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标准格式精选9篇(毕业论文标准格式精选9篇是什么)

毕业论文标准格式精选9篇(毕业论文标准格式精选9篇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5-01 19:18:33 点击: 来源:yutu

关于CPU主要的性能指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t7t8美文号为您精心整理了9篇《毕业论文标准格式》,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cpu性能是什么: 篇一

CPU的英文全称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即中央处理器。CPU从雏形出现到发展壮大的今天,由于制造技术的越来越先进,其集成度越来越高,内部的晶体管数达到几百万个。虽然从最初的CPU发展到现在其晶体管数增加了几十倍,但是CPU的内部结构仍然可分为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三大部分。CPU的性能大致上反映出了它所配置的那部微机的性能,因此CPU的性能指标十分重要。 CPU主要的性能指标有以下几点:

第一:主频,也就是CPU的时钟频率,简单地说也就是CPU的工作频率。一般说来,一个时钟周完成的指令数是固定的,所以主频越高,CPU的速度也就越快了。不过由于各种CPU的内部结构也不尽相同,所以并不能完全用主频来概括CPU的性能。至于外频就是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而倍频则是指CPU外频与主频相差的倍数。用公式表示就是:主频=外频×倍频。(笨笨熊注:我们购买计算机主要看CPU的主频)

第二:内存总线速度或者叫系统总路线速度,一般等同于CPU的外频。内存总线的速度对整个系统性能来说很重要,由于内存速度的发展滞后于CPU的发展速度,为了缓解内存带来的瓶颈,所以出现了二级缓存,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差异,而内存总线速度就是指CPU与二级(L2)高速缓存和内存之间的工作频率。

第三:工作电压。工作电压指的也就是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早期CPU(386、486)由于工艺落后,它们的工作电压一般为5V(奔腾等是3.5V/3.3V/2.8V等),随着CPU的制造工艺与主频的提高,CPU的工作电压有逐步下降的趋势,Intel最新出品的Coppermine已经采用1.6V的工作电压了。低电压能解决耗电过大和发热过高的问题。这对于笔记本电脑尤其重要。(笨笨熊注:新赛扬是1.5V)

第四:协处理器或者叫数学协处理器。在486以前的CPU里面,是没有内置协处理器 的。由于协处理器主要的功能就是负责浮点运算,因此386、286、8088等等微机CPU的浮点运算性能都相当落后,自从486以后,CPU一般都内置了协处理器,协处理器的功能也不再局限于增强浮点运算。现在CPU的浮点单元(协处理器)往往对多媒体指令进行了优化。比如Intel的MMX技术,MMX是“多媒体扩展指令集”的缩写。MMX是Intel公司在1996年为增强Pentium CPU在音像、图形和通信应用方面而采取的新技术。为CPU新增加57条MMX指令,把处理多媒体的能力提高了60%左右。(笨笨熊注:现在“铜矿”PⅢ还有MMX2技术,将来还会有三代、四代MMX技术,名称可能不同,意思是一样的)

第五:流水线技术、超标量。流水线(pipeline)是 Intel首次在486芯片中开始使用的。流水线的工作方式就象工业生产上的装配流水线。在CPU中由5~6个不同功能的电路单元组成一条指令处理流水线,然后将一条X86指令分成5~6步后再由这些电路单元分别执行,这样就能实现在一个CPU时钟周期完成一条指令,因此提高了CPU的运算速度。超流水线是指某型 CPU内部的流水线超过通常的5~6步以上,例如Pentium pro的流水线就长达14步。将流水线设计的步(级)数越多,其完成一条指令的速度越快,因此才能适应工作主频更高的CPU。超标量是指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可以执行一条以上的指令。这在486或者以前的CPU上是很难想象的,只有Pentium级以上CPU才具有这种超标量结构;这是因为现代的CPU越来越多的采用了RISC技术,所以才会超标量的CPU。

第六:乱序执行和分枝预测,乱序执行是指CPU采用了允许将多条指令不按程序规定的顺序分开发送给各相应电路单元处理的技术。分枝是指程序运行时需要改变的节点。分枝有无条件分枝和有条件分枝,其中无条件分枝只需要CPU按指令顺序执行,而条件分枝则必须根据处理结果再决定程序运行方向是否改变,因此需要“分枝预测”技术处理的是条件分枝。

第七:L1高速缓存,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级高速缓存。在CPU里面内置了高速缓存可以提高CPU的运行效率。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采用回写(Write Back)结构的高速缓存。它对读和写操作均有可提供缓存。而采用写通(Write-through)结构的高速缓存,仅对读操作有效。在486以上的计算机中基本采用了回写式高速缓存。

第八:L2高速缓存,指CPU外部的高速缓存。Pentium Pro处理器的L2和CPU运行在相同频率下的,但成本昂贵,所以Pentium II运行在相当于CPU频率一半下的,容量为512K。为降低成本Intel公司曾生产了一种不带L2的CPU名为赛扬。(笨笨熊注:现在铜矿及新赛扬的L2缓存与CPU同频,所以高端1G以上的芯片大战中Intel暂时领先于L2只有主频一半或三分之一的AMD的K7)

