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观后感 >材料一:归隐与入世的两难抉择,曾困扰了无数英雄和才子,其中享誉盛名的,当属那个“不

材料一:归隐与入世的两难抉择,曾困扰了无数英雄和才子,其中享誉盛名的,当属那个“不

更新时间:2022-12-30 14:47:08 点击: 来源:yutu
材料一:
归隐与入世的两难抉择,曾困扰了无数英雄和才子,其中享誉盛名的,当属那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其率性任情、不苟同于流俗的情怀备受后世名人雅士推崇,影响极大。
然而,这位“隐逸诗人之宗”是否果真自始至终甘于远离政治经济舞台,种豆南山下,乐此而不疲呢?
其最为后人称道的、代表其“淡泊气节”“隐逸志向”的作品,当推《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五首和《饮酒》等。
可事实上,我们需要多维解读陶渊明。他曾几番入仕,一腔热血,满怀抱负:效仿东汉田畴,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并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读《山海经》》第十首:“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感慨机遇已失,徒怀雄心。细读这些篇章,又哪里有什么“恬淡静穆”和“傲视功名”?
归隐田园几年之后的诗作,却是愁苦渐深,看不出所谓“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浪漫情怀”。如《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中“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忍受种田的劳苦,是为了糊口和免祸。田园生活已不再“浪漫”,而是透出几分无奈。
僻居乡村多年后,《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中,字里行间,处境困苦更甚,心情忧怨更深:“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旱灾、虫灾、风灾、水灾轮番来袭,饥寒交迫中度日如年,如“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此时心境,不知是怨还是悔?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豪气已经荡然无存。
显然,陶渊明的辞官归隐,与其说是出于“崇尚自然”的本心,毋宁说是无可奈何的逃避。只是,田园生活远远不是“恬淡浪漫”这一种底色,南山除了野菊花,还有螟蜮蝗虫、饥馁贫乏和寂寥孤衷;而人,永远不可能饿着肚子体验田园风光。
可叹后人,只见其“归去来”的铮铮傲骨、东篱采菊的悠闲自在,却对他后期的困顿愁苦、挣扎怨叹只字不提,更鲜有人正视高适笔下的感慨:“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而对陶氏“挂印辞官”极尽推崇与美化,号召世人起而效仿之,岂非断章取义,误尽天下书生?
(摘编自林永芳《南山岂止野菊花》)
材料二:
宋人对陶渊明有“知道”“闻道”“见道”的评价,是把陶渊明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理想模式、一种理想境界,认为他代表着一种很高的价值取向,把他定位成一种传统文化模式的价值符号。
一个民族的文化模式,可以把注重事功,以“志于道”作为人格理想,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功利作为人生价值实现的文化模式称为“载道文化”;而把超越社会功利,追求人生的审美境界,注重个体的精神需求,以个体精神的逍遥自适作为人生价值实现的文化模式称为“闲情文化”。载道文化关乎国家社稷、人伦纲常、政教风化、经济仕途,有着鲜明的社会功利性;而闲情文化则关乎个体之情致、志趣、风神、气度等,往往表现为一种悠闲散淡的情怀、一种玄澹雅致的意境、一种高远脱俗的韵致。
闲情文化在滥觞时期是生活优裕、精神空虚的魏晋名士们的“专利品”,它是作为儒家传统的对应物出现的,往往带有狂放、怪诞的色彩。而陶渊明的意义正在于:他以自己独特的人生实践将在魏晋名士那里既有几分放诞又有几分做作的“闲情”化为一种高雅而平实的、能够为人们普遍实践的人生艺术。
陶渊明心中有一个庄子式的价值判断:权势、功名、贪欲等都是违反自然的异己力量,个体精神应当从“物”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受制于外物的功利满足是卑微渺小的,而个体精神上的自适才是最值得珍视的;对名利地位声誉的功利追求,远远比不上超功利的精神享受,况且那些功利的追求和满足又往往是以身心屈辱为代价的。
陶渊明虽然归隐了,但他的心并不是一眼干涸的深井。在月白风清的夜晚,他因“有志不获骋”而悲愤难眠;为了寄托对残暴政治的不满,他写下了热情豪放的《咏荆轲》;在《读<山海经>》组诗中,他更是“借荒唐之言,吐岔涌之情”。这些诗篇展示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悲烈情怀,让人们看到了陶渊明性格中执着激烈的一面。而对于固穷之节的坚持和对于道义的追求,也同样表现着陶渊明的执着,这在《咏贫士》《拟古》等诗中都可以看到。对于生命的流逝、物质生活的匮乏,他也“每每多忧虑”,不能无动于衷。可见作为高士的陶渊明对于世事、人生、生命都有相当的执着。执着与通达在他身上体现了完美的统一。这貌似矛盾的两面却和谐地构成了一个入世极深而出世甚远的境界:他心里有许多牵挂羁绊,想得极深,盼得极切-这是他入世极深的一面;他能够从那些牵挂羁绊中解脱出来,从从容容地从荆棘遍生、浊流纵横的人间世走过,神情散淡,气韵飘逸-这是他出世甚远的一面。在人生这出悲喜剧中,陶渊明能“进”能“出”,从容自然。
(摘编自韦凤娟《论陶渊明的境界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模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林永芳看来,归隐还是入世是困扰无数英雄和才子的话题,在对这两者进行思考与取舍的人之中,陶渊明无疑是最为著名的。
B.虽然陶渊明是隐逸之宗,但林永芳否定了他的隐逸行为,认为他并不甘心远离政治经济舞台,隐逸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逃避。
C.相较于载道文化,闲情文化关乎个体之情致、志趣等,重视个体的精神需求,具有超越社会功利的一面,因而对士人影响更大。
D.在韦凤娟看来,《咏贫士》拟古》《咏荆轲》读《山海经》》等虽然体现了陶渊明不同的思想情感,但都展示出其性格中执着的一面。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陶渊明曾经雄心满怀,志向高远,如效仿田畴参与政事,也写下诗作以自勉,但作为闲情文化的代表,我们须弱化他积极入世的一面。
B.依据林永芳的观点,虽然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描写了恬静怡人的田园风光,但是陶渊明此时的处境并不一定是恬淡浪漫的。
C.因为陶渊明描写种田劳作的辛苦和各种自然灾害轮番来袭时处境艰难的诗歌很少,所以后世之人很少提及他的困顿愁苦、挣扎怨叹。
D.闲情文化经过陶渊明的升华后少了一份狂放和怪诞,多了一份高雅和平实,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理想模式,是一种人人都要实践的人生艺术。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证明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道德经》
B.孙子荆雅敬王武子。武子丧,子荆临尸恸哭,曰:“卿常好我作驴鸣,今我为卿作。”体似真声,宾客皆笑。--《世说新语·伤逝》
C.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诗经》
D.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则世缘易坠;必入世者,方能出世,不则空趣难持。《小窗幽记》
4.韦凤娟认为宋人把陶渊明定位成了一种传统文化模式的价值符号,这种“价值符号”的内涵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4分)
5.有人认为林永芳与韦凤娟都能立体地解读陶渊明。请结合材料对这一观点加以说明。(4分)



