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月光曲》 教学反思优秀10篇(《月光曲》教学反思简短)

《月光曲》 教学反思优秀10篇(《月光曲》教学反思简短)

更新时间:2023-04-11 03:57:22 点击: 来源:yutu

课文记叙贝多芬被一对穷苦兄妹的境遇感动而有感触发灵感,即兴创作了《月光曲》因为这个传说体现了贝多芬同情贫苦人民的善良品格,所以流传甚广,人们都愿意相信。下面是t7t8美文号的小编为您带来的10篇《《月光曲》 教学反思》,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月光曲》教学反思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陶醉、苏醒、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4、体会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难点:贝多芬的感情变化的原因。

教学方法:诵读品味,采访探究,音乐怡情。

教学准备:《月光曲》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哪些同学能自己读懂课文,读好以后能回答两个问题:《月光曲》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是谁写的?《月光曲》"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陶醉、苏醒、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4、体会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三、出示自学提示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多读几遍,还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

2、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默读课文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4、默读2--6自然段,弄清弹奏第一首乐曲的经过。

学生自学,全班交流。

师:《月光曲》是首什么曲子?

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贝多芬资料,以激起学生学习情绪。

贝多芬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家。他对贫苦的人民非常同情,他曾经写下过这样的句子:我们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做到这一点,我将是多么的幸福!

全班交流遇到容易出错的生字,多分析一下字型结构,

给本课的生字组词语辨析。(点击字形结构,会显示例词。)能说说'幽静''纯熟''陶醉'这三个词语的意思。会用这些词语造句。(点击课件出示解释和例句。)

学生在练习本上写生字词。

辨析部分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交流第一自然段

1、齐读。

课文讲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什么是“传说”?(民间流传的说法。)既然是传说,也就说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不是真的。

2、理解"谱写":

“歌谱”同学们是知道的,根据歌词写谱,叫"“谱写”。如果没有歌词,单纯作曲子,也叫“谱写”,简单的说法叫”谱曲子”。曲子写好了,就叫什么?(”谱成”)

写曲子叫"谱写",写出非常壮丽的诗,也可以说"谱写了一首壮丽的诗篇""谱写了一首扣人心弦的诗篇。

交流课文2-6自然段

一天夜晚,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什么? (断断续续的弹琴声)

这琴声为什么会引起他的特别注意?(弹的正是他的曲子。)贝多芬是人民喜爱的音乐家,他到各地旅行演出,甚至来到一个小镇上,盲姑娘也在弹他的曲子。

启发学生联想:“同学们想一想,这幅画上除了一轮明月、莱茵河、小路,还有在小路上散步的贝多芬外,根据故事的发展,画面上还应该有什么?”(一间小茅屋,茅屋的墙壁上最好画上窗口,而且从窗口里透出微弱的亮光,甚至有两个人影。)

“贝多芬就在幽静的小路上散着步,他听到从那所茅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你们想当贝多芬听到这断断续续的琴声,而且在这僻静的小镇上,有人在弹他的曲子,他会怎么想?

师:为什么那琴声是断断续续?(她看不见乐谱,只是听别人弹过几遍,就能弹贝多芬的曲子,尽管断断续续,不大熟练,但是很不容易。)

指名分角色读第五、六两自然段的对话。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朗读。

第二课时

一、出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

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3、体会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音乐导入,学习课文第二段第二部分(第九自然段)

二、出示自学提示

1、自读7—10自然段,想一想:贝多芬看到盲姑娘听到他的曲子是这样的兴奋,这样的喜悦,贝多芬心里怎么样?”

2、贝多芬又给她弹了一曲,这个曲子就是《月光曲》。这首曲子是贝多芬早已谱写好的,还是趁着兴致当时弹出来的?从哪一句里可以看出?

3、同学们想一想,当时是怎样的情景使贝多芬创作出这样一首世界著名的乐曲呢?盲姑娘和皮鞋匠是怎样听的?他们听着,听着,又展开了怎样的联想?请你们看看插图、带着这个问题自学第二部分。

三、学生自学,全班交流。

“是怎样的情景使贝多芬创作出这样一首世界闻名的乐曲呢?”(老师读课文“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按起琴键来。”)

读后描述,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景:“课文中有一幅插图,这个情景多美啊。蜡烛灭了,屋子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那么白,那么亮,那么美。

交流:为了描写这个环境,课文中用了什么词?“(清幽)”这个“清”是“亮、清朗”的意思;“幽”给人宁静的美感。前面也讲到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清幽、幽静”,都有幽雅、美和静的含义。但“清幽”有光亮的意思。月光是那么亮、那么美,也给人宁静的感觉。”

再读想象,体会联想

1、“现在就请你们把这一节课文读一下,眼睛闭起来想一想,月光怎么清幽,小屋子里是什么情景?屋子里人物的形象怎么样?然后请你们讲这幅图。”(学生各自准备,同座两人对话。)

教学预设:(描述插图)一阵风拂过,把蜡烛吹灭了。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照亮了茅屋。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啊,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月夜呀,身边的穷兄妹是这样的穷苦,他们同样需要音乐,我一定要用我的音乐给他们带来快乐,给盲姑娘带来光明,贝多芬望了望穷兄妹俩,借着月光弹起琴来。

2、师:月光是这样的清幽,但是盲姑娘却看不见。贝多芬的琴声给穷兄妹带来了什么呢?课文上没有写,但是从哪儿我们可以知道?

课文是通过贝多芬的琴声,引起皮鞋匠、盲姑娘的美妙的联想来写的。现在我们看看下一节课文,哪些句子是写穷兄妹俩听琴声的事实,哪些句子是写穷兄妹俩因听琴声产生的联想?

3.学生读写实的部分:皮鞋匠静静地听着。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他睁得大大的眼睛。

4.学生读联想,体会情境。

(1)读书想象第一幅画面:体会月光照耀下海波粼粼的画面

(2)体会第二幅画面:月亮越升越高……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的情境。

(3)随着音乐体会第三幅画面:皮鞋匠听着听着,觉得海上刮起了大凤,卷起了巨浪的情境。再引导再看图:“想一想皮鞋匠听了琴声,仿佛觉得大海卷起了巨浪,贝多芬在怎样弹琴,琴声怎样?”(贝多芬越弹越激动,身子也可能摇摆起来,节奏也越来越快。)

引导体会联想在文章中的作用

师:这个传说之所以写得这么感人,这么富有美感,是与文章中记叙中展开了联想有很大的关系。”

引导对比:如果把联想部分去掉,看文章会变得怎么样?(不那么深刻感人。)不信,可以读读。

指导读:读这类文章时,要搞清楚哪是叙事,哪是联想,从而很好地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指导写:作文时,不仅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有时还要把想到的写下来。在记事中恰当地加进自己的联想,文章就会更加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加丰富、深刻。

朗读全文,体会文章的前后照应

盲姑娘听到贝多芬的第一个曲子是"入神""激动",听了"月光曲"是"恬静"是"陶醉",我们想想看这个穷苦的盲姑娘此刻心里觉得怎么样呢?她心里可能要说什么?我们帮她说出来。

贝多芬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而且说如果做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也是非常幸福的,这时贝多芬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个词儿说明他也很激动?(飞奔)。

难句讲解梳理

1、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

“断断续续”,说明弹得不熟练。因为环境的幽静,所以贝多芬能听到“断断续续”的琴声。这琴声把他吸引住了。

2、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这句话既表明盲姑娘想听贝多芬的演奏,又让哥哥不要因为这件事难过。

3.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多纯熟”,是说弹奏的技能熟练;“多深”,是说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了。这样高超的演奏技巧,只有贝多芬才行,而贝多芬正在附近旅行演出,所以姑娘猜想弹奏者便是贝多芬。姑娘的话说明她对音乐有很强的理解力,不仅爱音乐,而且懂音乐。

4.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恬静”,形容姑娘被音乐唤起了想象后,脸上表现出来的专注、平静的神色。“仿佛”,指哥哥看陶醉在琴声中的妹妹,从妹妹专注而平静的神情中产生的感觉,感觉妹妹也和自己一样,被琴声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

5.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陶醉”,完全沉浸在美妙的琴声之中了。这句话说明贝多芬弹奏的曲子是多么的美妙!

佳句赏析

1、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好像披上了银纱”、“清幽”描写出了清亮如水的月光下,茅屋里的美好景象。这样的美,盖过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贝多芬“望了望”穷兄妹俩,寄予深深的同情。此情此景,使贝多芬想到,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的然而爱好音乐的人们,就像清幽的月光照进茅屋一样。这样的联想,使他接起琴键来。

2、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这是一个平静的大海的月夜。此刻,贝多芬轻轻地按着琴键,音乐轻幽、舒缓。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随着天气的变化,音乐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强音乐骤然响起。浪花“涌过来”,气势凶猛,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这样联想,从侧面描写出了贝多芬的琴声,融进了他心中强烈的感情,美妙动人。

板书设计:

26、月光曲

听:弹琴 谈话

贝多芬 弹:一曲 又一曲(实写)

记:《月光曲》

皮鞋匠、盲姑娘 陶醉 (联想)

《月光曲》教学反思

教师是课堂中的引导者。学生能否在学习中充满激情,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及自我的表现。本人在《月光曲》一课中,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自己充分理解《月光曲》及贝多芬的背景及课文环境的内涵,融入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及自己的激情,让学生在教师的激情中寻找学习的激情,寻找课文的内涵,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师充分理解课文,并把自己的感受融入课堂当中。

《月光曲》一文是讲述《月光曲》创作的一个传说。这个传说中所呈现出来的是贝多芬先生对广大劳动人民及穷苦家庭的关心及爱护,也展现出来贝多芬的高超的音乐造诣及艺术修养。要理解好这篇课文,就必须深入了解贝多芬本人及其创作的作品,以及关键在于对《月光曲》的理解。本人为了深入地理解这篇课文及《月光曲》,在网上寻找有关资料,对贝多芬及其所创作的作品,以及《月光曲》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资料中,我知道贝多芬相关的生平事迹及有关作品的情况,(并重点了解了《月光曲》的情况。关在教授之前就让学生了解到《月光曲》又名《月光奏鸣曲》,是贝多芬的第十四钢琴曲,又称《升c小调奏鸣曲》,写于1801年。