第九:制造工艺, Pentium CPU的制造工艺是0.35微米, PII和赛扬可以达到0.25微米,最新的CPU制造工艺可以达到0.18微米,并且将采用铜配线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CPU的集成度和工作频率。

相关AMD阅读推荐: 篇二

1999 年,ATI 在Nasdaq上市,开始以美元计算自己的价值。2000 年4 月,ATI 的第6 代图形芯片Radeon256 诞生。其提供了对DDR-RAM的支持,节省带宽的HyperZ 技术,完整地T&L 硬件支持,Dot3,环境贴图和凹凸贴图,采用2 管线,单管道 3 个材质贴图单元(TMU)的独特硬件架构。

由于架构过于特殊,第三个贴图单元直到Radeon256 退市的时候也没有任何程序支持它。Radeon256 的渲染管线非常强大,甚至可以进行可编程的着色计算。

2001 年,ATI 推出了新一代的芯片R200 。2001 年,宣布自己将采用类似NVIDIA的芯片生产运作模式,开放旗下芯片的显示卡生产授权,让第三方厂商可以生产基于ATI 图形芯片的显示卡产品,以加强自己图形芯片的销售以及缩短图形芯片新品的研发周期。2002 年2 月,ATI 从R200 向R300 转变的过程中收购了ArtX公司,并将其设计的“Flipper”卖给了任天堂作为其游戏机“GameCube”的显示芯片。2002 年8 月,ATI显卡芯片史上最具有传奇色彩的R300 核心问世。2003 年2 月,ATI 推出超频版R300,命名为 R350 与R360,在市场上仍然获得了成功。

2004 年5 月,ATI 的R420(即R400)发布。2005 年10 月,ATI 发布R520 。与R420 一样只有16 条渲染管线,在采用极线程分派处理器后,R520 能够最多同时处理512 个线程,先进的线程管理机制使得每条渲染管线的效率大为提升;8 个引入SM3.0 的顶点着色单元,动态流控指令得到了支持,采用R2VB 的方式绕过了SM3.0 对VTF 的规定;采用了256 位的环形总线尽管增加了内存的延时,却灵活了数据的调度;支持FP32 及HDR+AA;而先进的Avivo 技术使得ATI 产品的视频质量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ATI 认为未来游戏将会对Shader 的要求更高,所以像素着色单元与TMU 的比值应该更大。

于是R580 采用了48个3D+1D 像素着色单元,却使用了与R520 相同的16TMU 。这种奇特的3:1 架构被证明在如极品飞车10和上古卷轴4等PS 资源吃紧的新游戏中能够获得比传统的1:1 架构更为优秀的表现。先进的软阴影过滤技术Fetch4 则让R580 对阴影的处理更有效率。

看了英特尔cpu性能排行文章内容的人还看:

代酷睿 篇三

第八代i3是四核四线程,如果能在600多元价位(散片),相当于i5-7XXX变相降价到600多元,这是锐龙出来逼迫intel出的大招。

CPU主要的性能指标: 篇四

第一、主频,倍频,外频。经常听别人说:“这个CPU的频率是多少多少。。。。”其实这个泛指的频率是指CPU的主频,主频也就是CPU的时钟频率,英文全称:CPU Clock Speed,简单地说也就是CPU运算时的工作频率。一般说来,主频越高,一个时钟周期里面完成的指令数也越多,当然CPU的速度也就越快了。不过由于各种各样的CPU它们的内部结构也不尽相同,所以并非所有的时钟频率相同的CPU的性能都一样。至于外频就是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而倍频则是指CPU外频与主频相差的倍数。三者是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的:主频=外频x倍频。

第二:内存总线速度,英文全称是Memory-Bus Speed。CPU处理的数据是从哪里来的呢?学过一点计算机基本原理的朋友们都会清楚,是从主存储器那里来的,而主存储器指的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内存了。一般我们放在外存(磁盘或者各种存储介质)上面的资料都要通过内存,再进入CPU进行处理的。所以与内存之间的通道枣内存总线的速度对整个系统性能就显得很重要了,由于内存和CPU之间的运行速度或多或少会有差异,因此便出现了二级缓存,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差异,而内存总线速度就是指CPU与二级(L2)高速缓存和内存之间的通信速度。

第三、扩展总线速度,英文全称是Expansion-Bus Speed。扩展总线指的就是指安装在微机系统上的局部总线如VESA或PCI总线,我们打开电脑的时候会看见一些插槽般的东西,这些就是扩展槽,而扩展总线就是CPU联系这些外部设备的桥梁。

第四:工作电压,英文全称是:Supply Voltage。任何电器在工作的时候都需要电,自然也会有额定的电压,CPU当然也不例外了,工作电压指的也就是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早期CPU(286枣486时代)的工作电压一般为5V,那是因为当时的制造工艺相对落后,以致于CPU的发热量太大,弄得寿命减短。随着CPU的制造工艺与主频的提高,近年来各种CPU的工作电压有逐步下降的趋势,以解决发热过高的问题。

第五:地址总线宽度。地址总线宽度决定了CPU可以访问的物理地址空间,简单地说就是CPU到底能够使用多大容量的内存。16位的微机我们就不用说了,但是对于386以上的微机系统,地址线的宽度为32位,最多可以直接访问4096 MB(4GB)的物理空间。而今天能够用上1GB内存的人还没有多少个呢(服务器除外)。

