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高二会考政治知识要点归纳 菁选2篇 高二会考政治知识点总结文科

高二会考政治知识要点归纳 菁选2篇 高二会考政治知识点总结文科

更新时间:2023-03-03 14:02:34 点击: 来源:yutu

高二会考政治知识要点归纳1

  当代国际社会

  1、*国家的地位: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主要参加者。

  2、*国家构成要素:人口、领土、*、*。其中最重要的是*。*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3.、国家*两个特性:对内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对外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4、 *国家基本权利:独立权、*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

  5、国际组织的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解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等等。

  6、国际组织分为*间和非*间;区域性和世界性的。

  7、联合国: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间的国际组织。

  宗旨:维护国际和*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原则:各会员国**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作用:①在维护世界和*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②但是,联合国也有其局限性。如何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求发挥更大的'作用,联合国面临诸多挑战,其改革任重道远

高二会考政治知识要点归纳2

  政治参与 公民责任

  1.什么是公民政治参与?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公民政治参与含义:

  公民政治参与是指公民依法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参加政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表达政治意愿的行为。

  主要形式:

  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政治表达。

  2.什么是公民政治参与的最重要最直接最广泛的政治权利?

  政治选举

  3.什么是公民参与政治最直接最广泛的方式?

  政治表达

  4.公民政治参与的目的何在?

  目的:是要使人民群众能够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一切主要活动,使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在最大程度上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5.公民政治参与要有序,何谓“有序”?

  “有序”即“依法”;依法是有序的必然方式。

  6.我国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具有怎样的环境条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动力机制。

  (2)民主政治建设为公民政治参与开辟广阔途径。

  (3)依法治国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7.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受哪些法律保护?

  《宪法》和法律;宪法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保护。

  8.人权的首要内容是什么?中国人民最根本的人权是什么?

  首要内容:生存权和发展权。

  最根本的人权:人民当家作主。

  9.为什么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1)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内在要求。

  (2)是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体现。


高二会考政治知识要点归纳 (菁选2篇)扩展阅读


高二会考政治知识要点归纳 (菁选2篇)(扩展1)

——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归纳 (菁选2篇)

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归纳1

  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1)工业革命的开始——珍妮机的问世(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棉纺织业)

  (2)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动力问题,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2)工业革命在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促使世界面貌发生了变化

  (3)工业革命还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的变革,产生了两个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4)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时间:19世纪中后期)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电力的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汽车和飞机;化工技术的发展;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建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

  5、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在交通领域: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火车、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汽车和飞机

  在社会结构: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两个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组织。

  在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6、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归纳2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掠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1)上马车夫——荷兰:

  背景: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经商传统、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政治上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获得独立。

  地区基本情况

  亚洲在印度建立殖民据点、夺得马六甲和锡兰,侵入印尼一带,一度占据*台湾

  非洲从葡萄牙手中夺得好望角殖民地

  北美建立新尼德兰殖民地

  (2)“日不落帝国”——英国

  战争结果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西班牙失败,西丧失海上实力的丧失和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三次英荷战争英国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荷兰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由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引起英法七年战争英国夺取了大片法国的殖民地,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2、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与掠夺 欧洲殖民者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是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给亚、非、拉美等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打断了它们正常的历史进程,使它们发展缓慢、贫穷落后,造成这些地区的长期落后。


高二会考政治知识要点归纳 (菁选2篇)(扩展2)

——高二的政治知识要点归纳 (菁选2篇)

高二的政治知识要点归纳1

  公民的政治生活

  1、国家的含义: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3、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4、 我国人民民主*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

  5、人民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人民民主的优点是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1) 广泛性表现:民主主体广泛;民*利广泛。

  (2)真实性表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广大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

  7、人民民主和*是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民主是*的基础,*是民主的保障。统治阶级的民主是被统治阶级的*。

  8、 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

  (1)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立国之本。人民民主*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宪法。

  (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9、 政治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 政治自由(3)监督权

  10、政治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1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依法统一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高二的政治知识要点归纳2

  为人民服务的*

  1、 我国*的性质:我国*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是为人民服务的*。

  2、*的主要职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3、*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4、 对人民负责表现在以下三点:

  (1)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2) 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5、公民求助或投诉的途径: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发展电子政务;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6、*依法行政的必要性:(1)*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的基本要求 ,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2)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力和自由;(3)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的权威。(4)有利于防止行*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5) 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7、 *如何做到依法行政?