二、利用音乐及相关的图画让学生感受《月光曲》的魅力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将人之创造潜能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的根。”由于《月光曲》所处的环境相对我们的学生而言,实在太过于遥远了。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从感官上感受《月光曲》清幽,汹涌澎湃的意境,而这正是课文教学的难点。观看课文中所相对应的图画,让学生能从视觉、听觉上感受到《月光曲》的魅力,再让学生闭眼细心聆听《月光曲》,让他们在脑海中形成画面与之前所见的画面相对比,让他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然后,让学生画出文中相对应的句子、词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让学生划出描写兄妹俩在聆听《月光曲》时所幻想出来的画面的句子,再划出表示“想象”的词语:好像,仿佛。让学生能够了解文中的词语、句子。就这样,通过指导阅读把人物的“感情线”和音乐的“乐曲线”有机地交织起来,巧妙地化难为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既理解了乐曲的发展层次,又弄清了贝多芬感情波澜的推进,还在发现美、感悟美的阅读中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完成了学习语文与欣赏艺术的完美结合。

三、以自己的理解渗透入学生当中。

本人对《月光曲》的理解是比较深刻的。课前,我曾多次听《月光曲》这一首曲,觉得这曲中所展现出来的优美、和谐的旋律是非常动听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也同样地让学生多次听这首曲子,让他们从感官中理解这首曲子。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感受到“海上升明月”的奇丽景象划分成三个画面(第二次“三步分解”乐曲再一次理出人物感情变化线):

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

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这不仅是听,还要让学生想象,读出来。在充分理解之后,还让学生根据我所出示的画面哼出相应的旋律,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而且,在教学当中,我充分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及声音高低、面部表情来调动学生的激情,让学生感染到自己情感,从而融入自己的激情当中,创设出良好的教学环境。而学生也能在我的指引下,逐渐地理解《月光曲》,并有了自己的观点及感受,再利用朗读来充分表达出来,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充分的发泄,以达到情感上的升华。最后,让学生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理解。以“读”为本。分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指导表情朗读至诵读。学生在感受文本的文字之美、音韵之美、表达之美、意境之美和人性之美的同时,亦提升了自我的精神境界和生命的价值。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们从各种感官中都得到相应的理解,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有力地促进学生思维及想象力的发展。

《月光曲》教学反思 篇二

《月光曲》教学反思

调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热情,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状况,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促使学生主动探索一直是我教学的主旨。

在教学《月光曲》一文,我非常注意引导学生在体会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出心中的感受来,读出音乐所蕴涵的深情来,所以在导入课文时,我播放了月光曲的钢琴音乐,使学生先对这段音乐有了最初的感受。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师生角色的变换,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老师不再是“教”,而是“导”,学生不再是一味地“听”,而是自主地“学”,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了语言文字;通过展开丰富的想像,感受到了《月光曲》的优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文中是通过皮鞋匠的联想来表现《月光曲》的内容的,那《月光曲》的旋律、曲调、节奏到底是什么呢?这是需要学生自己感悟的,任何分析和讲解都会显得空洞。所以,我安排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反复地读,读完以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和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学生互相启发,提高了认识。这一“读”一“说”,使学生的情、作者的情、教师的情不断地产生碰撞,产生灵感,从而很好地理解了课文,最后,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采用分层读、表演读、齐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只是作为教师的我,情感的融入还不是非常到位。

《月光曲》教学反思

《月光曲》主要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传说,来告诉我们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劳动人民的伟大音乐家。本课时是第二课时,重点学习第6一10自然段。整个教学过程把读读、议议、体会、想像、说写当作最基本的手段,配以电教媒体的辅助手段,使教学进行的顺畅,主线突出,重点明确。同时使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让更多的学生都获得实践和表述的机会,从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学科融合自读自悟”,体现现代教学理念

1、“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策略,应当是二十一世纪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命题。本教案教师在教学中努力体现了这一现代教学理念,为我们作出了榜样。这里教师把语文与音乐结合起来,将音乐融入语文课堂,借助音乐形象解读语言文字,触发学生的情感情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好的领悟文章的中心。

2、本教案教学过程设计了质疑的教学环节,引出学生学习任务,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为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奠定了基础。“复习引入”这一环节中教师让学生默读6一10自然段,记下不明白的地方。然后交流,最后归纳成三个问题:①贝多芬给盲姑娘弹了一曲后,为什么还要再弹一曲?②《月光曲》究竟是首怎样的曲子?③他为什么要飞奔回客店?其实这三个问题正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于是教师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些问题学习课文,这样避免教学的盲目忙和随意性。同时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他们有兴趣自已去解决,这样一来整个课堂气氛比较的活跃,学生质疑、自读、自悟,从而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媒体运用恰当、适度,为突破重、难点服务。

媒体,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信息传播的中介,其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虽然只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但如果在教学中作恰当、适度的运用,可以极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的,这一点在本教案中体现得较为明显。本教案将录像、录音都用上了,既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的重点之一及难点是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单凭课文的一段文字描述,要真正地领悟有一定的困难。教师通过媒体运作,变抽象为形象,从而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在学习第九自然段之后播放钢琴曲《月光曲》,屏幕出现画面,再配以朗读,美妙的旋律,优美的语句仿佛把学生带到了大海边,他们仿佛也看到了明月和明月照耀下的大海。这里教师让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他们获得整体的感知,形成“通感”,获得的印象较为深刻,收到解读课文之利,使学生对《月光曲》的内容及其所表达的意境有了进一步的感悟,对贝多芬当时的激动心情也有了更深的了解,达到了突破难点的作用。最后让学生当配音演员,给《月光曲》配上文字。这时再次借助媒体(动态的画面、《月光曲》旋律的伴奏)背诵课文,不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而且再一次体会了《月光曲》的优雅意境。

三、加强课堂训练意识,培养学生能力

1、课文之美能够意会,却很难言传,而读则能充分发挥出表情达意的作用。所以说,语文课堂教学中读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月光曲》不仅故事发生的环境美,而且《月光曲》的内容更美。教师如果囿于《月光曲》内容的讲解、分析就枯燥乏味了,而且学生也难以理解,即使理解也只停留于表面。本教案避免了这一点,读是贯穿始终,默读、轻声朗读、自由朗读、范读、配乐朗读等举措,大大增加学生感受语言的机会,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和再现课文的意境,从而把课文的内容、词句的理解、感情的体会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同时,也逐步获取了朗读的技巧,提高了朗读的水平。

2、训练设计要有内在的逻辑序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步步深入,环环紧扣,如此方能实现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发展意义。本教案就具有这个特点。通过读课文、看画面,进行想象说话训练,让学生融进自己的思想,移位动情,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

当我读者时,仿佛听到了的音乐。

此时此刻,当我听着这美妙的音乐时,我仿佛看到了。

贝多芬拿起笔飞快地记录着曲谱,他仿佛看到了。

这三道题目的设计,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调动学生形象思维的积极性,题目由文字到音乐、由音乐到画面,从语言文字中发挥想象,体会《月光曲》的旋律,又从想象中入境理解语言,体会感情,从而拉近了与作者情感的距离,同时语言与思维的紧密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另外,本教案的结课也较为成功。课堂总结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俗话 “编筐编箩,全在收口”是因为好的收口,筐、箩才会结实耐用。一堂课的收口也是如此。同时阅读教学既要以课文为范本,又要超越课文,尽可能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教师结课时出示贝多芬的画像及其名言“我们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做到这一点,我将是多么的幸福。”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中心的领悟,对贝多芬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拓宽了知识领域。这样的结尾有如品尝香茗,让人满口留芳,回味再三。

月光曲教学反思

《月光曲》,是一篇老的不能再老的课文吧。一拿到这样的课文,我就急于上网,想去看看对这篇课文的不同设计。一搜索,名师的教案多如牛毛。特别吸引我的是将军晶全国阅读课的教案和视频。于是,静下来看了一堂他上的《月光曲》。一开始的音乐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喜欢;用“触动”点起火花,品读对话,有味;通过对“您”的设疑,深入理解“知音’激起又弹一首的激情;结尾的音乐出去,又一次激起了学生的情感。看着看着,心里有股莫名的冲动:就按他的上,一定出彩!

理出了将军晶的教学设计,我正沉醉其中,又开始犹豫了:三个都这样上呢?放弃吧,上出自己的特色!冷风冷雨中冒出的花儿需要勇气,同样跳出精彩的教学设计,也需要勇气。华灯初上,我开始了自己的教学设计之旅。依据课文的写作特点,不上前面,只有后面的教学设计了。初次朗读月光曲意境美的部分,思绪乱成一团,直接跳到这里,学生能入情入境的去朗读和理解吗?心中顿时没有了底气,而且这类课文也不是我上课的风格,所以越感心虚。但越读后面的月光曲画面,越觉得非上它不可。其实月光曲的意境美,不仅仅是对月光曲给人画面的美,能成为名曲,还有是美丽的传说和里面蕴含的内涵。但一切都可以在这一段层层品读进去: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感受音乐家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美好的思想感情。确定了目标和教学内容,我开始了具体的教学设计。

一、利用音乐及相关的图画让学生感受《月光曲》的魅力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将人之创造潜能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的根。”由于《月光曲》所处的环境相对我们的学生而言,实在太过于遥远了。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体验探究法”阅读课文,即课堂上让学生从感官上感受《月光曲》清幽,汹涌澎湃的意境,而这正是课文教学的难点。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自由去读,去想象脑海中看到了什么画面,然后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来谈:哪些语言文字让你读出了画面?接着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感受到《月光曲》的魅力,再让学生闭眼细心聆听《月光曲》,让他们在脑海中形成画面与之前所见的画面相对比,让他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然后,通过指导阅读把人物的“感情线”和音乐的“乐曲线”有机地交织起来,巧妙地化难为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既理解了乐曲的发展层次,又弄清了贝多芬感情波澜的推进,还在发现美、感悟美的阅读中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完成了学习语文与欣赏艺术的完美结合。