第六:数据总线宽度。数据总线负责整个系统的数据流量的大小,而数据总线宽度则决定了CPU与二级高速缓存、内存以及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一次数据传输的信息量。

第七:协处理器。在486以前的CPU里面,是没有内置协处理器的。由于协处理器主要的功能就是负责浮点运算,因此386、286、8088等等微机CPU的浮点运算性能都相当落后,相信接触过386的朋友都知道主板上可以另外加一个外置协处理器,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浮点运算的功能。自从486以后,CPU一般都内置了协处理器,协处理器的功能也不再局限于增强浮点运算,含有内置协处理器的CPU,可以加快特定类型的数值计算,某些需要进行复杂计算的软件系统,如高版本的AUTO CAD就需要协处理器支持。

第八:超标量。超标量是指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可以执行一条以上的指令。这在486或者以前的CPU上是很难想象的,只有Pentium级以上CPU才具有这种超标量结构;486以下的CPU属于低标量结构,即在这类CPU内执行一条指令至少需要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时钟周期。

第九:L1高速缓存,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级高速缓存。在CPU里面内置了高速缓存可以提高CPU的运行效率,这也正是486DLC比386DX-40快的原因。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容量越大,性能也相对会提高不少,所以这也正是一些公司力争加大L1级高速缓冲存储器容量的原因。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本文来自脚本之家

第十:采用回写(Write Back)结构的高速缓存。它对读和写操作均有效,速度较快。而采用写通(Write-through)结构的高速缓存,仅对读操作有效。

第十一:动态处理。动态处理是应用在高能奔腾处理器中的新技术,创造性地把三项专为提高处理器对数据的操作效率而设计的技术融合在一起。这三项技术是多路分流预测、数据流量分析和猜测执行。动态处理并不是简单执行一串指令,而是通过操作数据来提高处理器的工作效率。

英特尔cpu性能排行相关信息: 篇五

赛扬系列有775针的,还有1155针的,基本上以双核为主,以低端和中低端产品为主。奔腾系列有775针,有1155针,也有1156针,都是双核心,也是以低端和中低端产品为主。酷睿2系列分为E系列和Q系列,以775针为主,有双核心和四双核,以中低端,中端和中高端产品为主。酷睿 I 系列就分为I3、I5和I7三个系列,I3以中端为主,有1156针,1288针,还有1155针的(这是I3二代),双核心。I5以高端为主,有1156针和1155针(I5二代),四核心。I7的话,从中端到高端发烧都有,有1156,1366和1155针(I7二代)还有其它零散的,基本上很多针脚都有,核心从双核到六核。

CPU性能参数 篇六

计算机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由CPU的性能决定,而CPU的性能主要体现在其运行程序的速度上。影响运行速度的性能指标包括CPU的工作频率、Cache容量、指令系统和逻辑结构等参数。

主频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兆赫(MHz)或千兆赫(G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处理数据的速度。通常,主频越高,CPU处理数据的速度就越快。

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 所以,CPU的主频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在Intel的处理器产品中,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1 GHz Itanium芯片能够表现得差不多跟2.66 GHz至强(Xeon)/Opteron一样快,或是1.5 GHz Itanium 2大约跟4 GHz Xeon/Opteron一样快。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总线等各方面的性能指标。

外频

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是MHz。CPU的外频决定着整块主板的运行速度。通俗地说,在台式机中,所说的超频,都是超CPU的外频(当然一般情况下,CPU的倍频都是被锁住的)相信这点是很好理解的。但对于服务器CPU来讲,超频是绝对不允许的。前面说到CPU决定着主板的运行速度,两者是同步运行的,如果把服务器CPU超频了,改变了外频,会产生异步运行,(台式机很多主板都支持异步运行)这样会造成整个服务器系统的不稳定。

绝大部分电脑系统中外频与主板前端总线不是同步速度的,而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又很容易被混为一谈。

总线频率

前端总线(FSB)是将CPU连接到北桥芯片的总线。前端总线(FSB)频率(即总线频率)是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速度。有一条公式可以计算,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位宽)/8,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比方,支持64位的至强Nocona,前端总线是800MHz,按照公式,它的数据传输最大带宽是6.4GB/秒。

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的区别: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亿次;而100MHz前端总线指的是每秒钟CPU可接受的数据传输量是100MHz×64bit÷8bit/Byte=800MB/s。

倍频系数

倍频系数是指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在相同的外频下,倍频越高CPU的频率也越高。但实际上,在相同外频的前提下,高倍频的CPU本身意义并不大。这是因为CPU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速度是有限的,一味追求高主频而得到高倍频的CPU就会出现明显的“瓶颈”效应-CPU从系统中得到数据的极限速度不能够满足CPU运算的速度。一般除了工程样版的Intel的CPU都是锁了倍频的,少量的如Intel酷睿2核心的奔腾双核E6500K和一些至尊版的CPU不锁倍频,而AMD之前都没有锁,AMD推出了黑盒版CPU(即不锁倍频版本,用户可以自由调节倍频,调节倍频的超频方式比调节外频稳定得多)。

