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中国古代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古代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

更新时间:2023-03-18 23:18:24 点击: 来源:yutu

中国古代史试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计30分)

  1、*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为纪念*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诗句。*也写了“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以纪念此人。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  )

  A、黄帝 B、炎帝

  C、大禹 D、秦始皇

  3、*神话中的“神农氏”,是农业的始祖。他“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除神话传说外,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表明,*是世界上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其中,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4、商鞅变法中主要为了加强君*力的是(  )

  A、建立县制 B、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 D、严刑峻法

  5、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关于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较为准确的是(  )

  A、聚族而居 B、原始农业

  C、贫富分化 D、采集狩猎

  6、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废除奴隶主旧制度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  )

  A、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

  D、推行县制

  7、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8、下图材料反映西周时期实行的(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9、远古时代的图图是一个十分勤快的孩子,一大早起来,喝了一碗小米粥,便和妈妈一起去菜地种植蔬菜,这样的生活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哪一先民中(  )

  A、云南元谋人 B、北京人

  C、浙江河姆渡人 D、陕西半坡人

  10、制作年代标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

  A、夏朝 B、西周 C、商周 D、东周

  11、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国家的建立

  12、*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的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

  A、周武王 B、大禹 C、商汤 D、嬴政

  13、《荀子》载:西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与“立七十一国”相关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4、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军队战斗力都起了直接作用的是(  )

  A、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耕战

  C、建立县制 D、任人唯贤

  15、“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计30分)

  16、(14分)某校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专题学习,请你参与。

  材料 商鞅变法的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角色扮演】

  (1)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4分)

  【理解学习】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4分)

  【方法探究】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黄鹂和刘芳产生了分歧(见下图)。

  (3)评价历史上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方法是什么?(6分)

  17、(16分)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观察下面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4分)

  (3)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2分)

  (4)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6分)


中国古代史试题及答案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史试题及答案(扩展1)

——简明中国古代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菁选3篇)

简明中国古代史试题及参考答案1

  1、原始社会分为两个时期,就是 原始群 时期和 氏族公社 时期。

  2、原始社会也叫石器时代,使用比较粗糙的打制石器的阶段叫 旧石器时代 ,使用磨制石器的阶段叫 细石器时代 。

  3、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 元谋人,距今约有 170万 年。

  4、北京猿人身体各部委发展不*衡,其中 四肢 发展最快。

  5、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最著名的部落联盟是神农和 皇帝 。

  6、被商族首领汤率兵打败的夏代国君是夏桀 。

  7、氏族公社的历史共分两个阶段,即 母系氏族公社 阶段和 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8、母系氏族公社初期的代表性人类化石有北京的_山顶洞人。

  9、母系氏族公社发展时期的代表性文化遗存有发现于浙江余姚的 河姆渡文化、发现于河南渑池的仰韶文化。

  10、陕西西安的半坡村文化是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

  11、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代表性文化遗存有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文化_、发现于山东泰安的_大汶口文化_、发现于甘肃广河的_齐家文化。

  12、今陕西西安市的_ 半坡村文化_是母系氏族公社发展、繁荣时期仰韶文化最著名的遗址。

  13、商代的而文字主要是甲骨文,也叫_钟鼎文_。

  14、_司母戊_重875公斤。

  15、夏朝是夏族首领__禹_建立的,时间约在_公元前2070年。

  16、__禹_死后,其子_启杀掉益而夺得王位,从此废除了禅让制,确立了_世袭_制。

  17、夏朝末代国君__夏桀_暴虐无道,被商族首领汤_率兵打败,放逐而死。

  18、商朝在__盘庚_位时,由奄迁到__殷__,从此定居下来。

  19、商代最主要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手工业是青铜铸造业,最有代表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

