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0篇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50字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0篇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50字

更新时间:2023-03-09 15:12:03 点击: 来源:yutu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

  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手工课

  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小学美术课也成为了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但是从国际小学生比赛就不难看出我国选手的实际操作能力相对落后,这于我们的日常美术课的教学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老师从小就忽略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只看重其考试的能力。我们美术课上的手工课常被很多家长认为无足轻重,学生也不重视,上手工课也不带材料,也不带工具。许多老师对手工课的重视不够,常常因怕麻烦,也没有好好上课。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制定,美术课越来越讲究学习活动的综合性,注重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在这样的理念下,我积极尝试,我认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该重视手工课的上课质量,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下是我在上好美术手工课的几点不成熟的教学经验:

  一、要重视课前的准备,也就是收集材料。

  上手工课对材料准备的依赖性很强,也就是说,手工课教学效果的孬好,主要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对材料的准备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在班里准备了一个储物箱,专门收集各种各样的手工制作材料,这些就成了学生上手工课必需的。

  二、要上好手工课,范作是最好的教学手段。

  在美术课教学中范作是很重要的,范作也可以是老师的作品,也可以是学生的作品,手工制作课对范作的要求更重要。范作是学生获得手工课制作的最直接的动力,那我们如何收集范作呢?方法有很多,以下是我收集范作的几个方法:

  (1)、要根据所要教的内容自己动手制作范作。这中方式是现在很多美术老师所常用的方法,老师的制作过程也是体会教学重难点的过程,教师精彩的范作会带动学生的制作积极性。

  (2)、在日常生活中收集范作。在日常生活中美术作品随处可见,如:超市、商店、回收站等都有可能有美术教学的范作,只有我们留心观察,细心收集就能收集到很好的范作。

  (3)、在教学中注意收集优秀的作品,作为日后的教学范作。学生的美术作品有的很优秀,要比日常收集的范作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这三种收集作品的方式,不用多常时间老师手中就有了一个非常多的资料库,有了丰富的资料,教师在手工课的教学中就可用范品进行教学了。

  在手工课教学实践中,范作利用的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手工课的教学效果。如果利用的好,可使学生在很轻松的环境中进行手工课的学习。在教学生手工制作中可以分几个步骤去做,但是现在的美术课程很少有步骤教学,即便是有步骤也是很简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认真准备好范作。在准备范作的同时可以准备几件半成品,让学生通过研究半成品来完成手工课的制作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变得积极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手工课教学中要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特别是导入,精彩的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导入导好了,学生学习才有兴趣,学生才乐意去做。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学生动手

  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改变以单纯传授知识和模仿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的新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动脑动手的同时,鼓励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了爱好,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更注重过程评价。

  我们教的每个孩子都很天真、好奇,对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什么都想知道,都想去体验一下,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他们在还未具有一定的制作能力的情况下,如果老师不因势利导,很容易伤害学生对手工制作的积极性,逐渐失去了对手工课的兴趣。在手工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和保持孩子的制作兴趣非常关键。通过对学生作品适当的评价,在评价中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帮助他们逐渐消除做不好,做不像的胆怯心理,通过好的评价让学生大胆尝试,只有在尝试中学生的情绪才能释放,个性才得以张扬,从而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总之,我认为应多让孩子上好美术手工课,从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儿童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2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单单是教具的准备那么简单,它还需要有更为广泛的内容。如在,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民族味较浓的曲子,这些曲子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除了充分的课堂资源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讲课之前我自身就必须先要明白剪纸是怎样的一种民间艺术,有什么样的特点,剪纸都分为那些类型等等。这些不光是靠临时抱佛脚得来的,还要靠老师长期的一些积累,才能将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身的一种文化素养。

  二、课堂的教学

  课堂的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所有老师都知道,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保证,这也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一个原则。可往往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却不需要孩子们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也学需要几个学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几个同学凑在一起共同创作难免会各抒己见。而且他们也不会像*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就会造成纪律的不好。就比如,不仅要剪的像样,还要分清楚阳刻与阴刻的区别,这样势必就给此课增加了难度,授课教师就会考虑小组分工合作,相应的课堂纪律也会混乱。还有一些课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无章”,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却并非无效。我曾看过一片文章说,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时不需要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了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去创作,学生甚至还可以画在桌子上,还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经说过:“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的是课堂必须要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安静,往往会抹杀孩子的自由发展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可怎样才能使两样兼顾呢?那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既要收放自如,又要做到不放纵,不压制。例如:,可以尝试采用比较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外界的媒体,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可以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参观一些剪纸作品展;有同学说他(她)的奶奶(姥姥)很会剪纸,还可以把这些老人请来当成他们的课外辅导员。而作为教师的我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学到更多关于剪纸的一些知识。能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学到知识。而且我认为,有时候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一些环境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反而获取知识的效果会更好。大家可以想想,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感觉是那样的贴近自己,其实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更何况这种学习方式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我觉得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以上所述,是在上完《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那一课之后的一些感想,一些我个人的心得体会。其实不论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我们上美术课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于生活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3

  我认为在高效美术教学课堂中要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究,在课上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并实现高效的学生主体性实践及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是上好一节高效的美术课的中心也是关键。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一堂好的美术课,应该是既传授应掌握的美术知识,同时又培养学生一些良好的品德,及生活习惯。美术课教学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巧的训练,也要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儿童天生对任何事都有兴趣,什么都想去学一学、做一做,模仿一下,从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淡淡认识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了涂鸦,然后随着认识的提高,技能的增加,年龄的增长,这些兴趣都会发生变化,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美术的热情截然不同,对不同的学生,我们都要用心去感悟,从基础、从学生的根本出发,让他们的身心技能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发展。

  一、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是高效教学的前提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设计是否优化。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诱导即是教学思路,诱导的过程,即是教学思路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而诱导过程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设计是否优化,而设计的优化与否又以教学思路为基础。一般地说,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因此教学思路不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案中,而必须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思路清晰,美术课堂就会呈现清晰,学生的思维也会渐渐清晰,从而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教师的个人思维品质集中地体现在教学思路上,又以非常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二、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是达到高效教学的关键。

  提问是组织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能帮助我们探索并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应熟悉教材和学生,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应有一定的导向性,如导向文化感,导向品格修养等,促进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提问和由提问引出的讨论就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养成。另外,美术教师应善于运用教学话题,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提问应叫开放式提问,它没有标准答案,不能用简单的“是”“否”之类的词来回答。它对学生的能力提出挑战,激励学生必须对绘画进一步探究。开放式提问含有很大的容量,但决不是大得不着边际,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紧贴作品,让学生有开掘的天地,对绘画作品做深入的、探究性的讨论。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多向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教学任务相去甚远,教师应珍视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的思考成果,真正的美术教学是应摒弃某种狭隘性的。

  培养学生既要善于动脑,又要善于动手。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呢?要在课堂教改和技能训练中来体现,培养学生用线条、色彩、图象表现自己的意向和技能。

  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一幅海底的背景图画,要求学生描绘形态各异的鱼放在其中。随即,学生运用*日所学的绘画表现技能,开动脑筋各出新意。不到二十分钟,学生的作业画好剪下来,陆续展示在黑板上的“海底世界”中。有大鱼,有小鱼有的局部是一条光怪陆离的鱼妈妈身后带着一群漂亮的小鱼;有的是一群三角形燕鱼围成圈像绽开的花朵;两只大螃蟹挥动铁钳正在比武。通过添添画画、剪剪贴贴,一幅美妙、奇幻的海底缩影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生动迷人的“鱼游图”伴随着旋律优美的“海之诗”音乐吸引了全班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 本课不但完成了教材中要求的内容。而且学生情绪盎然,课堂教学形式活,质量高,效果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巩固了绘画技能的学习。

  我认为,上好美术课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好比船和桥,是达到目的完成任务的一种手段。所以,高效课堂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高效课堂要依赖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没有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高效的主体性实践及对学生的积极评价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就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便是一句空话。所以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研究方法,要有创造性思维,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预定的效果。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4

  1.按照不同年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

  小学生各个年级有着不同的特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小学艺术教育中必须重视的要素,在整个小学教学阶段,这时学生的兴趣还不够稳定,认识兴趣以一定的情境性为特征,只有掌握学生年龄特点基础上,才能了解小学生由于在感知、意识、理解、能力上的高低悬殊,所表现的兴趣上不一样。低年级学生有学前期进入学龄初期由于从松散的家庭生活或者从欢乐的幼儿园生活进入正规的学校生活,这不同的生活环境,与前迥异的作息制度,有组织纪律的行为规范。高年级已经有了一定的自觉性。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各个年级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应该根据年龄特点提出相应要求,

  2.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

  在教学美术绘画课中,那些有趣生动的形象是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促使他们形象思维发展的主要意象。学生作画只凭头脑中记忆的表象作画,往往大略地看了事物对象后,有个大概的记忆,就开始作画。针对学生喜欢观赏一事一物,我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如:形状、颜色、结构、姿态等,并注重在观察中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色彩方面则多凭主观映像。因此,指导儿童观察和向儿童指出观察任务时,首先让其观察形状,当纸面上画出形状再考虑着色。观察能力的提高在于锻炼,经常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其观察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3.培养兴趣勤学多练。

  常言道:眼明手快、心灵手巧,这说明技能与感知、观察、记忆、思维等关系密切。要想低年级学生积极开展美术活动需调动他们学习、练习的主观能动性,其积极性在于兴趣的驱使,兴趣的浓厚必然勤练,表现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又带动兴趣递增,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当然培养小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不能操之过急,应依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施教。好比一株树苗,使这株树比其他的树的生长得更高大,秘诀就在于每个年龄应具备经验常识,在每个年龄必须完成起年轮的正常发育,然后由下一个年轮延续。所以以往传统美术教育所采取填鸭式方法来督促他们,只会忽略当年所应具备的经验常识,事后再想弥补已使年轮变形,无异于拔苗助长。

  4.创造新型的师生双边活动

  作为一个小学美术教师,我在课堂上,实施了愉快教育这一教学新方法,又针对低段学生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缺少韧性心理特征,并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和教材的不同内容,采取了适合儿童特点的一些教学方法。所以在上小学美术课时,我千方百计的为学生创造产生兴趣的条件。上课时,利用导入语(常用编故事、编儿歌、猜谜语,做游戏、竞赛性活动)直观教具和直观演示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高涨的情绪和作画的强烈欲望,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5.丰富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如何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更奇的绘画作品?作为美术专职教师我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丰富的形象资源。在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想象,运用形象化的声情画意,设置情境等手段,激发学生打开广阔的想象思维空间。在创作课上强调每个学生都要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在构思过程中,最为忌讳就是雷同。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上大胆放手,让学生敢于超越自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图画资料等进行组合画面或添画环境、情节的再造现象。

  这些就是我这些年的教学心得,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使它们更加完善。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5

  通过这篇反思文章,能让我们看出这位教师上美术课的精彩。美术这一科目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会觉得它并不是主科,可以不用上那么认真。而从这篇反思里让我们了解到"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单单是教具的准备那么简单,它还需要有更为广泛的内容。如在,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民族味较浓的曲子,这些曲子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除了充分的课堂资源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讲课之前我自身就必须先要明白剪纸是怎样的一种民间艺术,有什么样的特点,剪纸都分为那些类型等等。这些不光是靠临时抱佛脚得来的,还要靠老师长期的一些积累,才能将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身的一种文化素养。

  二、课堂的教学

  课堂的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所有老师都知道,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保证,这也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一个原则。可往往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却不需要孩子们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也学需要几个学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几个同学凑在一起共同创作难免会各抒己见。而且他们也不会像*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就会造成纪律的不好。就比如,不仅要剪的像样,还要分清楚阳刻与阴刻的区别,这样势必就给此课增加了难度,授课教师就会考虑小组分工合作,相应的课堂纪律也会混乱。还有一些课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无章”,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却并非无效。我曾看过一片文章说,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时不需要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了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去创作,学生甚至还可以画在桌子上,还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经说过:“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的是课堂必须要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安静,往往会抹杀孩子的自由发展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可怎样才能使两样兼顾呢?那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既要收放自如,又要做到不放纵,不压制。例如:可以尝试采用比较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外界的媒体,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可以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参观一些剪纸作品展;有同学说他(她)的奶奶(姥姥)很会剪纸,还可以把这些老人请来当成他们的课外辅导员。而作为教师的我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学到更多关于剪纸的一些知识。能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学到知识。而且我认为,有时候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一些环境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反而获取知识的效果会更好。大家可以想想,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感觉是那样的贴近自己,其实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更何况这种学习方式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我觉得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以上所述,是在上完《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那一课之后的一些感想,一些我个人的心得体会。其实不论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我们上美术课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但在美术课堂教学这条道路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将会继续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质,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认真上好每堂美术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以及一些基本的技能技法。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6

  1.按照不同年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

  小学生各个年级有着不同的特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小学艺术教育中必须重视的要素,在整个小学教学阶段,这时学生的兴趣还不够稳定,认识兴趣以一定的情境性为特征,只有掌握学生年龄特点基础上,才能了解小学生由于在感知、意识、理解、能力上的高低悬殊,所表现的兴趣上不一样。低年级学生有学前期进入学龄初期由于从松散的家庭生活或者从欢乐的幼儿园生活进入正规的学校生活,这不同的生活环境,与前迥异的作息制度,有组织纪律的行为规范。高年级已经有了一定的自觉性。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各个年级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应该根据年龄特点提出相应要求,

  2.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

  在教学美术绘画课中,那些有趣生动的形象是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促使他们形象思维发展的主要意象。学生作画只凭头脑中记忆的表象作画,往往大略地看了事物对象后,有个大概的记忆,就开始作画。针对学生喜欢观赏一事一物,我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如:形状、颜色、结构、姿态等,并注重在观察中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色彩方面则多凭主观映像。因此,指导儿童观察和向儿童指出观察任务时,首先让其观察形状,当纸面上画出形状再考虑着色。观察能力的提高在于锻炼,经常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其观察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3.培养兴趣勤学多练。

  常言道:眼明手快、心灵手巧,这说明技能与感知、观察、记忆、思维等关系密切。要想低年级学生积极开展美术活动需调动他们学习、练习的主观能动性,其积极性在于兴趣的驱使,兴趣的浓厚必然勤练,表现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又带动兴趣递增,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当然培养小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不能操之过急,应依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施教。好比一株树苗,使这株树比其他的树的生长得更高大,秘诀就在于每个年龄应具备经验常识,在每个年龄必须完成起年轮的正常发育,然后由下一个年轮延续。所以以往传统美术教育所采取填鸭式方法来督促他们,只会忽略当年所应具备的经验常识,事后再想弥补已使年轮变形,无异于拔苗助长。

  4.创造新型的师生双边活动

  作为一个小学美术教师,我在课堂上,实施了愉快教育这一教学新方法,又针对低段学生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缺少韧性心理特征,并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和教材的不同内容,采取了适合儿童特点的一些教学方法。所以在上小学美术课时,我千方百计的为学生创造产生兴趣的条件。上课时,利用导入语(常用编故事、编儿歌、猜谜语,做游戏、竞赛性活动)直观教具和直观演示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高涨的情绪和作画的强烈欲望,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5.丰富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如何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更奇的绘画作品?作为美术专职教师我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丰富的形象资源。在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想象,运用形象化的声情画意,设置情境等手段,激发学生打开广阔的想象思维空间。在创作课上强调每个学生都要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在构思过程中,最为忌讳就是雷同。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上大胆放手,让学生敢于超越自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图画资料等进行组合画面或添画环境、情节的再造现象。

  这些就是我这些年的教学心得,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使它们更加完善。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7

  通过这篇反思文章,能让我们看出这位教师上美术课的精彩。美术这一科目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会觉得它并不是主科,可以不用上那么认真。而从这篇反思里让我们了解到"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单单是教具的准备那么简单,它还需要有更为广泛的内容。如在,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民族味较浓的曲子,这些曲子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除了充分的课堂资源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讲课之前我自身就必须先要明白剪纸是怎样的一种民间艺术,有什么样的特点,剪纸都分为那些类型等等。这些不光是靠临时抱佛脚得来的,还要靠老师长期的一些积累,才能将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身的一种文化素养。

  二、课堂的教学

  课堂的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所有老师都知道,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保证,这也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一个原则。可往往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却不需要孩子们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也学需要几个学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几个同学凑在一起共同创作难免会各抒己见。而且他们也不会像*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就会造成纪律的不好。就比如,不仅要剪的像样,还要分清楚阳刻与阴刻的区别,这样势必就给此课增加了难度,授课教师就会考虑小组分工合作,相应的课堂纪律也会混乱。还有一些课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无章”,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却并非无效。我曾看过一片文章说,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时不需要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了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去创作,学生甚至还可以画在桌子上,还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经说过:“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的是课堂必须要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安静,往往会抹杀孩子的自由发展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可怎样才能使两样兼顾呢?那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既要收放自如,又要做到不放纵,不压制。例如:可以尝试采用比较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外界的媒体,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可以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参观一些剪纸作品展;有同学说他(她)的奶奶(姥姥)很会剪纸,还可以把这些老人请来当成他们的课外辅导员。而作为教师的我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学到更多关于剪纸的一些知识。能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学到知识。而且我认为,有时候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一些环境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反而获取知识的效果会更好。大家可以想想,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感觉是那样的贴近自己,其实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更何况这种学习方式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我觉得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以上所述,是在上完《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那一课之后的一些感想,一些我个人的心得体会。其实不论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我们上美术课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但在美术课堂教学这条道路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将会继续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质,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认真上好每堂美术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以及一些基本的技能技法。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8

  我认为在高效美术教学课堂中要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究,在课上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并实现高效的学生主体性实践及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是上好一节高效的美术课的中心也是关键。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一堂好的美术课,应该是既传授应掌握的美术知识,同时又培养学生一些良好的品德,及生活习惯。美术课教学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巧的训练,也要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儿童天生对任何事都有兴趣,什么都想去学一学、做一做,模仿一下,从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淡淡认识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了涂鸦,然后随着认识的提高,技能的增加,年龄的增长,这些兴趣都会发生变化,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美术的热情截然不同,对不同的学生,我们都要用心去感悟,从基础、从学生的根本出发,让他们的身心技能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发展。

  一、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是高效教学的前提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设计是否优化。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诱导即是教学思路,诱导的过程,即是教学思路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而诱导过程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设计是否优化,而设计的优化与否又以教学思路为基础。一般地说,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因此教学思路不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案中,而必须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思路清晰,美术课堂就会呈现清晰,学生的思维也会渐渐清晰,从而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教师的个人思维品质集中地体现在教学思路上,又以非常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二、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是达到高效教学的关键。

  提问是组织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能帮助我们探索并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应熟悉教材和学生,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应有一定的导向性,如导向文化感,导向品格修养等,促进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提问和由提问引出的讨论就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养成。另外,美术教师应善于运用教学话题,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提问应叫开放式提问,它没有标准答案,不能用简单的“是”“否”之类的词来回答。它对学生的能力提出挑战,激励学生必须对绘画进一步探究。开放式提问含有很大的容量,但决不是大得不着边际,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紧贴作品,让学生有开掘的天地,对绘画作品做深入的、探究性的讨论。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多向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教学任务相去甚远,教师应珍视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的思考成果,真正的美术教学是应摒弃某种狭隘性的。

  培养学生既要善于动脑,又要善于动手。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呢?要在课堂教改和技能训练中来体现,培养学生用线条、色彩、图象表现自己的意向和技能。

  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一幅海底的背景图画,要求学生描绘形态各异的鱼放在其中。随即,学生运用*日所学的绘画表现技能,开动脑筋各出新意。不到二十分钟,学生的作业画好剪下来,陆续展示在黑板上的“海底世界”中。有大鱼,有小鱼有的局部是一条光怪陆离的鱼妈妈身后带着一群漂亮的小鱼;有的是一群三角形燕鱼围成圈像绽开的花朵;两只大螃蟹挥动铁钳正在比武。通过添添画画、剪剪贴贴,一幅美妙、奇幻的海底缩影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生动迷人的“鱼游图”伴随着旋律优美的“海之诗”音乐吸引了全班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本课不但完成了教材中要求的内容。而且学生情绪盎然,课堂教学形式活,质量高,效果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巩固了绘画技能的学习。

  我认为,上好美术课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好比船和桥,是达到目的完成任务的一种手段。所以,高效课堂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高效课堂要依赖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没有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高效的主体性实践及对学生的积极评价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就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便是一句空话。所以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研究方法,要有创造性思维,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预定的效果。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9

  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新教育強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強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的综合学习,改变传统教法和学法。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

  一、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探究习惯:

  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要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学生,采取合理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和观察习惯。

  二、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丰富的想像力:

  传统美术教育多是围绕"看画"或"临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最终都是大同小异。想像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开发,是现代美术教育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想象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儿童心目中的天空五彩缤纷,五花八门,内容丰富。

  三,注重调动学生综合学习的积极性:

  素质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激发了学生的需要强度,并依赖目标诱因的出现,提高学生需要的自我意识水*,满足了学生联系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现代化教育对美术教学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需要、动机、目标、态度等各方面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方式和方法,改进了原来美术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课程建设的角度,促进了美术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美术教材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和课程评价方式的变革,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增强了美术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比如二年级的《色彩的情感联想》一课,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调配和变化规律却不了解,而且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水粉颜料,可以说对每一种物品和色彩都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都有哪些颜色?你喜欢哪些颜色?教室里挂了很多漂亮的装饰物,有绿色的叶子,红色的*,黄色、紫色、粉色等各色的花瓣,还有各种颜色的衣物和文具。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的教室里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我又让学生观察外面自然界中还有哪些颜色,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缤纷,也激发了学习色彩的兴趣。我又适时提出问题:这些美丽的颜色能不能用颜料调出来呢?学生齐声回答:能。我没有急于出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调配颜色,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不断地向同伴和老师展示自己的新发现,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并久久回味。看到学生这样快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美术课堂就好像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节日的装饰》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手工装饰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一些《快乐的节日》等一些有节日气愤的歌曲,这些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0

  美术是一门个性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潜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简单、学得快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单单是教具的准备那么简单,它还需要有更为广泛的资料。如在,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民族味较浓的曲子,这些曲子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除了充分的课堂资源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讲课之前我自身就务必先要明白剪纸是怎样的一种民间艺术,有什么样的特点,剪纸都分为那些类型等等。这些不光是靠临时抱佛脚得来的,还要靠老师长期的一些积累,才能将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身的一种文化素养。

  二、课堂的教学

  课堂的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在那里我想谈我一向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所有老师都明白,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保证,这也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一个原则。可往往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却不需要孩子们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也需要几个学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几个同学凑在一齐共同创作难免会各抒己见。而且他们也不会像*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就会造成纪律的不好。就比如,不仅仅要剪的像样,还要分清楚阳刻与阴刻的区别,这样势必就给此课增加了难度,授课教师就会思考小组分工合作,相应的课堂纪律也会混乱。还有一些课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无章”,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却并非无效。我曾看过一片文章说,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时不需要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了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去创作,学生甚至还能够画在桌子上,还能够“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以前说过:“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能够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的是课堂务必要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安静,往往会抹杀孩子的自由发展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可怎样才能使两样兼顾呢?那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既要收放自如,又要做到不放纵,不压制。例如:,能够尝试采用比较开放的教学资料。教师能够借助一些外界的媒体,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能够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参观一些剪纸作品展;有同学说他(她)的奶奶(姥姥)很会剪纸,还能够把这些老人请来当成他们的课外辅导员。而作为教师的我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到更多关于剪纸的一些知识。能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学到知识。而且我认为,有时候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一些环境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反而获取知识的效果会更好。大家能够想想,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感觉是那样的贴近自己,其实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更何况这种学习方式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以及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的潜力。我觉得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以上所述,是在上完《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那一课之后的一些感想,一些我个人的心得体会。其实不论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我们上美术课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透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潜力。但在美术课堂教学这条道路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将会继续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质,不断的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认真上好每堂美术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掌握必须的绘画基础知识以及一些基本的技能技法。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必须观察潜力、思维潜力、构图潜力和辨别、调色潜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简单愉快,搞笑味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0篇扩展阅读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0篇(扩展1)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

