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老师听课个人感悟优秀15篇 老师听课个人感悟优秀15篇怎么写

老师听课个人感悟优秀15篇 老师听课个人感悟优秀15篇怎么写

更新时间:2023-06-14 19:36:22 点击: 来源:yutu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为了加深您对于听课随感的写作认知,下面给大家整理了15篇老师听课个人感悟,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教师听课随笔感悟 篇一

一、对教师角色的思考:

1、九年级化学课程中的教师应该是课程改革的推动者、课程的实施者及课程的`解释者,通过教师的实施和解释,课程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综观课程改革史,教师的参与程度和状态直接左右着新课程的推行。因此教师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任何课程改革都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端正态度,积极投身课程改革。

2、教师将成为课程研究的设计者。教师在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必然发现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思考和改进,提出看法,不断的完善和改进我们的教材。如何对实验的步骤进行重新设计和改进,寻找一种现象更为明显的实验方法,是我们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

3、教师成为课程实践的创造者。教师在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教师工作的创造性。教师必须以新的观念来理解和实施新课程,否则,以原有的观念看待新课程,无疑于“旧瓶装新酒”、“穿新鞋走老路”,实际上体现不出新的课程理念的意义。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仅是按教材的要求去进行,更为重要的是去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创造性去设计课程。

4、教师成为课程改革的受益者。新教材要求教师准确把握《化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研究教学规律,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教师必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留意社会、科技等的最新发展动态。在教学中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人类生存环境等。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必须能灵活各种教学技巧和方法。教师必须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积极有效地探索高效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成为多面手,能运用多种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各种综合能力,学习各种跨学科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补充必要的学科知识,转变传统的单科教学的做法,努力在多学科的视野之中丰富教学经验。所有这些都使得教师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成长,成为教学改革的受益者。

二、对课堂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课堂确实有许多新变化。我们应该冷静地思考一下:新课程的课堂到底该新在什么地方?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好吗?老师上完一堂课,也应该问一问自己:在这堂课上,学生学到了什么?

1、一堂好课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确定的三维教学目标是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之中的,也是贯穿在整个学段之中的。课程标准不等于课堂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是要分解到一堂一堂课中去的,即把课程目标分解为课堂教学目标。而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既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要依据教材的内容,更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情况。课堂设计应紧紧围绕训练学生的能力与方法,达成情感目标。好课的三维目标应在同一教学过程中完成,不能互相割裂。在备课时,如果从知识教学来立意备课,就是在完成知识教学过程中,采用适当教学方法,达成能力与方法目标,达成情感目标。不同类型的知识,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仅仅强调学生的体验,强调“悟”,课堂上仅有教师的讲授,灌输是不够的,也是不科学的;反之,仅有学生大量的“活动”,而没有学生的“感悟”,那也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2、学生的课堂参与重在思维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学习中,学生应该是主角。新课程理念也非常强调这一点,但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课堂参与。新课程需要教师改变许多做法:在设计学生活动这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是课堂教学永恒的主题之一。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它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注意力参与。没有注意,就没有学习,注意是学习的门户。教师应该想尽办法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尽可能运用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二是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问题的创设需要考虑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厚度和穿透力,这样学生才能积极高效思维。第三是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果说探究指向问题的解决,体验则指向学生心灵的感悟,在组织教学中要注意不能为追求学习气氛的活跃而放弃“灵魂”。

三、对自己实施新教材的几点具体打算: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作为教师我要深入的思考如何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快乐的学习,获得轻松、愉快、成功的情感体验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我要求自己:

首先要从教材本身出发,分析新教材的功能,与老教材进行对比,了解新教材的多样性和全面性,积极研发适合自己学生的校本教材。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手段,拓宽教学思路,发挥自己的教学特色,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最后,引导学生转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从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转变,从孤立性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从封闭式学习向开放式学习转变。

教师听课随笔感悟 篇二

本次培训我觉得和以往的完全不一样,它不仅包含了理论的知识,还有心理方面的培训。如《用阳关的心态教书育人》,李老师句句贴心的讲述,让我们更加明白了什么是教育。

本次培训的一大特色就是可以在线听课。作为一个一线教师,我们都明白很多的理论学习不一定实用,真正的去听一些名师的课才能让我们去比较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在本次的听课中有这样一节课《植树问题》,我相信很多的教师都听过很多遍。付老师的这节课让我有不一样的收获。他用谈话引发学生的思考,展示了数学广角的一个特点。然后紧接着,以一个图与钉子的对应关系初步呈现植树问题的模型,给学生建构一个知识区。他的最大特色来了,那就是他对题型的改变。

他把原来的问题变成了给五个班植树,问题还是需要多少棵树苗?学生肯定就会想到去把全部多少变成一个班一个班去算,体现了化繁为简的思想。然后让学生选择不同的班级其实就是不同的植树方法。学生的处理的班级不同,植树方案就不尽相同。但他其中的条件确是一样的,里面蕴含的一一对应的思想也是相同的。由此通过对比学习掌握。让原本很多的情况一次性的解决了。

其实,除了付老师的课让我感受很深之外,还有很多老师的课值得我学习。

听课随感----《放飞蜻蜓》 篇三

教学过程

一、初读感知大意

1.第一遍读。

(1)读课题。

(2)提问:课文的题目是“放飞蜻蜓”,蜻蜓有翅膀,可以自由自在地飞,为什么要“放飞”呢?请同学们读课文后回答。

2.第二遍读。

(1)读课文思考:孩子们捉到一只蜻蜓肯定不容易,怎么舍得把它“放飞”呢?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一遍,边读边画出字词。

(2)指名同学回答上面的问题。教师简介陶行知先生。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一辈子爱教育、爱人民、爱孩子,他是第一个把小孩子称作“小朋友”的人,他热爱孩子、相信孩子、了解孩子、尊重孩子。