二、以自己的理解渗透入学生当中。

课前,我曾多次听《月光曲》这一首曲,觉得这曲中所展现出来的优美、和谐的旋律是非常动听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也同样地让学生多次听这首曲子,让他们从感官中理解这首曲子,让他们在读和听的过程中感受到“海上升明月”的奇丽景象划分成三个画面(第二次“三步分解”乐曲再一次理出人物感情变化线):

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

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这不仅是听,还要让学生想象,读出来。在充分理解之后,还让学生根据我所出示的画面哼出相应的旋律,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而且,在教学当中,我充分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及声音高低、面部表情来调动学生的激情,让学生感染到自己情感,从而融入自己的激情当中,创设出良好的教学环境。而学生也能在我的指引下,逐渐地理解《月光曲》,并有了自己的观点及感受,再利用朗读来充分表达出来,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充分的发泄,以达到情感上的升华。最后,让学生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理解。以“读”为本。分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指导表情朗读至诵读。学生在感受文本的文字之美、音韵之美、表达之美、意境之美和人性之美的同时,亦提升了自我的精神境界和生命的价值。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们从各种感官中都得到相应的理解,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有力地促进学生思维及想象力的发展。

但课堂的变化总是无法预设的:

一、读词理解,插曲遗憾

在读词理解的时候,有个学生说:“这些词语都是描写水的。”当时,我的心里猛地一怔:幽静、恬静、清静,怎么可能是描写水的呢?我再次发问:“同学们,你们同意吗?”这时,我多么想听到异类的声音:“老师,我不同意,他们都是描写静的。”但出乎意料的是,所有的同学都同意,而且不少学生都一个劲儿的点头。如果是平时的上课,我一定会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这个词所在的句子,然后让学生读中理解它的意思。“结合课文内容来理解词语,是最有效的方法。”但因为是公开课,所以我犹豫了:如果去找,那一定时间不够,但就这样一个劲儿地问下去,以词解词,很难体会。因为我的顾虑,所以我还是选择了让学生从字的意思上找区别。虽然后来学生都理解了,但这种以说来代替自己理解的方法,对于学生而言只是一种表面的理解现象。

二、画面理解,散乱不集中

在品读月光曲画面美的时候,因为自己心中对三幅画面的句子,要抓住哪个重点词来进行品读,不是理解很到位,所以有点儿给学生拽着走的味道。如学生在月光除洒画面品读时,一个学生说:“我喜欢一个洒字,因为洒满了银光。”其实洒是一种大面积的播撒,银光是一种颜色。完全可以结合“霎时间”来体会时间短暂,但一瞬间海面由黑暗变成了银色,一切一切都是在一眨眼之间发生了变化。应该引导让学生结合“霎时间”来体会那种神奇的美丽,再通过自己的朗读读出句子中的情感。

月光曲“磨你千遍也不厌”!

《月光曲》教学反思 篇三

课堂上多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创新──《月光曲》教学片断与反思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街道金家漕小学 陈微娜

我在一次新教师考核课上,我上了《月光曲》这一课,在《月光曲》中有一个情节:当贝多芬弹完一曲后,盲姑娘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却又弹了一曲。”“贝多芬没有回答”这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句子,我设计原因模糊的开放题来理解句子,进行创新教育。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盲姑娘的话?”引导学生思考“没有回答”的多种原因,这是一道讨论题,当学生看完题目之舌,就开始七嘴八第三舌地讨论起来,而我也参与了进去,不出30秒;就已经人急不可待地想发言了,我假装没有看到,继续蜻蜓点水般地穿梭于学生之中。

在参与讨论期间,我了解了大多数学生的看法:他们认为贝多芬没有回答是默认了,但也有一些学生的看法与大家不太一致,情况多种多样。于是,我就开始让学生自由发言,以下是学生们畅所欲言的片断实录:

学生1:“我认为那是贝多芬默认了。”

学生2:“我的意见与他一样。”

学生3:“我想那是贝多芬谦虚。”

学生4:“贝多芬怕被人知道,会有很多人来看他。”

学生5:“贝多芬酝酿《月光曲》进入情境,没有听到盲姑娘的话。”

学生6:“贝多芬急着要把《月光曲》弹出来,顾不上回答。”

学生7:“贝多芬认为遇上了知音,非常激动,说不出话来。”

听了学生们的这些话之后,我觉得结论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而重要的是我看到了我的这些学生们个个充满信心的模样,通过讨论回答,他们掌握了新的知识,感受到了尊重,并学会了自尊、自信、合作、独立与坚韧等高贵的品质和精神,同时也训练了他们语言的逻辑性及思维的深刻性和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态度,我想,他们是一群具有健康学习心理的学生。

上完这一堂课之后,我深深感受到了源自这堂课的启发,心情十分欢畅,于是,我作了一次较为深刻的思考与总结。

我在课上所设计的题目是一道讨论题,它的答案不是单纯的同意或者反对,不是简单的回答,而是要让同学们进行交流、对话,但我发现,整个解决过程其实也不等同于“讨论”这么简单,如果当同学们发表完毕统一一个标准的话,无疑是给学生一个“金箍圈”,使学生不敢创新。

文学艺术的形象既是鲜明的,又是模糊的,具有一定的张力,鲁迅先生在论《红楼梦》曾指出:“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学家看见宫闱秘事。”可见“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实质是对文章的一个“再创造”过程。不同生活经历,个性特征的学生就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切不可依恋灌输式教学的那种呆板的“简单划一”和“一锤定音”,板书的“唯我独用”,解词的“统一标准”,分段、中心思想的 “步调一致”等等,课堂教学中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答案,允许学生个性张扬。教师要善于抓“模糊”点,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创新。

这一堂课让我深深地感到,真正的学生是相互的,而不是简单的或者权威的由上而下主宰的,对于学习者而言,教师的作用不再那样至高而上,学习者不仅有机会说,而且共同决定着说的内容和形式。由于学生身心得到了彻底解放,他们的学习就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积极参与。只有把思考与行动结合起来,才能提出真正重要的问题和提供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掌握一套死板的知识而不知知识是如何得来,不知如何应用,即使得到了完整的知识,也不算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应该既知道事物是什么样子,又知道它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的,不仅拥有关于事物的真理,又拥有一套如何发现真理的真理。

从此以后,我在课堂上多设计类似的讨论题,多让学生各抒己见,学生积极创新教育。

琴声荡漾美丽驻心田──《月光曲》教学片断与反思

浙江省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总校) 周秋凤

【情景说明】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在反复阅读中,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探索,居高临下地抓住全文的重点,体会了贝多芬弹曲、谱曲、热爱劳动人民、深入贫苦群众中间的人格精神。在教学中创设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在文本、教师、学生三者之者架设一座畅通的桥梁,从而实现语文学习的自主化、个性化。

【教学片段】

师: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大家,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月光曲》,可我看了半天,文章并没有写《月光曲》呀,这《月光曲》在哪呢?

生:课文第九自然段就是。

师:那是写大海和月光的变化,没写《月光曲》呀!

生:我觉得文章是通过写兄妹俩的联想来写贝多芬的曲子弹得很好的!

师:那曲子的旋律、节奏到底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好好地把这段读一读,并小组讨论,然后有条理地告诉老师。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老师的问题。)

师:谁能说给老师听?

生:我觉得(读)“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洒遍了银光”是曲子刚开始时,皮鞋匠所联想到的,这时的曲子一定很慢,而且很静。

师:那就是曲子很慢,很舒缓,对吗?

板书:

舒缓

生:我觉得月亮刚升起时,照得海面一片银光,这时的月光一定很柔和,那贝多芬弹的曲子也一定很柔和。

师:好,看来这时的曲子是非常舒缓柔和的。那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板书:

柔和

生:(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洒遍了银光。”

师:谁接着说,后来呢?

生:后来(读)“月亮越升越高……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这时的曲子应该逐渐增强,声音也高些,节奏也应该快些啦。

生:我觉得除了节奏快,它的力度应该加强了。

生:我觉得这时一定有反复的小节,因为是“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说明曲调有反复。

师:那就是节奏也快,弹得也有劲啦,是吗?谁来读呢?

板书:

快速有力

生:(读)“月亮越升越高,……朝着岸边涌来……”

师:你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么读吗?

生:“忽然”说明时间很快,所以我读得也快,还有刚才说这时的曲子快速而有力,所以我读“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也读得快,而且有劲。

师:他不仅读得好,说得也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谁来把皮鞋匠看妹妹这一层读一读呢?看这时的曲子又是怎样的?

生:(读)“皮鞋匠看看妹妹……波涛汹涌的大海。”我觉得这时的穷兄妹俩都已经完全被陶醉啦,这儿应该是高潮部分。

生:我想这时的曲子一定更快,节奏感更强。

师:节奏快了,到了高昂的部分,情绪也就激荡啦。

板书:

高昂激荡

师:好,那谁能从头到尾完整地说一说呢?

生(自由说、指名说):贝多芬面对着月光,面对着兄妹俩,按起琴键来,一开始他的琴声是柔和的,舒缓的,接着曲子有了变化……

师:贝多芬的《月光曲》真是这样吗?让我们随着兄妹俩一起来欣赏一下。

(放乐曲,生闭目欣赏。)

师:听了《月光曲》,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呢?

生:听了曲子,我感觉在一个拥有清幽月光的夜晚,我独自一人来到海边,双眼紧闭,感受着大海的呼吸,倾听着大海的声音。皎洁的月光给海面披上了银纱,美极了。忽然,海面失去了平静,海水变成了巨浪,在咆哮,在翻滚,不停地拍击着岸边坚硬的礁石……仿佛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海浪。

生:音乐响起来,我仿佛置身在小湖边,一轮皎洁的明月慢慢升起来,把平静的小湖,湖边的蒲草、芦苇都镀上银光,异常美丽。忽然,只听一声水花溅落,一条金黄的鱼儿跃出水面,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接着又钻进了水中。接着第二条、第三条……一条条鱼儿跃起又落下,似乎正伴着月光跳起了“月光舞”,平静的湖面变得热闹非凡……

生:听了曲子,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勇敢的探险家在海面上拼搏。傍晚,微波粼粼的海面上洒遍了银光,海面幽静而美丽,探险家坐在船舱欣赏着窗外美景。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快把船都掀起来啦,这时的探险家竭尽全力地摆动方向盘……勇敢者终究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

师:贝多芬的琴声让我们也陶醉啦,皮鞋匠正是在这优美的琴声中看到了慢慢升起的月亮,看到了跌宕起伏的大海,我们能在朗读的时候感受大海的变化,并把这变化表现出来吗?

