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社会实践活动记录最新6篇(社会实践活动记录最新6篇范文)

社会实践活动记录最新6篇(社会实践活动记录最新6篇范文)

更新时间:2023-06-17 16:28:47 点击: 来源:yutu

广义的社会实践是讲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即全人类或大多数人从事的各种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利用世界、享受世界和改造世界等等。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6篇《社会实践活动记录》,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社会实践活动记录 篇一

活动主题:参观化林,感受乡镇变化

活动地点:化林新村

活动时间:5月10日

活动内容:清洁广场,参观新村

参加人员:八年级(2)班

活动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力发展了,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了。作为鹤中的学生应该感受到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并能分析出发生变化的原因,并自觉承担起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责任感。故此利用这个假期之际,参观化林村,化林经济发展较快,村民生活水平远远高于其他村庄,我们将通过参观调查访问,探求化林发展的原因。具体内容如下:

1、调查化林村居民近年来人均收入增长情况制成统计表;

2、收集化林家庭生活各项消费支出,制成统计表;

3、通过访谈长辈或观察法归纳出化林环境建设、文化发展方面的变化,制成课件或拍成照片;

4、实地参观新村,近距离感受工农业发展。

社会实践活动记录 篇二

活动主题:拥抱大自然,低碳在我行

活动地点:岱岭山

活动时间:5月26 日

参加人员:七年级

七年级学生到岱岭山进行了“拥抱大自然,低碳在我行”的主题实践活动。

在岱岭山空气清新,所有的植物安静地展示着自己,迎接着同学们的目光。各种各样的植物,有高的直攀山顶,有矮的贴着地面,还有各种颜色和形状。一路上,海棠、茶花、桃花不断,一丛一丛的郁金香怒放着,绿色的味道,花香,夹杂在空气里,沁人心鼻。同学们慢悠悠地走着,笑着,在青翠葱绿的世界里,觉得透彻清凉。可惜,时间追人。

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里,出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同学们都很兴奋、激动。而通过此次活动,大家也感受到保护大自然对人类生活的必要性,进一步倡导环保型、低碳型生活方式。

社会实践活动记录 篇三

一、活动主题:环保在我心中

二、活动背景分析

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大自然是我们的朋友,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必要保证。

然而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20世纪初,世界人口只有约16亿,1999年10月,世界人口已经突破了60亿。

随着人口数量的激增,生活需求的扩大以及工业的迅猛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为了增强中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我们组织学生利用寒假,对菏泽市的环境污染进行一系列的考察和调查。

三、活动内容和目标

我们分别到东明县勇越纸业有限公司、巨野花冠酒厂、菏泽绿源食品有限公司、山东亿丰制袋有限公司和巨野海润新型纺织有限公司以及三条河流东鱼河、洙赵新河、万福河实地调查,比较全面地了解我市环境问题的现状和防治措施,从而正确认识人类经济发展同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自觉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四、活动准备

1、学生自愿组合,成立调查小组,民主选举组长,确定调查线路,确定访问对象。

2、联系一些企业的负责人,请求配合学生的调查访问。

3、搜集因企业违法排污而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事例,通过真实的例子,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五、活动方法和步骤

1、学习书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

认识当今环境问题的产生、现状及其危害,并了解人们为解决环境问题而采取的一般措施。

2、进行实地考察。

先后到东鱼河看水体污染现状,到市区看大气污染现状,到主要交通干道及建筑施工现场考察噪声污染,到垃圾转运中心观看废渣污染情况等。

3、记录数据。

我们重点走访市环保委、市环境检测站、排污站等单位,比较全面地了解我市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的情况。

4、谈心得体会,撰写《大气污染与防治》《水污染与防治》《噪声污染与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与防治》《环境与我们》等一系列文章。

六、实施过程

1、调查走访

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河流所在地进行观察并取样测数据,完成下表:

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确定企业进行调查,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合作,调查表如下:

③访问河流沿岸居民,询问内容各组自定,如:在50年代河流的透明度以及水中都有哪些生物?从什么时候河水开始变得混浊不清,河流的变化使沿岸居民有哪些深的感触等。

④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更多的环境问题,以及目前我们城市的环境状况,详细记录相关数据。

2、收集整理

对活动过程中的收集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以小组为单位办一份小报,可以分二部分:

①活动剪影:调查统计图表、活动的部分照片。

②感想分析:这次实践活动的感想,对一些污染事件的看法等。

3、宣传环保意识

①评出优秀小报,张贴在校园宣传栏中,提出倡议。

②当小小解说员:向家长、周围邻居介绍一些环境问题,讲解一些环保做法。

七、预期达到的收获与体会

1、开展地理调查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载体,学生参与地理调查实践→www.←活动,能接触到许许多多真实的、具体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促进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意识和谐发展,达到全面提高地理素质的目的。