(3)教师出示有关生字词,要求学生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弄懂生字词在课文中的意思。

需要正音的字:“贞、蚊”是前鼻音;“埂、衡、朋、蝇、抢”是后鼻音;“舍、贞”是翘舌音;“慈”是平舌音。还有多音字的读音:“露水”的“露”(lù),“调整”的“调”(tiáo)。

3.第三遍读。

(1)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孩子们“放飞蜻蜓”的呢?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看谁能概括出来。

(2)指名回答上述问题,教师板书: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

4.用钢笔描红10个生字。

设计意图:语文阅读教学要走两个来回: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上面的设计,先让学生读过三次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同时简介陶行知先生,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指导精读,感悟知、情

1.提出问题,学生读书思考:

(1)在遇到陶行知先生之前,孩子们懂得哪些关于蜻蜓的知识?从课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用笔画出来。

(2)陶先生给孩子们讲了关于蜻蜓的哪些知识?在课文的哪几小节?用笔画出来。

2.朗读对话,图文对照。了解蜻蜓的身体结构。

(1)分角色朗读,根据提示语读出感情,读出语气。

(2)指名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有关内容说出蜻蜓的身体结构和作用。

眼睛:一闪一闪、很大、结构很复杂、成千上万的小眼睛、看清四面八的虫子。

尾巴:一撅一撅、点水、掌握飞行方向、一节节、又细又长、保持平衡、吃掉又长。

教师补充:关于蜻蜓的尾巴有一句很有趣的歇后语:蜻蜓咬尾巴——自吃自。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学生从人物的语言中摘录出关于蜻蜓的科学知识,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让学生  看图说出关于蜻蜓的科学知识。一画一说,有关知识就能记得比较牢固。

3.学习重点词语,体会陶先生对孩子们的关爱和尊重。

(1)读了课文,你对陶先生这位教育家有什么印象?

(2)再读一读课文,把文中描写陶先生说话时神态、动作的词语画出来,体会一下,陶先生是位怎样的教育家?

a.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慈祥和蔼、爱抚孩子。)

b.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与孩子们平等亲切地相处。)

c.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以身作则,爱护蜻蜓。)

d.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民主的态度,启发的方法。)

e.说着,把蜻蜓还给翠贞。(作风民主,尊重孩子,信任孩子。)

(3)师生共同小结,说说从课文中可以体会到陶行知先生是一位怎样的育家。(扩展阅读陶行知先生的一首诗《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说小孩子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子还要小。)

设计意图:语文课一定要重视“语”和“文”。本课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关于蜻蜓的科学知识,进一步懂得爱护益虫益鸟的道理,还要通过有关词句的学习,体会陶行知先生热爱孩子、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和以身作则保护益虫的高尚师德,体会陶行知先生作风民主、循循善诱的教育艺术。课文中描写人物动作和说话神态的词语用得很准确,让孩子们细细品味,大有裨益。

三、辅导研读,品味童真

1.课文中的孩子跟你们差不多大吧,学了课文,你觉得他们有哪些特点呢?

2.把课文读一读,把能够表现孩子们特点的词句画出来。

a.一群孩子在捉蜻蜓。(生性活泼,爱捉小动物玩。)

b.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天真直率,争强好胜,想说就说,知道什么说什么,无所顾忌。)

c.孩子们点点头。(乐于接受大人指点,听了陶先生的话,懂了道理,心地坦白,纯洁无瑕。)

d.孩子们入神地听着。(渴望受到教导,渴望获得新知。)

e.孩子们纷纷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不约而同地支持陶先生的提议,关心蜻蜓,  迫不及待地要让蜻蜓回家,给蜻蜓自由。这里作者用了反复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童心纯真,童趣感人,可敬可佩!)

设计意图:课文写的是孩子的故事,现实生活中的孩子都喜欢向同龄的孩子学习。品味了课文中孩子们的特点,班上的学生也会自觉地、了无痕迹地与自己的言行对照,自觉地爱护益虫,爱护小动物。

四、反复练读,整体把握

1.这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主要讲了哪些内容呢?(略)

2.怎样把这篇课文读好呢?

(1)因为这是一篇故事,朗读时应该用比较舒缓的语气娓娓道来。

(2)朗读陶行知先生的话,要用亲切和蔼的语气,读出对孩子们的关爱,读出让孩子们懂得爱护益虫道理的满腔热情。

(3)读孩子们的话,要读出童真、童趣,读得真实、自然。

3.在反复练读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指导学生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说话和写作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培养高尚的情操。本篇课文的内容,非常贴近三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是指导学生练读的好教材。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讲述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教育孩子爱护蜻蜓的故事。通过本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蜻蜓的有关知识,懂得爱护益虫的道理,还要体会到陶行知先生对下一代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导。课文层次清楚,语言简洁,尤其是人物的对话具体明白充满了童真童趣,表现了教育家超凡脱俗的育人智慧。通过教学,让学生细细体味,有所感悟。

听课随感----《放飞蜻蜓》 篇四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135

《放飞蜻蜓》教学思路

设计说明:

课文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富有启迪意义。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逐渐深入探究。

2.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导向深入探究。

3.本文突出的人物是陶行知先生,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陶先生的神情、动作、说话的口吻等,感受陶先生和蔼可亲、循循善诱、民主作风等闪光点,让学生对其自然产生敬佩之情,在心中树起崇高形象。

4.作者描写了一群儿童,充满了童趣,教学时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在创设的意境中去感受情、体味趣,于不知不觉中提高思想认识。

[简要教学思路]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启发猜想

1.“头上两只大眼睛,身体细长轻又轻,张着翅膀空中飞,专捉害虫有本领。”请同学们猜一种昆虫。板书:蜻蜓

2.同学们喜欢蜻蜓吗?有一群小朋友也很喜欢蜻蜓,有一天,他们捉到了一只蜻蜓,可最后,他们却把它给放了。把板书补充完整。

3.读了课题,同学们有什么疑问要提出来?