(生自己练读。)

师:好,谁愿意读?这有三层,你愿意读哪一层就读哪一层。

(指名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层读。)

师:谁能把整个一段读给大家听呢?这次还要找个人和你比,看谁读得好!

(两名学生比读。)

师:你们认为他俩谁读得好?哪儿读得好?

生:……

师:他们俩读得都很好,各有特色,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

【教学反思】

以上是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二十六课《月光曲》第九自然段的一个教学片段。在这一片段的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的变换,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老师不再是 “教”,而是“导”,学生不再是一味地“听”,而是自主地“学”,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了语言文字;通过展开丰富的想像,感受到了《月光曲》的优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总的来说,这段的教学有两个特点:

一、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读,去讨论

这一段是通过皮鞋匠的联想来表现《月光曲》的内容的,那《月光曲》的旋律、曲调、节奏到底是什么呢?这是需要学生自己感悟的,任何分析和讲解都会显得空洞。所以,我安排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反复地读,读完以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和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学生互相启发,提高了认识。这一“读” 一“说”,使学生的情、作者的情、教师的情不断地产生碰撞,产生灵感,从而很好地理解了课文,也学会了合作。最后,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采用分层读、赛读、齐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二、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去说,去想像

《月光曲》是一首优美的钢琴曲,它所蕴涵的内容很丰富、很深刻的,这就给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创造了空间。教师及时抓住了这个契机,在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播放音乐让学生闭目欣赏《月光曲》,用心去感受。伴随着和谐优美的曲子,学生很快进入了愉悦其耳目、激动其心灵、开发其智力的境界。这时,教师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说说听了乐曲后仿佛看到了什么,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情趣高涨,各抒己见。有的说,看到了调皮的孩子;有的说,看到了跳舞的小鱼;有的说,看到了涨潮;有的说,看到了出海的探险家……在这一“想”一“说”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

【教学点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调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状况,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促使学生主动探索是本节教学的主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等于让教师放弃引导。自主学习不等于完全自发、自流学习。恰当地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给学生主动求知、发表个人感受的自由以及广泛的思维空间。

体会联想──《月光曲》教学片段纪实与评析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小学 王月英

师:同学们,当你看到题目以后,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我最想知道《月光曲》的曲调是怎样的。

生:我最想知道《月光曲》为什么取名叫《月光曲》而不叫别的。

生:我最想知道《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评析: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一句“你最想知道什么”,调动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改变了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状况,消除了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促使学生主动探索。)

师:你们最想知道的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中隐藏着呢。你们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学习去发现它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来寻找“《月光曲》的曲调”。请认真读课文,画出暗示《月光曲》曲调的句子。

生:暗示《月光曲》曲调的句子是“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师:请大家自由读这几句话,根据你对音乐的理解,体会《月光曲》的曲调可能会是怎样的。

生:先慢后快。

生:先低后高。

师:理解得很好。老师出示几种曲调,请大家选择,并说出理由。

a、舒缓──明快──激昂。

b、明快──激昂──舒缓。

c、舒缓──激昂──明快。

生:我选择a。因为最初是月亮升起,表明月光下一切都很幽静,这时音乐一定是舒缓的;继而月亮升高穿过微云,表明微云开始破坏幽静,这时音乐一定逐渐增强;接着风起浪涌,宁静被完全破坏了,这时音乐一定是高昂激越的。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亲耳听听《月光曲》,看曲调同大家理解的是否一样。

(评析:让学生集中全力解决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发挥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自己的力量,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为以后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师:这段曲调是贝多芬用钢琴弹奏出来的,大家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这段曲调表现出来?

(学生练读;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出句子的高低快慢、抑扬顿挫;学生背诵。)

(评析:不同形式的感情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在读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读中进入美的意境,在读中感悟美的语言,以至熟读成诵,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师:在课文中,大家是通过什么途径体会到《月光曲》的曲调的?

生:皮鞋匠的联想。

师:同样的音乐,不同的人理解不同,产生的联想也不一样。皮鞋匠听着贝多芬弹奏的《月光曲》产生了这样的联想,那么盲姑娘会产生什么样的联想呢?你自己又会产生什么样的联想呢?

生:盲姑娘面前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画面:皮鞋匠哥哥的手艺渐渐闻名天下,生意越来越红火,用赚来的钱为自己买了一架新钢琴。盲姑娘每天都刻苦练习,贝多芬也经常给予指导,最后她终于弹得一手好琴。她还和贝多芬共同举办了一场钢琴演奏会,场上掌声一阵高过一阵。

生:盲姑娘好像看到了:为了给自己治眼病,贝多芬连续到各地演出,把挣来的钱送给她,并为她找了一家最好的眼科医院。最后,盲姑娘的眼睛复明了,盲姑娘、皮鞋匠、贝多芬激动得拥抱在一起。

……

(评析:联想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非常重要。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深入、丰富多彩的联想,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使学生对联想的含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月光曲》教学反思 篇四

[情景说明]

《月光曲》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案例教学中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探究,尝试“读通——读懂——读好”的阅读全过程。从音乐的角度切入,拓宽语言文字理解的视野,使学生感受“研究朗读”的乐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通过反复阅读,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居高临下抓住文章重点。从而让学生体会贝多芬弹曲、谱曲、热爱劳动人民、深入贫苦群众的人格精神。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题(发现)

1、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利用实物投影)。

2、师:今天,我们就从语文的角度对《月光曲》作进一步的研究。(板书课题)

3、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读畅。(提倡使用工具书)

2、学生自由交流读后的感受。要求不受限制,畅说欲言。

3、确定小组研究的问题。

三、细读课文(读懂)

1、学生自由读课文。(围绕选定的研究课题进行自主探究,可以在课本上圈画。)

2、小组内交流课题的研究情况。(教师巡视,参与各小组的研究与交流。)

3、小组展示研究结果:

在各小组展示的过程中,教师适当进行点拨、引导,并鼓励其他学生参与评价,形成人人积极参与、个个能够评判的浓厚学习氛围。

(1)《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景下创作出来的?

通过抓住贝多芬“夜晚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琴声”、“看到穷兄妹俩酷爱音乐”、“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等要点,让学生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体会贝多芬的卓越才华和善良的爱心,感悟抓住要点进行阅读探究的方法。

(2)《月光曲》的曲调是怎样的?

教师随机点拨:是通过什么途径体会到《月光曲》的曲调的?学生读“皮鞋匠的联想”部分,体会曲调“舒缓——明快——激昂”的变化,并试着读出这种变化。

(3)《月光曲》为什么能成为世界著名的钢琴曲?

引导学生根据前两个问题的研究,尝试归纳、总结出这一问题的答案。

四、感情朗读(读好)

1、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先自己试着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然后再读给同学们听。(读后启发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读,集体评议读得怎么样。)

2、同桌合作:一人读,另一名同学根据内容配上弹琴的动作,通过动作表现曲调“舒缓——明快——激昂”的变化过程。

3、播放《月光曲》录音,论证曲调的理解,随乐曲进行朗读训练。

4、试着背诵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

五、课堂练习(扩展)

1、听着美妙的琴声,你想到了什么?

2、按照本课学到的研究阅读的方法,自己选取一篇文章阅读。

[教学反思]

本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师生角色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老师由“教”,转变为“导”,学生由过去的“听”,转变为自主“学”,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通过在“读中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展开丰富的想像,感受到《月光曲》的优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这篇教学案例主要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读,去讨论。

通过自读、交流,给学生创设自主读书、自我展示、相互合作的机会。研究课题的发现与选定,还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以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身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二、读中入境,自读感悟

不同形式的朗读训练,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在读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读中进入美的意境,在读中感悟美的语言,以至熟读成诵,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专家点评]

本案例通过教学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对音乐进行深入、丰富的联想,感受音乐美,通过教学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对

《月光曲》教学反思 篇五

如何指导学生个性化阅读──《月光曲》教学片断及反思

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小学 曹凤莲

师:当她听出这是贝多芬在演奏的时候,内心是多么激动,有谁能读出盲姑娘当时的语气?

生:读。

师:她此时除了激动,还可能会有怎样的心情?

生:她可能还会很惊讶,因为她可能无法相信眼前为他演奏的人竟然真的就是贝多芬本人。

师:那你能试着用惊讶的语气,来读一读盲姑娘的话吗?

生:惊讶地读。

师:还可能会有怎样的心情呢?

生:我觉得他可能还有些疑惑,不敢确定眼前的人是不是贝多芬。

师:你理解得真好。要读出疑惑的语气,这两个“您”应该怎么读呢?你来试一试。

生:读。

师:把两个“您”字拖长,就能表现这种疑惑的语气,我们都来试一试。

生:疑惑地读。

师:除了疑惑,惊讶,还会有怎样的心情?

生:我觉得她更可能会十分高兴。因为她一直都期待能听到贝多芬本人的演奏,所以当他真正听到了,一定难以抑制自己的喜悦之情。

师:你说的太好了。那你来读一读。

生: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为了上好《月光曲》这篇课文,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文本中,思考该如何处理文本,如何引领学生入情入镜,体会人物内心,感受人物特点。通过近半个月的整理和思索,我在处理文本的过程中,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中心问题,引领朗读

在课后,有一个可以引领全文学习的问题,“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这个问题的提出,比较模糊,让学生没有研究的方向。在仔细思考之后,我觉得贝多芬之所以能创作出《月光曲》,是因为盲姑娘和哥哥,深深地触动了他。于是,我在课后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小小地修改,整理出了一个引领全文学习的一个中心问题“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能创作出《月光曲》?”