缓存

缓存大小也是CPU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缓存的结构和大小对CPU速度的影响非常大,CPU内缓存的运行频率极高,一般是和处理器同频运作,工作效率远远大于系统内存和硬盘。实际工作时,CPU往往需要重复读取同样的数据块,而缓存容量的增大,可以大幅度提升CPU内部读取数据的命中率,而不用再到内存或者硬盘上寻找,以此提高系统性能。但是由于CPU芯片面积和成本的因素来考虑,缓存都很小。

L1 Cache(一级缓存)是CPU第一层高速缓存,分为数据缓存和指令缓存。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一般服务器CPU的L1缓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

L2 Cache(二级缓存)是CPU的第二层高速缓存,分内部和外部两种芯片。内部的芯片二级缓存运行速度与主频相同,而外部的二级缓存则只有主频的一半。L2高速缓存容量也会影响CPU的性能,原则是越大越好,以前家庭用CPU容量最大的是512KB,笔记本电脑中也可以达到2M,而服务器和工作站上用CPU的L2高速缓存更高,可以达到8M以上。

L3 Cache(三级缓存),分为两种,早期的是外置,内存延迟,同时提升大数据量计算时处理器的性能。降低内存延迟和提升大数据量计算能力对游戏都很有帮助。而在服务器领域增加L3缓存在性能方面仍然有显著的提升。比方具有较大L3缓存的配置利用物理内存会更有效,故它比较慢的磁盘I/O子系统可以处理更多的数据请求。具有较大L3缓存的处理器提供更有效的文件系统缓存行为及较短消息和处理器队列长度。

其实最早的L3缓存被应用在AMD发布的K6-III处理器上,当时的L3缓存受限于制造工艺,并没有被集成进芯片内部,而是集成在主板上。在只能够和系统总线频率同步的L3缓存同主内存其实差不了多少。后来使用L3缓存的是英特尔为服务器市场所推出的Itanium处理器。接着就是P4EE和至强MP。Intel还打算推出一款9MB L3缓存的Itanium2处理器,和以后24MB L3缓存的双核心Itanium2处理器。

但基本上L3缓存对处理器的性能提高显得不是很重要,比方配备1MB L3缓存的Xeon MP处理器却仍然不是Opteron的对手,由此可见前端总线的增加,要比缓存增加带来更有效的性能提升。

cpu主要有什么性能指标 篇七

CPU主要的性能指标

主频:即CPU内部核心工作的时钟频率,单位一般是兆赫兹(MHz)。这是我们最关心的。一个参数,我们通常所说的233、300、450等就是指它。对于同种类的CPU,主频越高,CPU的速度就越快,整机的性能就越高。由于内部的结构不同,不同种的CPU之间不能直接通过主频来比较,而且高主频的CPU的实际表现性能,还与外频、缓存等大小有关,带有特殊指令的CPU,则相对程度地依赖软件的优化程度。

外频和倍频数

外频即CPU的外部时钟频率。CPU的主频与外频的关系是:CPU主频=外频×倍频数,外频是由电脑主板提供的,486的外频一般是33MHz,40MHz,Pentium主板的外频一般是66MHz,也有主板支持75各83MHz。而目前Intel公司最新的芯片组440BX可以使用100MHz甚至更高的时钟频率。另外VIA公司的MVP3、MVP4,APPLOPRO等一些非Intel的芯片组也开始支持100MHz的外频,一些主板由于技术精良,工艺先进,可以超频1/3以上稳定使用,成为超频爱好者的首选。Intel公司的下一代主板芯片将支持133MHz的外频,AMD的K7甚至将使用200MHz的外频。

CPU过热保护功能引起电脑自动重启

由于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主板均有:CPU风扇转速过低和CPU过热保护功能。它的作用就是:如果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检测到CPU风扇转速低于某一数值,或是CPU温度超过某一度数,电脑自动重启。这样,如果电脑开启了这项功能话,CPU风扇一旦出现问题,电脑就会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不断重启。

检测方法:将BIOS恢复一下默认设置,关闭上述保护功能,如果电脑不再重启,就可以确认故障源了。

解决方案:更换CPU散热器。

“按开机键CPU风扇不转”的故障排除

“按开机键CPU风扇不转”的故障排除

这种故障可以说是最难处理的,尤其是在没有任何专业设备的情况下,建议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一步步找到原因。

1、检查电源和重启按键是不是出了物理故障,最常见的是按下去起不来,两个按键的任一个出现这种问题,均可以造成电脑无法正常开机。解决方法只能送修或更换机箱,因为机箱由于集成在机箱内部,普通用户很难修理。

2、打开机箱,将主板BIOS电源拔下,稍等一会,再重新按上,看电脑是否可以正常运行。

3、将主板与机箱的链接线全部拔下,用螺丝刀碰触主板电源控制针(由于有许多针,电源控制针的确认请参照主板说明书,别乱碰,会烧主板的),如果正常开机,证明是机箱开机和重启键的问题。解决方法同上。

4、将电源和主板、光驱、硬盘、软驱等设备相互之间的数据和电源线全部拔下,将主板背板所有设备,如显示器、网线、鼠标、键盘也全部拔下,吹干主板电源插座和电源插头上的灰尘后重新插上,开机。如果可以开机,再将设备一件一件插上,以确认故障源。确认后更新出故障的配件即可解决问题。

