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文献综述模板 论文文献综述优秀10篇 文献综述论文范文大全

文献综述模板 论文文献综述优秀10篇 文献综述论文范文大全

更新时间:2024-05-06 02:16:02 点击: 来源:yutu

这里是敬业的小编帮大家收集的论文文献综述【优秀10篇】,仅供借鉴。

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300字 篇一

选定题目后,应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问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有多种,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文献综述格式范文模板 篇二

摘要

为转型中的传统媒体包括新兴媒体在内,都不容忽视也不会放弃的一大市场。细观近年来媒体融合转型的实践可以发现,依托报业衍生积累 平台做活动,依托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资源做活动,依托媒体的公信力做活动,既是行之有效的媒体融合发展方式,也是媒体经营转型的需求和路 径。基于当前时代背景,接下来对国内与国外报业媒体融合活动转型的文献进行综合性叙述。

关键词:媒介融合;媒介传播;跨介传播;

1 国内研究现状

支庭荣(2019)认为,媒体融合的本质是新闻信息领域发生的组织形态、事业样态、行业生态的重组、重构、再造,涉及内容生产、渠道平 台、经营管理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进入了改革深水区。新媒体最重要的特征是资本和技术的复合体,我国媒体融合的内在演化逻辑是技术推动 组织创新,媒体融合的方向不一定是资本密集型媒体,却一定是技术密集型媒体。基于技术-组织创新的演化路径,媒体融合的趋势是在数字化 的轨道上重建现代传播体系,并成为国家现代化治理中的一部分。

权玺,李斐飞(20119)认为,未来媒体的衍化方向是复杂生态,而平台生态 系统承载着媒介复杂性进化历程的稳态秩序结构。平台媒体不仅自成生态体系,同时遵循着递归式结构复杂性规则,一端向下延伸出更加微小的 内部子生态要素和系统构建,一端向上扩展参与构成更大范围的外展式媒介生态。

喻国明(2019)认为,全媒体时代融合的趋势是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而突破媒介融合困境,探索新技术、增进可供 是媒体当前的主要任务。高效的媒体融合不仅是体量的增加,还应该提升媒体可供性的过程,才能将媒体从内容生产到内容分发,全面转向可扩 展作业,节约生产成本的同时,使媒体的影响力和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

崔健(2018)在对重报集团的新闻内容生产和运营监管服务平台项目的实践中总结到,这一平台项目作为媒体数字化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战 略的基础性重大工程,促使企业实现了管理方式的根本改变,从过去以静态管理、事后管理为主,向以动态管理、事前事中全过程、全流程的数字管理转变。

吴志远、罗志刚(2015)通过对上海报业、大众报业、浙江报业、湖南广电和南方报业5家地方重点媒体集团融合发展的案例分析,提出产业的转型升级最终需要落实到企业的转型升级上。产业变迁的源头来自于企业内部创新,这些新闻媒体集团的融合进程能够取得一定成效,并得到从国家到地方的支持,正是源于从产业发展视角应对目前的传媒业大变革,形成独具特色的融合发展模式,可大体分为新项目带动型、资源重 组先导性、跨界融合型、强势内容驱动型和媒体品牌拓展型等。按照产业发展规律,产业发展的源头是新产品和新流程的采用,而新产品和新流 程往往产生于企业的研发活动。业务创新需要有新型的生产关系配合,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新的资源配置战略支持,企业需要对内部体制机制做出变革以适应创新。

郑强(2011)对烟台日报集团实施全媒体战略的探索中总结到,要以构建全媒体化数字信息平台为轴心,同时配合整合传播力、全媒体营销 两个关键点,平台前端内容生产线聚合信息、后端的传播链条裂变信息,将海量的媒体产品通过平台分流给n个终端,对终端背后不同的受众群 体形成新营销态势。经过这几年的实践,以全媒体化为特征的媒介体融合,己经从最初的内容、渠道等初级层面的改变,深入到组织、产权融合以及媒体资源融合。

