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0篇 四年级造型表现领域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0篇 四年级造型表现领域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03-20 18:31:18 点击: 来源:yutu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线描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线条的多种变化,理解不同的线条变化产生不同的情感美和艺术美。

  2.操作目标:尝试画出不同形状的线,运用线条来表现一个完整的形象,体会线条丰富的变化,体验艺术的创作的快乐。

  3.情感目标:欣赏绘画的线条造型作品,感受线条美及其赋予的生命力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组成的纹理。

  教学难点:

  尝试画出具有不同变化特点的线,画面中线条黑白灰层次的组织。

  教学准备:

  绘画笔、纸、感受题纸、学生老师画家范作。

  教学过程:

  一、认识线条

  1.课件出示一张充满线条的风景照,让学生找找风景照中看到了哪些线条。

  师:线条是美术中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变化多端的线条可以产生非常有魅力的画面效果,今天我们就一起感受下“线条的魅力”(课件出示课题)。

  2.师:除了刚才图中看到的线条,你还说的出其它的线条吗?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线条。

  师:世上的线条有很多种,为了便于认识,我们可以把线条简单地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

  3.点击课件,一起与学生初步认识直线、曲线。

  4.学生尝试表达对不同线条的感觉,初步感受线条的美感特征。学生拿出教师发予的线条感受题纸,经过自己感受,小组讨论,把对不同线条的感受书写下来。

  反馈学生填写的感受,师也出示自己填写的感受。

  5.师:其实,在我们身边,线条无处不在,我们来一起去找找大自然中的线条。课件附和音乐欣赏自然界中的线条,师生一起感受其中不同线条所具有的不同的情感表现。部分欣赏自然物:

  花地——(*静、宽阔)——直线、水*线

  梯田——(柔和、舒畅)——曲线

  波光——(飘逸流畅)——网状曲线

  海浪——(翻腾)——粗细结合的波浪线条

  爆炸——(危险)——放射线

  ……

  二、尝试画线

  1.合作学习,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

  2.尝试练习任选美术作品的一个局部进行临摹。通过临摹尝试线条表现力。

  3.反馈一些学生尝试品,简单评价。

  4.谈学习感受,请同学说说画线条的感受。互相说说自己对画中线条的不同感受。进一步了解、体会,使学生对用线造型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欣赏学习

  1.师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的老师范作、画家作品以及其他学生的线条作品,交流感受,注意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等的变化。

  2.小结如何画好一张漂亮的线条画:

  一张好的线条画,不但要画面完整,主体分明,而且画面上总会出现黑灰白的层次变化,黑灰白的层次需要做到线条的粗细变化、深浅变化、长短变化以及有疏有密的变化等等。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感受,也都需要用不同的线条去表现,这样才会产生好看的画面效果。

  四、学生创作

  1.学生创作,师巡视指导。

  2.欣赏部分学生作品。在欣赏中评价学生作业中的优劣之处,对他们作业中的线条安排和画面完整性,作出评价。

  五、总结

  许多同学刚才都有用线条表达自己一定的思想感情,希望你们*时多留意观察身边的线条,画出一些更好看的线条画作品。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了解自然界昆虫的种类和特点,如:它们的形态、特征,体会它们的飞行快乐。知道表现主题的方法,认识昆虫的对称特征。

  2、技能目标:用绘画的方法表现想象中自己与昆虫一起玩耍的情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模仿能力与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昆虫的形象、飞行并表现出来。大胆创作“我和昆虫”的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抓住昆虫美丽的身躯和翅膀,发挥自己的想象表现故事情节。

  教学准备:

  油画棒、彩色笔、昆虫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展示昆虫图片, 观察会飞的昆虫,观察它们的身躯和翅膀,观察它们飞行。

  一、激趣导入 。

  1、根据所欣赏的图片,或曾经见过的昆虫,选出你认为美丽的而且会飞的昆虫。(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并说出自己喜欢的昆虫,和为什么喜欢。)

  2、教师在黑板上作好记录:蝴蝶、蜻蜓、蝗虫、螳螂、蝉、蜜蜂、飞蛾等。(学生喜欢的昆虫)

  课堂活跃,学生已投入课堂。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强烈的好奇心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授课前已吸引了学生、激发兴趣。

  二、探究练习。

  1、通过大图片来了解昆虫。昆虫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长有触角和六条腿;它们生活在空中、陆地和水中。

  2、介绍常见的昆虫

  蝴蝶:有美丽的大翅膀,翅膀的形状各不相同,花纹更是有条纹、点等,色彩斑斓,真是“飞舞的花朵”。

  蜻蜓:大眼睛、长尾巴、透明轻薄的两对翅膀,动作轻盈、灵敏,象一架小飞机。

  蝗虫:有着强劲有力的后腿。

  螳螂:三角形的头、瘦长的身体、较大的腹部、细长的腿、还有带齿的大刀。……

  3、问:你们知道它们生活的环境吗?

  (学生回答:草丛、树林、荷塘…… )

  4、谁能学学自己喜欢或观察的昆虫飞行? (引导学生模仿昆虫飞行或爬行的特征)

  三、创作表现。

  1、问:想不想和漂亮的昆虫自由自在玩?(学生兴奋回答喜欢)

  2、问:你们想用什么样的表现方法?

  (完整地画一个单独的飞行昆虫,接着把自己也变成有翅膀飞上天空与昆虫玩耍起。)

  2、表现要点:

  抓住昆虫的形象特征;把我和昆虫在一起玩的有趣故事表现出来。注意添加适当的环境;用鲜艳的色彩表现。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但是本节课仍然以绘画表现为主。

  四、展示评价。

  1、美丽的昆虫们,成为我们的好朋友!

  2、了解动物的危机,要产生喜爱小动物的感情,更加关爱它们,保护它们。

  3、昆虫有成千上万种,你还想了解更多吗?那就更加关注我们的大自然。

  展示活动自由,增请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美术、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懂得保护动物的重要性,从而爱护身边的小动物。

  教后反思

  因为本课的题目是“我和昆虫”,所以光画昆虫是不行的。因此在分析完几种常见昆虫的特点后,我问:“谁能把它们画在黑板上?”待五位同学画完昆虫后, 我便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边迅速的在他们的画面上添加上“我”,如:我拽着蜻蜓 的尾巴飞上天和螳螂和昆虫之间可以发生这么多事情呀!”我后、遮挡等关系。经过这样的师独 境。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也是本套教材陶艺系列中的一课。利用陶艺进行造型表现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拉胚成型法,泥板成型法,盘条成型法等。本课的设计目的是启发同学们在学习运用盘条及手捏成型法的同时学以致用,引导同学们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掌握手捏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

  应会:利用手捏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制作别致的小花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手捏成型法,盘条成型法,泥板成型法,尝试制作一个别致的小花瓶。

  难点:花瓶的造型设计,重心的掌握。

  教学设计:

  一、激情引趣

  师:一块泥,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把它变成一件容器呢?

  小组探究:

  1.用手直接捏。

  2.搓成条垒起来。

  3.擀成大泥片围起来。

  4.做好外形,用勺子把里面的泥掏出来。(实践操作)

  二、欣赏作品

  1.欣赏课前收集的各种图片资料。同学们相互欣赏、交流。

  2.欣赏书中图片。它们都用了哪些方法?哪儿的设计最别致?(学生们观察,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探究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

  这些作品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件?

  哪一件作品的哪一种方法你最想了解?

  四、明确目的

  1.提出作业要求:用泥制作一个造型新颖别致的花瓶,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2.看书观察:

  a.书上的花瓶都用了那些方法?(捏、刻、盘)

  b.你最感兴趣的是哪种方法?

  c.你觉得哪个花瓶设计得最别致?

  五、探讨技法

  演示:

  1.将搓好的泥条铺在报纸上,横竖交错摆放。

  2.用玻璃瓶轻轻擀压。

  3.用报纸轻轻兜着,将泥条围绕着玻璃瓶卷一圈。

  4.立在做好的花瓶底上。

  六、思考创作:

  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创作

  七、展示评价

  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注意有侧重的进行点评。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4

  一、组织教学

  培养学生观察的自觉性,以及主动调查收集资料的良好习惯。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爱护树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思想,以及树立创建绿色家园的远大理想。

  二、授新课

  1、引导学生看课本,了解龙的原型是什么?龙的概念是怎样形成的。在*文化中有何影响?

  2、看光盘,欣赏绘画中的龙凤、建筑中的龙凤、器皿中的龙凤、服饰中的龙凤、龙凤纹等。

  让学生知道自古以来,龙凤形象在记载历史、美化生活、激励精神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而使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传统艺术的意识。让学生在欣赏探究中体悟背后的意蕴,在评述中发表自己探究的成果。

  3、在第一、二课时分别让学生画一画龙凤纹样,在此前可看光盘上小朋友的作品启发思路。

  三、课后小结

  表扬造型生动的作业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5

  一、教材分析

  划划印印融游戏、训练、知识为一体。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刻印活动中,通过认识、感受线条和色彩的组合获得耐人寻味的形象,能使儿童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发展。划划印印课教学内容是版画中的一种特有形式,让儿童尝试、体验硬笔在纸板上刻划后产生的痕迹,涂上颜色可以印制出美丽的画面。

  本课划划印印的图例介绍了在不同纸板上刻划后印制的画面。由于纸板软硬程度不同,刻划时用力的轻重不同,刻痕的深浅也不一样。印出的效果也就有区别,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儿童自己去体验、感受,用正确的方法,使刻划的痕迹更清楚,更具趣味性,使印制的图形变化更丰富,以此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印制时可让儿童尝试用多种颜色来印制画面,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刻划变化有趣的图形,培养想象能力和审美情趣。

  2、掌握刻划的要领和印制的方法、步骤。

  3、养成细心工作的习惯。

  三、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中,教师要准备用不同纸板刻印的不同样式的范图,让儿童了解各种纸板刻印的效果,并通过范刻、范印让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基本方法刻印清晰有趣的画面,使之在轻松愉快的操作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

  教学过程的安排要注意各个教学环节的设置和处理及各个环节的衔接和过渡。通过观察感受——尝试体验——分析比较——表现创造——自我评价,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增长知识。

  本课教学可设计为一课时。教学以活动体验的方式入手,用软硬不同的纸让儿童在上面刻划,感受有什么区别,什么样的纸容易刻划出清楚明显的痕迹,在实践中找到合适的刻划方法进行表现创造。

  教学中,教师要对刻画、印制的方法、步骤及涂色方法、要求做出正确引导,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快乐。印制时要求画纸与纸板不能移动,以免印出的画面出现重影。教师可引导儿童用几种颜料涂在一个版面上来印制,看画面的色彩会有什么变化。使儿童的思维创造得到拓展。

  作业评价:可以让儿童从刻划印制好的画面谈自己的感受,体会和想法。

  作业要求:运用正确的方法,流畅的线条来刻划、印制有趣的图形,并给它取个题目。

  四、教学建议

  教学中,在刻画线条时要提醒儿童将硬笔稍作倾斜,控制刻划的力度,并提示学生可用多种线条来组合画面。作业形式以表现创造为主较为适宜。

  印制时,涂色不能太湿。以免印出的画面模糊不清;也不能涂得太干,以免印得不清楚。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让儿童通过重复涂色之后再印,直到印清楚为止。

  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运用展示*台来演示方法步骤、评价学生作业。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6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

  1、谜语:两头尖尖像月牙,水上行走全靠它。揭示课题:船

  2、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船有哪些了解,反馈学生课前搜集船的知识。

  教师提出问题:

  1、你知道的船有哪些?

  2、它们有什么用途呢?

  3、请你说一说坐船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搜集信息的能力。)

  三、讲授新课:

  (一)观察欣赏:播放课件,了解船的种类及其功能特征有什么不同?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思考问题:

  1、它们的外形一样吗?

  2、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它们的功能特征有什么不同?

  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对各种船进行简单的讲解。

  学生归纳总结: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了解不同的船用途不同。发散学生思维,开发创造力。)

  (二)教师示范讲解画船及构图的方法:

  1、画一条波浪线。贯穿画纸,从左到右。

  2、画船身。用有特征的形概括自己感兴趣的船身,船头高高扬起,画在画面中间船身要大要长。

  3、局部结构的表现:体现船的种类。

  4、装饰船:体现船的功能。

  5、添加背景:画水中与天空的景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了解画船的方法,学会画船及构图。)

  (三)欣赏交流。

  1、欣赏学生的作品,有童话故事里的船,生活中的船,卡通船。

  2、学生交流,自己准备画一艘什么样的船。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构思,会用有特性的形构成不同用途、不同特点运动状态的船,表达个性。)

  (四)学生作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小结。

  给自己的船命名,讲讲船的功能,描述人与自然、人与船之间的故事。

  (六)课后延伸与拓展。

  1、结合史实和现实中的有关船的故事,研究船的种类和功能。最大的船有多大?有什么最先进的船?将来的船是什么样的?

  2、世界各国有哪些远洋史和航海家,他们为人类作出了什么贡献?(哥伦布、麦哲伦、郑和)

  四、教学反思

  本课我通过展示大量的图片,同时结合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了解各种船的功能与特点,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启发学生劳动创造文明、智慧的意识,拓宽知识面,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示范与讲解让学生学会画船的方法。欣赏童话故事里的船,生活中的船,卡通船等学生作品,让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一说自己准备画一艘什么样的船,发散学生的思维。启迪智慧,培养个性。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7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行为规范,稳定课堂学习秩序。

  二、导入新课

  1.复习语文知识:日记。(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用学过的语文知识回答问题。)

  2.出示日记画范样、板书课题。(教师配合动作与板书,用语言进行衔接,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讲授新课

  1.引导欣赏。

  ①这幅日记与我们通常所看到的日记有什么不同?(有形象、色彩、文字。)

  ②画面与文字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主要内容一致、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图文一体。)

  ③作者选择了生活中的什么事例进行表现?

  (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或较为特殊的事例。)

  2.赏析课中图例。

  请学生把课本翻至第14页。

  ①图例表现方法分析。

  有黑白、白底有色、有底色有色彩三种表现形式。

  ②图例是如何选择表现内容的?

  《钓鱼》,小作者选择了星期日与父亲在湖边钓鱼的活动内容,仅用下饵的瞬间,概括了活动过程。

  《帮妈妈做家务》,选择了整理家务中的扫地一事,小帮手手中的道具、屋里陈设反映了扫地的结果。

  3.日记画的特点。

  以画为主,文字叙述为辅,文画一体,相映成趣。

  4.日记画的方法与要求。

  方法:

  ①选择利于自己表现的事和物;

  ②合理分配画面与文字叙述的位置;

  ③铅笔起稿;

  ④草拟与画面相符的文字;

  ⑤着色。

  要求:

  ①注意文与画的整体关系;

  ②画要形象鲜明、主次分明,能反映出事情发生的特定环境;

  ③文字叙述言简意赅,与画面相呼应。

  (教师可结合上述方法和要求,作步骤演示,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日记画的方法与要求。)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根据自己的日记,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特点的形式完成一幅日记画(彩色、黑白均可)。要求事例典型,环境独特,语言冼练,构图饱满,主次分明,对比中有协调。

  辅导要点:

  ①合理分配位置(根据学生日记的特点进行辅导);

  ②主体形象的刻划(出示学生能够接受的人物画资料,供学生借鉴、参考);

  ③环境气氛的渲染(强调对比关系的运用);

  ④草拟文字(注意语句的连贯、通顺及与画面的关系);

  ⑤黑白对比方法(点、线、面的合理运用);

  ⑥色彩关系的运用;

  ⑦文字书写(要求规范,注明时间、作者、年龄)。

  五、小结

  优秀日记画讲评。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8

  一、说一说身边的伙伴:

  1.什么是伙伴?

  2.说一说自己的伙伴。

  教学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清楚伙伴的含义,为下一步的欣赏打好基础。

  二、看一看书中的伙伴:

  1.欣赏书中作品:

  A、《扑枣图》*宋朝,孩子们的生活、装扮、服饰,认识工笔画。

  B、《在反扫荡的日子里》两个小八路和一窝失去妈妈的小鸟,色调冷灰色,内容温馨。

  C、《艰苦岁月》雕塑作品。小战士靠在老红军的身边,听着悠扬的笛声,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D、《和*年代》《北京女孩》《好兄弟》摄影作品。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间的伙伴关系……

  2.画一画你和伙伴之间的故事。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从作品中读出信息的能力。

  三、珍惜我们的友谊:

  1.反馈:《扑枣图》国画

  《在反扫荡的日子里》油画

  《艰苦岁月》雕塑

  2.拓展:怎样珍惜我们的友谊?

  教学意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要珍惜友情。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创设情境走进春天,了解春天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知道春天的常用色彩及春天的活动,利用各种方法表现春天。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感知、欣赏春天的美,提高色彩感受能力和对色彩的识别能力,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天的景色及人和动物的活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大胆表现、乐于交流、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观察春天的色彩变化和各种人与动物的活动,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

  难点

  感受春天的色彩、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天。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你可以跟着音乐唱起来也可以动起来。你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吗?(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

  冬去春来,鸟语花香,春趣盎然。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春姑娘一起到大自然中去,看一看春天的景色吧!顺势导入新课《走进春天》

  环节二:感受春天,尝试发现

  (一)感受春天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春天的美景,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春天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你从哪些地方感觉到春天来了?

  学生思考回答:看到了树木、田野、花草、放风筝的人、农民在耕地、踏青的人等;从春天的色彩、春天里人的活动等感觉到春天来了。

  (二)尝试发现

  1.学生出示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春天景色的图片,小组内成员互相展示描述并讨论:你发现春天都有哪些色彩,主要是以什么颜色为主?

  学生派代表汇报小组讨论、探究的结果,教师小结:有粉红色、黄色、绿色、湖蓝色等,主要以绿色为主。

  2.除了用色彩表现春天,还可以通过什么表现春天?你知道哪些?

  学生描述如:添画小燕子、蜜蜂、蝴蝶等表现春天。

  3.谁来说一下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表看法。这么美的春天,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它留住呢?你能把它画出来吗?

  环节三:实践练习,展示评价

  (一)实践练习

  布置作业:今天我们就以春天为主题,用春天的色彩把春天里的所见所闻画出来。

  鼓励学生大胆表现,教师巡视指导。

  (二)展示评价

  1.学生自愿展示作品,并告诉大家是怎样想的,怎样表现的。

  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师评。比一比,哪幅画面最美丽?你认为哪里最有意思,为什么?

  环节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一)课堂小结

  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可以到大自然里尽情感受春天的美,还要做个护花使者,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

  (二)拓展延伸

  用绘有春天颜色的纸,剪成漂亮的拉花,装扮教室。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为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0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课以各式各样的杯子为载体,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设计与应用之间的关系,能对生活常见的杯子进行功能、材料、外形、等方面的分析,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物品在设计时要与使用相联系的。启发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思想内涵。

  教学目标:

  1、了解杯子的各部分结构,材料,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2、欣赏古今的各式杯子,丰富视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3、培养创新意识,渗透设计意识,进行初步的形象设计,感受功能与形象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围绕杯子的诸多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教学难点:渗透设计意识,进行初步形象设计,会在设计中感受功能与形象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杯子、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PPT出示图片猜猜看这是什么?

