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教学实录 课堂教学教学实录通用10篇 课堂教学实录范例

教学实录 课堂教学教学实录通用10篇 课堂教学实录范例

更新时间:2024-04-22 08:32:01 点击: 来源:yutu

课堂是一种有结构的时期,学生在这个时期打算学习知识。教师或导师会在上课时,教导最少一个,甚至更多的学生。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以下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整编的10篇教学实录的相关文章。

教学实录范文 篇一

思维是小学科学教育的核心问题。怎样观察世界,从何来认识世界,如何来描述世界,怎样思考问题,直至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些都是儿童科学教育中最重要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小学科学课要把促进人生的首要能力――卓越的思考技能的培养在课堂上落到实处。思考技能是可以通过训练逐渐形成的,改善学生的思维的最大的问题是让学生在一个情景中学到的思考技能运用到另一个情境中,能够自主灵活的使用。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面对真实的科学问题不断进行思维技能的训练。吴韦萍老师的《水珠从哪里来》是一节旨在体现重视科学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科学课,在这节课上,吴老师把她对科学思维的关注和对学生进行思考技能的培养的想法呈现在其中,希望对老师们有所启发。

【执教者简介】

吴韦萍,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苏州市小学自然学科带头人,苏州市双十佳教师,苏州市名教师。曾获江苏省小学科学青年教师基本功一等奖,主张“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而教”,形成了“真、趣、活、实”的教学风格。目前正在开展“思考技能:小学生科学关键素养培育”方面的研究。

【课例呈现】

板块一:提供观察物体,引出研究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每组准备了一只杯子(师示范板画杯子 ),杯子里装着什么?

生:(齐答)冰。

师:仔细地观察杯子的外壁,有什么呢?

生:(观察后纷纷发现)我发现杯子的外壁有小水珠。(结合学生的回答在刚才的杯子图上添画小水珠 )

师:如果我们用餐巾纸把杯子外壁的小水珠擦掉,你们觉得小水珠还会出现吗?(师演示擦拭方法)

生:会……(不会……)

师:小水珠到底会不会出现呢?想不想试试?

学生点头赞同,小组实验后汇报

生:擦掉了又出来了,擦掉等了一会儿又出现了,杯子外壁的小水珠擦不完……

师:那这些小水珠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板书课题)

板块二:立足观察现象,引导充分假设

师:你们认为杯子外壁上的水珠可能会从哪里来的呢?

生:我认为是加冰的时候从杯口流下来的……(师引导:你们认为他的想法怎么样?)

生:我觉得不太可能,如果是从杯口流下来的,应该有一条痕迹,可是现在杯子外壁上的小水珠却不是这样的。

生:我也觉得不太可能,如果是从杯口流下来,那杯子外壁这么多的小水珠,岂不是水要从杯子的四面八方流下来!(做摊手状)

师:(面向刚才回答的学生)听了他俩的意见,现在你有什么想法?(生摇头)你觉得他俩说的有道理吗?(生不好意思地点头)你们三位都非常棒,积极思考,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还有谁继续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我看到杯子里有“冷气”冒出来,散发到这个杯子外部,然后外面的温度比里面的高,它就会形成水珠。

师:我们用这样的箭头来表示(板画 )冷气溢出,形成小水珠。哪些同学和他的想法是一样的?你们也可以用这样画简图的方式把你们的想法记在自己的科学记录纸上。其他的同学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可能是里面的一些冰融化成水蒸发了,水蒸气变多了之后就凝结成了小水珠。

师:蒸发到了哪里?

生:蒸发到了杯子的外壁,然后等水蒸气越来越多,就凝结成了一个个小水珠。

师:怎么蒸发到杯子的外壁了?

生:蒸发到杯口,就跑出来到了外壁……

师:杯口周边有什么?(空气)那是不是蒸发到了空气中间了?

生:是。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周围的空气当中有许多的水蒸气碰到了杯子外壁凝结成了小水珠。我们可以用这样的箭头来表示(板画 )。

生:我觉得可能是从杯子的壁里流出来的。(生插话:不可能)

师:(面向插话的学生)说说你的想法。

生:上学期我们学过,金属是不吸水的,所以不可能从杯壁里流出来。

生:(反驳)可是现在里面装了冰,冰会改变金属的结构。里面的冰散发出寒气以后,金属里面有小孔,寒气就从里面钻出来。

师:哦,也有可能,那如果我们认为它是从杯子的壁里渗出来的,我们可以用这样的箭头来表示(板画在溢出的图上 )。哪些同学有这样的想法?(指向其中一个举手的同学)老师想知道,杯子里面是冰,它怎么会渗出来变成水的呢?

生:因为冰会融化成水啊!

师:哦,冰融化成水从杯子的小孔里钻出来?

这些都是同学们的猜想,(指向图一 )这幅图中的两个观点,一位同学认为是从杯口冷气冒出来形成的,还有那位同学说,是从杯子的壁里渗出来的。这两种观点都认为杯子外壁的小水珠是从杯子的哪里来的呀?

生:里面。

师:从杯里来(板书)。那赞成这种观点的同学(指向图二 ),你们认为杯子外壁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生:外面来的。

师:从外面,也就是说从杯外来(板书)。

板块三:围绕探究问题,修订完善设计

师:同学们能想办法证明杯子外壁的小水珠是从杯子里面来的吗?(进一步提示,集中指向思考内容)杯内的冷气真的会溢出来形成小水珠吗?冰块融化成水后真的会渗出来吗?

生:可以找个东西把杯子盖住,看杯子外壁会不会形成小水珠。

师:你这个方法想证明什么?

生:把杯口盖住,那么冷气就不能出来了,再观察杯壁外面有没有小水珠,这样就能证明杯内的冷气是不是会溢出来形成小水珠?

师:既简单又方便的方法,大家为他鼓鼓掌。谁还能想办法证明杯子外面的小水珠是不是从杯里渗出来的呢?

生:给里面的水上色。

师:加点颜色?为什么?

生:这样里面的水就有了颜色,再看外壁上的水是不是也是这个颜色,如果是,就是从里面渗出来的。

师:大家觉得这个方法如何?

生:奇妙。

师:下面就请组长拿出课桌里的实验记录单,小组讨论一下,你们组准备选择哪一个问题来研究?需要什么材料?怎样实验研究?把你们研究的方法用画简图或者文字记录在表格中。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特别对用画简图的方法表示研究过程的)

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研究问题,选了哪些材料,我们的研究方法是……这样的步骤来交流你们的设计。

生:我们选择的是第二个问题――冰块融化成水会渗出来吗?需要的材料是冰块、杯子、红墨水和餐巾纸。实验方法是先在杯子里加入一些红墨水,然后把外面的水珠擦掉,等新的小水珠冒出来,再用餐巾纸擦一下,看餐巾纸上的水珠是不是红色的。(边听边板画 )

师:如果是红色的那说明了什么?

生:水珠是从杯子里面渗出来的。

生:如果不是红色的,那就是杯外来的。

师:能说是杯外来吗?这个实验只能证明……(生:它不是从杯内渗出来的)

哪些小组和他们研究的是一样的?有补充吗?(等待一会儿后师继续质疑)她刚才说先加红墨水,然后把杯子的外壁擦干,为什么要擦干再观察呢?

生:因为之前小水珠已经有了,加了红墨水后再出来的小水珠的颜色可能与原来的混在一起很不明显,所以要把原先有的水珠擦干了再进行实验。(师生点头)

师:好的,有没有研究另一个问题的?