  20、商代的货币叫做“贝”,以十枚为一朋。

  21、商代奴隶主贵族把奴隶杀死,以供奉祖先鬼神,叫_人祭。

  22、在_牧 野_一战中,周武王率军击败纣王,后者自焚而死。

  23、商代有《盘庚》三篇,是商代的成文法,起刑法十分残

简明中国古代史试题及参考答案2

  1、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类的婚姻形态是( B )。

  2、商代国都最后定于 ( A )。

  A、殷 B、朝歌 C、罨 D、毫

  3、北京人距今约有 ( D ).。

  A、170万年 B、80至60万年 C、10万年 D、70至20万年

  4、北京人进化最快的部分是 ( B )。

  A、大脑 B、手 C、下肢 D、头骨

  5、据专家考证,最早在 ( A )时,大约已经知道用火了。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河套人

  6、我国人类使用弓箭是在 ( C )时期。

  A、猿人 B、古人 C、新人 D、现代人

  7、彩陶出现于 ( C )。

  A、北京人时期 B、山顶洞人时期 C、仰韶文化时期 D、龙山文化时期

  8、父系公社时期,黄河流域最强大的部落联盟是 ( A )。

  A、黄帝部 B、炎帝部 C、蚩尤部 D、东夷部

  9、我国私有制产生于 ( B )。

  A、母系氏族公社 B、父系氏族公社 C、原始群中期 D、原始群后期

  10、我国古代国家的形成,约在 ( D )。

  A、黄帝时期 B、夏朝时期 C、神农时期 D、尧舜禹时期

  11、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 ( C )国家。

  A、封建领主制 B、封建地主制 C、奴隶制 D、农奴制

  12、我国青铜器产生于 ( B )。

  A、夏代 B、商代 C、西周 D、父系氏族公社

  13、反映夏朝人活动的主要文化遗存是 ( D )

  A、大汶口文化 B、良渚文化 C、细石器文化 D、二里头文化

  14、商朝的建立者是 ( B )。

  A、伊尹 B、成汤 C、盘庚 D、武丁

  15、商朝中央机构的百官之长叫 ( D )。

  A、籍臣 B、尹 C、多马 D、冢宰

简明中国古代史试题及参考答案3

  1、是从北京人的体质特征说明“劳动创造人”这一原理。

  答:北京人的身体各部进化得不*衡,四肢进化较快。手的进化最快,手腕的灵活程度和现代人很接近。头部比较落后,头顶部低*,前额后倾,骨壁较厚,脑容量小,*均为1043毫升,吻部突出,下颏后缩,牙齿粗大,这些特征都表明了北京人头骨的原始性。四肢因是劳动器官,所以进化较快;头骨不是劳动器官,所以进化较慢。这一是事实证明了*所说的“劳动创造人”这句话是真理。

  2、简述商代文字的基本特征。

  答:商代的文字是甲骨文,主要保存在龟甲和牛肩胛骨上。多为记录占卜之事,亦称卜辞。甲骨卜辞是商朝的国家档案。甲骨文单字总数约有4500多字,已确认的约有2000字左右。基本构造是“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有些卜辞的文字整齐、笔画均匀,刻技熟练,字形美观。卜辞一篇月四五十字,最长的有百字左右。铜器铭文长的有四五十字,短的只有一二字或五六字。

  3、简述我国主要文化遗存的大致情况。

  答 我国原始社会前期的文化遗存有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金牛山人;后期有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母系氏族阶段的文化遗存有山顶洞人、峙峪人、左旗人,有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半坡村遗址。

  4、简述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的特点。

  1、答:母系氏族公社的主要特征是:妇女居于支配地位,丈夫从妻而居,辈分从母系计算,财产由母系继承。世纪星族外婚制,同一氏族内部禁止通婚,只有不同氏族之间的同辈男女可以互慰夫妻。后来发展成为对偶婚,就是在互婚的男女中各有一个主要配偶,但不严格。因此,所生子女仍知母不知父。这时氏族共财,实行原始*。

  父系氏族公社的主要特征是:男子居于支配地位,妻子从夫而居,辈分从父系计算,财产由父系继承。父系氏族制的产生是和农业及饲养业的发展分不开的。这时,男子不再以狩猎、捕鱼为主,而是代替妇女从事农业和饲养业,事农业和饲养业已成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来源。父系氏族公社内部以男子为中心分裂为若干个大家庭,个大家庭又分裂为若干个一夫一妻的小家庭。至此,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在瓦解,代之以地缘为条件的农村公社在形成,以小家庭为单位的私有制在产生,人们随着贫富的不断分化,阶级在形成中。