二、读中入境,自读感悟

贝多芬是因为被兄妹俩对生活、对音乐的热爱所打动,才推门进入房屋,弹奏盲姑娘演奏的那首曲子,那如何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呢?盲姑娘和哥哥的对话,盲姑娘和贝多芬的对话是关键。因此,这些对话一定要提出来,作为重点处理的段落。

这些段落的处理,应该是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中领悟角色内心,真正读懂文本。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训练,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在读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读中进入美的意境,在读中感悟美的语言,以至熟读成诵,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三、感悟情感,个性阅读

在读的层次方面,我设计了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有不同的感受,读出不同的语气。例如,为了让孩子体会到盲姑娘听出这是这是贝多芬的演奏,内心的情感。我设计了让孩子对照课文“激动”地读,之后,设问:盲姑娘可能还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引导学生疑惑地读,惊讶地读,兴奋地读,这些个性化的阅读,让学生更能走入人物的内心,促进朗读的指导。

四、读中质疑,合作探究

在设计贝多芬和盲姑娘的对话的处理时,我想到,如果重复上一个环节的处理方式,难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没有新鲜感。那这个地方该如何处理呢?通过仔细地阅读,我发现这个环节的文字内隐藏了好多疑问,诸如,盲姑娘为什么能猜出这是贝多芬呢?贝多芬面对盲姑娘的疑问,为什么不答呢?贝多芬为什么愿意再为她弹奏一曲呢?这些疑问,学生肯定也会有所体会。那这个地方,就可以让学生质疑,释疑,来学习,来读好。

总之,在这一节课中,我深入研究了教材,走入文本,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氛围很浓,读课文的时候也读出了各自的体会、领悟,课前预设的目标基本达成。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因为自己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有限,所以还出现了时间没有掌握好,环节之间的转换还不够灵活等问题,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会在这些方面努力,争取自己的课堂更有实效,学生收益更多。

《月光曲》教学片断及反思

山东省威海市南山小学 江 丽

【教学片断】

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读书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一边思考,读完了要有话想说。

(学生选择不同的方式读书。)

师:课文读完了,现在谁有话想说,忍也忍不住的?

生:贝多芬是一个同情穷人的音乐家。

生:第九自然段是描写《月光曲》的内容。

生:盲姑娘十分懂音乐。

生:贝多芬很有才华。

(这时有个学生提了一个特别的问题。)

生:盲姑娘的家里很穷,为什么会有一架钢琴呢?

师:谁可以帮这个同学解决疑问。

生:因为外国人比较有钱。

生:因为中国比较穷,德国人比中国要富裕,穷人有一架钢琴也是很正常的。

师:我们国家的经济条件比较差,德国人们的生活水平比我们国家的生活水平要高很多,所以盲姑娘家虽然贫穷,但是拥有一架钢琴也是很正常的。

(提问的那个学生听了,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反思】

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尊重学生的读书方式,让学生说说对课文的独特见解和感受,注视学生阅读体验和感悟的差异性、独特性。同时,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的内容和思想,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评析】

自主学习探究,给予学生一个自主开阔的天空,可以依据自己的感悟去自由的体验课文,与作者近距离的接近。

“读”与“悟”结合激活学生思维──《月光曲》教学片断及反思

河北省张家口市铁路第三小学 张 颖

恩格斯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说每一个读者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在教学中,我总结了一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育方法,就以《月光曲》为例,与老师们交流一下。

《月光曲》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认真阅读学习本篇课文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联想、想象能力。课文写了故事中的人物由实实在在的事物产生的联想和想象,任何联想和想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有些联想和想象就是由客观存在的事物引起的。引导学生对客观事物进行联想和想象,是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阅读前注重激活学生思维

《月光曲》中音乐家贝多芬的感情变化和盲姑娘喜爱音乐的情感是交织在一起的。《月光曲》是在贝多芬的感情变化到达高潮的时候创造出来的。我精心设计一些新颖别致,构思精巧的问题。以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思维矛盾,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索新知识。

师:看着“盲姑娘”,听着《月光曲》,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1:《月光曲》是怎样的?

生2:贝多芬为什么要为盲姑娘弹《月光曲》?

生3:《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其中“阅读期待”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学会拥有宽厚的期待,关注学生的阅读期待,利用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提高教学效益。设计这一问题,教师创设和利用阅读期待,诱发学生与文本主体对话。这是学生在教师催化下对文本的渴读,是教师点化下的主动建构,更是教师价值引导下的有效生成。

师:这是一首怎样的《月光曲》?

生:优美、悦耳的《月光曲》。

生:舒缓的、令人陶醉的《月光曲》。

生:这是一首富于变化的《月光曲》。

师:你是从哪些语句中读懂的?

生:我是从这段话中读懂的──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师:这是《月光曲》的旋律吗?

生:不,这是皮鞋匠听了《月光曲》后的联想。

师:哦,这是文字版的月光曲,好好读读,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月光曲》是很优美的?

生:从“微波粼粼、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这些词感受到。

生:还有“水天相接、洒满了银光”。

师:你能通过朗读把这份美的享受带给大家吗?

师:同学们,皮鞋匠的想象在音乐中飞翔,《月光曲》就化作诗一样的语言,画一样的意境。我们也来联想,默读这段文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哪几个画面?酝酿一下感情,想一想不同的画面该怎么读?

这样的问题,就可以促使学生在反复阅读中细细揣摩、品味作者的情感。深刻体会故事中人物看到、听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以及人物由实实在在事物产生的联想和想象。还有一些问题可以打开学生想象的空间,使思维更有深度。

师:这美妙的音乐如同天籁,我们也身临其境,欣赏到了月光、大海的美景。

师:这么美妙的音乐,贝多芬是献给谁的?

生:盲姑娘。

师:盲姑娘是他的亲人吗?

生:不是。

师:是他的朋友吗?

生:也不是。

师:对他来说,是一位陌生的盲姑娘。一位伟大的音乐家竟然为一位素未谋面的盲姑娘创作了一首旷世名曲,盲姑娘的什么打动了贝多芬?

师:查阅资料,结合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生活背景,想想贝多芬为什么为盲姑娘演奏《月光曲》?

生1:《月光曲》创作于1801年,此时的贝多芬听力已经在逐渐减退,但是对音乐的挚爱使他隐忍这种致命的打击,坚持指挥,作曲,演奏,与命运进行顽强不屈的抗争。

生2:盲姑娘的遭遇与贝多芬相似,又同样热爱音乐,在盲姑娘弹钢琴遇到困难却锲而不舍的时候,贝多芬怎能不感动呢?他诚恳、热情地为穷兄妹俩演奏《月光曲》,用音乐鼓励盲姑娘热爱生活,追求理想,为幸福生活不要放弃希望。

生3:“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正是幽静的环境压抑不住贝多芬内心激动心情的表现。

学生从阅读中感悟一些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进一步体会音乐家的高尚、博大的情怀。这些问题,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倾听和言说,它意味着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欣赏,意味着以石击石的火花迸射,以情激情的心潮相逐,以思引思的丝丝联结;它意味着交流之后的认可,肯定之中的引导,意味着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以智慧开启智慧的相互造就。在这样的“提问”场景里,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解放的旨趣”得到最佳的凸现和弘扬;在这里,充分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在这里,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在这里,创生着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和新的分享方式,创生着一种价值引导下的自然和开放。

二、阅读时注重“悟”

无论是学生的“疑问”和“感悟”,只要是学生自己的思维成果,都应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重视。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应用恰当的形式,诱导学生把自己思维的结果表达出来,从而形成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碰撞。

师:贝多芬在怎样的心情下创作了《月光曲》的?

生:我觉得《月光曲》是写贝多芬自己的心情的,开始是写贝多芬的心情很平静,然后第二层写的是贝多芬的心情渐渐不平静。

生:我觉得“月亮升起”这一层是说贝多芬听到琴声有一分触动,后来,“月亮升高”贝多芬看到兄妹俩后十分感动,后来“月光照耀”是说贝多芬遇到知音后,非常激动,这里表达贝多芬的心理变化。

师:你们发现他把联想的画面前后两部分怎么样了?

生:连起来了。

师:对应起来说的,那么把他这段话概括一下,贝多芬那天晚上所写的《月光曲》的内容就是写什么?

生:《月光曲》的内容就是贝多芬的心情。

教师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后,鼓励学生一边阅读课文,一边独立思考,感悟所得,有自己的见解,然后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充分了解克服依赖思想的重要性,逐步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样,阅读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三、阅读后注重评

教师要告诉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是多元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并通过教师的评价,在学生中积极倡导一种敢于争论、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敢于向权威发起挑战的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受、体验、理解”。这就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张扬个性,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会,可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其广泛涉猎多方面书籍;又能切实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很好地展示学生有创意的见解,交流独特的情感体验。学生根据自己的计划,安排自选的课外读物定期交流。他们自己提出观点,进行分析和阐述,无需往答案的“筐”里钻。在“百家论谈”的广阔空间中,培养多元的思维能力。教师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在有争议的问题上进行有创见的思维,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体验。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认识不违背基本的价值取向,促使学生明辨是非,形成个性化的人格。

总而言之,搞好创新教育意义深远。培养学生独特见解,发散思维是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

《月光曲》教学反思 篇六

《月光曲》是一篇传统经典课文,讲述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文中没有描写“月光曲”优美旋律的文字,但我们分明会感受到月光曲变化的旋律、曲调、节奏,它主要是通过皮鞋匠的联想来表现的,在文中是第9自然段,也是课文写得最美的一段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贝多芬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难点是贝多芬感情变化的原因。这重点、难点对学生来说确实有难度,要突破它,靠分析和讲解都会显得空洞,必须让学生反复地读,自己感悟出来。

上午的语文课上,学生通过读书,把皮鞋匠的联想想象成了三幅画,即:月亮升起,洒满银光;月亮升高,穿过微云;月光照耀,风起云涌。海面由平静到波涛汹涌,从而体会到乐曲由舒缓流畅到高亢激昂的变化。但是对“乐曲的变化正是来自音乐家情感的变化以及情感变化的原因”这个问题似乎没有感觉。我有点着急。

课后,我进行了深刻反思,认识到给学生安排的读书时间还不充分,老师的引导还不到位,要想真正让学生自己感悟出来,应该引导学生着眼于全文来读,而不是仅仅局限在第9自然段。

下午的语文课,我把这个问题专题来研究,我安排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反复地读,分层读、表演读、齐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读完以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和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学生互相启发,提高了认识。这一“读”一“说”,使学生的情、作者的情、教师的情不断地产生碰撞,产生灵感,从而很好地体会到了在创作过程中贝多芬思想感情的变化以及贝多芬感情变化的原因(即: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心情轻松悠闲,此时心情是“平静”的;当听到茅屋里穷兄妹俩的对话,有感于兄妹来的善良、纯洁、善解人意、互相体贴,更出于盲姑娘对音乐的奢望,此时贝多芬平静的心情变成得非常感动,走进去为盲姑娘弹了一首曲子;当一曲弹完,贝多芬看到了一个爱音乐而且懂音乐的盲姑娘,他认为他找到了知音,感情变得更加激动,创作激情顿时而生------)

只是,老师情感的融入还不是非常到位,问题设计还应该更加精炼,课堂上仍有点着急,缺乏等待意识。要改!