生:我们组研究的问题是“小水珠是杯内的冷气溢出来形成的吗?”需要的材料是冰块、杯子、杯盖、餐巾纸,实验方法是往杯内加入冰块,然后用杯盖盖住杯子,观察杯壁上是否出现小水珠。

师:(板画 )非常地好。如果出现了小水珠,你们怎么判断?没有水珠又说明了什么?

生:盖住了之后,冷气出不来了,如果还有水珠,就证明杯子外壁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冷气溢出来形成的。

生:如果没有出现小水珠就证明出现的小水珠是杯内的冷气溢出形成的。

师:你们同意吗?哪些小组和他们设计的是一样的?有没有补充?

生:需要把小水珠先擦干再观察。(为什么?)因为在盖盖子之前外壁已经有小水珠了

师:这两种实验设计都是为了证明水珠是不是从杯内来,我们能不能把它们合在一起做呢?(可以!)怎么做?

生:先把红墨水倒到装冰的杯子里,然后把杯盖盖上,最后用餐巾纸把原来有的水珠擦干,再看看有没有水珠出来。

师:(PPT逐条出示)加红墨水,盖上杯盖,擦干外壁,观察记录,是不是这样?请小组修订刚才的实验方案,材料员至材料中心领取实验器材,注意要及时记录。(学生分组实验)

师:谁来交流你们的观察和发现?

生:我们发现杯子外壁有小水珠,说明不是杯内冷气溢出形成的,而且小水珠的颜色是无色的,这说明也不是从杯内渗出的。(指向板画图一追问:杯子外壁的水珠是不是从杯内出来的?)不是。

师:你们小组呢?

生: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杯子外壁有小水珠,而且小水珠的颜色是无色的,这说明杯子的外壁的水珠不是从杯内出来的。

师:嗯,和他们一样。那你们小组呢?你们实验过后得到什么结论呀?

生:我们也是跟他们一样的。

师:其他三小组也得到了这样的结论了吗?(生纷纷点头)

看来通过实验,同学们共同证实了杯子外壁的小水珠不是从杯里来的(板书板画)。那现在你们认为可能是从哪里来的呢?

生:从杯外来。

师: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证明。下面请材料员把刚才领取的材料交还到还材料中心。其他同学整理一下你们的个人科学记录。

(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学会参考黑板上的板书,鼓励学生在板画的基础上添加更多的个人研究细节)

板块四:创设矛盾冲突,引发深入思考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共同研究了杯子外壁的小水珠不是从杯里来的,那么小水珠的形成与杯里的冰有没有关系呢?

生:有!

师:你们认为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杯子里有冰,杯子的外壁才有小水珠。杯子里没有冰,杯子外壁就没有小水珠。

师:这只是我们的猜想,可以设计一个怎样的实验来证明?

生:其实已经不用证明了,因为刚才你在上课放冰之前杯壁还没有小水珠,然后呢,放了冰以后就开始有小水珠。

师: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刚才我做课前准备的时候你一直在观察是吗?(朝这位同学竖起大拇指)其他同学刚才有没有看到?(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没关系,我们可以想办法再做一次,怎么做?

生:拿一个空杯子,观察一下杯壁有没有小水珠,然后把冰倒进去,看杯壁有没有小水珠。

师:这样可以吗?(生点头)请材料员领取材料,同学们还可以模仿刚才我们板画的方式记录你们的研究方法和观察发现。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师:有什么重大的发现?

生:一开始,空杯子的外壁没有小水珠;把这个杯子里的冰倒进去后,等了一会儿,就出现小水珠了,说明,小水珠的产生与冰有关。

生:我们把两个杯子放在一起,一个装冰,一个不装冰,放冰的杯子一擦干就会起雾,而那个空杯子一点雾都没有,也没有小水珠。

师:起雾?那现在看看,杯子的外壁有什么?(雾多了就变成了小水珠,板书)。

哪些小组也有像他们这样的发现?那这样的实验结果告诉我们小水珠的形成与冰到底有没有关系?

生:有!

师:(板书:与冰有关)原来是杯子里的冰在作怪呀!老师这儿也有一杯冰,杯子外壁已经有了小水珠,现在我把冰倒在另一个空杯子里,用纸巾把杯子的外壁擦干,放在桌上,静置一会儿,你们觉得小水珠还会出现吗?(边说边演示)

生:不会?会?

师:究竟会不会呢?动手试一试!

(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小组实验)

师:(板画:把冰倒掉 )把杯子里的冰倒掉,擦干外壁后,小水珠还会出现吗?

生:(生纷纷作答)有!有一点点!没有!

师:(故作疑问状)为什么杯子里没有了冰,你们的杯壁上还会产生小水珠?

生:因为冰放在那个杯子里已经很久了,遗留了冷气,有冷气就会出现小水珠。

师:放了多久了?(从上课到现在)倒掉冰后冷气遗留在哪里?(杯子里)那杯子的壁呢?(也是冷的)谁把它变冷的?(冰)那这个杯子与装冰的杯子的杯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它们都是冷的。

师:原来这几组的杯子外壁都能够形成小水珠,是因为杯壁都是冷的。(指向说没有的小组)那你们的杯子外壁为什么没有小水珠?

生:我想可能是这个杯子里的冰是我们刚才才倒进去的,它还没来得及把杯壁变得很冷就被我们又倒出来了。

师:哦,现在你们认为小水珠的形成与什么有关呢?

生:我认为与冷的杯壁有关。(板书:遇冷)

师:现在你们桌上都有一个装着冰的大杯子,摸一摸杯壁,有什么感觉?(冷)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投影出示比赛要求)。

1.每组把大杯子外壁的水珠用餐巾纸擦干。

2.在10秒钟内让你们组的杯子外壁产生尽可能多的水珠。

3.听到停止的提示声,组长把杯子举起来。

分组进行比赛。

师:同学们真棒,每一组的杯子的外壁上都产生了许多的小水珠,你们是怎么做的?

生:往杯壁上吹气。

生:我们是朝杯壁哈气。

师:为什么朝杯子外壁哈气,会有小水珠产生?

生:因为哈出的气体是热的,而且含有很多的水分。

师:然后呢?这些含有水分的热气碰到了什么?(冷的杯壁)

师:(指着最初猜测的板画)结合刚才的研究,现在你们认为是杯子外面的什么东西遇到冷的杯壁产生小水珠呢?

生:空气。

师:还有补充吗?

生:是温度,比这个冷(指着杯子)温度高的空气。

师:(指着板画)那就是杯子外面的空气遇到了……(生齐答:冷的杯壁)(板书:空气遇冷)

师:还有人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是空气中的含有水分的热气遇冷。

师:你们认为这个热气可能是什么?

生:就是热的气体,水蒸气。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的猜测也更有道理了。(补充并完善板书)

板块五:回顾反思整理,完整思考过程

师: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吗?(举手众多)不着急,大家先整理一下自己的科学记录纸,边整理边思考,一会我们再来交流。

学生整理,教师巡视指导。(参考板画如下)

生:结合整理的科学记录进行交流。(略)

师:你见过水蒸气吗?

生:我见过。

师:哦,你指给大家看看。

生:现在是看不见的。

师:哦,水蒸气是看不见的吗?你们想不想研究?

生:想!

教学实录 篇二

生:霸王龙是最凶猛的肉食动物。

师:咱们人类没见过真正的恐龙,你们怎么知道这些知识的呢?

生:从书本上。

生:从博物馆里看到的。

生:从电脑里查到的。

师:实物中、书本上、网络上了解到,方法很好,这些方法对于你们今后学习肯定有帮助。看了课文,喜欢它们吗?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想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生读)

师:老师注意到这两个孩子,边读边做动作,真可爱。

【点评】胡老师在上课伊始与学生交流关于恐龙的知识,意在了解学生本节课学习的起点,并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网络、博物馆等更加宽广的渠道汲取知识,知道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师:课文围绕恐龙介绍了哪些知识?