  2、揭晓谜底,导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激发创作能力。

  (一)、初步了解杯子的材料及功能。

  1、PPT出示古代的杯子。

  酒器、水器

  材质:青铜、玉、陶土

  2、实物出示现代的杯子。

  保温、旅行杯、量杯、日用杯、一次性杯等

  材质:玻璃、塑料、钢化、陶瓷、金属、纸、木、竹子等

  (二)、观察分析结构

  1、分发实物杯子给小组进行观察。

  2、小组合作探究杯说说结构。

  3、杯子各部分的作用。

  (三)、欣赏有趣的杯子

  1、新颖独特的杯子。

  2、特殊功能的杯子。

  3、小朋友的设计图

  三、课堂艺术实践

  1、要求:标出物品的尺寸、物品名、及简单的功能介绍。

  2、音乐融入课堂增加学生创作愉悦性。

  四、展评学生作品

  1、自评,根据老师提供的短句,阐述自己的作品。

  我设计的杯子叫,它是用制作的,它主要用于。

  2、互评

  3、师评。

  五、拓展延伸并小结

  欣赏趣味生活图片,感受艺术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0篇扩展阅读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0篇(扩展1)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0篇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欣赏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剪纸,了解剪纸的历史及发展,了解剪纸的造型特点及艺术特色。

  2、了解抓髻娃娃剪纸,并结合自己喜欢的形象设计制作。感受到剪纸中蕴含的民间文化。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剪纸,了解剪纸的历史及发展,了解剪纸的造型特点及艺术色。

  教学难点:对抓髻娃娃特点的把握及对文化背景的了解。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的资料、剪刀、彩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二、导入:

  播放陕北民歌。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猜一猜这是哪里?

  资料反馈

  三、讲授新课

  1、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2、小组研究:

  民间艺人为什么喜欢将抓髻娃娃作为剪纸的表现题材?

  抓髻娃娃是男孩还是女孩?

  有哪些变化和寓意?

  在制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需要注意什么?

  四、艺术尝试:

  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尝试

  五、课后拓展:

  祖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代表自己独特地域风格的古老艺术,有很多艺术形式与剪纸是姊妹艺术。

  学生学习时会出现对一些历史时期和民族文化不了解的情况,要通过对历史文化的了解、民族风俗的了解以及直观图片等,加强学生对剪纸的观察、分析与对比。要注意学生欣赏时所表现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刮蜡版画的学习,感受刮蜡版画产生的多彩效果。

  2、掌握刮蜡版画的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巧于设计和创作的能力。

  4、表现多彩的生活,激发对生活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刮蜡画的制作方法。

  点、线、面的运用。

  教学难点:

  刮蜡效果的预想与实际效果的吻合。

  作业要求:

  创作一幅刮蜡画,表现你多彩的生活。

  教学用具:

  蜡笔(油画棒)、卡纸、牙签(或圆珠笔)、范画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欣赏课本P24-25页的刮蜡画作品,进入课题《蜡和笔的游戏》。

  二、研究探索:

  1、你知道这些色彩缤纷的版画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

  用牙签(或圆珠笔)刮蜡或油画棒的颜色。

  2、制作时步骤是怎样呢?

  A在画纸上用油画棒(或蜡笔)分格涂上不同色颜色;

  B再用深色油画棒(或蜡笔)覆盖一次;

  C用牙签(或圆珠笔)刮出图形。

  三、尝试练习:

  1、练习刮出点、线、面,想怎样运用点、线、面构成一幅好看的刮蜡画?怎样能刮出你需要的线条?

  2、刮简单的几个图形,进行训练,掌握方法,总结经验。

  四、创作表现:

  用刮蜡画表现你多彩的生活。

  五、展示评价。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了解自然界昆虫的种类和特点,如:它们的形态、特征,体会它们的飞行快乐。知道表现主题的方法,认识昆虫的对称特征。

  2、技能目标:用绘画的方法表现想象中自己与昆虫一起玩耍的情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模仿能力与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昆虫的形象、飞行并表现出来。大胆创作“我和昆虫”的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抓住昆虫美丽的身躯和翅膀,发挥自己的想象表现故事情节。

  教学准备:

  油画棒、彩色笔、昆虫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展示昆虫图片, 观察会飞的昆虫,观察它们的身躯和翅膀,观察它们飞行。

  一、激趣导入 。

  1、根据所欣赏的图片,或曾经见过的昆虫,选出你认为美丽的而且会飞的昆虫。(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并说出自己喜欢的昆虫,和为什么喜欢。)

  2、教师在黑板上作好记录:蝴蝶、蜻蜓、蝗虫、螳螂、蝉、蜜蜂、飞蛾等。(学生喜欢的昆虫)

  课堂活跃,学生已投入课堂。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强烈的好奇心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授课前已吸引了学生、激发兴趣。

  二、探究练习。

  1、通过大图片来了解昆虫。昆虫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长有触角和六条腿;它们生活在空中、陆地和水中。

  2、介绍常见的昆虫

  蝴蝶:有美丽的大翅膀,翅膀的形状各不相同,花纹更是有条纹、点等,色彩斑斓,真是“飞舞的花朵”。

  蜻蜓:大眼睛、长尾巴、透明轻薄的两对翅膀,动作轻盈、灵敏,象一架小飞机。

  蝗虫:有着强劲有力的后腿。

  螳螂:三角形的头、瘦长的身体、较大的腹部、细长的腿、还有带齿的大刀。……

  3、问:你们知道它们生活的环境吗?

  (学生回答:草丛、树林、荷塘…… )

  4、谁能学学自己喜欢或观察的昆虫飞行? (引导学生模仿昆虫飞行或爬行的特征)

  三、创作表现。

  1、问:想不想和漂亮的昆虫自由自在玩?(学生兴奋回答喜欢)

  2、问:你们想用什么样的表现方法?

  (完整地画一个单独的飞行昆虫,接着把自己也变成有翅膀飞上天空与昆虫玩耍起。)

  2、表现要点:

  抓住昆虫的形象特征;把我和昆虫在一起玩的有趣故事表现出来。注意添加适当的环境;用鲜艳的色彩表现。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但是本节课仍然以绘画表现为主。

  四、展示评价。

  1、美丽的昆虫们,成为我们的好朋友!

  2、了解动物的危机,要产生喜爱小动物的感情,更加关爱它们,保护它们。

  3、昆虫有成千上万种,你还想了解更多吗?那就更加关注我们的大自然。

  展示活动自由,增请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美术、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懂得保护动物的重要性,从而爱护身边的小动物。

  教后反思

  因为本课的题目是“我和昆虫”,所以光画昆虫是不行的。因此在分析完几种常见昆虫的特点后,我问:“谁能把它们画在黑板上?”待五位同学画完昆虫后, 我便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边迅速的在他们的画面上添加上“我”,如:我拽着蜻蜓 的尾巴飞上天和螳螂和昆虫之间可以发生这么多事情呀!”我后、遮挡等关系。经过这样的师独 境。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4

  课前准备:教学光盘、各种纸盒、剪刀、双面胶

  教学目标:

  1、设计制作一个立体的房间模型,要求有简单家具。

  2、能够注意到空间物品形色的合理搭配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授新课

  1、观看光盘,了解设计六要素,欣赏不同居室风格、色彩与居室的关系、重点看儿童居室,家具的各种造型、欣赏学生作品

  2、分组讨论交流,吧带来的各种材料进行分析,同时要引导学生从材料的特质,色彩等方面进行讨论,知道哪些东西适合做什么。

  3、学生作业,老师辅导

  鼓励学生本着家居设计的原则:简单、统一、匹配、调和、变化。把讨论的结果用草图勾画出来,进行交流,互相提建议,进一步完善设计思路。对于制作中出现家具的比例和房间的比例不当,老师要及时提醒纠正。对于有创意的设计要及时展示给大家。

  三、课后小结

  分组合作的同学,选一名代表对本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通过制作桌面装饰物,教学生学习简单的工艺制作技能,培养造型能力,

  养成耐心的工作习惯,领会工艺美术在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

  教具准备:

  图片、范品、卡纸、剪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小结前课剪贴画作业的优缺点,然后引入新课。

  二、讲新课:

  出示范品,让学生观赏、评价,问:这件作品有什么用?指导学生欣赏

  课文内的学生作品并作讲解。说明制作方法(演示)

  1、剪出外形。

  2、折出卡通形象的外形。

  3、贴在准备好的底版上。

  4、用彩色纸剪出动物的五官贴上。

  5、完成作品。

  三、出示动物图片,指导学生观赏,认识卡通形象的外形及色彩,并出示卡通形象头部造型图,让学生观赏、酝酿。

  四、学生作业,在32开卡纸上割一半做底版,留一半做地位造型。本节要求先画出小卡通形象形象。

  第二课时

  小结前节课作业情况。

  一、提示制作卡通形象时注意事项:

  1、抓住小卡通的形象特征,要画得简练生动,色彩鲜明。

  2、百板纸的底版要涂上颜色(或裱上色纸),然后才粘贴上绘就的小卡通形象造型的纸片。

  3、小心粘贴,保持整洁,要贴得牢固,放得安稳。

  4、卡通形象的底板和卡通形象的色彩的对比要强烈,在做好基本结构以后,其他部位可自由发挥。

  二、学生进行作业,教师辅导。

  三、讲评。作业摆在一起互相评议,表扬优秀作业。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

  学生对本课很感兴趣,学会了基本的制作步骤,作业效果良好。只是有些撑架做得不是很好。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6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精选3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7

  一、组织教学

  培养学生观察的自觉性,以及主动调查收集资料的良好习惯。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爱护树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思想,以及树立创建绿色家园的远大理想。

  二、授新课

  1、引导学生看课本,了解龙的原型是什么?龙的概念是怎样形成的。在*文化中有何影响?

  2、看光盘,欣赏绘画中的龙凤、建筑中的龙凤、器皿中的龙凤、服饰中的龙凤、龙凤纹等。

  让学生知道自古以来,龙凤形象在记载历史、美化生活、激励精神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而使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传统艺术的意识。让学生在欣赏探究中体悟背后的意蕴,在评述中发表自己探究的成果。

  3、在第一、二课时分别让学生画一画龙凤纹样,在此前可看光盘上小朋友的作品启发思路。

  三、课后小结

  表扬造型生动的作业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1、欣赏优秀美术作品,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

  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3、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4、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教学难点: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三、个人教研专题: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

  完成任务的措施: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计划。

  1、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2、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教学效果。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9

  一、教材分析

  划划印印融游戏、训练、知识为一体。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刻印活动中,通过认识、感受线条和色彩的组合获得耐人寻味的形象,能使儿童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发展。划划印印课教学内容是版画中的一种特有形式,让儿童尝试、体验硬笔在纸板上刻划后产生的痕迹,涂上颜色可以印制出美丽的画面。

  本课划划印印的图例介绍了在不同纸板上刻划后印制的画面。由于纸板软硬程度不同,刻划时用力的轻重不同,刻痕的深浅也不一样。印出的效果也就有区别,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儿童自己去体验、感受,用正确的方法,使刻划的痕迹更清楚,更具趣味性,使印制的图形变化更丰富,以此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印制时可让儿童尝试用多种颜色来印制画面,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刻划变化有趣的图形,培养想象能力和审美情趣。

  2、掌握刻划的要领和印制的方法、步骤。

  3、养成细心工作的习惯。

  三、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中,教师要准备用不同纸板刻印的不同样式的范图,让儿童了解各种纸板刻印的效果,并通过范刻、范印让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基本方法刻印清晰有趣的画面,使之在轻松愉快的操作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

  教学过程的安排要注意各个教学环节的设置和处理及各个环节的衔接和过渡。通过观察感受——尝试体验——分析比较——表现创造——自我评价,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增长知识。

  本课教学可设计为一课时。教学以活动体验的方式入手,用软硬不同的纸让儿童在上面刻划,感受有什么区别,什么样的纸容易刻划出清楚明显的痕迹,在实践中找到合适的刻划方法进行表现创造。

  教学中,教师要对刻画、印制的方法、步骤及涂色方法、要求做出正确引导,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快乐。印制时要求画纸与纸板不能移动,以免印出的画面出现重影。教师可引导儿童用几种颜料涂在一个版面上来印制,看画面的色彩会有什么变化。使儿童的思维创造得到拓展。

  作业评价:可以让儿童从刻划印制好的画面谈自己的感受,体会和想法。

  作业要求:运用正确的方法,流畅的线条来刻划、印制有趣的图形,并给它取个题目。

  四、教学建议

  教学中,在刻画线条时要提醒儿童将硬笔稍作倾斜,控制刻划的力度,并提示学生可用多种线条来组合画面。作业形式以表现创造为主较为适宜。

  印制时,涂色不能太湿。以免印出的画面模糊不清;也不能涂得太干,以免印得不清楚。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让儿童通过重复涂色之后再印,直到印清楚为止。

  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运用展示*台来演示方法步骤、评价学生作业。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龙的文化、历史,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小组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塑造一个龙的新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体会龙的精神,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以我们是龙的传人为荣。通过集体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对龙的欣赏,创作一条有个性的龙,并因我们是龙的传人而荣。

  难点: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是龙的传人,正确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龙的图片资料、身边动物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师)课本及相关图片资料。

  三、教学过程

  1.谈一谈,引出《龙的传人》。

  (1)提问:你认识龙吗,能用你的语言给同学形容一下吗?

  你知道有关龙的故事吗?说说你最喜欢的故事。

  (2)引出:龙的文化、历史,“龙生九子”的传说,我们是龙的传人。

  2.找一找,龙的形象特征。

  龙是*古人对鱼、鳄、蛇、马等动物和云、虹、雷、电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形成的一种象征性神物。

  (1)请学生找一找龙的各部位各自分别具有由哪几种动物的特征?

  (2)你还在哪里见到过龙的形象:展示、交流、丰富感性体验。

  3.议一议,富有个性的龙。

  (1)“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你觉得龙还有其它动物的一些特征吗?

  (2)根据你的思考你能用上其他动物的一些特征来创造一条,你心目中的龙吗?

  4.画一画,寄托美好心愿。

  (1)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创编你心目中的龙。

  (2)自我评价,体验审美情趣,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

  5.展示评价、审美提高。

  自我评价、同学建议、教师点评,体验审美情趣,感受小组合作的乐趣。

  课后:布置学生画画龙舟赛。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0篇(扩展2)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欣赏、感知等活动,让学生了解运动在我们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感受运动对我们的重要性。

  (2)通过教师的示范、课件欣赏等活动,使学生能表现出运动中的人物动态及运动的场景。

  (3)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运动的美、健康的美,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热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使学生感受运动的美和健康的美,培养学生对运动的热爱。使学生能初步表现运动中的人物动态。

  教学难点:

  正确表现不同运动中的人物动态、运动场景和运动器材。

  教学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油画棒。

  学生:油画棒、水彩笔、水彩颜料等常规美术工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律动激趣

  师:“今天陈老师想和大家一起上一节轻松、愉快的美术课。你们可以放松一些,坐得随意一点。陈老师*时学习累了,总喜欢转转脖子,动动身子,哼哼自己喜欢的歌:‘左三圈,右三圈……’你们听过吗?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做做运动吧!”

  2.交流探讨,感受运动的重要性

  师:“运动了一下是不是感到放松多了?刚才陈老师看见很多小朋友在运动的时候非常兴奋,你觉得运动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呢?”

  (师生交流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运动带给我们的好处:健康、快乐、团队精神等)

  3.揭示课题

  师:“运动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真多,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大家来运动》一课,一起来感受运动的美吧!”(揭题,出示课题——《大家来运动》)

  二、分层深入,解决重难点

  1.图片欣赏,了解动作

  师:“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我国举行,你知道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

  生:“福娃。”

  师:“你最喜欢哪幅图片里的福娃?它表演的是什么运动?动作是怎样的?”(课件出示福娃图片)

  2.开展游戏,引导观察

  师:“我听说咱们班也有不少运动健将,今天,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绳子,谁愿意上来表演一下?”

  师:“刚才这位同学的表现真精彩,谁能来说说他刚才的动作是怎样的?”(出示板书——动作)

  3.师生合作示范:

  师:“谁能用这个小纸人来摆一摆他的动作?”

  (学生在投影仪下用纸人摆动作,教师给予引导和帮助)

  4.摆一摆自己课间喜欢做的运动

  师:“除了跳绳,你们在课间休息时还喜欢做什么运动?请你们拿出自己的小纸人来摆一摆。”

  (学生尝试用纸人摆动作,教师巡视指导,遇到典型的例子加以展示、点评)

  5.教师示范

  师:“刚才这位同学帮老师摆出了跳绳的动作,现在老师要用油画棒把它画出来,请你们仔细观察老师使用颜色的先后顺序。”(板书——运动器材)

  师:“跳绳的动作还可以怎么画?”(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在自己的范画上粘上事先画好的其他跳绳动作的人)

  6.分析构图,讨论背景

  师:“现在画面完整了吗?还需要添加什么?”

  生:“背景。”(板书——背景)

  师:“背景可以画些什么?”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出示几幅有背景的范作)

  师:“如果让你给自己喜欢的运动来添画运动的场景,你会画些什么?”

  7.学生作品欣赏

  师:“抓住运动中人物的动作、器材,再加上合适的背景,就能画出一幅漂亮的画。今天陈老师也给你们带来其他小朋友们的画,想看吗?”(课件出示学生作品)

  8.课堂练习,检验成果:

  师:“看了其他小朋友们的画,你想来画画自己喜欢的运动吗?”

  布置作业要求:画一画你喜欢的运动项目。并给自己的画加上合适、有趣的背景。

  三、作业评价

  1.学生互评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幅画

  师:“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人物动作上进行评价)

  2.教师总结点评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2

  《面具》

  知识和技能:

  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风格的面具,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面具的艺术特点,学习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

  过程和方法:

  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探究和相互交流中,学*的特点,感受面具带给我们的美感,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比较的习惯,以及对面具艺术的兴趣和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多种风格的面具欣赏,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艺术特点,学习表现面具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油水分离表现面具的画法。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魔术,想看吗?

  师:瞧,这是一张白纸,看,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你看到了什么?

  生:哇!好神奇啊!一个白色面具出现了。

  师:想知道这个魔术的原理吗?

  生:想

  师:其实这个魔术非常简单,那张纸并不是一张普通白纸,我先是用白色油画棒把面具画在白纸上,这点很难发现。然后用深色水粉涂在纸上,涂过油画棒的地方涂不上颜色。这种画法叫油水分离画法。(油水分离画法是利用油性颜料和水性颜料不相溶的特点作画的。)

  这节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学*一课。(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师:根据自己的理解,你知道什么是面具吗?

  生:戴在脸上的装饰。生:挂在脸上吓人的脸谱。

  师:那么什么是面具,请看大屏幕(出示图片)

  2、了解面具的来历。(出示图片)

  师:面具历史久远,它来源于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古代人们在祭祀和节日活动中戴着它表演,以表达驱鬼迎神的愿望。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出示祭祀、表演的图片)

  3、师:我国是最早出现面具并使用面具的国家之一,其中最有名的是傩戏面具和藏戏面具。(出示图片并讲解)

  4、师:咱们来欣赏一下外国的面具(出示图片)

  5、师:由于地域和风土人情的差异,古今中外面具的风格迥异,争奇斗艳。这充分体现出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出示图片)

  6、(出示图片)

  师:与真人相比面具的五官有什么特点?

  生:样子吓人。

生:眼睛好大,嘴巴可怕。

  7、师:现在我们来观察藏戏面具、斯里兰卡面具给你什么感觉?面部表情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在造型上有什么不同?

  (师:一个是…,师:一个是…,师:…)

  师:五官使用了什么创作手法?(生:变形和夸张)

  师:怎么变形和夸张啊?