《月光曲》教学反思 篇七

不加预设,自由生成──《月光曲》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案例】

今天第一节课是语文,阳光明媚、柔和宜人。我高兴地步入教室。今天是新课:26、月亮曲(第一课时)。任务是初步理解课文。这课书由于我上过几遍,内容非常熟悉,上课时我尽量打破常规,一反常态,只打腹稿──了解课文内容及主要教法,不加预设。

上课时,由简介贝多芬入手,继而自己首先初步尝试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又让学生续读了一遍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读后的初步感受及想法:盲姑娘家里很穷,但很爱音乐。……

接着我又让男生读及鞋迈、贝多芬,女生读盲姑娘的话进行分角色指导朗读课文,通过练读能初步表现出人物说话的语气,不同的心情,师叙述内容,初步理解贝多芬写月光曲的情景,灵感产生的原因,听见兄妹的表现、结果等内容,学生兴趣十足。

“为了读得更好,同学们再次待读──”

“同学们又读了一遍,那么大家说说:全文带什么语调读?只有一处是激昂的,是哪处?兄妹俩的谈话,怎样读?贝多芬走进茅屋,怎样读?盲姑娘对贝多芬说,怎样读?”

“让我们按照这些方法,好好练习,以更深入地了解贝多芬为什么能即兴创作出世界名曲?一节课一展同学们的朗读风采?”

(同学们神态飞扬。)

【教学反思】

本课时由于不加预设,打破常规,课上得扬扬洒洒,把学生兴趣初步调动起来,始终以通过朗读体会当时当地人物心情,把学生引入角色,朗读由男、女角色读入手,读出语气及心情,进而体会到贝多芬创作灵感引发的原因。

大胆质疑超越教材──《月光曲》教学案例及反思

福建省南安市芦山小学 黄冰煌

【案例】

在学习《月光曲》这篇课文时,读到课文第一段:‘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一个学生提出质疑:“老师,课文写错了。”“嗖──”全班的目光都聚向了他。我有点鄂然,但鼓励他接着说:“哦?哪错了呢?” 他接着说:“我知道贝多芬是在1801年谱写这首曲子的,距今应该有两百多年了,而课文还是写‘一百多年前’,这显然是错误的。”我马上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我看过一本《名人故事》,其中刚好有介绍。”说着,他就把书递给了我,我接过来,只见上面写着:《月光曲》是贝多芬作于1801年的一首钢琴奏鸣曲。

我赞许地点了点头,转身对同学们说:“伟峰同学,总是喜欢课外阅读,还善于积累资料,这点他做得很好。”

这时,艳茹又接着说道:“老师,怎么教科书,也会写错呢?”

“是啊,同学们是怎么认为的呢?”我把话题抛给学生。学生们都热烈地讨论开了:一个学生说:“不小心印错了吧。”另一个学生说:“不是不是,可能是当时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距离《月光曲》是一百多年前。”还有一个学生附和道:“是啊,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的年代越久远了,而课文内容还是没改变。”

……

我趁着学生情绪高涨的时机,提出了更具挑战性和现实性的举措:“同学们说得很好,善于抓住一个问题,进行探讨。老师看你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这样子吧,我们给这本教科书的编辑叔叔阿姨们写封信。你们有什么困惑或者建议,可以通过信来向他们传达。好不好呢?”

“好!”同学们情绪高涨,兴趣十足,处于一种非常积极投入状态中,他们跃跃欲试,纷纷拿起笔来,唰唰地写开了……

【教学反思】

反思一:

对教材而言:

任何作品都是受一定的时间、空间、人文环境和作者的世界观影响的产物。所以,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应积极发挥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这对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性的批判意识的养成,是有大好处的。

反思二:

对学生而言: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材只是载体。这堂语文课之所以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我觉得是因为它顺应了新课标的要求,是新课标下的产物。经过四年多的实践,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敢说、能说、想说并愿意说,敢于向权威挑战,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欲和好奇心,我关注了伟峰等同学的质疑,也就是满足了他们的这种心理需求。他们一定认为:老师,您瞧我们同学多厉害,还能给编辑的叔叔阿姨提出问题呢。出现了兴奋点,带给同学们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再次促进他们进行写作的欲望。这在以往写作课上,是很少达到这种创作热情的。可想而知,这是一次很好的写作训练。

反思三:

对教师而言:

教材是死的,可我们教师的运用是活的,这就要从“教课本”到“用课本教”,灵活应用。而在这堂语文课中,如果没有伟峰同学提出质疑,我想就错过了很多东西,包括对我自己的反思──没能充分做好备课工作,惭愧于学生。回首已经过去的教学生活,很多时候都做了教材的复制者。反思醒悟,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个生成过程中,赋于学生更多的自由和权利,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往往会闪现心灵的火花。我会让我的大脑处于高度紧张活跃的状态,去关注倾听每一个学生述说,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困与所惑,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打断学生的思维。我更会处处着眼于学生的创新发展,让师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认识,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与共享,教学相长的目的。

纠错,别忘了尊重学生──《月光曲》朗读教学案例与反思

【案例描述】

《月光曲》最后三个自然段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贝多芬为穷兄妹俩弹奏钢琴曲的情景,特别是第九自然段,不仅意境优美,而且通过丰富的想象创设出了一幅月光下大海风起浪涌、波涛澎湃的景象,让抽象的音乐旋律化成了可以触摸的鲜活画面。而这些内容也为训练学生的感情朗读提供了极好的素材。

学生在深入领悟内容之后,感情朗读比赛一个比一个精彩。突然,一名平时朗读能力不太好的同学也兴高采烈地走上了讲台。开始他的声音洪亮,也朗读得相当流畅,后来有几个字的语音读得不够正确,还偶尔出现了添字、漏字的现象,而情感的把握,也不太到位,缺乏语气变化。有好几个同学跃跃欲试地举起手来,准备站起来主动地指出,我也曾试图及时地提醒他,加以纠正,但最终我还是没有打断他,耐心地等待他一直读完这个段落。直到他坐下去,我简单地小结道:“这位同学读得声音响亮,同以往相比有明显进步,下面请大家谈谈你们对他朗读情况的看法。”

同学们反响热烈,纷纷举手发言:

生1:他把“一缕一缕”这个词语读成“一搂一搂”了。

生2:他把“微波粼粼”读成了“波光粼粼”了。

生3:还有,“月光照在那恬静的脸上”一句,他把“正”字读掉了。

生4:我觉得这一段中,大海开始很平静,到后来起了大风,浪花涌动,速度应该越来越快,力量也应该越来越强烈。

……

面对着同学们踊跃的发言,特别是最后一位同学谈到的关于情感基调的问题,我十分赞成,于是我又补充道:“《月光曲》这首曲子我们是看不见的,课文也不可能将声音传达到我们的耳朵里。作者通过写兄妹俩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来表现曲子的内容,乐曲的旋律、曲调、节奏的变化需要根据画面的变化而变化,总体上是从舒缓、柔和到快速、强烈、高昂激荡。如果你能在这方面留心点,相信会读得更好的。”

看着那位同有些难为情的样子,我一方面表扬了其他同学听得仔细,谈得有道理,另一方面也为了让这位同学不至于因为大家找的“毛病”太多,而打消了他的积极性,挫伤了他的自尊心,面带赞许的笑容走近这位学  生:“你本来读得还是很不错的嘛,大家很热心地给你提了这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可别以为是在挑刺,是他们在关心你。把那些小问题改一改,反复再读一读,揣摩揣摩,效果一定会更感人的。”

那位同学愉快地点了点头,显然是同意了我的看法。

【课后反思】

学生朗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教师是立即示意他暂停,马上指出、矫正呢,还是要等他读完之后,再细细道来,逐一告诉他?这种在新课程教学中尤其是朗读教学中极易遇到的问题值得我们加以探讨、商榷。这个片断中,我在发现学生朗读问题时,并没有贸然地打断他,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1、遵循教学客观规律:

教学是一个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从流畅到停滞再到流畅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没有学习障碍。什么是学习?像这位同学第一遍朗读有几个字的语音读得不够正确,还偶尔出现了添字、漏字,直到第三遍朗读才将句子读正确、通顺,这样由不会到会,就是在学习。学习就是不断进步。教师的作用,教师导的艺术就体现在及时捕捉学生的疑点并因势利导启发组织学生探究讨论,展示、分析、解决问题。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在朗读中,出现一些错误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这些错误的出现又是他们自己未曾意识到的,尽管如此,他仍然会投入身心地向下朗读,教师如果毫不客气地勒令其停止下来,对其错误不留情面地指出,是一种对学生主体地位及自身人格的不尊重。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以一个朋友、参与者、协作者平等的角色来倾听,而不是简单地横加干预,教师应该学会聆听,更应该有耐心和宽容。试想:如果教师在学生朗读中打岔似的纠正势必会给他们下面的朗读投下阴影,甚至使他们内心产生抵触情绪,余下的内容不愿意再尽心尽力地去读。

