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庄子养生主原文及译文 菁选3篇 庄子养生主原文及翻译

庄子养生主原文及译文 菁选3篇 庄子养生主原文及翻译

更新时间:2023-03-04 01:21:02 点击: 来源:yutu

庄子养生主原文及译文1

  【原文】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1),手之所触(2),肩之所倚(3),足之所履(4),膝之所踦(5),砉然向然(6),奏刀然(7),莫不中音(8),合于桑林之舞(9),乃中经首之会(10)。

  文惠君日:“(11),善哉!技蓋至此乎(12)?”庖丁释刀对曰(13):“臣之所好者道也(14),进乎技矣(15)。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16),官知止而神欲行(17)。依乎天理(18),批大郤(19),导大窾(20),因其固然(21);技经肯綮之未尝(22),而况大軱乎(23)!良庖岁更刀(24),割也;族庖月更刀(25),折也(26)。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27)。彼节者有閒(28),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閒,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29),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30),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31),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己解(32),如土委地(33)。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34),善刀而藏之(35)。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36)。”

  【注释】

  (1)庖(páo):厨房。“庖丁”即厨子。一说“庖”指厨子,“丁”是他的名字。为(wèi):替,给。文惠君:旧说指梁惠王。解:剖开、分解。

  (2)触:接触。

  (3)依:靠。

  (4)履:踏、踩。

  (5)踦(yǐ):用膝抵住。

  (6)砉(huà)然:皮肉分离的声音。向(嚮):通作“响(響)”,声响。“向(响)然”,多种声音相互响应的样子。

  (7)奏:进。(huò)然:以刀快速割牛的声音。

  (8)中(zhòng):合乎;“中音”,意思是合乎音乐的节奏。

  (9)桑林:传说中的殷商时代的`乐曲名。“桑林之舞”意思是用桑林乐曲伴奏的舞蹈。

  (10)经首:传说中帝尧时代的乐曲名。会:乐律,节奏。

  (11)(xī):“嘻”字的异体。

  (12)蓋:通作“盍”,讲作何,怎么的意思。一说为句中语气词,读如“盖”。

  (13)释:放下。

  (14)好(hào):喜好。道:事物的规律。

  (15)进:进了一层,含有超过、胜过的意思。乎:于,比。

  (16)神:精神,心思。

  (17)官:器官,这里指眼。知:知觉,这里指视觉。

  (18)天理:自然的纹理,这里指牛体的自然结构。

  (19)批:击:郤(xì):通作“隙”,这里指牛体筋腱骨骼间的空隙。

  (20)导。引导,导向。窾(kuǎn):空,这里指牛体骨节间较大的空处。

  (21)因:依,顺着。固然:本然,原本的样子。

  (22)技(zhī):通作“枝”,指支脉。经:经脉。“技经”指经络结聚的地方。肯:附在骨上的肉。綮(qǐ):骨肉连接很紧的地方。未:不曾。尝:尝试。

  (23)軱(gū):大骨。

  (24)岁:每年。更(gēng):更换。

  (25)族:众;“族庖”指一般的厨子。

  (26)折:断;这里指用刀砍断骨头。

  (27)发:出,这里指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硎(xíng):磨刀石。

  (28)閒(jiàn):缝,间隙;这个意义后代书写作“间”。

  (29)恢恢:宽广。游刃:运转的刀刃。

  (30)族:指骨节、筋腱聚结交错的部位。

  (31)怵(chù)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32)謋(huò):牛体分解的声音。

  (33)委:堆积。

  (34)踌躇:悠然自得的样子。满志:满足了心意。

  (35)善:这里讲作摆弄、擦拭的意思。

  (36)养生:其后省中心语,意思是“养生之道”。

  【译文】

  厨子给文惠君宰杀牛牲,分解牛体时手接触的地方,肩靠着的地方,脚踩踏的地方,膝抵住的地方,都发出砉砉的声响,快速进刀时刷刷的声音,无不像美妙的音乐旋律,符合桑林舞曲的节奏,又合于经首乐曲的乐律。

  文惠君说:“嘻,妙呀!技术怎么达到如此高超的地步呢?”厨子放下刀回答说:“我所喜好的是摸索事物的规律,比起一般的技术、技巧又进了一层。我开始分解牛体的时候,所看见的没有不是一头整牛的。

  几年之后,就不曾再看到整体的牛了。现在,我只用心神去接触而不必用眼睛去观察,眼睛的官能似乎停了下来而精神世界还在不停地运行。依照牛体自然的生理结构,劈击肌肉骨骼间大的缝隙,把刀导向那些骨节间大的空处,顺着牛体的天然结构去解剖;从不曾碰撞过经络结聚的部位和骨肉紧密连接的地方,何况那些大骨头呢!

