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优秀8篇(社会心理学知识点优秀8篇)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优秀8篇(社会心理学知识点优秀8篇)

更新时间:2023-07-06 19:20:43 点击: 来源:yutu

总是会发现这样一个画面:上完课回到宿舍,寝室里的舍友们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上人人网,挂QQ。看看有没有人给自己留言,看看昨天晚上聊过的人今天还在不在。这种行为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动作,即使是回宿舍有事做,即使是一会要上床打盹,我们也往往开着电脑挂着QQ,挂着人人。究其原因,我认为是这样的一种心理怂恿着我们这样做:我在线,我在网上,我能随时与人交流,别人能随时联系到我。有位当代作家这样评价我们,他说我们这代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早上起不来床,晚上下不了线。这已经不单单是刚接触互联网、刚申请了QQ、刚注册了人下面是t7t8美文号整理的8篇《社会心理学知识点》,可以帮助到您,就是t7t8美文号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社会心理学论文 篇一

摘要:

现今小学生大多是家庭的独生子女,即使不是独生子女,也因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父母等亲人对孩子百般宠爱、有求必应,从而使得许多孩子养成不良习惯与不端品行。

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因离异家庭或留守儿童的理由,导致这些孩子没有监护人的严格管理和正确的教育抚养,最后自身缺点逐渐增加,甚至自暴自弃,失去希望。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不喜欢被任何人约束,对师长的教育置若罔闻,有的还有抵触、反抗情绪。对于这些心理上需要帮助、情感上需要关怀的孩子,他们的教育更需要教师的特别关注。

关键词:

后进生 心理教育 教育策略

一、尊重孩子的差异

每位学生的性格与智力都是不同的,就像有的孩子生来就是高智商,有的生来身体或头脑就有残疾一样,教师应该尊重孩子的差异性,不能按照一个标准衡量每位学生,更不应该对不同孩子持不同态度,而应一视同仁,把所有学生都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教育培养,给予后进生足够的关怀与爱护,不让他们产生被歧视与被疏远的感觉,而应让他们感到学校的温暖、教师的关爱。不要因为他们学习成绩差而放弃或感到厌烦,否则只会给这些后进生以极大的伤害,严重的还会毁了他们的一生。因此,教师要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识与教育理念,让这些后进生感到被重视、被理解、被关怀、被尊重,教师的尊重会影响其他学生对后进生的态度,这样大家都没有了歧视,剩下的只是尊重与关怀,将对后进生的成长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家庭状况

后进生会表现出封闭、羞怯、害怕、孤独、倔强、暴躁等不良行为,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根本理由有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家庭因素。因此教师要对这些学生开展教育,首先应该深入了解后进生的家庭状况,掌握家庭实际情况对教育会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说是转变这些孩子的切入点,或治病救人的药引子。教师要了解这些学生的家庭状况不是简单易行的,因为这些学生本身会有自卑心理,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的家事,对家庭情况有所隐瞒。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开导教育,给这些学生以足够的尊重,不要伤害他们的心理,可让学生或敞开心扉或侧面了解,在得到其家庭实际情况后,我们便可以根据这些现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策略或开展教育行动,总之不能盲目地对这些心理上有理由的孩子展开说教,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好心办坏事,伤害学生。

三、真诚地与学生沟通、不断鼓励

后进生时间久了往往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觉得社会不喜欢我们、家里得不到关爱与温暖、学校里到处是歧视看不起的眼神,让他们觉得自己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四处遇冷受挫,而自己不可能转变这种目前状况。因而破罐子破摔。经常打架的会觉得还需要打架,让大家怕我也是一种骄傲;不遵守课堂纪律的,经常与老师唱反调,这样在同学面前感觉很威风等不良现象愈演愈烈。此时教师应该与这些后进生真心交流,与他们交朋友,谈他们喜欢的话题,让他们把自己当做可以吐露心声的人,之后再寻找到他们身上的优点以鼓励他们,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也有可取之处,不只是缺点毛病,如果把这些优点发挥好同样会让同学、老师刮目相看,甚至他们的某些优点可以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榜样。这样经常得到鼓励,这些孩子就会看到希望,有了希望他们就会有所转变,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四、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及实现理想的信心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理想,后进生同样如此,只是他们会把理想埋在心底,深深地埋藏起来,他们觉得自己如果说出自己有某某理想,想实现某某目标会被同学、老师笑话,自尊心会被伤害。所以他们通常让人觉得自暴自弃、没有理想就是自己的真实状态,但教师应该清楚地知道这些孩子也有理想、也有目标,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把自己的理想勇敢地说出来,并朝着这个理想目标努力。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帮他们树立近期可以实现的小的理想目标,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快乐,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实现这些切合实际的目标。之后再逐渐树立远大目标,循序渐进地让学生重拾信心,不放弃理想、不抛弃自我,只要自己不断努力,理想均会实现。

