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工程项目融资论文 项目融资论文15篇

工程项目融资论文 项目融资论文15篇

更新时间:2024-05-14 22:08:33 点击: 来源:yutu

关于工程项目融资的论文应该怎么写呢?这里是可爱的小编帮大伙儿收集整理的项目融资论文【15篇】。

项目融资论文 篇一

论文关键词:采用BT模式进行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探讨

BT是英文buildtransfer的缩写,中文的狭义解释是建设移交,广义解释代表一个完整的投资过程,即项目融资、建设、移交的全过程。通俗地说,BT投资是一种“交钥匙工程”,政府通过特许协议,社会投资人投资、建设,建设完成以后“交钥匙”,政府再回购,回购时考虑投资人的合理收益。google_protectAndRun("render_ads.js::google_render_ad", google_handleError, google_render_ad);

目前采用 BT模式筹集建设资金成了项目融资的一种新模式。 1、BT模式产生的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公路工程建设资金的银根压缩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筹集建设资金成了制约公路建设的关键。原有的投资融资格局存在重大的缺陷,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建设企业及其关联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为阻隔,资金缺乏有效的封闭管理,风险和收益分担不对称,金融机构、开发商、建设企业不能形成以项目为核心的有机循环闭合体项目管理论文,优势不能相补,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流动与运用。2、BT模式的运作政府根据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对项目进行立项,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筹划报批等前期工作,将项目融资和建设的特许权转让给投资方(依法注册成立的国有或私有建筑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根据项目未来的收益情况对投资方的经济等实力情况为项目提供融资贷款,政府与投资方签订BT投资合同,投资方组建BT项目公司,投资方在建设期间行使业主职能,对项目进行融资、建设、并承担建设期间的风险。项目竣工后,按BT合同,投资方将完工验收合格的项目移交给政府,政府按约定总价(或计量总价加上合理回报)按比例分期偿还投资方的融资和建设费用。政府在BT投资全过程中行使监管,保证BT投资项目的顺利融资、建设、移交。投资方是否具有与项目规模相适应的实力,是BT项目能否顺利建设和移交的关键论文提纲怎么写。

3、实施BT模式的依据3.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条“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3.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公路法》第一章第四条“国家鼓励引导国内外经济组织依法投资建设,经营公路。”3.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3]30号《关于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第四章第七条“鼓励有投融资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对具备条件的工程项目,根据业主的要求按照建设—转让(BT) 、建设——经营——转让(BOT) 、建设—拥有——经营(BOO) 、建设——拥有 ——经营——转让(BOOT)等方式组织实施。”4、广东顺德公路BT工程案例中国中铁顺德公 路BT工程项目——广东省佛山市一环南拓暨顺德区快速干线项目,是佛山市顺德区政府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适应改革发展要求,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采用BT工程总承包模式建设的广东省2010年亚运会重点配套工程。该项目2007年开工建设,2008年超额完成了施工产值保4(亿元)争5(亿元)的投资目标。尽管工期紧、压力大、施工环境复杂,但项目开工至今,整个项目施工管段没有发生一起大的安全责任事故,也没有出现任何扰民事件。

工程项目融资论文 篇二

项目融资作为一种筹资方式,在国外的研究中,对项目融资也只是进行了一种方法的介绍。而对项目在融资过程中,如何去志别、分析、控制、管理风险,没有做出系统、深入的研究。

在国际上,对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学术机构和学术会议很多,但最重要的也最有影响的国际项目管理机构是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InternationalProjectManagementAssociation)。该协会每两年召开一次世界项目管理大会,出了论文集《ManagementbyProjects》,收集大量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文章。在出版论文和专着方面,英国的学者J.P.Turner的着作《TheHandbookofProject-baseManagement》专辟一章讨论风险管理问题,最具有代表性的期刊是英国的《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jectManagement》。

N.Kartam与S.Kartam从项目订约人角度对科威特建筑行业的风险及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在问卷调查基础上探如何评估、分散以及管理科威特建筑项目的风险,并提出了两种风险管理方法,即预防风险措施与缓和风险措施。

PatrickTILam指出电力、交通、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方面要考虑潜在的风险影响,并以BOT这种融资方式为例,通过实例分析指出风险因素的种类以及相应的规避方法。

JyotiPGupta和AnilKSravat通过分析印度电力项目中融资和建设方面的关键因素,其中包括相关的政策、电力交易、风险因素和融资等,介绍了外国投资的第一个IPP项目,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MansoorDailami和DannyLeipziger提出了在BOT融资方式中通过特许权协议降低风险的一些策略,如控制关键风险因素的变化,通过法律手段固定项目参与方和贷款银行之间的义务和权利等,并且运用实例进行了分析。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风险管理教学、研究和应用也是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可惜系统地研究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的不多。文献首次对项目风险管理作了理论综述,文献详细介绍了风险管理体系,文献论述了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体系及各种风险评估定量方法,另外文献引进了重大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综合集成方法。

近年来,我国已经在项目风险管理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国(双法)项目管理委员会发起并组织开展了中国项目管理知志体系研究,于2001年5月推出了中国项目管理知志体系,建立了项目风险管理的框架结构。目前在国内开展的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项目管理学术研究与培训等工作,使项目风险管理得到了普遍的重视。

工程项目融资管理 篇三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PP model of risk management in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jects, identifies the risk factors of highway investment links through a scientific risk management system built by government and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and puts forward the targeted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jects.

关键词:PPP模式;高速公路;工程项目风险;研究

Key words: PPP model;expressway;project risk;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2-0091-03

0 研究背景

中国现在虽已经拥有了许多世界性的超级工程,但是项目风险管理有些地方不够完善,管理意识相对薄弱,手段也陈旧,缺乏应对风险相关的防范措施,由于没有科学规范的风险管理,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过程中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现如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正处于高速公路建设的高峰时期,从项目风险的管理角度来说,这是新的挑战也是机遇。

本文将针对高速公路投资阶段引入PPP融资模式,通过政府与企业共担的风险管理模式来规避高速公路投资环节的风险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以确保公路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1 PPP融资模式文献综述

1.1 PPP融资模式的定义

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是政府通过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的一种融资模式,采用该模式的目的是解决财政资金不足的问题。从国际经验看,由私人参与的项目,管理运营率会高。在澳大利亚,他们不仅利用这种模式搞基础设施建设,如公路、铁路、港口、海水净化等,还利用这种模式建学校、医院、监狱这样的公益机构。

1.2 PPP融资模式的内涵

①PPP是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模式,主要根据项目的预期收益、资产以及政府扶持措施的力度而不是项目投资人或发起人的资信来安排融资。项目经营的直接收益和通过政府扶持所转化的效益是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项目公司的资产和政府给予的有限承诺是贷款的安全保障。

②PPP融资模式可以使民营资本更多地参与到项目中,以提高效率,降低风险。这对缩短项目建设周期,降低项目运作成本甚至资产负债率都有值得肯定的现实意义。

③PPP融资模式下,政府可以给予私人投资者相应的政策扶持作为补偿,从而很好地解决收优惠、贷款担保等问题,同时能给予民营企业沿线土地优先开发权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民营资本“有利可图”。

④PPP融资模式下公共部门和民营企业共同参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由民营企业负责项目融资,可在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的同时减轻政府的风险。

⑤PPP融资模式有一套通用的模型和操作流程,详见图1。

2 PPP融资模式下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

2.1 PPP融资模式下高速公路工程项目风险特征分析

高速公路不属于完全性公益项目,其有偿使用的特点保证了通行高效性,稳定的现金流进一步给予高速公路盈利性。从资金匹配角度来看,主要高速公路均有二级免费公路与其并线,财政收入中燃油税主要用于弥补二级公路取消收费后贷款偿还,车购税主要用于西部省份高速公路的建设,因此财政资金对于东、中部高速公路建设资金较低的匹配度使得引入民营资本PPP模式需求大幅增加。

就国内来看,PPP的模式一般分为特许经营和私有化两种类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道路、电力”等公用设施属于国家所有,高速公路无法达到纯私有化程度,因此高速公路的融资模式主要表现为特许经营;目前高速公路PPP模式针对特许经营权具有“政府不参与”和“政府参与”两种模式,政府不参与模式主要包括BOT模式、TOT模式、BOT+EPC模式,而政府参与模式主要为公私合营模式。

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讲,BOT、TOT、BOT+EPC和政府与民间资本的公私合营模式的运作模式和所面临的风险各有不同。若民营资本具有充沛资金储量,且具备对整个高速公路从建设到运营的控制能力,BOT模式则成为民营资本进入高速公路行业的最佳选择;TOT模式和TOT+EPC模式相当于对整体风险的一种分担,TOT模式下需要民营资本对未来所经营的高速公路具有充分的收益及风险鉴别,而BOT+EPC模式则在于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中性”策略,然而也会丧失部分收益权,让渡给高速公路建设公司;政府与民间资本的公私合营模式主要在于如何与“政府”之间的协调及投资、风险的分担,其意义在于在公共部门和民营资本之间的相互下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共赢”。

2.2 PPP融资模式下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流程

PPP融资模式下的公路工程项目风险因素主要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分担。刘新平和王守清提出风险分担应该遵循三条原则:①由对风险最有控制力的一方控制相应的风险;②承担的风险程度与所得回报相匹配;③承担的风险要有上限。张水波和何伯森认为风险分担并不存在绝对的原则,而是应该在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双方对风险的态度和项目的具体条件。但是因为实际风险分担的结果往往与利益不相一致。因此风险的分配应该具有以下功能:①分配的结果使项目对各方都具有吸引力,任何一方都不需要为另一方没解决好他应该承担的风险而付出代价。②在项目周期内,分配的结果可以培养各方的理性和谨慎的行为。

风险共担即风险分配,这种风险防范机制作为风险处置的一项选择措施,一般都是定义于合同条文中,但是合同的起草者总是试图将更多的风险转移给对方,从而导致双方在达成一致协议前所需要的谈判时间和成本居高不下。对此,本文针对高速公路建设特点,基于PPP风险管理模式提出一套更合理的风险共担流程(见图2)。

3 实证研究

3.1 项目概况

兴延高速公路位于京藏高速公路以西,呈南北走向,南起西北六环路双横立交,北至京藏高速营城子立交收费站以北,路线全长约42.2km,最长隧道5.7公里,桥隧比超过70%,项目总投资约143亿元。兴延高速公路作为2019年延庆世园会重要的配套交通基础设施之一,工程投资规模大、施工难度大、施工工期十分紧张(理论工期约40个月),必须于2015年10月份进场施工才能保证按时完工。为了保障项目的如期顺利完成,北京市交通委于2015年1月份启动了兴延高速公路PPP项目相关的准备及招商工作。

3.2 PPP融资模式下项目的风险管理

采用PPP模式,北京市政府授权市交通委作为实施机关,市交通委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社会投资人。首发集团作为政府出资人代表,与社会投资人共同成立项目公司,首发集团不参与分红。市交通委通过PPP合同授权项目公司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兴延高速公路,期限届满移交政府。项目特许经营期内的特许经营权,包括高速公路收费权、沿线广告牌以及加油站经营权。

3.2.1 融资结构

该项目总投资约143.5亿元,其中政府按可研批复总投资的25%出资,约36亿元;社会投资人按双方股权比例相应出资,约37.5亿元,剩余资金由项目公司负责筹集。采用这种融资结构,一方面满足了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要求,另一方面项目公司可以通过PPP协议向银行进行质押贷款,充分发挥了项目公司的融资能力。通过此种方式,政府仅投入了36亿元的资本金,撬动了约110亿元的社会投资,极大地缓解了政府当期的财政压力,同时也规避了一大部分财政风险。

项目公司由首发集团以及社会投资人共同成立。其中,首发集团利用政府资本金出资约36亿元(占股49%),社会投资人出资约37.5亿元(占股51%),首发集团在项目公司中不分红。大致的融资结构见图3。

3.2.2 投资回报机制

通过前面的分析,从项目本身现金流可平衡银行贷款的结果来看,该项目平衡自身投资的能力较弱,因此若仅依靠项目本身的经营收益,无法满足社会投资人适当盈利的要求,不具备市场化的条件。

