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总结 >2023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优秀6篇(2023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优秀6篇论文)

2023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优秀6篇(2023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优秀6篇论文)

更新时间:2023-02-15 09:40:08 点击: 来源:yutu

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要敢于动真碰硬,要用绣花的精准抓扶贫,用铁杵磨成针的坚持做好工作,t7t8美文号为朋友们整理了6篇《2023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 篇一

现将县政府办驻蒿坪镇黄金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情况做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黄金村位于蒿坪镇西北部,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216户783人,其中贫困户128户430人,低保户15户,五保户20户,353人常年外出务工。全村耕地面积1650亩,林地面积5700余亩,退耕还林面积763.5亩。村内通村公路共有17.8公里,其中,硬化公路9.8公里,普通泥土公路 8公里。全村约一半的农户存在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全村有砖房33户,进城入镇购房46户,土墙房118户。(在即将进行的镇村机构改革中,原黄金村与龙泉村合并成黄金村,合并后全村共456户1763人,其中贫困户181户610人,低保户26户,五保户22户。全村耕地面积3620亩。辖区内现有三处小型移民安置点。)

二、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自20xx年包联黄金村以来,经过联村领导多次实地调研,驻村工作队员深入群众走访座谈,结合村情实际,确定了“抓搬迁、建果园、促务工、搞三讲”的扶贫工作思路,制定了《黄金村精准扶贫三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力争用3年时间真抓实干,使村容村貌大改观,村民走上致富路,建成家富、人和、村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抓搬迁,改善居住条件“挪穷窝”

由于前期精准扶贫工作没有具体的项目及资金扶持政策,但县上给71个贫困村开了口子可以建村级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享受陕南避灾移民搬迁补助,我们认为这个政策才是能够真正惠及群众个人的,因此,驻村扶贫工作首先确定了抓搬迁。

经过实地调研,确定在黄金村交通便利的显月寺规划移民搬迁安置点。规划建设58户,其中:实施42户搬迁户,设计两户连体二层建筑,每户131平米,3室2厅2卫1厨,造价每平米不超过1000元;实施特困户“交钥匙”工程16户,按50平米建设,1室1厅1厨1厕。该安置点于20xx年9月初启动建设后,吗、进展顺利,预计6月底前可主体竣工。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干部入户宣传,目前已有36户缴纳了首付款,共计133万元(首付每户至少缴3万元)。

(二)建果园,特色产业增收“换穷业”

抓搬迁解决了住房的问题,如何让群众利用现有土地增收成了摆在驻村扶贫工作队面前的又一大难题。黄金村土地条件差,发展的都是传统农业,无特色农业产业。为此结合黄金村实际,县政府领导亲自调研,亲自考察,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了从四川苍溪县引进红阳猕猴桃品种,发展猕猴桃产业。由于该产业投资大(每亩前期需投资1万元以上)、见效慢(三年试花挂果,五年才到盛产期)、技术要求高,因此我们对外引进了一个老板先试点搞150亩,由驻村扶贫工作队协调流转土地,帮助联系了苍溪猕猴桃协会孟会长来实地做技术指导。目前,已完成150亩的种苗种植,成活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我们希望通过5年努力,实现亩产值2万元以上。该产业若取得成功,届时鼓励村民以家庭为单位发展,力争使猕猴桃产业成为促进该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与此同时,因地制宜发展魔芋、畜牧养殖、茶叶等产业,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三)促务工,推进劳务输出“转穷路”

黄金村青壮劳力大多学历低,无技术专长,男的在外大多下矿挖煤风险大,女的在外大多洗衣做饭当保姆收入低。都处于想致富无门路的尴尬境地。县政府领导经过前期调研,紫阳籍外出创业成功人士郑远元兴起的“远元修脚足疗”行业市场前景好,门槛低,没得学历要求,男女不限,收益高,月工资保底3000元以上,低风险,工作环境好,没得啥危险。这个项目正好适合黄金村这些想致富又找不到门路的人。针对这一实际,我办在黄金村召开了村民大会,专门邀请高桥铁佛村的支书及在外从事足浴足疗行业取得成功的老板,到黄金村现身说法,传经送宝,包联干部进村入户动员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投入“远元足疗”行业,经过宣传动员,村民观念已经基本转变,目前已有37人报名参加培训,16人赴武汉等地就业。其中一组的刘改艳因工作成绩突出,已被任命为店长,底薪每月达5000元。刘改艳的丈夫开始思想转不弯,看到妻子从事修脚行业,不但提高了收入,而且体现了个人价值,得到了社会认可,今年开年也报名参加了培训并和妻子一起外出修脚务工。

(四)搞三讲,激发正能量“拔穷根”

民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形象,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机遇。因此,联村干部始终把坏民风的整治,新民风的树立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和教育群众树立“讲良心,讲诚信,讲孝心,与人为善,和睦相处”的新民风,组织有正气,讲正气,德高望重的村民成立民风纠察队,严厉打击赌博歪风、要钱不要德,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欺人讹人的不正民风。同时,村上召开群众大会时通报村上的好人好事和歪风邪气的典型案例,引导群众监督群众,促使民风好转,年底召开村民大会,设立“孝敬老人奖、乐于助人奖、邻里和睦奖、勤奋发家奖”四大奖项,对16名获奖人员公开表彰。

三、保障措施

一是干部真联。充分发挥县政府办公室驻村扶贫的牵头作用,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政府办抽调一名正科级领导、一名副科级领导一名干部驻村,每年驻村工作220天以上,镇包村干部每周下村工作3天以上,村两委班子成员每周办公时间5天以上,建立了精准扶贫工作考核机制,整合部门及镇村优势资源,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合力,努力实现黄金村增收脱贫目标。

二是村民实干。通过宣传、鼓动,凝聚民心、团结力量,逐户与村民签订脱贫致富决心书,充分发挥其自身主体作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迎难而上、苦拼实干,尽全力达到增收脱贫目标。

三是落实责任。建立扶贫到户、精准到人的工作机制,科级领导干部每人包联一个组,普通干部每人包联5户农户,要求每月入户不少于1次,帮助包联户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实行包联工作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包联干部每月在办公室全体会上汇报包联工作开展情况。

四是严格考核。建立精准扶贫工作考核机制,制定驻村工作队扶贫工作考核办法,以黄金村贫困户年度稳定脱贫任务为考核依据,把扶贫对象脱贫增收效果作为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与年度工作考核挂钩。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劳动力大量流失。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趋势加重,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增加了贫困识别、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等工作难度。

二是产业扶贫投入不足。目前,村上没有形成优势新型产业,而传统种养殖产业劳动力需求大、风险高、经济效益低,且缺少明确的奖补政策,依靠农户自身发展,规模小、经营粗放,难以形成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发展格局,导致工作队为农户制定的发展规划中,涉及到种养殖业的落实程度都相对较差。

三是上级资金投入不足。上级财政资金有限,无法满足贫困村扶持需求。尽管县上整合了许多项目和资金,仍然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贫困村参与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比如黄金村水利建设严重滞后,全村仅有两条山沟,因径流量小且落差大,引水工程建设难度大,配套设施不完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交通路网结构不完善,通村公路等级低、质量差,晴通雨阻现象突出。可是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保障。