以上四步全部试完了,依然不可以确定故障源的话,只能将电脑主机送维修站了。

CPU主要的性能指标 篇八

一、主频

一个时钟周期完成的指令数是固定的,所以主频越高,CPU的速度也就越快了。不过由于各种CPU的内部结构也不尽相同,所以并不能完全用主频来概括CPU的性能。至于外频就是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而倍频则是指CPU外频与主频相差的倍数。用公式表示就是:主频=外频×倍频。我们通常说的赛扬 433、PIII550都是指CPU的主频而言的。

二、外频

内存总线的速度对整个系统性能来说很重要,由于内存速度的发展滞后于CPU的发展速度,为了缓解内存带来的瓶颈,所以出现了二级缓存,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差异,而内存总线速度就是指CPU与二级(L2)高速缓存和内存之间的工作频率。

三、工作电压

工作电压指的也就是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早期CPU由于工艺落后,它们的工作电压一般为5V,发展到奔腾586时,已经是 3.5V/3.3V/2.8V了,随着CPU的制造工艺与主频的提高,CPU的工作电压有逐步下降的趋势,Intel最新出品的Coppermine已经采用1.6V的工作电压了。低电压能解决耗电过大和发热过高的问题,这对于笔记本电脑尤其重要。

四、乱序执行和分枝预测

乱序执行是指CPU采用了允许将多条指令不按程序规定的顺序分开发送给各相应电路单元处理的技术。分枝是指程序运行时需要改变的节点。分枝有无条件分枝和有条件分枝,其中无条件分枝只需要CPU按指令顺序执行,而条件分枝则必须根据处理结果再决定程序运行方向是否改变,因此需要“分枝预测”技术处理的是条件分枝。

五、L1高速缓存

在CPU里面内置了高速缓存可以提高CPU的运行效率。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 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采用回写结构的高速缓存。它对读和写操作均有可提供缓存。而采用写通结构的高速缓存,仅对读操作有效。在486以上的计算机中基本采用了回写式高速缓存。

六、L2高速缓存

PentiumPro处理器的L2和CPU运行在相同频率下的,但成本昂贵,所以PentiumII运行在相当于CPU频率一半下的,容量为512K。为降低成本Intel公司曾生产了一种不带L2的CPU名为赛扬。

七、制造工艺

PentiumCPU的制造工艺是0.35微米,PII和赛扬可以达到0.25微米,最新的CPU制造工艺可以达到0.18微米,并且将采用铜配线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CPU的集成度和工作频率。

八、协处理器或者叫数学协处理器

在486以前的CPU里面,是没有内置协处理器的。由于协处理器主要的功能就是负责浮点运算,因此386、286、8088等等微机CPU的浮点运算性能都相当落后,自从486以后,CPU一般都内置了协处理器,协处理器的功能也不再局限于增强浮点运算。现在CPU的浮点单元往往对多媒体指令进行了优化。比如Intel的MMX技术,MMX是“多媒体扩展指令集”的缩写。MMX是Intel公司在1996年为增强PentiumCPU在音像、图形和通信应用方面而采取的新技术。为CPU新增加57条MMX指令,把处理多媒体的能力提高了60%左右。

九、流水线技术、超标量

流水线是Intel首次在486芯片中开始使用的。流水线的工作方式就象工业生产上的装配流水线。在CPU中由5~6个不同功能的电路单元组成一条指

令处理流水线,然后将一条X86指令分成5~6步后再由这些电路单元分别执行,这样就能实现在一个CPU时钟周期完成一条指令,因此提高了CPU的运算速度。超流水线是指某型CPU内部的流水线超过通常的5~6步以上,例如Pentiumpro的流水线就长达14步。将流水线设计的步(级)数越多,其完成一条指令的速度越快,因此才能适应工作主频更高的CPU。超标量是指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可以执行一条以上的指令。这在486或者以前的CPU上是很难想象的,只有Pentium级以上CPU才具有这种超标量结构;这是因为现代的CPU越来越多的采用了RISC技术,所以才会超标量的CPU。

劣质电源作怪 CPU难超频故障分析排除(一)

手头不宽恕的朋友在购买机器时都会选择那种特别能“超”的处理器,再搭配一块做工好、用料足的好主板,通过超频使用,即能够很好的节省手头的银子,又能够得到较高的性能,何乐而不为呢?其实目前对CPU进行超频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基本上攒机的朋友都会首选考虑到选购一块特别能超的处理器。对CPU进行超频后我们的确得到了很大的`性能提升,但超频时我们不仅仅要选择好的主板、内存和CPU,其它的配件也很重要。这不,笔友朋友新组装的电脑就遇到了故障。