因此,为了增强该项目的市场化条件,一方面采用广告牌、加油站等多种经营收入增加项目的现金流;另一方面采用约定通行费标准的方式,由市财力对实际通行费标准与约定通行费标准之间收费收入的差额进行补贴;此外,还通过保底车流量的设计,政府承担了最低需求的风险,适度保障了参与公益通基础设施投资企业的利益,提高了社会投资人的参与度。通过以上三种措施,可以有效地保障投资人的预期回收,使得本项目具备了市场化的条件。

3.2.3 风险分配机制

基于政府和社会投资方合作关系的长期稳定性,以风险最优分配为核心,综合考虑政府风险管理能力、项目回报机制和市场风险管理能力等要素,在政府方和社会投资方之间合理进行风险分配。一是由社会投资方主要承担项目的融资、建设、经营和维护的风险;二是对于车流量需求不足的风险,由社会投资方承担,但政府方通过设置最低车流量保障级和最高车流量分成机制,减少社会投资方的风险及暴利;三是对于不可抗力风险,由双方共同承担。

3.3 PPP模式下风险管理成效

在前期的方案设计中,将保底车流量设置为80%,此时项目自有资金内部收益率接近当时长期银行存款利率,基本能满足投资人投资机会成本的要求;在后期方案研究过程中,对保底车流量的比例在招标文件中作为加分项,鼓励社会投资人在80%的基础上降低保底车流量的比例,以降低政府兑现最低需求保险的风险。

经初步测算:当项目收费标准为0.5元/车・公里时,约定通行费报价测算值为1.88元/车・公里,政府补贴标准为1.38元/车・公里,运营初始年(2019年)补贴5.7亿元。

在确定了该项目的PPP实施模式后,由于实施方案编制阶段项目总投资、贷款利率等参数的变化,对约定通行费标准进行重新测算。最终,以约定通行费报价1.67元/车・公里,标准车作为第二信封的控制价,以保障投标人报出基准年约定通行费标准的能在科学合理范围内进行充分、公平的竞争。

2015年8月26日,本项目正式开标,共有6家单位递交了投标文件。在开标现场只对各投标人的标前页内容进行公开唱标,我们根据标前页中投资、运营成本等数据,对基准年约定通行费标准进行测算。

从总投资的角度看,各家投标人均在招标中费用的基础上进行了下调;从建安费用来看,投资人基本上按照招标文件中给出的建安费用进行响应;从运营费用来看,运营成本报价均低于测算方案中的运营成本;从保底车流量来看,投标人均最大程度响应了保底车流量的优惠加分(下降5%即能得满分);从政府和社会投资人出资金额来看,基本都是按照政府承诺的出资金额上限进行响应。

从开标现场得到的信息分析,通过市场化方式招商,该项目切实降低了项目的总投资及运营成本,减轻了后期财政补贴的压力和资金风险;降低了保底车流量的比例,减少了政府对最低需求承诺的兑现风险。总的来看,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较好地满足了市政府提出的降低我市高速公路投资建设及运营成本的要求。

最终中铁建联合体综合得分位列第一。中铁建胜出的关键因素在于较低的0.88元/车・公里约定通行费报价,大大降低了政府的补贴费用。其他各投资人各项技术指标亦均在合理范围之内,在有效降低政府与公司的资金风险的同时,较好地响应了政府提出的各项指标。

4 结论

高速公路是现今我国大力发展的交通基础工程,在工程建设中,通过PPP模式风险管理方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是PPP项目的风险分配是否合理,应该由政府和企业本着“双赢”的态度就项目的风险分配进行谈判。当对高速公路PPP项目进行风险分配时,不仅应该遵从对风险最有控制力的一方承担相应的风险的原则,还应该遵从承担的风险程度与所得回报相匹配和承担的风险要有上限的原则。风险分配作为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贯穿项目合同期的全过程。政府和企业应该采用有效的措施管理各自分担的风险并尽可能帮助对方管理风险从而保证项目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柯永建,王守清,陈炳泉。激励私营部门参与基础设施PPP项目的措施[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2009(09):1480-1483.

[2]李公祥,尹贻林。城市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的运作方式选择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50-53.

[3]徐斌,俞静。基于期权视角的兼并价格确定的博弈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11(01):44-45.

[4]刘大巍,陈启宏,张。关于我国可转债定价修正模型的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1(01):184-191.

[5]胡丽,张卫国,叶晓d.基于SHAPELY修正的PPP项目利益分配模型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1(02):149-154.

工程项目融资管理 篇四

关键词:BT建设模式;BT项目回购总价;直接施工型;工程建设投资;建设期融资费用;项目回购总价;回购期融资费用;资金需求;资金监管;第三方支付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analysis on the repurchase total price of the BT project elements, proposed management control measures and methods that investment in the BT project management process.Key words: construction of the BT mode; the repurchase of the total price of the BT project; direct construction typ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financing costs of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project repurchase lump-sum; the financing costs of the buy-back period; capital requirements;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of funds; third-party payment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BT概念及回购总价构成

1.1 BT建设模式概念

BT建设模式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建设模式。BT模式是BOT模式的一种演变,是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结果。

BT建设项目包括建设期和回购期。BT项目的回购实质上是一种资产转让行为,在工程建设期间,工程资产所有权归建设方所有,回购完成后,工程资产所有权转移给项目业主或政府所有。BT业主应根据建设财力平衡情况确定回购方式和回购期限。

1.2BT项目回购总价构成要素

BT建设模式下总包合同价(即项目回购总价),主要包括回购基准价和回购期融资费用两部分。

回购基准价包括工程建设投资和建设期融资费用,其中工程建设投资是BT模式其他价格、费用的计算基础和依据。工程建设投资随不同的BT操作模式、不同的BT合同内容而不同。回购期融资费用主要与回购基准价、回购期限、分期回购比例及投资回报率有关。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BOT项目建设以来,BOT、BT项目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近10年来,随找国民经济投资体制及融资方式的改变,BT建设项目在我国地方政府的非盈利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过程中得到广泛利用。与此同时,我国BT建设项目也因各地不同特色、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建设项目形成了多种BT操作模式,包括施工二次招标型、直接施工型、施施工同体型等三种。我国目前常用的BT操作模式为直接施工型。

2BT建设项目回购总价构成要素分析

2、工程建设投资

与其他操作模式不同的是,直接施工型BT建设项目的工程建设投资主要包括:施工图所包含的土建、安装、装修工程、室外工程等,与一般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的内容相同。该部分投资一般以施工图为内容,按照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价。设计变更、材差及调整原则基本按照标准施工合同执行。

为了保证材质品质,充分体现设计意图并合理降低建设成本,直接施工型BT操作模式下BT总承包合同也存在甲供材料、甲方指定分包等内容,供水、供电工程等特殊专业分包也是BT总承包合同结构的内容。因为BT实施方并不能从这部分工程施工中取得合法利润,所以,对这部分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BT发起方应给予一定的融资补偿,作为工程建设投资的一部分。

根据国家、部委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BT项目竣工后的工程建设投资须经地方审计机构审计后核准,作为回购总价的计算依据。

2.1 建设期融资费用

BT项目建设期融资费用包括建设期贷款利息和建设期融资补偿两部分组成。

融资费用的计算基准是当期融资额,融资额一般在BT总承包招标文件或合同中明确融资到账时间和金额。阶段性融资金额是BT发起方在项目前期建设计划方案中或者招标阶段,根据BT项目的建设计划而确定。

融资费用的利率一般参照国家人民银行规定的当期利率,融资补偿率一般以国家银行利率为基准,具体比率根据BT项目的融资总额、融资年限及回购方案而定,融资总额越大、融资年限越长、回购期限越久,比率越高。融资费用的计息期根据合同而定。

工程建设投资和建设期融资费用共同构成为项目回购基准价。

2.2回购期融资费用

回购期融资费用计算基准价为当期未回购金额,回购第一期金额为BT项目回购基准价。BT项目回购期限及每期回购比率根据发起方最初确定并在招标中明确的时间段执行。BT发起方有提前回购的权利。

回购期融资利率和融资补偿同建设期。计算期一般按照年为单位。

3、回购总价管理措施分析

BT项目回购总价控制是BT项目投资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其控制原理遵循一般工程建设投资控制措施。同时,BT项目投资控制措施更有其特殊性。根据BT项目回购总价构成要素分析,提出如下管理措施:

3.1 建立BT建设模式下利益相关方参与的联络机构

BT建设模式下,投融资责任义务转以后,正常建设模式下的支付手段所产生的管理效率会大大降低。为加强相关责任人对利益目标的统一认识,减少投融资体系转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必要建立由BT项目发起方、BT项目实施方、项目管理公司领导层参与的联络机构。项目管理公司通过该机构,确保项目管理方向正确、信息沟通顺畅!

3.2 建立由BT项目发起方、BT项目实施方、项目管理公司领导层参与的建设资金监管机构

BT建设模式下,BT项目发起方、项目管理公司对资金的有效监管存在比较大的盲区。建立专设的建设资金监管机构,可以有效确保项目建设各项资金能得到积极落实!

3.3 制定完善的开发进度计划、资金需求计划及资金监管方案

在BT建设模式下,项目建设资金融资成本相对比较高,为有效降低建设资金融资成本,项目管理公司应积极与业主方沟通,明确掌握业主方的开发思路,制定详细的开发进度计划、资金需求计划,并在BT合同中具体明确每阶段需要融资的金额及时间点。

制订详细的资金监管方案,并会签相关责任方。

3.4 理顺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体系,加强各方的施工质量责任意识

缺少了有效的支付手段的约束,BT建设模式下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效率会受到项目投融资机制的影响而降低。为降低这些影响,项目管理公司应积极利用项目联络机构、项目资金监管机构,协调沟通相关责任方,协助监理单位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3.5加强对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措施费的监管

从文化城项目的特点来看,项目管理公司的施工现场管理,特别是文明施工管理理应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在BT建设模式下,更须对文明施工措施费进行专项监管,加强对文明施工措施费使用计划的管理。

3.6加强对第三方支付管理

根据项目开发计划,合理安排第三方资金需求计划,积极协调项目投融资方及项目资金监管机构,妥善落实各项资金需求。特别是涉及设计费、监理费、项目前期费(如果存在)等各项资金计划安排。

3.7 加强BT建设模式风险管理

BT建设模式下,项目实施方的融资能力将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加强对项目实施方投融资能力的监控,可有效降低项目各项风险的发生。

通过协助项目实施方加强对材料设备市场的监控,可以有效降低因材料设备涨价而带来的项目成本的上升,降低业主投资控制风险。

3.8 加强BT建设模式施工总承包合同管理

项目管理公司积极协助业主建立完备的BT施工总承包合同管理模式,从总体上对项目的投资目标、进度目标、质量目标进行控制。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积极协调BT项目发起方和项目实施方遵守相关合同条款。

参考文献:

1、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BT模式风险管理实证研究。郭捷天津大学2000博士论文

2、BT项目风险分析万先进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第24卷第5期)

工程项目融资管理 篇五

第一条为推动本区水利建设融资工作顺利进行,保证贷款资金合理有序借入、安全有效使用和按时足额偿还,根据企业融资相关规定,结合本区水利建设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市区水利局是水利建设的融资主体,牵头办理水利建设资金融资相关事宜;市区大禹水利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资公司”)是区政府出资的国有独资公司,具体承担全区水利建设融资任务及相关款项结算等。

第三条水利建设融资资金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理有效整合原则。结合全区水利实际,综合财力情况,按照重点项目规划和实施要求,合理安排融资规模,切实增强全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

(二)分项封闭运行原则。融资公司设立贷款资金专户,按董事会确定的年度资金计划支付额度,分项结算水利建设贷款资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平调水利建设贷款资金。融资公司也不得对外提供其他担保事项。

