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启示录》读书心得4篇(启示录心得体会)

《启示录》读书心得4篇(启示录心得体会)

更新时间:2023-09-12 08:40:01 点击: 来源:yutu

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每天都有很多普通、平凡的小事,只要留心观察就会给我们带来个很大的启发。生活的花园里长满了玫瑰花,你可以说玫瑰花花朵红艳艳的`很漂亮,也可以说玫瑰花身上长满了刺很扎人。像玫瑰一样的事物都有两面性,但可以智者见智,仁者见仁。t7t8美文号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4篇《《启示录》读书心得》,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启示录》读书心得 篇一

可以将产品的开发开发分为人员、流程和产品三块。

人员是指负责定义和开发产品的团队成员。

流程是指探索、开发富有创意的产品时,反复应用的步骤和成功的实践经验。

产品是指富有鲜明特性的产品。

好产品的具有如下规律:

1,产品经理任务是探索产品的介值、可用性和可行性。

2,定义产品需要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和软件架构师通力合作。

3,开发人员不擅长用户体验设计,因为开发人员关注的是实现模型,而用户关注的是概念模型,最终开发出来的产品则所欲表现模型。

4,用户体验设计就是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硬件上,叫工业设计)。

5,功能(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密不可分。

6,产品创意必须尽早地、反复地接受用户试用和反馈,获取用户体验。

7,为了验证产品的价值和可用性,必须尽早、反复地请目标用户产品创意。

8,采用高保真的产品原型是全体成员获取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的最佳方式。

9,产品经理的目标是在最短时间把握复杂的用户需求,即确定产品的基本要求-价值、可用性和可行性。

《启示录》读书心得 篇二

产品管理的三个工作

本书围绕这三大块去写的。

人员:定义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职责。

流程:反复应用的步骤和成功的实践经验。

产品:富有创意的产品具有的鲜明特性

现代软件的产品团队:

产品经理,评估机会、定义产品。用户体验设计师,功能与设计结合,满足用户需求。项目管理,制定计划、跟进进度。开发团队,产品开发。运维团队。产品营销人员。

团队人员配比:五到十名开发配备一名产品经理,十人以上的开发团队需要配备专门的项目经理。

如果产品经理定义的产品没有价值、不具备可用性和可行性,那么无论开发团队多么出色也无济于事。

产品管理与项目管理:

产品管理的职责就是探索(定义)有价值的、可用的、可行的产品;而项目管理则关注如何执行计划以按期交付产品。

优秀项目经理的七个特点:

工作紧迫感、善于捕捉问题、思路清晰、用数据说话、果断、 判断力、 态度

产品管理人员与软件开发人员相互促进,开发人员帮助完善产品定义,并确认产品开发是否可行。

设计产品的基本功能,开发进行再完善,进入开发阶段就不要再进行突发奇想的点子。

产品管理上给开发人员预留20%的自主时间。

1、产品经理与开发人员的关系:

1.1 开发人员帮助产品经理定义产品阶段

(1)让开发人员直接面对用户或顾客,体会用户的困惑和疑惑,了解问题的严重性

(2)向开发人员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动向,讨论哪些新技术可以用到产品里

(3)让开发人员在定义产品的初期阶段参与评估产品设计,协助策划方案

1.2 产品经理配合开发人员工作

(1)产品经理要定义的不是最终产品,是满足基本需求的产品

(2)进入开发阶段,避免修改产品需求和设计

(3)开发阶段遇到问题,在维持产品基本功能、尽量避免修改的原则上,尽快拿出解决方案

2、团队组建:五位精英组成的异地团队,胜过雇佣本地15个平庸的本地人,提高生产效率产生的价值可以轻易超过雇佣本地员工节约的成本

3、为避免软件架构达到功能极限,需要为技术能力预留一定的余量。也就是避免触及技术能力的上限,为用户数量的增长、事务增长、新增功能预留空间,保证产品的技术架构能够满足团队的要求(一般为20%)。

4、评估产品机会时,回答如下10个问题:

----产品价值:产品要解决什么问题?

----目标市场:为谁解决这个问题?

----市场规模:成功的机会有多大?

----度量指标:怎样判断产品成功与否?

----竞争格局:有哪些同类产品?

----竞争优势:为什么我们最适合做这个产品?

----市场时机:时机合适吗?

----营销组合策略:如何把产品推向市场?

----解决方案要满足的条件:成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继续或放弃:根据以上问题,给出评估结论!