  生:鼻子很大,像牛鼻子,眼睛很大很凶,眼珠子发红,快要瞪出来了似的。

  生:眼睛很大,舌头很长,恨不得把人给吃了,很恐怖。

  师:如果让你来当小小设计师来设计面具,你将会如何设计使面具更加狰狞可怕呢?应怎样运用好夸张和变形?

  三、教师示范油水分离画面具的方法:

  1、用油画棒单线起稿。(用油画棒先画脸型,然后拿油画棒在脸型上用单线画出夸张变形的五官,最后加一些装饰花纹、图案。)

  2、在单线稿的基础上,用油画棒涂色。(涂色要厚)

  问:同学们仔细观察第二幅图和第一幅图有哪些不同?(大家观察的真仔细,还有一个地方大家没有看出来,牙齿也用白色的油画棒涂实了。)

  3、用水粉把画面涂满,即可出现油水分离现象。

  这种方法你们学会了吗?

  四、布置作业

  现在我们展开丰富想象力运用变形和夸张手法,设计一副自己喜欢的特点突出的面具。

  注意事项:

  1、颜色鲜艳和水粉底色形成色差要大,有对比。

  2、油画棒涂色要厚。

  大家可以参考屏幕上的图片进行创作。试想一下如果用深色水粉涂上底色会是什么样子的。

  五、评价作业。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油水分离画法画面具,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相信在下节课的手工制作面具中同学们会有更大的收获,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通过绘画,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美,是本课设计意图。教材以一幅色彩鲜艳、具有真实感的蔬菜照片导入本课,激发学生对“我家的菜篮子”的回忆,如蔬菜名字、营养、外形、色彩特点等,体会父母的关怀,生活的美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线条或色彩表现"菜篮子"与"蔬菜"的形态、色彩特征。

  2、过程与方法:①在欣赏中,体验大师对生活美的感受;②在摆设中,体验构图的美感;③在探索中,体验多种物体的前后遮挡画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关注日常生活美,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线条或色彩表现菜篮子的形态与色彩特征。

  教学难点:

  多种物象的前后遮挡关系。

  兴趣点:

  畅谈我家菜篮子,蔬菜摆放构成的活动。

  观察点:

  “菜篮子”的形状、色彩及前后遮挡的特征。

  教具准备:

  各种蔬菜模型、实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法,导入新课。

  我家喜欢吃什么菜?(从蔬菜名称、形状、色彩、质感、营养几方面说说)

  欣赏课本范画,大师画了什么蔬菜?这些蔬菜有什么形态、色彩特征?

  二、 摆一摆:学习构图。突破难点。

  出示准备的各种蔬菜的卡片,让学生在黑板上摆一摆,归纳总结:

  如何摆放画面才好看?先摆大的主体物,再添小的搭配物。

  形状大小前后搭配,色彩搭配美不美?

  三、把黑板上摆放的蔬菜画一画。

  怎么画才能表现前后遮挡?

  先画前面的蔬菜,再画遮挡的蔬菜。

  先画主体物(注意留出前面物体的位置),再搭配其他物体。

  四、拓展延伸,学生创作。

  加上篮子应怎样画?可以有几种画法?

  教师演示讲解几种篮子的画法。

  提请学生注意:菜装在篮子里怎样既可以看到菜又可以用到遮挡的画法。

  篮子外面可以画些菜以求画面饱满。

  五、展示评价。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难点没有解决好,但构图有进步。有的学生还是存在画的东西太小的问题。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精彩的戏曲——脸谱》。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指导。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第九课《精彩的戏曲》一课的一个分主题。*文化源远流长,缤纷多彩。其中,戏曲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陶冶了人民的情操,已经成为了老少皆宜的艺术形式。根据教学需求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变课题为《精彩的戏曲——脸谱》。

  2.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了解*戏曲特别是京剧的文化、历史和艺术特色。 ⑵、过程与方法: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人物进行脸谱设计。通过听、说、唱、演等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戏曲艺术的有关知识,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尝试用绘画、制作、表演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戏曲艺术的理解,表达对民族艺术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根据所表现的人物进行脸谱设计,脸谱能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二、说学情

  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在审美、造型、色彩、动手制作能力等多方面均有一定的积累和提高。此外,该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搜集并赛选资料、归纳整合、合作探究等综合探索学习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对戏曲艺术知之甚少,虽然接触过一些包含戏曲元素的艺术,如春节晚会上的戏曲表演、流行歌曲中的戏曲唱段、相声及评书表演中的片段等,但是很少有人能拿出较长的时间听戏、看戏,品味其艺术魅力。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基于学生对戏曲知识了解的不全面,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多媒体展示视频、图片和学生自我展示画一画、唱一唱

  2.学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主动的学习,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由浅入深,自主探索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在这一板块中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一、欣赏视频,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课件中视频戏曲联唱

  2.教师提出问题:

  1.你能看出这几段戏曲是什么剧种吗?学生进行连线练习

  2.找茬小游戏:这四个曲目中的人物扮相方面哪一个曲目和其它的不同,不同在哪里?京剧中的脸谱引出课题《精彩的戏曲——脸谱》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欣赏和找茬游戏,创设一个场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加深学生对戏曲的印象。

  由于京剧综合了各个剧种的元素,所以别尊为*的国粹艺术设计意图:引出下面的内容“京剧的历史博物馆”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1.读一读:了解京剧知识京剧的历史设计意图:已阅读的形式了解京剧的历史。

  2.连一连:京剧的行当设计意图:以连线题的形式出现图文并茂,加深京剧行当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

  3.说一说:京剧的脸谱谱式和色彩设计意图:学生畅所欲言互相探讨,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4.看一看:京剧名家设计意图:了解京剧老一辈艺术家教育他们对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以及脸谱的谱式特点和色彩的寓意,激发学生对于学习京剧的兴趣。解决本课的重点。

  活动二:欣赏川剧变脸分组设计制作脸谱学生按脸谱的谱式三块瓦、十字门、碎花脸、整脸分为四个组,学生可以自选材料互相帮助进行画一画、剪一剪等方法制作脸谱。设计意图:由变脸节目激发学生的对脸谱的制作兴趣,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动手能力,和学生间的探究合作能力,解决本课的难点。

  5.知识拓展:让学生了解以各种方式方法制作的戏曲题材的艺术作品。

  五、说教学效果

  1.板书设计:课题精彩的戏曲——脸谱

  京剧的历史

  京剧行当

  京剧脸谱

  京剧名家

  脸谱的设计

  2.时间分配:组织教学1分,导入新课4分,讲授新课15分,学生作业设计脸谱15分,作业展示5分,知识拓展1分,课堂小结1分,机动时间3分。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舞蹈中运动形象的观察、记忆和表现能力;

  2、初步了解舞蹈及舞蹈动作的形成,并大胆表现;

  3、让学生体验、感受舞蹈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

  了解舞蹈动作的形成是靠身体各部位和谐优美的运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

  大胆表现出各种优美生动的舞蹈动作。

  教学具准备:

  油画棒、彩色砂纸等。

  教学过程:

  一、 音乐欣赏,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音乐《春之声圆舞曲》,学生欣赏后谈自己的感想。

  2、揭示课题:《快乐的舞蹈》。

  二、 初步感知,认识舞蹈。

  1、师生互动,简单介绍舞蹈的由来。

  2、教师播放课件,让学生认识有代表性的中外舞蹈。

  3、介绍两位擅长表现舞蹈人物的画家:法国的德加和*的赵士英,让学生初步感知绘画中舞蹈的美。

  三、 游戏引领,尝试表现。

  1、教师趣味示范,用骨架图3秒钟画出站立的人物。

  2、学生模仿表演教师出示的各种舞蹈动作图片,体验、感知舞蹈动作的形成。

  3、通过课件展示各种舞蹈形象,用游戏“定身法”将优美的舞蹈动作“定住”,让学生尝试用骨架图画出几个舞蹈中的人物。

  四、深化认识,自主表现。

  1、如何在骨架图上画出完整的人物形象?

  A、课件展示各种舞蹈中的头饰、服饰、道具等,启发学生思维;

  B、教师示范演示,将一个骨架人物添画成完整的舞蹈人物。

  2、作业要求:

  A、选择练习作业中自己最喜欢的一个骨架图动作,画在作业纸上,并将形象表现完整;

  B、构图要饱满;

  C、注意画面上色彩的搭配。

  五、交流评析,欣赏提高。

  1、欣赏学生作业,并用各种方式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

  2、师生互动,手拉手围成圈,一起跳着圆舞曲结束新课。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习民间玩具的造型与质朴装饰用色表现手法;

  ②懂得制作摇鼓的传动装置。

  2.过程与方法:

  ①在合作创作中.探索打鼓鸟的整体设计方案;

  ②在欣赏活动中,学习民间玩具质朴造型与装饰色彩的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爱护鸟类.保持生态*衡;

  ②感受小组合作的愉快。

  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懂得运用能量互换原理,利用传动装置制作出会打鼓的小鸟。

  2.教学准点:

  合作探究,学会看图制作,有效提高创作水*。

  3.兴趣点:

  制作出会发出声音的小鸟。

  4.观察点:

  关注发声玩具的鼓面与鼓架的组合成型特点。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制作出一只会打鼓的小鸟玩具。

  2.较高要求:

  能制作出一只既美观又能打鼓的小鸟玩具:

  3.个性探究:

  能制作出鼓声清脆、转动顾畅、造型独特的小鸟作品。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分享、讨沦:

  (1)看一看:欣赏课本中提供的摇鼓图片。哪个摇鼓最有趣?为什么?哪个摇鼓最美?为什么?

  (2)说一说:你了解的民间玩具——摇鼓有汁么特点和历史?

  活动二:尝试、探索:

  (1)看一看、议一议:观看制作打鼓鸟的步骤,书上介绍的方法能看懂吗?不懂的地方与同学探讨一下。

  (2)说一说:哪些部分比较难解决?你想到用什么方法解决吗?

  活动三:创作、表现:

  (1)小组讨沦:准备用什么材料,如何设计鸟的造型?

  (2)做一做;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动手制作打鼓鸟。围绕打鼓鸟的装饰性、趣味性和

  实用性,教师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

  (3)说一说: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

  活动四:展示、评价。

  比一比:进行作品展示交流,比一比谁的打鼓鸟发出的声音最响亮清脆,谁的打鼓鸟

  转动得最畅顺,谁的打鼓鸟造型最简练美观。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泥塑过程,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在观察、分析动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3 通过想象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回忆、观察、分析、表现动物与妈妈在一起的情景。

  ?难点:动物的特征和情节的表现。

  三、课时安排:2课时

  ? 四、材料准备 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图片,彩泥或胶泥、泥塑工具(如尺子、牙签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1、语言进行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2、导入新课

  ?(1)你从小最喜欢和谁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时什么样?

  ?(2)动物和妈妈在一起时什么样?你能根据图片编个故事吗?欣赏教材中的图片。

  ?(3)这些图片中有哪几种动物,各有什么特点?

  组织小组讨论:小组之间利用自己课前搜集的动物图片,分析动物特征。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大象:腿粗、鼻子长,耳朵大。

  企鹅:身体椭圆,嘴尖……

  ?3、提问:怎样用泥表现出动物特征。

  ?讨论: 可以用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手段来表现动物特征。如:河马的大嘴,可以用切挖和捏的'方法;袋鼠的身体可以用堆塑的方法。

  也可以利用工具来表现动物的特征,如小乌龟壳上的花纹,可以用尺子压出。

  4、提问:如何表现出妈妈和孩子在一起?

  ?讨论: 妈妈大孩子小,孩子和妈妈紧紧地靠在一起,孩子爬到妈妈的背上……

  5、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小组同学将自己的作品集中在一起,组成“母子乐园”,互相评价。

  ?6、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查资料:你今天制作的动物喜欢在哪儿生活?它现在的生活环境怎样?

  六、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动物图片进行分析比较,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动物特征,学生感受到了母子之间的亲情。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语言进行组织教学。

  二 导入新课:

  讲故事:有一天,大象妈妈带着它的孩子来到草地上,对它的孩子说:今天我要教你学本领,说着,大象妈妈用它的大鼻子一卷,……

  提问:谁还能讲出其他种小动物和妈妈学本领的故事?

  三 探究新知 组织小组讨论。

  引出课题。

  提问:故事中的动物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组织同桌同学讨论。

  如:河马嘴巴大,耳朵小。 松鼠尾巴大……

  请几个同学根据图片给大家分析。

  提问:怎样用泥表现出动物特征。

  ? 可以用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手段来表现动物特征。如:河马的大嘴,可以用切挖和捏的方法;袋鼠的身体可以用堆塑的方法。也可以利用工具来表现动物的特征,如小乌龟壳上的花纹,可以用尺子压出。

  提问:同桌两个人如何分工合作? 怎样表现出妈妈和孩子在一起?

  ?讨论:一个人制作妈妈,一个人制作孩子。妈妈大孩子小……

  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拓展 课后查资料:你今天制作的动物喜欢在哪生活,它现在的生活环境怎样?

  教学反思:互评学生作品时要尊重学生。如问:“前面展示的作品哪个好?”就不如问:“你喜欢哪一个作品?”这样,就不会打击到没有被选上作品的同学。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感受色彩强烈对比带来的视觉美感,深入了解对比色知识;运用强烈的对比色和生动有力的笔触,创作一幅富有动感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回忆、探究、分析、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对比色知识和使画面产生动感的方法,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对比强烈的色彩带来的表现力,学习运用对比色创作富有动感的美术作品,激发学习兴趣,并促进对美术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深入理解和运用对比色。

  【难点】

  如何运用对比色创作一幅有动感的作品。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图片,并提出问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对图片进行去色处理,再次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还会有动的感觉吗?

  教师总结:我们一起来探究色彩“动”起来的秘密,揭示课题《让色彩动起来》。

  环节二:欣赏作品,探究对比色

  (一)对比色的概念

  1、提出问题:什么样的色彩给你欢快、有节奏的感觉?(红色、黄色、绿色等)

  2、出示色相环,引导学生找一找色相环中哪些颜色对比强烈?(红-绿,黄-紫,蓝-橙)

  继续追问:这些色彩在色相环中距离是怎样的?(180°)

  3、讲解对比色的概念:色相环中,每个颜色对面(180度对角)的颜色为对比色。如红-绿、蓝-橙、黄-紫互为对比色。

  (二)感受对比色

  1、作品中的对比色

  多媒体展示《威斯敏斯特大桥》,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问题:这幅作品中,画面色彩给你什么感受?作者运用了哪些色彩?他是如何运用这些色彩进行表现的?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画面色彩夸张,充满动感,画家运用了补色以及冷暖差别大的色彩。画面中相邻的颜色都运用强烈对比的色彩,不同冷暖、深浅的色彩交替使用。

  2、生活中的对比色

  我们已经感受了作品中色彩的运用,同样的生活中也存在很多的对比色,那回想生活中存在哪些对比色?

  教师总结:玩具、游乐场、红绿灯、民间彩塑

  环节三:实践练习,运用对比色

  1、提出问题:要想表现一幅具有动感的画面,你认为如何用色最合适?

  教师总结:运用对比色可以使画面更加的明亮鲜艳从而产生动感。

  2、布置作业:创作一幅能让色彩动起来的画。

  3、学生实践,教师巡视辅导。

  环节四:展示评价,分享对比色作品

  1、学生自愿展示作品。

  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评价要点:谈谈你表现的内容是什么?主要用了哪些对比色?你是如何表现的?同学们的作品中,你认为谁的画面最活泼、色彩对比最强烈?

  环节五:小结作业

  1、总结回顾对比色的相关知识。

  2、课后作业: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色。

  四、板书设计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9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以多种版痕、印迹的体验为取向的课程,让学生体验版面、颜料、印纸、画面之间的关系。课程设计建议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单元课程以游戏形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情感、探索、审美、创造活动的交融。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以生活为题材的各类版画作品,通过对版画作品内容、技法和风格的欣赏、感受和分析,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版画创作的主题,使他们认真体验生活,加深对人和事物的观察,体会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本单元指导学生学习几种简易版画(蜡笔版画、刮画、拓印版画、弹涂孔版画)的技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知识点是安排在四年级下册,授课的对象是四年级的孩子,他们天性活泼好动,并对陌生版画有着极强的好奇心,不过由于这个年级的学生,上课很难坚持着长久的注意力,因而,本单元依然提倡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媒体和技法末作分化,课程结构也比较综合,每个课题既有欣赏评述活动(栏目:说一说、看一看),又有造型表现活动(栏目:动手做)。根据单元主题和儿童年龄与心智发展阶段,建议在教学中采取想像性的游戏方式,引导儿童在相关题材下,采用以点、线、面、色、印为主的自由自在的综合表现手法。

  三、总体目标:

  1、认识版画形式的多样式,在游戏性的版画创作中,感受版画的美感,培养对版画的兴趣;

  2、学习几中简易版画(蜡笔版画、刮蜡画、拓印版画、弹涂孔版画)的技法,了解版画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3、愿意与同学之间交流自己的作品,并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4、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发现各种材料所产生的肌理美感,提高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四、教学重点:

  欣赏观察和探索各类版画作品的艺术风格,学习和掌握简易版画的各种表现方法,进行表现以生活与情感为主题版画创作。

  五、教学难点:

  运用所掌握的各种版画表现方法,创作出有个性、有水*的版画作品。

  六、教学策略:

  1、本单元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游戏教学法、示范教学、练习教学和创作教学法。

  设计有趣的活动,展现给学生生动、具体的形象或以形象为主体构成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想象力。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游戏活动、版画欣赏等活动,把教学内容融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通过游戏教学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并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版画最基本的组成要素点、线、色的变化,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表现与运用,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通过教师示范教学,让学生在老师的示范中感受版画形式美感。

  2、教师将教学内容按学生的程度适当调整对学生的作业要求。

  在教学中处处体现师生之间的*等意识,给予学生学习的空间,教师的设问要有利于学生思考、主动学习。而不是简单的要求,避免在教学中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

  3、直观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师的示范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欣赏。在新课讲解与分析过程中,应多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教学与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熟悉的事物紧密结合。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加以引导,创设最佳的学习情景,运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法,如视频、电影、参观、访问、故事、游戏、音乐版画制作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版画的兴趣,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潜能将可以得到较好的开发。

  七、课时设计:4课时

  1、水和蜡的游戏:1课时

  2、蜡和笔的游戏:1课时

  3、拓印的游戏: 1课时

  4、弹涂的流戏: 1课时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0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内容。教材的意图是通过欣赏*戏曲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及生动形象的化妆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欣赏、设计、制作,体验戏曲艺术特有的魅力。这节课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完成不同材料的选择、设计、制作。所以在学生作业时,老师提出任务,稍加启示,剩余的时间让学生各得其所,自得其乐。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兴奋感与成功感的结晶。那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与自信心,培养创造性和实践能力是本教案设计的理论基础。具体到教学过程中则以谈话与欣赏方式导入,螺旋上升拓宽知识面,以学生参与体验为主,尽可能的使美术属于每个学生,同时注意愉快教学,做到善教乐学。注意控制各个教学因素,如:内容方法、师生关系。使学生以愉快轻松、饱满的情绪进行学习。

  ⑴、*戏曲特别是京剧的文化、历史和艺术特色。

  ⑵、过程与方法: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人物进行脸谱设计。通过听、说、唱、演等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戏曲艺术的有关知识,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尝试用绘画、制作、表演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戏曲艺术的理解,表达对民族艺术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根据所表现的人物进行脸谱设计,脸谱能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四、教学方法

  ⑴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声像、视听结合;