4.学生质疑。

二、自学课文,理请脉络。

三、简析首尾,聚焦“放飞”

1.这些孩子捉到了几只蜻蜓?

2.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把它放飞了?

3.陶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

4.如果你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后,你会自觉自愿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掉吗?为什么?

四、读文入境,探究自悟。

1.组织课堂讨论

① 陶先生看到一群孩子捉蜻蜓,有没有马上叫他们放了?为什么没有马上让孩子们把蜻蜓放了?如果马上叫他们放了蜻蜓,孩子们会怎么想?怎么做?他们会放吗?

② 讨论上面的问题,可以联系教过的第18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把爸爸和陶先生作一下比较,同样是要让别人放掉某样东西,谈谈两人的做法相同吗?

③ 最后孩子们为什么会乐意放飞蜻蜓呢?主要是以下几点:

a、陶先生谈话的态度和蔼可亲,方法巧妙。

⑴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开始谈话,显得亲切、平易近人。

结合理解“慈爱”。

⑵谈话不是从指责捉蜻蜓开始的,而是从问翠贞蜻蜓吃什么开始,不会引起孩子们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反而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趣。

从“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问题,可以看出,由于陶先生态度和蔼,方法巧妙,孩子们已经把他当作了自己的朋友。

结合理解“七嘴八舌”

b、陶先生不摆架子,尊重孩子

⑴动作:“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

⑵表扬翠贞:“还是翠贞说得对。”

⑶征求意见:“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c、陶先生学问大,懂的东西多,谈的是孩子们不了解的知识,新道理,听起来新鲜又有趣。

重点学习第10自然段

合作讨论,蜻蜓的尾巴、眼睛分别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知识,如:蜻蜓的尾巴点水,实际上是蜻蜓妈妈在生儿育女;蜻蜓的大复眼,几乎占了整个头部的一半,在疾飞中,能正确清晰地看到9米开外,处于活动状态的昆虫的各个部分,还能看见在千米以外飞行的同类。

“孩子们入神地听着”的神态。

结合理解“入神”。为什么“入神”?

d、陶先生富有耐心、讲究民主。

⑴陶行知最后没有由自己直接放飞蜻蜓,而是把蜻蜓还给了翠贞。

⑵还蜻蜓时,“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

结合理解:“商量的口吻”

表演:以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

2. 小结

①为什么这群孩子在和陶先生谈了蜻蜓之后,会自觉自愿、非常乐意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掉呢?

②看到蜻蜓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此时,孩子们会怎么想?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作业设计:

1、画一幅蜻蜓图

2、写一段话,关于蜻蜓的样子

3、写一句保护蜻蜓的宣传语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本课更多相关资料:

搜索时,“文章标题”“所有大类”“所有小类”这几项无需选择,直接输入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就行!

(搜索引擎在首页左侧)

返回5ykj首页>>>>>>

听课随感----《放飞蜻蜓》 篇五

作者:曹仁花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81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20课《放飞蜻蜓》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者:曹仁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教育家陶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和谆谆教导。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不同见解的科学态度,查找有关资料验证蜻蜓到底会不会吃自己的尾巴。

教学重难点: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教育家陶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和谆谆教导。

教学准备:

1、了解陶行知的其人其事。

2、理解蜻蜓的有关知识(特点、习性等)

3、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的设计与应用

一、 展示画面,激趣引出课题

1、展示蜻蜓图片,师导入

欣赏

展示蜻蜓的图片,配合播放歌曲《晚霞中的红蜻蜓》,创设学习情境。

2、师:同学们,这些小精灵是谁啊?(板书:蜻蜓)请你用一个词形容一下这些小蜻蜓。(可爱的,美丽的)你们喜欢吗?上堂课,我们学了一篇和蜻蜓有关的课文(板书:放飞蜻蜓)

用一个词形容蜻蜓

3、哪位同学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结合板书: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

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4、小伙伴们捉住了蜻蜓为什么又要把它放飞呢?在孩子们的眼中,陶行知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板书:?)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打开书本

二、朗读、交流、感悟

1、自读全文。以“引导学生认识陶先生”为主线,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自读全文

朗读、感悟

▲ 知识丰富的陶行知。从陶先生的问话和介绍中了解蜻蜓的知识。重点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

提问:你是怎么知道陶先生知识丰富的?陶先生的介绍了蜻蜓的哪些知识?……

“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蜻蜓是益虫)

“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        (神奇的尾巴)

“指着它的尾巴说……”,“它的眼睛……” (奇特的眼睛)

“……” 引导学生交流收集的课外知识:你们还知道有关蜻蜓的哪些知识?书上说蜻蜓在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事实果真如此吗?

读好人物的对话

交流收集的课外知识

1、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课文相关文字:“它的尾巴是一节一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

2、组织学生欣赏图片。

3、出示课文相关文字:“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

4、课件介绍蜻蜓“吃尾巴”其实是蜻蜓进行交配。

5、出示课文相关文字:“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6、网站介绍蜻蜓的复眼。

▲ 慈爱和蔼的陶行知。抓住重点的词、句,朗读体会。

“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谈话的态度和蔼可亲,做一做动作,指导朗读并体会)”

“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

“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

抓住重点的词、句,朗读体会

做一做动作,朗读并体会

▲ 爱护蜻蜓的陶行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你们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

“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

朗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 教育有方的陶行知。陶先生看到孩子们捉蜻蜓,既没有责怪他们,又没有直接要求把蜻蜓放了。而是……听了陶先生的话孩子们是怎么做的呢?(主要通过孩子们态度的变化体会)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

“孩子们点点头。”

“孩子们入神地听着。”

“孩子们纷纷地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

“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一送,……”

在教师的引导下朗读课文

交流:听了陶先生的话孩子们是怎么做的呢?

