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绝唱》阅读附答案3篇 《绝唱》阅读答案

《绝唱》阅读附答案3篇 《绝唱》阅读答案

更新时间:2023-03-22 01:48:01 点击: 来源:yutu

《绝唱》阅读附答案1

  绝唱

  ①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却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 ,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我只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去。

  ②诚然,荷花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我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一切并非如此。

  ③诚然,荷花的红、荷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亭亭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人们总是不绝于口。我也曾经认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认为了。

  ④那是十多年前的十一月,我独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时,无意之间,却被蓦然呈现在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的倒影中间,是一池残荷——有的枯梗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擎;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看到这些景象,我顿时感到自己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世界。

  ⑤“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你从中可以发现一种美,那种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而是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充满自信和孤傲的凄美。

  ⑥它是满池桔梗残叶,它不再以绿叶去使人清心,也不再以红花去使人陶醉,但它却表达了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它和圆明园留给人们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地的莲子,又会吐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绿意,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

  ⑦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风雨声中听残荷”吧!去听它的精神,去听它的力量!

  1、联系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亭亭:指荷花直立挺拔美丽的样子。

  2、第④段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了残荷的枯萎、折断、残败的样子,第⑤⑥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赞美了残荷的精神。

  3、按照要求品读、赏析下面的句子。

  (1)从修辞的角度: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赏析:句中将“绿叶”比喻成“透明的翡翠”,将绿叶上“汪汪点点的水露”比喻成“珍珠”,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绿叶的青翠、晶莹,水露的圆润、灵动。

  (2)从含义的角度: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擎。 赏析:句中的“撕破”“卷作黑色的一团”体现了“秋风”摧残之重,“依然”“高擎”则突出了残荷(荷叶)不屈、孤傲的品格。

  4、作者在写残荷时多次提到圆明园的断墙残柱,这两者有何相似之处?

  两者都经受摧残,外形都是残破的,精神都是不屈的。

  5、文段⑦中,“留得残荷听雨声”与“风雨声中听残荷”有何不同?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

  “留得残荷听雨声”听的重点是雨声,表现的是一种审美的情趣;“风雨声中听残荷”“雨声”是陪衬,突出的是感受残荷所表现的一种精神和力量。起点明文章中心作用。

  6、根据文章内容,分析本文题目“绝唱”的含义。

  指圆明园的残荷虽然饱受摧折,枯败残破,但它呈现给人最后的姿态依然是自信、孤傲的,绝唱是听到残荷的心声,表现的是一种绝美的精神。

  1、文章以“绝唱”为题,有什么深层含义?(4分)

  2、作者写“残荷”之前依次写了对荷花绿叶、红花的美的认识,这样写有何好处?(4分)

  3、作者说”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他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6分)

  4、结尾段作者写道:“只要精神上拥有关,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存在就是力量。”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4分)

  5文章第⑥段“我却被蓦然呈现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圆明园残荷为什么会给作者强烈的“震撼”结合本段内容,概括回答。(2分)

  6本文第②至⑤段文字分别表现了荷叶与荷花的美,但又对其“最美”提出质疑。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请具体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写得很好,试评析其妙处。(3分)

  8、文章第⑦段说“它表达着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作者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这种“力量”

  与“精神”?这些形象是如何具体表现这种“力量”与“精神”?(4分)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运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一波三折,作者的思想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

  B、作者借对残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坚强、独立、历尽苦难而不屈的精神的赞美之情。

  C、在构思上本文颇有特色,一是文眼显现,反复照应,二是说理水到渠成,卒章显志。

  D、本文语言华丽,词藻丰富,且大量地运用修辞手法,呈现出一种典雅高贵的富态美。

  《绝唱》参考答案:

  1、①保有孤高和自信的残荷拥有最独特的美,是胜过色与香的荷花生命之美的最高升华;(2分)

  ②荷花的枯梗残叶和圆明园的断墙,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这样的存在是至美,是“绝唱”。(2分)

  (每个要点2分)

  2、①作者写自己否定绿叶红花为‘最美”的认识过程.留下悬念,引发读者的兴趣,为下文写残荷的美做了铺垫;(2分)

  ②前后的不同描写也形成了对比,有利于突出作者对残荷之美的赞美之情。(2分)

  (每个要点2分)

  3、①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组成了各种神秘而美丽的图案;(2分)