  优秀的厨子一年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割肉;普通的厨子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砍骨头。如今我使用的这把刀已经十九年了,所宰杀的牛牲上千头了,而刀刃锋利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牛的骨节和各个组合部位之间是有空隙的,而刀刃几乎没有什么厚度,用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和组合部位间,对于刀刃的运转和回旋来说那是多么宽绰而有余地呀。

  所以我的刀使用了十九年刀锋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虽然这样,每当遇上筋腱、骨节聚结交错的地方,我看到难于下刀,为此而格外谨慎不敢大意,目光专注,动作迟缓,动刀十分轻微。牛体霍霍地全部分解开来,就像是一堆泥土堆放在地上。我于是提着刀站在那儿,为此而环顾四周,为此而踌躇满志,这才擦拭好刀收藏起来。”文惠君说:“妙啊,我听了厨子这一番话,从中得到养生的道理了。”

庄子养生主原文及译文2

  【原文】

  吾生也有涯(1),而知也无涯(2)。以有涯随无涯(3),殆已(4);已而为知者(5),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6),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7),可以保身,可以全生(8),可以养亲(9),可以尽年(10)。

  【注释】

  (1)涯:边际,极限。

  (2)知(zhì):知识,才智。

  (3)随:追随,索求。

  (4)殆:危险,这里指疲困不堪,神伤体乏。

  (5)已:此,如此;这里指上句所说的用有限的生命索求无尽的知识的情况。

  (6)近:接近,这里含有追求、贪图的意思。

  (7)缘:顺着,遵循。督:中,正道。中医有奇经八脉之说,所谓督脉即身背之中脉,具有总督诸阳经之作用;“缘督”就是顺从自然之中道的含意。经:常。

  (8)生:通作“性”,“全生”意思是保全天性。

  (9)养亲:从字面上讲,上下文意不能衔接,旧说称不为父母留下忧患,亦觉牵强。姑备参考。

  (10)尽年:终享天年,不使夭折。

  【译文】

  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做了我们世人口中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

  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

庄子养生主原文及译文3

  【原文】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1),手之所触(2),肩之所倚(3),足之所履(4),膝之所踦(5),砉然向然(6),奏刀然(7),莫不中音(8),合于桑林之舞(9),乃中经首之会(10)。

  文惠君日:“(11),善哉!技蓋至此乎(12)?”庖丁释刀对曰(13):“臣之所好者道也(14),进乎技矣(15)。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16),官知止而神欲行(17)。依乎天理(18),批大郤(19),导大窾(20),因其固然(21);技经肯綮之未尝(22),而况大軱乎(23)!良庖岁更刀(24),割也;族庖月更刀(25),折也(26)。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27)。彼节者有閒(28),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閒,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29),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30),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31),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己解(32),如土委地(33)。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34),善刀而藏之(35)。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36)。”