指名朗读、分角色朗读

三、拓展、延伸

1.简单小结陶行知的人物形象:他真不愧为是一个教育家,尊重孩子、爱护孩子……

小结陶行知的人物形象

2.增强学生对蜻蜓的情感,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链接图片,老师描述,学生表白。蜻蜓又回到了自由的天空,回到了属于它自己的家园。你们瞧,它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是多么轻松,多么愉快呀!重回蓝天的小蜻蜓会说什么呢?你们有什么想对小蜻蜓说的吗?自由大胆地说吧!

再次欣赏图片

自由交流(时间允许,同学们可以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配乐欣赏蜻蜓图片。

3.配乐朗读。导言:多好的一篇文章啊,读了,我们了解了陶行知,了解了蜻蜓。大家推荐两名同学,一个读陶先生的话,一个同学读叙述的话,孩子们的话大家一起读。

配乐分角色齐读课文

出示课文插图,配上适合的轻音乐,组织学生齐读课文。

四、 演一演这个故事

1、布置表演任务、要求

明确表演任务、要求

2、组织学生小组练习表演

练习表演

3、课堂表演这个故事

表演这个故事

五、小结、下课

1、通过板书小结课文,揭示主题。通过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谁和谁成了好朋友?蜻蜓和孩子们;蜻蜓和陶先生;孩子们和陶先生;老师和大家也成了好朋友……

交流:通过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谁和谁成了好朋友?

2、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交流收获

3、是啊,大自然中有很多像蜻蜓这样的朋友,她们都为我们人类作出了贡献。我们每一个都要关心爱护这些可爱的朋友,那样我们的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的美好!

六、课后实践作业

找一找关于陶先生的资料,尤其是他的教育故事,进行交流

找资料、交流

鼓励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出示《小孩不小歌》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本课更多相关资料:

搜索时,“文章标题”“所有大类”“所有小类”这几项无需选择,直接输入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就行!

(搜索引擎在首页左侧)

返回5ykj首页>>>>>>

教师听课随笔感悟 篇六

X月6日,我校迎来了优秀实习生的赛讲活动。我作为英语组的评委,和史立婷老师一起参与了这次讲评活动。大学生们带着他们的热情与活力给我们奉献上了七节精彩的课堂。这也使我感受颇多。

1.发音标准,教态自然。一节成功的英语课,首先要使学生们喜欢上你的课,觉得课有所学。这就要求教师在举手投足间表现出一种大度和自然。

2.小组活动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大学生们热情有活力,运用各式各样的活动形式及奖励方式来激起孩子们的竞争意识,是孩子们努力参与到课堂中来,积极表现。

3.激趣训练形式多样。教师的基本功扎实,用歌曲、画画、游戏等形式导入或训练,是孩子们能够在学中玩,玩中学,真正的寓教于乐。

4.创设情境教学,将英语运用到生活中来。在教授how do you feel一课时,教师创设不同情境来导入不同心情,同时让孩子们用肢体语言表示,充分展示了其掌控课堂的能力。

5.但是总体来说,实习生教学经验不丰富,教学过程逻辑性不强,重难点不明。这就需要在备课过程中,有这充分的准备以及足够的材料。

6.其次,在小组活动的组织过程中示范不够。孩子们在还没有明白活动方法时,就开始活动,显得有些混乱,而且会耗费教师较多的时间去补充和说明。

7.课堂语言不够干练。一个简单的知识点,也许一个肢体语言和几句简单的表达学生就可以明白,却使用了大量汉语解释,反而显得重复啰嗦。

当然,这些毛病可能我们也有。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要努力思索自己的教学方法,还应多参与这类型的听课评课活动,在对比中求进步。

教师听课随笔感悟 篇七

这学期,我参加了听课学习活动。听了几位教师的课,我感触很深,收获颇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我最深的体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思维方法是否合理、正确,影响着学习效率的高低。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创造机会,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使他们不但能学会,并且能“会学”,即: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发展思维,构成潜力,能独立解决问题。许多教师在课的开始运用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方法导入新课,这本身渗透了“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当学生应对材料中的问题时,教师又告诉学生阅读说明文要讲究知识性、文学性,“先思考再动笔”这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个别教师的课思路清晰,环节流畅,从整体到部分合理过渡,再之后重点切入到品读诗句上;课扎实有效,注重训练,板块清晰,值得我深刻学习!

总之,几位教师的课处处体现着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教育理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方式引导学生用心主动的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它们所体现的语文思想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听了他们的课后,我深刻地反思自我这几来年的语文教学历程,感慨良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我虽然也算极其敬业,但跟语文大家相比,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主要表此刻教学设计上,我没有到达必须的高度,很多教学环节的资料设置没有深度,在点拨功夫上还是欠缺得很,尤其是课堂评价语言,我更是单调,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致使语文教学成绩没能到达我意想的效果。听了他们的课,我学到了很多,今后自我必须将所学到的教学新方法应用到自我的教学中去,尽快地提高自我的教学潜力,不辜负领导和家长学生的期望。

教师听课随笔感悟 篇八

昨天有幸在靖城中学观摩了几位体育老师的体育课,受益匪浅,感想颇多,下面就谈一谈个人的观点。

首先是刘雪萍老师的课,因为没有教案所以不是特别清楚课的名字,从课的内容看应该是竹竿舞。用橡皮筋代替了竹竿体现了老师 是动了很多脑筋的—橡皮筋可以降低难度、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而且不影响教学内容。整堂课的设计非常合理,课的流程非常流畅。语言精练,老师对课的掌控非常到位,个人认为唯一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整堂课的气氛稍微沉闷些,学生的积极性不是特别高。

