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精选10篇(《荷塘月色》教学设计精选10篇图片)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精选10篇(《荷塘月色》教学设计精选10篇图片)

更新时间:2023-11-06 12:15:01 点击: 来源:yutu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10篇《《荷塘月色》教学设计》,如果能帮助到您,t7t8美文号将不胜荣幸。

《荷塘月色》教案 篇一

第一课时:

1、自读感知

2、 理清本文的感情线索

3、 探究阅读

第二课时

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荷塘月色图,提问:请两位学生谈他们印象中的荷塘景色。教师引入:我们学习散文重在鉴赏品味语言,理解散文的意境。有人把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文称为“白话美术文”,这体现了他散文的什么特点?

点拨:绘画美。第4、5、6节体现了这个特点。现在我们不妨把作者手中的笔看作是摄影机的镜头,看看他是从哪些角度来给荷塘拍照的?

第4节:远→近,上→下,静→动; 第5节:上→下,正面→侧面;

第6节:外→内,远→近→远。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细心品味这三段文字,发挥想象力,把“文字看出一幅画来”(叶圣陶语),让学生说出感受最深的语句并作欣赏分析。

学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谈。

《荷塘月色》教案 篇二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文中“我”与世界的关系。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语言的审美情趣。

预习学案

1、请多遍通读全文

2、了解作者以及相关写作背景

3、字音辨识

探究学案

导入:说起我国的现代散文,就不能不提起朱自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散文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走进他为我们营造的散文天地

有人说文中写了很多东西,而我看到了是作者与一方荷塘不断博弈的心。在他的世界里,有荷塘,月色,有妻儿,有家乡。

前节课我们一起预习了课文,我希望大家将探究题的第一题课前完成后相互交流整理好答案,填在后黑板上

一、脉络梳理

文中有哪些词语能表达出“我”的心情?“我”之外的世界又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请大家梳理分别概括地写在下列表中。

我与妻儿(1)我与曲径(2.3)我与荷塘和月色(4.5)

我与妻儿(10)我与家乡(7-9)我与荷塘四周(6)

梳理我与世界的关系:对抗或融合)

“我与荷塘月色”是公认最美的段落,没有直接描述“我”心情的语言,只有进入画境后去揣摩作者的心情,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幅淡雅、朦胧的荷香月色图诉说着怎样的情语呢。第四段请同学们读一下,进入画境(生读)同学们的概括是否准确?我们一起再来学习。

下面老师对四段做了些修改,请注意老师打横线的地方,思考下修改后与原文有什么不同?效果上有何变化?

二、感受语言之美

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美丽的(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刚出浴的美人,又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顺序)。微风过处,送来阵阵(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静静的(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分析:

再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此段作者集中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叠字的运用(板书),展现了月下荷塘的清新素雅(清新素雅的荷塘。主板书)之美,此时的作者心情还依然颇不宁静吗?与世界的关系是对抗还是融合呢?

下面老师为你们读下第五段,同学们思考下,月光是无形的,作者是怎样描绘它的呢?你最欣赏哪一处?注意画出来谈谈你的感受。

第五段:(老师展示四处,第五处学生可以自己发挥选择)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淌(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薄薄的青雾飘(浮起)在荷塘里。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浸(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4、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印(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5、自选

分析:

再来看“我”与世界的关系:对抗或融合。(后黑板上与前副黑板)因为融合,我们的文章表现手法有了融情于景,因为对抗,也就有了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的乐景衬哀情。他对抗是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心绪不宁,是家事?是国事?(结合背景,蒋介石叛变革命,百姓处在白色恐怖中,作为爱国民主战士,他是非常苦闷彷徨,希望借一方荷塘寻求解脱),当作者已然把自己和周围的景致融为一体了,心灵得到了极度自由的舒展,进入到一种浑然忘我的境界中去,然而这种臆想式的超然物外注定是短暂的,作为一个誓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始终是他不能抛弃的情怀。所以这篇文章的文眼应该就是“颇不宁静”。

小结:朱自清的散文之美,是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的,有人曾将它概括为一个“清”字。我想,这个“清”字,不但指清秀、素雅的文字,恐怕清洁,纯真的品质(板书主黑板)都包含在里面才是。

能够徜徉于文字中的人是丰富而优雅的儒者,能够沉浸于美中的人是诗意栖居在这个世界上的智者!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三

一、导入新课

在繁华的扬州街市中心有一座寂静的院落。它隐没于寻常的民居之中一点都不起眼。但是在这里曾经生活过一位著名的诗人、学者,他就是朱自清先生。走进这座民居,中间的厅堂上悬挂着一幅山水画,旁边是一副对联,曰:“开张天岸马,奇异人中龙”。对联为书法家康有为所书。“开张”,形容词,指雄伟开阔之貌。“天岸”,天之涯。“天岸马”,一跃而至天涯之马,天下良马之最佳者。“人中龙”,人中之俊杰也。用这两句话来形容朱自清,足见他是何等杰出的人才啊。古语说:“文如其人”,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朱自清先生的文章的风采。

二、了解作家和写作背景

1、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是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县,因三代定居于扬州,故自称扬州人。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更名“自清”。上大学时,她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文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在清华大学任教,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为散文家。朱自清的诸多散文中以《背影》《荷塘月色》最为出名,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真情实感。

2、写作背景

此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整个中华大地。作为一名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朱自清感到十分压抑和苦闷,中国究竟何去何从,理想和光明究竟在何方?一个夏夜,作者为了散心,踏入了这片静谧的荷塘,心有所感,写下了这篇文章。

3、检查预习

三、诵读文章,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第一部分:(1)写观荷的缘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写荷塘月色。【景】主体

第三部分:(7—10)写景中人。【情】尾声

四、再次诵读课文,揣摩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

1、请大家找出最明显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并体会它在文中的作用。

2、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萦绕在作者内心的苦闷思绪?

①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外一个世界里。

赏析:这里感慨自己身不由己,现在暂得宽余,流露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

②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赏析:“且”字表明了虽只是暂得解脱可又不能不立即逃离的现实心态,透露出一丝喜悦之情。

③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赏析:“但”字笔锋陡转,蝉蛙如此热闹,也不能感染感染作者,依然不能摆脱绵绵的愁绪。

④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赏析:梁元帝的《采莲赋》描绘了一个热闹欢快的世界,让读者置身于江南的盛况之中,作者仿佛像插上翅膀飞离了这个痛苦的现实世界。“可惜”一词告诉我们作者又从热闹的采莲盛况中返回了灰暗的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⑤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赏析:江南是自己的故乡,自己在那里成长,想江南是乡思的流露。作者本想用乡思来慰聊自己的愁苦,结果沉痛的现实压得他无法如愿。

《荷塘月色》教案 篇四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

披情入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诗中“月”的意象及其含义。

1.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

2.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3.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二、理出心情(披情)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2、请三至五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能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3、教师归纳总结: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

如果我们把作者的郁闷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低点,把作者的开朗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高点的话,那么,上面的过程可以图示为

这样来安排心情发展变化的线索有(使行文富有曲折变化)的作用。

导致作者这些心情发展变化的原因分别是(见上图括号中文字)。

三、领会意境(入境)

