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通用8篇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与实施措施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通用8篇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与实施措施

更新时间:2024-02-28 23:00:18 点击: 来源:yutu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我们都跟制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系列习惯、道德、法律(包括宪法和各种具体法规)、戒律、规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条例)等的总和它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个部分构成。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制度吗?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该页是编辑为大伙儿整编的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通用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篇一

关键词:安全管理 电厂企业 管理执行力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国民经济发展不断壮大,自备电厂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然而,自备电厂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影响因素仍然较多,如果安全管理措施应用不当,则会对员工自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甚至会给整个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和人员损失。由此可见,提高自备电厂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执行力,避免发生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问题,对于整个电厂系统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主要影响因素

1.1 工作考核制度不合理

与自备电厂安全管理系统相配套的考核制度会对整个电厂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产生直接影响,然而,还有部分自备电厂企业均未认识到考核制度的重要作用,也未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评定,即使建立了考核制度,也未能严格执行和贯彻,仅仅通过大力度的惩罚措施进行监管,不仅无法达到应有的管理作用,还会加大员工的心理负担,长此以往员工难免会产生抵抗情绪,最终影响正常工作,带来负面效应。

1.2 现有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现阶段,部分已经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的自备电厂企业也未能切实有效地贯彻落实相关规定,或是制度执行力度不足,这就导致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企业管理人员对于安全管理执行力重要性认识不足,容易忽略管理过程中的细节问题,未严格惩罚违章操作人员,因而制度震慑效果较差。如2006年江苏某热电厂,因检修制度考核不到位,汽轮机油管同一点多次泄露未能及时维护,最终造成火灾,整个机组报废。损失惨重,教训深刻。

另一方面,部分自备电厂企业缺乏系统有效的安全培训制度,或是培训力度不足,尽管多次组织培训,但并未达到应有的效果,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也未能有效贯彻岗位责任制度。

1.3 制度理解方面存在差异

近年来,我国逐步建设起了较为完善的电厂安全管理技术规范,然而,部分自备电厂相关规范的执行与理解仍然是薄弱环节,各种技术规范和制度的惩罚力度较弱,部分自备电厂企业员工队伍安全管理制度的认识也存在较大偏差,由此所导致的自备电厂安全事故发生率相对较高。

2执行力的有效途径

2.1 强化考核制度

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的贯彻执行是提高电厂安全管理执行力的重要基础。只有严格查处各类违章、失职和失责行为,切实将员工个人利益与岗位责任融合为一体,才能够最 大限度强化工作人员对于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与理解,从而保证制度规范的有效贯彻。另一方面,还行建立和实施全面的奖惩制度。对于电厂企业来说,安全管理制度的强化以及安全管理氛围的形成,还依托于名誉和经济等全方位的奖惩制度,对于员工的积极行为予以估计,使其不断强化,最终形成一种自然的执行力。因此,各个电厂企业应充分认识奖惩制度的重要作用,及时奖励安全工作绩效突出的员工,适当惩罚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员工,建立积极典型,实施正确引导。同时,电厂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增强监管力度,做到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根据以往电力系统的电厂安全管理经验,及时有效的监督措施是电厂安全管理的核心环节,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电厂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和问题,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督促工作人员改进自身行为。这就要求各个自备电厂企业要在各岗位设置专门监督人员,从而及时发现薄弱环节,提高安全管理执行力。

2.2 提高制度执行力度

建立健全人员执行力强化的基本保障在于完善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因此,自备电厂企业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和实施一套系统有效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明确落实岗位工作人员安全生产责任,提高监督管理力度。自备电厂企业安全管理总负责人应为企业主要责任人,各个工作人员根据岗位不同承担相应责任,避免发生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规定在企业内部层层分解安全生产责任,保证所有部门和员工完全明确自身安全生产职责,建立立体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做到层层有人管,级级有人抓,从而整体提高员工安全管理责任意识,充分体现每个人在安全管理系统内部作用和价值,提高员工安全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细化电厂安全管理业务流程,保证每一业务流程均与相应的管理职责相互对应,逐步优化和细化业务流程,并以此为动力强化员工安全管理执行力。

2.3 深化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一方面,要在企业内部打造一种强化执行力的氛围,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指的是在长期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能够体现本企业特征的,员工认可并主动遵守的行为规范和思想倾向。目前,因为多数自备电厂企业缺乏成熟的企业文化,导致员工未形成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思想松懈,最终造成安全管理工作弱化、安全工作偏离重点、安全管理基础不牢固等问题,并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率有回升趋势。另一方面,自备电厂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接受安全培训和教育。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和重点,人员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应得到企业的充分重视。自备电厂企业应通过专业化的安全培训,深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做好安全控制工作,做到安全管理与专业管理有机结合。同时,定期组织监督员深入岗位内部,对员工开展技能考核,并进行深入交谈,及时发展和处理员工思想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降低思想松懈所致安全事故发生率,深刻认识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意义,最终促进电厂安全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2.4加强领导现场管理监督力度

电厂是技术密集的企业 ,现场安全管理监督十分重要,比如汽轮机超速试验,锅炉安全阀校验,电气复杂倒闸操作,严禁烟火危险区域动火等,企业相关领导、负责人必须到现场监督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以上重大操作都有相应制度规定,但有了制度不执行或者执行不力,制度就会成为一种摆设,安全事故也会随之而发生。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篇二

(***东风发电厂)

东风发电厂成立于1993年6月9日,位于***省清镇市和黔西县交界的鸭池河地段,是乌江流域梯级开发的二级电站,为地下式厂房,1987年开始筹建,1994年8月首台机组投产发电,1995年12月全部建成,经过改造增容和机组扩建,现在厂总装机容量为695MW,年设计发电量为29.58亿千瓦时。

东风发电厂自建厂以来,历届领导高度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坚持把安全放在第一,放在超越一切,无可替代的位置,目的是关爱生命、珍惜人生,营造安全生产、安全发展的良好氛围。东风发电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人人重视,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通过深入挖掘,归纳典型经验教训,提炼出“尊爱生命、幸福人生”的安全核心价值观和“未雨绸缪,滴水不漏”的安全理念,形成了以“水”为特质的安全文化体系,形成了全厂共同遵循的安全行为指南,有效提升了企业安全形象,实现了企业稳定发展。东风发电厂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华电集团公司首批四星级发电企业;连续七年获得全国大型水电厂(站)劳动竞赛“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文化建设成效显著。