五、做学生的楷模,发挥榜样作用

榜样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推动作用,小学时期,教师往往会成为学生的第一榜样,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有了这个重要角色,教师应该淋漓尽致地发挥自身的榜样的魅力与力量,可以和学生谈谈自己的成长经历,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坎坷与磨难、艰辛与不易跟学生分享。通过现身说教告诉学生,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的道路上不只有甜蜜跟坦途,人总要经历各种磨难与不幸才会逐渐成长为能抗击风雨的强者。有的人会经历家庭的不幸,有的人生来就是身残或智残……不幸有各种各样的,但相同的是只要自己努力拼搏、相信生活、乐观向上,未来就会是丰富多彩的。

综上所述,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变化,给他们足够的关怀帮助,逐步培养他们成为社会所需的有用人才。

社会心理学 篇二

今年涉猎了心理学范畴的多本书,如《社会性动物》、《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人性的弱点》、《自控力》,但是都不如《社会心理学》全面,翻译流畅,读起来不像《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语言晦涩,排版和内容也比《社会性动物》更能让人爱不释手,大量的例子、名言、漫画、表格让人进一步理解书中的观点。

在内容方面基本上涵盖了《社会性动物》、《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这两本书的内容。可以说是心理学的范式教科书。这本书反反复复、读读停停持续大半年,是目前读过的最厚的一本书,很高兴自己坚持读完了,并且以后还会反复翻阅。也是因为这本书,开始学做思维导图,日积月累,最后完成的时候也惊叹于自己的耐力。

相见恨晚的同时也感谢自己在这个年纪读了这本书,更够更全面的看待社会,更包容、多方位的看待他人,更重要的,进一步了解了自己,了解“人”的多样性、复杂性,希望自己能够更好的学以致用,学会和自己相处,接纳自己爱自己。

社会心理学 篇三

心理学是一门并不古老但很神秘的学科,许多人都对它充满了幻想。认为它可以使人聪明,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甚至成为超凡脱俗的预言家。

在接触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以前,它总给我一种太神秘的感觉,总以为它很深奥也很虚幻,但是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同时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心理学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也不乏应用性。心理理论固然枯燥,但配以实例,就不但不乏味,反而让人有一种从生活中悟出哲理的感觉,视野也开阔很多。心理学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

对于几乎每一个年轻人来说,似乎都觉得自己最了解自己;当然了,我也不例外,说实话我接触心理学这门充满神秘气息的课程之前也是一直这样认为的。但是随着这个学期对心理学课程学习的深入,我发现以往的看法存在着很多的偏颇:在走上坡路时,总是把自己估计得过高,似乎一切所求的东西都唾手可得,往往把运气和机遇也看作自己能力的一部分而喜不自禁,甚至有些自以为是;在不得志时,又往往把自己估计得过低,把所遇到的困难和不利条件统统看作自己的无能,以至于做什么事总是很极端。

心理健康,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在我没有学习心理学的时候,我一直对这个概念似懂非懂,自认为对"心理"有不小的心得体会,但恐怕还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时至今日,在杨老师的讲座下,对其认识不知不觉中已是不同往日。对普通人而言,一件事物最值得关心的莫过于其价值。同样,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在大学里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的意义了。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将心理学概括为以下几类:

经过一个学期对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之后,我逐渐发现想要了解自己其实并不难,除了要做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首先要学会欣赏自己,无论你是一棵参天大树,还是一棵小草,自我认同才可能得到他人的认同;其次要学会善待自己,在气愤时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个僻静处宣泄宣泄,不要让那些无名之火伤身;第三就是忧伤时,要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些自己可以信赖的朋友,诉说诉说,让阳光复现;第四是在劳累时,要心疼一下自己,美美的睡上一觉,人不过是血肉之躯,经不住太多风霜雪雨;第五是在有病时,更要心疼一下自己,战胜疾病的力量还是在自己坚强的意志。

在渐渐了解自己之后,我发现自己以前总是在怨天尤人,不仅如此,还喜欢把一件小事考虑的很复杂。但是现在我发现所学习的心理学的知识在我脑中结成了一张大网,活生生的经历时时接受着理论的检验。我了解了,我不怨了。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宽容。

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甚至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处理事情时开始考虑的周到了些。逐渐开始观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也许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从小的行为的改变,可以看到心理学课对我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心理学的学习使我无论从文化知识上,还是从自身修养上我都进步了不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成长着。我很感谢我们的老师以及我们的同学,是他们让我懂得了许多许多……

虽然这个学期心理学的课程即将结束了,它能带给我们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东西得靠我们自己去悟,去体会。做人,不但需要被爱,还要去爱人,更要爱自己,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世间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爱,才会找到一条比旁人更美丽,更宽广,离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勇敢一点,博学一点,那快乐就在你身边。心理学的价值就是让世界充满快乐!

总体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是促进意志、个性、气质等非智能结构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素质教育的需要。

社会心理学 篇四

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支柱之一,它与人格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一起构成了现代心理学的基本结构。本书在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历史、理论、方法、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社会心理学的几个主要研究领域,并从理论和实际上对其加以分析这些领域包括:社会认知,社会行为,社会态度,人际关系,社会交换与影响,团体与组织心理,以及最新受到重视的文化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在对这些领域的知识进行分析的时候,作者力图使其与我们所生活的时代联系在一起,从而使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对我们的生活有所帮助。

学习社会心理学能够使人们对自己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尽管常常可能会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自己的认识远远少于他人或者事件的认识。学习社会心理学的第一个好处是认识自己。

在学习社会心理学我也学会了认识他人。生活中人们时时刻刻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尽管不同的人的行为差异很大,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渐渐了解自己之后,我发现自己以前总是在怨天尤人,不仅如此,还喜欢把一件小事考虑的很复杂。但是现在我发现所学习的心理学的知识在我脑中结成了一张大网,活生生的经历时时接受着理论的检验。我了解了,我不怨了。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宽容。有人说:“主动与被动紧一线之隔,而生命情调却神情悬隔。”还有人说:“当你不能改变环境时,最好改变自己。”也有人说:“当你不喜欢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时,请马上改变。”于是,我选择了后者那就是所谓的“改变”,虽然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还是愿意去尝试,并且希望用时间来证明自己是可以做到的!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第三个好处是认识社会。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我能够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的特性,了解了在这样的社会中应该如何生存下去,这对即将毕业的我有很大帮助。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最大好处是认识生活的价值。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有钱或者名声响亮,而是在于:一是能够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够决定,而不是由他人决定;二是能力,能够有足够的实力把自己决定或者他人交给的任务完成;三是关系,在生活中和他人建立起密切的联系,而不是孤军奋战;四是自尊,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和积极的评价。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生活的意义。

通过对社会心理学的学习,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甚至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处理事情时开始考虑的周到了些。逐渐开始观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也许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从小的行为的改变,可以看到心理学课对我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心理学的学习使我无论从文化知识上,还是从自身修养上我都进步了不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成长着。我很感谢我们的老师以及我们的同学,是他们让我懂得了许多许多……心理学不仅让我了解了许多心理特点,也让我掌握了如何正确对待周围的朋友,但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自我调整,失意的时候,悲伤的时候,我会不经意地想起在课堂上为我们讲课乐观快乐的金葵老师,使我终于明白了“快乐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放开胸襟,包容这个世界,我们会生活的很超然,成功也会不求而遇的。

虽然这个学期社会心理学的课程已经结束了,它能带给我们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东西得靠我们自己去悟,去体会。做人,不但需要被爱,还要去爱人,更要爱自己,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世间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爱,才会找到一条比旁人更美丽,更宽广,离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勇敢一点,博学一点,那快乐就在你身边。心理学的价值就是让世界充满快乐!