1、作者是如何表现失眠的郁闷心情的?(一是借助对“月亮”的描写表现夜已深。二是借助对“孩子们”和“妻”的描写反衬出“我”的失眠)

2、作者是如何表现观月的开朗心情的?(一是借助对平时没有月光时路上的景象的描写反衬今晚月光下景色的宜人,从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二是借助对自己在苍茫的月光下的独特感受的描写来表现独处的妙处,侧面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三是借助对荷塘、月光及荷塘四周的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她们搭配得恰倒好处,进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

3、作者是如何表现冷清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蝉声”和“蛙声”的热闹的描写反衬出自己的“冷清”)

4、作者是如何表现思乡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采莲赋》和《西洲曲》的有关内容的回忆来表现江南生活的意兴盎然,从而引出自己的思乡之情)

5、小结:所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荷塘月色》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它具有一种意境美。

四、了解作者(知人)

朱自清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大学毕业后,又在浙江台州的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和浙江上虞的春晖中学任教过一段时间。而且在浙江的这一段时间是他人生中的辉煌时期。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对江南的惦念之情。1页

后来,朱自清来到了北京,受聘于清华大学。虽然身为大学教授,但是由于子女众多,家庭负担较重,贫困和家庭琐事时时困扰着他。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夜不成眠的原因,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为何对独处之妙有如此深刻的感受。

五、了解背景(论世)

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

六、布置作业

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读的基础上领会其场面描写的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场面美。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作业检查

请三至五位同学朗读自己找到的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

二、初步理解

1、作者写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2、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3、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4、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5、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6、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7、小结: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图,从而显示出了散文的场面描写的美。

三、深入理解

1、作者是借助什么手法把荷塘月色描写得这么成功的?请从课文中摘录有关语句,填出下面表格中的有关内容。

手法

描写的对象

文中的例句

出水很高的叶子

像()

开放的和尚未开放的荷花

正如()

又如()

又如()

颤动的叶和花

像()

密密挨着的叶子

宛然()2页

月光下的叶子和花

仿佛()

又像()

灌木的黑影

如()

杨柳的倩影

又像是()

阴阴的树色

像()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

是()

微风中的荷香

仿佛()

塘中的月色

如()

打着朵儿的荷花

田田的荷叶

叶子底下的流水

荷塘边的杨柳树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

2、小结:要写出场面的美,运用比喻、拟人和通感的手法是十分必要的。

3、集体诵读这三段文字。

四、布置作业

从你所接触的文学作品中,找到并摘录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三至五个。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教学方法

咀嚼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作业检查

1、请五至八位同学说一说自己摘录的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

2、教师点拨: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与比喻的区别在于通感的比喻感觉互通的。如“荷香”(嗅觉)仿佛“歌声”(听觉),“月色”(视觉)如“名曲”(听觉)。

二、咀嚼语言

理解语言之美需要咀嚼。所谓“咀嚼”,就是反复地比较: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哪些词句来表达,作者为什么取此而舍彼,用彼词句有什么不妥,用此词句有什么妙处,等等。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咀嚼”一下。

1、“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换成“幽静”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幽僻”既有“幽静”的意思,又有“偏僻”的意思,而“幽静”只能表达一个意思。“幽静”只有在心情悠闲自在时才能体会得到,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而此刻作者的心情并不悠闲自在。“幽僻”尤其是“僻”恰倒好处地衬托出了作者孤独郁闷的心情)

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一句中的“踱”与“慢步”的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慢步”而用“踱”?(“慢步”只能表现动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现动作的速度,也能表现做动作时的心情。“踱”与作者心情转为开朗相适应。“踱”又与下文“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相照应)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中的“且”与“就”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就”而用“且”?(“且”除了“就”的意思之外,还有“暂且”的意思,表达的意思比“就”要丰富。“且”说明荷香月色带给“我”的欢愉只是片刻之间的,这与下文作者的心情重新进入郁闷相照应)

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的“泻”表达的其实就是“照”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照”而用“泻”呢?(因为作者已经把“月光”比作“流水”了,“流水”是只能“泻”而不能“照”的)

5、“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表达的其实就是“升”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升”而用“浮”呢?(“浮”和“升”都能表现“青雾”的动作,但在高度上有区别:“升”让人感觉“雾”很高;“浮”让人感觉“雾”很低,低得与荷叶的表面相平)

6、“(灌木的黑影与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一句中的“画”表达的其实就是“留”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留”而用“画”呢?(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三、品味语言

理解语言之美还需要品味。所谓“品味”,就是深入地思考:作者选用某一个词能起到怎样的表达作用。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品味”一下。

1、“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小心,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2、“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句中的“轻轻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轻,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3、“路上阴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达作用?(用光亮的“暗”衬托出“我”郁闷的心情)

4、“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达作用?(用月光的“淡淡”来衬托喜悦的“淡淡”)

5、“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达作用?(突出叶子长得茂密)

6、“(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复有什么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7、“荷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一句中“远近”“高低”的重复有什么表达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四、布置作业

下面是朱自清先生《一封信》中的一段,请你对其中加点的词语进行咀嚼和品味。

我对于台州,永远不能忘记!我第一日到六师校时,系由埠头坐了轿子去的。轿子走的都是僻路,使我诧异,为什么堂堂一个府城,竟会这样冷静!那时正是春天,而因天气的阴薄和道路的幽寂,使我宛然如入了秋之国土。约莫到了卖花桥边,我看见那清绿的北固山,下面点缀着几带朴实的洋房子,心里顿时开朗,仿佛微微的风拂过我的面孔似的。到了校里,登楼一望,见远山之上,都幂着白云。四周全无人声,也无人影,天上的鸟也无一只。只背后山上谡谡的松风略略可听而已。那时我真脱却人间烟火而飘飘欲仙了!后来我虽然发见了那座楼实在太坏了:柱子如鸡骨,地板如鸡皮!但自然的宽大使我忘记了那房屋的狭窄。我于是曾好几次爬到北固山的顶上,去领略那飕飕的高风,看那低低的、小小的、绿绿的田亩。这是我最高兴的。

《荷塘月色》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领略荷塘月色的美。

2、引导学生感受荷塘月色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理解通感、化抽象为具体等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

2、 教师点拨法

3、 比较阅读法

4、 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

2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同学们,说到荷花,大家想到的名句有哪些?“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她清新可爱的一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她妩媚多姿的一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她高洁脱俗的一面。荷,她有淡雅恬静的脸庞,亭亭玉立的身姿,碧绿优雅的罗裙,淡淡醉人的清香。池塘中,她独自宁静;夜幕下,她细细聆听。晕染一池灵秀,撩起万般情思。而在现当代能将荷塘的美写到极致的恐怕非朱自清先生莫属了。

(二)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作为学者,他潜心治学,谨严求实,想走一条逃避现实的道路;作为民主战士,他追求光明与真理,为之上下求索,但也会在革命处于低潮时苦闷彷徨。作为诗人,他常常流露出一种“游丝”般的怅惘和希望幻灭的苦痛;作为散文家,他善于通过典雅清丽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赏析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荷塘月色》。

二、明确目标

本文有“白话美术文”的美誉,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你认为哪几段写的最美?(4-6)这节课咱们就重点品味其中的第四和第五自然段,通过品读语言领略朱自清先生笔下荷塘月色的美。

三、品读语言

(一)首先,老师来为大家朗读这两段,请大家用心感受这幅荷香月色图(配乐朗读)

(二)斯人独处,朱自清先生于荷塘暂得于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作者具体描写了月下荷塘的哪些景物?

