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研究论文通用6篇 研究论文通用6篇范文

研究论文通用6篇 研究论文通用6篇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24 09:09:34 点击: 来源:yutu

下面是可爱的小编帮大家收集的研究论文(通用6篇),仅供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研究性论文格式模板 篇一

1.一般数据——样本描述以及关于患者选择流程和研究实际表现的信息。

2.主要结果——最重要的变量。

3.主要结果II——最重要变量的附加结果和其他分析。

4.次要结果——其他研究变量。

5.次要结果II——变量的附加结果或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或相互作用。

6.次要结果III——变量的附加结果或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或相互作用。

7.研究中的其他结果和分析。

研究性论文写作格式和 篇二

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是一项长期坚持的任务,在内容上需要从各方面下功夫来寻找突破点,要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就不能有局限性,要积极开展科普教育、传播科普知识,开展学术报告讲座,学校在各学院及图书馆搞科学成果及科技创新展览让学生参观学习。比如,我校轻纺院每年举办学生创作的各种工艺品有陶瓷品、手工缝制的各种书包及文化衫展览。这些都是利用在电脑上设计模型,反复研究设计创新,最后再用手工制作而成。学生们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既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也掌握了工艺技能,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也建立了大学生实践机制,成为了一种可行性教学和实践的教育模式,帮助大学生能够完成从象牙塔走向真正的社会。当今的社会及国家需要有知识、有文化、有动手能力的新一代的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这个时代是青年人为之努力工作,努力学习新文化,开拓新思想的年代。

研究性学习 篇三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生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其核心是倡导学生学习中的主体研究精神,促使基础教育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创新性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精神,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列入课程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其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操作都是有序和周密的,都必须有严格的课程计划、课程组织、和课程考核。研究性学习课程不完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而是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而设置的一种现代教育课程。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成才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切入点。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理论依据在于,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内涵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哲学观点,“让每个学生有进步”是“研究性学习课程”教育活动的核心取向。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锻炼了知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也塑造了学生的自信和尊严。

与传统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开放性和综合性。研究性学习课程使得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通过各类探究方式,关注社会生活。学科的多元化、综合化恢复了社会生活的本来面目,培养的学生也一定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2)实践性和探究性。研究性学习课程让学生获得了如何进行学习的方法或经验,培养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独立判断、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3)过程性和合作性。研究性学习课程注重学习过程和生活体验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小组合作学习,需要齐心协力才能完成;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也只有在过程中才能体会,才能真正习得如何交流与合作。(4)自主性和能动性:研究性学习课程鼓励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放在核心地位,为其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在这过程中,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与传统的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课程也是“课程计划”规定的课程,也是必修课。与传统课程的区别主要是:(1)传统的课程是国家课程,有部颁教学大纲、教材,有专职教师,有一整套较为成熟的实施、评价等管理措施;而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校本课程,是有待学校开发和建设的“自留地”。(2)传统的课程是学科性课程,其教材是按严谨的知识结构体系编排的,教学过程中,更加多地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而研究性学习课程涉及到的知识是多学科的,是整合性课程,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注重学生“会学”的能力。确切地说,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类课程,而不是一门课程。

弄清研究性学习课程与学科的关系,首先应认识到研究性学习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它的内容和对象不属于某个学科,是综合性的,研究的问题也是综合性的,必须结合各科知识才能解决。其次,应认识到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它需要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重新分析、整理、组合、使用,这个过程就是对学科知识的巩固、充实和提高的过程,同时学生通过研究实践的体验和感受,将会更深切地感受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从而激起他们渴求知识的愿望,使他们更加自觉地主动地投入到科学知识的学习中去,并能广泛猎取知识,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促进各学科知识的学习。

在此我想用一句话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认识给以总结: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什么课都不是,什么课都是”。从中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的难度。

二、实践

为了使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上了一节绪论课,主要介绍了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研究性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区别、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步骤、研究性学习中常用的研究方法等内容。由于研究性学习的难点和关键是如何选题,因此接下来我们就向学生介绍了如何选题,接着就主要向学生介绍研究性学习的常用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为了打开学生选题的思路,我们还向学生介绍了创造发明常用的方法及案例如类比仿生法、逆向思维法、或加或减法、扩大缩小法、列举缺点法。

