段文字有何艺术特色?(3分)


古代文学试题及答案3篇(扩展3)

——古代文学《诗经》3篇

古代文学《诗经》1

  1.《殷其雷》

  雷声,是我的呼唤

  闪电,是我的目光

  南山脚下渔塘溪畔

  是与你相会的地方

  南山高得入云端

  日日挡住我对你的思念

  雷声起自我的脚下

  今夜就翻越了南山

  渔塘溪水长流得无际

  夜夜缠住我对你的慕思

  闪电发自我的鬓边

  今夜就照在了你的枕旁

  2.《摽有梅》

  其实落下的'不是梅

  是我的七分追求

  心里的爱潮何时渐渐退去

  奶奶说我成了剩女

  梅子落下时酸酸的

  心里的甜何时变成了三分焦虑

  姥姥嘴里哼哼着《折杨柳枝歌辞》

  “门前一树枣……”

  其实落下的真是梅子

  我不是剩女我是独女

  是奶奶姥姥嘴里的宝

  是爸爸妈妈眼里的妖

  梅子是真的落下了

  可我真不知是甜是酸

古代文学《诗经》2

  《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赏析:

  本诗表达丈夫悼念亡妻的深长感情。诗人目睹亡妻遗物,倍生感,由此浮想联翩。由衣而联想到治丝,惋惜亡妻治家的能干。

  想到亡妻的贤德,“我思古人,俾无訧兮,”正是俗话所言,家有贤妻,夫无横祸。描写细腻,情感丰富。构思巧妙,由外入里,层层生发。衣裳多色见于外,衣裳之丝见于内。再由“治”丝条理,联想办事的条理,才使“无訧”,讲而深入到身心内部,体肤由而凉爽,再到“实获我心”的情感深处,若断若续,含蓄委婉,缠绵悱恻。


古代文学试题及答案3篇(扩展4)

——古代文学常识10篇

古代文学常识1

  【*文学】——古代文学(一)作家作品

  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2、孔子——《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孙子——《孙子兵法》(*最早的军事名著,被称为“兵经”)4、刘安——《淮南子》("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出于此。)5、屈原——《楚辞》(西汉刘向编)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创造“楚辞”这一新诗体,开

  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代表作:《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

  6、贾谊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33岁去世。司马迁把他和屈原放在一起,在《史记》

  中写了《屈原贾生列传》。7、司马迁——《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史记》对后世

  的史学、文学均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被鲁迅成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8、班固——《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

  一起并称为“前四史”

  9、《孔雀东南飞》为汉乐府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代表汉乐府发展的最高峰,与《木兰诗》

  合称“乐府双璧”。

  10、曹操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其诗气势宏伟、慷

  慨悲壮。

  11、陈寿——《三国志》

  12、干宝——《*》(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多为志怪故事)

  13、王羲之东晋书法家,世称“书圣”,与儿子王献之并称“二王”。代表作:《兰亭集序》

  14、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

  15、范晔——《后汉书》

  16、刘义庆——《世说新语》(笔记小说,记载魏晋人物的言谈铁事,与“志怪小说”相对,可看作“志人小说”的开端)

  17、刘勰——《文心雕龙》(我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专著)

  18、钟嵘——《诗品》(我国第一部诗评专著)

  19、郦道元——《水经注》(富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学巨著)

  20、李白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

  21、杜甫人称“诗圣”。他的诗达到了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被称为“诗史”。

  22、白居易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与元稹合称“元白”。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通俗派的代表,相传老妪可懂。

  23、贾岛唐代著名“苦吟诗人”,自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24、李贺其作品想象奇特,用词瑰丽,有浪漫主义色彩,风格独特。被称为“李鬼才”。

  春夏秋冬走健康之路看四季养生网健康饮食养生问题母婴保健养生小常识

  25、司马光——《资治通鉴》(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26、沈括——《梦溪笔谈》(被誉为“*科学史上的坐标”)

  27、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是*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苏、黄、米、蔡”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28、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以词的成就最高。其文学创作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称为“易安体”。

  29、朱熹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由此而定。“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

  30、关汉卿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元杂剧的奠基人。

古代文学常识2

  先秦文学

  1、最早的文学是原始人类的口头创作,是流传在原始人类中的古老歌谣和神话故事。

  2、关于文学艺术的起源,主要有模仿说、游戏说、心灵表现说、劳动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劳动说,这是对文学艺术起源的科学解释。

  3、一般认为,古籍中保存下来的一些原始歌谣,比较接近原始形态,可信为原始歌谣的有:《吴越春秋》中的《弹歌》、《礼记·效特牲》中的《蜡辞》《易经》中的《归妹》上六爻等。

  4、殷墟的甲骨卜辞、商代和周初的铜器铭文,《周易》中的卦、爻辞,《尚书》在的殷周文告等,可以说是我国散文的萌芽。

  5、我国远古神话主要保存在《山海经》、《淮南子》、《列子》、《楚辞·天问》中,其中保存神话最多的是《山海经》。

  6、我国远古神话分为三类:关于自然神的故事;关于英雄神的故事;关于异人异物的故事。

  7、《共工怒触不周山》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其*工是传说中的水神;“颛顼”又叫“祝融”是传说中的火神。

  8、《女娲补天》见于《淮南子·览冥训》,它描写的女娲是一位英雄女神。

  9、《夸父逐日》见于《山海经·海外北经》,塑造了一位英雄夸父的形象。

  10、《黄帝擒蚩尤》见于《山海经·大荒北经》,它是反映社会斗争的著名神话。

  12、在原始时代,除了原始的劳动歌谣以外,还存在着另一类文学作品,那就是流传在远古人口头上一些关于天神、怪异的故事,这就是古代神话。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神话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诗经》

  1、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最初叫做《诗》或《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经典后,称为《诗经》,共收入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作品,主要是民歌。成为我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开端。

  2、《诗经·小雅》中有《南陔》《白华》《华黍》等六篇诗有篇目而无歌辞,后人称为为“笙诗”。

  3、《诗经》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现在一般认为这种分类是按照音乐的不同特点来划分的。

  4、风即乐曲,国风指当时诸侯国所辖各地域的乐曲。诗经*有十五国风,160 篇。即: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频风。