  【注释】

  (1)庖(páo):厨房。“庖丁”即厨子。一说“庖”指厨子,“丁”是他的名字。为(wèi):替,给。文惠君:旧说指梁惠王。解:剖开、分解。

  (2)触:接触。

  (3)依:靠。

  (4)履:踏、踩。

  (5)踦(yǐ):用膝抵住。

  (6)砉(huà)然:皮肉分离的声音。向(嚮):通作“响(響)”,声响。“向(响)然”,多种声音相互响应的样子。

  (7)奏:进。(huò)然:以刀快速割牛的声音。

  (8)中(zhòng):合乎;“中音”,意思是合乎音乐的节奏。

  (9)桑林:传说中的殷商时代的乐曲名。“桑林之舞”意思是用桑林乐曲伴奏的舞蹈。

  (10)经首:传说中帝尧时代的乐曲名。会:乐律,节奏。

  (11)(xī):“嘻”字的异体。

  (12)蓋:通作“盍”,讲作何,怎么的意思。一说为句中语气词,读如“盖”。

  (13)释:放下。

  (14)好(hào):喜好。道:事物的规律。

  (15)进:进了一层,含有超过、胜过的意思。乎:于,比。

  (16)神:精神,心思。

  (17)官:器官,这里指眼。知:知觉,这里指视觉。

  (18)天理:自然的纹理,这里指牛体的自然结构。

  (19)批:击:郤(xì):通作“隙”,这里指牛体筋腱骨骼间的空隙。

  (20)导。引导,导向。窾(kuǎn):空,这里指牛体骨节间较大的空处。

  (21)因:依,顺着。固然:本然,原本的样子。

  (22)技(zhī):通作“枝”,指支脉。经:经脉。“技经”指经络结聚的地方。肯:附在骨上的肉。綮(qǐ):骨肉连接很紧的地方。未:不曾。尝:尝试。

  (23)軱(gū):大骨。

  (24)岁:每年。更(gēng):更换。

  (25)族:众;“族庖”指一般的厨子。

  (26)折:断;这里指用刀砍断骨头。

  (27)发:出,这里指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硎(xíng):磨刀石。

  (28)閒(jiàn):缝,间隙;这个意义后代书写作“间”。

  (29)恢恢:宽广。游刃:运转的刀刃。

  (30)族:指骨节、筋腱聚结交错的部位。

  (31)怵(chù)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32)謋(huò):牛体分解的声音。

  (33)委:堆积。

  (34)踌躇:悠然自得的样子。满志:满足了心意。

  (35)善:这里讲作摆弄、擦拭的意思。

  (36)养生:其后省中心语,意思是“养生之道”。

  【译文】

  厨子给文惠君宰杀牛牲,分解牛体时手接触的地方,肩靠着的地方,脚踩踏的地方,膝抵住的地方,都发出砉砉的声响,快速进刀时刷刷的声音,无不像美妙的音乐旋律,符合桑林舞曲的节奏,又合于经首乐曲的乐律。

  文惠君说:“嘻,妙呀!技术怎么达到如此高超的地步呢?”厨子放下刀回答说:“我所喜好的是摸索事物的规律,比起一般的技术、技巧又进了一层。我开始分解牛体的时候,所看见的没有不是一头整牛的。

  几年之后,就不曾再看到整体的牛了。现在,我只用心神去接触而不必用眼睛去观察,眼睛的官能似乎停了下来而精神世界还在不停地运行。依照牛体自然的生理结构,劈击肌肉骨骼间大的缝隙,把刀导向那些骨节间大的空处,顺着牛体的天然结构去解剖;从不曾碰撞过经络结聚的部位和骨肉紧密连接的地方,何况那些大骨头呢!

  优秀的厨子一年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割肉;普通的厨子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砍骨头。如今我使用的这把刀已经十九年了,所宰杀的牛牲上千头了,而刀刃锋利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牛的骨节和各个组合部位之间是有空隙的,而刀刃几乎没有什么厚度,用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和组合部位间,对于刀刃的运转和回旋来说那是多么宽绰而有余地呀。

  所以我的刀使用了十九年刀锋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虽然这样,每当遇上筋腱、骨节聚结交错的地方,我看到难于下刀,为此而格外谨慎不敢大意,目光专注,动作迟缓,动刀十分轻微。牛体霍霍地全部分解开来,就像是一堆泥土堆放在地上。我于是提着刀站在那儿,为此而环顾四周,为此而踌躇满志,这才擦拭好刀收藏起来。”文惠君说:“妙啊,我听了厨子这一番话,从中得到养生的道理了。”


庄子养生主原文及译文 (菁选3篇)扩展阅读


庄子养生主原文及译文 (菁选3篇)(扩展1)

——《庄子·养生主》阅读答案3篇

《庄子·养生主》阅读答案1

  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庖丁为文惠王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①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枝经肯綮之末未尝微碍,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②。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注】①砉然:骨肉相离的声音。②硎:磨刀石。

  (选自《庄子·养生主》)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乃中《经首》之会 会:韵律,节奏。

  B.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进:进入。

  C.刀刃若新发于硎发:生,出,引申为“磨”。

  D.善刀而藏之善:擦拭,揩拭。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庖丁技艺高超的一组是()(2分)

  ①合于《桑林》之舞 ②手之所触,肩之所倚

  ③牛不知其死也④未尝见全牛也

  ⑤所见无非全牛者 ⑥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④⑤D.①③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庄子这个寓言于后世形成了如下成语: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切中肯綮、目无全牛等。

