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观后感 >《乐府诗体》阅读答案-褚斌杰 乐府诗叙事性较强

《乐府诗体》阅读答案-褚斌杰 乐府诗叙事性较强

更新时间:2023-01-28 13:01:56 点击: 来源:yutu
乐府诗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是由汉代专门掌管音乐的一个官署名称——“乐府”而来的。汉代人把当时由乐府机关所编录和演奏的诗篇称为“歌诗”,魏晋六朝时人,才开始称这些歌诗为“乐府”或“乐府诗”。
汉代乐府机关,是汉武帝刘彻时开始设立的。《汉书·艺文志》说:“自孝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汉代以后,魏晋时代仍有乐府机关的设置,但未见记载有采集民间诗歌的事。只是两汉时代的乐府民间歌辞,有些还在演唱,这对于汉乐府诗歌无疑起了保存和流传的作用。至东晋后的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纵情声乐,所设的乐府机关又开始收集民歌俗曲,因此,流传在当时南北朝的民歌,又被保存不少,仅南朝乐府诗流传下来的就有四五百篇,不仅数量多,而且与汉代的乐府诗也有不同的特色。两汉、南北朝乐府诗的来源,并不仅是民间作品,但乐府中的民间歌辞,无疑是乐府诗的精华。
在文学史上,所谓“乐府”或“乐府体诗”主要是指两汉和南北朝的乐府作品,但从后来的文体分类上讲,所谓乐府体诗的范围,则是包括历代作家仿制乐府的作品在内的。这种仿作的作品也有几种不同的情况:(一)按照乐府旧的曲谱,创作新辞,还是入乐的;(二)由于旧谱的失传,或由于创作者并不熟悉和重视乐曲,而只是沿用乐府旧题,仿效旧日乐府的艺术特色来写作的,实际上已不入乐;(三)连旧题也不袭用,而只是仿效旧日乐府作品的创作方法和某些形式特点,完全自立新题、新意,也是不入乐的。
利用乐府旧题写作乐府诗,是从汉末建安时代开始的。曹操首开风气之先,开始模仿两汉乐府民间歌辞来写作乐府体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有的是依汉乐府的旧曲创作出来的新辞,但大部分则是只沿用乐府旧题,属于不再入乐的作品。从这以后,文人创作的“乐府诗”,虽称为“乐府体”,但与音乐实际却没有关系了。隋唐以及隋唐以后,用乐府体写诗一直很盛行,如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高适和张籍等,都有许多乐府名篇,他们都不过是用乐府古题,学习古代民间乐府歌辞的“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在形式上不拘字数,不避杂言而已。中唐以后,文学史上又出现了一种“新乐府”,它的倡导者和创作者是元稹和白居易。这种乐府诗的特点是所谓“即事名篇,无所依傍”,它不仅不依旧谱,不入乐,而且连乐府旧题也取消不用。
另外,前人在文体分类上,也有专从入乐不入乐的角度来规定“乐府”诗的范围的。按照这种意见,凡属古代的乐歌,后世的词、曲,均得称为“乐府”。这无疑是对“乐府”做十分广义的理解了。但从文体分类上讲,这一理解混淆了不同文体的界线,是不科学的。
在现存的两汉乐府和南北朝乐府中,民间歌辞是最值得我们珍视的部分。这部分作品继承了《诗经》中《国风》的现实主义传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在艺术上、体制上又分别有新的发展和不同的特点。单从体制上说,我们可以看到两汉乐府诗有如下的某些特点:(一)汉乐府诗打破了《诗经》基本上是四言体的格局,而创造了杂言体的诗歌,它往往三言、四言、五言、七言间出,而基本上以五言为主,七言句式也不少见,这样就为我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五、七言体的出现,打下了基础;(二)汉乐府诗除抒情诗外,还出现了较多的叙事诗,如《陌上桑》《病妇行》《孤儿行》乃至《孔雀东南飞》等,对我国叙事诗的发展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三)两汉乐府诗一般根据乐调的反复而分为若干“解”,“解”相当于《诗经》中诗篇的“章”和唐宋词中的“阕”,表现了它的入乐的性质;(四)乐府诗篇中往往掺有某些表声词,如“妃呼豨”“羊夷吾”“伊那阿”“路訾邪”,以及一些单音词“梁”“之”“奴”等,它们都旨在表声而无关文义,声、辞往往相混,不细加辨识,就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五)乐府诗篇常用歌、行、曲、引、吟、谣等名称,这些名称与乐调的性质、声情有关。
至于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又有些不同的特色。从题材上说,南朝乐府民歌以写男女恋情的内容为多,其体制上的某些特点是:(一)以五言四句的短章为主,它对后世“绝句”体诗的兴起有直接影响;(二)歌辞中经常运用双关隐语。就是用同音而不同义的字,把所要表达的意思掩盖起来,如用“丝”“梧子”等,代替“思”“吾子”等。北朝乐府民歌又与南朝乐府民歌有许多不同。现存的北朝乐府民歌总共约七十首,数量上没有南朝乐府民歌多,但题材却比较广泛。北歌的作品风格与南歌的婉转含蓄不同,一般表现得十分粗犷豪爽。
魏晋以后文人模写的乐府体作品,也有重要成就。
(摘编自褚斌杰《乐府诗体》)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统治者设立乐府机关采集歌谣,本是供政治借鉴,客观上起了保存、流传民歌的作用。
B .历代乐府体诗不论入乐还是不入乐、旧题还是新题,都具有“缘事而发”的创作特点。
C .与曹操、李白等文人创作的乐府诗相比,民间歌辞无疑是更值得我们珍视的诗歌精华。
D .乐府诗不仅自身不断地推陈出新,而且对我国古典诗歌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现存的使用乐府旧题写作的乐府诗,都是建安及其以后的人模仿古代民间歌辞创作的。
B .有人从入乐不入乐的角度来划分“乐府”诗,按照这种意见,《诗经》也应视为乐府。
C .汉乐府中的表声词,与文意无关,是表示声音的符号,这是为配合音乐演唱而掺入的。
D .南朝乐府民歌多写恋情,风格婉转;而北歌题材广泛,风格粗犷,可见南北风俗不同。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诗歌中最有可能是南朝民歌的是()
A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古歌》)
B .朝登凉台上,夕宿兰池里。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子夜四时歌·夏歌》)
C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䟤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折杨柳歌辞》)
D .谁家女子能行步,反著夹襌后裙露。天生男女共一处,愿得两个成翁妪。(《捉搦歌》)
4 .有人说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篇“仿制乐府”,你同意吗?请结合材料分析。