生: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和形态。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呢?

生:第2自然段。

师:第2自然段都是围绕这两个词来介绍的,请大家圈画下来。课文介绍了哪些知识?

生:恐龙是卵生的。

生:恐龙生活了一亿多年,后来突然消失了。

师:生活的年代和消失的时间。两个生字都读准了。“漫游”在书上是什么意思?(选择义项)

生:无拘无束,随意。

师:告诉我们到处漫游,最后神秘消失。这些词组谁能读好?(屏显词语,生读)

生:雷鸣一般的轰响 一架移动的吊桥

利剑一样的尾刺 望而生畏的脸型

师:“畏”是生字,容易写错,它有来历(出示象形字)。要在田字格中写漂亮,该怎么写呢?(生读笔顺)

师:描一个,注意写字姿势。(生描红)

【点评】本环节教师对生字音、形、义方面的指导恰当而高效。课文有十个“四会”生字,胡老师善于精选,进行细致而全方位的指导:选择“漫”引导学生准确选择字义;对“畏”的来历则出示象形文字进行介绍;最后指导学生把生字写美观,可谓“实在”。

师:如果把这几个词放入课文,写的是哪几种恐龙?

(教师板书:雷龙 梁龙 剑龙 三角龙 霸王龙)

师:时间有限,我们聊前面四种恐龙,哪几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它们?

生:第2自然段。(生读第2自然段)

师:请大家把各种龙的名字画下来,想一想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生读)

师:这一段给我们介绍了四种恐龙,你对哪一种恐龙最感兴趣,选一种把它介绍给大家,注意说清恐龙的特点,要说准确,说生动。现在我们来到侏罗纪,那时到处是恐龙,足迹遍布世界。雷龙闪亮登场了。看看课文是怎么说雷龙的?(生读书后介绍)

师:比六头大象还要重……一比我们就知道雷龙有多重。还从哪些方面知道雷龙的特点。

生:雷龙是庞然大物。轰响,说明它的体重很重,走路好似雷鸣一般。

师:打雷让人感觉怎么样?作者这么一打比方让我们感觉到雷龙的特点。(板书:明特点)现在老师想介绍梁龙的特点。(老师介绍)满意吗?

生:不满意,因为梁龙到底有多长不清楚。

师:用了数字就清楚了有多长。剑龙、三角龙作者是怎么介绍的?我们来点有意思的,你就把自己当作恐龙。(生介绍)

师:你们都发现了它们的特别之处吗?

生:三角龙的特点是有三个大角,都有一米长,让人望而生畏。

师:你心里怎么样?

生:我很害怕。

师:就是望而生畏。你觉得剑龙怎么样?

生:背上插着剑板,尾巴上还有尾刺。

师:尾刺就像利剑。我们用这些方法,就很清楚了。这节课我们了解大意、知道特点,了解方法。课后搜集恐龙资料,用这样的方法把你喜欢的恐龙介绍给伙伴。恐龙的知识还有很多。下节课老师接着跟你们聊。

【点评】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本环节,胡老师充分培养每个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善于运用对学、群学,通过交流、对话让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既让学生了解大意、知道特点,同时了解写作的方法,将言语实践的触角指向语用的层面,更多地关注“怎么写”。同时,教师角色有了很大的转变,由传递者变成了学生的发展者。

【评析】胡老师的课,看似简单,细细咀嚼,则耐人寻味。他能够科学地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一节课,教师简简单单地教,学生轻轻松松地学,师生互动,着力于建构生态课堂,共生共长。突出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 学生“学的活动”丰富多样。只有当学生真正成为发展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时,学生的眼睛才亮、脑子才灵、心灵才明、智慧火花才能迸发。欲使教学有效,必先让学生的学习有效,欲使学习有效;必先让学生高度参与,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种经历,在经历中习得知识、获得能力,在经历中掌握方法、归纳规律、体验情感。本节课的交互性尤其明显,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这是尊重学生的真正表现,标志着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共同体的一部分。让学生来逐一介绍各种龙的特点,力求通过简约的教学设计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都得到有效的开发,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有效的发展,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

二、 教师敢于“利用”学生。语文教材的信息非常广泛,几乎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及所传达的内容都有可能成为教学目标。但课堂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胡老师善于取舍,在教学中敢于“利用”学生,实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的资源共享,学生成为主动积极的意义建构者。教师尊重课堂中的每一个人,呈现学生学习过程,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对学生信任、放手、激励、点燃。课要回到“人本”“学本”“生本”上来,让发展发生在学生身上,胡老师做到了这一点。

三、 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丰富多样。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运用、学会运用语言。教和学的目的,在于语言文字的运用和表达方式。在教学中,胡老师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文字是怎么组织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这样写好在哪里?怎样才能体现出学生是否理解了呢?当然要通过一系列外化的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活动来体现。这样一来,阅读本身就成为一种言语实践,充分体现出了“理解是为了运用,读是为了写”的语用教学规律。

教师课堂教学实录 篇三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从中悟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一、由梦想引入课文

许多人都有过寻找到金子发财致富的梦想。“金子”我想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种贵重的金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金子有关的生动有趣而又蕴涵道理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课前老师请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现在我来检查一下。

指名朗读课文,及时评价。

2、通过认真的聆听,相信同学们一定看出来了:

(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2)他有什么样的梦想?

(3)他一开始有没有实现梦想?(一无所获)

(4)后来他有没有实现呢?(找到真金)

3、再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哪里写了彼得一无所获?(1-2)哪里写了他找到真金?(7)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你听第二自然段录音,边听边思考老师的几个小问题:

(1)“落空”是什么意思?

(2)什么叫“不甘心”?

(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不甘心落空?

2、彼得付出了那么多的劳动,可结果却是——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他的希望落空了,他十分失望。

四、学习第七自然段

1、指名读,这一回老师要请你看看你有什么问题吗?

2、学生自由提问:(可能会问)

(1)彼得是怎么实现梦想的?

(2)怎么理解“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

五、学习三----六自然段

1、下面我们重点探究这两个问题。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自己先读一读课文,然后独立思考一下,再把自己的想法与组内同学交流。

2、大堂交流。

3、看课文插图,插上想象的翅膀,想一想他是怎样用“全部精力”来种花的。练习说话:彼得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他。

六、谈启发深化感悟

故事学完了,老师很受启发,你有启发吗?

教师课堂教学实录 篇四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也如此,对于彼此不熟悉的师生,课前互动显得尤为重要。这十二节课中老师们一个个趣横生的课前互动,让他们的好课锦上添花,妙不可言妙。

北京特级教师王文丽老师执教《祖父的园子》,是这样进行课前互动的:让学生判断“我是来自厦门滨北小学的老师”“我今年26岁”“我是一位很爱读书的人”“我很喜欢跟孩子在一起”四句话是真还是假?并说明理由。在学生说明理由时相机引导孩子们要细心观察,认真倾听,用心领会。这样不仅与学生拉近了距离,还不动声色地交给了学习的方法。

执教《临死前的严监生》的杨坤老师则设计了“猜猜我是谁”的小游戏。让四位同学上台,其中一位是大家推荐的班上最具表演天赋的同学,让该同学根据画面比划动作,再让另一位同学猜猜是谁,其中三幅图分别为“孙悟空”“天线宝宝”“吓死宝宝噜”,这些都是孩子们很喜欢的人物和语言,学生搞笑的模仿动作,离奇的猜测使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随即再出现一张杨老师腾空跃起的照片,让孩子们猜他那时的心里活动,孩子们思维开始活跃,很巧妙地为后面根据严监生的两个指头揣摩其心理活动做铺垫。