  ②残破枯败蕴藏着自信和孤高,表达了一种力量,一种精神,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远胜于红红绿绿的俗美、迎合季节的庸美;(2分)

  ③残枝败叶里蕴含着生命复苏吐绿的自信与可能。(2分)(每个要点2分)

  4、①绿叶红花的美随时而逝,断梗残枝在风雨时光的摧毁中“高高耸立”“高悬”“高举”,以这样的存在显示着自信、孤高,显示着力量。(2分)

  ②圆明园只剩断壁残垣,一段抗争的历史却无法摧毁,它持续提醒、鼓舞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向世界展示着不屈的力量。人也应该追求精神上的经过磨砺的孤高自信的美,在挫折中塑造自己壮美的精神情操。(2分)

  5、①圆明园残荷即使残破也要高高挺立,即使被摧折也要守住自己的根,显示了一种不屈的精神;1分②与圆明园的断壁残垣相映衬,具有象征作用,体现了一种历史的沧桑和民族气节。1分(共2分)

  6、质疑是为引出下文写残荷之美(为下文表现残荷精神与力量张本)1分,用荷花、荷叶“红红绿绿的俗美”“迎合季节的庸美”来反衬(衬托)残荷“蕴藏于残破枯败

  之中的那种自信和孤高、那种一直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充满无比自信的高尚的凄美(精神美)”1分(共2分)

  7、运用比喻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花绿叶的美1分;运用叠词,增加了音韵美1分。

  8、用枯梗、枯叶、衰蓬等来表现“力量”与“精神”。1分

  枯梗:只要没被折断,就毅然在空中高高的耸立着。1分

  枯叶:只要没被撕破,就依然在空中高悬着,即使倒伏,也守着自己的根。1分

  衰蓬:有的虽变成黑色,也依然在空中高举着,向上,不屈,自信,孤高,永远无法摧毁。 1分

  莲子:隆冬过后,新芽又将破水而出。1分 (以上4点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3分)

  9、B


《绝唱》阅读附答案3篇扩展阅读


《绝唱》阅读附答案3篇(扩展1)

——《童趣》阅读附答案3篇

《童趣》阅读附答案1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徐喷以烟

  ③怡然自得 ④鞭数十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②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小题3】.写出两个本文产生的成语,并选择其中一个造句。

  【小题4】.文中所写的几件事无不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像力,如观蚊如鹤.神游草丛等,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80字左右)

  答案

  【小题1】(4分)①所以;②慢慢地;③愉快的样子;④用鞭子打。

  【小题1】(6分)①心里所想像的,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了鹤;②舌头一伸,两只虫子都被它吞到肚子里去了。

  【小题1】(4分)明察秋毫.庞然大物,造句略。

  【小题1】(6分)答案略。要求体现想像力,语言生动,叙述通顺。

《童趣》阅读附答案2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划线的词语。

  项为之强( )

  以丛草为林( )

  方出神( )

  2、用现代话翻译下面的句子。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写童趣,语言生动,富于想象。请举例说说本文“趣”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颈,脖子; 树林; 正

  2、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

  3、作者把夏蚊比作群鹤,把瘌哈蟆比作庞然大物,把石头、草比作山和树,富有生活情趣,充满想象力。(意思对即可)

《童趣》阅读附答案3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项为之强强:“强”通“僵”僵硬B.鞭数十鞭:鞭子 C.作青云白鹤观观:景观 D.方出神方:正

  小题2、与例句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昂首观之A.驱之别院B.故时有物外之趣C.心之所向 D.使之冲烟而飞鸣

  小题3、下列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文紧紧围绕一个“趣”字,揭示儿童神奇美妙的内心世界。 B.“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一句中,“捉”、“鞭”、“驱”三个动词的连用,表现了作者没有环境保护意识,不爱护小动物。 C.“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一句的停顿应该为“昂首/观之,项/为之强D.《童趣》一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作者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将眼前的事物放大了千万倍,从而享受到了一种独有的乐趣。

  小题4、翻译上面文中的句子(4分每句2分)

  (1)故时有物外之趣。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1)所以常常有物体本身之外的乐趣(2)舌头一吐,两个虫子都被他吃了


《绝唱》阅读附答案3篇(扩展2)