四是残障、慢病占比大。黄金村共有五保户20户,即将列入五保供养的1户,残疾、智障丧失劳动能力64人,对这类人,只能通过低保、五保、残疾救助、社会救助等政府“兜底”政策帮助其维持基本生活。另一方面,全村有46户贫困户中有长期慢性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一些农民债台高筑,甚至重新返贫。

五、意见建议

一是要把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村“两委”班子是农村群众的主心骨,是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其抓落实、促发展能力如何,其自身的作风怎样,直接影响到当地的村风、民风,直接关系到村上的经济发展。如果村级班子每名成员都能在工作作风、干事魄力、能力水平上“过得硬”,脱贫致富的目标就会早日实现。

二是要把政策和资金支持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保障。上级应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助推精准扶贫,用政策调动产业扶贫、社会扶贫的积极性,并对农民发展产业、生产经营予以鼓励和支持。同时,要积极协调财政、金融、扶贫等部门为扶贫融资予以大力支持,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更多的提供一些低息或无息贷款以及专项资金拨付。

三是要把项目带动作为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支撑。项目扶贫、项目拉动,是精准扶贫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要加大对贫困村的项目争取力度,使他们通过项目的实施和拉动,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尊敬的吴主席,在座各位领导,县政府办所做的精准扶贫工作,得益于市、县领导的支持指导,领导亲自理清思路,确定目标,制定措施,办公室只是在此基础上认真抓落实,扎实搞推进。但是目前推进程度与上级要求与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再加力度,再鼓干劲,尽职尽责,尽力而为做好驻村扶贫工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 篇二

今年以来,我县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扶贫办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开发的重大部署安排,高举科学发展大旗,乘跨越之风、享政策之先、举全县之力,在专项扶贫、脱贫奔小康试点、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扶贫体制机制创新等重点领域,试点示范、先试先行,系统扶贫、科学开发,苦干实干、创业创新,积极探索符合山区实际、注重群众增收的脱贫奔小康之路,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社会呈现出奋进赶超的良好态势,一个大扶贫、大开发、大发展、大跨越的强大气场已在我县形成。现将上半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一)扎实推进建档立卡工作。围绕省市工作要求和有关文件精神,我县抽调专人、落实专责、上下联动、加班加点,加大对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和扶贫统计监测的工作力度。目前,全县已全面完成78个贫困村、34332个贫困户、106781个贫困人口的数据更新和信息化系统完善工作。在贫困人口动态管理上,全面完成了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增减调整、2014-2015年度实施项目录入工作。

(二)扎实推进“1+3”扶贫品牌。将打造整村推进、扶贫搬迁、小额信贷、雨露计划“1+3”品牌作为全县专项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扎实抓好整村推进工作。坚持产业第一、能力至上,实行整村推进与美丽乡村试点相结合,着力打造贫困村脱贫奔小康的新样板。启动实施了2015年13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和7个老区重点村项目建设工作,重点以村级“三个一”、“三边三化”为工作载体,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促进了各项工作落实。据统计,全县20个重点村坚持不等不靠,变压力为动力,重点启动实施了一批村组道路、产业化、基础设施、人畜饮水等扶贫工程,项目建设势头很好,项目工程投资总额达到7500多万元,其中整合部门资金3200多万元,村集体及农民自筹资金2400多万元;已拨付整村推进重点村财政扶贫资金1200万元。整村推进重点村的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同增长了18.2%。二是扎实推进“雨露计划”培训。启动实施了国家“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项目补助1300人,人平补助标准1500元;正在实施6000人的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有序推进1.5万人(次)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扶贫干部业务培训,在实施过程中效果相当明显,较好地达到了“扶持一个贫困户,脱困一个贫困家庭”的目标。三是扎实推进扶贫搬迁工作。创新安置模式,实行培植产业,集中安置;自发搬迁,协助安置;改造危房,灵活安置;政策扶持,联合安置等多种形式的搬迁扶贫和生态移民。启动实施了295户的搬迁扶贫项目,户平补助标准1.5万元;启动实施了62户的生态移民项目,对入户调查认定的生态移民户人平补助3000元,确保年底之前完成搬迁盖房任务。四是大力推进小额贴息贷款。全面创新小额贷款担保联保机制,成立了创新小额信贷管理办公室,设立了小额扶贫贷款担保基金350万元,目前这项工作已全面启动实施运作。对发展产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小额信贷贴息直补到户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贷款户和产业大户按照年利率的5%予以贴息支持。稳步实施22个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最高发放互助资金贷款5000元。

(三) 扎实抓好驻村帮扶工作。建立部门联村、干部联户、企业联村帮户的全覆盖帮联责任制。县委、县政府已就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下发了两个文件,即《关于在全县开展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的通知》和《关于全县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全县共计向11个乡镇派驻了11个农村工作队,向78 个贫困村派出了137家县直驻村帮扶单位,实现了全县贫困村驻村帮扶全覆盖。全县1万余名县乡村党员干部,纷纷对照《扶贫手册》,进村入户结对大帮扶,精准扶贫,精细考核,不脱贫、不脱钩;对扶贫工作不力的党政领导、联村单位责任人、联户干部,分别采取约谈问责、限期整改、组织处理等措施,切实形成“千斤重担万人挑、人人肩上扛指标”的精准扶贫格局。

(四)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工作。在规划农村扶贫项目上,突出产业建设重点,充分发挥产业扶贫优势,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打造“特色产业主阵地”的发展战略,对农村贫困户加大了产业扶贫和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实现户平一亩高效经济林园。截止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1家,新增销售过5000万元企业14家,税收过100万元的企业达到20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增各类市场主体 3295户,注册各类企业277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13家;特色农林产业扶贫基地总面积达到85万亩,特色产业经营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比重达到 84.7%;大力推进1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文化小镇、26个生态农庄和家庭农场建设;以22个试点村为带动,大力实施“绿满xx”和“三边三化” 行动,分别创建省级宜居村庄6个、生态村6个、绿色示范村3个、市级生态乡镇1个、生态村10个;“中国好空气xx森呼吸”旅游广告语成功登陆央视,全县发展“农家乐”500多家,神峰山庄、玉泰丰分别被评为五星级和四星级农家乐,接待游客20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2亿元。

(五)扎实推进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开展试点工作结硬账活动,组织对县直有关部门的各项规划指标完成情况和专项支持政策、定点帮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认真组织对试点实施七年来的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估,系统总结全县试点工作成效和基本经验,为片区攻坚提供借鉴。去年以来,我县共计落实脱贫奔小康专项政策资金4.5亿元,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900万元,争取省直定点帮扶资金4900万元,落实信贷资金1.11亿元,争取到行业扶贫资金 10.13亿元,社会扶贫资金15.84亿元。截止目前,全县无房户或住危房户下降16.69%;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参保率97.6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6.5%,义务教育辍学率下降0.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8%;有合格卫生室的行政村达100%,有合格乡村医生的行政村达87.5%;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达100%,有合格文化活动室的行政村达100%;财政支出民生占比达87%;群众生活环境得到大力改善,幸福感日益增强。