中国古代史试题及答案(扩展2)

——如何学好中国古代史 (菁选2篇)

如何学好中国古代史1

  1.掌握一条朝代更替主线

  教材都是按照*朝代的更替顺序编写的,是*古代史的一条主线,要牢牢把握这条主线,分清前后顺序,切忌复习到考前都不知道哪个朝代在前,哪个朝代在后,这是学习历史的最大忌讳。只有在熟悉朝代更替和时间起止的基础上,才能对知识有比较清晰的脉络和框架。

  2.构建知识网络,从宏观上把握历史概况

  要做到对*古代史有一个宏观把握,就必须从某一朝代或某一时期的社会历史概况做起,也就是说对某一朝代或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民族关系、中外关系等几个方面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我们可以将这些知识串联成一个整体,用大括号标注出来,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形成面,最后形成网络知识结构,这样学生既理解了知识,又不会遗忘。

  3.把握历史阶段特征,加深对历史背景的理解

  *古代史大体上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每一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特征,如秦汉时期,是*历史上的首次大一统的时期,也是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确立的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不仅*分立,而且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对于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能够使学生从整体上加深对历史背景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4.重点掌握几个知识点

  *古代史有几个基础知识主线贯穿其中,如政治制度中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经济方面的江南经济的开发,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中的民族融合,历代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科技文化方面的*古代的四大发明等,这些都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根据以上几点要求,我认为*古代史的复习模式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步,明确复习目标,,引导学生把握历史特征。

  第二步,构建知识网络,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从整体上感知本课的内容。

  第三步,教师对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知识的交汇点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提升,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与知识框架,提升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

  第四步,学生根据构建的知识网络,进行巩固。

  第五步,选择典型题例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注意链接中考,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技巧、规律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死记活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第六步,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及得到的启示或感悟。

如何学好中国古代史2

  一要会看书。中考历史内容广泛,涉及世界和*的古、近、现代历史,死记硬背那些条条框框,干巴巴的历史知识,不如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则事半功倍,这里要求的学生会看书,是融会贯通地看,而不是走马观花似地瞧:1.看标题,目的是为了寻找线索,了解每一课的结构;2.看标题的提示,寻找课本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3.看课内和课后思考题,寻找答案或者从课内得到一些启示,同时还应该做到边看、边划、边问、边写,看内容,划知识点,找疑问,写出疑问来,这是对学生复习时的基本要求。

  二要善于归纳。归纳是指将众多的或零散的历史知识,按其同类进行梳理,可长可短,并不一定非依赖老师。成绩好的学生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善于“自得其法”上面,归纳的好,条理清晰,弃繁就简,效果自然就不寻常。比如在学习*古代史介绍唐文化的这一内容时,有学生制作了下面一个简表。

  这样全新的组合,形成了新的知识结构体系,学生能够全面准确地掌握这一段历史知识。

  三要理清线索,要求学生在看书时,通过对课本的归类,理出课本内容的纵横线索,形成知识网络,这种网络可以是整个*历史或世界历史,也可分阶段地整理知识网络。如世界历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史中美国霸权政策,关联很多国家和地区,跨时半个世纪,是重点内容,又是复习中的一个难点,如果按大事线索,制作下面这样一个简单的图示,就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四要巧答题目。2004年中考题目考到我国对台政策是“和*统一,一国两制,决不承诺放弃武力”,可不少同学仅答一句“一国两制”而失分,所以答题时审清题目很重要,避免粗心大意,过于紧张而顾此失彼,答题要紧扣题目简明扼要,同时注意规范化、时序化。最后建议在写历史小论文时,在行文之前和行文中,应该始终注意:1.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泛泛而谈;2.联系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3.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要合乎逻辑。


中国古代史试题及答案(扩展3)

——中国古代史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史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1

  1、墨子、商鞅、韩非子思想的相似之处是( )

  A反对兼并战争 B主张互爱互利

  C反对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 D主张中央集权

  2、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已有诸侯。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这样说的目的是( )