——《圆满》阅读附答案3篇

《圆满》阅读附答案1

  ①父亲在乡下当了一辈子的医生,一直到七十五岁才退休。

  ②退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医保之后,村里的人不管大小病都宁愿跑去邻近的大医院挤,加上人口外移以及老病人逐渐凋零。

  ③母亲说,父亲现在的病人只剩下他自己,病症是自闭,不出门、不讲话,唯一的活动是自己跟自己下围棋。

  ④从小父亲就期待孩子中至少有一个人可以当医生,但三个小孩都让他失望:弟弟从小学钢琴,不过后来也没变成演奏家,现在是录音室老板,每天听别人演奏。妹妹念传播,当过一阵子电视台记者,和企业家第二代结婚,然后离婚,用赡养费经营了一家双语幼儿园。父亲曾经抱怨说,都是我这个长子的坏榜样。高中分科的时候,不管父亲怎么威逼利诱,我还是坚持念文科,之后进报社,职位起起落落,直到现在看着报业飘飘摇摇。

  ⑤母亲曾经跟我们说,其实父亲最常抱怨的理由是:这三个小孩所做的事都“对咱们没帮助”。

  ⑥不过几十年过去,那样的抱怨倒是慢慢地少了,更意外的是,当我的儿子竟然选择医科并且高分考上时,父亲不但没有惊喜,反而淡淡地说:“傻孩子,这个时代才选这条艰苦的路。”

  ⑦除夕那天,母亲口中“三个台北分公司”的三家人陆续在黄昏之前回到老家。妹妹、两个儿媳妇加上几个孙女,几乎把厨房挤爆,她们一边在那儿帮忙,一边听母亲讲之前和父亲搭邮轮去阿拉斯加旅行的见闻。弟弟则在客厅给那台老钢琴调音,“叮叮咚咚”的,那是他每年回家过年固定的仪式。其他几个半大不小的男孩则歪在老沙发和祖父的看诊椅上看漫画、玩电动。

  ⑧父亲仿佛跟家人完全搭不上边儿似的,在二楼阳台侍弄他的兰花。我隔着纱门看着父亲已然苍老的身影:父亲的背都驼了,连步子也迈不开了。

  ⑨当我把威士忌递给父亲要他休息一下时,父亲只是笑眯眯地接过杯子。我跟父亲说大儿子得值班,初一晚上 才会回来给他拜年,父亲也只是说:“住院医师……若苦役哩,大大小小的事情做不完……”隔了好久才又问:“回来时……高速公路有没有塞车?”

  ⑩ “没呢。”我说。

  (11)然后两个人就都沉默地望向过去是一望无际的稻田,而今却四处耸立起别墅型农舍的田野。

  (12)暮色逐渐深沉,我不经意地转头看向父亲时,没想到父亲也正好转过头来,静静地啜了一口酒之后,仿佛很努力地在找话题,最后终于问道:“回来时……高速公路有没有塞车?”

  (13)“没呢。”我依然这么回答他。

  (14)团圆饭后发红包,孙子们发现阿公留给医生哥哥的红包是他们的两倍厚,大家起哄说阿公偏心。已经五六杯威士忌下肚,整个脸红彤彤的父亲笑着说:“哥哥当医生最辛苦啊,他是在顾别人呢,你们都只需要顾好自己就好。”

  (15)父亲习惯睡前泡澡,那时候所有人都挤在二楼的和室陪母亲聊天、打牌,泡完澡的父亲忽然笑眯眯地拉开纸门说:“你们累了就先去睡,等贺岁的时间到了,我叫你们。”

  (16)所有人忽然安静下来,因为父亲的表情好像还有话要讲,等了好久之后他才有点腼腆地说:“看大家这么快乐,阿公也好快乐。”

  (17)我说:“那是父亲这辈子最感性,却也是最后的一句话。”

  (18)当我们听到贺岁的鞭炮声已经远远近近响成一片,而父亲竟然还没有上楼叫我们时,才发现父亲舒服地斜躺在沙发上永远地睡着了。

  (19)他的表情好像带着微笑,电视没关,交响乐演奏的正是父亲往昔结束看诊之后,习惯配着一小杯威士忌眯着眼睛听的乐曲,维瓦尔第的《四季》。

《圆满》阅读附答案2

  1. 结合上下文内容,说说文章第④自然段在全文的作用。 (4分)

