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 中秋节的古诗优秀11篇 中秋节关于中秋节的古诗有哪些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 中秋节的古诗优秀11篇 中秋节关于中秋节的古诗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4-05-03 16:16:17 点击: 来源:yutu

古诗文是一种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东西,唐朝时流行写诗,如绝句和律诗等,分成七言和五言两个部分。本页是爱岗的小编帮大家整理的11篇关于中秋节的古诗的相关文章,欢迎借鉴。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 篇一

满江红·中秋夜潮

宋代:史达祖

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有物指磨金镜净,何人拏攫银河决?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

光直下,蛟龙穴;声直上,蟾蜍窟。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待明朝说似与儿曹,心应折!

豪迈,中秋节,写水,月亮,兴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滔滔江河归大海,而海水的潮涨潮落,皆与月亮的圆缺有关。偏偏只等到,过了半个秋天的时候,拼成明亮的圆月和壮观的潮水。这时,月亮好像经过什么人把表面重新揩磨以后,越发显得明亮澄圆。江潮到来就像银河被人挖开了一个决口那样,奔腾而下,想起冤死的伍子胥便看看月宫中的嫦娥。

月光普泻,直照海底的蛟龙窟穴。潮声直展蟾蜍藏身的月官。月夜太空素光皓洁,而浩瀚海面又白浪如雪,广阔天地间洁净澄澈,犹如用刷子刷洗了一般。一腔激气直冲云霄,似乎能驱走月中的粉黛。他举杯酌酒,似乎一口气就能吞下吴越两国。若是明日把我今夜观潮所见之奇景与所生之豪情说与儿辈听听,那他们也会为之心胆惊裂啊!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用入声韵者居多。

阴:指低凹处。

潮信:即潮。因其来时有定时,故称“潮信”。

半破:指半轮月亮。

斗成:拼成。双绝:指圆月和潮水。

金镜:比喻月亮。

拏攫(nájué):夺取。擎同拿。

子胥:伍子胥,春秋时吴国大夫。

沉冤:久未昭雪的冤屈,指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劝谏而赐其宝剑,令其自刎。

蛟龙穴:传说水底有蛟龙居住的宫殿,即龙宫。

声直上:指潮水的涛声。

蟾蜍窟:即月宫。古代传说月中有蟾蜍,蟾蜍即蛤蟆。

洞然:洁净的样子。刷:刷去污垢。

粉黛:粉敷面而助白,黛画启而增黑,都是妇女使用的妆饰品。

“举杯”句:指吴王夫差杀死伍子胥和越王勾践杀死大夫文种的事,是对他们杀害大臣的谴责。

说似:讲论。儿曹:儿辈。

心应折:江淹《别赋》:“使人意夺神孩,心拆骨惊。”心折,中心摧伤,即憾动了心灵。

关于中秋古诗词大全经典 篇二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朝代:唐朝|作者: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古诗简介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七绝。全诗四句二十八字,以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翻译/译文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赏析

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在民俗中,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诗人望月兴叹,但写法与其他中秋咏月诗完全不同,很有创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

“中庭地白树栖鸦”,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精炼而含蓄。这句如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首句一样,借助特有的景物一下子就将萧瑟苍凉之景推到读者眼前,予人以难忘的印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联想到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应该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周邦彦《蝶恋花·早行》词有“月皎惊乌栖不定”句,就是写这种意境。)“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全句无一字提到人,而又使人处处想到清宵的望月者。