  5、雅,即正,“雅乐”是相对于地方乐而说的,周京都地方的王畿之乐。大、小雅之分可能因为《小雅》中的诗产生的时代较晚,在音乐上受到了“风”的影响而有所变化。有大雅、小雅之分,大雅31 篇,小雅74 篇,共计105 篇。

  6、颂是祭神祭祖时用的歌舞乐曲,包括周颂三十一篇,鲁颂四篇,商颂五篇,共计四十篇。

  7、《诗经》作品的写作年代,总的来说产生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一般说,《周颂》当产生于西周初年,《大雅》的大部分也当是西周初年的作品,小部分产生于西周后期。《小雅》和《国风》的少数作品产生于西周 初,大部分产生于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鲁颂》是周*王东迁以后的作品。《商颂》的时代有争论,一般认为是东周宋国的作品。

  8、关于《诗经》作品的结集,汉代学者提出了周代有“采诗”制度的说法。《汉书·食货志》说:“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这是民歌洪的方式。《诗经》中文人作品汇集则鄘风是通过“献诗”的渠道。据《国语·周语》记载,周代有让公卿列士等贵族官员和文士献诗的制度。

古代文学常识3

  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

  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18.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20.*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2.三代:夏商周

  2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4.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25.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26.三教:儒释道

  27.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师太傅太保

  2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9.*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3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31.岁寒三友:松竹梅

  3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3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35.*三大国粹:京剧中医*画

  3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3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3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3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40.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4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42.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43.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45.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6.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7.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49.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50.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4.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古代文学常识4

  文学鉴赏就是从作品的时代背景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提供了古代文学作品,希望大家在课后复习时使用,同时祝大家学习进步。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称为“元帅诗人”;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欢迎大家去阅读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古代文学作品大家好好去品味了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加油哦!

古代文学常识5

  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好其它课程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整理了风俗礼仪,希望大家能够合理的使用!

  【春节】

  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元宵】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寒食】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清明】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乞巧】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

  【中秋】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重阳】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唐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

  【腊日】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

  【除夕】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象。

  【伯(孟)仲叔季】

  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十二生肖】

  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后以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亥年生的肖猪,称为十二生肖。在古代,十二生肖常被涂上迷信色彩,一遇休戚祸福,往往牵扯起来,特别是在婚配中男女属相很有讲究,有所谓“鸡狗断头婚”、“龙虎不相容”等说法。

  【生辰八字】

  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旧俗订婚时,男女双方互换庚帖,上有生辰八字。双方各自卜问对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阴阳,以确定能否成婚,吉凶如何。

  【孝悌】

  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牺牲】

  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左传·曹刿论战》中有这样的话:“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三牲】

  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太牢、少牢】

  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i,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家祭】

  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么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朝仪】

  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按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孤面向东以北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仆大右及大仆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南以西为上。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后世也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

  【朝聘】

  古代宾礼之一。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有三种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天子为“朝”。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在生活中、学习中不断的积累,准备了科举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高效地学习!

  【察举】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

  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

  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

  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

  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

  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

  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

  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

  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

  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

  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

  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八股文】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

  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

  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校】

  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ang】

  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

  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

  先秦学校分为两大

  希望提供的科举制度,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

  【朝觐】

  古代宾礼之一。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春见曰朝,秋见曰觐”,此为定期朝见。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称为朝觐。

  【揖让】

  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长揖】

  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

  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拱而立。”

  【顿首】

  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稽首】

  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九拜】

  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动,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跪】

  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瓿,因跪请秦王。”

  【坐】

  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古代文学常识6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 “商颂”有诗40篇。“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又分大雅和小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赋、比、兴:《诗经》在艺术上对后代文学影响最大就是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也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从本质上讲就是直接描绘,直接抒情,直接铺叙;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带比喻性质的一种手法。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引用其它自然现象引起所要咏叹的情感,有进甚至能起到比的作用。如:《关雎》用‘雎鸟’的鸣叫起兴,引出诗人即景生情的联想。

  历史散文:古代的散文是伴随着史官词而出现的,他们记载国家在咸和君主的言行,在其中体现了一定的历史、政治和哲学观点,其记述由简到繁,由质朴无华到略具文采。现在人看到的就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

  《春秋》:相传孔子曾对它加以修订,以记事为主,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先秦时期鲁国的编年史,书中按时代顺序记载了春秋时期的重大事件,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共242年的史事。它对后代的散文有不小的影响。

  《国语》:是一部按国别记载的史书,约成书于战国初年,是战国早期人根据各国史料编订,以记言为主,书中记载的史实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外交、军事等活动。其思想倾向于儒家。书中既尊尊礼,又崇德;既敬神,又重民。

  《左传》:《左传》是先秦时期的.一部历史著作,原名《左氏春秋》,作者是左丘明,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此外还附录了鲁悼公四年至十四年韩、魏、赵三家灭智氏的史实。书中生动反映了这一时期巨大而深刻的历史变迁,再现了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有关的诸侯、卿大夫等各类人物的活动。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西汉后期,刘向整理后得33篇,共12国策,定名为《战国策》主要记载了当时谋臣策士的言行,鉴于此书的性质,有人把它归入诸子类。

  《孟子》:是先秦诸子散文中儒家学派重要的一部著作,是孟子晚年和弟子万章等人编撰的,全书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书中记载了孟子的言行,反映了他的思想学说(也就是他所提出的仁政思想)。

  《庄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中道家学派重要的一部著作,原有五十二篇,现仅存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庄子》是战国中期诸子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品,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本人自著,外篇和杂篇中的有些作品出自其门人和后学之手。全书的思想和文风在统一中略有差异,大体上反映了庄子的观点。

  “楚辞”: 是战国后期楚国屈原等人创作的诗歌,是当时产生的一种富有南方地方特色的新诗体。西汉末年由刘向整理后“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楚辞”是先秦北方史官文化同南方巫官文化融汇、交流的产物,也是春秋以来楚国在长期独立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地方文化的结晶。

  《九歌》:是屈原在楚国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祭歌,总共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等十一篇作品。

  《九章》:作者是屈原,是楚辞中一组叙述屈原身世和遭遇的抒情诗,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九篇作品。《九章》只是表明作品的实际数目,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九章》的作品分别创作于屈原生活的不同时期,其内容和让题与《离骚》近似。