一、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安全文化建设的背景

(一)履行社会责任、构建和谐企业的前提保障

发电企业是关系能源安全和经济命脉的国家重要国有骨干企业,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电力供应的重要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发电企业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大力倡导“诚信敬业,和谐高效,求是创新,持续超越”的企业精神,营造热爱工作、享受工作、快乐工作的氛围。在实现员工与员工和谐相处的同时,认真落实依法经营、严格管理、勤俭办企等各项规定,为实现“国内先进,行业一流”的企业愿景,进一步实现员工与企业、企业与社会 和谐共赢,为履行社会责任、构建和谐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推进人本管理的客观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和体制市场化的新形势下,发电企业的发展道路充满挑战和风险。企业要发展,必须拥有坚实的安全基础,革除管理体制僵化、管理机构庞大等“亚健康”弊端,建立健全高效完善的激励监督机制、企业标准体系和劳动用工制度。作为电力企业,人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最主要因素。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一方面是为了职工,另一方面依靠职工,实现人、企业价值最大化。对此,电力企业通过加快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制度、改进管理、提升服务,使安全文化积极发挥其庞大的凝聚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规范作用,实现管理严格、队伍精良、文化优秀、环境优化,推动员工健康成长和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确保企业安全发展的迫切需求

现阶段,东风发电厂安全管理已逐步实现了规范化、系统化,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安全管理各体系间的沟通协作不畅,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安全工作主动性不足,安全管理存在被动现象;人员素质不能满足本质安全需求等,解决这些问题不能靠一个人、一个部门的努力,而应该建立一种体制、培育优良的安全文化,在培养、引导、约束、激励的过程中发挥好文化的引领作用,不断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因此,建设好安全文化对于企业安全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

(一)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的定义:是以创造一个安全、舒适、高效的生产系统和人文环境为目标,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以已有的安全经验为基础,以被激发出来的职工内在潜能为动力,以系统工程思想为整合方法,上下齐心协力,建立起可靠的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宣传、教育、培育职工具有本职业提倡的安全价值观、安全精神、安全伦理道德、安全行为规范和安全知识及技能。通过完善和切实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研究和应用先进的安全设备和科技手段,制订和建立预防灾害、特大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救援体系,使企业作为一个有扎实安全基础、市场竞争力和良好形象的实体。

这个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行动,成为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工程,由此而继承、创造的一切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就是电力企业安全文化。

(二)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安全

生产

形象

文化

安全

生产

行为

文化

安全生产理念文化

①核心层: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理念体系。它是企业在长期的安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信念以及行为准则,体现在企业的安全生产宗旨、方针、目标、计划、体制和机制等方面。

②中间层: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指在企业安全文化核心层指导下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和执行落实情况,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所表现的工作方式以及应对事故的方式。客观地反映出企业安全文化的状况与水平。

③层: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形象,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外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呈物质形态的安全生产设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用品、员工的作业环境等;另一方面是呈非物质形态的安全生产氛围、公共关系、媒体传播、凝聚力、影响力等。

(三)安全管理机制和安全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机制和文化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好的文化能够成为凝聚人、激励人的有力抓手,能够营造好的氛围,促进机制的建立和实施,且只有将好的安全机制长期运作、沉淀、提炼,最终才能形成好的安全文化,好的文化和好的机制相辅相成,因此探索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尤为重要。

只有真正形成了安全文化,安全的观念和理念才能真正灌输到每一位职工的头脑中,才能将“尊爱生命,幸福人生”的核心价值观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最终才能真正做到人人重视安全,人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去努力保证安全,安全状况才能真正实现可控、在控。遵循这一主线,厂领导要系统、科学的将安全价值观体现在机制、制度建设上,引导职工,推动形成人人重视安全的氛围;中层干部将“未雨绸缪,滴水不漏”的安全理念践行在工作计划、组织和控制中,通过制订厂年、半年、月工作计划、部门工作计划,严格实施月度、年度考评制度,履职尽责做好表率和引领作用;职工把“一切违章可以预防,一切风险可以控制,一切事故可以避免”的安全认识观落实在具体工作中,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安全学习、规范安全措施,将安全认识观转化为行动和责任,做到主动重视。当一个人做到主动重视,先进典型就会出现;当一个班组做到主动重视,先进标杆才会树立;当全厂员工都做到主动重视,就形成了一种优秀的安全文化,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2007年来,东风发电厂在总结建厂十四年来企业安全管理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具有东电特色的管理经验和工作思路,有力推进了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有效促进了安全生产(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安全管理机制图

首先是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价值观。

其次是着手建设、完善安全管理的机制。机制和文化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好的机制才有好的文化。且只有经过好的安全机制的长期运作、沉淀、提炼最终才能形成好的安全文化,因此探索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尤为重要。

第三,只有安全文化真正地形成了,安全的观念和理念才能真正地灌输到每一个职工的头脑当中去,形成安全第一的核心价值观,通过人人重视,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

最终才能真正做到人人重视安全,人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去努力地保证安全,企业的安全状况才能真正实现可控、在控。遵循着这一主线,可以这样理解,领导是否重视,看职工是不是人人重视。

检验安全文化是不是真正地形成,主要看职工是否在思想上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意识;检验文化的一个必要条件是看机制是不是真的建全,机制是否健全检验领导班子是不是真正重视。因此通过机制的完善,通过制度建设,通过全体员工特别是一线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才能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治久安。

(一)加强组织领导,定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组织体系。

2008年,东风发电厂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厂领导班子为成员的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负责东电文化建设工作的决策、领导、督促与评价。设立东电文化建设办公室,挂靠党群工作部,负责组织、推进东电文化落地的各项具体工作。东电各党支部相继成立以党政一把手为正、副组长的文化建设推进工作组,设置兼职的企业文化专员与东电文化建设办公室对接,负责本部门企业落地工作的正常实施。通过建立完善的推进机构,为构筑东电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2、建设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安全文化机制的主要任务

一是着力从领导“思想”出发,通过影响、引导、建立推广安全第一的安全价值观,使员工接受企业的价值观,在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与领导者一起确立目标,并朝着这一目标去奋斗。

二是着力安全文化长效机制建设,设计良好的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建立与安全价值观一致的制度来保证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把企业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挂钩来保护员工个人的利益,实现他们的自身价值。