  B.屠宰一头牛无疑是很复杂的,庖丁为什么屠宰起来刀刀到位,轻松简单,其原因就是庖丁熟练地掌握了牛的大小。

  C.这个故事是说做事不仅要掌握客观规律,还要保持一种谨慎小心的态度,收敛锋芒,懂得运用规律的同时,更要去反复实践,方能运用自如。

  D.寓言中庄子把牛比喻成复杂的社会,尽管斗争激烈,但总有间隙可寻,只要像庖丁那样顺应环境,回避矛盾,就能保住性命,养护精神。这也就是文章最后文惠君得到的一种养生之道。

  【小题4】把文言选段中划线句以及《先秦诸子选读》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2分)

  (2)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2分)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2分)

  (4)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2分)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4】(1)我只用心神来领会而不用眼睛去观看,器官的作用停止而只是心神在运用。

  (2)好的厨子一年换一把刀,他们是用刀去割筋肉;普通的厨子一个月换一把刀,他们是用刀去砍骨头。

  (3)不干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我看来就好像浮云。

  (4)轻易向人许诺一定缺少诚信,把许多事情看得容易,一定会遭遇很多困难。 答案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进,过,超过。

  考点: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

  【小题2】试题分析:②句是表述庖丁的操作,未言及技巧;④⑤两句均指庖丁解牛的技术熟练。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综合分析信息筛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小题3】试题分析:“其原因就是庖丁熟练地掌握了牛的大小”错,而是熟练地掌握了牛的结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小题4】试题分析:第一个句子翻译问题不大。第2个名子在翻译时要体现出句式特点,这是判断句,另外还要注意“族”和“折”的准确译出。“族”,大众化的,普通的;“折”此处译为“用刀去砍”。

  【参考译文】

  庖丁替文惠君宰牛,手所触及的,肩所倚着的,足所踩到的,膝所抵住的,划然响声,进刀割解发出的'哗啦响声,没有不合于音节的;合于《桑林》乐章的舞步,合于《经首》乐章的韵律。

  文惠君说:“啊!好极了!技术怎么能到达这般的地步?”

  庖丁放下屠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道,已经超过技术了。我开始宰牛的时候,所见不过是一头牛。三年以后,就未尝看见的整只牛了。到了现在,我只用心神来领会而不用眼睛去观看,器官的作用停止而只是心神在运用。顺着牛身上自然的纹理,劈开筋肉的间隙,导向骨节的空隙,顺着牛的自然结构去用刀,即连经络相连的地方都没有一点儿妨碍,何况那大骨头呢!好的厨子一年换一把刀,他们是用刀去割筋肉;普通的厨子一个月换一把刀,他们是用刀去砍骨头。现在我这把刀已经用过十九年了,所解的牛有几千头了,可是刀口还是像在磨刀石上新磨的一样锋利。因为牛骨节是有间隙的,而刀刃是没有厚度的;以没有厚度的刀刃切入有间隙的骨节,当然是游刃恢恢而宽大有余了。所以这把刀用了十九年还是像新磨的一样。虽然这样,可是每遇到筋骨盘结的地方,我知道不容易下手,小心谨慎,眼神专注,手脚缓慢,刀子微微一动,牛就哗啦解体了,如同泥土溃散落地一般,牛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呢!这时我又提刀站立,张望四方,感到心满意足,把刀子揩干净收藏起来。”

  文惠君说:“好啊!我听了厨夫这一番话,得着养生的道理了。”


庄子养生主原文及译文 (菁选3篇)(扩展2)

——庄子养生主的读后感 (菁选2篇)

庄子养生主的读后感1

  今天读完了《庄子》之《养生主》篇。本篇虽短,却让我思索回味良久。

  《养生主》全篇通过层层递进的阐述,说明养生之道在于顺其自然。

  全篇分为六层。第一层讲人生有限,不能把光阴虚度在孜孜追求于无限的小知上,不应以搏求善名而为善,而应当抛却繁杂外物,“缘督以为经”,秉承事物中虚之道,即追求内心的自然之道。