(三)专款专用结算原则。水利建设贷款资金主要用于按国家政策办理立项、批复手续,并经区政府批准列入贷款资金结算的重点水利建设项目。贷款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人负责、专项结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分配、挤占挪用。

(四)自我循环平衡原则。融资公司建立切实可行的还贷机制,编制年度平衡计划,通过自身合理运作,解决项目融资及相关费用,做到良性循环、自我平衡。遵循项目借款协议规定,明确具体还贷资金来源,按还贷计划和还本付息通知,做好还贷资金的落实工作,确保按时足额还贷。

第二章水利建设融资职责分工

第四条区水利局作为融资项目的实施单位,主要职责是负责申报和提交项目前期相关批件、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手续;组织项目建设,严格控制建设成本,确保项目概算科学合理;督促项目工程进度,按进度提出用款申请;强化项目检查验收,并提供项目管理所需材料。

第五条区财政局、区国资办是贷款资金日常管理监督机构,主要职责是负责指导融资公司业务工作;审核融资公司报送的用款申请,并开展日常监督考核;监控还贷情况,指导偿还贷款的机制建设;检查贷款资金的会计核算;组织对贷款项目的绩效评价等。

第三章水利建设贷款资金的申请和发放

第七条区水利局根据上级下达的项目建设任务,确定建设资金来源,具备实施条件后,组织项目实施建设。

第八条项目投资的区管水利工程,经区政府同意后,由融资公司向贷款银行提出项目申请及用款计划,经相关部门与贷款银行商定后,在《借款合同》中予以明确。

第九条《借款合同》签订后,由融资公司负责落实《借款合同》中约定的提款条件,并正式向贷款银行提出贷款发放的书面申请。

第四章水利建设贷款资金的使用与拨付

第十条贷款资金主要用于区政府确定的全区水利工程建设所需的资金及必要的相关拆迁安置费用等,不得提取任何融资建设管理费。贷款资金使用实行统一审批程序,并接受贷款银行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一条水利建设资金收支由区水利局委派项目会计,委派会计依法对项目资金实施会计核算和日常监督。对各级财政补助的项目资金,仍按现行的水利资金管理办法执行,由区财政局审核拨付;使用水利贷款资金,由融资公司依照项目进度确定的资金及项目会计核算结果支付资金,并按规定向区财政局、区国资办、贷款银行报送财务报表及财务报告,同时协助和督促收集、汇总工程决算资料。

第十五条对相关拆迁补偿安置实行委托付款。涉及水利工程项目所需拆迁补偿安置费用,由相关部门或街道委托融资公司提出支付申请,完善合同签订、拆迁补偿登记审核等相关手续后,从融资公司专户直接支付给负责拆迁单位。委托方必须按融资公司转借合同规定的贷款期限、利率、提款计划、还款计划等内容,签定转借协议,并出具相关还款承诺函。根据实际情况,提供质押或有关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

第五章水利建设贷款资金的偿还

第十六条水利建设贷款资金分年度偿还,还款资金的来源,主要包括预算安排的水利建设资金、当期土地出让收益、使用贷款资金形成的资产收益以及政府收取的各项水利建设收入等。

第十七条建立还贷准备金制度,还贷准备金规模原则上按贷款余额5%的比例提取,统一缴至区财政水利专户储存管理。还贷准备金的来源包括:预算安排,在编制年度预算时根据财力的增长情况适当安排偿债准备金;政府性基金;融资公司经营收益;处置国有资产收入;融资项目的土地收益等。

第六章水利建设贷款资金的监督与管理

第十八条项目实行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和工程资金审计制;并执行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及水利工程项目相关管理办法。

第十九条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对贷款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贷款资金安全有效以及项目顺利实施。项目竣工后,按有关规定和项目要求组织验收。

项目融资论文 篇六

关键字:城镇基础设施;融资模式;PPP模式

Abstract: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s the ke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wns, and funding is the key of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of PPP financing mode and the traditional financing mode undertook comparative analysis. Based on the PPP financing model in urb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are analyzed, put forward PPP financing pattern application model. Finally it discuss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del could face the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urban infrastructure financing model PPP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些年来,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城镇基础设施是城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受传统的融资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财政资金投入,融资渠道极为狭窄,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资金严重不足,对各级地方财政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基于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合作的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PPP融资模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这是一种以各参与方“双赢”或“多赢”为合作理念的现代融资模式。

一、PPP融资模式的内涵及其与传统融资模式的比较

(一)PPP融资模式的内涵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模式,是指公共部门、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企业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的形式。PPP代表的是一个完整的项目融资的概念,是对项目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组织机构设置提出的一个新的模式,它是政府、赢利性企业和非赢利性企业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的以“双赢”或“多赢”为理念的相互合作形式[1]。

(二)PPP融资模式与传统融资模式的比较分析

PPP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与传统融资模式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合作的各方开始于项目确认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共同参与论证,有利于尽早确定项目融资的可行性并且在论证阶段合作双方就能对在项目合作期间的责任、义务、风险、利益进行合理的分配。

2.由于政府分担了一部分风险,减少了承建商与投资商的风险,从而减低了融资难度,提高项目融资成功的可能性[2]。

3.参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私人企业在项目前期就参与进来,有利于利用私人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减少了项目准备过程的时间。

4. PPP模式有助于节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整个寿命期中的总成本。 [3]

二、PPP融资模式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

城镇的规模相对城市较小,没有像大城市那样的高密度的居住人群。一般而言,城镇基础设施的内容和城市基础设施内容基本相同,但范围可能更小一些,主要包括交通基础设施、通讯、电力、自来水等公用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基础设施[4]。

从城镇基础设施的经济属性来看,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城市的基础设施一样,相当一部分具有自然垄断的性质。因而,当私营部门要参与城镇基础设施的设计、投资与经营时,有必要受到政府规则的合理管制;城镇的基础设施大都属于准公共产品而非纯公共产品,某些则更接近于私人产品。在我国传统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中,有限的资金主要被用于投资大城市基础设施,而鲜有关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因此,城镇的建设主要靠当地政府投入,而普遍存在的村镇政府的财政困难导致很难拿出足够的资金。即使存在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也远远不能解决资金缺乏的问题。

三、应用PPP融资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和相应对策

(一)面临的问题

如前所述PPP融资模式对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面临一些现实问题。

1.法制不健全,缺乏政策平台

PPP作为一种合同式的投资方式,需要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法律条文作为依据,使双方的谈判有章可循且标准规范。但是,有关PPP这一新型公共项目管理模式的政策法规尚未出台,有关公私合营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还没有做出统一安排。

2.融资的风险问题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PPP模式之后,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实际上就变成了一种合同关系,而合同能否起作用,关键就是缔约双方是不是认为这种合同是可执行的。由于政府在即中起着主导作用,政府与私营部门订立的合同协议能够善始善终地执行和遵守受地方政府换届、中央和地方政策的冲突、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就很大[5]。

3.公共服务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的公共服务部门的价格改革滞后,缺乏科学合理的价格制定、调整机制和财政补贴机制。在实行PPP融资模式之后,由于国家将不对其进行价格补贴,项目投资者为确保合理的利润水平,必须准确核算其成本和利润,从而导致实际价格水平与用户的可接受性存在差距,使项目成功存在困难。

(二)相应的对策

1.完善法制建设

PPP融资模式的私营参与者不只有国内私人部门进入,有时甚至会有国外的部门进入,城镇政府在与他们的谈判与合作中,所遵循的不仅有国内的法律和法规,同时也要遵循国际惯例。政府应该迅速完善相关领域的立法,以适应融资发展的趋势。

2.注重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由于PPP模式下,项目投资数额巨大,持续时间长,投资决策一旦被实施很难改变或者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因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对拟投资项目进行科学、全面的论证,以减少投资决策的盲目性。

3.建立合理的基础设施定价机制和补偿机制

基础设施的价格是公众、投资者和城镇政府共同关心的问题。关于到底采取何种方法定价,还存在着一些不同的意见。关键问题是最终的价格是各方都能够认可的一个公允的价格,即投资商、运营商获得合理的回报或利润,公众得到满意的服务。

四、结论

PPP是基础设施融资领域的一个新兴概念,除了解决基础设施资金短缺问题外,同时也可以实现PPP 参与各方共赢的局面,在我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我国实行PPP模式还存在一些障碍,政府应该加快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健全法制建设,加强相关领域人才的培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选取合适的PPP典型模式,以期实现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适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王雪青,喻刚,赵辉。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的PPP模式[J]. 科技管理研究,2008.(4)

[2] 陈伟强。PPP与BOT模式的比较[J]. 维普资讯,2003,(1)

[3] 王涯茜,王世君,杨宇。 基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最佳使用价值理论的PPP模式分析[J].建筑经济,2009.(11)

项目融资论文范文 篇七

目前,我国土地整治项目融资实践已远远超过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管理的范畴。现行的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已不能解决土地融资中的现实问题,亟需出台适合土地整治项目的融资法律法规。在宪法对土地资源保护的框架内,结合市场调控需求,制定适应市场机制的土地整治融资条例或办法,规范融资主体、融资方式、融资内容、融资监管及相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形成科学、明确、规范、严格的农村土地整理融资行为规则。同时,建立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认可的,具有地方经济特色为农村土地整理融资完善配套实施细则,建立科学细致的融资实施制度。

2加强国家政府对农地金融的支持

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只有国家的维护和扶持,才可以顺利实施。中央银行对农地金融应实行特殊政策,并且财税部门对农地金融也应当照顾,免征所得税,减半征收营业税。对于“剪刀差”所形成的利税一部分,财政应将之用于补贴农地金融机构,达到间接支农的功效。土地整治项目融资模式也应考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及特点,建立适合各地经济增长模式的农村土地整理融资组织形式。制定合理的土地整治项目收益分配方式,对土地整治项目经济收益进行具体分配,鼓励民间组织、企业、农民集体和个人自筹资金投入农村土地整治。要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其拥有的土地作为股份入股,与国家、企事业单位联营合股共同出资整理;或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筹资金,在对当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指导下,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方向整理土地;或者动员主农户出资,政府以免税、提供无息或低息贷款、奖励、补助金等形式适当补助;或者成立土地整治公司通过招投标程序,专业融资并管理土地整治项目。

3逐步建立农村金融业务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融资需要稳定的农村金融业务做支撑,也需要构建有效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地关系,促进农地流转机制的形成和农地金融业务的开展。具体地讲,可以在以下3方面下工夫,改革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把入保面扩大到农民工,实行在哪里就业、居住,就在哪里入保的制度,同时在农村也要逐步建立起互质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农户的后顾之忧;与社会保障制度相配套,对于那些有了稳定职业、可靠收入、固定居所的农户,视其“入保”的情况,吸收他们为城市居民,使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彻底转移出来;农户放弃集体成员资格和土地权利时应给予适当的利益补偿,金额的多少可以结合社会保障情形、农户所在集体土地的数量、价格等确定。

4重视政策理论研究

工程项目融资论文 篇八

【关键词】BT模式;工程项目;项目融资;风险

BT是英文build一transfer的缩写,中文译作建设一转让,它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情况下由于市场细分而逐步形成的。BT模式是一项涉及金额大、专业多、时间长的综合业务自然会面对大量风险。要想成功运作BT业务就必须对其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和深刻认识。按项目风险的表现形式划分可以划分为:信用风险、建设风险、市场风险、金融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环保风险、生产风险。

1 信用风险

项目融资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是指项目有关参与方不能履行协定责任和义务而出现的风险。在项目融资中,即使对借款人、项目发起人有一定的追索权,贷款人也将评估项目参与方的信用、业绩和管理技术,因为这些因素是贷款人依赖的项目成功的保证。像提供贷款资金的银行一样,项目发起人也非常关心各参与方的可靠性、专业能力和信用。信用风险贯穿项目始终,项目参与方的资信、技术、资金能力、业绩和管理水平是评价项目信用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