  美术是一门个性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潜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简单、学得快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单单是教具的准备那么简单,它还需要有更为广泛的资料。如在,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民族味较浓的曲子,这些曲子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除了充分的课堂资源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讲课之前我自身就务必先要明白剪纸是怎样的一种民间艺术,有什么样的特点,剪纸都分为那些类型等等。这些不光是靠临时抱佛脚得来的,还要靠老师长期的一些积累,才能将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身的一种文化素养。

  二、课堂的教学

  课堂的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在那里我想谈我一向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所有老师都明白,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保证,这也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一个原则。可往往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却不需要孩子们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也需要几个学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几个同学凑在一齐共同创作难免会各抒己见。而且他们也不会像*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就会造成纪律的不好。就比如,不仅仅要剪的像样,还要分清楚阳刻与阴刻的区别,这样势必就给此课增加了难度,授课教师就会思考小组分工合作,相应的课堂纪律也会混乱。还有一些课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无章”,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却并非无效。我曾看过一片文章说,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时不需要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了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去创作,学生甚至还能够画在桌子上,还能够“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以前说过:“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能够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的是课堂务必要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安静,往往会抹杀孩子的自由发展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可怎样才能使两样兼顾呢?那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既要收放自如,又要做到不放纵,不压制。例如:,能够尝试采用比较开放的教学资料。教师能够借助一些外界的媒体,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能够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参观一些剪纸作品展;有同学说他(她)的奶奶(姥姥)很会剪纸,还能够把这些老人请来当成他们的课外辅导员。而作为教师的我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到更多关于剪纸的一些知识。能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学到知识。而且我认为,有时候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一些环境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反而获取知识的效果会更好。大家能够想想,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感觉是那样的贴近自己,其实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更何况这种学习方式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以及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的潜力。我觉得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以上所述,是在上完《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那一课之后的一些感想,一些我个人的心得体会。其实不论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我们上美术课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透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潜力。但在美术课堂教学这条道路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将会继续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质,不断的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认真上好每堂美术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掌握必须的绘画基础知识以及一些基本的技能技法。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必须观察潜力、思维潜力、构图潜力和辨别、调色潜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简单愉快,搞笑味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2

  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新教育強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強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的综合学习,改变传统教法和学法。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

  一、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探究习惯:

  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要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学生,采取合理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和观察习惯。

  二、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丰富的想像力:

  传统美术教育多是围绕"看画"或"临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最终都是大同小异。想像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开发,是现代美术教育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想象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儿童心目中的天空五彩缤纷,五花八门,内容丰富。

  三,注重调动学生综合学习的积极性:

  素质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激发了学生的需要强度,并依赖目标诱因的出现,提高学生需要的自我意识水*,满足了学生联系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现代化教育对美术教学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需要、动机、目标、态度等各方面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方式和方法,改进了原来美术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课程建设的角度,促进了美术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美术教材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和课程评价方式的变革,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增强了美术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比如二年级的《色彩的情感联想》一课,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调配和变化规律却不了解,而且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水粉颜料,可以说对每一种物品和色彩都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都有哪些颜色?你喜欢哪些颜色?教室里挂了很多漂亮的装饰物,有绿色的叶子,红色的*,黄色、紫色、粉色等各色的花瓣,还有各种颜色的衣物和文具。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的教室里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我又让学生观察外面自然界中还有哪些颜色,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缤纷,也激发了学习色彩的兴趣。我又适时提出问题:这些美丽的颜色能不能用颜料调出来呢?学生齐声回答:能。我没有急于出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调配颜色,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不断地向同伴和老师展示自己的新发现,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并久久回味。看到学生这样快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美术课堂就好像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节日的装饰》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手工装饰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一些《快乐的节日》等一些有节日气愤的歌曲,这些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3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比如二年级的《色彩的情感联想》一课,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调配和变化规律却不了解,而且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水粉颜料,可以说对每一种物品和色彩都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都有哪些颜色?你喜欢哪些颜色?教室里挂了很多漂亮的装饰物,有绿色的叶子,红色的*,黄色、紫色、粉色等各色的花瓣,还有各种颜色的衣物和文具。同学们惊喜地发现,

  原来我们的教室里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我又让学生观察外面自然界中还有哪些颜色,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缤纷,也激发了学习色彩的兴趣。我又适时提出问题:这些美丽的颜色能不能用颜料调出来呢?学生齐声回答:能。我没有急于出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调配颜色,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不断地向同伴和老师展示自己的新发现,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并久久回味。看到学生这样快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同时,教学形式更加开放了。但是,我也看到,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真正落实“有效教学、主动参与”,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反思。

  1、要真正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教师须要做到三要

  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以此成为推进教学进程的依据。所有的预设都是为了不曾预约的精彩。由原来固定单一线路变为现在的多元设计。二、要减少对学生的控制、放开对学生的制约,我们会发现孩子其实非常聪明,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有更丰富的答案。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是更多的了解学生,给他们活动的机会、思考的空间。三、要学会真正有效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教师都知道即时评价,但到底什么样的评价才是真正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呢?为了鼓励而鼓励,为了评定而评定,将最终失去的学生对评价的可信度。要以富有启迪作用和富有情感的语言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使评价确实评而有价。 2、改变传统的教研形式和内容

  在与教师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在教学行为上却又无法充分体现出来。最关键的原因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所以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研形式,变单纯的理论学习为“解决问题”的教研形式。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不针对问题的研究是没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因此提高问题的针对性是教研由形式走向实效的前提。进行科学的课堂观察,以“案例”为载体,找出问题的症结,表达活动实施中的困惑与成功、活动中的疑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借此来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将新理念融于教学行为的能力和教育教学的实践智慧。

  3、提升教师反思的内涵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认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通过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我们看到教师都能清醒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是反思缺乏深度。要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第一,正面反思,即寻找具科学性又具艺术性的教学行为,通过反思将其提升到理性高度,充分展示它的闪光点,可以思考:成功的教学行为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发生的?背后支撑它的教学理念是什么?提供的教学策略是什么?成功行为给我的启示是什么?第二,负面反思,即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不足或缺失,并把它提升到理性高度作归因分析。可以这样思考:教学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原因是什么?如果再教一次,我如何解决这类问题?这个问题给我的启示是什么?第三,对比反思,根据前后两次教学效果的不同,抓住教学前后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变化进行对比反思,可从中受到很多启示。教师通过不同方面的反思,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能力,加快自己专业化成长的步伐。 小学生学美术,很多人认为只要学会画几个人,画几只动物,涂涂颜色就行了,其实不然。如果学生不喜欢学或学得很累,就会以致于一见上美术课就头痛,甚至在美术课无聊地打发着时间,美术教学就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在课前和课后,我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既能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4

  天真、活泼、好动是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这一阶段的学生对游戏的形式往往情有独钟。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该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设计适合美术课堂教学的游戏,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在良好的情绪中通过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方法等不断获取新知识,创造新作品。在教授小学美术第二册《泡泡飞呀飞》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知泡泡的形与色,为了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游戏空间,为了突出本课以游戏参与学习活动的特点,我把吹泡泡的学生活动从教室带到了室外,并参与到了学生的活动中,与学生一起吹泡泡。

  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吹泡泡好不好?

  生∶(异口同声)好!

  师:不过,在吹泡泡时要注意观察泡泡的形状和颜色,同时还要注意安全,你们能做到吗?

  生:能!

  学生争先恐后的涌出教室,迫不及待的吹起了泡泡。

  开始时,学生看到我也吹泡泡,都远远的看着我。后来,他们都围在了我的身边,和我一起吹泡泡,并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泡泡是透明的!

  生:我吹的泡泡最大!

  生:老师,泡泡要撅起嘴巴吹。

  生:我的泡泡两个连在了一起了!

  生:老师,慢慢儿的吹才能吹出特别大的泡泡!

  生:我的泡泡是圆的!

  生:我的泡泡会变色,一会儿是黄色,一会儿变成绿色,一会儿又变成蓝色。

  生:老师,我的泡泡是五颜六色的!

  生:老师,我们的泡泡都飞上天了!

  生:老师,我们比一比谁的泡泡吹的大!

  ......

  摆脱教室的狭小空间,学生们象一只只欢乐的小鸟,他们尽情的吹着,大的、小的、圆的、椭圆的......七彩的泡泡漫天飞舞,学生们情不自禁的叫着、喊着、跑着、跳着......

  片段二:

  回到教室。

  师:你们想把自己吹的美丽的泡泡表现出来吗?

  生:想!

  师:你想用什么方法和材质表现自己的泡泡?

  生:我吹的泡泡五颜六色,所以我想用彩笔来画。

  师:很好!

  生:我想用彩纸剪贴。

  师:也行。

  生:我吹的泡泡特别大,飘在空中就像一只只大气球,所以我想用气球来表现。

  师:太棒了!

  生:,老师,我想和我的同桌一起画。

  生:老师,我们想小组合作。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不错,就按照你们的想法来表现自己的泡泡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行动起来,他们有的画、有的剪、有的贴......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5

  我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工作,理清了思路,掌握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使我对教学有了更多新的认识。

  十几年的教学令我感触很大,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我经过许多思考,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成为一个受欢迎的美术老师呢?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我认为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还需要自己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去学习。

  首先,教育学生,从爱出发。*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只要有了问题时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们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师爱要全面、公*。

  其次,如何使我们的美术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美术老师的我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美术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位有心的“烹饪师”,让每一节美术课都成为孩子们“既好吃又有营养”的“美术大餐”!最后,我还认识到,一节好的美术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美术课,要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美术,乐学、爱学美术。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美术课,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美术学习方法,体现美术课的灵魂,使美术课上出“美术味”!

  通过这些年的感悟,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美术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6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刻地感受到:新理念提倡“过程更重于结果”,美术教育应在参与艺术活动过程中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得到自主发展的空间,从接受艺术技巧的教育转向接受艺术能力的美术教育。这一个月中,我终始以“激发兴趣、自主参与”教学策略来进行教学。

  一、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美术教学中,作为教师常常感到,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太难,但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下去却很困难。一件好的美术作品,一次精到的示范,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导入,一句鼓励的话,都可以引起学生对美术教学的短暂关注和学习激情,而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从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对教学内容重新组织,加强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通过长久而不间断的鼓励、诱导,才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并能长久的保持下去。

  二、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

  在教学中,有的学生因轻松的教学气氛而感到愉快,有的学生因教学内容的生动和教学方式的形象直观而感到愉快,还有学生因课堂给了自己一块充分表现的天地,为自己完成了美妙的创作而感到陶醉。我认为,前者是一种基本的情绪状态,而后者是对学习活动本省的真正热爱并孜孜不倦追求得高级愉快之感。所以,本着这个思路,在美术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前教学常用的“模仿——表现”教法,改革成“发现——表现”,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发现、表现提供机会。如《你我他》一课,单纯的教学,学生难免觉得枯燥。教学中我大胆采用了先分组进行情境表演,再进行卡通画描绘。这样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忙碌起来。整堂课,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变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

  三、多样评价,树立成功信心

  新课程背景下实施美术教育课堂评价,应当把着眼点放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多维度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主动交往的动力,真正体现评价的激励功能。注重评价对象的全员化、评价内容的多元

  化(按教学环节、按活动方式划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口头表扬、体态语言、奖励制度、共同参与)。

  教师有目的地实施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和全班交流评价。通过多样的评价方式可以及时反馈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交往的欲望,增强了竞争意识与自我表现意识。学生为了完成这样的一组有趣的学习任务,会更主动地投入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活动中来。通过这样的活动,久而久之他们就能克服被动接受的学习心理,以饱满的信心,自觉地按照学习目标去努力。

  比尔.盖茨说过;“兴趣是成功的动力”,在美术教学中进行“激发兴趣、自主参与”的运用研究,可以有效地优化教学情景、优化师生关系、优化教学形式、优化课程评价,让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介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促进学生的充分互动,真正发挥群体的内聚力,用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7

  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老师教、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在合作中学到新知识。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如何更好地把小组合作融入课堂中?在思考的同时,我又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为此,通过*时教学工作以及课外的学习探索、实践与反思,我认为想上好美术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

  美术教学是一个预设和开放并存的系统,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如《服装设计》一课老师打破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以请学生做服装设计师、为动物去参加歌唱晚会做服装这样的导入来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并做到静中有动、动而有序、活而不乱。在情境中,通过多媒体图片的欣赏,老师的提问和引导,学生选择喜欢的材料为喜爱的动物制作迷彩服,并发表“动物模特”演讲参加竞选,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的情境中,学生乐于尝试,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同时,他们的个性化创意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尽管他们的作品还不够成熟,但是每件作品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感、理想和创造性。

  二、“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是重点,“合作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第一、根据课型“合作互动”,通过互助互动有利于解决问题。第二、根据重难点“合作互动”,抓住课中的难点展开并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应用集体的智慧,较轻松地解决了难点。第三、结合作业“合作互动”,美术作业与其他作业不同,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不同,对同一题材的表现也不同,因此,作业的完成应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个体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作品的质量。

  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我认为:在评价作业时,可以采用合作的评价标准。例如:老师认为“老师肯定——学生满足,树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学习、再肯定、再满足、渴望学习更新的有难度的东西。”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心智及创造力的成长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而且使教师明确学生表现自我时的需要并给与激励和支持。

  “合作互动”的评价时,同伴之间进行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他们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

  以上所述,为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在不断提高美术素质的同时,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8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越来越得到重视,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兴趣小组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它丰富了学生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要把它落实到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主体地位,我认为可以利用多媒体、多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积极思维,引导学生进行绘画、作品欣赏、作品分析,形成生动活泼的第二课堂气氛。就活动中的作品欣赏谈以下几点:

  第一:重视传授理论知识、加深理性认识

  美术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美术欣赏课教学重视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分析和对美术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如果缺乏对作品的形式、美术语言等要素的探索,其结果势必导致学生欣赏思路茫然。“教材为本,补充为辅”。兴趣小组的每一节课,辅导教师都要精心设计。理论在先,引导学生在理解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去分析、欣赏作品,获得更多的艺术营养,达到欣赏美术作品的目的去感受名作给观赏者美的享受。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第二:通过幻灯片或投影仪直观教学效果

  “耳闻不如一见”。欣赏名作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对艺术作品鉴赏能力的主要渠道。美术作品欣赏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把基础理论知识与作品欣赏并重起来,最好的教学手段是使用课件。课件容量大、知识面广,既直观又形象。通过课件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对不同流派的名家名作的特点有深刻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语言准确、言简意明、风趣幽默,语言生动,有感染力。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去思维、去评述。加深对名作的再认识。

  第三:发挥想象力,完善对美术作品更深的思考

  “真实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任何创造都离不开具体想象,美术欣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发挥想象力。在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作品时,凡是学生容易理解的都要给学生留一定的思维空间。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观察,领悟美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同时要求学生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大胆的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欣赏的兴趣,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的发展。这一切都是对美术作品更深的思考。第二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的要求。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充分发挥艺术科学的魅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创新求变,才能实现审美教育的目标。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9

  经常有其他学科的教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美术课要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进入小学美术教育已经有多年了。这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理念收到课堂里,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由原来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转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目前,“为画而学”的教育观已经越来越受到美术教育者的非议。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中绝大多数人,目前不可能将主要精力放在美术学习上,将来也不一定以美术专业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我们对学生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我们更多地是从教育的角度来认识美术课程。“寓教于乐,寓教于玩”是现代儿童教育的基本特点。经过新课标的美术教育教学实践,觉得美术教材的内容广博,课程其有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而美术教育教学注重的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特别是低年级强调游戏性、体验性的活动。

  儿童的美术活动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游戏”,它比一般的游戏内容更丰富,规划更宽松,过程更复杂,结局更多变化。它要求“玩者”眼、脑、手并用,充分运用各种知识,充分展示各种能力,充分挖掘各种潜能。我想我们教师是“游戏”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应该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循循善诱,耐心引导,以充分启迪“玩者”的心智,发散“玩者”思维。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引入游戏性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真正进行最自主的美术活动。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景芝教授说过:“孩子们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各具特点,只要我们正确地加以引导,孩子们的潜能意识都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而美术教学是最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最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多种方法中,游戏性教学是其中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减轻负担、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1、游戏性教学符合“愉快教育”的指导精神。“愉快教育”的实质是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游戏性教学正是通过游戏的形式使这一变式成立的。

  2、新《美术课标》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它包含着趣味性、审美性、人文性……等等特征。传统美术教育最大的弊端是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特别是儿童身心特征和心理需求,让学生强行接受,他们会觉得无味、无趣。

  3、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精神放松,课堂气氛活跃。在愉快中得到知识,学到技能;巩固知识、熟练技能。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0

  今天是周二早上第三节,一年级的美术课《泡泡乐》。

  我让孩子们在吹泡泡的体验活动中观察泡泡的形状和颜色,然后探究可以用什么形式和那些材料来表现这些美丽的泡泡。之后,孩子们开始在本子上创作,用蜡光纸色卡纸彩图纸等材料,撕、画、贴、印,忙得不亦乐乎。

  其间,我边巡视边向大家展示部分孩子的作品或者半成品,第一张印着五颜六色大大小小的圆圈,我说真美;第二张画着泡泡娃娃圆圆的笑脸,我说好可爱啊;第三张画着圆圆的泡泡,长着一对小小的翅膀,我说你很有想象力,泡泡就像快乐的小鸟一样在空中飞翔;第四张画着一颗葫芦瓜,瓜柄上还有几片小叶子,我愣了一下,说你想象中的泡泡像一个可爱的葫芦瓜是吧,也很不错!

  过了一会儿,孩子陆续画完了。我边走边浏览,很大一部分的孩子的作品是这样的:圆乎乎的熊猫在吃竹叶;胖乎乎的小猪在睡觉;圆圆的太阳公公笑眯眯;向日葵迎着朝阳昂着头……画很美,很有趣,但是感觉出问题了!孩子们的作品,是在用圆形的基本组合来创作他们所能联想到的与圆有关的新形象,而不是在表现泡泡美丽可爱丰富多彩的形状和颜色,教学目标的达成出现了偏离!

  课后,我跟同事交流,感觉问题可能出现在这里:

  1、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准确。

  2、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不够清晰。

  回顾老师对孩子作品的评价,前面三张都是在表现圆圈,当然值得赞赏和肯定,但是第四张,孩子的想象虽然没问题,但他的关注点已经偏离了本节课的知识点,此时,老师的准确评价和积极干预很关键。如何才能既顾及到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又能通过积极的干预措施纠正孩子的理解偏差呢?面对一个六岁的孩子,可不可以这样说:孩子,你真有想象力!不过,我很想知道,在变成葫芦瓜之前,这些可爱的小泡泡是怎样在空中飘扬的?快把你看到的画下来吧……。我想,在此类积极的暗示之下,孩子思维和想象的关注点可能会重新回到教学的重点中来的。不知我的设想对不对。

  新课程,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想象;新课程,要注意学习内容的目标取向。有时操作起来会顾此失彼,但只要教者心中有清晰的目标指向,有灵活的教学策略调控,就不会成为问题。当然,要做到游刃有余,我们还得好好修行。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1

  我认为在高效美术教学课堂中要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究,在课上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并实现高效的学生主体性实践及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是上好一节高效的美术课的中心也是关键。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一堂好的美术课,应该是既传授应掌握的美术知识,同时又培养学生一些良好的品德,及生活习惯。美术课教学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巧的训练,也要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儿童天生对任何事都有兴趣,什么都想去学一学、做一做,模仿一下,从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淡淡认识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了涂鸦,然后随着认识的提高,技能的增加,年龄的增长,这些兴趣都会发生变化,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美术的热情截然不同,对不同的学生,我们都要用心去感悟,从基础、从学生的根本出发,让他们的身心技能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发展。

  一、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是高效教学的前提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设计是否优化。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诱导即是教学思路,诱导的过程,即是教学思路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而诱导过程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设计是否优化,而设计的优化与否又以教学思路为基础。一般地说,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因此教学思路不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案中,而必须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思路清晰,美术课堂就会呈现清晰,学生的思维也会渐渐清晰,从而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教师的个人思维品质集中地体现在教学思路上,又以非常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二、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是达到高效教学的关键。

  提问是组织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能帮助我们探索并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应熟悉教材和学生,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应有一定的导向性,如导向文化感,导向品格修养等,促进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提问和由提问引出的讨论就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养成。另外,美术教师应善于运用教学话题,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提问应叫开放式提问,它没有标准答案,不能用简单的“是”“否”之类的词来回答。它对学生的能力提出挑战,激励学生必须对绘画进一步探究。开放式提问含有很大的容量,但决不是大得不着边际,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紧贴作品,让学生有开掘的天地,对绘画作品做深入的、探究性的讨论。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多向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教学任务相去甚远,教师应珍视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的思考成果,真正的美术教学是应摒弃某种狭隘性的。

  培养学生既要善于动脑,又要善于动手。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呢?要在课堂教改和技能训练中来体现,培养学生用线条、色彩、图象表现自己的意向和技能。

  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一幅海底的背景图画,要求学生描绘形态各异的鱼放在其中。随即,学生运用*日所学的绘画表现技能,开动脑筋各出新意。不到二十分钟,学生的作业画好剪下来,陆续展示在黑板上的“海底世界”中。有大鱼,有小鱼有的局部是一条光怪陆离的鱼妈妈身后带着一群漂亮的小鱼;有的是一群三角形燕鱼围成圈像绽开的花朵;两只大螃蟹挥动铁钳正在比武。通过添添画画、剪剪贴贴,一幅美妙、奇幻的海底缩影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生动迷人的“鱼游图”伴随着旋律优美的“海之诗”音乐吸引了全班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 本课不但完成了教材中要求的内容。而且学生情绪盎然,课堂教学形式活,质量高,效果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巩固了绘画技能的学习。

  我认为,上好美术课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好比船和桥,是达到目的完成任务的一种手段。所以,高效课堂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高效课堂要依赖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没有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高效的主体性实践及对学生的积极评价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就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便是一句空话。所以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研究方法,要有创造性思维,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预定的效果。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2

  水彩画传入我国已有200年的历史,近年来大大小小的水彩画展又使得这一画种更显活跃。长期以来在美术教学中人们习惯于将水彩画看做是小品欣赏,仅将其当作色彩基础练习,或将简单的水墨技巧移植当成了水彩画民族化些观点一直影响着水彩画的教学,特别是在当今学生需要我们能够更专业地进行指导创作,有必要重新审视并倡导以欣赏为主的教学观点。

  一、水彩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家长们都希望小孩具有一定的美术才能,都希望能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提升。但水彩画教学相对于快速发展的时代潮流来说,已经显示出一定的滞后性。水彩画的教学和*画的教学有一定的相似成分,从画体上来看,水彩画和*画之间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它们在未来有很好的潜力继续得以发展。当前,我们国家的文化艺术得到了明显的发展,绘画有了很大的进步,绘画的类别形式纷纷出现在我们社会中,绘画中运用到的内容随着时代的潮流越发丰富多彩。水彩画的教学也紧跟时代的潮流和步伐,进行了不断的更新和创新,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绘画时代。虽然从整体上来看,水彩画的创作有了很大的提升和进步,但是在美术教育中,水彩画教学仍然没有得到更加乐观的发展,这主要还是受到了人们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我国,教育理念一直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没有对教育观念进行改革,没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美术教育从整体上看并没有得到很明显的提升,没有出现多样性的局面。

  二、水彩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彩画的自身特征,小学美术水彩画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难点,传统的水彩画教学模式逐渐出现一些“不适应症”。主要表现在:

  (一)水彩画教学中重技术轻艺术,不利于水彩画的传播

  在20世纪初,我国最早的师范学堂――两江师范学堂设置了图画手工科,其中就有水彩课程。自那时起,我国许多学校先后都开设了水彩画这门课程,直至现在,小学、中学以及许多初学绘画者往往从水彩画开始培养色彩感,由此,水彩画得到了很大的普及。通常在小学、中学、美术高考班直到大学美术专业,水彩画教学的中心是“写生色彩学”,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是将水彩画作为色彩基础课来教的,几乎是一门纯技术的课程。虽然几乎每本水彩画教材的开头部分都会提及在水彩画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性,教师在开课时也会讲到这一点,然而在以后的具体教学中,这一重要性通常都无从体现,没有贯彻落到实处,成了一句空话。这也是以上固定思维对学生今后的艺术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正因为将其仅作为技术来传授,不利于水彩画的进一步发展。

  (二)对初学者层次把握不准,过于追求大幅面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不能准确把握初学者能力层次,片面追求大幅面水彩画教学。其效果适得其反。长期反复修改及深入刻画的大场面制作,适合轻快的、一挥而就的作业。水彩画适于做富有诗意的抒情曲,不适于做过大幅面。小学阶段水彩画都是初学者,应基本上以小幅面的写生为主。学生们最初接触水彩画时,老师应向他们灌输这种观点。让他们在今后的水彩画学习与创作的道路上,避免做过大篇幅。作品面貌基本上是以淋漓的水分、轻快的大笔扫过纸面的“抒情曲”,画些诸如雨中树林、江南水乡一角、花卉静物之类的小品。

  三、水彩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思考

  水彩画教学得从头做起,带领学生认真学习水彩画传统,从源头学起,广采博收,开拓水彩画的广度、深度。引导学生用技术来达到情感的表达,引导学生进入艺术的语言。让学生摆脱束缚,拓宽思路,扩大题材面,鼓励学生在技法、手段、工具、材料上的变化革新,培养创造意识、探索精神、追求自我、更新观念。

  (一)教师要正确认识水彩画教学的美术教育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文化素质的培养也越发重视。因此,中小学校已经把美术教育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对学生进行文化艺术的培养。另一方面,水彩画教学有很好的优势条件,在美术教学中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这充分体现了水彩画教学在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二)加强学生对色彩的观察与认识

  色彩在绘画中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画一张好看的画,并不是上了颜色就是一张好画,如果你不会使用颜色,那么上了再多的颜色,也不能表达你要表现的效果。因此,要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表现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观察和认识能力。首先,要教会学生打破陈旧的观念色,在具体环境中观察物体的颜色,其次,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处于不同光照和处于不同空间中的物体色彩的变化。低年级可以让学生自由、大胆地选择色彩作画,选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大胆地画出自己最想画的图画,倡导学生把图画画大或按教材临摹。中年级则应讲述色彩理论知识,例如:原色是混合产生各种色彩的最基本的色,是任何色彩无法调制出来的,也称为一次色,即红、黄、蓝。间色是两种原色的等量混合。在伊顿的十二色相环中,间色处于两种原色之间。间色也称为二次色,即橙、绿、紫。复色在间色的基础上产生,是两种间色或三原色的适当混合。复色也称为再间色或三次色。除了通过观察认识这些色彩外,还应理解这几种色彩的形成过程并用毛笔等工具作调色练习。使用水彩作画时,先用单色*涂的方法,对描绘的物象只作一般的色彩标记。高年级必须进一步提高要求,学会用水调色的方法,根据水彩画的特点,能分步骤地着色。色彩可由原色到间色,复色不作过高的要求,但需要逐步了解运用复色的方法和步骤。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3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面对几大困惑:学生材料不齐、安全责任、教师兼职,特别是综合操作课,困难更大,若不讲究策略,美术课上起来,教师痛苦,学生无获。教学是一个良心工程,只要用心,教学就能相长,就能寻找到教学策略,从面感受到美术教学的快乐。特别是在教学第八册《刻印的乐趣》一课后,我的感觉更强烈。我的教学策略尝试如下:

  一、安全多讲一点。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特别是在美术综合操作课上,学生一会用剪刀,一会用小刀、一会用胶水、一会用铁钉等,有的学生忘了带,还要相互借,在这些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安全,很容易出现自伤或他伤,这正是很多农村兼职老师不愿上美术综合操作课的主要原因,但不上,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如何能培养呢?所以,教师操作时要招呼在前,上课时就要讲清安全注意事项,为保险起见,还可请学生起来复述安全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再适时提醒,这样就能警钟长鸣,学生就能安全操作了。如:教学《刻印的乐趣》,这一课是一节创造性、动手性较强的教学实践课,学生喜欢,只要组织得当,学生就会学得轻松、主动、投入。我在教学时,先讲明此课的安全注意事项——学生在作业中要格外注意用刀安全,一不东借西借,用完刀及时放自己桌上,在操作刻时,左右手配合好,把握好力度,不伤自己。这一招是保证学生完成良好作业效果的重点和前提。另外,在具体刻花时再次强调用刀手法以及方向,时刻提醒注意安全。这样,刻虽有难度,但因学生有兴趣,加上教师的安全教育到位,课堂气氛显得热烈,但刻刀雕琢时学生却能做到小心翼翼,感觉十分到位,刻印的乐趣也就真正有体验了。这一事实证明,安全多讲一点,学生慢慢就会有安全意识,综合操作课上,学生纪律很好,大家都能井然有序地做着自己的作品,很快乐。

  二、示范精一点。

  纸上谈兵,学生一团水雾。特别在全新的综合操作课上,学生一点基础都没有,教师的示范,对学生学习来说,可谓点石成金,所以,示范不可少,但一堂的时间有限,教师示范要精一点。要么,先简要示范全过程,让学生观察,得操作步骤与方法,然后,学生再运用此方法去创造性地完成作;要么教师做一步,学生马上学一步,教师巡视纠正一次,再继续。如:《刻印的乐趣》一课教学,我就采用了第二种操作,让学生一步一步地跟学,因为这节课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又涉及用刀安全,教师及时教,及时巡视学生学的情况,安全注意了,同时又对学生施以了耐心的教与导,学生学得较有信心。

  三、创新多一点。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小学生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也是敢于想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启发,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能说出很多有创意的方法,如果教师及时肯定,能极大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艺术表达能力。事实上,新课标也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地学习,所以,我在教学中经常运用先让学生观察,再自己思考感受,最后想象创新的方法,学生作品百花齐放,各呈异彩。如:《刻印的乐趣》一课教学,虽然,我先让学生跟学,统一刻了一个简单的苹果,但方法掌握后,我放手了,让学生自由选择橡皮擦或红苕或土豆或石膏板等更多的材料来自己尝试,或刻一个喜欢的文字或刻一个漂亮的图案,来完成作业,结果,有的学生刻了一朵花、一个桃、一个王字等,学生凭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很美的艺术效果。

  四、赏识多一点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娃娃是夸大的,我认为此话不假。在以前的美术课上,我对学生很苛刻,结果,课堂上学生无生机,我眼里满是恼怒,学生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都做不来?眼里尽是失落,学生怎么这么瓜,连教师叫带的东西都带不来呢?我这个“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呐,总之,一切都不如意。后来,我尝试着,对记住带东西的同学给予表扬,对忘记带的同学教师及时安排换位学生帮助提供或教师多准备一点材料给忘记带的学生,但一定要提醒下次不能忘,这样既解决了材料问题,又减少了批评,在学生眼里老师的帮助与期待多了,赏识多了,学生的自信自尊及时得到保护,课堂的师生关系也融洽多了,课堂效果也就出来了。同时,我还采用发奖励纸,优秀作品留照、全班展评等赏识形式,学生学美术的劲头更足了,作品效率也提高了。如在《刻印的乐趣》教学中,由于是学生第一次全新制作,各种各样的情况会出现,如“刻错了”、“刻坏了”的声音出现时,我没有生气,而是及时安慰:没关系,再来,因为是第一次,允许失败,但老师还是觉得你刻时胆大心细勇气可佳,再来,相信一定成功。在赏识中,学生虽然刻得不够很好,但他们自己学会了刻印,从笑脸上已经表现出很有成就感了。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4

  《礼品巧包装》一课,我共设计了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礼品包装属于商品装潢设计领域,这里面包含很多因素,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比较短,我把学习重点放在了礼品包装的方法和制作上。这期间渗透了礼品包装的审美知识,并通过把祝福语作为礼物送给过生日的同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装饰能力,还教育了学生过生日应当节俭,不应铺张浪费,增进了友谊。另外,通过小组制作,让学生体会到了设计与应用之间的关系,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了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在展示阶段,由班里的宣传员采访各组成员,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在最后一个环节,通过了解礼品过度包装的社会现象,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多媒体运用恰当,每位同学都学会了包装制作的基本方法,达到了教学目的。

  同时,本课也暴露出了很多不足之处,如教学重难点的部分,如果让小组互相商讨,并汇报总结礼品包装的不同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小组合作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有些学生事先没有进行设计,造成了材料的浪费;礼品盒过大,包装纸不够用;只考虑创意,忽略了作品的精美度等;礼品包装已经形成了文化,如果将学生置身于广泛的文化情境中,会让学生对包装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包装时也会有新的想法。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学习,将新的教育理念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弥补不足。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5

  目前教育局正在开展“德育渗透千堂课”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在所教的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作为一名美术兼职教师,我经过深深思考结合湘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材说一说美术课中的德育渗透。

  美是客现存在的,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大自然等给人们带来无穷无尽地美的享受。但是,人们明明生活在“美” 的身边,却感受不到“美”的存在,其原因就在于缺少美的“发现”、美的感受,即审美。小学美术教育就是要通过审美活动,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可见,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审美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应该在*时的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高尚的审美能力。

  一、发现美

  大自然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展示给了人们:冬天白雪下的树、秋天飘飘的红叶、夏天碧海黄沙、春天草绿花红、青山绿水、旭日斜阳、蓝天白云、奇花异草……自然界绚丽多彩的景象和事物,以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都是我们获取表象的丰富源泉,我们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观赏大自然和接触生活,让他们从中体会到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美,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的美、艺术上的美都来源于生活。让我们领着学生放飞思想,把美术课堂搬到室外去,然后再把课外获取的美景知识带回课堂内,让斑斓的景色在课堂中释放光彩。二年级美术课中《影子大王》、《美丽的昆虫》、《小蝌蚪》等内容是学生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非常熟悉的东西,孩子们几乎是熟视无睹,根本感受不到这些东西是美的,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去感受这些*凡的东西中蕴藏的美。可以采用通话故事,卡通音乐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发现这些东西的美,通过发现这些*常东西的美从而更加激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二、想象美

  对于欣赏到的美好景象,可以主动地进行“再创造”。这就要依赖于学生自身的想象能力。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功能。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鉴赏和艺术创造。对于小学生而言,老师要充分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无论他们画出怎样奇形怪状的作品,都要给予肯定。

  在教学过程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形象思维来分析、研究、综合、概括事物,也就是对感知材料加以分析、研究和综合,进而提升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打开自己的想象空间,填满无限遐想的想象。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0篇(扩展2)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单单是教具的准备那么简单,它还需要有更为广泛的内容。如在教学《手形添画》这一课时,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在课前不仅查找了与手影的历史资料和图片以及学生的作品图片,还利用空余时间准备了示范作品,这些资料和作品在课堂上展示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都迫不及待要尝试手形添画。

  二、课堂的教学

  课堂的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所有老师都知道,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保证,这也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一个原则。可往往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却不需要孩子们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也需要几个学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几个同学凑在一起共同创作难免会各抒己见。而且他们也不会像*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就会影响纪律。还有一些课加入了游戏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无章”,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却并非无效。我曾看过一片文章说,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时不需要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了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去创作,学生甚至还可以画在桌子上,还可以“乱涂乱画”。德国

  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经说过:“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的是课堂必须要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安静,往往会抹杀孩子的自由发展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可怎样才能使两样兼顾呢?那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既要收放自如,又要做到不放纵,不压制。例如:,可以尝试采用比较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外界的媒体,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感觉是那样的贴近自己,其实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更何况这种学习方式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我们上美术课的目的是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在美术课堂教学这条道路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将会继续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质,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认真上好每堂美术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以及一些基本的技能技法。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2

  今天是周二早上第三节,一年级的美术课《泡泡乐》。

  我让孩子们在吹泡泡的体验活动中观察泡泡的形状和颜色,然后探究可以用什么形式和那些材料来表现这些美丽的泡泡。之后,孩子们开始在本子上创作,用蜡光纸色卡纸彩图纸等材料,撕、画、贴、印,忙得不亦乐乎。

  其间,我边巡视边向大家展示部分孩子的作品或者半成品,第一张印着五颜六色大大小小的圆圈,我说真美;第二张画着泡泡娃娃圆圆的笑脸,我说好可爱啊;第三张画着圆圆的泡泡,长着一对小小的翅膀,我说你很有想象力,泡泡就像快乐的小鸟一样在空中飞翔;第四张画着一颗葫芦瓜,瓜柄上还有几片小叶子,我愣了一下,说你想象中的泡泡像一个可爱的葫芦瓜是吧,也很不错!

  过了一会儿,孩子陆续画完了。我边走边浏览,很大一部分的孩子的作品是这样的:圆乎乎的熊猫在吃竹叶;胖乎乎的小猪在睡觉;圆圆的太阳公公笑眯眯;向日葵迎着朝阳昂着头……画很美,很有趣,但是感觉出问题了!孩子们的作品,是在用圆形的基本组合来创作他们所能联想到的与圆有关的新形象,而不是在表现泡泡美丽可爱丰富多彩的形状和颜色,教学目标的达成出现了偏离!

  课后,我跟同事交流,感觉问题可能出现在这里:

  1、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准确。

  2、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不够清晰。

  回顾老师对孩子作品的评价,前面三张都是在表现圆圈,当然值得赞赏和肯定,但是第四张,孩子的想象虽然没问题,但他的关注点已经偏离了本节课的知识点,此时,老师的准确评价和积极干预很关键。如何才能既顾及到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又能通过积极的干预措施纠正孩子的理解偏差呢?面对一个六岁的孩子,可不可以这样说:孩子,你真有想象力!不过,我很想知道,在变成葫芦瓜之前,这些可爱的小泡泡是怎样在空中飘扬的?快把你看到的画下来吧……。我想,在此类积极的暗示之下,孩子思维和想象的关注点可能会重新回到教学的重点中来的。不知我的设想对不对。

  新课程,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想象;新课程,要注意学习内容的目标取向。有时操作起来会顾此失彼,但只要教者心中有清晰的目标指向,有灵活的教学策略调控,就不会成为问题。当然,要做到游刃有余,我们还得好好修行。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3

  我认为在高效美术教学课堂中要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究,在课上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并实现高效的学生主体性实践及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是上好一节高效的美术课的中心也是关键。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一堂好的美术课,应该是既传授应掌握的美术知识,同时又培养学生一些良好的品德,及生活习惯。美术课教学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巧的训练,也要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儿童天生对任何事都有兴趣,什么都想去学一学、做一做,模仿一下,从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淡淡认识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了涂鸦,然后随着认识的提高,技能的增加,年龄的增长,这些兴趣都会发生变化,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美术的热情截然不同,对不同的学生,我们都要用心去感悟,从基础、从学生的根本出发,让他们的身心技能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发展。

  一、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是高效教学的前提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设计是否优化。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诱导即是教学思路,诱导的过程,即是教学思路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而诱导过程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设计是否优化,而设计的优化与否又以教学思路为基础。一般地说,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因此教学思路不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案中,而必须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思路清晰,美术课堂就会呈现清晰,学生的思维也会渐渐清晰,从而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教师的个人思维品质集中地体现在教学思路上,又以非常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二、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是达到高效教学的关键。

  提问是组织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能帮助我们探索并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应熟悉教材和学生,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应有一定的导向性,如导向文化感,导向品格修养等,促进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提问和由提问引出的讨论就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养成。另外,美术教师应善于运用教学话题,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提问应叫开放式提问,它没有标准答案,不能用简单的“是”“否”之类的词来回答。它对学生的能力提出挑战,激励学生必须对绘画进一步探究。开放式提问含有很大的容量,但决不是大得不着边际,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紧贴作品,让学生有开掘的天地,对绘画作品做深入的、探究性的讨论。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多向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教学任务相去甚远,教师应珍视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的思考成果,真正的美术教学是应摒弃某种狭隘性的。

  培养学生既要善于动脑,又要善于动手。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呢?要在课堂教改和技能训练中来体现,培养学生用线条、色彩、图象表现自己的意向和技能。

  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一幅海底的背景图画,要求学生描绘形态各异的鱼放在其中。随即,学生运用*日所学的绘画表现技能,开动脑筋各出新意。不到二十分钟,学生的作业画好剪下来,陆续展示在黑板上的“海底世界”中。有大鱼,有小鱼有的局部是一条光怪陆离的鱼妈妈身后带着一群漂亮的小鱼;有的是一群三角形燕鱼围成圈像绽开的花朵;两只大螃蟹挥动铁钳正在比武。通过添添画画、剪剪贴贴,一幅美妙、奇幻的海底缩影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生动迷人的“鱼游图”伴随着旋律优美的“海之诗”音乐吸引了全班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 本课不但完成了教材中要求的内容。而且学生情绪盎然,课堂教学形式活,质量高,效果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巩固了绘画技能的学习。

  我认为,上好美术课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好比船和桥,是达到目的完成任务的一种手段。所以,高效课堂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高效课堂要依赖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没有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高效的主体性实践及对学生的积极评价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就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便是一句空话。所以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研究方法,要有创造性思维,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预定的效果。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4

  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不受现实空间、时间的限制。孩子们可以自由自在展开想象,放飞心灵,表现生活、超越生活、追求新、奇、特、异,用写实、夸张、变形、装饰、拟人等手法表现自我感受。作为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因材施教,培养开发他们的想象力。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帮助学生大胆尝试,充分展开自由的想象并勇敢地进行表现,进而享受其中所带来的乐趣。每个学生的领悟能力和情感虽不同,但都有自我表达和自我表现的要求,而想象意识,乃至创新意识就是在学生的自我表现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但课堂上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因为教学计划被打破而生气,更不能粗暴地制止学生的某种想法或行为。或许,这种“意外”就是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契机,只要能够敏锐地抓住契机进而因势利导并因材施教就会有意想不到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吃虫草》时,我先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 “吃虫草”猎食的三大法宝:形状、气味和色彩,进而启发同学们想象:假如你是未来的一名生物学家,你培育出了一种新型吃虫草,专门帮助农民消除农作物中的害虫,以解决现在农作物农药残留过高的“食品安全问题”,请画出你精心培养的“吃虫草”的模样,并且介绍它的“猎食绝招”。同学们在作业中表现的“吃虫草”形象新奇而又别出心裁,在作业展评过程中,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有的“吃虫草”会发出悦耳的音乐来引诱害虫,有的会喷出五彩的烟雾来吸引害虫……想象训练的开展,形式可多种多样,一件具体的实物能引出联想,一个抽象的图形也能做出具体形象想象的练习,一个动人的故事能启发大脑展开想象,一段悠扬的音乐也能引出无尽的遐想……当教师面对孩子们幼稚的想法、离谱的思维时,不要急于判断对错,要学会耐心倾听,这可能就是一次想象训练的基石,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积极维护学生的“异想天开”,通过看、听、说、画等多种方法来训练,引领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5

  《花地毯》这一课是一节很贴近生活的课,试着从身边的地毯、窗帘、餐桌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图形的魅力所在。

  一上课,我随便摆了几个方块,学生都发现了这样摆不好看,这时候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光来摆一个他们认为好看的图形。上学期和他们学习了各种形状,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块摆出各种好看的图形,然后让他们自己去发现为什么这样漂亮?这时候我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图案,并总结出重复、色彩对比的效果。

  这节课我让学生们用笔绘制的花地毯,看到他们的作业,大部分都是很令人满意的,有方形的、圆形的、鲜艳的色彩,形状各异的图案,有些还画了各种花边,但也有不足之处,很多同学都是用了我举的例子,没有加入自己的想法,但总的来说我还是满意的。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的理解上课我所讲的指示并将知识运用到他们的绘画中,画面色彩丰富,内容也多姿多彩,都很好的利用了画面。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6

  教材分析

  在感情世界里,有一个字叫“爱”。有了爱,便会生出许多联想,许多感受,许多心情,许多渴望。孩子便是爱的结果,爱把孩子和世界紧紧连在了一起。家是我们一生的港湾,是孩子们赖以生存与成长的地方,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并热爱自己的家,“爱”便由家而开始……

  家是我们一生的港湾,是孩子们赖以生存与成长的地方,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并热爱自己的家。在小学生的生活范围里,最熟悉的环境莫过于是自己的我爱我家,且家中每一个角落、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他们的情感,让他们回忆、牵挂,我爱我家对父母亲及其家人更是一往情深,永远依恋。《我爱我家》是在这样一个情感基础上编排的,因而对它的学习与表现具有特别意义和诸多内容,也有较大的教学拓展余地。

  教材我爱我家在编排上考虑到了家的空间秩序和情感的由浅入深,教材安排有父亲、母亲的照片,用于教学时对男女不同形象特征的区别与把握,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画出自己父亲、母亲的形象与性格,加深对双亲的认识。学生作业分别从线描画头像、画全身像和表现家中快乐生活的不同场景,体现家庭生活的丰富多彩,也暗示可以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不同表现形式来画父母之像、来画家人的生活。通过遴选,呈现在教材上的应该是最合适的:温暖、美观、实用,可作为教学时对家的认识与生活追求的一种标准。

  学情分析

  1.学生主体条件。

  很多时候儿童都能够用五彩画笔创造出造型奇异、色彩丰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只要老师给予的是鼓励与支持,他们就更能将自己听到、看到、想到的,信心十足的表现出来。选择温暖、美观、实用的家居图片,通过对同龄人创作的“家”的优秀美术作品,丰富学生的表象素材,打破学生僵化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联想空间。但教师除了适当的引导与促进外,不过多地示范和讲解,以免禁锢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评价用语也应尽量是肯定与鼓励。

  2.适宜学生的工具。

  考虑到开发学生创造思维和培养探索精神以及体验成功教学法的需要,同时也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准备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常用材料,让学生坚决自信地“照着自己的意思去做,”教师不进行范画,不限定创作规则,实施表现材料的自由选择制,以最大限度地发掘儿童的表现可能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人,自己的起居环境,学会制作立体纸相框。

  1、引导学生凭记忆画出自己家的一隅,给父母家人画像或画一幅表现家人生活场景的画。

  2、培养学生更好地热爱生活与家庭,孝敬长辈,珍惜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给父母家人画像或画一幅表现家人生活场景的画。

  难点:如何画出父母家人的形象与性格。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7

  美术是一门个性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潜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简单、学得快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单单是教具的准备那么简单,它还需要有更为广泛的资料。如在,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民族味较浓的曲子,这些曲子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除了充分的课堂资源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讲课之前我自身就务必先要明白剪纸是怎样的一种民间艺术,有什么样的特点,剪纸都分为那些类型等等。这些不光是靠临时抱佛脚得来的,还要靠老师长期的一些积累,才能将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身的一种文化素养。

  二、课堂的教学

  课堂的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在那里我想谈我一向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所有老师都明白,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保证,这也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一个原则。可往往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却不需要孩子们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也需要几个学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几个同学凑在一齐共同创作难免会各抒己见。而且他们也不会像*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就会造成纪律的不好。就比如,不仅仅要剪的像样,还要分清楚阳刻与阴刻的区别,这样势必就给此课增加了难度,授课教师就会思考小组分工合作,相应的课堂纪律也会混乱。还有一些课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无章”,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却并非无效。我曾看过一片文章说,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时不需要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了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去创作,学生甚至还能够画在桌子上,还能够“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以前说过:“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能够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的是课堂务必要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安静,往往会抹杀孩子的自由发展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可怎样才能使两样兼顾呢?那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既要收放自如,又要做到不放纵,不压制。例如:,能够尝试采用比较开放的教学资料。教师能够借助一些外界的媒体,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能够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参观一些剪纸作品展;有同学说他(她)的奶奶(姥姥)很会剪纸,还能够把这些老人请来当成他们的课外辅导员。而作为教师的我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到更多关于剪纸的一些知识。能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学到知识。而且我认为,有时候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一些环境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反而获取知识的效果会更好。大家能够想想,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感觉是那样的贴近自己,其实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更何况这种学习方式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以及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的潜力。我觉得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以上所述,是在上完《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那一课之后的一些感想,一些我个人的心得体会。其实不论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我们上美术课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透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潜力。但在美术课堂教学这条道路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将会继续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质,不断的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认真上好每堂美术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掌握必须的绘画基础知识以及一些基本的技能技法。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必须观察潜力、思维潜力、构图潜力和辨别、调色潜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简单愉快,搞笑味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8