2 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报业界曾用一个联合词来形容当下的大众报纸——“Newsosaur”,是News”和“Dinosaur”的复合词,意思是“新闻恐龙”,这不免让我们联 想到早在世纪前曾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而无法适应新世界灭亡的恐龙,这寓意着传统报业在新媒体技术冲击下的艰难生存环境。 国外相关研究著作多有论述,例如菲利普·迈耶等的著作《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西蒙·伦敦的《探讨新时代传媒 业赢利模式》中都对报业整合资源,延伸产业发展做出了详细的论述。但这些论述只是对报业转型的情况进行论述,并没有对报业跨界的产业融合进行充分阐释。在报业跨界实践的基础上,同时伴随大数据应用、信息技术变革,许多国外的学者对媒介融合及报业产业创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H. D. Victory 在《On the convergence of the multigroup approximations for multidimensional media》中论述了媒介融合视角下多维度创新的意义 ;

José A. García-Avilés 在《Media Convergence Revisited》中详细论述了媒介融合的进程和跨界合作的现状;Philip Cooke 在《Media convergence and o-evolution at multiple levels》中介绍了媒介与其他行业协同创新的主要表现。关于媒体跨界融合的相关研究,国外并未形成 系统而全面的研究框架和研究体系,只是限于在媒介融合的视角下探讨媒体转型与多元发展。

参考文献

[1] 孟建, 赵元珂。 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 国际新闻界, 2006(7):24-27.

[2] 蔡雯, 黄金。 规制变革:媒介融合发展的必要前提——对世界多国媒介管理现状的比较与思考[J]. 国际新闻界, 2007(03):60-63.

[3] 蔡雯, 王学文。 角度·视野·轨迹——试析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J]. 国际新闻界, 2009(11):87-91.

[4] 彭兰。 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J]. 青年记者, 2009.

[5] 陶晓红。 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革[J].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6, 000(001):103.

[6] 邓建国。 媒介融合:受众注意力分化的解决之道——兼与"反媒介融合论"商榷[J]. 新闻记者, 2010, 000(009):56-60.

[7] 王勇。 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广电全媒体发展研究[D]. 武汉大学, 2013.

[11] 徐沁。 媒介融合论[M].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

communication[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

[13] 李旭兵。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之策略[J]. 新闻爱好者, 2011.

[14] 傅玉辉。 大媒体产业:从媒介融合到产业融合[M].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8.

[15] 蔡雯。 媒体融合与融合新闻[M]. 人民出版社, 2012.

[16] 丁柏铨。 媒介融合:概念,动因及利弊[J]. 南京社会科学, 2011, 000(011):92-99.

[17] 李良荣, 周宽玮。 媒体融合:老套路和新探索[J]. 新闻记者, 2014, 000(008):16-20.

[18] 谭天。 从渠道争夺到终端制胜,从受众场景到用户场景——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关键[J]. 新闻记者, 2015, 000(004):15-20.

[19] 王欢, 张静。 论微博与传统媒体的融合[J]. 情报杂志, 2011, 30(012):27-31.

[20] 汤天甜。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中国大学教学, 2010, 000(008):32-35.

[22] 胡正荣。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关键与路径[J]. 新闻与写作, 2015, 000(005):22-26.

[23] 梁智勇。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集团新媒体战略比较——以CCTV,SMG,凤凰卫视与xxx为例的研究[J]. 新闻大学, 2009, 000(001):128-136.

4[24] 喻国明, 戴元初。 媒介融合情境下的竞争之道——对美国电视的新竞争策略的观察与分析[J]. 新闻与写作, 2008(02):20-22.

[25] 孔令荷。 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战[J]. 数码世界, 2017, 000(004):159-160.

[26] 石长顺, 肖叶飞。 媒介融合语境下新闻生产模式的创新[J]. 当代传播, 2011, 000(001):111-113.

[27] 吉海涛, 郭雨梅, 郭晓亮,等。 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发展新模式[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 026(001):60-64.