再如来自重庆的落应华老师在教学《穷人》一课时,采用与学生聊天的方式,分别出示了“严监生”“王熙凤”“诸葛亮”“《桥》的主人公”,指名说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在看似随意的聊天中,通过聊小说,渗透学习方法;聊情节,概括主要内容;聊环境,揣摩人物心理。

短短的几分钟中,老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快速地消除了学生紧张的心理,带着满满的自信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悄悄地进入课堂,无不体现了他们的智慧。

二、教材处理巧妙合理,彰显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表现是以深入地钻研、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为重要前提的。本次活动中的名师们在处理教材方面独具匠心,充分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xx老师执教《剪枝的学问》,他的教学简单朴实、幽默睿智。简单到从头到尾没有一张幻灯片,只有一本书,一根粉笔。他的课又是如此丰厚,从新课导入到感知内容,再到品味语言,最后朗读指导,每一个环节都在践行着“让成长看得见”。

课的伊始,听写字词方法非常有意思,如听写“蛋”,他说“鸡蛋”“鸭蛋”“脸蛋”,什么蛋不能吃,再如听写“成熟”一词,他说了三个带成熟的句子:桃子成熟了;小伙子做事常丢三落四,不成熟;中国的电子技术很成熟。接着指导书写“蛋”,引导理解“成熟”,最后小结:要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生字要会读、会写、会理解。

接着感知课文内容,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我几次到晚大伯家的桃园”自读课文,划出表示时间的词,一遍又一遍地指导朗读三个时间词,同时引导学生明白表示时间的词不仅可以用春、夏、秋、冬,还可以用别的词语,如夏天还可以说“暑假”“荷花开了”“烈日炎炎的一天”……?然后思考“我每次到王大伯家分别看到了什么”,划出关键词“忙着剪枝”“红云片片”“挂满”,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看见。最后让学生把三句话连起来说,这样层层递进,学生很快就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他又相机小结:概括主要内容可以按一定的顺序抓住关键词准确地概括。

当你看到我时,;课上到这,在学生充分发言后,老师又相机小结:读课文不但要知道写了什么还要读出作者的心理变化;写文章不但要写作什么,还要善于表达我们的心理活动。

在指导朗读方面,薛老师抓得很到位,指名读特别是第二自然段时,一孩子起初读得结结巴巴,一点都不流利,薛老师让他一遍又一遍地读,读完一遍提点小建议,再让他读,直到他把句子读通顺,读出那种着急之情,差不多花了五分钟。当初我有些疑惑,为何短短的一段话,在一个孩子身上花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值得吗?在他后来的讲座中我找到了答案,他说要让孩子成长看得,每堂课至少要在一个孩子身上花五分钟。每节课都这样做,一段时间下来就能让全班孩子都得到老师一对一的辅导。想想也确实有道理。

而xx省南昌市南京路小学的杨舸校长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将教学重难点定位在指导学生学习运用“联读”的方法阅读课文,通过“发现相同”——“同中求异”——“发现不同”——“异中求同”等环节实现对课文全方位各层面以及课内外的联读,感悟廉颇在国家大义前“机智勇敢”的形象,整个教学体现了由“教学生读”到“带学生读”再到“学生自读”这样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扎实语言文字的运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再如重庆市的落应华老师在《穷人》一课教学时则采用追问故事情节的方法,故事开始之后,接下来会怎样?然后呢?最后呢?设计了三个环节:一、初读小说,带着好奇心追问故事情节,把握主要内容,二、再读小说,带着探究心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形象,这一环节通过品读环境描写,探究桑娜起伏变化的内心,品读心理描写,探究桑娜矛盾坚定的内心。三、三读小说,带着疑惑走进作家及其生活的年代,追问穷人命运。

他们把课文教材作为载体,巧妙地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潜心会文,感悟语言,最终学会运用语言,正如薛老师所说“语文教学是培养运用语言的人,而不是研究语言的人。

总之,这次活动中每位专家、名师们都给我带来很大的启发,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有了更明确的方向,那就是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适应语文教学的新发展。

课堂教学教学实录范文 篇五

【教材分析】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运动现象的重要的数学模型,有非常广泛的用途。紧紧扣住三角函数定义这个宝贵的源泉,自然导出三角函数线、定义域、符号判断、值域、同角三角函数关系、诱导公式、图像和性质等。

三角函数定义的基础性和广泛性,决定了本节课是三角函数这一章中重要的一课。本节课将是三角函数定义的运用的起始课,也是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受教班级是个理科班,学生比较活跃,学生总体平均水平在中考录取线上30分左右,基础薄弱,整体属于中下等水平。学生已经学过“任意角”一课时,“弧度制”一课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一课时,对三角函数这一内容初窥门径。在另一位老师的带领下,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第一课时)已经借助单位圆等知识,生成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并进行了简单的求值。

【教学目标】运用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结合单位圆,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的两种简单运用,学习数形结合、类比归纳、化归与转化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

1.初步体会从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的角度,借助单位圆,理解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并会用其解决简单问题。

2.自主运用:从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的角度,借助单位圆,理解并掌握各象限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的符号。

【学习重点】两个运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简单运用形成过程中,图形运用――单位圆,代数式运用――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

【学习难点】接受函数思想,在数学结合、归纳类比数学思维方法的有效使用下,推出各象限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的符号和终边相同的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

【学习过程】

揭示课题:上节课中,新老师带领我们一起学习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并且运用定义导出了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域。本节课,我们将要继续运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复习引入、回想再认

请同学们回忆并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如何定义的呢?

(2)此定义中要素有哪些?

(3)该比例式与终边在单位圆中的位置有关吗?

同学们回答得简明扼要,说明上节课学习得颇有心得。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1)一条终边在单位圆中究竟有哪几种位置关系?(课件显示8种图形)

(2)一条终边可以表示多少个角?

(3)如果把刚才复习的两个知识点,也就是终边和任意角三角函数串联起来,可能得到什么样的命题呢?大家可以自由讨论,试试看。

生(众):窃窃私语,不确定中……

师:其实这是两个旧知识:终边相同的角和三角函数的定义相结合,所产生了的2个新问题,即: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和各象限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的符号,这就是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探究新知

探究(一):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吗?

1.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前后桌四人为单位互相讨论,拟定解决此问题的计划,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记录并清楚地表达出来。开始!

2.全班反馈

生:直接画图,看图,看坐标。

师:领会到了单位圆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在这里将发挥作用。但表达得语言够简约的,能意会的同学举手。(寥寥几个而已)

师:有没有更具体点的操作。

生: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各个击破。

师:好的。这是个大概方针。同意的同学举手。(大部分举手)有没有补充办法?

生:文字表达,换成数学符号表达。

师:基本可以解决问题了。

3.汇总

(1)理解问题

师:终边相同的角,即:α与α+2kπ终边相同。那么,此问题转化为sinα与sin(α+2kπ)是否相等?

生(众):cosα与cos(α+2kπ)是否相等?tanα与tan(α+2kπ)是否相等?

(2)分解问题

师:首先研究:sinα与sin(α+2kπ)是否相等?想一想,三角函数的定义。

生:在单位圆中,终边交单位圆的交点坐标P(x,y),则sinα=y.

师:那么,我们的问题转化为求什么?

生:角α与角α+2kπ的坐标是否相等,单位圆中的坐标。

师:补充得很完整了。角α+2kπ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是?

生(众):与角α的交在同一点P(x,y).

师:也就是说,sin(α+2kπ)=y.

结论:终边相同的角的正弦值相等。即:sin(α+2kπ)=sinα.