  《恐龙世界》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恐龙”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从小就玩恐龙的玩具,看有关恐龙的连环画,听关于恐龙的故事,因此,这节课我一出示课题,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了。教学中,我利用课前准备的相关的书籍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了解不同恐龙的特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观察、记忆、表现恐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环境,训练他们的观察、记忆、表现能力。

  教学一开始,设立了“抢答游戏”环节,问:“你认识哪些恐龙?”学生快速抢答:剑龙、霸王龙、三角龙等,而后课件出示不同种类恐龙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接着进入“探究式学习活动”环节,组织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简单介绍一下几种恐龙的特点。学生们争先恐后,把手举得高高的,嘴里还喊着:“老师,我来我来!”。他们分别从恐龙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入手,作了简单的介绍。举止自然大方,语言流畅。足见他们课前做了充足的准备。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不同种恐龙的特点及情节的表现。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先请几位学生到黑板上画出不同种类的恐龙,然后再组织他们讨论:黑板上学生画的是否抓住了恐龙的特点?我再根据学生的讨论,适当进行修改,使其突出特点。接下来又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学生作品,以此让学生了解如何来表现出恐龙活动的情节和恐龙生活的环境特点。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表现恐龙,我在课堂中还展示了几幅优秀的恐龙题材的美术作品,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学生们在明确作业要求的前提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了一幅幅优秀的恐龙世界的作品,在评价活动中,我采取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他们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在课后拓展方面,我通过课件,出示了几幅用彩泥制作的恐龙世界的作品图片,引导学生回家继续学习,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整节课学生学习气氛十分热烈,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9

  水彩画传入我国已有200年的历史,近年来大大小小的水彩画展又使得这一画种更显活跃。长期以来在美术教学中人们习惯于将水彩画看做是小品欣赏,仅将其当作色彩基础练习,或将简单的水墨技巧移植当成了水彩画民族化些观点一直影响着水彩画的教学,特别是在当今学生需要我们能够更专业地进行指导创作,有必要重新审视并倡导以欣赏为主的教学观点。

  一、水彩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家长们都希望小孩具有一定的美术才能,都希望能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提升。但水彩画教学相对于快速发展的时代潮流来说,已经显示出一定的滞后性。水彩画的教学和*画的教学有一定的相似成分,从画体上来看,水彩画和*画之间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它们在未来有很好的潜力继续得以发展。当前,我们国家的文化艺术得到了明显的发展,绘画有了很大的进步,绘画的类别形式纷纷出现在我们社会中,绘画中运用到的内容随着时代的潮流越发丰富多彩。水彩画的教学也紧跟时代的潮流和步伐,进行了不断的更新和创新,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绘画时代。虽然从整体上来看,水彩画的创作有了很大的提升和进步,但是在美术教育中,水彩画教学仍然没有得到更加乐观的发展,这主要还是受到了人们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我国,教育理念一直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没有对教育观念进行改革,没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美术教育从整体上看并没有得到很明显的提升,没有出现多样性的局面。

  二、水彩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彩画的自身特征,小学美术水彩画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难点,传统的水彩画教学模式逐渐出现一些“不适应症”。主要表现在:

  (一)水彩画教学中重技术轻艺术,不利于水彩画的传播

  在20世纪初,我国最早的师范学堂――两江师范学堂设置了图画手工科,其中就有水彩课程。自那时起,我国许多学校先后都开设了水彩画这门课程,直至现在,小学、中学以及许多初学绘画者往往从水彩画开始培养色彩感,由此,水彩画得到了很大的普及。通常在小学、中学、美术高考班直到大学美术专业,水彩画教学的中心是“写生色彩学”,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是将水彩画作为色彩基础课来教的,几乎是一门纯技术的课程。虽然几乎每本水彩画教材的开头部分都会提及在水彩画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性,教师在开课时也会讲到这一点,然而在以后的具体教学中,这一重要性通常都无从体现,没有贯彻落到实处,成了一句空话。这也是以上固定思维对学生今后的艺术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正因为将其仅作为技术来传授,不利于水彩画的进一步发展。

  (二)对初学者层次把握不准,过于追求大幅面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不能准确把握初学者能力层次,片面追求大幅面水彩画教学。其效果适得其反。长期反复修改及深入刻画的大场面制作,适合轻快的、一挥而就的作业。水彩画适于做富有诗意的抒情曲,不适于做过大幅面。小学阶段水彩画都是初学者,应基本上以小幅面的写生为主。学生们最初接触水彩画时,老师应向他们灌输这种观点。让他们在今后的水彩画学习与创作的道路上,避免做过大篇幅。作品面貌基本上是以淋漓的水分、轻快的大笔扫过纸面的“抒情曲”,画些诸如雨中树林、江南水乡一角、花卉静物之类的小品。

  三、水彩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思考

  水彩画教学得从头做起,带领学生认真学习水彩画传统,从源头学起,广采博收,开拓水彩画的广度、深度。引导学生用技术来达到情感的`表达,引导学生进入艺术的语言。让学生摆脱束缚,拓宽思路,扩大题材面,鼓励学生在技法、手段、工具、材料上的变化革新,培养创造意识、探索精神、追求自我、更新观念。

  (一)教师要正确认识水彩画教学的美术教育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文化素质的培养也越发重视。因此,中小学校已经把美术教育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对学生进行文化艺术的培养。另一方面,水彩画教学有很好的优势条件,在美术教学中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这充分体现了水彩画教学在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二)加强学生对色彩的观察与认识

  色彩在绘画中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画一张好看的画,并不是上了颜色就是一张好画,如果你不会使用颜色,那么上了再多的颜色,也不能表达你要表现的效果。因此,要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表现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观察和认识能力。首先,要教会学生打破陈旧的观念色,在具体环境中观察物体的颜色,其次,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处于不同光照和处于不同空间中的物体色彩的变化。低年级可以让学生自由、大胆地选择色彩作画,选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大胆地画出自己最想画的图画,倡导学生把图画画大或按教材临摹。中年级则应讲述色彩理论知识,例如:原色是混合产生各种色彩的最基本的色,是任何色彩无法调制出来的,也称为一次色,即红、黄、蓝。间色是两种原色的等量混合。在伊顿的十二色相环中,间色处于两种原色之间。间色也称为二次色,即橙、绿、紫。复色在间色的基础上产生,是两种间色或三原色的适当混合。复色也称为再间色或三次色。除了通过观察认识这些色彩外,还应理解这几种色彩的形成过程并用毛笔等工具作调色练习。使用水彩作画时,先用单色*涂的方法,对描绘的物象只作一般的色彩标记。高年级必须进一步提高要求,学会用水调色的方法,根据水彩画的特点,能分步骤地着色。色彩可由原色到间色,复色不作过高的要求,但需要逐步了解运用复色的方法和步骤。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0

  本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初步接触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尝试用折剪的方法探究团花设计、制作的奥妙,激发学生们的创作热情,引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课前我从多方面搜集资料,并仔细阅读,分析与课题有关的作品,然后进行试制范画,努力把教材理解深透。课堂上,我首先用直接剪纸教具导人新课,然后利用课本上几组民间团花作品,从而了解到团花在生活中的用途,进而激发学生要亲手设计的热情。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想出不同折法,了解对边折和对角折两种折纸方法。为了解决“折”的方法正确而进入“剪”的环节,尝试让同学先进行思考、研究,剪去哪一部分才能出现圆的外形,然后再强调“捏住圆心”剪去一角。通过欣赏百变团花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采用演示法,直观材料进行示范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以加深对学习对象和理论知识的理解,这是美术教学的重要方法。同时也采用讲授法,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启发思维以及进行思想教育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这节课面对的是小学二年级的儿童。这些天真浪漫的孩子,既渴望增长知识,又需要愉快地玩耍。教师利用范图欣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激动不已的时候,提出问题:你们喜欢这些团花吗?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些团花啊?在引起学生强烈求知欲的时候,演示讲解折、剪纸团花的制作过程,学生都能聚精会神的听老师讲课,展示不同纹样后,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喜好设计纹样,在设计剪纸时,给同学们放音乐欣赏,活跃课堂气氛。在学生折、剪团花完成作业时,将团花作品展示在准备好的剪纸花瓶上或用来装饰教室,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还存在着不足之处:1、课前可安排学生搜集团花在生活中的应用;2、引导学生“剪”团花的外轮廓时,语句啰嗦;3、可启发学生再用不同折法剪制出更丰富的团花作品,如十六边、六边形。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1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比如二年级的《美丽的叶子》一课,虽然学生对叶子并不陌生,但对于用上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现自己心目中最美的叶子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孩子根据观察课本第17页上四位作者所采用的不同的方法所表现出的叶子四种状态的美,让孩子从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表现叶子,特别是有的孩子选择了用干叶子刷上水彩拓印叶子,因为很多学生第一次接触水彩颜料,可以说对蘸满颜料的叶子和水彩所显示出的色彩都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树叶都有哪些颜色?你喜欢哪些颜色?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的校园的树木上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我又适时提出问题:我们能部能选择干的叶子用上这些美丽的颜色拓印出叶子的外形和叶脉呢?学生齐声回答:能。我没有急于出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调配颜色并印出自己喜欢的叶子,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不断地向同伴和老师展示自己的新发现,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并久久回味。看到学生这样快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2

  小学生对美术课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有的认为美术课是副科,不影响升学, 学得好不好没有关系;有的认为画画要有天赋,自己将来不当画家,学不学无所谓;比较普遍的认为绘画比较难,因此部分学生对美术课兴趣不浓……面对这些情况, 如果美术教师只根据教材安排的内容,作些理论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临摹,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兴趣很重要。对于小学生尤其如此。根据小学生好动不好静,好奇心强的特点,和从具象到抽象的教学规律,把绘画课设计成一系列手工制作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达到绘画教学的目的。

  (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这学期,无论是三年级或是四年级,技能训练比较多,如布贴画、纸塑动物、剪纸、橡皮泥等,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二)在美术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如《纸塑动物》,小动物是小朋友最喜欢,废纸又是同学们最多的,再加上旧棉絮,用这些东西扎成所塑造的基本型,然后用废纸片一条一条地粘贴出小动物,最后进行彩绘美化。既轻又美观。同时,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教学之余,我除认真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技能业务学习外,还经常去图书馆学习美术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上能更快地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3

  在上完一班的《图形的魔术组合》这一节课后,发现同学们对图形的组合已经出现模式化,结果作业交上来不是很理想,只有少数几个同学能够利用发散性思维进行创作。

  在万般焦急之时,我忽然想到之前在《少儿书画》一书见到教师在教学生画画时是按照故事的发展过程表现绘画过程的。

  于是,在上另一个班时,按照此种方法,我在

  1导入夏加尔的作品《我和我的村庄》时,利用作者夏加尔的口吻编成离奇的童话故事将其绘画过程和目的连起来,发现同学们听的津津有味.

  2于是我便顺势按照此种方法介绍书中学生作品,并要求学生自己编排故事情节创作图形的魔术组合作品。

  童话故事就像指南针一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几乎集中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打开了学生的创作思维,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勇于尝试;在思想和故事情节跳跃的过程中找到图形的魔术组合的诀窍——逆向思维.

  3在巡视辅导过程中,发现同学们已经运用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中,形成了大量的离奇的图形的魔术组合作品,可见同学们肠道了逆向思维的甜头。

  我想最近几年流行的沙画也是因为互动、时效性、故事情节而取胜的吧。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4

  通过这篇反思文章,能让我们看出这位教师上美术课的精彩。美术这一科目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会觉得它并不是主科,可以不用上那么认真。而从这篇反思里让我们了解到"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单单是教具的准备那么简单,它还需要有更为广泛的内容。如在,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民族味较浓的曲子,这些曲子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除了充分的课堂资源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讲课之前我自身就必须先要明白剪纸是怎样的一种民间艺术,有什么样的特点,剪纸都分为那些类型等等。这些不光是靠临时抱佛脚得来的,还要靠老师长期的一些积累,才能将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身的一种文化素养。

  二、课堂的教学

  课堂的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所有老师都知道,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保证,这也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一个原则。可往往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却不需要孩子们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也学需要几个学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几个同学凑在一起共同创作难免会各抒己见。而且他们也不会像*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就会造成纪律的不好。就比如,不仅要剪的像样,还要分清楚阳刻与阴刻的区别,这样势必就给此课增加了难度,授课教师就会考虑小组分工合作,相应的课堂纪律也会混乱。还有一些课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无章”,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却并非无效。我曾看过一片文章说,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时不需要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了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去创作,学生甚至还可以画在桌子上,还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经说过:“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的是课堂必须要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安静,往往会抹杀孩子的自由发展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可怎样才能使两样兼顾呢?那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既要收放自如,又要做到不放纵,不压制。例如:可以尝试采用比较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外界的媒体,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可以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参观一些剪纸作品展;有同学说他(她)的奶奶(姥姥)很会剪纸,还可以把这些老人请来当成他们的课外辅导员。而作为教师的我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学到更多关于剪纸的一些知识。能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学到知识。而且我认为,有时候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一些环境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反而获取知识的效果会更好。大家可以想想,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感觉是那样的贴近自己,其实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更何况这种学习方式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我觉得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以上所述,是在上完《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那一课之后的一些感想,一些我个人的心得体会。其实不论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我们上美术课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但在美术课堂教学这条道路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将会继续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质,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认真上好每堂美术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以及一些基本的技能技法。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5

  我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工作,理清了思路,掌握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使我对教学有了更多新的认识。

  十几年的教学令我感触很大,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我经过许多思考,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成为一个受欢迎的美术老师呢?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我认为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还需要自己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去学习。

  首先,教育学生,从爱出发。*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只要有了问题时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们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师爱要全面、公*。

  其次,如何使我们的美术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美术老师的我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美术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位有心的“烹饪师”,让每一节美术课都成为孩子们“既好吃又有营养”的“美术大餐”!最后,我还认识到,一节好的美术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美术课,要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美术,乐学、爱学美术。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美术课,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美术学习方法,体现美术课的灵魂,使美术课上出“美术味”!

  通过这些年的感悟,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美术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0篇(扩展3)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

  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不受现实空间、时间的限制。孩子们可以自由自在展开想象,放飞心灵,表现生活、超越生活、追求新、奇、特、异,用写实、夸张、变形、装饰、拟人等手法表现自我感受。作为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因材施教,培养开发他们的想象力。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帮助学生大胆尝试,充分展开自由的想象并勇敢地进行表现,进而享受其中所带来的乐趣。每个学生的领悟能力和情感虽不同,但都有自我表达和自我表现的要求,而想象意识,乃至创新意识就是在学生的自我表现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但课堂上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因为教学计划被打破而生气,更不能粗暴地制止学生的某种想法或行为。或许,这种“意外”就是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契机,只要能够敏锐地抓住契机进而因势利导并因材施教就会有意想不到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吃虫草》时,我先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 “吃虫草”猎食的三大法宝:形状、气味和色彩,进而启发同学们想象:假如你是未来的一名生物学家,你培育出了一种新型吃虫草,专门帮助农民消除农作物中的害虫,以解决现在农作物农药残留过高的“食品安全问题”,请画出你精心培养的“吃虫草”的模样,并且介绍它的“猎食绝招”。同学们在作业中表现的“吃虫草”形象新奇而又别出心裁,在作业展评过程中,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有的“吃虫草”会发出悦耳的音乐来引诱害虫,有的会喷出五彩的烟雾来吸引害虫……想象训练的开展,形式可多种多样,一件具体的实物能引出联想,一个抽象的图形也能做出具体形象想象的练习,一个动人的故事能启发大脑展开想象,一段悠扬的音乐也能引出无尽的遐想……当教师面对孩子们幼稚的想法、离谱的思维时,不要急于判断对错,要学会耐心倾听,这可能就是一次想象训练的基石,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积极维护学生的“异想天开”,通过看、听、说、画等多种方法来训练,引领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2

  水彩画传入我国已有200年的历史,近年来大大小小的水彩画展又使得这一画种更显活跃。长期以来在美术教学中人们习惯于将水彩画看做是小品欣赏,仅将其当作色彩基础练习,或将简单的水墨技巧移植当成了水彩画民族化些观点一直影响着水彩画的教学,特别是在当今学生需要我们能够更专业地进行指导创作,有必要重新审视并倡导以欣赏为主的教学观点。

  一、水彩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家长们都希望小孩具有一定的美术才能,都希望能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提升。但水彩画教学相对于快速发展的时代潮流来说,已经显示出一定的滞后性。水彩画的教学和*画的教学有一定的相似成分,从画体上来看,水彩画和*画之间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它们在未来有很好的潜力继续得以发展。当前,我们国家的文化艺术得到了明显的发展,绘画有了很大的进步,绘画的类别形式纷纷出现在我们社会中,绘画中运用到的内容随着时代的潮流越发丰富多彩。水彩画的教学也紧跟时代的潮流和步伐,进行了不断的更新和创新,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绘画时代。虽然从整体上来看,水彩画的创作有了很大的提升和进步,但是在美术教育中,水彩画教学仍然没有得到更加乐观的发展,这主要还是受到了人们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我国,教育理念一直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没有对教育观念进行改革,没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美术教育从整体上看并没有得到很明显的提升,没有出现多样性的局面。

  二、水彩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彩画的自身特征,小学美术水彩画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难点,传统的水彩画教学模式逐渐出现一些“不适应症”。主要表现在:

  (一)水彩画教学中重技术轻艺术,不利于水彩画的传播

  在20世纪初,我国最早的师范学堂――两江师范学堂设置了图画手工科,其中就有水彩课程。自那时起,我国许多学校先后都开设了水彩画这门课程,直至现在,小学、中学以及许多初学绘画者往往从水彩画开始培养色彩感,由此,水彩画得到了很大的普及。通常在小学、中学、美术高考班直到大学美术专业,水彩画教学的中心是“写生色彩学”,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是将水彩画作为色彩基础课来教的,几乎是一门纯技术的课程。虽然几乎每本水彩画教材的开头部分都会提及在水彩画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性,教师在开课时也会讲到这一点,然而在以后的具体教学中,这一重要性通常都无从体现,没有贯彻落到实处,成了一句空话。这也是以上固定思维对学生今后的艺术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正因为将其仅作为技术来传授,不利于水彩画的进一步发展。

  (二)对初学者层次把握不准,过于追求大幅面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不能准确把握初学者能力层次,片面追求大幅面水彩画教学。其效果适得其反。长期反复修改及深入刻画的大场面制作,适合轻快的、一挥而就的作业。水彩画适于做富有诗意的抒情曲,不适于做过大幅面。小学阶段水彩画都是初学者,应基本上以小幅面的写生为主。学生们最初接触水彩画时,老师应向他们灌输这种观点。让他们在今后的水彩画学习与创作的道路上,避免做过大篇幅。作品面貌基本上是以淋漓的水分、轻快的大笔扫过纸面的“抒情曲”,画些诸如雨中树林、江南水乡一角、花卉静物之类的小品。

  三、水彩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思考

  水彩画教学得从头做起,带领学生认真学习水彩画传统,从源头学起,广采博收,开拓水彩画的广度、深度。引导学生用技术来达到情感的表达,引导学生进入艺术的语言。让学生摆脱束缚,拓宽思路,扩大题材面,鼓励学生在技法、手段、工具、材料上的变化革新,培养创造意识、探索精神、追求自我、更新观念。

  (一)教师要正确认识水彩画教学的美术教育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文化素质的培养也越发重视。因此,中小学校已经把美术教育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对学生进行文化艺术的培养。另一方面,水彩画教学有很好的优势条件,在美术教学中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这充分体现了水彩画教学在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二)加强学生对色彩的观察与认识

  色彩在绘画中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画一张好看的画,并不是上了颜色就是一张好画,如果你不会使用颜色,那么上了再多的颜色,也不能表达你要表现的效果。因此,要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表现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观察和认识能力。首先,要教会学生打破陈旧的观念色,在具体环境中观察物体的颜色,其次,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处于不同光照和处于不同空间中的物体色彩的变化。低年级可以让学生自由、大胆地选择色彩作画,选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大胆地画出自己最想画的图画,倡导学生把图画画大或按教材临摹。中年级则应讲述色彩理论知识,例如:原色是混合产生各种色彩的最基本的色,是任何色彩无法调制出来的,也称为一次色,即红、黄、蓝。间色是两种原色的等量混合。在伊顿的十二色相环中,间色处于两种原色之间。间色也称为二次色,即橙、绿、紫。复色在间色的基础上产生,是两种间色或三原色的适当混合。复色也称为再间色或三次色。除了通过观察认识这些色彩外,还应理解这几种色彩的形成过程并用毛笔等工具作调色练习。使用水彩作画时,先用单色*涂的方法,对描绘的物象只作一般的色彩标记。高年级必须进一步提高要求,学会用水调色的方法,根据水彩画的特点,能分步骤地着色。色彩可由原色到间色,复色不作过高的要求,但需要逐步了解运用复色的方法和步骤。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3

  天真、活泼、好动是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这一阶段的学生对游戏的形式往往情有独钟。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该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设计适合美术课堂教学的游戏,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在良好的情绪中通过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方法等不断获取新知识,创造新作品。在教授小学美术第二册《泡泡飞呀飞》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知泡泡的形与色,为了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游戏空间,为了突出本课以游戏参与学习活动的特点,我把吹泡泡的学生活动从教室带到了室外,并参与到了学生的活动中,与学生一起吹泡泡。

  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吹泡泡好不好?

  生∶(异口同声)好!

  师:不过,在吹泡泡时要注意观察泡泡的形状和颜色,同时还要注意安全,你们能做到吗?

  生:能!

  学生争先恐后的涌出教室,迫不及待的吹起了泡泡。

  开始时,学生看到我也吹泡泡,都远远的看着我。后来,他们都围在了我的身边,和我一起吹泡泡,并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泡泡是透明的!

  生:我吹的泡泡最大!

  生:老师,泡泡要撅起嘴巴吹。

  生:我的泡泡两个连在了一起了!

  生:老师,慢慢儿的吹才能吹出特别大的泡泡!

  生:我的泡泡是圆的!

  生:我的泡泡会变色,一会儿是黄色,一会儿变成绿色,一会儿又变成蓝色。

  生:老师,我的泡泡是五颜六色的!

  生:老师,我们的泡泡都飞上天了!

  生:老师,我们比一比谁的泡泡吹的大!

  ......

  摆脱教室的狭小空间,学生们象一只只欢乐的小鸟,他们尽情的吹着,大的、小的、圆的、椭圆的......七彩的泡泡漫天飞舞,学生们情不自禁的叫着、喊着、跑着、跳着......

  片段二:

  回到教室。

  师:你们想把自己吹的美丽的泡泡表现出来吗?

  生:想!

  师:你想用什么方法和材质表现自己的泡泡?

  生:我吹的泡泡五颜六色,所以我想用彩笔来画。

  师:很好!

  生:我想用彩纸剪贴。

  师:也行。

  生:我吹的泡泡特别大,飘在空中就像一只只大气球,所以我想用气球来表现。

  师:太棒了!