[28] 黄旦, 李暄。 从业态转向社会形态:媒介融合再理解[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1):13-20,共8页。

[29] 刘春柏。 关于媒体融合的几点思索[J]. 新闻传播, 2016, (01):49-49.

[30] 彭兰。 社会化媒体:媒介融合的深层影响力量[J]. 江淮论坛, 2015, 000(001):152-156,165.

[32] 朱春阳, 刘心怡, 杨海。 如何塑造媒体融合时代的新型主流媒体与现代传播体系?[J]. 新闻大学, 2014, 000(006):9-15.

[33] 秦超。 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革[J]. 传播力研究, 2018, ;(04):70-71.

[34] 喻国明, 刘旸。 媒介融合时代基于大数据的传媒生产创新[J]. 新闻战线, 2015, 000(005):24-28.

[35] 李丁, 肖焕禹。 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传播模式之嬗变[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3, 037(005):31-36.

[36] 陈xxx. 报业媒介融合的价值辨析[J]. 中国记者, 2009, 000(005):54-55.

[37] 王首程。 广电媒体与报纸媒体的融合与互动[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1, 000(002):53-54.

[38] 张志安, 陈席元, 章震。 2015中国报业媒体融合发展年度报告[J]. 传媒, 2016(5期):39-43.

[39] 陆周莉。 报业媒体融合中的用户连接重构分析——以《xxx》为例[J]. 传媒, 2017(04):41-43.

[40] 王首程。 广电媒体与报纸媒体的融合与互动[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1, 02(2):53-53.

[41] 宫魁, 汤代禄, 鞠传森,等。 报业媒体融合技术发展趋势与实践[C] 中国报业协会。 中国报业协会, 2015.

[43] 金欣。 报业转型的范式探讨与路径选择——评《媒体融合背景下我国报业转型的发展策略研究》[J]. 传媒, 2019, (02):102-102.

[44] 于今。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媒介融合路径研究[D]. 河南大学, 2016.

[45] None. 济南报业打造媒体融合新引擎济南市融媒体中心正式启用[J]. 城市党报研究, 2019(7):F0003-F0003.

[46] 钱国康。 我国报纸媒体融合中的商业模式[J]. 记者摇篮, 2019, (10):5-7.

[48] 郑宾。 大胆创新,微视频拓宽传统报纸媒体融合新渠道[J]. 记者观察, 2019, (11):41-41.

[49] 金燕松。 媒体融合视域下传统报业媒体的转型研究[J]. 记者观察, 2019, (32):17-17.

[50] 谢江林。 媒体融合视域下传统报业媒体的转型研究[J]. 传媒论坛, 2019, 000(010):.

[51] 姚林。 报业媒体融合中的融媒体经营分析[J]. 中国报业, 2019, (19):34-37.

[52] 张荣贵。 数字媒体时代数字报纸媒介融合研究——以《潇湘晨报(数字报)》为例[J]. 东京文学, 2018, 000(011):105-106.

[53] 李黎丹。 重塑连接:报业媒体融合的趋势[J]. 新闻窗, 2017, 000(001):.

5[54] 余晓冬, 黄亚音。 基于微信新闻公众号的地方报纸媒体融合探析——以《邵阳日报》微信公众号为例[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017(001):108-111.

[55] Kirchoff S M. The . Newspaper Industry in Transition[J]. Federal

Publications, 2010.

[56] Park K, Jang S C. Effects of within-industry diversification and related diversification strategies on firm performa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13, 34(1):51-60.

[57] Hill J. The British Newspaper Industry[M]. Palgrave Macmillan UK, 2016.

[58] Liu Y, University X. Chinese Newspaper Industry: Reforming and Developing in Transition and Returning[J]. Editorial Friend, 2015.

[59] Kochhar R, Hitt M A. Linking Corporate Strategy to Capital Structure:

[60]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Type and Source of Financing[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5, 19(6):601-610.