1.【答案】D(3分)
【解析】A项“最为著名的”表述有误,原文为“享誉盛名”;B项“林永芳否定了他的隐逸行为”表述有误,林永芳并没有表达对陶渊明的否定,她的目的是指出后人曲解陶渊明带来的危害;C项“因而对士人影响更大”表述有误,“载道文化”和“闲情文化”两者是并列关系,“因而对士人影响更大”缺少原文依据。
2.【答案】B(3分)
【解析】A项“弱化他积极入世的一面”表述有误,需要全面看待他;C项强加因果关系,“陶渊明描写种田劳作的辛苦和各种自然灾害轮番来袭时处境艰难的诗歌很少”缺少文本依据,“后世之人很少提及”不符合原文,原文是“只字不提”。D项“是一种人人都要实践的人生艺术”主观夸大,原文为“能够为人们普遍实践的人生艺术”。
3.【答案】C(3分)
【解析】C项描写妇女劳动场景,流露出劳动的喜悦,不符合材料二观点。A项是道家强调要从“欲望”的束缚中走出来,符合材料二观点;B项“学驴叫”是魏晋时期具有怪诞、狂放色彩的行为方式,符合材料二观点;D项,强调出世与入世的统一,符合材料二观点。
4.【答案】①化魏晋士人的“狂放和怪诞”为“高雅和平实”的人生艺术;②解脱外物的束缚,超越社会性功利来追求个体精神上的自适;③将执着与通达统一,最终达到从容自然。(每点1分.答出三点得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5.【答案】林永芳从做然与悠闲、困顿与愁苦两个角度解读陶渊明;韦凤娟从执着和通达(或者出世与入世)结合的角度来解读陶渊明。(每点2分,答出两点得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guanhougan/453147.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guanhougan/453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