  A想实行焚书坑儒 B准备攻打匈奴

  C反对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D准备修筑长城抵御匈奴进攻

  3、《齐民要术 序》中载:“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厥而不录。”材料表明,贾思勰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态度是( )

  A、反对 B、赞同 C、听其自然 D、主张适当改变

  4、北宋造成“冗官、冗兵、冗费”从反面证明了( )

  A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当时是弊大于利 B政治改革要有经济作保证

  C兵越多,战斗力越弱 D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5、王安石设想变法应是在不增加人民负担的前提下增加国家的财政

  收入。为此他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向农民贷款获得利息 B向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钱

  C引种占城稻增加粮食产量 D清查为逃避赋税而隐瞒的土地数目

  6、以下哪些是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 ( )

  ①封建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的性质 ②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利益的反映

  ③封建社会初期不具备发展工商业的条件④诸侯国出于政治、军事因素的考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7、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

  A.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 B.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C.保证*稳定的`财政收入 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8、魏晋时期的民族融合实质上是 ( )

  A.胡汉民族布局被打乱 B.各族人民互相交流与学习

  C.少数民族封建化 D 边疆地区的大开发

  9、魏晋时期的民族融合对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影响是 ( )

  A.促进了民族间的迁徙与杂居 B.使北方经济恢复,北魏兴盛一时

  C.打破了农牧经济的天然界限 D.为隋唐的统一与繁荣准备了条件

  10、“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有关宋代上述做法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办事效率 B.有利于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

  C.造成地方*权力过小 D.导致地方*人浮于事

  11、 《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12、北宋范仲淹"庆历新政"的中心内容是( )

  A.减轻徭役 B.提倡农桑 C.加强军事 D.整顿吏治

  13、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有()

  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②限制了官僚和地主的利益③增加了*的财政收入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14、关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 B. 墨家思想占主导地位

  C.法家备受统治者推崇 D. 道家最受欢迎

  15、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之所以能成为"显学"而备受推崇,是因为它( )

  ①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 ②符合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③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④强调树立君主个人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6、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每一州设刺史一名。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 监察诸侯王和地方* B. 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

  C. 推荐和选拔地方人才 D. 加强对地方官的控制和管理

  17、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这是因为它( )

  ①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②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得以参与*③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④有利于稳定国家政局,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商周农业的进步,不包括( )

  A.大量使用青铜农具 B.种植多种粮食作物

  C.施用各种肥料 D、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19、春秋战国时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①铁农具的使用 ②牛耕的运用 ③水利灌溉的发展 ④封建制度的确立

  A.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商鞅变法中直接促进封建经济发展的内容是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②统一度量衡③废分封,行县制④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④


中国古代史试题及答案(扩展4)

——中国古代散文 (菁选3篇)

中国古代散文1

  陶渊明

  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中国古代散文2

  王勃

  豫章故郡, 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 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 龙光射牛斗之墟; 人杰地灵, 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 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 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 棨戟遥临; 宇文新州之懿范, 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 胜友如云; 千里逢迎, 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紫电青霜, 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 路出名区; 童子何知, 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 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 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 得仙人之旧馆。 层台耸翠, 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 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桂殿兰宫, 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 俯雕甍, 山原旷其盈视, 川泽盱其骇瞩。 闾阎扑地, 钟鸣鼎食之家; 舸舰迷津, 青雀黄龙之轴。 虹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 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俯畅, 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 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邺水朱华, 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 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 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 觉宇宙之无穷; 兴尽悲来, 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 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 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 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 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 时运不济, 命运多舛。 冯唐易老, 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窜梁鸿于海曲, 岂乏明时。 所赖君子安贫, 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 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东隅已逝, 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 空怀报国之心; 阮藉猖狂, 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 一介书生。 无路请缨, 等终军之弱冠; 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舍簪笏于百龄, 奉晨昏于万里。 非谢家之宝树, 接孟氏之芳邻。 他日趋庭, 叨陪鲤对; 今晨捧袂, 喜托龙门。 杨意不逢, 抚凌云而自惜; 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鸣呼! 胜地不常, 盛筵难再。 兰亭已矣, 梓泽丘墟。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中国古代散文3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谗[山旁]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中国古代史试题及答案(扩展5)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秦汉知识点 (菁选2篇)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秦汉知识点1