(荷叶,荷花,荷香,流水)

1、朱自清先生用了218个字描绘荷塘,但有人为了精炼,把这段文字精简到69个字,变成这个样子:“看荷塘上面,有很多叶子,叶子中间还有些白花,有的开着,有的还没开。风吹过,叶子和花有一点抖动,有时还传来些荷香。叶子下面是流水,但看不见。”这两段文字的表达效果哪个好?下面我就把咱班同学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从一个方面对比分析,讨论一下,朱自清先生文笔高明在哪里,推举一个代表发言。(分组分任务)注意以下几个词语的表达效果:弥望、袅娜、羞涩。

明确:(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是田田的叶子。”(指导舒缓朗读)

(2) “袅娜”(开的正艳)、“羞涩”(含苞待放)赋予荷花一种少女的柔美与娇羞。采用博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博喻: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这是其他类型的比喻所无法达到的。在淡淡的月色中,荷塘里的一切是朦胧而不真切的,因而荷叶间零星点缀的白花,“明珠”(温润透亮),“星星”(忽明忽暗、晶莹闪烁微风拂过,动态美),而窈窕妍媚的美人刚出浴时免不了有一种“犹抱琵琶”的羞涩与一种洗铅华的清纯,用此来比喻那些“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花蕾,充满静谧、优雅的韵味。(读出荷花的迷人)

(3)通感“微风过处……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似的。”

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外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指感觉的沟通、感觉的转移,也叫“移觉”。其实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所以前提是两种事物有相似点,和比喻不同的在于它能打通两种感觉。歌声来自远处的高楼,它会时断时续、隐隐约约,而“荷香”则伴着阵阵微风,时有时无、如丝如缕,放在一起,香中有声,声中有香,怎么不让我们陶醉呢?(能否读一读,我想听一听你是如何陶醉其中的)

(4)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缓缓流淌,“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5)小结:这一段作者集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正是运用了多种多样的比喻,才多侧面展现了月下荷塘的宁谧、素雅之美。花叶婀娜,荷香如歌,流水脉脉,此时的作者还依然颇不宁静么?就让我们带着微笑,饱含感情地齐读这一段吧。

2、月下荷塘的美真像一幅工笔画,但画家说,光线是绘画的生命。所以,朱自清先生能暂得宁静,首先应该感谢的是荷塘上的月色。下面我就请一位同学来朗读第五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能否用几个形容词概括这个夜晚月光的特点呢?谁愿意把你对月光的感受分享给大家?

(朦胧淡雅)月光是无形的,作者怎么描绘它呢?(叶子和花,薄薄的青雾,淡淡的云,树影,斑驳交织的光影)你欣赏的是哪一处描写呢,找出来谈谈你的理由,注意这几个词语:泻、浮、洗、画。

明确:一个“泻”字,我们眼前,月光如水,静静流淌。流在荷塘,流在心上。流在荷塘,平添秀色;流入我心,清净无尘。

一个“浮”字,写出荷塘之上,薄雾轻扬而上,又漂浮不定。无色胜似有色,无形更显绰约。朦胧之中,花更柔美,叶更飘渺。

一个洗字,却用牛乳,洁白无瑕,细腻如丝。比之水洗,更多些许柔和温润。

一个画字,大自然为画师,以月光代清水,以树影当浓墨,把荷塘当画纸,轻点晕染,明暗有致。如此画面,这般美景,功劳非“画”字莫属啊。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读一读这一段呢?

三、课堂练习 化无形为有形

朱自清先生很厉害。月色本无形,他却能以荷塘为依托,化无形为有形,使我们眼前叶朦胧、花朦胧、香飘水溶溶。月色无处不在。宋徽宗也曾给画师们出过一道考题“踏花归来马蹄香”,香气如何表现呢?聪明的画师画的是,蝴蝶追逐马蹄,蹁跹起舞。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在下面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段话,要求就是化无形为有形。这些词语是“寒冷,孤独,愁绪,爱”。时间三分钟。

四、名家评论 课堂总结

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朱自清的文体美,是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的,有人曾将它概括为一个“清”字。我想,这个“清”字,不只是指文字的清秀、朴素,恐怕连人格的高洁、思想的纯正、感情的真挚都包含在里面才是。(佘树森《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

能够徜徉于文字中的人是丰富而优雅的儒者,能够沉浸于美中的人是诗意栖居在这个世界上的智者!

五、布置作业

1、分别用博喻、通感的修辞手法各写两个句子。

2、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幅淡雅、朦胧的荷香月色图诉说着怎样的情语呢?

《荷塘月色》教案 篇六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散文精练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学习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欣赏散文静静美的同时,感受朱自清忧国忧民之情。

3、启发学生思维,引起想象,激发兴趣,提高写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情与景的交融,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体会朱自清的矛盾心理。

三、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赏读式,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课件

1、背景音乐

2、图片:荷塘图、月光图、荷花图、星空图、月下树影图、荷叶图

3、VCD片断:少女翩然起舞,裙幅舒展片断

4、配乐朗诵录相片断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媒体显示:课题、背景音乐

今天,我们要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荷塘月色》,关于朱自清我们并不陌生,他的佳作,大家能说出哪些?

(生:《春》和《背影》)

大家知道,朱自清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他还被誉为什么?

(生:民主战士)

对。朱自清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他积极参加民主运动。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曾在一封信中写道:“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朱自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真实写照。朱自清不愧是一位诗人,他的散文具有诗一般的意境,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荷塘月色》的重点,即文中那静谧清幽的美流露出是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情与景在散文中达到完美的结合。

(二)讲授新课

让我们一起先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下文中朱自清的行踪。哪位同学能复述出朱自清出家门,去荷塘赏月的行踪。

(生:朱自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晚上在院子里乘凉,想起白天常经过的荷塘,决定去看一看。于是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经过一条小煤屑路,朱自清来到荷塘,观赏月下荷塘的美景,看完荷塘,朱自清又想起《西洲曲》。最后朱自清回家,推门进去,发现妻已熟睡好久了。)

刚才这位同学复述朱自清行踪,还有哪些细节遗漏了呢?

(生补充:朱自清观赏荷塘时,在荷塘边观赏荷塘里的荷叶、荷花等等,然后观赏的是月色,最后还观赏了荷塘四周的景色,这才引起联想,想到《西洲曲》,刚才没有把观赏四周的景物交待清楚。)

同学的发言很好,经过后几位的补充,我们更为完整了解了朱自清的行踪,请看朱自清是:带上门出去→沿着荷塘是一条小煤屑路→观赏荷塘月色看四周→推门进去。

(一)细读课文

重点赏读4、5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在了解朱自清之后,我们要进一步知道,文章开头写了怎样的环境,创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体现一种什么心情?