三是着力于系统推进,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建设。依靠企业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围绕安全价值观共同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政工宣传部门在企业文化建设以及媒体的宣传作用;工会组织在开展群众性文娱教育方面的作用;安全监督机构在安全、监督、保护、惩处方面的作用;生产技术部门技术创新、技术保障作用;人力资源在职工教育、培训、管理方面的作用;计划财务部门的资金保障作用。如召开由全厂职工参加的安全文化宣贯大会,签订安全承诺,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安全承诺行动;另外编印下发了《企业安全文化手册》、《安全漫画集》、制作13期安全专题橱窗、组建安全文化专题网站、出版一期安全专题报刊、挂置“安全视频宣传台”,开展安全征文活动,并出版了一期安全文化专刊,广泛宣传安全文化,有效形成了上下一致、高度认可的安全文化。

四是着力将安全文化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使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共进,协调发展,整体推进。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突出安全文化建设的地位,将安全思想、安全哲学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形象识别、工作规划、岗位职责、生产过程控制及监督反馈等各个层面。

五是着力发挥领导示范作用。发挥领导示范作用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关注安全生产,不搞特殊化;在安全工作最困难的局面下,永远承担风险,迎难而上;在管理上一视同仁,使员工在制度面前得到平等对待和人格尊重。领导者要表现出正直,以正面的形象表现自己,做到通过树立个人榜样而起表率作用,率先垂范。

(二)构建本企业安全理念文化,积累员工共识与认同

树立“未雨绸缪,滴水不漏”的安全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人人重视,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围绕“人身,设备,防汛,环境”四个重点,以“一切风险可以控制,一切违章可以预防,一切事故可以避免”的安全认识观指导安全生产,着力打造安全精神文化,注重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强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与个人发展目标的根本统一,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员工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同时通过在班组设置安全看板、在中控室设置“安全角”等形式,把安全文化植入日常管理;实施亲情管理,组织全厂职工观看了“泪的呼唤”安全警示教育片,把赋予了浓浓情谊的“亲情桌牌”、“温馨提示牌”放置在职工工作中随处可见的位置,时时提醒关注安全;整合厂工、团组织力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安全生产月“十个一”活动,不断向员工灌输和渗透企业的安全理念,让员工从内心认同实现安全文化的价值理念,为企业发展营造和谐宽松的人文环境,使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转变,形成了良好的安全生产局面。

(三)构建安全制度文化,让规章制度成为员工的日常习惯

发挥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的领导作用,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安全目标分级控制管理。建立了安全责任体系、培训体系、监督体系、绩效体系、应急体系等7个管理体系,强化了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安全监督与管理,以法治安,推行作业的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逐步实现了安全工作的可控、在控。

——安全责任体系:按照“四级控制”的原则,逐级签订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建立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明确企业各级组织、各岗位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和控制指标,建立目标体系和控制指标体系。根据各岗位的特点,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执行和监督的各个层面及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做到责任层层分解,压力层层传递,措施逐级落实。

——安全监督体系:企业自上而下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监督网及企业、部门、班组组成的三级安全网,形成完整的安全监督体系,与安全保证体系,共同保证安全目标的实现。

——安全文件体系:逐步建立安全文件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主要文件有:《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应急救援预案管理规定》、《反违章管理实施细则》、《安全生产奖惩规定》、《安全监察管理制度》等。

——安全培训体系:坚持“全员培训”的原则。开展安全性评价培训以及新员工入厂的“三级”安全教育和各岗位新上岗、在岗、转岗等常规安全生产培训;结合每年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及考试;结合每年培训内容,对企业各层次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抽考,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反违章技能。

——安全应急处理体系:建立自上而下的生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完善的应急处理指挥机构、工作机构、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与处理预案。加强对有关人员进行应急救援与处理预案的培训,定期进行演练,并根据演练和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完善应急救援与处理预案,确保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可操作性。

——安全绩效体系:建立安全管理综合评价标准和评价制度,将安全绩效考评纳入部门月度绩效评价体系,每月开展一次安全管理综合评价,并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实现安全目标、安全生产管理优秀、安全生产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发生事故的单位和事故责任人予以处罚。同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以及企业内、外部各种因素对企业安全工作的影响,对企业安全工作方针、原则、目标、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和规程制度等进行修订、调整,以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安全归因体系:对企业安全管理中暴露和潜在的隐患,从领导层的机制建设、制度的完善和有效性、管理层的管理能力、执行层的遵章和严格执行的能力进行系统性、层次性、方法性、持续性的各要素进行分析,真正做到对问题的治标治本、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安全生产可控、在控能力。(如图2所示)

图2 安全归因体系

厂领导作用的发挥与厂领导的素质密切相关,厂领导的能力、理念和作风决定了厂领导的素质,厂领导作用的发挥在于推进机制建设;企业管理层负责领导企业安全生产部门推进机制建设,通过计划、技术等文件规范机制建设;管理人员实施考核与执行,在考核与执行的过程中通过党政工团的联合作用形成企业文化,培养职工的自觉行为,从而实现安全生产可控在控。

(四)构建安全行为文化,促进企业本质安全

行为文化对企业和组织人员的行为产生规范型、约束性影响,它集中体现了安全理念和安全形象文化对企业和员工的要求。东风发电厂多措并举,安全生产行为文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在现有安全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借助程序化、系统化、结构化的风险预控管理,创建了生产岗位风险预控系统,采用事前控制模式,从“人、设备、环境”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率,提高企业安全风险的预控水平,达到简化管理程序、优化配置人力财力的目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另一方面用管理手段约束人的行为,通过制定《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等38项安全管理制度、114个管理规程等措施约束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另外,推进技术监督动态管理,制订并实施了《技术监督绩效管理办法(试行)》,运用科学的统计学模型,将技术监督各项指标细化、量化,抽样检查,有效促进了技术监督工作的开展,有力加强了设备管理。

(五)构建安全物质文化,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物资保障

安全精神不足和安全物质的投入不足,都必然造成安全管理的缺陷,埋下安全隐患。一是加大技术投入,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工艺来保证不出现人为差错,在近三年的汛前检修工作中,东风发电厂完成了220kV全封闭组合电器大修改造、二号水轮发电机扩大性大修、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等46项检修、58项改造项目,完成了2号施工支洞堵头拆除工程、右坝肩加固处理工程、溢洪道坡脚加固处理工程三大隐患治理,有力地夯实了安全基础;二是保证安全生产的有效投入。围绕人身、设备、环境、防汛四个安全工作重点,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按照“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设备选型,做到在设备全寿命周期内最优;保证职工职业安全健康劳动保护和生产、生活安全设施规范化的投入;坚持文明生产,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选用环保、节能的设备,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电磁污染,保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三是用安全生产理论和原理指导家庭生活的安全,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燃气安全、公共安全、家庭安全、逃生与急救等。每一个员工都要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从自我做起,掌握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维护公共安全秩序,共同创造更加安全、安定、和谐、文明的生产、生活环境。