  《九辩》:《九辩》之名源于古代传说中的天乐,宋玉写的《九辩》只是袭用古乐之名而作,在内容上已非其本来面目。《九辩》是楚辞中的一首抒情长诗,共255句。

  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是孟子提出的。孟子重视道德修养,他把孔子的“仁”的道德规范发展为仁义,提出尽心、养性、诚心、寡欲等修养方法。浩然之气就是通过“义”的积累而养成,它到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表现为崇高的无所畏惧的精神境界和心理状态。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自觉实行仁义之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把道德操守置于生命之上,他的舍生取义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屈原等人创作的诗歌,是当时产生的一种富有南方地方特色的新诗体,汉成帝时由刘向整理后“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

  散体大赋:汉代兴胜起来的一种文学体裁,一种艺术形式。它除师承屈原、宋玉外,还师承《诗经》的“雅”、“颂”,是从战国时期的纵横游说之风发展起来的。这种作品多属为统治者扬威颂圣的文字,篇幅巨大,文字铺排堆砌。代表作品是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两京赋》等。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梁萧统所编的《昭明文选》。他收集了东汉末年的一些内容风格相近,而又失去题目的无名氏的五言诗,编在一起,起名为《古诗十九首》。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游子思乡、怀人;二是男女恋情;三是文人士大夫的怀才不遇;四是反映一种颓废心理和一种及时行乐的情绪。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记载自汉高祖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历史。东汉时期最杰出的史传散文。《汉书》先后经过四人之手才完成,分别为班彪、班固、班昭和马续,其主要作者是班固。在体制上承袭《史记》,而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分本纪十二、表八、志十、传七十,共一百篇。

  互见法:“互见法”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开创的一种写作方法。即是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或将同一件事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互见法分为人物互见法和事件互见法两种。《史记》特别注意人物形象和事件的统一性,为了既不伤害这种统一性,又能忠于史实,常常把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别的篇章中。通过人物和事件的互见法,司马迁使《史记》既有了史学的可信性,又有了文学的可读性。

  建安风骨:东汉末年,建安诗人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展示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抒发作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和积极进取精神;也流露出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作品意境宏大,笔调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后人把这种建安诗歌的独特风格称为“建安风骨”。风指作品的思想内容,骨指作品的艺术形式。代表作家有“三曹”、“七子”、蔡琰等。

  正始文学:正始时期,玄学兴起,思想界玄学成为主流,这对魏晋时期的文人及文学都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正始时期的隐士,指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他们发言玄远,任性放达,饮酒服药,一进颇有名声。七贤的政治态度和处世方式也各有不同,其中,人品和文学成就最高者是阮籍、嵇康。

  太康文学:太康是西晋文学的繁荣时期,此时时局稳定,文人们有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又因社会小康,文人多忘乎所以,歌功颂德,故*文风亦日趋严重,追求文学作品形式的华美,创作成就并不太高,文人自学地追求作品的艺术表现,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学大潮是趋于浮艳,诗尚雕琢,文崇骈俪,词采绮丽成为诗文的普通特色。代表这种主流派风格的作家,当首推潘岳和陆机。

  玄言诗:晋室南渡,士族文人沉溺享乐,意志更加消沉,以玄学自我迷醉的风气日渐浓厚,其内容上是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少数兼及佛理的表述,在表达上则是抽象玄虚,谈乎寡味。几乎无艺术性可言,东晋玄言诗人有孙绰、许询等。 (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刘琨、郭璞)

  左思风力:左思诗虽不多,但内容充实,风格独特,在太康诗坛独标一帜,成为太康,以至西普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钟嵘认为其《咏史》诗是“五言之警策”,并极力推崇“左思风力”。

  宫体诗:产生于梁陈时代的宫廷,多是描写女性和宫廷享乐生活的,风格绮艳浮靡,追求形式,雕琢,格调柔弱,内容*泛,题材狭窄,把*诗风推向极致。代表人物是萧纲、萧绎、徐陵父子等。

  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是从诗歌声律高度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五言诗从声律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之间的过渡阶段,其理论支持便是永明声律说。出现于南朝齐永明年间。周颙在音韵上做出贡献,对汉语语音的天然音调进行规范,沈约把这种音韵的研究成果直接运用到诗歌中,提出了自觉运用声律来写诗的要求“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诗人们把声律说自觉运用于诗歌创作,产生了这个新诗体。诗歌的声律和诗句的对仗加以结合形成了“永明体”。最优秀的“永明体”诗人是谢朓。

  徐瘦体:由于徐樆和徐陵父子和庾肩吾、庾信父子均以写艳体诗著称,人们遂称这种形式讲究的艳体诗风为“徐瘦体”。

  北地三才:北魏至北齐时期,北朝出现了几位比较正统的诗文作家,模仿南朝诗文创作,虽然水*有限,难与南朝相比,但它却标志着北朝文学开始复苏,也迈开了南北文学融合的第一步。基中较著名的是温子昇、邢邵、魏收。号称北地三才。

  志怪小说:多指超现实的神灵鬼怪之事,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产生,是与当时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有关的。是普通百姓表达理想愿望的需要,他们将自己的反抗情绪和对理想的追求,通过大胆的幻想,曲折的表达出来。志怪小说的内容是宣扬迷信思想,大谈鬼神妖异,神仙道术,志怪小说大都采用非现实的故事题材,展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在艺术上比较简略。代表作是干宝的《*》。

  轶事小说:以记录人物轶闻琐事为主的轶事小说,在魏晋南北朝盛行。这与魏晋以来品评人物和崇尚清淡的社会风尚大有关系。今存比较完整的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小说。作者是干宝,原30卷,今本为20卷,作品虽然不乏神仙道术、鬼怪灵异的内容,但故事来源广泛,保存了不少优秀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世说新语》:刘义庆《世说新语》是记叙轶闻逸事小说的先驱,以魏晋知识分子为主要记载对象,故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对后世的小说和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世效仿《世》的作品有:唐王方庆《续世说新语》、宋王谠《唐语林》、明何俊良《何氏语林》、清王晫《新世说》等

  山水诗: 真正以自然山水景物为独立的、客观的审美和描写对象,山水诗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对永明新体诗和后世山水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代表作家是‘谢灵运’。