  (1)*要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2)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3)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

  (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高二会考政治知识要点归纳 (菁选2篇)(扩展3)

——高二政治知识要点总结 (菁选2篇)

高二政治知识要点总结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全国*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拥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其它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2、全国*大会和地方各级*大会共同构成了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3、*常委会是全国*大会的常设机关。

  4、*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员,由民主选举产生,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

  5、*的职权: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6、一个国家的*机关的组织形式,叫做政体。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我国国体: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体:*大会制度。

  7、我国*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最重要特点——民主集中制(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8、*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①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各级*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③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职权。

  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9、为什么说*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①*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②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③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的国体和*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④它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它动员了全体人

  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高二政治知识要点总结2

  当代国际社会

  1、*国家的地位: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主要参加者。

  2、*国家构成要素:人口、领土、*、*。其中最重要的是*。*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3.、国家*两个特性:对内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对外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4、 *国家基本权利:独立权、*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

  5、国际组织的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解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等等。

  6、国际组织分为*间和非*间;区域性和世界性的。

  7、联合国: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间的国际组织。

  宗旨:维护国际和*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原则:各会员国**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作用:①在维护世界和*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②但是,联合国也有其局限性。如何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求发挥更大的作用,联合国面临诸多挑战,其改革任重道远。


高二会考政治知识要点归纳 (菁选2篇)(扩展4)

——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要点归纳 (菁选3篇)

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要点归纳1

  1、人民民主*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民主的特点?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利,而且还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而且还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3.民主与*的关系?

  (1)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适用于敌对势力。 (2)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的基础,转正式民主的保障。

  4.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是正义的事情)

  (1)坚持人民民主*是我国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已经写入宪法。 (2)是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 (3)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5.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3)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义务的内容:(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时,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的原则。

  7.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1)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2)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3)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4)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力的实现。

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要点归纳2

  1.公民应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那种“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的想法,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一时不强的表现。

  (2)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的神圣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只有每个人都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郑重地透出自己的一票,才能选出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真正实现民主选举的预期目的。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哪些方式?

  社情民意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3.公民为什么要参与民主决策?

  地位:公民采用不同方式直接参与决策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决策。 意义:(1)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族,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 (2)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 (3)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 (4)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物的热情和决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地 政治责任感。

  4.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1)利于扩大基层民主(2)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3)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4)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5.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有哪些?信访举报制度、*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制度。

  6.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1)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2)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3)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

  7.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

  (1)是否遵循法律、法规(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

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要点归纳3

  1.公民应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那种“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的想法,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一时不强的表现。

  (2)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的神圣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只有每个人都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郑重地透出自己的一票,才能选出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真正实现民主选举的预期目的。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哪些方式?

  社情民意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3.公民为什么要参与民主决策?

  地位:公民采用不同方式直接参与决策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决策。 意义:(1)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族,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 (2)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 (3)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 (4)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物的热情和决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地 政治责任感。

  4.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1)利于扩大基层民主(2)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3)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4)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5.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有哪些?*举报制度、*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制度。

  6.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1)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2)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3)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

  7.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

  (1)是否遵循法律、法规(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


高二会考政治知识要点归纳 (菁选2篇)(扩展5)

——考研政治知识要点归纳 (菁选2篇)

考研政治知识要点归纳1

  一、认识的发生

  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以及相互关系

  实践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它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明确实践活动的方向。

  根据正确的认识、理论规定实践的目的、计划、过程,使实践获得成功。

  二、认识的本质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即唯物主义反映论

  一条是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即唯心主义先验论

  能动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论与直观反映论(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