师:回忆本次成功推理的过程。

生(众):终边相同 坐标相同 同一函数值相同

(3)类比

师:请同学们思考cosα与cos(α+2kπ)是否相等?tanα与tan(α+2kπ)是否相等?

生:角α与角α+2kπ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都是P(x,y),所以cos(α+2kπ)=cosα=x.

生:tan(α+2kπ)=tanα=yx.

(4)归纳

通过以上分析,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由此得到一组公式,称作公式一(公式一的符号表达):

sin(α+2kπ)=sinα,cos(α+2kπ)=cosα,

tan(α+2kπ)=tanα (k∈Z).

下面请同学们写出公式一的角度制写法,熟悉公式的两种写法。

(5)公式一的固化练习

通过大家的积极思考,共同努力得到了公式一。我们来做几道练习题,熟悉运用过程。

例1求下列三角函数的值:①cos9π4②tan(-11π6)

师(分析、板书):①cos9π4=cos(2π+π4)=cosπ4=22.

②tan(-11π6)=tan(-2π+π6)=tanπ6=33.

例2化简下列各式:

①sin(-1395°)cos1110°+cos(-1020°)sin750°;

②sin(-11π6)+cos12π5・tan4π.

师:请两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练习本上完成。师生共同批改板演。教师对板演情况给予评价。

(6)小结

师:这两道题目分别是角度制和弧度制的写法,大家通过练习对公式一有了更熟悉的了解。注意观察以上几道题目,想一想,公式一的作用是什么?

生(讨论):可以把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转化为求0到2π(或0°到360°)角的三角函数值。简而言之:大角化小角。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看来同学们学习得心应手。下面这个任务我就放心地完全交给大家执行了。

探究(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

α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sinαcosαtanα1.执行任务

师:请同学们以同桌两人为单位,讨论并完成以上表格。教室里热火朝天的讨论中……

2.反馈汇总

师:请同学描述一下你是如何得到结论的?

生:由sinα=y,所以一、二象限是正的,三、四象限是负的。

生:角α与单位圆交点坐标(x,y),由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得,cosα=x,所以第一、四象限是正的,第二、三象限是负的。

生:单位圆中,tanα=yx,第一象限x正y正tanα正,第二象限x负y正tanα负,第三象限x负y负tanα,正第四象限x正y负tanα负。

生:还可以从象限看。第一象限全是正的,第二象限只有正弦正其他负,第三象限正切正其他负,第四象限余弦正其他负。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我们一起从两方面总结:根据定义,想象坐标位置。

(1)单独看:sinα上正下负,cosα左负右正,tanα奇正偶负。

(2)联合看: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

3.综合练习,发展思维能力

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汇报一下你的成果,并说明理由

例3判断符号:

①sin340°・cos265°;②sin4・tan(-23π4).

课堂整理

我们完成了预期的目标,请同学们现在放轻松,回忆并感受一下,本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教师提问检查并强调:

1.你是如何记忆公式一?其作用是什么?(根据定义,……将角转化到0°到360°)

2.你是如何记忆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值的符号?(根据定义,想象坐标位置……)

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45分钟课时作业》第3课

2.认真阅读教材第17页《三角学与天文学》一文,了解三角学的起源与发展,认识几位数学家,了解他们的生平和对数学做出的贡献。特别学习他们对科学的执着精神和坚忍不拔的顽强毅力。

【教学反思】

课堂是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最佳途径。

本节课的主旋律就是指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寻找真相。基于学情和理念指引,通过本课时的教学和老师们的点评,以下问题值得我的关注和完善:(1)面对真实的认知起点,营造和谐轻松的上课氛围;由于连上两节课,因此本节课伊始,便指出本节课将承接上节课定义的运用,仍是一节定义的运用课。在简单有效的复习后,明确指出本节课的两个学习目标,目的就是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以免引起学生心理上的疲惫感。紧接着,让学生自己思考,两个旧知识产生的碰撞,引入了本节课的主题,并为探索学习阶段的解决问题在方法上指明方向。在探究新知环节,我极力引导学生制定计划,从小处着手切入点,并且用语言表达出思维状况。熟练运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者间的转化,方便解题。培养良好的数学解题习惯,明明白白读题,清清楚楚表达。多次采用小组讨论的模式,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消除学生面对新问题时的心理上的紧张感和无助感,帮助学生向独立自主过渡。

(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浙江省深化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的教学理念,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并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主动性和持久性,更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考虑到受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水平,为防止探究活动流于形式,本节课是由学生半自主学习过渡到完全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体现了教学活动的双主体性,是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首先在教师的带领下对探究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完成探究二时,才完全交给学生操作、观察、思考、得到结论。然后老师帮助学生将过程和结论表述精致,这个过程完全以学生为主体使得学生自动将使用单位圆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提到使用的前台,充分体会到了单位圆的优越性和任意角三角函数的作用。也借此机会,让学生体会到数形结合的直观性和转化与化归这一数学思想方法的抽丝剥茧、由繁化简的作用。

(3)学会等待,善用等待。

回顾以往教学,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不到三秒钟,就要学生回答,若两三个学生都无法回答,老师就会自问自答。考试和作业中,讲过好几遍的题目,学生还是做错。

纵观历史长河,无数仁人志士正是因为学会了等待,才有其千秋功业。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学会了等待,才会灭吴;诸葛亮学会了等待,才会有“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俞伯牙在几十年学艺中学会等待知音,于是有了钟子期的出现,有了《高山流水》的绝唱。

课堂实录范文 篇六

看了三位优秀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自觉受益匪浅,收获颇多。下面分别谈谈对几节课的浅显看法。

第一节:教师组织课堂能力强,各个环节流畅自然,达到了相应的教学目的。课堂驾驭能力明显很强,对课堂中每一个环节落实相应教学目标的处理方法很得当,能够让学生在愉悦自然的状态下投入学习的氛围中,真正做到了潜移默化,而不是灌输、给予;对课堂中的细节处理很到位,善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位同学能够有足够的热情参与到学习中,确保了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师对教材的研究极其深透,能够把教材化为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积极的典范,既提升了学生的基础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内在素养。

第二节:教师的教学方法对讲授本科非常有效,特别是对教学难点的突破,很到位,能有效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点。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够非常自然地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降低学习难度。教师能够结合教学内容使用恰当的教学工具对学生进行引导,推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加容易的接受教学内容理解教学重难点,提升课堂效益。教师对课堂的主体也就是对教材的解读似乎稍显薄弱,建议可以用更长的时间,做更加深刻的讲解和引导。

第三节:教师教学的课堂教学理念和基本思路方法非常先进,特别是对作为小学生的孩子们的思想教育的渗透和引导,能够更加积极有效,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以比较恰当的方式方法推动学生的素养和能力的形成,能够从知识、方法、能力等方面,全面的展开自己的教学活动。自我感觉,美中不足的是教学方法的使用稍显单一,特别是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可以使用更多的方式加以突破。

总结三位老师的课堂,有以下几点非常值得学习。一是以学定教、以教带学,教师能够时时处处以学生的学习为导向,拟定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二是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三是课堂教学驾驭能力极强,能够围绕学生的课堂反映,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展开教学。

课堂实录范文 篇七

【关键词】《将相和》 课堂实录 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A-0077-01

语文S版第十一册课文《将相和》中第一个故事叫“和氏璧”,也称“完璧归赵”,说的是蔺相如受赵王委托,带着和氏璧与秦王谈判,准备用和氏璧交换十五座城池。秦王拿到和氏璧之后,绝口不提交换之事,蔺相如看出了秦王的险恶用心,设法欺骗秦王说和氏璧有瑕疵,非常巧妙地从秦王手中拿回和氏璧,并完好地送回赵国。文中出现了两处“欺骗”,一处是秦王要求用和氏璧换城池,这本身就是欺骗,另一处是蔺相如谎称和氏璧有瑕疵,也是欺骗。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这两种欺骗行为呢?有一位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如下。

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并给出阅读提示和思考问题,要求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形成小组讨论意见。

师:用和氏璧交换十五座城池是谁提出来的?在这个交换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欺骗行为?分别涉及到什么人?