“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借助感受进一步渲染中秋之夜。这句诗因桂香袭人而发。在桂花诸品中,秋桂香最浓。在皎洁的月亮上某些环形火山的阴影曾使富于幻想的人赋予它美好的形象,说它是月宫里的桂树,有的传说还说人间的桂树是天上落下来的种子生成的(宋之问《灵隐寺》“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这句诗描写了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诗人选取“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而且不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玉兔,那挥斧的吴刚,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也是如此。古人以为霜露之类似雨雪都从天而降,因而诗人探桂时奇怪冰凉的露水把花枝沁得这么湿却没听到一点声音。如此落笔,既写出了一个具体可感的中秋之夕,又表现了夜之深和静,似乎桂香与寒气袭人而来了,带给人以美的联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作者的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乡亲人。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这两句。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点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天下离人千千万万,怀人愁绪如绵绵秋草,逐处丛生;诗人在思谁是确定的,说“不知秋思落谁家”并非真不知,而是极写秋思的浩茫浑涵,似虚而实,深得诗歌含蓄之美。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这真是无理之极,然而愈显出诗人痴情,手法高妙。在炼字上,“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

这首诗意境很美,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诗中有画”。明《唐诗画谱》中就有以这首诗为题材的版画,但这幅版画仅是画家别出心裁构想出的意境,和王建原作并不一一吻合,而且它对全诗点睛之笔——秋思未作充分表达。在这一点上,诗歌语言艺术显示了它的不可代替性。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委婉动人。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刘禹锡 篇三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李商隐:霜月 篇四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关于中秋的古诗 篇五

《中秋月》(唐 方干)

凉霄烟霭外,三五玉蟾秋。

列野星辰正,当空鬼魅愁。

泉澄寒魄莹,露滴冷光浮。

未折青青桂,吟看不忍休。

《中秋夜玩月》(唐 唐彦谦)

一夜高楼万景奇,碧天无际水无涯。

只留皎月当层汉,并送浮云出四维。

雾静不容玄豹隐,冰生惟恐夏虫疑。

坐来离思忧将晓,争得嫦娥仔细知。

《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唐戎昱)

西楼见月似江城,脉脉悠悠倚槛情。

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

初惊桂子从天落,稍误芦花带雪平。

知称玉人临水见,可怜光彩有馀清。

关于中秋的古诗 篇六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中秋夜不见月》(唐罗隐)

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中秋节的优美古诗词 篇七

念奴娇·中秋携儿辈步月至极目亭,寄怀子云兄

去年秋半,正都门结束,相将离别。潋潋双溪新雁过,重见当时明月。步转高楼,凄凉看镜,绿鬓纷成雪。晚晴烟树,傍人飞下红叶。

还记江浦潮生,云涛天际,涌金波一色。千里相望浑似梦,极目空山围碧。醉拍朱阑,满簪丹桂,细与姮娥说。倚风孤啸,恍然身在瑶阙。

中秋寄杨学士

鳞差甲子渐衰迟,依旧年年困乱离。

八月夜长乡思切,鬓边添得几茎丝。

天仙子·寿陈倅八月十五

风月分将秋一半。昨夜月明今夜满。有人笙鹤御风来,玉绳转。银河淡。凉入天孙云锦段。

笑捻桂枝香婉娩。十字金书光照眼。看看细札促归来,漏声缓。珂声远。夜宿玉堂谁是伴。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思佳客·中秋后一日借月意

白玉楼台知几重。夜来望断广寒宫。一分乍阙婵娟影,二八尤宜冰雪容。

云鬓露,玉钗风。水晶帘幕正玲珑。殷勤再为天香醉,可惜清光付晓钟。

中秋月

三十六旬盈复缺,百年堪喜又堪伤。

劝君莫惜登楼望,云放婵娟不久长。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中秋广江驿示韦益

莫惜三更坐,难消万里情。

同看一片月,俱在广州城。

泪逐金波满,魂随夜鹊惊。

支颐乡思断,无语到鸡鸣。

中秋节的古诗 篇八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关于中秋的古诗 篇九

1.《明月何皎皎》(东汉无名氏)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有关中秋佳节的古诗词100首鉴赏

2.《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4.《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谁与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6.《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7.《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8.《月夜》(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9.《月夜思乡》(唐杜甫)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10.《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11.《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唐白居易)