社会心理学 篇五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一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专家杨宜音主编的,20xx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使我大致了解现代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大致历程和发展经历,,现代心理学界一般认定,1908年是现代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大约在上个世纪70年代,“社会心理学危机”的出现让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和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家都意识到了文化的意思。

全书共分8个部分,分别从跨文化的自我透视、中国人的社会取向、中国人的集体主义、中国人“大七”人格结构的理论分析、学科制度精英、符号霸权和社会遗忘、中国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平衡性问题、中国人的“显我”与“隐我”、一项有关中国人关系分类的个案研究等8各部分从个性特征到规律性特征都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和总结,为揭示中华文化与社会心理的相互建构做出了重要贡献。

社会心理学 篇六

“葛优躺”和“感觉身体被掏空”并不是什么娱乐性的话题,它的背后是关于工业社会人们生存状态的严肃问题。不过,在这个时代,人们就是喜欢把一个严肃问题娱乐化,这实际上是人们在心理上耍的一个小聪明。

如果在若干年后,未来的社会学研究者要选择用一张图片和一首歌来概括反映20xx年以及此后若干年中国社会b部分中下层的生存状态,那么我相信当下流行于网络的“葛优躺”和歌曲《感觉身体被掏空》一定会入选:

葛大爷斜靠在沙发上,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外表邋遢,肌肉松弛,神情颓废,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最为应景的背景音乐则是《感觉身体被掏空》—“感觉身体被掏空,我累得像只狗。”

代替性表达

“葛优躺”出自于20多年前的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于今年突然爆红于网络,成为被网友玩坏了的表情包;而《感觉身体被掏空》则是今年出自上海的一个名叫“彩虹合唱团”的音乐团体,该曲首发之后即引起了人们的情感共鸣,在网络上迅速走红。

显而易见,“葛优躺”和《感觉身体被掏空》的爆红网络,是因为其深刻地触碰到了社会痛点:在现代工业社会的都市中,人们疲于奔命,缺乏活力,渴望休息。这就是当下部分中下层的典型面相。

就好像两千年前的诗经反映了先民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一样,“葛优躺”和《感觉身体被掏空》勾勒了进入工业化成熟时期中国人的形象。

在这个意义上,“葛优躺”和《感觉身体被掏空》具有了普遍性和时代性,从而获得了比其他网络表情包和流行歌曲更为深刻的历史价值。

有必要首先指出的是,爆红于网络的“葛优躺”里的“葛优”已经不是《我爱我家》那个意义上的“葛优”了,他已经被重新赋予了时代性的内容,那其实是一个疲于奔命的部分中下层的集体形象。

从心理分析的视角考察,“葛优躺”和《感觉身体被掏空》在传播上的成功并不难理解:无数个在当下中国都市生活的中下层在“葛优躺”和《感觉身体被掏空》里看到了他们的那个疲于奔命、缺乏活力的“自我”,他们又无法直接地、毫无障碍地表达他们的情绪,而“葛优躺”和《感觉身体被掏空》具备了代替人们进行自我表达的功能,人们在转发和传唱中以一种隐蔽的形式发泄了他们的情绪。在娱乐和宣泄中,生活的空虚感、无意义感得到缓解和治疗。

从这个角度说,“葛优躺”和《感觉身体被掏空》是人们无声和有声的集体表达。尽管这种表达是无意识和娱乐化的。

说白了,在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生无可恋的葛大爷和加班到吐的彩虹合唱团,大家无非是在借他人酒杯,浇自家块垒。

工业社会需要娱乐业来治疗

如果我说“葛优躺”和《感觉身体被掏空》反映了一种精神病理现象,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小题大做,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弗洛姆就在他的《人类破坏性研究》一书中指出:“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慢性无趣(无论是补偿了的,还是不能补偿的)虽然到最近才受人注意,却早已构成了一个主要的精神病理现象。”

