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高一历史教案:《九一八事变》优秀教学设计一(2)(初中历史九一八事变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九一八事变》优秀教学设计一(2)(初中历史九一八事变教案)

更新时间:2024-01-02 07:00:17 点击: 来源:yutu

  1、抗日宣言

  1、抗日宣言。九一八事变后,立即发表抗日宣言,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露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提出“发动群众斗争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打击”的号召。

  2、东北抗日义勇军。由不愿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自发组成;1931年11月4日,原东北军爱国将领马占山率部打响东北抗日武装斗争的第一枪。

  3、东北抗日联军。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1936年将各路抗日武装组成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

  4、民主人士的救亡斗争。1932年底,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上海成立,宋庆龄任主席,要求国民政府释放政治犯,保障人民抗日的民主权利,对抗日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5、爱国将领的抗日反蒋斗争。1933年春,爱国将领冯玉祥同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与日军血战五昼夜,收复多伦;1933年11月,第十九路军爱国将领蔡廷锴等联合内反蒋势力李济深等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宣布反蒋抗日,与红军签定《抗日停战协定》。

  课堂互动(学习历史不仅要“识记”,还要深入“理解”,请你认真思考下列问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学习提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是日本蓄意制造的侵华事件,它与近代以来日本的对外扩张历史密切相关,也与中国当时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分不开。要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其原因。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日本侵略者为独霸中国而精心策划的,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背景:历史原因是,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府就制定了“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1927年的“东方会议”确立了分裂我国东北的侵略方针,这是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内部原因是,1929年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战争来摆脱国内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外部条件是,国际上,欧美资本主义各国忙于应付本国经济危机,无暇东顾;中国内部,蒋介石政府正在集中重兵“围剿”红军,无心北顾。这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以可乘之机。

  2、“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蒋介石和国民政府为什么实行不抵抗政策?他是怎样为自己辩护的? 阅读教材P17课后练习三的四则材料,并讨论所提问题。

  ▲学习提示:回答本题要注意逐条分析把握信息要点,并结合蒋介石和国民政府的阶级本质,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思考问题。

  ①蒋介石认为中国在装备训练、工业基础处于劣势的条件下进行武装抵抗,结果必然是迅速亡国,因此只能是放弃抵抗;

  ④之所以实行不抵抗政策,其核心是蒋介石和国民政府政权的本质决定其反人民的政治立场,宁可牺牲中华民族的利益当亡国奴,以求侵略者允许其政权苟延残喘。

  3、历史的发展往往会有多种可能。假如若东北军坚持抗战,结果又会怎样?下面提供若干观点,以启发思考、各抒己见、分组讨论:

  ①如东北军坚持抗战,必将粉碎日军进攻,使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的计划无限期搁置起来。

  ③这场战争是旷日持久的战争,无论是东北军保有东北,还是日军占领东北,东北都将成为一片废墟。

  扫描免费领近十年高考真题汇总备考、选科和专业解读关注高考网官方服务号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918715.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918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