故障表现:去年AMD推出的64位速龙这款处理器相信多数网友都不陌生了吧!这款处理器由于具备很好的超频性能而被众多玩家追捧。如今随着价格的走低,不到六百元的价格着实让很多用户眼馋。这不,笔者的一位朋友近期就组装了一台采用AMD速龙3000+处理器的配置。具体的配置如下:64位AMD速龙3000+处理器,金士顿512M×2 DDR400内存,技嘉NF4芯片组主板,希捷酷鱼九代160GB SATA硬盘,七彩虹7600GT显卡。看这台配置,将64位速龙3000+超至2.2GHz应该不是问题(AMD速龙3000+的实际频率为 1.8GHz)。可朋友只将处理器超至1.96GHz就问题不断,不是死机就是重启,根本没法正常使用。更别说2.2GHz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故障分析与解决:打开朋友的电脑,进入BIOS设置,先把外频调到200MHz,倍频恢复到9X(没有超频的默认设置),保存退出后电脑重新启动,能够顺利进行系统,并运行了半个多小时的游戏后,依旧没有问题,看到默认不超频时,系统是没有问题的。

重新启动电脑,按DEL键进入主板的BIOS设置,将外频从200MHz调整至210MHz,重新启动电脑,结果也比较正常,机器能够正常进行系统并能够正常的运行大部分的应用程序,此时的CPU主频为1.89GHz。正次重新启动,进入BIOS并将倍频设置为220MHz,此时的CPU主频为1.98GHz,重新启动后,虽然机器能够正常进入系统,但在使用时却极不稳定,不到半时的时间,就出现了两次重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难不成是CPU的体质有问题(虽然为同一型号的CPU处理器,但由于出厂时期不同在超频性能上也不相同),不应该呀,体质再差也应该超到2.0GHz吧。还好笔者也是应用的同一型号的机器,配置除显卡外,其它的基本相同。于是笔者将这块CPU取下后,装到笔者的机器中,并开机进入BIOS设置,直接将外频设置为250MHz,重新启动后,机器顺利的进入了系统,玩了两个多小时的游戏、并运行了 3DMARK,一切正常,相当的稳定,那这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回到朋友那里再找原因,第一个值得怀疑的就是内存。但两根金士顿DDR400 512×2的内存应该没有问题,为了验证,笔者顺便带来了自己使用的金邦DDR400内存,换入笔者的机器后再进行测试,问题依旧,频率依然无法超过1.98GHz,看来内存并没有问题!

主板由于笔者与朋友用的都是技嘉的NF4标准版,应该不会有任何的问题,那么到底是哪个部件有问题呢?

不会是电源的问题吧?突然想到了朋友为了节约成本,使用了机箱自带的电源。电源上可是标称的 300W啊!还是测试一下。立刻运行电源测试软件OCCT,30分钟测试之后,从测试结果图中,我发现该电源的+5V端已经严重负载,电压波动最高到了 5.24V,几乎达到了+5V端所能承受的上限(+5V合理波动范围:4.75V~5.25?V),同时+12V电压也出现了一定升高,最高到了+12.2V。看来这台电源真不怎么样,负载能力较差,况且OCCT的参数我还设定得比较保守,如果将C

PU占用率调到Highest最高,恐怕连测试都难以坚持下去了

于是再仔细观察这台杂牌电源,发现这台电源存在严重的“缩水”现象,它的各个端口输出功率实在太小了:+12V~6A、+5V~13A、+3.3V~5A、-5V~0.5A、-12V~0.5A,输出功率就130W左右,天知道这个数字还有没有水分,如果有,那它根本就无法支持高功耗的AMD处理器,更别说是超频了!于是我将自己的长城巨龙360SE电源给朋友换上,CPU外频立刻稳超166MHz,但是上200MHz就得加0.05V电压。不过这已经令我满意了,看来超频失败真的是电源在作怪,这么优秀的CPU差点就被“浪费”了。

抓紧时间去市场中购买了一个品牌的额定功率为300W的电源,换上后再进行测试,这次直接将外频调到250MHz,重新启动后机器顺利启动了,运行各种游戏、应用软件均没有问题,至此,问题的真凶水落石出。

故障总结:这是一种常见的超频故障,目前市场中机箱的品牌非常杂乱,自带的电源虽然标称着300W功率的字样,但实际有些电源的功率连200W都不到,稳定运行都成困难,更何况要超频呢!因此,电源问题不容忽视啊,尤其是升级CPU、显卡的朋友,升级之前最好测试一下自己的电源是否能经得住高负荷,千万不要被电源拖了后腿!

cpu天梯图 篇九

下面建议您按照如下5种档次选择适合自己的电脑。

为什么无论什么配置都建议固态硬盘:从1995年的386DX40到现在i7-6700K,性能提升了上千倍,内存容量从1M提升到现在标配8G(8000倍),硬盘容量从210M提升到现在1TB(5000倍),唯独硬盘速度提升不到10倍(转速从5400转提升到7200转,加上磁盘密度增加带来的性能提升),原因在于机械硬盘的先天不足,而固态硬盘比机械硬盘快4-6倍,可以说是质的飞跃。现在配电脑真正的瓶颈不是CPU,而是硬盘!