我的知乎更多精彩文章:

文献综述的格式模板 篇三

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时, 会出现即使我们千辛万苦搜集到了大量资料, 最后却发现我们所搜集的这些文献能用的寥寥无几, 更不要说能有几篇具有代表性观点的文献资料了。这就导致了我们虽然搜集到了大量文献, 但无法支撑我们所要研究的论题。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呢?那么, 有可能是以下原因:一是你所选择的课题是学术新动态, 具有前沿性, 因此能够和这个课题准确对接的文献不多, 这样一来, 可用的文献不多也就不足为奇了;二是可能你本身选择的课题涉及面较为狭窄, 材料不够健全;三是课题本身有问题, 没有学术研究价值;四是没有选择正确的文献搜集方法, 选择的搜索范围不对。那么这时我们就应该及时与指导老师联系, 进一步沟通论文的选题工作或者文献搜集的正确方法。

文献综述格式范文模板 篇四

春节期间,河南春晚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美”上热搜,火爆“出圈”,厚重的历史感与文化感结合当代的视觉审美引发观众强烈共鸣。今年是中国xxx成立100周年,xxx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如何开展好党史学习,让党史学习“出圈”“火爆”,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明理增信、传承发扬,要明白“为什么学”。xxxxxx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唐宫夜宴》能从众多节目中突出重围,在于其不迎合、不媚俗于潮流,以中国历史文化为创作题材,生动展现了大唐盛世的灿烂文明,唤醒了国民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自信。“历史是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的营养剂”,中国xxx从浙江嘉兴南湖上的一条小船出发,走过百年奋斗历程,领导人民创立了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只有学习党史,全体党员干部才能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才能在咀嚼苦难与辉煌中筑牢革命信仰、锻造坚毅品质、补足精神之钙,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文献综述格式范文模板 篇五

1.文笔精练有力。

个人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简单地说,就是自已再看或者请他人评阅时,很难删除任何一句话甚至是一个字。需要带着强烈的自信心进行写作,逐字逐句地雕琢,尽可能用最朴实的文字描述自己的观点。

说到文笔的力量,这就要有多年的报告撰写功夫,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第一部分-->第一段-->第一句就需要花费许多功夫思量。既要大气,也要切中研究重点。随便举二个农业方面的例子: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农业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核心,xxxx,是我国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方向。…………”

“发展农业是我国当前的首要任务。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xxxx,是我国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发展农业的重要方向。……………”

然后就顺理成章地根据研究目的有层次地展开。

2.研究重点明确。

这一条做得好,表明研究思路已清比较清楚了,让评委感觉申请基金是可行的。研究重点一般会在六个方面出现,一是研究意义的最后一段(一般是在提出意义之前的总结);二是在文献综述的最后一段(综述完文献后你要做什么,如何做);三是研究目

标部分;四是研究内容的第一段(一般是总结性陈述);五是拟解决关键问题部分;六是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部分。研究重点在上述六个部分出现的时候往往是相互补充、互为依托的。这六个部分内容的撰写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标书的研究重点

在第一处,应该是用一二句话对本研究要做什么进行点评,关键在于提出想法。例子如下:

“本课题基于以上背景,结合xx理论和国际先进经验,从xx创新的视角出发,针对xx模式对xx的xx与xx进行数理推导与仿真分析,并量化xx等诸多因素对xxx的影响,最终提出适合我国的xxxx。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有利于xx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有利于提升整xx的绩效和竞争力。同时,本课题的研究也将为其它xx建构和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二处则是文献综述之后形成的观点及可能采用的方法。例子如下:

“总之,国外对xx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为本课题的后续展开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但现有的文献很少提及xxxxx,同时也缺乏xxxx的实证研究。本课题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xxxx为研究对象,针对xxxx下的xxxx展开数理推导与仿真分析,进而构建xxx假设模型,并通过对xxxx的实地问卷访谈数据运用x

x模型进行验证,具体量化各个影响因素对xxx的影响,最终为提出并完善我国xxx提供理论与实证的支持。”