(六)扎实推进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完善年度片区区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建设,规划投资总额116.14亿元,截止目前已完成全年计划投资的69%。开年以来,我县“十项重点工作”共计投入行业扶贫资金约5.83亿元,完成通村公路100公里;新建农村集中和分散式饮水工程400多处;建立互助式养老服务点34个,新改扩建乡镇福利院3所;实施农村电力保障项目8个,改造农村危房1017户,新建特色产业基地45个, 实施教育、卫计、文化、信息化等项目建设65个,农村互联网覆盖率92.8%。

(七)扎实推进扶贫开发机制创新工作。坚持以“六项改革”为重点,推进片区攻坚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在片区攻坚上突出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精准扶贫上突出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完善直扶到村到户到人措施。我县以2015年13个整村推进重点村、7个老区重点村建设为平台,认真开展扶贫搬迁、小额信贷、雨露计划、互助资金、产业扶贫、资源整合等专项扶贫试点;大力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向最贫困区域和最困难人群倾斜,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重点投向78个省定重点贫困村、 10.8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的好机制、好模式、好办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实现区域整体脱贫致富;积极探索城乡经济统筹和“四化”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努力打造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新亮点;不断创新产业扶贫模式,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适当向乡村旅游扶贫、美丽乡村试点项目倾斜,积极探索乡村旅游扶贫、旅游扶贫共建示范区的新思路。

(八)扎实编制“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将扶贫开发纳入全县“十三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精心编制了全县“十三五”扶贫开发专项规划文本。“十三五”期间,我县计划争取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投入总额为28250万元,其中整村推进重点村项目9750万元,老区重点村建设项目1750万元,易地扶贫搬迁到户试点项目1500万元,国家“雨露计划”试点项目1500万元,小额扶贫贷款贴息试点项目1750万元,产业扶贫到户试点项目3000万元,片区扶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500万元,乡村旅游扶贫试点项目3000万元,贫困村信息化及扶贫政策业务培训项目1000万元,老区连片开发、中央彩票公益金、科技扶贫、扶贫救灾、扶贫公路建设等其他竞争性扶贫项目2500万元。

二、当前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贫困人口相对较多,扶贫任务很重。截止目前,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全县新一轮建档立卡认定的省级贫困村78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24.92%;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84万,占农村常住人口的36.13%。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仍然较慢,还有相当多的农村扶贫对象没有享受扶贫政策,没有脱贫致富,迫切期望得到更多的关心支持。党中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短短的6年期限内,我县要让新一轮重新认定的78个贫困村、10.84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迅速脱贫致富,让全县40万人实现不含“水分”的全面小康,扶贫开发任务非常艰巨。

(二)贫困人口分布零散,开发难度大。尽管全县减贫增收的效果显著,特别是城中村、路边村、示范村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但反过来看,在全县的偏远山村还有很多农民吃不上水、看不起病、住不上房。据调查,在我县10.84万贫困人口中,有50%左右分布在海拔较高的边远山头村。要实现全县全面整体脱贫,不仅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需求大、产业布局难、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更给下一步扶贫攻坚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三)基础设施条件落后,脱贫致富障碍多。全县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交通不畅的边远山头村,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灌溉难、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如在交通方面,现在“村村通”工程只通到村部,村与村之间、组与组、湾与湾之间有很多还没有公路,村级断头路、联村公路不畅在全县各村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更不用说实现“户户通公路”的目标。由于交通不畅,山上的特产运不出去,山下的肥料等农资运不进来,极大地影响了困难群众的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致贫原因非常复杂,返贫现象凸显。我县属自然灾害多发地区,返贫机率高,稳定脱贫难度大。残疾、疾病、灾害、多子女、无劳动力等原因造成大部分贫困人口负担重、经济较为贫困,其中因残疾、疾病等身体原因致贫的比例较高;不少贫困家庭因教育、医疗问题而致贫,有的贫困户人病了无钱治,处在“越贫越病,越病越贫”的状况。据调查,因年老而缺劳动力致贫、因病因教返贫、因缺技能致贫的现象在全县贫困群体中均占较大比重,全县年度返贫人口在1.1万人左右,返贫率高达1%。

(五)内生动力不足,脱贫主体意识不强。我县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经济总量小、本级财政收入低,有限的财力无法满足扶贫开发需求。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贫困农户自身脱贫能力低,部分农户扶贫开发主体意识不强,“等靠要”等依赖思想比较严重。

(六)机制创新不敢深入,扶贫开发缺少活力。扶贫资金的整合缺力度,扶贫资金投入没有活力。一些机制创新项目在扶贫审计上不能过关,基层干部为了个人安全和规避风险,不敢试险创新。在去年省审计组对我县扶贫资金的管理与使用进行了全面审计后,大多数扶贫专干思想包袱很重,无形中更加大了扶贫体制机制创新的难度。

(七)对精准扶贫政策不适应,一些地方不是很信任。当前,我县贫困村、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已顺利完成,大的氛围很好,但基层反映对帮扶措施能否真正落实,帮扶工作队能否真扶贫,老百姓能否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持怀疑态度。如果帮扶工作队得不到落实,帮扶措施不能到位,老百姓得不到实惠,前期的建档立卡工作将又成为一项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工作。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新常态下,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和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半年,我县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高扬创新发展主旋律,锤炼苦干实干硬作风,围绕扶贫攻坚和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奋力新作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贯彻实施扶贫开发战略,把“攻坚龙头”舞起来。面对新形势,适应新要求。我县将不折不扣地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牢牢锁定扶贫攻坚主战略频道不变,动态推进实施扶贫项目工程建设,把扶贫攻坚的龙头舞起来。

(二)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工作,把“增收支柱”筑起来。依托扶贫资源秉赋,大力发展以茶业、药材等为主导的科技环保型扶贫产业,以山庄、农场等为主体的绿色生态型扶贫产业,以人文、山水等为支撑的养生休闲型旅游扶贫产业,以毕文化为统领的多元结构型文化扶贫产业,促进扶贫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把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产业支柱筑起来。

(三)加速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把“扶贫品牌”树起来。高举绿色发展大旗,立足丰富的生态资源,全地域、全区域、全时域、全领域发展旅游,创新旅游扶贫模式,走有山区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把全域旅游与基础扶贫相结合,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整村推进项目,切实把扶贫攻坚建设转变成为旅游扶贫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把扶贫品牌树起来。

(四)锁定精准扶贫工作重点,把“扶贫对象”扶起来。把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要求贯穿到扶贫开发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建档立卡锁定78个贫困村、34301个贫困户、10.84万贫困人口。大力实施“1+3”精准扶贫品牌,把贫困村、贫困户等重点扶贫对象扶起来。

(五)层层分解扶贫脱贫任务,把“扶贫责任”担起来。对照2020年“基本消除贫困,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目标,把扶贫开发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层层签订军令状,级级压实分解目标责任,倒排工期,倒逼进度,精准发力抓落实,不脱贫、不脱钩,切实把扶贫主体责任担起来。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 篇三