  相同点:都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维的认识路线,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区 别:第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进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否认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把认识看作是主体对客体消极、被动的反映。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不懂认识的辩证法,否定认识的辩证过程,认为认识是一次完成的。

  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考研政治知识要点归纳2

  中国近代重要会议

  (一)党的'创建时期

  1.“一大”(1921、7、23,上海),*成立。

  (1)内容:①确定党的名称为*。

  ②通过了*第一个党纲: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斗争目的是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

  ③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④大会选举产生了由*、张国焘、李达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以*(新青年主编,但是*才是是*第一人)为*。

  (2)意义:*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人民(资产阶级没有与劳动人民相联系,*代表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就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就有了坚强(资产阶级就是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力量。

  2.“二大”(1922,上海),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

  (1)内容:①*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没提反官僚资本主义《晋绥干部》)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它在当前阶段的纲领应当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②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

  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

  ③*二大提出“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

  3.“三大”(1923), 1923年6月,*三大正式决定全体*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同孙中山领导的*建立统一战线。党内合作

  4.*一大

  (1)内容: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利应“为一般*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的政治基础。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

  (2)意义:*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的正式形成。

  (3)国共第一次合作特点:1.党内合作。 2.有共同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


高二会考政治知识要点归纳 (菁选2篇)(扩展6)

——高一政治的知识要点归纳 (菁选2篇)

高一政治的知识要点归纳1

  一、*的权力:依法行使

  *依法执政

  1、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表现。

  2、 *坚持依法行政,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 *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的基本要求。

  4、 依法行政的意义:

  (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力和自由;

  (2)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的权威。

  (3)有利于防止行*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

  (4) 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5、为什么依法行政建设法制*?

  ① 由国家性质以及*性质决定,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

  ② (第4点中4个有利于)

  ③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行政管理水*基本途径

  ④ 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6、 提高*依法行政水*还要做到:

  (1) 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2) 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促使行*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

  (3) 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

  (4)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审慎行使力 科学民主决策

  1、*行使权力的环节:决策、执行、监督等。

  2、提高决策水*的措施:

  (1)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2)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惜民力。

  二、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1、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 权力是把双刃剑。*全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的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2、 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3、 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1) 切实保障广大人民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有效地监督*权力的运行;

  (2) 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

  4、行政监督体系:*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人民*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群众通过法定渠道(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内部(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等。

  5、*接受监督的意义:

  (1)提高行政水*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2) 防止滥用职权,保证清正廉洁;

  (3) 更好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决策;

  (4) 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

  6、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制*的基本要求。

  7、我国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增强了*工作透明度。这一举措,深受群众欢迎,被称为“阳光工程”

  8、人民*制定和发布文件:一方面规范*及其公职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另一方面保证人民权益,目的是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9、 开放“红头”文件查阅,说明*群众意识、服务意识正在逐步增强:有利于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的监督;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高一政治的知识要点归纳2

  我国的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

  1.公有制经济的含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和关键领域,如金融、通讯、铁路、航空、电力、石油、天然气、冶金、化工等,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二、国有经济要增强自己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它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扩大。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第二,公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4.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多样化:①必要性:一切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这也是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决定的。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各种形式都可以利用。②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③意义:不仅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也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5.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经营体制: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6.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企业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7.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①地位和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注意:不能说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或重要经济形式")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②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8.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

  ①内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必然性:根本原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决定:评价所有制结构优劣的标准:是否适合现实的生产力状况。具体原因:Ⅰ、社会主义性质: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生产力水*较低且发展不*衡。Ⅲ、“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

  ③实践证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9.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

  (1)按劳分配: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

  (2)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3)按生产要素分配:凭借生产要素而取得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①劳动: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收入。②资本:私营企业主取得税后利润;利息;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③土地:出租土地、房屋取得的收入。④技术、信息:科技、信息工作者提供技术和信息取得收入。⑤管理: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参与分配。

  (4)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分配。

  10.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必然性:

  (1)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相适应的。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低、发展不*衡和多层次的状况,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分配方式。