月好共传唯此夜,境闲皆道是东都。

嵩山表里千重雪,洛水高低两颗珠。

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

诚知亦有来年会,保得晴明强健无。

12.《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3.《和皇甫郎中秋晓同登天宫阁言怀六韵》(唐白居易)

碧天忽已高,白日犹未短。

玲珑晓楼阁,清脆秋丝管。

张翰一杯酣,嵇康终日懒。

尘中足忧累,云外多疏散。

病木斧斤遗,冥鸿羁绁断。

逍遥二三子,永愿为闲伴。

14.《中秋对月》(唐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15.《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16.《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7.《中秋》(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18.《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9.《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20.《月》(唐李商隐)

池上与桥边,难忘复可怜,

帘开最明夜,簟卷已凉天。

流处水花急,吐时云叶鲜。

嫦娥无粉黛,只是逞婵娟。

21.《月》(唐李商隐)

过水穿楼触处明,藏人带树远含清。

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

22.《秋宵月下有怀》(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23.《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24.《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25.《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6.《南斋玩月》(唐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27.《中秋月》(唐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28.《月夜》(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29.《中秋待月》(唐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30.《中秋禁直》(唐韩偓)

星斗疏明禁漏残,紫泥封后独凭阑。

露和玉屑金盘冷,月射珠光贝阙寒。

天衬楼台笼苑外,风吹歌管下云端。

长卿只为长门赋,未识君臣际会难。

31.《中秋》(唐刘得仁)

两城相对峙,一水向东流。

今夜素娥月,何年黄鹤楼。

悠悠兰棹晚,渺渺荻花秋。

无奈柔肠断,关山总是愁。

32.《中秋夜不见月》(唐罗隐)

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33.《玩月》(唐欧阳詹)

八月十五夕,旧嘉蟾兔光。

斯从古人好,共下今宵堂。

素魄皎孤凝,芳辉纷四扬。

裴回林上头,泛滟天中央。

皓露助流华,轻风佐浮凉。

清冷到肌骨,洁白盈衣裳。

惜此苦宜玩,揽之非可将。

含情顾广庭,愿勿沉西方。

34.《中秋夜泊武昌》(唐刘淑柔)

35.《倪庄中秋》(唐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36.《中秋台看月》(唐无可)

海雨洗烟埃,月从空碧来。

水光笼草树,练影挂楼台。

皓耀迷鲸口,晶荧失蚌胎。

宵分凭栏望,应合见蓬莱。

37.《中秋月》(唐无可)

蟾宜天地静,三五对阶蓂。

照耀超诸夜,光芒掩众星。

影寒池更澈,露冷树销青。

枉值中秋半,长乖宿洞庭。

38.《中秋夜陇州徐常侍座中咏月》(唐无可)

陇城秋月满,太守待停歌。

与鹤来松杪,开烟出海波。

气笼星欲尽,光满露初多。

若遣山僧说,高明不可过。

39.《中秋夜南楼寄友人》(唐无可)

海月出白浪,湖光射高楼。

朗吟无绿酒,贱价买清秋。

气冷鱼龙寂,轮高星汉幽。

他乡此夜客,对酌经多愁。

40.《八月十五夜看月》(唐姚合)

亭亭千万里,三五复秋中。

此夕光应绝,常时思不一样。

九霄微有露,四海静无风。

惆怅逡巡别,谁能看碧空。

41.《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唐戎昱)

西楼见月似江城,脉脉悠悠倚槛情。

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

初惊桂子从天落,稍误芦花带雪平。

知称玉人临水见,可怜光彩有馀清。

42.《中秋月》(唐方干)

凉霄烟霭外,三五玉蟾秋。

列野星辰正,当空鬼魅愁。

泉澄寒魄莹,露滴冷光浮。

未折青青桂,吟看不忍休。

43.《中秋夜玩月》(唐唐彦谦)

