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高考之后反思中小学减负(高考后教学反思)

高考之后反思中小学减负(高考后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4-01-01 15:30:01 点击: 来源:yutu

  对于现行的高考制度,虽然褒贬不一、见仁见智,但在激烈的争论中,不少人形成这样一个共识:“高考制度可能不是最好的制度,但也许是最可行的制度”,因此不能轻言废除

  对于现行的高考制度,虽然褒贬不一、见仁见智,但在激烈的争论中,不少人形成这样一个共识:“高考制度可能不是最好的制度,但也许是最可行的制度”,因此不能轻言废除。

  改革高考,重要目的之一是为高考“减负”,也就是使高考所承受的压力小一些,让高考变得平静些、纯粹些。这看似简单的目标其实是个“硬骨头”,多年来的事实表明,给高考“减负”难度之大,一点也不亚于给学生“减负”。

  从目前的教育生态考虑,为高考“减负”,关键有两点:一是探索和完善多渠道多途径升学,实施高校分类入学考试,比如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可与现行的高考分开;二是在统一高考的框架下,实行多元评价,考查学生综合素质,为高校招生选拔录取提供依据,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局面。

  然而,把“独木桥”变成“立交桥”谈何容易!上世纪90年代初,高中会考开始在全国推行。此举旨在用水平考试取代高考对基础教育的导向作用,减轻学生负担,减轻高考压力。可是,十几年过去,高中会考在很多地方几乎变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没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反而加重了考试负担。

  再如春季高考,将高考由一年一次变成一年两次,目的很明确:既为学生升学拓宽渠道,也为夏季高考减轻负担。制度设计经过了反复研究论证,人们对此曾充满期待,可是没过几年,几个省份都偃旗息鼓,只剩下上海、天津还在坚持。

  高中会考与春季高考的式微根源何在?既有制度不配套、政策不给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原因,更是因为落后于时代发展的人才选拔理念在作怪,长期形成的人才选拔机制有问题。

  考察、选拔人才仅仅根据一次考试的分数显然是片面的,在统一高考制度下,实行多元评价才是一种比较合理、比较科学的方式。然而在现实中,不少人认为,在诚信体系尚未健全的社会,很难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受这种观念的影响,高校自主招生制度、保送推荐制度等也受到质疑,似乎只有一次性高考才能做到公平公正。

  高考改革决不能以牺牲公平为代价。在此前提下。改革人才选拔机制、拓宽人才选拔渠道,减轻学生负担,减轻高考压力,既是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也是高考改革的大势所趋。不论遇到多大阻力和挑战,高考改革都应当克难攻艰,坚定不移,给人希望,给人信心。

  由于对学校现存问题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和批判,致使学校在教育改革中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其实症结在学校,根源却在体制。

  现代教育的基础和第一个目标是教育的民主化,是推进教育的公平。而这个过程是以法律为基础的,因而是刚性的。教育的普及必然要解决学校的规模和布局问题,要解决教育公平发展的战略和策略问题。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必然成为教育评价的基本标准。

  但是,现行的学校制度没有立法,学校法人地位、主体地位不明;依法治校不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不明确,政校不分。教育行政机构不但掌握教育政策的制定,而且还掌握一些学校常规管理,比如人事、师资,以及教学、财务等方面的权力,教育行政机构对学校教育教学等各方面决策具有全面的掌控权力和评价权力,学校没有依法办学和自主发展的可能,更无创造空间。

  总之,传统的学校教育以及管理中的制度越位、专业错位和责任缺位现象已成为制约学校从依附、从属、封闭走向自主、开放和创新,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最大障碍。

  现在,由于统一管理、统一评价标准,学校之间的差异越拉越大;社会对教育越来越不满意。尽管现在基础教育越来越普及,大学招生数以百万计,但是哀叹人才匮乏的声音却不绝于耳。有太多的学校校长和教师的尊严和创造活力被压抑,学生的人格和个性被扭曲。学校的划一、封闭、僵化、机械、保守的一面变得越来越严重。

  去行政化,是近年学校体制改革中最强烈的呼吁。这种呼吁的核心是解放学校,改变我国千校一面的状况,恢复学校育人为本的教育功能,还学校以创新的活力。

  学校是实施教育的基本单位。然而,学校的培养对象和办学条件是各不相同的,学校理当根据自己的情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地制定办学目标、特色和方向。学校可以充分开发和灵活运用各种资源,以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要,同时给予教师、家长和学生更多的参与校政决策的机会。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918534.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918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