  ⑵充分发挥欣赏教学的“通感”,引导学生进行多渠道的参与体验;

  ⑶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讨论、归纳等方法获取新知识。

  五、教学准备学生:

  自带制作材料,收集戏曲知识资料教师:课件、戏曲影像资料、课前准备工作

  六、教学设计:

  一、情景设置,引入新课

  1、播放戏曲联唱。课件提出问题:视频播放的戏曲种类是什么?学生欣赏后进行连线找茬小游戏:四个曲目中哪一个曲目中的扮相和其它的不同?京剧中的人物脸上有脸谱其它没有,引出课题:精彩的戏曲——脸谱

  2、出示课题:请让我们一起走进——“精彩的戏曲”世界!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①戏曲的历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融音乐、美术、文学、表演、武术、灯光、服装、道具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京剧是*戏曲中的“国粹”。②戏曲的种类共有317各地方戏曲,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梅戏........③戏曲的行当生、旦、净、丑④京剧的脸谱色彩寓意:红、黑、黄、蓝、白

  师生活动:画一画教师范画脸谱

  三、艺术实践,分组合作

  1、讨论创作构思,按照构思进行现场分工分组:按照脸谱的谱式分为四个组既十字门、整脸、三块瓦、碎花脸形式为主进行设计,个别学生也可按照自己的创想进行个性设计。

  2、实践任务:各小组一个人为单位,用带来的材料进行制作。

  3、教师辅导,对在制作过程中有困难的小组进行指导。

  四、作业展示,共享成果学生展开评议、赏析

  七、课堂小结,靠后拓展

  1、小结:师生共同谈谈这堂课的收获以及快乐体验。

  2、拓展:展示以戏曲内容为创作题材的作品,让学生感受戏曲的艺术魅力。

  3、师小结语:*的戏曲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京剧艺术,博大精深,美妙绝伦。通过这一堂课的共同学习,给予大家的是一种熏陶和指引,希望这节课成为学习戏曲知识的良好开端。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1

  教材分析:《色彩的对比》是人美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十册第四课的内容,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学习内容,是色彩系列的一部分。即通过看、画、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形式美感,能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只是完成一幅作品。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分析生活中的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我国古代建筑及民间工艺品中的色彩运用,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

  难点:艺术实践中对比色的选择与搭配。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语言组织教学,互动游戏《正反义词》。

  同学们,在课前我们先来做个小互动,《正反义词》大家都会吧?那我们就来看一看那位同学反应最快。长——、高——、胖——、黑——、

  同学们表现的很棒,都能快速的答出它们的反义词,那我们现在上课。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刚才考察了大家的反应能力,现在在考察一下大家的观察力。老师请两位学生到讲台上来,提问;他们有什么不同?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高矮、胖瘦、肤色黑白,嘴巴大小······

  2、下面我们在观察两组图片,列举生活中的对比现象。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视觉感受呢?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对比现象,一起来了解对比概念: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品放在一起,相互影响显示出差别的现象叫对比。

  3、那在我们的美术中会有怎样的对比效果呢?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色彩的对比》。

  三、讲授新课

  教师: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生存环境又是怎样的呢?请学生用形容词还形容一下。

  学生: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等教师说明我们的世界充满了色彩,色彩无处不在,色彩是我们的生活更有生机,活力。

  教师:但如果世界上没有了色彩又会怎样?

  学生:暗淡无光,没有生机,死气沉沉

  教师:著名的色彩大师伊顿曾这样说过:“色彩就是生命,因为没有色彩的世界在我们看来象死的一般!”那就让我们舞动自己的生命,让它变得色彩斑斓。

  1、下面我们来一起回顾三原色,三间色。同时阅读教材小资料,分析9页教材。

  2、师出示色卡请两位学生上台采用色卡拼组、色卡连线的方式选出正确的对比色,再出示色相环请学生指出对比色。

  3、总结对比色规律。(在色相环中呈120-180度的为强烈对比,90-30度之内的为柔和对比。)接着进行细致分析不同类别的色彩对比:

  A:同类色对比:同一色相的颜色对比。特点:色相相同,个性差异小,对比效果极弱。画面比较柔和,不刺眼。

  B:邻近色对比:在色环0---40度的颜色。特点:统一,色彩富于变化、柔和、过渡自然。

  C:对比色对比:在色环上0---180度的颜色对比。特点:对比效果极为强烈,给人强烈的刺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4、欣赏图片,寻找生活中的对比色。

  师:清洁工的衣服为什么是橘红色的?学生一起答:醒目,突出,防止别人撞他。师引导提醒:这种色与周围环境。学生一起说:对比强(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比较的观察)师:动手术的医生为什么穿绿色的?学生议论纷纷。师:色彩对比除了前面我们说得给人们影响,强烈的互补色还可以缓解人的疲劳,因为血是红色的,与绿色的衣服是互补色,这样穿医生可以更好的做手术。

  分析教材画家作品中如何运用对比色,及民间艺术品中对比色的作用。

  四、艺术实践

  1、作业布置:运通色彩的对比进行《凤鸟》色彩填涂。(发给学生老师准备好的凤鸟黑白稿)

  2、展示范作,分析如何运用对比色填涂。记得我们在四年级的时候就学过对称方式,在这次挂虎填色的作业中,一定要将你的对比色填的对称,这样会让它更具美感。

  3、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五、展示评价

  1、学生自我展示作业。(让学生毛遂自荐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将自己认为运用对比色最好的地方说出来。)

  2、小组间互相评价。(老师讲教师后方的黑板划分为4个区域,让每组挑出6副最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粘贴,小组间走动浏览,每组派代表进行谈论感受)

  3、教师点评总结。

  六、课后拓展

  出示部分民间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实践,可以设计一些民间物件的形象进行填色或用对比色画一幅画。

  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看、画、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小组评议作

  业的方式,使学生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并且能够客观真实的评价,有助于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图案、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二方连续图案的一些知识。

  2、技能目标:掌握二方连续纹样的描绘技能,能描绘出有装饰效果、色彩美丽的二方连续图案。

  3、情感目标:在二方连续图案的构思、组合、创意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认真细心的态度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二方连续图案的基本特点,在秩序中体会整体美,学习色彩的分布,提高认识与动手能力。初步形成*面构成的概念,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动脑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二方连续图案的描绘技能,描绘出美观大方的图案,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二方连续图案创作的特点与规律,尝试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完成二方连续图案。

  三、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有关房间摆设的图片(包括手工制作图片和实物欣赏图片)若干,制作范例数个;卡纸、双面胶等。活动流程图:

  1.激发兴趣。

  教师用刷上颜色的树叶在黑板的白纸上重复压印,激起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

  2.初步尝试。

  让学生将彩纸反复折叠几次,然后剪出一个简单的形状,打开后看看有什么特点。用所带的工具材料在桌子上摆一摆,感受排排队的乐趣。

  3.展开活动。

  思考这样的排队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可以看到,这样的排队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和学生一起走进校园或走上街头(也可以看自制录象片段),亲身接触和体验一下二方连续图案。

  4.分享活动。

  自主构思(活动的中心环节)。用各种材料边做边想,边想边做,选定自己的尝试目标,大胆进行尝试活动,体验活动乐趣,并进行合作活动,相互交流,共同研究和探讨,在愉悦和欢快的氛围中构建和创新。

  5.延伸活动。

  评价、展览。说说自己的作品和创意,欣赏和体会别人的表达和构想。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绘画日记的表现方式,并能运用到生活中去。

  2.逐渐养成细心观察和体会生活,认真表现生活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授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绘画日记作品,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探究绘画日记与文字日记的异同。

  2、让学生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一些有趣的、有意义的事情说一说、讲一讲;“绘画日记”不仅仅要求学生关心周围让他们记忆深刻的大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关心包括小花、小草在内的小事,把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作为绘画日记的内容。同时,也会让学生明白*凡的事物只要通过细心观察,大胆表现,也可以绘制出优秀的作品。还可以让学生带来日记本,选感触最深、体会最真的日记在小组或全班进行交流.

  3、学生作业,老师辅导

  通过看教学光盘中小朋友的作品,体会学生作品中文字和绘画相映成趣,情趣盎然,自己做也时,用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用简短、流畅的语言进行描述。

  三、课后小结

  利用班级壁报开辟“绘画日记”栏目,使之成为班级的亮点,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湖南版小学美术教材第三册第4课《美丽的昆虫》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以小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美丽昆虫为切入点,旨在让学生学会从审美的角度去关注生活中的小昆虫,感受这些小动物给生活带来的情趣。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多种昆虫图片,了解其特点,观察他们的形与色。引导学生大胆运用色彩,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创作。

  学情分析:

  本年龄段学生对生活中的小动物比较感兴趣,身边的花鸟鱼虫总能吸引他们的眼球,学生生性活泼,激情四射,富有想象力。初步具备一定的构图及运用色彩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昆虫的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

  2、大胆运用色彩进行绘画表现。

  3、增强亲近生活的热烈情感。

  教学重点:

  对昆虫的形态特征和花纹特点的认识和表现。

  教学难点:

  表现出形态各异的昆虫。

  教具准备:

  课件、昆虫图片、示范用具、大小指环等。

  学具准备:

  记号笔、素描纸、剪刀、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听声音,猜小动物

  师:今天老师能和二(x)班的同学们一起学习,我们心里非常开心!我们??老师还带谁来了呀?不告诉你们,我倒是可以让你们听听它们的声音!(课件播放昆虫叫声)能猜出来吗,都有谁呀?

  生:蝈蝈、小蜜蜂、萤火虫……

  2、师导语,引出课题

  师:在花丛中、水塘边、树林里,经常能听到它们悦耳的歌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生答)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它们都叫——昆虫。

  今天,老师要同你们一起轻轻地走近《美丽的昆虫》。(板书课题)

  二、了解昆虫结构和形态特征

  1、通过趣味故事“听”昆虫结构和形态特征

  师:下面老师跟你们讲一个故事:螳螂姑娘(将一只用彩色纸制作的大螳螂贴在黑板上相应位置)经过一个夏天的劳动,捉到了好多好吃的虫子摆在餐厅里,她贴出一张告示,欢迎昆虫们到我家参加宴会。蜜蜂嗡嗡地唱着歌来了,蜻蜓扇着大翅膀来了,瓢虫穿着七星大衣来了,蝴蝶成双成对地来了,蜈蚣、蜘蛛和蚕宝宝顺着草中的小路爬来了。宴会开始了,大家吃得真开心。这时候,螳螂围着餐桌转了一圈,把大家仔细地看了一遍,然后她说,我今天请的是昆虫来参加宴会,可有几位不是昆虫也来了。嗯?谁不是昆虫?大家互相看着,议论起来。螳螂说,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六只腿的才是昆虫呢!螳螂走到蜈蚣的身边,对他说,你的腿太多,你不是昆虫。蜘蛛,你也不是昆虫,因为你长了八只脚。蚕宝宝看看自己的两排脚,不好意思地说,我也不是昆虫。蜈蚣、蜘蛛也连忙站起身,对不起,我们还以为自己是昆虫呢!螳螂说,既然来了,还是欢迎你们留下来吧!以后可别再弄错自己的身份了哦!

  2、通过教师范作分析昆虫的结构,感受昆虫的形态特征

  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吗?小昆虫的身体都有哪几个部分呀?有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背上有两对翅膀,都有三对足。(教师在黑板上逐一贴上蝴蝶分解图片身子、翅膀)可是,它们也不是都长一个样,蜜蜂的腹部胖胖的,蜻蜓的腹部细细长长的,瓢虫的腹部简直就是一个大大的圆。工蚁们原来也有两对翅膀,可是后来觉得翅膀没有用,把翅膀卸下来了。(教师一边口述,一边将这些特征鲜明的小昆虫图片粘贴在黑板上适当的位置,和前面粘贴的螳螂、蝴蝶一起将黑板变成巨幅昆虫图)

  3、通过对生活中的昆虫的视频欣赏感受昆虫的结构和形态特征。

  师:这些小昆虫的形态各有各的特点,还是让我们去看看它们美丽的身姿吧!(课件播放昆虫动画)同学们要睁大眼睛仔细瞧,它们不同于别人的地方,还有它们飞翔的姿态!

  4、分析交流不同昆虫的不同形态特征

  (1)找特点

  师:怎么样?它们都长得很美吧?谁能跟我们说一说,在刚才看到和生活中见到的昆虫中,你认为谁长得最漂亮,哪个地方长得漂亮?

  生:螳螂象锯子似的腿;蜻蜓细细的腰;蝴蝶美丽的翅膀……

  (2)分析动态

  师:同学们能学一学它飞翔的姿态吗?飞行的时候,有时能看见两对翅膀,有时是侧面,只能看见一对翅膀。小瓢虫可张开它的硬壳壳铠甲,半透明的翅膀一扇,就飞起来啦!(瓢虫图片拆拉)

  三、演示昆虫的绘画过程

  1、示范勾画昆虫并剪下

  师:老师喜欢会唱歌的知了,我要把它画下来。(用记号笔示范)在画面中间重要的位置下笔,头、胸、胸上长两扇翅膀,再露出一点腹部。看!我把它画得布满了整张纸。

  都画好了,我还要把它剪下来。沿着外轮廓,留一圈窄窄的白边,告诉你们一个小窍门:右手握剪刀咔嚓咔嚓,左手转动纸,这样剪得更快,细小的地方,咱们就剪大的外形,你们看,才咔嚓了几下,就剪好啦。

  四、学生表现昆虫外形

  师、同学们,象老师这样,把喜欢的昆虫画下来,你们可不可以啊?好,小知了等着朋友呢!(生画)

  生:画自己喜欢的昆虫外形。

  (教师于黑板上添画草丛等背景)

  师:同学们都画得差不多了,准备放下笔哦。现在咱们进入倒计时状态:5-4-3-2-1,看谁行动快!(学生勾画昆虫外形结束)

  五、学习表现昆虫花纹及色彩

  1、趣味交流

  同学们画画的时候,我的小知了哭了,呜呜,看它多伤心。知道它为什么哭吗?猜一猜?(生猜)原来,它是想要一件好看的花衣服呢!别忙,咱们先去看看其它的昆虫,看看它们的漂亮衣服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样的花纹,走吧!

  2、直观欣赏(课件播放昆虫图片)

  哇!蝴蝶真美丽,穿了一件蓝色的衣服……看看其他昆虫穿的衣服是什么样的,谁能象老师这样说说?生说……

  3、教师导语

  它们的衣服颜色鲜艳,花纹也漂亮。小知了,我来为你穿花衣。(教师示范设计花纹并涂色)先在翅膀上打扮打扮,老师直接用油画棒画上几个点点,左边有的右边也有,再加几根线在翅膀上,用什么颜色好呢?恩,选择差别大,对比强烈的颜色,象这样,就很好啊。(生答)看!小知了笑了,飞到我的手上来了!(教师将知了贴于指环上)羡慕吧?

  4、用将昆虫套在手上飞的指环激厉学生快速完成打扮昆虫的任务。

  师:悄悄告诉你们啊,可不许告诉别人,老师手上有个指环呢!象这样的指环,不多了,快快把你的昆虫打扮漂亮了,来老师这里取哦,行动慢了,你们的昆虫就只能飞到黑板上的草丛里去啦!

  六、学生在前面所画的昆虫外形的基础上打扮昆虫

  七、作业评价

  1、同学们,现在老师要请大家停下手上的工作,让我们一起倒计时:5-4-3-2-1,看,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教室里随处可见这些美丽的小昆虫们,这些小精灵为我们的大自然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以后,咱们可要好好对待这些看似小小,其实功劳大大的朋友们哦!

  2、现在看一看,你最喜欢的那位昆虫朋友在哪里?谁能告诉我啊?(生答,教师分析其美感)

  3、其实,你们手里的那一只,你们笔下的那一只,就是最美丽的那一只呢!让我们带着可爱的它们,一起跳一圈、一起舞一圈吧!来吧!同学们!(课件播放小步舞曲,师生绕教室扮昆虫飞舞)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5

  一、教材分析

  (一)编辑指导思想

  《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一课旨在通过欣赏各种艺术作品中的动物,让学生认识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学习艺术家们对动物形象的艺术处理方法,使学生体会到艺术作品的魅力,并通过欣赏这些艺术作品,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以动物为题材的艺术作品中寄托了人类(艺术家)的美好愿望与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了解民俗文化、热爱自然的情感。

  本课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探究性学习,把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集中对比欣赏,让学生自己获得艺术表现形式、材料等方面的知识。但由于孩子年龄尚小,对于一些知识性较强的东西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认识、了解。

  (二)教材版面分析

  教材中,首先以东汉青铜器《铜奔马》导入。这是一尊形象写实的工艺品,它抓住了奔马瞬间的姿态,给人以勃勃生机之感。这件作品使学生回忆起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形象,展现了艺术作品中写实的一面。右边一尊泥塑民间玩具《坐虎》与《铜奔马》在造型、色彩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民间玩具《坐虎》将动物的耳、眼、嘴、尾等进行了变形夸张,并以装饰性的纹样、色彩将《坐虎》装扮得可爱、喜庆,充分体现了人们对虎的喜爱及理解,将学生从对动物的具象认识,逐渐引导至抽象变形的情境中。而此页下方李可染的《浅塘渡牛图》则展现了李可染以其高度概括的笔墨,抓住水牛的形象特征及神态,借助*画特有的晕染效果,将水牛以*面化方式展现得活灵活现,让学生体会*写意画的感染力。

  在本课第二页上,主要为学生分析了绘画作品在造型、色彩上的巧妙运用。张仃的作品《鸡》以其概括、几何化的造型,丰富夸张的色彩,简洁有力的笔触,将雄鸡的特征、特别是精气神儿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旁边的两幅学生作品,一张《狮子大王》,主要体现了艳丽夸张的色彩,通过色彩让人感受到狮子勇猛的气势。第二张《母与子》主要学习了画家在造型上的夸张,以及*画笔黑的运用。两张学生作品使用工具不同,表现的侧重点不同,展示了学生欣赏画家作品后经过理解、学习,加以自身的认识,进行创作的效果。在本页右下边有一北京故宫太和门前的铜狮。这是对本课知识的拓展,铜狮的塑造在封建社会是有等级之分的。此铜狮造型威猛,极具震撼力,寓意着至高无上的皇权。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动物造型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去发现、去欣赏。

  本课的作业提示主要是从表现方法、材质上引导学生欣赏。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故加以表演等方式,激发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动物不同特征,为今后创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能够认识辨别青铜、雕塑、泥塑、*画、儿童画等艺术表现形式的基本特征,知道很多艺术作品中的动物是艺术家在色彩、造型上进行了变形、夸张,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展现动物的特征,以及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

  应会:学习描述不同形式的作品,能抓住作品在色彩、造型、材质上的特征,正确表达自己喜欢作品的原因。

  2.隐性内容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艺术的丰富性,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通过对民间文化的接触,培养学生珍视民间文化艺术的情感,同时对学生进行热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育。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认识各种美术表现形式,能从色彩、造型、材质、呈现方式方面进行描述。

  (2)了解艺术作品中经常运用的夸张、变形手法。

  (3)初步了解动物在民间艺术中的寓意。

  难点:体会不同艺术形式给我们带来的不同美感,并将此感受加以描述。

  (五)学习材料

  有关动物的图片,以动物为题材的艺术作品,上节课的动物头饰作业。

  二、教学设计参考

  (一)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1. 设计情境

  看录像:马、牛、狮子、虎四种动物的生活片断。

  2.欣赏书中作品

  小结

  3.欣赏课外著名艺术品

  出示课件:

  “今天我从动物园请来了四位好朋友,你们想和它们做朋友吗?”