四、持续深与拓展,安全文化建设成效显著

(一)推进了安全生产进入良性轨道

事故将严重影响企业有序生产和经营。企业安全生产状态的实质就是企业安全文化水平的效应。一方面共同的安全文化价值观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面对“6·28”小区暴雨,全厂上下反应迅速,在第一时间按照该厂《小区暴雨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进行了全面检查,成功阻止了一次水淹厂房事件;另一方面用企业安全文化的力量为安全生产服务,充分发挥技术、管理、生产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成功推进实施了《检修管理办法》、《检修文件包管理标准》、《技术监督绩效管理办法(试行)》,推进了点检定修管理系统和岗位风险预控系统建设,有效促进安全管理工作向着“全员、全面、全过程”方向深入推进,安全生产真正进入了良性的轨道。

(二)促进了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

职工的安全行为与企业的发展有关,通过提升职工的安全素质、安全技能,进一步规范职工安全行为,提高了职工安全觉悟,形成了主动消除安全隐患、主动纠正习惯性违章的良好氛围,在生产现场设置违章曝光栏,各班组、各部门主动查找安全隐患,层层抓违章,严格履行安全责任联责制,有力确保了安全规程的落实。

(三)形成了安全生产的良性长效机制

安全文化是职工在安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和行为准则,东风发电厂致力于把安全管理提升到文化管理,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截止2010年7月31日,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926天,已累计发电295.24亿kw·h,创工业总产值48.36亿元,连续三年获得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四)保障了对企业和职工的长期激励作用

以正向的激励和反向压力不断规范、约束企业和职工的行为,使其既有搞好安全生产的长期动力,又有主动律己、克服习惯性违章的自觉性。广大员工严格执行意识、精细管理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竞争意识明显增强,企业发展的内在活力进一步激发。2009年,东风发电厂荣获全国水力电力质量管理协会“全国电力行业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第十六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篇三

【关键词】企业安全生产;安全文化;地位

企业安全生产的效果与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安全文化氛围有一定关联。生产执行细节的管理失误、企业安全文化的缺乏都是导致企业生产中不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企业安全文化更是企业内部一种管理精神性指引,关系着企业内部在安全管理上的凝聚力、向心力、约束力、激励作用与稳定性水平,进而影响着安全生产有关工作的落实状况。

1企业安全文化含义与价值

1.1企业安全文化含义

企业安全文化是关系企业与员工全面利益、安全的文化建设内容,是保证员工在生产中得到安全环境与安全生产结果的重要文化建设工作。它可以抑制生产中的违规操作,预防危险问题的发生,形成一个和谐安全的生产工作氛围。它充分的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精神,同时也是保证企业和谐发展的基础条件。

1.2企业安全文化重要性与意义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一种物质性文化内容,特别是企业面临着市场激烈的竞争,企业自身要想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需要有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不仅是其他有形层面,更是需要一种企业文化的竞争。其文化竞争是企业一种可以获得实质成果的竞争优势,不仅仅是停留在精神层面,更是会引发物质层面获取的力量。企业文化需要有自身的特色,贴合企业发展所需,渗透在企业的技术装备、制度规章、人员管理与安全生产各环节中,需要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实力支撑明确点。而对于水务公司而言,企业安全文化更是需要有自身的安全文化基础,不仅有看得见的有形安全文化设施与环境,同时也需要有根植于群体内心的安全意识与技术能力。这样才能有效的促使各方面安全生产管理有序展开,提升执行效果,确保企业应有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企业安全文化现状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指引着所有员工与管理以安全为中心展开,从而形成一种安全管理的氛围。然而,在实际的管理中,部分人会将安全文化建设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认为仅仅少量文章、张贴标语或者开展小型安全活动就是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部分人会认为安全文化建设并不是企业核心实力,只是企业中的软指标,甚至只是企业宣传部门关注的问题。对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缺乏深入彻底的贯彻,同时也没有科学合理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意识。无论是从管理方式、企业运营观念、员工意识与规范制度等层面上都缺乏深入的渗透与落实。

3企业安全生产中安全文化建设方法

首先,需要注重制度化建设。让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生产工作通过制度形式做有效规定。同时要注重制度的权威性,需要严格执行,不能因为裙带关系等因素而不尊重制度,要让制度本身具有实质性作用。制度层面可以深入到激励制度、培训制度、人员招聘制度、绩效考核制度、企业文化宣传建设制度等。激励制度上,对于安全生产有贡献的员工与团队做表彰,可以给予物质奖励、荣誉奖励、职务晋升等福利奖励。人员招聘制度中,需要严格调查员工以往工作经验,对于有重大安全事故人员不予录取,对于安全意识更强的员工给予招聘资格的加分。在员工培训考核制度中,需要定期依据企业内外安全问题做实际案例培训教育,同时要注重工作人员安全技术指导培训,让工作人员从意识层面、技术层面均达到更完善的状态。要做好工作绩效考核,其中要包含安全生产评估指标,提升有关负责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从而完善各执行细节。对于有安全事故的责任人,需要对其福利待遇或者职位进行一定降级惩处等。对于工艺间需要装设一定摄像头,有效的对实际生产活动做监督记录,提升员工安全生产操作的自觉意识,从技术层面做好监督管理,避免少量人员管理所带来的局限性。所有的制度规定,需要企业人力资源做配合性宣传,书写到员工手册中,在企业生产部门做必要的宣传海报与制度规定文书的展示,提升员工对相关规定的认知程度,从而形成企业整体的一种安全文化制度氛围。其次,要做好安全文化宣传工作。具体的安全文化宣传工作上,需要从网络渠道、企业员工集中的区域宣传栏、员工手册、员工会议、员工表彰大会等各渠道展开。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要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将安全生产重要性、方法、影响性等信息进行有效传播,编制好内容好传播到各级领导与部门负责人,再由负责人传播到一线员工手中。也可以建立企业自身的微信公众号,日常对安全文化建设内容在其中,同时通过微信平台及时了解员工对安全生产的建议与意见,积极收集来自一线员工与各基层部门负责人的管理意见。日常员工集中的食堂、生产区域等设置宣传栏,及时有效的披露企业内部不安全行为事件,确定到具体部门与个人,提升工作人员自身的责任意识,发挥全体员工监督的作用。要开展相关工作会议,定期员工会议中需要依据实际安全生产评估情况做反馈总结,激励员工进行不安全生产情况的匿名举报,有效的做到安全生产的监督作用。在安全文化建设中需要将安全生产违规行为与优秀行为做及时的披露或者表彰,让优秀工作行为与意识得到鼓励与认可,对违规行为进行一定批评与遏制。企业宣传部门需要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落实到实处,有效的起到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与表彰作用,从而发挥文化建设渠道的价值。要深入到企业生产一线,实际的了解员工的想法与生产状态,有效的反馈安全生产状况,这样才能有助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情况的反馈与落实。

4结语

安全文化可以内化为企业内部的氛围环境,起到一定指引领导作用,对所有员工进行一定模范性的规范,优化整体人才队伍素养。同时,可以通过适宜的激励机制来激发企业员工内心的安全意识,从而达到实际行为的规范合理,有助于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施波,王秉,吴超等.企业安全文化认同机理及其影响因素[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6):195~200.