其次是秦岭老师的课,整堂课组织非常流畅,老师对学生和课堂的掌控非常到位。很好的利用场地和器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个人认为在热身阶段时候个别动作学生彼此间距离稍显拥挤。

最后一位是外地老师,通过观看此老师的课,此老师的基本功过硬,能力非常强,语言精练、教态大方、对于课堂的驾驭能力很好。整堂课在音乐的伴奏下非常流畅、舒展、有节奏。只是在三十分钟左右快速跑的时候强度稍大,学生好像有些吃力。

以上全是个人观点,对课不对人,如有不当之处望见谅、指教。

听课随感----《放飞蜻蜓》 篇九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故事。

2.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故事的朗读感悟,对资料的合理运用,了解有关蜻蜓的有关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思想感情;并体会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导。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凭借对故事的朗读感悟,有选择地运用摘抄有关蜻蜓知识的资料,丰富对蜻蜓的认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思想感情;并体会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导。

教学难点:有选择地运用摘抄有关蜻蜓知识的资料,丰富对蜻蜓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走近蜻蜓

1.借助教材,走近蜻蜓

⑴(出示蜻蜓休息图片)同学们看,多么可爱的蜻蜓呀!(出示课后练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从陶行知和孩子们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哪些了解?(请同学们打开书,在课文中找一找。)

⑵吃食

(学生发言)你了解了蜻蜓的吃食。(板书:吃食)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书中的语句。(注意“孑孓”的读音)

小结:从蜻蜓的吃食,我们可以发现蜻蜓是益虫,是我们的朋友,所以要放飞蜻蜓。

⑶尾巴

①(学生发言)(板书:尾巴)关于蜻蜓的尾巴,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学生发言, 3、4人)(点击出示课件)请你把课文中描写尾巴的语句读一读。(指名2人读)

②(点击出示课件)陶行知说:“据说,在它——(学生读)。”这个说法正确吗?陶行知先生用了个“据说”,这表明他也不是很有把握,只是听说而已。究竟是怎么回事?谁查找了资料?请你为大家作介绍。(学生发言)

⑷眼睛

(学生发言)蜻蜓的眼睛十分特别。(板书:眼睛)

老师边引读课文边出示课件:它的眼睛很大(点击出示:大眼睛)结构很复杂,是由(引读)——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点击出示:无数小眼睛)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我们一起把描写蜻蜓眼睛的语句读一读。(齐读)

2. 活用资料,走近蜻蜓

⑴示范批注。

关于蜻蜓,同学们手中还有一份资料,大家都读过了吧?你能借助资料把蜻蜓介绍得更加具体吗?比如说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方面来作补充。(展示课本吃食部分)同学们请看,课文介绍了蜻蜓吃苍蝇、蚊子、孑孓,但没讲吃多少,资料上是怎样说的,(指名读)我们可以把它补充在旁边,一起来读一读。。

(示范补充吃食:)一只蜻蜓一小时能吃20只苍蝇或840只蚊子,蜻蜓的幼虫在水中也能消灭孑孓等害虫。

大家不忙写,老师补充了吃食方面,请你们按这样的方法补充其他方面,好吗?

⑵合作批注。

下面我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先讨论确定补写哪方面的内容,(点击出示:1.确定补写内容;);然后认真仔细地阅读资料,划出要补写的相关语句(点击出示:2.读、划相关语句;);大家共同商讨你划出的材料是否恰当,再补写在课文中相应的位置(点击出示:3.补写材料;);最后小组内练说并确定一名发言人(点击出示:4. 确定发言人。)

学生补充,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指导学生从各个方面介绍;提示:你不但找得准确,而且字也写得很漂亮)。

⑶合作成果展示(注意错别字的纠正,病句的指导,语言表达的训练;面向全体学生)。

我们先来补充蜻蜓的尾巴,哪个小组先发言?学生展示、交流。

(注意:①指导以“我们这一小组——”介绍;②口头语言的训练。)

①蜻蜓点水(人们常常看到蜻蜓点水,实际上这是蜻蜓妈妈在生儿育女。雌蜻蜓在产卵时,单独在水面上飞行,然后一次次不断地把尾巴插入水中,产下一些卵,立即又飞起来。这样连续产卵的动作,好像蜻蜓在不断地点水。)

相机出现:蜻蜓点水图片。

——评:“蜻蜓点水”这样一个简单的现象原来蕴含着如此丰富的知识,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啊! 齐读。

学生介绍完后询问:你们小组还有人要补充吗? 其他小组还有补充的吗?——(集中介绍完一个方面再介绍另一个方面。)

②我们再来看看蜻蜓的眼睛

(有一对异常发达的大复眼,几乎占了整个头部的一半,一只大复眼由1万多只小眼组成。——(出示无数小眼的课件)评:多么独特的一双眼睛啊!

在疾飞中,能正确清楚地看到9米开外,处于活动状态的昆虫的各个部分,还能看见在千米以外飞行的同类。

——小结:正是这样一双敏锐的大眼睛,使蜻蜓荣获“捕虫能手”的称号。

关于眼睛,还有要补充的吗?

过渡:除了蜻蜓的吃食、尾巴、眼睛,你还想补充介绍点什么?

③身体细长,胸部背面有两对膜状的翅,休息时翅展开,平放两侧。——你读书很仔细,补充了翅膀的特点,你能用自己的话,把它说得更生动一点吗?(学生说)你真不简单,不但补充了丰富的内容,还把它变成了自己的知识。

④口内生着一对坚硬有力的紫色大鄂,脑袋可任意优美转动。

——评:这是它捕捉飞虫的有利条件。

⑤蜻蜓是昆虫世界中最出色的“飞行家”。在作急促的冲刺飞行中,每秒的速度可达40米左右;还可以连续飞行一小时不着陆。——评:奥运冠军刘翔跨越110米栏用了12秒91,蜻蜓每秒飞行40米,110米只需要两秒多钟,你看,比奥运冠军还快上好几倍,真是当之无愧的“飞行家”!)