  生:,老师,我想和我的同桌一起画。

  生:老师,我们想小组合作。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不错,就按照你们的想法来表现自己的泡泡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行动起来,他们有的画、有的剪、有的贴......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4

  我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工作,理清了思路,掌握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使我对教学有了更多新的认识。

  十几年的教学令我感触很大,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我经过许多思考,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成为一个受欢迎的美术老师呢?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我认为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还需要自己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去学习。

  首先,教育学生,从爱出发。*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只要有了问题时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们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师爱要全面、公*。

  其次,如何使我们的美术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美术老师的我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美术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位有心的“烹饪师”,让每一节美术课都成为孩子们“既好吃又有营养”的“美术大餐”!最后,我还认识到,一节好的美术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美术课,要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美术,乐学、爱学美术。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美术课,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美术学习方法,体现美术课的灵魂,使美术课上出“美术味”!

  通过这些年的感悟,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美术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5

  目前教育局正在开展“德育渗透千堂课”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在所教的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作为一名美术兼职教师,我经过深深思考结合湘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材说一说美术课中的德育渗透。

  美是客现存在的,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大自然等给人们带来无穷无尽地美的享受。但是,人们明明生活在“美” 的身边,却感受不到“美”的存在,其原因就在于缺少美的“发现”、美的感受,即审美。小学美术教育就是要通过审美活动,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可见,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审美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应该在*时的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高尚的审美能力。

  一、发现美

  大自然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展示给了人们:冬天白雪下的树、秋天飘飘的红叶、夏天碧海黄沙、春天草绿花红、青山绿水、旭日斜阳、蓝天白云、奇花异草……自然界绚丽多彩的景象和事物,以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都是我们获取表象的丰富源泉,我们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观赏大自然和接触生活,让他们从中体会到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美,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的美、艺术上的美都来源于生活。让我们领着学生放飞思想,把美术课堂搬到室外去,然后再把课外获取的美景知识带回课堂内,让斑斓的景色在课堂中释放光彩。二年级美术课中《影子大王》、《美丽的昆虫》、《小蝌蚪》等内容是学生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非常熟悉的东西,孩子们几乎是熟视无睹,根本感受不到这些东西是美的,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去感受这些*凡的东西中蕴藏的美。可以采用通话故事,卡通音乐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发现这些东西的美,通过发现这些*常东西的美从而更加激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二、想象美

  对于欣赏到的美好景象,可以主动地进行“再创造”。这就要依赖于学生自身的想象能力。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功能。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鉴赏和艺术创造。对于小学生而言,老师要充分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无论他们画出怎样奇形怪状的作品,都要给予肯定。

  在教学过程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形象思维来分析、研究、综合、概括事物,也就是对感知材料加以分析、研究和综合,进而提升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打开自己的想象空间,填满无限遐想的想象。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6

  小学生对美术课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有的认为美术课是副科,不影响升学, 学得好不好没有关系;有的认为画画要有天赋,自己将来不当画家,学不学无所谓;比较普遍的认为绘画比较难,因此部分学生对美术课兴趣不浓……面对这些情况, 如果美术教师只根据教材安排的内容,作些理论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临摹,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兴趣很重要。对于小学生尤其如此。根据小学生好动不好静,好奇心强的特点,和从具象到抽象的教学规律,把绘画课设计成一系列手工制作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达到绘画教学的目的。

  (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这学期,无论是三年级或是四年级,技能训练比较多,如布贴画、纸塑动物、剪纸、橡皮泥等,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二)在美术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如《纸塑动物》,小动物是小朋友最喜欢,废纸又是同学们最多的,再加上旧棉絮,用这些东西扎成所塑造的基本型,然后用废纸片一条一条地粘贴出小动物,最后进行彩绘美化。既轻又美观。同时,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教学之余,我除认真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技能业务学习外,还经常去图书馆学习美术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上能更快地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7

  说实在的,到现在为止,自己对怎样上好一节课还是把握不好。于是这节课我便想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画出一艘船。

  我没有华丽的语言,更没有什么创新出彩的点,就是想让孩子们能真正学到东西。于是这节课,虽然想讲的内容很多,但是实施到课堂中,还是截取了一小部分。

  在中间环节上,我出示了一些船的图片,孩子们很感兴趣,都大声的说话,这时,我没能很好的控制住课堂,教室里一片声音,让我感到很头疼。而后我的语言开始啰嗦,并且音乐也出现了小小的差错。最后的展示推选了三个小组的代表,很*淡。拓展环节是通过其它材料来制作船。

  这节课,很一般。上完以后感觉自己又不会上课了。而我心里一直在想:美术最基本的是什么,就是交给孩子正确的认识美,用美术的语言去绘画,去感受。而我们现在却一直提倡创新,什么是创新?我有点摸不着头脑。创新的同时需要关注孩子的个性成长,需要考虑孩子是否真正学到了东西。所以,我觉得目前最重要的是把一些最基础的美术知识教给孩子。<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8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单单是教具的准备那么简单,它还需要有更为广泛的内容。如在教学《手形添画》这一课时,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在课前不仅查找了与手影的历史资料和图片以及学生的作品图片,还利用空余时间准备了示范作品,这些资料和作品在课堂上展示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都迫不及待要尝试手形添画。

  二、课堂的教学

  课堂的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所有老师都知道,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保证,这也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一个原则。可往往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却不需要孩子们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也需要几个学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几个同学凑在一起共同创作难免会各抒己见。而且他们也不会像*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就会影响纪律。还有一些课加入了游戏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无章”,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却并非无效。我曾看过一片文章说,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时不需要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了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去创作,学生甚至还可以画在桌子上,还可以“乱涂乱画”。德国

  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经说过:“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的是课堂必须要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安静,往往会抹杀孩子的自由发展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可怎样才能使两样兼顾呢?那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既要收放自如,又要做到不放纵,不压制。例如:,可以尝试采用比较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外界的媒体,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感觉是那样的贴近自己,其实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更何况这种学习方式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我们上美术课的目的是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在美术课堂教学这条道路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将会继续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质,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认真上好每堂美术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以及一些基本的技能技法。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9

  经常有其他学科的老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应该说,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质的内涵,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而这,与我对美术课美术教师的期望正好吻合。

  转眼,进入小学美术教育已经有一年了,这一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理念放到课堂里,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

  思考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手工礼物,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儿童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好爸爸、坏爸爸》,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另外在《漫画标点符号》这一课上,为同学们准备了几条关于标点符号的谜语,它们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并拓展了课堂的知识内容。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思考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当然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

  思考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大人看孩子的画往往摇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课程标准是新的,儿童是新的,在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这确实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0

  《恐龙世界》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恐龙”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从小就玩恐龙的玩具,看有关恐龙的连环画,听关于恐龙的故事,因此,这节课我一出示课题,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了。教学中,我利用课前准备的相关的书籍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了解不同恐龙的`特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观察、记忆、表现恐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环境,训练他们的观察、记忆、表现能力。

  教学一开始,设立了“抢答游戏”环节,问:“你认识哪些恐龙?”学生快速抢答:剑龙、霸王龙、三角龙等,而后课件出示不同种类恐龙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接着进入“探究式学习活动”环节,组织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简单介绍一下几种恐龙的特点。学生们争先恐后,把手举得高高的,嘴里还喊着:“老师,我来我来!”。他们分别从恐龙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入手,作了简单的介绍。举止自然大方,语言流畅。足见他们课前做了充足的准备。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不同种恐龙的特点及情节的表现。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先请几位学生到黑板上画出不同种类的恐龙,然后再组织他们讨论:黑板上学生画的是否抓住了恐龙的特点?我再根据学生的讨论,适当进行修改,使其突出特点。接下来又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学生作品,以此让学生了解如何来表现出恐龙活动的情节和恐龙生活的环境特点。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表现恐龙,我在课堂中还展示了几幅优秀的恐龙题材的美术作品,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学生们在明确作业要求的前提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了一幅幅优秀的恐龙世界的作品,在评价活动中,我采取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他们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在课后拓展方面,我通过课件,出示了几幅用彩泥制作的恐龙世界的作品图片,引导学生回家继续学习,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整节课学生学习气氛十分热烈,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1

  我认为在高效美术教学课堂中要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究,在课上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并实现高效的学生主体性实践及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是上好一节高效的美术课的中心也是关键。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一堂好的美术课,应该是既传授应掌握的美术知识,同时又培养学生一些良好的品德,及生活习惯。美术课教学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巧的训练,也要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儿童天生对任何事都有兴趣,什么都想去学一学、做一做,模仿一下,从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淡淡认识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了涂鸦,然后随着认识的提高,技能的增加,年龄的增长,这些兴趣都会发生变化,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美术的热情截然不同,对不同的学生,我们都要用心去感悟,从基础、从学生的根本出发,让他们的身心技能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发展。

  一、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是高效教学的前提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设计是否优化。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诱导即是教学思路,诱导的过程,即是教学思路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而诱导过程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设计是否优化,而设计的优化与否又以教学思路为基础。一般地说,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因此教学思路不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案中,而必须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思路清晰,美术课堂就会呈现清晰,学生的思维也会渐渐清晰,从而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教师的个人思维品质集中地体现在教学思路上,又以非常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二、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是达到高效教学的关键。

  提问是组织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能帮助我们探索并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应熟悉教材和学生,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应有一定的导向性,如导向文化感,导向品格修养等,促进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提问和由提问引出的讨论就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养成。另外,美术教师应善于运用教学话题,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提问应叫开放式提问,它没有标准答案,不能用简单的“是”“否”之类的词来回答。它对学生的能力提出挑战,激励学生必须对绘画进一步探究。开放式提问含有很大的容量,但决不是大得不着边际,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紧贴作品,让学生有开掘的天地,对绘画作品做深入的、探究性的讨论。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多向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教学任务相去甚远,教师应珍视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的思考成果,真正的美术教学是应摒弃某种狭隘性的。

  培养学生既要善于动脑,又要善于动手。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呢?要在课堂教改和技能训练中来体现,培养学生用线条、色彩、图象表现自己的意向和技能。

  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一幅海底的背景图画,要求学生描绘形态各异的鱼放在其中。随即,学生运用*日所学的绘画表现技能,开动脑筋各出新意。不到二十分钟,学生的作业画好剪下来,陆续展示在黑板上的“海底世界”中。有大鱼,有小鱼有的局部是一条光怪陆离的鱼妈妈身后带着一群漂亮的小鱼;有的是一群三角形燕鱼围成圈像绽开的花朵;两只大螃蟹挥动铁钳正在比武。通过添添画画、剪剪贴贴,一幅美妙、奇幻的海底缩影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生动迷人的“鱼游图”伴随着旋律优美的“海之诗”音乐吸引了全班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 本课不但完成了教材中要求的内容。而且学生情绪盎然,课堂教学形式活,质量高,效果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巩固了绘画技能的学习。

  我认为,上好美术课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好比船和桥,是达到目的完成任务的一种手段。所以,高效课堂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高效课堂要依赖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没有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高效的主体性实践及对学生的积极评价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就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便是一句空话。所以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研究方法,要有创造性思维,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预定的效果。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2

  教材分析

  在感情世界里,有一个字叫“爱”。有了爱,便会生出许多联想,许多感受,许多心情,许多渴望。孩子便是爱的结果,爱把孩子和世界紧紧连在了一起。家是我们一生的港湾,是孩子们赖以生存与成长的地方,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并热爱自己的家,“爱”便由家而开始……

  家是我们一生的港湾,是孩子们赖以生存与成长的地方,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并热爱自己的家。在小学生的生活范围里,最熟悉的环境莫过于是自己的我爱我家,且家中每一个角落、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他们的情感,让他们回忆、牵挂,我爱我家对父母亲及其家人更是一往情深,永远依恋。《我爱我家》是在这样一个情感基础上编排的,因而对它的学习与表现具有特别意义和诸多内容,也有较大的教学拓展余地。

  教材我爱我家在编排上考虑到了家的空间秩序和情感的由浅入深,教材安排有父亲、母亲的照片,用于教学时对男女不同形象特征的区别与把握,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画出自己父亲、母亲的形象与性格,加深对双亲的认识。学生作业分别从线描画头像、画全身像和表现家中快乐生活的不同场景,体现家庭生活的丰富多彩,也暗示可以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不同表现形式来画父母之像、来画家人的生活。通过遴选,呈现在教材上的应该是最合适的:温暖、美观、实用,可作为教学时对家的认识与生活追求的一种标准。

  学情分析

  1.学生主体条件。

  很多时候儿童都能够用五彩画笔创造出造型奇异、色彩丰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只要老师给予的是鼓励与支持,他们就更能将自己听到、看到、想到的,信心十足的表现出来。选择温暖、美观、实用的家居图片,通过对同龄人创作的“家”的优秀美术作品,丰富学生的表象素材,打破学生僵化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联想空间。但教师除了适当的引导与促进外,不过多地示范和讲解,以免禁锢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评价用语也应尽量是肯定与鼓励。

  2.适宜学生的工具。

  考虑到开发学生创造思维和培养探索精神以及体验成功教学法的需要,同时也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准备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常用材料,让学生坚决自信地“照着自己的意思去做,”教师不进行范画,不限定创作规则,实施表现材料的自由选择制,以最大限度地发掘儿童的表现可能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人,自己的起居环境,学会制作立体纸相框。

  1、引导学生凭记忆画出自己家的一隅,给父母家人画像或画一幅表现家人生活场景的画。

  2、培养学生更好地热爱生活与家庭,孝敬长辈,珍惜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给父母家人画像或画一幅表现家人生活场景的画。

  难点:如何画出父母家人的形象与性格。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3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刻地感受到:新理念提倡“过程更重于结果”,美术教育应在参与艺术活动过程中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得到自主发展的空间,从接受艺术技巧的教育转向接受艺术能力的美术教育。这一个月中,我终始以“激发兴趣、自主参与”教学策略来进行教学。

  一、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美术教学中,作为教师常常感到,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太难,但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下去却很困难。一件好的美术作品,一次精到的示范,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导入,一句鼓励的话,都可以引起学生对美术教学的短暂关注和学习激情,而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从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对教学内容重新组织,加强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通过长久而不间断的鼓励、诱导,才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并能长久的保持下去。

  二、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

  在教学中,有的学生因轻松的教学气氛而感到愉快,有的学生因教学内容的生动和教学方式的形象直观而感到愉快,还有学生因课堂给了自己一块充分表现的天地,为自己完成了美妙的创作而感到陶醉。我认为,前者是一种基本的情绪状态,而后者是对学习活动本省的真正热爱并孜孜不倦追求得高级愉快之感。所以,本着这个思路,在美术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前教学常用的“模仿——表现”教法,改革成“发现——表现”,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发现、表现提供机会。如《你我他》一课,单纯的教学,学生难免觉得枯燥。教学中我大胆采用了先分组进行情境表演,再进行卡通画描绘。这样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忙碌起来。整堂课,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变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

  三、多样评价,树立成功信心

  新课程背景下实施美术教育课堂评价,应当把着眼点放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多维度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主动交往的动力,真正体现评价的激励功能。注重评价对象的全员化、评价内容的多元

  化(按教学环节、按活动方式划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口头表扬、体态语言、奖励制度、共同参与)。

  教师有目的地实施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和全班交流评价。通过多样的评价方式可以及时反馈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交往的欲望,增强了竞争意识与自我表现意识。学生为了完成这样的一组有趣的学习任务,会更主动地投入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活动中来。通过这样的活动,久而久之他们就能克服被动接受的学习心理,以饱满的信心,自觉地按照学习目标去努力。

  比尔.盖茨说过;“兴趣是成功的动力”,在美术教学中进行“激发兴趣、自主参与”的运用研究,可以有效地优化教学情景、优化师生关系、优化教学形式、优化课程评价,让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介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促进学生的充分互动,真正发挥群体的内聚力,用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4

  我就如何改善课堂教学评价、让学生在阳光下得到全面发展做了一些尝试。

  一、透过教学评价,帮忙学生树立自信心

  传统的美术教学,过分重视学生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忽视学生个体对美术的体验。致使大多数学生无法体验到学习美术的乐趣,从而逐渐丧失了自信心。学生喜欢上美术课,却不敢表现、展示自己的才能。针对这一现象,我个性注意帮忙学生树立起自信心。

  课堂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尊重他们与众不同的感受。有些学生天生聪明,但有些学生可能在学习上没有那么幸运,反应显得迟缓些,作为教师就不能心急,也要在课堂上给这些孩子一些意想不到的表扬性评价,也会给这些需要自信的孩子增加勇气和信心。孩子天生就是表现家,他们会透过唱歌、跳舞、绘画等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每表现一次就成长一些,当他们得到赞美时就会信心大增,也就会更喜欢这项活动,表现的更好。我认为适当的赞美对于孩子来说是推动其进步的风帆。

  上《我们的社区》一课时,孩子们都动手了,只有一个孩子看看别人再看看自己的彩笔,却不动手。从他的眼中能够看出他很想动手却又不敢动手。我到他身边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生活在农村是刚转来,我不明白怎样画社区,怕画不好同学们会看不起我,我也不想画不是我家乡的东西”原先是怕表现不好,看来这孩子很没有自信。于是我请他说说他的家乡,他说到了老家的房子,一座座独家小院像别墅一样排列,农闲时村里组织唱大戏,人们聚在一齐,有说有笑,听着孩子的表述我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你把你的老家说得像画一样美老师相信你也能画得很美,你期望老家变成什么样都能够画,相信你必须能把它表现的很好。”这时我看到孩子满眼的激动。他最后画出了一片瓦房,房子前头装上了健身器,老人们在健身,虽然不是很美,但他敢于动手表现就是很大的进步。当画好的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画时,他也勇敢的上来了,我当众表扬了他,我看到了他自信的笑脸。

  孩子能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记忆创造出许多图式表现自我感受,作品中的形象虽然不是很像,有时很不像,但象征性十分明显,它表现了孩子眼中的世界。对于这种创造性、表现潜力,我们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加以肯定和赞美。如果教师对于这些自认为的不适宜严厉的让孩子纠正,那么将很大的伤害到孩子的自信心,以至于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但也不是不改而是要给他讲明错在什么地方,怎样改正能够使自己的作品更优秀。

  正确的引导孩子学习,认识孩子作品的特点进行有益的评价,适当的给孩子以赞美的评价,对于孩子树立自信心,有效的学习,大胆的表现自我有很大的作用。就让我们多给孩子一点赞美的评价,使他们多一份自信。

  另外在美术作业评价中我打破了原先的等级制,采用在作业上粘贴小标志和评语的方式。如评价作业,我会贴上一朵小花表示有进步,贴上一颗红星表示有创新,后面再加上各种评语,如你的想象力很丰富,你的设计十分独特,你的色彩感觉很棒,遇到一些比较难认的字我会再加上一些拼音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老师师认真地对待他们的作业的同时使学生更有自信心。

  二、重视构成性评价,提高学生的美术潜力

  课改以前,美术教学中只注重对作业的评价,是一种对教学结果的评价。而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之间存在必须的联系,但是教学结果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教学过程,因为相似的教学结果可能来自于不同的教学过程,而教学过程中细微的差异又将导致教学结果发生巨大差异。所以,仅仅静态的评价教学结果不能反映教学的价值。《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透过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要透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潜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美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美术潜力与水*只有在美术活动中才能全面体现,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个性适合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活动评价方式:个人或小组的方式。对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术、探究潜力、认知水*以及交流表达的潜力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评价。对二年级以上的学生我也会让学生在作业后边写上自己这样画的设想,这样,就能够更好地了解他的作业,了解他的想法及创作过程,将作业结果与这些联系起来进行评价,正确地、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能使他们感受到成功感、提高自信心,对提高学生的美术潜力起到了更好的作用。

  三、关注个体差异,评价注重引导学生的发展

  心理学证明:人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教学中务必正确对待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美术评价中不能以固定僵化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业,枯燥冰冷的分数会浇灭学生创造的火花,折断学生想象的翅膀。因为美术不同于一般学科,学生作业是一种饱含情感的创造性活动产品,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差异。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对美术的感悟也不同。因此教师在评价时要承认和维护学生在美术方面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学习美术,为学生的学习和自由发展创造宽松的时空环境。

  记得曾教过一个学生,上课不爱发言,老师问他也不回答,每次的作业不是空白,就是乱涂。我也很想拉他一把,所以经常在旁边指导,我在时,作业还好些,我一走,他就又开始不画或乱涂。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在自己本子上画各种恐龙,十分漂亮。当时就想:他还是喜欢画画的,只是对美术的其他资料兴趣不高,兴趣比较单一。接下来一节美术课,一上课我给学生展示了许多恐龙的图片,学生在赞叹之后就告诉他们:这些都是老师从动画片里给大家找来的恐龙图片,我们班也有一个画恐龙的高手。之后就把他介绍给全班同学,应对全班同学他的脸红了,在鼓励下他在黑板上画了一幅恐龙的图画,这张画让同学们震惊,大家对他的画发出惊叫得声音,那时我看到他眼角闪过的自豪。下课后我找他单独谈话,告诉他:光光画好恐龙是不行的,美术中还有许多资料等着你去学习,老师相信你必须能够学得很好,还能在美术比赛中得奖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经常注意鼓励和表扬他,他也逐渐的喜欢上了美术课,也更爱动脑,更爱动手了,在区里的科幻画比赛中,他还得了奖呢。

  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肯定每个学生的表达方式,使每个学生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降低评价标准,对学习优秀的学生鼓励他们挖掘自己的潜力。同时引导学生从纵向来比较自己的变化,发现自己的优点,透过评价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加强自评与互评,使学生逐步成为评价的主体

  《美术课程标准》评价推荐的第一条就是“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从中反映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和评价观。在美术教学中,我改变教师是评价权威的现象,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用心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在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先在自己的作业背面写上自己对作业的评价,然后再到讲台前展示,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评价,觉得自己哪儿画得很好,哪儿还有些不足,需要怎样改才好。同时,也让其他同学帮他出出主意。透过自评,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了解自己的长处、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有时还会采用互相评论的方式,在二年级的《假如我是巨人》一课中,先将全班的作业展示出来,之后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小矮人的贴纸,让学生将贴画贴在自己认为最好的作业上。然后问他们:你将贴纸贴在哪张作业上了,为什么贴在那儿?还有哪些地方不够好?学生用心性十分高,在简单氛围中透过互评,能正视自己、尊重他人,同时提高了他们的鉴别潜力、分析和表达潜力。我发现,加强了自评与互评以后,课堂气氛和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学生增强了主人翁的职责感、群众荣誉感,学会了宽容,理解,增强了学习美术的信心和兴趣。

  给学生一点阳光,他们会很灿烂!改革评价方式,透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成了摆在每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采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架起师生、生生之间的友谊桥梁,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透过教师的评价帮忙学生树立自信心,用心开展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检测评价学生,将会把美术课堂教学带入一个崭新的天地,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5

  这是一节一年级的美术课,学习《画自己》。如果按照常规的教学,让学生对着镜子运用常见的绘画工具,画自己,并对发型、服饰加入一些创新的装饰美化,完成一幅自画像。那么强调学生掌握的无非只是关于自画像这一概念,以及对脸的造型、表情如何加以表现的指导。教学目标只停留在如何画好肖像的技术层面上。狭窄的学科教学的理解难以激起学生对生命、对理想、对家庭、对生活方式的思索与感悟,也缺乏交流与分享。如果这样授课,我们的美术课将又一次被介定为图画课的行列,这与在把美术课程看作是“具有人文性质” 的美术新课程中是远远不够的。其实从本教材的内容而言,本人认为完全可以通过学生对自己的将来进行展望,从而激发学生对生命、理想、家庭以及生活方式等一系列内容的思索,提高人文素养,定能使学生收益非浅。于是我对这节课作了新的定位。

  走进教室,就看见很多学生已经对着事先准备好的镜子左顾右盼,有几个甚至还做着鬼脸。我没有像原先那样进行常规的课前问候,而是直接进入了教学。

  师:现在你们在镜子中看到的自己是这样的童真可爱,可如果60年、70年80年以后,镜子中的你们将会是怎样呢?