1 .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 本是供政治借鉴”错误。原文“至东晋后的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纵情声乐,所设的乐府机关又开始收集民歌俗曲”,可知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因纵情声乐而采集歌谣。
B.“ 都具有‘缘事而发’的创作特点”过于绝对。两汉、南北朝乐府中民间歌辞有“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隋唐以后的文人也学习这种精神,新乐府也有此特点,但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创作的乐府是否如此不得而知。
C.“ 与曹操、李白等文人创作的乐府诗相比”错误。原文有“两汉乐府和南北朝乐府中”的限定范围,并未与李白形成比较。
故选D 。
2.A .“ 都是建安及其以后的人模仿古代民间歌辞创作的”错误。原文是从汉末建安时代开始“利用”这一形式,两汉时也有用乐府旧题写作的乐府诗。
3.B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文章倒数第二段提到南朝民歌特点:南朝乐府民歌以写男女恋情的内容为多,以五言四句的短章为主,歌辞中经常运用双关隐语,婉转含蓄。
A. 三言、四言、七言间出,多是汉乐府。内容也不是男女恋情。
B. 写男女恋情,运用双关隐语,“芙蓉”是夫容;“莲子”是怜子。风格婉转含蓄。
C. 内容不是男女恋情。风格豪爽。
D. 对情感的表达直率痛快,风格粗扩。
故选B 。
4.同意。
①篇名有“行”,是乐府诗篇的常用名。
②缘事而发,因自身的遭遇而借琵琶女之身世发挥。仿效乐府诗的创作手法。
③《琵琶行》是新题新意,根据内容命题,表达的是仕宦漂泊之愁苦。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guanhougan/563402.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guanhougan/563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