  提问: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组的这位动物朋友?(提示:除了它的样子外你还了解到了什么?)

  “我也带来了有关这四种动物的艺术品,看一看艺术家是怎样表现它们的。”出示课件展示:铜奔马(马踏飞燕)

  浅塘渡牛图、铜狮

  提出要求:

  以组为单位回答本组中出现的问题,同学之间可互相帮助。

  提问:谁能介绍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给大家认识?

  提问:艺术家虽然采用不同的物质材料,选择不同的表现技法,但作品中都抓住了动物的什么特点?

  出示课件:

  (1)李苦禅的《鹰》

  (2)吴作人的《熊猫》

  (3)原始壁画《受伤的狮子》

  提问:你喜爱哪幅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分四大组,每组选择一种喜爱的动物观察,可以给动物配音,如奔跑声、鸣叫声等。

  学生回答出动物的体态特点及性情、简单生活习性等特征,如马:体态矫健,善于奔跑且奔跑时动感强烈;牛:身体强壮,善于劳作,性情温顺等。

  学生按照刚才的四组选择相对应的艺术品欣赏并回答课件中相应的问题。如对选择艺术品《铜奔马》的组提出问题:

  (1)这件圆雕作品表现的是马在什么时候的一瞬间动作?

  (2)从哪儿看出它正在奔跑?

  (3)为什么这匹马踏在了一只燕子身上,艺术家想表现什么?

  对选择《浅塘渡牛图》的组提问:(1)这幅画使用什么绘画工具?(2)从画中你能听到什么声音吗?(3)画中的牛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每组选一名代表给大家介绍。

  感受到艺术家抓住了动物形、神的特点,表现出了自己对动物的主观感受。

  进一步感受艺术家对动物形、神的出色表现。

  学生谈对作品的感受。

  本课通过给学生创设与动物交朋友的情境,使学生了解一些动物的体态、神态特点及简单的生活习性,为下一步欣赏艺术作品中的动物进行铺垫。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艺术作品中的神韵在于艺术家对于*时生活经验的积累,从而激发他们向艺术家学习,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表现生活。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了以组为单位互助答疑的方法,目的在于教会他们分析、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欣赏、评述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4. 学生表现

  5.展评与小结

  提问:你最喜欢什么动物?你打算用什么方式去表现它?(泥塑、绘画、布贴等方式。)

  在抓住动物体态、神态的基础上表现出自己对动物独特的感受。

  学生之间互相讨论。

  学生选择不同材料表现自己喜欢的动物。

  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0篇(扩展3)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运用身边合适的材料进行艺术创作,能够表现出光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欣赏、探究等方式,学习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有关光的艺术作品,提高动手制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光所带来的魅力,提高观察美、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一件凸显光魅力的作品。

  难点:合理利用材料制作出体现光的魅力的作品。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设置卡通影子戏活动: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卡通玩偶拿出来摆放,并用光源对画面的场景进行照射,营造舞台剧效果。表演“大闹天宫”,并引导学生说一说:有了光的照射带来怎样的新体验?

  学生大胆发言,教师总结:通过光的照射,比单纯的场景更加像舞台剧。光除了照明功能之外,还可以运用到艺术领域,从而揭示课题《光的魅力》。

  活动二:描述分析

  1.光的应用

  提出问题:在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绚丽多彩的光?

  学生联系生活思考并总结出:霓虹灯、烟花等。教师小结:生活是离不开光的,光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绚丽多彩。

  2.光与艺术

  播放奥运会焰火加配乐的节目片段,感受光在艺术中的运用,并提出问题:视频中是什么内容?给你怎样的感受?(29个焰火依次燃放,组成29个脚印,有强烈的视觉震撼力。)

  光还可以运用到哪些艺术中?(皮影、冰雕、摄影作品……)

  3.发光材料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绿色穿过绿色》,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件作品是运用了什么材料制作的?如何运用光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件装置艺术作品将两排绿色的荧光灯交错排列,而其影子重合在一起,充分运用了光的魅力来表现“绿色穿过绿色”这一主题,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发光材料可以直接用来进行创作。

  4.无光材料加入光的应用

  (1)教师展示自己制作的装置艺术(无光),引导学生说一说运用了哪些材料?想象加入光后会产生什么效果?(布、塑料板等透光材料多样,看起来很普通。)

  (2)教师接通电源,再次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产生了什么效果?(灯光的运用使本身无色彩、无发光的物体产生了不一样的色彩效果,显得更加的绚丽。)

  活动三:示范讲解

  1.教师更换灯光的色彩,思考:不同的光色产生什么不同的变化?(蓝色的光更加冷静,橘黄色光更加温馨。)

  2.教师模拟小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变身小试验员,仔细观察光盘、矿泉水瓶等材料在光的照射下会发生什么样子的变化,并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主动去寻找身边其他的材料。

  学生实验后发表看法,教师总结:制作的方式不同,材料不同,光的颜色不同,最后所产生光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活动四:实践展评

  1.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身边的材料,创作出一件能展示光的魅力的作品。

  2.巡视指导。

  3.在学生创作完成后,举办“魅力光影”引导学生给自己的作品取上好听的名字,最后邀请同学自评、互评,选出最具创意的作品放到展览区进行展示。

  (如《光影》:内容——卡通影子戏;材料——矿泉水瓶、毛线、纽扣、光;效果——生动有趣。)

  活动五:小结作业

  1.请学生主动汇报本堂课都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教师总结升华: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光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五光十色不同类型的光,创造出了那么多艺术品,让我们感受到了光的魅力,才让我们的生活变的多姿多彩。

  2.课后请学生排练一个舞台剧,将自己的作品运用到舞台中,下节课请同学们进行表演。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2

  今天早上第二节,在四二班,我的组内公开课终于讲完了!这次“痛苦”的讲课经历又是让我有了一次进步的机会。

  第一节下课的铃声还没落,我就提起包从办公室冲了出去。来到班里,同学们收作业的、上厕所的乱作一团。于是,带上耳机,整顿纪律,其实孩子们还是挺聪明的,知道今天要讲公开课于是很配合的很快做好了课前准备,趴在桌子上静息等待预备铃的响起。上课了,孩子们一个个坐的端端正正的,精神焕发,看到他们那可爱的小脸,我紧张的感觉立即消失殆尽。终于,上课进行了十几分钟,我要讲的内容也讲完了。孩子们像快乐的鸟儿一样很快的拿出工具,开始了他们的创作。。。。。。

  一节课上下来,虽然效果还行。但问题还是一大堆。首先,我感觉我安排的学习内容有点多,重点不突出。在备课的过程中,虽然我也知道内容偏多,应该删除一点,可是,在删的过程中,我又觉得什么都想让学生知道,什么都舍不得删,结果导致了学生上课时刚开始积极性很高,可是到了后来,学生就不愿意说了,他们更愿意的是画。这方面我应该注意。另外,在讲“如何设计标志”时,像周老师说的那样,我可以把这一部分融会在“标志的作用”“标志的分类”里讲,这样既生动又形象,更利于学生接受。

  其实,在这节课里。我感觉自己相比之下是有进步的。特别是在课堂纪律方面,在这方面我要特别感谢程老师和周老师的悉心指导。

  其实,每一次痛苦的经历都是一次进步的机会,虽然这次的公开课,在准备的过程中有些痛苦,可是,当公开课结束之后,听着别的老师对我的指导,安静的思考着自己的教学过程。。。。。。我觉得这样的一节课能够抵得上我们*时10节课的提高。所以,我很珍惜每一次讲公开课的机会!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结合*川剧变脸绝技表演,感知折纸“变脸”,掌握折纸的基本要求,能折出“脸”形,并知晓“变”的方法

  2、能大胆的描绘出生动、有趣的“脸”。

  2、在整个折折、画画、玩玩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3、感知、了解*戏剧瑰宝——川剧变脸,弘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折出“脸”形,并知晓“变”的方法,能大胆的描绘出生动、有趣的“脸”。

  难点:在整个折折、画画、玩玩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教具:,“魔术“用具若干,师生用纸若干等。

  学具:教材、课堂练习、线、纸剪刀、胶带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相互熟悉,活跃课堂气氛。

  2、用耐人寻味的“小魔术”,拉近师生距离,并为今天的折纸综合课的“变”铺垫,渲染神奇有趣的氛围。

  二、引导阶段。

  1、音美艺术的综合,欣赏*戏剧——川剧大师彭登怀“变脸”绝技。

  2、利用媒体对学生形成视觉冲击,最直接的了解“变脸”,学生自己自然而然的揭示了课题。

  三、发展阶段。

  1、师生进一步了解*戏剧瑰宝——川剧变脸,弘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急切的求知欲。

  四、综合阶段。

  以“拜师学艺”为情境,“彭师傅出考题”开展教学全程,将多媒体作为主要教学手段,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共同“拜师学艺”,共闯难关,夺得胜利。

  1、第一关考题:师生根据折纸步骤图,共同尝试“闯关”。

  2、第二关考题:不同方向的观察折纸,启发各种形象,共同尝试添画。

  3、第三关考题:师生讨论、探究、发现“变脸”机关,共同尝试“变脸”。

  4、第四关考题:*川剧变脸的一大特色——色彩鲜艳的脸谱,师生共同夺取胜利。

  五、拓展阶段。

  1、贯彻“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的新理念,与学生轻松的讨论讨论今天学习的“变脸”的用处和各种有趣的玩法。

  2、大家毫无约束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玩一玩、乐一乐、笑一笑。

  3、小结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舞蹈中运动形象的观察、记忆和表现能力;

  2、初步了解舞蹈及舞蹈动作的形成,并大胆表现;

  3、让学生体验、感受舞蹈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

  了解舞蹈动作的形成是靠身体各部位和谐优美的运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

  大胆表现出各种优美生动的舞蹈动作。

  教学具准备:

  油画棒、彩色砂纸等。

  教学过程:

  一、 音乐欣赏,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音乐《春之声圆舞曲》,学生欣赏后谈自己的感想。

  2、揭示课题:《快乐的舞蹈》。

  二、 初步感知,认识舞蹈。

  1、师生互动,简单介绍舞蹈的由来。

  2、教师播放课件,让学生认识有代表性的中外舞蹈。

  3、介绍两位擅长表现舞蹈人物的画家:法国的德加和*的赵士英,让学生初步感知绘画中舞蹈的美。

  三、 游戏引领,尝试表现。

  1、教师趣味示范,用骨架图3秒钟画出站立的人物。

  2、学生模仿表演教师出示的各种舞蹈动作图片,体验、感知舞蹈动作的形成。

  3、通过课件展示各种舞蹈形象,用游戏“定身法”将优美的舞蹈动作“定住”,让学生尝试用骨架图画出几个舞蹈中的人物。

  四、深化认识,自主表现。

  1、如何在骨架图上画出完整的人物形象?

  A、课件展示各种舞蹈中的头饰、服饰、道具等,启发学生思维;

  B、教师示范演示,将一个骨架人物添画成完整的舞蹈人物。

  2、作业要求:

  A、选择练习作业中自己最喜欢的一个骨架图动作,画在作业纸上,并将形象表现完整;

  B、构图要饱满;

  C、注意画面上色彩的搭配。

  五、交流评析,欣赏提高。

  1、欣赏学生作业,并用各种方式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

  2、师生互动,手拉手围成圈,一起跳着圆舞曲结束新课。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学生的感知和对信息的扑捉,实践研究性的学习过程。

  2、会用有特征的形构成不同用途、不同特点运动状态的船,表达个性。

  3、在探究性学习和儿童艺术表现过程中,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在了解认知船的过程中,潜在的启发学生劳动创造文明、智慧的意识,拓宽知识面。

  重点:

  在感知中用有特征的形构成某种船。

  难点:

  在探究过程中立意和构思,生动地画出船的状态。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彩色笔、油画棒、图画纸

  学生准备:

  课前查找或搜集有关船的知识和图片,彩色纸、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

  1、谜语:两头尖尖像月牙,水上行走全靠它。揭示课题:船

  2、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船有哪些了解,反馈学生课前搜集船的知识。

  教师提出问题:

  1.你知道的船有哪些?

  2.它们有什么用途呢?

  3.请你说一说坐船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搜集信息的能力。)

  三、讲授新课:

  (一)观察欣赏:播放课件,了解船的种类及其功能特征有什么不同?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思考问题:

  1、它们的外形一样吗?

  2、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它们的功能特征有什么不同?

  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对各种船进行简单的讲解。

  学生归纳总结:

  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了解不同的船用途不同。发散学生思维,开发创造力。)

  (二)教师示范讲解画船及构图的方法:

  1、画一条波浪线。贯穿画纸,从左到右。

  2、画船身。用有特征的形概括自己感兴趣的船身,船头高高扬起,画在画面中间船身要大要长。

  3、局部结构的表现:体现船的种类。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介绍人物的一般方法,引导学生把一件事情叙述清楚明白,表达真情实感。

  2、让学生乐于进行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信心。

  3、让学生在习作中学会欣赏别人,取长补短,获得与人相处的快乐。

  教学难重点:

  难点:在文中能表达真情实感。

  重点:引导学生把事情说清楚,说明白。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游戏:

  师:这节是作文课,我们先来一起做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就叫“猜猜他是谁”。要求学生说出你的好朋友的一些情况,让同学们猜一猜你说的是谁,在最短时间内被同学猜出来说明你介绍的很好,能抓住朋友的特点来说,这样的同学为胜者。你们愿意一起游戏吗?

  (此环节设计的活动意在激发学生兴趣,再有三年级学生作文最大特点是过渡性,由观察图画到观察生活过渡。所以我创设有效情景,指导学生观察并丰富素材。从他们身边朋友开始,这样更贴近学生生活,所以学生兴趣高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为本节习作提供了素材。)

  2.揭题:

  师:为什么有的同学介绍的人大家很难猜出来呢?是因为他介绍的没能抓住同学的主要特点所以很难猜出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去描写一个人,题目是“——是我的好朋友”。(同时教师板书)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习作要求,指名读教师板书归纳。(学生在揭题前个别同学介绍的没有顺序,杂乱无章所以才使同学们都猜不出来。是因为学生不知道要按怎样的顺序去观察去描述。三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还极不细心、全面,常常笼统、模糊,只能说出客体的个别部分或颜色等个别属性。对事物间细微的差别难以觉察,不能表述。)

  二、启发回忆:

  1.在本单元我们认识了感情好比潭水深的李白和汪伦,还有谁?请同学们说说看。

  2.同学们人人都缺少不了朋友,那么你的好朋友是谁呢?除了名字以外,我们想了解你的朋友,谁能把你的好朋友向大家介绍一下。

  3.在同学介绍过程中,你发现了吗?大家都介绍了哪些方面?如果要介绍一个人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呢?按怎样的顺序更好呢?(此时教师板书:长相、年龄、爱好、特长、品质等)

  4.在介绍一个人的时候要选取上面几个方面或者最有特点的一到两方面就可以了。

  5.你能和同桌说一说你的好朋友吗?抓住最有特点的一到两方面。

  6.大家的好朋友各有各的特点,*时生活和学习中你们相处的如何呀?请你用事例告诉大家。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教学重在一到学生把一件事说清楚,说明白,同时也有意识地教会学生用事例说话,以让人对他的朋友了解更清楚)

  7.现在你能告诉我向别人介绍你的好朋友时应注意什么吗?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习作思路)

  三、激*感:

  1.我想同学们之间的友谊是深厚的,但这种真挚的情感要让同学们也能与你共享吗?汪伦、李白。俞伯牙和仲子期他们的深厚友情让诗人作者表达的淋漓尽致,让我们读了深受感动。是因为他们把内心对朋友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了,你能把你与朋友的深情写出来吗?我相信同学们只要心中有情一定能写出来,加油!

  2.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按照我们刚才理清的顺序,向对方介绍你的朋友,把你们之间的友情与大家共享。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质在激发同学们的情感,让那些经典的友情故事感染每个同学,使之能发自内心的我要写出来,并能把情感融入其中。)

  四、动笔成文:

  1.看到你们高兴的神情,我知道你们对自己的好朋友都有一份真情,你愿意写出来吗?

  2.在写之前别忘了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3.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4.师:谁愿意把你的习作思路读出来,让大家听一听与你分享快乐。(读后学生动笔习作)

  (设计意图)(本环节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进入“我要写”的精神状态,使教学目标悄然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表达需要。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的积极状态,真正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用。)

  5.我们再来做猜一猜的游戏好吗?就来读你的习作,让同学来猜一猜你写的是谁?要求大家认真听,看谁写的习作很快让同学们猜到,看谁还能提出更好的建议给同学。

  (此环节我依旧同开课前设计的活动一样,让同学们在介绍时先不说出名字,让同学猜一猜,使同学们很快猜出来的,说明描写能抓住人物的特点,并且能按一定顺序描述。这种游戏活动方式来点评检查学生习作情况,改变了以往枯燥的读后点评,评后修改的状态。使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作文就能有兴趣去写,从而达到“我要去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都能按一定顺序把你的好朋友介绍给同学们,表达的情感很真实,看来同学们收获也一定不少,快来谈谈。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7

  一、组织教学

  二、授新课

  1、引导学生看课本,了解龙的原型是什么?龙的概念是怎样形成的。在*文化中有何影响?

  2、看光盘,欣赏绘画中的龙凤、建筑中的龙凤、器皿中的龙凤、服饰中的龙凤、龙凤纹等。

  让学生知道自古以来,龙凤形象在记载历史、美化生活、激励精神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而使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传统艺术的意识。让学生在欣赏探究中体悟背后的意蕴,在评述中发表自己探究的成果。

  3、在第一、二课时分别让学生画一画龙凤纹样,在此前可看光盘上小朋友的作品启发思路。

  三、课后小结

  表扬造型生动的作业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8

  [智育目标]:通过多种绘画形式表现物体前后关系,运用物体“近大远小”的规律

  [素质发展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感受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找出物体“近大远小”的规律

  [教学难点]:用绘画形式表现物体“近大远小”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教学图片、影像资料或课件

  绘画工具、剪刀、浆糊、彩色纸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游戏表演:捉“尾巴”(甲、乙同学是怎样跑的?)

  2.导语:同学们,可别小瞧了前前后后,这其中还有不少的奥妙呢,来,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好吗?

  (板书课题)

  二、观察·发现

  1.欣赏来自生活的图片

  2.欣赏绘画形式的图片

  3.观察图片中的景物是怎样排列的?是不是前前后后的?前面的物体与后面的物体看起来有什么区别?

  4.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前后排列的物体,有一个“近大远小”的规律。

  5.请说说看你以前有没有见到过“近大远小”的现象?

  三、探索·体验

  1.讨论:你以前的绘画是怎样表现前后关系的?现在你准备如何表现?

  2.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绘画主题、形式以及绘画的顺序。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内容:绘画顺序、绘画比例、颜色的搭配、废纸屑的处理等)

  4.创作点评,体验创作的快乐

  四、拓展·延伸

  1.请试着用今天所学的“近大远小”的规律,把你对作品《 》的评价写出来。

  2.结束语:

  板 书:

  3. 前前后后

  前后关系的物体——————规律:近大远小

  主题:

  绘画 形式:

  顺序: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画中线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线条的多种变化,理解不同的线条变化产生不同的情感美和艺术美,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2.操作目标:尝试画出不同形状的线,运用线条来表现一个完整的形象,体会线条丰富的变化,体验艺术的创作的快乐。

  3.情感目标:欣赏绘画的线条造型作品,感受线条美及其赋予的生命力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组成的纹理。

  教学难点:尝试画出具有不同变化特点的线,画面中线条黑白灰层次的组织。

  教学准备:绘画笔、纸、感受题纸、学生老师画家范作。

  教学过程:

  一、认识线条

  1.课件出示一张充满线条的风景照,让学生找找风景照中看到了哪些线条。

  师:线条是美术中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变化多端的线条可以产生非常有魅力的画面效果,今天我们就一起感受下"线条的魅力"(课件出示课题)。

  2.师:除了刚才图中看到的线条,你还说的出其它的线条吗?