(生:当时在晚上十分安静,朱自清感到孤独,心情“颇不宁静”。)

颇不宁静的心情是文章的文眼,文章开头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交待了朱自清去荷塘的动机,也为全篇所体现的矛盾心理和思想感情定下了基调。与下文关联的如小路的“幽静”,夜晚的“寂寞”,路上的“阴深”,月光的“淡淡”,以及惦着江南的“采莲”等等,象一条无形的纲,连接着全文的网,形成文章的语脉,从而含蓄地抒发朱自清忧国忧民的情丝,揭示本文的主题。

荷塘小路有什么特点?

(生:路曲曲折折;树蓊蓊郁郁;月光淡淡;小路上十分幽静。)

朱自清心情有无变化?

(生:有变化。开始比较忧愁“心里颇不宁静”,后来接近荷塘看到美景,有一丝丝淡淡的喜悦“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已”,“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同学们分析的很好,朱自清的心情起伏不定。注意“且”字,且:暂时。表达朱自清对现实不满,对自由向往,这一部分写朱自清去荷塘,在小路上散步,抒发了月下独处的感受。我们跟随朱自清一起来欣赏这“静静的美”吧!

赏读第4段

刚才我们通过画面,陶醉在月下荷塘的美景,那么朱自清写月下荷塘,抓住荷塘中哪些景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朱自清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水,用了大量的比喻。)

回答十分准确,朱自清又是如何对其进行描写?

(生:朱自清形容荷叶“田田”、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你能说说看荷叶与亭亭的舞女的裙有何相似点呢?

(生:荷叶与裙子在形状上十分相似,都是张开着样子。)

除了张开的样子相似,还有没有呢?

媒介显示:芭蕾舞片断

(生:噢,还有就是当舞女旋转起来裙幅舒展飘动,荷叶在微风吹拂下,也有起伏的动态美,相连的荷叶高出水面的姿态与亭亭的舞女的裙样。)

那么朱自清如何表现花的呢?

(生:朱自清用“袅娜”、“羞涩”形容花,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袅娜”女子柔美,“羞涩”娇羞姿态。写花像“明珠”、像“星星”,则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洁白、明净、光亮。)

几个比喻连用,其中本体相同,喻体不同称为博喻。

媒介显示:星空图

朱自清怎么描写荷香呢?

(生:比喻,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这个比喻把嗅觉范围的“清香”和听觉范围的“歌声”联系起来。共同点:两者(花香、歌声)给人的感觉都是时断时续,似有似无,因为歌声在“远处”、“高楼”上,这个比喻新鲜又能给人丰富的联想。这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和转移称为通感。

荷波和荷水又是怎么描述的呢?

(生:“凝碧的波痕”比喻在月光下微风吹过密密的叶子的颜色和姿态,像凝聚起来的碧绿的波纹,静中有动,特别传神。水:“脉脉”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荷水满怀感情。)

第4自然段的采用,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使眼前景物栩栩如生,柔美动人,给人以具体、生动、鲜明的印象。景物由静态写到动态,这一段虽然没有提及一个“月”字,然而却处处写月,处处体现了月下荷塘的景物。

赏读第5段

对月下荷塘的美景介绍完,朱自清笔锋一转到了荷上月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媒介显示:配乐朗诵第5自然段

继荷塘之后,文章着重描写月色是如何展开的?

(生:叶子和花上的投影→灌木丛和柳树上→总写在荷塘中的投影。)

用了哪些动词?好不好?为什么?

(生:“泻”、“浮”、“洗”、“笼”、“画”

泻:月光充沛,从高处落下

浮:雾十分轻,扩散慢

洗:花颜色十分洁白,鲜润

笼:朦胧不可捉摸

画:具有创造性的美感)

分析的很好,朱自清不愧为语言大师,精练的动词,传神地写出景物的特点。文章还连续用了三个比喻各突出月光的哪些特色?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这里刻画了月光流动、明净的样子。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奶中洗过一样”,写出了月色中叶、花呈现出洁白、鲜润的特点。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写出月光照射下的叶和花的朦胧之美。

月光在灌木丛中和杨柳上的投影为什么一个用“黑影”,一个用“倩影”?

(生:因为灌木丛浓密,在月光下显得黑糊糊一片。杨柳条稀疏,在月光下显得很美,这两个词准确写出了不同形象的特点。)

“月光”与“小提琴”有何共同点?如何体会这句话?

(生:这里运用通感。把视觉和听觉沟通起来,它们的共同点是月色有明有暗,光与影相互配合,琴色有高有低,有急有缓,两者都给人以和谐的感觉,)

第5段着力描写月色,先是正面写,后是反衬,光与影相互衬托,月色美与荷塘美巧妙结合,明与暗十分协调。通过比喻、博喻、通感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而朱自清苦闷的心绪,也在这迷人的景色中暂时得到了解脱。

第6自然段

下面一段写荷塘四周的月色,以树为中心对象,还写了远山,灯光、蝉声、蛙声等等。

文中“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什么意思?

(生:这说明苦闷与寂寞的心情,又涌上朱自清的心头,所以热闹

一点也没有感染他,朱自清由欣赏静静的美的同时,又回到了淡淡的哀愁。)

(四)巩固新课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点是月色与荷塘交叉,动的刻画与静的刻画相互交错,情与景交融,形成一副素雅、朦胧、静美的画面。表现朱自清忧与喜的矛盾心态,抒发朱自清关心国家命运的感情。

(五)再次欣赏重点片断

同学们一起体会月下的荷塘,塘上月色的美景,深入体会朱自清淡淡的哀愁。齐读第4、5自然段。

媒介显示:月下荷塘图 背景音乐

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散文情景的交融,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体现,下面我们就来实践一下,写一个抒情小片断—《雨中校园》。

(六)课堂小练笔

媒介显示:作文《雨中校园》要求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抒情片断。(字数300字左右)

例文:天空在不知疲倦地下着雨,朦胧的雨雾将整个校园轻轻地遮掩了。在这雨雾中,好像一切都那么遥远、渺茫,就像从浓雾里传来的笛声。漆黑的山林里飘出的鸟鸣声,悠远而又让人神往。此时,唰唰的雨声,错综而热烈,深沉而和谐。

(七)布置作业

《荷塘月色》教案 篇七

教材与教学对象分析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学生是容易入景的,但入情即难,而且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一、教学目标  

1、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  

1、 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 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三、教学程序  

课前:① 学生查阅有关时代背景的资料;  

         ② 学生仔细阅读文章,认真思考教师布置的阅读训练题。  

课堂:① 分小组讨论阅读训练题(一课时)  

         ② 以文章的写作顺序,结合阅读训练题(二课时)  

课后:① 整理课堂笔记  

        ② 限时做《创新思维训练》中有关题目  

        ③ 仿写: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  

四、教学过程及阅读训练资料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情)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如果省略了“渐渐”一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渐渐”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与环境的宁静和心境的颇不宁静相适应,如果省略了,则不能描摹出时空变换的流动性,也不能体现出缓慢中的宁静与宁静中的颇不宁静)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若将“带”字换成“掩”或“关”有何不同?析:“掩”—出门/转身/拉掩,动作烦琐,有一定的目的性;“关”—动作过程与“掩”相类似,目的性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苍白,缺乏表现力;“带”—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也与心境相符)上门出去。  