  2.联系具体语境,说说你对下列加点词语或句子的理解。 (6分)

  (1)父亲不但没有惊喜,反而淡淡地说:“傻孩子,这个时代才选这条艰苦的路。”

  (2)团圆饭后发红包,孙子们发现阿公留给医生哥哥的红包是他们的两倍厚,大家起哄说阿公偏心。

  3.阅读文章内容,谈谈题目“圆满”的妙处。(4分)

  4.选文第(19)自然段与课文《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都写到了祖父的笑,请你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他们笑中体现出来人物形象的不同。(6分)

  【连接材料】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

  “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我说: “是的。”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了。说: “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则没有,只是毛嘟嘟的真像狗尾巴。 ——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


《绝唱》阅读附答案3篇(扩展3)

——赵州桥阅读附答案

赵州桥阅读附答案1

  阅读《赵州桥》,完成后面各小题。(9分)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①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②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③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介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影响。④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1.选文从历史、 、 、设计者几方面全面介绍了赵州桥。作者以赵州桥为例说明*石拱桥的特征,是因为它是*石拱桥中典型的 石桥。

  2.对语段所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B.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

  C.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 D.下定义、打比方、分类别、列数字

  3.语段中主要用说明的表达方式,此外,还用了 和 等表达方式。

  4.语段第二段在介绍赵州桥时,结构特点是( )

  A.分—总 B.总—分—总 C.总—分 D.总—分—分

  5.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

  6.语段中的两处引用,所指的.角度不同:前一句是为了说明赵州桥 ;后一句是为了说明赵州桥 。

  参考答案:

  (四)1.结构 外形 独拱 2.B 3.议论、记叙 4.C 5.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6.构造奇特 形式优美


《绝唱》阅读附答案3篇(扩展4)

——《寻人启事》阅读附答案3篇

《寻人启事》阅读附答案1

  读寻人启事的时候,女孩正坐在长椅上,浓浓的树荫牢牢笼罩着椅子,这就像母爱,寒冷而郁闷,女孩无言。

  用女孩的逻辑讲,母亲不疼她,母亲除了爱好挣钱之外,最大的偏爱就是苛求她。必须、不准、专制、独裁是女孩给母亲的定义,并作为对母亲的代称。

  离开这个没有温暖的家,女孩蓄谋已久了。女孩在留下这样一张纸条后,终于把计划变成现实:妈,我走了,按您的意思去把铁变成钢。别找我,我会活得很好。别忘了,我很漂亮。

  读这留言,女孩感到报复的快意。

  令女孩满意的是,母亲第二天就调动了A市的新闻媒体,登了寻人启事,这要花很多钱的。能让母亲花不必要的钱,女孩心里高兴。

  你永远找不到我。女孩甩头向火车站走去。在B市,女孩卖报、做工。只有在离家的时候才能品味出家的温暖。

  半个月后,母亲把寻人启事散发到了B市,这次的寻人启事颇有一些检讨书的.味道:女儿,回来吧,妈不再不再女孩开始惭愧。可不能就这么投降,女孩咬咬牙又去了C市。

  每天晚上抱着寻人启事的报纸入眠,已经成了离家后女孩的一种习惯。在C市的两个月里,没有新的寻人启事,女孩感到失落和不安。

  后来,女孩终于在《C市日报》上找到了一篇与自己有关的文字,但不是寻人启事,而是一则生日祝福:女儿,生日快乐!短短的几个字让女孩失眠了。

  给母亲打电话,女孩第一次拨通了那个自己私下默念过百遍、千遍的号码。此用户寻女未归,请留言。挂上电话,女孩已泪流满面。

  合同期总算结束了,女孩风尘仆仆赶回A市,她颤抖着按响了门铃,开门却是个陌生人。原来,为了筹资找女儿,几天前,母亲将房子卖掉,去了南方。

  第二天,报纸上多了一则启事:

  寻母,速归。

  《寻人启事》练习题

  1.第三段没有温暖的家是什么意思?请你根据这篇小说对没有温暖作出具体说明。 (2分)

  2.第四段说读这留言,女孩感到报复的快意,请你挖掘一下这留言中所包含的报复的快意。(2分)

  3.(共4分,各2分)

  (1)把母亲的三次寻人启事看作一个变化过程,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2)女儿三次读寻人启事及给母亲打电话后的心态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案:

  1、缺少自由自在的空间;受约束。

  2、能让母亲花不必要的钱,女孩心里高兴。

  3、(1)母亲由严格,到反省和后悔,到祝福

  (2)由不懂事,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再到感受到母爱的博大与无私。


《绝唱》阅读附答案3篇(扩展5)

——小学语文《莫高窟》阅读附答案

小学语文《莫高窟》阅读附答案1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沙丘林立,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lún)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mó)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kuà)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bó)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崖( )壁威风( )( )惟( )惟( )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声音延长B.转折C.解释说明

  3.用“____”在文章中分别画出第2,3,4自然段中心句。

  4.用“====”画出文中的排比句,并仿写。

  5.为什么说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6.找出文章中的过渡句,写下来。

  答案:

  1.断 绝 凛 凛 妙 肖

  2.C

  3.提示:均为各自然段第一句。

  4.“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翩翩起舞……”

  仿写“略”

  5.一是因为莫高窟彩塑多;二是因为有大面积的壁画;三是因为藏经洞有大量的珍贵文物。

  6.提示:第3自然段第一句话。


《绝唱》阅读附答案3篇(扩展6)

——父亲的年阅读附答案

父亲的年阅读附答案1

  我家住在北达科他州莫特市的一个草原小镇上,爸爸在那里开了个小商店,我们称之为“我们自己的五金家具店”,我们七个孩子从小就在店里帮忙。开始,我们只是做些诸如打扫卫生、把货物摆到货架上以及包裹材料之类的零活,后来我们就开始接待顾客了。在我们工作和观察别人工作的时候,我们逐渐了解到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生存和销售。

  在此期间,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让我永远铭记在心。那是在圣诞节前不久,当时我上八年级,只在晚上帮爸爸干活,替爸爸管理玩具部。一天晚上,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走进商店。他身上穿着一件棕褐色的旧衣服,袖口又脏又破。他的头发乱七八糟,还有一绺头发直直地立在前额上。他的鞋子磨损得非常厉害,有一只鞋子的鞋带还是断的。在我看来,这个小男孩非常穷,穷得根本买不起任何东西。他在玩具部左看右看,不时拿起一两件玩具,然后又仔细地把它们放回原来的位置。

  爸爸下了楼,走到小男孩身边,他微笑着,脸颊上深陷出两个漂亮的酒窝,他问小男孩想买什么。小男孩说他想为他的兄弟买一件圣诞礼物。爸爸对待他的态度就像接待成年人一样,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爸爸告诉他尽管随便看,随便挑,小男孩确实这样做了。

  大约20分钟后,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架玩具飞机,走到我爸爸面前说:“先生,这个多少钱?”

  “你有多少钱?”爸爸问。

  小男孩握着的拳头松开了。他的手掌因为紧握着钱而留下一道又湿又脏的折痕。手掌展开后,我看到里面有两枚一角的硬币、一枚五分镍币和两便士,折合计27美分。而他选中的玩具飞机价值3.98美元。

  “你的钱正好够。”爸爸说着接过他手中的钱。爸爸的回答至今仍在我耳畔回响。在我为小男孩包裹礼物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在想着这件事,当小男孩走出商店的时候,我没有再去注意他身上那件又脏又旧的衣服和他的乱蓬蓬的头发,以及那只断了的鞋带。我只看到一个怀抱珍宝的容光焕发的男孩。

  1.文中所写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文章第二段对小男孩的外貌进行了出色的描写,试找出其中一句,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3.文中父亲明知小男孩的钱不够买玩具飞机,但为什么说“你的钱正好够”?

  4.认真阅读全文,说说在“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中,“我”懂得了什么?

  5.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人物?喜欢的理由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圣诞节前(我在八年级的时候)父亲接待一个小男孩来店里买玩具飞机。

  2.外貌句子略 作用:说明小男孩非常穷,为下文故事情节发展作铺垫。

  3.同情小男孩的处境,帮助他完成心愿(或为了保护一颗幼小而又自尊的心)

  4.“我”懂得了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生存和销售,还懂得了人与人之间与要关爱。

  5.能结合文中内容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就可。


《绝唱》阅读附答案3篇(扩展7)