  第二层通过疱丁解牛的故事,进一步说明处理事物应透过事物全貌,分析掌握事情的内在联系,然后以“以无厚入有閒”,方能游刃有余。说明养生之道在于“因其固然”。

  第三层通过右师之介,说明形体残全在于天而不在于人。更进一步说明世间万物皆是顺应自然的变化,而不是限于人为的因素。故顺其自然方能得其中道,得其中道,方能养生。

  第四层通过泽雉说明精神的自由胜于物质的满足,自由之重就在于自由乃是顺其自然的体现。故人应当挣脱身体外物的束缚,追求领会宇宙本体和内心本质的精神。

  第五层通过秦失三号而出的故事,说明情感亦应顺从自然的变化。“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生离死别,在庄子看来竟是那样的从容。当然,庄子安命的思想并不是消极避世的观念,而是让人顺其自然。既然人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是不可避免的,就不应将自身为其陷入过度的悲伤痛苦之中。结合上篇的《齐物论》,庄子认为世间万物,包括人的情感都是齐一的,那么生死亦是齐一的,因此,即使生离死别,悲痛的情感亦应当适可而止,三号而出。“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顺其自然,则死亡亦如解人生倒悬之苦。

  第六层,通过薪尽火传的比喻,说明以薪代表的外物虽然会燃尽而不可传,但以火代表的精神是不灭的,会永远传承下去。

  通过逐层讲述,从而说明世间万物、人之情感都应顺应自然,而真正的精神生命将会永远相传。故养生之道在于精神建构,而不是身体外物的满足。

庄子养生主的读后感2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提倡养生之道,均衡的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心理状态,都是人们所追求的,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精神,关注生命本身,希望合理的养生之道可以赋予他们健康的身体,阳光的心态,让生活变得充满生机,生命变得充盈。

  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庄子就告诉了我们养生之道的精髓,就是要遵循中正自然之路,顺应自然天性,安时处顺。他所论及的养生超越了养生的一般养其形的层次,揭示了养生的真性,即护养生之主精神。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是我们如今还经常听到的名言,曾经我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明知识的无穷无尽,一个人不应该满足于自己所掌握的,应当不断进取。现在我才明白,这不是庄子的本意,他想说明的是,知识是无限的,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以有涯随无涯已”,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知识会使人陷入困顿,这是不符合养生之道,在无涯的知识海洋中,我们应该放任心灵,不必追求在书中得到什么,更不必在意自己所懂得的究竟能换来什么。我们要做的,只是重视自己内心的感受,跟着心灵走,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缘督以为经”是养生最重要的一点。

  第二节讲的是庖丁解牛的故事,这是一个为众人所知的故事,然而这个故事里却蕴涵着很深刻的道理。以庖丁分解牛体来比喻人之养生,说明处世、生活都要“因其自然”,“依乎天理”,。“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庖丁解牛用的.不是手中的刀,而是用他的神。在他看来,解牛已经不是一种赖以生存的工作,而是能让他感到心满意足,得到精神上的愉悦的事。“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这句话很形象的写出了一种处世之道,这个社会,有太多的法则和太多的潜规则,复杂得如同牛的筋骨,要在这样复杂的社会中生存,要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就要懂得生存之道,生活的艺术,处理世事顺着自然的纹理,面对纷繁的世事就能泰然处之,游刃有余。人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就要学会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退,什么时候锋芒毕露,什么时候韬光养晦,这样才能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这是极为明智的处世哲学。

  第三节讲了两个小故事。一个是公文轩看到只有一只脚的右师,一开始觉得很奇怪,后来想了想便很坦然了,右师只有一只脚,其实是天意所造成的,而不是人为,即使是因祸而断足,也是由于上天的处罚,既是天意,是自然之态就无需在意,无论是健全还是残缺,自然即是美好,这样的心态实在难得,若能拥有这样的意识,内心就能保持一种健康,*淡的状态,那么离达到养生之旨也就不远了。另一个小故事讲的是沼泽中的野鸡虽然饮食很艰难,但它却并不乞求被养在笼子里,因为在笼子里精神虽然旺盛,但并不自由。人人都向往自由,但精神的自由比肉体的自由更加可贵,被囚禁的灵魂是没有什么色彩可言的,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却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束缚于无形之地,就是因为人们越来越追求一些物质享受,反而置精神世界的丰富于不顾,“十步一啄,百步一饮”虽然很艰苦,但是精神是自由的,是逍遥自在的,在笼子里,虽然无须为食物所奔走,却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心灵的自由。这样简单的道理,连动物都明白,为什么我们人类却想不通呢?是因为金钱、利益、名利的吸引让太多俗世的灰尘蒙住了我们的眼睛,在追求物欲的过程中渐渐迷失了自己,失去了自由的快乐,却始终不明白是自己作茧自缚,。庄子思想的中心,一是无所依凭,崇尚自由自在;一是反对人为,主张顺其自然,这是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但这并不能说庄子就没有追求,庄子所追求的,不是俗世中的名与利,而是就在我们身边,却常常被我们遗忘的东西,是精神的无羁无绊,是人类最初的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活状态。