2 建设风险

项目的建设风险存在于项目建设开发和试生产阶段。其主要表现为:项目建设延期;项目建设成本超支;由于种种原因,项目迟迟达不到“设计”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极端清况下,由于技术和其他方面的原因,项目完全停上放弃等。完工风险是建设风险中最重要的内容。完工风险是指项目无法完工、延期完工或者完工后无法达到预期运行标准而带来的风险。项目的完工风险存在于项目建设阶段和试生产价段,它是项目融资的主要核心风险之一。完工风险对项工公司而言意味着利息支出的增如、贷款偿还期限的延长和市场机会的错过。

3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在一定的成本水平下能否按计划维持产品质量与产量,以及产品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有价格风险、竞争风险和需求风险。这三种风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项目方在计划投资项目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种因素:是否存在该项目产品的国内和国外市场;可能的竞争激烈程度怎样;是否有相似项目竣工;预计产品的国际价格、适用关税和贸易壁垒;市场准入情况;当项目到运营阶段时,项目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是否仍然有市场;项目所用的技术是否可能被超过;在一定的成本水平下能否按计划维持产品的质量与产量,产品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价格波动;设备、能源、原材料供应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应将市场准入情况、竞争程度、时效性等纳入评价范围。

4 金融风险

项目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两个方面。在项目融资中,项目发起人与贷款人必须对自身难以控制的金融市场上可能出现的变化加以认真分析和预测,如汇率波动、利率上涨、通货膨胀、国际贸易政策的趋向等,这些因素会引发项目的金融风险。

5 政治风险

凡投资者与所投资的项目不处在同一国家,或贷款银行与项目分处异国都有可能因项目所在国的政治、行政组织行动的变化而导致项目失败、项目信用结构改变以及项目偿债能力发生变化等政治风险。项目的政治风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国家风险,如借款人所在国现存政治体制的崩溃;对项目实行国有化;或者对项目产品实行禁运、联合抵制、终止债务的偿还等。另一类是国家政治、经济政策稳定性风险,如税收制度的变更;关税及非关税贸易壁垒的调整;外汇管理法规的变化等。在任何国际融资中,借款人和贷款人都承担政治风险,项目的政治风险可以涉及到项目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

6 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指东道国法律的变动给项目带来的风险。世界各国的法律制度不尽相同,经济体制也各具特色。跨国借贷可能面临因法律不同而引发的争议;有些国家担保法的不健全可能导致获得担保品成为困难;有些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可能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有些国家缺乏有关公平贸易和竞争的法律等,这些因素带来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

7 环保风险

环境保护风险是指由于满足环保法规要求而增加的新资产投入或迫使项目停产等风险。随着公众愈来愈关注工业化进程对自然环境以及在环境中休养生息的人类健康和福利的影响,许多国家颁布了日益严厉的法令来控制辐射、废弃物、有害物质的运输及低效使用能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污染者承担环境债务”的原则己被广泛接受。对项目公司来说,要满足环保法的各项要求,就需要增加项目生产成本,或者增加新的资产投入改善项目的生产环境,对那些利用自然资源或生产过程中污染较为严重的项目来说甚至会迫使项目无法生产下去。因此,对项目融资期内有可能出现的任何环境保护方面的风险应该和上述其他风险一样得到充分的重视。遵守环境保护法规的风险不仅表现在生产成本增加从而降低项目原有的经济强度,进一步而言,在贷款人以项目场地和项目资产作为担保品的情况下,如果行使接管项目的权利,同样将承担环境保护的压力与责任。除了对污染的罚款以外,环境成本还可能包括:环境审计计划所需的费用、环境影响评估所需的费用等。

8 生产风险

生产风险是指在项目试生产阶段和生产运营阶段中存在的技术、资源储量、能源和原材料供应、生产经营、劳动力状况等风险因素的总称。它是项目融资的另一个主要的核心风险。生产风险主要表现在:技术风险;资源风险;能源和原材料供应风险;经营管理风险。

9 小结

作为一个BT项目的投资人或者管理者,关键是要尽可能准确地识别风险、估计风险和评价风险,通过使用多种管理方法,合理地规避或分散风险。运用技术和手段对项目活动所涉及的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采取主动行动,创造条件,尽量扩大风险事件的比较有利的结果,妥善地处理风险事故造成的不利后果,以最少的成本保证项目安全、可靠地完工。

参考文献

[1]阎虹、林耸。运用BOT模式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Vo1.19(3):14一16

[2]蒋先玲。论BOT项目融资模式的国产化。金融观察,2004(7):61一63

[3]张朝阳。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2,6

工程项目融资论文 篇九

关键词:BT建设模式营业税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U29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伴随着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建设模式多元化的进程,国内、外金融资本、民间资本以及国内具有投融资能力的大型工程公司以自身的资金优势,逐渐突破了我国传统的建设模式,引入了国外通行的各种建设模式,参与到我国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中。由于国外的有关建设管理的法律、法规与我国现行的建设监管制度有很大的差异,那些国外的建设模式在中国的实践中遇到了许多“水土不服”的问题,甚至出现与我国现行的建设管理法规冲突的问题。本文着重讨论关于BT建设模式的税收政策问题。

一、问题的由来

2003年,我国下发了《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鼓励有投融资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对具备条件的工程项目,根据业主的要求照建设-转让-(BT)、建设-经营-转让(BOT)、建设-拥有-经营-(BOO)、建设-拥有-经营-转让(BOOT)等方式组织实施。此后,由于许多地方政府在建设资金方面短缺,BT建设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被广泛采用。

目前国内基础设施建设采用的BT建设模式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完全BT方式。完全BT方式是指通过招标、竞争性谈判确定项目的建设方,建设方组建项目公司,以项目公司的名义进行项目的立项审批、融资、投资和建设,项目建成后由业主回购的形式。

(二)BT工程总承包方式。BT工程总承包方式是指通过招标、竞争性谈判确定项目建设方,建设方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的承包,并承担项目的全部投资,由业主委托指派工程监理,项目建成后由业主回购的形式。

在许多地方,这种方式被简化为地方政府或其委托人直接作为项目的建设方,在完成项目的审批、设计后将施工环节以BT合同的方式,交给具有相关施工资质和投、融资能力的施工企业完成。项目建设后由建设方以回购款的名义支付工程款和资金费用。这种简化的方式模糊了垫资承包和BT模式的界限,不论其合法性如何界定,但在许多地方政府的建设工程中已经被大量采用。

在BT建设模式中,涉及到融资、担保、融资租赁、征地拆迁、设计、施工、物业所有权转移、股权转移等的多项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产生的费用都是业主支付回购款的组成部分。应该如何对BT投资方就业主支付的回购款征收合理的税款呢?由于国家税务总局并没有出台针对该业务的统一规范,使得BT项目在税收征管中缺乏统一、明确的依据。

二、合法、合理性分析

中国的建筑行业是一个竞争比较充分的行业,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很低,不同的征税税目对于BT模式经济效益影响很大。对下是营业税税目表(以北京地区为例,省略企业所得税),销售不动产还可能涉及土地增值税和契税等。

一般政府的BT项目小则上亿元,大到几十亿元。伴随着国内建筑市场产业链条的拉长,融资成本的不断攀升和BT项目回购期的延长,工程建设费用在回购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个别项目的资金成本甚至超过了建设费用。因此不论按照哪一个单一税目征税都会影响税收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对于BT项目,不合理的征税规定,不仅仅会造成了几百万、几千万纳税额的差异,还可能造成高额征税、税款流失、重复征税、税收政策的公平与诚信等问题,甚至造成贪腐、引发人们对政府公权力的质疑和行政诉讼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国内的有关专家呼吁国家税务部门尽早出台针对BT模式项目的统一税收政策。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和建议。

我认为,伴随着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建设模式多元化的进程,金融资本与建筑行业各相关领域的跨界融合,建设投资与建设管理的分离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各种国外的、新生的或衍生的建设模式将不断涌现并冲击我国建筑行业传统的建设模式。征税合理性的问题不仅仅出现在BT模式项目中,在国家建设部认可的工程项目管理总承包(PMC)的建设管理模式中同样存在管理总承包是按照建筑业征税,还是按照服务业征税的问题。随首建筑行业改革的深入,此类问题会层出不穷。国家税务部门不必要、也不可能针对每一种建设模式制订相关税收政策。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在我们讨论解决BT项目营业税合法、合理性问题时,首先应该明确以下两个问题:税收政策并不能解决建设项目的运作是否符合建筑业相关法律法规的问题;随着建筑行业产业链条的延长,银行、金融机构、保险业、施工企业、设计企业、材料生产上等建筑行业的参与者之间的合作与融合是大势所趋,对BT项目的各种费用采用单一税目征收营业税会越来越不合理。

对于BT项目的征税问题,我们应该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法律原则,采用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办法,对构成BT项目回购款的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按照不同税目,实施差额纳税。

具体来说,对于工程建设费用部分,按照建筑业税目征收营业税;对于融资成本、资金收益、担保、保险、融资租赁等经济活动部分,按照金融保险业税目征收营业税;对于建设管理费用部分,按照服务业的税目征收营业税;对于国内BT项目涉及的特许经营权和物业权属等形式上的转移,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宜重复征收营业税。

上述原则的制订,不仅可以解决征税相对合理性的问题,也压缩了纳税人策划税收对策的空间。由于政府对于BT项目一般都会请审计机构进行审计, 各种经济活动费用的界定并不十分困难,上述差额征税的办法具有可操作性。

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分析各种建设模式中经济活动的本质,确定不同税目实施差额征税,这个办法对于目前国内开始流行的建设-经营-转让(BOT)、项目管理承包(PMC)、项目管理服务(PM)、设计采购施工(EPC)等建设模式的征税问题都可以得到相对合理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线谈BT模式就适用的税收政策 南通市海门地方税务局

[2]营业税财产行为税税收政策问答 安徽省宣城市地方税务局

项目融资论文 篇十

关键词:项目融资;风险评估;方法

项目融资中的风险评估存在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就是风险评估的难点。只有对这些不确定性因素进行风险分析,并对这些风险进行综合分析,进而达到最后对项目融资中的风险有科学的处理方法,进而使项目顺利完成。

1 项目融资中风险评估的定义概念

项目融资中的风险评估就是对项目融资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整合后,得出的综合性的风险评估。项目融资中的风险评估既能对整个项目进行前对所要涉及的风险因素给出不同的影响评价,又能为如何规避和处置这些预计到的风险提出相应的对策。从整体上来说,项目融资中的风险评估就是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对于后期所要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解决方案。

2 项目融资中风险评估的基本步骤

在项目融资中的风险评估经验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项目风险的概率,应用正确的风险评估步骤,可以提升提升项目融资中风险评估的成功率。作者将项目融资中风险评估的基本步骤总结如下:

(1)评估所有方法。在评估的过程中,每个影响因素和方法都要考虑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评估中不会有因素影响项目融资中风险评估的准确度。

(2)考虑风险态度。对于每个风险都要有慎重考虑的态度,态度会影响整个风险评估。由于人为的原因,每个人进行风险评估时所考虑的都不太一样,主要是对影响因素的不同考虑,对不同的数据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这就使得考虑风险的态度成为影响整个项目融资中风险评估的重要方面。

(3)考虑风险的特征。对于每个发现的风险都要进行详细深入的剖析,以求达到对每个识别风险的控制。

(4)建立测量系统。对于风险的评估要有相应的测量系统与之配合,建立测量系统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系统性预测。在对已经认识的风险可以做到依据经验进行定量或定性的测量评估。

(5)解释结果。对于项目融资中的风险评估,在进行测量分析后要对测量的结果进行解释。解释不单单是为了对数据有更深刻的了解,更要对数据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处理。通过解释结果,不但能让评估人员对测量数据有深入的了解,更能在解释数据时,对未来要发生的风险进行推断。

(6)做决策。做决策可以说是整个风险评估中的最后阶段,对前面进行分析估计的风险进行对比做出决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以实际的情况。但我们不能排除每个决策者所独有的见解,对于风险评估的决策,决策者的个人见解对决策也有影响。最终的决策对风险的留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3 项目融资中风险评估可采用的方法