小组代表1:用和氏璧交换十五座城池是秦王提出的建议。秦王拿到和氏璧后根本不提交换城池一事,很明显,秦王根本就没有交换的意思,他只想把和氏璧骗到手。

小组代表2:在和氏璧交换谈判中,蔺相如也有欺骗行为,和氏璧没有任何瑕疵,可蔺相如偏说有,他从秦王手中骗回和氏璧,最后完璧归赵。

师:这两个人的欺骗行为中哪一种是正义的,哪一种是邪恶的?

小组代表3:蔺相如为维护赵国利益,揭穿秦王的欺骗伎俩实施欺骗,其欺骗带有正义感,而秦王想不劳而获,无异于强盗行为,其欺骗是邪恶的。

师:这样说来,欺骗分善恶,我们平时是不是都可以在善意之下实施欺骗呢?不妨展开课堂辩论。

反方代表1:男「改负屠鲜Χ冀逃我们要做诚实的孩子,不能说谎,更不应该搞什么欺骗。我认为不能用善意作为欺骗的借口,应该分什么情况,欺骗本身就不是善意的。

正方代表2:欺骗虽然是贬义词,但蔺相如的欺骗为什么值得称道,而我们为善意进行欺骗就不能被接受呢?可见,凡事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反方代表3: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应该用欺骗解决问题。蔺相如是特定时期的人物,现代社会不需要用这种手段解决问题,当然不提倡善意的谎言。

正方代表5:如果欺骗能够换回好的结果,这样的欺骗没有什么不对。一个老人得了绝症,周边人都不对其说实话,这是不是欺骗?但这种欺骗是必要的,为了保护病人心理不受打击。

师:大家讨论非常深刻,都能够找到观点佐证,说明同学们真的动了脑筋。其实,词无定性,只有放到具体语言环境中才能判断其属性,就事论事,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课堂实录 篇八

[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天地间有浩然正气,人应有铮铮骨气。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谈骨气》。(加点字板书,下同)

二、检查预习

1.出示小黑板,让一生给加点的字注音。

嗟(jiē)吆喝(yāo)丞相(chéng)拘囚(qiú)高官厚禄(lù)拍案而起(àn)富贵不能淫(yín)

2.速读全文,划分结构。

师:这是一篇比较规范的短论,从课后练习一可知,文章由三部分构成,即提出论点——论证论点——得出结论,也就是议论文的引论——本论——结论。请同学们据此找出各个部分的起止,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小结:第一部分(1-4段):提出论点,对“骨气”作初步的解释。第二部分(5-9段):以三个事例论证“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第三部分(10段):总结全文,指出无产阶级骨气的具体表现,号召我们克服困难,奋勇前进。

三、分析课文

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在提观点时带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请同学们齐读第一部分。

生读。(略)

师:哪一句话是全文的中心论点?(第一句话)作者提出论点时带着一种怎样的感情呢?我们不妨对比阅读一下,把这句话改成“我们中国人有骨气”,同学们体会一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生讨论)

师:很明显,“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一句语气肯定,“是”有强调作用,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全文始终贯穿这种感情。

师:同学们再充满激情地把第一自然段齐读一遍。

生读。(略)

师:提出论点后,作者紧承着引用了孟子的三句话,这三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生七嘴八舌,师引导学生齐读“高官厚禄收买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

生讨论。(略)

师:内容上解释了骨气的含义,论证。请同学们齐读此段,把孟子的话背下来。

生读第二段。背孟子的几句话。

师:既然第二段已经解释了骨气的含义,那么文中的3、4段是否多余?为什么?

生讨论。(略)

师归纳:第3段指出“骨气”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第4段指出不同时代、不同阶段中,“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但是,中国人的骨气都体现了“坚定不移地为当时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这两段的内容是对论点十分必要的补充,同时第4段又是对下文的总起。

生齐读第4段。

师:那么哪些事例“值得我们学习”呢?文中选取了三个事例,是哪三个事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生:文天祥拒不降元;穷苦人不受嗟来之食;闻一多横眉怒对敌人枪口。

师:读文天祥事例,男生读记叙部分,女生读议论部分。哪些关键词句体现了文天祥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说明文天祥是有骨气的?

生:“坚决拒绝”体现了文天祥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师:第6段能否删去?

生:不行。这个自然段是对文天祥事例的分析,是议论。举出他的《正气歌》更能证明文天祥有骨气。

师:文天祥的事例是从哪个角度证明论点的?

生:富贵不能淫。

分析第二个事例:

师:请同学们找出记叙和议论的分界处。女生读记叙部分,男生读议论部分。

生找出分界线。朗读课文。

:穷苦人的骨气从哪儿可以体现出来?

生:拒绝了“嗟来”的施舍。

师:穷且弥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正是孟子所称道的——(师停顿)

生:贫贱不能移。

分析第三个事例:

师:请男同学朗读这一事例的议论部分,女同学读记叙部分。问:这一段与前两个事例相比,在议论上有何特点?哪些关键词语体现了闻一多的英雄气概?这一事例又是从哪个角度来证明论点的?

生讨论(略)

师归纳:这一段是通过名人名言来进行议论的,引用的话更有说服力。“大声疾呼”、“痛斥”、“拍案而起”等关键词语体现了闻一多的英雄气概。这一事例是从“威武不能屈”的角度证明论点的。

师小结:课文第二部分用了三个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证明论点,这就是议论文中常用的方法——摆事实,而第一部分就是讲道理。

师:中国人有骨气的事例很多,作者只选取这三个事例有代表性吗?

生讨论。(略)

师:文天祥是丞相,穷苦人是平民百姓,闻一多是民主战士。从古到今,从封建士大夫到平民百姓再到民主战士,时间跨度很大,各阶层的人士都有,当然有代表性。

师:第二部分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有叙有议。议论文中的记叙有什么特点?与记叙文中的记叙有什么区别?我们来对比阅读这两段文字。

师分发课外阅读材料:“齐国发生了。黔敖在路边摆设了食物,用来等待那些饥饿的人来吃。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袖子遮住自己的脸,拖着鞋子,没精打采地走来。黔敖左手送上食物,右手端着汤,向这个饥饿的人吆喝道:‘喂!快来吃吧!’这个饥饿的人瞪着眼睛盯着黔敖说:‘我正是不吃这种侮辱人的饮食,才落到这个地步。’这个饥饿的人谢绝了黔敖的食物,最后终于饿死了。”

师:请同学们对比阅读课文第二个事例和这则材料。这两部分文字记叙的是同一个内容,写法上有何不同?