自精准扶贫开发工作启动以来,我乡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实施意见》和《海南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实施意见》,根据县委、县政府“十三五”期间扶贫工作的相关指示,以产业扶贫为主要手段,结合整村推进、联村帮扶、“十个一批”等重要扶贫措施,大力开展贫困村水、路、电等基础设施改造,发展名优特色产业,提高贫困村教育文化水平,兜底保障缺失劳动力贫困人群,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1、乡村两级建档立卡落实情况。根据县委农办要求,①我乡已完成扶贫工作站挂牌,作战图、2016-2018年减贫计划表、组织领导机构、工作职责制度上墙;各村委会原始档案、“两公示一公告”、民主评议等工作材料已按村收集、规范归档;乡级建档立卡对象帮扶基础信息台账、贫困户“十个一批”脱贫工程实施计划台账表已收集归档,装订成册;2015年底入户“五个一批”和“十项措施”每周情况表已收集归档;相关脱贫攻坚会议记录齐全规范;乡级文件、总结、报表和乡、村两级年度脱贫计划方案等材料也整理归档;中央、省级、县级文件汇编已装订成册进行归档;相关的脱贫攻坚材料严格落实“三专”管理。②我乡辖区7个村委会扶贫工作室已完成挂牌,作战图、2016-2018年减贫计划表、组织领导机构、工作职责制度也按照要求进行上墙;各村委会村级原始档案、“两公示一公告”、民主评议等工作材料已按村收集、规范归档;村级建档立卡对象帮扶基础信息台账、贫困户“十个一批”脱贫工程实施计划台账表已收集归档,装订成册;贫困户服务手册(一户三册)已按照要求规范填写,并发给贫困户一本,县级驻点帮扶单位一本,我乡留存一本;相关扶贫工作会议记录齐全规范;村级文件、脱贫计划,总结、报表等材料也已整理归档;中央、省级、县级文件汇编已装订成册进行归档;相关的脱贫攻坚材料严格落实“三专”管理。

2、全乡脱贫情况。据统计,截止目前已脱贫90人,其中社保兜底脱贫51人,生态环保就业脱贫39人,脱贫占比7.7%。

3、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特色农业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两个项目正委托招标代理公司运作,培训工作正在进行当中,资金暂未拨付。

4、贫困村整村推进进展情况。①资金使用情况。中兴村和南万村为我乡贫困村整村推进村。我乡整合扶贫专项资金和富美乡村建设资金计划投入1158万元,现已完成投入250万。②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中兴村委会各自然村的道路、环村路及排水沟基本硬化,危房改造计划改造38户,已动工25户,涉及贫困户16户,其中竣工6户。周边环境改造正在建设当中。南万村委会各自然村的道路、环村路及排水沟基本硬化,什黑村结合富美乡村建设列入民房改造整村推进推进村,计划改造19户,涉及贫困户6户,已动工13户,其中4户已封顶。其余5个自然村计划危房改造27户,涉及贫困户18户,竣工2户。周边环境改造正在建设当中。③产业发展情况。我乡主要引导农民围绕八大主导产业发展产业,目前正委托招投标公司对扶贫物资进行采购当中。④基础设施建设如果不受雨季影响,今年底可完工。

二、“十个一批”脱贫工程落实情况

(1)农业特色产业脱贫工作落实情况。

①农业特色扶贫物资项目申报已通过审批,正委托招投标公司对我乡扶贫物资进行采购。②我乡采取“能人带穷人、大户带贫困户、企业带农户”等方式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社,2016年前,我乡成功发展了5个产业示范基地(稻鱼共生2个、养豪猪1个、养鱼1个、槟榔加工1个),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什礼槟榔烘干合作社(总产值84.3万元)、什礼野蕉养鸡合作社(总产值30.8万元)、什礼叶种植合作社(总产值91万元)、什育养鱼合作社(总产值42万元)、什万章豪猪养殖合作社(总产值75万元)、河南河顺养牛合作社(总产值82万元)、河南养蜂合作社(总产值111.5万元)、罗眉粽叶种植合作社(总产值29万元)、南万织锦合作社(总产值6万元)、南流槟榔种植合作社(总产值142.29万元),成功打造专业示范村6个(3个桑蚕、2个稻鱼共生、一个豪猪养殖),培养致富带头人45名,产业示范户115户,辐射带动群众800户,其中带动贫困户65户。产生了6个桑蚕万斤村(朝东村、什育村、什联村、什坡村、南流村),千斤户40户(其中3户为2千斤以上)。同时,什坡村委会养鸡合作社、什坡村委会养鱼合作社、南万村委会黑山羊养殖合作正在申请创办合作社中,预计带动贫困户18户。

(2)生态旅游工作落实情况。

1、继续巩固好原有的富美乡村改造基础,并持力打造今年6个富美乡村的建设,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南流村、什黑村、仕阶村、万赞一村、万赞二村、什况村已完成规划设计,并进场施工,预计投入1158万。

2、县旅游委在南万村委会行政村南流村建设了乡村旅游服务咨询点,现已建设完成。

3、上安乡南部片区乡村旅游前期宣传发动和规划设计已完成,届时利用东五指山旅游规划圈的发展背景,打造南流仕阶旅游风情线,将沿途村庄纳入规划板块,提高乡村旅游的优势。

4、上安乡被列入全省百个特色产业小镇名录,结合琼中县奔格内乡村休闲旅游总体发展布局,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人文风貌,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着力打造上安特色产业小镇建设。

5、中兴作雅村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誉为黎族民歌的博物馆。目前,作雅村已完成整村推进项目,房屋建造布局统一,黎族样式鲜明,颇有一番特色,计划发展乡村旅游民宿。

(3)基础设施工作落实情况。

①“五网”建设情况,全乡7个村委会自来水通水、通电率达到100%;各村委会、村小组的主要交通干道全部水泥硬化,大部分自然村的环村道建设也已经完成;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也覆盖了全乡主要大田洋;“光网”仅覆盖到乡墟,村委会暂未覆盖到;②危房改造进度情况,目前,我乡贫困户危房改造动工有77户,其中竣工12户。③各村委会文化室、卫生室、篮(排)球场都已配套完善。④由于资金紧缺,农村市政基础设施投入暂时不足,部分村小组排水沟尚未建设。

(4)教育发展脱贫工作落实情况。目前,上安乡中心小学已对我乡“十个一批”台账429户贫困户家庭学生情况进行核实调查,确认226户394人符合补贴发放条件,现已将相关数据上报县教育局。

(5)金融脱贫工作落实情况。前期宣传发动工作已完成,截止目前,共有10户贫困户申请金融贷款,3户通过金融部门审查,已放款用于发展生产。

(6)生态补偿脱贫工作落实情况。我乡林业站配合林业局对全乡429户贫困户信息及地块树种情况进行核实,初步确定共有111户610人,面积共计1039.1亩实行生态扶贫补偿,相关数据已上报林业局;二是林业局在我乡暂无公益林专职护林员招聘指标。

(7)转移就业脱贫工作落实情况。一是我乡积极配合县就业管理局落实贫困户外出务工和本地就业登记情况,截止至4月底统计,我乡已有贫困户62户85人外出务工。同时,我乡39个村小组配备了39名农村保洁员。39名农村保洁员分别来自3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家庭成员。二是我乡已联系好专业培训学校,目前正组织有意愿贫困户参加培训。