(一)定性风险评估

(1)历史资料法

所谓历史资料法,就是根据在以往项目融资中风险评估的历史记录,通过把现在项目融资中风险评估数据与历史资料中的数据对比,进而的出相应的风险评估数值。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历史资料法就是依靠以往的风险评估经验进行现在的风险评估。这种方法有一定的作用,但有时受到历史资料的拘束,如果没有相应的历史资料,这种方法就无法运用。一味的使用历史资料法也会导致很多问题,毕竟很多历史资料都不是十分的准确,必然会导致结果又一定的偏差。

(2)理论概率分布法

通过对以往项目的风险评估,可以综合得出一定的理论概率,这种理论概率就相当于不同项目风险的比例。如果决策者没有十分充足的项目管理经验,又对历史资料法运用的不是十分得心应手,就要对风险评估进行理论的概率分布修正。通过运用概论修正,达到风险评估理论上精确的目标。

(3)风险事件后果的估计

对于项目融资风险评估,不能仅仅进行风险评估后就结束了。对于项目融资后的风险事件估计也不能缺少,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甚至比风险评估更为重要。风险事件后的估计不但能衡量风险的各方面要素,更能确定风险评估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通过数据记录,为以后更好的使用历史资料法奠定基础。

(二)定量风险评估

定量风险评估包括访谈法、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决策树分析和非肯定型决策分析。定量风险评估主要是从各种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盈亏决策的关键因素,进而得出风险评估的作用与效果。

4 结语

项目融资中的风险评估是整个项目风险评估中的一部分,但对于整个项目风险评估来说,确实十分重要的。项目融资就是为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是整个项目的资金保证。但相应的资金的风险评估对每个投资者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风险投资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投资者才会进行投资。笔者通过对项目融资中风险评估方法的分析总计,总结出风险评估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希望这些方法和步骤能对从事项目融资风险评估的工作的人员给与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彭鹏。浅析项目融资中风险评估的方法[J].经营管理者,2012(18).

[2]王静红。以“项目融资”方式促进房地产企业的发展[J].环渤海经济t望,2012(10).

[3]期海明。商业银行参与BT项目融资法律风险分析――以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为例[J].广西金融研究,2013(10).

工程项目融资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项目融资 传统公司融资 BOT

进入“十二五”阶段,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加大,加之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主要依靠财政资金,庞大的投资金额,使得政府财政预算捉襟见肘,而众多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建设又迫在眉睫。因此有必要发挥项目融资的优势,探索适合具体的工程项目的融资模式进行融资,改善原本政府融资单一的情况,充分利用国内外资金来推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才是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基建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单一

我国工程项目由中央或省市一级政府行使决定权和项目审批权,政府财政预算拨款和银行贷款是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来保障工程项目运行。

政府财务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仍然是我国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和渠道,据统计,二者占到工程项目投资总额的80%以上。我国的政府预算通常分为两个部分,政府投资的部分来源即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经常预算收入来源主要是税收,经常性支出侧重于公共产品和服务;资本预算收入来源主要是债务收入,支出是政府投资,其中以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为主。虽然国家出台法律规定,地方政府不能向银行贷款,但为弥补资金需求的不足,地方政府成立投资公司,以此向银行贷款。在该情况下,政府部门为该投资公司做担保并承诺还款,此时还款主体并没有改变依然是政府。

政府在债务依赖性融资模式下,面临巨大的筹资压力和还款压力。由于基础设施项目经营项目的性质和现有城市财政能力有限,还款面临很大的挑战。虽然政府信用为项目做担保,但银行考虑到以往政府该类项目还款率低,对该类项目做出调低资信度的举措,如此提高了政府信贷再融资的成本,控制不好就会出现恶性循环的国家债务危机。

(二)融资风险较高,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工程项目融资分担合同尚缺乏完善、统一的实施规范,以及具有相应规模和专业化的咨询机构,实施过程中的随意性较大。风险分担合同是用以规范各方在项目过程中的权力和责任的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风险分担合同不完善,必然会导致各方在实施过程中采取随意性的行为,过分规避自身承担的风险,扭曲风险溢价,降低融资项目的总体收益,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

法律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环境,对经济的顺利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善的法律体系可以降低经济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民间资本、商业资本和外国投资者参与项目融资,主要关心的是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证,它直接影响到项目投资者对工程项目融资的可行性评价。然而,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项目融资的法律体系。政策对项目融资涉及到的行业限制、项目条件与审批程序、指导原则、项目收益分配原则、政府担保范围与界限等问题还没有相应的权威规范, 缺乏政府统一有效的管理,这就大大降低了项目融资的成功率。

二、项目融资的概念

(一)项目融资的概念

项目融资是一种不同于传统融资的融资方式,项目融资的融资主体是项目公司;项目融资的融资基础是项目资产和预期收益;融资项目的风险由项目参与者共同承担;贷款人对项目发起人只有有限的追索权。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的《关于境外进行项目融资管理暂行办法》对项目融资有这样的解释:“项目融资是境内建设项目在境外筹集资金,而以项目资产和预期收益为债务责任担保的融资方式”。国内外对项目融资的定义大致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定义认为项目融资是一种没有追索权或只有有限追索权的融资方式;广义定义把一切为新项目建设而进行的项目收购、债务重组等金融活动都划为项目融资的范畴。

三、项目融资的特点

(一)项目导向性

工程项目融资的主体是工程项目本身,其融资计划主要取决于现金流及资产实力,而绝少依赖于工程项目发起人或主体的信用。工程项目投资者在投资时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融资项目贷款期内能够产生的现金流、贷款数量、融资成本和融资结构等。

(二)有限追索权,

区分工程项目融资与传统公司融资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贷款人对借款人是否有完全的追索权。工程项目融资的优先追索权指的是贷款人只能在某些阶段或范围内对融资项目借款人进行追索,例如项目建设阶段、试生产阶段或资金量和资金形式的限制。除了这些阶段或范围外,不管工程项目出现什么样的问题,贷款人都不能对借款人任何形式的财产进行追索,除了融资项目的资产、现金流和贷款人在工程项目中所承担的责任。贷款人能否收回贷款完全取决于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经营的成败。工程项目的发起人可以向项目公司注入股本,但是并不以自身资产来担保清偿贷款。

(三)债务比例较高

在工程项目融资中,发起人可以投入较少的股本,来承担高比例的负债,这是其他融资方式所没有的。贷款人可以承受的债务比例受所在的国家,工程项目的经济强度,融资规模以及其他的当事人是否投入股本等等因素的影响。通常工程项目发起人的负债比例在75%—80%之间,在一些规划严谨的项目中,发起人的负债比例可以达到90%—100%。这种融资和负债模式极大地吸引了资金相对缺乏的发展中国家。

项目融资论文 篇十二

关键词:资本配置效率;金融体系;金融管制;金融发展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3―0007 05

中图分类号:F830.4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7-01-08

注: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信息与国有银行信用风险》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6JC790016。

[作者简介]米运生(1972-),湖南怀化人,瑶族,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和国际经济学;贺虹(1974-),女,湖南怀化人,经济学硕士;李永杰(1951-),广东顺德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金融经济。

一、功能主义视角中的金融体系资本配置问题

对资本的增长效应,包括早期增长思想,从哈罗得一多马模型到内生增长理论等所代表的现代增长理论,及各流派的发展经济学,都存在一致性共识,尽管它们资本形成政策主张等方面有巨大分歧。资本配置的无非是通过政府有形之手或无形之手即金融体系来进行。对于金融体系在发挥资本的要素数量效应和配置效应方面,尤其是后者,理论上和实践认识上也存在巨大分歧。这种分歧,伴随着从金融机构主义到功能主义的整个演进过程。

对金融体系增长效应的争论由来已久。早在120多年之前,Walter(1873)就认为,银行体系的发育促成了英国工业革命。Hicks(1969)和Bencivenga(1977)将工业革命归因于金融发展。为表示对金融体系的厚爱,Bencivenga风趣地说到,“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到金融创新”;而狄克森(1967)干脆用“金融革命”来描述英国的“光荣革命”。但Robinson(1952)看来,银行只不过是“跟着企业跑”的被动角色而已。

金融体系增长效应理论认识的分歧也是很大的。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漫长历史中,在主流理论的理想模型中,没有给金融体系留下相应位置。弗里德曼(1963)看来,除创造货币功能外,金融中介不存在其他功能。在标志现代资本结构诞生的MM定理中、在真实商业周期理论中、在标准的经济均衡分析的-般模型和瓦尔拉斯模型及其最完美现代诠释即Anrown-Debreu范式中,金融体系都是多余的和没用的(Freixas and Rochet,1997)。在微观的个人消费层面上,Fama(1980)也否定了Fisher(1930,1933)的分离定理。

金融体系果真一无是处吗?怎样解释成熟国家非常发达的金融体系之现实呢?早在20世纪30年代,当维克塞尔和斯拉法等否定了萨伊的货币“面纱论”之后,金融中介在信用媒介、信用创造和信用调节等功能逐渐被认可。6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对金融中介在减少交易成本、监督经理人等方面的功能进行全方位的分析。金融发展理论(Goldsmith,1969;McKinnon,1973;Shaw,1973:D.J.Mathieson,1979;Greenwood and Jovanovich,1990)从发展战略上论证了金融体系通过渠道效应和债务媒介效应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Goldsmith(1969)以其丰富的材料雄辩地证明了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他对经济史的回顾揭示了一个事实: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一桶金离不开银行体系的储蓄动员功能。

80年代以来,新金融发展理论强调了股票市场对增长的意义。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学者对公司债券的经济增长效应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学者对金融中介的认识也在深化,Crane (1995)、Bodie and Menon(1993)以及Merton and Bodie(1993,1995,1998,2000)等离开了长期流行的金融中介机构观而提出了功能观点。90年代,以Levine(1993,1997)的文献为标志,功能主义视角(functionalapproach)深刻影响了学者对在公司债券和股票市场的经济功能的理解。在持功能主义观点的文献中,大都为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问题安排了足够的版面。基于对资本配置在促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内涵发展、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大意义,结合制度主义思路,本文对国外金融体系资本配置功能问题作一理论综述。

二、金融体系的资本配置功能:单一部门分析

(一)银行。银行在实现储蓄与投资第二次结合中的重要意义(Gurley and Shaw,1955;1956)可以说是一个特征化事实,分析银行金融功能的早期文献也集中于储蓄动员方面。然而,有人也发现它的资本配置功能。Bagehot(1873),Hicks(1969),Greewood and Jovanovic(1990)等均认为银行的资本配置功能是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原因。Bagehot(1873)在总结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时颇为自豪地说到:英国金融中介调整速度较快,能将资本投向最有利可图的项目,并从无利的项目中撤退;这种功能,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Lance Davis and Robert Huttenback(1986)的比较分析发现,与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等相比,英国金融中介更善于甄别有利可图的项目和厂商,并促进了英国19世纪的经济辉煌。20世纪80年代以来,银行的资本配置功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体现在功能主义的理论文献中。Slade (1991),Mertonand Bodie(1995,2000)认为,“便利资源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进行跨越时空的配置”或“在时间和空间上转移资源”是银行三大基本职能之一。在Levine(1997)的经典归纳中,配置资本被看成是银行的五项基本职能之一。

至于银行优化配置资本机理,则见仁见智。Bagehot(1873)和Schumpeter(1912)很早就意识到银行能有效甄别项目的“好”与“坏”。Vincent Carosso(1970)强调,储蓄者没有时间、能力和方法去获取、处理关于企业家能力及市场形势等相关信息;信息搜寻成本使它在投资机会面前望而却步,阻止了资本流向高价值的项目。于是,Diamond(1984);John Boyd and Edward