(1、在本自然段中,作者所处的环境是由哪几个空间立体地构成的?析:院子、夜空、墙外、屋里、门外)  

(2、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析: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沿着(为什么不用“通往”?析:“沿着”是围绕,才可见“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则表示还走在往荷塘的路上,无以得见“荷塘四面”。)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曲折、幽僻、寂寞”三种情景前后有何联系?析: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析: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析:淡淡;流露了怎样的心情? 析:淡淡的哀愁。)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踱”: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析: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自由的人)到了别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妙处”和“受用”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析: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本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在上下文的联系中有何作用?析: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弥望”何解?析:充满视野,满眼,如“春色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析:与“高”相呼应,修饰“舞女”)的舞女的裙。(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叶子;喻体——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层层的叶子中间,(“田田”与“层层”是对前面哪个词的具体解释?为什么?析:曲曲折折;“田田”描其连绵不绝,“层层”描其高低有序),零星地点缀(“点缀”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析:零星)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析:拟人;不能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因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同样千姿百态,楚楚动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白花;喻体——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1、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2、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3、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处运用了“通感”的写景方法,试述什么是“通感”?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有何相似?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析:“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颤动”的原因是什么?析:微风)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为什么只有一道而不是几道?析: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凝碧的波痕。(波痕为什么是凝碧的?析:田田、层层、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叶子底下是脉脉(写出的流水的什么特点?析:无声、含蓄)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一段所写的景物的顺序能不能调动?析:不能。因为叶子出水很高,而且是田田的,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叶子;因为白花是点缀其间的,而且白而发亮,所以接着写花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花是零星的,所以微风过处有清香;因为有微风,就有了波痕;因为有了波痕,便看见了底下的流水;因为有流水,所以叶子更见风致。作者的目光又回到叶子与花上,从而顺理成章,从容不迫地引出下文对静静地泻在叶子与花上的月光的描写。景物出现的顺序是有着极强的前后关联的,极富层次感,绝不能调动)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  

                 缘由:心情颇不宁静(情感基调,下文不断揭示和照应)  

一、月夜出门  目的:看月下荷塘  

                              小路:曲折、幽僻、寂寞  

                总写荷塘月色  树:蓊蓊郁郁  

                              月光:淡淡(景物色调)  

                              心情:淡淡的哀愁  

二、漫步小路            感想一:象超出平常的自己  

勾勒荷塘轮廓  直抒胸臆  感想二:觉是个自由的人(照应一)  

                          感想三: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  

                          心情:淡淡的喜悦  

                     荷叶  多、生意盎然:田田  

                           高、美:亭亭、舞女的裙  

                         颜色:点缀着些白花  

            荷塘  荷花  姿态:袅娜地开着(盛开)  

                              羞涩地打着朵儿(含苞)  

                           光亮:明珠、星星  

                     荷香:渺茫的歌声  

                     荷波:象闪电、霎时、凝碧  

三、细写           荷水:脉脉  

 荷塘月色         (叶子:更见风致)  

                    从月色的角度,正面写:如流水、泻  

                                         青雾:薄薄,似牛乳  

                                             似轻纱  

                    从景物的角度,反衬: 叶子与花:似梦  

             月色                       树影:黑影、倩影  

                                          光与影:不均匀、和谐  

                                             如名曲 &nbs

[1][2]下一页

《荷塘月色》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关于描写荷花的古诗文名句

1、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

2、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阅读提示

(1)配乐朗读或自由朗读。

(2)给文章每个段落标号,找出文中表现作者心情的语句。

(3)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者游踪,探究作者情感路线。

2、分析结构

教师启发指导:从作者行踪变化看,让学生概括每段内容。

观荷缘起: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第2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观荷塘:第4段:月色下的荷塘。

第5段:河塘上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7、8、9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三、文本研习

问题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夜深人静之时本应好好休息了,但许多事情剪不断,理还乱,就想到去荷塘散步,以此来排遣内心的烦恼!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

问题2:为排遣不宁静,作者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问题3: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

学生可能回答“找到”或者“没有找到”

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请看第3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我们先一起来朗读这个自然段。

问题4: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

尽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作者只有这幽僻的,环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够抛开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可见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可见作者幻想超脱现实!

明确线索

明线:游踪(带上门-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旧俗-回家)暗线:情感(心中颇不宁静-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思乡愁-不宁静)

四、找出文眼、理清脉络、分析情感

1、文眼:心里颇不宁静

2、脉络:心里颇不宁静--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想起采莲的事

3、情感:

不满现实(求静)—寻求超脱(得静)—回到现实(出静)

反映淡淡的哀愁得到淡淡的喜悦仍是淡淡的哀愁

五、赏析语句

找出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赏析: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起笔的目的是什么?可联系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大革命失败情况,说明作者思想状况,弄清他为什么要写荷塘月色之美,发思古之幽情。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此段抛开了写景,是否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

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态,蕴含对现实的不满。实际上,这“情”离不开“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发“独处”之情。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4、5、6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课前检测

二、新课导入

提问:由课题可以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即写“荷塘”和“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三、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鉴赏第4段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4个方面。

3、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4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1)思路点拨:手法、作用、分析

示例:

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2)小组合作

(3)成果展示(选)

(第1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赋予物以人的感情。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2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

5、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品味其写景特点。

(二)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1、齐声朗读。

2、提问: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3、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可分成4组讨论后回答)

明确:

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5、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三)诵读、鉴赏第6段

1、齐声朗读。

2、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

3、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生阅读后回答)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4、师生共同小结。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5、齐声朗读第6段,体会其特点。

四、课堂小练笔《雨中校园》

1、要求: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抒情片断,字数300字左右。

2、美文选读

五、布置作业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九

一、课文内容分析:

《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之一,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词语的解释和理解比较容易;但本文的写景抒情都比较细腻和朦胧,对一些字词的理解必须到位,所以必须先让学生结合注释熟读作品,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的景物和情感特色,体味作品的语言风格,激发学生的意象和情感联想,从而带领学生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

二、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基本感知写景抒情散文情景融合的特点,领略情景交融散文的妙处,掌握此类散文的欣赏及分析方法。

2、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整体感受本文的意境,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听录音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3、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来突破学习的难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读课文感受荷塘月色美景,并获得美的享受。

三、教学重点:

(1)欣赏和分析作者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叠词等达成的对荷塘月色的成功描写。

(2)讨论理清作者喜与愁相交织的感情线索。

四、教学难点:

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相交织”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策略

1、诵读与赏析相结合;

2、采用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六、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初步感知课文;2、品读课文第二部分(写“荷塘”“月色”的4、5、6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荷花以其高洁的形象深为中国人所喜爱,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之陶醉,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可以说,荷花已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意蕴可谓深远,其意境可谓独特而优美。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写荷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板书)

二、解题

1、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2、写作背景: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本文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三、听课文录音,初读感知课文并划分层次

明确:全文分三部分:

一(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

二(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三(7—10):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四、品读课文第二部分(4、5、6段)