3.创设情境,在言语交际中走近蜻蜓。

⑴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蜻蜓的知识,老师也感到受益匪浅,也喜爱上蜻蜓了。(出示捕捉蜻蜓图)瞧,这位同学也很喜爱蜻蜓,他在干什么呢?(用网兜捉蜻蜓)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⑵交际训练。(注意教师角色的转换)

现在老师就是这位同学捕捉蜻蜓的同学,你想对我说什么?

(为什么说蜻蜓是益虫?)我知道蜻蜓是益虫,可我并不想伤害它,我只是想观察观察它。这眼睛可真大呀,和我们人的眼睛有什么不一样吗?

这尾巴又细又长,有什么作用?

蜻蜓身上还有什么秘密?你们能告诉我吗?

蜻蜓能消灭这么多的害虫,可真厉害呀!不过,我并不想伤害它,只是想仔细地看看它长得什么样子。

过渡:蜻蜓是“飞行家”,是“捕虫能手”,是我们的朋友……孩子们入神地听着陶行知先生的话。

二、走近陶行知

1.课文中陶行知先生是怎样劝说孩子们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划出描写陶先生神态、动作的词语,再读一读,体会体会,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读、划,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讨论,朗读体悟。

“慈爱地抚摸”“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从这里你看出了陶先生的什么?请你再读一读,体会体会。(指名2、3人读)

“高高举起” ——为什么要高高举起?(举得高,孩子们才能看得清。)多么关心孩子啊,处处为孩子着想。我们一起把这一句读一读。

“小心地翻过去”——你读出了什么?是的,他要求孩子们放飞蜻蜓,他自己也十分爱护蜻蜓。大家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用商量的口吻”“还给”——陶行知先生没有居高临下,他非常民主,把放飞的决定权交给孩子们,让他们放得心甘情愿。你能把这种语气读好吗?请你试一试。(指名2人读)我们一起来读。

3.拓展引申。

陶行知先生(出示头像课件)就是这样一位尊重孩子、热爱生命、提倡民主的大教育家,从他的一些名言中我们可以更为真切地了解他。

出示名言,配乐朗诵:

捧着一颗心来,(大家一起读)不带半根草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别人是这样赞扬他的,

出示:万世师表(宋庆龄先生颂扬他为“万世师表”)

永久不死(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题词“永久不死”)

4.关于陶行知的故事还有很多,关于蜻蜓,关于有益昆虫的话题也有很多,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小朋友课后去搜集,去了解。(出示要求)同学们一起读。(课外延伸:读名言,讲故事,走近陶行知;查资料,做笔记,介绍有益昆虫。)

个人的教育心得体会 篇十

今天,我们和xxx的志愿者一起来到了“小逗号”幼儿园开展关于“假期安全”的活动。说实话,这也是我第一次亲自负责的活动。

从构思、策划、制作PPT到最后正式给小朋友们上课,整个过程经历了反复的修改、校对和排练,可以说,在准备的阶段,我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虽然也碰到过困难和挫折,但是我想,若是少了这些,我们的活动可能也不会那么成功。小朋友们灿烂的笑容是对我们的肯定。

当然,刚开始的时候,小朋友们还是显得和我们比较生疏的,不过,在和我们一起唱了“喜羊羊与灰太狼”,观看了生动有趣的安全教育情景剧之后,大家之间的距离好像渐渐的拉近了,小朋友们的积极性也不断的高涨起来。通过一个个的小游戏和问答环节,小朋友们在收获了精美的奖品的同时,也大致掌握了初步的安全知识。而我们的活动,以“折纸鹤”这一温馨的场面落下了帷幕。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我在积累了经验的同时,也收获了许多,尽管欠缺的还不少,可是我相信——今天,对我们和小朋友来说,都是很宝贵美好的记忆。

听课随感----《放飞蜻蜓》 第十一篇

【教学难点】了解蜻蜓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时

一、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放飞蜻蜓

2、齐读题目。

3、读了题目,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想提出来吗?

(谁放飞了蜻蜓?为什么要放飞蜻蜓?)

4、提得非常好,我们围绕这两个问题学习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课题,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促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标出没有把握读好的字。

2、放课文范读课件。

(要求学生特别听准刚才画出来的生字词的读音,并标上拼音。)

3、同桌互相认读预习时画出来的生字、词,纠正读音。

4、指名读生字、词,检查、订正读音。

5、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要求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⑴标出有几个自然段。

⑵思考: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谁为什么放飞了蜻蜓?)

6、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相机简介陶行知生平。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线,只有读通,才能读懂,按循序渐进原则,先读准字音,再读通句子,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

⑴、组内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别人,看看谁的方法多。

⑵、指名全班汇报交流,新方法予以鼓励推广。

2、指导书写。

⑴、仔细观察每个字,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⑵、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请老师或会写的同学示范。

⑶、你认为哪个字你能写得最好,写给大家看看。

3、检查订正,评价谁写得好,写得美观。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中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已掌握的识字方法的基础上应予以巩固提高,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对识字、写字能力应有更高的标准,并为之奋斗。】

四、小结课堂,布置作业。

基础性作业(人人必须完成好)

1、比一比,再组词。

抢( ) 蝇( ) 构( ) 复( )

枪( ) 绳( ) 够( ) 夏(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谁) 因为 所以 地放飞了蜻蜓。

拓展性作业(人人都来试一试,看谁独到,看谁勤)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捉( ) 吃( ) 停下( ) 调整( )

放( ) 送( ) 展开( ) 保持( )

2、课后认真朗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设计意图:充分肯定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作业,基础性作业是对本节课堂教学重点的检测与巩固,拓展性作业设计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 二 课时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初读了课文,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谁愿说一说?