一夜高楼万景奇,碧天无际水无涯。

只留皎月当层汉,并送浮云出四维。

雾静不容玄豹隐,冰生惟恐夏虫疑。

坐来离思忧将晓,争得嫦娥仔细知。

44.《闰八月》(唐黄滔)

无人不爱今年闰,月看中秋两度圆。

唯恐雨师风伯意,至时还夺上楼天。

45.《寄慈恩寺郁上人》(唐贾岛)

中秋期夕望,虚室省相容。

北斗生清漏,南山出碧重。

露寒鸠宿竹,鸿过月圆钟。

此夜情应切,衡阳旧住峰。

46.《南楼望月》(唐皎然)

夜月家家望,亭亭爱此楼。纤云溪上断,疏柳影中秋。

渐映千峰出,遥分万派流。关山谁复见,应独起边愁。

47.《望九华山》(唐柴夔)

九华如剑插云霓,青霭连空望欲迷。

北截吴门疑地尽,南连楚界觉天低。

龙池水蘸中秋月,石路人攀上汉梯。

惆怅旧游无复到,会须登此出尘泥。

48.《中秋月》(唐许昼)

应是蟾宫别有情,每逢秋半倍澄清。

清光不向此中见,白发争教何处生。

闲地占将真可惜,幽窗分得始为明。

殷勤好长来年桂,莫遣平人道不平。

49.《中秋月》(唐裴说)

一岁几盈亏,当轩重此期。

幸无偏照处,刚有不明时。

色静云归早,光寒鹤睡迟。

相看吟未足,皎皎下疏篱。

50.《中秋月》(唐李洞)

四十五秋宵,月分千里毫。

冷沉中岳短,光溢太行高。

不寐清人眼,移栖湿鹤毛。

露华台上别,吟望十年劳。

51.《中秋十五夜月》(唐贯休)

噀雪喷霜满碧虚,王孙公子玩相呼。

从来天匠为轮足,自是人心此夜余。

静入万家危露滴,清埋众象叫鸿孤。

坐来惟觉情无极,何况三湘与五湖。

52.《中秋十四日夜对月上南平主人》(唐齐己)

今宵前夕皆堪玩,何必圆时始竭才。

空说轮中有天子,不知何处是楼台。

终忧明夜云遮却,且扫闲居坐看来。

玉兔银蟾似多意,乍临棠树影裴回。

53.《中秋十五夜寄人》(唐齐己)

高河瑟瑟转金盘,喷露吹光逆凭栏。

四海鱼龙精魄冷,五山鸾鹤骨毛寒。

今宵尽向圆时望,后夜谁当缺处看。

何事清光与蟾兔,却教才小少留难。

54.《中秋月》(唐可朋)

登楼仍喜此宵晴,圆魄才观思便清。

海面乍浮犹隐映,天心高挂最分明。

片云想有神仙出,回野应无鬼魅形。

曾向洞庭湖上看,君山半雾水初平。

55.《中秋月》(唐成彦雄)

王母妆成镜未收,倚栏人在水精楼。

笙歌莫占清光尽,留与溪翁一钓舟。

56.《赋月》(唐李绅)

月。

光辉,皎洁。

耀乾坤,静空阔。

圆满中秋,玩争诗哲。

玉兔镝难穿,桂枝人共折。

万象照乃无私,琼台岂遮君谒。

抱琴对弹别鹤声,不得知音声不切。

57.《中秋月》(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58.《水调歌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有关中秋佳节的古诗词100首鉴赏

59.《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60《阳关曲·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61.《中秋见月和子由》(宋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螿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62.《西江月》(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

过酒家饮酒,醉。

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

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

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63.《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宋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64.《甲辰中秋无月十七夜独皦然达旦》(宋陆游)

老觉人间无一欣,穷阎扫轨谢纷纷。

已凭白露洗明月,更遣清风收乱云。

栖鹊拣枝寒未稳,断鸿呼伴远犹闻。

病羸慵踏梧桐影,倚柱长吟夜向分。

65.《次韵师伯浑见寄》(陆游)