  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杰在文学主张上都竭力反对华而不实的绮靡之风,提倡抒发真情实感。对齐梁文风的批判尤显自觉。四杰诗文在内容上有较大的开拓,由宫廷走向市井,由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题材扩大了,思想严肃了,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也有了初步的定型。他们的诗带有强烈的热情与幻想,愤懑与牢骚,不仅反映了齐梁所没有的大唐盛世气象,而且气势雄壮,意境宏博,节奏有力,语言浏亮,富于个性,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四杰为结束齐染文风,开启盛唐之间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

  大历十才子:指中唐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津、夏侯审,大历初年他曾在长安参加重要唱和活动,又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其中以钱起、卢纶、戴叔伦成就最高。大历诗人创作内容较贫乏,诗风以清丽空灵、省净纤巧为主要特色,相对盛唐,由壮阔变为清秀,由重气势变为重韵味,艺术显得更为精工。

  永州八记: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属游记,写出了山水景物中的奇妙动人之处,神形毕肖的地再现山水景色的自然美。有卓越的的艺术独创性,善于抓住景物的最主要特征,又善于以动写静的手法与大量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他的游记,画廊式的展现了永州的山水胜景。(游记的名字再写出来)

  花间词:五代后蜀时,卫尉少卿赵崇祚将晚唐五代词人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编为《花间集》,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词派因此得名。其核心内容不脱冶游宴乐、男女私情,风格绮艳婉丽,对宋词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温韦:温庭筠是*文学史上第一个以词名家的人,以宫怨闺诗为主要题材,韦庄是唐末另一位卓有成就的词人。二人齐名,并称“温韦”。

  唐传奇:指唐代流行文言短篇小说,它是在六唐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形成的新的小说文体。使得小说由单纯的谈神说鬼,以通过写人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方面演进。它的兴盛和唐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唐代佛教道教思想的流行有密切关系。受《史记》以来历史传记文学的影响,以及六朝志怪小说的影响,唐代传奇最繁荣的时期是中唐时期,主要创作在中唐时期,晚唐则出现了大批的专集,传奇的内容既有描写社会生活的,也有写宗教迷信的。但传奇中,成就最高的是有关爱情生活题材的小说,如元稹的《莺莺传》,蒋防的《霍小玉传》。艺术上,情节比较复杂,结构相当完整,语言典雅华丽,富于文采。宋人以后,人们根据这类小说多传述奇闻异事的特点,泛称唐人小说为“传奇”,在明清,则指南戏演唱的戏曲。

  西昆派-:由《西昆酬唱集》得名。全部为近体律诗,杨亿、刘筠、钱惟演三人为代表作家。内容无外乎歌咏宴饮生活,咏物、咏史及泛咏男女情爱。追求用典丰缛,属对工整,下字丽艳,音节铿锵;标榜学*商隐。

  江湖诗派----《江湖集》中所录诗人大部分或为布衣,或为下层官吏,身分卑微,以江湖习气标榜,因而被统称为江湖诗派。江湖诗人时时抒发欣羡隐逸、鄙弃仕途的情绪,也经常指斥时弊,讥讽朝政,表达不与当朝者为伍的意愿。江湖诗人中成就较著的是戴复古和刘克庄。

  诗话-:诗话是宋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形式,最早的诗话是北宋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诗话内容大体包括记事、考证和文学批评几个方面。南宋后期严羽所作的《沧浪诗话》,是一部最著名的宋代诗话。

  以禅喻诗:以禅喻诗的风气开始于北宋苏、黄等人。严羽改变了前人仅以参禅喻学诗“工夫”的作法,直接以禅境喻诗境,以参禅的“妙悟”喻对诗歌本质的领会。禅宗在说明“如何是禅”的问题时总是恍惚其辞,悠谬其谈,绝不肯作出正面回答。严羽认为诗的本质也是不可言传的,只能依*“妙悟”。这样,他就把以禅喻诗运用到诗的本质问题上,由此导出了后人的“诗禅等一”等论调。

  诸宫调:是一种讲唱文艺形式,是在鼓子词和赚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套曲,再用若干宫调的套曲组成长篇,间以说白,来演唱故事。

  元杂剧-----以宋杂剧和金院本为基础,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艺术样式而形成的戏曲艺术,并在唐、宋以来词曲和讲唱文学的基础上,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南北合套:元代后期,又有所谓“南北合套”,即在套数中将南曲和北曲的曲牌依一定的规则间用。

  小令、套曲:小令又称“叶儿”,一般是独立的单只曲子。套曲也称“套数”、“散套”,由同宫调的三支以上只曲组成,也可“借宫”,一般套末应有尾声,全套必须一韵到底。

  铁崖体:杨维桢的古乐府,题目多新创,题材或翻新故事、或描写世故,爱用古韵,诗风瑰奇绮丽,时称“铁崖体”。

  茶陵诗派----以李东阳为代表,作诗力主宗法杜甫,强调法度音调。对台阁体文风是有所冲击的,对后来前七子的诗文主张也有直接影响。

  唐宋派:嘉靖间,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主张文章取法唐宋古文的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他们被称为“唐宋派”。

  格调说----沈德潜的格调说,认为诗歌在内容上应该符合封建社会秩序。而在表现上,则应温柔敦厚“,”怨而不怒“,”哀而不伤“,要讲含蓄、比兴,只能”委婉陈词“,不可”过甚“、”过露“。好诗的标准是”风雅“,是盛唐的诗歌,因此写诗必须学古,必须有法度,也就是要”摩取声调,讲求格律"。

  义法:“义法”是方苞的文学见解。他认为作文要讲究义法,“义”即言有物,“法”即言有序。言有物,是说文章要有内容;言有序,是说文章要有条理、有层次、有技巧,也就是指形式。方苞主张要写好文章,必须学习古文的法则,必须向古代学习。这既是道统又是文统,是道统和文统相结合的完整的体系。

古代文学常识7

  大致说来,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天文地理、目录辞书、科举职官、礼仪习俗、姓名称谓、衣食住行、器物用具、史传典籍、音乐娱乐、学校设置”等等。下面就介绍几种巧记方法:

  一、文体记忆法

  中学教材所选的古文篇目,一般都是按“语录体、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这四种文体去优选文章的:《论语》,语录体,是孔子的弟子和后学者关于孔子言行思想的记录,共20篇512章;《春秋》、《左转》、《资治通鉴》,编年体,是按年代顺序编写的史书;《国语》、《战国策》,国别体,是分国叙述的记言史书;二十四史,纪传体,是以记载帝王、诸侯王、社会各界著名人物事迹的历史巨著,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他都是“断代史”。

  二、雅号记忆法

  20xx年,上海语文春考中的第17题,检测了杜甫的雅号为“诗圣”。实际上,诗人的雅号还有许多,如“诗仙”李白、“诗佛”王维、“诗魔”白居易、“诗豪”刘禹锡、“诗鬼”李贺、“诗骨”陈子昂、“诗杰”王勃等等。

  三、基数记忆法

  殿试一甲等,(状元、榜眼、探花)

  汉代二京都。(洛阳、长安)

  政务三省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星宿四象分。(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夜晚五时段,(一更、二更……五更)

  许慎六书创。(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人有七情欲,(喜、怒、哀、惧、爱、恶、欲)

  方位八荒地。(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古国九州天,(冀、豫、雍、扬、衮、徐、梁、青、荆)

  儒家十义德。(父慈、子孝、兄良、弟悌、父义、妇厅、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古代文学常识8

  NO1.九州,*的代称。一般指冀州、徐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NO2.中原,广义上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的中原指今河南省。

  NO3.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NO4.四海,指天下、全国。

  NO5.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NO6.江东,指长江以东地区,古人以东为左,故又称江左。

  NO7.江表,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

  NO8.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NO9.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等。

  NO10.扬州,又称广陵、维扬。

  NO11.杭州,又称临安、武林等。

  NO12.苏州,又称姑苏、*江等。

古代文学常识9

  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好其它课程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整理了风俗礼仪,希望大家能够合理的使用!

  【春节】

  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元宵】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寒食】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清明】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乞巧】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

  【中秋】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重阳】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唐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

  【腊日】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

  【除夕】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象。

  【伯(孟)仲叔季】

  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十二生肖】

  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后以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亥年生的肖猪,称为十二生肖。在古代,十二生肖常被涂上迷信色彩,一遇休戚祸福,往往牵扯起来,特别是在婚配中男女属相很有讲究,有所谓“鸡狗断头婚”、“龙虎不相容”等说法。

  【生辰八字】

  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旧俗订婚时,男女双方互换庚帖,上有生辰八字。双方各自卜问对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阴阳,以确定能否成婚,吉凶如何。

  【孝悌】

  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牺牲】

  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左传·曹刿论战》中有这样的话:“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三牲】

  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太牢、少牢】

  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i,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家祭】

  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么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朝仪】

  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按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孤面向东以北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仆大右及大仆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南以西为上。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后世也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

  【朝聘】

  古代宾礼之一。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有三种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天子为“朝”。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在生活中、学习中不断的积累,准备了科举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高效地学习!

  【察举】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

  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

  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

  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

  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

  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

  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

  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

  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

  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

  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

  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八股文】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

  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

  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校】

  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ang】

  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

  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

  先秦学校分为两大

  希望提供的科举制度,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

  【朝觐】

  古代宾礼之一。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春见曰朝,秋见曰觐”,此为定期朝见。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称为朝觐。

  【揖让】

  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长揖】

  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

  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拱而立。”

  【顿首】

  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稽首】

  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九拜】

  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动,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跪】

  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瓿,因跪请秦王。”

  【坐】

  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古代文学常识10

  先秦文学

  1、最早的文学是原始人类的口头创作,是流传在原始人类中的古老歌谣和神话故事。

  2、关于文学艺术的起源,主要有模仿说、游戏说、心灵表现说、劳动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劳动说,这是对文学艺术起源的科学解释。

  3、一般认为,古籍中保存下来的一些原始歌谣,比较接近原始形态,可信为原始歌谣的有:《吴越春秋》中的《弹歌》、《礼记·效特牲》中的《蜡辞》《易经》中的《归妹》上六爻等。

  4、殷墟的甲骨卜辞、商代和周初的铜器铭文,《周易》中的卦、爻辞,《尚书》在的殷周文告等,可以说是我国散文的萌芽。

  5、我国远古神话主要保存在《山海经》、《淮南子》、《列子》、《楚辞·天问》中,其中保存神话最多的是《山海经》。

  6、我国远古神话分为三类:关于自然神的故事;关于英雄神的故事;关于异人异物的故事。

  7、《共工怒触不周山》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其*工是传说中的水神;“颛顼”又叫“祝融”是传说中的火神。

  8、《女娲补天》见于《淮南子·览冥训》,它描写的女娲是一位英雄女神。

  9、《夸父逐日》见于《山海经·海外北经》,塑造了一位英雄夸父的形象。

  10、《黄帝擒蚩尤》见于《山海经·大荒北经》,它是反映社会斗争的著名神话。

  12、在原始时代,除了原始的劳动歌谣以外,还存在着另一类文学作品,那就是流传在远古人口头上一些关于天神、怪异的故事,这就是古代神话。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神话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诗经》

  1、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最初叫做《诗》或《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经典后,称为《诗经》,共收入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作品,主要是民歌。成为我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开端。

  2、《诗经·小雅》中有《南陔》《白华》《华黍》等六篇诗有篇目而无歌辞,后人称为为“笙诗”。

  3、《诗经》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现在一般认为这种分类是按照音乐的不同特点来划分的。

  4、风即乐曲,国风指当时诸侯国所辖各地域的乐曲。诗经*有十五国风,160 篇。即: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频风。

  5、雅,即正,“雅乐”是相对于地方乐而说的,周京都地方的王畿之乐。大、小雅之分可能因为《小雅》中的诗产生的时代较晚,在音乐上受到了“风”的影响而有所变化。有大雅、小雅之分,大雅31 篇,小雅74 篇,共计105 篇。

  6、颂是祭神祭祖时用的歌舞乐曲,包括周颂三十一篇,鲁颂四篇,商颂五篇,共计四十篇。

  7、《诗经》作品的写作年代,总的来说产生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一般说,《周颂》当产生于西周初年,《大雅》的大部分也当是西周初年的作品,小部分产生于西周后期。《小雅》和《国风》的少数作品产生于西周 初,大部分产生于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鲁颂》是周*王东迁以后的作品。《商颂》的时代有争论,一般认为是东周宋国的作品。

