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关于屈原与端午节的故事最新4篇 屈原和端午节的来历和故事

关于屈原与端午节的故事最新4篇 屈原和端午节的来历和故事

更新时间:2023-10-05 01:20:16 点击: 来源:yutu

端午节就要到来啦,这次的端午节比较特殊,它是21世纪以来最晚的三次端午节之一。那我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与屈原故事是什么吗?整理了4篇关于屈原与端午节的故事,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屈原和端午节故事。

端午节的来历与屈原故事 篇一

公元前278年,楚国京都郢城被秦军攻破了,60多岁的屈原感到异常绝望,他到处奔波一心救国的愿望落空了。在苦闷之中,他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了湖南长沙附近的汨罗江。当地人对屈原的爱国热忱十分钦佩,当听到他自尽的消息之后,纷纷划船来到汨罗江进行捞救。

人们还不约而同地将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认为让江里的鱼虫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咬屈的身体了。还有的人将雄黄酒倒入江里,也是希望能够把蛟龙水兽药晕,以免伤害屈大夫。人们担心饭团被蛟龙所食,就用树叶子包饭,外面用彩丝緾住,后来逐渐演变成为粽子。

从此以后,每年五月初五,民间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饮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2023端午节的传统食物有哪些 篇二

1、粽籺

端午节食粽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粽的形状很多,品种各异,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由于中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

2、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雄黄可以用做解毒剂、杀虫药。于是古代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3、五黄

江浙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是指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雄黄酒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的黄酒代替雄黄酒)。也有其它说法,咸鸭蛋可以用黄豆替代。农历五月,江南人称五黄月。

4、打糕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捶打制而成的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5、煎堆

在闽南,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又称为“五月节”。闽南民间的“五月节”,除了包粽子、赛龙舟等传统的习俗外,至今还保留着一系列独特的习俗。

比如在福建省的晋江地区,端午节的传统民俗风情有包粽子、赛龙舟、捉鸭等民俗活动,在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还保留着要吃“煎堆”的传统习俗。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地瓜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下油锅煎成一大片。

端午节养生方法有哪些? 篇三

1、运动通调气血:

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较烦闷,假如工作压力大,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夏季养生,宜使脾胃心肺之气调顺。所以除了药物、食疗及平和心态外,也应同时加强运动。

2、饮食强身防病:

端午节后即进入炎热季节,各种病菌随气温升高而滋生,此时用雄黄杀虫解毒防病最为适时。每年到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都有吃粽子的习俗。北方的江米小枣粽子,以甜味素食凉吃为主。而南方则可分苏式和广式两大类。

3、中草药避毒祛邪:

端午时节空气潮湿,而艾叶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气,除污浊,净化空气,保持室内清洁卫生,起到消毒预防疾病的作用。民间有种说法:艾草可以治百病、招百福,挂在门上可以祛除各种毒物,使人身体健康。

端午节吃粽子注意事项 篇四

冷粽伤脾热粽养胃

专家提醒,粽子怎么吃有技巧:糯米性温,可以暖胃,因此趁热吃可滋养脾胃,特别有益于脾胃虚寒者;但糯米做的粽子如果放凉后再吃,或者凉后再热了吃,就难消化以致伤脾胃了。

专家还指出,糯米温中补气,适合脾胃有病的人吃,把糯米煮粥趁热喝确实可滋养脾胃,特别有益于脾胃虚寒者;但糯米做的粽子如果放凉后再吃,或者凉后再热了吃,就难消化以致伤脾胃了。如果再加上大量动物油脂,更不是人人能够承受。另外,粽子属于主食,吃了粽子就要减少米饭、馒头、面包等主食的量,避免能量过剩,引起增肥问题。

端午节即将来临,粽子、咸鸭蛋、皮蛋陆续登场逐渐成为饭桌上的“常客”。中医认为,棕叶是清热解暑的良药,糯米也具有益气生津、清热的药效,总的来说,粽子有清热除烦、助脾开胃的作用,特别适合初夏食用。咸鸭蛋则有清肺火、降阴火的功效;皮蛋性凉,火旺者最宜。看来,这三种都属于应季食物,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人人都适合食用。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上4篇关于屈原与端午节的故事就是小编为您分享的屈原和端午节故事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898700.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898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