第三处是研究目标,需要更进一步细化。例子如下:

“基于xx视角,本课题以现实中xx为研究对象,构建数理模型分析xxxx;更进一步的,通过建立xxxx模型从xx、xx、xx、xx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其对我国xxxx的影响,最终为促进我国xxxx与推动xxxx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具体研究目标如下:……………………”

第四处是研究内容的第一段总结性陈述,较之前面的表述又有所差异,但核心是一样的。只是换个说法。例子如下:

“本课题的核心内容是分析xxxx的影响,主要包括xxxx分析以及xxxx分析这两个主要方面。本课题在综述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数理模型分析xxxx与xxxx下xxxx的条件;同时构建xxxx假设模型,在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数据资料基础上运用xxxx模型验证xxxx及其它诸多因素对xxxx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第五处在拟解决关键问题部分,需要用心去写,但核心内容还是差不多的,只是需要分门别类地点出来并详细介绍如何实现之。例子就不举了。

六处在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部分,这需要结合文献综述来写,内容也是一样的,只是要更突出研究重点的“创新”部分。

一般来讲,大部分评阅者都将很多注意力放在这六个部分,甚至是他们自己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在标书中提示对方我们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而且这样做是有依据的,方法也比较可行,工作量及创新点也足够。

3.容易被忽略的一个关键——研究范围

这是本人的一个心得。每份标书我都在这一部分特别用心,标书写作过程中一半的时间花在研究范围的界定上。一般来讲,要清晰地界定本研究的范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需要对本领域有较为深入地了解以及界定本研究在本领域之间的界限,更为重要的是,还需要在这个范围里明确划分研究内容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并行的,有递进的,有交叉的……,以及可能用到的模型、参数、研究过程等几乎所有研究内容里涉及到的关键点。

这说起来简单,但要用逻辑图展示出来就需要花工夫了。在研究范围没能界定的时候,我一般不倾向于拿来申请基金。自己都没搞清楚,你凭什么要求评委来理解你?这或许不是必需的,但是一旦画出来,一定是成功的!评委看到这里,再比比手中其他人

的东东,如果不出意外应该给个a的。毕竟他手中几十份标书中能打到b以上的只有1/5左右,我的肯定在这里面,再加上这个图,想不给a都难。因为他看懂了啊,想想看,评阅也是人,也不是万能的,对帮助他能够看懂的标书肯定好感大增。

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篇六

综述型论文写作的基本前提是对文献资料的充分占有。搜集文献是第一个步骤。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文献搜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选题确定后要进行大量的文献资料搜集,在文献综述的写作过程中可能还会根据分析、论证的需要进行文献资料的补充搜集。此外,文献资料的搜集一定要结合选题集中进行,避免出现脱离主题的资料“大杂烩”。同时,文献资料的搜集也不得出现遗漏的现象,要选择多个关键词反复变换进行检索,以保证文献资料的充实和完整。

论文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篇七

传统股利政策理论认为,投资者更喜欢现金股利,而不大喜欢将利润留存给公司。这是因为:对投资者来说,现金股利是“抓在手中的鸟”,是实在的,而公司留利则是“躲在林中的鸟”,随时都可能飞走。既然现在的留利并不一定转化为未来的股利,那么在投资者看来,公司分配的股利越多,公司的市场价值也就越大。1956年哈佛大学约翰·林纳(John.1inther)首次提出了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理论模型,拉开了股利政策研究的序幕。

1.“一鸟在手”理论。“~鸟在手”理论主要的代表者是戈登。1962年戈登(Grordon.M.J)和夏普(EliShapiro)在众多研究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戈登模型。该理论基于投资者偏爱即期收入和即期股利能消除不确定性的特点,认为股票价格变动较大,在投资者眼里股利收益要比留存收益再投资带来的资本利得更为可靠,由于投资者一般为风险厌恶型,宁可现在收到较少的股利,也不愿承担较大的风险等到将来收到更多的股利,故投资者一般偏好现金股利而非资本利得。在这种思想下,该理论认为股利政策与股东财富息息相关,股利支付的提高将会增加股东财富。