1、实用性机型建议:

:inte G3900+H110M主板 (注:G1840+H81这个组合太老了,太老的型号容易买到返修或者翻新,且价格并不会便宜好多,不推荐)

inte G3900

2、中级机型建议:

超级性价比:intel G4560 +H110M主板+DDR4内存

intel G4560

(注:H110主板必须用BIOS,目前市场上在售的H110主板大多是老BIOS,您购买的时候请一定问一下卖家是否刷新到支持7代酷睿的BIOS,否则无法支持。)

G4560比以前的奔腾双核发生了质的飞跃,从双核双线程升级到双核四线程,因此,虽然其频率比i3-6100低了0.2GHz,但由于核心更新,因此总体性能只比i3-6100低大约4%,大家可以简单算一下,i3-6100散片现在600多元,而G4560才300多元,仅仅4%的差距,这么看来,i3-6100已经不值得购买了。

这是intel最近几年做得最厚道的一次,虽然他是不情愿的(从没有推出H210芯片组就能看出),但intel没有这么绝情,H110升级BIOS后可轻松支持,300多元买内核相当于i3-6100级处理器,这是以前想都不要想的事情!

涨价:G4560从6月初开始供不应求,散片价格从320涨到400,原包从390涨价到450

目前不建议再选择APU。主要原因平台比较老,而且性能不如G4560。优点是内置的GPU性能比G4560的HD610强,如果你觉得G4560+H110+GT730D5这个组合贵了,如果不买独显只用核心显卡性能不够,那么可以考虑A10-7680K+A68这个组合,大概能节约300元(但实际可用内存也会小一些),选APU的原则就是不要买独显,比如A10-7850K如果加GTX750 Ti就属于典型畸形配置,因为A10-7850K就相当于X4-860K+GPU,如果加GTX750Ti就不能用GPU,白白浪费400元。有人问买R7显卡交火行不行,我觉得这个处理器的性能没必要这么折腾。

另外也不建议选择AMD FX,AMD FX系列是个失败的产品,温度高功耗高性能也不理想,高功耗不是多花几元电费的问题,而是稳定性和返修率。AMD处理器目前只考虑锐龙,老型号都不宜选择。

3、中机型建议:

1:i5-7400/7500/7600/7600K+B250M主板+DDR4-2400内存

i5-7400

注意上面的B85、B150等主板后面都有一个“M”,这个含义是小板。小板的`性价比远超大板。

超级性价比:i5-7500+一线品牌H110M+DDR4-2133+中独显

为什么是超级性价比?理由如下:

1、i5-7XXX上市的四款里面,7600/7600K价格较贵,7400主频较低,7500价格只比6500贵几十元。intel并这次没有针对H110推出H210芯片组,原因我猜测是:H110已经够用,如果H210推出,必然规格和B150差不多,这样H210可以做出走PCI-E X4通道的M.2接口,那么和新中端主力B250的区别就太小了。

2、目前SATA3接口的固态仍然是性价比,高端M.2固态的价格只适合少数人。并不是M.2接口硬盘的固态就会更快,目前支持PCI-E 3.0X4的M.2 SSD 价格还比较高(注:intel 600P虽然价格相对较低,但性能也高端M.2有不少差距,而且价格比主流240-250G SSD仍然要贵100-200元,中高端的M.2 如三星960EVO 250G价格要900多元。)。

3、i5-7500是支持DDR4-2400的,在H110主板上将只能发挥2133性能,但在中独显下,这个差距非常微弱,可以忽略。经验:建议用2133内存,2400部分内存降频使用反而会出现偶发性蓝屏,而测试发现并非内存质量问题,

4、为什么可以H110,可以看看看此文后面关于“200系列芯片组和100系列的”区别找到答案。

以前总有人抱怨intel一升级就换接口,这次intel厚道了,6到7代没换,虽然没有H210,但H110只需要刷新BIOS就可以支持。但注意,此BIOS必须是主板官网正式提供的。对个人来说,这个有点难度,因为目前H110M主板多数是老BIOS的,先需要一个6代的CPU,点亮后刷BIOS再换用七代,因此找专业公司帮你。

问:现在450元内能买到一线品牌的B250主板吗?

答:目前一线品牌中可考虑微星B250M G1 GAMER这款,此型号主要面对网吧客户,因此每片没有单独盒子包装,俗称“工包”。实际上网上销售的整机很多都是工包。但买工包主板大家要注意,一个是芯片组必须为主流新型号,第二是此型号为官网正式发布为好。

2:锐龙R5-1500X+B350M/A320M主板+DDR4-2400内存

AMD Ryzen5 1600

B350M主板

注:锐龙R5-1400不建议选择,性能不如i5-7500,价格还不便宜。

4、机型建议:

1:i7-7700/7700K+B250M主板+DDR4-2400内存(用i7-7700K+B250M 小板是聪明的高性价比选择)

i7-7700

B250M主板

99%的用户不超频,超的幅度小没意义,半懂的人大幅度超频就是自寻烦恼。

注:由于E3-1230V5处理器不能用B150/Z170主板,而C232/C236主板价格太贵,算下来E3-1230V5+C232主板的性价比不如i7-6700+B150M,不推荐。除非适配的一线主板能降价到600内可以考虑。买电脑不能只看CPU价格,要把适配的主板价格相加一起算性价比。

2:AMD 锐龙 R5-1600X/R5-1600+B350M主板+DDR4-2400内存

注:锐龙的翻车事件竟然被一些人说是“intel找人故意黑AMD”,这想象力也太丰富了,新产品刚出来难免遇到一些问题,相信主板的工厂很快会通过不断升级BIOS来解决。

