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幼儿园中班教师随笔短篇精选11篇 幼儿园教师中班随笔100篇

幼儿园中班教师随笔短篇精选11篇 幼儿园教师中班随笔100篇

更新时间:2023-06-05 20:24:21 点击: 来源:yutu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随笔吧?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想要更多的了解随笔吗?下面的11篇幼儿园中班教师随笔短篇是由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师随笔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中班教学随笔 篇一

子墨小朋友是一个相当调皮的孩子,而且很好动;为此他的妈妈经常拿他没辙,但是,也有优点,他很聪明,特别喜欢表扬,一表扬就什么都忘了,也表现得很好。

桌子上有些废纸条想扔掉,正好子墨在我旁边,我便说:“子墨,给我扔了这些纸去。”并顺手想递给他,可是他不接,而且还大声说:“我不扔。”然后一溜烟跑了,这令我很吃惊,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中午吃饭的时候总在想这件事情,我想到了子墨的性格,也许他不喜欢我这种说话语气。

下午上课的时候,我又把那块纸拿在手中,把子墨叫了过来,对他说:“子墨好孩子,你帮老师把这块纸扔了垃圾桶里好吗?”这个办法果然灵,他高高兴兴地说“好滴好滴,我扔我扔!”

子墨前后的表现截然不同,是因为我换了一个字,我应该这样说,我把“给”换成了“帮”,前者带有命令的口气,而后者则是商量的口吻,孩子们对于帮更容易接受,看来孩子们对语言是很敏感的,换一种说法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幼儿园中班教师随笔 篇二

让不合群的孩子融入群众

在幼儿园竞赛性游戏活动中,陈宸总是以“这个游戏没劲”为理由推诿,宁愿在旁边独坐也不愿意参与其中。

有一次我组织孩子们在教室内玩“丢手绢”游戏。当小朋友们相互丢了手绢又一圈一圈追逐时,坐在圆圈上的陈宸兴奋不已,一会儿拍手一会儿跺脚,为奔跑的孩子加油呐喊。正当我悄悄关注他投入游戏的状态时,他被丢到了手绢。他二话不说,捡起手绢就跑——无比正常。可惜才离开椅子两步,他就捏着手绢站立在圈外不动了:“我不想玩这个游戏,这个游戏不好玩!”

看着他,我的思绪飞速寻找着引导他再次回归游戏的方法。于是,我先安置好其他孩子继续游戏后,来到陈宸身边,悄悄地问:“你是不是怕做游戏时被别人追上?”“是的,我跑但是别人的。”陈宸边解释边用可怜的眼神望着我。听罢,我拉着他说:“走!老师帮你赢!”他使劲挣脱着:“我不想玩,我肯定跑但是他们。”“怎样会呢?你能够丢给我们班跑得最慢的小朋友啊!你觉得谁是我们班跑得最慢的?”“高智芸没我跑得快!”“哎,要不你去试试!”

陈宸鼓起勇气开始了他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丢手绢游戏,他果然丢给了高智芸,也果然没有被抓住。此时此刻他的脸上写满了赢了以后的欢乐。游戏就这样继续进行着。在短短几分钟里,小朋友们好几次丢给了他,尝到了甜头的他,还是一次次地将手绢丢给了高智芸,结果也同样让人兴奋——他赢了!

此时,我再次停下游戏,引导他思考:除了高智芸以外,还有谁跑得挺慢的?“吴音霏也跑得很慢!”可不是!高智芸每次拿到手绢后总是丢给吴音霏,并且赢得比赛。我再次鼓励陈宸试一试,果然他赢了第二个小朋友!

这天是收获的一天,因为一个不合群的孩子最后真正融入到了我们的群众生活中。在此过程中,他也体会到了赢与输在游戏过程中是能够用智慧解决的。同时也了解到敢于与强者较量也是一种很过瘾的体验,期盼在今后的活动中陈宸能够更加用心勇敢地参与每一项活动。

幼儿园教师随笔中班 篇三

教师节这天,我一进教室,就发现老师的桌子上放着几张好看的贺卡,我看着那么优美的画面,读着那温馨的话语,我陶醉在完美的祝福中。

孩子们也纷纷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嚷开了:“老师,这张漂亮吧,这张是我送给你的教师节礼物,我让妈妈去给我买的。”田庆文说:“这张是我送给你的,还带着音乐呢。”其他小朋友也之后说:“回家后,我也让妈妈买张更好看的送给你。”听着听着,我心中逐渐沉重起来,这天,送祝福卡开了个头,明天、后天会更多,一张比一张精致,一张比一张昂贵,这样比下去,会给孩子们的心灵留下什么呢?这小小的祝福卡,学问还真不小呢,有必要认真地对待。