  第三部分,写了老聃死了,秦矢前往吊唁,仅仅哭了三声就出来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与死都始于自然,终于自然,并非人力所能改变,所以面对已经逝去的亲人,不必太过悲痛,生与死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应运而生,顺势而死,与四季变化,植物生长一样地自然。当然,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亲人的离开,往往是悲痛欲绝的,这是人之常情,庄子所要告诉我们的,只是一种思想,一种处变不惊的思想,人的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它的内容,只要经常状态处于一种*和的心理状态,也就明白养生之道了。“指穷于为薪火,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脂膏作为烛薪有燃尽的时候,火种却流传下去,没有穷尽。人的生命也是这样,在历史的长河里,每个个体都会消亡,但是人类却世世代代繁衍下去,生生不息,物质的东西很快就会消失,但是精神却可以长存这是一种自然的状态。

  文章虽是在谈论养生,却时时散发着庄子哲学思想的光芒,庄子的哲学往往潜藏于自然之道中,无为,随性,*和,自然,就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养生,并不在于养护身体,过丰衣足食的生活,而是养护生命,而生命的实质是人的精神,只有精神世界丰富了,养生之道才有了意义。对于物质来说,精神重要得多,若想学得养生之道的精髓,首先就要拥有自然、*和的心境。用怎样的态度心态看待世界,就会有怎样的境界。


庄子养生主原文及译文 (菁选3篇)(扩展3)

——庄子原文及翻译

庄子原文及翻译1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 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庄子养生主原文及译文 (菁选3篇)(扩展4)

——《氓》的原文及译文3篇

《氓》的原文及译文1

  原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予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伴。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译文:

  农家小伙笑嘻嘻,抱着布币来换丝。原来不是来换丝,找我商量婚姻事。我曾送你渡淇水,直到顿丘才告辞。并非我要拖日子,你无良媒来联系。请你不要生我气,重订秋天作婚期。

  我曾登那缺墙上,遥望复关盼情郎。望穿秋水不见人,心中焦急泪汪汪。既见郎从复关来,有笑有说心欢畅。你快回去占个卦,卦无凶兆望神帮。拉着你的车子来,快用车子搬嫁妆。

  桑叶未落密又繁,又嫩又润真好看。唉呀班鸠小鸟儿,见了桑堪别嘴馋。唉呀年青姑娘们,见了男人别胡缠。男人要把女人缠,说甩就甩他不管。女人若是恋男人,撒手摆脱难上难。

  桑树萎谢叶落净,枯黄憔悴任飘零。自从我到你家来,多年吃苦受寒贫。淇水滔滔送我回,溅湿车帘冷冰冰。我做妻子没过错,是你男人太无情。真真假假没定准,前后不一坏德行。

  结婚多年守妇道,我把家事一肩挑。起早睡晚勤操作,累死累活非一朝。家业有成已安定,面目渐改施残暴。兄弟不知我处境,见我回家哈哈笑。净思默想苦难言,只有独自暗伤悼。

  “与你偕老”当年话,老了怨苦更增加。淇水虽宽有堤岸,沼泽虽阔有边涯。回顾少年未婚时,想你言笑多温雅。海誓山盟还在耳,谁料翻脸变冤家。违背誓言你不顾,那就从此算了吧。


庄子养生主原文及译文 (菁选3篇)(扩展5)

——古代诗《氓》原文及译文3篇

古代诗《氓》原文及译文1

  原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译文:

  那个人老实忠厚,拿着布匹来换蚕丝。其实并不是真的来换蚕丝,而是到我这里来商量婚事的。送你渡过淇水,直到顿丘。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而是你没有好媒人呀。请你不要生气,就把秋天订为我们的婚期吧。

  登上那倒塌的墙垣,遥望那复关。没有看见复关的你,我的眼泪簌簌不断地掉下来。终于看见了复关的你,我就有说有笑。你用龟板、蓍(shī)草占卦,没有不吉利的预兆。你用车来接我,驾着你的车子我带上财物嫁给你。

  桑树没有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唉,斑鸠呀,不要贪吃桑葚! 唉,姑娘啊,不要对男子过分迷恋!男子沉溺于爱情之中,还可以摆脱;姑娘沉溺于爱情之中,就无法摆脱了。