[2]沈金瑞.企业安全文化的基础特征在企业安全文化中的作用[J].安全,2016,37(11):46~47.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篇四

【关键词】精益安全;企业发展

企业在追求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从整个生产线的人、机、料、法、环等各个环节都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以企业安全化生产为主要管理手段,从而将企业与安全相关的目标、制度、承诺、责任以及文化保障等体系进一步完善,规范员工在企业运作过程中的行为,并强化对企业生产中的危险环节的预警和监控管理,如此才能将企业的安全管理更精益化、规范化、标准化。所以,就具体企业生产中的安全管理如何将其精益化的内容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安全管理目标和指标,安全法规体系建设,安全制度体系建设,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安全文化建设,运行与控制体系和应急与救援体系建设

一、安全目标管理是精益化安全管理的精髓

企业在分析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生产条件的基础必须要建立有安全目标管理模式,并且根据企业的整体市场目标来确定安全生产所需要达到的标准和目标,并且在过程中使用相对应的安全管理方案和技术工艺来实现这个目标和指标过程。

企业所需的安全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项目:第一,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从必须总体上都围绕着企业的安全生产为首要目标,将每个部分层层分解,使得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各自的安全目标和指标;第二,生产责任明确,必须要按照指定的安全目标和安全指标落实到生产中的技术和管理方案上;第三,奖罚分明,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以此来激励员工的生产热情,并督促以更严谨的态度投入到生产过程中。要实现以上的要求就必须要以安全管理决策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目标和第一生产前提,将生产环节分解开来,以保证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落实管理措施,真正做到目标和指标的定量化、保证措施具体化,从而保证安全指标和目标相对应的方案能够落到实处并不断的完善,实现企业安生管理的精益化及持续改进机制。

二、安全生产制度与标准建设是精益化安全管理的依据

企业中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的大力建设,也企业能否顺利展开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根本和依据,是企业员工在日常工作的行为标准,也是企业落实精益化安全管理生产的重要依据。

1、企业必须及时识别适用的安全法规和标准,通过宣贯和教育培训,使员工知法懂标准,明确自己工作所要达到的规范要求,从而自觉地遵章守纪。

2、及时根据法规要求修订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主要管理制度应包括:危险源辩识与风险控制、隐患排查与事故责任追究、安全与职业健康的教育培训、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三同时”管理、危险作业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以此规范企业的安全管理程序,确保各项活动有章可循,各负其责。

3、不断完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时明确岗位存在的风险,以及岗位的安全技术操作方法、日常注意事项及应急处置方法,细化各项作业的程序和规范、标准。通过推行标准化作业,完善精益安全作业管理,杜绝违章行为。

三、安全责任体系建设是精益化安全管理的基础

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体系是实现精益化安全管理的基础,而安全责任体系的核心是完善安全承诺和安全考核制度。因此,企业首先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年度安全目标和指标逐级分解并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在全员范围内承诺各自的安全义务与责任,做到责任无盲区、管理无死角;其次,应建立健全安全标准、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评价模型,按照“以岗位安全绩效考核为重点,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为主线,以杜绝岗位安全责任事故为目标”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办法,通过全程式的安全考核评价,激励或约束全员日常的安全生产行为。同时,结合开展安全风险抵押金及联保责任、安全管理责任追究、安全标准化动态考评、重大责任事项一票否决等履职问责等措施,促使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位员工,使各项安全管理更加精益、更加规范。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建立全面具体的安全责任制度体系是企业实施精益化安全管理模式的一个基础环节,而整个安全责任体系的核心便是全面完善安全承诺及安全考核的制度。所以,企业首先需要先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将整个管理环节的安全目标和指标逐步分层次的分派下并签订安全生产责任承诺书,以保证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找到最终负责人,从而做到每个生产环节责任无盲区、管理无死角;其次,还要对安全体系建立完全的标准,以及工作业绩、态度、能力等评价模型的建立,按照杜绝岗位安全责任事故为目标的全体员工安全生产的责任考核方式,并对生产全部环节进行考核评价的方式,以激励员工保持日常的安全生产行为。与此同时,还要展开联保责任、安全管理责任追究、重大责任事项一票否决等履职问责的措施,从而使得每一个生产环节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员工上,使得生产安全管理更科学化、规范化、精益化。

四、安全文化建设是精益化安全管理的保障

大力弘扬先进的安全文化,把安全文化融人到企业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之中。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使其潜移默化地影响和规范全员的日常安全生产行为,这是实现精益化安全管理的基本保障。

安全文化保障体系的核心是创建安全文化氛围、规范安全行为和态度。通过日常不问断的宣传教育活动,培育“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的精益安全管理思想,用安全氛围影响安全态度,用安全态度指导安全行为,使领导层“诚信履职”、管理层“诚信做事”、执行层“诚信作业”,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精益安全管理依赖于较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要求员工在掌握操作技能的同时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仅是“我要安全”,还要做到“我会安全”。

五、运行与控制体系建设是精益化安全管理的根本

精益化安全管理的重点是危险源管控,而加强各岗位的危险辨识与控制是实现“零事故”的根本。这就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注重运行与控制体系建设(如开展一日安全员活动、隐患提案活动、安全专念、低频次作业管控、KYT、指名作业、现场5s及管理板目视化等活动),强化对不安全行为的控制、对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等不安全状态的控制,以及对相关方的控制、对危险点与重大危险源的控制。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篇五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各行各业都积极关注安全管理。安全管理能够提高及促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高速公路恶性事故频发,应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高速公路管理企业应当提倡安全文化及人们的安全意识,促进企业安全化管理措施落实到实处。