我正想着教育对策,随手触摸到一个用纸粘的小信封,里面的卡片上画着一个穿花裙子的小女孩在跳舞,红彤彤的太阳照着她,周围开满了鲜花,贺卡的右下脚歪歪斜斜地写着:“佳琦祝老师节日快乐。”

这张卡是佳琦自我亲手制作的,虽然卡片薄薄的、软软的,我却深深感到这张贺卡的份量。这个文静内向的小女孩,此刻却能用自制的贺卡表达自我的情绪,把心中最好的祝福送给老师。我想何不趁此机会给孩子们上一堂教育课呢。

“孩子们,老师十分感谢你们的爸爸妈妈,但是老师更喜欢佳琦的贺卡,因为这是她自我制作的,用自我完美的心来表达对老师的爱,这才是给老师最好的教师节礼物呢。”孩子们听我这么一说,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佳琦,我环视了一下,之后说:“这天的手工课老师教你们制作贺卡,把你们心中的完美祝愿都画出来好吗?”

孩子们高兴地说:“好,我们也来自我制作。”于是,我把区角中准备的所需材料拿出来,让孩子们自我去设计贺卡,看到孩子们个个都那么专心致志,用五彩的油画棒和各种材料尽情地描绘着自我的愿望和祝福……

一会儿,孩子们的杰作都完成了,每个人都显得那么满足和喜悦,我再也听不到谁的贺卡最贵最精美的话了。

中班教学随笔 篇四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每天面对几十位名各色各样的幼儿,再加上园里各种各样繁琐的事情,有时在面对调皮的孩子时我们难免会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在面对孩子们吵吵闹闹的时候,难免会大声斥责幼儿。在一些你反复说都不听的孩子面前,在哪些不遵守规则的孩子面前……在这些时候,我们总希望孩子们能听话,能好好地遵守规则,在这些时候往往也会让老师产生挫败、无力、或者焦虑,进而用发怒的方式来要求幼儿。

吼叫会给孩子带来什么?

1.伤害孩子自尊心和师幼关系

3-6岁是儿童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幼儿园里,和老师生活在一起。吼叫会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很大的伤害,更严重的会影响孩子的性格改变。当你对孩子吼叫的时候,你是在对孩子进行言语上的侮辱,这已经严重摧毁了孩子本来就很脆弱的自尊心。这会让一个平时很乐观的孩子慢慢变得不爱讲话。长期对孩子发脾气、吼叫,不仅会影响良好师幼关系的建立,也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自我否定的消极心理,严重的还会影响他们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2.无法正确处理情感

孩子对情绪信息的处理存在一个逐步接受的过程,孩子遇事哭闹,很大程度上是不知道目前所遭遇的情绪应该如何正确表达,如果此时老师以吼叫制止哭闹,不进行情绪的疏导,孩子就会将此时的感受归咎于不好的、负面的,即使长大成人以后面对类似的情绪也会不知所措。

3.孩子学会吼叫

3-6岁的幼儿没有正确的是非观,无法辨别事物的正确与否。而且这个时期的孩子特别爱模仿,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你大声吼他,他将来在外面也大声吼别人,这会影响到幼儿的人际交往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

如何做到零吼叫?

1.耐心倾听

作为一名老师,当面对不听话犯错的幼儿时,关键是要找出孩子犯错的原因,从源头下手,把原因除去。

此时老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下来,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老师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2.放下身段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蹲下来和幼儿交流,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知道孩子内心想要的是什么,和孩子平等的交流。

3.让孩子去体验后果

在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的好奇心特别重,当你越是告诉她不要干什么时候,她越是想尝试。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老师的话,你再怎么吼叫也是无用的。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教师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老师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4.学会感同身受

平时的告诫之外,教师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5.给一个选择

也就是说,不要只说“不可以”、“不允许”、“立刻”、“你给我”之类的词语,请指出一条可以的路来给他走。

每次给孩子留一些余地,而不是采用激烈的态度制止孩子的行为,慢慢地好习惯就养成了。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是天底下最光荣的职业,但我们肩上的担子也是非比寻常的,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更应该严格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名“零吼叫”老师。