  桑树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下来。自从我嫁到你家后,多年来一直忍受着贫苦的生活。淇水波涛滚滚,浪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我又没有什么差错,但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男子的爱情没有标准,总是三心二意。

  多年来作为你的妻子,家中的劳苦活没有不干的。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的。你的生活过得顺心了,就逐渐对我凶狠起来。我的兄弟不了解我的处境,都讥笑我啊。静下来想想,只能够独自悲伤。

  原想与你白头到老,但相伴到老将会使我更加怨恨。淇水再宽总也有个岸,低湿的地方再大也总有个边(意思是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制,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回想我们)少年时一起愉快地玩耍,尽情地说笑。誓言真挚诚恳,没有想到你会变心。你违背誓言、不念旧情,那就让这份爱情了结了吧!


庄子养生主原文及译文 (菁选3篇)(扩展6)

——庄子故事原文及翻译 (菁选3篇)

庄子故事原文及翻译1

  原文: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滑滑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

  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子贡瞒然惭,俯而不对。

  有间,为圃者曰:“子奚为者邪?曰:“孔丘之徒也。”为圃者曰:“子非夫博学以拟圣,於于以盖众,独弦哀歌以卖名声于天下者乎?汝方将忘汝神气,堕汝形骸,而庶几乎!汝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子往矣,无乏吾事。”

  子贡卑陬失色,顼顼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后愈。其弟子曰:“向之人何为者邪?夫子何故见之变容失色,终日不自反邪?”曰:“始吾以为夫子为天下一人耳,不知复有夫人也。吾闻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见功多者圣人之道。今徒不然。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也。托生与民并行而不知其所之,汒乎淳备哉!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若夫人者,非其志不之,非其心不为。虽以天下誉之,得其所谓,謷然不顾;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谓,傥然不受。天下之非誉,无益损焉,是谓全德之人哉!我之谓风波之民。”

  反于鲁,以告孔子。孔子曰:“彼假修浑沌氏之术者也。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夫明白太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邪?且浑沌氏之术,予与汝何足以识之哉!”

  选自《庄子·天地》

  译文:

  子贡到南边的楚国游历,返回晋国,经过汉水的南沿,见一老丈正在菜园里整地开畦,打了一条地道直通到井中,抱着水瓮浇水灌地,吃力地来来往往,用力甚多而功效甚少。子贡见了说:“如今有一种机械,每天可以浇灌上百个菜畦,用力很少而功效颇多,老先生你不想试试吗?”种菜的老人抬起头来看着子贡说:“应该怎么做呢?”子贡说:“用木料加工成机械,后面重而前面轻,提水就像从井中抽水似的,快速犹如沸腾的水向外溢出一样,它的名字就叫做桔槔。”种菜的老人面起怒色讥笑着说:“我从我的老师那里听到这样的话,有了机械之类的东西必定会出现机巧之类的事,有了机巧之类的事必定会出现机变之类的心思。机变的心思存留在胸中,那么不曾受到世俗沾染的纯洁空明的心境就不完整齐备;纯洁空明的心境不完备,那么精神就不会专一安定;精神不能专一安定的人,大道也就不会充实他的心田。我不是不知道你所说的办法,只不过感到羞辱而不愿那样做呀。”子贡满面羞愧,低下头去不能作答。

  隔了一会儿,种菜的老人说:“你是干什么的呀?”子贡说:“我是孔丘的学生。”种菜的老人说:“你不就是那具有广博学识并处处仿效圣人,以矜夸来超群出众,自唱自和哀叹世事之歌以周游天下卖弄名声的人吗?你要抛弃你的精神和志气,废置你的身形体骸,恐怕就可以逐步接近于道了吧!你自身都不善于修养和调理,哪里还有闲暇去治理天下呢!你走吧,不要在这里耽误我的事情!”