(8)社会保障兜底脱贫落实情况。结合县委、县政府《关于印发<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2016年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一是我乡把部分无生产发展能力的贫困户纳入社会保障兜底,目前,经公示后确认的已有16户51人纳入低保,并于5月份发放了低保金;二是帮助3户贫困户家庭成员中3名残疾人办理残疾等级认定和残疾证;三是对于前来办理医疗救助(大病救助)和临时救助的群众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并联系相关驻点干部跟踪办结情况。

三、存在问题

1、贫困户对脱贫主动参与意识不高。部分群众自身发展思路不清晰,动力不足,过多选择养蜂等无需过多投入,轻松产业;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贫困户发展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政府的帮扶,返贫概率极高。

2、我乡处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现有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生产生活条件差、自然灾害多、基础设施落后的连片地区,加上村庄的土地资源分布不均,严重制约贫困村产业发展。

3、我乡贫困村面临产业基础薄弱,产业规模化程度偏低、专业化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加上销售渠道受阻,农户发展产业但是未打开销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户发展的积极性。

4、当前我乡对于特殊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完善,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仍然突出,有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未被低保项目覆盖;劳动技能相对较弱的贫困人口和初步脱贫人口的就业面临很大困难。

5、扶贫物资采购需要走招标程序,耗时长,预计2016年扶持种苗发放到贫困户手中至少要到7月-8月份,种苗发放过慢,影响今年的产业脱贫成效。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发挥产业扶贫的重要作用。着力培育和壮大以养蜂、种桑养蚕、养猪、养羊、林下经济等特色农业为主的产业扶贫,并根据自身自然条件、要素禀赋、经济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市场变化特点,积极探索创建如乡村旅游业、“互联网+”、稻鱼共生、合作社等多种产业扶贫新模式,把党的优惠政策“用优”、“用活”,在发展过程中“扬长补短”,提高贫困户发展效益,促进贫困村庄的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

(二)凝聚合力,从“一刀切”到“一股绳”。结合精准脱贫的工作格局,充分利用联村帮扶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扶贫物资、涉农、富美乡村、农综等力量,整合部门资金,加大对村庄道路、水利、饮水、基本农田改造的投入,继续推进整村推进和富美乡村建设。同时加大宣传,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健全先富帮后富,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三)消除贫困农户的“帮扶依赖症”,让他们扔掉拐杖,正常走路。加强志气、智力、精神层面的扶贫,激活农民的潜在发展动力,继续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家庭劳动力素质,使贫困群众掌握一至两门生产实用技术,转变思想观念,积极争取上级部门为需要发展的农户提供就业、产业相关信息,指导贫困户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工作。补齐教育扶贫短板,对全乡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构建到户、到人的教育精准资助扶贫脱困体系,加大就业帮扶和就业援助,促进教育强民、技能富民、资助惠民,增强贫困村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

(四)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打好组合拳。在接下来的脱贫工作中,更关注于细节,做到帮扶单位、驻点干部、两委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积极走村窜户,发现和了解困难群众的生活现状,发现困难所在,找准贫困人群,采取有力举措,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对于贫困户家庭中有重特大病患者、残疾人、体弱或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员、无劳动能力的低龄成员的纳入保障体系,从细节上扭住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这个基本保障,因人施策脱贫。

(五)与基层组织建设齐头并进,培养一批致富领头雁。加强全乡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这个主题,培育一批致富能人,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切实发挥党员干部、村委会干部的双带作用,使基层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乡村经济更加发展壮大。

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篇四

20__年以来,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增添举措,切实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努力下功夫,扶贫攻坚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一、扶贫开发工作基本情况。

__乡位于__县境西北部,其东、北两面与犍为县毗邻,西北角与沙湾区接壤。乡驻__乡__寺街1号,距__县城75千米。下辖同心、严湾、和平、青山4个村33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9.7平方千米。__年末辖区共有2095户,总人口7265人,其中农业户1935户,共7043人。__年我乡根据全县制定的规模进行总量控制,并将贫困户按照上浮10%的标准分配到各村。按照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的标准顺利识别出贫困农户269户,贫困人口972人,贫困村1个,其中严湾村90户368人,同心村74户220人,青山村19户77人,和平村86户307人。贫困对象识别后,通过入户登记,实事求是地获取了贫困对象的各项信息资料,并组织信息录入员将对象信息录入电脑系统,建立电子档案,做到户有表、村有册、乡有电子档案。

二、全面贯彻落实上级精神。

我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扶贫开发工作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并按照县委、县政府“加快发展、加快转型、加快扶贫攻坚”工作思路,结合我乡实际,制发了《__乡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海委发〔20__〕13号)、《__乡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办法》(海委发〔20__〕14号)、《关于组建驻村工作组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海委发〔20__〕16号)等文件,全面统筹加快推进我乡扶贫开发工作。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加强领导明责任。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乡长为组长,党委副书记、各党委委员为副组长,乡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乡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乡扶贫开发办公室。形成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专门抓,扶贫专干具体抓的工作机制。二是严格考核明奖惩。制定了《__乡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办法》,把减贫任务和扶贫开发项目列入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重点工作,强化督查和考核奖惩。机关和乡属各单位帮扶责任人按照科级干部500元、一般干部200元的标准向乡政府缴纳精准扶贫工作立标定责保证金,全乡共缴纳保证金4600元。

四、深入抓好驻村帮扶工作。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我乡制定并印发了《关于组建驻村工作组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海委发〔20__〕16号)文件,在4个行政村建立驻村帮扶工作组,落实帮扶责任人,实现“一村一组、帮扶到户”的精准扶贫。通过近3个月时间,所有结对帮扶的党员干部都进村入户1次以上,对全乡269户972人建卡贫困户进行走访摸底,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建卡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和致贫原因,建立帮扶档案,结合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政保障、社会解贫等帮扶政策措施,量身定制脱贫计划,进行挂牌公开帮扶。

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好干部人才驻村帮扶工作动员大会会议精神。在全县百名干部人才驻村帮扶动员大会召开后,来自市、县、乡三级的干部人才组成工作组,对我乡省定贫困村严湾村实行全覆盖驻村帮扶。由1名县级干部任工作组组长,1名驻村第一书记、1名驻村科技人才、1名乡包村干部为成员的严湾村驻村帮扶组已到岗到位。驻村帮扶组从8月17日开始对严湾村贫困户进行逐户调查走访,分析致贫原因,为帮扶户量身定制脱贫计划,采取有效帮扶措施,做好帮扶记录。截至目前,驻村帮扶组深入联系点90余人/次,走访贫困户78户,化解矛盾纠纷2件,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17个。

五、扶贫解困项目扎实推进。

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我乡积极推进贫困户扶贫解困工作。__年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种植业项目和危房改造项目,实现贫困人口27户,111人脱贫。20__年将实施和平村和同心村精准扶贫工作,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农村特色产业,投入产业扶持专项资金19.9万元,养殖土杂鸡6100只,种植核桃27.5亩,新建农房120平方米,改建农房60平方米,预计将实现47户156人脱贫致富。截至目前,已完成20__年扶贫解困脱贫人口29人,完成比例27%。20__年精准扶贫项目实施进展顺利,6100只土杂鸡已签订采购合同,预计9月上旬发放到户;1100株核桃已提交采购计划,预计9月初采购到位;新改建农房正在实施过程中,即将申请县级部门验收。