提问:听过录音,请大家说说,文章集中笔力写荷塘月色的是哪几个自然段?(4、5、6自然段)

(一)品读第4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

1、请一位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2、让学生为这一段文字取个小标题(结合文题归纳出最合适的——月下荷塘图)

3、师:这段文字描绘了哪些景物?各自有什么特点?(板书)

景特点修辞

荷叶——圆形舒展——————————————————比喻

荷花————晶莹剔透纤尘不染———————————比喻、拟人

荷香————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比喻、通感

荷波(荷叶)——凝碧————————————————拟人、比喻

流水————脉脉——————————————————————————————拟人

引导明确:

细致描绘荷塘的容貌,顺序写出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

(重点引导学生明确比喻和拟人的用法)

先找出用了比喻的句子;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例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舒展、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圆形舒展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

找出运用拟人的句子;例析:“袅娜”,本指草木细长柔软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羞涩,意思是难为情,态度不自然,是专写人的情态的词。这两个词用来形容荷花妍媚多姿。

4、赏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我们把五官功能相互转换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又称移觉)。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小结:细致描绘荷塘的容貌,顺序写出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层次井然,委婉精细,栩栩如生,柔美动人。整段没有谈月,但处处有月。写荷叶、写荷花、写荷香、写荷波,都确然是在月光照耀下的。

(二)品读第5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

2、让学生再给这段文字取个小标题(荷塘月色)

3、(略)比喻句赏析:

师:在这一小节中作者也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等等。(“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的”不是比喻句)

4、(重点)体会句子中词语使用的。妙处

这一小节中不仅仅句子用得好,一些字也用得非常巧妙。

①辨析:A、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B、薄薄的青雾浮(升)起在荷塘里。

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明确:A、“泻”表现出月光似流水自上而下的动态“照”仅写出光线的照射。B、“浮”表现出雾气朦胧,“升”则失去朦胧之态

②析:“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画”,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师:(总结)可见,虽是一字之差,但表达效果却明显不同,意境也相去甚远。我们要以严谨的姿态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在用字方面要仔细推敲。

5、析句: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一句转折复句是前几句描写月色的总结。作者又一次运用“通感”或“移觉”的修辞说法,把上文描写的月光、树影揉合在一起,在读者面前,既树立视觉形象又树立听觉形象,给读者以清新雅洁的艺术享受。

小结:第五自然段,着力描写月色,先是正面写,后是反衬。多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工巧熨贴。有光有影,有明有暗,从月光的映照下又进一步写出了荷塘胜景。

(三)品读第6自然段

1、请全班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

2、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思考:

有人认为,这一自然段并没有写月光,请说说认为这一段没有写月光的理由;有人认为这一段其实写了月色,请说说认为这一段写了月色的理由。

3、小结: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所有的景物都是在月色笼罩之下的,似乎无一处写月,其实处处体现了月色。

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4、学生比较这三段前后景的不同和情感的不同之处(稍点拨):淡淡的-喜悦-哀愁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品读1、2、3自然段;2、鉴赏第三部分3、赏析文章语言艺术

一、复习

全班齐背文章4、5、6自然段

二、品读第1自然

1、女生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

2、讨论:“心里颇不宁静”“渐渐”“迷迷糊糊”“悄悄地”等词句的理解。

引导学生明确:

视觉所及,是渐渐升高的月亮;听觉所闻,是已听不见孩子们的欢笑。妻子在迷迷糊糊地哄孩子睡觉,“迷迷糊糊”说明妻子也恹恹欲睡了。这既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和环境:夜深人静,又写出了文章开首透露的作者的心境。因为“心里颇不宁静”,就愈感到时间过得慢,所以月亮升高是“渐渐”;因为“心里颇不宁静”而另有一番心思,即使夜深人静,妻子的眠歌也听不真切,只能是“迷迷糊糊”的。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文章写墙外已没有孩子们的欢笑,妻子唱着眠歌,自己的运作是“悄悄地”,这些都照应到“夜深人静”。如此宁静的环境衬托了作者不宁静的心境。

3、小结:第一段,点明了作者颇不宁静的心境(宁静的环境衬托了作者不宁静的心境),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三、品读课文第2自然段

1、男生齐读课文第2然段;

2、第二段点拨分析:

①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概述了周围的景物。

②周围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路”是“小煤屑”、“幽僻”、“寂寞”、“阴森森的”,“但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森森”“淡淡”。路阴阴森森,月光淡淡,一种寂寞的氛围,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③整段写出了一种怎样的气氛?衬托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整段写出了一种寂寞的气氛,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3、问题设计:作者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哪些地方是实写,哪些地方是虚写?(要求学生反复诵读)

明确:实写沿塘的曲径;实写树木。

就“白天”和“夜晚”两个时间的情况说明“幽僻”,是虚写;虚写无月的黑夜的怕人。

4、小结:第二自然段,虚实结合,总写荷塘月色。寥寥几笔,勾勒荷塘四周环境,为下文具体细致地描绘荷塘月色作了铺垫。

四、品读课文第3自然段

1、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2、要求学生反复朗读第3自然段,并体会每一句话的含义。

引导明确:

第1句:描写了作者独游荷塘的姿态神情。第2、3、4句:又一次暗示自己独处月下于白天不同,说明现在自由,而白天没有自由。这里,再说平常身不由己。第5句:作者三说平常身不由己。

小结:作者在夜阑人静的深晚踱游幽僻的荷塘,再三感慨自己平时不得自由,流露出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把上面这些话和文章开首的那句话联系起来看,作者在现实世界的苦闷跃然纸上。

第6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既是下文详细描写荷塘月色的起领,又流露出压抑不自由的作者暂得宽余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的喜悦。

[板书]:自由(淡淡的喜悦)——(苦闷)

小结:第3自然段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披露文章开头“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用“我且受用这无的荷香月色好了”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

二、讲读第三部分

1、学生齐读课文第三部分

2、问:夜游荷塘让作者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板书]:联想:“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3、作者在文章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采莲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引导明确:一群少男少女(“妖童媛女”),采莲的情景是祥和舒心、热闹有趣的。(文中:热闹、风流)

4、作者勾勒了一幅江南采莲图,江南采莲图有何特点?