幼儿园中班教师随笔 篇五

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注重机械的技能训练与抽象的逻辑推理,而忽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以致于使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枯燥无用、神秘难懂的印象,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为此,我们必须摒弃过去“斩头去尾烧中段”的做法,力求做到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到数学就在自我身边,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必须认真学好数学。

(一)寻求知识背景激起学生内需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算理、法则等都可经过追根寻源找到其知识背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知识向前延伸,寻求它的源头,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从何处产生,为什么会产生。在此基础上再来教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利用生活原型帮忙学生建构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征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许多学生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实,涠喑橄蟮氖学知识,只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进行教学,就能变抽象为形象,学生的学习也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怕学为乐学。

(三)用于现实生活领略数学风采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了解知识从哪里来,更要让学生明白往何处去,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顺利地解决“怎样去”的问题,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数学资料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注重机械的技能训练与抽象的逻辑推理,而忽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以致于使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枯燥无用、神秘难懂的印象,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为此,我们必须摒弃过去“斩头去尾烧中段”的做法,力求做到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到数学就在自我身边,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必须认真学好数学。

中班幼儿老师教育随笔 篇六

我班的王晓芳小朋友特别听话,上课非常认真,也不跟别的小朋友胡闹。就是有一点,平时沉默寡言,不爱说话,总喜欢自己一个人静静的玩。

我知道这个孩子不善交往,必定会为她的将来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我决定给她改掉这个坏毛病。我首先鼓励别的小朋友主动和她玩。问她:别的小朋友和你玩你高兴吗?那你去跟别的小朋友玩,他们会怎样呢?她很快就明白了我的意思,并也主动的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

过了一段时间王晓芳小朋友开朗多了,也爱说爱笑了,还交了好几个小朋友呢。我真替她高兴,家长对她的改变也很高兴。

中班幼儿老师教育随笔 篇七

一个跟着一个走是幼儿进入园需掌握的最基本的常规。

常常信步游走,他们即使排队也总将队伍走得稀稀拉拉,很多老师为了尽快将队伍走成型,就让幼儿一个拉着一个排队走,即后面的幼儿拉着前面幼儿的衣服走。我认为这种做法弊端颇多。首先,刚入园的幼儿同伴间互不熟悉,还不善于相互交往,许多幼儿不愿意让别人拉自己的衣服;互相拉着也是被拽着衣服的幼儿有不适感,于是就经常发生推拉、扯打、哭闹的现象。其次,幼儿用手拉着前面幼儿的衣服,腾不出手扶栏杆等辅助物,不利于自身平衡,同时由于是相互拉扯着,幼儿还要顾及整个队伍的平衡(这对于他们是很难的),一人走快一步,势必引起整个队伍的骚动,还往往出现一人摔跤,多人跌倒的情况。再次,如此训练,幼儿只能迈着机械的步伐盲目跟从,束缚了幼儿的手脚,幼儿毫无自主,不利于幼儿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建议:教师再引导幼儿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时,不妨先开展小组练习,然后再进行全班练习。为了帮助幼儿能整齐地排队走,教师可要求幼儿现在窄窄的走廊里或沿着地上画好的标记走,然后再到比较广阔或复杂的地带(如楼梯)练习,采取这种由易到难的练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幼儿排队走的速度。

幼儿园教师随笔中班 篇八

我班幼儿尹中玉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她心里都明白,但是几乎从来不主动举手发言,即使老师请她,她也不愿意把自我明白的告诉大家,但是与小朋友在一齐时,又说又笑,由此看来其实她不内向。在活动中我有意的经常提问她,以为多提问多鼓励她就会回答的,但是恰恰相反,还是不起作用。

遇到这样的幼儿,经过仔细分析,我实施了如下方法:首先搞好师幼关系,只有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使幼儿心目中产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做幼儿的知心朋友,构成良好的教育基础,幼儿就会喜欢老师,并愿意与老师沟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在学习、生活中多关心、体贴孩子,孩子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那份爱、那份关怀,自然也会和教师沟通。

再是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家长就应用心配合老师,进一步训练幼儿的说话潜力,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压抑孩子天真的本性,给孩子创造表达表现的机会,提高幼儿主动表达的兴趣。让幼儿享受成功的快乐,塑造自信。既使有一点点进步,也要给予鼓励。