Presccou(1986)把减少信息成本看成是银行的基本功能。而Boyd and Prescott(1986)把银行职责理解为筛选项目,即银行帮企业选择较好的项目。其具体机理则如Levine(1997)所言:相对单个储蓄者来说,银行在收集、处理信息方面的规模及专业优势能帮助投资者获得相关信息,资本配置因而得以改善。在古典交易成本模型基础上Gurley and Shaw(1960,1994)、Benston and Smith(1976)、Fama(1980)、Alan and Santomero(1998)、Stiglitz (1985)、Sliovin (1993)、Meroton and Bodie(1995)、Leland and Pyk(1977)等发展的信息模型则强调,银行在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方面有规模经济优势。Leland andPyle(1977)把银行看成是“信息共享联盟”,专业化和规模经济优势使它可以低成本地搜寻和甄别“好”项目。与信息模型不同,Puri and Prescott(1986)另有见解,银行的贷款审查和监督功能可有效甄别劣质与优质项目。Diamond(1984)和Freixasand Rochet(1997)的研究表明,银行在监督和审计借款人并防止机会主义行为方面有比较优势,这种功能迫使经理人将信贷资本投向预期利润率较高的优质项目。

那么,什么是好项目呢?对创新理论有重大贡献的Schum―peter(1912)的技术进步观点认为,良好的银行通过甄别高技术项目并对此提供融资而促进技术进步。King and Levine(1993)也是技术主义者:银行能有效区分那些具有较新产品和工艺的企业,它能甄别最好的生产技术,技术进步速度因良好的银行体系而加快。Diamond(1984)and Dybvig(1983)把好项目理解为高收益,银行的流动性能将个人小额剩余转化成流动性较强的金融工具、将非流动性资产变成流动性资金,然后集中投向收益较高的投资项目。Diamond和Dybvig(1983)的DD模型及其扩展(Bencivenga and Smith,1991;Levine,1991)则动态视角从公司长期资本行为来区分项目之优劣,他们提供的模型表明,银行能为投资者解决因流动性风险带来的消费冲击,并促进资本从短期项目流向长期项目。无独有偶,Greenwood和Smith(1997)的文献也证明,银行的流动性创造能够促进长期资本形成,并可优化资源配置。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体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Allen and Santomero(1997)和Schohens and Vensveen(1999)等学者发现,风险管理已成为银行主要业务。学者尤其是新金融发展理论家更加重视从风险管理方面来分析银行资本配置功能。米尼克(中译本,1997)把银行主要功能定位于信用风险管理。Santomero(1984)研究发现,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有比较优势。具体看,银行的优势在于将风险打包或拆分,且以最低成本分散风险Merton (1989)或风险转移(Allen and Santomero,1998)。风险主义的理论推导自然是,银行风险管理能促进信贷资金流向信用风险较低的企业,资本配置效率因而提高。

(二)股票市场。长期以来,学者对金融体系的功能分析偏爱银行。随着新金融理论的发展,这种状况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改变。按照功能主义的视角,股票和银行一样具有资本配置功能,差异在于机制和方式。与银行一样,信息也被用于分析这个问题。相关研究表明,随着股票市场的扩张(Grossman and Stiglitz,1980)和流动性的提高(Tirole,1993),股票市场的参与者有更强的激励去收集信息;市场流动性越大,客户更容易获得信息,充分利用信息能促使经理投资好项目。Merton(1987)提供的文献证明,改善的信息状况能够改善公司的资本配置并有利于增长。不过,Joseph Stiglitz(1985)提醒人们,股票价格等信息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在某种程度上减少私人收集公司信息的努力,股票市场的信息功能发挥与对搭便车问题的解决程度。其他一些研究显示,接管(Diamond,1982;Stein,1988;Jensenand Murply,1990)或控制权市场、外部投资者的压力(Jensen,1986)等机制能加强股东对企业的控制,迫使经理更加自觉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刺激经理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好项目。

对于什么是好项目,观点是多样的。Jensen(1986)从公司价值最大化角度定义好项目。King and Levine(1993)看好股票市场尤其是风险资本市场对高技术项目的融资功能。Diamondand Dvbvig(1983)、Modiglian and Fabozzl(1991),Greenwoodand Smith(1997)等从流动性方面证明,股票市场可促进资本从低收益的短期项目流向高收益的长期项目。但Levine(1997)对此观点有所保留,即流动性创造功能对资本形成的前提条件是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流动性在降低不确定性的同时也减少预防性储蓄。Greewood,Jovanovic(1990)的文献显示,股票市场使投资者实现多元化的投资战略,实现规模经济和分散生产性风险,使资本向收益高的项目转移。Paul(1992)和King andLevine(1993)的理论表明,股票市场分散风险功能帮助经理选择技术较高和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项目。

三、金融体系的资本配置功能:比较分析

银行、股票市场和公司债券并存于金融体系并存的现实启发学者们从比较分析的角度去理解和认识它们在改善资本配置中的功能差异。

(一)银行相对于股票的比较优势。这种观点的早期文献见于资本结构相关文献。优序融资理论的提出者Myers(1984)描述了它们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的功能差异:如果资本市场是半强式有效的,发行新股会被市场认为是经理对投资项目缺乏信心而致,此时股票价格会低估,公司价值相应降低;相反,债务融资能部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利于资本的高效配置。Grossman and Hart(1982,1985)证明,企业破产时,重组更可能保住经理职务,债务融资能更好约束他;债务作为一种担保机制促使他努力工作、减少个人享受、做出更佳的投资决策。债务融资的比较优势是多样,Jensen(1986)从债务期限结构,Jensen(1986)和Hart(1995)从债务还本付息的强制性特征,Harris and Raviv(1990)从债权人财务调查权的信息揭示功能,Stulz (1990)从债务的优先清偿权,Hart and Moore(1995)和

Ross(1977)从债务对公司质量的信号揭示等角度殊途同归,得到相似结论:在减少成本,促使经理高效使用资本并将之运用高收益项目,进而提高微观资本配置效率方面,相对股票来说,银行提供的债务融资存在相对优势。但在比项目更高的层面上,世行专家Beck and Levine(2002)提供的文献显示,金融发展有利于资本流向新兴产业部门,但市场导向和银行导向性的金融机制本身并不存在显著差别。

(二)公司债券相对于银行的比较优势。在企业资本结构和金融市场格局等方面,在美国等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公司债券(Corporation bond)市场规模远大于信贷和股票。显然,公司债券在许多方面具有相对信贷和股票而言的比较优势。尽管对其中的内在机理,尚未为人所熟知,但部分文献做出了尝试性分析。James and Weir(1990)和Sliovin(1993)从信息角度说明,债务融资对企业现金流有更多约束,发债表明经理对投资有更大信心。公司债券比信贷具有更大的流动性,这使它在控制权市场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流动性使债券持有人以足投票方式来约束经理人,但Bhide(1993)则提醒,流动性是“双刃剑”,因为它减弱了债券投资者监督经理的积极性。Boot and Thankor(1997)认为,总体上,公司债券监督和控制经理人的能力差于银行,债券持有人面临的道德风险更为严重。对此,有研究证明,只有当道德风险较低时,在信贷与公司债券之间,企业才会青睐后者(Boot and Thankor,1997)。

公司债券通过规模经济促进资本配置效率改善之作用也为学者所关心。Stiglitz and Weiss(1971)指出,基于银行脆弱性危害性的认识,政府往往对贷款利率做出限制;银行自身为避免逆向选择问题,在利率低于一定水平时,也采用信贷配额而非变动利率来出清信贷市场,信贷产品往往是单一、标准化的。该机制所形成的信贷价格不能充分反映借款者信息,使融资实际成本偏离经风险调整后的成本,使风险高的项目得到相对低的利率(Hankinson,1999)。公司债券价格定价包含了比贷款利率更为复杂的市场内容和相关信息:相对信贷来说,它通过个性化定价,通过市场细分而在较大程度上按照风险状况来配置资本:高风险的项目对应着高利率,低风险对应着低利率(Han-kinson,1999)。Cantillo and Wright(2000)的统计分析和Raianand Zingales(1999)的实证分析都表明:大型、有声望、盈利、有稳定现金流的企业能以低于银行贷款的利率发行公司债券。

层出不穷的金融风险使公司债券更加吸引人们的兴趣。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公司债券风险功能及其对资本配置的影响问题更加为人所重视。哈特和穆尔(1995),卡普里奥和戴米尔古克一孔特(1997)等人提供的文献显示,企业具有使资产期限与负债期限相匹配的倾向。这种情形使主要依赖于银行短期负债的银行将资产主要配置于短期资产;公司债券的发展为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提供了长期资产,优化了资本的跨时期配置;多元化的跨期资本市场降低了宏观风险概率。Nils H.Hakansson(1999)强调,成熟的公司债券市场意味着较少的政府干预、较高的会计透明度、大量专业化金融分析专家、受尊重的信用评级机构、熟练的信用分析专家、对公司重组等重大信息的高效而准确传递的渠道,所有这些,构成一种巨大的市场力量。这种力量促进资本的高效使用和优化配置,并能即时发现和化解金融风险,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概率。相反,过度依赖信贷则导致政府对信贷资源配置的过分干预。裙带资本主义使大量信贷被配置于政府所偏好的企业和部门,导致资本的低效使用和大量坏账,而政府也有意识隐藏金融风险的相关信息,直到金融危机暴发。

四、金融机构资本配置效率:金融发展战略的政策分野与实证分析

(一)金融发展战略的政策分野:金融发展、金融约束与金融自由化。大部分相关文献肯定了金融体系的资本配置功能。然而,资本作为一种稀缺要素所内含的高额租金诱惑也使有关各方对其配置施加影响,在如何发挥金融体系资本配置功能的金融发展战略方面,存在较大分歧。马克思、列宁等主张实现金融管制,即信贷的国家完全控制;与此对应,“二战”后,计划经济国家采取了金融管制政策,而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了金融抑制。Goldsmith(1969)、McKinnon (1973)、Shaw(1973)、Mathieson(1979)和Greenwood and Jovanovieh(1990)等金融发展或新金融发展领域的学者们试图说服人们,发展中国家需要吸取金融压制的严重教训,通过金融发展或自由化政策来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促进增长。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按此药方改革了金融体系,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但一些国家或地区如墨西哥和阿根廷等在金融自由化之后爆发了金融危机。Kapur(1976)和Matheson(1980)首先指出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局限性。麦金农(1991)本人也在反思,他发现,难以依靠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来实现信贷资本的高效配置。新凯恩斯主义者Hell-manmn,Murdock,Stiglitz(1997)则乘机提出了“金融约束”(6nancial restraint)理论。按此理论,发展中国家资本配置领域存在较多租金,为实现租金合理分配,政府可根据其产业政策,甚至是补贴改革成本等政治经济需要,运用信贷配额、差异性利率等对这些部门的租金提供专署保护(patent protection)。简言之,政府应该通过金融约束来提高资本配置的宏观效率。

(二)国有产权与银行的信贷资本配置效率。激进主义、市场失灵弥补论者和金融约束主义都主张国家对信贷市场的干预。在各种干预菜单中,国有产权最为直接。对俄罗斯这样的后发国家来说,信贷市场失灵情况使得为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安排国有银行是必要的(Gerschenkron,1962),因为政府可通过国有银行将储蓄投向于战略部门,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的融资需要。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对此有共鸣,比如,Lewis(1950)就声称,金融的国家控制和银行国家所有利于经济发展。Myrdal(1968)也对亚洲地区广泛存在的国有银行现象表示理解。然而,国有产权的信贷资本配置如何?不同理论给出了相应回答。

1.乐观的发展理论与悲观的政治理论。激进主义认为国有银行下的直接储蓄一投资转化渠道消除了银行的剥削也减少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发展理论认为,国有银行是政府最变量的干预储蓄配置之工具,借助于国有银行可控制金融资源,有助于流向战略部门而非私人部门。EME的国有银行也被当成是使信贷资本流向战略部门的重要制度安排(Krishnan,2000)。

发展观点隐含的前提是,政治家知道哪些是战略部门,利他的政府和银行共同将资源配置于这些部门,这些部门也高效使用具有政府补贴性质的稀缺金融资源。这种假设一一遭到了政治理论的批评。首先,作为政府的施惠或(施恩)机器(pa-tronage machines)政府通过它可获得政治租金:国有银行支持那些经济低效但政治合适的项目(Micco,2006);为政府偏好的国有部门提供融资,也可为赤字融资。其次,与其银行对克服市场失灵感兴趣,还不如说更喜欢追求政治目标;它也不太可能花费成本去甄别并对真正的战略部门提供信贷,相反,它更喜欢为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提供融资(La Porta,Lopez-de-Silanesand Shleifer,2001)。再次,国有银行也许真的将信贷资本投向了战略部门融资,但绩效未必符合政府的理想模型。

