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优秀4篇(《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优秀4篇)

《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优秀4篇(《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优秀4篇)

更新时间:2023-05-30 02:08:21 点击: 来源:yutu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t7t8美文号整理的4篇《《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知道一粒种子到阳台的木地板走过的历程,理解为什么“它”觉得“很好”。

3.比较《那一定会很好》和课文《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重点难点

1.知道一粒种子到阳台的木地板走过的历程,理解为什么“它”觉得“很好”。

2.比较《那一定会很好》和课文《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童话故事《去年的树》,去年的树的遭遇让我们感到有些淡淡的忧伤。有一粒种子努力生长,它也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它又有哪些奇遇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课文《那一定会很好》。(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2遍,读准字音。

出示重点字词:缩成 努力 茎 手推车 吱吱嘎嘎 拆了 旧木料

2.指名读,师生一起正音。

3.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抓住重点,讨论交流

1.默读课文,把含有“很好”这个词语的句子画出来。

这些“很好”代表着这粒种子的愿望,那么它到底有过哪些愿望呢?它的愿望实现了没有?怎样实现的?小组讨论交流。

情节1:它是种子时。

A.小组交流:它在想什么呢?为什么这样想?(站起来,呼吸新鲜空气。——那一定很很好)

B.指导朗读:哪个词能体现种子一定要站起来的决心?(一定)指导把句子读的响亮坚定。

C.交流:愿望实现没有?怎么实现的?(努力生长,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

情节2:它是大树时。

A.交流:它在想什么呢?为什么?(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很很好)

B.体会心情,指出向往的语气。

C.交流:它是怎么实现这个愿望的?(向农夫拂动,被做成一辆手推车。)成了手推车以后,它什么感受?(真很好)

情节3:它是手推车时。

交流:它为什么想停下来?它怎么想的?抓住“费力”一词,体会它的感受(坐着休息——那一定很很好。)

指导朗读,读出它费力的样子。

情节4:它是椅子时。

A.从它的感受来体会,抓住“吃力”体会心情。(想躺下——那一定很很好。)

B.指导朗读。读出吃力的感受。

情节5:它是木地板时。

A.交流:哪些词语能表现它的感受?“满意”、“舒展”。(很好极了)。

B.讨论:为什么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它觉得自己又变得年轻了。)

C.指导朗读。体会它满意的心情,并读出来。

2.: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走过了一段特殊的历程,每一个历程它都为人类作出了贡献,每一个历程也都为它带来了快乐。

四、对比阅读,讨论异同

前面我们学习了《去年的树》,同样是写树木,从体裁和内容上看,这两文章在有什么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呢?请同学们完成表格,可以四人小组合作,也可以自主完成。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五、围绕主题,练讲故事

1.“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一粒种子在历程中给人类做出了贡献,自己也感到了快乐。如果你是这粒小小的种子,你能把你的奇遇讲给别人听吗?

2.布置作业:给家长或他人讲《那一定很很好》的故事。

《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 篇二

一、课题:

那一定会很好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过程。过程目标:学会默读课文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目标:体会种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追求自己目标的心情变化过程。

三、课型:

新授课

四、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内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2,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六、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阅读法教具:多媒体、PPT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情导入

同学们,童话故事一直伴随着我们长大,她就像一粒美丽的种子播种在我们心田,为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留给我们许多难忘的回忆,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这个奇妙的童话世界。齐读课文——你一定会更好。

二、品读感悟,深化认识。

(一)学习第1—4自然段。

1、轻声读第1—4自然段,思考这部分告诉我们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

3、全班交流。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交流:种子是怎么想的?(课件出示)'这真难受''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指导朗读:读出泥土中种子的难受,读出种子钻出泥土的决心。

(2)指名朗读第

二、三自然段。交流:种子是怎么做的?过了些日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出示)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过了些日子,它长出细细的根、茎和两片小叶子,钻出地面,站在阳光下。

过了很多个日子,它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指导朗读:读出种子喜悦的心情。

指导造句:鼓励学生用上'一边……一边……'说句子。

(3)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交流:种子长成大树后看到了什么?它的想法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出示)高大的树能看到很远的地方,它看见人和动物在山路上走来走去,跑来跑去。'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指导朗读:读出大树的愿望。(二)学习第5—8自然段。

1、轻声读第5—8自然段,思考大树'做一棵会跑的树'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2、学生自由交流。

3、全班交流。(课件出示)农夫把树拖到自家院子里,花了好些日子,做成了一辆手推车。

农夫把谷子、土豆……,还有调皮的儿子放在手推车上,推着车在山路上跑来跑去。跑起来的时候,手推车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真舒服。

'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指导朗读:读出大树为人们服务的自豪心情,读出大树想法的改变。(三)学习第9—10自然段。1。轻声读第9—10自然段,思考大树'坐着休息一会儿'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2、学生自由交流。

3、全班交流。(课件出示)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了,用拆下来的旧木料做了把椅子。 '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指导朗读:读出大树的疲劳,读出大树想法的改变。(四)学习第11—12自然段。

1、轻声读第11—12自然段,思考大树'要是我能躺下'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2、学生自由交流。

3、全班交流。(课件出示)他把坐上去会吱呀摇晃的椅子拆了,锯成小木片,拼成美丽的木地板,铺在了阳台上。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指导朗读:读出大树为自己能够继续为人们服务的自豪心情。

三、再读课文,总结提高

1、指名领读,全班齐读。

2、(课件出示)文中的生字词语。指名读,指名领读,全班齐读。

3、分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

4、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大家一定有很多话想对种子或大树说吧。请大家互相说一说,把你心里的话说出来。

(1)要学习种子的精神,不断进步,不停奉献。

(2)学习大树精神,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人类。

四、课后作业

读五篇童话故事,和同学交流。

五、板书设计

那一定会更好一粒种子——木地板追求“好”的生活努力实现梦想

《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要求:

1.会认“缩、茎”等7个生字。正确朗读理解“舒服、舒展、努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种子成长,树木用途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ppt。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ppt图片:种子破土而出,枝繁叶茂的大树,手推车,椅子,说说想到了什么?