3、保持朗读整体效果:

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全神贯注地在用心读、体会,如果此时教师突然插话,揭示其不足,学生必然会产生紧张心理,再读后面内容就会更加拘束,放不开,生怕再读错,而这种心理往往会适得其反,会使他的朗读出现更多的纰漏。同时,学生从十分投入的感情状态一下子拉出来,等到教师指正后,难以一下子再进入角色,读的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找不到感觉。

等到学生读完后再指出其问题可以不影响他的整体的连续性,内容及情绪不会被拆得支离破碎,同时学生也会有足够的时间,平心静气地听取意见,对自己的朗读做一番回顾与反思,反省与自我评价,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一番新的审视,并最终融入到新一轮的更有成效的朗读中去。

总之,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在读中纠错还是在读后纠错,不仅仅只是时机的不同,也反映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学生观与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是一句空泛抽象的话,而是需要落实在最平常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从这个朗读教学的小细节中获得有益的启示与反思。

《月光曲》教学反思 篇八

《月光曲》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传统课文,在许多场合听过不同的教师上过这一课,自己也曾多次教过这篇课文,每一次听别人上这一课,或者自己研读教材,走进教室,都会有一种新的感悟,新的思考。课文虽是一个“传说”,但真切地记叙了世界著名古典音乐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文字清新优美,情节生动,富有故事性,尤其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整个情感进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令读者为之感动。

本学期,再教《月光曲》,课文虽然熟得都能背下来,但细读文本我还是被这美丽的故事深深打动:贝多芬是个享誉乐坛的大音乐家,更是个极具爱心的凡人,正因为如此,他才能谱出这般美妙的曲子,才能在耳朵失聪之后还坚持创作,痴迷事业。现在选编在北师大版四年级音乐主题单元,以前选编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不同年段,不同主题,文本承载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应该各有侧重,细心研读课标和教材后,我大胆的采用了薛法根组块教学的方法,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自能学会字词,试着按照老师提供的词语理清脉络,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合作探究: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贝多芬走进茅屋,弹奏乐曲,创作出传世之作《月光曲》?让孩子在反复品读,分角色朗读兄妹俩的对话,补白贝多芬”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感悟血浓于水的兄妹情,伟人情系劳苦大众的崇高情怀”明了打动贝多芬的是人情美,是穷兄妹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继而聆听音乐,品读联想,感悟旋律的舒缓和激昂,学习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播放《寂静的山林》让孩子在聆听中书面表达。教学任务的完成用了两个课时,孩子们的情绪高昂,精彩表达让我也为之感染。回顾本课,值得肯定的有以下几点:

一、组块教学,由词及句,由认到读,由整体到部分,由品读到感悟,层层递进,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放手孩子的学习行为,孩子成了课堂的主人。

我设计了学习闯关单,对小组长的学习活动组织进行了事先的培训,课堂中以开展组间的评比为主要活动组织方式,让孩子以小组为单位依据学习闯关单,连续过关。第一关:字词识记关。出示本课识记字词和学生的易错易混点,让小组长领认字词,朗读解释,规范书写字词。小组长俨然小老师,要求严格,组织到位,孩子学习劲头十足,全情投入,书写姿势标准,格外认真,短时间完成了字词的识记。接下来对第一关的学习成果检测,关注到了全体,定位到了学生二次的易错点,孩子比的精神十足。第二关“初读感悟关”,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孩子们认真的大声读书,讨论着“谁弹琴给谁听?为什么弹琴?利用老师提供的几个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任务。在学习成果展示汇报中,老师穿插指导了概括主要内容可以以回答”谁干了什么就怎么了?“的问题的学习方法。第三关:文本感悟关。孩子们默读课文,勾画、批注显现穷兄妹俩对音乐和生活热爱的句子的过程中,进行着自己与文本与穷兄妹的心灵对话,感悟着贝多芬的精神高度。展示汇报中不同形式的朗读和指导,将兄妹俩的对话绘声绘色的予以现象,兄妹俩的互爱互谅的兄妹情怀,生活清苦却追求高雅呼之欲出,解决了抓重点句感悟文本思想的问题,也明了了贝多芬进茅屋弹琴的原因。在这闯三关中,老师始终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合作者,让位课堂于孩子,孩子学习兴味盎然。

二、语文课的语用功能得到→www.←了很好的体现。第一关的学习成果反馈中,教师设计了四项活动:开火车读词,易错词领读与强调,多音字发现和笔记,疑难字“幽”的查字典和不同语境的意义选择,把基础夯实落实在课堂中,训练的意识逐步增强。在初读感悟中为学生提供词语,给予方法指导,学习概括主要内容;在感悟兄妹俩对音乐和生活的热爱时不同方式的朗读指导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在听音乐描写音乐带给自己联想的片段训练中,学生听说读写得到有机结合。将学语文就是学习说话和写作落到了实处。文本的语用功能发挥较好。

尊重学生、相信并放手依靠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组织方式,利用组块教学的思想,立足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学科定位,让学生一课一得,精心教学设计,精致课堂教学,就能实现一课一得,孩子语文能力的稳步提升。欣喜之余,也为课堂中学生呈现出的问题而担忧:

1.三年的海量阅读、大量识字、经典诵记,解决了学生提前自主阅读的难题,也为学生埋下了读书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形近字识记不清,错别字满篇的诟病。“会读书的人有两只眼睛,一只看到文字,另一只看到文字的背面”很少有人能够达到,而且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词,不懂的词语很少有人主动利用工具书予以解决,只是依靠猜测的办法,一晃而过。原本以为这是我班孩子的问题,后来听了几个班的课,才发现语文课堂孩子的反应相当,追根溯源,我们在追求提前踏上阅读快车道,强调多认少写中忽视了必要的强化训练,为了班级统一进度的读书活动,忽视了慢孩子也得自觉利用工具书查找阅读中难字的能力培训,为了多认忽视了必要的书写,造成书写速度慢和书写质量低的问题。看来每一项改革都应该在增量的同时立足提质,眼下,让学生读通读顺读明白课文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较之往届,小组长的组织能力还有一定的差距,课前学科组长培训,一周学科组长工作经验交流,组长工作情况评比都得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只要有了得力的助手,小班化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才能在大班额的背景下实现。

3.送给一进步的孩子一颗葡萄,孩子一小点一小点的品尝,还有意在班级同学面前显摆,那表情和动作分明写着:看吧,老师喜欢的人是我!我也是好孩子,不要瞧不起我呀!不要吝啬自己的奖励,给他一个优,一个150分与你没有任何损失,与她却是天壤之别的加速器。

4.今天的配套练习较往日做的最好,耕耘和收获总是相辅相成的,广泛的向大师借智,与时俱进的为师,才能获得应有的尊严和自信。

家长开放日,开放了课堂,也开放着我们的认知!

《月光曲》教学反思 篇九

《月光曲》这篇课文讲述了音乐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故事。

我反复读课文,理解着课文每一句话,细细品读,我对课文有了更深的认识。

作为一个音乐家,能来到一个偏僻的小镇演出,肯定没有华丽的演奏大厅,没有那么多上流社会的人,说明他想把自己的音乐散播到每一个角落,他想让他的音乐给更多的普通的人带来享受。他走在幽静的小路上,只有幽静的地方才能听到这断断续续的琴声,在这样偏僻的地方,只有低矮的茅屋,却传出的是他的音乐,这样穷的人是听不起他的音乐会的,却弹奏着他的曲子,怎能不让他好奇?因此,他走近茅屋。

这对穷苦兄妹的对话又引起了我的深思。贝多芬是著名的音乐家,他的曲子肯定不好弹,而姑娘没有看谱,只是听过别人弹过几遍就能断断续续的弹,说明姑娘确实不简单,也反映了姑娘的音乐天赋,可是弹不好曲子让这个姑娘苦恼,她是那样渴望听贝多芬亲自弹。姑娘的话中流露出了对音乐的热爱与渴望,可是哥哥的话让我知道了她的家境,这对穷苦的兄妹虽然贫寒,却依然相互理解,互相关心。此时,门外的贝多芬的听了这番话后会有怎样的反应?送他们两张门票?还是把谱子写给姑娘?当他看到这位姑娘竟然是个盲人的时候,他唯一能满足姑娘的就是为她弹一曲。贝多芬没有自报家门,而是选择了给姑娘弹琴,他认为姑娘知不知道他没关系,只要听到她渴望的旋律就好,在姑娘面前,他并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音乐家,而是一个把音乐的美带给姑娘的使者,当姑娘渴望听到的琴声响起的时候,姑娘自然是入了神。因为只有贝多芬才能弹得这样纯熟,姑娘的音乐天赋让她听出这个弹琴的人就是贝多芬,可是她又难以置信,但感觉分明是贝多芬,因为她能真正体会贝多芬音乐中的感情,她对音乐的理解正是贝多芬对音乐的理解。从这里可以看出,姑娘和贝多芬是默契的,这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贝多芬没有想到,在这样偏僻的小镇上竟然有如此热爱音乐的人,也没有想到一位盲姑娘竟然有这样的音乐天赋,更没有想到这位姑娘能通过音乐体会到他的内心世界,她正是他的知音啊!

