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观后感 >材料一:中国古人凭着经验和智慧,发现人类居住的地球表层的山川水土的差异,影响了生物存

材料一:中国古人凭着经验和智慧,发现人类居住的地球表层的山川水土的差异,影响了生物存

更新时间:2022-12-30 08:22:02 点击: 来源:yutu
材料一:
中国古人凭着经验和智慧,发现人类居住的地球表层的山川水土的差异,影响了生物存在和器物制造的品质,又体验到山川水土上氤氲着一种“气”,与人类呼吸相通,生命相依。地理环境以独特的地形、水文、植被、禽兽种类,影响了人们的宇宙认知、审美想象和风俗信仰,赋予不同山川水土上人们不同的禀性。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受地理环境制约较多,又以为“万物皆灵”,崇拜自然物象,特殊地域的万有物象就在冥冥中嵌入其心灵深处,形成原始信仰,并携带原始信仰这份文化行李,习惯成自然地走向文明。
在中国,“地理”向来是经史子集四部中“史部”的分支,这种“以史为干、以地为支”的原生知识结构,使“中国地理学”带有浓郁的人文色彩。“言其地分”“条其风俗”,成为地理学的基本思路,并将之与圣人的学统联系起来,有所谓“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言圣王在上,统理人伦,必移其本,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乎中和,然后王教成也”。剔除其间的圣王教化说教,可以看出其在知地理中强调“观风俗”,形成非常深厚的“风俗地理观”
早期文献是史地纵横,文学蕴含于其间,而蕴含则是以“风俗”作为萃取剂的。众所周知,中国诗歌有两个源头,一个是《诗经》,一个是《楚辞》。《诗经》的收集,《汉书·艺文志》根据刘歆《六艺略》提出了“采诗说”:“《书》曰'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这里也隐含着一个“风俗地理观”。如此采诗,自然采来了不少平民的或泥土的声音。那么,朝廷乐师又是如何对之结构和编撰,最终经孔子删定的呢?《诗经》分为三体:十五国风,大小雅,以及颂。这个顺序就是由地理的民俗,通向士人阶层,通向朝廷的政教,一直通向宗庙的祭祀,穿越了原野、朝政、天国三界,而这一切是以地理作为基础的。十五国风开始于“周南”和“召南”,就周公、召公在汉水、汝水、长江流域这一带,推行其政治教化,从现实的政治升平而开始,然后再回到地理的方国。先回到卫国,卫、邶、鄌,这是过去殷商王朝的核心地带,然后回到洛水流域,它先从中国要害地方商、周两朝最核心的地方开始十五国风,然后扩散到周围扩散到郑、齐、魏、唐,唐就是晋,现在的太原一带;还有秦、陈,陈就是现在的河南淮阳、安徽亳州一带。从地理的核心转到周边,最后回归幽(今陕西彬县),豳在岐山之北,是周人的祖先公刘崛起之地,所谓“笃公刘,于幽斯馆”“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是周朝开国的地方。《诗经》的十五国风,隐藏着一种潜在的地理意识,由中心到边缘,由现实到历史,以漩涡式的地理运转脉络,总揽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五百年之间中原诸国民间的吟唱,颇多“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人间声音。《诗经》的诗歌跳动着二三千年前中国人的精神脉搏,其十五国风以螺旋式的地理结构,牵引着中国人文对中心与边缘、历史与现实的结构性想象和安排。
作为另一个诗歌的源头的《楚辞》,崛起在长江流域,楚人多才,奇思妙想,产生了屈原的《离骚》《九歌》这样的千古绝唱。他用楚国的语言、楚国的声韵、楚国的地名、楚国的名物,展开了富有神话色彩的想象,与天地鬼神进行令人心弦颤动的对话。楚国疆域本是三苗迁移居住之地,这里的巫风祭祀歌舞,自然会刺激长期被流放的屈原,孕育着他神异奇诡的想象力。对此,一千年后的流放文人刘禹锡身临其地犹有同感。《新唐书·刘禹锡传》说:“禹锡贬连州刺史,未至,斥朗州司马。州接夜郎诸夷,风俗陋甚,家喜巫鬼,每祠,歌《竹枝》,鼓吹裴回,其声伧伫。禹锡谓屈原居沅、湘间作《九歌》,使楚人以迎送神,乃倚其声,作《竹枝词》十余篇,于是武陵夷俚悉歌之。”清人舒位亲临其地,也作《黔苗竹枝词》一卷曰“夫古者轩采风不遗于远,而刘梦得作《竹枝词》。武陵人歌之,传为绝调”。南楚夜郎之地,多民族聚居,而巫风歌舞极盛,对于孕育疏野奇幻的歌诗的产生,长期存在着野性的活力。
因而《楚辞》旷世独步,与《诗经》双峰并峙,成为另一个独立的诗歌想象和语言表达的系统。中国文学开头的时候就和地理空间结下不解之缘,出现了代表着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两个各具千秋的诗性智慧的系统,这样,我们去采风,去发掘民间资源,发掘人文地理资源,以及展开我们的想象方式,就有了两个源头。“诗学双源”是中国文学的根本性特点,单源容易枯竭,双源竞相涌流,“双源性”赋予中国诗歌开放性的动力。这就是地理赋予文学生命现场和意义源泉,即地理造福于人文之所在。
(摘自杨义《“史干地支”的原生知识结构与诗学双源》)