增进了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地理调查活动绝大多数不是一个人所能承担的,而是需由多人合作的。

从问题的提出、实践、解决,都要互相讨论、商榷、修正,如果抛开团结协作的精神,地理调查活动是很难开展的。

为了提高问卷调查表回收率,师生需多次到社区居民家中进行采访。

为了正确掌握水质、植被、土壤野外测定数据方法,促使地理调查小组的学生去查阅资料,动手动脑寻求更适当的方法,这些无疑培养了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社会实践活动记录 篇四

活动主题:红色记忆,缅怀先烈

活动地点:马鞍山

活动时间:5月20日

参加人员:八年级

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八年级全体师生整装待发。一声号令,彩旗飘扬,歌声震天,大家向着心中的革命圣地——马鞍山进发。

孩子们像一匹匹脱缰的小马,蹦蹦跳跳,说着笑着,行进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一路的自然景色,是那么迷人,是那么鲜绿。

到达马鞍山后,在年级老师的指导下,开始陆续进入红军纪念馆参观。一张张古老的照片,一尊尊鲜活的雕塑,让我们走进了那个难忘的革命战争年代,仿佛看到了红军战士冲锋杀敌的身影和徐总指挥的镇定自若的大将风度。认真看着照片下的解说,认真倾听工作人员的解说,我们热血沸腾,对英雄的敬慕之感油然而生。

革命老人们给孩子们讲那战争年代的故事,看到孩子们天真纯朴的眼神、老师们严肃的表情、工作人员热情的笑脸都无声的装点并振奋着大山的`每一个角落,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社会实践活动记录 篇五

活动主题:关注环境保护,美化我们的家园

活动地点:凤凰社区、镇政府、广尝汽车站、

活动时间:4月12日——4月17日

活动内容:清洁小广告及乱贴乱画

参加人员:九年级(1)班

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清除墙上所有乱贴乱画内容。我们将班级分组,实行包片到人的制度,并自带了所有需要的工具。每个小组内又有不同分工,有人专门负责涂掉乱画的痕迹,有的人带来了小铲子,水桶等,专门负责将乱贴的小广告清除。

在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体验与感受: 天虽然很热,但是,大家热情很高,为了能清理的更加彻底,走遍了每一条大街小巷。通过本次社会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它使我走出校园,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 这几天的社会实践虽然比较辛苦。看到得到改善的村容村貌我们都品尝到了成果的喜悦。

我们想通过我们的行动,让大家意识到美化环境,人人有责。

社会实践活动记录 篇六

一、实践活动的背景及意义

1、当人类跨入21世纪的今天,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正悄然地、势不可挡地向我们走来。而对这样一个新时代,加强科学普及工作是促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内容。在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当今世界,加强中小学生科技素质的提高尤其显得重要。

2、中国目前教学与国外教育相比,中国学生操作能力较差,缺少动手能力的培养,或许这正是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一种重要原因。让学生参与现代农业的实践,既能增长农业科技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在观察、实验、动手操作中萌发创造灵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3、农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在农业生产中出现了一些严重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环境遭到了巨大破坏;二是农业生产徘徊不前,农业效益比较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因此开发有机食品与农业产业化逐渐在中国变成现实,让小学生正确理解有机农业的基本知识也是非常必要的。

4、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学生是未来农业生产的生力军

二、活动地点及活动对象

活动地点:玉米地

活动对象:小学生

三、活动的目标

1、情感目标:在实践过程中,亲身感悟科技给农业带来的效益和生机,激发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的感情,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

2、认知目标:了解有机农业和循环经济的模式,认知“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了解农业基本知识,并参与实践。如:除草是因为杂草的生长会给农作物带来病虫害,并与作物争肥争光,造成减产,所以要除草。而前期除草事半功倍,后期除草事倍功半,等等

3、技能目标:在教师和校外辅导员的指导下,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发表宣传作品,培养初步吸收一部分农业科普知识并向家庭宣传推广的能力

四、遵循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

2、主动性原则

3、协作性原则

五、活动内容

打药 压塑料薄膜

活动形式:自由体验与父母一起劳动

六、总结

在社会实践中,父母是技术操作的示范者,农业经验介绍者,学生则是模仿者、学习者;在学校,教师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家庭学生是自主实践者,农业新科技的传播者,教师是监控者、辅导者。在科普活动中,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在本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构建了“农村—学校—家庭”的活动模式,先到田间学习、实践,然后回学校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消化,到图书室寻找理论根据,丰富实践内容,总之,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这种三点循环、不断滚动的实践模式和这些直观新颖的实践活动,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究心理,也使只知书本知识的学生大开眼界,在充满趣味性的活动中,增长知识,达到我们寓教于乐的最终目的。

以上就是t7t8美文号为大家带来的6篇《社会实践活动记录》,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t7t8美文号。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846796.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846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