六、实施贫困对象动态管理。

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强化对全乡农村贫困户动态管理。督促各村按时上报贫困对象变化情况,及时更新信息,做到贫困对象有进有出,进出有据,保证贫困人口信息真实、可靠、管用,实现动态管理。已完成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外的农村人口摸底调查工作,对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736元、未进《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的贫困户进行了摸底调查,同时在乡、村两级进行为期7天的公开公示。目前,已筛查新增贫困户67户。同时,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识别不精准户工作,对年人均纯收入高于2736元的贫困户进行筛查处理。

七、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思想保守、因循守旧,不愿改变、创新生产、生活方式。二是部分贫困户因病、因残,劳动力缺乏,脱贫路径狭小。三是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对滞后,项目扶持、资金帮扶等有待加强。

八、下一步工作措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坚持以发展扶持为主,资金扶持为辅的做法,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搞好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规划。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 篇五

今年以来,我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主管部门精心指导下,以深入推进贯彻中央和省市区扶贫开发会议精神为抓手,以总书记系列讲话和最新指示为根本遵循,奋力开拓,扎实苦干,突出“开好局,起好步”,当好参谋,努力打好脱贫攻坚年度战役。现将近半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进一步夯实建档立卡工作,扎实开展对象精准核查。今年以来,区扶贫办带领四个乡镇办专抓人员,加班加点,全力做好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截止3月底基本完成了省扶贫办安排的各项动态管理指标任务。4月16日至24日,我办抽人组成2个精准核查工作小组,集中了8天时间,对全区49个村社4181户10580人贫困人口,以召开问询会方式,实行户户核实、人人过关。核查结束后,立即抽人集中5天时间同步更新了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和脱贫攻坚台账基础信息,锁定全区“十二五”末贫困人口4216户10667人。

(二)进一步加强扶贫队伍建设,加强驻村工作队长日常管理。在区委、区政府支持下,我办积极配合区委组织部,切实加强扶贫队伍建设,区扶贫办抽调2人,各乡镇办分别成立了扶贫工作站,各村明确了扶贫专干。进一步完善了15个贫困村驻村扶贫工作队,新组建了34个非贫困村脱贫工作组,健全了扶贫机构,增强了人员力量。加强驻村工作队长日常管理。4月21日、5月11日,我办商组织部、督考办两家单位,抽专人组成督查组,先后两次对全区15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长在岗及履职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并将督查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促进了驻村帮扶工作。

(三)进一步完善了脱贫攻坚台账。结合先后两次集中开展的干部大走访活动,完善了“所有在职干部都参加包保、所有贫困户都有一名区乡干部帮扶、所有贫困户都有一名村干部联系”的全覆盖式干部包户制度,建立了全区脱贫攻坚台账,形成了“区有总账、乡有分账、村有明细账、帮扶单位有责任账”的“四账合一”工作机制,确保“扶贫手册、台账、系统”基础信息“三线合一”。

(四)动员培训了干部再走访活动。4月29日召开了全区干部再走访动员培训会,会前在OA网上传了全区脱贫攻坚基础台账,印制了扶贫手册。会上详细讲解了集中再走访的基本任务和要求,分发了《扶贫手册》、《安徽省脱贫攻坚政策问答》、《安徽省脱贫攻坚操作规程》等。

(五)做实基础工作,认真接待中央领导调研。遵照省政府和市政府的统一安排,我办通过一周的积极准备,提供了两个调研现场供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来我区调研。从3月31日陈锡文一行调研反馈的情况来看,我区精准扶贫基础工作得到陈锡文及陪同调研的省领导一致认可。

(六)深入对接,上门服务,推进全区扶贫开发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全区扶贫开发会议以后,我办立即利用一周时间,深入四个乡镇办、区直相关部门,实行“三对三”模式工作对接,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十大工程落地。上门服务的方式,既密切了与相关单位的联系,又加深了对各单位工作进展情况的了解,同时也从专业角度就十大扶贫工程抓落实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七)精心绘制了脱贫攻坚作战图。遵照省、市扶贫办最新要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突出系统性、实用性、规范性,我办精心绘制了区乡村三级脱贫攻坚对象需求、目标时限、帮扶措施、帮扶责任、组织结构等作战图,全部内容浓缩在两张作战图上,现已开始制作。预计6月底前可全部上墙。

(八)紧抓光伏扶贫项目实施。经过紧张准备,3月21日上午,2016年计划实施的700户户用光伏扶贫项目顺利开标。之前两批施工企业再次从六家公司中胜出,并以单价7.52元/瓦价格中标。我办把光伏扶贫项目紧紧抓在手中,持续调度施工企业,加快施工进度,并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施工顺畅。截止目前,今年实施的700户和1个村集体光伏电站安装点中,光伏板已安装6个,光伏支架已安装10个,正在安装支架11个,正在平整土地5个,土地尚未平整1个,施工达到了序时进度。

(九)全面清理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围绕切实做好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工作,主动与财政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经办科室对接,逐项逐笔对账核查往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结存结余情况,并对结存资金使用提出合理化建议,确保每一分钱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及时、准确地发挥作用,实现我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零滞留。

(十)积极推进了金融扶贫评级授信工作。5月9日,我办商区农商行,牵头召开了全区金融扶贫评级授信工作会议,重点就如何开展了扶贫小额信贷评级授信作了详细解读,明确“全面评级、科学授信、合理用信”的工作思路,明确了具体操作方法和程序,计划5月底全面完成。

(十一)扎实做好在校生基础信息摸底工作。根据省教育厅、省扶贫办要求,我办商区教育和科技局,5月12日召开了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校生基本信息采集工作会议,解读采集方法,压实工作责任,5月底前完成相关基础信息采集工作,为切实做好各学龄段教育扶贫打下基础。

(十二)多种形式加大脱贫攻坚宣传力度。一是区扶贫办在我区境内沪陕高速路北侧、入口匝道口2处高炮上制作了4块大型宣传牌,四个乡镇办分别制作了2处大型宣传牌,扩大了宣传力度。二是编印扶贫简报9期,重点提高简报质量上下了功夫。三是进一步维护了区扶贫办网站。四是积极利用政府网站、报纸等媒介向外宣传扶贫工作亮点。5月10日皖西日报头版报道叶集切实开展精准核查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遵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结合叶集实际,成立叶集脱贫攻坚指挥部,由刘书记任总政委,汪区长任总指挥。指挥部下设5个脱贫作战部和2个工作组。所有作战部或工作组均由一名班子成员担任指挥长,牵头单位主要负责人任副指挥长,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分管负责人为成员。同时,进一步明确目标、细化分工、压实责任。5个作战部负责指挥脱贫攻坚作战具体指挥工作,2个工作组一个负责综合协调议事,一个负责督查检查各项脱贫攻坚任务落实情况。

二是实施脱贫攻坚基础达标工程。以乡、村两级扶贫工作机构建设为重点,全区4个乡镇办扶贫工作站、49个村(社区)扶贫工作室实行资料统一标准、统一目录、统一归档、专人管理。乡镇办扶贫工作站不少于3人,配备办公室、电脑、打印机、照相机等办公设备,工作制度和作战图上墙。每个村至少要有1间专门办公室、专门档案柜、文件盒,并实行一户一档。6月底前所有乡村两级达标工程结束并专门验收,确保档案资料齐全,归类科学合理。