  8、关于《诗经》作品的结集,汉代学者提出了周代有“采诗”制度的说法。《汉书·食货志》说:“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这是民歌洪的方式。《诗经》中文人作品汇集则鄘风是通过“献诗”的渠道。据《国语·周语》记载,周代有让公卿列士等贵族官员和文士献诗的制度。


古代文学试题及答案3篇(扩展5)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3篇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1

  1、散文按表达方式分( )和( ),散文最重要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2、说明文按说明对象的不同分( )、( )两种。说明顺序有三种即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

  3、说明文的结构特征有总—分、分—总、( )等三种。

  4、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打比方、( ) ( )、作比较、(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最基本的特征。

  5、新闻的特征是用事实说话。新闻的六要素是人物、( )、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 )。新闻的结构包括五部分标题、导语、( )、背景、( )。

  6、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样式。通过丰富的想象、( ),用拟人、( )等艺术手法,塑造艺术形象,反映( ),对儿竟进行思想和知识的教育。

  7、描写人物的方法有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 )、心理描写。

  8、记叙的六要素是时间、( )、人物、事情的( )、经过、结果。

  9、人物传记分为( )和小传。自述生*的文章是自传;( )的文章是小传。

  10、( ),它既有诗歌的特点,讲究押韵和节奏,又有散文的特点,比较有气势。

  答案:

  1、叙事散文、抒情散文

  2、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逻辑顺序

  3、总—分—总

  4、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

  5、时间、结果、主体、结语

  6、幻想、夸张、社会生活

  7、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8、 地点、起因

  9、 自传、记述他人生*

  10、 散文诗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2

  第一部分:文学常识

  1、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________(战役)中的“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来的。

  2、“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水浒传》的一个回目,其中“花和尚”指的是________,“豹子头”指的是________;请写出另外一个好汉的外号及故事的名称(如武松打虎)________。

  3、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

  4、《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________。

  5、《游山西村》这首七律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6、晏殊《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偶句,被誉为“千古奇偶”。

  7、《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

  10、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

  12、________________,得来全不费功夫。

  13、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14、海上升明月,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几度夕阳红。

  16、海阔凭鱼跃,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文化常识

  以下88道题为常考文学常识及*时考试重点知识汇总。

  13、康熙皇帝的庙号是(__________)。

  14、《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是今天的(__________)。

  1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出自古诗《__________》。

  16、宋代的代表性刑罚是(__________)。

  17、“山外青山楼外楼”在原诗《题临安邸》中的下句是(__________)。

  18、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__________)。

  19、大汶口文化遗址在我国的(__________)。

  20、“死去元知万事空”下一句是(__________)。

  21、普利策奖是(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大奖。

  22、成语“不入虎穴”,下一句是(__________)。

  23、我国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是(__________)。

  24、《悲惨世界》的作者是(__________)。

  25、目前人类已知的最软的石头是(__________)。

  26、《全唐诗》收录的是唐代(__________多首诗)。

  2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者是(__________)。

  28、古代常用称谓代替年龄。请说出下列年龄的称谓:60岁(__________)70岁(__________)。

  29、“建元”是我国(__________)皇帝使用的年号。

  30、古语说“良贾不为折阅不市”说的是(__________)。

  31、“日出江花红胜火”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32、“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语出(__________)。

  33、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颜色,生长在大草原的蒙古族喜爱(__________)。

  34、《史记》中的“世家”是给(__________)作的传。

  35、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是谁发明的?(__________)

  36、“三过家门而不人”是(__________)的故事。

  37、《本草纲目》的作者是(__________)。

  38、美国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是(__________)。

  39、“桂林山水甲天下”,(__________)山水“甲桂林”。

  40、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颁布的药典出现在(__________)。

  41、“印象派”一词源于(__________)。

  42、书画作品中的“四君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植物。

  43、《奥赛罗》出自(__________)之手。

  44、金庸的籍贯是(__________)。

  45、“本是同根生”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46、“随风潜入夜”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47、《三国演义》中的“凤雏”是(__________)。

  48、有“植物熊猫”之称的是(__________)。

  49、小说《包法利夫人》的作者是(__________)。

  50、安徒生的童话《__________》主角是“美人鱼”。

  51、《窦娥冤》的作者是(__________)。

  52、徐悲鸿以画(__________)闻名世界。

  53、名著《儒林外史》的作者是__________

  5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__________)

  5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者是__________。

  56、“孤帆远影碧空尽”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7、《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

  58、我国农历中有(__________)个节气。

  59、“出污泥而不染”说的植物是(__________)。

  60、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五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61、我们常说高科技的“两弹一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62、绿色植物吸收阳光能量、制造氧气的过程叫(__________)。

  63、《百家姓》中的第一个姓氏是(__________)。

  6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__________)的名言。

  65、在我国一年四季中,(__________)的白天最短。

  66、《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年间(__________)主编的一部编年体的历史巨著

  67、寓言“坐井观天”中坐在井中的是(__________)。

  68、世界上有七大洲、四大洋,最大的大洲和大洋是(__________)。

  69、《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__________)的自传三部曲。

  70、《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在孤岛上生存了(__________)年。

  71、“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于《__________》。

  72、屈原是春秋时代(__________)人。

  73、“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__________)。

  7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__________)

  75、(__________)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只注重事物外表,不重”。

  76、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__________)。

  7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陆游(__________)

  78、瓜熟蒂落()卸磨杀驴()孤掌难鸣()

  笑里藏刀()眼高手低()转危为安()

  A,过河拆桥B,水到渠成C,口蜜腹剑

  D,独木难支E,志大才疏F,化险为夷

  79、下列四组生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A铸涛寿筑B湛堪甚勘C构沟够苟遄端瑞喘

  80、下列诗句,不能体现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的一项是()

  A、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81、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脑浆迸裂猝然长逝问心无愧花支招展

  B、夜不能寐严阵以待见贤思齐获益匪浅

  C、盛气凌人日理万机温故知新心旷神疑

  D、泱泱大国伸张正义繁花嫩叶一国他乡

  82、选出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经过昨夜一场大雨,使空气清新多了

  B、各种读书声汇成一支动听的歌声

  C、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D、大路两旁到处都植着果园

  83、有人仿造杜牧《清明》而写了这么一首诗:清明时节沙纷纷,路上行人满面尘。借问青山何处有,学童遥指盆景中。这首诗对什么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A。盆景泛滥B。环境污染C。气候恶劣D。不讲卫生

