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身边事我来讲”:吕林花《桥(吕桥镇属于哪个县)

“身边事我来讲”:吕林花《桥(吕桥镇属于哪个县)

更新时间:2024-01-15 14:45:34 点击: 来源:yutu

  大家好,我是来自外屯的吕林花

  大家好,我是来自外屯的吕林花。今天,我要讲的“身边事”的主人翁比较特别,是外屯的桥。大家都知道,七星溪的源头在外屯乡黄坑村境内,整条溪流潺湲流淌于外屯,桥就成了外屯必不可少的路。

  我是2016年来到外屯的,沿着302省道,在一面映着荷花的墙角拐个弯,跨过一座6米宽,26米长的外屯桥就到外屯乡政府了。

  两年后的今天,我才发现,这座始建于1978年的小石桥,如今正好40周岁了。40年来,它迎来送往,彻底地改变外屯人民的生活方式。公路沿着这座桥,通向了外屯的7村1场,电缆、光纤、电话、电视也通过这座桥,点亮了村民黑漆漆的眸子。来往的车辆,为村民带来了锥栗、莲子和羊肚菌的种子,也带来了脱贫致富的希望。每年都有百余吨的莲子、锥栗、茶叶和成千上万根的毛竹从这座桥上运出,超过5万人次的游客跨过这座桥,走进外屯,徜徉于十里荷塘圣境中。而四十年前,在外屯承载着交通作用的是一座古老的木拱廊桥,洋后廊桥。洋后廊桥初建年代无人知晓,可考证的重建历史就有168年。在那个闭塞、贫穷和落后的年代,这座桥承载的不仅是端午“走桥”、正月进香的作用,它更是外屯与福安、寿宁商贾、村民往来的途径之地,直至40年前,它还是繁荣昌盛的经济要道。

  那个年代,车、马、邮件都很慢,经济前进的步伐也慢。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这儿,人们开始意识到外面的世界早已不同于此处,若不随着这股风,迎风而起,则将永远成为那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人。

  所以,这座通不了车的廊桥开始退出交通的岗位,回归民间信仰的角色载体,成为一座香火不断,行人寥寥的古廊桥,裹挟着浓厚的历史气息沉浸在绿水与青山之间。

  随后,外屯桥接过了迎接改革开放的重担。40年来,越来越多的村里人也跨过这座桥,走向了远方,最终又衣锦还乡。

  回归经济的发展,最先也是体现在桥上的,最为典型的就是洋屯村的东湖廊桥、湖屯村的屯福桥。这两座桥都是在外乡贤发起、集资,由村民投工投劳建成的,东湖廊桥横跨在洋屯的十里荷塘之上,质朴的木色与清新的荷花相互映衬,使得洋屯村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全国单孔跨度最大木拱廊桥的屯福桥,不仅是屯住福气、拦住风水的桥,更是外屯全域旅游的一张崭新的名片。以回归经济拉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外屯的廊桥用另一种方式呈现着改革开放的变化。

  四十年了,外屯桥早饱经风霜,垂垂老矣,这座为我们迎进了改革开放的桥就快要退休了,新的一座桥同心桥,将在它的下游建成,接过它的历史使命,助力乡村振兴。

  四十年来,从廊桥到石桥再回到廊桥,改革开放给外屯带来了极大的变化,但有一个是恒久不变的,那就是绿水青山,按习的话来说,这就是百姓的金山银山啊。四十年后的今天,因这宝贵的财富,外屯开始要有新变化了,依托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佛子山的全域旅游,将在下一个四十年跨过崭新的同心桥给外屯带来翻天覆地的美丽变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921439.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921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