三是落实“1+N”政策配套实施细则。围绕脱贫攻坚十大扶贫工程、22项扶贫措施,学习好、研究好、贯彻好中央和省市出台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可用资金资源,科学测算对应政策措施需求规模,明确具体帮扶对象及类型,合理确定帮扶补助标准,简化操作流程,突出一线审核把关,下放审批权限,压实责任主体,方便扶贫项目检查、审计、验收。除健康扶贫、基础设施扶贫工程外,其它八大扶贫工程16项到户帮扶措施均要在6月中旬前拿出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确保6月底前能正式出台。

四是全力推进精准施策。下半年,全区脱贫攻坚工作重点将由此前的以对象精准为主,转为精准施策上来。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严禁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要善于在产业和就业上做文章,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注重增强造血能力,实行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扶志与扶智相结合。要因人因地、因贫困原因、因贫困类型施策,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项目的安排,也要谋准谋实贫困群众脱贫路径,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防止喊着精准扶贫口号,把原先“扩大版的大水漫灌”变成“缩小版大水漫灌”,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和脱贫效果。

五是严格实行考核监督。区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并按照脱贫路径建立五个作战部,相关部门、单位都要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了军令状,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兑现奖惩,以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实。党政一把手既要亲自挂帅,更要亲自出征,要切实履行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职责。

区扶贫办将严格按照5月16日全区脱贫攻坚推进会精神要求,实施好扶贫十大工程,确保完成今年3000名贫困人口脱贫,从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实施脱贫攻坚基础达标工程,落实“1+N”政策配套实施细则,全力推进精准施策,严格实行考核监督等五个方面做好工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篇六

今年以来,我县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扶贫办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开发的重大部署安排,高举科学发展大旗,乘跨越之风、享政策之先、举全县之力,在专项扶贫、脱贫奔小康试点、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扶贫体制机制创新等重点领域,试点示范、先试先行,系统扶贫、科学开发,苦干实干、创业创新,积极探索符合山区实际、注重群众增收的脱贫奔小康之路,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社会呈现出奋进赶超的良好态势,一个大扶贫、大开发、大发展、大跨越的强大气场已在我县形成。现将上半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一)扎实推进建档立卡工作。围绕省市工作要求和有关文件精神,我县抽调专人、落实专责、上下联动、加班加点,加大对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和扶贫统计监测的工作力度。目前,全县已全面完成78个贫困村、34332个贫困户、106781个贫困人口的数据更新和信息化系统完善工作。在贫困人口动态管理上,全面完成了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增减调整、年-年度实施项目录入工作。

(二)扎实推进“1+3”扶贫品牌。将打造整村推进、扶贫搬迁、小额信贷、雨露计划“1+3”品牌作为全县专项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扎实抓好整村推进工作。坚持产业第一、能力至上,实行整村推进与美丽乡村试点相结合,着力打造贫困村脱贫奔小康的新样板。启动实施了年13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和7个老区重点村项目建设工作,重点以村级“三个一”、“三边三化”为工作载体,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促进了各项工作落实。据统计,全县20个重点村坚持不等不靠,变压力为动力,重点启动实施了一批村组道路、产业化、基础设施、人畜饮水等扶贫工程,项目建设势头很好,项目工程投资总额达到7500多万元,其中整合部门资金3200多万元,村集体及农民自筹资金2400多万元;已拨付整村推进重点村财政扶贫资金1200万元。整村推进重点村的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同增长了18.2%。二是扎实推进“雨露计划”培训。启动实施了国家“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项目补助1300人,人平补助标准1500元;正在实施6000人的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有序推进1.5万人(次)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扶贫干部业务培训,在实施过程中效果相当明显,较好地达到了“扶持一个贫困户,脱困一个贫困家庭”的目标。三是扎实推进扶贫搬迁工作。创新安置模式,实行培植产业,集中安置;自发搬迁,协助安置;改造危房,灵活安置;政策扶持,联合安置等多种形式的搬迁扶贫和生态移民。启动实施了295户的搬迁扶贫项目,户平补助标准1.5万元;启动实施了62户的生态移民项目,对入户调查认定的生态移民户人平补助3000元,确保年底之前完成搬迁盖房任务。四是大力推进小额贴息贷款。全面创新小额贷款担保联保机制,成立了创新小额信贷管理办公室,设立了小额扶贫贷款担保基金350万元,目前这项工作已全面启动实施运作。对发展产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小额信贷贴息直补到户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贷款户和产业大户按照年利率的5%予以贴息支持。稳步实施22个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最高发放互助资金贷款5000元。

(三) 扎实抓好驻村帮扶工作。建立部门联村、干部联户、企业联村帮户的全覆盖帮联责任制。县委、县政府已就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下发了两个文件,即《关于在全县开展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的通知》和《关于全县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全县共计向11个乡镇派驻了11个农村工作队,向78 个贫困村派出了137家县直驻村帮扶单位,实现了全县贫困村驻村帮扶全覆盖。全县1万余名县乡村党员干部,纷纷对照《扶贫手册》,进村入户结对大帮扶,精准扶贫,精细考核,不脱贫、不脱钩;对扶贫工作不力的党政领导、联村单位责任人、联户干部,分别采取约谈问责、限期整改、组织处理等措施,切实形成“千斤重担万人挑、人人肩上扛指标”的精准扶贫格局。

(四)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工作。在规划农村扶贫项目上,突出产业建设重点,充分发挥产业扶贫优势,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打造“特色产业主阵地”的发展战略,对农村贫困户加大了产业扶贫和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实现户平一亩高效经济林园。截止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1家,新增销售过5000万元企业14家,税收过100万元的企业达到20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增各类市场主体 3295户,注册各类企业277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13家;特色农林产业扶贫基地总面积达到85万亩,特色产业经营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比重达到 84.7%;大力推进1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文化小镇、26个生态农庄和家庭农场建设;以22个试点村为带动,大力实施“绿满__”和“三边三化” 行动,分别创建省级宜居村庄6个、生态村6个、绿色示范村3个、市级生态乡镇1个、生态村10个;“中国好空气__森呼吸”旅游广告语成功登陆央视,全县发展“农家乐”500多家,神峰山庄、玉泰丰分别被评为五星级和四星级农家乐,接待游客20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2亿元。

(五)扎实推进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开展试点工作结硬账活动,组织对县直有关部门的各项规划指标完成情况和专项支持政策、定点帮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认真组织对试点实施七年来的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估,系统总结全县试点工作成效和基本经验,为片区攻坚提供借鉴。去年以来,我县共计落实脱贫奔小康专项政策资金4.5亿元,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900万元,争取省直定点帮扶资金4900万元,落实信贷资金1.11亿元,争取到行业扶贫资金 10.13亿元,社会扶贫资金15.84亿元。截止目前,全县无房户或住危房户下降16.69%;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参保率97.6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6.5%,义务教育辍学率下降0.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8%;有合格卫生室的行政村达100%,有合格乡村医生的行政村达87.5%;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达100%,有合格文化活动室的行政村达100%;财政支出民生占比达87%;群众生活环境得到大力改善,幸福感日益增强。