一、提高“安全文化”意识

安全文化主要是指人们在安全活动中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高速公路管理企业安全文化就是高速公路管理企业或行业在长期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为全体职工所遵循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管理机制及行为规范。高速公路管理企业安全文化促使企业全体职工对安全生产的高度关注,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管理的首要位置,促使职工提供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形成良好企业安全生产环境。这样在高速公路管理企业安全文化的影响下,就实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原则,确保高速公路运行的安全畅通。

二、积极强化对安全事故的处理,确保安全执行

在单位内制定事故处理办法,明确事故发生后具体的处理程序:包括迅速抢救伤员、保护事故现场、组织调查、现场勘察、分析事故原因、确定事故性质、写出事故调查报告等。在事故处理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并及时公示处理结果,以做到给事故责任人及其他职工的警示效果,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同时也可作为反面教材,在安全例会上及平时工作中以此来警示其他工作人员,形成一种人人懂安全、人人讲安全、人人重安全的良好氛围。

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涉及的内容较多,周围环境较复杂,很多时候存在行车干扰,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也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人的因素占大部分,不论从管理、组织、检查中都存在人的因素,所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业务知识水平并增强其责任感,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平时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同时还要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以约束人的行为,保证按规定进行操作,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三、我国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行的需要

高速公路安全管理企业必须塑造一种具有高度安全管理责任意识,形成约束力量。这种安全意识逐渐融入职工的日常工作行为中,成为职工和团队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最终行为高速公路企业文化。这样就促使高速公路安全管理思想贯彻到企业各部门,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高速公路管理企业安全文化是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必然在职工的思想深处形成一种定势和响应机制。具有安全意识的职工可以带动团队投入到安全生产中,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行。高速公路管理企业应重视企业的企业安全理念构建,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企业职工的安全行为,打造具有符合企业实际的企业安全文化,使安全管理成为企业和职工的必须工作内容。

(一)职工对安全价值观的树立。

高速公路管理企业应重视对安全方面的管理,提升企业的道德规范和思想,从而提升职工的安全价值观,这成为企业的安全文化管理的核心,这里面应涵盖企业安全理念、安全体系以及安全目标的建设内容。高速公路管理企业应实施“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加强“六大安全”的管理安全重点,包括人员安全、车辆安全、资金票据安全、设施设备安全、施工安全和饮食安全。高速公路管理企业管理体系要加强安全生产的具体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形成与之配套的管理、责任、应急救援体系网络。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安全生产协调工作,促使企业的各部门、单位分工协作,有效避免出现安全工作只是分管领导和专职部门的事的不利局面。

(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高速公路管理企业管理的安全制度成为企业安全工作的指导,发挥规范安全工作的职能。高速公路管理行业具备了健全完备的安全制度。高速公路管理企业各部门应重视安全制度,定期进行检查,使其成为企业安全工作的管理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准则,充分发挥安全制度的安全管理价值和作用。企业应不断创新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其可操作性和标准化程度。其修改应与相关法律法规保持一致,使实际工作内容与制度条款相对应,这样使安全管理制度更充实,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例如:在规范职工的行为方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等,引入“标准化”有效规避了一线工作人员“不安全行为”风险。

(三)规范企业职工的安全行为。

高速公路管理企业的管理安全工作是系统工程,成为企业的工作效果的综合体现。对全体职工进行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形成共同的安全价值观。职工的安全行为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水平的调节,改善职工的安全行为水平。企业职工具有良好的安全行为,应进行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以及开展安全生产的模拟演练,形成共同的安全价值观。这样才能有效应对高速公路管理工作的重复性操作,减少工作的危险性。

四、结论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篇六

关键词:分析化验室 安全管理

化学企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任何一个大型的化工企业都离不开分析化验这项工作[1],在化工企业中,分析化验是化工企业总体设计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分析化验室作为化工企业分析检验的重要机构,对其生产过程控制、入厂原料、出厂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化验室的安全是分析化验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

化工企业根据其生产产品及生产工艺的特点,分析化验室作为检验工厂产品质量的一道重要关口,也是技术改革的重点。随着资金的投入逐年增多,实验设备不断更新,仪器和药品也不断增多,化验室变得更加复杂,随之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2]。在工作中如果马马虎虎,不遵守操作规则,不但分析化验会失败,还可能造成事故,不但国家财产受到损失,还会损害人的健康,所以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安全是贯穿整个分析化验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任务,决不能麻痹大意。

1 引起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的原因

分析化验室存在专业职能单位具有的所有危险源:剧毒化学品、有毒有害废弃物、易燃易爆化学品、精密仪器和贵重物品、众多电器高温设备以及日常用水用电用燃气等等,根据美国海因里希(heinnich wh) 灾害理论模型[3],引起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两个方面。

1.1 直接原因 引起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大因素[4]。

1.1.1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指的是在分析化验中分析人员的精神状况、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安全意识以及操作能力等。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是影响分析化验室安全的主观因素,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1.1.2 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根据情况划分为不安全化学环境和不安全物理环境两大类。

①不安全化学环境因素,近年来常有下列情形:a危险化学试剂使用不当、违反操作规范,极易引起火灾和爆炸。b化验室中存放或有些生产中间产品是剧毒的,这些剧毒药品(产品) 若保管不当、使用不当或处理不当,会引起环境污染及导致人身伤亡。c有毒、有害化学废液、废物处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如化学废液不经处理直接排出,导致环境及地下水污染,随意乱倒化学废物、废液导致伤及无辜,甚至必须付出很高的代价来治理环境。d有放射源的分析仪器因储存、使用不当,工作人员经射线照射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各种病变反应。②不安全物理环境因素,近年来常有下列情形:a仪器设备因缺乏保护装置和设备老化、超负荷、超载使用造成的仪器伤人和设备损坏事故;b因供电设备设施陈旧、线路老化,常发生短路、防火能力低,操作人员用电不慎,极易引起电气火灾和触电、灼伤或电休克等事故;c分析化验室中常要用到煤气、氢气、氧气、液氨、液氮、液氦等压缩气体,盛装这些气体的容器是移动式的,搬运时的碰撞、安置时的位置不当( 烈日爆晒、靠近高温热源等)、使用时不慎泄漏等极易引起火灾、爆炸、中毒及环境污染的事件;d因分析化验室分布不合理或上下水管道老化,上层化验室有忘关水龙头或管道破裂而造成渗漏,损坏下层分析化验室精密仪器或化学试剂的现象发生。

1.2 间接原因 引起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的间接原因就是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5]。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会导致分析化验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业务技能欠缺,责任心不强,存在侥幸心理,互相不配合、交接不当等,都会给平日的工作造成一系列的问题,甚至会引起事故的发生。