——父亲的眼神阅读附答案

父亲的眼神阅读附答案1

  阅读父亲的眼神 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身悚然汗下。

  那是在我上中学时,因为有“瘸腿科”,加上当时传说文理不再分科,所以,尽管我的语文、英语成绩居班里前几名,但是数理化成绩却出奇地差。这样的情况下,肯定高考无望。因此,高一期未考试前,我彻底失望,回到家里。

  因自觉惭愧,回到家听说父亲正在田里拔草,我赶紧戴上草帽,到田里帮忙。学都上不好,再不勤快一点,会被人骂为“二流子”的。顶着烈日,到了田里,我告诉父亲,不想再上学,反且学不好了,还不如回家种田。

  我以为父亲会勃然大怒,他对我寄予很大的希望,当了一辈子的“睁眼瞎”,他不想我走他的老路。但是,父亲始终埋着头,并不理会我,好像并没有听进去我的话。我不怕父亲发火,却怕父亲的沉默。我不敢再说话了,只好随着他卖力地拔草。近晌午的太阳很毒,汗水在身上像虫一样爬,衣服贴在身上,抬起头,父亲仍然在埋头拔草,我怎好意思停下来……

  中午,回家吃过饭,父亲仍然没有就我退学的事发表意见。让我说什么好?情况很不妙,我知道,越是在闷热干燥的夏日午后,越会有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这沉默,让我忐忑不安。

  吃过饭,父亲说:“走吧,去地里把瓜秧翻一下,要不然今年地瓜就收不到了。”我拿起锄头就走。我就不信,父亲能干,我就不行。

  夏日午后的太阳实在太厉害,汗水把我弄的睁不开眼晴,要在学校,现在正是午睡的时侯,我早已经呵欠连天了——看父亲,光着黑黝黝的脊梁,仍在埋头翻秧——趁着父亲不注意,我跑到树阴底下枕着锄头就睡着了。

  好像没过多大一会儿,我就被父亲推醒。睁开眼,我看到父亲冷冷的眼神,那眼神很复杂,既有不屑、鄙夷,也有悲哀、绝望,还有许多我一下子说不出的内容……

  “当庄稼人你也不够格,躺在地头睡觉庄稼就会长出来?你那个样,二流子也比你强。你哄庄稼一天,庄稼就哄你一年。赶快起来!”

  父亲的眼神让我受不了,我的后脊早已经汗流下来了,不是热汗,是冷汗。当天晚上,回到家,我觉得浑身骨头都散了。提着胳膊上已经晒脱了皮的地方,我的心乱成一锅粥。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父亲又把我推起来。一睁眼,又是那眼神……我坐起来,恶狠狠地说了一句:“我要上学!”

  后来的事情变得很简单。高考后,我上了大学中文系。再后来,到电视台当上了一名记者。

  尽管远离家乡,远离了父亲,但那眼神始终占据了我的记忆,回想起来就让我不安。时至今日,我最喜欢的歌还是蔡琴的《你的眼神》。这首歌的旋律很美,很忧郁,很沉静,很悠远,父亲的眼神不这样,但我想起来却抑制不住自己汹涌的感情。走到院子外,望着满天的.繁星,我不由喃喃自语:“山一样沉默的父亲,我忘不了你的眼神!” (选自《青年博览》 作者黄赋,有改动)

  1、“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身悚然汗下。”从全文看,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坐起来,恶狠狠地说了句:‘我要上学’”中的“恶狠狠”体现了“我”什么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哄庄稼一天,庄稼就哄你一年。”“父亲”用朴素的话道出了深刻的生活哲理,从中你感悟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眼神始终占据了我的记忆,回想起来就让我不安。”请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父亲的眼神会让“我”不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的心乱成了一锅粥”一句表现了“我”复杂的内心情感。请揣摩“我”当时的心理,写一段表示心理活动的文宇。(字数在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结构上总领全文;内容上点明题意(表明父亲的眼神对“我”影响之大)。

  2、写出了“我”痛下决心、发愤求学的心理。

  3、有耕耘就有收获,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4、害怕自己没有理想,放弃追求;怕对学习、工作等还不够尽力;怕愧对父亲。

  5、此题答案开放。可以写因承受不了田间劳作所带来的肉体上的痛苦,无法承受回校求学而高考无望的精神折磨,愧对亲人的愧疚心理,想要赌气争气又不能的无奈,要求上进、奋发努力的决心等等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心理。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701135.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701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