2、谁愿汇报自己不理解的的问题。

(1、陶行知为什么劝孩子们把蜻蜓放了?2、他为什么还向孩子们介绍蜻蜓的尾巴和眼睛?)

【设计意图:子曰“温故而知新”,此环节的设计既是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内容的把握情况,又是将学生思维引入本节课学习的重点,使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连接起来。】

二、细读感悟

(一)、围绕“陶行知怎样劝孩子们放飞蜻蜓”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反复朗读,深入体会。

1、默读课文,想想:陶行知先生说了几次话,用“-----”画出他说的话。

2、汇报后,自由读读这些话,自主体验这些话的意思。

3、看看课文,再想想:陶行知先生是怎样对孩子们说这些话的?自由读读这些话,读出语气。

4、指名读,读出语气,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大家评一评。

5、重点体会陶行知第一次和最后一次说的两句话:①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一个名叫翠贞的小女孩儿的头,说:“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②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

⑴、换成陈述句与原句比较,体会陶行知说话语气的委婉,

⑵、读出慈爱的、商量的委婉语气。

6、每次陶行知说完话后,孩子们有什么表现?

(从孩子们的反应进一步衬托出陶行知的平易近人、对孩子真诚的关爱。)

(二)、探究课文,寻找答案。

直接劝孩子们把蜻蜓放了就行了,为什么陶行知要向孩子们介绍蜻蜓的眼睛和尾巴?

(1)认真读陶行知介绍蜻蜓眼睛和尾巴的语言,你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

(2)说说蜻蜓各部分特点及功能。播放相关介绍蜻蜓各部分特点及功能的课件,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3)说说陶行知这样对孩子们详细介绍,目的何在。

(只有更多地了解蜻蜓,才会更加喜欢蜻蜓,保护蜻蜓。)

(三)、继续朗读,说说感受,分角色表演。

1、放飞了蜻蜓,孩子们什么心情?读出这种感觉。

2、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人的不同语气和心情。

3、自由组合分角色表演读。指名表演读。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在整过教学环节设计上,紧紧围绕读书与交流,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特别是分角色表演读,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使体验更加细腻,使感知更加深刻。】

三、总结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说说你的收获。(可以引导学生从字词、语句、懂得科学知识和道理等多方面来谈。)

2、学完课文,你还有问题吗?如“蜻蜓尾巴被自己吃掉了一截,真的会再长出来吗?”“蜻蜓眼睛为什么能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可指导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课下查资料,教师提供一些途径、方法。比如网络搜索等。)

【设计意图:遵循走出教材,走向开放的大语文教学观,留给学生较大的空间,便于自主选择,使语文课堂有效向课外延伸。】

四、布置作业

基础性作业(人人必须完成好)

1、把你喜欢的词语摘抄下来。

2、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话,说说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收获。

拓展性作业(人人都来试一试,看谁独到,看谁勤)

1、你见过的蜻蜓是什么样的?用几句话把它的样子写下来。

2、搜集更多关于蜻蜓的资料,进一步了解蜻蜓的特点和它对人类的好处,向大家说一说。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作业设计的层次性和语文学科的开放性,把学生的学习由课堂引向课外。】

个人的教育心得体会 第十二篇

信息技术在迅速改变社会的同时,也给教育以更大的发展空间。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它们为教育和学习突破时空的限制,为教育大众化的同时更加个别化和个性化提供了日益先进的技术支撑。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尤其是教育手段的变化使得传统教育正在面临着根本性变革。

现代远程教育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等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它是传播信息、学习知识、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教育手段。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极大地推动了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学模式的变革。我们不禁惊呼:网络改变了教育!

当今的教育应该是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育,所以它也是提高和推动学校教育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解决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匮泛、弥补师资力量不足、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通过农村远程教育能提高我们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1.现代远程教育对于农村教师是一门新科学、新技术,一开始使用有所畏难情绪,学校切实做好了教师学习活动,大家都有极强的求知欲,大家都希望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为此,我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远程教育教师培训计划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我校教师都能熟练地使用远程教育设备,为将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提供了保障。

2、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远程教育项目工程进入村校,是个新鲜事物,对于多数是中老年教师的我校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了提高我校教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水平,结合实际情况的开展了如下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每学期组织观摩远程教育资源中的示范课,或者组织本校教师上观摩课,看完后及时组织教师结合当前的课程改革,从教学思想、课程结构、教学技巧等角度思考,从中领会课中蕴含的新课标、新理念、新方法、新思想,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每月开展一次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的。体备课。远程教育资源涵盖了多门学科,是很好的备课素材。我们在备课以前选择好。体备课课题,由全校教师自行观看优秀课例,进行分析、理解,确定教学目标,.用什么教学方法,贯穿什么教学思想,怎么样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来帮助突破教学重难点,提出备课中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在。体会议上,先说课,后。体探讨,充分交流意见,总结出共识部分;最后各位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根据自己所教的班级、学科,做出适当的调。。从实践效果来看,既充分利用了远程教育资源,又凝聚了全体教师的。体智慧,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协作,促使教师用好、用活远程教育资源。