2 分析化验室安全措施

分析化验工作是化工企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保证分析化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以科学的方法管理化验室[6]。面对实验室安全事故的方方面面,如何避免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处理解决好实验室安全的问题,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2.1 建立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范围 制度是做好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保证[7],化工企业的首要目标是制定出规范的安全

产管理体制细则,科学且极具保障性的安全生产制度、各类规范的岗位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范围、内容,要具有一定强制性和约束力,形成文件下发。这些制度包括:①仪器的管理;②化学药品及危险品的存放与管理;③三废处理与某些试剂的回收;④化验室工作要求;⑤化验室常用工具等。

2.2 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落实安全责任 加强安全责任,签订安全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同时向每个实验室派发化验室交接班记录本、岗位安全联检记录本等,记录内容要求检查房屋、水、电、设备状况,危险品存放状态,灭火器、门窗状态,要求分析化验室检查人员、安全负责人签字。

2.3 紧抓基础理论,进行业务技能的培训 在新的分析化验人员进入化验室之前,进行必要的业务技能培训,加强分析化验人员对各种仪器及器皿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全面提高化验人员从事分析化验的操作技能和理论水平,使之树立“安全操作,人人遵守”的思想[8],从而减少因人为不安行为而发生的事故。

2.4 加强分析化验室安全教育,进行安全培训 安全教育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预防性工作。分析化验室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安全技术知识,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活动,组织安全教育讲座,进行灭火、自救的演示,不断提高有关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熟练掌握事故应急处理方法,使每一个在分析化验室工作和学习的人都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3 注重细节,健全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切事故皆可避免,事故总在薄弱环节出现。化验室每天都有危化品的使用操作,一个不注意的动作,一个淡化的意识,都会潜伏可能的危害发生[9]。主动从细节入手,降低“金字塔”最底层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预防重大事故的出现,实现全员安全。

3.1 制定危险化学品精细化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制 分析化验室应制定危险化学品精细化管理制度,实现入库检查验收、分类存放、加强储存养护管理、出库登记、专人负责、领导联检等细节管理,将事故苗头封杀于萌芽之中[10]。实施按岗位配置相应的应急物资职防装备;对设施设备更新,实现自动化操作;将危化品安全知识考试、危化品相关作业安全生产禁令学习、安全作业五分钟检查经常化常态化等,从根本上降低因危险化学品管理使用不当而造成危害事故。

3.2 制定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救治措施及应急处理 分析化验室要根据工作环境,配备适当的安全设施,建立安全报警系统,安装室外事故电话,配备急救箱。为了更好的控制分析化验室事故事态的发展,做到及时处理,及时救治,要事先制定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要根据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的一些不安全因素编写,切合实际,安全有效。

4 结束语

化工企业中的分析化验室涉及到许多精密仪器和化学试剂,要尽最大努力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保证人员安全、设备完好,不污染环境[11],只有在实际工作中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将分析化验的危险系数降到最低,为化工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李越敏。化学危险药品管理与实验室安全措施[j].化学教育,2007,(4):57-58.

[2]唐满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究。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9(4).

[3]崔政斌,邱成。企业安全管理新篇[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4]胡小明。影响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5]朱丽娟,高琳。浅析化学实验室如何加强安全管理[j].实验室科学,2007.

[6]赵文武。高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

[7]孙婷全。关于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的几点思考。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

[8]刘桥阳。对高校化学品储存及使用管理探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

[9]张春英。邓亚娟。化验室的化学试剂管理[j].黑龙江粮食,2004.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篇七

一、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

(一)加大安全生产宣扬力度,实施员工安全生产培训

企业的安全标准化建设,重点在于对人员的管理和合理分配。注重对员工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实现从被动意识到主动防范的思想提升,注重对企业员工进行安全防范工作的培训,将之作为员工的重要素质来抓,并总结到员工的工作考核中,让员工切实理解并学习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减少和避免风险事故的发生,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企业自主改善生产环境,打好安全管理的基础

切实实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规范了企业在生产设施建设、安全设施及设备管理的行为,加大了重大危险源管理力度,促进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条件的改进与提高。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不仅及时发现了风险,且能够对照找出存在的风险问题,使风险能够得到有效处理,企业的安全工作水平得到大大提升。

(三)将安全生产逐步规范化,实施企业生产规范化管理

将安全生产逐步规范化,不仅能避免可能因不达标而产生的安全事故,也能够使企业生产条件得到提高。事故风险得到进一步控制,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提高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培养员工良好的操作习惯,让员工一点一滴累积形成良性循环,能够有效防范伤亡事故的产生。实施企业生产规范化管理,是企业不断改革创新的必经之路,不但有利于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提升,更是企业赢得市场、在稳步健全的体制中踏实前进的重要方针。

二、构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实施有效措施

(一)完善健全管理制度,加大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1)注重安全生产方面的管理工作,建立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切实落实安全管理的工作责任,将发生过的安全事故引以为戒,吸取教训。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做到对规章制度的完善,建立健全规范、完整的安全工作制度,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如《员工安全学习制度》《安全操作行为规范》《企业对于安全操作的奖惩》《安全操作季度考核评估》等等一系列文件,让员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规范化的操作习惯,在细节上纠正员工在操作中的不良行为,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安全行为出现的风险。

(2)企业的安全管理与规章制度的执行密不可分,加强对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不仅能够为企业的风险防范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能在最大程度实现企业内部的有效化管理。让员工贯彻执行所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执行力度的考核,将之加入对员工工作绩效考核中,使整个企业对安全工作加大重视,从根本上提升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整体水平。

(3)重视安全标准化与日常监督检查相结合、与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相结合、与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相结合、与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建设相结合、与提升企业安全管理加快转型升级相结合,从而解决安全历史遗留问题,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实现企业的稳定、健康、富强发展。

(二)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的标准

(1)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实施规范标准化的管理,改进管理体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管理方针,找出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的缺陷,而应根据自身情况,从安全生产的目标考虑,以安全管理为基础,建立相关机构、完善制度体系、加大安全培训、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定期安全考核检查以及应对安全事故时相应的处理方案,做到人人按安全生产制度办事的基本原则。

(2)完善生产作业现场的安全标准,遵守国家相关法规及安全标准,定期对生产工作的设备以及作业环境进行检查,安全度是否达标,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分出部分资金作为安全工作生产的投入,以此来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稳步进行。

(3)将操作工序的标准视为重点,让操作员工按步骤来办事,严格遵循操作要求,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任何岗位的操作人员都应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