  84、每首诗有四句,每句有五个字的古诗体裁叫()。

  A、五绝B、五律C、四绝

  85、有一位作家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是()

  A、吴敬梓B、蒲松龄C、曹雪芹D、罗贯中

  8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A、阴山B、边关C、燕山

  8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A、春色B、梨花C、雪景

  8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中“逝者”的意思是指()

  A、失去的人B、消逝的时光C、流淌的水

  8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的诗句。

  A、王维B、王之涣C、王勃

  90、子曰:“工欲()其事,必先利其器”。

  A、善B、擅C、行

  9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

  A、慎于行B、慎于思C、慎于言

  92、下列各句中不是谈学习态度的是:()

  A、学而不厌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C、有教无类

  93、《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作者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

  A、马卡连柯B、苏霍姆林斯基C、杜威

  94、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是()

  A、补习B、阅读C、训练

  95、《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文指出要解决教师的时间问题,最主要的是要看()

  A、工作时间能否减少B、工作效率能否提高C、工作本身的方式和性质

  96、杜甫少有开心的诗,从来都是愈忧民,但是他“生*第一快诗”却一反他*日的沉郁顿挫,让人觉得酣畅淋漓,其喜悦心情跃然纸上。这首诗的题目《______________》。

  97、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他们常常被人合称为“小李杜”,他们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8、英国女作家J·K·罗琳所著系列魔幻小说《__________》近年风靡全球。

  99、“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_》的开篇词。

  答案

  第一部分:文学常识

  1、赤壁之战

  2、“花和尚”指的是鲁智深,“豹子头”指的是林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3、《红楼梦》。

  4、《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孙悟空。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8、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2、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15、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16、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第二部分:文化常识

  13、康熙皇帝的庙号是(圣祖)。

  14、《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是今天的(吐鲁番盆地)。

  1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出自古诗《小池》。

  16、宋代的代表性刑罚是(刺配)。

  17、“山外青山楼外楼”在原诗《题临安邸》中的下句是(西湖歌舞几时休)。

  18、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爱神与美神)。

  19、大汶口文化遗址在我国的(山东)。

  20、“死去元知万事空”下一句是(但悲不见九洲同)。

  21、普利策奖是(新闻、文化)方面的大奖。

  22、成语“不入虎穴”,下一句是(焉得虎子)。

  23、我国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是(《黄帝内经》)。

  24、《悲惨世界》的作者是(雨果)。

  25、目前人类已知的最软的石头是(滑石)。

  26、《全唐诗》收录的是唐代(4万8千多首诗)。

  2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者是(陆游)。

  28、古代常用称谓代替年龄。请说出下列年龄的称谓:60岁(花甲)70岁(古稀)。

  29、“建元”是我国(汉武帝)皇帝使用的年号。

  30、古语说“良贾不为折阅不市”说的是(商人不因折本不买卖)。

  31、“日出江花红胜火”的下一句是(春来江水绿如蓝)。

  32、“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语出(雪莱)。

  33、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颜色,生长在大草原的蒙古族喜爱(白色)。

  34、《史记》中的“世家”是给(诸侯王)作的传。

  35、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是谁发明的?(张衡)

  36、“三过家门而不人”是(禹)的故事。

  37、《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

  38、美国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是(哈佛大学)。

  39、“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40、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颁布的药典出现在(*唐朝)。

  41、“印象派”一词源于(莫奈《日出"印象》)。

  42、书画作品中的“四君子”是指(梅)(兰)、(竹)、(菊)四种植物。

  43、《奥赛罗》出自(莎士比亚)之手。

  44、金庸的籍贯是(浙江)。

  45、“本是同根生”的下一句是(相煎何太急)。

  46、“随风潜入夜”的下一句是(润物细无声)。

  47、《三国演义》中的“凤雏”是(庞统)。

  48、有“植物熊猫”之称的是(银杉)。

  49、小说《包法利夫人》的作者是(福楼拜)。

  50、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主角是“美人鱼”。

  51、《窦娥冤》的作者是(关汉卿)。

  52、徐悲鸿以画(奔马)闻名世界。

  53、名著《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

  5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李商隐)

  5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者是陆游。

  56、“孤帆远影碧空尽”的下一句是惟见长江天际流。

  57、《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58、我国农历中有(24个)个节气。

  59、“出污泥而不染”说的植物是(莲花)。

  60、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

  61、我们常说高科技的“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人造地球卫星)。

  62、绿色植物吸收阳光能量、制造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63、《百家姓》中的第一个姓氏是(赵)。

  6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名言。

  65、在我国一年四季中,(冬至)的白天最短。

  66、《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年间(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的历史巨著

  67、寓言“坐井观天”中坐在井中的是(青蛙)。

  68、世界上有七大洲、四大洋,最大的大洲和大洋是(亚洲太*洋)。

  69、《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

  70、《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在孤岛上生存了(28)年。

  71、“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于《。格林童话》。

  72、屈原是春秋时代(楚国)人。

  73、“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巨鹿之战)。

  中学语文常考文学常识100题汇总,附答案!

  7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东林书院)

  75、(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只注重事物外表,不重”。

  76、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一只鸟)。

  7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陆游(《游山西村》)

  78、瓜熟蒂落(B)卸磨杀驴(A)孤掌难鸣(D)

  笑里藏刀(C)眼高手低(E)转危为安(F)

  A,过河拆桥B,水到渠成C,口蜜腹剑D,独木难支

  E,志大才疏F,化险为夷

  79、D

  80、C

  81、B

  82、C

  83、B

  84、A

  85、C

  86、A

  87、C

  88、B

  89、A

  90、A

  91、C

  92、C

  93、B

  94、B

  95、C

  96、杜甫少有开心的诗,从来都是愈忧民,但是他“生*第一快诗”却一反他*日的沉郁顿挫,让人觉得酣畅淋漓,其喜悦心情跃然纸上。这首诗的题目《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97、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他们常常被人合称为“小李杜”,他们是李商隐和杜牧。