3、总结交流,不断提高。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在使用远程教育资源上课后,写教学反思,思考自己在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不足和缺点;探讨改进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二、通过现代远程教育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面向农村广大学生,引入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中小学教育的传统模式,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应变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践证明:中小学生对现代远程教育兴趣非常。本文。由方的浓厚,普遍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内容丰富、生动直观,易懂、易记,便于理解。广大教师普遍认为教学光盘和卫星资源学科比较齐全,内容丰富,适应面广,实用性强,符合农村学校的教学实际,大大弥补了学校资源的不足。教师在教学中根据需要,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综合发挥多媒体优势,使课堂呈现动静交错、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激发了师生教与学的兴趣,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学校师生还根据学习需要,打破教材的限制,主动在网络中浏览和下载有关学习内容,拓宽视野,自主学习,增长见识,丰富生活的。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全新的改变,新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在学生中逐步树立,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我校教师在利用”工程”提供的资源和手段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注意力。中,并受到多重感官刺激,易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容易使学生将感性认识转化为。性认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创设自主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形成愉快的学习氛围;容易实施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总之,远程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面对困难和挑战,我愿同各位同仁一道,努力工作,克服困难,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为农村基础教育实现新跨越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听课随笔感悟 第十三篇

随着教育形势快速发展,对我们新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教师,我们有许多不足之处,由于教育教学经验的欠缺,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学校的新教师培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为我们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通过这几天的简短培训,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内涵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县教育领导和骨干教师的讲座的讲话为我将来的工作初步地指明了方向,使我明白教师这个职业的沉重份量,对我日后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意义。

对于我们这些新教师,县教育局领导为我们考虑的非常周全。从始业教育到专业成长,从师德学习到班主任培训,从教师教学工作,到学生学习常规,面面俱到,细致入微,在各方面对我们加以培训。让我们树立起师德观念,规范教学过程,从而迈好第一步。

通过对几种教育法规的学习,我了解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义务——教书育人。教师应无私地将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维护自己的学生,并关爱他们,以自己高尚的品行为学生树立起榜样。面对后进的学生,不能采用暴力或体罚等行为,要用自己的爱心去教育学生。

教育不仅是教,更是教与学互动的一个过程。一味地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只是一个教书匠的水平。只有通过在教育中不断学习,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才能逐渐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并留意学生的反应和变化,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改正不良的习惯都是教师的基本责任。如果缺乏对学生负责的心态,又如何将工作热情融入自己的工作中呢?更别谈兢兢业业地为学生服务了。

我觉得教师的职业道德,集中体现在教育责任感,关爱学生和工作效率上。教育事业关系着下一代的身心发展,关系着祖国建设的明天,是中国建设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应该是极其强烈的,只有强烈的责任感才能带动起工作的热情和动力,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职业的重要性而投入全部的精力。

教师的职业道德还体现在工作效率上。教师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教师应无私地奉献自己的知识,传授学生先进的文化,提高工作效率。教育可以是一件普通的事,也可以是一件艰难的事,关键看一个老师如何看待。优秀的老师为我们新教师树立了楷模,时刻教育我们不能在工作中只积累经验,更要边教边思考,有所实践,有所创造。

总的来说,光有责任感还是不够的,教师不应只成为学生的导师和帮手,更应该是学生的朋友。所以关心、爱护学生是一个好教师最起码的道德,是强烈责任感的体现和升华。优秀老师能在不同的条件下,坚持不懈地研究教学方法,有所创新,有所成就,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听课随感----《放飞蜻蜓》 第十四篇

第19课《放飞蜻蜓》作业设计目标1、正确书写本课10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词语。2、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3、学会使用一些常用的标点符号。4、通过诵读《放飞蜻蜓》,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培养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经典作业设计案例作业设计设计意图难易程度成语百宝箱。先把成语补充完整,再照样子写几个带数字的成语。七( )八( ) ( )千( )万四( )八( ) 一( )一( ) 结合课文内容,积累有关数字的成语,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建议第一课时使用)☆☆☆读读课文,完成表格。蜻蜓特点功能尾巴眼睛除了书上所说的这些,你还对蜻蜓有哪些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建议第二课时使用)☆☆☆☆读一读《标点符号歌》,再给句子加一加标点。

《标点符号歌》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

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

意思未完用逗号,一句完了用句号。

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

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加引号。

书文名称要标明,前后加上书名号。

有些意思要省掉,可以加个省略号。

转折解释破折号,表示注释加括号。

标点符号用准确,文章清楚都称好。 1、我推开门一看 呵 好在的雪呀 山川 河流 树木 房屋 全都 罩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2、图书馆里的书真多 梅林童话 上下五千年 十万个为什么 我都喜欢看3、不 不 你误会了 他解释着 我不是残疾人 我是给别人送拐杖的帮助学生学会使用一些常用的标点符号。(建议第二课时使用)☆☆☆☆☆

教师听课随笔感悟 第十五篇

这次到兴义五小和册亨实验小学,一共听了十六节课,兴义五小十节,每节课都各有千秋,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让我受到了许多启发,课堂上教师成熟与老练的教姿、教态、教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思维的活跃,更让我看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下面谈一下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1、备课和设计的新颖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在听课中时常看到老师们独特的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让我心动!使我明白一切的手段都可以用来服务教学,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习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渗透法制教育,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设疑导思,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得出认知的理念。

2、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每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3、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使数学更贴近生活,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为生活服务。老师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不是在“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是在“做数学”。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导”中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地获得知识,将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学生的内心感受体验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4、就是老师所特有的魅力,比如说教师的语言。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在上课时,教师语言的魅力深深地令我折服;尤其是课堂教学评价的语言,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对其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时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价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新课改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的信心。作为一名老教师,我一直苦于课堂语言,尤其是对学生的评价。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们的多维评价:“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老师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和胆量”,“你说的观点很有创见,非常可贵,老师想请你再响亮地说一遍”,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以上这些评价,我认为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只要用心去做我们是能办到的。

总之,本次听课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数学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教学可采用“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并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于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面就是给大家整理的15篇老师听课个人感悟,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听课随感的相关认知。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841996.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841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