  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线条。

  师:世上的线条有很多种,为了便于认识,我们可以把线条简单地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

  3.点击课件,一起与学生初步认识直线、曲线。

  4.学生尝试表达对不同线条的感觉,初步感受线条的美感特征。学生拿出教师发予的线条感受题纸,经过自己感受,小组讨论,把对不同线条的感受书写下来。

  反馈学生填写的感受,师也出示自己填写的感受。

  5.师:其实,在我们身边,线条无处不在,我们来一起去找找大自然中的线条,教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课件附和音乐欣赏自然界中的线条,师生一起感受其中不同线条所具有的不同的情感表现。

  部分欣赏自然物:

  花地--(*静、宽阔)--直线、水*线

  梯田--(柔和、舒畅)--曲线

  波光--(飘逸流畅)--网状曲线

  海浪--(翻腾)--粗细结合的波浪线条

  爆炸--(危险)--放射线

  …

  二、尝试画线

  1.合作学习,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

  2.尝试练习任选美术作品的一个局部进行临摹。通过临摹尝试线条表现力。

  3.反馈一些学生尝试品,简单评价。

  4.谈学习感受,请同学说说画线条的感受。互相说说自己对画中线条的不同感受。进一步了解、体会,使学生对用线造型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欣赏学习

  1.师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的老师范作、画家作品以及其他学生的线条作品,交流感受,注意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等的变化。

  2.小结如何画好一张漂亮的线条画:

  一张好的线条画,不但要画面完整,主体分明,而且画面上总会出现黑灰白的层次变化,黑灰白的层次需要做到线条的粗细变化、深浅变化、长短变化以及有疏有密的变化等等。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感受,也都需要用不同的线条去表现,这样才会产生好看的画面效果。

  四、学生创作

  1.学生创作,师巡视指导。

  2.欣赏部分学生作品。在欣赏中评价学生作业中的优劣之处,对他们作业中的线条安排和画面完整性,作出评价。

  五、总结

  许多同学刚才都有用线条表达自己一定的思想感情,希望你们*时多留意观察身边的线条,画出一些更好看的线条画作品。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能描述机器人的三个基本特征。

  能说明自己预测机器人发展趋势的理由。

  2、科学探究目标

  能搜索有关机器人的信息和资料

  能按照要求根据实际生活或学习需要设计一个机器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通过与其他人交流,改进本组的设计方案

  能客观的评价别人的设计方案

  能举例说明机器人将会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哪些好处和问题

  能判断周围哪些事物属于机器人

  教学准备

  有关机器人的图片资料或相应课件

  有关智能机器人的图片资料或相应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某某同学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不想认识一下?出示智能小狗玩具,这是什么?下面咱们请某某同学为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玩,好不好?指名生演示。

  (通过玩耍,感受智能小狗的聪明灵活,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师:大家觉得这个玩具朋友怎么样?其实,这个智能小狗就是一个小型的机器人,说到机器人,大家肯定不陌生,对吧?谁来简单说说你在哪里见过什么样的机器人?同学们的知识面可真广啊!其实,机器人是人类创造的最奇妙的工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畅游机器人王国,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机器人,好吗?板书课题——机器人。

  二、认识机器人:

  1、师:课前,同学们通过课外阅读、看电视、上网等多种途径,搜集了好多有关机器人的资料和图片,下面我来考考大家:你知道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是由哪个国家制造出来的吗?生答。对,美国制造出第一个机器人,从此揭开了人类研制机器人的序幕。现在,我们人类已拥有一个庞大的机器人家族。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好多机器人图片,让我们逐一认识他们。师展示机器人图片,并简单介绍。欣赏完了老师的图片,同学们一定也有不少关于机器人的资料向大家汇报吧,你知道哪些机器人,它们能帮我们干什么?谁来介绍一下。

  2。生交流。说一说自己对机器人有哪些了解。

  3。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有趣的机器人,请大家思考一下:什么是机器人?它有哪些基本特征?(生自由回答。师:机器人是一种在一定程序控制下,能够自动工作的机器,它是人类的好帮手。)究竟机器人有哪些基本特征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98页,快速阅读“科学在线”。现在,谁来说说机器人的基本特征?你能根据机器人的基本特征分辨出生活中哪些常见物品属于机器人了吗?大胆说,让同学们帮你判断一下。(全自动洗衣机,自动门,电视,电脑,许多高科技家用电器都属于机器人。)

  4。现在,我们来概括一下,机器人在哪些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给人类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生交流:军事、勘探、医学、太空、日常生活等。它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5。师:既然机器人在这么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是我们人类 “最忠实的朋友”,那它是不是只会给我们人类带来积极的影响,没有消极的影响呢?下面小组内讨论这一话题,并把小组的观点整理记录在课本上。

  (生汇报:机器人的使用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但也会带来战争,工厂裁员,机器人伤人等问题。)

  6。师小结:看来机器人的发明和使用对人类有利也有弊,由此可见,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学会正确使用它,才能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同时,对待任何事情都应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三。智能机器人

  1。师:在庞大的机器人家族中,有一类非常高级的'机器人,那就是——智能机器人。1968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弹智能机器人他用三个轮子当脚,用摄像机当眼睛,头上有天线,还有触角,样子十分可爱。它由大型电脑控制,人通过电传打字机向他发号施令厚,他便完成任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99页,说说课本上介绍了哪几种智能机器人?

  2。你还有那些关于智能机器人的资料愿与大家共同分享?

  3。师小结:近几年来,机器人取得飞速发展,引起世人的关注。在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特别是在危险和极限环境作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机器人正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代替人们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

  四。拓展应用

  1、师: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领域无法进入,还有许多谜团没有解开,许多梦想没有实现。你认为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机器人呢?

  2。我们学校近期要举办一个机器人创意大赛,你想参加吗?本次创意大赛的要求:设计者能展开合理大胆的想象。可以设计一种新式的与众不同的机器人,也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形成新的机器人。你想发明的机器人是什么样的呢?学生独立想像。

  3、设计机器人是一种创新活动,它需要我们展开自己的想象,放飞自己的思维,不断构建自己的梦幻。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观察、感受、发现各种各样的线条,记住不同线条的特点,体会其美感。

  2、初步尝试线造型的方法,用不同的美丽线条完成一幅自己喜欢的画面。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发现、认识线的不同种类。

  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的线条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质疑激趣。师生问好!

  师:看到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老师能和我们班的同学一起上这节课也感到了幸福,让我们一起唱首《幸福拍手歌》怎么样?

  生:好

  师生同唱《幸福拍手歌》。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不但歌唱的好听,手也拍的整齐,有节奏,真是太美观了!打开你们的小手看一看,你会有什么发现呢?

  生:手纹、线条。

  师:手掌上的线条都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我们的掌纹是由许多长短、曲直、粗细、疏密不同的线,通过特定的排列组合而形成的。线是有生命的,每一根线条都有自己的语言,你们相信吗?

  师:线的世界是变幻无穷的,线还有许多秘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线的世界,了解线的表现力。(板书:线的表现力)

  二、欣赏感知,发现线条,认识线条。

  1、出示课件,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线。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找到排列组合的线。

  2、学生欣赏感知

  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线条,在线的世界里有两大家族,它们是直线和曲线。

  (板书:直线、曲线)

  3、认识线条

  感受线条丰富的变化和表现力

  三、范画欣赏,尝试绘画。

  线是我们绘画的源泉,通过线能传情达意。

  1、师现场绘画,边画边讲解如何利用各种线条、有序的排列组合。(让学生了解构图及线的运用)

  2、欣赏优秀的学生绘画作品。

  3、尝试创作,师巡视指导。(注意构图饱满、线条流畅、粗细、浓淡变化)

  4、作品展评。

  四、课后延伸,了解线条的运用。

  线条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发挥着很多的作用,下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去探索线条在一些陶陶罐罐中的运用,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一下有关的资料。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2

  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

  课时:

  一课时

  教材分析:

  孩子入学到现在,从相互陌生到彼此熟悉,甚至在集体中有了自己的朋友,他们通过交流逐渐融入了班集体这个大家庭,本课选择了以伙伴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一方面让学生欣赏、认识不同形式的从古至今的艺术作品,另一方面传播一种一种和谐、团结、温暖的感觉。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通过欣赏,能区分*传统国画和西方画种油画以及雕塑、摄影的不同表现形式,学习简单的观察艺术作品的方法。

  能力:会描述作品表现的内容,通过讨论、交流,能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并说出自己和伙伴的故事。

  情感: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班里的同学间应友善相处,珍惜伙伴间的友谊,真心对待别人,爱护身边的小动物、植物、珍视它们的生命、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有效的观察画面,找出不同表现方法所呈现出的不同效果。注意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并联系实际进行简单的创作。

  难点: 理解不同背景下的艺术作品所表现的情感,并加以描述。

  学习材料:

  生活照片……

  伙伴:(字典中解释)

  古代兵制十认为一火,火长一人管炊事,同火者称为火伴,现在泛指共同参加某种组织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人,写作伙伴。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身边的伙伴:

  1.什么是伙伴?

  2.说一说自己的伙伴。

  教学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清楚伙伴的含义,为下一步的欣赏打好基础。

  二、看一看书中的伙伴:

  1.欣赏书中作品:

  A、《扑枣图》*宋朝,孩子们的生活、装扮、服饰,认识工笔画。

  B、《在反扫荡的日子里》两个小八路和一窝失去妈妈的小鸟,色调冷灰色,内容温馨。

  C、《艰苦岁月》雕塑作品。小战士靠在老红军的身边,听着悠扬的笛声,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D、《和*年代》《北京女孩》《好兄弟》摄影作品。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间的伙伴关系……

  2.画一画你和伙伴之间的故事。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从作品中读出信息的能力。

  三、珍惜我们的友谊:

  1.反馈:《扑枣图》国画

  《在反扫荡的日子里》油画

  《艰苦岁月》雕塑

  2.拓展:怎样珍惜我们的友谊?

  教学意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要珍惜友情。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房子的想像和学习,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像力,使学生在想像的“王国”自由驰骋,在线与色的世界中尽情挥洒。

  2、让学生充分体会艺术活动带来的快乐,同时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充分挖掘他们的想象力。

  3、通过了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会对未来社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憧憬未来的思想情操。

  4、通过了解环境对人类住房的影响,初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的外形特征,把房子的形象与功能表现出来。

  难点:把设计构思用大胆的构图表现出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随意地将房子画出来,改变以往较为准确的构图,从而达到设计目的。

  课前准备:

  教具: 课件、房子资料图、轻音乐、磁铁。

  学具: 油画棒、硬水彩笔、彩色画材料、图画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打开课件,引入新课题。

  1、欣赏现实生活中房子的图片,并进行简要介绍。

  2、师:看了这么多现实生活中的房子,那我们今天来学习画未来的房子!(板书课题)

  三、导入:图片欣赏,展开想象

  1、引导学生欣赏电视屏幕上的范图,认真观察范图,找出它的艺术特点,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师:同学们,现在注意看电视屏幕上的图片。

  师:同学们,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内容……

  师:(对范图一一提问、分析补充,并加以肯定、表扬学生);

  2、师:这些房子都是想象中未来的房子,有的在海洋里、有的在太空中、有的在海岛上,那你们想象中未来的房子会在哪里呢?提问:试想一下,以后你想搬到什么地方去住呀?

  教师归纳板书给予补充:(火星上、海洋里、太空中、月亮上、树上、苹果里、叶子上、机器人房子等。)

  3、将来我们可以居住在火星上、海洋里、太空中、月亮上、树上……(板书内容);那我们未来的房子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轻轻的闭上你的小眼睛,开动脑筋想一想,然后告诉同学们。

  教师请学生答,并归纳板书。

  4、老师还找来了一些未来房子的画,让我们再一起欣赏欣赏(欣赏介绍几种又神奇又有创意未来的房子,教师分析介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5、看完了这么多的房子,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画画你设计的未来房子,也许以后你的设计就会变成真正的建筑!

  (四)学生绘制,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

  1、播放轻音乐,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心境下,设计绘制作品。

  2、启发学生进行大胆想象、构思设计,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画法、姿势,及时鼓励学生。

  (五)作品评析

  1、根据同学们所绘制出来的作品,把画贴到黑板上,让同学讲解一下自己的作品。

  2、教师以鼓励性的方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析,针对作品的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

  (六) 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设计了房子,同学们的构思都很大胆、有创意、画得也很漂亮,说不定等你们长大后,真的能住上自己设计的房子呢!但是请不要忘记了,地球是我们的家园。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方形,寻找、观察生活中的方形物。

  2.引导学生运用画画、剪剪、贴贴、撕撕玩玩等多种手法来表现方形物,同时能表现出方形物中有趣的细节。

  3.体验方形给人的感受,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生寻找、观察和表现方形物,培养他们观察和表现事物的能力。

  难点:在方形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不同表现手法大胆想象,添加有趣的细节让画面更生动、更完整。

  三、教重、难点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若干小皮球、若干小箱子、方形物的欣赏图片、学生作品。

  学生准备:彩笔、彩纸、剪刀、糨糊。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参与游戏:请两组学生分别帮皮球和箱子搬家,看哪组学生快。通过游戏,学生们发现小皮球难放稳,而箱子一下就放稳。由此知道:方形具有稳定、对称的美感。

  2.揭示课题:方方的物。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来寻找、观察、表现方形物。

  (二)、新授

  1、启发学生回忆生活中的方形物,拓宽创作的思路:

  (1)你能回忆出生活中有什么物体是方方的呢?(请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

  (2)老师出示教材中的图片:请学生们欣赏生活中的方形物。方形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

  (3)分组进行比赛:在相同的时间中哪一组学生绘画的方形物最多,以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最后评出哪组数量最多;哪组刻画最细致?哪组纪律最好(得胜组奖励小星星或小旗等)。

  2、指导学生表现方形物,并刻画出细节。

  (1)出示两幅相同的方形物的作品,请学生们选择哪幅完整?(绘画细致的完整)

  (2)出示多幅学生作品,着重让学生们观察方形物的细节表现。(甚至可以在背景上添加内容,让画面更充实,更丰富。)

  3、小组讨论交流:

  (1)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表现方形物(画画、剪剪、撕撕、贴贴等)

  (2)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什么方形物呢?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三)、小结

  (1)作业展评:大家欣赏作品。

  (2)互相评论:有哪些独特的方形物?有哪些独特的表现手法?谁的画面最完整?对优秀作品给以奖励:小星星、小旗等。

  (3)课后拓展:搜集各种方形物的图片供大家交流,学习。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5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龙的文化、历史,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小组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塑造一个龙的新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体会龙的精神,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以我们是龙的传人为荣。通过集体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对龙的欣赏,创作一条有个性的龙,并因我们是龙的传人而荣。

  难点: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是龙的传人,正确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龙的图片资料、身边动物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师)课本及相关图片资料。

  三、教学过程

  1.谈一谈,引出《龙的传人》。

  (1)提问:你认识龙吗,能用你的语言给同学形容一下吗?

  你知道有关龙的故事吗?说说你最喜欢的故事。

  (2)引出:龙的文化、历史,“龙生九子”的传说,我们是龙的传人。

  2.找一找,龙的形象特征。

  龙是*古人对鱼、鳄、蛇、马等动物和云、虹、雷、电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形成的一种象征性神物。

  (1)请学生找一找龙的各部位各自分别具有由哪几种动物的特征?

  (2)你还在哪里见到过龙的形象:展示、交流、丰富感性体验。

  3.议一议,富有个性的龙。

  (1)“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你觉得龙还有其它动物的一些特征吗?

  (2)根据你的思考你能用上其他动物的一些特征来创造一条,你心目中的龙吗?

  4.画一画,寄托美好心愿。

  (1)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创编你心目中的龙。

  (2)自我评价,体验审美情趣,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

  5.展示评价、审美提高。

  自我评价、同学建议、教师点评,体验审美情趣,感受小组合作的乐趣。

  课后:布置学生画画龙舟赛。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0篇(扩展4)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10篇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1

  小学生学美术,很多人认为只要学会画几个人,画几只动物,涂涂颜色就行了,其实不然。如果学生不喜欢学或学得很累,就会以致于一见上美术课就头痛,甚至在美术课无聊地打发着时间,美术教学就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在课前和课后,我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既能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造就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气氛。

  小学美术教科书上,每一课都只有几张插图,其他的内容就比较少,所以我们上一堂课就需要很多的准备。在备课中,我力争以充实的内容来吸引学生,通过听听、说说、玩玩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比如,六年级“纸工饰物”这一课中,我结合现在的天气情况,说说青蛙是因为冬天到了,它要去冬眠,所以分外的着急,它要到小石洞去冬眠了。学生制做好了以后,我让学生思考小青蛙能否站立呢,请他们发挥想像力。问他们如何做到这一点?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并且将好几种方案都列了出来,然后我再让他们将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案制作出来。小青蛙做好后,我们又可以做其他要冬眠的动物了。这些作业,所花的时间不多,但都是跟现实有关的事物,在学习的同时也帮他们解开了心中的迷雾,所以学生很感兴趣,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最后,我叫他们都带领动物去冬眠,童趣一点的语言原来以为六年级学生难以接受,但我的顾虑却是多余的了,一堂课,既轻松快乐又严谨地完成了。

  二、增加练习的趣味性。

  六年级的美术课有一部分是关于“戏曲人物”方面的训练,我们南方的孩子,普遍对京剧感到陌生、遥远。在进行授课时,学生会对京剧人物的“老生”、“花旦”、“小生”等等角色觉得陌生而枯燥。我给他们讲了杨门穆桂英这位女将的故事,及时放了一段穆桂英挂帅的京剧影片给他们看,并把讲台变成舞台,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模仿着京剧英雄人物的动作,一个个表演得非常认真,积极性高涨。我当场示范了一幅“武生”的戏曲人物图,故意弄得比较幼稚,让他们也勇敢地进入了创造领域,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这样的课安排得当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他们开阔了视野,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促进了小学美术的教学效果,提高了他们自觉的艺术创造力。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2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单单是教具的准备那么简单,它还需要有更为广泛的内容。如在,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民族味较浓的曲子,这些曲子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除了充分的课堂资源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讲课之前我自身就必须先要明白剪纸是怎样的一种民间艺术,有什么样的特点,剪纸都分为那些类型等等。这些不光是靠临时抱佛脚得来的,还要靠老师长期的一些积累,才能将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身的一种文化素养。