2.股利无关论。最著名的MM股利无关论是由莫迪格利安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在1961年提出的,因为两人姓氏的第一个字母均为M而简称为MM理论。Modigliani和Miller认为,在一个信息对称的完善资本市场里,在公司投资决策既定的条件下,公司的价值和公司的财务决策是无关的,因此,是否分配现金股利对股东的财富和公司价值没有影响,股利政策与股价无关,公司的股利政策不会影响股票的市价。

3.税收效应理论。法勒(Farrar)和塞尔文(Sel—wyn,L)通过研究认为,在不存在税收因素的条件下,公司选择何种股利支付方式并不是非常重要。但是,如果现金红利和资本利得可以不同税赋,如现金股利税赋高于资本利得的税赋,那么,在公司及投资者看来,支付现金股利就不再是最优的股利分配政策。由此可见,存在税赋差别的前提下,公司选择不同的股利支付方式,不仅会对公司的市场价值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且也会使公司(及个人投资者)的税收负担出现差异,即使在税率相同的情况下,资本利得只有在实现之时才缴纳资本增值税,相对于现金股利课税而言,仍然具有延迟纳税的好处。

文献综述的格式模板 篇八

选题, 可以在各教研室老师的指导下确定选题范围, 每位同学再根据学习方向确定选题;学生也可以根据兴趣或者自己实习经验, 经老师指导后确定选题;本科各科教师在上课的同时, 也可以为学生讲授我国目前的学科研究动态和司法实践, 为学生的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思路和方向, 鼓励学生对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及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探讨;同学们也可以自行选题, 但是自拟的题目要属于所学范畴, 且题目要突出学科矛盾点、新的学术成果以及学科研究的新动向。一般情况是各学院的同学尽量在本学院进行选题, 便于本学院老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确定所写论文题目不可过大或者过小, 若选题过大, 则相关文献资料过多, 归纳整理困难。同学们还有可能因论文篇幅、知识储备等因素导致论文抓不住重点。而若选题太小, 可参考的文献、资料又太少, 无法及时掌握学科研究新动态, 难以开展课题研究。

文献综述的格式模板 篇九

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 是对其在学校学习期间所学专业知识和写作技能的综合表现, 也是其提高其学术研究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 由于毕业论文写作目前只要求写开题报告, 没有要求撰写文献综述, 加上在本科教学中没有这方面的训练, 导致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的撰写最终无法高效如实的呈现其毕业设计的内容。建议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增加文献综述的写作, 使学生综合利用学术文献资料, 提高其文献检索、归纳分析和写作能力, 其文献综述在提纲拟好后, 可以形成文章的写作框架, 为论述有关主题并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提供论文提纲和写作框架, 可有效地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撰写论文时才能掌握课题的前沿资料, 知道论文应该重点论述的部分。在完成初稿后, 再经过反复斟酌、修改, 最后形成定稿。

文献综述的格式模板 篇十

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时, 其仅仅是将文献中的观点陈列出来, 没有多加分析及对比。较为常见的就是某某学者认为……、学界认为……等等, 从一个观点跳到另一个观点毫无过渡, 你无法从中发现研究文献或者文章观点是如何演变, 其轨迹是如何发展的。这就是没有对参考的文献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分析及甄选, 成为浏览式的综述;有的同学的文献综述中分析归纳成分少, 都是大量的基础知识介绍, 在综述的写作上缺乏广度和深度, 对文献的利用从理论和机制的高度上都缺乏分析归纳和内在的逻辑性。

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时应当以课题为中心, 将多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必要的归纳和总结, 再将所涉及的观点进行对比分析, 并以此为基础做出结论性的评价, 发现论文选题的可行性。将新的学科或方法引入某一领域的研究, 用不同角度的“聚光灯”照亮研究对象的“某些部位”, 有助于拓展研究的思路与视野, 全面认识研究对象。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966513.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966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