对于贝多芬来说,这样的知音是可遇不可求的,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被这对穷苦兄妹对音乐和生活的热爱深深的打动了,胸中的感情有如波涛汹涌的大海。此时,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透进窗子,月亮是美好的象征,表达的是祝福,贝多芬在这样偏僻的地方,这样贫寒的人家,遇到了懂得自己音乐的人,他此时心里是温馨的,他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有太多太多的祝福要送给这位姑娘,借着清幽的月光,作为一个音乐家,一个以音乐为语言的人,他不需要说些什么,那样太苍白了,只有用音乐来抒发他内心的情感,因此即兴创作了《月光曲》。

皮鞋匠联想到的画面是贝多芬心情的变化,姑娘脑海中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是贝多芬感情的涌动和倾泻。当音乐停了,贝多芬心情平静的时候,兄妹俩仍然在回味着音乐的意境,体会着贝多芬的心情与创作的激情,可贝多芬已悄然离去。贝多芬静静地来又静静地去,给兄妹留下地是祝福,是喜悦,是无限的遐思,是幸福的陶醉……给我们后人留下的是不朽的音乐和美的感受。

当我真正走近了课文,才真正走进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走进了《月光曲》创作的根源。同时,我查阅了贝多芬的相关资料,贝多芬自己曾说过:“我的音乐应当为穷人造福,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该多么幸福!”“我为什么要作曲,因为我有很多想法要释放出来。”他的这两句话更是加深了我对文章的理解,是呀,他为什么要为姑娘弹琴?一个音乐家只有富有同情心,只有他怀着用音乐为穷人带来幸福感的心,才能驱使他为这个姑娘弹琴。当他遇到知音时,他如此的激动,他的内心世界怎样释放?只有音乐。

此外,我还看了贝多芬的另一首名曲《致爱丽斯》的创作过程,也是为了一个即将死去的穷苦人而作,在这个穷人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他用他的音乐满足了他的心愿,看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美景,带着幸福和喜悦满足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贝多芬就是这样一个感性的人,这样一个善良的人,这样一个用音乐给人带来幸福的人,他一生的音乐辉煌也基于此。

因此,我更要让孩子通过《月光曲》的创作过程来体味贝多芬伟大的人格魅力。在设计课的时候,我更注重孩子的情感体验,把《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作为了重点,而《月光曲》所表现的画面是贝多芬感情变化的体现和释放,当孩子真正理解了创作过程,真正跟我一样走进贝多芬的内心的时候,我想画面所体现的情感就不难理解了。

课后,我在不断反思一些问题。

1、怎样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用语言调动孩子的情绪。平淡的语言会让孩子感到乏味。当老师自身的语言抑扬顿挫的时候,孩子的情绪也会随之起伏,能够自然地引领孩子进入课堂,进入学习状态。

用微笑拉进师生的距离。一堂课下来,如果教师一直板着脸,无形之中孩子就会疏远你,从而产生一些厌学情绪,因为他觉得老师不喜欢他,所以他也不喜欢老师,就更不会喜欢这样的老师的课堂了。

用评价激发孩子的兴趣。孩子每回答一个问题,最期望的就是老师给他一个针对他回答的恰当的评价。当你的评价给他以肯定的时候,他会有学习的成就感;当你的评价给他以鼓励的时候,他会有学习的动力;当你的评价给他以建议的时候,他会有学习的方向。可当你的评价给他以批评的时候,他会有挫败感,会伤害他的自尊心,引起他的自卑甚至是厌学的情绪;当你没有评价的时候,他会失落,因为他没有引起你的重视,从而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

2、怎样达到预设的课堂效果

通过读去感悟,带着感悟再读。孩子通过读课文,能从子里行间里有所感知,让孩子把其感知再回归到课文,通过读来表达与强调自己的体会,就加深了其对课文的理解。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点拨与指导。当孩子理解不够到位的时候,教师要通过范读来强调,让孩子透过声音来感知。在理解兄妹俩对话的时候,我先让孩子自己读,从对话中听出了什么。通过读书反馈,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了课文,我让其带着自己的体会读出来,比如,一个孩子说她听出了盲姑娘很热爱音乐,让她通过读把盲姑娘热爱音乐体现出来,孩子的读就多了一分体会,多了一分感情色彩,自然就走入了文章,进入了角色。同时,教师只有自己入情入境了,才能引领孩子感情的投入。

教师的语言必须千锤百炼。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预设的问题越长,孩子越不能准确理解教师的意图;孩子的思维是活跃的,也是让教师常常意想不到的,预设的问题一定要用语简洁准确,可能一个字的偏差,就导致了孩子的歧义理解。同样地问题不一样的问法,就收到不一样的课堂效果。

《月光曲》教学反思 篇十

[情景说明]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在反复阅读中,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探索,居高临下地抓住全文的重点,体会了贝多芬弹曲、谱曲、热爱劳动人民、深入贫苦群众中间的人格精神。在教学中创设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在文本、教师、学生三者之者架设一座畅通的桥梁,从而实现语文学习的自主化、个性化。

[教学片段]

师: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大家,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月光曲》,可我看了半天,文章并没有写《月光曲》呀,这《月光曲》在哪呢?

生:课文第九自然段就是。

师:那是写大海和月光的变化,没写《月光曲》呀!

生:我觉得文章是通过写兄妹俩的联想来写贝多芬的曲子弹得很好的!

师:那曲子的旋律、节奏到底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好好地把这段读一读,并小组讨论,然后有条理地告诉老师。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老师的问题。)

师:谁能说给老师听?

生:我觉得(读)“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洒遍了银光”是曲子刚开始时,皮鞋匠所联想到的,这时的曲子一定很慢,而且很静。

师:那就是曲子很慢,很舒缓,对吗?(板书:舒缓。)

生:我觉得月亮刚升起时,照得海面一片银光,这时的月光一定很柔和,那贝多芬弹的曲子也一定很柔和。

师:好,看来这时的曲子是非常舒缓柔和的。(板书:柔和。)那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生:(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洒遍了银光。”

师:谁接着说,后来呢?

生:后来(读)“月亮越升越高……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这时的曲子应该逐渐增强,声音也高些,节奏也应该快些啦。

生:我觉得除了节奏快,它的力度应该加强了。

生:我觉得这时一定有反复的小节,因为是“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说明曲调有反复。

师:那就是节奏也快,弹得也有劲啦,是吗?(板书:快速有力。)谁来读呢?

生:(读)“月亮越升越高,……朝着岸边涌来……”

师:你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么读吗?

生:“忽然”说明时间很快,所以我读得也快,还有刚才说这时的曲子快速而有力,所以我读“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也读得快,而且有劲。

师:他不仅读得好,说得也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谁来把皮鞋匠看妹妹这一层读一读呢?看这时的曲子又是怎样的?

生:(读)“皮鞋匠看看妹妹……波涛汹涌的大海。”我觉得这时的穷兄妹俩都已经完全被陶醉啦,这儿应该是高潮部分。

生:我想这时的曲子一定更快,节奏感更强。

师:节奏快了,到了高昂的部分,情绪也就激荡啦。(板书:高昂激荡。)

师:好,那谁能从头到尾完整地说一说呢?

生(自由说、指名说):贝多芬面对着月光,面对着兄妹俩,按起琴键来,一开始他的琴声是柔和的,舒缓的,接着曲子有了变化……

师:贝多芬的《月光曲》真是这样吗?让我们随着兄妹俩一起来欣赏一下。

(放乐曲,生闭目欣赏。)

师:听了《月光曲》,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呢?

生:听了曲子,我感觉在一个拥有清幽月光的夜晚,我独自一人来到海边,双眼紧闭,感受着大海的呼吸,倾听着大海的声音。皎洁的月光给海面披上了银纱,美极了。忽然,海面失去了平静,海水变成了巨浪,在咆哮,在翻滚,不停地拍击着岸边坚硬的礁石……仿佛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海浪。

生:音乐响起来,我仿佛置身在小湖边,一轮皎洁的明月慢慢升起来,把平静的小湖,湖边的蒲草、芦苇都镀上银光,异常美丽。忽然,只听一声水花溅落,一条金黄的鱼儿跃出水面,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接着又钻进了水中。接着第二条、第三条……一条条鱼儿跃起又落下,似乎正伴着月光跳起了“月光舞”,平静的湖面变得热闹非凡……

生:听了曲子,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勇敢的探险家在海面上拼搏。傍晚,微波粼粼的海面上洒遍了银光,海面幽静而美丽,探险家坐在船舱欣赏着窗外美景。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快把船都掀起来啦,这时的探险家竭尽全力地摆动方向盘……勇敢者终究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

师:贝多芬的琴声让我们也陶醉啦,皮鞋匠正是在这优美的琴声中看到了慢慢升起的月亮,看到了跌宕起伏的大海,我们能在朗读的时候感受大海的变化,并把这变化表现出来吗?

(生自己练读。)

师:好,谁愿意读?这有三层,你愿意读哪一层就读哪一层。

(指名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层读。)

师:谁能把整个一段读给大家听呢?这次还要找个人和你比,看谁读得好!

(两名学生比读。)

师:你们认为他俩谁读得好?哪儿读得好?

生:……

师:他们俩读得都很好,各有特色,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

[教学反思]

以上是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十课《月光曲》第九自然段的一个教学片段。在这一片段的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的变换,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老师不再是“教”,而是 “导”,学生不再是一味地“听”,而是自主地“学”,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了语言文字;通过展开丰富的想像,感受到了《月光曲》的优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总的来说,这段的教学有两个特点:

一、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读,去讨论。

这一段是通过皮鞋匠的联想来表现《月光曲》的内容的,那《月光曲》的旋律、曲调、节奏到底是什么呢?这是需要学生自己感悟的,任何分析和讲解都会显得空洞。所以,我安排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反复地读,读完以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和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学生互相启发,提高了认识。这一“读”一“说”,使学生的情、作者的情、教师的情不断地产生碰撞,产生灵感,从而很好地理解了课文,也学会了合作。最后,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采用分层读、赛读、齐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二、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去说,去想像。

《月光曲》是一首优美的钢琴曲,它所蕴涵的内容很丰富、很深刻的,这就给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创造了空间。教师及时抓住了这个契机,在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播放音乐让学生闭目欣赏《月光曲》,用心去感受。伴随着和谐优美的曲子,学生很快进入了愉悦其耳目、激动其心灵、开发其智力的境界。这时,教师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说说听了乐曲后仿佛看到了什么,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情趣高涨,各抒己见。有的说,看到了调皮的孩子;有的说,看到了跳舞的小鱼;有的说,看到了涨潮;有的说,看到了出海的探险家……在这一“想”一“说”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

[教学点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调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状况,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促使学生主动探索是本节教学的主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等于让教师放弃引导。自主学习不等于完全自发、自流学习。恰当地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给学生主动求知、发表个人感受的自由以及广泛的思维空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t7t8美文号为大家带来的10篇《《月光曲》 教学反思》,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t7t8美文号的价值所在。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734366.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734366.html