  二、课堂的教学

  课堂的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所有老师都知道,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保证,这也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一个原则。可往往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却不需要孩子们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也学需要几个学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几个同学凑在一起共同创作难免会各抒己见。而且他们也不会像*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就会造成纪律的不好。就比如,不仅要剪的像样,还要分清楚阳刻与阴刻的区别,这样势必就给此课增加了难度,授课教师就会考虑小组分工合作,相应的课堂纪律也会混乱。还有一些课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无章”,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却并非无效。我曾看过一片文章说,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时不需要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了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去创作,学生甚至还可以画在桌子上,还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经说过:“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的是课堂必须要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安静,往往会抹杀孩子的自由发展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可怎样才能使两样兼顾呢?那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既要收放自如,又要做到不放纵,不压制。例如:,可以尝试采用比较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外界的媒体,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可以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参观一些剪纸作品展;有同学说他(她)的奶奶(姥姥)很会剪纸,还可以把这些老人请来当成他们的课外辅导员。而作为教师的我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学到更多关于剪纸的一些知识。能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学到知识。而且我认为,有时候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一些环境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反而获取知识的效果会更好。大家可以想想,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感觉是那样的贴近自己,其实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更何况这种学习方式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我觉得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以上所述,是在上完《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那一课之后的一些感想,一些我个人的心得体会。其实不论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我们上美术课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于生活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3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单单是教具的准备那么简单,它还需要有更为广泛的内容。如在,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民族味较浓的曲子,这些曲子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除了充分的课堂资源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讲课之前我自身就必须先要明白剪纸是怎样的一种民间艺术,有什么样的特点,剪纸都分为那些类型等等。这些不光是靠临时抱佛脚得来的,还要靠老师长期的一些积累,才能将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身的一种文化素养。

  二、课堂的教学

  课堂的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所有老师都知道,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保证,这也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一个原则。可往往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却不需要孩子们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也学需要几个学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几个同学凑在一起共同创作难免会各抒己见。而且他们也不会像*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就会造成纪律的不好。就比如,不仅要剪的像样,还要分清楚阳刻与阴刻的区别,这样势必就给此课增加了难度,授课教师就会考虑小组分工合作,相应的课堂纪律也会混乱。还有一些课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无章”,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却并非无效。我曾看过一片文章说,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时不需要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了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去创作,学生甚至还可以画在桌子上,还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经说过:“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

  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的是课堂必须要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安静,往往会抹杀孩子的自由发展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可怎样才能使两样兼顾呢?那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既要收放自如,又要做到不放纵,不压制。例如:,可以尝试采用比较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外界的媒体,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可以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参观一些剪纸作品展;有同学说他(她)的奶奶(姥姥)很会剪纸,还可以把这些老人请来当成他们的课外辅导员。而作为教师的我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学到更多关于剪纸的一些知识。能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学到知识。而且我认为,有时候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一些环境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反而获取知识的效果会更好。大家可以想想,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感觉是那样的贴近自己,其实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更何况这种学习方式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我觉得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以上所述,是在上完《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那一课之后的一些感想,一些我个人的心得体会。其实不论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我们上美术课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于生活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4

  在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依赖有限的教学资源把美术知识和图片资料传授给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是及其有限的。而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美术教学,可以借助网上大量的教学资源来丰富美术教学内容。在教学《陶艺》(一)这一课时,教师课前布置学生观察生活中有趣的陶瓷艺术,多途径收集图片、光盘、实物等资料,教师则查阅相关网页,下载有关罐和壶的教学信息资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网上进行欣赏。这样的教学对教师来说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对学生来说,丰富了欣赏内容,增加了欣赏兴趣,培养了欣赏能力,激发了创作欲望。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以罐和壶的知识引导学生在网上进行研讨,这就更大大扩容了教学信息量,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对所获取信息的交往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5

  新课程给美术课堂带来的生机新课程不仅是课程内容、教材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美术教学理念发生了具大变化。教师的角色、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从教师角色上看。教师已一改昔日传统的“唯师是从”、“师道尊严”的状况,构建了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者”“组织者”,如“我们大家一起画”?”“你觉得怎样?”“你真了不起!”“你真是太棒了”等等即尊重学生又激励学生奋进的语言在许多课堂中随处可见。

  从教师教学方法上看。教师已改变传统的、枯燥单一的'专业化的技能训练,大胆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提供开放式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反馈,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课程的整合与延伸,积极引导学生感知、体验、表现美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努力缩短美术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着眼于学生的艺术发展,融合众多艺术风格于一体。

  从学生学习方法上看。由于教师的教学思想已从培养专业人才转变为培养人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及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因此,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也改变了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感知美术、体验美术、表现美术,同时能够大胆地探究问题、发现问题。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能根据美术的感知特点、美术标准不确定性特点,给了学生极大的空间想象力,让学生大胆阐述自己对作品的独到见解。

  走出课程实施的误区,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兴趣的培养、课程的整合,注重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注重探究性学习方式。因此,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美术。这的确是我们美术教育改革的一个可喜的变化。但是,与此同时,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却走了另一个极端。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于教师片面地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忽视了基本技能与知识的掌握、忽视了以审美为中心这一重要理念,追求形式上的热闹。

  为了突出课程的整合。美术课程的整合应以美术文化为主线。当前许多课为了突出课程的整合,将美术课的教学重点偏离了,把美术课上成历史课、地理课。

  合作性探究学习。为了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合作性探究学习这一环节,有的问题学生可以马上就回答出来的,可教师却要刻意安排小组讨论、研究回答。本人认为美术合作性探究学习,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外进行探究、实践。如共同画一张长期作品或共同创作不同类型的画种等。时间可定在一周内或一个月内完成,这样的探究性学习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最后,人无完人,我们只有在教学工作中,多多反思,改正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6

  “ 今天,我们上《变化无穷的线条》这节课…… ” 有一个学生大声地打断了我的讲课:“老师,你不是答应我们这节课到外边上吗”?我想起来了,这是开学第一天熟悉教材时我对学生们承诺,我真后悔早早答应他们这节课到外边上,现在正值秋季,尤其是今年的秋天天气格外的好,操场上暴晒一节课,在加上学生到操场很是不好控制,后果可想而知了。

  真是自找苦吃,我正迟疑着,这时全班学生都来“围攻”我,看着六十多双期盼的眼神,我无法拒绝,只好对他们说:“ 我要考验考验同学们,看你们的表现再决定去不去!”同学们一听这话,小胸脯挺得老高,全班同学立即肃静下来,看样子是非去不可了,我真的无法拒绝孩子们的热情。 我讲解了怎样用各种材料,拼摆有新意的图形、并大胆真实的表现自己的想法,在造型中很好运用线条粗细曲直变化手法,塑造出新鲜有趣的形态,学生们很认真、很专心地听着,谁也不敢出一 丁点惹 老师生气的事情,看着他们讨好我的小样,我心里真想笑。当我宣布出去的时候,同学们的小脸上绽放出不敢笑出来的笑容,一个个很乖巧的站着排来到操场。

  可到了外边谁也装不住了,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自由组合成小组围在操场上的一棵大树周围,拼摆自己喜欢的图案,不久便不象在教室里那么乖巧了,你一看,田歌的鼻子都是灰,迟小云的脸上出现了小猫似的胡子,个个的小手都脏得很,可是一看他的作品谁也不会怪罪他们了,每一个小组都用自己带的材料拼摆了自己满意的图案,拽着我的胳膊来欣赏他们的杰作,用跳绳拼摆的机器人、用彩色笔拼摆的建筑物、用毛线拼摆的太阳,他们不但能摆一个,还能摆两种、三种…… 快下课了,学生们摆出那么多有新意的作品,我真不敢相信他们会有这么多灵感,还有几个孩子,我始终观察他们,他们手里没带材料,又不好介入有材料的组内,他们想出了办法,捡大树上掉下来的小干枝,拼摆了一个奔跑的鸵鸟,作品很朴实,就是树枝本身的颜色,可我很欣赏,当我走近他们组时,害怕我批评他们没带材料,谁也没吭声,这时我俯身对他们说:“你们能够解决没有材料的困难,自己想办法,做出这么好的作品,真不错!”一听老师表扬了他们,一个个小脸蛋笑得更灿烂了。

  我真是不能低估了这些学生,给他们一个发展的空间,他们竟然会拼摆出这么多有趣的新颖的作品,他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我再也不能一时糊涂,抹杀他们的兴趣,扼杀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了,我真的很庆幸自己做出的决定,应该放学生到大自然中去,那里有他们发展的空间,走出课堂,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7

  在新授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十五课《我和马儿在一起》一课时,课前,看了教材就感觉到这节课如果让孩子去画的确很有难度,因为马儿的结构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们有些抽象,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设想将马儿进行分解,让孩子们在理解基本型的基础上进行游戏组合,采用激励的手法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我将马儿的身体分解图板书在黑板上,孩子们看到我的看书很是不解:“老师,这能变成马吗?”面对孩子的质疑,我故卖关子“我还真的没有把握呢?!”那我们就一起来分析解剖、组合一下马儿好吗?于是,和孩子们的共同分析研究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孩子们小组研究组合试一试,很快一匹匹可爱的马儿就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接着就是一轮比拼,看哪组的马儿最有气势、最有力量感、最有结构感。

  本节课的教学,看到学生这样快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讲究技巧和艺术;要用辨正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发展;要为孩子创造学习美术的快乐情境,让孩子提高学习美术的乐趣,同时要给孩子有一定的期望值。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把每一堂课都上得生动有趣,把他们的兴趣点往课堂内容上引导,把课堂内容往孩子们感兴趣的形式发展。给予孩子充分肯定,潜移默化中传授美术基本功。在美术课堂上,充分利用教师范画和多媒体,给予孩子最直观的感受,不强制性的让学生临摹,而是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学会观察、留意身边的事物。提供多种角度、多种形式的示范,并鼓励他们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各种事物。有人说每个孩子都是来到人间接受表扬的天使,确实,当他们稚嫩的小手拿着画纸递到你面前,乌溜溜的眼睛里写满了期待时,无论如何,我都会找到每一幅画值得肯定的地方,适当的表扬,再提出他的缺点和值得改进的地方。适当的鼓励和表扬也是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必要条件。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是学生正确的引路人,松松手,让我们的学生学会自己走路。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8

  本次课堂教学交流的主题是:目标引领教学,课型展示特色,当堂检验效果,针对以上三点,我来谈一下我的这节课。

  《刻印的乐趣》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一课,因此,我把本节教学目标定为: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刻印方法。

  2、运用学习到的刻印技法装饰贺卡,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动手能力。

  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刻印历史的介绍、作品欣赏、教师的示范等设计,让学生初步感知,认识刻印,完成低层教学目标。然后,通过让学生装饰贺卡,调动学生充分动手,互相协作,从而完成了本节课高层的教学目标。

  在课型应用上,我采用了欣赏——探究——实践——展示的课型。

  课堂上我对刻印的历史进行了简单介绍,并欣赏了生活中和课本上形态各异的图案,让刻印在同学们脑中有初步的感知。

  为了刻印方法的探究,在上课之前,我先做了一个“我是反写王”的课前热身,对本节课印章的刻印垫定了良好的基础。讲授刻印方法时,我先让学生自学课本,总结归纳,接下来我又进行了刻印的示范,让刻印的步骤更加清晰地呈现,在讲解刻印中的阴刻和阳刻之时,我让同学们拿着实物进行比较,这样,刻印就不再是难点。

  这时,同学们已经迫不急待地想进行作品的制作了,因此,刻印中安全的提醒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可想而知本节课的气氛非常热烈,同学们对自已的设计和作品都非常用心,因为对刻印的向往,也因为对玉树的支持。

  最后,我鼓励同学们大胆讲解自已的作品,并为玉树的小朋友加油。

  在爱的呼唤声中,这节课走向了尾声。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9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学生,立足于低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在学科知识上没有要求过高、过深,而是根据孩子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侧重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形象思维、感知能力。因此,在教学实施以中我学生玩吹泡泡游戏为学习导入,进行对圆形事物和常用色彩的学习。教师提示学生在玩吹泡泡时发现有什么奥秘,找一找泡泡的形状和色彩及飞在空中的感受。以吹泡泡的快乐感受为话题,进入泡泡形状与色彩知识及飞的感受讨论与学习。以体验拓印、画、撕贴泡泡的不同表现方式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任务,教师提示可采用哪些方式来表现泡泡,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来创作泡泡飞呀飞这一课题。师生间互动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并予以解决。教师适当进行示范,通过参与、讨论和示范,解决学生在创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在游戏中,学生学习真正具有了学习主动性。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生动活泼的发展,一改以往课堂的沉闷与单调,到处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快乐及喜悦。教师则以一个大朋友的身份穿插其中,参与学生的讨论、参与学生的思考、参与学生的游戏,恰当地进行知识的传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知识。

  通过这节课,我得到的感悟是:在美术教学中应该多渗透、多进行一些生活、社会的多样信息,让孩子们在我们的教育、引导下,用真心去感悟生活,用真情去表现生活,用全部的热情去拥抱生活!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10

  《六面怪脸》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通过实际操作完成“六边形三角锥体”的造型,然后发挥大胆想像进行描绘添加,创造出一种奇形怪状的脸谱形象。这种外沿为六边形、内接三角锥体的造型,本身就具有一种形式美感。用其作为脸谱造型的基础,用具象观念看似乎离奇,从抽象观点着眼就不尽然了。根据儿童的知识能力和认知水*的实际情况,且称为六面怪脸。

  通过此次教学,学生学习到了一些美术手工制作和创造的知识、技能,对今后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六面怪脸”对于他们来说发挥的空间还很广,思路比较宽阔,还可以表现许多不同美的效果。我通过制作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六面丑脸做为范品欣赏,启发学生大胆想像,自由地阐述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力求利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设计制作出富有个性特色的六面丑脸。本课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有机地渗透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彻了以学生观察、发现规律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气氛中体会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不足之处是最后时间的关系,作业展评不够完美,缺少了总结和提升,今后我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加快自己课堂成长的步伐,让自己的课堂更精彩。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0篇(扩展5)

——小学美术课教学设计 (菁选5篇)

小学美术课教学设计1

  一、教学情况分析:

  一年级小朋友第一次接触正规化的美术课,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新奇、有趣、好玩的,而且新生入学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心理因素也不一样,在绘画上、工艺制作上一定有着学生自己的创造思维、想象能力、技法的个性,但这些会造成学习的不一致性、习惯不统一化,给美术课的课堂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2、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全册重难点:

  (一)重点:

  1、认识常用的色彩及形状,并能用英语表示各种色彩,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2、探索感知泥性,归纳几种基本的玩泥方法,口头发表体验感受。

  3、欣赏感受剪纸、撕纸、折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折纸造型表现的方法。

  4、探索用线描的形式表现各种物体。

  5、引导学生感知并发现食物之美,在教学中穿插双语教学,激发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

  (二)难点:

  1、学生对感受物体的发表,并用简单的英语口语来表示。

  2、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充分学生对卡通形象的感受,在学习活动中能举一反三进行探究。

  4、领会自然界中的事物与美术作品中的区别,让小朋友们学习观察艺术作品,对作品的造型、色彩、情节予以描述,说出自己的感受。

  5、怎样使双语教学在美术课堂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四、措施:

  1、教师联系各学科的课堂要求,根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要规范化,给学生以楷模,学习正确作画方法,充分调动起学习气氛。

  3、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游戏教学形式并渗透英语美术术语,在学生不知不觉游戏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4、注意学生的情绪,语言要亲切,气氛要轻松,要积极鼓励学生动脑筋,大胆添画,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小学美术课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能从对比的角度,就作品的造型与色彩发表自己的看法。

  [智育目标]:知道色彩与造型给人的感受大多缘于比较。

  [素质发展目标]:了解艺术作品中比较常用的一些对比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学生能否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

  [教学难点]: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学生能否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

  教学准备

  与教材有关的图片、VCD、投影资料。

  学生活动设计

  课下学生自己搜集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绚丽多姿的,有数不清的形与色(形是物体的形状,色是物体的颜色),而且你们每一天一睁开眼就能看到它们。现在,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在你们的记忆里,有哪些有趣而又奇怪的形状呢?请同学们说一说。

  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说了好多奇怪而有趣的形与色,现在来看一下我们教材中提供的十多张图片,请同学们逐一浏览一下,然后说说“哪张图片最吸引你?”

  教师小结:出示课题:形形色色的世界

  (二)发展阶段

  教材图片欣赏、问答。

  1、两只红色的鸟

  提问1:在这张画上你首先看到的是什么,为什么?

  提问2:两只鸟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因为它们的色彩是红色的,绿色的环境中最能衬托出红色的艳丽,所以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两只鸟,两只鸟一前一后,前面的一只形象比较清晰、具体,我们能够欣赏到它美丽的羽毛及长长的喙,后面的一只较模糊,我们只能看到一个*面的色块,这样,能使前面那只鸟的视觉效果更加突出,它是画面的主体。在绘画时,我们可以借鉴这样的方法。

  2、彩色热水瓶

  提问:彩色热水瓶的造型象什么?你会挑选哪种颜色的热水瓶,为什么?

  教师小结:热水瓶的造型憨态可掬,跟企鹅有些神似。设计师在设计时的灵感往往来源于自然中的某些物体。这些热水瓶的色彩亮丽,相信大家都会喜欢的。

  3、鲜艳的花朵

  请同学们眯起眼睛观察这张画,然后看老师的投影展示,并回答问题:为什么黄颜色的郁金香在画面中显得最突出?

  教师小结:因为黄色最淡而被凸显出来,我们将这称为明度对比。

  4、美丽的服装

  这套美丽的服装让人联想起鱼缸里的小金鱼,你看那条蓝白条纹的裙子,让人联想起大海,红色的腰带就像大海上的霞光,冷暖色调形成对比。衣裙的宽松与腰带的合身形成对比,衣裙的若干细花纹与腰带的粗犷形成对比,三个对比使腰带成了这套服装的点睛之笔。

  5、现代家具

  由黑白两个主色构成,显得简洁,橙色的靠垫让人愉悦,画面中三个靠垫特别引人注目。因为它是橙色的,是暖色调中的一种重要颜色,暖色有“前进”的特点,所以引人注目,特别醒目。

  6、北京故宫角楼夜景

  角楼的造型,华丽中带着庄严,在霓虹灯光的海洋中让人联想起仙境,以为到了蓬来仙岛,玉皇大帝的天宫似的。背景的天空是冷色的,灯光使建筑显示出明亮的暖色,强烈的对比,使建筑更加流光溢彩,突出了建筑的主体地位。

  7、舒适的沙发——(鲜艳色彩的组合)

  这只沙发的造型很简洁,颜色却很鲜艳,你觉得它比较适合给哪类人使用?为什么?

