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观后感 >材料一:文人画,又称“士夫画”,它并非指特定身份者的画作,而是具有 文人画,也称士大夫写意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

材料一:文人画,又称“士夫画”,它并非指特定身份者的画作,而是具有 文人画,也称士大夫写意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

更新时间:2022-12-29 20:16:01 点击: 来源:yutu
材料一:
文人画,又称“士夫画”,它并非指特定身份者(如限定为文人)的画作,而是具有“文人气”(或“士夫气”)的画。“文人气”,今人称为“文人意识”,主要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丰富的人文关怀、特别的生命感觉的意识,一种超越政治或道德从属而归于生命真实的意识。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人画就是“人文画”——具有独特人文价值追求的绘画。
程式化,是文人画十八般武艺中最为关键的招式。艺术是个性化的,而程式化的根本特点是标准化、秩序化、定型化。艺术中的程式化,特指在艺术活动中,艺术家利用长期延传中形成的可供交流的具有规范、标准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创造,从而服务于表达的需要。艺术家对“程式”的利用,是“化”程式为人心灵的符号,而不是使艺术变成标准化的作业。
枯木寒林,溪桥柳细,远山近水,空亭翼然,梅兰竹菊,隔溪渔舟,怪石嶙峋,荒村篱落等等,都属于程式性语言,它不同于人们常说的“题材”,一切入画的内容都可称为“题材”,而只有具有特定指谓、特定意义的符号,才是程式化的构成语言。唐宋以来,中国画表现的领域在扩大,由人物到山水,由山水到花鸟,但所画的对象却在缩小,渐渐固定为一些程式性的语言。
笔墨是传统绘画的主要表现手段,是绘画空间得以成立的途径。这也是决定它在程式化的表现上与戏剧不同的根本原因。如山水画中,其基本意义单元可分为三个层次:笔墨——丘壑(指画面中的空间形式,即美学中所谓“意象”世界)——气象(或称气韵、境界,乃一幅画最终价值的形成)。清王石谷说:“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笔墨、丘壑、气韵虽可分而为三,但终究是一体。以笔墨写山川形势,通过山川形势达气象境界,笔墨是一幅画意义世界形成的基础。
文人画的发展伴随着笔墨语言的探讨过程,积墨、宿墨、焦墨等墨法的形成,兰叶描、高古游丝描等笔法的出现,笔墨方法越来越丰富,表现手段越来越复杂,绘画所呈现面貌的可能性更向多元方向发展。在此探讨的过程中,便强化了笔墨的程式化倾向。如皴法,作为呈现山体的笔墨方法,渐渐形成多种呈现的途径,如卷云皴、劈斧皴、披麻皴、解索皴、鬼面皴、牛毛皴、乱柴皴、芝麻皴、金碧皴、玉屑皴、弹窝皴、矾头皴、没骨皴等。不同的画家创造并熟练使用某一种或多种皴法,最终形成风格样式的程式化。
无论亭子还是枯木寒林等,这些题材语言都是组成空间的基本符号,只有当它被编织到具体的空间形式时,才具有形式意义。构成语言,如同汉字中的笔画,而空间语言,就如同汉字的字型结构。在中国画中,通过寒林枯木、近山远水等组成的特别空间形式,或隐括某种曾发生过的历史故事,或表现即兴所至的特定世界,或隐喻理想中的生活范式,等等,成为绘画形式的意义载体。
境界语言是文人画独特的传导意义的途径。如荒寒画境,自北宋以来便成为文人画着力表现的气韵特点,云林的寂寞,也成为明清画人追模的程式。境界的程式化,是中国画民族特色形成的关键,观画观气象,气象境界是决定一幅画意义的基础。中国画在长期发展中凝定的一些具有“程式性的境界”,为艺术表现提供了更广阔的世界。
(摘编自朱良志《追求“生命真性”文人画的程式化问题》)