无忧无虑自由幸福快乐美好相亲相爱

小结: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作者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表明作者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宁静”,这正是残酷的现实社会带来的结果。

三、赏析文章的语言艺术: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文在写景、抒情的结合之上有独到之处。作者以自然的美反衬社会的丑。在对自然美的描写和赞美中,渗透着自己孤高的情志,深沉的感慨和对美好自由的向往。在苦闷中的作者“难得后来片刻逍遥”,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中,夹杂着作者不满黑暗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现实的淡淡地哀愁,正是这个基调给优美的荷塘月色披上了一件朦胧恬静的轻纱。作者的感情和景物的色彩融合无间。(要求学生具体举例)

2、运用比喻,形象生动,本文突出地运用比喻,常常是连着用,成串地用,这就可以从多种角度,多方面去加强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生动性,唤起读者诗意的联想和想象。如第五节中描写月光沭浴的荷叶和荷花,连用两个比喻“似牛乳”、“似轻纱”,淋漓尽致地表现月光下的荷叶和荷花那种飘渺轻柔的姿容。至于第四节、第五节中被当代语言学家改名为“通感”或“移觉”的两个比喻,以前被人们称为特殊的比喻,更是妙不可言。

3、用词精当,富于表现力。本文用词准确鲜明生动,表现在两点上:一是动词的选择一丝不苟,煞费苦心。如第四节中“点缀”、“挨”,第五节中“浮”、“泻”等用得极其贴切。二是叠字形容词的匠心运用。全文共用二十六个叠词,有二字叠(AA)、三字叠(ABB)、四字叠(AABB)。很短的散文中大量运用叠字,丝毫不觉复沓,这主要是作者喜欢运用这种叠字来表现事物的特征和姿态,使得文章写景必豁人耳目,抒情必沁人心脾,同时也是为了使行文读来富有节奏感。(叠字的运用重点讲析: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而且,朗读起来也节奏鲜明,韵律协和,自有一种“间关莺语花底滑”的音乐感。)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设计

按给出的首句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合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不少于200字。

寒冷的风呼啸地吹着……

《荷塘月色》教案 篇十

荷塘月色教案

执教:李烨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诵和分析《荷塘月色》第四段的遣词用句来体会:

1、细腻、传神的语言风格。

2、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品词析句领会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之美。

难点:对通感这一修辞手法的掌握领会。

教法

对于如此美的散文,我计划采用电化教学手段,用图文并茂的画面和配乐朗诵营造情境氛围。

学法

以学生自主讨论为主。一读,读课文。二看,看录像。三议,互相讨论。四读,读课文。

教学过程

1、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中学任教。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朱自清全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朱自清是诗人,诗写得很好,当然我们大家更熟悉的是他的散文名作《背影》、《绿》、《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朱先生散文语言清幽柔美,感情真挚朴素,长久以来为广大读者所赞赏和喜爱。名家对此也多有评说。

2、名家评说

那么美丽活泼的文字,在新文学创作上,实在是一种稀有的收获。

——王哲甫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

——郁达夫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更有精心‘拣练’的遣词用字。••••••把量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一丝”“一带”“一道”“一二点”等等,都生动的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

——金志华

几乎众口一词,对朱自清散文的文字之美倍加推崇。

3、词语品评。

问题1:请大家朗读第四段,找出作者写了哪几种景物,各自用了哪些修饰词来描写,把你认为好的词写下来,给大家说说好在哪里。

我们随着作者的眼睛,来到了曲曲折折的荷塘边,在荷塘上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田田”的叶子。这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田田:叶子非常稠密。平铺开来,密密匝匝。《采莲曲》

亭亭:姿态优美。

层层:高低有序,错综相间。以“田田”状荷叶的稠密,因为稠密,我们便可想象流水应该是看不见了。除此以外,荷叶还是有层次的,高低不同,错综相间。因为荷叶的稠密和错综相间,所以首先引起注意的是荷叶,而荷叶看过了,在层层的叶子中间,才见到了零星地点缀着的白花。

小结:以上写了荷叶出水很高,亭亭玉立的优美姿态。用到了哪些修饰词?板书

荷叶:田田(多,密)

亭亭(优美)

层层(高低错落)

零星:花之少。

点缀:与稠密,层层的荷叶相比,花就是点缀其间,映衬在荷叶绿色的背景上。“零星”和“点缀”可见花的数量之少,而且与荷叶的绿色形成色彩鲜明的对照。

袅娜:年轻女子体态轻盈柔美。

羞涩:年轻女子的神情。这里用来摹写花的形态,把花比作了人,它们有人一样的柔美和风姿婉约,有人一般的神情,含羞脉脉不肯绽放。

小结:以上写了荷花在月色下的光辉。用到了哪些词?板书

荷花:零星 点缀(少)

袅娜 羞涩(姿态美妙)

明珠 星星 美人(光亮,纯净)

到这里,荷叶,荷花都是静态的,荷塘难道是这样一直平静的吗?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一阵微风,送来了缕缕清香。且看作者怎样写这清香吧。

缕缕:细微,时断时续。缕缕不绝。

渺茫:远,不真切,依稀可辨。

小结:以上写了荷香。清香给人什么感觉呢?板书

荷香:缕缕 歌声(细微,不易察觉)

微风送来了清香,也使得叶子与花有了一丝颤动。请大家注意“也”,与上面的微风相呼应。叶与花的颤动形成了一道波痕。

一丝:幅度小。时间短。(不是一阵,不是一股,与微风相呼应)

颤动:幅度小,频率快。(不是震动,也不是抖动)

闪电:快。微风送来了荷香,微风还使叶子与花颤动(不是震动,也不是抖动)起来,但也是轻微的,只那么一丝,可见动的幅度不大,像闪电般快,见出这道波痕的不易察觉。

密密:与上文田田,层层相呼应。

凝碧:从田田,层层,肩并肩,密密而来。“凝碧”的波痕,何谓凝?依我想来,应该是叶子非常紧密,一动起来,重叠的部分颜色加深,好像荷叶的绿凝聚到了一处,而这点凝聚的绿很快传到了荷塘对面,所以就形成了凝碧的波痕。

小结:以上写了荷波。板书

荷波:闪电(快)

凝碧(颜色深)

脉脉:无声,深情。在作者想象中,如此美丽的荷花生在水中,而人们只见荷叶映衬下的荷花,不见流水,若非流水的深情养育,哪里会有这丰姿绰约的荷花呢?板书

流水:脉脉(深情)

以上是对词语的品评。朱自清的散文历来为大家赞赏的是用词的传神,刚刚已经体味过他用词的妥帖生动,此外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新鲜和贴切也常令人拍手叫绝。他的比喻,比拟,通感等手法用的非常好,观察和想象很新奇。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第四段中的几个修辞句,体会它们的动人的魅力来自哪里。

问题2: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本段,把用到了修辞手法的句子找出来。体会每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好在哪里。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因为叶子出水高,所以想到舞女,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亭亭玉立的舞女,身姿自然美极了,这个比喻非常形象,让人一读之后,就想起了舞女那曼妙的身姿,而荷叶出水很高的优美姿态也就跃然纸上。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袅娜”和“羞涩”两词我们大家非常熟悉,是写年轻女子的体态、神态的,两者予人的印象都极美,非常赏心悦目。我们常见用花比人的,比如李白的那首有名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用花来比美人,但在这里却用人的神情姿态来比拟荷花,似乎荷花在作者眼中,也有了生命,有了一种灵动的美。它们在月夜的荷塘上尽情地舒展生命的美丽。它们在月色下泛着白光,像一粒粒的明珠发出光芒,映在稠密的荷叶上,又使人觉得是碧天里的星星,它们的纯净明澈,又像刚出浴的美人。作者这里连用三个比喻,但每个比喻侧重点不同,引发人的联想也是不同方向的,多角度地调动起了我们的想象力,这样我们对荷叶,荷花就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印象,而它们在我们的心中也就活了。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清香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初看这个句子有些诧异,香味(嗅觉)怎会像歌声(听觉)呢?然而细加揣摩,就会明白:花少(零星,点缀),微风(不是大风),空气 中飘来的荷香想必不是很浓,是淡淡的,而且随着微风的方向回旋,似有若无,感觉上像远处传来的渺茫的歌声,“渺茫”在这里给我们指示一个想象的方向,时断时续,依稀可辨。(我们日常都有这样的经验:有时似乎听到一丝声音,但凝神细听之下,又听不到什么,不留意了,它却又轻轻地鼓荡你的耳膜,这声音不辨方向,不知来自何处,却又依稀可辨,这就是渺茫。