  98、英国女作家J·K·罗琳所著系列魔幻小说《哈利·波特》近年风靡全球。

  99、“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古代文学试题及答案3篇(扩展6)

——古代文学家小故事3篇

古代文学家小故事1

  宋代女诗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她个性爽直、自由、不羁一格,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她触景生情,即兴填词的故事。


古代文学试题及答案3篇(扩展7)

——古代趣味谜语及答案3篇

古代趣味谜语及答案1

  1、池边枝头引蝶来——猜一个字【字谜答案】滦

  2、池头定有右军来——猜一个字【字谜答案】浑

  3、赤子之心——猜一个字【字谜答案】一

  4、赤字——猜一个字【字谜答案】钦

  5、冲出包围圈——猜一个字【字谜答案】韦

  6、充耳不闻——猜一个字【字谜答案】龙

  7、丑——猜一个字【字谜答案】牮

  8、丑而壮——猜一个字【字谜答案】犟

  9、出兵前后巧安排——猜一个字【字谜答案】岳

  10、出差整半年——猜一个字【字谜答案】胶

  11、出厂有风紧着衣——猜一个字【字谜答案】褫

  12、出港之前——猜一个字【字谜答案】汕

  13、出工出力出全勤——猜一个字【字谜答案】革

  14、出闺房巧遇一千金——猜一个字【字谜答案】娃

  15、春秋配——猜一个字【字谜答案】柏

  16、出口千言——猜一个字【字谜答案】话

  17、出口丝绳——猜一个字【字谜答案】电

  18、出口纵横皆成章——猜一个字【字谜答案】故

  19、池边月上柳梢头——猜一个字【字谜答案】潸

  20、池边枝头显春色——猜一个字【字谜答案】淋

  21、出力就高兴——猜一个字【字谜答案】嘉

  22、出门就打——猜一个字【字谜答案】阀

  23、出门唯闻犬吠声——猜一个字【字谜答案】润

  24、出门闻关关,唯觉声孤单——猜一个字【字谜答案】联

  25、出勤不出力,只说不兑现——猜一个字【字谜答案】谨

  26、出师之前重安排——猜一个字【字谜答案】岿

  27、出头更虚心——猜一个字【字谜答案】吏

  28、出一半有何不可——猜一个字【字谜答案】仙

  29、除夕来日蛤逢春——猜一个字【字谜答案】麦

  30、除夕迎来一九九五——猜一个字【字谜答案】萝


古代文学试题及答案3篇(扩展8)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导论国学 (菁选3篇)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导论国学1

  书 名: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导论

  作 者:李浩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 9787040296020

  出版时间: 2011年9月1日

  开本: 16开

  定价: 21.00元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导论国学2

  本教材旨在建立适应现代大学教育的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体系,从而使古代文学研究方法成为一套可以学习、传授和交流的知识谱系,以指导学生的相关学习和研究实践。这套知识体系将构建起从读书方法、中外学术思潮、思维方法、研究视角的选择到学术伦理规范、论文写作技能等包含古代文学研究各个环节重要因素的有机框架,不仅从宏观上帮助学生把握古代文学研究的全过程,给予学术理念的导引,而且从具体操作方法和技巧上指明规范化完成的途径,使古代文学研究方法最终化为学生得心应手的利器。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导论国学3

  书 名: *古代文学研究方法导论

  作 者:李浩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 9787040296020

  出版时间: 2011年9月1日

  开本: 16开

  定价: 21.00元


古代文学试题及答案3篇(扩展9)

——英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英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1

  Ⅰ. Fill in the blanks.

  1. In 1066, ____, with his Norman army, succeeded in invading and defeating England.

  A. William the Conqueror B. Julius Caesar

  C. Alfred the Great D. Claudius

  2. In the 14th century, the most important writer (poet) is ____ .

  A. Langland B. Wycliffe C. Gower D. Chaucer

  3. The prevailing form of Medieval English literature is ____.

  A. novel B. drama C. romance D. essay

  4. The story of ___ is the culmination of the Arthurian romances.

  A. 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B. Beowulf

  C. Piers the Plowman D. The Canterbury Tales

  5. William Langland‟s ____ is written in the form of a dream vision.

  A. Kubla Khan B. Piers the Plowman

  C. The Dream of John Bull D. Morte d‟Arthur

  6. After the Norman Conquest, three languages existed in England at that time. The Normans spoke _____.

  A. French B. English C. Latin D. Swedish

  7. ______ was the greatest of English religious reformers and the first translator of the Bible.

  A. Langland B. Gower C. Wycliffe D. Chaucer

  8. Piers the Plowman describes a series of wonderful dreams the author dreamed, through which, we can see a picture of the life in the ____ England.

  A. primitive B. feudal C. bourgeois D. modern

  9. The theme of ____ to king and lord was repeatedly emphasized in romances.

  A. loyalty B. revolt C. obedience D. mockery

  10. The most famous cycle of English ballads centers on the stories about a legendary outlaw called _____.

  A. Morte d‟Arthur B. Robin Hood

  C. The Canterbury Tales D. Piers the Plowman

  11. ______, the “father of English poetry” and one of the greatest narrative poets of England, was born in London in about 1340.

  A. Geoffrey Chaucer B. Sir Gawain C. Francis Bacon D. John Dryden

  12. Chaucer died on October 25th, 1400, and was buried in ____.

  A. Flanders B. France C. Italy D. Westminster Abbey

  13. Chaucer‟s earliest work of any length is his _____, a translation of the French Roman de la Rose by Gaillaume de Lorris and Jean de Meung, which was a love allegory enjoying widespread popularity in the 13th and 14th centuries not only in France but throughout Europe.

  A. The Romaunt of the Rose B. “A Red, Red Rose”

  C. The Legend of Good Women D. The Book of the Duchess

  14. In his lifetime Chaucer served in a great variety of occupations that had impact on the wide range of his writings. Which one is not his career? ____.

  A. engineer B. courtier C. office holder

  D. soldier E. ambassador F. legislator (议员)

  15. Chaucer composes a long narrative poem named _____ based on Boccaccio‟s poem “Filostrato”.

  A. The Legend of Good Women B. Troilus and Criseyde

  C. 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D. Beowulf

  Key to the multiple choices: 1-5 ADCAB 6-10 ACBAB 11-15 ADAAB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701287.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701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