材料二:
所谓“文人画”,当然有其基本特征。这首先是文学趣味的异常突出。形与神、对象(境)与主观(意)这对矛盾的继续发展,在元代这种社会氛围和文人心理的条件下,便使后者绝对压倒前者而直接表露,走到与北宋恰好相反的境地:形似与写实迅速被放在次要地位,更强调和重视的是主观的意兴心绪。中国绘画中一贯讲求的“气韵生动”的美学基本原则,这里不再放在客体对象上,而完全是放在主观意兴上。这个本是作为表达人的精神面貌的人物画的标准,从此以后倒反而成了表达人的主观意兴情绪的山水画的标准,与文学趣味相平行,并具体体现这一趣味构成元画特色的是对笔墨的突出强调。这是中国绘画艺术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元画也因此才获得了它所独有的审美成就。就是说,在文人画家看来,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而且在于或更在于描画本身的线条、色彩亦即所谓笔墨本身。笔墨可以具有不依存于表现对象(景物)的相对独立的美。它不仅是种形式美、结构美,而且在这形式结构中传达出人的种种主观精神境界、“气韵”“兴味”。这样,就把中国的线的艺术传统推上了它的最高阶段。本来,自原始陶器纹饰青铜礼器和金文小篆(大篆)以来,线始终是中国造型艺术的主要审美因素。在人物画中有所谓“铁线描”“莼菜描”“曹衣出水”“吴带当风”……,都是说的线条美。中国独有的书法艺术,正是这种高度发达了的线条美。书法这时与绘画密切结合起来。从元画开始,强调笔墨趣味,重视书法趣味,成为一大特色。这不能简单斥之为形式主义,恰好相反,它表现了一种净化了的审美趣味和美的理想。线条自身的流动转折,墨色自身的浓淡、位置,它们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力量、意兴、气势、时空感,构成了重要的美的境界。任何逼真的摄影所以不能替代绘画,其实正在于后者有笔墨本身的审美意义在。它是自然界所不具有,而是经由人们长期提炼、概括、创造出来的美。中国艺术这一民族特征非常鲜明而重要,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人画就是具有一定思想性、人文关怀以及生命意识的“人文画”。
B.中国画程式化的构成语言具有特定意义,小于常说的“题材”范围。
C.风格样式程式化的确立源于开创笔墨皴法的画家对其熟练的使用。
D.中国画从诞生开始,便具备了一种净化了的审美趣味和美的理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家在艺术活动中“化”程式为人心灵的符号,故而艺术才不会变成标准化的作业。
B.中国画在发展历程中凝定了荒寒画境等程式化境界,为艺术表现提供更广阔的世界。
C.文人画中主观意识心绪压倒形似与写实,与元代的社会氛围与当时文人的心理有关。
D.元代画家开创性地将描画本身的线条、色彩融入了对自然的描绘,拓展了审美范畴。
3.材料一的论证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4.请结合材料,从程式化语言的角度赏析下面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丹崖玉树图》。




1.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
A.“文人画就是具有一定思想性……”分析错误,文中说“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人画就是‘人文画’”;
C.“风格样式程式化的确立源于开创笔墨皴法的画家对其熟练的使用”分析错误,文中说“不同的画家创造并熟练使用某一种或多种皴法,最终形成风格样式的程式化”;
D.“中国画从诞生开始”分析错误,应该是“从元画开始”。
故选B。
2.A .“故而艺术才不会变成标准化的作业”分析错误。前后句不是因果关系,由材料一第二段“艺术家对,‘程式’的利用,是‘化’程式为人心灵的符号,而不是使艺术变成标准化的作业”可知,文中用的关联词是“是……而不是”。
3.①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举山水画的基本意义单元、皴法等例子),对比论证(将“程式性语言”与“题材”进行对比),引用论证(引用清朝人王石谷的观点)。②全篇采用总分结构,先总写文人画的内涵和程式化的概念,后从四个层次分写;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结构,分别从构成语言、笔墨语言、空间语言、境界语言四个方面加以论证。
4.①构成语言:有山有水,山石嶙峋,林木葱茏,茅舍阴幽,山峦重叠,烟雾云烟。②笔墨语言:多种皴法融合,笔墨浓淡,近浓远淡,浓笔细描。③空间语言:近山远水,呈现出远中近景的层次,山石峭拔,层峦叠嶂,气象宏大。④境界语言:主观意兴,气韵生动,流动转折,寄情于景。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guanhougan/452667.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guanhougan/452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