(六)扎实推进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完善年度片区区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建设,规划投资总额116.14亿元,截止目前已完成全年计划投资的69%。开年以来,我县“十项重点工作”共计投入行业扶贫资金约5.83亿元,完成通村公路100公里;新建农村集中和分散式饮水工程400多处;建立互助式养老服务点34个,新改扩建乡镇福利院3所;实施农村电力保障项目8个,改造农村危房1017户,新建特色产业基地45个, 实施教育、卫计、文化、信息化等项目建设65个,农村互联网覆盖率92.8%。

(七)扎实推进扶贫开发机制创新工作。坚持以“六项改革”为重点,推进片区攻坚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在片区攻坚上突出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精准扶贫上突出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完善直扶到村到户到人措施。我县以年13个整村推进重点村、7个老区重点村建设为平台,认真开展扶贫搬迁、小额信贷、雨露计划、互助资金、产业扶贫、资源整合等专项扶贫试点;大力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向最贫困区域和最困难人群倾斜,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重点投向78个省定重点贫困村、 10.8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的好机制、好模式、好办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实现区域整体脱贫致富;积极探索城乡经济统筹和“四化”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努力打造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新亮点;不断创新产业扶贫模式,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适当向乡村旅游扶贫、美丽乡村试点项目倾斜,积极探索乡村旅游扶贫、旅游扶贫共建示范区的新思路。

(八)扎实编制“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将扶贫开发纳入全县“十三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精心编制了全县“十三五”扶贫开发专项规划文本。“十三五”期间,我县计划争取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投入总额为28250万元,其中整村推进重点村项目9750万元,老区重点村建设项目1750万元,易地扶贫搬迁到户试点项目1500万元,国家“雨露计划”试点项目1500万元,小额扶贫贷款贴息试点项目1750万元,产业扶贫到户试点项目3000万元,片区扶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500万元,乡村旅游扶贫试点项目3000万元,贫困村信息化及扶贫政策业务培训项目1000万元,老区连片开发、中央彩票公益金、科技扶贫、扶贫救灾、扶贫公路建设等其他竞争性扶贫项目2500万元。

二、当前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贫困人口相对较多,扶贫任务很重。截止目前,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全县新一轮建档立卡认定的省级贫困村78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24.92%;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84万,占农村常住人口的36.13%。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仍然较慢,还有相当多的农村扶贫对象没有享受扶贫政策,没有脱贫致富,迫切期望得到更多的关心支持。党中央提出,到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短短的6年期限内,我县要让新一轮重新认定的78个贫困村、10.84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迅速脱贫致富,让全县40万人实现不含“水分”的全面小康,扶贫开发任务非常艰巨。

(二)贫困人口分布零散,开发难度大。尽管全县减贫增收的效果显著,特别是城中村、路边村、示范村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但反过来看,在全县的偏远山村还有很多农民吃不上水、看不起病、住不上房。据调查,在我县10.84万贫困人口中,有50%左右分布在海拔较高的边远山头村。要实现全县全面整体脱贫,不仅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需求大、产业布局难、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更给下一步扶贫攻坚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三)基础设施条件落后,脱贫致富障碍多。全县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交通不畅的边远山头村,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灌溉难、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如在交通方面,现在“村村通”工程只通到村部,村与村之间、组与组、湾与湾之间有很多还没有公路,村级断头路、联村公路不畅在全县各村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更不用说实现“户户通公路”的目标。由于交通不畅,山上的特产运不出去,山下的肥料等农资运不进来,极大地影响了困难群众的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致贫原因非常复杂,返贫现象凸显。我县属自然灾害多发地区,返贫机率高,稳定脱贫难度大。残疾、疾病、灾害、多子女、无劳动力等原因造成大部分贫困人口负担重、经济较为贫困,其中因残疾、疾病等身体原因致贫的比例较高;不少贫困家庭因教育、医疗问题而致贫,有的贫困户人病了无钱治,处在“越贫越病,越病越贫”的状况。据调查,因年老而缺劳动力致贫、因病因教返贫、因缺技能致贫的现象在全县贫困群体中均占较大比重,全县年度返贫人口在1.1万人左右,返贫率高达1%。

(五)内生动力不足,脱贫主体意识不强。我县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经济总量小、本级财政收入低,有限的财力无法满足扶贫开发需求。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贫困农户自身脱贫能力低,部分农户扶贫开发主体意识不强,“等靠要”等依赖思想比较严重。

(六)机制创新不敢深入,扶贫开发缺少活力。扶贫资金的整合缺力度,扶贫资金投入没有活力。一些机制创新项目在扶贫审计上不能过关,基层干部为了个人安全和规避风险,不敢试险创新。在去年省审计组对我县扶贫资金的管理与使用进行了全面审计后,大多数扶贫专干思想包袱很重,无形中更加大了扶贫体制机制创新的难度。

(七)对精准扶贫政策不适应,一些地方不是很信任。当前,我县贫困村、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已顺利完成,大的氛围很好,但基层反映对帮扶措施能否真正落实,帮扶工作队能否真扶贫,老百姓能否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持怀疑态度。如果帮扶工作队得不到落实,帮扶措施不能到位,老百姓得不到实惠,前期的建档立卡工作将又成为一项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工作。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新常态下,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和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半年,我县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高扬创新发展主旋律,锤炼苦干实干硬作风,围绕扶贫攻坚和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奋力新作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贯彻实施扶贫开发战略,把“攻坚龙头”舞起来。面对新形势,适应新要求。我县将不折不扣地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牢牢锁定扶贫攻坚主战略频道不变,动态推进实施扶贫项目工程建设,把扶贫攻坚的龙头舞起来。

(二)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工作,把“增收支柱”筑起来。依托扶贫资源秉赋,大力发展以茶业、药材等为主导的科技环保型扶贫产业,以山庄、农场等为主体的绿色生态型扶贫产业,以人文、山水等为支撑的养生休闲型旅游扶贫产业,以毕文化为统领的多元结构型文化扶贫产业,促进扶贫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把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产业支柱筑起来。

(三)加速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把“扶贫品牌”树起来。高举绿色发展大旗,立足丰富的生态资源,全地域、全区域、全时域、全领域发展旅游,创新旅游扶贫模式,走有山区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把全域旅游与基础扶贫相结合,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整村推进项目,切实把扶贫攻坚建设转变成为旅游扶贫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把扶贫品牌树起来。

(四)锁定精准扶贫工作重点,把“扶贫对象”扶起来。把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要求贯穿到扶贫开发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建档立卡锁定78个贫困村、34301个贫困户、10.84万贫困人口。大力实施“1+3”精准扶贫品牌,把贫困村、贫困户等重点扶贫对象扶起来。

(五)层层分解扶贫脱贫任务,把“扶贫责任”担起来。对照年“基本消除贫困,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目标,把扶贫开发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层层签订军令状,级级压实分解目标责任,倒排工期,倒逼进度,精准发力抓落实,不脱贫、不脱钩,切实把扶贫主体责任担起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t7t8美文号为大家带来的6篇《2023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t7t8美文号。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gongzuozongjie/630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