5、顶配机型建议:

游戏

性的顶配机型不是选择i7的六核或者八核处理器,i7-6800K/6900K采用LGA2011-V3接口,主要用于服务器、大型3D渲染等专业领域,并不适合大多数的客户,6800K六核实际

游戏

性能比没有7700K四核的高,原因是单核频率较低,有钱的玩家也别买错了。

1:i7-7700K+Z270主板+16G以上DDR4-2400双通道内存+500G 以上的高端M.2固态硬盘+GTX1080以上独显。

i7-7700K

Z270主板

2:AMD 锐龙 R7-1700/1700X/1800X +X370主板+16G以上DDR4-2400双通道内存+500G 以上的高端M.2固态硬盘+GTX1080以上独显。

CPU散片、盒装和原包有什么区别?

答:买处理器有个原则:要么买散片(价格有优势),要么买原包(注:即原装的盒装,官方没有原包这个说法),千万别买“盒装”(注:特指在电脑市场中的低价盒装,买的时候问一下商家是否能官网查号)。按照包装不同分类,CPU主要有散片、盒装和原包三种,其中原包包含风扇均由intel提供三年质保,而低价盒装一般都是“散片+歪风扇+深圳作坊做的包装盒子”,风扇质量很差,散热不良的电脑新机还感觉不出来,但时间一长就毛病百出。如果散片和原包价格差距较大,买散片+品牌散热器的组合性价比。散片虽然只有一年质保,但intel的CPU三年内损坏的概率低于0.01%,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同一型号的差价不会很大,如果价格明显比正常价格低50元或更多,则要小心买到非正式版。

组装电脑选什么主板?

答:一线品牌,二线品牌的部分特色产品也可考虑,但无论选什么品牌,都要小板,小板性价比远超大板。主板一线品牌有三家:华硕、技嘉和微星。很多朋友问我,它们三个哪个好?只能说:都好。这和汽车领域里面的奔驰宝马奥迪很像,品质是一样的,更多的是“品牌价值”的差距。参数近似的产品,华硕比技嘉贵一点,技嘉比微星贵一点。作何选择还是只能自己拿主意。排名4-10名的可算二线品牌,二线品牌的情况有点复杂,有的自己有工厂,有的则只能找代工厂。为了和一线品牌主板拉开价格差距,一些品牌节省了不少用料。

大板性价比不高的最主要原因是多了几根几乎用不到的插槽和厂家商家较大的利润。可能有的人想:为什么厂家明知道现在PCI插槽没什么用,还要做3根?很简单,如果不弄个PCI插槽上去,这个PCB的位置就是空白,这张主板的“卖相”会很糟糕。还有人问,按你所说的小板性价比更好,为什么厂家要生产大板?一方面为了满足极少数人双显卡和必须用PCI卡的需求,主要还是一种商业策略,这和“动车”中的“特等座”“一等座”“二等座”的原理一样,明知道二等座的性价比,还要分个“一等座”“特等座”,这是为了满足不同人的消费需求。

请问H110、B150、B250、Z170、Z270主板的区别?i5-7500配H110主板会有瓶颈吗?

答:B250/B150小板最主流,H110小板最实用,Z170/Z270大板性价比。如果不考虑四根内存插槽和m.2固态硬盘,B150和H110没有区别(其余细节区别比如B150支持6个USB3.0、支持SATA Express等,这些直接忽略吧,没意义)。如果一款B150主板没有四根内存插槽,没有M.2,那么就和H110没什么区别。可能有的人会问:为什么多数专业销售店铺都是给客户推荐i5-7500+B250呢?用H110不是性价比更高吗?这是一种“妥协的选择”,因为B150/B250作为“中端主流”已经深入人心,普通B150M的主板也只比H110M多几十元,对于能买1000多CPU的人来说这几十元不算什么,用B150更能照顾客户的心里感受。假设pc小虫自己买i5-7500,将为它搭配H110M小板,其性能和上B150/B250相比,不是有大的区别,也不是有小区别,而是没有区别。目前也不会考虑M.2 SSD,性价比不高。原因是M.2固态的得分虽然比SATA高了很多,但大部分是持续读写,随机性能提升并不大,SATA总线的速度已经达到了目前多数应用软件调用的峰值水平。

请问新发布的intel 200系列芯片组和100系列有哪些区别?

芯片组型号对比

以上看出,芯片组之间区别是PCI-E通道数量,从这里你可以清楚看到,H110芯片组比B150/B250到底差在哪里。由于这个需要一定篇幅来讲解,这里只需要简单记住:这个通道过多了无用。目前SSD的选择仍然是SATA3接口,实际使用中,H110的通道都用不完。

另外,200芯片组才具备的intel Optane傲腾技术(以前命名为闪腾),个人看法是“忽略”,傲腾内存16GB价格379元,主要工作原理是作为机械硬盘的缓存来提升速度,但实际效果不大,不如买128G固态+机械双硬盘方案。而如果想等到128G傲腾降价到大众消费水平的时候,你新买的电脑也差不多要淘汰了。

以上就是t7t8美文号为大家整理的9篇《毕业论文标准格式》,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t7t8美文号的价值所在。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792762.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792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