他这样描述“慢性无趣”的精神病人:“……在他里面有什么东西死掉了,没有了生气,与人断了关系……”剥开娱乐化的外衣,透过葛优那空洞的眼神,认真地去体会由葛大爷集中表现的部分中下层的内心,会发现这个群体的了无生趣,似乎没有什么能够让他们兴奋和激动,弗洛姆这段写于1973年的文字,简直是为“葛优躺”量身打造的心理描写。

在他们里面,有什么东西死掉了。

《感觉身体被掏空》的歌词浅显直白,几乎属于直抒胸臆,它描写了一个加班族内心的疲惫和呐喊:“我累得像只狗”是在说自己生命力的枯竭和活的缺乏尊严,“我要去云南” 显然是在向往“云南”所象征的与工业社会对立的田园牧歌式的自然生活,“我要去接爸爸”则是内心情感生活的需要。

为什么会这样?

让我们先重复一点心理分析+社会学的老生常谈:在一个以社会价值排序为主导的,通过马克斯·韦伯意义上的官僚制组织起来的工业社会,每个原子化的个人都作为社会零件嵌入到这个精密而庞大的社会机器中。每个人的生活内容、生活轨迹、生活节奏都是像程序一样设计好的,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被强制性地取消了,他的生活里没有什么能够让他激动和欣喜的东西,他所有的活动与他的内心并没有什么联系,他只是为了他肉体的生存而活动,他被降格成了“物”,并且被“物”所统治。

这正是“感觉身体被掏空,我累得像只狗”背后的深刻隐喻:在一个成熟的工业社会里,人被取消了主体性和创造性之后,他生命的活力被榨干了,他的尊严被降低到“物”的层次,就像一条狗一样。

当然,尽管一个利维坦式的工业社会对人的影响力是如此强大,但是人性并不会善罢甘休,它始终想要逃离这种生存状态,恢复自身的尊严,就像歌里所唱的“我要去云南,告别回龙观”。

所以,“葛优躺”和《感觉身体被掏空》并不是什么娱乐性的话题,它的背后是关于工业社会人们生存状态的严肃问题。不过,在这个时代,人们就是喜欢把一个严肃问题娱乐化,这实际上是人们在心理上耍的一个小聪明,通过将严肃问题娱乐化,那么在心理上就不用认真对待严肃问题了,严肃问题就这样轻巧地被回避过去,不用直面真相的残酷。

这一点,在歌名《感觉身体被掏空》的表述上获得了体现:在事实上,并不是人们身体的“体力”被掏空了,而是生命本身的“活力”被掏空,它表现为缺乏生活的热情,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等,为什么会把“生命”表述为“身体”呢?因为“生命被掏空”则涉及到对生命价值本身的否定,这并不是一般人愿意面对的残酷,将“生命”置换为“身体”,这样就回避了真正的问题,如果只是“身体被掏空”的话,那么好好休息一下就可以恢复了。这是隐藏在语言中的玄机。

这样看来,工业社会真的太需要娱乐产业了,它几乎是对治工业社会所制造的人类存在困境的一剂良药。工业社会的社会结构、运行方式让人逐渐丧失了生命的活力,这当然是非常残酷的现实,但是通过开动娱乐产业,人们获得了一种“逃避自我”的途径,用一些肤浅的方式来消解空虚和无聊,从而让这部社会机器继续维持下去。

空虚、无聊,缺乏生活的热情等等这些症状并不是西方工业社会所独有,它是现代社会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社会的“负效应”。

问题和未来

毫无疑问,工业解放了生产力,将人们从田间地头主动或被动地配置到现代化的工厂或写字楼里进行工业生产。对于传统社会的农民来说,他们只需要看天吃饭,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来播种、施肥和收割,并没有“劳动纪律”的说法,农民群体也只在一种极低的组织化程度上存在。这种低组织化的情况,就像马克思说的,他们只是“麻袋中一个个马铃薯”。

不过,他们也是相对于工业社会的人们更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马铃薯”。

但是进入工业社会以后,要维持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及其的运转,不得不依赖高度组织化的科层制,这要求人们按照制度、流程以及“劳动纪律”来行动,他的自主活动空间被大大压缩了。