眉山汉嘉东西州,估船日日到津头。

不得讲书一行字,倚遍临江百尺楼。

黄钟大吕忽复见,绣段英瑶何足酬。

愿约青神王夫子,来醉万景作中秋。

66.《南堂》(宋陆游)

空堂寂寂暑气清,祗有燕雀无人声。

云头忽移帘影失,雨点乱集荷盘倾。

沟坑水溢鱼鳖喜,庭户风送蛟龙腥。

衣巾汗垢为一洗,呼奴举榻临前楹。

取泉石井试日铸,吾诗邂逅亦已成。

何由探借中秋月,与子同游白玉京。

67.《中秋夜半後无云而月色微淡尤为绝景》(宋陆游)

轻烟薄霭九霄寒,素月浑如隔縠看。

此夕洞庭应更好,谁能从我跨青鸾?

68.《减字木兰花》(宋黄庭坚)

中秋无雨。醉送月衔西岭去。笑口须开。几度中秋见月来。前年江外。儿女传杯兄弟会。此夜登楼。小谢清吟慰白头。

69.《河舟晚饮呈陈说道》(宋黄庭坚)

西风脱叶静林柯,浅水扁舟阁半河。

落日游鱼穿镜面,中秋明月涨金波。

由来白发生无种,岂似青山保不磨。

胜事只愁樽酒尽,莫言争奈醉人何。

70.《寄黄龙清老三首》(宋黄庭坚)

万山不隔中秋月,一雁能传寄远书。

深密伽陀枯战笔,真成相见问何如。

71.《洞仙歌·泗州中秋作》(宋晁补之)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72.《人月圆·中秋》(宋赵鼎)

连环宝瑟深深愿,结尽一生愁。

人间天上,佳期胜赏,今夜中秋。

雅歌妍态,嫦娥见了,应羡风流。

芳尊美酒,年年岁岁,月满高楼。

73《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74.《行香子》(宋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有关中秋佳节的古诗词100首鉴赏

75.《中秋登楼望月》(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76.《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宋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

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

槁秸申酬,轮嗣布。

77.《太常引》(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78.《满江红·中秋寄远》(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79.《鹊桥仙·甲子中秋》(宋郭应祥)

金飙乍歇,冰轮欲上,万里秋空如扫。一年十二度团圆,甚恰限、今宵最好。

烹麟脍凤,幕天席地,争似杯盘草草。明年应更胜今年,但只恐、朱颜暗老。

80.《浣溪沙》(宋郭应祥)

屈指中秋一日期。雨馀云薄月来迟。冰轮犹自欠些儿。世事孰非颠倒相,客居东位主人西。觞行莫惜醉如泥。

81.《秋夜月》(宋柳永)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

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

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

惹起旧愁无限。

82.《秋蕊香引》(宋柳永)

留不得。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

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

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

忍思忆。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

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83.《长相思》(宋柳永)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

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

巷陌纵横。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

凤烛荧荧。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

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

墙头立刻,漫迟留、难写深诚。

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关于中秋的古诗 篇十

1、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此诗算是唐诗中少有的中秋佳作,

2、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3、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4、中秋对月

唐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5、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6、中秋夜不见月

唐罗隐

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7、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未必嫦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8、中秋作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9、一剪梅

宋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15首经典中秋古诗词,过一个诗情画意的中秋节

10、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关于描写中秋节的优美古诗词 篇十一

倪庄中秋(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西江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秋夜月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宋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

【满江红】中秋寄远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秋蕊香引

留不得。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忍思忆。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长相思(京妓)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ソ鹁?。巷陌纵横。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凤烛荧荧。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望汉月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鹧鸪天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十二时(秋夜)

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觉翠帐、凉生秋思。渐入微寒天气。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

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烛暗时酒醒,元来又是梦里。

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l情意。怎得伊来,重谐云雨,再整馀香被。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

行香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965478.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965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