  子贡大感惭愧神色顿改,怅然若失而不能自持,走出三十里外方才逐步恢复常态。子贡的弟子问道:“先前碰到的那个人是干什么的呀?先生为什么见到他面容大变顿然失色,一整天都不能恢复常态呢?”子贡说:“起初我总以为天下圣人就只有我的老师孔丘一人罢了,不知道还会有刚才碰上的那样的人。我从我的老师那里听说到,办事要寻求可行,功业要寻求成就。用的力气要少,获得的功效要多,这就是圣人之道。如今却竟然不是这样。持守大道的人德行才完备,德行完备的人形体才健全,形体健全的人精神才饱满。精神饱满方才是圣人之道。这样的人他们寄托形骸于世间,悠游自在而不知所往,淳和真朴,功利机巧必定不会放在他们这种人的心上。像那样的人,不同于自己的心志不会去追求,不符合自己的思想不会去做。即使让天下人都称誉他,称誉的言词合乎他的德行,他也孤高而不顾;即使让天下人都非议他,非议使其名声丧失,他也无动于衷不予理睬。天下人的非议和赞誉,对于他们既无增益又无损害,这就叫做德行完备的人啊!我只能称作心神不定为世俗尘垢所沾染的人。”

  子贡回到鲁国,把路上遇到的情况告诉给孔子。孔子说:“那是借着灌溉菜地研讨和实践浑沌氏主张的人,持守内心的纯一,心神不外分;修养内心,而不求治外在。那明澈白静到如此素洁,清虚无为回返原始的朴质,体悟真性持守精神,优游自得地生活在世俗之中的人,你怎么会不感到惊异呢?况且浑沌氏的主张和修养方法,我和你又怎么能够了解呢?”

庄子故事原文及翻译2

  庄子简介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一说安徽蒙城)人。贫而乐道,不慕富贵。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为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姓名: 庄周

  别名:庄子、庄子休

  国籍:战国中期宋国

  民族:华夏族

  出生地: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一说安徽蒙城)

  出生日期:约公元前369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286年,一说公元前275年

  职业: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辩论家

  信仰:道家思想

  主要成就:与老子并称“老庄”、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先秦七子之一

  代表作品:《庄子》又称《南华真经》

  思想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

  后世尊称:南华真人

  庄子怎么死的

  关于庄子怎么死的,历史上并无相关记载,毕竟年代久远,即使有所记载,也可能因为年代的关系,资料都消失不见。因着庄子的牛掰,我们很愿意相信庄子是自然老死。

  其实,说句难听的,你想要庄子怎么死的'就是怎么死的,只要拿出证据,引经据典,那么,庄子的死因就是你说描述的那般。对于庄子怎么死的真实历史,恐怕还只能让历史说话了。

  秋水庄子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翻译】:

  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于是河神方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对着海神仰首慨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而且我还曾听说过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开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的浩淼博大、无边无际,我要不是因为来到你的门前,真可就危险了,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庄子故事原文及翻译3

  庄子简介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一说安徽蒙城)人。贫而乐道,不慕富贵。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为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姓名: 庄周

  别名:庄子、庄子休

  国籍:战国中期宋国

  民族:华夏族

  出生地: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一说安徽蒙城)

  出生日期:约公元前369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286年,一说公元前275年

  职业: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辩论家

  信仰:道家思想

  主要成就:与老子并称“老庄”、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先秦七子之一

  代表作品:《庄子》又称《南华真经》

  思想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

  后世尊称:南华真人

  庄子怎么死的

  关于庄子怎么死的,历史上并无相关记载,毕竟年代久远,即使有所记载,也可能因为年代的关系,资料都消失不见。因着庄子的牛掰,我们很愿意相信庄子是自然老死。

  其实,说句难听的,你想要庄子怎么死的就是怎么死的,只要拿出证据,引经据典,那么,庄子的死因就是你说描述的那般。对于庄子怎么死的真实历史,恐怕还只能让历史说话了。

  秋水庄子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翻译】:

  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于是河神方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对着海神仰首慨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而且我还曾听说过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开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的浩淼博大、无边无际,我要不是因为来到你的门前,真可就危险了,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庄子养生主原文及译文 (菁选3篇)(扩展7)

——蝜蝂传原文及译文

蝜蝂传原文及译文1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印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翻译

  蝜蝂是一种喜爱背东西的小虫。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劳累也不停止。它的背很不光滑,因而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终于被压倒爬不起来。有的人可怜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东西象原先一样抓取过来背上。这种小虫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肯停下来,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

  现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就捞一把,用来填满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财货已成为自己的负担,还只怕财富积聚得不够。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来的时候,有的被罢官,有的被贬往边远地区,也算吃了苦头了。如果一旦被起用,他们又不思悔改,天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禄,而且变本加厉地贪取钱财,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训。虽然他们的外形看起来庞大,他们的名字是人,可是见识却和蝜蝂一样,也太可悲了!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673275.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673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