  (这个问题似乎有点出乎孩子们的预料,教室里顿时沉默了。孩子们一个个你看我,我看你,又看着镜子。)

  生:“那时我已经很老了”一个学生突然大声的嚷道。一石激起千层浪,另一个学生说“我满脸都是皱纹了,额头上还有火车轨道。”

  “我头发全白了,还掉了很多,而且还要拄拐杖。”

  “我牙齿也掉了,嘴巴也瘪了,像我奶奶一样。”说完,他还学着他奶奶瘪嘴的样子,逗的同学们哄堂大笑。

  ……

  师:刚才大家都说了年纪和外貌的变化,可你在这么多年中,你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生:“老师,我先要读完大学,然后还想读研究生,我爸爸就是研究生。”

  “我也先读书,然后就工作了。”

  师:对,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工作,可你想做什么呢?医生?律师?还是别的?

  生:老师,我要做个服装设计师,我妈妈很喜欢漂亮的衣服的,我以后要自己设计漂亮的衣服打扮妈妈。

  “老师,我要像你一样,做个艺术家,既会画画,又会写书法。”

  ……

  此时教室中掀起了一个讨论与发表见解的高潮,每一个学生都积极的投入到了这场讨论中。有想成为科学家、医生、律师的,也有要成为教师、建筑师、舞蹈家、电脑专家的……孩子们说着自己的理想与对未来的梦想,体味着成功的喜悦与快乐。此时我眼角的余光扫到了一直坐在角落里的李×—— 一个长期寄居在亲戚家,在课堂上始终默然,从不主动参与的学生。只见她涨红了脸,看着同学们,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我也曾是一个沉默的人,然而是自信战胜了这一切。有时候,一次小小的鼓励与成功能够激活一个人的巨大的自信,我要让它成为一个契机。于是,我迅速地走到她身边,微笑地看着她。

  师:李×,老师也想听听你的。

  她的脸更红了,可还是听到了她说的话

  “我要做个好妈妈,有许多的孩子,好好地对我的孩子,让他们很快乐。我觉得福利院的孩子就很可怜。我还要做个玩具家,造很多好玩的玩具,给大家一起玩。我现在的玩具一点儿也不好玩。”

  那一刻我感觉到了心灵的震颤和感动。是呀,这就是艺术的魔力,它没有统一的标准,允许广阔的想象,在创作的同时,让孩子们清晰地感受到了真实的世界。让孩子们深入到艺术的创造之中去,就生出了发自内在的事半功倍的奇效。让蛰伏内心的翅膀舒展开来,让成功的霞光照亮漆黑的眸子,让最初的成功体验烙在心扉的玄关——童年的珍藏,在漫长的岁月中香飘一路。

  在接下来的绘画过程中,孩子们对着镜子观察着自己的脸庞,迅速地画下轮廓,然后是长久的沉默。除了绘画的基本技巧之外,他们再一次地思考年纪和衰老,再一次地思考自己的一生将怎样度过:做什么职业,成为什么样的人,家庭和职业对自己将有怎样的影响。在生命的这头,眺望生命的那头,从郁郁葱葱到黄叶遍地……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一个参与者,和学生同等的融入到情景中去。带领学生积极的融入课堂氛围,介入教学交流过程。学会交流、分享,体验和感悟生命,放飞梦想的翅膀。整个教学环节仿佛让学生只是在思索自己的生命、理想,美术课的传统特点很难,体现。但是学生的反映告诉我,这是一堂真正的牵引学生思绪飞翔的美术课。在对老年外貌的想象描述的过程中,学生对周围老人的生活、外貌、神态、表情进行了积极地记忆模仿、甚至与想象、创造。在对职业、人生的展望中,学生又感受着交流与分享的快乐,体味着成功的喜悦。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的不仅仅是画画这一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在充分地接受着人文精神的熏陶和灵感的激荡。最后要求学生画“老年的我”这一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要求,最大限度的开发了学生的记忆、想象、创造潜能。学生始终积极地投入在情景中,我想可能就是本课的魅力所在吧!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0篇(扩展4)

——美术课教学反思10篇

美术课教学反思1

  备课的常规结构和要求常常让我无法顺利地写下去,因为我的学生们在课堂里的变化是我很难预料的,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实际教学的特点,也是很难适合那样的结构的,我们一直没有合适的规范的教材,教案的撰写常常依据的是个人教学经验里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进度,这让我在教学中更适合“随机应变”的教学方法,以至于从根本上改变了我的教学习惯,影响了教案的撰写习惯,按照教案的基本规范(它比较适合于有章节的教材的教学处理),每一次的教案都要注明课题、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和教学过程,首先,对于“过程”的处理,我的教学实际经验是要面对学生而在实际的教学里产生的,预先的设计大多的时候是要改变的,我只能预计我要涉及的教学要点——根据学生目前的学习进度和训练状态而产生,这些要点基本上就是教学内容,再者,由于我涉及的专业的特色,在一个大的教学阶段里我是需要几个知识和技能的讲解交流的过程,但在实施这些目标时,涉及的教学内容就是这些知识和技能,只是深化和“层层剥笋”地实现认识的升华和技能目标的达成,而这一切都主要是围绕着技能水*的提高为主要目的的,我要做的大多是纠正和不断地引导学生,以实现阶段初设定的目标,这似乎至少在一个阶段里无法在教案里书写新的教学内容的,于是写教案成了一个麻烦!

  刚刚过去的中期教案检查,我无法交教案,因为我在电子文档里试图写而写得很零乱,惶恐里我打开了去年开了个头的一篇色彩教学教材的文件看,然后我想起给儿子买的几本叫《可怕的科学》的丛书,想到了我们的学生其实是很适合书本里特有的诙谐的交流方法,于是开始修改这篇刚开了头的文件,我彻底地改变了这篇文字,在一天里面我完成了4000字的五个教学小节的内容,当然,我依然无法解决在适合我的教学“切块”(我的九节专业课在一周里被组织成三个块面)里的教案和教学时段的联系的方法,因为我不能把讲解和训练生硬地分割开来,许多的知识与技能的讲解教学是要在训练里进行的,而训练又是“随机应变”的。不过我意外地发现新的教学计划的撰写是快乐的!我想,如果你十多年都觉得写那样的教案是痛苦的,而现在你发现新的写教案的方法是令你愉快的,那么这么写一定是有道理的。再说,如果你自己写教案都觉得是烦恼的,那么学生也一定会觉得你的课是令人烦恼的。

  我们现在提倡教学要鼓舞学生喜欢学习,要调动学生能够学习,所以,我们现在必须把教学设计得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可是,去看看我们的教案,大多是严肃的,是枯燥的,是教师的思维的。

  如果我设计的教案是围绕着“教材”的,是围绕着“教师”的,那么它一般是不适合学生的。现在的中学生活跃、自我意识强、天真、不容易持续、不适合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对“权威”反感,他们喜欢否定、喜欢怀疑、喜欢简单,他们喜欢卡通式的交流、喜欢刺激......

  我考虑设计教学应该围绕学生的这些特点,从这些特点出发,把学生引入严肃的知识和深刻,这应该是目前我的教学设计的方向。

  所以我设计了下面这样的几个小节的教学计划。

  今天,我将进行操作训练课,我会在课堂里思考该如何按这样的思路设计训练课的教学设计——我不知道我这样写算不算教案,但我觉得这不重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准备才是重要的,至少我可以把这门课的教材按内容小节地写作下去,如果有了这样的教材,那么,如果一定要一种规范统一的教案,也将是比现在容易的了。

  我想我会继续写下去,让备课和教学成为愉快。

美术课教学反思2

  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可爱的班集体”主体统领下,回忆师生一起欢乐的情景,学习纸版画儿童头像的制作方法,增添学生学习纸版画的情趣性,发展同学、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采取纸版画制作集体像的活动方式,使学生从中领悟班集体可爱的深刻含义。

  从教学过程的整体来说,第一,在组织教学方面还很欠缺,上课的时候没有注意语速的轻重变化,关键的地方没有停顿,如果能把这些做好,我的课程将会更生动,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由于纸版画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用的时间比较多,所以我把讲课的时间控制在十分钟,显得有些急促。从教学过程的细节方面来说,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第一,导入过程是采用的工具直接导入,由于纸版画不同于我们*时的常规画法,所以学生在上课时积极性都很高,其实我觉得再加上几张班集体的合照,可能更能激起学生们的回忆,气氛会更好;第二,提问的时候也很少让学生站起来单独回答,多是用的集体回答的方式,显得有些仓促;第三,由于有点急,做好的PPT也没有很好的跟上所讲的内容,比如说我在黑板上示范五官的时候,应该把不同画法的五官让学生们欣赏一下,后来最关键的耳朵居然都忘记讲了,确实是很大的失误;第四,作业要求和重难点比较模糊,特别是这堂课的重点要特别强调,总结制作步骤时要清楚,关键是怎么印时,要特别强调方法,是用力的反复摸,印出来的效果才会更好。

  总体来说,要想上好一节课,还得需要更多的努力,不仅仅要有扎实的专业,还得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把知识更好的传授给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向有经验的老师们学习,在不停的实践和不断的反思中锻炼自己,快速成长!

美术课教学反思3

  新课改提出美术课堂要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刚刚步入一年级美术课堂的小学生,在认知感知方面并不完善。作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一册《神奇的口袋》这一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充分的认识美术工具,并形成良好使用美术工具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布袋做引子,充分让小学生从小布袋的神秘中感受到乐趣。间接的认识了美术工具。

  整堂课在一种趣味中进行,但也有不如意的地方。小学生刚步入一年级,对课堂的认识并不多。他们往往不能够坐很长的时间,不自觉地下地,不自觉地说话。这都是很常见的。需要细心的老师,需要善于观察的老师,需要有一颗喜欢小孩子的心…….这就要求我在今后不断的研究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美术课教学反思4

  《地球的新生》一课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六课,属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结合课件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讨论,认识破坏环境的行为,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争取人人都是环保小卫士,为了地球的美好明天不懈努力。

  在课件的开始我选择了学校里的鲜花,第一幅是海棠花,一边看图,我一边说“春天来了,心园的小桥旁、流水边海棠花开放了,火红的的花朵一团一团的,金色的花蕊吸引了小蜜蜂围着她不停跳舞……”结合图片,同学们陶醉在春天的美好回忆里,接着我们有看到了白玉兰、金盏菊,我还展示了木瓜的花,山楂的花,让同学们一下子联想到现在秋天累累的果实,然后我们又观看了大画家创作的有关大自然的作品,和他们所表现的植物照片,同学们看得非常认真,而且发出了对这些的作品的赞美。紧接着,我打开了一幅土地荒漠化的照片,这时候,整个教室里发出一片低呼,“太难看了!”孩子们纷纷说,我问他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么?砍伐树木、过度放牧……

  他们回答的头头是道,我继续问你知道哪些是保护环境的行为么?他们纷纷举手回答,比如垃圾分类、随手关灯、关闭水龙头、骑自行车,乘公共汽车出行……然后我根据学生的回答让他们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例如我们校园的分类垃圾箱,垃圾都分为什么种类?分类后的垃圾将会如何处理,这对我们的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汽车排出的温室气体,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我们人人都可以做到的,而且我们不但自己要自觉爱护环境,还要注意宣传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环境的活动当中。作业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保护环境的,引导人们的行为;破环环境的,发人深省,从而停止这样的行为。

  学生的作业反映了他们的所见所思,相信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当中会有意识的作个环境保护的小使者。

美术课教学反思5

  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可爱的班集体”主体统领下,回忆师生一起欢乐的情景,学习纸版画儿童头像的制作方法,增添学生学习纸版画的情趣性,发展同学、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采取纸版画制作集体像的活动方式,使学生从中领悟班集体可爱的深刻含义。

  从教学过程的整体来说,第一,在组织教学方面还很欠缺,上课的时候没有注意语速的轻重变化,关键的地方没有停顿,如果能把这些做好,我的课程将会更生动,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由于纸版画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用的时间比较多,所以我把讲课的时间控制在十分钟,显得有些急促。

  从教学过程的细节方面来说,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第一,导入过程是采用的工具直接导入,由于纸版画不同于我们*时的常规画法,所以学生在上课时积极性都很高,其实我觉得再加上几张班集体的合照,可能更能激起学生们的回忆,气氛会更好;第二,提问的时候也很少让学生站起来单独回答,多是用的集体回答的方式,显得有些仓促;第三,由于有点急,做好的PPT也没有很好的跟上所讲的内容,比如说我在黑板上示范五官的时候,应该把不同画法的五官让学生们欣赏一下,后来最关键的耳朵居然都忘记讲了,确实是很大的失误;第四,作业要求和重难点比较模糊,特别是这堂课的重点要特别强调,总结制作步骤时要清楚,关键是怎么印时,要特别强调方法,是用力的反复摸,印出来的效果才会更好。

  总体来说,要想上好一节课,还得需要更多的努力,不仅仅要有扎实的专业,还得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把知识更好的传授给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向有经验的老师们学习,在不停的实践和不断的反思中锻炼自己,快速成长!

美术课教学反思6

  美术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主渠道,美术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者,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成为有健全人格,有创新精神的有艺术素养的合格人才呢?是我们美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结合自己*时的教学情况,现在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一发现问题

  在初中美术课*画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三分钟热血,没有常性,对教材上的内容他们也视乎是非常的‘’清楚“,感觉过于”简单“,总是提不起兴趣,因此课堂教学活动频频出问题。具体表现在教师讲解学生自己看书;到实际练习了学生不按要求去操作;学生作品不是很令人满意,对知识点不理解。整体一节课下来我感觉很累。

  二确定问题

  在课下一有时间我就想我的教学到底哪不足,于是我上网查阅有关视频、资料,对照实际我确定了问题的所在:主要是学生对美术理论知识感性的缺乏,不知道怎样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从而对学习美术失去了兴趣。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与其他科目有所不同,美术是以实践操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来抓,但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缺乏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学生在做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就不知道该怎样解决,也就失去了对美术课的兴趣。而我做为老师不能用一种所谓的标准去教,而应该在教学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经过深刻的反思,我应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三解决问题

  从学生方面:让学生从整体出发,是指学生要有*画知识基础外,还要有对画面的整体构想,对墨色的控制,近实远虚。局部画起,要把主体物画出,然后在画局部。这种方法可使学生精力集中,更好的掌握笔墨的运用。从而避免顾此失彼的现象。国画教学中临摹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在临摹之前,可以让学生看一看要画的对象,在心中要有数。去体会*画的意境美。临摹要注意指导学生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可以用铅笔简单勾出大体外形,一定要把主体物交代清楚。

  2调中等墨色来画主体物(也就是山石的外形)用线条画清楚。

  3用皴法把山石的前后关系画出来,要控制墨色的深浅,可以用点法把山石上的树木表现出来。也可以用花青把整幅画面通染一下。

  4整理画面尤为重要。局部往往会出现”碎和乱“。所有要让学生充分重视整体,学会调整画面。

  作为教师我把课程作了调整修改,我现通过讲解*画意境美让学生体会笔墨的变换无穷。然后通过作范画让学生了解、掌握*画的技法,及墨的调配。在整个*画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指笔的运用。以求收效快、效果好。

  经过近以月国画教学,我深刻的反思,我想通过自己的认真努力,把自己对国画的美和技法全部教给学生,为学校的美术事业添砖加瓦,恭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美术课教学反思7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越来越得到重视,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兴趣小组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它丰富了学生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要把它落实到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主体地位,我认为可以利用多媒体、多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积极思维,引导学生进行绘画、作品欣赏、作品分析,形成生动活泼的第二课堂气氛。就活动中的作品欣赏谈以下几点:

  第一:重视传授理论知识、加深理性认识

  美术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美术欣赏课教学重视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分析和对美术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如果缺乏对作品的形式、美术语言等要素的探索,其结果势必导致学生欣赏思路茫然。“教材为本,补充为辅”。兴趣小组的每一节课,辅导教师都要精心设计。理论在先,引导学生在理解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去分析、欣赏作品,获得更多的艺术营养,达到欣赏美术作品的目的去感受名作给观赏者美的享受。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第二:通过幻灯片或投影仪直观教学效果

  “耳闻不如一见”。欣赏名作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对艺术作品鉴赏能力的主要渠道。美术作品欣赏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把基础理论知识与作品欣赏并重起来,最好的教学手段是使用课件。课件容量大、知识面广,既直观又形象。通过课件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对不同流派的名家名作的特点有深刻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语言准确、言简意明、风趣幽默,语言生动,有感染力。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去思维、去评述。加深对名作的再认识。

  第三:发挥想象力,完善对美术作品更深的思考

  “真实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任何创造都离不开具体想象,美术欣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发挥想象力。在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作品时,凡是学生容易理解的都要给学生留一定的思维空间。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观察,领悟美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同时要求学生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大胆的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欣赏的兴趣,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的发展。这一切都是对美术作品更深的思考。第二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的要求。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充分发挥艺术科学的魅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创新求变,才能实现审美教育的目标。

美术课教学反思8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比如二年级的《色彩的情感联想》一课,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调配和变化规律却不了解,而且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水粉颜料,可以说对每一种物品和色彩都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都有哪些颜色?你喜欢哪些颜色?教室里挂了很多漂亮的装饰物,有绿色的叶子,红色的*,黄色、紫色、粉色等各色的花瓣,还有各种颜色的衣物和文具。同学们惊喜地发现,

  原来我们的教室里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我又让学生观察外面自然界中还有哪些颜色,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缤纷,也激发了学习色彩的兴趣。我又适时提出问题:这些美丽的颜色能不能用颜料调出来呢?学生齐声回答:能。我没有急于出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调配颜色,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不断地向同伴和老师展示自己的新发现,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并久久回味。看到学生这样快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同时,教学形式更加开放了。但是,我也看到,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真正落实“有效教学、主动参与”,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反思。

  1、要真正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教师须要做到三要

  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以此成为推进教学进程的依据。所有的预设都是为了不曾预约的精彩。由原来固定单一线路变为现在的多元设计。二、要减少对学生的控制、放开对学生的制约,我们会发现孩子其实非常聪明,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有更丰富的答案。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是更多的了解学生,给他们活动的机会、思考的空间。三、要学会真正有效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教师都知道即时评价,但到底什么样的评价才是真正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呢?为了鼓励而鼓励,为了评定而评定,将最终失去的学生对评价的可信度。要以富有启迪作用和富有情感的语言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使评价确实评而有价。 2、改变传统的教研形式和内容

  在与教师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在教学行为上却又无法充分体现出来。最关键的原因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所以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研形式,变单纯的理论学习为“解决问题”的教研形式。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不针对问题的研究是没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因此提高问题的针对性是教研由形式走向实效的前提。进行科学的课堂观察,以“案例”为载体,找出问题的症结,表达活动实施中的困惑与成功、活动中的疑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借此来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将新理念融于教学行为的能力和教育教学的实践智慧。

  3、提升教师反思的内涵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认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通过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我们看到教师都能清醒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是反思缺乏深度。要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第一,正面反思,即寻找具科学性又具艺术性的教学行为,通过反思将其提升到理性高度,充分展示它的闪光点,可以思考:成功的教学行为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发生的?背后支撑它的教学理念是什么?提供的教学策略是什么?成功行为给我的启示是什么?第二,负面反思,即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不足或缺失,并把它提升到理性高度作归因分析。可以这样思考:教学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原因是什么?如果再教一次,我如何解决这类问题?这个问题给我的启示是什么?第三,对比反思,根据前后两次教学效果的不同,抓住教学前后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变化进行对比反思,可从中受到很多启示。教师通过不同方面的反思,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能力,加快自己专业化成长的步伐。 小学生学美术,很多人认为只要学会画几个人,画几只动物,涂涂颜色就行了,其实不然。如果学生不喜欢学或学得很累,就会以致于一见上美术课就头痛,甚至在美术课无聊地打发着时间,美术教学就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在课前和课后,我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既能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

美术课教学反思9

  担任美术教学工作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经常有不同学科的教师羡慕地跟我说:“你们的美术课最好上啦,学生上课积极性很高,上课轻松,课堂活跃,想怎么上就怎么上”。“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就好了。

  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例。如在上第六课《和*鸽》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找跟和*、和*鸽相关的资料,收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招贴画如:《和*之人》、《不这是胜利》等,并结合2008年世界各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展开教学。这样一来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的兴趣。

  初中美术课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增加文化内涵,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脱离学生日常生活,这种学习观念不仅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对多年的美术教学进行反思,我发现自己有以下优缺点。

  1、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造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在上第四课《梅竹精神》一课时候我没有单单教他们国画的画法,而是讲有关国画的基础知识、名家名作以及他们的历史背景。学生像听故事一样,慢慢吸收我说讲的故事。让他们了解文化,了解国粹是我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所以光有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

  2、做为教师的我,没能很好地将美术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知识延展的还不够,只是在自己

  的美术领域里传输知识,所以以后我要增加自己的各方面知识的学习,让美术课成为他们学习知识的又一阵地。

  3、我在上课的时候,比较重视教学手段,如电影、录像、范画、故事,游戏和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他们对形象的感受,对美术的浓厚兴趣。

  4、在课堂上我注重角色互换,拉近师生距离,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让他们感受到,上美术是一种享受,自己才是这节课的主角,让他们在这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并让他们把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5、做合理的评价,获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总是希望得到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并对每位学生做出合理的评价,让他们感受到在美术课上的*等和每个人的价值。

  最后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要更努力的做好以上几点。为我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打好基础!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即要重视对学生艺术的感受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更多地与基他学科相联系,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

美术课教学反思10

  经常有其他学科的老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应该说,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质的内涵,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而这,与我对美术课美术教师的期望正好吻合。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

  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

  思考一:美术课前的准备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迷彩服》这一课里,教具收集大量图片,制作几件动物的迷彩服。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播放了一段Flash音乐欣赏,在学生自主表现的时我准备了典雅和温柔的歌,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思考二:美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当然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而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

  思考三:美术作业的评价大人看孩子的画往往摇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课程标准是新的.,儿童是新的,在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这确实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0篇(扩展5)

——小学美术课后教学反思5篇

小学美术课后教学反思1

  橡皮泥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具之一,这种内容的美术课对我们老师来讲应该也是最好上的内容了,因为孩子们对它的喜爱,让我们比较好控制课堂,但怎么样才能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让他们能出更多更好的橡皮泥作品呢?在这节课里我开展了尝试。

  原来的教学内容设计我是遵循赏析——探究——制作——评价提高的传统教学模式,但我经过考虑,还是修改了教学方式,先不急着欣赏作品,而是先和孩子们做几个手部动作的“手指操”,“转一转,捏一捏。”“按一按,压一压,这样能做出什么形状的橡皮泥?”“扁扁的象饼一样。”“揉一揉呢?能做出什么形状?”“圆圆的,象小汤圆!”“好!真棒!咱们班里的同学看来一个个的都是玩橡皮泥的高手啊。”及时的给他们“戴高帽”也很有效果哦。“那……搓一搓呢?”“是条形!象面条一样!”同学们更得意的抢答起来。“答得好!同学们,我们知道如果我们的手指灵巧的话,可以用刚才的几种方法来制作各式各样的橡皮泥物品,可是,如果今天我们只能用一种方法来做橡皮泥的话呢?比如……我只能给你们用搓的方法。”“啊?”全班同学立即动起了脑筋。“怎么可能呢?都是面条一样的条形,怎么把它们粘起来啊?”“哦!我知道了!”有同学立即喊了起来“可以把它们盘起来啊!”“对哦”马上有人同意。由此,我顺利的进入到了本课的课题《用纸条和泥作画》。

  接下来的捏泥巴课堂基本就在孩子们的探究——比赛创新制作——互相赏析——交流经验的过程中顺利开展下来。最后,在3年4班班里得到的教学效果最好,学生优秀作品最多,也最出彩。我立即收藏,利用课间十分钟的时间用数码相机把优秀学生作品拍下来,然后把作品归还给学生。知道自己的心血作品可以拍照上传到学校的网站里,爸爸妈妈可以在网上看到,同学们高兴极了,纷纷问我“于老师,下次美术课上什么内容?要带什么工具,你写出来啊。”看到同学们这么喜欢上美术课,而且主动要求带工具,我心里也很高兴。