借助经典的弗洛伊德的观点,“文明”建立在对人性的压抑的基础之上,现代工业文明则将这种压抑进一步深化和隐蔽化了。而这,将以牺牲人的内在活力为代价。

弗洛姆曾经提出了一个叫做“社会性格”的概念,他认为,一个社会要维持它的正常运转,就会培养人们适应这种社会需要的特定的性格结构。比如,奴隶制社会会培养人们驯服、顺从的社会性格,现代工业社会则因需要人们消化其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而会培养人们喜欢消费和占有、善于自我表现、富有纪律性等社会性格。

他认为,现代工业社会所培养的“重占有”的生存倾向会使得人们内在的情感、理性、想象力等心灵的潜能无法得到充分发展,并且窒息人们生命的活力。

弗洛姆所指出的工业社会存在的问题,我们还需要去解决得更好。

20xx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走红网络,获得亿万网友的关注和转发,但是到了20xx年,人们只想在wifi和空调房里“感觉身体被掏空”、“葛优躺”了。这种变化的背后,隐藏着社会心理的一个转向:从抱有还想逃离的动力和幻想,对外面的世界感到兴奋,到只想什么也不干地躺在沙发上,失去对生活中其他事情的兴趣。

这种社会活力的透支即带有工业社会的普遍性因素,也与当下的经济下行、房价高企等现实因素有关。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一个缺乏活力的社会当然并不值得期待。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和谐,都有赖于人们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这代表着一个社会是富有成长性的,它的未来是乐观的。

社会心理学 篇七

内容简介

《社会性动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Revue des Questions Scientifiques的评价),“仍然是最好的……是一部杰作”(Contemporary Psychology的评价)。作者E·阿伦森(Elliot Aronson)是美国心理学会110年历史上唯一一位获得所有三项大奖的心理学家:杰出研究奖(1999年)、杰出教学奖(1980)和杰出著作奖(1975)。本书从1972年出版第一版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畅销数千万册,是社会心理学领域内*影响的著作。

作者简介

阿伦森(Elliot Aronson)是当代最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师从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心理学费斯廷格, 是美国心理学会110年历史上唯一一位获得所有三项大奖的心理学家:杰出研究奖(1999年)、杰出教学奖(1980)和杰出著作奖(1975)。另外,在他许多的荣誉中, 有因为在改善团体间关系方面的贡献获得Gordon Allport 奖,和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内的卓越研究成果获得Donald Cambell 奖。

1981年, 他被授予美国教育促进与支持理事会的年度教授称号,1992年他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这些是一位心理学家的至高荣誉。

目录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致谢

1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2 从众

3 大众传播、宣传与说服

4 社会认知

5 自我辩护

6 人类的攻击性

7 偏见

8 喜欢、爱与人际敏感性

9 作为一门科学的社会心理学

词汇表

英文注释

英文人名索引

英文主题索引

社会心理学论文 篇八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危机

1、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是认知主义的危机上世纪50年代后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及其主要成果,如人际知觉与归因理论、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社会比较理论等。走的都是认知主义路线。因此,50年代以后的西方社会心理学就是认知社会心理学,所谓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更准确地说是社会心理学中认知主义的危机。60年代中后期,受到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库恩的范式论、现象学、解释学以及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开始从某个个别的、具体的研究到核心认识论、方法论,对认知主义开始进行全面反省和深刻批判,认知主义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主导地位开始动摇。80年代末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的兴起,以及建构主义为其哲学基础的心理生态观的出现,昭示随着人们对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模式运用于重要的文化转向。

2、认知主义的危机是自然科学研究模式运用于社会心理学的失败早期心理学以自然学科为自我发展的范式,在自然科学的统摄下,认知社会心理学长期以来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经验事实的积累”上,社会心理学纷纷遵照实证主义研究的范式:首先在观察基础上形成假设,再通过设计精巧的实验验证这些假设,得出的结论被作为规律性知识构成社会心理学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这样做的直接结果一方面促进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小型理论爆炸性的增长,一本普通的大学《社会心理学》教课书通常要涉及四五十个形形色色彼此相互独立的理论;另一方面由于忽视基本理论研究,导致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内部缺乏严密的逻辑联系,各种研究成果人言人殊,甚至相互矛盾……在诸多问题当中,使认知社会心理学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二、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