2.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一棵树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其中能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3.板书课题:“那一定会很好”。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ppt,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大树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在文中画出来。

2.小组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讨论交流。

3.交流大树经历的历程。

(板书:种子被泥土包裹——钻出地面——长成高大的树——砍倒做成手推车——拆了做成椅子——成为美丽的木地板)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在大树的变化过程中,大树的心情怎样?(板书:舒服)

5.默读课文,把课文中含有“舒服”这个词语的句子划出来。边交流边出示ppt句子,各种形式读,体会感悟大树变化中的快乐。

6.课堂小结:这是一棵怎样的树?(板书:成长快乐,服务他人也快乐)

四、对比学习,感悟体会。

我们学过《去年的树》,这篇课文也写了一棵树的经历,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1.ppt出示《去年的树》,学生自由朗读。小组讨论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全班交流,师引导体会。

3.ppt出示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有感情地朗读两篇课文。

六、课堂练习

ppt出示练习题。

那一定会很好

舒服种子被泥土包裹

钻出地面

长成一棵高大的树成长快乐

砍倒做成手推车

拆了做成椅子

成为美丽的木地板服务他人

也快乐

《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缩、努”等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3、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教学难点】

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题目质疑,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找准文章的切入点。】

1、揭示课题,板书:9那一定会很好(学生齐读课题)

2、设置疑问:看到题目后,你有什么疑问吗?(自由发言)

3、教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1)谁一定会很好?

(2)为什么会很好?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时注意两点。(课件出示2)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

(2)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出示课件3:生字)

sunjntuzhchijiù

缩努茎推吱拆旧

(1)教师指导:注意读准平舌音“缩”,翘舌音“吱、拆”,后鼻音“茎”。

(2)识记生字

形近字比较:经一茎堆一推折一拆

加一加:“纟+宿=缩”“奴+力=努”“口+支=吱”

谜语:“一日”就是“旧”。

4、全班交流,理解重点词语。

拂动:轻轻抖动。

舒服:身体或精神上感到轻松愉快。

吱吱嘎嘎:拟声词。形容物体受压或摩擦时发出的声音。

吃力:指辛苦;劳累;费力,费劲。

三、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设计意图:抓住“那一定会很好”,从而找出重点句子,培养学生从文中搜寻信息的能力,分析课文的能力。】

1、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读文。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默读课文,把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子画出来。

(课件出示4)

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指导朗读:读出泥土中种子的难受,读出种子钻出泥土的决心。

交流:种子是怎么做的?过了些日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出示5)

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过了些日子,它长出细细的根、茎和两片小叶子,钻出地面,站在阳光下。

过了很多个日子,它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

指导朗读:读出种子喜悦的心情。

指导造句:鼓励学生用上“一边……一边……”说句子。

(课件出示6)

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板书:做一棵会跑的树)

思考大树“做一棵会跑的树”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学生自由交流。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7、8)

农夫把树拖到自家院子里,花了好些日子,做成了一辆手推车。

农夫把谷子、土豆……,还有调皮的儿子放在手推车上,推着车在山路上跑来跑去。跑起来的时候,手推车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真舒服。

(板书:手推车)

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

(板书:要是能停下来,坐着休息)

指导朗读:读出大树为人们服务的自豪心情,读出大树想法的改变。

思考大树“坐着休息一会儿”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学生自由交流,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9)

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了,用拆下来的旧木料做了把椅子。

(课件出示10)

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板书:椅子要是我能躺下来)

指导朗读:读出大树的疲劳,读出大树想法的改变。

思考大树“要是我能躺下”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学生自由交流,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11)

他把坐上去会吱呀摇晃的椅子拆了,锯成小木片,拼成美丽的木地板,铺在了阳台上。

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颗树。

(板书:木地板)

指导朗读:读出大树为自己能够继续为人们服务的自豪心情。

(2)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预设:一棵大树——一辆推车——一把椅子——木地板

四、回顾全文,体味感悟。

【设计意图:比较阅读,归纳异同,学会总结和鉴别文章中心内容。】

1、比较一下,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展示。

(1)相同点:都是写的是一棵树被砍伐后的变迁。

(2)不同点:前一篇是歌颂友情、守信,后一篇是写大树的'奉献精神。

2、师小结:一粒种子是那么渺小,它努力使自己变成一颗大树,它为了服务别人,牺牲的却是自己。希望我们每位小朋友也能像大树一样,外表美,心灵更美,给大家带来方便,带来欢乐。最后,老师把一段名人名言送给大家。

(课件出示12)

如果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给人们的都是些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以及对你的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轻松而愉快。那时你就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高尔基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形近字组词。

宿()怒()经()支()拆()

缩()努()茎()吱()折()

2、加上合适的标点。

种子被泥土紧紧地包裹着它不得不把身体缩成一团这真难受种子想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3、仿写句子。

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

参考答案

1、宿舍发怒已经一支拆开

缩小努力茎叶吱吱折断

2、,。“。”,“,,。”

3、我坐在游船上,一边听着动听的乐曲,一边欣赏着两岸美丽的风景。

【板书设计】

9那一定会很好

能做一棵会跑的树——手推车

能停下来,坐着休息——椅子

要是我能躺下来——木地板

以上就是t7t8美文号为大家带来的4篇《《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828504.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828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