为了要求学生上课时认真听讲,要求学生记笔记,并告诉他们记笔记的方法,主要记录一些关键的重要的词句,而不是把老师讲的所有内容都记下来。为了使学生有问题可以进行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每节课提出三个问题,但做下来,学生所提问题的质量不如意。

首先学生自由组织形成研究性学习小组,要求每个小组4—6人,并选出组长。各个小组根据本组同学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选题。教师下班指导学生如何选题,如何设计调查表,如何进行研究,如何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最后要求学生将研究性报告通过发电子邮件上交。教师根据研究性报告给予一个恰当的评价。具体调查研究过程主要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上课时教师主要是指导学生如何做课题及解决学生做课题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思考

由于研究性学习课程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因此,那种每周某几天安排固定内容的固定课时制,显然已不适合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要求了,最适应研究性学习课程要求的课时安排,应该是弹性课时制。我认为象我校安排每周一节研究性学习课程课的固定课时很好,由于学生所选课题及内容千差万别,不可能使学生集中在一起进行课题研究,所以每周一课主要是用于指导学生做课题,而具体做课题可以让学生利用双休日的时间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形式各自行动,学校开放实验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电脑房等设施,当然,学校不能在双休日时间里安排任何补课。我认为学校安排某个时间,全校全体学生都进行研究性学习,大家都去做课题,这表面上看搞得轰轰烈烈,而实际上不切合实际的,由于有的课题适合这个时间做,有的课题适合那个时间做,所以不可能进行统一。

课题研究性报告 篇四

教育心理学理论:

①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提出了发现学习,认为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和探究,发现新问题,并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得出新的结论。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信息的加工者,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学习者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和机械的记忆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以先前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不断地学习新知识,通过意义建构将其内化为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强调教师是学生意义构建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③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发展学习者的个性与创造性,并要求创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气氛。

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取向。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着重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要求教学朝着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向发展,其中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

课题研究性报告 篇五

一、课题的生成(研究背景)

随着家乡宝鸡近年来所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与社会建设的同步提高显而易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满足于物质消费,转向追求更有意义、内涵的精神享受。“旅游热”的兴起自然缘于此因,特别是绿色、环保、低碳观念深入人心以后,作为西北关中地区旅游文化名城的宝鸡,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地理风景优势来推行“生态旅游”。

所谓生态旅游,是指以当地自然资源为据,具有保持当地生态环境特点的绿色旅游。比如: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太白黄柏塬风景区是宝鸡的优秀景点,因其山水生态之美而成为生态旅游的热点。那么黄柏塬风景区为何要搞生态旅游,又怎样搞活了生态旅游,搞活了生态旅游后的好处,以及黄柏塬有什么优势将生态旅游创为特色?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小组开始了“太白黄柏塬生态旅游”的探讨和研究。

二、研究的方法和步骤(研究设计)

1、课题研究的方法

鉴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们主要采用网络查询、相关资料研究,辅以实地考察访问、集体讨论等。

2、课题研究的步骤

(1)确立研究课题,安排小组分工;

(2)查阅文献网络,搜集相关资料;

(3)设计研究问题,调查走访讨论;

(4)收集信息情况,整理分析结果;

(5)得出研究结论,提出合理建议;

(6)撰写研究报告,小结交流评价。

三、课题研究的情况介绍(研究实施)

1、分工情况

搜集文献、新闻、网络资料:小杰

设计研究问题,调查走访:小泽、小杰

主持相关问题的分析讨论、小结:小泽

整理信息、资料,撰写报告:王

2、资料结果的统计与分析——黄柏塬搞生态旅游的优势、特色:

(1)境内动植物等资源丰富:黄柏塬风景区地处秦岭南麓腹地,为大秦岭最核心腹地,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黄柏塬森林覆盖率96%以上,成为我国南北植被交会的场所。区内有种子植物121科、640属、1550余种,此外,有大量的苔藓地衣蕨类和菌类植物,其中世界上仅存植物“独叶草”和连香树、水青树、金钱槭等20余种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陆生脊椎动物也多达22目、52科、170余种,如金丝猴、羚牛、红腹角雉等,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29种,还有小麂、狍、花面狸、獾类等27种省级保护动物。不仅如此,黄柏塬还盛产地方土特产,如生漆、山茱萸、天麻、猪苓等。