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经历两个发展阶段。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属于危机的前期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一是几乎所有的社会心理学家都被卷入危机,在其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认识,发出不同的声音;二是人们在有关批判的对象、目标、观点、对危机的反应等任何方面都形不成一致的意见,学科研究完全陷入混乱。当代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正是这种反思的积淀。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具有两个标志:

1、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纷争当代认知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映射着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危机”本身就是以后现代文化立场审视认知社会心理学的结果。后现代社会心理学首先意味着对认知社会心理学的全面解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不再是对人的心理的“治疗”或“改造”,而是促成对人的心理学差异与心理局限的“理解”,促进人的心理的解放。心理学的研究不再热衷于去“证明”一个理论的“真”或“假”,因为在后现代语境中,理论根本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证明”。后现代社会心理学致力于从文化、历史的角度对人的心理做出“解释”。这种新的研究模式强调以人与他人、他物(包括社会、文化)之间内在、本质的构成性为几点:

(1)要求以“现实的人”取代“抽象的人”作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强调心理的文化意义,拒绝接受“文化特权”“西方优越”与“种族中心主义”,坚持以平等的原则接受一切文化与个体心理差异;

(3)以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互动过程研究取代传统心理学的认知中心;

(4)重视理论的前构性;

(5)主张用语义学、解释学的方法作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的重要补充。后现代社会心理学到目前为止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有关它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和发展所产生或将会产生的影响也众说纷纭。但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思想、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解释也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研究正在发生重要的文化转型。

2、“文化的”社会心理学兴起如果说作为当代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的重要标志,后现代心理学还仅仅是表现为一种思想、观念形态,文化社会心理学则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体系,能够为文化转向提供更加翔实的研究资料。从社会心理学学科内部的发展逻辑来看,文化社会心理学是试图消解认知主义危机的产物:从学科外部的影响来看,文化社会心理学是七八十年代印度、新西兰、土耳其等非西方文化传统的心理学界的本土化心理学研究及这一时期其他相关学科,包括科学哲学、语言哲学、临床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的研究成果向社会心理学研究渗透的结果。与“认知的”社会心理学相比,“文化的”社会心理学的兴起意味着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系列重大转变。“文化的”社会心理学认识到人的心理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建构,在文化社会心理学中,文化与心理不再是两个相互分离、独立的要素,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心理是文化投射,是文化对应物。文化社会心理学完全是一种“文化的”视角,它颠倒了认知社会心理学的思维逻辑,将文化前置,将心理作为文化的延伸或对应物置于审视的地位。文化社会心理学要着重讨论的是,人的心理如何形成以及在何种程度是文化的表现?站在“文化的”立场,过去人们普遍接受的“西方”心理学研究模式不能被接受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文化社会心理学将研究重点导向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和个体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社会化”问题,强调对心理学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分析。

三、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的意义

西方心理学一直对文化存在着忽略,这种忽略很大程度上是与其个体主义倾向有关。个体主义把心理学的研究看成是个体心理的探讨。在意识与行为的研究中不是从个体所处的文化历史背景出发,而是从个体的角度,分析个体的内部动因和外在行为。这种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个体主义倾向排斥了文化因素的考虑,文化的研究由此为心理学家所忽略或拒绝。而文化的转向无疑对克服西方社会心理学中个体主义倾向有着积极的意义。

同时,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可以促进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的紧密联系,而同本土文化紧密联系的社会心理学更符合社会的需要,因此更具有实际效用。传统的西方社会心理学由于把追求的目标定位在一般的、抽象的、普遍适用的心理科学模式上,不考虑特殊文化条件对心理学的需要和要求,因而脱离社会生活的实际,成为一种纯学术追求。

因此,紧密联系本土文化的实际,考虑本土文化的特殊需要,研究本土特殊文化条件下的人的心理特征应该是全球心理学工作者共同努力方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t7t8美文号为大家整理的8篇《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能够帮助到您,是t7t8美文号最开心的事情。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871206.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871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