  这只沙发颜色爆满,对比强烈,显得非常活泼,我觉得它比较适合给儿童使用。

  8、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奇妙的造型,洁白的主体建筑)

  在蓝色天空及绿色草地这两大块冷色的衬托下,白色的建筑看上去带点暖色,物体的颜色给人的感觉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9、上海浦东陆家嘴的景色——(造型设计新颖的建筑群,高耸入云的“东方明珠”电视发射塔,其次高的是“经贸大厦”,以及有两个圆球的“国际会议中心”。

  10、长城的秋天

  秋色中的长城,笼罩在柔和的夕阳下,呈现金黄(橙黄)的色调,显得灿烂、辉煌。

  室内装饰图片欣赏。

  三、教师总结:同学们刚才欣赏了教材及教师提供的各类图片资料,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它们只是形形色色的.世界的一小部分,世界是奥妙的,充满了无数的奇怪而有趣的形与色,同学们应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慢慢去发现、去领悟生活中的美,并把这种美用美术语言表达出来。

  四、课后拓展

  在以后的郊游或班队活动中,就看到的景物的造型、色彩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反思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各种事物的形状、色彩是非常非富多样的。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感知能力、知道如何去感受、分辨事物在形和颜色上的这种异同,是我们美术课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如果机械的去分析,就容易使低年级的学生感到很枯燥。

  这节课我充分利用了美术课的形象直观的特点,精心选择了这些在形和色彩上存在异同的这些图片,以直观对比的手法使学生了解了色同形异、形同色异的这一些规律,在短短的40分钟之内,较好的达到了教学效果。

  比如本课一开始我展示了积压种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这些事物的图片,进而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进行小组讨论。我展示有代表性的图片有,两幅冰雪世界的图片它反映了色调是相同的,但形状是不相同的。还有两幅长城的图片,一幅是暖色调的,另一幅冷色调的。它的形状相同但色彩不同,还有两幅花卉的图片,白色的给人安静,红色的花使人产生一种热烈的感觉。这种对比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从形状、色彩和异境这些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得到了一种煅炼。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妈妈的服装,看一看朋友的家里是如何布局的,提示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去观察。

小学美术课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能从对比的角度,就作品的造型与色彩发表自己的看法。

  [智育目标]:知道色彩与造型给人的感受大多缘于比较。

  [素质发展目标]:了解艺术作品中比较常用的一些对比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学生能否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

  [教学难点]: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学生能否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

  教学准备

  与教材有关的图片、VCD、投影资料。

  学生活动设计

  课下学生自己搜集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绚丽多姿的,有数不清的形与色(形是物体的形状,色是物体的颜色),而且你们每一天一睁开眼就能看到它们。现在,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在你们的记忆里,有哪些有趣而又奇怪的形状呢?请同学们说一说。

  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说了好多奇怪而有趣的形与色,现在来看一下我们教材中提供的十多张图片,请同学们逐一浏览一下,然后说说“哪张图片最吸引你?”

  教师小结:出示课题:形形色色的世界

  (二)发展阶段

  教材图片欣赏、问答。

  1、两只红色的鸟

  提问1:在这张画上你首先看到的是什么,为什么?

  提问2:两只鸟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因为它们的色彩是红色的,绿色的环境中最能衬托出红色的艳丽,所以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两只鸟,两只鸟一前一后,前面的一只形象比较清晰、具体,我们能够欣赏到它美丽的羽毛及长长的喙,后面的一只较模糊,我们只能看到一个*面的色块,这样,能使前面那只鸟的视觉效果更加突出,它是画面的主体。在绘画时,我们可以借鉴这样的方法。

  2、彩色热水瓶

  提问:彩色热水瓶的造型象什么?你会挑选哪种颜色的热水瓶,为什么?

  教师小结:热水瓶的造型憨态可掬,跟企鹅有些神似。设计师在设计时的灵感往往来源于自然中的某些物体。这些热水瓶的色彩亮丽,相信大家都会喜欢的。

  3、鲜艳的花朵

  请同学们眯起眼睛观察这张画,然后看老师的投影展示,并回答问题:为什么黄颜色的郁金香在画面中显得最突出?

  教师小结:因为黄色最淡而被凸显出来,我们将这称为明度对比。

  4、美丽的服装

  这套美丽的服装让人联想起鱼缸里的小金鱼,你看那条蓝白条纹的裙子,让人联想起大海,红色的腰带就像大海上的霞光,冷暖色调形成对比。衣裙的宽松与腰带的合身形成对比,衣裙的若干细花纹与腰带的粗犷形成对比,三个对比使腰带成了这套服装的点睛之笔。

  5、现代家具

  由黑白两个主色构成,显得简洁,橙色的靠垫让人愉悦,画面中三个靠垫特别引人注目。因为它是橙色的,是暖色调中的一种重要颜色,暖色有“前进”的特点,所以引人注目,特别醒目。

  6、北京故宫角楼夜景

  角楼的造型,华丽中带着庄严,在霓虹灯光的海洋中让人联想起仙境,以为到了蓬来仙岛,玉皇大帝的天宫似的。背景的天空是冷色的,灯光使建筑显示出明亮的暖色,强烈的对比,使建筑更加流光溢彩,突出了建筑的主体地位。

  7、舒适的沙发——(鲜艳色彩的组合)

  这只沙发的造型很简洁,颜色却很鲜艳,你觉得它比较适合给哪类人使用?为什么?

  这只沙发颜色爆满,对比强烈,显得非常活泼,我觉得它比较适合给儿童使用。

  8、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奇妙的造型,洁白的主体建筑)

  在蓝色天空及绿色草地这两大块冷色的衬托下,白色的建筑看上去带点暖色,物体的颜色给人的感觉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9、上海浦东陆家嘴的景色——(造型设计新颖的建筑群,高耸入云的“东方明珠”电视发射塔,其次高的是“经贸大厦”,以及有两个圆球的“国际会议中心”。

  10、长城的秋天

  秋色中的长城,笼罩在柔和的夕阳下,呈现金黄(橙黄)的色调,显得灿烂、辉煌。

  室内装饰图片欣赏。

  三、教师总结:同学们刚才欣赏了教材及教师提供的各类图片资料,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它们只是形形色色的世界的一小部分,世界是奥妙的,充满了无数的奇怪而有趣的形与色,同学们应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慢慢去发现、去领悟生活中的美,并把这种美用美术语言表达出来。

  四、课后拓展

  在以后的郊游或班队活动中,就看到的景物的造型、色彩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反思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各种事物的形状、色彩是非常非富多样的。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感知能力、知道如何去感受、分辨事物在形和颜色上的这种异同,是我们美术课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如果机械的去分析,就容易使低年级的学生感到很枯燥。

  这节课我充分利用了美术课的形象直观的特点,精心选择了这些在形和色彩上存在异同的这些图片,以直观对比的手法使学生了解了色同形异、形同色异的这一些规律,在短短的40分钟之内,较好的达到了教学效果。

  比如本课一开始我展示了积压种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这些事物的图片,进而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进行小组讨论。我展示有代表性的图片有,两幅冰雪世界的图片它反映了色调是相同的,但形状是不相同的。还有两幅长城的图片,一幅是暖色调的,另一幅冷色调的。它的形状相同但色彩不同,还有两幅花卉的图片,白色的给人安静,红色的花使人产生一种热烈的感觉。这种对比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从形状、色彩和异境这些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得到了一种煅炼。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妈妈的服装,看一看朋友的家里是如何布局的,提示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去观察。

小学美术课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画中线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线条的多种变化,理解不同的线条变化产生不同的情感美和艺术美,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2.操作目标:尝试画出不同形状的线,运用线条来表现一个完整的形象,体会线条丰富的变化,体验艺术的创作的快乐。

  3.情感目标:欣赏绘画的线条造型作品,感受线条美及其赋予的生命力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组成的纹理。

  教学难点:尝试画出具有不同变化特点的线,画面中线条黑白灰层次的组织。

  教学准备:绘画笔、纸、感受题纸、学生老师画家范作。

  教学过程:

  一、认识线条

  1.课件出示一张充满线条的风景照,让学生找找风景照中看到了哪些线条。

  师:线条是美术中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变化多端的线条可以产生非常有魅力的画面效果,今天我们就一起感受下"线条的魅力"(课件出示课题)。

  2.师:除了刚才图中看到的线条,你还说的出其它的线条吗?

  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线条。

  师:世上的线条有很多种,为了便于认识,我们可以把线条简单地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

  3.点击课件,一起与学生初步认识直线、曲线。

  4.学生尝试表达对不同线条的感觉,初步感受线条的美感特征。学生拿出教师发予的线条感受题纸,经过自己感受,小组讨论,把对不同线条的感受书写下来。

  反馈学生填写的感受,师也出示自己填写的感受。

  5.师:其实,在我们身边,线条无处不在,我们来一起去找找大自然中的线条,教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课件附和音乐欣赏自然界中的线条,师生一起感受其中不同线条所具有的不同的情感表现。

  部分欣赏自然物:

  花地--(*静、宽阔)--直线、水*线

  梯田--(柔和、舒畅)--曲线

  波光--(飘逸流畅)--网状曲线

  海浪--(翻腾)--粗细结合的波浪线条

  爆炸--(危险)--放射线

  …

  二、尝试画线

  1.合作学习,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

  2.尝试练习任选美术作品的一个局部进行临摹。通过临摹尝试线条表现力。

  3.反馈一些学生尝试品,简单评价。

  4.谈学习感受,请同学说说画线条的感受。互相说说自己对画中线条的不同感受。进一步了解、体会,使学生对用线造型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欣赏学习

  1.师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的老师范作、画家作品以及其他学生的线条作品,交流感受,注意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等的变化。

  2.小结如何画好一张漂亮的线条画:

  一张好的线条画,不但要画面完整,主体分明,而且画面上总会出现黑灰白的层次变化,黑灰白的层次需要做到线条的粗细变化、深浅变化、长短变化以及有疏有密的变化等等。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感受,也都需要用不同的线条去表现,这样才会产生好看的画面效果。

  四、学生创作

  1.学生创作,师巡视指导。

  2.欣赏部分学生作品。在欣赏中评价学生作业中的优劣之处,对他们作业中的线条安排和画面完整性,作出评价。

  五、总结

  许多同学刚才都有用线条表达自己一定的思想感情,希望你们*时多留意观察身边的线条,画出一些更好看的线条画作品。

小学美术课教学设计5

  《面具》

  知识和技能:

  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风格的`面具,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面具的艺术特点,学习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

  过程和方法:

  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探究和相互交流中,学*的特点,感受面具带给我们的美感,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比较的习惯,以及对面具艺术的兴趣和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多种风格的面具欣赏,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艺术特点,学习表现面具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油水分离表现面具的画法。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魔术,想看吗?

  师:瞧,这是一张白纸,看,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你看到了什么?

  生:哇!好神奇啊!一个白色面具出现了。

  师:想知道这个魔术的原理吗?

  生:想

  师:其实这个魔术非常简单,那张纸并不是一张普通白纸,我先是用白色油画棒把面具画在白纸上,这点很难发现。然后用深色水粉涂在纸上,涂过油画棒的地方涂不上颜色。这种画法叫油水分离画法。(油水分离画法是利用油性颜料和水性颜料不相溶的特点作画的。)

  这节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学*一课。(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师:根据自己的理解,你知道什么是面具吗?

  生:戴在脸上的装饰。生:挂在脸上吓人的脸谱。

  师:那么什么是面具,请看大屏幕(出示图片)

  2、了解面具的来历。(出示图片)

  师:面具历史久远,它来源于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古代人们在祭祀和节日活动中戴着它表演,以表达驱鬼迎神的愿望。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出示祭祀、表演的图片)

  3、师:我国是最早出现面具并使用面具的国家之一,其中最有名的是傩戏面具和藏戏面具。(出示图片并讲解)

  4、师:咱们来欣赏一下外国的面具(出示图片)

  5、师:由于地域和风土人情的差异,古今中外面具的风格迥异,争奇斗艳。这充分体现出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出示图片)

  6、(出示图片)

  师:与真人相比面具的五官有什么特点?

  生:样子吓人。

生:眼睛好大,嘴巴可怕。

  7、师:现在我们来观察藏戏面具、斯里兰卡面具给你什么感觉?面部表情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在造型上有什么不同?

  (师:一个是…,师:一个是…,师:…)

  师:五官使用了什么创作手法?(生:变形和夸张)

  师:怎么变形和夸张啊?

  生:鼻子很大,像牛鼻子,眼睛很大很凶,眼珠子发红,快要瞪出来了似的。

  生:眼睛很大,舌头很长,恨不得把人给吃了,很恐怖。

  师:如果让你来当小小设计师来设计面具,你将会如何设计使面具更加狰狞可怕呢?应怎样运用好夸张和变形?

  三、教师示范油水分离画面具的方法:

  1、用油画棒单线起稿。(用油画棒先画脸型,然后拿油画棒在脸型上用单线画出夸张变形的五官,最后加一些装饰花纹、图案。)

  2、在单线稿的基础上,用油画棒涂色。(涂色要厚)

  问:同学们仔细观察第二幅图和第一幅图有哪些不同?(大家观察的真仔细,还有一个地方大家没有看出来,牙齿也用白色的油画棒涂实了。)

  3、用水粉把画面涂满,即可出现油水分离现象。

  这种方法你们学会了吗?

  四、布置作业

  现在我们展开丰富想象力运用变形和夸张手法,设计一副自己喜欢的特点突出的面具。

  注意事项:

  1、颜色鲜艳和水粉底色形成色差要大,有对比。

  2、油画棒涂色要厚。

  大家可以参考屏幕上的图片进行创作。试想一下如果用深色水粉涂上底色会是什么样子的。

  五、评价作业。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油水分离画法画面具,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相信在下节课的手工制作面具中同学们会有更大的收获,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0篇(扩展6)

——小学美术《猜猜我是谁》教学设计 (菁选2篇)

小学美术《猜猜我是谁》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知面具及各种纸质撕贴材料,用撕一撕、贴一贴的方法制作面具。

  2、在造型与游戏中提高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创新意识。

  3、积极参与游戏和制作活动,体验参与装扮活动的愉悦与成功感受。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撕、贴、拼的方法制作面具,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难点:面具的眼睛、嘴巴的抠洞。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各种纸质撕贴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准备制作用具,规范美术制作习惯。

  2、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样好东西,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学生回答。教师带上面具,学生喊出是面具。

  导入课题,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学习制作面具。

  3、揭示课题:猜猜我是谁

  二、学习新课

  1、认识、了解面具

  (1)面具的作用

  老师今天带的面具起来什么作用?生答

  小结:面具不仅可以遮盖人的本来面目,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我们来进一步了解面具。

  (2)课件欣赏面具,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谈感受。

  (3)小结:面具是一种世界文化,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在原始社会,人类无法抗拒灾害和疾病,认为是妖魔鬼怪造成了一些在海河疾病。于是他们就戴上面具,手舞足蹈地降妖驱魔。因此,我们看到的这些面具大多造型奇特,色彩鲜艳,显得很凶的样子。而现代的面具更是形式各异,姿态万千,人们只是在舞台上或化装舞会上用上它,成了装饰用的道具。

  2、学*的制作方法步骤

  (1)观看了这么多的面具,你是不是也想做一个了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其他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吧!(课件出示学生带面具的图片)

  (2)看一看:

  ①你观察了面具,你发现了什么?

  ②面具的内容是什么?

  ③面具用了什么颜色的彩纸?

  (3)想一想:你看过后,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样做?

  3、全班师生讨论:制作步骤。

  A撕外形(和脸的大小差不多)

  B抠眼睛、嘴(找准眼睛和嘴的位置)

  C装饰(要注意色彩的搭配)

  三、创意空间

  1、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面具,它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2、运用所学撕贴的方法,制作一个有趣的面具。

  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评价

  1、带上面具,参与狂欢舞会。

  2、相互欣赏,相互评价。

  五、拓展训练

  回家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你喜欢的面具。

小学美术《猜猜我是谁》教学设计2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一些著名的卡通形象,并且知道这些卡通形象不同的特点,模仿卡通形象进行表演,《猜猜我是谁》教学设计、反思、评课。

  2.能够结合卡通形象的特点,通过构思,进行生动表演,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3.在表演过程中,展示自己的能力,享受卡通表演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尝试揣摩、分析喜欢的卡通形象外形和性格特点,进行模仿、演绎。

  2.充分感受生活,进行艺术创想,展示自己对卡通的热爱,感受动手设计卡通人物的乐趣。

  教师准备:

  学习单、课件、小组统计表。

  活动过程

  一、师生交流,观看动画主题MTV引入活动

  同学们,在这个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网络游戏和动漫产业已经不经意间闯入我们的生活,并对我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许多卡通动漫人物形象已经成为我们的最爱。在今天这一节课里,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进入卡通地带。

  现在请同学们,先来观看我国的一部国产动画片《西游记》中的主题曲《猴哥》。在观看之前,老师给大家提出两个学习任务,请大家边看边思考。(幻灯展示观看的学习任务)

  1.通过观看这首主题歌,说说你对孙悟空这个卡通人物的了解。

  提示:可以说说孙悟空的着装、外表、语言和动作。

  2.你认为孙悟空身上有没有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

  二、活动实践

  (一)看来大家对孙悟空的了解可真多,我们也应该学习孙悟空的勇敢大方、不怕艰险、乐于助人、虚心好学、一心一意的良好品行。

  接下来老师想知道你们的自己惊讶中都喜欢什么样的卡通人物。请大家拿出学习单。请各位同学先在小组内和自己的.小组成员交流第一部分的调查内容,互相说说你喜欢的卡通人物的理由。

  第一部分:调查我最喜欢的卡通

  1.我最喜欢的卡通人物:

  2.他的外表(发型、着装):

  3.他的言行(语言、语调、动作):

  4.我喜欢他的理由是:

  5.我是通过以下哪个途径来了解它的?(选择)

  电视()图书()影碟()其他()

  (二)汇报:说说你喜欢的卡通人物是谁?你喜欢它的理由是什么?你最喜欢他的一个什么故事?

  (三)他们都说得很棒!下面老师要给各小组分布置个学习任务,看老师手上的六张统计表,等老师把手中的统计表发到各小组里,请各个小组推选一名成员,要字写得端正的同学来记录,用5分钟的时间把统计表汇总完,教学反思《《猜猜我是谁》教学设计、反思、评课》。具体的活动要求请同学们看电视屏幕。

  (幻灯展示)

  1.拿到统计表后,请小组内先讨论选出一名记录员,要求字要写得端正。

  2.选完记录员后,请各小组听记录员点名,报告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名字和喜欢的简单理由。并由记录员作好记录。

  3.先报告完毕的同学可以在小组内与同伴小声交流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的理由。

  4.别忘记了在统计中,要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很好,我们都很认真地学习了活动要求。接下来老师要分发各小组的统计表。

  (四)我们六个小组都调查得很认真,特别是第1小组的速度最快,做得也最好,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祝贺他们。下面请各小组的记录员来汇报一下,统计结果。

  (五)接下来老师想给大家出个难题才考考大家,比比谁最厉害!老师的难题是:请根据文字描述猜猜,这些文字所讲的是哪个卡通人物?

  (幻灯展示,学生自由回答)

  (六)大家知道得真多,上个礼拜老师让大家去调查收集你们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的一个故事,咱们班的同学都做得很好,现在老师要请几位同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他知道的故事。

  (七)听了这几个同学讲的故事,可见他们对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有多么的了解。相信大家对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的了解也不输给他们几个,那你能把你喜欢的卡通人物给表演出来吗?

  (出示幻灯:友情提示)

  (点名各小组同学表演其他同学安静观看表演,看完表演教育学生掌声鼓励。鼓励完后请学生进行竞猜。)

  三、活动评价(结合在实践活动中)

  (一)观看了这几位同学的精彩表演后,你觉得他们表演的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的?(学生自由回答)

  (二)师总结,颁发最佳表演奖。

  (三)老师这边还有一个最佳参与奖,到底谁奖成为它的主人呢?就看接下来的问题谁能做得最好,谁就是它的主人!问题是:(出示幻灯)

  刚刚的这几个同学的表演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

  (学生自由回答)

  (四)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很多同学都很有自己的意见,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先说到这里,没有被老师请上来回答的同学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我们要来给自己评价一下。请大家拿出活动单,把最后一部分自我评价,根据这次活动你的表现自己作出合适的选择。

  (学生自我评价)

  3.在本次活动中,你认为谁表现得最好?我应该向他学习哪些方面?自己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的?

  四、活动结束

  同学们,今天的活动,我们还有最后一个奖项没发出,是因为我们的任务还没完成!请下课后组长把学习单收上来。老师会根据大家完成的学习单作业来评出最佳参与奖。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700136.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700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