5、产品原则是产品团队信仰和价值观的总结,用来指导产品团队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取舍。产品原则可以用作团队内部的指导工具,也可以公开给客户、投资人、合作伙伴等,向公众宣传公司理念。

6、制定产品原则容易出现两种错误:1、原则过于空泛,失去指导意义;2、把设计原则误当产品原则

7、每当团队内部出现严重的意见分歧时,并非是大家对事实的认定有争议,而是对目标和目标的优先级有不同的理解。即使大家已经达成共识,也应该在讨论开始前予以强调,最好把目标优先级顺序写在白板上

8、产品评审团不制定公司的商业战略,而是在给定商业战略前提下,提出与之匹配的产品战略。产品评审团职责:1、评估产品机会;2、决定是否开始定义产品的解决方案;3、决定是否开发产品;4、决定是否发布产品

9、市场调研结果可以作为研发产品的依据和参考,但不能决定研发产品的方向。

10、市场研究需要了解如下几个关键问题:

----谁是目标用户

----用户会怎样使用产品

----用户能想明白怎样使用产品吗?障碍在哪里

----用户为什么选用你的产品

----用户喜欢产品的哪些特点

----用户希望如何改进产品,增加哪些功能

11、人物角色主要用途:

----有助于决定谁是目标用户,也有助于决定谁不是目标用户

----避免产品团队把自己需求当成用户需求

----有助于对用户类型的优先级进行排序,识别需要重点考虑用户体验的地方

----方便向团队描述产品的目标用户是谁

----和产品原则一样,帮助团队成员达成共识

12、产品三项验证:可行性测试(技术条件)、可用性测试(方便使用)、价值测试(用户渴望)

13、版本更新用户使用习惯挑战较大,可考虑平滑部署。平滑部署三种:1、发布并行版本,旧版本保留一段时间后撤除;2、区域性逐步部署;3、增量部署,更新项拆分成几个较小部分逐步发布

14、创新不是发现新问题,而是用新方法解决已有的问题。观察人们对现有产品的不满,是创新的最佳途径

15、每款产品都有特定的实现模型,但用户脑子装的是概念模型。如果实现模型和概念模型不一致,用户就会感到失望,找到用户失望的地方,就找到了创新的机会

16、需要向苹果公司学习的四点产品经验:硬件为软件服务;软件为用户体验服务;用户体验为情感服务;产品为真正的需求服务

17、只有从情感的角度重新观察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才能体会用户的真实感受。(满足了什么情感需求?他们是通过什么途径满足了这些情感需求)

《启示录》读书心得 篇三

前不久,我阅读了一本经典教育案例《心灵启示录》,其中有一篇霍懋征老师的文章《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读完之后,心中感受颇多。

霍懋征老师是北师大二附小(现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一名特级教师,从教60余年,她的育人方法是:“激励、赏识、参与、期待”,激励每一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华;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期待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她始终认为学生“人人都是才,人人都成材”。

霍老师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她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而这种爱源与她的心,才成就了她今日的辉煌。当年,她的学校里有一名叫何永山的学生,是全校出名的淘气鬼,家长管不了,教师教不了,没有哪个班级的老师肯要他,霍老师却主动要求把他放到了自己的班上,并相信自己能把他教育好。因为她坚信:“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在霍老师爱的教育下,何永山成了一名优秀的学生。

是啊,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生命的代价。霍老师为了她的事业,先后失去了两个子女,从霍老师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她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坚韧、好学、勤奋……形成了她独特的人格魅力 。 有人将学生比作花朵。花朵是娇小柔弱的,容易折损,需要我们精心浇灌与呵护,他们才能绽放出美丽的色彩。霍老师之所以能得花朵的尊重和喜爱,主要在于她有一颗慈爱之心。她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挚友,这是她的人格魅力所在。我想作为教师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更自豪的事呢?

《启示录》读书心得 篇四

近来读的《心灵启示录》给我的感触特别深,是一部经典教育理念案例的书籍,书中大量引用了一线教师的教育案例,通过故事的形式叙述,讲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故事,在这些优秀教师的笔下,这些案例故事展示了教师的智慧、才华、感情、理念和责任感,这些大师的和做法给我很大的启示和帮助。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在教学方法上的成长与不足!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中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的家庭教育与美国的家庭教育完全的不同。

美国家长对孩子的办法,不给钱,不骂人。自己需要什么,去努力,去创造,不干涉,经常让孩子有一些小的目标,一个一个去奋斗,去实现。如:买玩具、出去旅游,在家里或者勤工俭学什么的。自己挣的钱自己支配。

当今我们中国父母教育理念,什么事都由他们的家长代办。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无尽的呵护中长大。父母给孩子创造着最舒适的物质条件,但也在制造者世界上少有的孩子成长的恶劣环境----包办代替、纵容迁就、孩子优先、物质优先、重知识轻品质等,尤其是中国的部分母亲,她们对子女的爱可以用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来概括-----“母鸡的爱”。溺爱孩子的父母,有可能成为葬送孩子美好前程的角色。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长大后在多变的社会中很难适应其中的变化。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孩子百依百顺。

我比较喜欢美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藏起一半的爱给自己,奉献一半的爱给子女”,这是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应该遵循的一个原则。父母的教育理念,环境影响着孩子的命运。藏起一半的爱并不是自私的行为,而是给孩子以更深沉、更理性、更科学的爱。作为父母,我们平时尽量多读一点教育方面的书籍,与孩子共同交流成长过程中困惑,走进孩子的心灵,更多地从精神上关注支持他们。毕竟物质的需要与精神的需要都是必需的,精神的需要有时甚至高于物质的需要。

我不能说美国的教育都好,都成功,但是,他们教育孩子的很多理念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以上内容就是t7t8美文号为您提供的4篇《《启示录》读书心得》,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t7t8美文号。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893939.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893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