其次,正面引导幼儿,让幼儿获得自信心,让幼儿在支持、鼓励中去创造表现,相信更适宜。用自我的一颗爱心,一双慧眼,及时发现像尹中玉这样带有某种自我抑制孩子的表现欲。帮忙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胆怯心理。例如老师说:“没什么,试一试,错了也没关系。”如对幼儿说:“你真棒,回答的真好。你是这样认为的。”孩子会有“老师支持我”、“我能行”的喜悦与自豪感,最终会主动的表达。还能够用奖励小红花等方法激发孩子去表现,再者孩子需要时也能够给他一点提示。

中班教学随笔 篇九

《插班孩子》

对于插班进来的孩子来说,离开了熟悉的幼儿园,熟悉的老师,熟悉的小朋友,来到一个又要重新熟悉的新环境,对于这时的他们来说难免会有一点小情绪。就如我班今年插班进来的小女孩郁家宁,可以说她是感情很丰富的一个孩子,特别爱她的妈妈,记得那次上课,我让孩子们对着妈妈的照片说一声“妈妈,我爱你”,那时的她又一次哭了,我问她你为什么哭呀,她说:我想我妈妈了”。

一个多月来,妈妈每天送她来幼儿园她都舍不得妈妈离开,抱着妈妈不肯放手,觜里还不停的说:妈妈你早点来接我,妈妈你中午来看看我”。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老师当然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爱,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我们幼儿园的环境,熟悉老师,结识新的小伙伴,我选出几名性格活泼开朗,有较强活动能力的幼儿帮助接待她,多主动和她交流,和她一起玩,让她不会感到寂寞,感受到伙伴给与的快乐,而我也经常的抱抱她,和她说说快乐的事,让她感受到老师的爱。所以现在的她,早晨来虽然还是有点小情绪,但相比前一个月,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这让我们老师很欣慰,因为看到了她的进步,她的改变,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她一定会很快乐。

中班教学随笔 篇十

《游戏就是学习》

许多家长对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往往不甚理解,有的家长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的途中常常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学什么啦”?如果孩子说:我们玩游戏了!家长心中就会埋怨幼儿园,怎么老玩不学呢?有的家长看幼儿园老让孩子玩游戏,他们就在家中自己花时间教幼儿学习。这分明是将游戏与学习对立起来。其实,对幼儿来说,游戏就是学习。幼儿正是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发展起来的。

幼儿有好动的特点和天性,游戏充满各种有趣的活动,可以使幼儿身心处于积极状态,满足他们爱活动的需要。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具有自控力差和情绪性的特点,他们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在游戏中形象有趣的玩具、游戏材料和各种动作吸引幼儿游戏不需要有意的控制力。幼儿有好奇和爱模仿的得心理特点,他们对成人的许多活动都很感兴趣,但又力不能及,通过游戏可以模仿成人的劳动和各种活动,如在游戏中他们可以当妈妈、老师、司机、售货员、厨师、解放军等等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将爱游戏作为幼儿的第一心理特征。可见游戏对幼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

幼儿园中班教师的工作随笔 第十一篇

中班的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理能力,而对于“说到就要做到”这一概念,孩子们就显得不堪一击了。

一次语言活动中,我询问孩子们:你们在家里都能帮助妈妈做些什么事情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举手抢着回答,比如:扫地、擦桌子、洗碗、倒水、倒垃圾……孩子们越说越起劲,我便表扬他们:“你们真棒!”可是,放学之后我询问了几个家长,他们诚恳地说自己的孩子什么也不做,捣乱倒是真的,听到这样的回答我不禁心中有了些许凉意,孩子们这样的问答究竟是撒谎还是无心地只是回答问题呢?

日常谈话活动中,我对孩子们讲:“我知道你们都是好孩子,能帮妈妈干家务了,那么,小朋友既然都说自己能帮妈妈做家务了就一定要做到,要不然就是撒谎的坏孩子了。”孩子们听后都点了点头,示意明白了。第二天早上,有几个家长找我谈话,说自己的孩子昨天回家后抢着做家务,好像一下子变了个人似的,我只是笑了笑,没有做更多的解释,我相信孩子们已经明白“说到就要做到”的意思了。

在教育孩子时我们没有必要刻意地去拆穿他们,让他们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们毕竟是孩子,有时候撒谎并不是真心地去欺骗任何人而是不经意地脱口而出,也许就是因为我们的一句话而让孩子改变许多,所以我们要耐心地去引导他们,对他们多一些包容和谅解,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收获得更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11篇幼儿园中班教师随笔短篇就是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中班教师随笔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827043.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827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