通常的比喻都是用具体的,熟悉的事物来比抽象的事物,但这里却是用歌声比香味,两个都无色无形,难以捕捉。但它给人以新奇感,更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这种感觉互通修辞学上叫做通感,或者联觉。“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细细体味这种“感觉的转移”,非常巧妙,常常出乎我们意料,也超出一般人的常识范围。

板书设计

田田 (多,密)

荷叶 亭亭 (美)

层层 (层次) 静态美

零星 点缀(少)

荷塘 荷花 袅娜 羞涩(姿态)

明珠 星星 美人(光,色)

荷香 缕缕 歌声(隐约细微)

荷波 闪电(快) 动态美

流水 脉脉(深情)

凝碧(色)静态美

课堂总结

简要概括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同学一起回顾那些精彩的用词,体会那几种修辞手法的妙用。

课后作业

小作文 观察你周围的某一处景物,把它们在特定环境中的样子描摹出来。尽可能把词语用的妥帖一些。

请大家把下面的表填写完整,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并进行简要说明。

景物

修辞手法

荷叶

比喻 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美人

流水

3、情与景的交融营造出的诗情画意。

第二,朱自清是个诗人,他编选过诗,研究过诗,写过诗,作为诗人的素养和审美趣味自然影响了他的创作,在这篇散文中追求一种听觉上的音乐美和节奏感。作者在选词用句方面的精雕细琢,形成了一种轻柔缠绵婉致的声韵效果。

比如这段中用了许多叠音词、双声和叠韵词(这里主要分析修饰词)。本段中出现了

叠音

双声

叠韵

曲曲折折

田田

亭亭

层层

零星

袅娜

粒粒

缕缕

仿佛 渺茫

一丝

闪电

霎时

密密

宛然

脉脉

( 曲曲折折比起曲折,密密改为紧密,就没有这种听觉上的美感了。)大量双声、叠韵和叠音词的运用,(全文双声有43处,叠韵有46处,叠音有34处)使得音节匀称整齐,读起来非常悦耳,而且诸多形容性修饰词的运用,加长了句子,舒缓了节拍,给人一种流畅、不疾不徐的感觉。

从句式选用上看,全篇都是陈述句,陈述句的语调平和,轻松,舒缓,而且都是常式句,变化不大,(一般是主谓宾)与变式句强调某一部分不同,在情感的表达方面,好像一个人轻声细语,娓娓道来,没有太激烈的感情在内。以这段为例,极少简单的短句,多为附加修饰成分的长句,甚至是复句,(从几个方面反复描摹)复句中的几个单句语意前后相连,这就使文章语意绵长,但作者用了许多助词,故而句子读起来不觉拖沓,反而节奏舒缓了许多。长句和复句节奏非常舒缓,但作者在每一个停顿处,选用在听觉上非常悦耳的叠音、双声、叠韵词加强这种节奏感。

语言分析过了,接下来我想谈一谈意境。其实刚刚就提到了绘画般的意境,现在要做的分析是,情与景是怎样交融起来的呢?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俞平伯曾有一段话说:(《清河坊》)

(PPT)我们试想:若没有飘零的游子,则西风下的黄叶,原不妨由它们花花自己去响着。若没有憔悴的女儿,则枯干了的红莲花瓣,何必常夹在诗集中呢?人万一没有悲欢离合,月即使有阴晴圆缺,又何为呢?怀中不曾收得美人的倩影,则入画的河山,其黯淡又将如何呢? 一言以蔽之,人对于万有的趣味,都从人间趣味的本身投射出来的。这基本趣味假如消失了,则大地河山及它们所有的兰因絮果毕落于渺茫了。

散文作家所描写的一切景物,无不渲染着他自己的感情,他的所思所想给他眼中的景物蒙上了色彩,他的所见所感又左右了他的情绪。他就是物,物就是他。情景一也。许多景点在文人笔下传颂,游客慕名前来,却发现不过尔尔。其实不是文人在骗人,而是那样的美景只活在文人的心中。读者欣赏一篇美文,不是真在看风景,而是欣赏那种浸润了文人情思意趣的物我交融的美丽世界。世界上最伟大,最丰富的正是人的心灵,心有千千壑。这是历来意境创作论中不言自明的道理。在《荷》一文中,以第四段为例,这段对月光下的荷塘作了精细的描画,前文我们已做过分析。作者在怎样的感情驱使下去看荷塘呢?

(情)

首先得说朱自清的感情基调。这点影响到他笔下景物的色彩。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读其书,想其人。朱自清是个文弱书生,他极少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但他有着大革命时期知识分子共有的苦恼,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时局的关切,然而对现实是无能为力的,尤其是大革命失败,蒋介石叛变革命,屠杀革命者,对他的触动非常大,这种深深的忧伤和恐惧加快了他的退缩,他从革命初期的热情高涨中很快就退到了象牙塔中,专心研究国学。他深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他没有像周作人,俞平伯那样,完全关到书斋里面,与现世隔绝。他是个清醒的思想者,他有着中正平和的生活态度,他论述刹那主义,追求生活的各个过程都有意义和价值,既不执著,也不绝灭的中性人生观。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多处提到这种生活观。既然不能舍弃生命,还得活着,那何不着眼于现在,对前此的过去,是无法改变了,对后此的将来,想也没有用。所以还是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使每个现在都有意义,这样也会过得轻松些。

这里只想分析前面提及的情与景是怎样交融渗透在一起了呢?

作者在开头提及心里“颇不宁静”,但在第三自然段已说明“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这其实已为下文抒情定下了基调。暂得片刻自由的作者,心中充满放松感,立刻就沉浸在了荷塘月色中。正是因为心绪宁静,所以作者用心感受着这片脱离于人世的仙界。一是因为独处,一是因为自然,这两样结合在一起,就造成了作者眼中心中独一无二的荷塘。作者怀着自由和轻松的心情,看到的荷塘,荷叶,荷花,荷波,流水无一不美,无一不深情款款,有着美人的身姿,在微风中散发着幽幽清香,在微风中颤动,此情此景,如何不让人陶醉啊!作者对荷塘的描写之细腻,对荷叶,荷花等的体察之深,尤其对荷香的感受和描摹,足可见出作者此时的心情之幽静,而且充满了文人笔下的诗情画意,读者自然也为这样的一种画境所化,如同身在其中了。

(PPT)

荷叶

田田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

荷花

袅娜

羞涩

如明珠

如星星

如美人

荷香

缕缕

仿佛渺茫的歌声

荷波

一丝

闪电般

凝碧的波痕

流水

脉脉

上面内容就是t7t8美文号为您整理出来的10篇《《荷塘月色》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到您,是t7t8美文号最开心的事情。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905097.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905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