生讨论。(略)

师:课文的记叙比较简明概括,材料则比较具体。课文有议论,议论了接受施舍带来的后果。由此看出议论文中的记叙是充当立论的论据或论证的材料,选择和安排都取决于中心论点的需要。而记叙文则要通过具体的人或事的记叙来使读者受教育,需要对人物作细致的描写,必须交待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结局,这些都是议论中的记叙不可能做到的。

师: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生读。(略)

师:文章写于60年代初,我国正处于困难时期,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我们无产阶级的骨气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

师:以此为观点,同学们能从“威武不能屈”这一角度举出无产阶级有骨气的一些事例吗?先概括其主要事实,再进行简单议论。

生:刘胡兰面对阎锡山军队的威胁,从容地躺到铡刀下面,大声地说:“死有什么可怕!要杀就由你们吧,我再活十七岁,还是这个样子。”这位17岁的女英雄就这样慷慨就义了。刘胡兰在敌人面前英勇不屈,大义凛然,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骨气。

师:这位同学说得好。概括事实时抓住了“从容”、“慷慨就义”,体现了刘胡兰“威武不能屈”。

生:陈然被囚于“中美合作所”时,受尽各种酷刑。特务逼迫他写自白书,他严词拒绝,并在激怒中写下了著名的《自白》诗。陈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显示了无产阶级的骨气,表现了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

……

师: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引用这些事例的时候,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议论中的记叙要抓住最能证明论点的关键部分,要简明扼要。同时,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我们都应做一个有骨气的人。请同学们再充满激情地读齐最后一段。

生读。(略)

师:课外请同学们把文中三个事例中最能体现“有骨气”的关键词语和孟子的几句话摘抄下来,并把课后练习七的词语抄在作业本上,积累这些词句。

下课。

附板书设计:

附图{图}

[简要说课]

第七单元是第二册中惟一一个议论文单元,《谈骨气》又是一篇规范的短论。教学本文,目的有三:一是学生初步掌握课文提出论点——论证论点——总结归纳的基本论证格式。二是体会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中的记叙的区别,并注意积累有关词语。三是让学生理解骨气的内涵,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立志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其中第二点是重点。讲授本文,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一、整体阅读,分析结构。让学生概括文中三个事件的主要内容,并体会三个事例的典型性,同时结合课后练习一把握文章的基本论证格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又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全局的把握,教师教学起来也会得心应手。

二、对比阅读,突破重点。在教学中,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每个事例中记叙部分的特点,然后将文中第二个事例与课外阅读材料《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进行比较,具体分析两处记叙部分的区别,不难得出:议论文中的记叙是作为事例充当立论的论据或论证的材料,比较简明概括;记叙文中的记叙需要对人物、事件作细致的描写,具体而又生动。

三、局部阅读,体味语言。对文中各部分的分析应抓住关键词语,深入体会其准确性和作用,并让学生积累一些词语或句子。

四、学以致用,能力迁移。有针对性地让学生举出无产阶级“威武不能屈”的一些事例,先让学生概括出主要事实,再进行简洁议论。这样既能进一步体会“骨气”的真正含义,又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讲授本文,可采取讲读结合、听说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手法,教师精讲点评,学生收获必甚丰。

[实录评点]

此课堂实录有以下特点:

第一,本要求,明确与否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从实录的全过程看,教学目的是十分明确的,教学效果也是很明显的。《谈骨气》是初一学生学习的第二篇议论文,学习本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议论文中的记叙与记叙文中的记叙的区别,并初步了解议论文的特点。这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教者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如在讲析三个典型例证时,教师有意指导学生把议论和记叙的文字分开朗读,以便了解记叙与议论的区别;为了突破“议论中的记叙”这个重点,教师印发了一篇关于“嗟来之食”的记叙文,指导进行比较阅读;在课堂结束时,教师还指导学生做了这样一道练习:以“威武不能屈”为观点,简要叙述现、当代典型事例进行证明。这样做,不仅加深了对“议论中的记叙”的理解,而且还使学生初步懂得了如何用材料证明观点。

课堂实录 篇九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造思维的火花。

课堂实录一:正数与负数

授课时间:2002年9月16日

教师:时间:2001年冬天的一个早晨

地点:哈尔滨的一个村落

事件:小张戴着帽子、围巾,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正在雪地里艰难地行走,大片大片的雪花不时地落在他身上。

(停留数秒,让学生感受此时创设的情境)

教师:如果你是天气预报员,请问,此时此刻的温度是多少?

学生1:零度以下10摄氏度

学生2:零下15摄氏度

……

虽然“天气预报员”的误差较大,但在同学的模仿中,用了“零度以下”或“零下”的字眼,这就比较自然地引出负数的概念。如此引入,给学生以新、奇之感,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把僵化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吸引学生的参与,变“苦学”为“乐学”。

二、学生活动,建构新知

活动是个人体验的源泉,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建构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因势利导,帮助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实录二:初一代数同类项

授课时间:2002年10月22日

教师拿出一小袋硬币。

教师:哪位同学能帮我数一下这一共有多少钱?

(学生争先恐后,非常积极)

(学生1)把硬币一个一个从口袋拿出来,边拿边数。5角,1.5元,2元,……

三分钟后。

学生1:一共8.3元

(还有学生在举手)

(学生2)把1角的硬币10个10个地拿出来,把5角的硬币2个2个地拿出来。

二分钟后。

学生2:一共8.3元

(生3)把桌上的硬币分堆。一堆全是1元的,一堆全是5角的,一堆全是1角的。然后分别数出每一堆的数量。

一分二十秒。

学生3:8.3元。

教师:请问,如果这满满的一罐,你会怎样数,选择哪位同学的数法?

下面很多声音在说会选择第三位同学的数法。

教师:为什么?

又有声音在说是因为分类。

教师:很好。在数学中,对整式也有一种类似的分类。这就是——同类项。

……

课后,有同学说:原来合并同类项和数钱是一个道理。

不错,数学就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数学教育,源于现实,富于现实,应用于现实”。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理应让学生意识、体会到这一点,让学生对数学有“源头”意识。

三、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存在。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领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要注意课堂中实际生活的渗透,巧妙设置情境。

课堂实录三:初一代数有理数的加法

授课时间:2002年9月25日

出示投影:“(-3)+(+2)=?能否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探索结果?”

(学生讨论)

学生1:(-3)+(+2)=-1。如:以正东为正。向西走3米,记作-3,再向东走2米,记作+2米。整个过程向西走了1米,记作-1。因此,(-3)+(+2)=-1。

学生2:我欠小王3元钱,记作-3。第二天,小王向我借了2元钱,记作+2。结果我还欠小王1元钱,记作-1。因此,(-3)+(+2)=-1。

教师:刚才两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探索出(-3)+(+2)=-1。同理,我们也可以探索其它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的结果。

由此枯燥的法则引出课题,一则学生有兴趣,二则让学生觉得数学公式也是有来历的,三则让学生自信,因为自己也可以推导法则,过一把探索、创新的瘾。

四、设障导入,引起重视

教师在导入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设置障碍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课堂实录四:初一代数代数初步知识的活动课

授课时间:2002年9月12日

教师:我们初一(5)班一共有30位同学。请问,如果每两位同学均相互问候,握手致意,有多少同学知道你们一共要握多少次手?

学生思索,似乎摸不着门,有同学比划一阵后,微微摇头,用渴求知识的眼睛看着老师。(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如果只有两位同学,握多少次手?

“1次。”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教师:如果增加1位同学,是3个同学呢?增加几次?

“增加2次。”

师:再增加1个,是4个呢?增加几次?

“增加3次。”

教师:能找出规律吗?