  对于一个美术教师来说,我的目标是让孩子们喜欢上美术课,进而喜欢美术,当然,最终的目标是让他们喜欢艺术。对此,我觉得这节课让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对美术的那份喜爱,而这正是我所追求的。

小学美术课后教学反思2

  在一年级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绘画方法,我通常是强调让学生用画笔勾完轮廓后再用彩笔涂色,这种绘画形式显得单一、枯燥。

  本学期的美术特色教学课程——线描画是一种新的绘画形式,在教学中我和学生们一起去感受线描画所带来的乐趣。

  线描画也是儿童绘画的一种主要形式,主要以线条去造型。

  通过流畅的线条学生可以随心所欲,不拘一格地把自己的所想所感表现出来,随意性很强。

  经过半个学期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比较喜欢这种新的绘画形式。

  首先我通过讲解让他们认识点、线、面,黑、白、灰这些线描画的基础知识,再通过欣赏线描作品让学生了解运用点、线、面作为表现手段来描绘物象的一些简单装饰方法,如添加,变形,重复等装饰手法。

  在辅导学生作业时,我会寻找一些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贴近的题材作为描绘对象,如漂亮的鱼,可爱的小鸟等有趣的小动物形象,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与学生共同努力,学生们已经能够使用线条去表现这些常见的物体,但学生在学习线描画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大的障碍就是线条的流畅性,在用笔时经常会有学生因为胆怯怕画错,所以不敢大胆下笔。

  这时我就会通过示范教给学生一些弥补错误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绘画。

  学生经过多次尝试后逐渐的会克服障碍,下笔肯定,一气呵成,从而越来越喜欢这种绘画形式,并能够去认真体会绘画过程中的乐趣。

小学美术课后教学反思3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我们不妨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1.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欣慰和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儿童将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一些。

  2.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它。例如一年级儿童在观看绘画作品《美丽的风筝》时,他们全被风筝上色彩艳丽的花纹吸引住了,以至于忘记了手帕的存在,变成了看花。中、高年级同样有类似的现象,四年级的学生欣赏工艺作品的刺绣,结果他们全把刺绣作品当作绘画作品看。

  3.儿童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能仔细琢磨,对作品的感受能力难于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增长。

  4.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例如,城市的孩子从小看见的就是整洁、光亮的柏油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明亮的大厦高楼,他们就感受不出绘画作品中农村低矮的房子、稀疏的篱笆、乱的石头和柴堆也是一种美丽。

小学美术课后教学反思4

  本节课把日常生活和真实的生活环境作为教学的依托,让学生感受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艺术形式(装饰色彩),培养他们对艺术和生活的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注重让学生参与教学,在这节课中,老师积极引导,注意学生参与活动的感受,利用“动手实践环节”,让同学们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动脑思考能力,这是本次教学中的亮点。最后留给学生的作业,给了学生广阔的*台,没有禁锢他们的思想,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符合受教者的年龄段,初二学生,有了小学和初一的学习经历,有了一定的美术基础,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初步形成,老师积极引导,放手让学生去做,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有利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沟通,老师也能及时了解同学的心理变化。

  本节课也存在些问题:

  1、知识点有些模糊,本节课重点是让同学们了解装饰色彩的特点和感知这些装饰色彩的美感和内涵,并能运用装饰色彩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那装饰色彩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说,也比较难理解,所以我觉得一开始并不应该直接用一些抽象画或者色彩来引入,应该用些具象,实物来引导,这样好理解。

  2、我觉得讲课的内容最后还是应该回归到课本,毕竟课本是由专家们共同编撰的,上面的图片和内容都是很有代表性的,同学们都有教材,也能知道到底要讲什么,也能更好地配合老师。如果只是用课外知识来引导,不仅自己组织不到位,学生听的也会一头雾水。

  3、侧重点不是很明显,所有的环节都太*均,没有把握好时间,“动手实践环节”虽然很出众,但是也占用时间太多,简单一些就好。

  4、知识点连贯性不是很好,应为紧张,在课下组织的一些承接性的语言有很多都忘记了,所以显得知识点之间的过度僵硬。

小学美术课后教学反思5

  通过课件出示红色的物体、红色的画,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了红色给人热烈、欢快、温暖的感觉。通过让学生比较两张优劣不同效果的画,使其在色彩与构图方面有明确的概念。通过比较两张画,使学生感受到了红色的邻近色的美丽,知道了画红色的画不仅要使用纯红色,而且还要尝试运用红色的邻近色;在构图上要注意物体在画面的组合,使物体组合有聚有散,并使画面物体有主次之分,使画面看上去完整美观。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另外,红色的画不单单只用红色来表现,其实可以用不同程度的红色表现,也可以适当地加一些其它颜色作为点缀陪衬。但主要还是以红色为最基本最主要的颜色。

  本课第一课时主要是新授,而第二课时内容让学生们在感受红色系列的冲击后再次加深对三原色的了解。教学中,最精彩的环节是我让学生们来说说对红色的感受,他们竟然运用了那么多的词汇:大红的热情、红火、喜庆、快乐,粉红的温馨、浪漫、温柔、美丽……可能是奇妙的故事给学生带来的联想吧!对于红色的主题,学生也能想出许多:如《过年了》、《果子丰收了》、《贴春联》、《着火了》、《夕阳晚霞》等等。只是考虑到三年级教室这边水池很少,调配颜料很不方便,所以我允许学生使用各种材料来表现,那些使用油画棒、水彩笔、彩色铅笔的,不能现场调配出各种不同的红,有点小小的遗憾。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0篇(扩展6)

——美术课教学反思

美术课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课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课教学反思1

  美术是一门个性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潜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简单、学得快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单单是教具的准备那么简单,它还需要有更为广泛的资料。如在,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民族味较浓的曲子,这些曲子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除了充分的课堂资源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讲课之前我自身就务必先要明白剪纸是怎样的一种民间艺术,有什么样的特点,剪纸都分为那些类型等等。这些不光是靠临时抱佛脚得来的,还要靠老师长期的一些积累,才能将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身的一种文化素养。

  二、课堂的教学

  课堂的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在那里我想谈我一向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所有老师都明白,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保证,这也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一个原则。可往往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却不需要孩子们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也需要几个学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几个同学凑在一齐共同创作难免会各抒己见。而且他们也不会像*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就会造成纪律的不好。就比如,不仅仅要剪的像样,还要分清楚阳刻与阴刻的区别,这样势必就给此课增加了难度,授课教师就会思考小组分工合作,相应的课堂纪律也会混乱。还有一些课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无章”,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却并非无效。我曾看过一片文章说,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时不需要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了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去创作,学生甚至还能够画在桌子上,还能够“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以前说过:“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能够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的是课堂务必要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安静,往往会抹杀孩子的自由发展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可怎样才能使两样兼顾呢?那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既要收放自如,又要做到不放纵,不压制。例如:,能够尝试采用比较开放的教学资料。教师能够借助一些外界的媒体,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能够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参观一些剪纸作品展;有同学说他(她)的奶奶(姥姥)很会剪纸,还能够把这些老人请来当成他们的课外辅导员。而作为教师的我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到更多关于剪纸的一些知识。能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学到知识。而且我认为,有时候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一些环境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反而获取知识的效果会更好。大家能够想想,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感觉是那样的贴近自己,其实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更何况这种学习方式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以及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的潜力。我觉得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以上所述,是在上完《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那一课之后的一些感想,一些我个人的心得体会。其实不论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我们上美术课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透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潜力。但在美术课堂教学这条道路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将会继续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质,不断的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认真上好每堂美术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掌握必须的绘画基础知识以及一些基本的技能技法。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必须观察潜力、思维潜力、构图潜力和辨别、调色潜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简单愉快,搞笑味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美术课教学反思2

  活动过程中原本我计划的是人手一份小镜子,想让小朋友观察自己的五官特征,但是真正到上课之前我考虑到小镜子会影响到小朋友的注意力,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也可能会摔坏了,小朋友的安全也没有保证,我就想带着他们拿着小垫子去舞蹈教室上美术进行写生训练,这样小朋友的注意力比*时都集中很多很多,

  以前的画画课我都要在黑板上把想要画的形象画出来,让小朋友来模仿,可是舞蹈教室并没有黑板,我也想借此机会锻炼一下小朋友的想象力,我们就一起对着镜子描述自己的外貌特征,彤彤说“我的头长得像草莓”乐乐说“我的头像饼干”源源说“我的眉毛像月牙”……小朋友的想象力真的是非常丰富,拿起画笔画的时候小朋友们一起听着我的指令,先画头、头发、眼睛、眉毛……

  一大部分小朋友都画得非常好,源源和琪琪有些吃力,我就把他们安排在画的比较好的小朋友身边,这样画得好的小朋友带着画的一般的小朋友,互相模仿者画,进步得也比较快,本节课上的还比较成功,通过这节课使我了解到了孩子间互相的模仿能力、想象力是超乎我们大人所想象的,而且小朋友也喜欢接受新鲜的事物,时常的带着他们到新环境下上课,他们也会对美术课充满兴趣与好奇。

美术课教学反思3

  在第二周的学习中,绘画技法是主要的练习科目。在具体教学中结合课程设置分阶段地向学生讲解素描中的一些概念和要求。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和其他著名画家的理论,我归纳为:线条、形体、结构、明暗、空间、质感、效果。

  (一)线条

  在线条讲解中理解色交界线、面交界线、外边线、轮廓线等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用线条造型。通过指导欣赏一些用线造型的作品和透明物体的写生去感受它。

  (二)形体

  形体就是物体的轮廓线。掌握形与形的比例、体块与转折细节等。掌握形的比例的几种基本校正法:A、垂直线与水*线的校正法。B、斜线校正法。C、点的校正法。D、对比校正法等。把各种形体分解归纳成几种比较简单的几何形体。

  (三)结构

  结构即物体的骨架,物体的结构也可理解成物体的构造。利用线条的穿插、轻重去表现形体、前后、虚实。用水*线、垂直线、中轴线、斜线、切线以及曲线等分析手段来表现出物体的结构关系。

  (四)明暗

  物体受光以后出现的明暗关系,要掌握明暗的形成、明暗五调子、明暗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法等。要求学生在作画时,在涂明暗调子的过程中始终树立形体结构的观念。

  (五)空间

  静物素描就是要求学生绘画时在一维空间的纸面上表现物体的三维空间。让学生理解实空间和虚空间,注意物体边缘线的处理,物体投影的处理,注意从明到暗或从暗到明的转折处,此处是关键点,起到表现体积和空间的作用。空间的一般表现法:前实后虚,主实次虚,互相衬托。

  (六)质感

  即是物体的质感。不同的物体质感不一样,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坚硬,有的松软,利用作画不同的表现方法塑造出物体的这些特性。例如:石膏坚硬、光、亮、白,受光面和背光面对比大。

  学生在素描能力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为下面的教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当然在具体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差异很大,我的教学经验不是很丰富,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期望各位能给予指正。

美术课教学反思4

  我今天上课内容是电脑绘画,本课是教材关于画图知识的延伸,并且贯穿以后整个画图教学,是学生能够熟练、快捷地使用画图的基础之一。本节课共1课时,主要针对图形的“复制、粘贴”;“翻转/旋转”操作进行学习,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这样设定了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认识“复制、粘贴图形”以及“翻转/旋转图形”的概念,掌握“复制、粘贴图形”以及“翻转/旋转图形”的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尝试操作,掌握复制、粘贴图形以及翻转、旋转图形的方法;采用小组协作模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促进其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结合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为:

  教学重点:翻转、旋转图形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知识较好完成每个任务

  课堂上恰当的教学和学法的运用,能够使教学重点分步递进,教学难点逐步化解,从而更好地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为此,我在本课的教学中使用了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快乐教学法,并且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玩中学、学中悟、操作中进得探究”几个环节走进课堂,完成学习任务。玩是孩子们的爱好,通过创设情景,设计丰富的任务,让孩子感到学习信息技术并不枯燥,让他们沉浸在快乐的愉快的玩中,更有益于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在玩中启发学生思考,启发他们进行问题的解决,让他们充分地进行实践领悟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并在学习的探究中进行创新。

  上述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设定,以及教学、学法的使用都是为了服务于学生。我校的三年级双语班学生大部分家庭配有计算机,一部分同学在低年级参加过计算机兴趣小组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个别学生欠缺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根据他们的预备知识,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过程,更易于学生的接受和理解。

  本课的教学模式包括五个环节:

  情境导入——教师导航,质疑探究——精讲多练,领悟方法——分层练习,多元评价

  课后反思:

  1.在这节课中我一直围绕“快乐”教学进行设计,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导入,而且在学生操作学习中始终注意给他们创设快乐的学习氛围,这很大程度上激发并维持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探究的意识,学生的思维被调动,操作更加主动,使课堂真正变成学习的探究场所,同时,也为学生以后知识的迁移学习奠定了基础。

  不足:有的学生的学习依赖心理比较严重,创新能力较弱,完成基本任务后不能发挥想象进行创造,这是以后教学中要加强的一个课题。

美术课教学反思5

  初中美术,班级多,班级管理以及学生的状况也均有不同,这就要求老师的教学要计划周密,因人而异,采取令学生易学、好学的途径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达到教学效果的事半功倍! 反思成绩和经验

  1、让学生明白美术与文化课的关系,会极大地提高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初中学生,之所以忽视美术学习,是他们认为只要文化课学好就行了,美术课学好与否无所谓。其实 ,美术学科是门基础课,与其它课紧密相关。二者同属社会意识形态。其起源、反映形式、作用都是一样的。美术水*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美术鉴赏 、创作能力的提高和打好专业基础的问题。就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而言,它大致经过感觉、知觉、联想和想象三个阶段。凭借一般的直观艺术感觉,对作品做出“象不象”、“美不美”的评价是很不够的,还必须具有综合 、判断、想象、联想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思想水*、认识水*,这些在很大程度上要*学习美术获得。

  美术和文学作品一样,都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及作者思想感情的,只不过是表现形式各异罢了。东 汉王延寿在著名的《鲁灵光殿赋》中说:“图画天地,品类群生,写载其状,托之丹青。千变万化,事各谬形 。随色象类,曲德其情。”这

  说明美术创作不仅是描绘可视的事物形象,也同文学作品一样,还要描绘出事物 的“形”、“神”、“情”。西欧有些名画,多是取材于文学名著。*有些山水画珍品也汲取古诗词的意境、神韵。评鉴作品善用“诗情画意”一词,说明好的诗文要含有画意,而好的画又何尝不饱蕴诗情呢!在历史上名画家兼为文学家的有之,如王维等;文学家的画在绘画史上占有要位的也为不鲜 ,如苏东坡的《墨竹图》就是一例。让学生明白美术与文化课的关系,会极大地提高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2、 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

  我认真地分析初中美术教材的编写特色及体系,懂得了初中美术必须要求掌握的学习内容,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然后就有的放矢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素描、色彩、工艺的练习。每次备课时,我都细心地备教材、专心地备学生。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课堂上穿插于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和兴趣,使我的美术课成为学生的受欢迎课。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加强了课后辅导工作,培养了一批学生中的美术带头人。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热情。由于学生的基础差、起步慢,且没有接触过此类的专业训练,故训练必须从零开始。我在课中着重抓基础训练,并

  根据各自的性格特点和掌握基础的层次不同而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尽能使他们感觉到在快乐的玩耍中掌握技术和技能,即乐教乐学。并巧用启发思维,让他们能体会到举一反三,做到有所领悟和创新,掌握一定的训练规律。总之,训练过程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做到精讲多练,处处体现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在课中对他们进行思想规律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锻炼他们的性格特征,做到抓素质训练,促进全面发展,突出一技之长。

  4、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

  在教学过程中有时还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不知如何处理。因而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从中获得大量珍贵的课堂第一手材料,从中收益非浅。我个人应付和处理课堂各式各样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 存在的问题和教训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缓,语言不够生动,*时示范较少。

美术课教学反思6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刻地感受到:新理念提倡“过程更重于结果”,美术教育应在参与艺术活动过程中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得到自主发展的空间,从接受艺术技巧的教育转向接受艺术能力的美术教育。这一个月中,我终始以“激发兴趣、自主参与”教学策略来进行教学。

  一、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美术教学中,作为教师常常感到,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太难,但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下去却很困难。一件好的美术作品,一次精到的示范,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导入,一句鼓励的话,都可以引起学生对美术教学的短暂关注和学习激情,而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从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对教学内容重新组织,加强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通过长久而不间断的鼓励、诱导,才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并能长久的保持下去。

  二、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

  在教学中,有的学生因轻松的教学气氛而感到愉快,有的学生因教学内容的生动和教学方式的形象直观而感到愉快,还有学生因课堂给了自己一块充分表现的天地,为自己完成了美妙的创作而感到陶醉。我认为,前者是一种基本的情绪状态,而后者是对学习活动本省的真正热爱并孜孜不倦追求得高级愉快之感。所以,本着这个思路,在美术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前教学常用的“模仿——表现”教法,改革成“发现——表现”,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发现、表现提供机会。如《你我他》一课,单纯的教学,学生难免觉得枯燥。教学中我大胆采用了先分组进行情境表演,再进行卡通画描绘。这样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忙碌起来。整堂课,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变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

  三、多样评价,树立成功信心

  新课程背景下实施美术教育课堂评价,应当把着眼点放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多维度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主动交往的动力,真正体现评价的激励功能。注重评价对象的全员化、评价内容的多元

  化(按教学环节、按活动方式划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口头表扬、体态语言、奖励制度、共同参与)。

  教师有目的地实施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和全班交流评价。通过多样的评价方式可以及时反馈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交往的欲望,增强了竞争意识与自我表现意识。学生为了完成这样的一组有趣的学习任务,会更主动地投入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活动中来。通过这样的活动,久而久之他们就能克服被动接受的学习心理,以饱满的信心,自觉地按照学习目标去努力。

  比尔.盖茨说过;“兴趣是成功的动力”,在美术教学中进行“激发兴趣、自主参与”的运用研究,可以有效地优化教学情景、优化师生关系、优化教学形式、优化课程评价,让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介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促进学生的充分互动,真正发挥群体的内聚力,用

美术课教学反思7

  “命题画”创作是美术教学的一种方法,主要是紧紧围绕主题进行拓展和想象构筑一副崭新的画面。

  “放风筝”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体育活力,这是一节学科的综合课,以美术学科为住,结合体育科学的课程内容进行学习。驾驶必须强调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注重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促进学生的体验与感悟,《风筝》一课是整个飞行单元教学基础课,又风筝的原理引申出飞机的产生。

  因此这节课虽然是记忆绘画课,但是必须让学生在自身感受放飞的体验,了解风筝的结构特征以及风筝的技巧,才能为后面的教学作好铺垫。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是不同的,对同一个题材的表现也是不同的,因此在课后要组织讨论互评互仪,取他取他之长补自己之短,达到主动探索共同提高的目的。寻找兴奋点,理清知识点,这是在课堂中比较要注意的。

  像上次我上补充教材《恐龙》,有关恐龙的知识浩如烟海,人们对恐龙充满了无穷的想象与猜测,学生对恐龙有关的兴奋不已,特别是有关恐龙的灭绝,学生说三天三夜都讲不完,因此,教师一不小心就会上成类似科学课,这里就需要教师理清知识点,寻找学生的兴奋点中对我们美术最有帮助的,这无疑成了新时期课改教师的重要素质。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略的反思,我相信在不断的实验中,肯定会不断完善,最后成功。

美术课教学反思8

  时光如流水,不经意间,自己在小学美术教学岗位已经十余年了,经常有不同学科的教师羡慕地跟我说,“你们的美术课最好上啦,学生上课积极性很高,上课轻松,美术课的教学反思。”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就好了。那真可以说明这位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很强。

  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例如我教他们学了一首儿歌“学画画,要学狮子王,胆子大、力气大,想什么、画什么。学画画不学小老鼠,胆子小、力气小,想不出、画不出。”并结合太阳、一棵大树、交通工具等等。通过形象的教学让孩子理解线条的内涵,知道用线可以画出许多自己看到的事物,能用线去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东西。展开学生们的兴趣被大大激发。

  课改后,小学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增加文化内涵,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脱离学生日常生活,这种学习观念不仅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新课改下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我总结了自己在上课时的一些优缺点,教学反思《美术课的教学反思》。

  1.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造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在教画《鱼》一课中,我是这样做的:我出示图形,让学生想像,你想到了什么?加上几根线,你能变出其他的东西吗?教师、学生迅速地画出一条大鱼,我接着问这条鱼漂亮吗?(有的说好看,有的说不好看,有的说可以加鱼鳞。)我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鱼鳞,问这些鱼鳞其实就是用什么完成的?你能用线画出其他的花纹吗?(有的小朋友问,一定要是见到的鱼花纹吗?能不能画自己想像的花纹?我马上说请大家用你想像的线条画出想像的花纹。)在作业的展示中,第一次尝到线描教学的成功。

  2.做为教师的我,没有能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知识没能做太多的.延展,只是在自己的美术领域里传输知识,所以以后我要增加自己的各方面知识,

  3.我在上课的时候 比较重视教学手段,如电影、录像、范画甚至故事,游戏或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

  4.在课堂上我注重角色互换,拉近师生距离,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

  5.做合理的评价,获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总是希望得到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并做出合理的评价。

  最后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以上都是我要努力去做。为我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打基础!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即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相联系,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

美术课教学反思9

  早在1984年,我就开始了在中小学美术学科开展绘画日记的图文综合艺术实验探索,在实践过程中,我采取了如下几种课程形式。

  儿童绘画日记课程。绘画日记又分为美术日记、日记画、日记组画,是将绘画与日记相结合的一种尝试,以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绘画默写造型能力。

  美术日记用图画配合文字,记录一天生活中经历的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表达儿童对事物理解和自身感受。日记画是用图画配合文字,反映生活中所经历的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它融写生、记忆、想象、创作为一体,可以主观地、艺术化地反映现实生活。日记画是用日记格式进行绘画,可以融入儿童想像因素,渗透儿童创造意识。日记组画是用组合或连环图画配合文字、记录两天或三天经历的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它可以促进学生对事物表现的计划性、条理性和连续性,锻炼学生的绘画和画面构图能力,使学生从生活中有主题地选择和组合画面。

  漫画日记课程。将讽刺、幽默、夸张的漫画表现方法与日记相结合,加入诙谐、风趣的情感因素,体现出比喻、象征的作品寓意。这种形式的综合训练,适合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

  速写日记课程。用迅速、简练而概括的线条画出对象的动态和神情,并用日记文字记录小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对事物的感觉,从而培养细致的观察力以及快捷描绘事物的能力。速写日记的训练主要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和具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学生。

  美术作文课程。从文章中选择最佳意境与情景,配以相适宜的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作文,我称之谓美术作文,其实质是绘画教学中的一种形式与方法。

  小学低年级图画通信课程。这种图画通信既有画画又有写字,使低年级学生在边画边写的快乐中寻求自己的空间,遇到不会写的文字用图画形象来代替。

  低年级看图写话、读文配画课程。看图写话就是通过一幅画面,(包括电视画面)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读文配画就是借助一段精美的文章,画出文中所叙述的人和事及文中所表达的情与境。

  小学生班级绘画日记与班级美术作文课程。如何在绘画日记和美术作文的美术综合艺术活动中,培养和渗透团队合作精神?我设计了小学生班级绘画日记和小学生班级美术作文,即每班发一个速写本,每周有两位同学参加,一个擅长绘画,一个擅长写作;两人通过讨论交流,确定题材、内容、画面结构以及表达形式,经过实验与训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生插图、故事画、连环画课程。为自己喜爱的小说、散文以及自己满意的作文画上插图,这种形式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综合艺术练习。故事画,就是根据别人讲述或叙述的故事,或者自己创作编写的故事,用图画的形式来表达。连环画就是用多幅画面连续地表达一个故事的发展过程的绘画形式,它是通过图文互相配合的形式来表达主题思想。这些表达形式都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综合艺术训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图文综合艺术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的发展趋势,必将要与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网络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发展。