2.国有银行信贷配置效率的实证分析。大量实证分析一次又一次地打击着乐观的发展理论并佐证了政治理论:国有银行导致信贷资本配置的政治化、企业对官员的贿赂、银行和企业的预算软约束(Kornai,1979;Shleifery,1994);缓慢的金融发展、较低的人均收入、庞大而低效的国有部门、国有银行的低效率和大量不良贷款、国有银行垄断对市场力量的破坏、对私人部门的信贷歧视、较低的经济效率和缓慢的经济增长等令人头痛的问题也都与国有银行相关(Megginson et al,1994;Barberis etal,1996;Lopez-de-Silanes,1997;Levine,1999;Verbrugge et al,1999;Frvdman et a1.1999:La Porta and Lopez-de-Silanes,1999;Caprio,2000)。

(三)资本配置效率的间接与直接证据:实证分析。本文已对金融体系改善资本配置的原理、机制和金融发展战略的政策分野进行了分析。对于这些原理和政策主张,实证分析的结果是证伪还是证实呢?学者从四个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第一个层面主要是通过金融与增长之间的关系来间接证明。一些文献利用国家层面的横截面数据(King and Levine,1993a;King and Levine,1993b;Levine,1997;Levine and Zer-vos,1998)或时间序列数据(Beck et al,2000;Levine et a1,2000)进行的经验研究显示,金融自由化有利于增长。微观层面上,Rajan and Zingales(19981、Demirguc-Kunt and Maksimovic(1998)的研究发现,金融发展较快的地区,工业部门和厂商都具有较高的增长率。

第二层面是基于金融市场视角的。在一项跨国研究中,Beck et al(2000)发现:就金融发展和增长的纽带而言,金融发展的资本配置效率比资本积累更为重要。Bekaert et a1.(2001)和Henry (2000)的研究表明,股票市场发展对改善资本配置有显著作用。Tadesse(2003)运用38个国家工业部门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结果证实了股票市场的资本配置功能。Li,Kan,Morck,Randall and Yeung,Bernard Yin(2004)的比较研究发现了资本配置效率的国际差异:发达国家的股票价格能有效传递资本边际收益等信息,并能较好地促进资本流向高附加值的项目;低收入国家的股票价格随机游走特征较明显,信息传递对改善微观经济资本配置的作用并不显著;转轨国家部分类似于发达国家,部分与低收入国家相近;低收入国家的特权阶层通过政治影响公司部门而限制了金融部门发展,抑制了信贷配置效率。

第三个层面以资本的流动性度量资本配置效率,并以比较静态方法对金融发展的资本配置功能进行实证分析。上述两个方面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定义是间接的,并没有一个量化指标。许多文献克服了这一缺陷而进行更确切的证明。以流动性定义资本配置效率,Obstfeld(1994)宣称,金融市场国际一体化使一国投资者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分散风险,从而使资本得到有效配置。Devereux,Smith(1994)则告诫:通过资本市场国际一体化来分散风险时可能对降低该国储蓄率。Bandiera et a1.(1999)的实证研究发现,一些国家自由化政策导致了储蓄率下降。

实证分析的对象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Greenwood andJovanovic(1990),King and Levine(1993),Bencivenga,Smithand Starr(1995),Almeida and Wolfenzon(2004)等的研究结论是相似的,即金融自由化增长的主要功能在于改善资本跨部门和跨厂商的配置,而不是动员储蓄。Jaramillo,Schiantarelliand Weiss(1992)研究表明,厄瓜多尔的自由化使信贷资源更多地流向高效率厂商;Siregar(1992)也发现,自由化缓解了印尼的中小企业的金融约束。此外,Harris et a1.(1994)对印尼、Gelosand Wemer(1999)对墨西哥、Gallego and Loayza(2000)对智利的实证分析都支持了金融自由化政策改善配置之结论。

第四个层面,与第三种努力一样,也运用比较静态方法证明自由化政策的资本配置效率,但它以边际产出水平的变化定义资本配置效率。Jaramillo,Schiantarelli and Weiss(1992)运用C-D生产函数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自由化确实能提高厂商的资本配置效率;Siregar(1992)发现这种现象也存在于印尼。Cho(1988)以资本使用成本(user cost)度量资本预期边际收益,用资本预期收益方差的变化来证明资本效率的存在性:方差变小,则边际收益趋于均等化,资本配置效率得到改善;研究发现,资本账户自由化改善了韩国的资本配置状况。Cho的方法以生产函数为理论依据,受生产函数形式的影响;实践中,难以精确度量厂商、行业和国家的资本预期边际收益率。耶鲁大学Wur-gler (2000)教授研究了一个新方法:以资本形成对于赢利能力的敏感性(即弹性)来衡量资本配置效率。在国家层面上,用GDP来表示增加值,工业部门的资本形成则用固定资本形成额表示,在不考虑折旧的情况下,工业部门资本配置效率表达式:

上式中,I、V分别为年均固定资产额和增加值,i和t分别为行业和时间,α、ε分别表示常数项和扰动项,而η表明了资本增长率对于产出(增加值)增长率的敏感性,它就是度量资本配置效率的系数。如果η>0,表示投资流向成长较快的行业,资本配置效率改善;反之则反是。Wurgler运用一包括28个制造

业部门、跨时33年的面板数据,对65个国家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发达国家金融部门资本配置效率功能显著优于发展中国家;股票市场越有效,越能充分反映上市公司信息,投资者和管理者就越容易通过托宾Q值等指标来区别好项目和坏项目。Wurgler(2000)的方法缺乏理论依据,于是,仍然以托宾Q来表示资本配置效率,Chari and Henry(2002)对约旦、韩国、马来西亚和泰国四国厂商层面的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资本账户的自由化能改善资本配置。IMF专家Abdul G.Abiad。Inienke Oomes and Kenichi.Ueda(2004)用托宾Q的离散值来表示资本的预期边际收益:托宾Q离差变小,表明资本自由化促进了资本向风险高预期收益率项目的移动。他们的研究确实证明,金融自由化确实能促进股票和信贷市场发展,并提高了资本配置效率。但是,Arturo Galindo,Fabio Schiantarelliand Andrew Weiss(2005)独辟蹊径,分别使用两种形式的资本边际预期收益:在C-D生产函数时,用资本产出比率表示;或使用每单位投资的营业利润(operating profits)这一指标。假设每个厂商收益份额是其投资份额的一个固定比率(假如某厂商收益是另外一厂商的两倍,其投资也是它的两倍),能通过汇总方法计算出行业(或厂商)总体资本边际收益。

在上面两个式子中,为厂商i在t期的销售额;π表示经营利润,I表示固定投资,K表示初始时期的资本(存量),I和K分别表示t期的总投资与总资本。在这里,t期的投资增加资本总量,并在下一期(t+1)产生收益。使用两种方法,他们以12个发展中国家为样本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在厂商层面上,以自由化为核心的金融改革促进了资本流向那些具有较高预期收益的厂商,资本配置效率也因而改善;资本配置效率与股票市场和信贷市场的发展之间为显著正相关关系。

五、简要结论

本文篇幅已经够长,仍不得不进行简要归纳。银行、股票和公司债券均以各自方式有利于资本配置,且各自存在比较优势。金融体系资本配置功能的原理和机制在不同层面的表现有所差异。基于信息、规模经济、专业化优势等因素减少了交易成本,使资本配置于好项目;对于什么是好项目,则从效益、高附加值、利润、长期投资等方面来衡量。监督、贷款审查、控制权市场等机制使资本配置于好厂商;所谓好厂商,主要从效率、专业化程度、风险大小和技术等方面来判断。金融体系资本配置的政策主张上,存在金融管制、金融压制、金融发展(自由化)和金融约束等分歧。对金融体系配置功能和金融发展战略及政策的实证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是通过金融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来间接证明其配置效率的存在性;另一个是以流动性定义或资本边际产出的变化来定义资本配置效率,在项目、厂商、行业、国家等层面上,通过计量分析,以比较静态方法论证金融自由化政策对于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功能。

参考文献:

[1](美)兹维・博迪,金融学研究的新方法:功能观点[J],经济

[2](美)赫尔曼,默多克,斯蒂格利茨,金融约束:一个新的分析框架[A],载青木昌彦主编,政府在东亚经济中的作用[C],北京:中

工程项目融资论文 篇十三

【关键词】 BT融资模式 市政工程 合同风险管控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工程建设也日益加快,资金问题也日益突出起来,这就使得对于市政建设的管理任务也在不断的增加。BT模式对于政府资金紧张的现状、工程建设的质量、减少业主的协调及管理的工作量、投资成本的节省、项目运作效率的提高以及对金融风险的防范等都有很明显的作用。市政工程的合同管理是对整个市政工程的建设项目进行管理的核心,对整个市政工程建设中各个相关方之间的关系以及各方的职责,提高对于风险的抗御能力,减少对于风险的潜在损失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模式更加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目标的实现。

1 BT融资模式简析

BT融资模式,全称是(Build-Transfer),是由BOT(Bulid-Operate-Transer)融资模式转变过来的,中文称这种模式为“建设移交”,主要就是指市政建设项目的所在地的地方政府或者是市政项目的授权单位和经过法定程序所选择的投资人签订特许协议,把公用的基础设施或者是基础业的项目交给投资人所组建的BT项目公司来进行投资或者融资并进行建设。待特许的期限满之后,就按照之前特许协议约定好的,投资人把BT项目转移给政府或者是之前授权的单位,然后政府或者授权的单位采取股权回购的方式对投资人的投资额进行分期分批的支付并给付他合理的收益。采用BT模式所建设的一般都是公益性的或者公益性比较强的项目,市政工程项目的所有权是政府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政府把市政项目融资以及建设的特许权转让给投资人;所选择的投资人必须是依法注册的国有企业或者是私人企业,所选择的金融机构要根据项目未来的收益情况以及所选择的投资人的经济实力等方面的情况来为市政项目提供融资的贷款。BT融资模式在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发展起来的一个优化的市政项目的融资和实施的模式,这种融资模式主要是把各个参与方能够达到“双赢”或者“多赢”当作是合作理念的一种现代化的融资模式。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首先,有利于缓解政府资金的财政压力,有助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政府的职能有一个很好的转变;其次,让企业能够更好的去开辟新的投资渠道,能够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推动了企业与金融机构的结合;第三,对于基础设施的硬件环境有了很好的改善,对于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有很大帮助,有利于和谐社会体系的建设。

2 BT模式下市政工程合同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合同不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在我国许多地方市政相关合同虽采用了BT管理模式进行运作,但大多仍停留在最表层的文件内容管理上,并没有做出深层次的要求,缺少一定的法律性能。另外,市政合同中对于工程价格的规定并不明确,使BT项目的合同文件仍停留在原则性的层次,不能够提供进一步的适合BT项目建设的具全参考标准,对合同中较为重要的合同款项内容做不到指定性的规定。同时,市政合同中没有一个较为标准的范本,在很多BT项目中,直接采用的是建设工程的施工合同范本,使许多BT项目合同条款得不到具体的亮化。

其次,在签订合同时,合同的模式选择并不适合,在选择时并没有真正考虑到对BT项目的适用性,没有充分考虑到双方对BT项目合同的熟悉程度、合同风险意识及风险控制等因素。另外,许多市政部门存在着对合同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合同的风险意识不强,在我国许多地方工程建设中都没有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而BT模式下的制度体系就更为不完善了,这种情况导致了市政对合同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以及对遵循合同各项原则的意识不足,缺乏对合同的理解能力,从而忽视了合同中风险的控制。