几乎所有的同学同时开始在作业本上兴奋地比划着。

……

由同学们的书写速度可以知道,他们逐渐接受了将一道“难题”一点一点“啃”下来的思维方式,化难为易,效果很好。这样,不仅教给了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揭示了整个思维过程。如果仅仅用由易到难的教学模式,学生当时掌握的程度可能没有区别。但下次遇上同类的问题,设置障碍再化难为易、深入浅出会让学生回忆此时的情景,这样解答自然不在话下,思维能力由此也逐步提高。

类似地,还可由天平的平衡问题导入等式性质的教学,由对温度计构造的观察导入数轴的教学,由银行存款、借贷问题导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等等。总之,数学教学的开场白是为了整个数学课堂教学服务的,为整个课堂教学做铺垫,是为了让学生“收心”,为了解决问题而来的。因此,导入教学不是“孤立”的,整个课堂教学应该前后呼应。

在导入教学的设计中,还应注意:1.自然合理。导入既是前面知识的继续,又是后续知识的开端,以一定的积累为基础。2.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聚精会神地投入进来,在情感上与教师、教材贴得更近。3.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无论在操作层面上,还是在思维层面上,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4.教师情感的投入。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才能带动学生,引起学生对整个课堂的关注。

◇参考文献◇

1.[美]梅里尔•哈明:《教学的革命》,宇航出版社。

2.鲁彬:《注重主体性教学的一个案例》,《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年1、2期。

教学实录 篇十

(一)调研对象:某市某区最为偏远的一所农村小学的一年级23名学生。

(二)调研方式:问卷调查(画钟表),访谈(认钟表)

(三)调研内容:

(1)让学生画出“心目中的钟表”,从而获得一幅幅钟表作品。

通过分析学生的这些作品,获知学生对于钟表的经验和粗浅认识,由此诊断学生认识钟表的切入点和难点,从整体上把握教材,设计教学方案。

(2)拿着钟面让学生认一认整时。

(四)调研结果分析及对策

第一,关于钟面上有几个数的问题。大部分孩子只知道钟面上有数,对究竟有几个数却未必关注过。例如生1在钟面上标出了13个数,生2则在钟面上标出了14个数,生3更是胡乱标数,标完1~10后发现没有标满一圈,接着就标11、22、33,在钟面正上方标了100。生4画了三个钟面,一个标了1~14共14个数,一个标了1~15共15个数,还有一个钟面则标了1~18共18个数。每个钟面都是写满一圈为止,写到几算几。由此可见,正式学习“认识钟表”时,有必要指导孩子们正确标出12个数。

第二,关于钟面上指针的问题。因为钟面构造复杂,干扰较多,有些孩子没有关注到钟面上的指针,有3个同学画的钟面上没有指针。在钟面上画出两根针的有14人,三根针的有7人。其中部分孩子三根指针画得一样长或区分不明显。因此,课堂中有必要帮助孩子进一步辨认时针和分针。

第三,关于指针方向的问题。可能受书写习惯的影响,有3个孩子是逆时针排列12个数的。课堂教学中,很有必要帮助学生认识并掌握顺时针方向。

第四,关于上下左右四个关键点的位置是否正确的问题。全班只有两个孩子知道上下左右四个关键点所对应的数是12、6、9、3,不正确的有21人。因此,找准关键点所对应的数,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

第五,关于整时的辨认。利用午自习的时间,本人拿着钟面逐一地考查学生。有10人能够模糊地认读整时,并且只关注各指针指向几,但不区分时针与分针,其余的学生认读时间时不知道要看什么,或者根本不理会指针指向的位置,一顿乱说。

(五)调研后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基于学前的调研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依据学情设计了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

1.在动态建构钟面的基础上认识钟面上的数以及钟面上的指针,引导学生在观察对比与辨析中学会认、读、记录整时;掌握顺时针方向。

2.在构建钟面、认读整时、记录整时、辨析整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学会守时。

教学重点:认识整时、记录整时。

教学难点:特殊时刻的认识,初步感知时刻与时长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基于学生对钟面的已有认识,重新构造钟面

课前在黑板上画三个标有12个刻度的圆(钟表的轮廓)。

师:同学们请看黑板,老师画的是什么呢?(钟表)可是,它们还不够完整,想一想缺少了什么呢?对了,缺少了数字和指针。

一般来说,钟面上有哪些数呢?(1~12共12个数)我们一起来在圆圈上找一找它们的家,好吗?

(1)第一个钟面:按顺时针顺序依次标出12个数。

(2)第二个钟面:只标上、下、左、右4个关键点所对应的数,再指读其他点对应的数。

(3)第三个钟面:不标数,打乱顺序随意指读各个点所对应的数。

通过在圆圈上“标数”的三个小环节,学生巩固记忆钟面上数的排列特点。

师:现在,这个钟表完整了吗?(还缺少指针)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两根针,一样吗?又短又粗的这根叫什么针?(时针)又细又长的这根呢?(分针)(把针贴好)

师:钟面上的时针是按照怎样的方向走动的呢?

CAI演示动画: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走动。

师:伸出你的手臂,它代表钟面上的指针,请你模仿钟面上的指针,从刻度12所在的位置出发,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圈,再回到刻度12。一边转动,一边说出各个点所对应的数。

及时引入“人体时钟”,巩固顺时针方向以及各个关键点所对应的数。学生都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

二、结合生活经验认识整时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整时,概括提炼整时的钟面特点。

课件出示三幅图。

师:我们做这些事情是在几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第一幅图:早上起床,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是7时;

第二幅图:升国旗,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是8时;

第三幅图:做早操,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0,是10时。

师:我们把7时、8时、10时叫做整时。(板书:整时)

师:观察这三个整时的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时针所指的数不同)

小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及时概括提炼“整时”的钟面特点,培养孩子的观察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认知冲突中认识特殊整时:12时。

课件出示画面(如右图)。

师:美羊羊家的钟真的坏了吗?(没有坏,时针与分针同时指向12,重合在一起了,是12时)

引导学生认识特殊整时:12时,时针与分针同时指向12。

三、学习记录时间:“说的”怎么和“写的”不一样

师:同学们吃晚饭在6时,你们能在钟面上拨出6时吗?(生拨钟面)

师:6时整,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几呢?

CAI演示答案,集体订正。

师:怎么记录下这个时间呢?

学生独立尝试写出6时。

师:一般我们记录时间可以用汉字帮忙,也可以用电子表的形式。(板书:记作6时或6∶00)

课堂巡视中若发现学生将6时记成了60,或记作6∶12,应注意及时纠正。

四、创设认知冲突,进一步辨析整时

1.强化认识时间要同时看时针和分针。

出示课件(时针被遮住了),如图所示。

师:分针指着12,这是几时?(可能是8时、9时、10时……)

师:能够确定是几时吗?(不能)能确定是整时吗?(能,因为分针指着12)

师:看来,知道分针的位置,确定是整时,但是要知道是几时,关键还要看时针。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可以编成顺口溜: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2.强化认识整时的同时,渗透“大约几时”。

师:小灰灰和懒羊羊约好“7时在羊村门口见”。

师:看,小灰灰先到了,是几时?(7时)确定是7时整吗?

师:老师用一条红线沿着时针的方向标记出来,仔细一看,原来时针还不到7呢。再看分针,就更清楚了,分针指着11,还不到12。说明7时还差一点点呢。

师:接着,懒羊羊也到了,是几时?(7时)确定是7时整吗?通过标记的红线,仔细观察,原来时针已经超过7了。再看分针,分针指着数字1,已经超过了12,说明7时已经过了一点点。

7时还差一点点,是6时多,通常说成是大约7时;7时过了一点点,是7时多,通常也说成是大约7时。大约7时接近7时,但不是整时。

小结:看来,辨认整时不仅要观察时针指向几,还要仔细观察分针是否正指向12。

在辨析整时的过程中,渗透大约几时的知识,强化认识时间要同时看时针和分针,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几时几分”做好铺垫。

五、运用中深化认识

1.你能帮我修理钟表吗?

钟表上缺少了一根指针,请你根据钟表下面的时间画出另外一根指针。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检查,及时纠正。

2.记录老师拨出的时间。

老师拨一个整时,学生分别用两种方法记录相应的时间。

7时 9时 2时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960365.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960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