美术课教学反思10

  经常有不同学科的教师羡慕地跟我说,“你们的美术课最好上啦,学生上课积极性很高,上课轻松。”其实是他们不了解,教改后的美术课被定为文化课,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美术教师不仅要有专业方面的技能,同时具备渊博的知识,以便于学科渗透,还要对电脑绘画技能的学习,才能胜任。

  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面对乡村初中,学生轻美术思想观念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如何改变呢?我只讲美术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用自己对美术的热爱来感化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美术的目的。对于美术教育,因乡村初中不太重视,设备简陋,美术教材是循环教材,学生没法人手一册,上完课教师就要收教材,学生没有教材,是不可改变的现实。我在一次次问自己,这样的美术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可能吗?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只叹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上传网上,让有条件的教师使用,也算是对美术教育的热爱吧。直面现实,只能用语言去描述学生陌生的艺术世界,难道这样就能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我不得而知。初中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增加文化内涵,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脱离学生日常生活,这种教学方法,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1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造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在上《敦煌莫高窟》一课时,从藏经洞之谜,敦煌壁画、彩塑欣赏。只能用语言描述,尽可能做到绘声绘色,让学生像听故事一样,但愿学生能有所感悟。能了解敦煌文化,了解创造过程,也许能通过书中几幅画面打动学生的心。是我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所以光有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间存在距离,乡村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用生动的语言架起桥梁。

  2、要重视美术教育,美术教师不管学校重不重视,首先要自己重视,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努力去慢慢改变,让学生或者下一代,能拥有良好的艺术教育而努力,要重视教学手段,不断学习为乡村美术多媒体的的到来,做好知识储备,教学中可用游戏或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

  3、在课堂,注重角色互换,拉近师生距离,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不是任务,是一种享受,如同欣赏梵阿玲上奏出的名曲。

  4、做合理的评价,获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总是希望得到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并做出合理的评价。

  最后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以上都是我要努力去做。为我成为一名出色合格的美术教师打基础!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即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相联系,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都是我们的责任。

美术课教学反思11

  一堂好的美术课,会让学生获取知识。同时,也会让学生走进快乐的乐园。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成为我们现在教育改革中提出并且必须解决的问题。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观念、挖掘钻研教材,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教法及教学艺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不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一种任务,而是一种幸福、一种快乐。如何创建快乐与幸福的美术课堂呢?下面谈谈我在课改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1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

  每一个学生都有着独特之处,都是可爱的充满活力的精灵,有着不同的闪光点。在美术课上更能体现这一点,每一个学生画出来的想象画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趣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以我们在知识的传授中应该充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高兴还是冷漠呆滞,对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对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种关注应有机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2将枯燥的知识转变为有趣的游戏

  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游戏似的。”我觉得美术课堂中可以将枯燥的知识设计成游戏的样式,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感到无比快乐,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以锻炼,我们的教学目的就得以实现。

  3创造条件,营造一个乐学的空间

  营造幸福的课堂,需要给学生一个幸福的学习环境。作为一名普通的美术老师,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人格和素养给学生营造一个幸福的课堂气氛。如,在《卡通天地》一课,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卡通片段,使学生感性认知卡通艺术形象。然后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情况说出看过哪些卡通形象。在欣赏评述中鼓励学生用简短的话大胆地描述感受。为了更能体现学习氛围,让学生表演卡通形象。一说到表演,学生们都争着上台。接着请一个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运用表情夸张地表现故事主人公喜、怒、哀、乐的各种神态。我读着故事情节:“他刚买了新自行车,很开心。”表演的学生一边做着骑自行车的动作,嘴里就哈哈大笑起来,下面的同学也大笑起来,有的同学说:“老师他表演错了,‘喜’的表情不对。”接着我又读着故事情节:“抽奖中了大彩电,很得意。”这时,表演的同学把声音放大,全班同学也跟着大笑起来,有同学在说:“错了!错了!让我来!”我又读着故事情节:“下楼梯刚到门口不小心摔了一跤,彩电摔坏了,很沮丧。”台上的同学就做着摔了一跤的动作,做着很生气的样子,下面的同学也纷纷的在说:“老师,这应该是‘哀’不是‘怒’。”有些同学还做着怒的表情。我读着最后的情节:“走到自行车停放处,车没了,很生气。”这同学做着好像要吃人的样子,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起来。很多同学都说:“老师!让我来!让我来!”教室里叽叽喳喳,都争先恐后的来表演,有的同学还表演着各种神态,都各自发表着自己的意见。教室里没有一丝的睡意,没有不学习的学生。一堂美术课要吸引学生,形式要十分多样,让学生在听、赏、想、说、看、玩、画等“多元化”的活动中愉快的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当前,多媒体已逐步走进我们的课堂里,它灵活、直观,生动形象,图文并茂,打破了传统美术课———“一张纸一支笔”枯燥单调的教学方式,成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多媒体可以把书本的信息通过试听手段,有声有色地再现与学生眼前。学生通过生动的情境,获得一种如见其人、如临身境的感受,全神贯注地参与学习,这样的学习是轻松而快乐的,创作的美术作品也更加生动。要使学生喜爱学习,学会学习,要尽可能地根据教材特点,提供条件或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探索的满足、乐趣,产生乐于学习的动机,如运用实物、教具或教师范画等增强教学形象直观性。也可引用儿歌或与游戏联系,例如,《人物表情》教学时,引用顺口溜:“画人笑,眉开眼落嘴上翘;画人哭,眉掉眼垂口下落;画人怒,瞪眼咬牙眉上竖;画人愁,垂创落口眉头皱。”使之化难为易,在轻松中学习,利用讲述,提问,留悬念引题,创设情境激趣,以活跃课堂、快乐学习。

  4在教学中关注学生间的交往与合着

  新课程要求我们给学生从事美术活动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感受美,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与他人分享彼此的想法。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主动性会得到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在教学《校园的春天》时,为学校运动会设计标志,可先让学生在课外收集有关运动会标志、指示牌、运动服的标志。上课时,我先向学生讲清标志设计的要素,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然后将学生分成四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有了明确的目的,有了明确的分工,学生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动手操作、动口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够主动获取知识,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发言的机会,都能在合作群体中担当一定的责任。而教师在合作活动中,要深入各个小组,关注学生间的交流状况,了解学生们是否相互配合,是否通过争论形成统一意见,把合作学习应有的价值落到实处。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是一种体现个人品质与风采的素质,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喜悦,既能发掘个人内在潜能,又能培养集体、团体的合作精神。学生只有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潜能,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总之,随着素质的深化和人才观念的更新,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否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已成为检验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教学更应该发挥出它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所以,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实施,都应该围绕着服务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一重要目标,赋予美术课堂幸福和快乐。

美术课教学反思12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

  多年来从事初中的美术教学工作,我发现初中生对于美术课的兴趣有这样的规律,初一学生带着对初中生活与美术课的好奇,兴趣较高,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也较多,学生的作品种类也很多,有儿童画、国画、布贴画、剪纸等,到了初二后,开始有学生不准备材料,不带书本,教师组织课堂颇费心思,到了初三、初四,有些学校则取消美术课,但在学生看来,它无异于是一节自由课,没有了任何的主动性、意愿性,这一问题说到家,还是我们的美术教育及素质教育中有很多的问题。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1.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内涵, 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维。”

  所以光有一个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即心灵的沟通。

  2.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等关系。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

  通常在上课结束时,我会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来谈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收获;提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讨论下一堂课怎么上;自己做哪些准备工作。给学生介入教学设计的机会。师生间交流对教学的想法,学生会觉得老师的备课中有自己的思路,带着“这是我的课”的想法,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因为得到教师的尊重而增强自信心和对教师的亲近感。作为教师则从中得到了课堂的反馈信息,得以改进自己的教学。

  3.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4.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5.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电影录像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能够理解电影中所要表达的深层次含义。通过电影他们能够更快的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历程,从而加深对其作品的理解,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比如:学习卡通的设计,我使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卡通片《蜡笔小新》《灌篮高手》的片断,让大家了解两位画家的画风的不同,用笔的不同,内容针对的读者的不同。这比光说要有效果的多。

  6. 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 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 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7.角色互换,拉近师生距离。努力改变“传道、授业”的模式,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教师可以把课堂自己坐到学生中间去,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参与讨论。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一个愉快教学的气氛,让学生放松心情,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去感受,才能得到美的体验。当然这需要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提前预习。

  8、合理评价,获得学生信赖。学生不管是完成作品还是回答问题,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然后对具体的作品要做具体的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帮助他们提高分析与鉴赏的能力。合理的评价可以建立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同时也传递给学生一种信息——公正、公*的评价方法。

  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的,可以采用学生自评或互评,再结合教师的点评,最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确立正确的审美理念.

  ?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

  ? 中学课业重,课余时间有限,所以我尽量让美术课内容当场完成。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要从课堂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对美术各方面的兴趣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如;一年级的《徒手画校园》的素描,连续着上该课,会使学生厌烦情绪增加,二年级的《美丽的西湖》的水彩画教学也同样如此,中学生对美术还处在简单的认知性审美

  上。美术与别的学科也有差异系统的技巧学习是必要的,但要在审美与兴趣上提高还需有一些方式方法,对此我曾作过以下尝试:

  一、美术的相关课外知识的运用,使学生丰富知识的同时提高兴趣。

  如在上初二《西湖的美景》一课,这课的重点是教水彩画。为了使学生在学之前能对该课产生兴趣,第一节课我用多媒体展示并介绍了“西湖旧十景”和“西湖新十景”在同学们陶醉与西湖美景的同时介绍水彩画就特别适合表现西湖这种淡雅、雨雾朦胧的自然景象。接着提出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大家知道西湖的由来吗?”带着西湖神话传说的由来,引出有关西湖的诗词,特别介绍了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之一》。然后借着苏东坡谈及一些课外知识“西湖特色菜——东坡肉和西湖醋鱼的由来”让学生在进入水彩画的学习前,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实物写生将提高学生兴趣。

  例如一年级《徒手画校园》一课,抓住写生一词给学生讲解,写生是这节课美术学习的关键,让学生想知道写生是怎么回事,从而引以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自己的文具,徒手画自己的文具。让学生去校园写生观察花草植物,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植物的结构,和写生的取景构图。最后从学生中找出几位结构特征较明显的同学出来当模特,学生的兴趣一下就提起来了,给模特摆好坐姿,坐好后,以真人为例讲解绘画要点,这时学生的兴趣明显上升,作业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三、欣赏与技法相结合。

  初中美术教育以审美教育为主,是教育界早已肯定的教学方向。审美能力的提高仅仅*学生技巧的提高来实现是不可能的,只有将欣赏放在技能的前面,让学生在美术教学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思维,分辩美与丑。在自己作业时,尽量将画面美化,如初一*画《鸟语花香》要掌握*画的特性画出不错的*画是很难完成的,所以课前我把这次*画的教学分成几块:一、荷花。二、梅花。三、竹子。四、鸟。按照顺序每节课在黑板上展示范画,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其技法的运用。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临摹学习来学习*画的技法。通过以上的学习最后让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完成一张创作画,学以致用。

  四、教师给学生的课堂作业给予鼓励和肯定。

  初中美术课的教学反思

  担任美术教学工作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经常有不同学科的教师羡慕地跟我说:“你们的美术课最好上啦,学生上课积极性很高,上课轻松,课堂活跃,想怎么上就怎么上”。“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就好了。

  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例。如在上第六课《和*鸽》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找跟和*、和*鸽相关的资料,收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招贴画如:《和*之人》、

  《不这是胜利》等,并结合2008年世界各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展开教学。这样一来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的兴趣。

  初中美术课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增加文化内涵,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脱离学生日常生活,这种学习观念不仅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对多年的美术教学进行反思,我发现自己有以下优缺点。

  1、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造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在上第四课《梅竹精神》一课时候我没有单单教他们国画的画法,而是讲有关国画的基础知识、名家名作以及他们的历史背景。学生像听故事一样,慢慢吸收我说讲的故事。让他们了解文化,了解国粹是我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所以光有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

  2、做为教师的我,没能很好地将美术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知识延展的还不够,只是在自己的美术领域里传输知识,所以以后我要增加自己的各方面知识的学习,让美术课成为他们学习知识的又一阵地。

  3 、我在上课的时候,比较重视教学手段,如电影、录像、范画、故事,游戏和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他们对形象的感受,对美术的浓厚兴趣。

  4、在课堂上我注重角色互换,拉近师生距离,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让他们感受到,上美术是一种享受,自己才是这节课的主角,让他们在这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并让他们把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5、做合理的评价,获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总是希望得到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并对每位学生做出合理的评价,让他们感受到在美术课上的*等和每个人的价值。

  最后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要更努力的做好以上几点。为我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打好基础!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即要重视对学生艺术的感受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更多地与基他学科相联系,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

  初中美术课的教学反思

  经常有不同学科的教师羡慕地跟我说,“你们的美术课最好上啦,学生上课积极性很高,上课轻松。”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就好了。那真可以说明这位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很强。

  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例如我在上《校园的春天》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找有关标志设计的资料,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并结合2008年*奥运会,展开学生们的兴趣被大大激发。

  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增加文化内涵,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脱离学生日常生活,这种学习观念不仅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新课改下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 ,我总结了自己在上课时的一些优缺点。

  1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造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在上《画飞鸟》一课时候我没有单单教他们国画的画法,而是讲有关国画的知识基名家名作以及他们的历史背景,学生像听故事一样,慢慢吸收我说讲的故事。让他们了解文化了解国粹是我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所以光有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

  2做为教师的我,没有能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知识没能做太多的延展,只是在自己的美术领域里传输知识,所以以后我要增加自己的各方面知识,

  3 我在上课的时候 比较重视教学手段,如电影,录像 范画,甚至故事,游戏或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

  4在课堂上我 注重角色互换,拉近师生距离,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

  5做合理的评价,获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总是希望得到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并做出合理的评价。

  最后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以上都是我要努力去做。为我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打基础!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即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相联系,创造有

美术课教学反思13

  本节课是为学生学习色彩基础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有目的地加以运用而设置的。在学习色彩画中,除了色彩的冷暖外,认识色彩的对比,用强烈的对比色来表现生活,是小学生学习色彩画需要解决的问题,儿童喜爱用对比强烈的颜色来画画,有时画的好,有时画的不好。通过了解色彩的对比——欣赏和分析对比色——理性了解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效果,有利于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去认知色彩,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色彩对比中的美感,从而培养学生对色彩热爱的情感,提高绘画兴趣。

  在老师的引导下,从旧知冷暖色摆色环游戏导入激发兴趣,从视觉感知到理性感悟对比的表现力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发现对比色的表现力,师生互动,学习新知.

美术课教学反思14

  进入新世纪以来,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可喜的新变化;一是把过去从未正视过的“儿童画”纳入美术课堂教学,步入了用最具有创造性的,把对人类认知发展具有重要启蒙教育功能的“儿童画”正式作为美术启蒙教学的途径。二是开始注意美术与其他各门学科的教学配合,特别是进行了把音乐和美术合二为一的“艺术”课的教学改革实验。三是尤其可喜的是,出现了以专家参与编写中、小学的“美术”和“艺术”教材,指导教学改革实验的新局面。专家介入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他们就有了直接参与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理论建设和指导教学改革实验的契机,站得高就能望得远,这给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带来了希望。但是,因为中、小学美术教学不但是美术专业教学培养美术专业人才的基础课程,它还是培养各行各业,各门学科,各类人才启蒙教育的必修科目,所以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不仅需要美术专业院校的专家学者们的参与,当然还需要社会各学界专家学者们的关注。历史上就有著名学者和美术家达.芬奇和哲学家卢梭等人,关注过美术教学改革的先例。作为倡导美术教学改革的领导部门,为了确保美术教学改革的权威性,应该广泛组织这样的学术研讨。

  最近我有机会在小学看到了两种版本的美术教学实验教材及其实验课,还在网上见到有关改革实验的议论,特别是从山东儿童中心李力加同志的“实验调研”和“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实验报导文章中,看到了实验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提出的疑难问题,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些问题我也曾经经历和思考过,联想到自己在二十年前指导“发展式”美术教学改革实验的经历,我认为美术教学改革方案在没有得到美术老师的认同和理解时,他们提出上述问题是很正常的。可是,作为已经承担实验改革的一线老师如果还存有这些不解的疑虑,实验教学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受过传统的、*化的、模仿性的美术教学训练的美术教师,接受新的发展“儿童画”的美术教学改革的理念,摆脱传统的、*化的、模仿性教学的常规,需要经过一个从理论——实践的认识过程。所以我认为,改革小学美术教学,必须首先改革美术教学的指导思想,建树改革美术教育教学的科学的、艺术的、系统的理论。改革美术教学的实验,需要实验教师理解与掌握改革美术教学的基本要求。美术教学改革要在启蒙教学中,通过发展“儿童”,达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表现才能的教育目标,就必须首先用美术教学改革的理论,把受传统的、*化的、模仿性教育束缚的美术教师“*”出来。

  改革美术教学的理论建设,首先必须要有由启蒙——基础——专业美术教学整体的改革理论的构想设计,进行改革美术教学选择最佳教学途径的理论指导。在实验教师掌握了改革美术教学的指导思想之后,才可能调动与发挥出一般人并不具备,只有启蒙美术教师才可能具有的艺术教育教学的职业素养,进行创造性的美术教学的改革。

  其次,把“儿童画”纳入美术教学之后,要对“儿童画”自由表现的各个阶段的发展规律,特别是对终止“儿童画”自由表现的所谓“危险”阶段的普遍规律,对儿童艺术表现与心理发展的过程和对教学途径与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提出科学的教学方略和改革设想。要在“儿童画”长期被封杀的美术教学中开辟发展“儿童画”的教学途径,改革*化的教学模式,“理论”建设尤其重要。当前在小学进行的美术教学改革实验中的“美术”和“艺术”等不同实验版本的“儿童画”教学中,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回生”,走模仿性常规教学的老路;二是“自由化”,受“无辅导”或“随意性”教学的误导,根本没有进行科学的教学引导。这两种倾向的出现,都是美术教学理论建设匮乏的必然结果。

  再者,在儿童画的基础上向写生画和记忆、想象创作画等基础教学的引导、过渡和教学发展的途径,还有美术与音乐等其他学科配合的“度”和“量”等等,也都是必须认真进行科学的理论研讨的新课题。

  小学美术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教学改革实验只能要求成功不能允许失败。任何改革设想和实验方案都应该先进行广泛的科学研讨,再进行比较验证和可行性的教学试验。进行改革实验需要选择有改革要求的实验教师,启发他们灵活运用改革美术教学的理论要求,进行创造性的改革教学的实践探索。指导改革实验必须进行跟踪指导,指导的方式要以创造性的、启发式的“引导”和“建议”为主,

美术课教学反思15

  这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美术教学工作,一年级的小同学聪明伶俐,顽皮可爱,我很喜欢他们,但是要给他们上好课还真不容易。下面我谈一谈我给一年级上美术课的一点看法:教师最好在一上课的时候就能抓住学生,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可以根据这一特点,采用说一说、学一学、动一动、画一画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让美术课真正给学生带来美好和快乐!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刚刚进入学校,对于学校的一切事物都感到特别的新奇,同时,美术课也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发现,原来只是在纸上随意的涂鸦,可到了学校,经过学习发现原来画笔可以画出很多漂亮的事物来,学生也就特别的喜欢上美术课了。语文和数学都是相对主要的课程,而美术课可以适度地放松心情,同时,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识字少,本能上喜欢用画画的方式去表现自己的想法,以爱为基础,拉近师生距离。所以,孩子们很向往美术课,校园里一遇见我,就拉着我的手问今天有没有美术课。每当我走到教室门口,孩子们便会兴奋地欢呼“耶”!在孩子们那活泼又充满稚气的话语中我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和快乐!他们的反应让我了解他们在学习中也能体验快乐。

  那么怎么样让学生一直保持着这份学习的积极性呢?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0篇(扩展7)

——童年美术课教学反思

童年美术课教学反思1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1.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内涵, 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维。”

  所以光有一个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即心灵的沟通。

  2.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等关系。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

  通常在上课结束时,我会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来谈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收获;提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讨论下一堂课怎么上;自己做哪些准备工作。给学生介入教学设计的机会。师生间交流对教学的想法,学生会觉得老师的备课中有自己的思路,带着“这是我的课”的想法,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因为得到教师的尊重而增强自信心和对教师的亲近感。作为教师则从中得到了课堂的反馈信息,得以改进自己的教学。

  3.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4.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5.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电影录像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能够理解电影中所要表达的深层次含义。通过电影他们能够更快的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历程,从而加深对其作品的理解,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比如:学习卡通的设计,我使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卡通片《蜡笔小新》《灌篮高手》的片断,让大家了解两位画家的画风的不同,用笔的不同,内容针对的读者的不同。这比光说要有效果的多。

  6. 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 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 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7.角色互换,拉近师生距离。努力改变“传道、授业”的模式,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教师可以把课堂自己坐到学生中间去,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参与讨论。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一个愉快教学的气氛,让学生放松心情,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去感受,才能得到美的体验。当然这需要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提前预习。

  8、合理评价,获得学生信赖。学生不管是完成作品还是回答问题,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然后对具体的作品要做具体的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帮助他们提高分析与鉴赏的能力。合理的评价可以建立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同时也传递给学生一种信息——公正、公*的评价方法。

  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的,可以采用学生自评或互评,再结合教师的点评,最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确立正确的审美理念.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0篇(扩展8)

——美术课教学简单反思

美术课教学简单反思1

  小学生学美术,很多人认为只要学会画几个人,画几只动物,涂涂颜色就行了,其实不然。如果学生不喜欢学或学得很累,就会以致于一见上美术课就头痛,甚至在美术课无聊地打发着时间,美术教学就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在课前和课后,我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既能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造就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气氛。

  小学美术教科书上,每一课都只有几张插图,其他的内容就比较少,所以我们上一堂课就需要很多的准备。在备课中,我力争以充实的内容来吸引学生,通过听听、说说、玩玩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比如,六年级“纸工饰物”这一课中,我结合现在的天气情况,说说青蛙是因为冬天到了,它要去冬眠,所以分外的着急,它要到小石洞去冬眠了。学生制做好了以后,我让学生思考小青蛙能否站立呢,请他们发挥想像力。问他们如何做到这一点?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并且将好几种方案都列了出来,然后我再让他们将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案制作出来。小青蛙做好后,我们又可以做其他要冬眠的动物了。这些作业,所花的时间不多,但都是跟现实有关的事物,在学习的同时也帮他们解开了心中的迷雾,所以学生很感兴趣,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最后,我叫他们都带领动物去冬眠,童趣一点的语言原来以为六年级学生难以接受,但我的顾虑却是多余的了,一堂课,既轻松快乐又严谨地完成了。

  二、增加练习的趣味性。

  六年级的美术课有一部分是关于“戏曲人物”方面的训练,我们南方的孩子,普遍对京剧感到陌生、遥远。在进行授课时,学生会对京剧人物的“老生”、“花旦”、“小生”等等角色觉得陌生而枯燥。我给他们讲了杨门穆桂英这位女将的故事,及时放了一段穆桂英挂帅的京剧影片给他们看,并把讲台变成舞台,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模仿着京剧英雄人物的`动作,一个个表演得非常认真,积极性高涨。我当场示范了一幅“武生”的戏曲人物图,故意弄得比较幼稚,让他们也勇敢地进入了创造领域,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这样的课安排得当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他们开阔了视野,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促进了小学美术的教学效果,提高了他们自觉的艺术创造力。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689234.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689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