再次,合同的管理人员素质与法律意识不足,业务素质不重地影响了BT项目合同的执行力度。根据我国建筑行业的现状,合同管理人员的参差不齐,且大多集中在技术方面的问题上,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较少,使其对合同的管理以及法律等专业知识了解的很少,对BT模式下的合同理解能力不足,因此,使合同很难得到有效的管理和风险控制。

最后,BT模式下的合同体系不完善,对于市政工程建设复杂性高、造价高、建设周期长、参与人员多等现象,导致市政工程合同的管理及风险控制环节也较多,而目前BT模式下的合同风险管理体系尚不完善,至使合同风险无法真正得到控制。另外,BT模式下合同的法律体系并不完善,BT模式做为一种的投资建设模式,其立法比较困难,且相对的法律支持也较少,由于BT模式在我国的应用时间还比较短,且法律关系比较复杂,所涉及的资金数额又比较大、影响范围十分广泛等多方面制约,使目前我国无法对BT模式做出针对性的专门法律支持,并且由于BT模式运营比较混乱,因而对其的相关理论与研究也并不足。

3 BT模式下市政工程合同风险控制的措施分析

对于市政工程建设来说,其风险控制是关系到整体工程的运作的。也是关系到市政建设的总体目标实现标准的。因此,BT模式运作下,制订出一套完善的制度及工程合同管理风险控制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势在必行。

3.1 制订出完善的BT项目合同风险管理体系

由于一般的BT项目工程规模都相对较大,且建设周期又比较长。因此,应该在工程施工前期设立起一个完善的合同风险管理部门,选用业务水平及专业技术能力较强、专业知识丰富、工作经验丰富、应变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工程合同风险管理的工作,并且做好合同的目录编写与编码等的存档工作。建立一个完善的工程合同风险管理体系,以此来有效减少工程合同的风险。

3.2 加强BT项目工程合同的管理

要加强BT项目合同的管理,首先要加强工程合同的管理规范化程度。工程合同是BT项目参与方各自履行职责与协调关系的有力依据。因此,加强BT项目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确定工程合同签订的合法性、合理性及有效性。同时组建一支专门的工程合同管理小组,制订工程合同的规范化进程、标准化流程,以确保工程合同在管理风险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控制;其次,要对工程合同的合理变更做出有效的管理,BT项目工程由于一般规模都较大,且建设的周期比较长,因此当原材及价格、人工成本、机械成本有所增加时,建设成本也会随之增加,这时工程合同的变更就成为了减少工程资金投入及工程损失的重要手段。因此,运用合理的工程合同变更方式,寻找合理的索赔依据是保证工程利润的有效手段。

3.3 加强BT项目合同潜在风险的管控

对于这一点要求,首先要强化合同风险管理,对于BT项目合同中所涉及到的承包范围、工期、项目定价、质量要求、融资费用、设计变更、材料价差、人工价差、计价依据、机械价差、违约责任、担保方式等方面都要有一个明确约定;其次,要规避合同中的回购风险。在合同签订后要求业主提供足额的回购担保证明;最后,根据现在所持有的建筑法规和工程合同约定的相关规定,对专业分包、劳务分包等应及时办理分包手续,要进行公开的招标和应结合BT项目编制标书,以减少风险和预留空间。

3.4 加强对BT项目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

BT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融资建设模式,对其的相关理论与应用研究并不多。因此,要求工程合同管理人员应具备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快速地掌握住BT模式的相关理论,并能够有效地运用到实际工程中去。同时,工程合同的管理人员还应不断的学习BT模式的相关理论和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对工程合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性培训、专题学习和讨论等,全面提高BT项目工程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

4 结语

要想严格把控好BT模式动作下的市政建设项目合同风险管理,就必须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不仅要制定出一系列风险管理措施,还要使其完美地应用到实际管理工作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将工程合同风险降至最低,也才能保证市政工程的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彭建伟,李多修。BT模式投资建设项目的合同管理与预算管理[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6,23(21):19-21.

[2]吴苏,沈杰。浅议BT项目合同条件及合同价款的确定[J].建筑经济,2011,34(01):70-73.

工程项目融资管理 篇十四

论文关键词:采用BT模式进行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探讨

BT是英文buildtransfer的缩写,中文的狭义解释是建设移交,广义解释代表一个完整的投资过程,即项目融资、建设、移交的全过程。通俗地说,BT投资是一种“交钥匙工程”,政府通过特许协议,社会投资人投资、建设,建设完成以后“交钥匙”,政府再回购,回购时考虑投资人的合理收益。google_protectAndRun("render_ads.js::google_render_ad", google_handleError, google_render_ad);

目前采用 BT模式筹集建设资金成了项目融资的一种新模式。 1、BT模式产生的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公路工程建设资金的银根压缩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筹集建设资金成了制约公路建设的关键。原有的投资融资格局存在重大的缺陷,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建设企业及其关联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为阻隔,资金缺乏有效的封闭管理,风险和收益分担不对称,金融机构、开发商、建设企业不能形成以项目为核心的有机循环闭合体项目管理论文,优势不能相补,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流动与运用。2、BT模式的运作政府根据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对项目进行立项,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筹划报批等前期工作,将项目融资和建设的特许权转让给投资方(依法注册成立的国有或私有建筑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根据项目未来的收益情况对投资方的经济等实力情况为项目提供融资贷款,政府与投资方签订BT投资合同,投资方组建BT项目公司,投资方在建设期间行使业主职能,对项目进行融资、建设、并承担建设期间的风险。项目竣工后,按BT合同,投资方将完工验收合格的项目移交给政府,政府按约定总价(或计量总价加上合理回报)按比例分期偿还投资方的融资和建设费用。政府在BT投资全过程中行使监管,保证BT投资项目的顺利融资、建设、移交。投资方是否具有与项目规模相适应的实力,是BT项目能否顺利建设和移交的关键论文提纲怎么写。

3、实施BT模式的依据3.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条“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3.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公路法》第一章第四条“国家鼓励引导国内外经济组织依法投资建设,经营公路。”3.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3]30号《关于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第四章第七条“鼓励有投融资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对具备条件的工程项目,根据业主的要求按照建设―转让(BT) 、建设――经营――转让(BOT) 、建设―拥有――经营(BOO) 、建设――拥有 ――经营――转让(BOOT)等方式组织实施。”4、广东顺德公路BT工程案例中国中铁顺德公路BT工程项目――广东省佛山市一环南拓暨顺德区快速干线项目,是佛山市顺德区政府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适应改革发展要求,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采用BT工程总承包模式建设的广东省2010年亚运会重点配套工程。该项目2007年开工建设,2008年超额完成了施工产值保4(亿元)争5(亿元)的投资目标。尽管工期紧、压力大、施工环境复杂,但项目开工至今,整个项目施工管段没有发生一起大的安全责任事故,也没有出现任何扰民事件。

5、BT模式的特点根据BT的概念可知:5.1 BT模式仅适用于政府基础设施非经营性项目建设;5.2政府利用的资金是非政府资金,是通过投资方融资的资金,融资的资金可以是银行的,也可以是其他金融机构或私有的,可以是外资的也可以是国

摘要求政府完善偿债机制,建立专项偿债发展基金,健全国有资产运作机制,重新整合各类资产项目管理论文,特别是特许经营管理的项目;10.5 BT模式不仅获取了较大的投资效益,还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增强了投资方的人文技能、管理水平及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积累了BT模式融资的经验,增加了施工业绩,为以后打入融资建筑市场创造了条件;10.6 BT模式扩大了资金来源, 使项目顺利建设移交给政府,推进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其他行业的融资树立了典范。结束语:作为工程项目建设的一种全新投资和管理模式,BT模式近年来在国内外取得了较大发展,它在较好地解决建设单位融资难题,加快公路建设的步伐的同时,也为资金实力雄厚、综合经营能力强的承包商提供了更多机会。更为关键的是,依托项目承包者成熟的大型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从源头上确保了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和工期,从根本上实现了工程项目建设的效益最大化。

工程项目融资论文 篇十五

本文主要针对本校目前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课程开设的具体情况,从课程内容、学时安排、教学方法、考核形式等方面对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 , 教学方法 ,改革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the current engineering project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of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of the curriculum, from the curriculum content, schedules, 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form of engineering project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course teaching reform on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Keywords: engineering project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the teaching method, the reform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经济高速发展,农村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正方兴未艾,前程似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高校设置了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管理专业不是房地产经济专业,也不是纯土木工程专业,而是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传统的教学方式总是侧重于理论教育,这很难达到既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因此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改革和实践。

1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课程简介

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在本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属于“范围选修课”部分,共32学时,开设时间是在大三下学期,是学生在学习了“工程造价”、“施工技术”、“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项目管理”、等课程之后设置的一门综合类课程,具有一定的是实践意义。尤其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批的工程项目都在兴建的背景下,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将来的就业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下对本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更好的掌握本门课程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2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教学内容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选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郑立群主编的《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同时参考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汤伟钢、李丽红主编的《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和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刘亚臣、常春光主编的《工程项目融资》对教材中的一些内容作适当补充。根据学科的特点和课时的要求,对不同的章节进行整合,以期达到最佳的效果。

课程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工程项目投资,主要包括工程项目投资的构成、投资决策、投资评价方法、投资的合理估计与控制;另一部分是工程项目融资,主要包括融资模式、信用保证结构和融资方案的设计和优化。投资中的部分知识在先前的课程中有过介绍,融资则是在课程设置中第一次出现,因此在理论部分的介绍应略微偏向融资。

从教学内容和课程开设过程来看,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课程改革需要解决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处理好投资和融资的关系,绝不能将两者孤立开来;

(2)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教学改革的初步构想

3.1完善教学内容

本课程涉及投资与融资两个方面的知识,而且两个知识体系都可以单独开设一门课程,因此,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往往直接把两个体系合并,分开来讲授,这样做,通常很难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学生也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投资与融资的关系。投资与融资实际上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只有将它们联系起来才能做出正确的项目评价和选择。因此,在讲授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两者的结合点,从最初就将投资、融资、资金和信用保证做为课程的框架结构,使学生从面对点,逐步深入的学习本课程。另外对于涉及到的先前已开设课程中的相关知识,只简单回顾即可,一定要抓中课程的重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3.2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应用

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改变填鸭式的照本宣科教学法,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引入实际案例教学。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将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的各方面的知识以案例的形式展现出来,在案例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清晰,在案例的选择上要注重简单明了以及和专业的关联性。引入案例教学,一方面,通过一个好的案例的介绍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例如在介绍BOT融资模式时,引入深圳沙角B电厂项目融资的案例进行介绍,使学生能够很快的了解BOT融资模式的要点;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师提问的形式,改变单向传递知识的传统教学方法,让学生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针对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实践性的课程特点,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以小组为基本教学单元,各组员分工合作,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以报告的形式针对某一问题在课堂上做出讲解,其他同学可以就有关内容进行提问,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有助于促进教学效果的改善。此外,在课程讲授结束后,还可以加入课程设计的实践环节,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简单项目的投融资分析,可以更好地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第三,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课程中也涉及到一些图表的内容,采用板书的形式,使得画图表的时间耽误得过多,同时由于讲课过程中的涉及很多案例分析,因此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非常必要。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一方面节省了时间,另一方面在案例的讲解上也更加直观,有利于采用多种表达方式使学生更快地理解和掌握。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教师将一些新知识更快地整合到课件中,在课本还来不及变更的时候,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工程建设动态、市场状况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变化等投融资相关知识。

3.3 优化课程考核方式

根据本课程的设置和特点,采用单一的论文或试卷考试的形式都难以反映学生真实的掌握程度,因此应采用更加合理的考核办法。比如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由一般的20%,提高到50%,将平时上课的出勤率、小组完成报告情况、课堂互动情况、作业情况等都算入平时成绩进行综合的评定,评分标准在事先公布,这样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强化了课程的学习效果,也有效避免了考前突击的考试状态。同时,在试卷考试内容的设置上,也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结合起来,重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使成绩能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郑立群。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赵志刚。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4):211-212

作者:武轶楠女 1984年8月 助教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970803.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970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