  (2)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在公有制经济之外,还存在着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因而也就必然会存在多种非按劳分配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3)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等多种所有者,而这些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各自发挥了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

  11.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12.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1)*等性:①含义:市场上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的关系*等。②决定:这种*等是由价值规律的作用决定的。③表现:A、地位*等;B、等价交换(2)竞争性:①含义: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竞争。②原因:竞争是商品交换得以进行的前提;③作用: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A、价值决定价格:竞争→压力→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优胜劣汰;B、供求影响价格:充分的市场竞争→可以保证价格变化的灵敏性→使供求关系尽快得到调整→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④原则:公*竞争。⑤负面效应:盲目竞争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竞争会导致垄断,从而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3)法制性:①含义:社会经济运行有健全的法制基础,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依据市场经济的法规进行。②作用:协调和处理矛盾、体现公正*等原则的依据和准则。③要求: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4)开放性:①含义:指市场不是相互封闭的,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并同世界市场联在一起。②开放性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内在属性:A、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广泛发展的要求B、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C、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的要求。


高二会考政治知识要点归纳 (菁选2篇)(扩展7)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要点归纳 (菁选2篇)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要点归纳1

  1、人民民主*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民主的特点?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利,而且还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而且还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3.民主与*的关系?

  (1)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适用于敌对势力。 (2)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的基础,转正式民主的保障。

  4.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是正义的事情)

  (1)坚持人民民主*是我国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已经写入宪法。 (2)是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 (3)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5.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3)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义务的内容:(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时,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的原则。

  7.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1)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2)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3)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4)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力的实现。

  8、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为何结合?怎样结合?

  原因: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要求:(1)我们要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以维护国家利益。(2)当三者出现矛盾时,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要点归纳2

  1.公民应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那种“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的想法,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一时不强的表现。

  (2)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的神圣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只有每个人都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郑重地透出自己的一票,才能选出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真正实现民主选举的预期目的。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哪些方式?

  社情民意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3.公民为什么要参与民主决策?

  地位:公民采用不同方式直接参与决策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决策。 意义:(1)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族,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 (2)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 (3)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 (4)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物的热情和决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地 政治责任感。

  4.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1)利于扩大基层民主(2)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3)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4)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5.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有哪些?信访举报制度、*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制度。

  6.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1)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2)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3)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

  7.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

  (1)是否遵循法律、法规(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

  8.我国*的主要职能有哪些?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高二会考政治知识要点归纳 (菁选2篇)(扩展8)

——高中政治知识要点整理归纳 (菁选2篇)

高中政治知识要点整理归纳1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辨证唯物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表现: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是客观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1)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2)还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必须要首先承自然界的客观性,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4、规律客观性的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抗拒的。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主观主义。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1)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3)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人们办事情的过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而要把事情办好,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高中政治知识要点整理归纳2

  1、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统一表现在:(1)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没有价值的东西不能成为商品。

  对立表现在:二者不可兼得,消费者要想获得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价值;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的重要性,名牌代表了高质量、高使用价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知名度,名牌代表着企业良好信誉和形象。其根本目的还是企业的经济效益。优质优价:正因为名牌往往有好质量,使用价值高,往往耗费了更多的人类劳动,因此价格更昂贵。结合热点:企业良好信誉形象的作用、创名牌,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考查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及提高产品质量的意义。

  2、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价值量的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获利多;高于则获利少,亏本甚至破产。

  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表示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是不变;同一劳动、同一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大;社会劳动生产率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同一劳动、同一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

  3、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结合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说明正确认识货币的作用。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货币的其他职能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

  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货币流通次数。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公式:

  影响因素:(1)待销售的商品量(正比);(2)价格水*(正比);(3)货币流通次数(反比)。

  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区别。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叫做通货膨胀。社会经济生活中有时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经济相对萎缩时期,表现为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物价总水*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结合社会实际判断实际生活中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现象,并说明其危害性,如何理解我国当前实施的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结合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持经济*稳较快发展。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673169.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673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