  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

  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土地兼并、政治腐败[*]、思想专制)

  12、秦汉是对后世具有开创性的朝代,秦汉奠定了我国后来2000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基本特点。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实?(统一的国家格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多种土地制度基础上的.的封建小农经济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格局;对外交流的开放格局;以儒家为主体重伦理的思想格局;以应用技术为主的领先世界的传统科技与文化格局。)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秦汉知识点2

  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的分裂到统一;封建经济破坏、恢复和南方的开发;封建化和大融合。)

  1、南方开发的原因、发展和影响。

  2、文化:圆周率,《齐民要术》,郦道元与《水经注》,佛教和道教,范缜,陶渊明,艺术。


中国古代史试题及答案(扩展6)

——中国古代的励志故事

中国古代的励志故事1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中国古代史试题及答案(扩展7)

——中国古代唯美诗句

中国古代唯美诗句1

  1、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2、蝴蝶很美,终究蝴蝶飞不过沧海。

  3、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4、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5、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6、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7、经流年,梦回曲水边,看烟花绽出月圆。

  8、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9、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

  10、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11、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12、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唯美的句子

  13、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14、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来世你渡我,可愿?

  15、也许是前世的姻也许是来生的缘错在今生相见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

  16、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夥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那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17、总在不经意的年生。回首彼岸。纵然发现光景绵长。

  18、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19、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20、举杯独醉,饮罢飞雪,茫然又一年岁。

  21、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22、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

  23、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24、谁应了谁的劫谁又变成了谁的'执念。

  25、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

  26、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27、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28、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

  29、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30、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31、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32、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33、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34、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35、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36、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37、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38、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39、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40、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中国古代史试题及答案(扩展8)

——中国古代的名人经典励志故事

中国古代的名人经典励志故事1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中国古代史试题及答案(扩展9)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节选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节选1

  春秋时期有一位名医,人们都叫他扁鹊。他医术高明,经常出入宫廷为君王治病。有一天,扁鹊巡诊去见蔡桓公。礼毕,他侍立于桓公身旁细心观察其面容,然后说道:“我发现君王的皮肤有病。您应及时治疗,以防病情加重。”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用不着什么治疗。”扁鹊走后,桓公不高兴地说: “医生总爱在没有病的人身上显能,以便把别人健康的身体说成是被医治好的。我不信这一套。”

  10天以后,扁鹊第二次去见桓公。他察看了桓公的脸色之后说:“您的'病到肌肉里面去了。如果不治疗,病情还会加重。”桓公不信这话。扁鹊走了以后,他对“病情正在加重”的说法深感不快。

  又过了10天,扁鹊第三次去见桓公。他看了看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面去了。如果不赶紧医治,病情将会恶化。”桓公仍不相信。他对“病情变坏”的说法更加反感。

  照旧又隔了10天,扁鹊第四次去见桓公。两人刚一见面,扁鹊扭头就走。这一下倒把桓公搞糊涂了。他心想:“怎么这次扁鹊不说我有病呢?”桓公派人去找扁鹊问原因。扁鹊说:“一开始桓公皮肤患病,用汤药清洗、火热灸敷容易治愈;稍后他的病到了肌肉里面,用针刺术可以攻克;后来桓公的病患至肠胃,服草药汤剂还有疗效。可是目前他的病已入骨髓,人间医术就无能为力了。得这种病的人能否保住性命,生杀大权在阎王爷手中。我若再说自己精通医道,手到病除,必将遭来祸害。”

  5天过后,桓公浑身疼痛难忍。他看到情况不妙,主动要求找扁鹊来治病。派去找扁鹊的人回来后说:“扁鹊已逃往秦国去了。”桓公这时后悔莫及。他挣扎着在痛苦中死去。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于自身的疾病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坏事,都不能讳疾忌医,而应防微杜渐,正视问题,及早采取措施,予以妥善的解决。否则,等到病入膏肓,酿成大祸之后,将会无药可救。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696239.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696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