材料二:
在区域文化类型的丰富性上,中国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形成了一块块色彩丰富的,具有独特的环境板块、历史传承和群体行为方式的区域文化“七巧板”或“马赛克”。“区域文化类型的七巧板”使得我们的思想文化的底蕴非常深厚,多姿多彩。
中国思想文化的源流是非常复杂的,并非单线汲取、单源发展的,其底蕴深厚,流派迭出,式样多姿多彩,跟区域文化的交替汇入、相互作用极有关系。周八的后代封于鲁国,到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唯有在鲁国保存周公礼乐最是完整。鲁昭公二年(公元前 540年),孔子十二岁的时候,晋国上卿韩宣子出使鲁国,“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感叹说:“周礼尽在鲁矣。”各诸侯国往往到鲁国学习周礼和古代文献,鲁国就以“礼仪之邦”驰名。所以,孔子在鲁国创立儒家学派,是得天独厚以周礼作为他思想的轴心。
但是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孔子十九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荣幸,就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所以孔子与奉祀商朝的宋国,渊源很深。鲁国民间的和官方的文化,加上周边的由杞国传下来的夏文化、由宋国传下来的商文化,使孔子的儒学既能够在鲁的本土区域生根,又渊博丰厚而能传之久远,演变成为古代中国主流的思想文化体系。
(摘自杨义《文学地理学四大领域与区域类型的“七巧板效应”》)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史为干,以地为支”的原生知识结构既能观风俗,也能施行圣王教化。如要推行王者的说教风化,移风易俗,孔子认为“乐教”是很好的方式。
B.从民间的“诵”“咏”到“风雅颂”,经历了采诗之官、朝廷乐师、孔子、朝廷官员、王者共五重修整,而王朝需要推行政治风化,则反向为之。
C.与十五国风截然不同的独立系统《楚辞》崛起在长江流域,立足楚地风俗风物,展开浪漫想象,与天地鬼神对话,成为长江文明的诗学源头。
D.儒学能在鲁国本土区域生根,源于鲁国保存周公礼乐最为完整,“周礼尽在鲁矣”,又融合了鲁国民间文化及周边的夏、商文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受地理环境制约较多,加之崇拜自然物象,形成原始信仰,人类携带着这份信仰,习惯成自然地走向文明。
B.中国早期文献无“地理”独立分支,后人按照“言其地分”“条其风俗”的方式,从两大源头中,厘清地理结构,寻味文学意蕴。
C.《诗经》十五国风的地理运转脉络是从地理的核心转到周边,最后又回归周朝开国的地方,形成了中心到边缘、现实到历史的地理结构性安排。
D.清人舒位、唐人刘禹锡、战国屈原都感受楚地楚风的原始野性活力,借用楚地语言、声韵、地名、名物创作或仿作,其神异奇诡的想象力造福后人。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作者“风俗地理观”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论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B.《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兰亭集序》(王羲之):“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D.《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韩愈):“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4.请根据材料简要阐释如何以“风俗”为萃取剂确认“诗学双源”?(4分)
5.西汉的建立诞生了正史《三国志》,文学名著《三国演义》。请结合材料,简要阐释《三国演义》如何体现文学地理学的“七巧板效应”?(4分)


1.B【解析】从材料中可以得知,根据“采诗说”采诗官收集民间声音,经过朝廷乐师的结构和编撰,经 孔子的删定,再到朝廷。没有经历“五重”,而且“推行政治风化,则反向为之”于原文无依据。
2.C【解析】 C项中的“地理运转脉络”,作者表述是“隐藏着”“潜在的”“牵引着……结构性想象 和安排”这样的词语,并非“形成了”。
3. D【解析】 根据作者对“文学地理学”的解读,先看其地理因素,再看是否有“风俗”行为,然后品 味其文学意蕴。“多感慨悲歌之士”是韩愈对燕赵之地的个人认识。
4.参考答案:①《诗经》的十五国风,乃采诗之官发掘的民间资源,“哀乐之心感,歌咏之声发”,具 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②《楚辞》用楚地语言,借鉴楚地的巫风祭祀歌舞,有强烈的疏野奇幻之风格,成为浪漫主义源头。(每点2分)
5.参考答案:①环境板块:北方曹魏,巴蜀刘汉,江南东吴,三足鼎立的地理格局,流派迭出。②历史 传承:基于《三国志》等历史事实,结合民间故事,建构精彩历史故事。③群体行为:正统儒学思想的指引下,民众将“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寓于故事人物的褒贬中。(每点2分,写出2点给满分)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guanhougan/452815.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guanhougan/452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