(4)实践证明,全面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建设,百利而无一害。譬如某知名煤炭公司在将安全生产管理作为重点的同时,还建设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实现了安全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扎实进行了安全防患与风险检查,巩固了公司安全生产的坚实基础,推动公司各项生产工作的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三)打造规范、标准的安全工作方针,防范风险管理

(1)在不断深化改革安全制度体系的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从长远考虑,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安全生产指导政策,并在实践过程中详细分析、不断改进。在内部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工作的规章制度,并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的提升,完善作业环境的安全措施,排查安全隐患、及时发现整治,为企业安全生产巩固基础。

(2)夯实企业风险管理,企业可设立相关风险评估部门,依据在生产工作中实际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将之划分风险等级,风险等级较高则需要相关部门制定安全实施方针,控制操作环境的作业风险,形成一套系统、周密的风险评估工作,以此不断的改进对风险的控制管理,结合实际、当时发现立即检修。

(3)落实安全标准化的执行力度,企业各部门、各岗位都应贯彻执行企业所指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分工明确,使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实现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从而达到工作效率的提高,完善企业内部优化改革,提升企业的整体工作水平,实现企业的逐步稳定、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企业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的同时,不但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来制定安全制度,也要遵循安全生产工作本身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深刻的安全生产意识,将“安全生产、操作标准、防患风险”作为重点,强力推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将提高企业生产工作的整体水平,从最大程度上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将综合治理工作与日常的安全管理内容有机的相结合,逐步形成素养,进而演变为常态机制,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篇八

关键词:建筑施工;精细化管理;组织机构;责任制度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建筑施工过程涉及多项多变因素,情况特殊、复杂,存在许多危险因素。建筑施工行业是我国安全事故频发行业之一,许多安全事故统计分析中占居前列。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要针对性地强化隐患事故的整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实现日常施工的精细化管理。

建筑施工安全精细化管理重点在于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机构,监督和执行行业内的安全生产各项规定和法律条款;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安全事故预防和处理计划;分析和评价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设定安全管理目标,将目标细化到个人,将安全意识深入贯彻到工作当中;有效掌握和控制施工过程中危险源,建立和形成人人知安全、人人讲安全、人人安全做事、事事有安全监管的工作局面。

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思路是建立和完善精细化管理组织体系,清晰化安全管理工作中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同时,明确不同岗位的责任以及岗位标准,深入分析和研究施工企业安全事故产生的条件和发生规律,提高实际工作落实程度;控制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全面实现施工企业从最高层至最基层一线工人的安全精细化管理,减少实际施工过程中人为的不安全隐患,消除物的、制度的不安全因素,以此实现安全事故发生率地降低。

1 精细化管理的组织机构及责任制度设立

精细化管理组织机构负责组织安全生产工作。具体来讲,精细化管理组织涵盖上至施工项目负责人,下到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以及最基层一线施工人员,对安全精细化管理体系中的所有人员实现有效地分工组合,从而形成以安全管理、专项安全管理为基础,依托组织机构,实现协作分工,最终共同完成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目标任务的组织机构。安全精细化管理职能部门需全面执行行内的安全法律法规,参考国家安全标准;审查和制定各项安全制度;及时审批各项安全施工措施,检查和指导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针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关安全管理文件,明确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任务和安全管理定位,使安全生产作业条理化、安全化。

安全精细化管理责任制度是安全组织体系正常运作的保障,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目标最终实现的制度保证。设立责任制度需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细化责任目标,将其落实至有关责任部门以及责任人。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部分,也是安全管理制度最基本的部分,因此,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前,应深入调查工程建设的所有过程,包括每一位工程参与人员,全面做到计划、布置、检查施工作业等所有环节均以安全工作为前提。安全责任制度包括许多具体的制度,如安全生产检查制度、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投入及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制度、安全事故应急措施和调查处理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等。

2 施工现场安全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2.1 加强现场的安全技术管理

施工企业的安全负责人应该合理、有针对性的组织制定并完善安全技术措施、复查制度、作定规程等,进一步提升制度与规程的可操作性,按照工程进度的不同时期与工程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及时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更新、补充或修改等,让施工作业一直处在一种良好的安全生产状态内,从而确保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项目建设的良好发展。

2.2 加强现场的动态安全管理

施工企业中的专职管理人员需对现场的安全施工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确保一线的施工人员能够实行全过程按章作业。定时深入关键环节与重点区域,及时发现并及时清除隐患,不断的进行巡回检查,切实做到抓住关键、抓住重点、抓住细节等;重视薄弱环节、及时清除死角,在合理编制施工工艺、提升机械化施工程度、优化施工流程的同时,开拓新技术、新思路成果的应用,使其能够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2.3 加强安全培训与安全投入

对安全生产会造成严重影响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员工的素质,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严格做好企业员工实全教育培训及安全岗位学习的工作,对于一些特殊工种的作业人员,更要严格按照安全资格准入制度,定期开展岗位练兵与技术比武的活动,使施工作业员人的基本技能与安全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施工企业所安排的安全管理费用一定要全额应用在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中。若缺少安全费用的保证,安全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对企业员工的劳动环境及安全保障能力进行有效的改善与提升,必须用安全资金作保障,创建严格的生产安全资金管理与审计检查制度,严格实行专款专用,并且必须严格落实实施结果。安全管理人员应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负责与组织排查现场存在的所有安全隐患,一旦发现问题就必须确定改善措施与改善期限;不断提高风险评估工作的工作力度,做到重点排查并识别危险源,给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安全事故提供预防与整改依据。

3 施工企业安全精细化管理考核

安全精细化管理考核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安全制度考核的制度化、精细化。考核工作作为安全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环节,要求施工企业实现施工企业内部从上至下的全面考核,目的在于将安全考核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使安全管理的目的、任务以及内容、方式更加明确。对安全考核工作中的各事项以及要求均加以明确化,建立健全安全精细化管理的考核途径和方法,完善奖惩机制,努力将安全管理渗透至建设工程过程中所有环节。奖惩机制宜建立于经济层面,扩大安全奖罚力度,最终实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自主管理以及自我管理目标。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安全精细化管理,并不是单纯的字面意义,其过程涉及广泛,是系统全面、持久深入的过程。因此,安全精细化管理应鼓励全员参与,实现严谨规划、认真实施、扎实运作、动态监控和持续完善。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掘企业的潜在能力,最终实现企业安全精细化管理目标,不仅是企业创造力、凝聚力的具体体现,而且也是企业文化精髓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石岩峰,卫宏。工程项目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及意义[J].山西建筑,2010(33).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936403.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936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