(2)生态环境和自然气候优越:是全球同纬度最具原生态地区之一,这里气温湿润,有“天然空调”之称,是休闲避暑的最佳处。享有“秦岭的九寨沟” “秦岭里的香格里拉”“第四季冰川地质公园” “生物基因库”和“天然氧吧”等美誉,境内崇山拱持,层峦迭嶂,既有北国风光,又有江南秀色,汇南北风情于一域。苍松翠柏,四季常青;碧流穿峡,山秀水清;空气清新。

(3)坐拥自然保护区多,特别是大熊猫栖息地:坐拥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柏塬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黄柏塬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牛尾河大熊猫自然保护区,1992年,太白县被列为野生动物重点分布县之一,随后又被_列入“中国保护大熊猫栖息地工程计划”之中。

3、调查信息的统计与分析——黄柏塬搞生态旅游的好处、收益:

从前年开始,乡上借助生态游,支持发展农家乐、农家客栈。县乡不但给农户贴息贷款,还出资请规划专家现场给接待户免费设计院落,对接待户从烹饪、礼仪知识等方面进行培训,免费提供苗木让接待户搞庭院绿化、亮化。乡上吸收村干部参与管理,成立了农家乐管委会,聘请了导游,还成立了旅游接待中心。不定期进行卫生检查、督促,给条件成熟的接待户颁发牌子。到目前,全乡已发展接待户74户,预计农家乐收入超过400万元。今年,乡上全力促进生态游发展,预计仅这一项收入要给农民人均增收2000多元。太白黄柏塬生态旅游还为周边风景区及沿线景点带来“生态旅游热”,形成风景区游览线路。两日游:西安—眉县出口(110km)—太白青峰峡森林公园(60km)—太白(10km)—黄柏塬(71km)—大箭沟(5km)三日游:西安—眉县出口(110km)—太白青峰峡森林公园(60千米)—太白(10km)—黄柏塬(71km)—大箭沟(5km)—湑水河漂流(10km)—原始森林(10km)

4、讨论交流与分析

——黄柏塬搞生态旅游的原因、方式:

(1)原因:发展地区经济,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合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资源,进行生态环境与野生动植物保护。

(2)方式:建立生态保护区旅游,宣传组织户外旅游活动,如:避暑户外徒步、野外摄影、自然漂流等活动。

四、课题研究的结论(研究结果)

1、我们的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资料、信息的分析,我们最终得出结论:太白黄柏塬生态旅游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是具有经济、自然绿色的健康旅游,值得推广。同时对研究中反映出的问题提出我们的建议:

(1)更加普遍地建立全面的旅游机制,完善服务建设、开发旅游项目;

(2)发扬地方特色,更加充分利用资源,如:药材、土特产开发等。

2、课题的延伸

在解决了“太白黄柏塬生态旅游”的问题以后,我们还就黄柏塬的历史、人文、民情风俗等方面问题做以了解、探究。

五、感想体会与评价

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小组所研究的“太白黄柏塬生态旅游的研究”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由于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课题研究性学习,所以难免遇到了困难,但迎难而上,共同努力使我们完成了研究。通过本次学习,我们的研究态度和研究能力得到端正和提高,特别是对问题的自主研究分析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得到很大增强。同时,就地理学习的课内外知识延伸与运用也做了初试,更加感到需要在今后学习中加强动手实践和课余联系。因为第一次研究并撰写报告,是在参考指导用书,老师的指导和组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尽管有些不成熟,但是是我们的调查和思考得来,我坚信我们会不断取得更加优秀的成绩。

课题研究性报告 篇六

综合实践活动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协调发展。这时的学生不是讲台下被动的看客,而是活动的主人。我们在青山公园开辟了一块试验田,孩子们经过辛勤劳作,收获了一些蔬菜。收获的蔬菜怎么办呢?同学们展开了讨论,最后商定:一部分送给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提前商定书写祝福的对联、准备精彩的节目、为爷爷奶奶收拾卫生,给爷爷奶奶们带去自己的一份孝心和爱心;另一部分去市场卖掉,用卖来的钱换取春季的种子,同时去体验一下卖菜的感觉。于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拓展性主题:感恩社会——走进敬老院,感受生活——我是小菜农,在孩子们的精心设计下应运而生。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946239.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946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